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The Role of the Euro in International Economy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The Role of the Euro in International Economy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ለ઼̮̝ᅫགྷᑻгҜ

*

߸ᇇഢ**

ၡāāࢋ

歐元(Euro)於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發行,並於二○○二年一月一 日正式在市場流通。歐元發行對國際貨幣與金融體系帶來重大深遠之影 響。歐元在各國外匯準備部位、國際貿易、國際債券市場、股票市場、 外匯市場做為報價、計價或理財工具,也逐漸擴大其交易部位與貨幣功 能,因此提高了歐元之國際地位。本文乃基於文獻分析方法,從事歐元 發行後國際地位之政策分析,研究論證總結指出,歐元已成為國際主要 通貨,在國際貿易、金融與貨幣市場,取得重要國際地位。 ᙯᔣෟĈለ༖ăለ̮ăለ̮ડă੪ҝఱ။ăγ๗ξಞ

*

ү۰ຏᔁ׌ҜᆶߤˠăڒߦϠăૺֲ̚ăՔϛѰăՂពपᄃౘ؄ᅛି଱ٙ೎ኲ̝ᚗෳޙ ᛉĄኢ͛ކ᝝ٺ઼ϲᄂ៉̂ጯ߆ڼጯրٺ 2005 ѐ 12 ͡ 16 ͟͹Ᏹ̝Ķለ༖ᄃБ஧߆ڼķ ጯఙࡁ੅ົĄ

**

̚δࡁտੰለ࡚ࡁտٙࡁտࣶࣘઘٙܜĂe-mail: dchorng@sinica.edu.twĄ ќቇ͟ഇĈ95 ѐ 1 ͡ 13 ͟ć఼࿅͟ഇĈ95 ѐ 4 ͡ 25 ͟

(2)

ಥăለ̮̝ໄهᄃΑਕ

˘ăለ̮̝ໄه

歐 元 乃 歐 洲 單 一 貨 幣 。 歐 洲 單 一 貨 幣 最 初 是 以 「 歐 洲 貨 幣 單 位 」 (European Currency Unit,簡稱 Ecu) 方式於一九七八年出現,主要是做為 計 帳 單 位 。 歐 盟 自 一 九 七 ○ 年 代 開 始 , 即 已 著 手 計 劃 推 動 貨 幣 同 盟 (Committee of the Study of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1989: 11-13)。歐 洲聯盟條約明文規定了歐洲經濟暨貨幣聯盟相關章節,使歐洲貨幣同盟取 得憲法性法源基礎 。歐體條約第二條規定,歐體目標在於建立一共同市場 及一個經濟暨貨幣同盟。第四條第二項規定,歐盟為達前揭目標所採取之 經濟活動包括,採取不可變更之固定匯率以及發行單一貨幣;界定並主導 單一貨幣政策及匯率政策(王泰銓,1997:343)。 依據「歐元發行規則」(OJ, 1998a)第二條規定,歐元乃歐盟及歐元 區會員國之「法幣」(legal tender)。在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十五日及十六日 之馬德里歐盟高峰會正式決定將歐洲單一貨幣命名為「歐元」,並從一九 九九年一月一日起正式以 1:1 兌換比率取代 Ecu。二○○二年一月一日起, 歐元紙鈔(banknotes)及硬幣(coins)正式在各國流通使用。歐元區會員 國在二○○二年六月三十日前並已完成回收本國貨幣工作,改用歐元(Bull. EU, 1995: point 2.7; ECB, 2003a: 130-132)。

1103/97 規則(OJ, 1997: 1)第二條規定,歐盟條約第一百一十八條及 3320/94 規則及其他任何法律規定(legal instruments)所規定 Ecu 皆將由歐 元所取代。從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起,歐盟所有法定記帳單位及經濟交易 皆須以歐元為貨幣單位。1103/97 規則第二條並規定,Ecu 將以 1:1 之比率 兌換成歐元。1 歐元並將再細分為 100 分(cent)單位。1103/97 規則第三 條規定,歐元將以法定之固定匯率替換歐元區參與國之貨幣。974/98 歐元 發行規則第四條及第五條則確定了歐元與歐元區參與國貨幣的不可撤銷的 固定匯率及四捨五入規則。 歐盟執委會於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五日,基於歐盟條約第一百二十一

(3)

條,向理事會提出了首批參與「歐元區」(Euro Zone)之十一會員國名單, 包括比利時、德國、西班牙、法國、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奧 地利、葡萄牙及芬蘭。英國及丹麥雖然符合趨同條件,但選擇性暫不加入 (opt-out)(European Commission, 1998a: 18-19)。一九九八年五月三日, 布魯塞爾歐盟高峰會正式確認執委會推薦首批參加歐元區之十一會員國名 單。希臘於二○○一年一月一日加入歐元區,所以歐元區目前有十二會員 國(Scheller, 2004: 24-25; OJ, 2000a: 20)。

在二○○四年,歐元區十二國人口是 3.111 億,歐盟二十五國人口是 4.59 億;美國與日本分別是 2.94 億,及 1.276 億。歐元區 GDP 是 7.6 兆歐 元約占世界 GDP 15.3%。歐盟是 10.3 兆約占世界 GDP 21.1%;美日分別是 10.2 兆與 3.3 兆,分別約占世界 GDP 之 20.9% 與 6.9%。從經濟實力、經 濟規模而言,歐元區是世界上目前唯一與美國相當之經濟體。另外 ECB 以 物價穩定為目標,也有利於歐元幣值之穩定(ECB, 2005h: 1-2)。 ܑ 1āለ̮ડ˘ਠགྷᑻଐڶĞ2004ğ 主要經濟體 主要特徵 歐 元 區 (十二國) 歐 盟 (二十五國) 美 國 日 本 人口(百萬) 311.1 459.0 294.0 127.6 GDP(兆歐元) 7.6 10.3 10.2 3.3 世界 GDP 比率(%) 15.3 21.1 20.9 6.9 出口(占 GDP 比率) 19.5 12.8 9.8 13.6 進口(占 GDP 比率) 17.8 12.6 15.1 11.6 資料來源:ECB (2005i).

