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地理基測總復習講義【大陸地理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中地理基測總復習講義【大陸地理一】"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地理 第一冊

本國地理學基本概論(綜合版)

<第一章>疆域

(一)說明: 1.領土就是疆域,為國家立國的基礎   2.中央政府管轄範圍有“臺、澎、金、馬及東沙島、太平島(南海諸島) 3.中共政權管轄範圍有“大陸地區”。 (二)判斷疆域的優劣:1.面積 2.形狀 3.位置 PS:亞、非的四個古文明:埃及尼羅河(非) 伊拉克肥沃月灣 印度大河文明 中國黃河文明 (三)中國疆域的優點: 1.面積廣大:僅次於俄羅斯,約 1142 萬方公里,與整個歐洲大致相等 2.狀似圓形:東西南北各約長寬 5000 公里,國土完整,平時容易連絡,戰時容易防守 3.位置優越: 經緯度位置:大部份位中緯度氣候溫和,適合經濟及文化發展(東西跨經度 64 度,南北跨 緯度50 度) 海陸位置:背歐亞大陸,面迎太平洋,向海向陸發展自如。(自然孤立性) 鄰國位置:與俄羅斯之間國界線最長又缺乏天然屏障。與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隔海相 望,在文化、貿易上往來頻繁。南部與西南部鄰國尚有:越南、寮國、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 阿富汗、巴基斯坦。

(2)

<第二~三章>地形(一)(二)

(一)中國的地形:(經多次板塊運動,距今約200 萬年前大致形成) 1.特徵:地形複雜(多以水、風、冰刻畫而成)、平原狹小、高低起伏大,地勢向東,級級下降。 2.五大地形:高原(34%),山地(30%),盆地(16%),平原(10%),丘陵(9%) 3.三大階梯地勢   第一級階梯:帕米爾高原、青藏高原一線,平均約4000m 有「世界屋脊」之稱。   第二級階梯: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延伸到雲貴高原一線,平均1~2000m。   第三級階梯:松遼平原、黃淮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到珠江三角洲,平均在1000m 以下。   PS.第三級階梯向海延伸,形成大陸棚,棚外為台灣島。 4.地形分界線: 大興安嶺沿太行山到雲貴高原東緣的連線,此線以西,多『山地、高原、盆地』,以東,多『平原 丘陵』。   PS.地勢西高東低特點:有利暖濕海洋氣流深入,及提供東西向便利河運 山脈多東西向,其次震旦走向 5.五大地形分析:   盆地: 項目 名稱 位 置 氣 候 河 川 產 業 盆 地 缺 口 烏梁海 唐 努 山 以 北 均 屬 蒙古地方溫帶草原氣候 外 流 河 畜 牧 、 森 林 向 西 科布多 唐 努 山 以 南 溫帶沙漠氣候 內 流 河 畜 牧 、 池 鹽 向 東 準噶爾 天 山 北 側 均 位 於 西部地區 溫帶沙漠氣候 外 流 河 牧 重 於 農 向 西 塔里木 天 山 南 側 溫帶沙漠氣候 內 流 河 農 重 於 牧 向 東 柴達木 青 海 省 西 北 部 溫帶沙漠氣候 外 流 河 畜 牧 、 鹽 湖 青海湖青 海 省 祁 連 山斷 層 落 而 成 高 地 氣 候 外 流 河畜( 山 牧 季 移 )牧 四 川 四 川 省 中部地區副季 風 氣 候熱 帶外 流 河 農 東( 長 江 三 峽 )   高原: 項目 高原 位 置 特 色 青藏高原 位於中國西部,位置在崑崙山以南,喜馬拉雅山以北 青藏高原面積大,高原上雪山連綿,冰河廣布,有世界屋脊之稱 蒙古高原 西起新疆北山,東到大興安嶺 蒙古高原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無際的原野,景色單調 黃土高原 太 行山 以西 ,烏 鞘嶺 以東 ,秦 嶺以北,長城以南 黃土高原因地面覆蓋著深厚的黃土層而得 名, 是世 界上 最大 的黃 土 分 布 區。 雲貴高原 位於中國西南部,包括貴州、雲南東部及廣西、四川、湖南、湖北等省區的 邊境地區 雲貴高原則崎嶇不平,石灰岩地形發 達,只有山間小盆地地勢較平坦,是 主要的耕作區。   平原: 項目 平原 位 置 成 因 重 要 性 松 遼 平 原 東北地區 河流的沖積作用 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是農業發達、人 口密集、都市與工業集中的地區 黃 淮 平 原 北部地區

(3)

