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治時期臺灣的農事改良政策與農村社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日治時期臺灣的農事改良政策與農村社會"

Copied!
10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 指導教授:許佩賢 博士 . . 日治時期臺灣的農事改良政策與農村社會 . 研究生:黃俊昌 撰 . 2014 年 6 月 .

(2) 摘. 要. 本論文探討日治時期臺灣的農村如何導入近代農業技術的過程,並觀察此過 程中,殖民政府如何使用自身和臺灣本地社會的資源,以及本地社會如何因應自 己的需要,接受殖民政府的需求。 臺灣「農事改良政策」的出現,是作為殖民地統治的一部分,由殖民政府引 進的。「農事改良政策」的體系以農事試驗場和農會制度為主,前者作為農學研 究機構,負責調查殖民地的農業環境並分享農業知識,後者則是作為農村統治機 關而存在。這兩個制度是在兒玉源太郎總督任內規劃,直到 1908 年下一任總督 佐久間左馬太任內完成制度化。 作為日本第一個殖民地,臺灣被賦與糧食或者是工業原料生產基地,以輔助 日本正在發展的工業部門。臺灣總督府積極找尋具有商品價值的工藝作物的發展 可能性,甘蔗的重要性被凸顯出來,然而日俄戰爭前後所產生的日本國內糧食缺 口,讓殖民地的稻米的重要性提升,改良稻米的生產成為臺灣總督府內部農業發 展的一個路線。因此,自 1910 年代開始,臺灣總督府積極進行臺灣在來米品種 汰選以及日本品種稻米的試植,一方面也透過農談會或品評會等方式,積極推行 日本「精耕、多肥」的耕作理念。 直到 1920 年後期以後,由於蓬萊米品種技術的突破造成種植的風潮,本文 試圖以屏東平原的萬丹地區作為例子,探討在水利設施不足的萬丹地區,如何透 過農村人物力量的匯集,向臺灣總督府請願建造萬丹水圳,並且這些人物又是如 何在自身利益的考量下反饋農事改良的理念,並且這些「看不見」的體系,仍然 在戰後臺灣影響著農村的運作。. 關鍵字:農事改良、農事試驗場、農會、農談會、品評會、萬丹水圳.

(3) Abstract This thesis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process of how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introduced the “policy of farming improvement” to Taiwan rural, and observing how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made use of and absorbed the regional resources of Taiwan society to its own goal, and how Taiwan society, according to its own ability and need, ingeniously responded to the demands of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The “policy of farming improvement” contains system of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and farmer association.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is a scientific research center that investigates potential improvements to food production and industrial crop. Farmer association is a public institution, which played a role of leading rural production. As the first colony of Japan, Taiwan became food and industrial crop’s supply region, so that mother country’s growing industrial concern could get support.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strived to find the possibility of processing crops, sugar cane had been earned attention by colonial government.  Due to Russo-Japanese War ( 1904-1905 ) caused food shortage in Japan, since 1910s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started improving of indica rice policy, such as holding nou-dan-kai(農 談會)and hin-pyou-kai(品評會), choosing saline election and actively repellenting projects. Up to 1920 later periods, the dilation of the Japonica rice affected by market incentives and brought a fervor of farming in Taiwan rural. This article tried to based the Wandan village to describe the effort of. “policy of farming improvement”.. Wandan village emerged as the major trading post of rice and sugar. Nevertheless, there is a lot of local elites corporately requested to build the water pump and irrigation canal by own expense in the 1930 late periods under the Japanese rule.  The participation of farming japonica rice and requesting irrigation canal movement finally became the turning point for people to accept “farming improvement”. Keywords: policy of farming improvement,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farmer association, lecture of farming, competition of crops, Wandan irrigation canal.

(4)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提出‥‥‥‥‥‥‥‥‥‥‥‥‥‥‥‥‥‥‥ 1 第二節 先行研究‥‥‥‥‥‥‥‥‥‥‥‥‥‥‥‥‥‥‥‥‥‥‥‥ 4 第三節 史料運用‥‥‥‥‥‥‥‥‥‥‥‥‥‥‥‥‥‥‥‥‥‥‥‥ 8 第四節 章節架構‥‥‥‥‥‥‥‥‥‥‥‥‥‥‥‥‥‥‥‥‥‥‥‥ 9. 第二章. 農事試驗場的成立與農學研究‥‥‥‥‥‥‥‥‥‥‥‥‥‥‥‥11. 第一節 明治農政與農事試驗場‥‥‥‥‥‥‥‥‥‥‥‥‥‥‥‥‥‥11 第二節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的成立過程和發展‥‥‥‥‥‥‥‥…‥16 第三節 農村模範人物的養成教育:農事講習制度‥‥‥‥‥‥‥‥‥‥28 第四節 小結‥‥‥‥‥‥‥‥‥‥‥‥‥‥‥‥‥‥‥‥‥‥‥‥‥…38. 第三章 臺灣農友會和地方社會的接觸‥‥‥‥‥‥‥‥‥‥‥‥‥‥‥‥ 39       第一節   農事試驗場與稻作改良政策‥‥‥‥‥‥‥‥‥‥‥‥‥‥‥‥39         第二節   農民的「啟蒙」:農談會和農事講話會‥‥‥‥‥‥‥‥‥‥‥   47         第三節   農村中的「博覽會」與競賽‥‥‥‥‥‥‥‥‥‥‥‥‥‥‥‥54         第四節   小結‥‥‥‥‥‥‥‥‥‥‥‥‥‥‥‥‥‥‥‥‥‥‥‥‥‥61     第四章   「農事改良政策」下的農村發展   ─   以屏東平原的萬丹地區為例…   62       第一節   1920 年代以後的農業經濟與社會:以蓬萊米的普及為中心‥‥‥63       第二節   水利事業與稻米轉作:以萬丹水利組合的成立為中心‥‥‥‥‥   72       第三節   1930 年代的教化政策與篤農家:以李劣為例‥‥‥‥‥‥‥‥‥84       第四節   小結……………………………………………………………………   90     第五章   結論………………………………………………………………………   92     徵引書目……………………………………………………………………………95.  . i  .

(5) 表次   表 2-2-1 日治初期(1895-1899)全島農事試驗場設置概況‥‥‥‥‥‥ 19 表 2-3-1 1905 年 16-25 歲臺灣人男性識字程度………………………………29 表 2-3-2 臺北縣、臺中縣、臺南農事試驗場講習規定之比較…………… 30 表 2-3-3 農事講習生每週課程時數表‥‥‥‥‥‥‥‥‥‥‥‥‥‥‥ 35 表 2-3-4 農事講習生畢業就職狀況………………………………………… 36 表 3-1-1 日治初期地方主要農業團體……………………………………… 45 表 3-2-1 全島農談會參與人數概況‥‥‥‥‥‥‥‥‥‥‥‥‥‥‥‥ 52 表 3-3-1 第一次臺南縣農產品評會審查人員名單‥‥‥‥‥‥‥‥‥‥ 56 表 3-3-2 1900-1918 年間各地品評會舉行概況‥‥‥‥‥‥‥‥‥‥‥‥58 表 4-1-1 1921 年臺灣主要在來稻種植品種‥‥‥‥‥‥‥‥‥‥‥‥‥ 65 表 4-1-2 各地區蓬萊米占全州廳水稻種植面積比例‥‥‥‥‥‥‥‥‥ 69 表 4-2-1 日治前期萬丹地區的行政區劃‥‥‥‥‥‥‥‥‥‥‥‥‥‥ 74 表 4-2-2 李仲義家族製糖業經營概況‥‥‥‥‥‥‥‥‥‥‥‥‥‥‥ 76 表 4-2-3 萬丹地區主要水利設施‥‥‥‥‥‥‥‥‥‥‥‥‥‥‥‥‥ 78 表 4-2-4 萬丹水利組合請願者背景狀況‥‥‥‥‥‥‥‥‥‥‥‥‥‥ 80 表 4-3-1 農事實行組合農業相關事項‥‥‥‥‥‥‥‥‥‥‥‥‥‥‥ 86 表 4-3-2 1923 年殖產局調查萬丹地區自耕農經營狀況‥‥‥‥‥‥‥‥ 88.  . ii  .

