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次大戰期間臺灣空襲記憶在戰後的傳承、移植與再造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二次大戰期間臺灣空襲記憶在戰後的傳承、移植與再造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二次大戰期間臺灣空襲記憶在戰後的傳承、移. 立. 政 治 植與再造. 大. Inherited, Transplanted and Reconstructed Memories of the Air. ‧ 國. 學. Raids on Taiwan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指導教授:藍適齊. 博士. 研 究 生:王志淵. 撰. 中華民國 109 年 12 月. DOI:10.6814/NCCU202100263.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100263.

(3) 本論文獲得. 政 治 大 一零九年度廖風德先生研究培育獎 立 ‧. ‧ 國. 學 sit. n. er. io. al. y. Nat. 謹此特致謝忱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100263.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100263.

(5) 謝辭 在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三年半的求學時光荏苒,儘管剛入學時有興趣的課 題並不是空襲記憶,但在修課過程中因緣際會中接觸該領域,彷彿一切自有安排, 最後順利地完成這篇拙作,感謝撰寫過程許多給予指導與鼓勵的人們。 首先,感謝父母容許我繼續升學,由於家族絕大部分成員皆是走技職體系, 在實用性為主的環境中,仍尊重我選擇就讀文學院歷史學系的志願。再者,感謝 大學時期由陳志豪老師所指導的讀書會,對於閱讀學術著作與撰寫摘要有很大幫 助。另外,在讀書會中也結識紹恩、東璿、佩璇等夥伴,儘管各自就讀不同的學 校或系所,但作為學術的同溫層,仍不忘相互調侃取暖。 在研究所修業期間,剛入學時期就有計畫要找藍適齊老師當指導,在碩一上. 政 治 大 我纏住討論研究上的想法。另外, 立 「集體記憶」是我研究所求學期間首次接觸的. 學期修讀「臺灣現代史專題」的課程中,每次課程結束適齊老師都不厭其煩的被. ‧ 國. 學. 一種研究視角,因此老師也開了諸多記憶相關的書單,讓我對該課題有初步的基 礎。在適齊老師的認可與鼓勵下,我選擇以臺灣現代史專題課程期中與期末報告. ‧. 延伸作為學位論文題目,並順利成為老師的指導學生。論文撰寫期間,從文章架 構討論,到我發現史料的見解,老師都給予許多指導,並充分留給我發揮的空間,. y. Nat. al. er. io. 謝意。. sit. 使我不斷有新的啟發,最後完成此篇學位論文,在此向指導適齊老師致上最深的. n. iv n C 坊中,均給予我許多寶貴建議。除了架構的再次安排外,由於我撰寫習慣是每一 hengchi U 口試委員天江喜久老師和潘宗億老師,在學位論文大綱審查與歷史記憶工作. 章每一節打一個 WORD 檔,在檔案合併潤飾過程上,口委們皆點出重複性問題。 在記憶研究方面,口委們對於不同群體或是官方與民間記憶,討論不足或忽略的 面向,都提供修改的方向,不勝感謝。另外,擔任黃仁姿老師計畫研究生助理時, 由於仁姿老師研究領域也是臺灣史,常常趁著工作之餘,向仁姿老師詢問一些臺 灣史研究上的問題,老師除了詳細的為我解惑,亦會介紹一些我沒注意到的研究 材料,更常常給予生活與研究上的關心與鼓勵。在修讀圖檔所課程期間,儘管與 邵銘煌老師研究領域不同,但老師仍不時給予關心,皆在此一併致謝。 三年半的研究過程走來,我更要感謝生命路上出現給予幫助的友人們。與師 出同門的同儕建榮、韋聿討論研究想法,彼此意見交流給予我許多幫助。另外, 柏棕學長、文喬學長、于庭、博臻在讀書會中,分享許多對於記憶的建議,或是. DOI:10.6814/NCCU202100263.

(6) 撰寫論文的經驗,也開拓我對於記憶研究不同的切入視角與研究主題。也要感謝 閏雅學姐、阡瑩與柔菁等人,在友誼贊助下協助校對此篇字數超標的學位論文, 當然如果內容仍有疏漏錯字之處,一切責任皆在於筆者。研究材料部分,要感謝 大學朋友芷羚與婕敏,芷羚除了協助拍攝雲林廟宇空襲傳說的彩繪牆,亦陪同我 前往關渡宮拍攝媽祖神蹟牆;婕敏老師在上課繁忙之餘,協助我蒐集 108 新課綱 國高中教科書關於空襲的內容,不論是協助田調還是提供教科書文本,皆對這篇 文章有很大助益。 國中同學敬庭、高中同學采俞、大學朋友愷娣同為就讀研究所的夥伴,在研 究中面對困難或是不如意,除了被我用桜田ひより圖片洗版,彼此間亦會推薦 Aimer 與 milet 等歌手的歌曲,在寫作碰壁時轉換心情,作為彼此心情調適與抒. 政 治 大. 發窗口,以及相互取暖的好戰友。另外,更要感謝大學時期結識的朋友祐齊、芸 安、俋廷、宇鈞等人在論文口試時大大的驚喜。儘管在做研究的路途中充滿寂寞,. 立. 但正因為寂寞才能更珍惜每個意見,更珍惜每一段相遇的緣分,並帶著感恩的心. ‧ 國. 學. 繼續前進,感謝求學過程中每段友誼的陪伴,以及老師與研究上快樂夥伴們的建 議,在這些寶貴建言層層交織編結出的成果,有幸能作為學位論文發表。. ‧.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爺爺,儘管已經去遙遠的地方旅行,但作為生命中最支持. y. Nat. 我的親人,時常因為生活大小事而在記憶中喚醒,在記憶中看見了本應不會在現. io. sit. 實中實現的夢,這或許是我因緣際會下投入記憶研究的巧合吧。另外,爺爺作為. n. al. er. 隨國府來臺的外省軍人,在臺灣和本省妻子落地生根,筆者身為族群劃分上廣義. i Un. v. 的外省第三代,家族的戰爭記憶自然而然是中國大陸時期的戰爭經驗,本土空襲. Ch. engchi. 是成長過程中未曾聽過的戰爭經驗,也是各種巧合下選擇這段戰爭經驗為研究主 題。過去受到壓抑的本土戰爭記憶,以及現在作為臺灣本土格格不入的外省族群 戰爭記憶,本篇文章嘗試梳理不同群體的空襲戰爭記憶,在不同環境下如何被挑 選並記得。臺灣作為多元族群的移民社會,不同群體間的戰爭記憶,如何打破過 去的框架,取得彼此間的諒解,期望本篇研究成果為社會盡一份小小的心力。. 王志淵. 誌於. 政大山上季陶樓研究室 2021.01.27. DOI:10.6814/NCCU202100263.

(7) 摘要 臺灣戰時為日本帝國殖民地,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並統治,隨著內戰失利, 而將中央機關遷移至臺灣。作為遷佔者國家,為了強調自身與中國大陸歷史延續 性,因此極力將臺灣社會「再框架」納入抗戰脈絡中,塑造臺灣民眾作為中華民 族一份子。其中戰時本土的盟軍空襲記憶,看似斷裂而遭掩蓋,但受到現實中共 軍機威脅,日治時期「防空框架」在戰後仍延續並不斷加強。受到再框架影響, 國民黨政府在形塑「防空框架」往往移植自身歷史經驗,並以「重慶精神」為精 神指標之一來團結國民。由於防空與空襲具有一體性,為了教育國民空襲造成戰 災的可怕性,日機轟炸中國城市的影像就成為實際例子,在重慶經驗與抗戰警世 案例移植下,使戰後出生世代對於戰時來空襲之敵者認知造成極大影響,形成統. 政 治 大 除了國民黨政權由上向下移植的戰爭經驗外,移入外省族群在與本省民眾開 立. 治者由上而下移植中錯置之記憶。. ‧ 國. 學. 始通婚下,亦為臺灣注入不同的戰爭經驗,在社會上形成兩股戰爭記憶,一種為 本省民眾親歷的「太平洋戰爭」記憶;另一種為國民黨政權移植或外省家庭的「對. ‧. 日抗戰」記憶。儘管本土戰爭記憶在主流抗戰框架中遭到掩蔽,但戰時未爆彈的 出土,甚至是民間信仰中神祇保衛村里免於空襲戰災的傳說,顯示民間仍有媒介. y. Nat. sit. 作為戰時記憶所繫之喚醒物,特別是遍布全臺灣的民間信仰神話,反映民間信仰. n. al. er. io. 的功利性與靈驗性等特性,反而使廟宇傳說成為臺灣本土戰爭記憶喚醒的重要媒. v. 介。縱使如此,受到國民黨政權主流抗戰記憶「再框架」影響,神蹟傳說中出現. i n C U 日機轟炸臺灣等移植中而錯置的戰爭記憶。 hengchi. 隨著臺灣解嚴走向民主化,在本土化的浪潮中,臺灣戰時的歷史逐漸受到關. 注,但抗戰作為中華民國與國軍的歷史延續戰爭經驗,抗戰框架儘管不再是唯一 的戰爭框架,亦不會因此消解,甚至在重新建構本土空襲經歷過程,仍會陷入是 否值得紀念的「可悲傷性/不可悲傷」戰爭框架中,反映抗戰記憶與本土太平洋 戰爭記憶至今仍持續挑選並論述。隨著 108 新課綱教科書中,空襲經驗被納入二 戰時總力戰下民眾的生活脈絡中,東亞平民的戰時經歷開始受到關注,臺灣作為 多元的移民社會,如何在不同群體的戰爭記憶間取得彼此的尊重與諒解,仍是未 來戰爭記憶範疇中要努力的目標。. 關鍵詞:集體記憶、空襲記憶、戰爭框架、記憶移植、再框架. DOI:10.6814/NCCU202100263.

