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六首沃爾夫《莫里克歌曲集》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六首沃爾夫《莫里克歌曲集》之研究"

Copied!
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中山大學 音樂研究所 碩士論文. 六首沃爾夫《莫里克歌曲集》之研究. 研究生:陳偉琳撰 指導教授:王望舒教授.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

(2) 謝. 誌. 本論文完成,首先感謝指導教授王望舒教授耐心的指導,從進中山到論 文完成,王老師除了學術專業上的指導,並給予身兼學生、母親、教職的我 相當大的學習空間,體諒我學習時所遭遇到的困難,時時提供協助與學習的 管道,以利我的學習,在此致上最高的敬意與感謝。 另對本論文不吝提出寶貴意見的蔡順美教授、李思嫺教授、國立台南藝 術大學黃子珊教授、高雄師範大學陳希茹教授、文藻外語學院張守慧主任、 台南女子技術學院丁晏海教授、屏東大學葉乃菁教授等諸位教授,使本論文 之內容更形充實。而本所諸位老師兩年來的教導,亦致謝忱。 多次請益的摯友林雅淳老師、學姐陳慧真、孫詠薇及同學們的鼎力相助 下,使得我的學業得以完滿順利。在工作上,我所服務的大灣國中也給予我 完全的協助,使我在課餘之後有進修的時間;文章上,感謝二哥河源對於文 字的校正;音樂伴奏上,感激李幸錦老師於百忙當中竭盡心力的配合。最後, 謹以本文獻給支持我完成學位的雙親、兩個孩子,以及在學業上及生活上給 我最多協助的外子,對於這兩年的疏於照顧家庭,再此一併申謝。本人才疏 學淺,用字遣詞若有疏漏之處,並請讀者先進不吝指教,感激不盡。. 陳偉琳 2006 年 6 月於謹識於中山大學音樂研究所.

(3) 摘要 雨果•沃爾夫(Hugo Wolf, 1860-1903)為浪漫後期傑出的德文藝術歌曲作 曲家,在其短暫的生命中,以驚人的作曲速度與過人的創造力,創作約三百 五十首歌曲。本文擇取六首沃爾夫《莫里克歌曲集》中的歌曲,藉由分析這 六首歌曲的旋律、和聲與詩的格律,來探究沃爾夫在詩詞與音樂間相互結 合的巧妙。 本文主要以五個部份來論述:雨果•沃爾夫的生平、沃爾夫藝術歌曲的 風格、詩人莫里克及其詩詞特色概述、沃爾夫《莫里克歌曲集》之創作背景、 六首沃爾夫《莫里克歌曲集》的分析與詮釋。沃爾夫遵循著詩的音韻格律來 譜曲,使歌曲的節奏與旋律具有如說話般的聲韻及朗誦的特質,配上豐沛的和聲 色彩與鋼琴伴奏的多變性,表達出沃爾夫結合音樂與詩意的創造力。 Abstract Hugo Wolf (1860-1903) composed approximately 350 songs, many of which were written in an amazing brief time span with a keen intellect. This study mainly discusses six selected songs from the songbook Gedichte von Eduard Mörik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kinship between Wolf’s music and Mörike’s poetry by analyzing the melody, harmony, and poetic rhyme scheme of these songs. This lecture-recital document contains the following five main sections: the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about Wolf, the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olf’s lieder, the stylistic character of Mörike’s poetry, the background of Wolf’s composing the songbook Gedichte von Eduard Mörike, and a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ix selected songs of Mörike’s lyrics by Wolf. Each song exhibits Wolf’s intuitive sense of blending word and sound. The new declamatory style, effective harmonic subtleties and expressive piano accompaniment are crafted to extract the essence of the poetry in Wolf’s songs.. 1.

(4) 目錄 一、前言. 3. 二、雨果•沃爾夫生平. 5. 三、沃爾夫藝術歌曲的風格. 8. 四、詩人莫里克及其詩詞特色概述. 11. 五、沃爾夫《莫里克歌曲集》之創作背景. 13. 六、六首沃爾夫《莫里克歌曲集》的分析與詮釋 1.〈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Auf eine Christblume I). 15. 2.〈漫遊所見〉(Auf einer Wanderung). 21. 3.〈四月的黃蝴蝶〉(Zitronenfalter im April). 24. 4.〈少年和蜜蜂〉(Der Knabe und das Immlein). 26. 5.〈風之歌〉(Lied vom Winde ). 30. 6.〈春來了〉(Er ist’s). 34. 七、結語. 41. 八、附錄一:六首沃爾夫《莫里克歌曲集》歌詞翻譯. 44. 九、附錄二:陳偉琳解說音樂會節目單. 46. 十、附錄三:陳偉琳碩士音樂會節目單. 48. 十一、參考文獻. 50. 2.