長 江 中 下 游 平 原 中部地區 珠 江 三 角 洲 南部地區   丘陵:    由北而南為:遼東、山東、東南、嶺南丘陵,現多已開闢為梯田或果園。   山地(大多呈東、西走向)    大陸東半部多呈震旦走向,常成為夏季季風止境,大陸西半部呈東西走向。 (二)中國的海岸地形:(以浙江省杭州灣、甬江口為界) 海岸 海岸線 海水 沿岸平原 港灣 發展 沙岸 平直 海底平淺 廣闊 缺乏天然港灣 宜於農業、鹽業陸運的發展 岩岸 曲折 灣闊水深 狹窄 多港灣和島嶼 宜於航運、漁業的發展    PS.四大島: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舟山島

(4)

<第四~五章>氣候(一)(二)

(一)季風 1.成因:   海陸對比強烈  海陸吸散熱速率不同 2.發展過程 3.冬、夏季風比較 項目 季風 發 源 地 成 因 示 意 特 性 風 向 華 北 (30∘N 附近以北)華(30∘N 附 近 )中華(30∘N 附近以南)南 冬 季 風西伯利亞 -> L海乾 冷↘ ( 西 北 風 ) ↓ ( 北 風 ) ↙ ( 東 北 風 ) 夏 季 風太 平 洋印 度 洋 <- H海暖 溼↖ ( 東 南 風 ) ↑ ( 南 風 ) ↗ ( 西 南 風 )  4.中國氣候特徵:   氣候多樣,夏季高溫,,冬季南北不同   季風顯著,夏雨特多,東西雨量差異大 (二)氣溫、雨量 最冷月均溫>18 C∘ 熱帶 最冷月均溫在0~18 C∘ 副熱帶 最冷月均溫<0 C∘ 溫帶 年雨量>500mm 濕潤(季風) 年雨量在250~500mm 草原 年雨量<250mm 沙漠 隨高度不同而有所變化(七月均溫低於 20∘C)高度多在 3000m 以上 高地    氣 候 類 型 氣 候 分 區 分 類 依 據 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年雨量>500㎜,最冷月均溫<0℃ 副熱帶季風氣候 年雨量>500㎜,最冷月均溫 0°-18℃ 熱帶季風氣候 年雨量>500㎜,最冷月均溫>18℃ 乾燥氣候 溫帶草原氣候溫帶沙漠氣候 年雨量250-500㎜,最冷月均溫<0℃ 年雨量<250㎜,最冷月均溫<0℃ 高地氣候 高地氣候 高度約3,000 公尺以上 PS.中國三大氣候  季風氣候 乾燥氣候:沙漠氣候與草原氣候(濕草原與乾草原以年雨量 400mm 為界)  高地氣候 (三)影響中國氣候的因素:  1.緯度(影響溫度)2. 距海達近(影響雨量) 3.地形(溫度呈垂直變化,雨量迎風、背風不同)4.季風 PS:氣候影響住屋型式例子 西雙版納:干欄式建築 福建、廣東:騎樓(福建土樓) 華北:厚牆(避免屋內熱量散失)朝 南窗戶較大(便於採光) 黃土高原:窯洞 乾燥及高地氣候區:蒙古包(蒙族蒙古包、哈薩克 氈房、藏族犛牛帳棚)外圍厚毛氈檔寒風,頂端天孔白天可採光提高屋內溫度,晚上蓋上十分暖 和 (四)中國兩大沙漠: 名 稱 位 置 性 質 別 稱 產 業 成 因 塔 克 拉 馬 干 新 疆 塔 里 木 盆 地 沙 質 大 戈 壁 綠 洲 農 業距 海 遙 遠 山 脈 阻 擋 大 漠 蒙 古 漠 北 與 漠 南 礫 質 戈 壁 ( 瀚 游 牧 (五)中國氣候災害

(5)

 1.水旱災(華北地區)  2.梅雨(華中 6 月、華南 5 月)

 3.颱風(沿海地區、夏秋之際在太平洋形成熱帶氣旋) 4.沙塵暴(華北地區冬末春初) (六)氣候圖的認識與解說

(6)

