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1 直線排列建築群

1.平坦開闊地區流場

本組配置方式考慮直線排列建築群配置,鄰棟建物不相連,目標 建物為中間棟建物,本組實驗同時考慮鄰棟間距及風攻角兩項影響因 子。鄰棟間距比是取中間建物與側邊建物兩者形心點在 X 軸上投影 位置距離與風攻角零度時目標建物迎風面寬度(B)的比值,實驗採用 的間距比變化範圍為 1.5~5.0。

4-1. 直線排列建築群氣動力實驗配置狀況

實驗結果如圖 4-2 所顯示,在代表平坦開闊地區的 BL1 流場中直 線排列建築群,當風攻角小於 45 度時,隨間距比及攻角的增大,Vi 值逐漸上升,顯示目標建物受上游建築物的遮蔽影響逐漸消退。

隨風攻角的增大,各間距比之 Vi 值皆於攻角為 90 度時達到極大 值;由於攻角為 90 度時,原上下游之建物,轉變為分居左右兩側,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0 22.5 45 67.5 90 112.5 135 157.5 180 202.5 225 247.5 270 292.5 315 337.5 360 風攻角 (度)

0 22.5 45 67.5 90 112.5 135 157.5 180 202.5 225 247.5 270 292.5 315 337.5 360 風攻角 (度) 的分界為邊到邊(side to side)的距離比 3.0,本研究目標建物以如上圖

wind 風攻角

X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所示方式排列,在風攻角零度時,建物北面(迎風面)表面壓力分布情 形隨間距比的改變如圖 4-3 所示。由圖 4-3 可知,間距比(心到心)小 於 4.0 時,建物北面(迎風面)表面壓力均為負值,但隨間距比的增加,

壓力值有逐漸回升的趨勢。在間距比大於 4.0 時,表面壓力均為正值。

由此可見本研究所採用的建築配置方式在間距比小於 4.0 時,後側建 築物將浸沒於前方建築物的尾流渦漩中。

4-3. BL1流場中風攻角零度時,直線排列建築配置目標建物北面表面風壓分布

隨間距比之變化,由左而右各圖間距比分別為 1.52.02.53.04.05.0

4-4. BL1流場中風攻角90度時,直線排列建築配置目標建物北面表面風壓分布隨間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距比之變化,由左而右各圖間距比分別為1.52.02.53.04.05.0

直線排列建築配置如風由側邊吹來,目標建物北面的表面風壓分 布情形如圖 4-4 所示,由圖上可見在小間距比時,由於流場中局部加 速的現象,有甚低的負壓出現,而在間距比大於 3.0 後,壓力分布情 形即類似,不再有明顯變化,表示此時鄰棟建物的影響已屬輕微,相 較於圖 4-2 中 Vi 值的變化,亦是類似的情形。

比較圖 4-2 中,在風攻角零度、間距比大於 4.0 後,Vi 值有明顯 上昇,顯示建築物在脫離上游建物尾流渦漩的作用後,其自然通風潛 力可獲大幅改善。圖 4-5 顯示間距比 1.5 時,風攻角零度與九十度對 目標建物表面風壓分布有完全不同的作用;風攻角零度時,目標建物 表面風壓分布無明顯變化,完全浸沒於前棟建物的尾流區中,迎風面 壓力呈現負壓,其餘各面壓力亦無明顯差異性存在,因此可預期其自 然通風的可能性將大幅減少;而風攻角九十度時,明顯的目標建物各 面風壓分布呈現極大的差異性,正值與負值間落差甚大,表示其自然 通風可能性大為提高。但由側面風壓呈現甚低的負值顯示,因過於狹 窄的鄰棟間距,產生渠道效應,恐將衍生風環境方面的問題;因此,

在考慮自然通風時亦應兼顧風環境的影響。

4-5. BL1流場中風攻角對於直線排列建築配置目標建物表面風壓分布之影響。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0 22.5 45 67.5 90 112.5 135 157.5 180 202.5 225 247.5 270 292.5 315 337.5 360 風攻角 (度)

0 22.5 45 67.5 90 112.5 135 157.5 180 202.5 225 247.5 270 292.5 315 337.5 360 風攻角 (度)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的關聯性。

4-7. BL2流場中風攻角0度時,直線排列建築配置目標建物北面表面風壓分布

隨間距比之變化,由左而右各圖間距比分別為 1.52.02.53.04.05.0

4-8. BL2流場中風攻角90度時,直線排列建築配置目標建物北面表面風壓分

布隨間距比之變化,由左而右各圖間距比分別為1.52.02.53.04.05.0

至於側風的作用情形如圖 4-8 所示,在間距比大於 3.0 後,左右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兩側相鄰建物對目標建物側邊壓力分布的影響即不明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