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d’Astous, Alain& Nathalie Séguin (1999). Consumer reactions to product placement strategies in television sponsorship.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3,9/10.

Eagly, H. A. & Chaiken, S. (1993). The psychology of attitudes. USA: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Festinger, L. A.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 Evanston, IL: Row, Peterson.

Gupta, Pola B. and Kenneth R. Lord(1998). Product placement in movies: The effect of prominence and mode on audience recall. Journal of Current Issues and Research n Advertising, vol.20, no.1,47-59.

Gwin, Carol F. and Carl R. Gwin(2003). Product attributes model: A tool for evaluating brand position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Sping;11,2.

Karrh, J. A. (1998). Brand placement: A review. Journal of Current Issues and Research in Advertising, 20, 31-49.

Meyer, P. (1998). Defining and measuring credibility of newspaper: Developing an index. Journalism Quarterly, 65(3), 567-574, 588.

Miller, M. C. (1990).

Seeing through movies

. NY: Pantheon.

Nebenzahl, Israel D. and Eugene Secunda(1993). Consumers’ attitudes toward product placement in mov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2,1-11.

Puto, C. P. (1986). Transformational advertising: Just another name for emotional

advertising or a new approach. In W. D. Hoyer(Eds.), Proceedings of The Division of Consumer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Russell, C. A. (1988). Toward a framework of product placement: Theory proposition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5, 357-362.

Sandler, D. M., & Secunda, E. (1993). Point of view: Blurred boundaries — Where does editorial end and advertising begin?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3(3), 73-80.

Steortz, E. (1987). The cost efficiency and communication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brand name exposure within motion picture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Morgantown, WV.

Wenner, L. A. (2004). On the ethics of product placement in media entertainment. In M. Galician (Ed.), Handbook of product placement in the mass media: New strategies in marketing theory, practice, trends, and ethics (pp. 101-132). New York: Best Business Books.

Wright, P. L. (1973).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mediating acceptance of advertis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0, 53-62.

中文部份

黃玉容(1994)。《觀眾價值觀與選看電視新聞評估因素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新聞研究所。

黃琬君(2004)。《電視新聞頻道競爭優勢及經營策略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傳播 管理研究所。

黃友錡 (2008)。《置入性行銷對知覺可信度、內容滿意度及品牌形象的影響:

以電視新聞為例》。國立台灣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賢恩 (2006)。《政治置入性行銷對新聞可信度之影響--以線上電子報為例》。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淑君(2005)。《政府置入性行銷法律議題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 論文。

劉玫伶(2002):《閾下刺激式廣告之研究-以「產品置入」為例》,成功大學企 業管理學系所碩士論文

劉懿驊 (2005)。《大學生與娛樂新聞節目:使用與滿足研究的延伸》。私立世新 大學傳播研究所。

賴美佳(1998)。《我國報紙新聞品質之研究─影劇新聞為例》。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賴淑惠(2002)。《電視娛樂新聞之產製與表現研究-以台灣電視之晚間新聞為 例》。私立世新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蔡筱潔(1992)。《置入性行銷之效果研究--以平面媒體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 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蔡樹培(2005)。《電視新聞性置入性行銷:行銷視野之探討》。中華傳播學刊,8 3-15。

羅文輝譯(1992)。《信差的動機》。台北:遠流。(原書 Hulterng, J.L.[1976]. The messenger’s motives: Ethical problem of the news media.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羅文輝、陳世敏(1993)。《新聞媒介可信度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羅文輝、劉蕙苓(2006)。《置入性行銷對新聞記者的影響》。新聞學研究,第 89 期,81-125。

網路資源

中華民國電視年鑑,2003-2004

http://www.gio.gov.tw/public/Attachment/55516575971.pdf The BBC’s journalism after Hutton(2004) 6

http://www.bbc.co.uk/info/policies/pdf/neil_report.pdf

附錄一 問卷結果的敘述性統計見下表1-1

新聞應該值得信賴 1.00 5.00 2.5335 1.05452 新聞應該正確 1.00 5.00 2.5488 1.06547 新聞應該不公正 1.00 5.00 3.2073 1.06358 新聞應該不維護知 1.00 5.00 3.2378 1.08005 新聞應該重視大眾意見 1.00 5.00 2.5854 1.02806 新聞應該不重大眾利益 1.00 5.00 3.2256 1.03354 新聞應該不重民隱私 1.00 5.00 3.1951 1.17246 新聞應該提供資訊 1.00 5.00 2.3445 1.03171 新聞應該不提供學習 1.00 5.00 3.2805 1.04369 新聞應該詳細完整 1.00 5.00 2.5671 1.05871

根據表1-1與1-2,1代表同意、2代表稍微同意、3代表中立、4代表稍微不同 意、5代表不同意,就閱聽眾對於新聞性節目實際上的觀感傾向於不太值得信賴、

並非完全正確無誤、不太公正、重視大眾意見、不太尊重民眾一般隱私、可以提 供資訊、可以提供學習,但是不太詳細完整。

就對於新聞性節目應然面的觀感則為,新聞性節目應該是值得信賴的、正確 的、公正的、重視大眾意見的、尊重一般民眾隱私的、提供資訊、提供學習並且 詳細完整的。A、B兩卷的閱聽眾意見大致相同。