(6) 圖次. 圖 2-2-1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26 圖 2-2-2 國立臺灣圖書館藏《臺灣農家便覽 第六版》封面‥‥‥‥27 圖 2-3-1 臺灣總督府農事講習生測量課‥‥‥‥‥‥‥‥‥‥‥‥ 34 圖 2-3-2 獸醫科學生解剖課‥‥‥‥‥‥‥‥‥‥‥‥‥‥‥‥‥ 34 圖 3-1-1 臺北廳農會及其大安庄內農場‥‥‥‥‥‥‥‥‥‥‥‥ 47 圖 3-2-1 日治時期豐原街開漳聖王廟景象‥‥‥‥‥‥‥‥‥‥‥ 53 圖 3-3-1 宜蘭廳農會及廳內篤農家‥‥‥‥‥‥‥‥‥‥‥‥‥‥ 60 圖 3-3-2 宜蘭廳農會袋米品評會陳列場‥‥‥‥‥‥‥‥‥‥‥‥ 60 圖 4-2-1 屏東平原的農業環境‥‥‥‥‥‥‥‥‥‥‥‥‥‥‥‥ 73 圖 4-2-2 萬丹第一抽水舊廠設備‥‥‥‥‥‥‥‥‥‥‥‥‥‥‥. 81. 圖 4-2-3 萬丹第一抽水廠舊廠外觀‥‥‥‥‥‥‥‥‥‥‥‥‥‥. 81. 圖 4-2-4 萬丹水利組合灌溉區域圖‥‥‥‥‥‥‥‥‥‥‥‥‥‥ 82.  .  . iii  .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問題提出           2013 年 2 月,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中,1以「一年之際」為標題,追 蹤高雄市美濃區一年間的耕作情況。美濃地區是臺灣南部稻米的主要產區之一, 因此「一年之際」的主軸便圍繞在新品種稻米:「高雄 147 號」,以及冬季裏作 (白蘿蔔、番茄)的耕作情況上。           吸引筆者注意的是,從美濃地區的耕作狀況,呈現出的臺灣農村與農業發展 的脈絡。首先, 「高雄 147 號」為粳稻品種,也是臺灣目前的食用米之一。2粳稻 原本為適合栽植於溫帶地區的品種,在日本統治時期間,透過農業機關的研究和 民間的嘗試,使粳稻在地處熱帶氣候的南臺灣也能存活、收穫。這樣的情況,過 去以「綠色革命」作為日治時期農業改良成功的論述,3曾存在於國、高中的歷 史課本中,成為對日治時期農業經濟的一種印象。           除了品種改良以外,節目中也提到兩種農事型態,分別為「原種田」和「裡 作」。前者指培養秧苗的田地,是地區農民種植稻米的來源,由各區農會或縣市 政府,向農業改良場申請技術轉移後,再委由資深、技術良好的稻作農家培育秧 苗,交予當地農民移植、耕種;後者則來自於日語中「裏作」 (うらさく)一詞, 指的是主要作物採收後,與下一階段主作物栽培期間內,栽植的短生長期作物, 多以綠肥作物、蔬果為主。           即使現今臺灣的農業環境,因為加入國際經貿組織;以及 1978 年臺美斷交,                                                                                                                 1  . 臺灣公共電視台於 1998 年 7 月開播, 「我們的島」節目自 1998 年 11 月首播至今,共 760 餘  .     集,為公視開播以來歷史最久的節目,主要以環境生態、政策監督為報導主題。   2  . 目前臺灣對於稻米品種的認識,主要以秈稻、粳稻以及糯稻為主。現今種植面積以粳稻最多、  .     秈稻次之,糯稻最少。秈稻以抗熱、耐日照為特性,在日本統治時期被稱為「在來米」;後者       可生活於海拔高、耐寒,日治時期則稱為「內地種米」。   3  . 馬若孟、卡爾,〈臺灣的綠色革命:蓬萊米之推廣(1922-­‐1942)〉,收於馬若孟著,陳其南、  .     陳秋坤編譯,《臺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臺北:牧童出版社,1979),頁 31-­‐35。  . 1.

(8) 導致臺灣政府為了爭取外交籌碼派出「對美特別採購團」,大幅度增加小麥、   玉米、黃豆進口數量等原因,4衝擊了臺灣稻米產業,稻作面積更自 1983 年開 始大幅度地減少。1980 年代的轉作獎勵政策和回鄉耕作風潮,讓地方農民轉為 耕作高經濟價值的園藝作物。5戰後臺灣園藝蔬菜、果樹產業的發展,讓我們很 容易忽略了臺灣稻米的生產情況,也讓自清代臺灣漢人至戰後 60 年代,圍繞在 稻作技術、經濟社會變化的歷史脈絡,隱藏於殖民經濟、現代化或是資本主義發 展模式的既有討論中。然而,           從發展歷程來看,作為清代漢人農業生產方式的改造者,以及戰後的技術、 地方農政機關的接收、繼承基礎,日本的 50 年統治期間,應該是臺灣農業發展 的重要時期。作為甲午戰爭的結果,臺灣於 1895 年成為日本第一個海外殖民地。 如同當時大多數的殖民地一樣,臺灣被賦予糧食或者是工業原料生產基地,以輔 助日本正在成長中的工業部門。6然而,對殖民地的統治機關─臺灣總督府來說, 發展農業和農產加工業為主軸的產業,除了可以完成對母國的任務,也可以讓臺 灣免除母國的財政補助,得以自行籌措財源。 因此,包含農業在內的經濟發展計畫開始實施,具體落實在降低生產成本(統 一貨幣、度量衡、建立交通運輸網絡、土地調查)、培養人力資源(引進國內人 才、建立殖民地學校)、發展技術(進行科學的調查和實驗)以及引進資本(金 7. 融機關的設置、開拓商路)等層面。 除了上述措施的影響,日治時期農業發展 的特色,在於臺灣總督府強制掌握著農村的生產。 曾經參與制定臺灣農會制度的農政官員東鄉實(1881-1959)指出,臺灣總督 府的農業政策所採取的態度是「保護和獎勵」 。8所謂的保護,就是透過行政的力                                                                                                                 4  . 蕭慧玲, 〈臺灣赴美特別採購的政治經濟分析:1978-­‐1992〉 (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  .     士論文,2004)。,頁 44。   5  . 鄧耀宗,〈台灣稻作之回顧與展望〉,《行政院高   雄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14:3(2003 年  .     12 月),頁 7-­‐8。另外,受到 1973 年的世界石油危機的波及,形成一股臺灣城市勞工的返鄉       浪潮,這群青壯輩的農家子弟,在面對稻米、香蕉等收成收入比不上城市勞動工資的情況下,       積極嘗試種植園藝作物,也成為稻米減產的原因之一。見楊弘任,《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       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臺北:群學出版社,2013),頁 104。   6  . 石川滋、筱原三代平、溝口敏行著、齊藤啟介譯, 〈戰前臺灣的經濟成長〉 ,收入薛化元主編,  .   《發展與帝國邊陲:日治臺灣經濟史研究文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頁 57。   7  . 葉淑貞, 〈日治時代臺灣經濟的發展〉 , 《臺灣銀行季刊》60:4(2009 年 12 月) ,頁 225-­‐227。  . 8  . 東鄉實、佐藤四郎共著,《臺灣植民發達史》(東京:晃文館,1916),頁 191-­‐192。  . 2.