(8) Abstract Much has been written about the bombings of Taiwan in second world war; however, an element often overlooked in the history of these events, which official experience of passive air defense for air raids was built up public memory in the mind of post war genera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official frame and public memory of the bombings was formed. Taiwan was under Japanese administration rule until the end of WWII, and the dominion wa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In 1949, the R.O.C. government relocated to Taiwan while fighting the civil war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CCP). The R.O.C. government need to defend against the possible air raids by the Chinese(CCP) bombers. After the Pacific War, Taiwanese people were mobilized for passive air defense once more but the R.O.C. government transplanted bombing of experience in Chongqing during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Apart from this, the R.O.C. government passed on the Spirit of Chongqing (重慶精神). 政 治 大. to Taiwanese people who were capable of the indomitable spirits like Chongqing people during WWII. From R.O.C. government own experience passed on and transplanted, the post war generation believed Japan conducted many air raids during WWII in their war memories. R.O.C. government in Taiwan has struggled for history in public memories that. 立. ‧ 國. 學. ‧. try to represent China’s anti-Japanese. The bombings of Taiwan had been ignored, with no official events to mark and memorial for dead. The memory of air raids on Taiwan gradually forgotten in the post war generation. Then, this affects the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not only of air raids themselves, but also to how and why people remember. Even though the R.O.C. government’s anti-Japanese experience was. er. io. sit. y. Nat. transplanted, there are many legends about gods and goddesses helped people during wartime in Taiwanese temples. Folk beliefs provide people with spiritual shelter because life was uncertainty in wartime. The survivors of air raids thought gods and goddesses protected them against the bombs. Mazu (媽祖) held the bombs is known to. n. al. Ch. engchi. i Un. v. most of the people in Taiwan. The folk story of Mazu holding the bombs became unique mode to pass on the memory of air raids because there are many conflicts between official history and local history in Taiwan. The conclusion of this essay is that official frame can effectively shape how people remembering the memory of bombing. The memory of suffering would not be forgotten easily but survivors would not talk about those painful memories easily, either. There are a lot of conflicts between official public memoeries and local history but the folk tale played a leading role to pass on wartime memories in Taiwan. Keywords: Collective memory, Memories of the air raids, Memories frame, Memories of air raids in folk tales, Reconstructive memory.. DOI:10.6814/NCCU202100263.

(9)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 i. 目次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問題探討 ................................................................................................ 2 第三節 研究回顧 ................................................................................................ 8 第四節 研究方法 ................................................................................................ 18. 第二章、戰後中華民國統治下防空框架的延續 ................................................ 25 第一節 戰時臺灣總督府形塑的防空框架 ................................................................ 26 (一)臺灣戰時的防空手冊 ................................................................................ 26 (二)1945 年後防空體制之延續......................................................................... 30 第二節 戰時國民黨政權延續的防空框架 ................................................................ 33. 治 政 大 (二)臺灣戰後民防手冊中的防空教範 ................................................................ 38 立 第三節 防空框架中敵我意識的轉變 ...................................................................... 43 (一)臺灣戰後的防空手冊 ................................................................................ 33. ‧ 國. 學. (一)戰時臺灣社會的敵我意識 ......................................................................... 43 (二)戰後臺灣社會的敵我意識 ......................................................................... 46 第四節 抗戰重慶經驗的移植 ................................................................................ 51. ‧. 第五節 小結 ...................................................................................................... 55. y. Nat. 第三章、 戰後臺灣防空框架與空襲經驗的鞏固與移植 .................................. 59. sit. 第一節 初等教育中的防空教育............................................................................. 59. er. io. (一)國語課本中的防空教育............................................................................. 59 (二)自然課本中的防空教育............................................................................. 67. n. al. Ch. i Un. v. (三)健康教育中的防空教育............................................................................. 70. engchi. 第二節 中等教育中的防空教育............................................................................. 73 (一)童子軍中的防空教育 ................................................................................ 73 (二)軍訓中的防空教育 ................................................................................... 74 第三節 防空操演 ................................................................................................ 80 (一)1950 年代防空演習 .................................................................................. 80 (二)泰嶽演習與萬安演習 ................................................................................ 85 (三)防空操演的延續與抗戰經驗的移植............................................................. 89 第四節 防空紀念節慶 ......................................................................................... 91 (一)紀念日意義與戰時防空節之訂定 ................................................................ 91 (二)戰後防空節的延續 ................................................................................... 93 (三)戰後防空節的消逝 ................................................................................... 103 第五節 小結 ...................................................................................................... 106. DOI:10.6814/NCCU202100263.

(10) 二次大戰期間臺灣空襲記憶在戰後的傳承、移植與再造. ii. 第四章、戰後臺灣民間空襲經驗的移植與傳承 ................................................ 111 第一節 戰後外省族群的戰爭記憶 ......................................................................... 112 第二節 戰後社會對於戰時未爆彈報導 ................................................................... 116 第三節 民間信仰中的空襲記憶............................................................................. 123 (一)媽祖接炸彈傳說 ...................................................................................... 123 (二)其他神祇接炸彈傳說 ................................................................................ 134 (三)民間信仰傳說中的戰爭記憶 ...................................................................... 136 第四節 小結 ...................................................................................................... 141. 第五章、解嚴後臺灣社會空襲記憶的再造 ....................................................... 147 第一節 解嚴後對於報刊空襲記憶之論述 ................................................................ 148 (一)戰時空襲臺灣之四個階段 ......................................................................... 148 (二)1990 年代開始報刊對於空襲記憶之論述 ..................................................... 149 第二節 解嚴後官方的空襲紀念活動 ...................................................................... 153. 治 政 大 第四節 如何被紀念?解嚴後空襲紀念幾個論述方式 ................................................ 172 立 (一)中華民國官方戰爭角度論述 ...................................................................... 173 第三節 解嚴後民間的空襲紀念活動 ...................................................................... 163. ‧ 國. 學. (二)臺灣民間戰爭角度論述............................................................................. 179 (三)108 課綱國高中教科書中空襲論述 ............................................................. 183 第五節 小結 ...................................................................................................... 188. ‧.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六章、結論...................................................................................................... 197 附錄 ..................................................................................................................... 205 徵引書目 ............................................................................................................. 207.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100263.

(11)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 iii. 表次 表 1、行動飛行機種識別法 ....................................................................................... 76 表 2、核子武器防護行動要點 .................................................................................... 101 表 3、臺灣媽祖以衣裙接盟軍炸彈神蹟 ....................................................................... 124 表 4、臺灣媽祖以身體部位排除盟軍炸彈神蹟 ............................................................. 124 表 5、臺灣媽祖與盟軍空襲相關的其他神蹟................................................................. 125 表 6、防空手冊與民防手冊 ....................................................................................... 20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100263.

