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SiN x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61-98)

4.2 單一氮化矽薄膜結構:

Si wafer

Object layer

substrate

~200 nm

Never annealing for its

large stress

氮化矽薄膜中,應充斥受氫原子保護的矽量子點以及與氮化矽介面間 矽和氮的空懸鍵;而根據實驗結果及M. Molinari [6][29]及K. A. Jeon [28]等學者研究,本實驗中因為矽基板之晶格常數與SiNx之晶格常數 相差甚多,為避免因為晶格常數不匹配造成SiNx薄膜因應力過大而破 裂的現象,所以我們並不對直接沉積在矽基板上的氮化矽薄膜做氮氣 氛圍的熱退火製程(雖然於其界面間存有來自矽基板的自生氧化層,

但其氮化矽薄膜間隙間的巨大應力仍會在熱退火過程中造成碎裂)。

Fig. 4-4 (b)單一層氮化矽薄膜PL結果圖顯示,我們在300℃沉積 溫度下製造出單一層氮化矽薄膜結構有較強PL (其PL波峰落在約510 nm的位置),且其薄膜的厚度並非是最厚的,如Fig. 4-4 (c);再比對 Wang [7-8]及Liu [38]等人的推論,其較佳的發光PL結果應發生於低溫 沉積的氮化矽薄膜(有較小尺寸且較密集的奈米矽量子點),但這與我 們所得到的高溫沉積氮化矽薄膜有較佳的發光PL強度的結果相反,

這讓我們重新思考此氮化矽薄膜的發光的特性,其可激發光的原因除 了來自於小尺寸且密集的奈米矽量子點,也來自於其薄膜中的化學鍵 結(界面能態,interfacial state)的影響,如Si的空懸鍵結、或受氫原子 保護於氮化矽界面間的矽和氮的空懸鍵所造成的結果,因此我們將所 可能影響發光的Si-H與N-H(包括bending mode及 stretching mode)的 鍵結相對強度取積分正規化,對應其不同氮化矽薄膜沉積溫度,如Fig.

4-4 (d)所示。比對Fig. 4-4 (a)與(d)的結果發現,在較高溫度沉積條件 下氮化矽界面的空懸鍵受到氫原子的保護,而使N-H與Si-H stretching bond產生增加,並對其在Fig. 4-4 (b)的對應PL強度造成影響,所以在 此我們推論在矽基板上沉積單一層的氮化矽薄膜其發光效率的增 長,應著重於對其氮化矽薄膜中的矽和氮的空懸鍵的影響效應。

(a)

(b)

Fig. 4-4 單一層SiNx薄膜的(a)FTIR與其(b)PL量測結果圖

(c)

(d)

Fig. 4-4 單一層SiNx薄膜的(c)不同沉積溫度對應其厚度、PL強度與

4.3 氮化矽薄膜於二氧化矽緩衝層上之兩層薄膜結構:

SiN

x

SiO

2

Si wafer

object layer

buffer layer

substrate

~200 nm

~200 nm As dep. and

re-annealing at 300℃, 600℃ (1 hour)

As-dep. and annealing at 300℃, 600 ℃ (1 hour)

Fig. 4-5 形成氮化矽薄膜與二氧化矽薄膜的兩層薄膜於矽基板上 的概念圖及其後續熱處理的說明

結合於上述兩個單一層薄膜的結果,並控制其薄膜厚度在±10 ﹪ 內,我們將此兩層薄膜的結構依對緩衝層二氧化矽的未退火及做一小 時300℃、600℃氮氣氛圍下退火之試片分為三部份(基於考量不完全 矽氧晶格的影響):

(i)未對二氧化矽層先做退火之試片 (Fig. 4-6到Fig. 4-9)

(ii)先對二氧化矽層做300℃退火之試片 (Fig. 4-10到Fig. 4-13) (iii)先對二氧化矽層做600℃退火之試片 (Fig. 4-14到Fig 4-17)

首先我們由Fig. 4-6,Fig. 4-10及Fig. 4-14的FTIR圖中,可發現此 兩層薄膜結構中存在465 cm-1的Si-Si TO mode,630 cm-1的Si-H wagging mode,840~879 cm-1的Si-N stretching mode,1060~1070 cm-1 的O-Si-O stretching mode,1240 cm-1的N-H bending mode,2150 cm-1

