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 「解」與「會」

六朝唐宋之時「解」常見作為助動詞,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中摘引數十 例證,作者籍貫遍及各地,如李商隱等是河南籍,辛棄疾等是山東籍,白居易是 山西籍,杜甫是湖北籍,李白、蘇軾是四川籍,陶淵明等是江西籍,張先等是浙 江籍,柳永是福建籍。如果這些詩詞的「解」反映的是當時各詩人的方言,則表 示當時這許多地方都用「解」作助動詞。如果這些詩詞的「解」並非反映當時各 詩人的方言,而只是共同語,或是當時流行的詩的語言,那麼這個助動詞「解」

便是當時共同語或是文學的常用語。不論是哪一種情況,都說明當時的助動詞「解」

並非罕見用法。演變至今,我們卻只在閩語等少數方言看到用助動詞「解」,官話、

客、贛、吳、湘、粵方言,大體用的都是「會」。15 根據我們的觀察,南唐禪宗語

14 be7/bue6 是 e7/µe6 的否定式,在「解」前加否定詞表示,因音節省併而仍為一個音節。由於否定 詞唇聲母的影響,µ 圓唇化為 u。

15 由於官話方言用的多是「會」,「解」「會」在音義上又有許多共同點,因此閩方言的助動詞「解」

多半被寫為泰韻「會」字。據《漢語方言大詞典》所收,閩南語的這個助動詞便寫為「會」字(許 寶華等1999:2103-2107)。另據《客贛方言調查報告》、《蘇州方言詞典》及《漢語方言概要》等,

從漢語史觀點看「解」的音義和語法性質

291

錄中「會」作助動詞才普遍起來,顯然這個「會」後來取代了「解」。

Chou 1998 對助動詞「會」的歷史演變有簡要的討論,Liu 2000 針對「會」的 語義用法有深入的探討,本節將特就語義轉變的機制,做不同的重點分析,以和

「解」的歷史演變做一比較。

據《說文解字》,「會」本義是「合也」。段玉裁《注》引《儀禮》,說明「會」

是器物的蓋子,「為其上下相合也」。「會」在先秦常用指人或物的聚合,如例 (97) 是人聚合,例 (98) 是水流會合:

(97) 宗廟之事,如會同。(論語先進)《注》「諸侯時見曰會,眾見曰同。」

(98) 會于渭汭。(尚書禹貢)

先秦時代,「會」還有表示「適逢」、「正當」的用法:

(99) 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明日,會天疾風,左右止,文侯不聽,曰:「不 可。以風疾之故而失信,吾不為也。」(韓非子外儲說)

這種用法漢代以後常見:

(100) 會東從上來。(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101) 會有敵國興兵入界,彼眾強盛,王自出征。(大正新脩大藏經本緣 部中本起經)

(102) 母患,方盛寒冰凍,母欲生魚,祥解衣將剖冰求之,會有處冰小解,

魚出。(世說新語德行)

「適逢」、「正當」指的是事件發生在某一個時間點,說的是事件和時間的會合,

這種用法應當是來自動詞「會合」之義的引申。

東漢譯經中,「會」有「合當」、「必當」、「應當」、「正應當」的用法,六朝以 後這種用法便極常見,表示形勢上應當如何的意思。如:

(103) 言我肌骨枯,不動會當成。(大正新脩大藏經本緣部修行本起經)

(104) 人生在世,會當有業。(顏之推顏氏家訓)

所收客贛方言和吳湘粵等方言的這個助動詞,都是蟹攝一等泰韻的讀法,而非二等卦韻的讀法,

可知這些方言所用的這個助動詞是「會」而非「解」

楊秀芳

292

(105) 會待妖氛靜,論文暫裹糧。(杜甫寄彭州高適虢州岑參詩)

(106)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將進酒)

這種用法說的是事件在道理上的正當性、適用性,這是道理和事件的一種會合,

它應該是從動詞「會合」之義發展出來的一種助動詞用法。

「會」如果表示「道理會合於心」,就有曉悟的意思。例如:

