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000年第㇐次政黨輪替

(五)外交上的努力 1.奧會模式

背景:在中共排擠下,我國在外交和國際事務遭受阻力

時間:1981年

決議:我國和國際奧會達成協議,以「中華臺北」的名義 參加國際體育活動

2004年跆拳道國手陳詩欣代表我國 於雅典奧運贏得史上首面奧運金牌 (目前共5面金牌)

2.突破外交困境 或落地簽證共161國(大陸為58國)

高層首長多次出訪無邦交國

提升我國與無邦交國的實際關係(成立代表處)

三、兩岸關係的演變

(一)軍事衝突(1949~1978年) 1.兩岸政策:

臺灣:反攻大陸

中國大陸:解放臺灣 2.兩次臺海危機:

1955年:中共攻占中華民國政府在浙江沿海島嶼據點

1958年:八二三炮戰

1958年8月23日,共軍向金門 展開密集砲擊

毛澤東決定自10月起採取單打雙不打

持續至1979年1月(中美建交)

(二)政治對峙(1979~1987年)

1.背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在外交上取得優勢 2.兩岸政策:1979年元旦中共發表〈告臺灣同胞書〉

中國大陸:三通四流、一國兩制採和平攻勢

臺灣:三不政策、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1983年「六義士」劫持民航機降落南韓漢城,後被遣送至臺灣

(三)民間交流與官方政策(1987~1991年) 1.開放返鄉探親

時間:1987年11月2日起開放申請

背景:解嚴後,基於人道考量

後續發展:開放觀光旅遊,民間也私自進行貿易、投資

1988年第㇐個返鄉探親團登上⾧城

2.成立交流機構

臺灣方面:

1990年:總統府設置國家統一委員會(2006年陳水扁 總統裁示終止)

1991年:

A.通過〈國家統一綱領〉(2006年陳水扁總統廢止) B.設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C.以民間名義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

中國大陸方面:1991年成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

(四)協商與危機(1991~1999年) 1.辜汪會談

雙方代表:

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

海協會會長汪道涵

時間、地點:

第一次1993年於新加坡

第二次1998年於上海

內容:民間事務性的協議

1993年新加坡辜汪會談

1998年上海辜汪會談

2.「江八點」與「李六條」

時間:1995年

內容:

「江八點」: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發表 A.強調在一國兩制下,建構和平統一條件 B.不承諾放棄武力

「李六條」: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回應 A.兩岸為互不隸屬的政治實體

B.在此前提下才能討論國家統一的可能方式

3.飛彈危機與特殊國與國關係

背景:1995年6月李登輝總統赴美演講

中共反應:

召回駐美大使

中止準備中的第二次辜汪會談(1998年才恢復)

在臺灣近海實施導彈試射

危機再起:1999年李登輝總統將兩岸定位為「特殊國與 國關係」(兩國論)中共再次中止協商機制 至1996年3月臺灣第㇐次總統民選前夕,關係陷入低潮

(五)二十一世紀的發展

1.陳水扁總統時代:兩岸關係政治冷經濟熱 2.馬英九總統時代:

政策:

政治上「不統、不獨、不武」,「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經濟上進一步開放

結果:

兩岸互動日益熱絡

密切的經貿連結也 造成部分國人疑慮

2014年「太陽花學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