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之因果模式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之因果模式探討"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491·

國立畫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教育心理學報,民 97

'

39 卷, 4 期, 491-512 頁

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之因果模式探討:

罪惡感與羞愧感之中介角色及其

與憂鬱症狀之關係

陳金定

國立台灣體育大學 師資培育中心 本研究旨在考驗所提之因果模式,並從中探討罪惡感與羞愧感在因果模式中之中介角色, 以及兩者與憂鬱症狀之關係。研究對象為高中職一、二年級學生共 653 人(男 314 人、女 339 人)。資料以結構方程模式 (SEM) 、淨相關及半淨相關處理。研究結果顯示:第一, 本研究所提之因果模式獲得支持,然中介角色只有羞愧感有顯著作用。第二,羞愧感與憂 鬱症狀有直接關係'罪惡感必須透過羞愧感才能影響憂鬱症狀。第三,羞愧感排除與罪惡 感之相關後,或是排除罪惡感在羞愧感及憂鬱症狀之相關後,羞愧感與憂鬱症狀仍有顯著 相棚,而罪惡感在以上兩種情形下,跟憂鬱症狀都沒有顯著關係。最後,研究者提出未來 研究之建議。 關鍵詞:依附關僚、釐愧感、罪惡感、憂鬱 結論 憂鬱症被視為二十一世紀之文明病,國內外對憂鬱相關變項之研究頗多。近幾十年來,在眾多 受囑目的相關變項中,依附關係為其中之一。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之關係'在不同研究中雖獲得支

持(王玉梅,民 92; 余金玲,民 94 ;黃曉雯,民 96 ;廖小慧,民 90 ;謝玲玉,民 89

; Evan

&

Wertheim

,

2005;

Margole時,

Markiewicz

,

&

Doyle

,

2005; Miljkovitch

,

Pierrehumbert

,

Karm

aniola

,

Bader

,

&

Halfon

,

2005; Muris

,

Mayer

,

& Meesters

,

2000; Wautier & Blume

,

2004)

,不過兩者之相關並不高,例如在

Simonelli 、 Ray 與 Pincus (2004) 研究中,不同依附型態與憂鬱症狀之相關為.24-.35 '王玉梅(民

92) 研究結果為.29-.39 '黃曉雯(民 96) 研究顯示為-.07-.19 。以上結果似乎反映出,兩者間可能存 有中介變項。

(2)

介於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之中介變項,已在研究上受到探討及支持者包括:情緒壓抑、自主型 偏差態度(洪偉智,民的)、失功能態度(

dysfunctional

attiωdes) 、低自尊 (Robe巾,

Go

t1i

b

,

&

Kassel

,

1996

)、社會階層(

Irons

&

Gilb側, 2005 )、自我增強能力、他人肯定之需求(

Wei

,

Mallinckro品,

Larson

,

&

Zakalik

,

2005) 、情緒調適 (Wei,

Vogel

,

Ku

,

&

Zakalik

,

2005) 、不適應之完美主義、因應能力

(Wei

,

Heppner

,

Russell

,

&

Young

,

2006) 、自我分裂( self-splitting) 、自我隱藏(

self-concealment )( Lopez

,

Mitchell

,

&

Gormley

,

2002

)、自我批判、自我肯定(

Irons

,

Gilbe此,

Baldwin

,

Baccus

,

&

Palmer

,

2006

)、 社會自我效能、自我表露 (Wei,

Russell

,

& Zakalik

,

2005

)。

一些文獻及研究間接反映出,羞愧感( shame) 與罪惡感( guilt) 可能為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之 中介變項,不過尚未有研究探討。

在羞愧感方面,以上「自我隱藏」、「自我批判」及「低自尊」等中介變項是羞愧感特質之一。 Grabe 、 Hyde 與Lindberg (2007) 研究中,羞愧感是身體物化 (body objectification) 與憂鬱症狀之 中介變項。 Thompson 與 Berenbaum (2006) 研究顯示,衝突之人際情境所引發之羞愧感,會塑造出 不適應之「認知-情緒螺旋 J

(cognitive-affective spiral)

,而「認知,情緒螺旋」跟憂鬱症有密切相關。 認知治療理論中兩額形成於兒童時期之核心信念(I 無助」及「不討人喜歡J) 與憂鬱症關係密切,(梁 雅舒、張育嘉、羅振豐、趙丈煜合諱,民94) ,而此兩類核心信念與羞愧感之內涵多有重疊(陳金定, 民俑,投稿審查中)

,

Montgometry

(2006) 認為個人之羞愧感會引發憤怒情緒及報復反應等脆弱心 理狀態,憂鬱症是為了壓抑這些反應。另一方面,依附理論、相關文獻及研究都支持羞愧感形成於 幼年時親子互動(Kauffman,

1989; Stuewig & McCloskey

,

2005) 及依附關係 (Hadley

& Holloway

,

1993;

Johnson

,

2006; Wei

,

Shaffer

,

Young

,

&

Zakalik

,

2005; Wells

,

2003

)。換言之,羞愧感可能為依附關係及

憂鬱症狀之中介變項。

在罪惡感方面,以往認為罪惡感與憂鬱症狀有關係存在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

1994;

Ghatavi

,

Nicolson

,

MacDonald

,

Osher

, &

Lev帥,

2002; Jones

&

Kugl仗"

1993)

,但近年來一些研究發現罪

惡感跟憂鬱症狀無關 (Tangney,

Wagner

, & Gr

arnzow

,

1992; Thompson

&

Berenbaum

,

2006) 。造成這種

不一致結果可能原因之一,在於過去研究末將罪惡感與羞愧感分闊,羞愧感甚至被視為罪惡感

(Tangney

,

Burggraf

,

&

Wagner

,

1995; Tangney

&

Dearing

,

2002) 。將兩者區分之研究,大部分顯示憂

鬱症狀與羞愧感之闢係,高於與罪惡感之關係 (Hobitzelle,

1988; Michaels

,

1992;

Schaefi仗, 1999) 。

Bybee 與 Zigler

( 1996

)研究結果提供另一種解釋:憂鬱症狀不是由罪惡感所引起,而是個人對 罪惡感之不良情緒調適所致。在這些不良情緒調適方式中, 1 內在懲罰反應 J

(intropunitive response)

是其中之一。「內在懲罰反應」是指個人不斷自我責備,最後導致自我怨恨、自我毀瓣,這些反應具 有類似羞愧感之特賞。換言之,罪惡感與憂鬱症狀可能沒有直接關係,而是透過不良情緒調適方式, 產生類似羞愧感之特質而導致憂鬱症狀。由於不良情緒調適是不安全依附關係之反映(Cole-Detke

&

Kob此,

1996)

,以上看法也間接說明依附關係、罪惡感與憂鬱狀態之關係,以及罪惡感與羞愧感之關 f系。 罪惡感興羞愧感是兩種不同之情緒。罪惡感產生於個人在真實或想像的情境中違反規範,而造

成別人困擾 (Kugler

&

Jones

,

1992) 。罪惡感的焦點放在犯錯行為上,當事人後悔做了某些事,期望

有所補償 (Tangney

et a

l.,

1995)

,因此罪惡感被認為是適應性與道德性情緒(Tan伊ey, 1991) 。研究

上發現罪惡感跟適應行為有關(Lu阿拉, Panish, Fe叮叮i,

&

Razzino

,

2001) 。

羞愧感是一種自卑 (inferority )情緒,產生於個人覺得自己像是毫無遮掩地呈現在別人面前。這 種暴露感覺驅使個人將注意力轉回,並且以挑剔、批判方式檢驗自己,而癱瘓自我功能 (Kaufm妞,

(3)

依附關係與憂鬱之因果模式探討

·493·

望躲藏、逃避或報復。因此,羞愧感引發逃避反應,而非面對問題(Tangney, 1995) 。陳金定(民俑, 投稿中)依以上定義,將羞愧感產生之歷程圖示於圖1 。 覺得他人眼睛看透自己

..