˟ăለ̮̝Αਕ

歐元於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正式發行後,除了承受 Ecu 價值標準、匯 率機能、分離指標、干預與信用機能、清償工具等種種功能外,將進一步 形成歐盟及歐元區會員國之法定貨幣,發揮完整之貨幣功能,包括計價單 位、給付工具及保值工具等功能。計價單位又包括商品之價格單位(pricing

(4)

currency),有價債券之價格單位(invoicing currency)以及不同貨幣匯兌 之價格單位(reference currency)等功能(Hartmann, 1998: 14)。歐元也將 成為國際貿易,尤其對歐盟貿易之報價單位或給付工具。另外,歐元除了 成為 ECB 及歐元區會員國之準備資產外,也將成為其他國家之外匯資產準 備及私人單位之理財或投資工具,提高其保值功能。歐元甚至預期足以發 展為與美元相互抗衡之國際關鍵貨幣,發揮比 Ecu 更加巨大之功能及影響 力(洪德欽,1999:193-196)。 歐元於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發行時對美元之 1:1.174 匯率之幣值,是 以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歐元區十一會員國貨幣對歐元不可撤銷匯率 之加權平均值做為兌換標準(OJ, 1998b;OJ, 1998c;OJ, 2000b)。1

在歐 元匯率方面,以往 Ecu 之匯率並非完全由交易市場決定,而是透過歐盟各 國中央銀行協商而定(OJ, 1976: 4)。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簡稱 ECB)自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起,獨立擬定歐元區貨幣政策, 其首要目標是維持物價穩定。2 財政政策雖然仍由各國政府掌控,但其預算 則須視市場機能及歐盟條約規定而避免超額赤字。歐元區成員國並依規定 提交穩定暨成長計畫,以維持其預算趨於收支平衡或盈餘。歐元對區域外 第三種通貨,則必須透過 ECB 及歐體執委會、理事會相關決議程序,依據 歐體條約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採行單一匯率政策(Buti and Sapir, 1998: 75-78)。

1 1 ለ̮Ŷ 40.3399 ͧӀॡڱࢡĞBelgian francsğ 1.95583 ᇇ઼੺ҹĞGerman marksğ 166.386 Ҙ঱Ͱͧ๫๰ĞSpanish pesetasğ 6.55957 ڱ઼ڱࢡĞFrench francsğ 0.787564 ຑႬᜋᗅĞIrish poundsğ 1936.27 ཌྷ̂Ӏ֧ٛĞItalian lireğ 40.3399 ᎊ഑ಢ̝ͧӀॡڱࢡĞLuxembourg francsğ 2.20371 ఈᜋૄႬপĞDutch guildersğ 13.7603 ๸гӀА΄ĞAustrian schillingsğ 200.482 ཬ෈Ͱऄ೻ऱкĞPortuguese escudosğ 5.94573 ܆ᜋ੺ҹĞFinnish marksğ 340.750 ԓᘷᇇٛҹႳ೻ĞGreek drachmasğ 2 ECB ፾ϲّгҜĂྎ֍߸ᇇഢĞ2004ğĄ

(5)

歐元體系根據歐體條約第一百零五條的規定,並在符合第一百一十一 條的規範之下,從事外匯操作。外匯操作包含:外匯干預;及其他外匯操 作,例如外幣利息收益之出售,以及所謂的商業交易。外匯干預可以聯繫 歐元與歐盟以外國家貨幣(如美元與日圓)之制度面的匯率關係來進行。 關於這些貨幣,歐體條約第一百一十一條定義兩種在制度面上可行的之方 案:᭡正式的協議:財經部長理事會可以簽訂有關歐元匯率體系的正式協 議;以及᭢一般性方針:財經部長理事會能夠為歐元體系的匯率政策制訂 一般性方針(Zilioli & Selmayr, 2001: 203-206)。

這兩種制度面上的方案必須不損及維持物質穩定的主要目標。歐洲中 央銀行實行外匯干預的能力不受其擁有之外匯存底的限制。ECB 也能夠透 過其他工具,如外匯交換,提供干預所需的資金。若有必要,歐元體系可 以決定自己執行外匯干預(單邊干預),或是與其他中央銀行在對等的干 預架構下進行外匯干預(協同干預)。干預可以直接由 ECB 來執行(中央 集權),或由各國中央銀行(NCBs)在一個公開的代理機構基礎上,代表 ECB 實行(分權的)。執行干預採取中央集權或分權,皆與外匯操作的根 本目標之觀點無關。3 ECB 自二○○○年九月二十八日起,就每日計算並公布歐元對下列國 家(地區) 通貨之參考匯率,包括:澳洲、保加利亞、加拿大、瑞士、賽 浦路斯、捷克、丹麥、愛托尼亞、英國、香港、匈牙利、冰島、日本、南 韓、立陶宛、拉脫維亞、馬爾他、挪威、紐西蘭、波蘭、羅馬尼亞、瑞典、 新加坡、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土耳其、美國、南非。二○○五年四月 一日起,ECB 增加:中國大陸、克羅埃西亞、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 及印尼,目前共有三十五國貨幣。ECB 目前程序是每日於法蘭克福時間下 午二點十五分為準計算並公布於「電子市場訊息提供者」(electronic market information providers)及 ECB 網站。歐元匯率一般是五位數字,並以市場 買賣比率平均值決定之,不過該公告匯率僅供參考之用(ECB, 2005: 1-2; 2005: 68)。歐元自從發行以來,對美元最低匯率是二○○○年十月二十六 日之 0.8252;最高匯價出現於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之 1.3633(ECB,

3 ෞኢણዦҴౠځĞ2001ğĄ

(6)

2005: 1)。 ܑ 2āለ̮၆࡚̮๗தĂ1999 ѐ 1 ͡ Ƃ 2006 ѐ 7 ͡ 最低=0.8252(2000 年 10 月 26 日)  最高=1.3633(2004 年 12 月 28 日) 資料來源:ECB (2006a).