<第六章>水文

(一)外流河與內流河 類 型 分 布 氣 候 水 源 流 量 終 點 代 表 河 流 外 流 河東 南半 部溼 潤 雨 水 終 年 不 斷 注 入 海 洋  太 平 洋 外 流 區- 如 黃 河 、 長 江  北 極 海 外 流 區- 如 色 楞 格 河  印 度 洋 外 流 區- 如 雅 魯 藏 布 江 內 流 河西 北半 部乾 燥高 山雪 水融 雪 量 控 制流 量 和 長 度消失於沙漠或 塔 里 木 河 ( 我 國 最 長 的 內 流 河 ) (二)長江、黃河: 流 路 優 點 缺 點 水 資 源 的 開 發 與 影 響 長江(中國 第一大河, 黃金水道) 發源於青海 省,東流至 江蘇注入東 海 支流眾多 流域廣大 航運便利 經濟發達  沿 岸 為 中 國 精華區 晚 近 水 患 的 原 因 : 上游森林濫伐 三峽大壩開挖,泥 沙大量沖入水中 洞庭湖縮小 江漢平原一帶河道 曲折  宜 昌 以 西 有 葛 洲 壩  三 峽 大 壩 完 工 後 為 世 界 最 大 的水壩 優點: 有 助 防 洪 、 灌 溉 、 發 電 與 航 運 缺點:  移民安置與古 蹟破壞的問題  南 水 北 調: 優點:緩和華北 缺水問題 缺點: 1.長江出海口 泥沙淤積並 可能出現海 水倒灌 2.華北因地下 水面升高而 會發生土地 塩鹼化現象 3.南方血絲蟲 病會擴至華 北 4.引水渠道高 於兩岸,恐 引起洪患 分水嶺:巴顏喀喇山~岷山~秦嶺 黃河(中國 的憂患) (黃河寧, 天下平) ( 能 源 流 域) 發源於青海 省,東流至 山東注入黃 海  黃 河 流 域 歷 來 是中 國政 治、經濟、文 化中心 該流域是「孕 育 中華 文化 的搖籃」 善淤、善決、善遷的 特性,使其成為中 國水災最重的河川 該流域水患最嚴重 的省分是(河南) 省,乃因黃河流經 黃 土 高 原 帶 來 泥 沙,在(三門峽) 以下大量沉積淤高 河床所致 近 期 以 來 , 黃 河 沿 線 完 成 許 多 大 型 水 利 工 程 , 如 劉 家峽、三門 峽水庫等 黃河下游 春~ 夏 季 斷 流 (三)淡水、鹹水湖 1.東南部多淡水湖,西北部多鹹水湖 2.最大淡水湖=>鄱陽湖(以前為洞庭湖) 最大鹹水湖=>青海湖 3.雲夢大澤 (四)緣海、大陸棚

(7)

1.三大緣海:黃海(渤海)、東海、南海 2.大陸棚 (五)河流對地表的三種作用  侵蝕(向源、下、側蝕):長江三峽 搬運(滾動、跳動、滑動):黃土高原 沖積:長江三角洲 ※於淤固堤:用吸泥船將黃河淤泥吸至堤後的淤泥區,沉澱後,清水可灌溉、沉泥可加厚堤防,既 可降低黃河河床的高度,並可補強黃河大堤,一舉數得。

(8)

<第七

~八章>土壤、天然植物

(一)土壤(由各種礦物質、有機質(腐植質為主)、空氣、水組成)  1.岩石的風化作用:岩石在生物、氣候…等長時間作用下,原地進行分解,崩解的作用,以氣 候因素最為重要。 2.成土成用:岩石經風化作用形成土壤的過程。 3.土壤剖面:(R->C->A->B) A 表土層 有機物(腐植質)較多,淋溶盛=>淋溶層,洗出層 B 心土層 無機物(礦物質)較豐,最肥沃=>澱積層,洗入層 C 風化層 剛風化的岩層 R 岩石層 成土作用的母岩層=>母岩層 4.土壤分類(雨量多寡影響) 類 型 分 布 性 質 成 因 沃 度 鈣 層 土 秦 嶺 以 北 鹼 性 土 雨量較少,鈣質不易被淋溶,呈棕黑色 較 肥 沃 淋 餘 土 秦 嶺 以 南 酸 性 土雨量較豐,鈣質易被淋溶,只殘留大量鐵、鋁氧化物,呈紅色或紅棕色 較 貧 瘠 5.土壤侵蝕和水土保持  土壤侵蝕:土壤因風吹雨打或流水沖刷而造成流失的現象  做好水土保持是維護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工作(沿等高線構築山邊溝,修築梯田) (二)天然植物:  1.天然植物與氣候關係: 冷乾---冷濕 極地(苔原) 副極地(寒帶針葉林) (沙漠) 乾燥氣候 (乾草原)半乾燥氣候 (濕草原)半濕潤氣候 (森林)濕潤氣候 極濕潤氣候(雨林) 熱乾---熱濕 2.影響天然植物分布的因素: 氣溫  雨量  緯度  可能蒸發散量 3.氣候不同,既有不同天然植物景觀,今日影響天然植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人類活動』 4.七月月均溫十度 C 的等溫線(約在北極圈附近),為北半球森林分布的北界 5.山地植物呈垂直分布狀態 6.六大林區中,林材多寡依次為:東北->西南->東南->西北->華中->華北 7.面積最大的林區為西南林區 8.華北林區林材最少的原因,與中華民族歷史發展有關 9.雲南西雙版納有『中國最大的天然熱帶植物園』,稱為『綠色寶庫』 (三)天然植物與水土保持:    地表植被對地表保護作用,由佳至劣排列,依次是森林->草原->漠地 可 小 能 蒸 發 散 量 大

