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團體對話(group talk)資料的信度問題

本研究的主要討論資料的取得,除了個別深入訪談外,尚有以班級 為單位的文本觀看後的團體對話紀錄。這類的資料是行動研究中常被用 來作為分析的基礎。然而這種假設「人們所說的就是反映他們所想的」

員間存在既定的社會關係。易言之,團體動力(group dynamics)可能在討 論的過程中,對於個人意義建構的協商有某些程度的決定性作用。本研 究覺知到團體討論的資料徵集形式在本質上壓抑了多元意見的產生,同 時迫於時間限制(一節 50 分鐘)也無法產生有效的辯證過程。

以班級為單位的討論,學生所使用的語言無法避免地受到他/她在 這個團體中的自我定義所框限。我們明顯觀察到自我定義中關於性別的 語言表現,男生與女生對於特定議題「應有」特定看法。換句話說,當大 多數發言的男生或女生有著較為一致的趨向時,團體氛圍其實相當不利 於存在不同看法的人表述。而除了性別框架外,可能產生自我定位而影 響團體討論一件事的元素,尚包括語言族群(客語、各種原住民語)、城鄉、

家庭社經階級以及在台灣獨尊學生表現的學校次文化而產製出「好學生」

與「壞學生」階級。學生自我定位後,部分學生對於發言正當性的自我邊 緣化,極可能導致團體對話的完整性大為降低。

另外,對於年齡層較低的兒童,由於相對是處於價值形塑期,因此 對於媒體教育裡所討論的價值尚未有定見,因此團體討論與對談的情境 過程可能逐漸建立與妥協,他們一方面透過討論的過程定義自己與媒體 的關係,也同時為團體主流價值的所定義。

綜合上論,本文建議,媒體教育所重視的團體討論的資料徵集必須 在執行與解讀資料上避免物質決定,最好能採用與考慮個人觀察與團體 社會情境的發言與自我定位的多重框限,方能對於資料的解讀賦予社會 與關係的意涵。日後在分析時可分三個層面來分析團體討論的原始資料:

誰說的文本(說了什麼)、關係(說話人與團體的社會關係)以及主題(主要 觀點的析離) 。分析團體討論所可能表徵的意涵必須回歸到探討個人 在用「語言」表達時所涉及的內在意義與外在形構。個人使用語言再現社 會事實,或展現社會功能,甚或達到社會性目的,語言的使用(與不使 用)都是一種社會行為,藉此做為自我定位的工具。我們甚至可以說,語 言的使用既無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定則,在大部份的情境下,語言的使

用也不完全由說話人的任意支配,而是在一套由社會關係、社會經驗與 社會實踐組合的社會系統中運作。

本研究發現教師與學生在媒體教育的過程中無法完全價值中立,老 師必須具備經常檢視自我角色與立場的反思能力,協助學生擴展與深化 他們討論的面相,避免作為權威的知識霸權。儘管在中國文化的傳統框 陷中,老師與學生之間權力偏向教師,本研究建議教師可以行動研究的 精神,在媒體教育的實施的過程中提供多元論域空間給學生,使學生在 意義建構時有機會成為形塑的力道來源之一。如此,知識的產生方能有 進一步達到行動的發展性。

參考書目

吳翠珍(1999),媒體素養:地球村的公民教育核心,論文發表於 1999 年公民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師大公民教育系

吳翠珍(1997a),電視觀看與家庭互動:一個家庭個案分析。發表於「邁 向二十一世紀電視經營管理研討會」,台北:華視文教基金會。

吳翠珍(1997b),探索兒童電視觀看行為的社會實踐(I)。台北:國科 會。NSC 86-2412-H-004-014。

吳翠珍(1996),媒體教育中的電視素養。新聞學研究,53集,台北:政 大新研所。頁:39-60。

吳翠珍(1994),兒童之電視釋義基模初探。新聞學研究,48集,台北:

政大新研所。頁:1-41。

吳翠珍(1993),解「毒」電視?解讀電視!-談媒體教育中的電視識讀。

教學科技與媒體,7期。台北:中國視聽教育協會。頁:3-11。

吳翠珍(1992),成人批判思考與電視新聞觀看行為關聯性研究。台北:

教育部社教司。

汪琪、吳翠珍、陳百齡(1994),與資訊素養相關之資訊認知、價值與重要 性評估研究。 台北:國科會。

阮新邦(1997),批判理性、社會實踐與香港困境。美國:八方文化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Altrichter,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s of action research。台北;遠流

夏林清、鄭村祺(1989),行動科學:實踐中的探索。台北:張老師出版 社

張秀雄(1996),我國公民教育的問題、對策與發展方向,公民訓育學 報,5:51-64。

饒淑梅(1995),國民中學實施電視素養課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公民訓育所碩士論文。

Aufderheide, P. (1997). Media literacy: From a report of the national leadership conference on media literacy. In R. Kubey (ed.), Media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79-86.

Bianculli, D. (1992). Teleliteracy: Taking television seriously. New York:

Continuum.

Buckingham, D. (1998). Media education in the UK: Moving beyond protectionism. J 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48(1):33-43.

Buckingham, D. (1995).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media industries: Bridging the gap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levision, 21(1):7-22.

Buckingham, D. (1990). Watching media learning: Making sense of media education. London: The Flamer Press.

Christ, W. G. & Potter, W. J. (1998). Media literacy,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academy. J 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48:5-15.

Considine, D. M. (1994). The media and the message. School Library Journal, 40:24-28.

Cortes, C. E. (1983). The mass media : Civic education’s public curriculum.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4(6):25-29.

Garrison, D. R. (1991). Critical thinking and adult education: A conceptual model for 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adult learn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0(4):287-303.

Hobbs, R. (1998). The seven great debates in the media literacy movement.

J 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48(1):16-32.

Hobbs, R. (1996). Expanding the concept of literacy. In R. Kubey (ed.), Media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ew York: Transaction, 163-183.

Kubey, R. (1998). Obstacl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education in the U.S.

J 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48(1):58-69.

Masterman, L. (1986). Teaching the media. London: Comedia Publishing Group.

Neuman, S. B. (1991). Literacy in the television age: The myth of the TV effect. Norwood, NJ: Ablex.

Popper, K.(1959).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NY: Harper & Row.

Wu, S. (1998). How children watch television in Taiwan—Interpretive Schema and Social Context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8 National Media Education Conference June 28-July 1, Colorado Spring, Colorado.

Wu, S. (1996). Factors Affect Children's Attention on Viewing Children's TV Progra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6 International Visual Literacy Annual Conference. Cheyenne, WI. U.S.A. Nov 2-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