的Si-H stretching mode,3200 cm-1的O-H stretching mode及3350 cm-1 的N-H stretching mode等鍵結[5,7,8,19,20,23,26,29,33]。比較Fig. 4-6 (a),Fig. 4-10 (a)及Fig. 4-14 (a)三種不同緩衝層,於近室溫(36 )℃ 沉積 出的氮化矽薄膜,可發現剛沉積後的Si-N stretching mode的鍵結明顯 為一凹陷的鍵結波包,且不存在Si-H stretching mode的鍵結,但在做 完第二次的一小時氮氣氛圍退火製程(即對沉積完氮化矽薄膜後的兩 層薄膜的結構做退火)後,發現其Si-N stretching鍵結的波包產生消退 現象;比對其所對應的Fig. 4-8 (a),Fig. 4-12 (a)及Fig. 4-16 (a)的PL強 度圖,在未先對二氧化矽層做一小時氮氣氛圍退火過程(即第一次退 火)的試片,其激發光PL的波長落於約510 nm的地方,而有先對二氧 化矽層做一小時氮氣氛圍退火過程的試片(包括300℃與600 )℃ ,其激 發光PL的波長則落於約425 nm的位置,且相較於未做第一次退火的 兩層薄膜結構,在第二次的一小時氮氣氛圍退火過程後則產生出兩個 明顯的PL波峰現象,且都有PL略為紅移的現象。根據B. H. Kim [5],

Y. Q. Wang [7-8],M. Molinari [29],楊冠霆 [32]與上述的單一層氮化 矽薄膜的結果,在近室溫電漿解離SiH4與NH3等氣體的環境下,矽原 子除了與氮原子產生出Si-N stretching mode的鍵結,在氮化矽中的矽 和氮的空懸鍵會被過量的氫原子所保護,為Si-H stretching,N-H

矽薄膜與未做第一次退火的兩層薄膜結構產生出發光的原因。根據 B. H. Kim [5],C. Liu [9-10],A. Aydinli [26],M. S. Yang [27]及K. A.

Jeon [28]的結果發現在第二次300℃一小時氮氣氛圍退火過程中,氫 原 子 仍 存在 ,但由 於 熱 退火 可消弭晶 格 缺陷 的特性 , 造 成Si-N stretching mode鍵結的消退(低溫成長的氮矽界面孔隙較多),而形成更 密集的奈米矽量子點,使其PL強度大於原先剛沉積完的氮化矽薄膜 試片;而在第二次的600℃一小時氮氣氛圍退火過程中,氫原子的完 全脫離,並使其激發光PL強度又大於做300℃一小時氮氣氛圍退火的 氮化矽薄膜試片,如Fig. 4-6 (a)與Fig. 4-8 (a)。而在先對二氧化矽薄膜 層做300℃與600℃一小時氮氣氛圍退火過程的試片,可發現因第一次 退火的關係,使其矽氧界面的空懸鍵(為非發光性的缺陷)減少,而有 利於SiNx薄膜的發光,如Fig. 4-12 (a)和Fig. 4-16 (a),而在第二次一小 時氮氣氛圍的退火過程中,因應低溫沉積造成奈米氮化矽薄膜內應力 的產生,而在熱退火處理時內應力較大的地方(在此所指的為不完整 的氮矽晶格孔隙),也會形成大小不固定的矽量子點(即再結晶現象,

recrystallization)[27,28];而510 nm的PL波峰,則如以上所述為受氫保 護的氮化矽界面中的矽和氮的空懸鍵所造成。而其PL的紅移現象則 根據Wang [7-8]以及Liu [9-10]所發現,在熱退火過程中其小尺寸的矽 量子點產生群聚現象(cluster effect)或被略大尺寸的矽量子點吃掉的

晶粒成長現象(grain growth effect)因而產生出較長波長的激發光,在 此我們將PL的波峰移動與其強度對第二次一小時不同溫度的氮氣氛 圍退火做比較,如Fig. 4-9 (a),Fig. 4-13 (a)及Fig. 4-17 (a)所示。