(12) 二次大戰期間臺灣空襲記憶在戰後的傳承、移植與再造. iv. 圖次 圖 1、台湾の防衛 .................................................................................................... 27 圖 2、臺灣防空讀本................................................................................................. 27 圖 3、奉公防空群防空常識講座................................................................................. 30 圖 4、臺灣防空讀本................................................................................................. 30 圖 5、空襲防護 ....................................................................................................... 34 圖 6、家戶防空手冊................................................................................................. 34 圖 7、多麼悲慘的景象 ............................................................................................. 36 圖 8、大家動手掘個防空壕 ....................................................................................... 36 圖 9、空襲防護須知................................................................................................. 37 圖 10、空襲防護常識 ............................................................................................... 37 圖 11、家戶簡易防空坑展 ......................................................................................... 41. 治 政 大 圖 13、簡易防空避難設備簡介 .................................................................................. 41 立 圖 14、基本的家庭地下輻射塵避難室......................................................................... 42 圖 12、家庭防空工事 ............................................................................................... 41. ‧ 國. 學. 圖 15、聯軍空襲飛機辨識圖 ..................................................................................... 45 圖 16、 「生命保險統制會」敵機辨識廣告 .................................................................... 45 圖 17、敵機種類機型及標示海報 ............................................................................... 45. ‧. 圖 18、我國盟友及敵人軍用飛機標識圖 ..................................................................... 47. y. Nat. 圖 19、敵友及我國軍用飛機標誌圖 ............................................................................ 48. sit. 圖 20、美系與俄系的飛機三視圖及標誌圖 .................................................................. 50. er. io. 圖 21、Mig-15 噴射戰鬥機 ........................................................................................ 50 圖 22、TU-2 輕型轟炸機與 YK-15 噴射戰鬥機 ............................................................. 50. n. al. Ch. i Un. v. 圖 23、TU-4 中型轟炸機與野馬式戰鬥機 .................................................................... 50. engchi. 圖 24、我方與美方轟炸機......................................................................................... 50 圖 25、臺灣社會中的戰爭框架與記憶......................................................................... 58 圖 26、空襲警報信號 ............................................................................................... 63 圖 27、飛機的總類 .................................................................................................. 69 圖 28、飛機的總類 .................................................................................................. 69 圖 29、飛機的總類 .................................................................................................. 69 圖 30、各種警報器信號音符及其使用方式 .................................................................. 71 圖 31、健康教育課文中躲空襲步驟與插圖 .................................................................. 71 圖 32、 「躲警報」遊戲 ............................................................................................. 72 圖 33、飛機各種隊形 ............................................................................................... 76 圖 34、 《防空》補充教材 .......................................................................................... 79 圖 35、 《防空》補充教材 .......................................................................................... 79 圖 36、1955 年全省防空演習民防消毒演練 ................................................................. 83. DOI:10.6814/NCCU202100263.

(13)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 v. 圖 37、1955 年全省防空演習民防救護演練 ................................................................. 83 圖 38、拳頭演習統裁官王叔銘報告情景 ..................................................................... 84 圖 39、銅錘演習毒氣彈爆炸處置 ............................................................................... 84 圖 40、1959 年防空演習防護原子人於中山北路上檢測原子塵 ........................................ 85 圖 41、泰嶽二號演習核子防護措施 ............................................................................ 87 圖 42、泰嶽二號演習疏散狀況 .................................................................................. 87 圖 43、泰嶽六號演習學生避難防護動作 ..................................................................... 88 圖 44、泰嶽六號演習空襲傷患救護演練 ..................................................................... 88 圖 45、萬安演習民眾於掩蔽處避難 ............................................................................ 89 圖 46、萬安七號演習學生救護演練 ............................................................................ 89 圖 47、萬安八號演習民眾與車輛避難之景 .................................................................. 89 圖 48、萬安三十號演習學生就地避難,進行雙手摀住眼睛、耳朵的防護動作 .................. 89 圖 49、第十一屆防空節閱兵之防空炮......................................................................... 96. 治 政 大 圖 51、永安三號演習敦化國小學生掩蔽狀況 ............................................................... 102 立 圖 52、報刊中防空節報導......................................................................................... 104 圖 50、第十一屆防空節閱兵之防護設備 ..................................................................... 96. ‧ 國. 學. 圖 53、戰後防空框架「再框架」延續與鞏固 ............................................................... 108 圖 54、戰時美軍轟炸豐原圖 ..................................................................................... 129 圖 55、找尋未爆彈過程 ............................................................................................ 131. ‧. 圖 56、信徒感念媽祖保佑其躲過空襲......................................................................... 131. y. Nat. 圖 57、1994 年置於萬惠宮廟前之未爆炸彈 ................................................................. 132. sit. 圖 58、美軍轟炸機墜毀之機鼻 .................................................................................. 133. er. io. 圖 59、媽祖𢲡炸彈紀念碑......................................................................................... 133 圖 60、萬惠宮媽祖受傷手指 ..................................................................................... 133. n. al. Ch. i Un. v. 圖 61、萬惠宮媽祖受傷手指 ..................................................................................... 133. engchi. 圖 62、雲林縣萡子寮普天宮溫府千歲以法力排除敵機炸彈 ............................................ 139 圖 63、日本軍機作為戰時來轟炸敵機......................................................................... 139 圖 64、供奉遭日軍擊落 B-25 機組員之廟宇................................................................. 141 圖 65、北投關渡宮媽祖神蹟牆 .................................................................................. 145 圖 66、臺北大空襲 50 年報導 .................................................................................... 151 圖 67、臺北大空襲受害狀況圖 .................................................................................. 152 圖 68、臺北大空襲落彈圖......................................................................................... 152 圖 69、二次大戰時期空襲警報器 ............................................................................... 155 圖 70、臺北大空襲轟炸總督府 .................................................................................. 155 圖 71、 「二次大戰下的臺北大空襲特展」防空警報器示範操作 ....................................... 155 圖 72、陳納德外孫女柯羅威與 P-40N 戰鬥機仿真模擬器 ............................................. 158 圖 73、時任總統馬英九與當時空襲新竹飛行場之 B-25 轟炸機模型................................. 158 圖 74、華美聯合空襲日軍新竹基地七十週年紀念磁盤 .................................................. 158. DOI:10.6814/NCCU202100263.

(14) 二次大戰期間臺灣空襲記憶在戰後的傳承、移植與再造. vi. 圖 75、 《一九四五夏末》歷史漫畫臺北大空襲之描繪 .................................................... 162 圖 76、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中二戰下的臺灣人特展 ..................................................... 162 圖 77、二戰下的臺灣人特展轟炸主題區 ..................................................................... 162 圖 78、臺北大空襲七十週年紀念音樂會 ..................................................................... 168 圖 79、臺灣教授協會終戰七十週年系列活動海報......................................................... 169 圖 80、素人阿嬤畫家以油畫重現美軍轟炸疏開至鄉下情況 ............................................ 169 圖 81、對日抗戰真相特展中「重慶大轟炸」一畫......................................................... 172 圖 82、1945 年美軍空投傳單中文版 ........................................................................... 175 圖 83、1945 年美軍空投傳單日文版 ........................................................................... 175 圖 84、美軍空投傳單 ............................................................................................... 175 圖 85、官方出版臺北大空襲刊物 ............................................................................... 180 圖 86、臺北大空襲七十週年報導 ............................................................................... 180 圖 87、 「國中社會教科書」日治時期的統治方針單元圖................................................. 184. 治 政 大 圖 89、 《歷史(第一冊)》1945 年 2 月美軍轟炸.............................................................. 184 立 圖 90、二次大戰遭轟炸的東亞城市 ............................................................................ 186 圖 88、 《歷史(第一冊)》戰時下的臺灣 ........................................................................ 184. ‧ 國. 學. 圖 91、 《歷史(第二冊)》重慶居民越炸越強決心 ........................................................... 187 圖 92、 《歷史(第二冊)》戰時躲空襲經驗 ..................................................................... 187 圖 93、第六章「戰爭與和平」 .................................................................................. 187. ‧. 圖 94、崎頂子母隧道盟機掃射遺留彈孔 ..................................................................... 192. y. Nat. 圖 95、崎頂子母隧道 ............................................................................................... 192. sit. 圖 96、崎頂子母隧道旁導覽圖 .................................................................................. 192. er. io. 圖 97、 《拿炸彈媽祖》一書 ....................................................................................... 192 圖 98、 《臺北大空襲》桌遊 ....................................................................................... 195. n. al. Ch. i Un. v. 圖 99、臺北大空襲「媽祖接炸彈」空襲解厄卡 ............................................................ 195. engchi. 圖 100 怪奇事物所「媽祖接炸彈」冷知識 ................................................................... 195 圖 101、「媽祖接炸彈」傳說形象圖 ............................................................................ 196. DOI:10.6814/NCCU202100263.