(9) 量支持特定產業,而獎勵則是讓農民依循政府的指示來耕種,具體落實在稻(米) 、 甘蔗(糖)、茶等產業之中。東鄉實指出了臺灣總督府的農村行政的原則,對於 這些統治性的措施,本文以「農事改良政策」概括稱之,主要的原因在於日治時 期臺灣農業政策中,很大部分地參照日本母國的行政規劃,例如農事試驗場、農 會制度的移入。在上述措施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母國發展的脈絡,但是將殖民 母國制度用在殖民地,必須謹慎評估其所造成的效用,甚至要做出某種程度讓步。 因此,本論文的研究動機主要是從現今臺灣農業生產過程的現象出發,立基於過 去對日本統治時期農業的政策、經濟、社會論述脈絡,重新檢視臺灣總督府在什 麼樣的考量下,作出屬於殖民地臺灣的「農事改良政策」。 「農事改良政策」一詞,並不存在於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的官方資料中。不過, 「農事改良」等字眼的出現,則是 1930 年代中期作為為農村社會教化政策而存 在。然而,在日本近代史的研究範圍,「農事改良」具有特殊的意義,明治維新 以後,日本為了追趕歐美國家的發展,開始了國內的近代化工作,在農業上也經 歷了這個過程,日本的農業近代化的起點是從模仿歐美而來,不僅邀請外國人教 師進行知識的指導,也建立了大型農場作為實作的機關,積極地進行西化。不過, 西化的腳步在明治 20 年代出現了轉折,對象則是被視為日本民族象徵的稻米身 上,由支持西洋學理的農學士與採行經驗農法的地方「老農」9進行一場關於稻 作技術的論爭,論戰的結果雖然是結合政府、科學力量的農學士團體獲得發言權, 但是這些論爭使得「老農」與農學者透過交流、論辯,逐漸發展出以「良種、集 約、多肥」為主軸的稻作經營方式,這種農法被稱作「明治農法」,進而影響了 戰前日本與東亞的農業。10 從字面上來看,「農事改良」指的是改造所有的農事習慣,日本近代史農業 史討論中特別將農事改良與稻米連結在一起,農事改良的內容主要就是從稻作改 良開始。不過,在殖民的情境下,「農事改良」便產生不同的意義和發展脈絡, 過去對於日治時期農業史的研究,已經超脫出「綠色革命」的框架,如果總結現                                                                                                                 9  . 老農(ろうのう)一詞,指熟悉農事,具有一定學識和經驗的地方農民。見平凡社編輯,《世  .     界大百科事典》之說明。   10  . 西村卓, 〈近代日本農業改良史の研究〉 (九州大學經濟學博士論文,1996) ,頁 1-­‐2;蔡承豪,  .     〈「軍刀農政」下的臺灣稻作技術改革與地方因應〉,《臺灣學研究》8(2009 年 12 月),         頁 88。  . 3.

(10) 今有關於日治時期農業的歷史,就可以知道臺灣總督府不只有在品種改良方面得 到成效,而是在農學研究、統治管理、產業發展和農村改造等多層面的工作而形 成的結果。 總而言之,本文借用日本近代史的「農事改良」政策的概念,試圖說明日本 統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農業政策的形成,從領台初期的無明確方針,即希望多元發 展各類工藝作物,至 1910 年代形成較為明確的稻米、甘蔗的分向發展路線,並 且在這個時期建立了農學機關和地方農會的連絡關係,使得農業指導的角色,從 領台初期由地方官廳的殖產部門轉移至農事試驗場和農會身上。本論文希望透過 制度的耙梳,釐清臺灣總督府的農業政策的制定考量,同時也探討這套制度如何 透過地方制度或者人物的力量而普及,進而說明日治時期臺灣農村的基本面貌。 最後還必須說明的是,日治時期臺灣的作物並非僅有米、糖的發展,茶葉以 及於 1920 年代逐漸獲得市場肯定的水果,都可以視為農業改良的目標,只不過 本論文所使用的「農事改良」概念,是立基於稻作技術的討論上,因此本文論述 的主軸以稻米的耕作為主,其原因在於:(一)日治時期的農事研究機關,不論 是農事試驗場或是農會,皆與稻作技術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二)稻米在總督 府的定位上是「普通作物」 ,作為一般農村普遍耕作的作物。 (三)稻米產業受到 大型資本的侵入較少,基本上維持自家小型農場的耕作型態,同時臺灣人地主、 篤農家等人物的活動,與「農事改良政策」的運作非常地密切。. 第⼆二節 先⾏行研究. 臺灣農業史研究一直是古典的領域,累積的成果非常豐碩,以下僅就與本論 文討論相關的研究,進行討論。主要分成三部分:一為殖民經濟中的農業觀察, 其次則是農業技術、學理的歷史研究,最後則是農村統治的課題。. 4.

(11) (一)農業經濟史課題. 以制度史為中心的研究,是討論日治時政策發展的基礎,但直到現今,卻沒 有一本專門討論日本統治時期農業政策的專門研究,對於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米 作改良政策的描述,僅有大豆生田稔研究略有提及,大豆生田從帝國糧食政策的 視角出發,考察戰前日本帝國如何運用殖民地或佔領地,來填補、調節日本內地 的米價和食糧缺口。11除此之外,大多為殖民經濟為題的討論,以矢內原忠雄、 川野重任、涂照彥、柯志明的研究為主。12矢內原以糖業為中心,討論在日本帝 國主義的政治、經濟支配下,糖業壟斷資本如何改造地方生產模式,達成資本壟 斷。川野則以稻米為對象,分析資本主義的如何在殖民地發展。 前述兩部在戰前完成的論文,成為日後研究日治時期臺灣經濟史的框架,涂 照彥的論文繼承了矢內原的論述,強調剝削和支配的面向,也特別凸顯出殖民地 社會中存在的本地社會經濟體系的抵抗力量,修正矢內原以階級觀念來分析的原 則。柯志明的研究中,基本上同意涂照彥對於本地社會力量的關心,但是對照涂 照彥重視本地資產階級(本地資本)的關心,柯志明也注意到直接生產者:地方 小型農場的重要性。此外,柯志明也以 1925 年為分水嶺,分析米、糖兩個產業 部門日益緊張的關係,也就是在上述川野重任的研究中提出的「米糖相剋」問題, 米糖相剋並非日治後期才發生的狀況,在清代晚期由於稻米的商品化而出現,使 得稻米和甘蔗成為彼此的競爭作物。然而,柯志明的研究並不只著眼於市場經濟 所導致的結果,其主要關心在於理解臺灣總督府的米糖策略,如何在稻米技術面 臨實質發展時,出現的制度性破綻。柯志明研究的特徵在於使用社會科學的方法, 試圖解明歷史學門中存在的課題,因此論文中使用例如「連屬關係」 (articulation) 以及邊陲資本主義(peripheral capitalism)等社會科學概念來解釋日治時期臺灣的                                                                                                                . 11  . 大豆生田   稔, 《近代日本の食糧政策:対外依存米穀供給構造の変容》 (東京:ミネルウァ書  .       房,1993)。   12  . 矢內原忠雄,《帝国主義下の台湾》(東京:岩波書店,1929)、川野重任著,林英彥翻譯,  .     《日據時代臺灣米穀經濟論》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 、涂照彥, 《日本帝囯主義         下の台湾》 (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75;中文譯本由人間出版社發行,1991) 、柯志明,       《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臺北:群學出版社,2003)。  . 5.

(12) 殖民地農業經濟,試圖在發展與從屬的討論,提出新的架構。 上述四部作品並非傳統的歷史研究,卻成為理解日治時期農業經濟政策的經 典,不過偏重經濟政策的討論,自然無法兼顧關於經濟生活層面的討論。近年來, 以經濟學理論方法為主的日治時期臺灣經濟史的研究,逐漸出現在臺灣史的舞台, 1995 年臺灣大學經濟系的幾位學者,共同編輯了日本統治時期經濟統計文獻目 錄。13同時,以編輯群為主的臺大經濟系幾位學者也不斷利用臺灣總督府做出的 統計資料,進行日治時期臺灣經濟史的研究,例如吳聰敏對於日治時期農村物價 指數的試算,14以及葉淑貞近期對於租佃制度的研究,15有助於解決過去歷史學研 究中較為缺乏的統計資料詮釋方式。. (二) 農學的發展課題. 從過去歷史上各項重要的作物去分析農業,也是日治時期農業史的一種範式, 這或多或少也反映臺灣總督府對於農作物進行分類管理的結果。除了稻米和甘蔗 以外,例如茶葉、落花生、麻類、柑橘類作物、香蕉等作物,累積不少的研究成 果。16與本論文直接相關的研究則是蔡承豪的博士論文〈天工開物─臺灣稻作技 術變遷之研究〉,17討論臺灣史前至 1960 年代稻米技術的發展過程,蔡氏認為 18 世紀由漢人移民因應各地環境的不同所產生的耕作方法,在進入日本統治後被 「良種、精耕、多肥」的稻作栽培技術所取代。其中,蔡氏對於明治時期稻作技                                                                                                                 13  . 吳聰敏、葉淑貞、劉鶯釧編, 《日本時代台灣經濟統計文獻目錄》 (臺北:臺大經濟系,1995)。  .       第二版由吳聰敏、葉淑貞、古慧雯編輯,見《日本時代臺灣經濟統計文獻目錄》 (臺北:翰蘆         圖書總經銷,2004)。   14  . 吳聰敏, 〈台灣農村地區之消費者物價指數:  1902-­‐1941〉 , 《經濟論叢》33:4(2005 年 12 月),         頁 321-­‐335。   15   葉淑貞, 《臺灣日治時代的租佃制度》(臺北:曹永和文教基金會,2014)。   16   以年份排序,分別為:葉金惠, 〈日本殖民經濟體系下臺蕉問題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碩士論文,1992)、賴建圖,〈日治時期臺灣鳳梨產業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         文,2001) 、邱顯明,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4)、         曾立維,〈日治時期台灣柑橘產業的開啓與發展〉(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5)、胡力         人,〈日治時期臺灣煙草專賣制度下葉煙草產業設施發展歷程之研究〉(中央大學建築所碩士         論文,2009)、林哲安,〈日治時期臺灣花生栽培與花生油產銷〉(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2012)。   17  . 蔡承豪,〈天工開物-­‐臺灣稻作技術變遷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9)。  . 6.

