• 沒有找到結果。

綠混凝土指標與評核

第四章 綠混凝土評核手冊

第二節 綠混凝土指標與評核

綠混凝土為了要滿足上述之各項性質,須分別針對混凝土組成材料、產製設備與 拌和廠組織、配比、混凝土之新拌、硬固與耐久性能進行指標與評核。如前節所述,

本研究擬定之「綠混凝土評核作業手冊(草案)」(詳附件)主要係將綠混凝土分為G 類綠混凝土(不含再生粗粒料)與R 類綠混凝土(含再生粗粒料),其檢核流程如圖 4.1 及圖 4.2 所示,其中檢核項目主要分為四個部份,茲簡述如下:

1.有害物質零排放:本項目為確保人體健康,所以列為首要項目,綠混凝土之組成材料 須符合綠建材標章之通則規定,即不得含有害人體之物質,如含量超過有害物質排放 標準則排除為綠混凝土之可能。

2.產製設備與拌和廠組織:為確保綠混凝土產製的品質穩定可靠,須有完善之產製設備

37

以符合綠混凝土之強度(品質)穩定性與節能製程性質。

3.配比設計:為減少混凝土產製所排放之二氧化碳排放量,應儘量採用國內所生產製造 之材料,並且這些材料來自品質控制嚴謹的廠商,於配比中採用卜作嵐材料降低水泥 用量,降低拌和水量、控制水灰比、降低水膠比、增加粒料、水泥用量與卜作嵐材料 -膠結材用量比,且可採用部份再生粗粒料,而所有品質須符合安全性與耐久性之要 求,以符合綠混凝土之廢棄物循環利用與品質耐久性質。

4.綠混凝土性能評估:主要分為新拌性能與耐久性能。新拌性能係檢核混凝土之坍度、

坍流度等,確保其工作度,減少泵送與機械搗實廢之能耗;而耐久性能部份,則是利 用目視檢視表面狀況及檢測混凝土氯離子穿透性、表面電阻與計算56 天水泥強度效 益等,以確保耐久性,增加壽命,增進服務性,降低維修,減少品質不良、再建造所 耗費之資源,以符合綠混凝土之品質耐久性與節能製程性質。

而G 類綠混凝土(以下簡稱 G 類)與 R 類綠混凝土(以下簡稱 R 類)之評核項目 當中,差別僅於R 類綠混凝土須增填「再生粗粒料用量」並須提供「粗粒料來源產地 證明」及品質資訊包括比重、吸水率及不純物含量等,請參照《再生混凝土施工規範 草案》[39]相關規定。

為了方便表示評核結果,故將上述四個評核部份依選項給予不同分數,並分別加 總計算,茲分述如下:

18/30 21/35 25/41

圖 4.1 G 類綠混凝土評核流程圖

(資料來源: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綠混凝土研究團隊繪製)

1.第一部份「有害物質零排放」共計有三項評核項目,因為此一項目係檢核綠混凝土組 成材料是否含有各項危害人體健康之有毒物質,須全數通過評核表相關檢測項目,如 有任一項不通過,即不得進行後續評核作業。

39

18/30 25/42 25/41

圖 4.2 R 類綠混凝土評核流程圖

(資料來源: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綠混凝土研究團隊繪製)

2.第二部份「產製設備與拌和廠組織」共計有九項評核項目,總分 30 分,主要採勾選 方式,若未能符合60%以上之要求(即分數未滿 18 分),即視為不合格。

3.第三部份「配比設計」中,G 類共有五項評核項目,R 類則有六項評核項目,每個評 核項目結果依符合綠混凝土設計精神之契合度,而有不同得分,G 類在此部份最高為 35 分,R 類最高為 42 分,若未能符合 60%以上之要求(即 G 類分數未滿 21 分或 R 類未滿25 分),即視為不合格。

4.第四部份「綠混凝土性能評估」中,共有八項評核項目,每個評核項目結果依符合綠 混凝土設計精神之契合度,而有不同得分,總分最高為41 分,若未能符合 60%以上 之要求(即分數未滿25 分),即視為不合格。

上述各部分中除第一部分有害物零排放需全部達到要求外,其餘第二、三、四部 分合格標準為該部分評核項目分數需為該部分評核項目總分之60 %以上,此部分才通 算過評核,以確保混凝土性質有達到綠混凝土之基本要求。

當上述四個部份皆合格時,並加總分數(稱為「原始分數」),為了方便實務評合 應用方便,經正規化後得到「轉換分數」,此時轉換分數皆會介於60 分至 100 分,依 轉換分數落於61~80 分與 81~100 分之區間者,分別給與「甲等」與「優等」兩種不同 級等,「甲等」即表示所接受評核之綠混凝土有達到本評核手冊各部分之基本性能要 求;「優等」即表示所接受評核之綠混凝土除達到本評核手冊各部分之基本性能要求 外,並於各部份評核皆有優異之表現,亦即綠混凝土依其是否具有再生粗粒料與評核 結果,將被區分為「優等G 類綠混凝土」、「甲等G 類綠混凝土」、「優等R 類綠混凝土」

與「甲等R 類綠混凝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