(9)

<第九~十章>人口、農業

(一)人口分布: 1.大陸人口成長率每年達1.5%,產生『糧食不足』的問題 2.黑河(臚濱)到騰衝一線,為人口分布的分界(點圖) 3.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地形,氣候 (二)大陸的人口問題:(糧食及資源不足、人口素質低、失業率高、醫療不足、環境破壞) 1.人口基數過大,每年淨增加人數仍多 2.男多於女(一胎化,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 3.文盲比例高,需普及教育,提高人口素質 4.人口老化,老人安養問題特別重要 5.大陸人口比較表 地 區 地 形 人 口 密 度 ( 人 / 平 方 公 里 ) 東南部 沿海平原 500-600 西北部 高山高原沙漠區 10 以下(僅綠洲及河谷地帶較多) PS.人口素質(教育識字率)、人口金字塔、人力資源、扶養率、性別比、戰後嬰兒潮、高齡化社會 (三)大陸宣導人口政策的口號:  1.少生孩子多種樹,少養孩子多養豬  2.國家興旺,匹夫有則,計畫生育,丈夫有則  3.普及一胎,制二胎,消滅三胎 (四)人口圖的解說 (五)農業: 1.影響農作物『分布』的因素:地形、氣候、土壤等自然因素 2.影響農作物『產量』的因素:政策、技術、人工等人文因素 3.臚濱到騰衝一線,為農業區與畜牧區之分界線 4.東南部地區耕作次數受『無霜期』影響 5.農業區的重要分界線: 長城、隴山(六盤山):一穫區與二穫區分界 南嶺:二穫區與三穫區分界線 長城:春麥與冬麥分界線 秦嶺、淮河:稻米與麥作分界線(水田與旱田) (水稻、油菜、甘蔗與小麥、棉花、豆類、花生) 長江:小麥分布南界 無霜期: 東北:一年一穫     華北:兩年三穫或一年兩穫     華中(淮河以南):一年兩穫     華南(台灣、海南):一年二至三穫 6.其他重要分界線:

(10)

長城:年雨量 500mm 等雨量線,溫帶草原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 秦嶺、淮河: A.南船北馬 B.南稻北麥 C.年雨量 750mm D.最冷月均溫 0℃ E.淋餘土(酸性)與鈣層土(鹼性) F.黃河與長江 G.有無黃土 南嶺: A.年雨量 1500mm B.以南少霜雪多丘陵 C.長江與珠江 大興安嶺:太平洋夏季季風止境 烏鞘嶺:溫帶草原與溫帶沙漠 太行山:沖積黃土與風成黃土、黃土高原與黃淮平原 隴山(六盤山):太平洋夏季季風止境 巴顏喀喇山: A.黃河與長江 B.印度洋夏季季風 C.黃土分布南界 D.為藏胞畜牧及犛牛商隊分布區 7.各種作物特色: 糧食作物: 農 產 主 要 分 布 地 區 生 長 特 性 備 註 水稻 秦 嶺- 淮河一線以 南 喜 溫 , 喜 濕 種植面積與產量均居第一位,除了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區,及內蒙古的乾燥地區外,幾乎遍佈全國各地。 小麥 長城以北長江以北:春麥區 :冬麥區 適 應 能 力 強 , 耐 寒,耐旱 第二大糧食作物,分布亦甚普遍,長江以北是全國主 要的小麥產區,播種面積和產量都佔全國的2/3 以 上 經濟作物: 農 產 主 要 分 布 地 區 生 長 特 性 備 註 棉 花黃 河 流 域 和 喜溫、好光、生長期長、收穫期忌雨 多分怖於年雨量變率大的華北地區 芝 麻 花 生黃 淮 平 原 及山 東 半 島適合在沙質土壤中種植 種子含油量高,可榨油,為重要食用油 油 菜 長 江 流 域 適應力強 種子含油量高,可以榨油 甘 蔗 華 南 各 省 平 原 喜高溫多雨、需水量大 『南蔗北甜』是中國糖料作物的特色 甜 菜 東 北 耐寒、耐旱、喜溫涼 茶 樹秦 嶺淮 河以 南的丘 陵 和 山 地 喜溫、好濕、耐陰、喜酸 性土壤、更適宜多雲霧 而排水良好的丘陵地 安徽省祁門紅茶,浙江省杭州龍井(綠 茶)和臺灣省的烏龍茶(兼有紅茶與綠茶 的特色)等,在國際市場上久負盛譽 玉 米 種 植 面 積 廣 大 口感好、經濟價值高,近手己取代高梁為大陸地區最主要雜糧作物 黃 麻 華 南 地 區 喜高溫多濕 莖、皮含纖維,可製麻布、袋、繩 8.十種作物的個性: 糧 食 作 物 分 布 地 區 生 長 條 件 稻 米 秦嶺,淮河以南 高溫多雨,酸性土壤的平原 小 麥 長江以北 中溫,中等雨量,鹼性土壤的平原 雜 糧 作 物 分 布 地 區 生 長 條 件 高 粱 , 小 米 東北地區(松遼平原),北部地區(黃淮 平原) 中等雨量,鹼性土壤 玉 米 自松遼平原向西南到雲貴高原的地區 高溫多雨,鹼性土壤 甘 藷 分布最普遍 適應環境能力最強 經 濟 作 物 分 布 地 區 生 長 條 件 大 豆 長江以北的平原 最忌酸性土壤

