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瑜伽師地論》中的佛教所應知處

在文檔中 內觀雜誌第 120 期 (頁 47-91)

說明:

《瑜伽師地論》中的佛教所應知處,出於《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聞 所成地》卷 13 中,這是對《等誦經》或《眾集經》的法類術語的重 要解釋。

壬四、佛教所應知處相 癸一、徵

云何佛教所應知處相?

癸二、釋(分十)

子一、一種 丑一、標列

當知此中,一切有情住有三種,謂日別住、盡壽住、善法可愛生展轉 住。

丑二、配釋

初、由食增上力;【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第二、由命行增上力;【一切有情皆依行住】

第三、由於諸善法不放逸增上力。【於諸善法不放逸勝】

丑三、料簡

於諸不善無記法中,亦有相似不放逸法,如於殺生等事及威儀工巧等 中審諦而作,然於善法不放逸者,於現法中,乃至能得般涅槃故,於 後法中往善趣故,多有所作。

子二、二種

丑一、攝諸戲論

復次,依有情世間及器世間,有二種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

謂能取法;【名】

及彼所依、所取之法。【色】

丑二、雜染根本(分二)

寅一、世間攝

又諸世間,略有二種雜染根本,能引無義無利雜染:

謂於真實無正解行;【無明】

及彼為先,悕求無義。【有愛】

寅二、外道攝

又正法外,若諸沙門、若婆羅門,略有二種雜染根本:

謂薩迦耶見增上力故,雜求我常;【有見】

推求我斷。【無有見】

丑三、眾苦根本

又諸有情,略有二種眾苦根本:

謂於有漏法喜愛俱行所有期願;

及非理所引厭離俱行所有期願。

丑四、教授教誡相違順法(分二)

寅一、舉相違

又有二種師及弟子,教授教誡相違之法:

謂諸弟子不能堪忍教誨語言;【惡言】

及師倒見習行邪行。【惡友】

寅二、例相順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二法。【善言、善友】

丑五、違順正行(分二)

寅一、舉違越

又有二法,甚能違越世出世間正行境界:

謂於自非法增上所生不可愛果,無有顧慮,於所作罪無有羞恥;【無 慚】

及於現法他所殺縛衰退等事,無有顧慮,於所作罪無有羞恥。【無愧】

寅二、例隨順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二法。【慚、愧】

丑六、無倒建立

又有二種無倒建立,能令行者少用功力住於梵行終不唐捐:

一、正立學處。若有違越,便獲大罪。若不違越,便生大福;【入罪 善巧】

二、正立出離,令違越者速復出離。【出罪善巧】

丑七、得自他利

又有二法,能令作者得自他利:

一、居遠離者,心常安定,現法樂住;【入定善巧】

二、居憒鬧者,有來求法,時時為說能令正法相續久住。【出定善巧】

丑八、令入現觀或諸根熟

又有二法,能令有情內正作意,外聞他音,二因緣故,於現法中,入 諦現觀,或令當來諸根成熟:

一、於因所生法,正通達因;【界善巧】

二、於如來所說所有甚深,相似甚深空相應經,一切緣性,及諸緣起,

隨順作意,數數思惟。【作意善巧】

丑九、令證通慧

又有二法,能令根熟補特伽羅速證通慧:

一、於教授教誡,遠離諂誑;【質直】

二、厭離為先,身語意行,離諸調戲。【柔和】

丑十、令梵行者共住安樂

又有二法,令居一處,同梵行者,展轉皆得安樂而住:

一者、堪忍他所逼惱;【堪忍】

二者、自不逼惱於他。【可樂】

丑十一、令梵行者互無違諍

又有二法,令居一處同梵行者,未生違諍,遮令不生其已生者,速令 止息,無鬥無訟,無諍無競:

一者、展轉互起慈心;【和順】

二者、平等受用財法。【供養】

丑十二、令得定地清淨梵行

又有二法,速令心住得三摩地清淨梵行:

一者、憶持久遠所作所說增上力故,若有所犯如法悔除。若無所犯便 生歡喜,晝夜隨學嘗無懈廢;【具念】

二者、於身語意一切事業,能正了知增上力故,於諸過失終無違犯,

由此因緣,亦無憂悔,隨生歡喜,廣說乃至解脫智見。【正知】

丑十三、能越眾苦

又有二法能越眾苦謂能超越諸惡趣苦,及能超越生死大苦:

一者、深見現法當來諸過患故,遠離惡行;【思擇力】

二者、心常安定,精勤修習菩提分法。【修習力】

丑十四、令修斷等得安樂住

又有二法,能令修斷居遠離者得安樂住:

一者、於諸境界,不生雜染,無惡尋伺擾亂其心;【能護根門】

二者、凡所噉食,要為利益,稱量消化,能隨順斷令身調適。【於食 知量】

丑十五、令修善品時無虛度

又有二法,令修善品諸苾芻等時無虛度:

一者、於諸根境,正勤方便,研究法相;

二者、知時知量,少習睡眠。

丑十六、成壞增上心學慧學(分二)

寅一、舉能壞

又有二法,能壞增上心學慧學:

一者、建立邪學,違越正學,及懷猶豫;【匱戒】

二者、增益損減,邪見決定。【匱見】

寅二、例能成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二法。【具戒、具見】

丑十七、令成熟者速入現觀

又有二法,能令已集菩提資糧,未入現觀補特伽羅速入現觀:

一者、思惟現在、過去自他衰盛;【見、厭】

二者、勤修諦行所攝,無倒作意。【如理勝】

丑十八、令速圓滿離垢梵行

又有二法,令觀行者,最極究竟離垢梵行速得圓滿:

一者修諦現觀;【於善不喜足】

二者於後離欲,方便勤修,於諸等至,無有愛味,離諸障難。【於斷 不遮止】

丑十九、令速引發一切勝德

又有二法,令觀行者速能引發世出世間一切勝德:

一者、九相住心;【奢摩他】

二者、由六種事,以正定心思擇諸法,如《聲聞地》當廣分別。【毘 缽舍那】

丑二十、諸觀行者清淨差別 又觀行者,有二種淨:

謂作意淨及所依淨。

於三世中,遠離愚癡,智清淨故,名作意淨。【明】

遠離三界諸煩惱品麤重法,故名所依淨。【解脫】

丑二十一、心解脫者內證差別

又有二法,心善解脫諸阿羅漢,內自所證:

一者、於現法中,苦因永盡;【盡智】

二者、由此為先,當來世苦畢竟不生。【無生智】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四

子三、三種

丑一、結前正顯

已說二種佛教所應知處。次說三種。

丑二、別廣宣說(分四十)

寅一、發起邪行令墮惡趣(分二)

卯一、略標

謂依十相、三門、三種及與三根,於諸有情發起邪行,能令有情墮諸 惡趣。

卯二、別釋(分四)

辰一、十相(分二)

巳一、列差別 言十相者:

謂壞生命、財物、妻妾;

若壞實義、善友、讚美所為事業;

若意三濁。

巳二、隨難釋

謂執受他財欲為己有,欲令他遭所不愛事,誹謗真實,所有惡見。

辰二、三門(分三)

巳一、列差別 言三門者:

一、作業毀壞門;

二、意樂毀壞門;

三、方便毀壞門。

巳二、配十相

於十相中,前之七種,作業毀壞;

其次二種,意樂毀壞;

最後一種,方便毀壞,所謂惡見。

巳三、隨難釋

由惡見故,羞恥慈悲離諸惡行,悉皆毀壞,無有羞恥,無有慈悲,廣 造眾惡。

辰三、三種 言三種者:

一、身所作,二、語所作,三、意所作。

辰四、三根(分二)

巳一、列差別 言三根者:

一、為自饒益相,二、為損害他相,三、於他顛倒相。

巳二、隨難釋

謂於非法而作法想,於不應作作應作想,堅執現行。

寅二、能令有情不護根(分二)

卯一、正辨相(分二)

辰一、舉不護(分二)