(5) 前言 自古以來,「歌曲」以多樣性的面貌、豐富的語彙、多元的功能存在於人 們的生活之中。宗廟祭祀中,歌曲傳達對神的仰望與崇拜;征戰裡,嘹喨的歌 聲鼓舞民心士氣;愛的戀歌,流傳著千古不變的熾熱真情;大自然的歌謠,詠 唱出天地的氣象萬千。十九世紀初的歐洲,在歷經政治的變革,打破了社會的 規範後,展現出另一種新的思維,由古典主義的理性與規範,跨越到浪漫主義 的感性與主觀,講求個人的創新與自主性。音樂家們不再受制於均衡與對稱的 法統,紛紛突破藩籬,恣意地抒發情感與想像,各式嶄新而獨特的曲態應運而 生,德文藝術歌曲(Lied)運用詩與音樂共同結盟的型態,以鋼琴為伴奏,沿著 詩的內容,把心底深處的情感表達出來,讓詩與音樂共同譜出一種獨特而動人 的音樂藝術。 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 1797-1828)於一八一四年創作了〈紡紗旁的葛 麗倩〉 (Gretchen am Spinnrade),其旋律的優美與伴奏音響的豐富,映襯出詩 的意境,充分展現出浪漫藝術的精神,帶動浪漫時期藝術歌曲的創作風潮。舒 伯特之後,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的歌曲更重視詩詞所欲傳達的內 在意涵,他在鋼琴伴奏上的處理,如獨奏曲般地具有綿密豐厚的特質,擅用半 音轉調、半音和聲等手法來營造歌詞意境,常與歌唱旋律交替接唱,伴奏也有 了「唱詩」的空間。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在他的歌曲旋律質 樸優美,樂句較為工整,和聲上具有保守嚴謹之特質,音樂的音響具有渾厚沉 穩的特性。他常運用民謠的素材作為創作的基礎,有些歌曲具有民謠的風格, 如《吉普賽之歌》(Zigeunerlieder, op.103)。 繼之而起的作曲家,如沃爾夫(Hugo Wolf, 1860-1903)、馬勒(Gustav Mahler, l860-1911) 、李察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也都承襲浪漫時期藝術 歌曲的精神,試圖為德文藝術歌曲開創新的思維。沃爾夫以文字為音樂創作的 中心,以歌唱為詩歌朗誦的媒介,將詩的地位昇華到極致,伴奏一則當作背景, 一則扮演詩中角色,讓詩、聲樂與伴奏三者相輔相成,將德文藝術歌曲的發展 推向另一個高峰;馬勒亦喜歡於歌曲中加入民歌的素材,並運用大量管絃樂作 3.

(6) 為伴奏,將人聲視為樂器配置的一部份;李察史特勞斯雖以歌劇及管絃作品為 創作重心,但終其一生,未曾中斷對於藝術歌曲的創作,他的藝術歌曲以寬廣 的音域、熾熱的抒情性及豐富管弦樂色彩的伴奏著稱。一九四八年為女高音和 管弦樂所作的《最後四首歌》(Vier Letzte Lieder)亦是德文藝術歌曲的傑作。 綜觀德文藝術歌曲的發展,作曲家們除了在音樂創作上求新求變,詩作上 汲汲探求外,也對於字與音之間的平衡,句句斟酌。沃爾夫運用其豐富的和聲 語言色彩,把詩人歌詞中的意境,循著詩詞的音韻格律、抑揚頓挫,結合聲樂 曲調、鋼琴伴奏,譜寫出如說話般自然朗誦的歌曲。一八八八年至一八九一年 是沃爾夫創作的高峰期,其樂思奔放與無窮的創造力,信手拈來盡是優美的旋 律。在這個時期,他集中採用同一詩人之詩作,以敏銳的速度創作歌曲,主要 歌曲創作有:《莫里克歌曲集》(Gedichte von Eduard Mörike, 1889)、《艾森多 夫歌曲集》(Gedichte von Joseph von Eichendorff, 1889)、《歌德歌曲集》(Gedichte von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890) 、《西班牙曲集》(Spanisches Liederbuch, 1891) 、《義大利歌曲集》(Italienisches Liederbuch, 1892, 1896)1。一九九三年 之後,沃爾夫因健康狀況不佳,創作上就呈現斷斷續續的情形,歌曲的寫作也 減少許多。沃爾夫的歌曲多經由朋友的推廣才漸受世人的青睞,直到沃爾夫逝 世後,他的作品及其創作價值才真正的受到重視。 沃爾夫的《莫里克歌曲集》為一八八八年所寫,詩集所採用的題材包括愛 情、自然景觀、描寫實物、傳奇、神話等類型。本文將選擇六首沃爾夫《莫里 克歌曲集》中的歌曲:〈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Auf eine Christblume I)、〈漫 遊所見〉(Auf einer Wanderung)、〈四月的黃蝴蝶〉(Zitronenfalter im April)、〈少 年和蜜蜂〉(Der Knabe und das Immlein)、〈風之歌〉(Lied vom Winde) 、〈春 來了〉(Er ist’s),藉由樂曲的分析,來研究沃爾夫詩詞音韻與旋律的安排、鋼 琴和聲色彩與詩詞之間的關聯,以加深個人對於德文藝術歌曲的理解,並深化 於演唱詮釋之中。 1. 繼《義大利歌曲集上册》之後,沃爾夫的《義大利歌曲集下册》則在中斷了五年後,才 於 1896 年完成。 4.