..

以批判、挑剔方式檢驗自我 將注意力轉至自我身上 (他人評價) (自我評價)

羞愧感

叫一

自覺沒有價值、天生有缺陷 (自我癱瘓) 註:圖引陳金定,投稿中 圖 1 釐愧感產生之歷程

罪惡感與羞愧感之差別包括(Tangney

&

Dean峙, 2002): (1)罪惡感針對事件或行為,羞愧感針

對當事人本人,因此蓋愧感帶給當事人之痛苦多於罪惡感。 (2)羞愧感影響當事人之自我概念或自我 認定,罪惡感則不具此影響力。 (3)罪惡感之當事人會後悔、承認過錯、道歉、補償,羞愧感則引發 當事人自我攻擊及自我防衛。 (4)罪惡感造成當事人內在、特殊及不穩定歸因,羞愧感造成當事人內 在、全面及穩定歸因。 (5)罪惡感源自關心自我對別人造成之影響,而蓋愧感源自關心別人對自我之 評價。 以上罪惡感與羞愧感之區別及一些研究結果似乎反映出,羞愧感在憂鬱症狀中扮演之角色重於 罪惡感。例如罪惡感跟憂鬱症狀之關連,來自於罪惡感與羞愧感之共同因子,而非罪惡感本身(Tangney

et a

I.,

1992) 。羞愧感去除跟罪惡感之相關後,與憂鬱症狀仍有顯著關係,而罪惡感去除跟羞愧感之

相關後,與憂鬱症狀之相關不顯著 (Harder,

Cutler

,

Rockart

,

1992; Tangney et a

I.,

1992) 。

其他研究也有類似結果,例如羞愧感排除跟罪惡感相關部分後,與憂鬱症狀之相關,仍高於罪

惡感與憂鬱症狀之相閱 (Harder

et a

I.,

1992)

,或罪惡感排除跟羞愧感相關後,與憂鬱症狀之相關轉

為負相關(

Stuewig

&

McCloskey

,

2005

)。

Pineles 、 S甘eet 與 Koenen (2006) 研究進一步發現,罪惡感去除跟羞愧感重疊部分後,跟心理 異常沒有關連,例如憂鬱症狀、焦慮、 PTSD 。但是,羞愧感去除跟罪惡感重疊部分後,跟心理異常 仍有相關。換句話說,羞愧感或羞愧感與罪惡感之重疊部分,可能比罪惡感更能詮釋心理異常。

Averill 、 Diefenbach 、 Stanley 、 Breckenridge 與 Lusby (2002) 綜合其他人研究認為,早年之測 量工具,將罪惡感與羞愧感視為同一建構。或許因為羞愧感被當成罪惡感,使得罪惡感跟某些心理 異常之關係被誇大。當罪惡感興羞愧感被視為兩個不同建構後,罪惡感被誇大之影響,才被歸回羞 愧感之作用。 Pineles 等人(

2006

)進一步指出,連結羞愧感興心理異常的中介變項是自我隱藏

(

self-concealment) 。自我隱藏是羞愧感的核心特質,也是區分羞愧感興罪惡感的重要因素之一。羞 愧感者會試圖掩藏自我缺陷,以避免缺點暴露在他人面前,而罪惡感者會試圖彌補自我缺失,因此 比較願意面對缺失行為。 Orth 、 Berking 與 Burkhardt (2006) 之研究反映出另一種觀點:羞愧感引 發反努行為( rumination) 而導致憂鬱症狀,而罪惡感不引發反努行為,因此不會導致憂鬱症狀。所 謂「反獨行為」是指思考一重複及被動地圍繞在負面情緒與困擾症狀上(例如“我是如此地愚蠢")及

擔心困擾問題之意義 (Lyubomirs旬,

Caldwell

,

&

Nolen-Hoeksema

,

1998;

Nolen-Hoeksen尬, 2000) 。因

(4)

究之支持(

Cheung

,

Gilbe此,

&

Irons

,

2004

)。

雖然愈來愈多的研究結果偏向支持羞愧感與憂鬱症狀之關連,並且降低罪惡感與憂鬱症狀之關 係,但也有稀少之研究呈現相反結果,例如排除跟罪惡感相關部分後之羞愧感,與憂鬱症狀沒有顯

著相關,而排除跟羞愧感相關部分後之罪惡感,與憂鬱症狀仍有顯著相關 (Alexander, Brew妞,

Vearnals

,

Wolff

,

&

Le缸~ 1999) 。

造成兩額不一樣研究結果的可能原因之一,在於排除第三變項影響之方法,有些研究採用半淨 相關或部分相關(

semi-partial correlation) (Harder et a

I.,

1992; Tangney et a

I.,

1992)

,有些研究採用淨

相關 (Pineles

et aI

,

2006; Alexander et a

I.,

1999) 。此外,目前這方面研究使用的測量工具,偏向測量

情境或狀態罪惡感與羞愧感,而非特質罪惡感與羞愧感。因此無法確知特質罪惡感及羞愧感興憂鬱 症狀之關係,是否穎似大部分研究結果。 綜合以上所言:第一,羞愧感與罪惡感可能為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之中介變項。第二,羞愧感 及罪惡感兩者與憂鬱症狀之關係,可能是直接或間接,或兩者都有。在間接關係中,羞愧感透過罪 惡感之關連,才與憂鬱症狀有相關,亦即罪惡感為羞愧感與憂鬱症狀之中介變項。或是罪惡感與憂 鬱症狀之關連,來自羞愧感之中介角色。第三,過去研究結果不一致,可能跟測量工具與統計方法 有相關。 因此,本研究目的有二:第一,探討以罪惡感興羞愧感為中介變項之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之因 果模式,並瞭解罪惡感與羞愧感之中介角色。研究中所謂憂鬱症狀是指以憂鬱症靜斷標準為測量內 容所測之結果。第二,使用特質罪惡感興羞愧感量衰,並以半淨相關及淨相關統計方法,探討罪惡 感、羞愧感與憂鬱症狀三者之關係'以驗證 Alexander 等人(1 999) 、 Pineles 等人 (2006) 及 Harder 等人( 1992) 研究結果上之差異。 依攤上述,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之因果模式中,以罪惡感與蓋愧感為中介變項之因果模式可能 有三種:第一,罪惡感與羞愧感問時為中介變項,兩者之關係為羞愧感中介於罪惡感興憂鬱症狀之 間。第二,罪惡感興羞愧感同時為中介變項,兩者之關係為罪惡感中介於羞愧感興憂鬱症狀之間。 第三,模式中之中介變項,只有羞愧感,不加入罪惡感。茲將以上三模式分別命名為模式一、模式 二及模式三。綜合以上三模式,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之因果模式如圖 1 、圖 2 所示。 圖 2 位閉關保與憂鬱症獄之因果模式路徑圖

(5)

依附關係與憂鬱之因果模式探討

·495·

ε1

E

,

E

,

&] &2 &3 &4 &6

E. E7 圖 3 依附關僚、釐愧屬、罪惡感興憂鬱症狀之結構方程模型圖

方 法

本研究受試者為高中職一、二年級學生共653 人(男 314 人、女 339 人) ,分別來自成淵高中、 屏東高中、基隆女中、中山工商、育誠高中、龍潭農工、暖暖高中、藝術高中、建功高中、成德高 中、清水高中。抽樣方法是以班級為單位之隨機抽樣,但以獲得同意之學校為主。 依據Kline( 1998) 之建議,使用結構方程模式分析資料時,受試者人數與參數之比,至少要5:1 。 本研究共 14 個觀察費項,參數上限數目共105 個 [v(v+1)/2' v=觀察變項數凹,受試樣本至少要525 人。因此,本研究受試者人數符合Kline (1998) 之建議。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之工具包括「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高中職生罪惡感量表」、「高中職生羞愧量表」