෮ăለ̮д઼ᅫ෶ٽ̝֎Ғ

歐元在國際貿易的地位主要取決於歐盟在世界貿易總額之比重與歐盟 本身經濟之表現。然而,歐元具體使用於國際貿易之其他影響因素包括: 交易種類是貨品貿易或服務貿易、國與國間經濟結構與貿易條件之差異 性、一國貨幣之穩定性、進出口商相互關係等條件(申皓,2001:183)。 依據格拉斯曼定律(Grassman’s Law)以及 Philipp Hartmann 教授之研 究,國際貿易對於貨幣使用與選擇,顯示下列規律性趨勢:᭡已開發國家 間之貿易,大部分交易是以出口國貨幣做為報價及押匯貨幣,少部分以進 口國貨幣計價,選用第三國貨幣情況較為少見;᭢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間 之貿易,大部分是以已開發國家之貨幣或美元計價;᭣通貨膨脹低國家之 貨幣,使用較為廣泛;᭤國際初級作物,尤其石油,一般皆以美元計價; 以及᭥美元在國際貿易中計價比率大大超過美國在全球貿易總額之比率 (Grassman, 1973: 105-116;Hartmann, 1998: 98)。

(7)

歐 元 在 貨 品 和 服 務 的 國 際 貿 易 上 , 做 為 發 票 ( invoicing ) 或 結 算 (settlement)通貨的角色,尤其在歐元區的對外貿易,歐元具有重要的國 際地位。在特定的歐元區國家國際貿易交易方面,歐元做為結算或發票通 貨的使用率不斷地再增加,在二○○二年,大部分歐元區國家,不管是貨 品或服務,出口到非歐元區,歐元的市占率高於 50%,在幾個案例中已經 達到接近 60% 的程度。二○○二年大部分的歐元區國家,歐元在貨品出口 和進口的市占率增加 5% 到 6%,希臘甚至增加了 16%。關於服務的方面, 雖然增加的程度較少,但是在許多歐元區國家中,歐元的市占率仍有增加 (ECB, 2003b: 30-32)。 歐元做為發票∕結算通貨的市占率資料可利用貿易總額以及對歐盟的 貿易二種。在二○○三年歐元在歐元區國家對非歐盟國家之貨品與服務貿 易出口,做為計價與結算貨幣之比率比以往更加提高。尤其德國在貨品貿 易歐元使用比率從二○○二年之 49%,大幅提高為二○○三年之 63%。另 外,歐元在貨品貿易之使用一般較服務貿易更為普遍。在歐元區國家之進 口貿易方面,歐元做為報價及結算貨幣之比率也同樣提高。在貨品貿易進 口方面,德國之歐元使用比率從二○○二年 48%,在二○○三年提高為 55.2%。另外,歐元在非歐盟國家間貿易之使用,在二○○○年至二○○三 年期間也有大幅增加,尤其在中、東歐國家、歐盟鄰邦國家或與歐盟有密 切貿易關係國家。例如,捷克在加入歐盟前,歐元在其出口貿易報價與結 算之比率,在二○○二年及二○○三年分別是 68% 及 70%;匈牙利同期分 別是 83% 及 85%,斯洛維尼亞該兩年皆為 87%,大大高於歐元區國家,可 見歐元在該等國家受歡迎程度;及該等國家與歐盟之密切貿易關係(ECB, 2005g: 34-37)。 歐元在第三國國際貿易所扮演的角色方面,對歐盟的出口用歐元開票 或結算,日本是市占率最高的國家,二○○二年由日本出口到歐盟有 54% 是用歐元開發票∕結算的,這可能暗示日本的出口者相對上較願意負擔一 部份的匯率風險。當考慮和世界其他國家貿易時,歐元的市占率仍然有限, 例如日本出口到歐盟時,歐元是使用貨幣的第一選擇,但是當考慮到所有 出口時,歐元的市占率降到低於 10%。在國際貿易上,歐元在發票或結算 通貨的角色已經逐漸在發展,特別是當其中一個對應者是歐元區居民的時

(8)

候。另外與歐元區有強烈聯繫的非歐元區歐洲國家,貨品和服務的國際貿 易上,歐元也成為重要的結算∕發票通貨。尤其在大多數中、東歐國家, 出口或進口用歐元開發票∕結算的市占率範圍從 60% 到 80%(ECB, 2003b: 33, 34)。 在歐盟與美國雙邊貿易方面,歐元亦已扮演發票通貨之角色。二○○ 三年九月,歐元區國家出口到美國中,歐元的市占率範圍從幾乎是零(希 臘、盧森堡、葡萄牙)到接近 30%(奧地利、德國)。零市占率不必然表 示歐元在歐元區國家和美國的國際交易上真的沒有被使用,因為估計可能 是基於貨物中小的品項數目。歐元區國家從美國進口,歐元的市占率較低, 範圍從零(芬蘭、希臘、盧森堡、葡萄牙)到 10%(法國、德國),這和 格拉斯曼定 律是一致的(ECB, 2003b: 33)。