(7) 雨果•沃爾夫的生平 沃 爾 夫 於 一 八 六 O 年 出 生 於 奧 地 利 帝 國 (Austrian Empire) 斯 洛 維 尼 (Slovene)的溫第斯格拉茲(Windischgraz) (今南斯拉夫)。沃爾夫從小就生 長在音樂氣息濃厚的家庭,父親菲利浦•沃爾夫(Philipp Wolf, 1828-87)雖然 是一位皮革製造商,但熱愛音樂,是一位業餘音樂家,擅長演奏許多樂器, 如鋼琴、小提琴、長笛、豎琴、吉他等,家中也常有一些音樂家與地方士 紳組成小型的樂團來演奏音樂。在這樣充滿音樂的環境薰陶之下,沃爾夫 隨著父親學習小提琴,並常有機會在家庭音樂會中演出,使他逐漸顯露出 音樂的天份。 一八六五年到一八六九年,沃爾夫進入小學就讀,也跟隨學校的音樂 老師維克斯勒(Sabastien Weixler),學習鋼琴及樂理,以培養更紮實的音樂 能力;同時他也隨著父親學習吉他與鋼琴的調音,訓練出敏銳的聽力。在 沃爾夫七歲時,一場火災使得他的家中陷入了困境,但沃爾夫的父親並沒 有放棄對沃爾夫的教育,仍持續地督促他學習音樂。進入中學後,沃爾夫 因為將其注意力全部投注於音樂上,學業成績每況愈下,而被要求轉學。 一八七五年,沃爾夫如願地進入維也納音樂院就讀,在這個洋溢著音 樂氣息的城市裡,沃爾夫欣賞到許多歌劇,也聆聽了許多音樂會,更有機 會接觸到許多不同作曲家的創作,在他的心中想成為一位作曲家的信念, 更加地堅定。不過,沃爾夫直率又急燥的個性,在不滿學校課程僵化的安 排及與師長相處不睦的情況下,於一八七七年的三月被迫離開學校,返回 故鄉。同年十二月沃爾夫再度回到維也納,靠著自修巴哈、莫札特、貝多 芬、舒伯特、舒曼等作曲家的作品,來充實自己的作曲知能。 一八七五年十一月華格納訪問維也納時,沃爾夫欣賞到華格納親自指 揮的《唐懷瑟》(Tannhäuser)與《羅恩格林》(Lohengrin),深受感動。之後 和華格納的會面,也因華格納的慈愛與關懷,在創作上給予沃爾夫莫大的 信心。 沃爾夫除了曾得到華格納的鼓勵及欣賞外,一八八三年沃爾夫會見. 5.

(8) 李斯特,李斯特亦給予肯定,並勉勵其繼續創作,在這些鼓勵下,華格納 及李斯特就成為沃爾夫創作上的典範。相較於華格納與李斯特對沃爾夫的 熱情,一八七九年沃爾夫與布拉姆斯見面的情況,就顯得冷淡許多,原因 是保守的布拉姆斯無法接受沃爾夫不按照作曲規範及形式處理音樂的新思 想,使得沃爾夫遭受到強烈的挫折,也因為對於音樂創作理念的不容,沃 爾夫於任職樂評期間,曾對布拉姆斯的音樂大肆攻訐。 沃爾夫在維也納結交了一些朋友,他們除了有深厚的友誼外,也時常 提供樂譜、詩集、住宿、介紹學生及工作機會給沃爾夫,甚至還直接地給 予 沃 爾 夫 經 濟 上 的 援 助 , 特 別 是 他 的 珠 寶 商 好 友 韓 瑞 西 • 維 納 (Heirich Wener)。沃爾夫在《維也納沙龍報》(Wiener Salonblatt)的工作就是由韓瑞 西•維納所推薦,在沃爾夫的創作顛峰時期,韓瑞西•維納也曾將其郊外 別墅借給沃爾夫居住,在大自然的薰陶之下,沃爾夫得到許多創作上的靈 感。 沃爾夫於一八八四年到一八八七年間擔任「維也納沙龍報」的樂評工 作,生活及經濟上都較為安定。此時期的樂評工作雖造就沃爾夫敏銳的觀 察力,但也因此樹敵無數。他曾將布拉姆斯的音樂批評為:「他所有的作品不 過是貝多芬、孟德爾頌與舒曼音樂的變奏曲而已。」2 這樣直言不諱的評論,遭 受到許多擁護布拉姆斯人士的反抗,有的拒聽沃爾夫的音樂,有的甚至拒 絕演出沃爾夫的作品,使得沃爾夫在成為作曲家的一途上,困難重重。 一八八七年沃爾夫離開樂評工作,創作量逐漸增大,一八八八年至一 八九一年可以說是沃爾夫歌曲創作的顛峰期,其樂思大量奔流而出,三年 內陸續完成以詩人為首的歌曲集,有《莫里克歌曲集》、《歌德歌曲集》、 《西班牙歌曲集》、《義大利歌曲集上冊》,而《義大利歌曲集下冊》直到 一八九六年,沃爾夫才又提筆譜寫完成這一冊歌曲。一八九七年開始,沃. 2. “His whole work a nothing but a great variation upon the works of Beethoven, Mendelssohn, and Schumann” Frank Walker, Hugo Wolf (New York:1968), 158. 6.