(6)

及「青少年憂鬱量表」。

(一)父母與間儕傲耐量表

本量表用來評估青少年的依附關係,由楊淑萍(民84 )修訂 Greenberg與 Amsdem (1 981) 所編

之 r

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J 。原量表分為兩分量表包括: r 依附父母分量表」與「依 附同儕分量表」。每一分量表因素結構各包含「信任J (trust) 、「溝通 J (communication) 與「疏離」

(

alienation) 等三因素。修訂後之量表分為三分量表,分別為: r 依附母親分量表」、「依附父親分量 表」及「依附同儕分量表」。前兩者之困素結構與原量表一樣,後者之因素結構只包含溝通與疏離。 共 60 題,為 Likert 之五點量表。 三分量表之 Cronbachα 係數介於.47-.94 '重測信度係數介於 .71-.88 。效度方面,所有題目之 因素負荷量介於.45-.75 。本研究只使用「依附母親」與「依附父親」分量表。 由於「信任」與「溝通」分量表題目為正向題, r 疏離」分量表為反向題,依撮 Bollen

( 1984)

之看法,使用結構方程模式分析資料時,潛在變項之各觀察指標變項應為正相關。因此分析資料時, 將「疏離」分量表反向計分,並更名為「親近」分量表。 (二)寓中職生罪惡感量表 1.量表內容及計分方式

本量表用來測量高中職生之特質罪惡感,由研究者所編,內容架構依據O'Connor、 Be叮、 Weiss 、

Bush 與 Sampson (1997) 所編之 r

The Interpersonal Guilt Questionnaires

J 。該量表包括四因素:

(1)

存活者罪惡感 (survivor

guilt)

:指當事人期待獨立於父母,但是擔心這樣做,將傷害父母。(2)分離

罪惡感 (paration

guilt)

:指自己的狀況若比別人好,便感覺似乎背叛他人。(3)全能責任罪惡感

(omnipotent responsibility guilt)

:指誇大背負他人福祉之自我責任。(4) 自我怨恨罪惡感(

self-hate

guilt)

:為了維持跟他人之關連而接納負面之自我觀點。 編製本量表時,依據原量表之因素架構及每一因素之定義,共編24 題,每一分量表各 6 題,為 Likert 五點量表。 2.確立正式量表 以探索性因素分析選取因素及題目,並以驗讀性因素分析進行信效度考驗。在探索性因素分析 方面,受試者為高一至高三學生共195 人(男 79 人、 116 人) ,分別來自楊梅高中、屏東高工及中山 工商。以主成分、極變法正交轉軸進行,結果得出六因素,再依據特徵值大於1 及所訂之因素架構 選取四因素,每因素3 題,全量表共 12 題,因素負荷量介於.56-.82 。 在驗證性因素分析方面,受試者共443 人(男 221 人、女 222 人)來自育誠高中、龍潭農工、 暖暖高中、楊梅高中、海清工商。依撮Kline (1998) 之建議,受試者人數與量表參數之比,至少要

5: I

0 本量表共四個潛在變項, 12 個觀察指標變項,參數上限數目共 78 個,受試者人數至少要 390 人。因此,本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受試者人數符合要求。

資料常態性分配考驗結果,單變項常態分配,雖然只有「分離罪惡感」分量表之i 考驗 p>.肘,

但所有分量表之偏態絕對值 (.11-.26) 均未大於 3' 而峰度絕對值(

-.4

4--.21

)均未大於 10 ,且多元 常態性檢驗之Mardia 係數為 1.22 '未大於 3 ,可視為常態性資料,故選用ML 估計法 (Dudley,

1996;

Kline

,

1998) 。 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量表符合基本契合度、整體模式契合度及模式內在契合度之要求。其 中, GFI=.95 、 AGFI=.92 、 RMSEA=.05 、 RMR=.051 、 NFI=.95 、 NNFI=.95 、 CFI=0.97 、 RFI=.93 ;個

別指標信度 (R

2

)介於.3 8-.72 '潛在變項之組成信度介於 .69-.81 '潛在變項平均變異抽取量介

於.43-.鉤。表示本量表有可接受之信效度。量表因素分析結構圖見圖 4 。

(7)

依附關係與憂鬱之因果模式探討 ·497· .43

60

.48 .46 .47 .56 .49 .28 .48

60

.62

.49

J J

...~.39 一~

-.z-•

一~-

...

一.49 一亡34

~k

一.~..一

、----.5 9~ ~一~六三 2L戶戶~1f

\之三三E一一-- .3

2

一一一一一-- 月~ ~ 圖 4 r 罪居感量表」驗單性因賽分析結構圖 (三)寓中職生釐愧..衰 本量表在測量高中職生之特質羞愧感,為陳金定所編(民 96· 投稿中)。題目主要依據Kaufman

(

1989) 對羞愧感之定義,而分為「他人評價」、「自我評價」及「自我癱瘓」三分量表,共 11 題, 為 Likert 之五點量表。 驗證性因素分析之信效度考驗結果顯示,量表符合基本契合度、整體模式契合度及模式內在契 合度之要求。其中!

GFI=.97 、 AGFI=.95 、 RMSEA=.05 、 RMR=.O鈞、 NFI=蚓、附FI=.99 、 CFI= l.OO 、 盯1=.99 ;個別指標信度(R2)介於.48-.82 .潛在變頃之組成信度介於.82-.94 .潛在變項平均變異抽 取量介於.60-.79 。 (四)青少年憂鬱置費 本量表由黃君瑜與許丈耀(民 92) 所編,內容包含數種憂鬱症診斷標準,用以篩檢畫灣地區高 憂鬱青少年,全量表共 31 題,作答方式從「是」與「否」擇其一。信度方面,內部一致性信度為 .86

再測信度 .76 。效度方面,與見童憂鬱量表、生活狀況量表及自殺危險程度之效標關聯效度介 於.48-.79 .與因應量表之效標關聯效度為-.51 ;以對照團體法檢驗其效度,顯示本量表能夠有效區分 一股組、犯罪組及憂鬱組。

結果

一、做闖關係與憂鬱症狀三種因果模式之分析比較 (一)資料常態性考驗 採結構方程模式分析因果模式資料。在 14 個單變項常態分配考驗中,只有 3 個分量表(自我評 價、分離罪惡感、全能責任罪惡感)之單變項常態分配i 考驗 p>.05 。但是所有分量表之偏態絕對值

(

-.31-.96) 均未大於 3· 峰度絕對值(-.43-.70 )均未大於 10· 而且 Mardia 係數為1.1 6· 宋大於 3

可視為常態資料,故採用 ML 估計法估計參數 (Dudley.

1996;

Kline

,

1998) 。

(8)

(二)三因果模式之基本契合廈、重體契合度與內在契合廈 因果模式相關矩陣示於表1 '因果模式整體契合度指標摘要表示於表3 。由表 3 可知,修正前因 果模式整體契合度大部分不符合標準。資料結果顯示,I 依附母親」與「依附父親」分量表各觀察指 標誤差項呈現多重相闕,可能原因包括:第一,原量表「依附父母」分量表,並未分為「依附母親」 與「依附父親」。圍內修正該量表時,將兩者分聞,各自進行統計處理,因此兩者題目內容雖稍有不 同,但大部分相同。第二,圍內修正版量表,非採用結構方程模式處理。由於每一分量表題目都大 於 Kenny (1979) 所建議之 2~4 題,致使觀察指標有過多誤差相關出現。 依擴資料在「依附母親」與「依附父親」兩潛在變項所呈現之觀察指標變項(信任、溝通與親 近)誤差結果,將某些觀察誤差項設定為相關。從表3 可知,修正後三個因果模式皆顯著優於修正 前模式。誤正後三因果模式之估計參數顯著性考驗及標準化數值摘要表示於表2 '三模式之徑路圖示 於圖 5 、圖 6 、圖 7 。 1.三因果模式之基本契合度 從表 2 及圖 5 、圖 6 、圖 7 來看,三因果模式皆符合基本契合度要求,包括:(1)沒有負的誤差變 項。 (2)誤差變異都達顯著水準。(3)估計參數之間相關絕對值沒有接近1 (估計參數間相關絕對值皆 在 .63 以下)0 (4)所有指標變項因素負荷量皆高於.鉤,低於.95 0 (5)沒有很大的標準誤。 變項 盤阻量單 1.信任 2.溝通 3 親近

