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Chemical Taxonomy(CHEMTAX)為計算藻類族群豐度之運算程 式,此為Mackey et al.(1996)所發展。CHEMTAX 計算依據乃是將不 同藻種的浮游性植物體內具有相對Chl. a 不同的獨特色素比例,並經 由最小平方法與因子分析法運算,以求得各種浮游性植物的族群豐 度。運算式如下:

ε =∥S-C0F0

其中, ε =0.005

S :樣品中各類色素濃度 C0 :初始藻類族群結構豐度

F0 :初始各種藻類體內特定色素相對於葉綠甲的比值

進行 CHEMTAX 運算前,須先進行資料的前處理(Prepro)。首先 須輸入樣品中各色素濃度的矩陣資料(.dat file)和初始各藻種體內特 定色素相對Chl. a 之比值(Intial pigment ratio matrix)進行重複運算。每 次運算過程中會不斷出現Fn、Cn 搭配所輸入的色素濃度資料以致使

結果達到預設最小值才得以停止。同時,所輸入的色素比值(input ratio) 和計算過後所得的色素比值(output ratio)需在+25%內,所得之藻類族 群豐度才具有可信度。然而,運算過程中,可能因為初始色素之比值 (Intial pigment ratio)輸入不正確,而導致運算過程中無法達到預設最 小值,故最終所獲得之族群豐度便不具有代表性。再者有鑑於藻種於 不同環境因子的調控下,其體內色素使用之比例會依照外在環境的變 化做調整(Henriksen et al., 2002;Mackey et al., 1998)。如 Prymnesiophy- tes、隱藻(Cryptophytes)與 Cyanobacteria 體內具有之指紋色素對 Chl.

a 比值會隨著光照強度而改變(Schluter et al., 2000)。故在進行

CHEMTAX 運算前,須審慎地進行資料分類以減低運算過程中的誤差 範圍。

本論文所選取的初始藻類色素比值(表 1.5)為 Miki et al. (2008) 和Mackey et al. (1996)所建立的資料庫進行運算。再者本研究乃依據 深度及海域進行資料分類。其中海域以南海、東沙島、綠島和西菲律 賓海為主要分類,而以水深60 公尺作為深度分類依據進行運算 (Mackey et al., 1996;Wright et al., 2000)(表 1.6)。然而有鑑於南海及 西菲律賓海域尚無實際純株藻種之色素比例資料,故使用相鄰的蘇祿 海資料(Miki et al., 2008),經由 CHEMTAX 運算過後的輸出色素比 值,當作本研究資料運算的初始色素比值。然而不同海域的水文環境

會影響藻種體內色素比值,因此採用Latasa.(2007)重複迴圈計算方 法,作為本研究計算藻類族群結構之運算主軸,直至輸入色素比值與 輸出色素比值於各藻種間的變化範圍於+25%以內。而西菲律賓海樣 本資料所需輸入色素比值,乃使用上述初始色素比值進行重覆運算,

再以最終之輸出色素比值為所有西菲律賓海資料的初始色素比值,再 經由重複運算以獲得藻種之族群結構(Marty et al., 2008)。而各藻種所

貢獻的生物量計算,是由CHEMTAX 最終運算之藻種豐度乘以 Chl. a 濃度所獲得。

然而本研究所使用之分析方法並未分離 Prochlorococcus 所具有 的獨特色素體Divinyl chlorophyll a 及 Divinyl chlorophyll b。考量此藻 種於大洋廣泛分布,每毫升海水中即有7~20 萬個細胞(Partensky et al., 1999),並於本研究區域發現有此藻種存在(Liu et al., 2007;陳等, 2003),故所輸入之初始色素比值包含 Prochlorococcus 進行運算 (Mackey et al., 1996)。

3.結果

3.1 南海北部 3.1.1 色素分布

2008 年 5 月在南海北部表層 5 公尺深的 13 個測站採樣,研究 發現此一區域並無 neo 及 lutein 存在(圖 3a、b),Chl. a 最大值出現於 測站 28 濃度為 0.732μg/L,最小值出現於測站 11 濃度為 0.054μg/L。

藻類色素表現上,整體以 Cyanobacteria

Prochlorococcus 所具有的 zea 為主要色素體。hex、Chl. a 及 fuco 為次要色素體。其中測站 28,

fuco 為主要表現色素,濃度為 0.32μg/L,其次為 zea、hex 及 Chl. b(本 研究各色素與藻種代稱列於表 1.2)。

3.1.2 藻類族群結構

由南海北部表水 13 個測站結果得知,整體藻類族群結構並無發 現 Euglenoids 存在,而以 Cyanobacteria 和 Prochlorococcus 為主要優 勢藻種。Cyanobacteria 相對 Chl. a 貢獻之平均生物量為 0.087+0.044 μg/L;Prochlorococcus 相對 Chl. a 貢獻之平均生物量為 0.087+0.050 μg/L。Prymnesiophytes 與 Diatom 就本研究區域而言為次要優勢藻 種。其他藻種如 Chrysophytes、Dinoflagellates 及 Prasinophytes,所貢 獻之平均生物量卻低於 0.016μg/L。南海北部表層測站 28 之藻種族群

結構明顯異於此區域其他測站,Diatom 所佔有之生物量高達 0.486μg/L,明顯為此測站表水優勢種;然而 Prymnesiophytes、

Cyanobacteria 和 Prochlorococcus 相對其他測站所佔有之比例卻大幅 減少(圖 3c)。

3.2 東沙島瀉湖與環礁內測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