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Tanalith AM(Tan-AM)

90 180 290

有效成分:OIT+CIT/CMIT 有效成分比例:5+1%

(資料來源:本研究之試驗)

第三章 研究成果與發現

圖 3-7 防黴藥劑注入完成之放射松與柳桉單板示意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試驗前,需選擇黴菌生長覆蓋 90%之培養皿,作為生長良好之試驗株用於試 驗。將培養皿中之黴菌以無菌水(水經滅菌後冷卻)輕刮,以光學顯微鏡觀察並 計算玻片中之胞子數,如圖 3-8 所示意,計算胞子數時採公式 12 之直接計數法,

以放大 100 倍顯微鏡檢視計數器,隨機選取 5 個大方格進行計數,計算 16 個小方 格之胞子總數(若胞子落於邊界,則左方及上方邊界之胞子不予計算),再以無菌 水調整胞子懸浮液濃度至 106級後備用。

懸浮胞子密度(個/ml)=隨機5 大格胞子總數×5

0.1 ×1000 (12)

圖 3-8 玻片計數格之示意圖(一大格胞子數量為 4 顆)。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接著參照日本木竹材之黴菌抵抗性試驗法之高壓蒸氣滅菌法和馬鈴薯葡萄糖 培養基(市售乾燥培養基)進行實驗器材和培養基的滅菌。滅菌完成後,將培養 皿注入 25 ml 之馬鈴薯葡萄糖培養基,待冷卻後如圖 3-9 中於培養皿中置入 U 型 玻棒和試片,試片分別為 ACQ-K3 或硼酸-K2 防腐處理試片和未處理試片,並以 滅菌過之噴霧器噴灑胞子懸濁液,再以石蠟紙封存,置入生長箱中進行試驗,如 圖 3-10 所示。試驗進行中時,以每 2-3 日一次搖晃培養皿,使培養皿內胞子飄散 於試片上。

圖 3-9U 型玻棒與試片於試驗中培養皿置入之示意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圖 3-10 防黴試驗培養皿置於生長箱中之示意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第三章 研究成果與發現

二 、 不 同 藥 劑 處 放 射 松 與 理 柳 桉 單 板 之 防 黴 性 評 估

圖 3-11a、3-11b 顯示分別為黴菌生長 7 天和 14 天之結果,培養皿中左邊為未 處理之柳桉試片,右邊為柳桉以 Tan-A 20 ppm 處理之 ACQ 試片,從圖中可以看 到其黴菌生長越漸緻密,且於 28 天時未處理之柳桉單板上已有明顯的黴菌菌落,

如圖 3-11c 所示。

圖 3-11 以 Tan-A 20 ppm 處理之柳桉 ACQ 試片防黴試驗結果。(a)7 日;(b)14 日;(c)28 日。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a b

c

圖 3-12a、3-12b 以及圖 3-13a、3-13b 分別為 Tan-A 20 ppm 與 60 ppm 添加於 ACQ 處理放射松試片之黴菌生長 0 天和 28 天之結果,培養皿中左邊為未處理之 放射松試片,右邊為放射松以 Tan-A 20 和 60 ppm 處理之 ACQ 試片,從圖中可以 看到其黴菌生長越漸緻密,且於 28 天時未處理之放射松單板上已有明顯的黴菌菌 落,如圖 3-13 所示。

圖 3-12 以 Tan-A 20 ppm 處理放射松 ACQ 試片之防黴試驗結果。(a)0 日;(b)

28 日。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圖 3-13 以 Tan-A 60 ppm 處理放射松 ACQ 試片之防黴試驗結果。(a)0 日;(b)

28 日。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第三章 研究成果與發現

經 28 天試驗結束後觀察試片表面,並評估其黴菌覆蓋面積。以圖 3-14 為例,

左方為未處理之放射松試片,右方為添加 Tan-AM 至 180 ppm之 ACQ 放射松試片,

可以明顯發現對照組有明顯的黴菌生長,除試片右側黴菌覆蓋外,其試片左側有 細微菌絲覆蓋,其黴菌覆蓋面積紀錄為 100%。

圖 3-14 添加 Tan-AM 180 ppm 之放射松 ACQ 處理試片於 28 天時之生長情形。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表 3-12 與表 3-13 分別為放射松與柳桉處理材經 28 天黴菌試驗後,將培養皿 取出拍照並記錄黴菌覆蓋面積和防黴等級結果。由表 3-12 可以發現放射松之硼酸 處理材於未添加防黴劑時,亦未受到黴菌影響。放射松 ACQ 處理材在未添加防黴 劑時,其黴菌覆蓋面積為 13 ± 15%,相較於對照組之未處理材(83 ± 29%)為低,

而在添加防黴劑後,若添加 75(OIT)、20(Tan-A)和 90(Tan-AM)ppm 時,其 黴菌生長面積與未添加防黴劑者相近,而提高添加量時黴菌生長面積則明顯的下 降,惟其防黴等級皆為 1。而由表 3-13 也可以發現,柳桉硼酸處理材於未添加防 黴劑時,亦未受到黴菌影響,其 ACQ 柳桉處理材在未添加防黴劑時其面積為 17 ± 29%,相較於對照組之未處理材(93 ± 6%)為低,而添加較低量之防黴劑時,其 黴菌生長面積與未添加之柳桉 ACQ 處理材相近,且隨添加量增加,有明顯之防黴 效果,惟其防黴等級皆為 1 以下。

第三章 研究成果與發現

表 3-13 使用不同防黴處理藥劑之柳桉試材黴菌生長面積及防黴性評估

第三章 研究成果與發現

圖 3-15 以 Tan-A 20 ppm 處理放射松 ACQ 試片之防黴試驗結果。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圖 3-16 以 OIT 75 ppm 處理放射松 ACQ 試片之防黴試驗結果。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圖 3-17 柳桉處理材之防黴試驗結果。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柳桉未處理

柳桉 ACQ 處理-未添加

柳桉 ACQ-OIT 75 ppm

柳桉 ACQ-OIT 150 ppm

柳桉 ACQ-OIT 300 ppm

柳桉 ACQ Tan-A 20 ppm

柳桉 ACQ Tan-A 40 ppm

柳桉 ACQ Tan-AM 90 ppm 柳桉 ACQ Tan-A 60 ppm

柳桉 ACQ Tan-AM 180 ppm

柳桉 ACQ Tan-AM 270 ppm

柳桉硼酸處理材

第三章 研究成果與發現

圖 3-18 放射松處理材之防黴試驗結果。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放射松未處理

放射松 ACQ 處理-未添加

放射松 ACQ-OIT 75 ppm

放射松 ACQ-OIT 150 ppm

放射松 ACQ-OIT 300 ppm

放射松 ACQ Tan-A 20 ppm 放射松 ACQ Tan-A 40 ppm

放射松 ACQ Tan-A 60 ppm

放射松 ACQ Tan-AM 90 ppm

放射松 ACQ Tan-AM 180 ppm

放射松 ACQ Tan-AM 270 ppm

放射松硼酸處理-未添加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