盤阻玄盤

4.信任 5.溝通 6.親近 羞盟盛 7.他人評價 8. 自我評價 9. 自我癱瘓 墨墨盛 10.存活者 罪惡感 1 1.分離 罪惡感 12.全能責任 罪惡感 13. 自我怨恨 罪惡感 .靈童車拉 14.憂鬱症狀

平均數

標準差 表 1 億附關係與憂鬱症狀因果模述各鍾頂之相關組陣

2

3

4

5

6

7

8

9

10

II

l2

13

14

577

.616

引用 A “可

mmm

mmmm

mmm

叫mMA

血翩

mm

口Ae “

mm

mmm

mmm

mmm

-.1

28

-!助弋 148

-.CJ70

.018

-J儡 317

304

355

.1

54

218

.1關.慨 n

.050

.1

66

213

.1

31

341

翩翩-騙.的鵬弋叫.1 46

210

.I酬 285

558

-.1

33

-.I瞄-.1 53

-.1I

0

-翩弋Il5

346

374

.436

1咽 3位 381

-.304品 l 晶晶 -217

-Z16

528

5f9歸.24 1

.1

42

.1

49

321

21377

3州7

2

1.

671

位期

W355 30.746

9525

8.知

7.

«12

6.

749

8.

001

動倆

7.00

to,必8

(9)

·499·

依附關係與憂鬱之因果模式探討 2.三因果模式之整體契合度

從表 3 可知,修正前因果模式與修正後三因果模式之比較'i 考驗都達顯著差異,表示修正後

三因果模式優於修正前因果模式。三因果模式中,模式一與模式二在整體模式獎合度上沒有顯著差

異,模式三與模式一、模式二之

i 考驗連顯著差異 (i=252.24

'p

<

.05)

,模式三其他的契合度指標

也都優於模式一與模式二。就整體契合度來說,模式三優於模式一與模式二,而且模式三整體契合 度指標都符合要求。 3.三因果模式之內在契合度

一二

-PVY

戶"少

MfMU

少除除除除

ω

們除

Mf

MV

除除徐帥

TMVMtMfMVMI

甘JPP

式 -89193rbyoAOA 刪刪刪刪 ld 刪仆刪 Y 刪刪刪 22AiA' ,-DAM-2

-i

模一

要一臨三

-PMV

MVV

VMV

MV?"voVHTHtpy4YMTMYMfMUM-MVMfpp

摘 -MM 丈 -89393rbySB 滔滔 5YMdi 」 iydrb2lA23rbhM12

值一堂堂

••• --IZ 凋」 -e ' ‘-ye-T 曲, •• 7 也,

-tMMmnMmmnmmMm

扭曲

nmmm

晶晶

MmmnmnM

刷品

mmn

mm

翩翩

MAm

準一模一

呵呵一一一一

-vvv

伊:除除除除一少除

W除尸除除除

FVVYVP3

遍一拭三叫“一州的一

ω

口刪刪刪刪衍刪

1

MM

刪刪刪

MMi--iM

M

Ea-可 -a-PE 舟,&勻,缸, i'i 呵,企勻,街

考一一

制-d

排一

-mw-ww-MM-WMW

一柳州州

mmmmmwmmwmmMMWWWW

-f

­

E 一三 Mtpvvp?ppv-V5MT5"7 叭"“ VMVVHJHJMI 神rwhMVFPMT 一

書一尉二口

M-Mω

一的口

-MMMMJU

5"

心的

ω

叫幻

MMMM

M

MMM

計 -E221122111

•.

I l l 1 t 一

估一一一一一除除除除一的除倒除

m

除除除

η77718112lol7

一頂

式一拭了

mm-Mmm-M

肘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川

55ωωAUSMM31

一續

果一盤二二仰的一的昕一個的一仰仰"一伯伯伯但口

mMW

訂“叮叮船們刮到但到

mwM

口一

因一盤試一

L

L.I.--一

直盯了

mm

一朋

m-MM-mmm-mmmmnmMNMm

晶晶

mMmmm

MD

狀一能

-Ill--樹一三一∞行

ηωω

衍∞們

HM

∞除除除∞口除的除

η

除除除

η

別的“盯妙的神"“

mMMm

幻到一

書一;主 llIll--ll 刪刪刪 1.. 刪--刪 l 刪刪制 148ZZLLaaaz4 立一 憂一鐘點一 13l 一

闖一明自己一

ωfzzmMC

肘mmM

肘nMnn

好mMMMMm

昂昂

MHMnL

關一盟關一 11ll11lIll11. , 1.7 日 83 釘到 l88UU42

倒一些

LLmnI

MD

HHAM

岫肘肘

mmm

晶晶

Ammfmm

-4 到一 Ill1ll 模一

12

.5

1*

12.92*

1

3.

59*

13.13*

7.79

13.86

8.86

3.14

2

1.

87

3

1.

37

1.5

9

8.55

8.54

18.75

12.71

表 2 參數

叫她悄地站地加相加悅枷地加糊

hhhhQmnmo

仙且仙"叫色心丸"的"的

hhh

品們已-.3

9*

.3

7*

.3

9*

.3

6*

39*

.3

6*

4

.3

2

2.25

£1 £2

(10)

表 2 (續) E3

3.88

3.88

3.81

.3

2

.3

2

.3

3

12

.1

0*

12

.1

0*

1

1.

55*

.3

1*

31*

.3

0*

E4

3.64

3.64

刪除

.25

.25

刪除

14

.64*

14.64*

刪除

.64*

.64*

刪除 E5

3

.4

3

3

.4

3

刪除

.24

.24

刪除

14.05*

14.05*

刪除

.60*

.60*

刪除 E6

4

.1

8

4

.1

8

刪除

.28

.28

刪除

14.81 *

14.81 *

刪除

.65*

.65*

刪除 E7

2

.5

4

2

.5

4

刪除

.21

.21

刪除

12

.1

9*

12

.1

9*

刪除

.5

0*

.50*

刪除 E8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3.73

5

.5

2

5

.5

7

.3

9

.50

.5

1

9.63*

10.94*

10.95*

.56*

.83*

.83*

2.09

1.

41

刪除

.28

.21

刪除

7

.3

3*

6.84*

刪除

1.

00*

.67*

刪除

20.90

20.92

2

1.1

4

1.3

7

1.3

7

1.3

7

15

.3

2*

12.53*

15.44*

.51 *

.51*

.5

2*

*代表 p<.05 表 3 位闖關保與憂鬱症狀因果模式考驗修正前後之整個契合度指標摘要表

絕對契合度

j

idiff

d!

tid!