(15)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 第一章 第一節. 1. 緒論. 研究動機. 2017 年迷走工作坊的桌遊《台北大空襲》創下當時臺灣桌遊集資史上金額 最高的紀錄,這款桌遊主打教科書不教的歷史,在當時網路社群上掀起一股「空 襲」的討論風潮。1該年筆者修讀藍適齊教授開設的「臺灣現代史專題」課程,課 堂的學期報告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與臺灣」為主題,讓修課同學自行發揮,其 中筆者正是以「空襲」為題目撰寫。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過去學界,對於 二次大戰與臺灣的相關出版專書,大多以臺籍日本兵為主,戰時臺灣本土關注的 著作甚少,因此產生了研究關於空襲臺灣議題的興趣。. 政 治 大 地,在歷史書寫脈絡上,與中華民國抗戰史觀有所衝突,因此這段歷史長期以來, 立 都是選擇性或目的性地提及,但絕大多數時候,都是被刻意忽略。從臺灣官方二 一般來說,二次大戰與臺灣在過去研究中,由於臺灣為當時日本帝國的殖民. ‧ 國. 學. 戰的博物館來看,例如:國軍歷史文物館,可以發現二次大戰時期的歷史書寫, 仍以中華民國對日抗戰為主軸陳述。這也導致了現今臺灣人,對於二戰與臺灣記. ‧. 憶是非常陌生,特別是美軍空襲臺灣這段歷史,和中華民國抗戰史觀有所矛盾,. sit. y. Nat. 戰時與戰後作為中華民國堅定的盟友美國怎麼會空襲臺灣呢? 2為此,過去在長. io. er. 期由中華民國國民黨政權主導的抗戰史觀下,這段歷史記憶近幾失語,甚至讓一 般民眾想像「二次世界大戰下的臺灣」常錯置為「對日抗戰」 、 「被日軍空襲」印. n. al. Ch. i Un. v. 象。3儘管當時臺灣社會在日本帝國的殖民下,集體經歷了二次大戰,對於戰爭的. engchi. 體驗一輩子都忘不了,但可以觀察到,戰後在中華民國抗戰史觀下,這段戰爭記 憶在傳承的過程中,發生了缺口或是錯置的情況。4 解嚴後,臺灣本土意識開始蓬勃發展,特別是 1990 年代後期,以臺灣為主 體的臺灣史課本開始出現,但教科書中有關二戰時期臺灣的論述,仍著重皇民化 運動以及臺籍日本兵,對於遭到盟軍空襲,以及臺灣民眾在總力戰體制下的動員, 僅是輕描淡寫,並非歷史教科書討論的重點。隨著臺灣社會的進步與開放,民間. 1. 2 3 4. 參見「台灣史可以這麼看 再破 600 萬募資紀錄」網站: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11379,閱覽日期 2019.03.30。 本篇文章的「戰後」皆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王子碩,〈臺南空襲記憶〉, 《觀臺灣》26(2015.07),頁 28。 大谷渡著,陳凱雯譯,《太陽旗下的青春物語:活在日本時代的臺灣人》(新北市:遠足文化, 2017 年),頁 193。. DOI:10.6814/NCCU202100263.

(16) 二次大戰期間臺灣空襲記憶在戰後的傳承、移植與再造. 2. 關於臺灣空襲的創作開始出現,例如:1998 年 1 月知名歌手伍佰收錄在專輯樹 枝孤鳥中的「空襲警報」一曲。在該年 3 月至 6 月,伍佰&China Blue 以「空襲 警報」為名,舉行全臺酒廠春季巡迴演唱會,透過裝扮成日本兵的工作人員手搖 防空警報器,再搭大型配投影螢幕,彷彿讓人身臨其境的舞台與聲光效果,獲得 當時歌迷廣大的回響。5日後更因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開始有更多元管道接觸 二次大戰時臺灣的歷史,迷走工作坊 2017 年《臺北大空襲》與 2019 年《高雄大 空襲》桌遊,甚至該年年底集資臺北大空襲的擴充包《天火基隆》,均成功地在 網路社群媒體上造成話題。近年這股探索臺灣戰時記憶的「空襲熱潮」現象不禁 讓人好奇,臺灣在二次大戰遭盟軍空襲這段遭掩蔽的戰爭記憶,在中華民國抗戰 敘事脈絡的忽略下,該歷史記憶是如何保存至今,始終不被臺灣社會所遺忘?. 政 治 大 立第二節 問題探討. ‧ 國. 學. 在近代全球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毋庸置疑的是對各國社會影響最劇烈且深 遠的一場戰爭,在總力戰的動員中超過 7000 萬平民與士兵命喪於戰火中。其中. ‧. 20 世紀開始航空器在戰場上的應用,於第一次大戰期間逐漸成熟,隨著載彈量 與航程的增加,衍生出新的戰爭型態,使用飛機轟炸敵國後方城市破壞敵方工業. y. Nat. sit. 生產,並使民心士氣降低的空中戰術出現。 6因此在二次大戰中交戰國後方城市. al. er. io. 的平民也被捲入戰火中,空襲成為後方民眾深刻的戰爭記憶,例如:納粹德國轟. n. iv n C 7 Blitz Spirit) ,到戰後仍持續使用並歌頌著。 h e n g c二次大戰期間除了英國外,當時的交 hi U. 炸英國城市期間,英國官方塑造民眾團結不畏懼納粹轟炸的「閃擊戰精神」 (The. 戰國中國、日本、甚至作為日本帝國殖民地的臺灣皆有大規模遭敵軍空襲的紀錄, 為當時的社會中的居民留下難以抹去的戰爭記憶。 二次大戰結束後,隨即進入以美國、蘇聯兩大陣營為首的冷戰國際情勢中, 過去戰時的創傷記憶,例如: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廣島與長崎原爆、慰 安婦等,在冷戰政治外交的考量下,各國大多採取迴避或壓抑的態度,戰時遭轟. 5. 6. 7. 參見「《空襲警報》伍佰&China Blue1998 台灣酒廠巡迴演唱會視聽典藏全紀錄」網站: http://wubai.com/discography/%E5%B0%88%E8%BC%AF/%E3%80%8A%E7%A9%BA%E8%A5 %B2%E8%AD%A6%E5%A0%B1%E3%80%8B%E5%B0%88%E8%BC%AF%E8%B3%87%E6% 96%99/,閱覽日期:2019.03.31。 William Mitchell 著,唐恭權譯, 《空防論:現代空權的發展與遠景》(新北市:八旗文化,2018 年),頁 54-55。 Mark Clapson, The Blitz Companion: Aerial Warfare, Civilians and the City Since 1911(London: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Press, 2019), p.67-68.. DOI:10.6814/NCCU202100263.

(17) 第一章. 緒論. 3. 炸的空襲記憶亦是如此。日本遭到美國轟炸的記憶,在戰後美國援助日本發展經 濟,與作為美日反共同盟第一島鏈的情況下,在冷戰體制中,日本官方大多迴避 曾遭美國空襲的課題。另外,中國在戰時遭日軍轟炸記憶,亦受到東亞冷戰體系 的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蘇聯為首的共產黨陣營被西方陣營所孤立,因此外 交上極力爭取周邊國家支持,為了拉攏並與日本建立邦交,戰時日軍侵略中國事 蹟大多不被政府提及。儘管在韓戰期間,重慶大轟炸曾一度被中國拿來指責美國 企圖再次武裝日本,但大多數時刻中國抗戰時期創傷記憶在政治考量上被選擇性 忽略。8 隨著 1970 年代後冷戰局勢趨緩,全球第二波記憶潮(memory boom)開始 浮現,因為冷戰政治框架,遭到壓抑遺忘的二戰時期創傷記憶開始受到關注。9這. 政 治 大. 波記憶潮也湧向東亞各國,二戰所造成的創傷記憶,受到官方的重視並舉辦相關 紀念活動。其中東亞於二次大戰期間遭受最猛烈空襲代表性的城市日本東京與中. 立. 國重慶,其遭轟炸的戰爭記憶也開始在這股潮流中受到民間與政府的關注。1970. ‧ 國. 學. 年代日本由地區市民所推行的紀錄空襲活動,例如:作家早乙女勝元成立的「東 京空襲記錄協會」 (東京空襲を記録する会),在與松浦総三、家永三郎等學者協. ‧. 助下出版《東京大空襲・戦災誌》,並獲得第二十二回菊池寛賞,開啟了日本其. y. Nat. 他地區探討戰災的紀錄活動。10. io. sit. 除了民間的紀念外,日本東京都在 1990 年將 3 月 10 日定為「東京都和平之. n. al. er. 日」 (東京都平和の日),每年的和平之日將追悼空襲罹難者,並舉行和平音樂會. i Un. v. 公演等紀念活動宣揚和平的重要性,象徵東京大空襲進入官方的紀念儀式中。11. Ch. engchi. 中國官方對於重慶大轟炸的紀念要等到 1998 年重慶大轟炸 60 周年,該年重慶市 以六五隧道慘案為代表,訂定每年的 6 月 5 日為「重慶大轟炸紀念日」,往後每 年該日上午 10 點多在重慶主城區播放防空警報,透過警報聲紀念空襲死難者, 並提醒民眾勿忘戰爭珍惜和平。12日本與中國官方將二次大戰時期因空襲而罹難 〈重慶舉辦控訴廣播大會控訴日機暴行,堅決反對美國武裝日本〉 , 《人民日報》(重慶),1951 年 5 月 8 日,第 1 版;潘洵、高佳, 〈抗戰時期侵華日軍「轟炸記憶」的演變與重構──以 「重慶大轟炸」為中心考察〉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4:6(2018.11),頁 140-141。 9 潘宗億,〈歷史記憶研究的理論、實踐與展望〉 ,收錄在蔣竹山主編, 《當代歷史學新趨勢》中 (新北市:聯經,2019 年),頁 248-249。 10 松浦総三, 〈空襲記録運動と早乙女勝元氏〉 , 《写真版 東京大空襲の記録》(東京:新潮社, 1987 年),頁 208-212。 11 參見東京都政府都政情報「3 月 10 日は東京都平和の日」網站: http://www.koho.metro.tokyo.jp/2019/02/05.html,閱覽日期 2019.10.17。 12 賀建平、王永芬、馬靈燕, 〈受難與國恥建構: 「重慶大轟炸」集體記憶的媒介話語策略〉 , 《國 際新聞界》12(2012.12),頁 90-91。 8. DOI:10.6814/NCCU202100263.