(11)

棉 花 中部地區,北部地區 性喜陽光充足,沙質土壤的平原,收穫時忌雨 甘 蔗 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的平原 最怕寒霜,性喜多雨,酸性土壤的環 茶 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的丘陵 最怕寒霜,性喜多雨,酸性土壤的環   PS1.作物分類:      糧食作物:稻、麥      雜糧作物:玉米、甘藷、小米、高粱、大豆      經濟作物:油料作物:芝麻、花生、油菜       糖料作物:甘蔗、甜菜       纖維作物:棉、麻       飲料作物:茶   PS2.輪作與間作: 制 度 方式 說明 目的 輪 作將若干種作物不同時間輪流種植 月份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高梁. 小米 小麥 大豆 休耕 休耕以培養地 力,增加作物 產量 間 作 作物間隔一至二行種 植,間隔種植另一種 作物 小麥成熟前,在小麥行間種植玉米、蔬菜等其他作物 提高土地利用 率,增加作物 產量   PS3.華北地區的壟溝耕作: 說明 重要性 (1) (2)溝壟的位置每一年相互交換 (1)可防水患又可避免乾旱,如華北 平原 (2)土地休養生息 9.九大農業區圖

(12)
(13)

<第十一~十二章>漁,林,牧業,礦產與能源

(一)漁業: 1.我國發展漁業的優點: 海岸線長,多岩岸和港灣,島嶼   大陸棚面積廣大,海域跨越熱帶,副熱帶及溫帶,適合各類海洋生物的生長和繁衍 寒(親潮)流,暖(黑潮)流交會 長江黃河及珠江入海,帶來豐富養份,魚類匯聚,形成魚場,其中東海的舟山群島是全國最 大的漁場 2.漁業分類: 海洋漁業:含近海、遠洋及沿岸漁業,其中,大黃魚、小黃魚(黃花魚)、帶魚、墨魚、合稱四大 經濟海洋魚類 淡水漁業:長江、淮河為淡水漁業分布區,長江中下游有『魚米之鄉』之稱 養殖漁業:因經濟因素而發展,但超抽地下水,造成環境破壞與地層下陷 海水養殖:海帶、紫菜、文蛤、蝦 (二)林業: 1.六大林區的比較:(森林覆蓋率僅 13%) 東北林區 (1)林材最富,乃因(開發較晚) (2)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林木蔥鬱,素有「窩集」之稱 (3)林材最富開採價值,乃因:樹種單純、運輸便利之故 西南林區 樹種最豐富,但因(交通不便)而少開採 東南林區 雨量豐沛,樹種繁多,平原區森林多被伐,只丘陵地較多森林分布 西北林區 氣候乾燥,森林稀少 華中林區 人口眾多的精華區 開發較早,森林砍伐殆盡 華北林區 文化的搖籃 2.台灣近年來林業政策(保育重於採伐) (三)畜牧業 1.畜牧的三種方式:   游牧 放牧 欄牧    PS.山牧季移屬游牧的一種方式  2.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合稱『四大牧區』  3.各畜牧區特產:   內蒙古東側(放牧):三河馬、三河牛   伊黎縱谷(放牧):天馬、細毛羊   內蒙古西側及南側及寧夏(游牧):灘羊(俗稱白宝)   新疆、青海、西藏(山牧季移):青馬、犛牛、藏綿羊   東南半部(農耕區畜牧業):以農作物乾料(麥稭、高粱葉),加工副產品及部份糧食,養 豬、馬、羊、牛、驢、雞、鴨、鵝,為農家副業,但總頭數佔全國80%,尤以養豬為主 (四)能源: 1.定義:凡能產生熱、聲、光、電、力等功能,而被人類利用的資源 2.目前最主要能源礦產:石油、煤 3.能源分類: 再生能源:水力、風力、潮汐能、太陽能…等 非再生能源:煤、石油、鈾…等 4.能源分佈:   煤:北方多於南方,東部多於西部(北部、山西大同最多)最大煤礦:遼寧撫順無煙煤、可 露天開採   石油:北半部較多,大慶->勝利->大港   天然氣:四川、台灣最多(苗栗)   水力:康滇縱谷(但交通不便)長江大壩、葛州壩、黃河劉家峽、青銅峽均富盛名