GFI

AGFI

RMSEA

模式修正前

630

.4

1

70

9.01

.88

.82

.1

1

模式修正後 模式一

339

.3

1

67

5.06

.93

.89

.08

模式二

339

.3

1

67

5.06

.93

.89

.08

模式三

87.07

29

3.00

.98

.95

.05

修正削模式與模式一或

29

1.1

1

3

(p<.05)

二'l 比較 修正前模式與模式三

543

.3

4

41

(p

<.05)

t'

tt卜M較

模式一或二與模式三

252.24

38

(p<.05)

x

2

比較

增值契合度

NFl

NNFI

CFI

RFI

模式修正前

.90

.88

.91

.87

模式修正後 模式一

.95

.94

.96

.93

模式二

.95

.94

.96

.93

模式三

.98

.98

.99

.97

精簡契合度

PGFI

模式修正前

.59

(PGFI 須大於 .50) 模式修正後 模式一

.59

模式二

.59

模式三

.5

1

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三個因果模式之測量模式契合度指標數值摘要表 個別指揮信度 潛在變項之 潛在變項平均變異

(J!

p

Jf)

組成借度 抽取量 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二 表 4 變項 依附母親 (~l) 信任 (Xl) 溝通 (X

2

) 親近 (X

3

)

.71

.81

.5

2

.71

.81

.52

(續下頁)

(11)

依附關係與憂鬱之因果模式探討

·501 .

義 4 (續) 依附父親 (~2)

.82

.82

.82

.60

.60

.60

信任(~)

80

.80

.82

溝通 (X

S

)

.61

.61

.60

親近(~)

.4

0

.4

0

39

羞愧感 (η1)

.85

.85

.85

.65

.65

.65

他人評價 (Y

1

)

.61

.61

61

自我評價 (Y

2

)

.64

.64

.63

自我癱瘓 (Y

3

)

.69

69

.70

罪惡感(向 2)

.73

.73

刪除

.40

.4

0

刪除 存活者罪惡感(Y4)

.3

6

.3

6

刪除 分離罪惡感 (Y

S

)

.4

0

.4

0

刪除 全能責任罪惡感(Y6)

.3

5

.3

5

刪除 自我怨恨罪惡感(Y7)

.50

.50

刪除 憂鬱症狀(向 3) 憂鬱症狀 (Yg)

1.

00

1.

00

1.

00

1.

00

1.

00

1.

00

1.

00

1.∞

1.

00

模式內在契合度包括兩個層面,一為測量模式之契合情形,二為結構模式之契合情形。 (1)三因果模式之測量模式契合情形 測量模式之契合度可以從因素負荷量、個別指標信度、潛在變項之組成信度及潛在變項平均變 異抽取量來看。從表 2 、表 4 可知: (1)三因果模式中,所有估計之因素負荷暈 t 值皆違顯著水準。 (2) 三因果模式在個別指標信度、潛在變項之組成信度、潛在變項平均變異抽取量等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3)三因果模式中,各潛在變項之組成信度皆高於 .600 (4)在模式一與模式二,潛在變項平均變異抽取 量,除了「罪惡感」潛在變項低於.50 外,其他皆高於.50 。在模式三中, r 罪惡感」潛在變項被刪除, 其他潛在變項卒均變異抽取量皆高於 .50 。 綜合以上結果,三因果模式之測量模式指標數值,除了模式一及模式二「罪惡感變項」之潛在 變項平均變異抽取量較低外,其他都在可接受範圍內,而且三因果模式沒有顯著差異。 (2)三因果模式之結構模式契合情形 從表 2 、圖 5 可知,在因果模式一中,結構參數 γ11

=-.26

(從「依附母親」到「羞愧感」之路徑)、

Y12=-.19

( 從「依附父親」到「羞愧感」之路徑)、自 31=·72 (從「羞愧感」到「憂鬱症狀」之路徑)、 自12=·52 (從「罪惡感」到「羞愧感」之路徑)之 t 值達顯著水準,而 Y21=-.04 (從「依附母親」到「罪 惡感」之路徑)、 Y22=.03 (從「依附父親」到「罪惡感」之徑路)、恥 2=-.04 (從「罪惡感」到「憂鬱 症狀」之路徑)之 t 值未達顯著水準。模式一資料顯示, r 依附母親」與「依附父親」潛在變項對「罪 惡感」潛在變項沒有顯著直接作用,而「罪惡感」潛在變項對「憂鬱症狀」潛在變項沒有顯著直接

作用。「羞愧感」、「罪惡感」與「憂鬱症狀」潛在變項之 R

2

(1-殘差變異量)分別為.4 4 、 .00 及.49·

表示「依附母親」、「依附父親」與「罪惡感」三潛在變項能解釋「羞愧感」潛在變項 44%之變異量, 「依附母親」與「依附父親」兩潛在變項無法解釋「罪惡感」潛在變項任何變異量,而「羞愧感」 與「罪惡感」兩潛在變項能解釋「憂鬱症狀」潛在變項 49%之變異量。

(12)

f

.2S·

f

14·

\

f

.OS·

、 .20·

29·

19·

4S·

39·

60·

圖 5 r 怯闖關保與憂鬱症狀因果模式」模式一徑路圖 .64·

.60·

65· .50· 從表 2 、圖 6 可知,在因果模式二,結構參數1"

=-.29

(從「依附母親」到「羞愧感」之路徑)、

112=-.18

(從「依附父親」到「羞4愧感」之路徑)、 121=.1 4 (從「依附母親」到「罪惡感」之路徑)、122=·14

(從「依附父親」到「罪惡感」之路徑)、恥1=·72 (從「羞愧感」到「憂鬱症狀」之路徑)、 ~21=.62 (從「羞愧感」到「罪惡感」之路徑)之t 值達顯著水墊,而 132=-.04 (從「罪惡感」到「憂鬱症狀」 之路徑)之 t 值未達顯著水準。模式二資料結果顯示, r 罪惡感」潛在變項對「憂鬱症狀」潛在變項 沒有顯著直接作用。「羞愧感」、「罪惡感」與「憂鬱症狀」潛在變項之R2 (1-殘差變異量)分別 為 .17 、.33 及.峙,表示「依附母親」與「依附父親」兩潛在變項夠解釋「羞愧感」潛在變項17%之 變異量, r 依附母親」、「依附父親」與「羞愧感」三潛在變項夠解釋「罪惡感」潛在變項33%變異量。 「羞愧感」與「罪惡感」兩潛在變項夠解釋「憂鬱症狀」潛在變項49%之變異量。

(13)

依附關係與憂鬱之因果模式探討

f

28·

/

.14· 『\

f

08·

29· 19· 48· 20· 39· .60·

·503·

。39~ 他人評價 VI .78· .51· .00 64· 60· 65· .50· 圖 6 r 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因果模it .J模式二徑路圖 從表 2 、圖 7 可知,在因果模式三,結構參數之t 值皆達顯著水準,

Y

I1

=-·29

(從「依附母親」到 「羞愧感」之路徑)、 YI2=-.1 8 ( 從「依附父親」到「羞愧感」之路徑)、仇 1=

.70

(從「羞愧感」到

「憂鬱症狀」之路怪)or 羞愧感」、與「憂鬱症狀」潛在變項之R

2

(1-殘差變異量)分別為 .17 及.48 。

表示「依附母親」與「依附父親」兩潛在變項能解釋「羞愧感」潛在變項17%之變異置, r 羞愧感」 潛在變項能解釋「憂鬱症狀」潛在變項48%變異量。

(14)

/

.28*

\

f

.14* 、\

f

.07*

\

29" .20" .48* .18* .40* .61* .39" .37" 30" 他人評 價 YI 自我評 價 Y, 自我癱 瘓 Y, .70* .83* .00. .52* 1.00* 圖 6 r 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因果模式」模式三徑路圖 從以上三因果模式之路僅可以看出, I 罪惡感」潛在變項對「憂鬱症狀」潛在變項之作用,在模 式一只有顯著間接作用,在模式二沒有顯著直接作用。「羞愧感」潛在變項對「憂鬱症狀」潛在變項 之作用,在模式一有顯著直接作用,在模式二有顯著直接作用,但沒有顯著間接作用。因此, I 罪惡 感」潛在變項跟「憂鬱症狀」只有間接關係,而「羞愧感」潛在變項跟「憂鬱症狀」只有直接關係。 為避免受到多元共線性問題影響,潛在變項間相關應低於 .90 。本研究三個因果模式所有潛在變 項間之相關介於-.3 8-冊,因此沒有多元共線性問題。 3.效果 三因果模式之總效果及間接效果整理於表 5 。從總效果來看,模式一與模式二總效果相同,從「依 附關係」透過以「羞愧感」與「罪惡感」為中介對「憂鬱症狀」之影響,來自「依附母親」潛在變 項之間接效果為 .20 '來自「依附父親」潛在變項之間接效果為 .13 '兩者之和為.3 3 。在模式三中,單 以「羞愧感」為中介之輝、效果為 .32 (I 依附母親」之效果為 .20 、「依附父親」之效果為 .12 )。從以上 資料顯示, I 罪惡感」潛在變項在因果模式中,對輝、效果沒有顯著作用。 綜合以上三因果模式之比較可歸納出: (1)在模式基本契合度方面,三因果模式沒有顯著差別。