(13) 術的描述,引領本文進入明治時期農事改良的歷史之中,蔡氏所解決的是:「這 些技術的面貌為何」的問題,也留下了「這些技術在什麼樣的社會環境下傳達?」 的問題,因此本文希望此議題上繼續探討。 另一方面,作為日治時期農業技術開發的重要機關: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 雖然許多研究曾注意其存在,不過並沒有對制度面進行深入的研究,目前所見僅 有吳文星〈札幌農學校與臺灣近代農學的展開—以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為中心〉 一文,該論文關注日本近代學術和殖民地的關係,從中發現札幌農學校的畢業生 進入臺灣的人數甚多,逐漸在臺灣形成一個派系,該論文探討臺灣總督府農事試 驗場制度,並描繪出近代學術知識如何載入、影響殖民地經營的過程。18另,吳 文星的對於日治前期實業教育的研究中,由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主辦的農事講 習教育,對農事講習教育的制度有詳盡的整理。19另外在品種改良方面,藤原辰 史《稲の大東亜共栄圏―帝国日本の「緑の革命」》一書中,對於蓬萊米在技術 生成脈絡中技術創造者與殖民統治的關連關係進行探討。20  . (三) 殖民統治與農村治理. 關於臺灣稻作與農村的歷史研究,以李力庸的農會制度研究最具代表性,其 針對日本統治時期臺灣農會進行制度史探討。其認為日本統治時期的農會制度與 稻作獎勵政策有著密切的關係,與現行農會制度不同的是,農會不僅有信貸、購 買、利用的組合功能,同時在農村中也是一個「公法人」機關,對於該地區的農 業關係者具有強制入會,徵收會員費以及監督地方農業生產的性質。21.                                                                                                                 18  . 吳文星,〈札幌農學校與臺灣近代農學的展開—以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為中心〉,收入堀和  .       生等編, 《日本資本主義與臺灣、朝鮮—帝國主義下的經濟變動》 (臺北:博楊出版社,2010),         頁 127-­‐161。   19  . 吳文星,〈日治前期臺灣職業教育之建立與資料之開發〉,收入《第一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  .       研究論文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1),頁 79-­‐97。   20  . 藤原辰史,《稲の大東亜共栄圏―帝国日本の「緑の革命」》(東京:吉川弘文館,2012)。  . 21  . 李力庸,《日治時期臺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5)》(臺北:稻鄉出版社,2004)。  . 7.

(14) 另外,關於殖民地社會所蘊含的「協助力量」 ,在過去的研究也時常被提及。 例如若林正丈關於「本地地主資產階級」的研究、22吳文星社會領導階層的研究、 23 松本武祝對於朝鮮農村中間人物的研究, 以及都留俊太郎對於「篤農家」的觀. 察,24注意到日治時期臺灣社會中,不論在什麼角落皆有統治者與地方社會合作 關係的蹤影,然而這些合作的關係中,必定含有許多現實的考慮,例如家族經營 的戰略觀點、個人的政治生活、職位升遷、農業經濟的利益等。 除了上述所列舉的研究成果外,尚有許多的研究對於本論文的觀點,具有啟 發作用,在此暫不一一列舉,未盡部分將於正文相關議題的討論中再行檢討。. 第三節 史料運⽤用. 在史料的運用上,本論文所使用的史料主要有以下數類。 第一,為臺灣總督府檔案,過去研究日治初期的政策形成脈絡中,最常被使 用的資料就是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檔案的史料價值在於理解政策自草案到核 准立案過程的檔案流向,與其周邊的政治考量,從中也可窺探總督府內部和本國 政府的意向。25以本論文來說,在農事試驗場和農會制度的討論中, 〈舊縣公文類 纂〉和殖產部門的檔案,尚有利用的空間。 〈舊縣公文類纂〉為 1895-1901 年(明 治 28-34)間各縣及下級機關所製作之文書。根據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的統計,現 存的檔案數量共有 783 冊,為理解日本統治初期的行政、地方狀況的重要史料。 第二則是官廳報和統計。前者主要使用《臺灣總督府府報》 (簡稱《府報》)、 各地則有《縣報》 、 《廳報》 、 《州報》等史料。而統計資料方面,在全島方面主要                                                                                                                 22  . 若林正丈著、許佩賢譯, 〈總督政治與台灣本地地主資產階級─公立台中中學校設立問題(1912  .       ─1915 年)〉 ,收入若林正丈著、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 《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 (臺         北:播種者出版,2007),頁 347-­‐385。   23  . 松本武祝,《植民地権力と朝鮮農民》(東京:社会評論社,1998)。  . 24  . 都留俊太郎, 〈日本統治期台湾における篤農家と電動ポンプ灌漑:台中州北斗郡を事例とし  .       て〉,《史林》97:3(2014 年 5 月),頁 405-­‐445。   25  . 栗原純,〈台灣總督府檔案與台灣史研究〉,《成大歷史學報》37(2009 年 12 月),頁 9-­‐11。  . 8.

(15) 有《臺灣總督府統計書》以及殖產部門發行的《臺灣農業年報》 、 《臺灣產業年報》 等資料;地方部分則有《縣廳統計書》 、 《州統計書》 。其他尚有《臺灣米穀要覽》 等資料。1920-1944 年形成的殖產局農業基本調查書,也是本文使用的統計資料。 第三,報章、雜誌的報導。本文所使用的報紙資料以《臺灣日日新報》(包 含日治初期的《臺灣新報》)以及《臺南新報》兩者為主。雜誌方面則是以臺灣 農友會出版的《臺灣農友會報》、《臺灣農事報》,為主,其他尚有《臺灣地方行 政》、《臺灣教育會雜誌》、《臺灣米報》等資料交互使用。 第四、臺灣農友會出版物,臺灣農友會是以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研究者為 主的學術團體,同時也是臺灣總督府農業部門的外圍組織,因此和農事試驗場以 及農會兩者具有密切的關係,其出版資料主要為《全島農會會員名簿》 、 《臺灣農 家便覽》以及其他學術相關的論文。 第五、人名錄、回憶錄、日記、自傳性質資料。人名錄的部份有: 《臺灣列 紳傳》 、 《臺灣人士鑑》 、 《臺灣官紳年鑑》 、 《南部臺灣紳士錄》 、 《新臺灣を支配す る人物と產業史》 、 《自治制度改正十週年紀念人物志》等材料。雖然與農業相關 的經驗性文字資料可說是幾乎沒有,但是仍能從部分其他人物的回憶錄,看到部 分與農業相關的描述。  . 第四節 章節架構                   本文主要分為五章,除緒論、結論以外,共分成三個章節。           第二章「農事試驗場的成立」欲探討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制度設立的過程 及其「前史」。首先針對明治時期農事試驗場的背景、制度進行概述。其次對於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成立的脈絡,以制度史的方式進行探討,並試圖對農事試 驗場的政策位置給予定位。 第三章為「農學的結合與知識傳播」。主要接續上一章臺灣總督府的農業顧 問團體,也就是以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職員為核心的「臺灣農友會」,如何透. 9.