(18) 二次大戰期間臺灣空襲記憶在戰後的傳承、移植與再造. 4. 的居民納入公領域的紀念活動中,意味著這段戰爭記憶隨著冷戰的消解,在官方 的關注與紀念下不斷的喚醒並加強,使得空襲記憶能夠在社會中傳承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對於空襲紀念以家庭為主體,強調戰爭的受害者經驗, 透過回憶與敘述家族成員曾經歷的戰爭創傷,從受害者的苦難經歷為例,說明「和 平」重要性,祈願未來不再發生戰爭;中國對於空襲紀念則以整個民族為主體, 強調遭受到的暴行經歷作為國恥,為整個民族共同的受難記憶。 13由上述分析, 可以發現日本對於發動戰爭的過程遭到忽視,中國則忽略國民政府空軍與蘇聯航 空志願隊初期在空防上阻攔日機的記憶。儘管二次大戰時期的創傷記憶受到關注, 但是各國官方仍在挑選記憶,官方塑造其欲呈現的主流框架,使社會記得什麼與 忘記什麼。. 政 治 大. 臺灣作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在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國共內戰中,代表中 華民國的國民黨政權,遭受挫敗而遷往臺灣,但隨著韓戰爆發由於臺灣所在位置. 立. 為重要的戰略區域,中華民國所統治的臺灣成為圍堵共產勢力島鏈的一環,冷戰. ‧ 國. 學. 政治亦深遠地影響臺灣,二次大戰時期遭到盟軍轟炸的記憶被中華民國政府選擇 性忽略。儘管全球第三波記憶潮在解嚴後也開始影響臺灣,使得臺籍日本兵或慰. ‧. 安婦等議題受到社會關注,但臺灣戰時遭空襲的戰爭記憶,並不如日本和中國一. y. Nat. 樣因冷戰框架的消解開始受到官方紀念,歌手伍佰 1998 年「空襲警報」的歌詞. io. n. al. er. 「空襲警報」的歌詞:. sit. 反映了空襲記憶在臺灣面臨的特殊現象。. Ch. engchi. 阮阿公空襲的時早就已經跋落山跤. i Un. v. 阮阿媽的豬牢予伊燒甲臭火焦 阮阿爸上班的糖廠去予掃甲一空一隙 作田的攏嘛走去覕佇樹仔跤. 飛行機若來你就趴落爛溝仔抑是塗跤 阮厝邊有人袂赴去予彈到跤 飛行機飛來的時 sńg-sńg 叫是有夠大聲. 13. 王志淵, 〈臺灣空襲記憶的箝制:比較戰後日本、中國、英國空襲紀念活動為例〉 , 《2019 年國 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暨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學術交流會》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所, 2019 年 11 月,頁 275-276。. DOI:10.6814/NCCU202100263.

(19) 第一章. 緒論. 5. 你遠遠無見人是已經就知影. 啊~~~這款的代誌 啊~~~學校攏無提 啊~~~彼當時哪遮爾神祕(未來嘛是非常神祕). 聽說是美軍欲來炸台灣的日本兵仔 聽說咱攏總唱著日本的軍歌 聽說咱著愛交出鋤頭跤刀參 lô-lái-bà 說戰爭是保護咱家己的國家. 政 治 大. 酸酸喲喲酸喲喲. 立. 囡仔時的 Radio 攏聽會著. ‧ 國. 學. 對你的了解哪遮爾少 歷史的傷害閣有影毋是凊彩. ‧ y. Nat. 自開始我攏當做是阮阿爸佇講詼諧. 現此時咱是生活佇咧無仝的世界. n. al. 毋知影飛行機當時會閣來14. Ch. engchi. er. io. sit. 自開始毋知咱過去有遮濟的目屎. i Un. v. 從「空襲警報」的歌詞描繪的情境,可以看出是戰後家中晚輩對於臺灣空襲 的敘述。值得注意的是,歌詞中暗含戰後曾經經歷過盟軍空襲的臺灣家庭面臨的 三個現象:第一,當時空襲對於居民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的損失,造成不可抹滅 的歷史傷害,躲空襲的經驗為那一代人們刻苦銘心的戰爭記憶。第二,躲空襲的 這些事情,學校都沒提(啊~這款的代誌,啊~學校攏無提),代表二次大戰時 期躲避盟軍空襲這段記憶,戰後在中華民國的抗戰史觀論述下,遭教育單位選擇 性忽略,形成官方與民間戰爭記憶有落差的現象。第三,剛開始我以為是爸爸跟 我開玩笑,剛開始我不知道過去有這麼多淚水(自開始我攏當做是阮阿爸佇講詼. 14. 伍佰, 〈空襲警報〉,《樹枝孤鳥》(魔石唱片,1998 年 1 月)。. DOI:10.6814/NCCU202100263.

(20) 二次大戰期間臺灣空襲記憶在戰後的傳承、移植與再造. 6. 諧,自開始毋知咱過去有遮濟的目屎),代表這段戰爭記憶在公共領域的教育體 系忽略下,主要還是透過私人領域的口述所傳承,是在家庭中被發覺的。15由上 可知,戰後的空襲記憶儘管對於經歷該時代的人畢生難忘的傷痛,但是在社會的 公共領域上遭到忽略,因此僅能從私人領域傳承,造成該戰爭記憶有傳承上的危 機。 戰後臺灣在國際上,除了面臨冷戰局勢的影響外,在國內受到中華民國官方 「去日本化」 、 「再中國化」政策的影響,公共領域宣導的二次大戰時期的記憶, 長期以來都是以中華民國的抗戰論述為主。儘管解嚴後 1990 年代人們開始關注 臺灣的戰時記憶,但公領域對於日治下戰時臺灣,仍著重於臺籍日本兵與皇民化 政策的描述,戰爭體制下的民間動員或是躲避盟軍空襲的展覽,要等到 2007 年. 政 治 大. 才有「二次大戰下的台北大空襲特展」 。2015 年終戰七十週年時除了台灣教授協 會舉辦的「台北大空襲資料特展」,臺灣知名網路論壇批踢踢實業坊上,屬名. 立. empire 的文章〈悼念臺北大空襲七十周年,誰塗改了歷史?〉,該文亦引發熱烈. ‧ 國. 學. 的迴響,並在網路媒體上大量轉載。16日後迷走工作坊的桌遊,2017 年《臺北大 空襲》與 2019 年《高雄大空襲》更接連打破臺灣桌遊集資紀錄,意味著發生在. ‧. 臺灣這塊土地的歷史陸續受到社會的關注,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民眾能透過多. y. Nat. 元管道獲取相關知識。17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伍佰「空襲警報」、〈悼念臺北大. 容皆反映空襲歷史長期在教科書中缺席。. n. al. er. io. sit. 空襲七十周年,誰塗改了歷史?〉一文,還是迷走工作坊大空襲系列的桌遊,內. i Un. v. 戰爭記憶如何被敘述與傳承,一直是記憶研究重要的課題,儘管躲空襲或是. Ch. engchi. 疏開經驗為戰時後方民眾無法忘卻的戰爭體驗,但戰爭對於那些經歷者帶來了難 以抹滅的衝擊感,所造成的創傷記憶不會被輕易忘卻。心理學家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以精神的角度分析,認為「遲發作用」為創傷病 症最重要的特徵,也就是說被延遲的創傷,最終仍會透過任何形式表達出來。18 創傷的記憶也是如此,只要有重建的希望,這些記憶不會被抹滅,但經歷過戰爭. 15. 16. 17. 18. 洪郁如, 〈臺灣空襲記憶在歷史傳承上的危機與契機:以戰爭兒童文學為中心〉 , 《國立臺灣歷 史博物館館刊》11(2016.05),頁 37-38。 參見「悼念臺北大空襲七十周年,誰塗改了歷史?」網站:https://disp.cc/b/163-8JkV,閱覽日 期 2019.08.15。 參見「提案團隊的話:感謝大家支持, 《高雄大空襲》創下 613 萬集資紀錄」網站: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akao1945,閱覽日期 2019.08.16。 史艾米,〈創傷記憶與集體記憶──作為交流型記憶和文化記憶的文學〉,《清華中文學報》 13(2015.06),頁 298。. DOI:10.6814/NCCU202100263.