巳一、總標列 復有三法,能令有情不護諸根:

一、於依止中邪法種子,二、於諸境界取不正相,三、於私隱處不正 思惟。

巳二、明三法(分二)

午一、標舉

如是三種,當知即是欲貪、瞋恚及與害品,依四處所,發生三種不正 尋思。【三不善尋者,謂欲尋、恚尋、害尋】

午二、別顯(分三)

未一、欲尋思

謂於自己利等四種白品法處,為欲獲得,或為不失,生欲尋思。

未二、恚尋思

於能障彼怨中二品有情處所,生恚尋思。

未三、害尋思(分三)

申一、標

於親友品有情處所,生害尋思。

申二、徵 所以者何?

申三、釋

若親友品,或時違犯於彼不生全斷滅欲,唯有輕微苦楚方便訓罰之 欲。

辰二、例能護

與此相違,所有白品,如應當知。【三善尋者,謂出離尋、無恚尋、

無害尋】

卯二、廣攝種(分三)

辰一、標

略有四種內法種子,遍攝一切諸法種子。

辰二、列

一、世間種子;

二、出世種子;

三、不清淨種子;

四、清淨種子。

辰三、釋(分四)

巳一、世間種子

世間種子者,謂欲、色、無色界繫諸行種子。【三界:欲界、色界、

無色界】

巳二、三世種子

出世種子者,謂能證三乘及三乘果,八聖道等清淨種子。

巳三、不清淨種子 不清淨種子者,謂欲界繫諸行種子。

巳四、清淨種子(分三)

午一、標

清淨種子復有二種。

午二、列 一、世間淨;

二、出世間淨。

午三、釋

色、無色繫諸行種子,名世間淨;能證三乘及三乘果,八聖道等所有 種子,名出世淨。

寅三、從因所生有漏法因(分二)

卯一、標相

復有三種從因所生有漏法因,若於此中,不如正理修方便者,能生諸 苦。若能如理修方便者,於苦於因,能知能斷。

卯二、出體

謂於欲界繫法,染污希求,於色、無色界繫法亦爾。【三有者,一欲 有、二色有、三無色有】

寅四、能令流轉諸煩惱趣(分二)

卯一、標

又有三種諸煩惱趣,令諸有情流轉生死。【三漏者,一欲漏、二有漏、

三無明漏】

卯二、釋(分三)

辰一、初煩惱趣

謂於勝欲,發意悕求,名初煩惱趣。

辰二、第二煩惱趣

於色無色界勝自體中,發意悕求,名第二煩惱趣。

辰三、第三煩惱趣

於邪解脫,發意悕求,名第三煩惱趣。

寅五、欲為根本作業方便

又有三種諸有情類,欲為根本作業方便:

一、為得勝欲,二、為得勝自體,三、為證勝解脫道。【三求者,一 欲求、二有求、三梵行求。】

寅六、攝受自體諸行威勢(分二)

卯一、標列

又有三種諸有情類,於三界中,攝受自體諸行威勢:

一、牽引威勢;

二、能得威勢;

三、成滿威勢。

卯二、隨釋(分三)

辰一、牽引威勢 牽引威勢者,謂能引之業。

辰二、能得威勢

能得威勢者,謂健達縛正現在前。

辰三、成滿威勢

成滿威勢者,謂住於此受淨不淨諸業異熟。

寅七、住無明蘊生自體別(分二)

卯一、標

又有三種無明蘊,諸有情類住無明者,由此因緣,能生三世自體差別。

卯二、釋

謂於過去世前際等無知,能生現在自體,於現在世前際等無知,能生 未來自體,於未來世前際等無知,即於未來能生後後當來自體。【三 黑闇身者,一過去黑闇身、二未來黑闇身、三現在黑闇身】

寅八、未究竟聖災患差別(分三)

卯一、標應斷

又有三種未究竟聖,共諸異生生死災患。若有於彼深厭怖者,當速斷 除三種憍逸,修習現法涅槃方便。

卯二、列差別

在文檔中 內觀雜誌第 120 期 (頁 47-9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