表1-3 置入性行銷先前態度(A卷)敘述性統計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數 標準差 置入性是好的 1.00 5.00 2.8391 .92536 置入性是銷售好方法 1.00 5.00 2.7486 .88471 置入性不是廣告好法 1.00 5.00 3.0072 .78939 置入性不會對眾影響 1.00 5.00 3.3834 .87717 置入性是不當影響法 1.00 5.00 2.9313 .85061 置入性應該不被鼓勵 1.00 5.00 2.8662 .77565 置入性應該被允許 1.00 5.00 2.9042 .76840 置入性應該小心使用 1.00 4.00 2.4647 .83575 置入性應該不用限制 1.00 5.00 3.3363 .91430 置入性應該是可信的 1.00 5.00 3.0036 .84054 例子是置入性行銷 1.00 5.00 3.0868 .99440

表1-4 置入性行銷先前態度(B卷)敘述性統計

測量題項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數 標準差 置入性是好的 1.00 5.00 2.7744 .94708 置入性是銷售好方法 1.00 5.00 2.7530 .89340 置入性不是廣告好法 1.00 5.00 3.0366 .86304 置入性不會對眾影響 1.00 5.00 3.2561 .89935 置入性是不當影響法 1.00 5.00 2.9573 .90767 置入性應該不被鼓勵 1.00 5.00 2.9146 .88066 置入性應該被允許 1.00 5.00 2.9512 .80749 置入性應該小心使用 1.00 5.00 2.5030 .91871 置入性應該不用限制 1.00 5.00 3.1433 .98345 置入性應該是可信的 1.00 5.00 3.0030 .89340 例子是置入性行銷 1.00 5.00 3.0488 1.03045

由表1-3與1-4可知,閱聽眾對於置入性行銷的觀感是銷售產品的好方法、是 廣告的好方法、會對觀眾產生影響、並且是不當影響消費者的一種方式。

此外,閱聽眾對於置入性行銷應然面的觀感則為,置入性行銷應該不被鼓勵、

小心謹慎使用、在使用上應該要限制,並且不太可信。閱聽眾也多能辨識出該實 驗操弄為置入性行銷的例子。A、B兩卷的閱聽眾意見大致相同。

表1-5 置入性行銷置入新聞性節目(A卷)敘述性統計

測量題項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數 標準差

新聞性節目當中,您的感覺是適切的 1.00 5.00 3.2061 .84752 新聞性節目當中,您的感覺是道德的 1.00 5.00 3.1844 .77224 新聞性節目當中,您的感覺是可接受的 1.00 5.00 3.0181 .78692 新聞性節目當中,您的感覺是不可靠的 1.00 5.00 2.8969 .81330 新聞性節目當中,您的感覺是誠實的 1.00 5.00 3.1519 .82008 新聞性節目當中,您的感覺是贊同的 1.00 5.00 3.1917 .82935 新聞性節目當中,您的感覺是不舒服的 1.00 5.00 2.8734 .77686 新聞性節目當中,您的感覺是好的 1.00 5.00 3.0976 .75987 新聞性節目當中,您的感覺是不可信的 1.00 5.00 2.8608 .76409 新聞性節目當中,您的感覺是正面的 1.00 5.00 3.1338 .79866 您對這個新聞頻道的評估是好的 1.00 5.00 3.1157 .88934 您對這個新聞頻道的評估是贊同的 1.00 5.00 3.1410 .83731

您對這個新聞頻道的評估是正面的 1.00 5.00 3.1392 .81012

您對這個新聞頻道的評估是正面的

1.00 5.00 3.1616 .83581 您對這個新聞頻道的評估是吸引人的

1.00 5.00 3.0884 .87862 您對這個新聞頻道的評估是不可接受的

1.00 5.00 3.0152 .90009 您對這個新聞頻道的評估是不喜歡的

1.00 5.00 2.9299 .84843 您對這個新聞頻道的評估是優質的

1.00 5.00 3.0823 .79135 您將會上街抗議

1.00 5.00 2.9055 .78220 您將會非常支持

1.00 5.00 3.0823 .77574 您將會投書到電視公司

1.00 5.00 2.8902 .78606 您將會上網鼓勵

1.00 5.00 3.0640 .77352 您將會停止收看

1.00 5.00 2.8628 .94630

根據表1-5與1-6的敘述性統計發現,當閱聽眾發現新聞節目當中有置入性行 銷產生時,閱聽眾傾向可接受但感覺不適切、不道德、不可靠、不太誠實、不贊 同、不舒服、不可信以及負面的。但其中沒有看到圖像的閱聽眾(B卷),較看到 圖像的閱聽眾(A卷)感覺新聞性節目不可靠,也較不贊同。

而閱聽眾對於出現置入性行銷的新聞性節目評估則傾向於壞的、不贊同的、

不可信的、負面的、不喜歡以及劣質的。而其中沒有看到圖像的閱聽眾(B卷),

比看到圖像的閱聽眾(A卷)對於新聞性節目的評估較為負面、不喜歡、不能接受 並且劣質的。

因此,閱聽眾對於出現置入性行銷的新聞性節目所採取的行動傾向可能會上 街抗議、投書到電視公司、上網匿名指責,甚至可能選擇停止收看。此項A、B 兩卷的閱聽眾意見大致相同。

1.雜誌 (1)1小時以內(2)1-5小時(3)6-10小時(4)11-15小時(5)16-20小時(6)20小時以上 2.報紙 (1)1小時以內(2)1-5小時(3)6-10小時(4)11-15小時(5)16-20小時(6)20小時以上 3.廣播 (1)1小時以內(2)1-5小時(3)6-10小時(4)11-15小時(5)16-20小時 (6)20小時以上 4.電視 (1)1小時以內(2)1-5小時(3)6-10小時(4)11-15小時(5)16-20小時 (6)20小時以上 5.網際網路(1)1小時以內(2)1-5小時(3)6-10小時(4)11-15小時(5)16-20小時(6)20小時以上

每週

3. 我認為新聞性節目挺不公正的 1 2 3 4 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