(21) 第一章. 緒論. 7. 創傷的世代,並不一定會主動提起當時苦難的記憶。19要喚醒受難的記憶需要媒 介物,例如:博物館、紀念日、紀念碑、紀念儀式、神話等,媒介物成為「記憶 所繫之處」(Lieu de mémoire),透過這些記憶場域使記憶不斷被喚醒。20 除此之外,戰爭記憶的傳承「家庭」亦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長輩的記憶除 了需要被媒介喚醒,晚輩透過了解這些「記憶所繫之處」的意義轉而詢問長輩, 長輩再將自身經驗描述給晚輩聽。人們聚在一起透過閱讀、收聽或是參與節日慶 典,才會勾起過往的記憶,或是已逝團體成員的事蹟,因此記憶透過媒介喚醒, 並經由家庭往不同世代間傳承。21值得注意的是,記憶的構成與當時的社會框架 息息相關,政治社會現實上的考量,影響著人們怎麼看待過去。 「記憶所繫之處」 的塑造亦是如此,框架的劃定往往由政府來決定與形塑,也就是政府決定要讓人. 政 治 大. 們「記得」什麼並「遺忘」什麼,使得記憶符合當下社會框架的論述並傳承下去。 如前所述,由於臺灣空襲記憶在公共領域不受重視,因此必須透過家庭的私. 立. 人領域來做傳承,但戰爭創傷記憶當事人並不會主動提起,需要透過晚輩主動的. ‧ 國. 學. 詢問,戰爭記憶才會陸續被發掘。「家庭」為戰爭記憶重要的渠道,記憶需要媒 介來被喚醒,沒有持續保持記憶,個體就會逐漸遺忘。此外,任何集體記憶的構. ‧. 成,都必須在「社會框架」中進行回憶。22儘管東亞在冷戰局勢趨緩後,二戰時. y. Nat. 期的創傷記憶開始受到各國政府的關注,但跟日本與中國官方直接紀念空襲罹難. io. sit. 者的情況相比較下,1990 年代臺灣仍處於中華民國抗戰史觀的戰爭框架中,二. n. al. er. 次大戰時期空襲記憶長期以來在公共領域中仍處於相互矛盾的情況。. i Un. v. 越南裔美國作家阮越清在其著作 Nothing Ever Dies: Vietnam and The Memory. Ch. engchi. of War 開頭寫到「所有戰爭皆會打兩次,第一次在戰場上,第二次則是在記憶裡」 ( All wars are fought twice, the first time on the battlefield, the second time in memory)。23而盟軍於二次大戰期間轟炸臺灣的戰爭記憶,在戰後的冷戰局勢與 抗日框架下,關於空襲記憶的戰爭仍延續著直到被社會徹底忘卻,但至今臺灣空 襲記憶在與之牴牾的社會框架中,仍持續被民眾記得,甚至近年網路興起探討臺 灣二次大戰時期被空襲歷史的熱潮。臺灣空襲記憶為何能在 1945 年後國民黨政. 19. 20 21 22 23. Maurice Halbwachs 著,畢然、郭金華譯, 《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 頁 223。 Pierre Nora 著,戴麗娟譯, 《記憶所繫之處》(臺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2012 年),頁 33-36。 Lewis A. Coser 著、邱澎翻譯,〈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 , 《當代》91(1993.11),頁 28-29。 Maurice Halbwachs 著,《論集體記憶》 ,頁 313。 Viet Thanh Nguyen, Nothing Ever Dies: Vietnam and The Memory of Wa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p.4.. DOI:10.6814/NCCU202100263.

(22) 二次大戰期間臺灣空襲記憶在戰後的傳承、移植與再造. 8. 權抗戰脈絡中被延續至今,本篇論文將嘗試從集體記憶的角度切入,討論二次大 戰時期臺灣被空襲的記憶,如何在戰後的冷戰與抗日框架中不被遺忘,嘗試在歧 異衝突的史觀間展開對話,討論臺灣的空襲記憶如何傳承、移植甚至再造。. 第三節. 研究回顧. 二次大戰時期盟軍空襲臺灣的學術研究,過去相關的研究議題,除了因非學 術主流而乏人問津外,更主要是大多數檔案史料都在國外,導致相關研究幾乎空 白。近年來隨著相關檔案史料公開且數位化,使得關於空襲臺灣研究開始受到關 注,相較於過去在數量上有所提升。儘管如此,檢視空襲臺灣相關的研究成果, 大多數還是聚焦在各個主題下討論,包括臺灣戰時動員、戰時臺灣損失、美軍空. 政 治 大 本篇論文的主旨既是討論戰後關於二戰時期空襲記憶傳承問題,因此將從集 立. 照圖與轟炸照片比對、臺灣航空史研究等,研究角度可以說是相當多元。. ‧ 國. 學. 體記憶理論的角度切入分析,空襲記憶為何在戰後與官方抗戰史觀相牴觸之下還 能持續傳承?哪種媒介在戰後仍持續扮演記憶「喚醒物」的角色?也就是臺灣空. ‧. 襲記憶如何傳承與再造。為此,以下將先回顧臺灣集體記憶與戰爭記憶的研究, 之後將分成臺灣空襲研究、戰時與戰後防空動員研究兩大主題,進行前人的文獻. n. al. er. io. sit. y. Nat. 回顧。. 一、臺灣集體記憶研究. Ch. engchi. i Un. v. 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作為重要的課題之一,在歐美學界中已有相 當豐碩的研究成果,但集體記憶理論要等到 1990 年代才開始在臺灣萌芽。1993 年王汎森在《當代》雜誌上策畫「歷史記憶」專題,刊載三篇關於集體記憶理論 的專題,為臺灣歷史學研究帶來新的面向。首先,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 認同〉一文強調族群是以共同的歷史記憶來凝聚,族群認同的變遷透過不斷創造、 追溯甚至遺忘,來創造出新的民族共同集體記憶,因此新的集體歷史記憶往往是 有選擇、目的性的。關於上述集體記憶與族群研究,王明珂在《華夏邊緣──歷 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專著中有更進一步分析。24再者,美國社會學家柯塞(Lewis Coser, 1913-2003)〈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主要是整理哈布瓦赫集體記憶的研 24. 王明珂, 〈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 《當代》91(1993.11),頁 6-19;王明珂, 《華夏邊緣── 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市:允晨文化,1997 年)。. DOI:10.6814/NCCU202100263.

(23) 第一章. 緒論. 9. 究脈絡,強調「社會框架」說明集體記憶基本上是觀照現在對過去的重構。25最 後,王汎森〈歷史記憶與歷史:以中國近世史為例〉強調集體記憶中紀念儀式扮 演重要角色,說明歷史記憶是不斷再生產才能傳遞下去,因此歷史記憶很多都是 由上而下塑造或中斷的。26 在《當代》雜誌的歷史記憶專題發表後,學者們相繼投入記憶課題的研究, 儘管跟個案討論相比,較少學者投入理論的研究。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 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探討解嚴後沒多久的臺灣社會情況,強調歷 史記憶不該是任何一方宰制片面決議,而是在公領域中平等對話而產生。27胡正 光〈從柏格森到阿布瓦希:論集體記憶本質〉透過討論柏格森和阿布瓦赫記憶研 究,釐清記憶與歷史的差別來了解集體記憶的理論基礎。28戴麗娟長期關注法國. 政 治 大. 記憶史課題的發展,〈法國史家的記憶課題──近三十年的重要著作與討論〉以 《記憶所繫之處》 、 《歷史性運作機制》 、 《維琪症候群》三本著作來討論法國史學. 立. 界記憶研究的發展。29〈法國史家阿多格談歷史性運作機制〉介紹法國史學家阿. ‧ 國. 學. 多格(François Hartog, 1946- ) 「歷史性運作機制」概念,提供臺灣記憶史研究 另一個新的討論面向。30潘宗億〈歷史記憶研究的理論、實踐與展望〉梳理了全. ‧. 球歷史記憶研究發展脈絡,說明現實中有三波「記憶潮」,透過現實與學術的互. y. Nat. 動,歸納歐美與臺灣對於東亞領域的歷史記憶研究主要有「帝國擴張與殖民統治. io. sit. 遺緒」 、 「後冷戰戰爭創傷、教科書政治與紀念文化變遷」 、 「後極權國族創傷、轉. n. al. er. 型正義與社群認同」、「國族記憶空間之建構」四大研究趨勢。31筆者本篇論文討. i Un. v. 論的問題屬於「後冷戰戰爭創傷、教科書政治與紀念文化變遷」範疇,因此接下. Ch. engchi. 來將回顧臺灣後冷戰戰爭記憶的研究。. 1970 年代在第二波記憶潮下,冷戰中各國因為政治考量下,遭到壓抑的二 次大戰創傷記憶開始浮現,各國官方態度也從結構性遺忘,轉向積極進行相關記. 25 26 27. 28. 29. 30. 31. Lewis A. Coser, 〈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 ,頁 20-39。 王汎森,〈歷史記憶與歷史:以中國近世史事為例〉 , 《當代》91(1993.11),頁 40-49。 蕭阿勤, 〈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 , 《思與言》35:1(1997.03), 頁 247-296 胡正光,〈從柏格森到阿布瓦希:論集體記憶本質〉 ,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1(2007.06),頁 147-201。 戴麗娟, 〈法國史家的記憶課題──近三十年的重要著作與討論〉 , 《思想史》3(2014.09),頁 191240。 參 見 歷 史 學 柑 仔 店 「 法 國 史 家 阿 多 格 談 歷 史 性 運 作 機 制 」 網 站 : https://kam-atiam.typepad.com/blog/2019/04/法國史家阿多格談歷史性運作機制.html,閱覽日期:2019.08.15。 潘宗億,〈歷史記憶研究的理論、實踐與展望〉 ,頁 247-283。. DOI:10.6814/NCCU202100263.