而由Fig. 4-6 (b),Fig. 4-10 (b)及Fig. 4-14(b)等於三種不同緩衝層 上,109℃沉積氮化矽薄膜,可以發現與上述36℃的試片不同的是產 生出Si-H stretching mode的鍵結,而其Si-N stretching mode的鍵結也沒 有如前述的因第二次一小時氮氣氛圍的退火過程產生消退現象,對照 其Fig. 4-8 (b),Fig. 4-12 (b)與Fig. 4-16 (b)的對應激發光PL圖;探究其 原因,首先由未對二氧化矽層做第一次退火的試片做分析,發現因為 其兩層薄膜的結構中為因電漿解離SiH4與NH3等氣體的環境下,矽原 子與氮原子產生出Si-N stretching mode的鍵結,而在氮化矽中的矽與 氮的空懸鍵被過量的氫所保護,產生出Si-H stretching,N-H bending 與N-H stretching mode等的鍵結,並在做兩層薄膜結構的一小時氮氣 氛圍300℃與600℃退火後,因應矽氮界面的增強,而使其激發光PL 的效率變佳,如Fig. 4-8 (b)。而先對二氧化矽薄膜做第一次一小時氮 氣氛圍退火之試片,也如先前所說的,其第一次熱退火過程可幫助降 低矽氧界面的非發光性缺陷因素,也因為其氫原子於超過300℃會產 生脫離現象,造成於600℃的第二次一小時氮氣氛圍退火過程後,亂

影響及熱退火過程中的矽量子點群聚現象,而導致原先所發出的PL 波峰強度產生縮減,甚至出現較長波長的PL曲線,如Fig. 4-12 (b)與 Fig. 4-16 (b)所示;當然在比較後,其中此三種試片同樣也都有激發光 PL的紅移現象,如Fig. 4-9 (b),Fig. 4-13 (b)及Fig. 4-17 (b)所示。

Fig. 4-6 (c),Fig. 4-10 (c)及Fig. 4-14 (c)於三種不同緩衝層約208℃

沉積出的氮化矽薄膜,與36℃及109℃沉積的氮化矽薄膜相比,發現 於此薄膜沉積後,所產生出的Si-H stretching mode的鍵結較為薄弱,

尤其有先對二氧化矽層做第一次一小時氮氣氛圍退火過程的試片,在 由其所對應的Fig. 4-8 (c),Fig. 4-12 (c)與Fig. 4-16 (c)的PL圖中,可發 現其未對二氧化矽層做第一次一小時氮氣氛圍退火的試片因其氮化 矽的界面能態關係,故其PL強度的增加為其所受保護的氫原子因熱 退火而完全脫離,而使其激發光PL的強度加強(兩層薄膜結構的第二 次一小時氮氣氛圍退火的試片,如Fig. 4-8 (c)所示);而對於先對二氧 化矽層做第一次300℃與600℃氮氣退火之試片,則因其二氧化矽與氮 化矽界面能態因素,且其本身存在不完整非發光性的缺陷於其中,所 以在對兩層薄膜結構做第二次的一小時氮氣氛圍退火過程後,其激發 光PL的強度無較大的增加現象,如Fig. 4-12 (c)與Fig. 4-16 (c)。因應 激發光PL波長位置紅移現象,我們亦將之激發光PL的波峰移動與其 強度對第二次一小時不同溫度的氮氣氛圍退火做比較,如Fig. 4-9

(c),Fig. 4-13 (c)及Fig. 4-17 (c)所示。

Fig. 4-6 (d),Fig. 4-10 (d)與Fig. 4-14(d)為三種不同緩衝層情況的 約297 (℃ 近300 )℃ 沉積出的氮化矽薄膜。因為先對二氧化矽薄膜做第 一次600℃氮氣氛圍退火的試片,在堆疊第二層的氮化矽薄膜時,因 其表面缺陷關係而使其薄膜發生脆裂現象,所以於此所提的Fig. 4-14 (d),Fig. 4-15 (d),Fig. 4-16 (d)與Fig. 4-17 (d)等資料為後續所重新做 的試片之量測結果,在此並不與其他試片做比較(因應其沉積之環境 條件已有所改變因素);而在比對上述之結果,發現跟109℃的試片較 為類似的IR鍵結量測結果,同樣都具有明顯的Si-H與N-H鍵結的產 生,再對照其所對應的Fig. 4-8 (d)與Fig. 4-12 (d)所示的PL圖,可發現 其在近300℃沉積氮化矽薄膜產生出約630 nm的激發光PL波長,而且 在做第二次的300℃與600℃氮氣氛圍退火後,還出現了約510~520 nm 的激發光PL的波峰出來,根據Wang [7-8]與Liu [38]等人的研究,在越 高溫沉積氮化矽薄膜的條件下,極有可能因為熱能而造成大尺寸的矽 量子點產生,而使得所激發出的PL落於長波長的位置。但又因在高 溫沉積的因素,使得氮化矽薄膜本身內部缺陷較多的關係,且受到氫 原子保護的因素,所以出現一較大波幅的PL強度波形,並在做300℃