(14)

  潮汐能:杭州灣的錢塘潮   PS、世界主要能源消耗,以石油、煤為主     貴州鎮寧縣黃果樹大瀑布,為中國第一大瀑布 (五)礦產: 1.鐵礦:河北、遼寧、四川為三大省鐵省份,鐵礦為鋼鐵工業的糧食,而鋼鐵工業,則為衡量工 業發展指標。 2.非鐵金屬礦:南嶺較多,鎢:江西大庾西華山(世界第一),銻:湖南新化錫礦山(世界第 一) 3.非金屬礦:玉石(新疆和闐)大理石(雲南、台灣) ps:GDP(國內生產毛額):國內人民一年中所生產的產品價值 中國四個現代化:農業、工業、科技、國防

(15)

<第十三

~十四章>工業、交通

(一)影響工業區位選擇的因素:    原料、動力、勞工、資金、市場、運輸 (二)大陸與台灣工業的優點    大陸:原料、動力、勞工數、市場   台灣:勞工素質、資金、技術、政策 (三)大陸工業發展: 1.長期以來:以農為主 2.中共統治:以鋼鐵及軍事工業為主,忽視民生工業 3.近十年來:實施『經濟改革』,使農村與經濟相結合 4.現今五大經濟特區: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島 5.目前鄉鎮企業占整個工業的 1/3,尤其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最為集中,江蘇省則為全國 之首 (四)大陸工業發展階段表 時間 工業發展 說明 1949 年以前 (清末時期) 1.以輕工業為主,集中於東部沿海城 市。如絲綢、製塩、陶瓷等民生需求 品。 2.東北地區以重工業為主。 沿海各省(集中於上海、天津、青島、 廣州)的工業產值占全國的 78%,為 傳統手工業時期。 1949 年中國大 陸建國初期 (現代工業前期) 1.整建舊有工業基地。 2.經濟發展重點在於東北、華北地區, 以棉紡、鋼鐵、機械為主。 大部分北方居民的年收入大於南方, 此時亦為西方列強引進鐵路等現代化 工業。 1960 年代 (現代工業中期) 投資重心轉移:在內陸城市西北地區 發展工業,以傳統重工業、軍事工業 為主。 1.每人平均國內生產值差距縮小。 2.全國總體經濟成長有限,因以內需 為主。 1980 年代 改革開放後 (現代工業後期) 1.吸引外商投資經濟特區和開放城市。 2.東部沿海和長江沿江地區為主。 3.藉此帶動內陸的整體發展。 4.以加工出口工業為主,並有世界工 廠之稱。 1.東部的優勢:工業基礎佳、海運便 利、資訊靈通。 2.全國經濟成長加快,平均收入增 多。 3.貧富差距愈大:沿海>內陸         城市>鄉村。 (五)四大工業地帶 項目 地區 特 徵 代 表 性 工 業 / 城 市 東 北我國最著名的重工業帶,區內礦產資源豐富,交通便利 鞍山鋼鐵工業、瀋陽機械工業、長春汽車工業、大連化學工業,均於日 本佔據時期奠基,久負盛名 華 北北京、天津、唐山地帶是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帶,工業發展條件優越,輕、重工業都很發達近年來北京市還設立了高科技實驗區,積極發展知識與技術密集產業 華 中滬、寧、杭(上海、寧波、杭州)地帶,工業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 上海是全國最大的工業都市,工業 產品種類齊全,暢銷國內外 PS.杭嘉湖為平原,農業生產為主 華 南珠江三角洲靠近香港和東南亞,得以引進國外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故本區加工出口 工業相當發達 深圳,珠海經濟特區利用外資,成 效顯著 產出 盈利 投入 生產過程

(16)