ણăለ̮д઼ᅫܛᏉξಞ̝Αਕ

在外匯市場方面,歐元大體上類似過去德國馬克的角色。歐元在外匯 市場上屬於第二重要的貨幣(second currency),美元仍是優先使用的國際 支付貨幣(vehicle currency)。從一九九七到二○○三年底,歐元在「外匯 結算無間斷聯繫服務」(Continuous Linked Settlement,簡稱 CLS)是第二 大廣泛的結算貨幣,佔有全部結算的四分之一,美元則占全部交易的一半, 這表示歐元已經被認為是一個國際支付貨幣。在這段期間內,歐元的市占 率出現一些波動性(volatility),範圍從 20% 到 30%,相反地美元的市占 率仍然很穩定,英鎊和日圓的市占率約 10%(ECB, 2003b: 27)。 CLS 的產生是由於一九九七年稱為 G20 銀行的主要外匯市場參與者小 組提議,基於外匯交易同步交收(pament-versus-payment,PVP)原則解決 外匯結算風險的問題。二○○三年九月開始運作時,有十七個國家的六十 六個主要金融機構已經成為 CLS 的股東。CLS 結算 11 種主要貨幣的交易, 包括歐元、美元、日圓和英鎊。二○○三年上半,在 CLS 平均每日結算有 3,800 億美元,接近三分之一的全球外匯交易活動。在二○○四年九月 CLS 每日處理 130,000 筆交易,相當於 15,000 億美元交易額。歐元乃 CLS 第二 大結算貨幣,占每日交易額大約 44%(ECB, 2005g: 29)。

(9)

除了 CLS 之外,歐元區之外仍有五大交易系統從事歐元結算服務,包 括丹麥 Kronos 系統、英國 CHAPS 歐元系統、瑞典 RIX 歐元系統、瑞士 SIC 歐元系統,以及香港 EUR CHATS 系統。英國 CHAPS 是目前最大境外 (off-shore) 歐元系統,在二○○四年上半年每天平均處理 184,000 筆交 易,每日總額約 1,280 億歐元,比二○○三年之 1,220 億歐元也略有增加。 丹麥 Kronos 系統在二○○四年上半年,每日平均處理 350 筆交易,總額約 124 億歐元。瑞典 RIX 歐元系統同期每日平均處理 410 筆交易,總額約 74 億歐元。瑞士 SIC 歐元系統於一九九九年開始運作,二○○四年前八個月, 每日平均處理 9,500 筆交易,總額約 29 億歐元。香港 EUR CHATS 系統於 二○○三年四月開始運作,截至二○○四年八月,每日平均處理 30 筆交易, 總金額介於 6 億至 10 億歐元之間(ECB, 2005g: 30, 31)。 ܑ 3āለ̮̈́׎΁͹ࢋ఼ఱдБ஧γ๗໤౯̝ͧத 年 度 主要通貨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所有國家  美 元 70.5 70.7 66.5 65.8 65.9  歐 元 18.8 19.8 24.2 25.3 24.9  日 圓 6.3 5.2 4.5 4.1 3.9  英 鎊 2.8 2.7 2.9 2.6 3.3 瑞士法郎 0.3 0.3 0.4 0.2 0.2 其他貨幣 1.4 1.2 1.4 1.9 1.8 已開發國家  美 元 72.5 72.7 68.9 70.5 71.5  歐 元 17.1 18.0 22.4 22.1 20.9  日 圓 6.5 5.6 4.4 3.8 3.6  英 鎊 2.0 1.9 2.1 1.5 1.9 瑞士法郎 0.2 0.3 0.6 0.2 0.1 其他貨幣 1.6 1.5 1.7 1.9 2.0 開發中國家  美 元 68.2 68.6 64.0 60.7 59.9  歐 元 20.6 21.8 26.1 28.9 29.2  日 圓 6.0 4.9 4.7 4.4 4.3  英 鎊 3.6 3.6 3.8 3.9 4.8 瑞士法郎 0.3 0.3 0.2 0.2 0.2 其他貨幣 1.3 0.9 1.2 1.9 1.6 資料來源:IMF (2005).

(10)

歐元在非歐盟會員國之其他第三國家之使用,亦扮演一項重要角色, 包括第三國官方將歐元做為釘住貨幣(anchor currency)、干預貨幣、外匯 準備等工具,因此對該等國家之貨幣及匯率政策亦有一定影響。另外,歐 元在第三國民間,尤其大企業與進出口商,亦得做為補充本國貨幣之平行 貨幣(parallel currency)、金融及理財工具、交易之報價與結算工具等資產 組合或營運操作之工具(蘇導民,1999:78-80)。 在二○○三年底,全球外匯準備資產共有 30,140 億美元,比二○○二 年增加 26%。美元在全球外匯資產之比率從二○○○年之 66.6%,在二○ ○三年已略降為 63.8%;歐元在同期則從 16.3%,增加為 19.7%。已開發國 家以歐元做為外匯準備之比率,從二○○○年之 17.2% 增加為二○○三年 之 20.9%;歐元同期在開發中國家之比率則從 15.6% 增加為 18.9%(ECB, 2005g: 53)。