的第二次氮氣氛圍退火後出現510~520 nm的波峰,而在做600℃的第

加),使得其510~520 nm激發光PL的波峰又因非發光缺陷的增多而降 低,如Fig. 4-8 (d)與Fig. 4-12 (d)所示。而此近300℃沉積氮化矽薄膜 之試片同樣的也如先前所說,具有因熱退火而造成的激發光PL波長 的紅移現象,我們也在Fig. 4-9 (d),Fig. 4-13 (d)與Fig. 4-17 (d)做其比 較圖。

我們將所製作出最佳的高密度小尺寸矽量子之試片(即為有做第 一次及第二次一小時600 N℃ 2氛圍熱退火之36℃沉積SiNx薄膜之兩層 薄膜結構試片),送入TEM量測室做實體上的觀測,如Fig. 4-18;並由 其HRTEM之結果圖(如Fig. 4-18(b)所示)可發現,我們成功創造出小尺 寸的奈米矽量子點於氮化矽薄膜中,也印證了於Fig. 4-16 (a)的PL強 度圖中兩個PL發光波峰(即有兩種尺寸的矽量子點存在同一薄膜 內)。然而,也由於TEM試片之製作過程與其他的因素,以致於我們 無法正確地估算出存在於氮化矽薄膜中的奈米矽量子點的密度。但在 比對於其他較高溫度沉積之試片的PL發光結果,我們仍可確定在低 溫沉積出之氮化矽薄膜之試片中產生出的小尺寸奈米矽量子點為一 重要之發現。

(a)

(b)

Fig. 4-6 未做第一次一小時N2氛圍退火之(a)36 (b)109℃ ℃沉積SiNx薄 膜 之 兩 層 薄 膜 結 構(SiN /SiO /wafer) 與 其 第 二 次 一 小 時 300℃ 與

(c)

(d)

Fig. 4-6 未做第一次一小時N2氛圍退火之(c)208 (d)297℃ ℃沉積SiNx

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與 600 N℃ 2氛圍退火的FTIR比較圖

(a)

(b)

Fig. 4-7 未做第一次一小時N2氛圍退火之(a)36 (b)109℃ ℃沉積SiNx薄 膜 之 兩 層 薄 膜 結 構(SiNx/SiO2/wafer) 與 其 第 二 次 一 小 時 300℃ 與 600 N℃ 2氛圍退火的Si-H(s)與N-H(s)鍵結比較圖

(c)

(d)

Fig. 4-7 未做第一次一小時N2氛圍退火之(c)208 (d)297℃ ℃沉積SiNx 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與 600 N℃ 2氛圍退火的Si-H(s)與N-H(s)鍵結比較圖

(a)

(b)

Fig. 4-8 未做第一次一小時N2氛圍退火之(a)36 (b)109℃ ℃沉積SiNx薄 膜 之 兩 層 薄 膜 結 構(SiNx/SiO2/wafer) 與 其 第 二 次 一 小 時 300℃ 與

(c)

(d)

Fig. 4-8 未做第一次一小時N2氛圍退火之(c)208 (d)297℃ ℃沉積SiNx 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與 600 N℃ 2氛圍退火的PL比較圖

(a)

(b)

Fig. 4-9 未做第一次一小時N2氛圍退火之(a)36 (b)109℃ ℃沉積SiNx薄 膜 之 兩 層 薄 膜 結 構(SiNx/SiO2/wafer) 與 其 第 二 次 一 小 時 300℃ 與 600 N℃ 2氛圍退火的PL強度與PL波峰位置移動比較圖