(15)

依附關係與憂鬱之因果模式探討 ·505· (2)在整體契合度方面,模式三優於模式一與模式二。(3)在模式內在契合度方面,模式三在測量模式 契合情形及結構模式契合情形皆優於模式一與模式二。(4)在效果方面,三模式的總效果沒有顯著差 異。以上結果顯示,模式三比模式一、模式二精簡,而且總效果與模式一及模式二沒有顯著差異。 總結來說,以羞愧感興罪惡感為中介變項之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因果模式雖受到支持,但以中 介角色來說,罪惡感在模式一必須透過羞愧感為中介才能影響憂鬱症狀,而在模式二沒有顯著作用。 從總效果來說,罪惡感之中介角色在因果模式中沒有顯著作用。因此,羞愧感在國果模式中之中介 角色比罪惡感來得重要。

三泊的

mnm

泊的叫

nm-nMnM

nMm

血口一

ηωω

向除除除除一除一

式一 ...ih---1.. 一 ..3

..

3.-l.t. 刪刪刪刪一刪一 ﹒模一

.

一 一 l 一 一

-t

要一姐一一

-35PMV35YMV

一泊的伊

mn

仰的叫少

-3mVMV6

的“

ω

一口一

-E

或一

...MJdρMJ

..1...

志,

il--1...

一..一

-筆

.

l

一一

盟仁的的位

mzz-3

主合法

-zmm-L

間一如一 ..a... 一

.

一 1 的 一 1 一

-1

果一三一除除除除除除除除一除除除除除除除除一恥除一一

制一賊一刪刪刪刪刪刪刪刪一刪刪刪刪刪刪刪刪一刪刪刪刪一一

輛一盤仁一例白

:1

咿咿

-Z

鈣的

Mmmm

一狗叫仰。一一

做一監卿一一

-4-J

封-一一

l254

!

i

l

-一頁

模-去

-dwAJ

mmrm

-一

*

(

個一一一)一口的血

m

-n

M

A

M

-一

..•

z-..5..--3.--- EE--模 一 一 一 一 一

症一盛三

-13Maw!-v

-z

b

M

d

-d

-A

憂一星星 --1 一 一 一 一

-一

係一卜一口的自

mmn

方位

-UMHM

闖一封一 ..Ji 九-•• l 弋叫一 -3. 一 一 . 一 -模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i-數一喃值值一唱值值一喃值值一咽­

f-一接值果值果一接值果值果一撥值果值果一接值一

裹一潛變一直果效果效一直果效果效一直果效果效一直果一

晰岫一瞬間

T

品串巾且也常

T

晶晶巾扭扭峨眉巾晶晶巾勵一盟嚕一

(16)

表 5 (續) 標準誤 t 值 標準化效果值 間接效果 估計效果值 標準誤 t 值 標準化效果值

OY*

152

ny--

.21

.20

刪除

7.20*

-.87

刪除

.3

4*

-.04

刪除

1.

66

.20

8

.4

3*

.3

7*

二、罪惡感、釐愧感興憂鬱症狀之間係比較 (一)在徑路方面 單從罪惡感、羞愧感與憂鬱症狀三者之徑路圖來看,表 5 、圖 5 及圖 6 反映出, r 罪惡感」跟「憂 鬱症狀」潛在變項沒有直接關係,但以「羞 J愧感」潛在變項為中介,可影響「憂鬱症狀」潛在變項, 其間接效果為 .37 0 r 羞愧感」與「憂鬱症狀」潛在變項有直接關係,其直接效果為 .700r 蓋愧感」潛 在變項以「罪惡感」潛在變項為中介,對「憂鬱症狀」潛在變項之影響,其效果為 -.02 。換句話說, 「羞愧感」與「憂鬱症狀」潛在變項有直接關係,而「罪惡感」潛在變項須以「羞愧感」潛在變項 為中介,才能影響「憂鬱症狀」潛在變項。 (二)在淨相關與半澤相關方面 在淨相關方面, r 羞愧感」與「罪惡感」潛在變項之相關為 .52

(p

<

.05)

,

r 羞愧感」與「憂鬱症 狀」潛在變項之相關為了。 (p

<

.05)

,

r 罪惡感」與「憂鬱症狀」潛在變項之相關為 .34

(p <

.05 )

0 r 羞 愧感」與「憂鬱症狀」兩潛在變項排除「罪惡感」潛在變項之共同影響後,兩變項之淨相關為 .65

(p

<

.05) ;

r 罪惡感」與「憂鬱症狀」兩潛在變項排除「羞愧感」潛在變項共同影響後,兩變項之淨相 關為-.05

(p

>

.05

)。 在半淨相關方面, r 羞愧感」潛在變項排除與「罪惡感」潛在變項之重疊部分後,與「憂鬱症狀」 潛在變項之半淨相關為 .61 (p<.05)or 罪惡感」潛在變項排除與「羞愧感」潛在變項之重疊部分後, 與「憂鬱症狀」潛在變項之半淨相關為 -.04

(p>

.05

)。

簡言之,本部分研究結果支持 Harder 等人( 1992) 、 Tangney 等人( 1992) 、 Pineless (2006) 等 人之研究,而不支持 Alexander 等人( 1999) 之研究。

討論與建議

以下從幾方面,說明本研究結果:第一,以羞愧感為中介之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之因果模式獲

得支持,這些結果跟過去一些研究或看法相呼應,包括: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有關 (Evan

& Wertheim

,

2005) 、羞愧感興憂鬱症狀有關 (Andrews

&

Hunter

,

199

7)

,以及一些間接支持蓋愧感為依附關係與

憂鬱症狀之中介變項之研究。第二,罪惡感須透過蓋愧感為中介才能影響憂鬱症狀,以及羞愧感、 罪惡感及憂鬱症狀三者在淨相關或半淨相關上之研究結果,似乎跟過去一些研究或看法類似,包括 蓋愧感對憂鬱症狀之重要性高於罪惡感、罪惡感與憂鬱症狀無關(

Tangney et a

i.,

1992) 、早年之測量 工具可能將罪惡感與羞愧感視為同一建構 (Averill

et a

i.,

2002

)。 從羞愧感與憂鬱症狀之核心特質也可以跟以上看法相呼應。羞愧感涉及個人以挑剔及批判方式 貶低自我價值,此種行為跟憂鬱症患者之兩個核心情念(我無能、沒有人喜歡我) (梁雅舒等合譯,

(17)

依附關係與憂鬱之因果模式探討

·507·

民 94 )不謀而合。此外,在模式一及模式二中,罪惡感潛在變項之「自我怨恨罪惡感」觀察指標變 項的因素負荷量高於其他指標變項。這些結果都說明自我價值受損是羞愧感與憂鬱症狀之共同核心 特質,因此羞愧感與憂鬱症狀之關係才高於罪惡感。 第三,由於「依附母親」與「依附父親」之觀察指標變項之誤差項有多重相關存在,表示依附 關係除了包含「信任」、「溝通」、「親近」三因素外,可能另有其他因素存在,也反映出依附關係與 憂鬱症狀之因果模式效果,可能高於.32 或.33 。 第四,由於罹患憂鬱症之男女比率及男女出現羞愧感與罪惡感之比率可能不同,本研究囡果模 式未考慮性別差異,在解釋結果上應納入此項限制因素。第五,本研究受試者為高一及高二學生, 其他類型之受試者或許會有不同或類似結果。 基於本研究及過去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第一,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之關係雖然再次獲得 肯定,卻只有.32 或.33 不盡理想、之總效果,可能原因有二:(1)依據 Bifulco、 Moran、 Ball 與 Bernzaazni