(107) 夫能有其國、保其身者必且體道,體道則其智深,其智深則其會遠,

其會遠眾人莫能見其所極。(韓非子解老)

這種用法到六朝時常見,又有義近詞「會心」,例如:

(108)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109) 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 來親人。(世說新語言語)

唐時禪宗語錄以「會」表示「曉悟」之例如:

(110) 黃檗便打飯頭,卻舉似師,師云:「我為汝勘這老漢。」纔到侍立 次,黃檗舉前話,師云:「飯頭不會,請和尚代一轉語。」(臨濟錄)

例 (110)「飯頭不會」是說飯頭不明白師父為什麼打他,「會」是「曉悟」之義。

從五代的禪宗語錄可以看到「會」用來表示具有某方面的能力。例如:

(111) 師問:「解何藝業﹖」代宗曰:「識山識地識字解筭。」…又問:「解 筭不﹖」對曰:「解。」…又問:「山人更會何業﹖」…。(祖堂集 卷3 慧忠國師)

(112) 石門云:「更會作什摩﹖」(祖堂集卷 8 曹山和尚)

例 (111)「更會何業」與「解何藝業」上下相承,顯示這裡的「會」與「解」意思 相同,都表示具有某方面的能力;從結構上看,它們都是動詞的性質。例 (112) 的

「會」後接「作什摩」,從結構上可看出這個「會」已經是助動詞性質,表達能力 如何的情態,與助動詞「解」的 (甲) 類用法相同。

從漢語史觀點看「解」的音義和語法性質

293

例 (111) (112) 這個以「會」表示具有能力的用法,可能是從例 (110) 這一類

「曉悟」義引申而出,像「解」的演變一樣(參見上文)。語言中,語義和結構相 似的語詞往往有平行的變化,這是因為變化在先的,對變化在後的,會具有一種 誘導的力量。從文獻來看,「解」的變化在先,六朝時就有表示具有能力的 (甲) 類 助動詞用法,「會」到唐代以後也受影響有了同類的用法。

「會」並沒有如同助動詞「解」的 (乙) 類用法,不過卻有例 (103)-(106) 這 類表示「形勢上應當如何」的助動詞用法,也有如同「解」的 (丙) 類用法。「會」

的 (丙) 類用法如:

(113) 如今打麵做糊,中間自有成小塊核不散底,久之漸漸也自會散。(朱 子語類卷3‧鬼神‧45 頁)

上文推測「解」的 (丙) 類用法由 (乙) 類發展而來,至於「會」的 (丙) 類用法 是由例 (103)-(106) 這類「形勢上應當如何」的情態進一步發展產生,或是由「會」

的 (甲) 類用法產生,目前我們傾向於相信是後者,理由是「會」既因為有「曉悟」

之義因此和「解」走了相同的演變路線,這個變化既已發生,便會受「解」引導,

一路發展下來。不過可能因為當時「解」的 (丙) 類用法非常強勢,而 (乙) 類用 法還常見用「得」表現,因此「會」沒有產生如「解」(乙) 類一樣的用法,便被

「解」(丙) 類用法吸引,也產生 (丙) 類用法。「會」和「解」可說殊途同歸,本 義雖不同,卻在唐代以後有相似的發展結果。

演變至今,「解」的助動詞用法大體只保留在閩語中,普遍性遠不及「會」。

唐宋時代廣為各地詩人愛用的助動詞「解」,顯然後來被「會」取代。

「會」做助動詞用,章太炎以為是「魏」字的假借:

今謂不能曰不魏,聲小變如會,通以會字為之。(新方言釋言)

章太炎說法的根據,大概來自揚雄《方言》。《方言》卷十三曰「魏,能也」,錢繹

《箋疏》曰:

盧氏云:「逸周書諡法『克威捷行曰魏,克威惠禮曰魏。』」是魏為能也。

(方言箋疏)