(16) 過對臺灣的農學研究作為。另一方面,由於 1908 年正式制度化的農事試驗場和 農會兩大系統,成為臺灣總督府的技術開發(前端)和推廣(末端)的系統,不 過這些過程並不是順暢的、由上往下的統治。我們必須承認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 農學研究的成熟,要到 1920 年才逐漸步上軌道。然而,臺灣總督府不只透過保 甲、警察系統進行推廣的工作,事實上,在地方社會中,由農學士下鄉進行的農 談會、農事講話會的宣導活動,逐漸成為地方廳,甚至日後街庄役場的例行工事。 我們也不能忽略,在農村社會中的一些「競賽」活動,例如:稻米競作會、品評 會的定期舉行,在農業知識普及的功效。 第四章則是「農事改良政策下的農村發展   ─   以屏東平原的萬丹地區為例」 。 希望透過一個實際的農村具體說明農事改良的「成果」。在地區上選定位於屏東 平原西南邊的萬丹地區。至於為何選定萬丹地區主要有幾個原因,其一為 1920 年代蓬萊米品種的研發成功,使得明治農法的推廣獲得臺灣農業者支持,實際上 卻有普及的時序差異,身為長期缺乏灌溉水源的下淡水溪沿岸的萬丹地區,也受 到這股風潮,在 1930 年代後期逐漸出現轉變,屬於蓬萊米普及的晚近地區,透 過地方自發請願,呈請臺灣總督府新設新式水利設施,可以視為農事改良的一種 成果。第二,受到 1920 年代以後地方制度、社會經濟的影響,萬丹地區出現一 批農村有力人士,其中包括篤農家、米商家族、地主等不同社會身分一起投入這 些運動中。  . 10.

(17) 第⼆二章 農事試驗場的成⽴立與農學研究. 第⼀一節 明治農政與農事試驗場. 農事試驗場,即是現今我們所稱的農業改良場,是現代化國家中進行各種農 業技術的開發和實驗的機構。臺灣史上首次設立現代改良場,為 1903 年設立的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的設置範本,是日本在明治初期 參照歐美國家(美、英、德等國家)的制度而來。因此,作為殖民帝國的後進者, 領臺初期日本母國的農事試驗場,正在處於發展的階段之中。 日本首次由國家設立並以日本人農業技師為主要研究者的農事試驗場於明 治 26 年(1893)的農商務省農事試驗場,場址位於東京府北方的西ヶ原,依照 功能設置種藝部、農藝化學部、菸草部、植物病理部、昆蟲部、園藝部、報告部 以及庶務部等部門,1這些部門成為殖民地農事試驗場設立的範本。2 一般認為,日本對歐美農學的接受為明治 4 年至明治 6 年(1871─1873 年) 的岩倉使節團為了取消對日不平等條約而訪問歐美諸國,以及 1873 年日本前往 奧地利的維也納參加萬國博覽會為起點。3在此之後,明治政府對於農業政策方 面採取「干涉保護主義」的方針,積極引進西洋農業知識,包括成立農業學校、 招募外國人教師、翻譯西洋農書等;為了仿效歐美國家的大規模經營模式,除了 引進歐美大型農具,也透過與各國的農業研究機關的交流,引進世界各地的動、.                                                                                                                 1  . 農林省農業技術研究所,《農業技術研究所八十年史》(東京:該所,1974 年)。  . 2  . 戰前日本國內,除了東京的總場之外,尚有大阪、宮城、石川、廣島、德島、熊本六個支  .     場。外地的部分則有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朝鮮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建立於京畿道水原       郡)與西朝鮮、南朝鮮、北朝鮮支場,以及由滿鐵、滿州國設立的農事試驗場。   3  . 友田清彥,〈内務省期の農政実務官僚と勧農政策の展開〉,《農村研究》106(2008 年 3 月)  .     頁 1。  . 11.

(18) 植物品種進行農學的研究,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參考資料和基礎。4   自幕末至明治初年的這段時期,日本已有不少的試作場,例如明治 4 年(1871 年)內務省勸業寮在霞ヶ関(今東京千代田區)進行西洋穀物、蔬菜的試植; 明治 5 年(1872)在文部省、東京府、陸軍省等機關的交涉後,買下內藤新宿地 區高遠藩內藤家宅邸用地,作為米穀、蔬菜、果樹等作物的試作場,於同年 10 5. 月完成, 在北海道開拓使也設置青山南町、北町、麻布笄町等試作場,為明治 初年最具代表性的試作場,這些試作場各自依據不同的農學系統試作,例如北海 道開拓使多栽培美國產的農作物,自然以美國式農法為主;而東京的內藤新宿試 作場則是以歐洲式的農法為主。6同時,也在這兩地的試驗場內設置農業學校, 並邀請外國人農業者擔任教師,而這兩所學校:駒場農事修學場(1873 年設立, 後改制為農學校)以及札幌農學校(1875 年) ,成為日後培養農學研究者的重要 機構。總而言之,明治初期日本對於西洋農業的態度,透過農學校以及農事試作 場的設立採取全面學習、模仿的態度。 但是,自明治 10 年(1877 年)開始,由於西南戰爭(1877 年 2 月-10 月) 所產生的通貨膨脹,造成明治政府財政危機,使得明治政府反省以往「推行的各 種事業中,在限制輸入、振興民業的需求下,毫不檢討批判便將外國技術輸入」 的政策原則,調整為間接誘導的勸業方式。7除了政策考量的因素,在知識傳播 以及實用性的層面上,也是促使明治政府調整的原因,由於獲聘而來傳授育種、 土壤、植物學、農藝化學等知識的外國人教師,對於日本的地理、氣候沒有完整                                                                                                                 4  . 小野武夫,《維新農村社會史論》(東京:刀江書院,1932),頁 103。蔡承豪,〈天工開物—  .     臺灣稻作技術變遷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頁 282。   5〈內藤新宿試驗場〉 ,《明治前期勧農事蹟輯録》上冊,頁. 123-­‐124。黃俊銘的研究指出,日  .     本農事試驗場的起源為內藤新宿試驗場。而本文則認為以科學實驗設備來說,尤其是以國家級       的農業試驗機關的定義來看,研究人員以日本人為主的農商務省農事試驗場較具有代表性。見       黃俊銘, 〈近代日本農場試驗與稉稻在台開展之研究〉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2010),頁 11。   6  . 玉利喜造, 〈明治園藝業の沿革〉 ,收入《日本園藝史》 (東京:該會,1918 年) 。其內容見「東  .     京大学農学部の歴史」網站:http://www.a.u-­‐tokyo.ac.jp/history/galleryx.html,查詢時間:       2014 年 1 月 25 日   10:00。   7  . 上山和雄,〈農商務省の設立とその政策展開〉,《社會經濟史學》41:3(1975 年 10 月),   頁 47-­‐68。  . 12.