在國際借貸市場(International loan markets)方面,歐元的功能被分為 三個標準,包括:᭡由歐元區銀行貸款給歐元區域外的非銀行借貸者;᭢ 由非歐元區銀行貸款給在歐元區域內的非銀行借款者,以及᭣由非歐元區 銀行跨界貸款給歐元區域外的非銀行借款者。在二○○三年第一季,由歐 元區銀行貸款給歐元區域外非銀行借款者之金額高達 6,190 億美元。從一九 九九年起,對於這種借貸,以歐元作為計價貨幣一直是第二選擇,二○○ 三年第季市場佔有率超過 37%,對照美元是 46%。這些借款者,對於歐元 區銀行擴張發行的借貸,使用歐元當作計價貨幣的第二選擇,其發行量從 一九九九年起平均市占率約占三分之一,僅次於美元占超過 40%。再看新 興市場的國家將歐元區銀行擴張發行的借貸,貸款給非洲、中東、太平洋 以及歐洲區開發中國家的非銀行借款者,則以歐元當作主要的計價貨幣。 在二○○三年第一季市占率超過 50%,歐元區銀行主要是借美元給拉丁美 洲、迦勒比和境外中心(offshore centres),市佔率大概是介於 60% 到 80% 之間(ECB, 2003b: 22)。 由非歐元區銀行貸款給歐元區的非銀行借款者的貸款,很明顯的都以 歐元計價。在這段期間內,歐元的市占率在 50% 到 60% 之間,美元只達貸 款總額的約 20%,其他貸款包括日圓,市占率則低於 10%。在歐元區之外, 跨越邊界的借貸市場中,美元是主要的計價貨幣,二○○三年第一季,占

(11)

了非歐元區銀行對歐元區域外之跨境未償貸款總額的 63%,歐元是計價貨 幣的第三選擇,次於日圓,市場佔有率分別為 8% 和 12%(ECB, 2003b: 23-25)。

在國際債券市場(International deposit markets)方面,歐元在國際債券 市場的角色,包括長期到期(債券和票據)和短期到期(貨幣市場工具) 之債券工具。二○○二年中期到二○○三年中期,由非歐元區企業發行, 以歐元計價的債務證券淨發行額合計 1,540 億美元,高出前期有三分之一之 多。固定匯率下,國際債務證券市場的股票中,歐元的市占率,在這段期 間內上升超過 1%。達到超過 3%,美元的市占率保持穩定在約 44%,而日 圓的市占率則下降 2% 跌至低於 11%(ECB, 2003b: 14)。 綜上所述,歐元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市場與國際借貸市場所扮演之 角色皆已非常重要,並且有增強之趨勢。惟在國際債券市場方面,其所發 揮之功能仍較有限(Askari and Chatterjee, 2005: 1-11)。

དྷăለ̮д઼ᅫఱ။ᙯܼ̝гҜ

在與非歐盟機構之合作方面,ECB 與國際經濟、貨幣、金融的合作關 係以歐盟法定的架構為基礎。ECB 與委託歐元體系任務中的國際合作有 關。雖歐元體系中的各國中央銀行參與國際組織與討論會是依其不同的會 員資格(如國際清算銀行(BIS)、七大工業國、二十國集團)而定,但 ECB 在所有相關的組織中都有代表。特別是 ECB 藉由與許多重要機構一起 工作,來參與全球經濟的多邊監督進程。透過參與國際組織與討論會的會 議,ECB 促成:᭡許多經濟區域中的經濟發展與政策之同儕監督,以及 ᭢ 全球金融體系監督,以確保其穩定性與效率。歐洲中央銀行也定期再次檢 查歐元的國際角色(ECB, 2005e: 136-138)。 在雙邊關係方面,ECB 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央銀行,連同歐元體 系,與以下世界各國集團中的相關機構有雙邊關係: 1. 主要全球參與國:美國、日本與歐元區在七大工業國中,於貨幣及 匯率事務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2. 鄰近國家:對歐盟來說,一個特別重要的區域是由擁有強大經濟、

(12)

金融、貿易、以及與歐盟有制度面之連結的國家所形成之區域,這 是由於其地理位置相近與歷史的關係。這還特別包括歐盟加盟國(保 加利亞、羅馬尼亞)與候選國(克羅埃西亞共和國與土耳其)、西 巴爾幹各國、俄羅斯與其他屬於獨立國協的國家、地中海各國、中 東與非洲。共同關注的爭論包含匯率體制、歐元的使用、與歐盟的 區域經濟合作,以及金融穩定; 3. 新興的全球參與國:二十國集團成員中的新興市場經濟體系正逐漸 增加與體系的關聯。歐洲中央銀行與歐盟亦屬的二十國集團正協助 這些經濟與國際貨幣及金融體系整合; 4. 區域體:包含貨幣整合的區域脈絡合作,近年來在世界許多地區已 經在發展當中。歐洲中央銀行與歐元體系和與這些區域協議有牽連 的幾個中央銀行合作。 IMF 於二○○四年指出全球約有一百五十個國家之通貨,涉及採取一 種或一籃通貨,做為其匯率參考指標。這些國家中約有四十個國家是以歐 元做為其中心匯率指標。截至二○○六年六月止,各國通貨與歐元建立聯 繫關係之情況是:4 1. 非歐元區之歐盟國家  (a) 參加 ERM II 國家:丹麥、愛沙尼亞、立陶宛、斯洛文尼亞、賽 浦路斯、拉脫維亞、馬爾他、斯洛伐克  (b) 依協議釘住歐元國家:匈牙利  (c) 以歐元為主要參考之管理浮動匯率國家:捷克  (d) 獨立性浮動匯率國家:瑞典、英國、波蘭 2. 新會員及申請加盟國家  (a) 單邊採取歐元國家:科索夫、蒙地哥羅  (b) 以歐元為基礎之貨幣組合國家:保加利亞、波希尼亞、賀滋哥維 那(Herzegovina)  (c) 以歐元為主要參考貨幣之管理浮動或釘住安排:羅馬尼亞、克羅