「魏」字作「能」解,只見於諡法中,是一種特殊情境的用法,在歷代文獻中幾

楊秀芳

294

乎不見它的蹤跡。要說一個從前只見於諡法的罕用詞,忽然之間可以變成常用的 助動詞,這是很難想像的。章氏之說,恐怕不足採信。

5. 結論

從兩漢以前的文獻來看,語言中「解」已經發展出多種用法。根據甲骨文字 形,「解」在當時表示用兩手分解牛角之義,「分解」可說是這個語詞最早的核心 意義,從這個語義出發,我們利用徵性的分析,觀察語義引申發展的過程。

修辭手法如比喻、客套語等的運用,是促成語義發生變化的原因之一。例如

「晉文公解曹地以分諸侯」這類利用具體實物的比喻表達抽象概念的做法,使「解」

脫去本義的束縛,產生新的語義內涵。拙著1999b 討論到因為客套語的運用,「敢」

有委婉的修辭用法,用「敢」表達「不敢」之義,遂產生不確定的語義內涵,因 此發展出推測、疑問的種種用法(楊秀芳1999b:308-323)。

論元性質的改變,會促成動詞語義的改變。本文第三節義項 (六)「解」的涉 及詞是用來了解的,義項 (七) 的涉及詞是用來從事的,當涉及詞放寬,論元的性 質改變,「解」便由義項 (六) 的「認知上曉悟」義,轉生為義項 (七) 的「行為上 有能力做」。再如「會」原是物體會合之義,會合的如果是時間和事件,便為「適 逢」之義;會合的如果是道理和事件,便為「正應當」之義;如果是道理會合於 心,便有「曉悟」之義。這些都是因為論元性質改變而造成的語義變化。

句法結構的改變,也會促成語義和語法性質的改變。本文第三節義項 (七)

「解」後面接名詞組,「解」是動詞的性質,它的詞彙意義還相當具體。當「解」

後面改接動詞組,主要的詞彙意義便由這個後接的動詞組表現,「解」變成只有語 法意義,虛化為表示情態的助動詞。

助動詞「解」有三種用法。表「能力上做得到」的助動詞,談主語的內在能 力如何;表「客觀形勢能夠如何」的助動詞,談外在形勢的可能性;表「客觀形 勢將如何」的助動詞,既不談主語的內在能力,也不談外在形勢的可能性,只判 斷或預測形勢的發展。這三種用法的形成,是「解」逐步虛化的結果。

在「解」演變為助動詞的語法化過程中,「解」原本具有明確的詞彙意義,後 來逐漸不限定它論元的性質,而論元性質的改變使「解」的語義內涵發生變化。

指涉擴大了,語義內涵抽象了,句法結構的改變又進一步使「解」由動詞變成只 帶語法意義的助動詞,至此「解」的詞彙意義幾乎可說蕩然無存。

對於「解」,各方言有不同的承繼和發展。六朝唐宋時情態詞「解」可說是常 用語,後來在大部分方言中為「會」取代,獨有閩語還保留「解」的情態詞用法。

從漢語史觀點看「解」的音義和語法性質

295

這個原因可能和閩語的語言背景有關。閩語的文白系統由多個語言層累積而成,

白話層在音韻、句法和詞彙上保留了許多六朝以前的特徵,文讀層則是唐宋以後 移借進來的官話系統。從音韻條件來看,閩語這個情態詞和六朝情態詞「解」有 同源關係,與「會」則沒有音韻的規則對應(楊秀芳 1999a)。從語法條件來看,

六朝文獻中,「解」已經有表示能力的情態詞用法,而「會」一直要到唐代以後才 發展出這種用法。六朝這個表示能力的情態詞「解」為閩語所保留,表示「形勢

六朝文獻中,「解」已經有表示能力的情態詞用法,而「會」一直要到唐代以後才 發展出這種用法。六朝這個表示能力的情態詞「解」為閩語所保留,表示「形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