(六)大陸工業發展問題: 1.以往:種類不均:注重鋼鐵、軍事,忽視民生工業     分佈不均:集中於東半部及沿海 2.如今:資金短缺:大型工業計畫無法進行      技術水準低:故設立“經濟特區”及開放沿海城市吸引資金及技術      運輸通訊及管理效率低,妨礙內陸工業發展及資源開發      政府政策限制太多:影響工業擴充及成長 (七)中國三大經濟區比較: 區域 東部 中部 西部 優勢 (1)交通運輸設備進步。 (2)人口多且科技文教水準高。 (3)因靠海,工商業及國際貿易發展迅速。 (1)煤、石油等能源最 大生產地。 (2)鐵、公路建設較完 善。 蘊藏礦產近百種且 儲量大 劣勢 (1)動力不足。 (2)人口多,糧食需求量高。 (3)華北降水不足,影響工業用水。 (1)現代化引進晚。 (2)缺乏出海口。 (1)氣候、地形條件 差,地廣人稀。 (2)交通建設不足。 (八)交通  1.我國五大河運 項目 河川 優 / 缺 點 備 註 長 江 具有(1)支流多且長;(2)水量豐穩; (3)全年不結冰;(4)流域廣而富庶; (5)人口眾多;(6)出口接近世界航線 等優點,航運最為發達 (1)長江在高水位期間(夏季)海輪可直駛武漢 冬季則在江西九江,堪稱中國東西航運的大 動脈;(2)珠江是四大河中水量季節變化最小 的,且無水患 珠 江 黃 河 冬、夏水量變化大,冬季結冰,夏 常氾濫,故航運不暢 黃河雖為中國第二長河,自古以來災害頻 繁,被稱為「中國的憂患」(春季斷流) 海 河 黑 龍 江 結 冰 期 長 , 其 出 海 口 不 在 我 國 境內,也使航運受到影響 黑龍江為我國第三長河  2.我國二大運河: 項目 運河 興築年代連 絡 的 流 域 重 要 性 備 註 大 運 河 ( 京 航 大 運 河 ) 隋代由北而南依序是: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對 於 我 國 南 、 北 之 間 的 往 來,至今仍然有很大的航運 價值,也是重要的文化遺產 中 國 內 河 航 運 大 多 是 東 西 方 向 , 為 補 救 南 北 河 運 的 不 足 , 才 修 築 了 運 河 興 安 運 河 ( 靈 渠 )秦代 貫通珠江(西江支流桂江的 支流灕水)與長江(支流湘 江)的水運 有助於中部地區和南地區的 交通往來 3.鐵路:   西藏因地高天寒,近年己完成青藏鐵路的修建,由西寧經格爾木(青海)到拉薩(西藏)。

(17)

  鐵路多集中於東南半部、東北地區鐵路最密,塞北及西部最稀少。   北部地區鐵路線較中南部地區發達的原因: A、河運不盛   B、地形、氣候利於鐵路修築   北京、上海建有地下鐵,沿海經濟發達區有高速公路 4.公路:(以北京為中心)   公路較鐵路普遍的原因:    A、適應地形能力強   B、修築費用低   C、機動性高 5.海運:(可分為沿海航線與遠洋航線均以上海及廣州為中心) 大陸為提高海上運輸的功能作法有:    A、加速海港建設   B、提出開放沿海港口城市政策(廣州港吞吐量成長率已超過上海)   C、增闢與各大洲的遠洋航線   『位置優越,近長江口,位於海岸線中央』,為上海成為世界著名海運中心的原因   台灣四大港:高雄->基隆->台中->花蓮 6.空運:   觀光事業帶動大陸國內民航發展   大陸空運以『北京、上海、(廣州)』為中心

(18)