4 ტЪણዦ ECB (2005d: 74ć2005g: 51-52ć2005h: 9, 50, 51ć2006b: 87-97)Ą

(13)

埃西亞、馬其頓(FYR)、塞維亞(Serbia)  (d) 獨立性浮動:土耳其、阿爾巴尼亞 3. 其他國家  (a) 採取歐元國家:歐洲小國,例如聖瑪利諾、凡蒂岡、摩納哥、安 多拉等六國  (b) 釘住歐元國家:十四個非洲法語區國家、及四個法國殖民地  (c) 內含歐元之一籃子通貨國家,釘住歐元或管理浮動匯率:以色列 (28% 歐元)、俄羅斯(35%)、中國大陸、摩洛哥、突尼西亞 等八國 在歐洲地區,歐元區會員目前有十二會員國,其他十三個未加入之歐 盟會員國,其中丹麥、愛沙尼亞、立陶宛、斯洛文尼亞、賽浦路斯、拉脫 維亞、馬爾他與斯洛伐克八個國家已加入 ERM II,並將陸續加入歐元區。 歐盟與 ECB 針對這些國家加入歐元區,目前規劃之時程是:愛沙尼亞、立 陶宛與斯洛文尼亞預定二○○七年一月一日加入歐元區。賽浦路斯、拉脫 維亞與馬爾他預定二○○八年一月一日。斯洛伐克預定二○○九年一月一 日。捷克與匈牙利預定二○一○年一月一日。丹麥、瑞典與英國三個國家 雖然早已符合標準,但仍選擇性不加入,也未訂定加入歐元區之時間表 (ECB, 2004; 2006b)。5 歐盟會員國申請加入歐元區之程序是:᭡ ECB 與歐盟執委會審查申請 國之總體經濟是否符合趨同(convergence)標準,包括:通貨膨脹率、政 府預算赤字與負債總額之財政情況、匯率穩定性(加入 ERM II 二年未貶 值)、以及長期利率趨同等項目;另外申請國相關財金法規也須從事調整, 以符合趨同標準;᭢歐盟財經理事會(ECOFIN)就申請國已符合採用歐元 之條件提交一份推薦函;᭣歐洲議會表示諮詢性意見;᭤歐盟高峰會之討 論;以及᭥歐元區會員國依條件多數決通過,並由 ECOFIN 通過正式決議。 ECB 與歐盟執委會已於二○○四年與二○○六年針對未加入歐元區之十三 歐盟國家,從事經濟趨同之評估工作。事實上,這十三會員國雖未加入歐 元區,但與 ECB 及歐元有非常密切之聯繫關係,促使歐元在歐洲地區之歐

5 Ωγણ֍ OJ (2005)Ą

(14)

元化趨勢,增加歐元之穩定性並促進歐盟之經濟成長,因此有助於提高歐 元之國際經濟地位(Detken et. al., 2005: 179-185, 223-226)。

就歐元區而言,歐盟條約規定其貨幣政策以穩定為導向。對於 ECB 獨 立性及避免財政超額赤字預算的要求,乃是基於「穩定中求成長」的貨幣 政策考量。長期而言,歐元的匯率視 EMU 的運作而定。尤其,為提升競爭 力必須尋求適當的政策結構,包括增加勞動市場的彈性、租稅及社會安全 改革來提昇歐洲經濟體系之效率,俾有助於歐洲經濟適應全球的挑戰。歐 元匯率政策如果搭配進一步政經、社會改革,EMU 終將走向結構性改革, 對歐元、歐洲經濟產生正面的效果。6 鑑於歐盟目前仍不能如同主權國家 扮演「最後救援者」(lender of last resort) 之角色。所以歐盟仍有必要進 一步架構政治同盟,以便在金融危機時,對歐元提供一個「安全天堂」(Safe Haven)(Padoa-Schioppa, 2004: 181)。 在國際市場方面,歐元強勢或弱勢?歐元是否挑戰美元獨尊地位及對 美元之影響?歐元對歐洲金融市場及國際金融市場之影響?這些影響歐元 成敗及發展的議題將取決於歐盟本身經濟表現及外在環境的變化之交互影 響。歐盟認為歐元強勢地位之建立,有賴四大支柱:᭡ 歐洲中央銀行之獨 立性及價格穩定目標之維護;᭢各會員國經濟政策之緊密合作;᭣ 歐元區 會員確實遵守經濟趨同條件;以及᭤穩定及成長公約之履行(European Commission: 1998b)。 一般而言,一種貨幣得成為關鍵通貨須具備三條件:第一,該種貨幣 必須擁有一個龐大的經濟圈做為基礎;第二,必須擁有一個成熟的金融及 資本市場,供該種貨幣的自由流通及兌換;以及,第三,該種貨幣的價值 必須獲得國際性信賴。從歐盟近年來總體經濟表現良好,似已滿足這三條 件,從歐盟官方公布之經濟指標似可加強此一論證(李顯峰、符勇,2001: 237-262;Kenen, 1995: 109-118)。 從 IMF、學者研究及實證經驗顯示,一個高度授權追求物價穩定的中央 銀行,將能更有效地抗拒為財政赤字進行貨幣融資之壓力,並使其貨幣政策 清楚地指向合理的價格穩定之長期目標。獨立性央行因此比財政部更有機會

6 ̶ژྎ֍ OECD (1998: 137-155)ćͽ̈́ᛂጱϔĞ2000Ĉ72ă73ğĄ

(15)