(19) 的概念,且對於日本國內最重要的稻米,在西方國家中對其並無研究傳統,因此 無法給予有用的改良建議,例如從駒場農學校的第一屆畢業生,也是日後東京帝 國大學農學部教授玉利喜造(1856­‐1931)回憶起當時與外國人教師的學習經驗, 就可以明白日本國內在農事試驗場發展初期的難題:. 我們完全是在西洋人手下接受農業教育的,特別是那些農學和農法,教 授的是所謂的英國畜牧的粗放大農業,大都不適合於日本的國情。就這 樣,畢業後隨即擔任了教學的任務,當然就感到困擾了。例如像「プラ ウ」、「ハーロー」、「ファーロー」、「ローテション」這些詞應該如何翻 譯為日語?這些事物是否存在於本國?由於當時沒有可以請教的前輩學 士、沒有今天這樣的實驗報告、也沒有可以作為參考的數十種雜誌報告 可以使用,而感到非常地艱難。8 . 由於農業政策的缺點逐漸地浮現,當時擔任勸農局長的松方正義(1835-1924) 便對於明治政府的大農保護政策做出了批判,並認為:「為了展開此間接性的勸 業措施,與地方維持連繫,必須成立府縣以下的地方勸業機構」。9加上明治 14 年(1881)國內的政變,以往勸業政策性質自保護主義,轉以實施間接性獎勵性 質,象徵著此政策轉換的事件之一,為 1881 年 3 月政府利用第二次全國勸業博 覽會的機會,舉辦了第一次全國性的農業座談會,並召集國全國各地 103 名「老 農」 ,在為期 13 天的會期中,以(1)穀物收穫以及精製、保存之改良方法。 (2) 牛耕、馬耕與人耕之利弊。 (3)牛馬改良及繁殖方法。 (4)選種改良及儲藏方法。 (5)肥料效用及製造方法(6)設立組合來競賽之辦法。 (7)各地習慣的種植方 10 式。作為討論項目,尋求地方農業有力者的協力,以便推廣農事精進。 四月,.                                                                                                                 8  . 友田清彥,〈19 世紀日本對歐美農學的接收〉,《古今農業》(2003 年第 2 期),頁 70。  . 9《明治前期勧農事蹟輯録》上冊,頁 10  . 63-­‐64。  . 西村卓,《「老農時代」の技術と思想―近代日本農事改良史研究》(東京:ミネルヴァ書  .       房,1993 年),頁 18、德永光俊,〈日本農学の源流・変容・再発見―心土不二の世界へ〉,         收入《「帝国」日本の学知   第七卷》(東京:岩波書店,2008 年),頁 31。  . 13.

(20) 明治政府更將內務省、大藏省的勸業部門抽離,合併成為農商務省,作為農業政 策的指導機關。 農商務省成立以後,便開始制定農業,特別是針對改良稻米耕作技術的各種 措施,例如明治 16 年(1883)5 月農商務省以第 13 號布達,公布「勸業諮問會 11 仝委員設置辦法」 ,規定各地必須設置勸業諮問會以及勸業委員, 由此逐漸於國. 內各地舉行農談會、共進會、品評會等技術交流、競賽性質的活動,來提高農業 技術的普及程度,而前述所指出的各地方「老農」通常在這些活動中擔任審查委 員,政府希望透過這群人在地方的聲望,達成推廣的目標。此外,農商務省也於 明治 18 年(1885)制定農事巡迴教師制度,讓以農學校畢業生作為巡迴教師, 於全國各地舉辦農事講話會,來宣傳農事改良的各種訊息。12 不過,這樣的措施也導致兩種知識體系的衝突,也就是由農學士推廣的「學 理農法」與地方「老農」代表的日本傳統「經驗農法」在技術推廣的衝突,最著 名的例子是明治 10 年代後半至明治 20 年代前半期的「稻作論爭」 ,13為福岡縣的 老農林遠里(1831-1906)以及農學士橫井時敬(1860-1927)對於水稻選種方法 的意見歧異所引發,最後,明治 25 年(1892)橫井時敬於再版增訂自己多年前 的著作《稻作改良法》一書中,透過福岡縣勸業試驗場的比較試驗,宣稱林遠里 所提倡的「寒水浸」和「土圍法」兩種選種方法,在收穫量並未比自己的「鹽水 選」方法來得有效率。14除了衝突的例子外,同時期當中,部分的「老農」也將 「學理」與「實地操作」這兩件事並重地看待,例如靜岡縣的老農鈴木良平於自 己的著作《米作法講話書》中,表達此種觀念:                                                                                                                 11  . 藤本保雄編,《大日本法律規則全書   續編》(東京:柳影堂,1884 年),頁 892-­‐894。  . 12  . 農事巡迴教師共分成甲、乙種,甲種為以全國為區域,並由農商務省農務局職員,前往被  .     指定或是提出申請之府縣,進行普通農事、養蠶、製絲、糖業、害蟲、畜牧等項目的指導;       乙種則是由農商務省所指定府縣內具有專業技能者,分就養蠶、製茶兩項於府縣內巡迴。       見〈農事巡迴教師設置條項〉,農商務省訓令第 33 號,1885 年 8 月 6 日。   13  . 手打明敏,《近代日本農村における農民の教育と學習》(東京:日本圖書センター,2002 年),頁 47-48。. 14  . 橫井時敬,〈寒水浸法及ビ土圍法得失ノ事〉,《稻作改良法》(東京:奎文堂,1892),頁 164-166。  . 14.

(21) 目前這樣的進步,我想主因為農理學開設。因此如果今後若不將學理納入 實地應用的話,那麼會造成經濟上的不利益,農家的價值無法完整。因 此,認為學理與實地操作是不同的事,而反對學理說的想法實為不智。15 . 而這種將「過去經驗」以及「西洋學理」融合並且針對各地農業生產進行有 效率的改良,則是要到明治後期至大正期,也就是明治 26 年(1893)的農商務 省農事試驗場的建立後,才正式以國家的力量建立關於農業的試驗機關。16在這 當中扮演重要角色為當時農商務省官僚澤野淳(1859-1903)的提議而來。17其設 置農事試驗場的構想來自於其擔任甲種農事巡迴教師的體會,根據他的回憶提到: 「每當向農家說明應進行農事改良的要點的時候,對於實地操作中是否適合,卻 因為沒有設置基於例證的試驗場,而感到非常的不自由,因此必定要設置試驗場 18. 才行」 。 我們從集合明治時期各類官方資料編纂而來的《明治前期勧農事蹟輯録》, 關於農商務省對於成立試驗場的考量為:. 我國往往稱呼試驗這件事情,就認為是農家的試作。然而這種試驗場是 實作的試驗場,而沒達到科學的試驗的內容。我國的農業與德意志、大 英帝國相比不上,是以農業科學研究為喫緊,應設置科學的試驗場。而 一國要謀求農事的改良進步,不得獨缺科學試驗場,實地的試驗場亦 之。以往設置的農事試驗場,雖為實地的試作場,但規模略顯狹小且多 方組織,以效果觀之不佳。19 .                                                                                                                . 15  . 鈴木良平,《米作法講話錄》(靜岡:静岡縣志太益津郡,1893),頁 2。  . 16  . 德永光俊,〈日本農学の源流・変容・再発見―心土不二の世界へ〉,頁 41。  . 17  . 澤野淳出身三田藩(今兵庫縣),1880 年自東京駒場農學校畢業農學本科甲等畢業,並繼續  .       攻讀農藝化學科,1883 年畢業後於該校擔任教職,同年進入農商務省任職。1889 年前往德         國留學,並考察美國、法國等歐美國家的農事試驗場,歸國後認為日本必須設置科學化的試         驗場並積極建議。   18  . 澤野淳,〈農事試驗場に就いて〉,《大日本農會大集會演説筆記》(該會,1902),頁 46。  . 19  . 農林省農務局編,《明治前期勧農事蹟輯録   下卷》,頁 1772。  . 15.

(22) 也就是說,當時官方認為應該要將形式上的「試驗場」和「試作場」分離開 來,前者代表的是匯集農場和科學實驗室的研究機關;而後者則是指為了觀察栽 植狀況,而進行實作的演練場地。澤野淳對設置農事試驗場的建議,除了來自於 本身業務所遭遇的困難,其實也代表著包含了追趕世界上其他帝國的農業科學發 展腳步,希望能成為自力進行研究的國家的想像。澤野淳的提議於明治 25 年(1892) 送交至議會獲得通過,並於翌年完成官制的制定。明治 32 年(1899)6 月又通過 「府縣農事試驗場國庫補助法」,使得「中央─地方」農事試驗場的體系得以成 立,不僅讓中央和地方的農業狀況得以聯繫起來,同時也建立了一個農業科學研 究的體系。. 第⼆二節.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的成⽴立過程和發展. (一) 日治初期的殖產政策與實施狀況. 日本領台在領臺之前已相當注意臺灣的資源情況和產業發展,在農商務省在 1895 年編纂的《臺灣產業略誌》中,對臺灣已存在的稻、甘蔗、茶、藍、落花 生、胡麻、薑黃、木棉等經濟作物已有初步的了解。20對於土地豐饒、農業相對 發達的新領地,臺灣總督府最初的構想即是找出具有商品潛力的作物來栽培,我 們從 1895 年 9 月擔任民政局長的水野遵於《臺灣行政一斑》 (整理領臺以來各種 事業調查結果的報告書)中的描述便可大致瞭解這種想法:.                                                                                                                 20  . 農商務省編,《臺灣產業略誌》(東京:農商務省,1895 年),頁 44-­‐48。  . 16.