(2002

)研究發現,不安全型依附雖然與憂鬱症狀有顯著相關,但是在不安全型依附中,退縮﹒忽視 型依附(

withdrawn-dismissive

style) 跟憂鬱症狀有低相關,而生氣﹒忽視型依附(

angry-dismissive style)

跟憂鬱症狀有高相關。或許因為不同依附型態未加以區分,而降低模式之總效果。未來研究可以依 據不同依附型態,提出不同模式。(2)依附關係與羞愧感之迴歸係數並不理想,似乎依附關係與羞愧 感間可能存有中介變項。這一點從Wei 等人 (2005 )之研究獲得支持。未來類似研究,可將此中介 變項加入。 第二,本研究結果雖然跟大部分研究結果類似,但直至目前這方面研究數量仍不多,因此需要 更多研究來驗證。第三,雖然大部分研究支持羞愧感對憂鬱症狀之重要性高於罪惡感,但這種看法 是否也存於其他類型之心理異常,則有待未來研究檢驗。 第四,羞愧感貶抑及傷害整體自我,跟心理異常之關係逐漸受到肯定,因此處理羞愧感之方法 值得開發。第五,罪惡感與羞愧感跟心理疾病關係密切,國內對罪惡感或羞愧感之研究,目前除了 陳金定(民俑,投稿中)一篇研究外,未見有其他研究出現,因此有待國內未來研究開墾。第六, 依附關係之因素結構有待進一步澄清。或許國內學者可以綜合不同學者之觀點,另編一份因素結構 更齊全之量表。第七,鼓勵輔導人員處理依附關係及憂鬱問題時,注意處理當事人之羞愧感經驗, 以實務方式檢驗依附關係、羞愧感及憂鬱症狀之關f系。第八,羞愧感的形成跟那些生命經驗有關及 透過何種歷程催化心理異常之形成,這些問題值得進一步探討,以協助心理疾病之預防。第九,男 女罹患憂鬱症、出現羞愧感及罪惡感等情緒,比率可能不同,未來可依據不同性別,建構不同模式。

參考文獻

王玉梅(民 92) :高職生家庭功能、依附風格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研究。慈濟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博士 論丈。 余金玲(民 94) :大學生依附連續性與憂鬱傾向、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 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偉智(民 95) :情緒壓抑與自我型偏差態度扮演逃避型依附與學齡兒童憂鬱症狀之中介角色。國立 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雅舒、張育嘉、羅振豐、趙丈煜合譯(民94): 認知治療一基礎與進階。台北:揚智。BECK,

J.

S.

(1

995).

Cogniti陀的'er.司py:

Basics and beyond

黃君瑜、許丈輝(民 92) :青少年憂鬱量表編製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 26 期, 167-190 頁。

(18)

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定(投稿中) :羞愧感量表之編製及羞愧感興完美主義、共依附之關係研究。 楊淑萍(民 84) :青少年依附關條、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 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小慧(民 90) :憂鬱症母親的生命述說:內在運作模式-的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謝玲玉(民的) :由兒童期與成人期依附關條探討婦女憂鬱與焦慮之共病。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Alexander,底,

Brewin

,

C.

R.,

Ve訂nals ,丘, Wolff,丘,

& Le

ff

, J.

(1

999). An investigation of shame and guilt in a

depress吋 sample.

British Journal of

Mech臼'iPs)門choiogy,

7

2,

323-338.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

994).

Di.扭1Jostic

and

stati扭扭i

manual of mental

dis,α由r

(4th ed.).

Washington

,

DC: Autho

r.

Andr帥,旦,

&

Hunter

,

E.

(1

997). Shame

,

early abuse

,

and ∞urse

of depression in a clinical sample: A

preliminary

study.αwnition

and

Emoti切"

ii

,

373品1.

Averill

,

P. M.

,

Diefenbach

,

G.

J.,

Stanley

,

M. A.

,

Breckenridge

, J. L., &

Lus旬, B.

(2002). Assessment of

shame and guilt in a psychiatric sample: A comparison of two measur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晶晶r白白'S, 32,

1365-1376.

Bifulco

, A.,

Moran

,

P. M.

,

Ball

, c.,

&

Bernzaaz血,

O. (2002). Adult attachment style. I:

It

s

relationshipωclinical

depression.

Social Psychiatry

&

Psychia甜品的mioii也y,

3

7,

50-59.

Bollen

,

K. A.

(1

984). Multiple indicators: Internal consistency or no necessary relationship?

Q,υ'ality

and Quantit

y,

i

8,

377-385.

Bybee

,

J.

, &

Zigler

,

E.

(1

996). Guilt

,

guilt-evoking events

,

depression

,

and eating disorders.

CUi了由f丹:ychoiogy,

i

5,

113-127.

Che划時,

M. S. P.

,

Gilbe哎,

P.

,

&

Ir

ons

,

C. (2004). An exploration of shame

,

social rank and rumination in relation

to depress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3

6,

1143-1153.

Cole-Detke ,丘,

&

Kob紋,

R.

(1

996). Attachment processes in eating disorder and depression.

Journal of

Consuiting

and 臼1Jical Psych叫'ogy, 6卒~ 282必O.

Dudley

,

B.

(1

996). Common problems in structural modeling. Retrieved November 3

,

2002

,

from

htto://www.arts.auc 姐and.ac.nz/ed u/staff/iha位ielPreparingsem.html.

Evan

, L., &

Wertheim

,

E. H. (2005). Attachment styles in adult

intima胎兒:lationships:

Comparing women with

bulimia nervous symptoms

,

women with depression and women with no clinical symptoms.

European

Eating

DisOl能rs

Review

,

13

,

285-293.

Ghatavi ,瓦,

Nicolson

, R.,

MacDonald

, c.,

Osh仗,

S.

, & Le

vitt

, A.

(2002). Defining guilt in depression: A

comparison of subjects with major depression

,

chronic medical illness and healthy control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Q耐r, 的 307司415.

Grabe

,

S.

,

Hyde

,

J.

S.

,

&

Lindb紅車,

S. M. (2007). Body objectification and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s:

Th

e role of

gend眩,

shame

,

and rumination.

Ps.戶hoiogy

of Women

Ql叫切只刀"

164-175.

(19)

依附關係與憂鬱之因果模式探討

·509·

from disparate dysfunctional families.

Journal of

Counseli也 Psychology,

4

0,

348-356.

Harder

,

D. W.

,

Cutler

, 1., &

Rockart

, 1. (1

992). Assessment of

shame 組d

guilt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Personality Assessmen

t,

59

,

584-604.

Hobitzelle

,

W.

(1

988). The measurement of shame and guilt and the role of shame in depress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

l,

51(02)

,

987B. (UMI No.90090

1O)

Irons ,仁,

&

Gilbert

,

P. (2005). Evolved mechanisms in adolescent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The role of

the attachment and social rank systems.

Journal ofAdolescence

,

2

8,

325-34

1.

Irons

, c.,

Gilbe哎,

P.

,

Baldwin

,

M. W.

,

Baccus

, 1. R.,

&

Palmer

,

M. (2006). Parental recall

,

attachment relating

and

self改ttacking/self-reassurance: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depression.

British Journal of

α1Jical

Psycholog

y,

4

5,

297-308.

Johnson

,

A.

(2∞6).

Healing shame.