達成低通貨膨脹目標,因為央行較具有長期政策目標(IMF, 1996: 128, 129)。從 ECB 實際運作結果來看,歐元區 M3 年成長率在一九九七年是 4.1%,一九九九年是 5.7%,二○○三年已是 7.1%,高於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設定之 4.5% 之目標。歐元區二○○○年通貨膨脹率是 2.1%,通膨率也略高 於 2% 之設定目標。歐元區二○○四年 M3 成長率是 6.0%;通膨率是 4.5%; 失業率是 8.8%;GDP 成長率是 1.8%;政府赤字占 GDP 比率是 2.7%;以及 政府負債額占 GDP 比率是 71.3%。不過,由於各國「經濟趨同」(economic convergence)計劃之實施,已逐漸消弭政策性利率與貨幣市場利率差異,歐 元區整體經濟面仍算健全;內部市場之貨品、人員、服務及資本自由流通取 得更多進展,使歐洲經濟穩健成長,這是歐元穩定性與維持強勢地位之最重 要條件與保證(ECB, 1999: 11;2001: 10, 15, 16;2003a: 8, 13;2005e: 16, 25, 43, 44, 54, 59;2003c: 6;2006c: S5)。7 ܑ 4āለ̮ડ࠹ᙯགྷᑻ޽ᇾĂ1997Ƃ2005 年 份 M3 成長率 HICP 通膨率 失業率 GDP 成長率 政府赤字 (占 GDP 比率) 政府負債總額 (占 GDP 比率) 1997 4.1% 1.6% 11.6% 2.5% 2.1% 73.8% 1998 4.9% 1.1% 10.9% 3.0% 2.2% 73.7% 1999 5.7% 1.1% 9.4% 2.7% 1.3% 72.7% 2000 5.7% 2.1% 8.5% 3.5% 1.0% 70.2% 2001 5.5% 2.4% 8.0% 1.4% 1.6% 69.2% 2002 7.4% 2.2% 8.3% 0.8% 2.2% 69.1% 2003 7.1% 3.0% 8.7% 0.5% 2.8% 70.8% 2004 6.0% 4.5% 8.8% 1.8% 2.7% 71.3% 2005 7.4% 2.2% 8.6% 1.3% 2.9% 71.7% 資料來源:ECB (2006c). 綜上所述,歐元自一九九九年發行六年來,在國際經濟之表現,大致 符合權威學者 Michael Emerson 與 C. Fred Bergsten 早期文獻之分析與預測。 Emerson 之研究報告早於一九九二年即已明白指出:᭡歐元將形成一種主要

7

(16)

國際貨幣,以及美元主要競爭者。᭢歐元在國際貿易將成為國際關鍵貨幣; 在國際金融市場之需求量將有所增加。᭣歐元之發行將有助於建立一個更 加穩定之多元國際貨幣體系(Emerson et al., 1992: 178)。 Bergsten 教授於一九九七年三月則指出,歐元發行乃國際貨幣體系自 一九七○年代以來之重大變動,並將成為戰後美元第一個真正競爭對手。 歐元發行對外匯及貨幣市場將帶來結構性變化。歐元在國際外匯準備部位 與國際清算地位也將提高(Bergsten, 1997: 17-20)。 Bergsten 於一九九八年六月進一步指出歐元於一九九九年發行後,將 在五年內取得與美元同等重要地位。國際貨幣將從美元支配體系轉向由美 元與歐元共享領導地位之「雙極體系」(Bergsten, 2005: 28-30)。 歐元發行主要目標是為了實現 EMU 目標及改善歐盟總體經濟之表 現。歐元自二○○二年一月一日起在市場流通後,正式進入歐元區會員國 人民之生活圈,拉近了歐盟與歐洲公民之關係,有利於歐盟建立一個「更 加緊密關係」目標之實現,以及歐盟認同之建立。另外,歐元發行對國際 經貿、金融與貨幣市場之結構也帶來巨大深遠之外部影響,隨著歐元在國 際 市 場 之 普 遍 大 量 使 用 , 勢 將 提 高 歐 盟 在 國 際 經 濟 之 地 位 ( European Commission, 2005b: 39, 40)。

Ёăඕāኢ

歐元乃歐洲經濟及貨幣同盟之重要核心項目,代表歐盟已進入另一更 高整合階段。歐元之發行與流通意義重大,成就非凡。歐元隨著歐盟擴大, 也將增加在新會員及歐盟鄰邦之使用,而使歐元逐漸歐洲化。 歐元發行也是第二次大戰之後,國際貨幣及金融體系之一件大事。歐 元已成為國際主要通貨,各國外匯市場之釘住貨幣或參考貨幣。歐元在各 國及全球之外匯準備部位也逐漸提高。另外,歐元在國際貿易得做為報價 與結算通貨。歐元在國際貨幣、債券與股票市場得做為計價、投資及儲值 通貨或理財工具。凡此種種,在在顯示歐元之國際地位與貨幣功能,已日 益增加,值得重視。

(17)

ણ҂३ϫ

˘ă͛̚ొ̶

王泰銓,1997,《歐洲共同體法總論》,台北:三民。

申 皓,2001,《歐洲中央銀行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余雪明,2001,〈國際法學會國際貨幣法委員會(ILA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Law)第六十四次會議報告〉,《中國國際 法與國際事務年報》,11: 69-92。 李顯峰、符 勇,2001,《歐元誕生與發展》,台北:華泰。 洪德欽,1999,〈歐元之法律分析〉,《歐美研究》,29(2): 171-272。 洪德欽,2004,〈歐洲中央銀行獨立性之研究〉,《台大法學論叢》, 33(5): 215-278。 蘇導民,1999,《歐元誕生與金融市場》,台北:中小企業聯合輔導 中心。 蘇導民,2000,〈歐元誕生對美元之衝擊〉,洪德欽(主編),《歐 洲聯盟經貿政策》,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頁 49-75。

˟ăࡻ͛ొ̶

Askari, Hossein., and Joydeep Chatterjee. 2005. “The Euro and Financial Market Integration.”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43(1): 1-11. Bergsten, C. Fred. 1997. “The Impact of the Euro on Exchange Rates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peration.” In EMU and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eds. Paul R. Masson, Thomas H. Krueger and Bart

G. Turtelboom. Washington, D.C.: IMF, 17-48.

Bergsten, C. Fred. 2005. “The Euro and the Dollar: Toward a ‘Finance G-2’? ” In The Euro at Five: Ready for a Global a Role?, ed. Adam S. Posen.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7-45.

