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我國綠建築環境與基地綠化發展歷程

第三節 EEWH 生物多樣性與綠化量指標

一、 生物多樣性指標【C4】

生物多樣性指標之目的在於提升1公頃以上基地開發的綠 地生態品質,鼓勵創造高密度的水域生態、製造多孔隙環境且 不受人為干擾的多層次生態綠化,以維持多樣化的小生物棲地 環境,同時以原生植物、誘鳥

誘蝶植物、植栽物種多樣化、

表土保護來創造豐富的生物基 盤。

本指標僅適用於1公頃以上大型基地之開發評估,其系統分 有(1)生態綠網;(2)小生物棲地;(3)植物多樣性;(4)土壤生 態及(5)照明光害等,主要是要將基地內外許多綠地連成網狀綠 地系統,並創造多孔隙環境,廣植原生或誘鳥誘蝶植物,以復 育多樣性物種;而土壤微生物之母,有分解微小生物、提供植 物生長水分及養分的功能,為生態系之重要基盤,固對於表土 的堆置、養護與再利用等,有給予優惠得分,進一步確保植生 群落生態。

而建築物設計在生物多樣性指標上,若注意下列事項,應

16

1. 綠地面積越多越好,最好在 25%以上。

2. 基地內綠地分佈均勻而連貫。

3. 基地內大廣場或大停車場最好每 20 公尺間距以內設有樹 林。

4. 基地內道路最好設有路邊綠帶,20 公尺以上大馬路最好設有 中間綠帶。

5. 喬木種類越多越好,最好 20 種以上。

6. 灌木及籐蔓類植物物種越多越好,最好 15 種以上。

7. 植物最好選用原生種或誘鳥誘蝶物種。

8. 綠地最好採用複層綠化方式,最好三成以上綠地採複層綠 化。

9. 以亂石、多孔隙材料疊砌之邊坡或綠籬灌木圍成之透空圍 籬。

10. 設置有自然護岸之生態水池。

11.在基地內設置 30 平方公尺以上隔絕人為侵入干擾之密林或 混種雜生草原。

12.留設自然護岸之埤塘、溪流,或水中有設有植生茂密之島 嶼。

13.屋頂、陽台、牆壁實施立體綠化。

第二章 我國綠建築環境與基地綠化發展

14.在隱蔽綠地中堆置枯木、亂石瓦礫、空心磚、堆肥的生態小 丘。

15.全面採用有機肥料,禁用農藥、化肥、殺蟲劑、除草劑。

16.利用原有生態良好的山坡、農地、林地、保育地之表土為綠 地土壤。

17.不要採用高反射之玻璃以免造成光害。

18.不要採用霓虹燈、跑馬燈、閃光燈、雷射燈、探照燈等有光 害之戶外照明。

19.所有戶外照明以遮光罩防止光源眩光。

二、 綠化量指標【C4】

若生物多樣性指標著重於植物物種在「量」的評估,那綠 化量指標則屬於「質」的規劃,是利用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以 及屋頂、陽台、外牆、人工地盤上之覆土層來栽種各類植物的 方式,在居住環境中廣植花木,可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吸收 大氣二氧化碳,以減緩地球氣候暖化的危機。本指標以植物對 二氧化碳固定效果做為評估單位(圖8),其數據代表某植物在都 市環境中從樹苗成長至成樹的40年間(即建築物生命週期標準 值),每平方米綠地的二氧化碳,目的係鼓勵綠化多產生氧氣、

18

促進生物多樣化、美化環境的目的。

綠化量指標之系統得分,係以植物固碳當量之權重來評估,

除植物固碳當量基準值,尚需檢驗內容包括:(1)最小綠化面積 及基地面積;(2)植栽間隔、覆土深度、最小樹穴面積;(3)大 小喬木認定;(4)鼓勵多層次立體綠化;(5)立體綠化評估;(6) 密植喬木與生態複層綠化的優惠評估;(7)老樹與原生植物的優 惠評估。

圖8 綠化量指標植栽固碳當量基準值、覆土深度及最小樹 穴面積

而建築物在綠化設計上,只要注意下列事項,大部分可達 到上述的基準要求:

第二章 我國綠建築環境與基地綠化發展

1. 在確保容積率條件下,盡量縮小實際建蔽率以爭取更多的綠 地。

2. 綠地面積儘量維持在 15%以上。

3. 除了最小必要的鋪面道路以外儘量保留為綠地。

4. 建築配置避開既有老樹設計,施工時保護老樹不受傷害。

5. 大部分綠地種滿喬木或複層綠化,小部分綠地種滿灌木,減 少人工草坪或草花花圃。

6. 即使在人工舖面上,也應植穴或花台方式盡量種植喬木。

7. 利用多年生蔓藤植物攀爬建築立面以爭取綠化量。

8. 盡量在屋頂、陽台、牆壁加強立體綠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