Th

e Humanistic Psychologis

t,

34

,

223-242.

Jones

,

W. 丘,

&

Kugl哎,

K.

(1

993). Interpersonal correlates of the guilt invent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

t,

61

,

246-258.

Kaufm悶,

G.

(1

989).

Th

epsychologyofshame.

New York: Springe

r.

Kenny

,

D.

A. (1

979).

Correlation and causality.

New York: Wiley.

Klin巴,

R.

B.

(1

998).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

g.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Kugl哎,

K.

, &

Jones

,

W. H.

(1

992). On conceptualizing and assessing guil

t.

JOUlη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丹:ycholl句y,

62

,

318-327.

Lewis

,

M.

(1 995). 品'ame:

Th

e exposed self

New York: Free Press.

Lopez

,

F. 缸,

Mitchell

,

P.

,

&

Gormley

,

B. (2002). Adult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and college student distress: Test

of a mediational mode

l.

Joumal ofCounseling

Psychology, 叫 460-467.

Lutwak

,

N.

,

Panish

,

J. B.

,

Fe叮叮i,

1.

R.

, &

Razzino

,

B.

E. (200

1).

Shame and guil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ositive expectations and anger expressiveness.

Adolescence

,

3

6,

641-653.

Lyubomirsky ,丘,

Caldwell

,

N. D.

, &

Nolen-Hoeksema

,

S.

(1

998). Effects of ruminative and distracting responses

to depressed mood on retrieval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郎的 339-349.

Margolese

,

S.

,

Markiewicz,血,

&

Doyle

,

A.

(2∞5).

Attachment to parents

,

best friend

,

and romantic partner:

Pr

edicting different pathways to 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泊的 &

Adolescence

,

34

,

637-650.

Michaels

,

S.

1. (1

992).

Th

e relationship of shame to guilt

,

anger and depression in chronic pain patient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

l,

53(03)

,

l6l3B. (UMI No.9220866)

Mi

1]

kovitch

, R.,

Pie

(20)

development of a new measure.

Journal

ofαmeal PsychologJ 石 53, 73-89.

Orth,缸,

Berking

,

M.

, &

Burkh紅dt,

S.

(2∞6).

Self-conscious emotions and depression: Rumination explains why

shame but not guilt is maladaptiv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帥,又 1608-1619.

Pineles

,

S.

L.,

Street

,

A. 且,

&

Koenen

,

K.

(2∞6).

The differential relationships of shame-proneness and

guilt-proneness to psychological and somatization symptoms.

Journal ofSocial

and 臼11lCal PsychologJ 有

2

5,

688-704.

Roberts

,

J.且,

Gotlib

,

I.丘,

&

Kassel

,

J.

D.

(1

996). Adult attachment security an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The

mediating roles of dysfunctional attitudes and low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

y,

7

0,

310-320.

Schaefer

,

D. A.

(1

999).

Th

e difference between shame-prone and guilt-prone persons on measures of anxiety

,

depression and risk of alcohol abus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

l,

6i次07) ,

2389A. (UMI

No.993634

1)

Simonelli

,

L.且,

Ray

,

W.

J.

,

&

Pincus

,

A.

L.

(2004). Attachment model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anxiety

,

wo帥,

and depression.

Counseling

&

Cli

nJ

cal

Ps

ychology Journ

al,

1

,

107-118.

Stuewig

, J., &

McCloskey

, L.

A.

(2005). 前le

relation of child maltreatment to shame and guilt among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routes to depression and delinquency.

Child

Malt!闊的ent,

1

0,

324-336.

Tangney

, J.

P.

(1

99

1).

Moral

affec t:前le

good

,

the bad

,

and the ugl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白這f PsychologJ 石6,

598-607.

Tangney

,

J.

P.

(1

995). Shame and guilt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

In

J.

P. Tangney

&

K. W. Fisher (Eds.)

,

Sel

f-

conscious emotions: The Psychology of

shame, 到此 embarrassment,

and

pn訝。 (pp.

114-139). New

York: 甘le

Guilford Press.

Tangney

, J.

P.

,

Burggraf

,

S.

A.,

&

Wagner

,

P. E.

(1

995). Shame-proneness

,

guilt-proneness

,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In J. P. Tangney

&

K. W. Fisher (Eds.)

,

Sel詐conscious emo的IJ1s:

The psycholog

y,

shame

,

gwl

t,

embarrassmen

t,

and

pnde ωp.

343-367). New

York: 甘le

Guilford

Pr

ess.

Tangney

, J.

P.

, &

Deari呵,

R.

L.

(2002).

Shame andgwlt

New York: Guilford

Pr

ess.

Tangney

, J.

P.

,

Wagner

,

P. E.

, &

Grar也ow,

R. (1

992).

Pronenessωshame ,

proneness to guilt

,

and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Abnormal Psycholog

y,

101

,

469-478.

Thompson

, R.

J.

, &

Berenbaum

,

H. (2006). Shame reactions t everyday dilemmas are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α)[{nJ'tive

Research Therap

y,

3

0,

415-425.

Wautier ,丘,

&

Blume

, L.

B. (2004). The effects of ego identity

,

gender role

,

and attachment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young adults.

Identit

y,

~

(21)

依附關係與憂鬱之因果模式探討 ·511 .

丹:;rchology,

52

,

591-60

1.

Wei

,

M.

,

Vogel

,

D.

L.,

Ku

,

T.

, &

Z

ak:

alik

, R.

A. (2005). Adult attachment

,

affect regulation

,

negative mood

,

and

interpersonal problems: The mediating roles of emotional reactivity and emotional cutof

f.

Journal of

αlunseh'ng Psycholog只 52, 14-24.

Wells

,

G. B. (2003). Lesbians in psychotherapy: Relationship of shame and attachment style.

Journal of

Psychology

&

Human Sexuali

ty,

1

5,

101-116.

收稿日期: 2007 年 06 月 27 日 一稿修訂日期: 2007 年 09 月 04 日 接受刊登日期: 2007 年 09 月 17 日

(22)

Bulletion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

2008

,

39 (4)

,

491-512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 旬, Tai阱,

Taiwan

,

R.O.C.

An Exploration on the Causal Model between Attachment

and Depression:

The Mediating Roles of Guilt and Shame and Their

Relations to Depression

Chin-Ting Chen

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

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test a causal model between attachment and depression

,

with guilt and

shame as mediating variables. Participants were 653 tenth and eleventh-grade students with 314 males and

339 femal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d semi-partial and partial correlat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ausal model was supported

,

but only shame played a significant mediating

role in the mode

l.

Guilt could indirectly affect depression by means of shame as a mediator. Besides

,

when

the shared variance between shame and guilt was controlled

,“

le unique component of shame was still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depression. Finally

,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were suggested.

數據

表 2 (續) E3 3.88 3.88 3.81 .3 2 .3 2 .3 3 12 .1 0* 12 .1 0* 1 1. 55* .3 1* 31* .3 0* E4 3.64 3.64 刪除 .25 .25 刪除 14 .64* 14.64* 刪除 .64* .64* 刪除 E5 3 .4 3 3 .4 3 刪除 .24 .24 刪除 14.05* 14.05* 刪除 .60* .60* 刪除 E6 4 .1 8 4 .1 8 刪除 .28 .28 刪除 14.81 * 14.81 * 刪除 .6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onsistent with the negative price of systematic volatility risk found by the option pricing studies, we see lower average raw returns, CAPM alphas, and FF-3 alphas with higher

1st. To make a study of the routes followed by Huien Tsang and Sudhadana in India. To study the geography, geology, climate and connections of those routes in order to assess

Valor acrescentado bruto : Receitas do jogo e dos serviços relacionados menos compras de bens e serviços para venda, menos comissões pagas menos despesas de ofertas a clientes

MR CLEAN: A Randomized Trial of Intra-arterial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 Buddhism Goes to the Movies: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Thought and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