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期資源建立完整的產品規劃研發團隊。舉Facebook、Google、Uber、Spotify、

eBay、Shopee 等外商企業,在台都是以銷售、行銷等營運業務屬性為主力 進行在地服務經營。產品核心規劃開發都回歸到總部。在這點上雅虎奇摩 與LINE 同為入口網站發展方向,前者為 PC 應用後者為手機應用,但兩者 在台灣都有建立完整研發團隊。

4. 建立龐大會員基礎以及強化在地經營的企業策略,LINE Corp CEO Takeshi Idezawa 先生在 2019 年的年會上公布,LINE 對每一個市場的策略是高度 在地化 (Hyper-Localization)。在此目標,自然會從各種面向包含對於一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生態系服務的互補性

依據學者Jacobides, Cennamo, Gawer (2018)指出互補是生態系的重要元素,而三位 學者更進一步指出,這種互補關係可簡化分為三類:

l 普通型:A 與 B 可以獨立,不需要對方,加起來也不會額外增加價值 l 搭配型:聯合使用 A 與 B,比單獨使用其中一方更有價值。

l 加值型:當有越多 A 出現時,對 B 越有價值。“

本節將分析個案 LINE 各項服務的實際交互應用模式,來說明其「互補性」的概念 以驗證LINE 生態系的論點。在下圖中可以注意到服務間彼此的交疊,包含作為核 心的LINE 即時通訊,以及本質上可多邊結合的 LINE Pay、LINE Points、貼圖和官 方帳號,其他的則是LINE 發展的各類型垂直服務,彼此之間都有互補搭配,進而 產生更多商業價值的成果。

中非常普遍如Facebook、Google 都是如此,意即會員不僅在各自的服務的 閉環圈中(Closed Loop)以一個帳號串連家族服務,甚至現在也都推出社交

用戶完成任務之後取得LINE Points,例如造訪服務、瀏覽或分享內容等,

用戶取得 LINE Points 之後可實際用在購買商品做折抵。另一是作為購買 商品的紅利回饋,且可依照服務端各自的條件設定做彈性的比例運作,例 如購買消費性產品可有5%回饋、購買 3C 產品可有 1%回饋等。另外,這 個點數機制已融入 LINE 整個生態系,不僅對內部家族服務也包含透過 LINE Pay 合作的線上例如 PCHome、Yahoo 奇摩購物中心,以及線下商家 如星巴克、家樂福量販、四大便利商店通路等,只要是有價商品的購買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使用者也可有更多類型的貼圖可選擇。這裡的模式可詮釋前面提到的「加 值型」概念,貼圖在 LINE 生態系中還有另外的用途,一是如前所述用戶 任務型的獎勵,並且與官方帳號操作或者客戶端的業務結合,例如加入官 方帳號為好友、完成商品購買或者分享擴散任務即可獲得指定貼圖,在這 個應用方式下,貼圖的營收來源除了終端消費者之外,也有針對企業用戶 的廣告類型營收。

l LINE Pay 是內建於 LINE App 的行動支付功能,提供用戶透過綁定信用卡 以及儲值現金來進行線上或線下的非接觸式付款。在LINE 生態系服務群 中只要有支付並且不歸屬在Apple 和 Google 的付費渠道(In-App-Purchase) 的行為,都可以由LINE Pay 整合。同時 LINE Pay 也與 LINE Points 結合,

所以用戶在購買支付的時候,兩者可搭配合併使用付款並提供 Point 紅利 回饋,是另一個「搭配型」的實例。另外也運用在LINE 即時通訊的好友 基礎,讓用戶可以進行與好友之間的免手續費轉帳,從此功能中也延伸提 供給用戶包含分攤付帳(AA 制)、紅包現金送禮的流程。

Facebook 的原因之一),所以有服務大當機用戶無法通訊使用的狀況,LINE 也由此 取得更大的市場佔有率進而逐漸獨佔台灣市場。在第二個階段的重點在於將「用戶 價值極大化」,如同WhatsApp 的前例 LINE 一樣很快地要面對到有龐大的會員數,

但是必須要有可行的營運模式來將流量變現,所以此階段的策略是開始推出許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