(24) 二次大戰期間臺灣空襲記憶在戰後的傳承、移植與再造. 10. 憶恢復與建構。32臺灣則要等到解嚴後 1990 年代,才開始關注臺灣在日本帝國統 治下的戰爭記憶。關於臺灣後冷戰時期戰爭記憶的研究,汪宏倫教授受到美國學 者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 1956- )《Frames of War》一書的啟發,運用社 會學中框架分析的概念提出「戰爭之框」構想,將戰爭之框劃分為可悲傷性與不 可悲傷性,分析戰爭所創造出來的結構框架。戰爭之框中可悲傷性生命體的共同 受苦經驗,成為凝聚團體的方法,也是團體理解世界的基本架構,因此除了會把 暴力合法化外,也會有哀悼紀念的儀式,來鞏固內部為戰爭賦予意義。透過觀察 二次大戰結束七十周年紀念儀式,汪宏倫使用戰爭之框說明臺灣受到「太平洋戰 爭」之框、「抗日戰爭」之框、「國共內戰」之框相互對立影響。33儘管戰爭看似 結束,但戰爭遺緒仍影響著今日,戰爭之框隔離不同群體,阻斷彼此交流機會,. 政 治 大. 一方面是對框架外戰爭記憶紀念的否定質疑,另一方面則是歌頌框架內紀念烈士, 因此汪宏倫認為必須以多元角度彼此溝通與對話,才能超越戰爭之框的限制。. 立. 戰爭創傷記憶的討論,陳佳利〈創傷、博物館與集體記憶之建構〉透過赫南. ‧ 國. 學. 「共同的苦難比享樂更能團結人民,並凝聚成一個堅實的共同體」的概念,說明 國家設立博物館,是因為博物館在連結國家民族過去,與塑造民眾集體記憶中,. ‧. 扮演重要的媒介角色。34另外〈生命中不可再現之痛:論戰爭紀念博物館之展示. y. Nat. 與敘事策略〉一文,說明戰爭博物館對於歷史事件的挑選與重構,讓民眾經由光. io. sit. 榮歷史,對於國家與民族有所認同外,也會透過戰爭受害者的觀點,喚醒共同體. n. al. er. 會的苦難記憶,控訴侵略者的蠻橫行為,來凝聚國家民族的意識。35史艾米〈創. i Un. v. 傷記憶與集體記憶──作為交流型記憶和文化記憶的文學〉討論紀念碑、儀式與. Ch. engchi. 文字文學敘事,說明這些記憶物在傳承創傷與歷史記憶上扮演很重要的媒介。36 除了博物館展示外,也有從文學作品切入探討戰爭記憶,說明殖民地經驗作家的 文學著作,在戰後長期當作正史文獻補充的情況下,對於塑造與喚醒戰爭記憶扮 演關鍵的角色。37 32 33. 34 35. 36 37. 潘宗億,〈歷史記憶研究的理論、實踐與展望〉 ,頁 265-267。 汪宏倫,〈台灣的「歷史認識問題」初探:史觀、戰爭、框架〉,《21 世紀東アジア社会学》 6(2014.03),頁 72-94;汪宏倫, 〈戰爭與社會:對「二戰結束七十週年」的觀察與反思〉 , 《國 史研究通訊》10(2016.06),頁 123-133。 陳佳利, 〈創傷、博物館與集體記憶之建構〉 ,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6(2007.06),頁 105-143。 陳佳利,〈生命中不可再現之痛:論戰爭紀念博物館之展示與敘事策略〉,《博物館學季刊》 21:1(2007.01),頁 45-59。 史艾米,〈創傷記憶與集體記憶──作為交流型記憶和文化記憶的文學〉 ,頁 283-310。 許俊雅, 〈記憶與認同──臺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 , 《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2006.04),頁 5993;朱惠足, 〈從「戰爭的記憶」到「記憶的戰爭」︰宋澤萊、陳映真與目取真俊的二戰記憶 書寫〉 , 《文化研究》12(2011.06),頁 13-44;蔡佩均, 〈老作家與戰後臺灣文學研究的建構──. DOI:10.6814/NCCU202100263.

(25) 第一章. 緒論. 11. 除了博物館與文學作品外,王汎森在〈歷史教科書與歷史記憶〉一文中,討 論教科書的出現對於歷史記憶造成的影響,因為統一教科書的出現,消滅了道聽 塗說的想像歷史,但也代表了政府統一編纂的教科書,使過去記憶有比較大的公 約數,甚至劃定了框架。相對地,政府刻意不想提的歷史記憶也被遺忘,隨著網 際網路的發展,也形成一股與教科書抗衡的勢力。38國家教育研究院與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共同合作進行的「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專案,在 2010- 2014 年期間舉辦多場讀書會與研討會,討論教科書中對於戰爭歷史記憶的書寫。 39. 可見臺灣不論學術界還是教育界中,對於「後冷戰戰爭創傷、教科書政治與紀. 念文化變遷」已有豐富研究成果。 儘管二次大戰時期的戰爭記憶有不少研究,但可以發現大部分戰爭經驗的研. 政 治 大. 究主要還是在關注臺籍日本兵議題,周婉窈〈歷史的記憶與遺忘: 「臺籍日本兵」 之戰爭經驗的省思〉提到現代社會,歷史記憶主要是透過教育體系和大眾傳播媒. 立. 體來傳遞,因此臺籍日本兵的戰爭記憶,在國民黨政權主導的抗戰史論述下被選. ‧ 國. 學. 擇遺忘。 40 藍適齊‘(Re-)Writing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Forgetting and Remembering the Taiwanese-native Japanese Soldiers in Postwar Taiwan’探討臺籍日. ‧. 本兵在戰後由於政治因素,被政府選擇性遺忘,1990 年代學界才開始討論臺籍. io. y. sit. 當豐富。42. Nat. 日本兵的歷史。41直到今日,臺籍日本兵的戰爭經驗研究,學術成果可以說是相. al. iv n C 從個人記憶、集體記憶到歷史記憶〉 , 《臺北文獻》190(2014.12),頁 63-86;劉佳蓉, 〈戰爭、 h engchi U 框架與敘事:論臺灣新世紀戰爭小說〉 , 《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4:1(2016.06),頁 119-137。 n. 38 39. 40. 41. 42. er. 除了臺籍日本兵外,冷戰時期的戰爭記憶近年也受到學界關注,江柏煒〈誰. 王汎森,〈歷史教科書與歷史記憶〉 , 《思想》9(2008.05),頁 123-139。 參見「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網站:http://tpestudygroup.naer.edu.tw/index.html,閱覽日期: 2019.08.19。 周婉窈,〈歷史的記憶與遺忘:「臺籍日本兵」之戰爭經驗的省思〉 , 《當代》107(1995.03),頁 34-49。 Shichi Mike Lan, “(Re-)Writing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Forgetting and Remembering the Taiwanese-native Japanese Soldiers in Postwar Taiwan,” Asia Critique, Vol.21, No4, 2014, pp.801852. 周婉窈, 〈文學見證的傷痕——談戰後小說中台籍日本兵的戰爭經驗及其意義〉, 《台灣人文》 7,2002 年,頁 1-22;劉道一, 《戰爭、移民與台籍日本兵──以劉添木生命史為例》(花蓮: 國立東華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09 年);姚錫林, 《台籍日本兵記憶建構與認同敘事》 (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年);陳柏棕, 《血旗揚帆:臺灣海軍特別志 願兵的從軍始末(1943-1945)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郭 奕涵, 《台灣、韓國日本兵的戰爭經驗與戰爭記憶:以《走過兩個時代的人─台籍日本兵》和 《百万人の身世打鈴》為論述場域》(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2 年);林慧玲,《母國與祖國:日據時期台籍日本兵的國家認同》(宜蘭:佛光大學生 命與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14 年);楊文喬, 《選擇下的記憶:台籍日本兵歷史的「國族化」 (1945-1979)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 年)。. DOI:10.6814/NCCU202100263.