<第十五

~十六章>都市、行政區與六大地區

(一)都市:  1.都市與鄉村的差異:   都市由鄉村演變而來   都市人口密度較鄉村大   都市居民主要以製造業及服務業為主,鄉村以農業為主   都市人口組成複雜,鄉村則多有宗族關係   都市可以說是一地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 2.都市化程度:   都市化:人口由鄉村向都市集中的過程   都市化程度:指一國或一地都市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的高低,通常和『經濟』發展程度 成正相關(大陸地區約30%,世界為 42%,臺灣則約為 70%) 3.大陸地區都市狀況: 東半部多都市的原因:(以東北、華北、長江流域最多) A、地勢較低  B、水陸交通方便  C、經濟繁榮 西半部都市少,只有晚近因經濟發展而興起的蘭州,烏魯木齊等 4.都市機能與都市問題:   都市機能:指該都市居民所表現出來的主要經濟活動,可由人口的『產業結構』來衡量(如 鞍山工業、桂林觀光)   都市計畫:都市發展應針對地理環境作妥善的安排與合理的設計   都市問題與解決方法:    A、交通問題:興建捷運、鐵路地下化、建新市鎮    B、垃圾問題:興建焚化爐、垃圾減量、綠色消費 (二)行政區  1.大陸現行行政劃分:   分三級: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市)->鄉(鎮)   共33 個省級行政單位(含 4 個直轄市 22 個省、5 個自治區、2 特別行政區)   五自治區為:廣西壯族、寧夏回族、西藏、新疆維吾爾族、內蒙古 自治區   盟、部、旗:因蒙胞習俗,而自清代沿用至今,共14 個盟、部,地位相當於省,由行政院直 轄,旗與縣相當,但特別旗則為行政院直轄。 2.台灣地區:16 個縣、5 省轄市、2 直轄市 3.行政區缺點:面積太大,治理及推行建設不方便 (三)六大地區 1.劃分六大地區依據:位置及自然人文地理狀況 2.六大地區特色: 項目 地區 地 理 特 徵 備 註 華 南 (1)有北回歸線橫貫,高溫、多雨 (2)山丘多,平原少,河川富水力 (3)農產不足,人口外移多 (4)族系方言複雜 這四個地區屬於東部季風區,地勢 較低平,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組成, 季風影響顯著,各地區的差異與氣 溫變化有關 華 中 (1)多平原、丘陵 (2)副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3)農業興盛 (4)水陸運輸便利 (5)是全國精華區 受地形影響

(19)

華 北 (1)多平原、高原 (2)水、旱災頻繁 (3)開發歷史最早 (4)煤產豐富 (5)有棉花、小麥等農作生產 (6)陸運交通便利 東 北 (1)山環水抱,平原廣大 (2)森林資源豐富 (3)重工業發達    全國第一 (4)鐵路網密度大 塞 北 (1)多高原 (2)氣候乾燥 (3)居民畜牧為生 (4)多蒙古族分布 地處內陸,氣候乾旱,乾草原和溫 帶沙漠是普遍的氣候景觀 西 部 (1)多高山、高原 (2)氣候寒冷而乾燥 (3)交通不便 (4)人口稀少 (5)經濟較落後 地勢高聳,一系列的高山寒漠是基 本特色 *、我國行政區系統圖 *、大陸地區現行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及面積、百分比表 名 稱 簡 稱 行 政 中 心 名 稱 簡 稱 行 政 中 心 北 京 市 京 北 京 湖 北 省 鄂 武 漢 天 津 市 津 天 津 湖 南 省 湘 長 沙 河 北 省 冀 石 家 莊 廣 東 省 粵 廣 州 山 西 省 晉 太 原 廣 西 壯 族 自 治 區 桂 南 寧 內 蒙 古 自 治 區 內 蒙 古 呼 和 浩 特 海 南 省 瓊 海 口 遼 寧 省 遼 瀋 陽 四 川 省 川 或 蜀 成 都

(20)

吉 林 省 吉 長 春 重 慶 市 渝 重 慶 黑 龍 江 省 黑 哈 爾 濱 貴 州 省 貴 或 黔 貴 陽 上 海 市 滬 上 海 雲 南 省 雲 或 滇 昆 明 江 蘇 省 蘇 南 京 西 藏 自 治 區 藏 拉 薩 浙 江 省 浙 杭 州 陝 西 省 陝 或 秦 西 安 安 徽 省 皖 合 肥 甘 肅 省 甘 或 隴 蘭 州 福 建 省 閩 福 州 青 海 省 青 西 寧 江 西 省 贛 南 昌 寧 夏 回 族 自 治 區 寧 銀 川 山 東 省 魯 濟 南 新 疆 維 吾 爾 自 治 區 新 烏 魯 木 齊 河 南 省 豫 鄭 州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港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福 1 字第 0980136398 號令訂定發布全文 18 條 2.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勞動部勞動發創字第 1039800598 號令修正發布全文

a.勞工如與事業單位發生勞動基準法終止勞動契約、積欠資

一、為辦理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八款至第十一款

(十九)具有特殊危害之作業相 關法規(含高溫作業勞工 作息時間標準、重體力勞 動作業勞工保護措施標 準、精密作業勞工視機能

鄭龍全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02 工業控制 優勝. 02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幼 獅職業訓練場(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青年職業訓練中心)、臺 北市立南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39 資訊與網路技術 1 林家諄

(四)於結訓後一百二十日 TIMS

摘要: 本文第一作者係台灣工業與應用數學會 (TWSIAM) 副理事長, 從事工程數 學教育二十餘年, 發現工程師不甚了解張量, 數學家不熟悉莫耳 (Mohr) 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