(c)

(d)

Fig. 4-9 未做第一次一小時N2氛圍退火之(c)208 (d)297℃ ℃沉積SiNx 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與 600 N℃ 2氛圍退火的PL強度與PL波峰位置移動比較圖

(a)

(b)

Fig. 4-10 有做第一次一小時300 N℃ 2氛圍退火之(a)36 (b)109℃ ℃沉積 SiNx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與

(c)

(d)

Fig. 4-10 有做第一次一小時300 N℃ 2氛圍退火之(c)208 (d)297℃ ℃沉 積SiNx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

與600 N℃ 2氛圍退火的FTIR比較圖

(a)

(b)

Fig. 4-11 有做第一次一小時300 N℃ 2氛圍退火之(a)36 (b)109℃ ℃沉積 SiNx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與 600 N℃ 2氛圍退火的Si-H(s)與N-H(s)鍵結比較圖

(c)

(d)

Fig. 4-11 有做第一次一小時300 N℃ 2氛圍退火之(c)208 (d)297℃ ℃沉 積SiNx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

與600 N℃ 2氛圍退火的Si-H(s)與N-H(s)鍵結比較圖

(a)

(b)

Fig. 4-12 有做第一次一小時300 N℃ 2氛圍退火之(a)36 (b)109℃ ℃沉積 SiNx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與

(c)

(d)

Fig. 4-12 有做第一次一小時300 N℃ 2氛圍退火之(c)208 (d)297℃ ℃沉 積SiNx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

與600 N℃ 2氛圍退火的PL比較圖

(a)

(b)

Fig. 4-13 有做第一次一小時300 N℃ 2氛圍退火之(a)36 (b)109℃ ℃沉積 SiNx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與 600 N℃ 2氛圍退火的PL強度與PL波峰位置移動比較圖

(c)

(d)

Fig. 4-13 有做第一次一小時300 N℃ 2氛圍退火之(c)208 (b)297℃ ℃沉 積SiNx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

與600 N℃ 2氛圍退火的PL強度與PL波峰位置移動比較圖

(a)

(b)

Fig. 4-14 有做第一次一小時600 N℃ 2氛圍退火之(a)36 (b)109℃ ℃沉積 SiNx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與

(c)

(d)

Fig. 4-14 有做第一次一小時600 N℃ 2氛圍退火之(c)208 (d)297℃ ℃沉 積SiNx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

與600 N℃ 2氛圍退火的FTIR比較圖

(a)

(b)

Fig. 4-15 有做第一次一小時600 N℃ 2氛圍退火之(a)36 (b)109℃ ℃沉積 SiNx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與 600 N℃ 2氛圍退火的Si-H(s)與N-H(s)鍵結比較圖

(c)

(d)

Fig. 4-15 有做第一次一小時600 N℃ 2氛圍退火之(c)208 (d)297℃ ℃沉 積SiNx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

與600 N℃ 2氛圍退火的Si-H(s)與N-H(s)鍵結比較圖

(a)

(b)

Fig. 4-16 有做第一次一小時600 N℃ 2氛圍退火之(a)36 (b)109℃ ℃沉積 SiNx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與

(c)

(d)

Fig. 4-16 有做第一次一小時600 N℃ 2氛圍退火之(c)208 (d)297℃ ℃沉 積SiNx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

與600 N℃ 2氛圍退火的PL比較圖

(a)

(b)

Fig. 4-17 有做第一次一小時600 N℃ 2氛圍退火之(a)36 (b)109℃ ℃沉積 SiNx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與 600 N℃ 2氛圍退火的PL強度與PL波峰位置移動比較圖

(c)

(d)

Fig. 4-17 有做第一次一小時600 N℃ 2氛圍退火之(c)208 (d)297℃ ℃沉 積SiNx薄膜之兩層薄膜結構(SiNx/SiO2/wafer)與其第二次一小時300℃

與600 N℃ 2氛圍退火的PL強度與PL波峰位置移動比較圖

(a)

(b)

Fig. 4-18 有做第一次及第二次一小時 600 N℃ 2氛圍熱退火之 36℃沉 積 SiNx 薄 膜 之 兩 層 薄 膜 結 構(SiNx/SiO2/wafer) 試 片 的 HRTEM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61-9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