(26) 二次大戰期間臺灣空襲記憶在戰後的傳承、移植與再造. 12. 的戰爭歷史?:金門戰史館的國族歷史 vs.民間社會的集體記憶〉 ,以代表官方的 戰爭博物館「金門戰史館」切入,探討金門官方國族記憶和民間集體記憶,彼此 之間的差異。43宋怡明以集體記憶切入分析,說明金門居民與官方集體記憶雖然 有所落差,但當地居民利用官方的紀念敘述,再搭配民間戰爭苦難記憶來挑戰官 方記憶,以塑造金門地方的認同與主體性。44除了金門冷戰中的戰爭記憶外,藍 適齊〈從「我們的」戰爭到「被遺忘的」戰爭:台灣對「韓戰」的歷史記憶〉探 討韓戰後選擇來臺灣的反共義士,如何成為臺灣代表韓戰集體記憶的焦點,但隨 著時代變化韓戰集體記憶也隨之轉變甚是消逝,說明歷史記憶的主觀性,僅是對 當下政治社會的再現。45 近年臺灣二次大戰時期的戰爭記憶,也不再侷限於皇民化運動或臺籍日本兵,. 政 治 大. 以影視媒體與文學作品為主軸,討論戰後臺灣本省人世代與外省人世代對於戰爭 記憶形塑的研究也陸續受到學界關注。46另外大谷渡《太陽旗下的青春物語:活. 立. 在日本時代的臺灣人》與蘇碩斌策畫《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等著. ‧ 國. 學. 作相繼出版,代表二次大戰時期在臺灣島上受到總力戰體制影響平民百姓的戰爭 記憶,也開始受到矚目。47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七十週年(2015) ,. ‧. 國史館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策畫的《戰爭的歷史與記憶》四冊叢書,可以. y. Nat. 發現官方的抗戰記憶與臺灣民間的二次大戰記憶有很大的差異性。 48 藍適齊在. 45. 46. 47. 48. n. 44. al. er. io. 43. sit. 〈把「臺灣」放回「戰爭記憶」 :從二次大戰的歷史記憶開始臺灣的「歷史和解〉. i Un. v. 江柏煒,〈誰的戰爭歷史?:金門戰史館的國族歷史 vs.民間社會的集體記憶〉 , 《民俗曲藝》 156(2007.06),頁 85-115。 宋怡明著,李仁淵譯, 〈戰火下的記憶政治:金門,1949-2008〉 , 《考古人類學刊》71(2009.12), 頁 47-69;宋怡明著,黃煜文、陳湘陽譯, 《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臺北市:國立臺灣大 學出版中心,2016 年)。 藍適齊,〈從「我們的」戰爭到「被遺忘的」戰爭:台灣對「韓戰」的歷史記憶〉 , 《東亞觀念 史集刊》7(2014.12),頁 205-251。 吳智偉, 〈戰爭、回憶與政治──戰後台灣本省籍人士的戰爭書寫〉(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傅勤閔, 〈戰爭記憶與戰爭認識──世代觀點下的台灣戰爭 小說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年);蕭雅文, 《物種、水文與戰 爭記憶:論吳明益作品中的歷史面向》(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 論文,2012 年);蕭智帆, 〈臺灣歷史戰爭紀錄片中的日本記憶與認同〉(臺中:國立中興大學 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年);林淑慧, 〈歷史創傷與行旅記憶:吳濁流作 品的戰亂敘事〉 , 《臺灣文獻》65:2(2014.06),頁 251-294;高宜宏, 《戰爭記憶之形塑──以 1937 年淞滬會戰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5 年);謝明諭, 《戰後台 灣流行文化中的「日本」再現──中日、太平洋戰爭記憶為例》(臺南:長榮大學應用日語學 系碩士論文,2015 年)。 大谷渡著,陳凱雯譯, 《太陽旗下的青春物語:活在日本時代的臺灣人》(新北市:遠足文化, 2017 年);蘇碩斌策畫, 《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新北市:衛城出版,2017 年)。 呂芳上主編, 《和與戰》 、 《戰時政治與外交》 、 《戰爭中的人與社會》 、 《戰後變局與戰爭記憶》 , 收錄在《戰爭的歷史與記憶》叢書四冊中(臺北市:國史館,2015 年)。. Ch. engchi. DOI:10.6814/NCCU202100263.

(27) 第一章. 緒論. 13. 中就探討臺灣民間與官方戰爭記憶的矛盾現象,並期待未來臺灣的「抗戰記憶」 與「太平洋戰爭記憶」能夠超越國族框架,使戰爭記憶達到反省並和解。49儘管 中華民國的戰爭記憶紀念與論述仍是抗日為主,但隨著臺灣社會的開放與網路資 訊的流通,部分民眾開始關注二次大戰時期臺灣島上一般民眾的戰爭記憶,特別 是躲避盟軍轟炸的戰爭記憶,因此接下來將回顧臺灣空襲研究。. 二、臺灣空襲研究 關於臺灣空襲的研究,由於政治環境因素,長期以來並非學術討論的主流, 加上大多數的檔案皆在國外有較高的研究門檻,因此戰後以來要等到 1990 年代 開始才有學者關注,當時空襲的研究大多是在戰時損失的範疇內討論。50隨著航. 政 治 大 的航空也受到關注,由於太平洋戰爭期間不免會提及航空隊「空防」的議題,因 立 空史研究的發展,戰前的航空史不再著重於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時期,日治時期. ‧ 國. 學. 此盟軍空襲臺灣亦被納入日治航空史脈絡中,或是中華民國航空史發展的脈絡討 論。51近年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網路資料庫以及 GIS 地理資訊系統的使用更為方. ‧. 便,加上國內外檔案文獻的公開,以圖像資料來進行臺灣機場與空襲的討論開始 出現,這些研究透過二次大戰末期美軍於臺灣各地的空照圖或轟炸照片,來進行. y. Nat. n. al. er. io. 提供了重要訊息。52. sit. 今昔比對與空間位置判定,除了豐富了地區史的發展外,更為未來地區古蹟保存,. 49. 50. 51. 52. Ch. i Un. v. 參見歷史學柑仔店「把「臺灣」放回「戰爭記憶」 :從二次大戰的歷史記憶開始臺灣的「歷史 和解」網站:http://kam-a-tiam.typepad.com/blog/2015/12/把「臺灣」放回「戰爭記憶」 :從二次 大戰的歷史記憶開始臺灣的「歷史和解」.html,閱覽日期:2019.08.20。 周明德, 〈美軍空襲臺灣〉 , 《海天雜文》(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 年),頁 339-368;周 明德, 〈回憶阿呆宮的兵燹痕跡〉 , 《臺灣風物》46:2(1996.06),頁 9-14;張建俅, 〈二次大戰臺 灣遭受戰害之研究〉 , 《臺灣史研究》4:1(1997.04),頁 149-196;劉鳳翰, 《日軍在臺灣(下)》(臺 北市:國史館,1997 年),頁 490-518。 鍾堅, 《臺灣航空決戰》(臺北:麥田,1996 年), 「近年該書作者增加新的材料由燎原出版社於 2020 年 2 月改版出版」;周晶生,《台灣百年飛行錄》(台北縣:玉山社,2005 年);曾令毅, 《日治時期台灣航空發展之研究(1906-1945)》 (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年) ; 林玉萍, 《臺灣航空工業史:戰爭羽翼下的 1935 年-1979 年》(臺北市:新銳文創,2011 年); 洪致文, 《不沉航母:臺灣島內飛行場百年飛行史》(臺北:自印出版,2015 年);曾令毅, 《近 代臺灣航空與軍需產業的發展及技術轉型(1920s-1960s)》(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 系博士論文,2018 年)。 洪致文,〈二戰時期台北市之疏開空地帶隊戰後城市街道發展的影響〉,《臺灣文獻》 62:1(2011.03),頁 233-258;洪致文, 〈二戰時期日本海陸軍在臺灣之飛行場〉 , 《臺灣學研究》 12(2011.12),頁 171-201;洪致文,〈二戰末期美軍轟炸下的恆春測候所氣象觀測〉 , 《臺灣文 獻》64:2(2013.06),頁 195-227;洪致文, 〈二戰末期臺北市的防空空地與空地帶及戰後之變 遷〉 , 《地理學報》73(2014.06),頁 53-77;杜正宇、謝濟全、金智、吳建昇, 《日治下大高雄的 飛行場》(臺北市:新銳文創,2014 年);黃同弘, 《反轉戰爭之眼:從美軍舊航照解讀台灣地. engchi. DOI:10.6814/NCCU20210026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Al atoms are larger than N atoms because as you trace the path between N and Al on the periodic table, you move down a column (atomic size increases) and then to the left across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a) the respective number of whole-day and half-day kindergarten students receiving subsidy under the Pre-primary Education Voucher Scheme (PEVS) or the Free Quality

In particular, the parabolic second-order directional differentiability of projec- tion operator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expression of second-order tangent sets, which plays

In 1971, in the wake of student upheavals in much of the world during the previous three years, Rene Maheu (then Director-General of UNESCO), asked a former

It clarifies that Upāyakauśalya,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has been accepted in Confucian culture, and is an important practice of wisdom in Mahāyāna Buddhism which

™ ™ When ready to eat a bite of your bread, place the spoon on the When ready to eat a bite of your bread, place the spoon on the under plate, then use the same hand to tak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