(23) 元來平地若得有多少水利,即作米田,此乃東洋農業之弊習。將來本島 本島農業經營的方針要排除此等弊習,應以謀取將來可作為貿易材料之 工藝植物的增殖改良為主…⋯…⋯為謀上述增殖改良,應必先設置農事試驗場, 實地就植物之性質、氣候、土壤是否適合耕種,研究調查得失,依其成績 發表、勸誘、獎勵一般實行改良為急務。21 不過,對於 1893 年才成立國立農事試驗場的日本母國來說,要在地方秩序尚未 平穩的新領土,建立起具有規模的「試驗場」不僅非常困難,當然也很難是首要 之務。然而,對於來臺日本軍、民來說,難以習慣臺灣米的口感,也讓臺灣總督 府認為有種植日本種粳米的必要,因此,在領臺初期仍有試作場的成立,例如 22. 1895 年 7 月 15 日由當時殖産部長橋口文藏以及農務課長押川則吉規劃, 租用臺 北縣文武街(今衡陽路、博愛路、愛國西路、重慶南路之間的區域)南邊民家周 成和23之土地,進行內地種稻的試作。24翌年由於人員、經費的缺乏,再加上 1895 年 12 月臺北縣城內欲進行市區改正,城內禁止種植水稻等原因,25試作場設置不 到一年時間便宣告結束。 除了臺北城以外,臺灣總督府也繼續於島內各地尋求合適的官方試作地,例 如 1896 年 6 月臺南縣知事通知縣下給各支廳,要求各支廳長提出預算以及試作 計畫,以便向臺灣總督府報告,26最後共有恆春廳、鳳山廳、嘉義廳三支廳給予 答覆,從計畫內容較為詳細的鳳山廳來看,鳳山廳提出的計畫共分成試作場以及                                                                                                                 21〈臺灣行政一斑(民政局)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8. 冊第 1 件。  . 22〈牧朴真以下高等官待遇者一同ノ勳功明細書及經歷書履歷書〉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  . 53 冊第 1 件。橋口文藏於 1895 年配任東京大本營,5 月 21 日任民政局殖産部長兼財務部         長署理,並於同年 6 月 6 日抵台。押川則吉同樣於 1895 年 5 月 21 日任民政局農務課長。         於同年 6 月 12 日抵台,並兼任總督府參事官署理。   23  . 周成和於日本領台之初擔任三板橋庄正,其田産範圍甚廣,為地方豪農。見〈家宅防禦〉,  .     《臺灣日日新報》,1897 年 2 月 17 日,日刊 3 版。   24〈農產物試作ノ為土地借入ノ件〉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4490. 冊第 3 件;〈明治二十八  .       年十二月及二十九年一月中殖產事務報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 22 冊第 13 件。   25〈臺北城內水田買收及排水工事ニ關スル一件書類〉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31. 冊第 11 件。  . 26〈各支廳ヘ勸業試驗場ヲ設置シ農產物試作ノ儀ニ付照會回答〉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 9689 冊第   8   件。  . 17.

(24) 標本展示場,經費共 973.4 圓。試作場種植項目包含了稻米、甘蔗、甘藷、菁、 蔬菜、麻、煙草。27其中經費主要集中於稻米、甘蔗的試作以及製糖器材的採購。 從鳳山廳的計畫書可以感覺得出來,鳳山廳的試作場計畫既缺乏廳內農業狀況的 整體調查,在人員上甚至只編列「農夫」作為職務代表,顯然並沒有具體的方向 來進行,僅是一個單純的官方的農場設置計畫。最後,由於秩序尚未穩定、總督 府財政等因素,鳳山廳以及其他兩廳的計畫並沒有獲得實現。. 28. 在領臺初期的戰事告歇後,臺灣總督府決定以經費補助,於 1897 年於臺北 縣、臺中縣、臺南縣三個行政區域各設置農事試驗場,臺灣總督府的理由是:. 因土質、氣候、地形、作物等關係,要完整收到本島農事試驗之效,於 本島各地設置試驗場有其必要。如今因經費及技術員等因素未能達成, 而於臺北設置直轄試驗場,以施行試驗,作為全島之模範,他日有必於 南方及東部地方設置,前年度臺中、臺南兩縣再三稟請以施行農事試驗 之計畫,由於經費缺乏而為最憾之事,本年度有感於兩縣要求的必要, 不可於試驗的成績上有所荒廢。29 . 原本總督府本來預計先以臺北為中心設立總督府農事試驗場,但是在臺中、 臺南縣的要求之下,僅能以「殖產部委託試驗」的目的,各補助 800 圓的金額, 要求兩縣的試驗場對該地區原有農產物進行改良,或者是引入日本或外國的作物 進行試作。雖然對於三所農事試驗場的運作狀況,在資料上非常地有限,不過可 以知道的是,在經費有限以及調查未明的情況,大概僅能維持農場的形式而已。 在 1898 年 2 月兒玉源太郎總督上任後,對於農事試驗場的態度轉趨積極。 從當時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文書中的一份文件來看:.                                                                                                                 27〈農事試驗費用通知ノ件〉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9675 28  . 冊第 7 件。  . 1897 年 11 月鳳山縣(從鳳山支廳改為鳳山縣)試驗場預算案,遭到乃木希典總督以財政困  .       難的理由駁回。見〈農事試驗場設置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 9780 冊 9 件。   29〈臺中、臺南兩縣農事試驗委托并費用配付ノ件〉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 18. 4532 冊第 6 件  .

(25) 臺灣位處暖帶,幾乎置於熱帶圈內,少見降霜且植物發育極為旺盛,農 作物種類非常多……自軍政時期開始,便認為有改良之必要,首先進行農 作物之調查,窺其產業狀況。自明治二十九年,更於臺北縣管內大加蚋堡 大龍洞設置農事試驗場,研究栽培與製造的改良、本島未產作物適合試種 與否、以及種苗配發,以圖該產業之發達。30 兒玉總督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希望繼續推動自 1895 年以來對於農事試驗場的構 想,針對臺灣已知原有或是特產作物進行商品化的改良和試驗。. 表 2-2-1 設立年度. 日治初期(1895-1899)全島農事試驗場設置概況 主管機關. 地點. 運作情況. 民政局 1896. 臺北文武街. 1897 年廢置,主要試種內地種粳米。. 殖產部 1899 年交回臺北縣管轄。 民政部 主要進行米、甘蔗、菸草、木藍、甘藷、. 大龍峒舊兵營 殖產課. 蔬菜、咖啡、苧麻等作物栽培。. 1898 臺中縣. 地點不詳. 主要進行菸草、米、養蠶等試作。. 臺南縣. 臺南城內天地底街. 主要進行米、燕麥、甘蔗等試作。. 臺北縣. 東門外. 1900 年完工,加上大龍峒農事試驗場, 成為臺北縣殖產課主要試作農場。. 1899 宜蘭廳. 地點不詳. 1899 年 8 月完工。. 資料來源: 〈農產物試作ノ為土地借入ノ件〉,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 4490 冊第 3 件、 〈大龍洞附近舊 兵營跡試作地撰定ニ付引繼方臺北縣ヘ達〉,《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 9 冊第 1 件、〈臺南縣 課麥作試驗成蹟〉,《臺灣日日新報》,1897 年 9 月 29 日、〈台北縣農事試作の實况〉,《臺灣日 日新報》,1899 年 7 月 21 日、〈臺中の米作試驗〉,《臺灣日日新報》,1900 年 11 月 28 日。.                                                                                                                 30〈民政局殖産事務要項〉 ,收入後藤新平文書資料庫,年代不詳。  . 19.

