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5 ㄇ字型排列建築群

1.平坦開闊地區流場

本組配置考慮ㄇ字型配置,鄰棟建物不相連,目標建物為中間棟 建物,兩側建物座向與之成直角相交,本組實驗同時考慮連棟間距及 風攻角兩項影響因子。鄰棟間距比是取中間建物與側邊建物兩者形心 點在 X 軸上投影位置之距離與風攻角零度時目標建物迎風面寬度(B) 之比值,本組實驗所採用之間距比 0.0~4.0 變化範圍。

4-20. ㄇ字型排列建築群氣動力實驗配置狀況

實驗結果如圖 4-21 所示,在風攻角的影響方面,代表平坦開闊地 區的 BL1 流場中,目標建物不論其間距比為何,Vi 值在風攻角大於 70 度後明顯下降,顯示此時目標建物逐漸浸沒於上游建物的尾流區 域,自然通風潛力變差。而在風攻角大於 135 度後大幅提昇,因此時 ㄇ字型配置建築群的開口逐漸朝向逼近流的方向,自然通風潛力提 昇。風攻角 180 度至 360 度間 Vi 值的變化趨勢,與前述表現呈反對 稱。至於間距比的變化方面,由圖中可見,在間距比大於 2.0 之後,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0 22.5 45 67.5 90 112.5 135 157.5 180 202.5 225 247.5 270 292.5 315 337.5 360 風攻角 (度)

0 22.5 45 67.5 90 112.5 135 157.5 180 202.5 225 247.5 270 292.5 315 337.5 360 風攻角 (度)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風攻角 180 度時,目標建物南面將成為迎風面,其表面風壓分布 隨間距比的改變如圖 4-23 所示,如圖所示,表面風壓分布狀況均類 似,但無間隙情況時表面風壓略低於其他有間隙者,顯示無間隙配置 即使是正向直吹而來的風,其通風效應仍稍差。至於間距比大於 1.5 之後,表面風壓分布情形則無明顯不同。

4-22. BL1流場中,風攻角0度時,ㄇ字型排列建築配置目標建物南面(背風面)

表面風壓分布隨間距比之變化,由左而右各圖間距比分別為1.52.02.53.04.0

4-23. BL1流場中,風攻角180度時,ㄇ字型排列建築配置目標建物南面表面

風壓分布隨間距比之變化,由左而右各圖間距比分別為1.52.02.53.0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4.0

圖 4-24 顯示在ㄇ字型排列無間隙建築配置目標建物南面表面風 壓隨風攻角由零度變化至 180 度的變化,風攻角 0~45 度時目標建物 南面受側邊鄰棟建物的遮蔽,表面風壓變化較少。風攻角大於 90 度 後,外界自由流較有機會直接吹入ㄇ字型建築群的中庭,因此原先的 接近背風面負壓分布狀況隨風攻角的增加,逐漸轉成類似迎風面的正 壓分布情形,圖 4-24 顯示其壓力變化的過程。

4-24. BL1流場中,風攻角0~180度間,ㄇ字型無間隙排列建築配置目標建物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0 22.5 45 67.5 90 112.5 135 157.5 180 202.5 225 247.5 270 292.5 315 337.5 360 風攻角 (度)

0 22.5 45 67.5 90 112.5 135 157.5 180 202.5 225 247.5 270 292.5 315 337.5 360 風攻角 (度)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4-26. BL2流場中,風攻角0度時,ㄇ字型排列建築配置目標建物南面表面風

壓分布隨間距比之變化,由左而右各圖間距比分別為1.52.02.53.04.0

BL2 流場中,風攻角零度時目標建物南面(背風面)表面風壓分布 隨間距比變化情形如圖 4-26 所示,與圖 4-23 中的情形類似,在目標 建物與鄰棟建物間無間隙的情況下,目標建物南面完全處於被遮蔽的 狀況,表面風壓分布甚為均勻,且其負值亦不若其他具有間隙者低,

顯然此面易形成通風上的死角。而隨鄰棟間距的拉開後,即有較低的 負壓出現;在間距比大於 1.5 之後,背風面負壓分布情形則無明顯不 同,顯示該建物尾流已有足夠空間發展,自然通風效應應可穩定形 成。BL2 流場的紊流強度較高,建物尾流渦漩結構較 BL1 流場中者 一致性略差,因此背風面負壓值以 BL1 流場中較低。

圖 4-26 顯示在ㄇ字型排列無間隙建築配置目標建物南面表面風 壓隨風攻角由零度變化至 180 度的變化,風攻角 0~90 度時目標建物 南面表面風壓隨風攻角的增加而越低。風攻角大於 90 度後,外界自 由流較有機會直接吹入ㄇ字型建築群的中庭,因此原先的接近背風面 負壓分布狀況隨風攻角的增加,逐漸轉成類似迎風面的正壓分布情 形,圖 4-27 顯示了其壓力變化的過程。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4-27. BL2流場中,風攻角0~180度間,ㄇ字型無間隙排列建築配置目標建物

南面表面風壓分布隨風攻角之變化,由(a)(i)各圖風攻角由零開始,每次 增加22.5度。

整體而言,在代表都會區的 BL2 流場中,比較工字型配置建築群 與ㄇ字型建築群中間建物的 Vi 值變化趨勢,在小間距比時,ㄇ字型 配置建築群利用其空間上的缺口迎納氣流進入中庭,可獲得較工字型 建築群略佳的自然通風利用潛力,表示在都會區中此型建築群採ㄇ字 型配置自然通風的效果會較佳。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圖 4-28 顯示在 BL2 都會區流場中,工字型配置建築群與ㄇ字型 建築群配置中目標建物表面風壓的分布狀況,亦證明ㄇ字型配置建築 群利用其空間上的缺口迎納氣流進入中庭,有比工字型建築群略佳的 自然通風利用機會。

4-28. BL1BL2流場中,風攻角180度,工字型與ㄇ字型排列建築配置目標

建物表面風壓分布。

圖 4-29 顯示在 BL1 及 BL2 流場中,ㄇ字型建築配置中目標建物 表面風壓的分布狀況,由圖顯示,BL2 流場因其尾流結構與 BL1 流 場相比,較為「鬆散」,影響範圍亦隨之減小,因此在同樣的間距比 情形下,BL2 流場中目標建物表面風壓分布的歧異性較高。

4-29. BL1BL2流場中,風攻角180度,ㄇ字型排列建築配置目標建物表面

風壓分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