(18)

Union No. 12.

Buti, Marco., André Sapir, eds. 1998. Economic Policy in EMU.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mmittee of the Study of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1989. Report

o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Detken, Carsten., Vitor Gaspar, and Gilles Noblet, eds. 2005. The New EU

Member States Convergence and Stability. Frankfurt: ECB.

ECB. 1999. Annual Report 1999. Frankfurt: ECB. ECB. 2000. Convergence Report 2000. Frankfurt: ECB. ECB. 2001. Annual Report 2000. Frankfurt: ECB. ECB. 2002. Convergence Report 2002. Frankfurt: ECB. ECB. 2003a. Annual Report 2002. Frankfurt: ECB.

ECB. 2003b.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role of the euro. Frankfurt: ECB. ECB. 2003c. Monetary Bulletin May. Frankfurt: ECB.

ECB. 2004. Convergence Report 2004. Frankfurt: ECB.

ECB. 2005a. “Monetary Development in Euro Area: September 2005.”

Press Release 28 October.

ECB. 2005b. Annual Report 2004. Frankfurt: ECB.

ECB. 2005c. “Additional reference exchange rates for the euro,” Press

Release 29 March: 1-2.

ECB. 2005d. Monthly Bulletin December.

ECB. 2005e. Annual Report 2004. Frankfurt: ECB. ECB. 2005f. Eurofxref USD 15 November.

ECB. 2005g.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Role of the Euro. Frankfurt: ECB.

ECB. 2005h. The Central Bank System of the Euro Area. Frankfurt: ECB. ECB. 2005i. The Euro Area at a Glance. Frankfurt: ECB.

(19)

ECB. 2006b. Convergence Report 2006. Frankfurt: ECB. ECB. 2006c. Monthly Bulletin April.

Emerson, Michael., et al. 1992. One Market, One Money: An Evaluation of

the Potential Benefits and Costs of Forming a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uropean Commission. 1998a. EURO 1999: Report on Progress Towards

Convergence and the Recommendation with a View to the Transition to the Third Stage of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Part 1: Recommendation.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European Commission. 1998b.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EUR-OP News 1/98: 2.

European Commission. 2005a. Economic Forecast: Autumn 2005.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European Commission. 2005b. The euro, 4 year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nknotes and coins Flash Eurobarometer 175.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Grassman, S. 1973. “A Fundamental Symmetry in International Payments Patter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3(2): 105-116.

Hartmann, Philipp. 1998. Currency Competition and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The Dollar, the Yen and the Euro.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MF. 1996. 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ober 1996. Washington, D.C.: IMF.

IMF. 2005. Annual Report. Washington, D.C.: IMF.

Kenen, Peter B. 1995.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in Europe: Moving

Beyond Maastrich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ECD. 1998. “Challenges for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ies in the euro area.” OECD Economic Outlook No. 64: 137-162.

(20)

OJ,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1976. “Communication of the Commission on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value of the European unit of account.”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C 21.

OJ,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1997.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1103/97 of 17 June 1997 on certain provisions relating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uro.”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L162: 1-3.

OJ,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1998a.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974/98 of 3 May 1998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uro.”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L139: 1-5. OJ,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1998b.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2866/98 of 31 December 1998 on the conversion rates between the euro and the currencies of the Member States adopting the euro.”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L359.

OJ,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1998c. “Opinion of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at the request of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under Article 109I(4) of the Treaty establishing the European Community on a proposal for a Council Regulation (EC) on the conversion rates between the euro and the currencies of the Member States adopting the euro.”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C 412.

OJ,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0a. “Council Decision 2000/427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122(2) of the Treaty on the adoption by Greece of the Single Currency in 2001.”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L162: 19-21.

OJ,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0b.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1478/2000 of 19 June 2000 amending Regulation (EC) No 2866/98 on the conversion rates between the euro and the

(21)

currencies of the Member States adopting the euro.”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L167.

OJ,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05.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2169/2005 of 21 December 2005 amending Regulation (EC) No 974/98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uro.”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346: 1-5.

Padoa-Schioppa, Tommaso. 2004. The Euro and Its Central Bank.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Scheller, H. K. 2004.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History, Role and

Functions. Frankfurt: ECB.

Zilioli, Chiara., and Martin Selmayr. 2001. The Law of the European

(22)

The Role of the Euro

in International Economy

Der-Chin Horng

*

Abstract

The euro was launched by the ECB on January 1, 1999 and commenced circulation on the market on January 1, 2002. The primary aims of the euro are to promote 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EU’s economic performance. However, due to the EU’s weight, the euro has also had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the global economy. The euro has firmly established its role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The use of the euro as an anchor or core currency and also as a deposit currency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It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international loans and deposits, global foreign exchang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arkets, amongst other things. Accordingly,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euro has been characterized as a key trend i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Keywords: EU, euro, Euro Zone, anchor currency,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

Research Fellow and Deputy Director, 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E-mail: dchorng@sinica.edu.tw.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Miroslav Fiedler, Praha, Algebraic connectivity of graphs, Czechoslovak Mathematical Journal 23 (98) 1973,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