(26) 另一方面,在後藤新平的管理中,也逐漸地擴大總督府殖產部門的職權和業 務,兒玉總督上任後不久,在 1898 年 3 月 10 日公布「民政局殖產課試驗場規程」, 根據此規程,將已設立的臺北縣大龍峒農事試驗場移交給民政局殖產課管理,臺 中、臺南縣兩地的試驗場依然作為委託試驗的對象。此次管理權限轉移目的在魚 將農事試驗的業務,由原來是臺北縣內的「普通事務」分離出來,朝由專門技術 官僚負責的方向管理。31接管後的臺北縣農事試驗場的業務主要有「農作物栽培」 、 「養蠶試驗」 、 「家畜飼養」與「農產物製作」四項業務,職員則是以殖產課的技 術官兼任。32其中養蠶的部份則是移至擺接堡柑林坡庄(今新北市土城區)試驗。 33. 另外三項則是在大龍峒試驗場內進行。 兒玉和後藤如此積極農業試驗的背後動力,大概與自上任以來亟欲推動的臺. 灣財政獨立計畫有關。自領有殖民地臺灣開始,臺灣總督府的會計制度,並非如 同日本國內地方財政,而是隸屬內務省並且獨立的項目,也就是說臺灣總督府在 領臺前幾年的時間,大部分經費來自於中央財政的補充金。1899 年 2 月,兒玉 源太郎總督向中央政府協議並提出著名的「二十年財政獨立計畫」,希望能逐年 減低每年來自國內的補充金,使臺灣成為一個不依賴政府,並具能帶來廣大財源 的殖民地。34因此,與交通事業的改善一樣,設立農事試驗場對總督府來說,就 是一項為了「獲利」而進行的投資。 除了原有三所農事試驗場,1899 年臺北縣方面繼續於三板橋庄修築新的試 35. 36. 作農場。 同年 8 月宜蘭廳也開始修築農事試驗場。 一時之間,農事試驗場的數.                                                                                                                 31〈殖產課農事試驗場規程〉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 32〈分析所及農事試驗塲規程〉 ,《府報》,1898. 年 3 月 10 日。  . 33〈民政局農事試驗要項〉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 34  . 250 冊 2   件。  . 9801 冊第 3 件。  . 東鄉實、佐藤四郎,《臺灣殖民發達史》(臺北:晃文館,1916),頁 351。  . 35〈臺北縣農事試作場變更〉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378. 冊第 17 件。另從報紙資料中可以看  .       到,1899 年 7 月開始由澤井組負責新築東門兩試驗場的事務所及農夫宿舍         等設施,見〈農事試驗所〉,《臺灣日日新報》,1899 年 7 月 1 日,日刊 2 版、〈農事試驗所         の落成〉,《臺灣日日新報》,1899 年 9 月 1 日,日刊 4 版。  . 20.

(27) 量增加,不過大多數集中於臺北地區。直到 1901 年時,兒玉源太郎總督以及後 藤新平民政長官開始對總督府內部的產業部門進行調整,將以往隸屬於民政局的 殖產課改組成為殖產局,下置農商課、拓殖課、權度課三部門,同時在臺南設置 殖產局臺南出張所,作為糖業獎勵的窗口,另外又將設置專賣局,將以往各自經 營的鴉片、樟腦以及食鹽等專賣事業納入其中。從 1901 年的年末,兒玉源太郎 在總督官邸發表了關於其對於臺灣總督府未來要進行殖產事業的著名演說,象徵 性地宣示臺灣必須針對糖業、茶業、稻米、森林、養豚、養牛、菸草等產業進行 介入以及推廣獎勵。37在此架構下,農事試驗場也因為殖產局的改制也所變更, 1901 年 11 月,臺灣總督府讓以往由地方內務課掌理的臺北、臺中、臺南縣試作 場,改由殖產局農商務課負責,主要業務為:「農產、畜產的增殖改良、關於養 蠶之試驗、委託試驗、巡迴講話、農事講習、養蠶講習」 。38不僅負責農作物試作 栽培,也增加了與日本早期農事試驗場很相似的巡迴講話、農業知識講習的業務。 另外,從當年 6 月報紙的社論也可以看出臺灣的農事試驗場發展是以日本國內制 度為本來規劃:. 本島位處溫、熱兩帶,地力膏腴、物產豐富,於米穀、砂糖、菸草、木 藍、養蠶等皆前途有望,而本島人之農事思想尚且幼稚保守,當局者應 作為模範,啟發開導之,以期農產物改良之進步,以免暴殄天惠。本島 歸於帝國之版圖後,當局者已注意此情況,於各縣開設模範農事試驗場 進行各種農作物試種以及土壤肥料之試驗,礙於經費之故,其規模仍 小,成績無法迅速發展。今日為謀大改良進步,擬仿效農商務省於東京 設置直轄試驗場,於九州、山陰、北陸設置三所支場之例,將現在縣廳 所轄的臺北農事試驗場擴大成為總督府直轄之中央試驗場,作為規劃改良                                                                                                                                                                                                                                                                                                                             36〈宜蘭農事試驗所の開設〉 ,《臺灣日日新報》,1899. 年 8 月 11 日,日刊 2 版。不過,在  .       1901 年 12 月公布的「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規程」,適用的範圍僅有臺北、臺中、臺南三         試驗場,並無提及宜蘭廳。   37〈殖產に關する兒玉總督演說〉 ,《臺灣日日新報》,1901 38〈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規程〉 ,《府報》,第. 年  . 1080 號,1901 年 11 月 20 日。  . 21.

(28) 本島農作物,在本島財政獨立的情況下希望以後朝此方向進行。39 兒玉源太郎和後藤新平的產業獎勵政策,是以 1895-1900 年間進行的產業調 查為基礎,希望以各地區的特產物例如:北部為茶;中部為米;而南部為甘蔗等 特性設立生產專區,並加強產業提昇。此外,在經營機關上,由於農作物種類甚 廣,品性不一,因此在經營上,也應該予以分類,例如糧食作物的米、甘藷、豆 類就為「普通作物」 ;甘蔗、茶、樟樹、木藍等加工原料則是「特用作物」 ;而花 卉、蔬菜、水果等需要特殊栽培的作物則為「園藝作物」,這些分類在日後的農 業統計上成為範例,並在農學研究和產業政策上有著各自的意義。 因此,這些分類上也造就了研究單位的分化,例如 1902 年 1 月,在恆春廳 豬勞束社為了培育有用之熱帶植物,成立了「熱帶植物試育場」 ;40再加上改制以 前的「殖產課附屬苗圃」 ,成為園藝專門的研究機關;糖業的部份則是 1902 年 3 月臺灣總督府向內務省提請糖務局官制並獲得通過,1902 年 6 月 17 日以勅令公 布「臨時臺灣糖務局官制」,開始各項糖業獎勵措施,於北、中、南部設置甘蔗 苗圃以進行品種試作;茶業則是以 1903 年 5 月,於桃仔園廳草湳坡庄設置「殖 產局附屬製茶試驗場」,負責試驗機械製茶技術。41. (二) 創立以農學研究為主的試驗機關. 當上述機關成立以後,以往皆交由農事試驗場的作物,便會一一被抽離出去, 而農事試驗場在殖產局內的角色反而曖昧模糊,因此,當時任代理殖產局長的新 渡戶稻造,曾建議總督府成立一座由直轄的中央農事試驗場,作為學理研究的基 地,並進行關於臺灣農業的各項學科的研究,42至 1902 年時總督府已有尋覓新的                                                                                                                 39〈臺北農事試驗塲擴張の説〉 ,《臺灣日日新報》,1901 40〈恒春熱帶植物試植塲〉 ,《臺灣日日新報》,1902 41  . 年 6 月 12 日,日刊 2 版。  . 年 1 月 30 日,日刊 2 版。  .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灣總督府製茶試驗場事業概況》,頁 7。  . 42〈中央農事試驗塲に就て〉 ,《臺灣日日新報》,1901. 22. 年 6 月 20 日,日刊 2 版。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am: I scraped my knee and bumped my head.. Smith: What happened

straight brown hair dark brown eyes What does he look like!. He has short

While Korean kids are learning how to ski and snowboard in the snow, Australian kids are learning how to surf and water-ski at the beach3. Some children never play in the snow

I am writing this letter because I want to make a new friend in another country.. Maybe you will come to Gibraltar

Sam: It’s really nice, but don’t you think it’s too expensive.. John: Yeah, I’m not going to buy it, but I wish I could

[r]

吳佳勳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博士 葉長城 助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吳玉瑩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博士 陳逸潔 分析師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系博士生 林長慶

Secondly, processing religious surveys and drawing up religious laws during early colonial period had made a legal position and standard for future Taiwan relig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