(9) 爾夫因精神狀態不穩定,加上感染梅毒,使其創作呈現斷斷續續的情形, 一九 OO 年時已無創作餘力,終日與病榻為伍,於一九 O 三年病逝維也納, 享年四十三歲。. 7.

(10) 沃爾夫藝術歌曲的風格 沃爾夫是一位對於語韻相當敏感的作曲家,他從小喜歡閱讀,舉凡童話故 事、小說、詩歌,都是他涉略的範圍,他熟讀、朗誦這些詩文,背誦喜愛的詩 歌,更加深他對於詩詞格律和德文音韻的掌握。劇作家兼評論家海曼巴爾 (Hermann Bahr, 1863-1934)形容沃爾夫朗誦詩詞時候的神采: 當他說出這些文字的時候,它們變得非常逼真,它們成為具有形體的東西: 我們的確有這種感覺,就好像他的形體突然變成文字的化身,就像在昏暗光 線中隱約看到的雙手一般,不再屬於一個人,而是屬於我們所聽到的這些文 字,他把自己的形體完全轉化在詩的文字裡。. 3. 音樂學家艾瑞克•山姆(Eric Sam)對於沃爾夫的歌曲創作,有這樣一段評 價: 「他是一位獨立自主,而且基本上,是自學型的作曲家,他用自己所創新的 語法,即新音樂詩語言(musico-poetic language)來創作。」4 另一位研究沃爾夫 的音樂學者卡爾那(Mosco Carner)更進一步提到沃爾夫對詩的態度是:「沃 爾夫的箴言是『語言第一,然後才是音樂。』這句話始終貫穿於他的創作,透 過他音樂詩(musico-poetic)想像的力量,將字與音樂熔合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 體。」5 由此可看出,沃爾夫對詩的愛好及對詩的獨特表達方式,絕對是其歌 曲創作上不可或缺的因素。 沃爾夫在歌曲創作上較無固定的形式或曲式,他的音樂有著隨歌詞節奏與 語氣起伏的旋律線,和生動烘托詩境的伴奏聲部。沃爾夫運用音樂的重音搭配 著詩的韻律,形成了接近自然說話聲韻的朗誦式旋律特徵,企圖完整地表達出 3. “when he spoke the words, they assumed a prodigious truth, they became corporeal things: we had, indeed, the feeling as if his own body had suddenly become an incarnation of the words, as if these hands, that we saw glimmering in the dim light, no longer belonged to a man, but to the words that we heard. He had as if it were transubstantiated himself with all his body into the words of the poet.” 引述自 Edward F. Kravitt, “The Influence of Theatrical Declamation upon Composers of the Late Romantic Lied”, Acta Musicologica, 34 (1962), 19. 4. “. . . he was an independent and essentially self-taught composer speaking a new musico-poetic language of his own devising. ” 引述自 Eric Sams. The Songs of Hugo Wolf,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2), 2. 5. “prima le parole e poi la musica was Wolf’s motto: the words are the alpha and omega of his creations and through the power of his ‘musico-poetic’ imagination, they fuse with the music into a Wholly organic entity. ” 引述自 Mosco Carner, Hugo Wolf Song. (London: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1982), 5. 8.

(11) 詩的韻格和精神,而樂段的設計大多依據詩的段落或詩的情境來做出變化。 沃爾夫除了天賦上對歌詞的敏感度外,在他歌曲的創作過程中,不斷地汲 取前輩們的作曲觀念。在沃爾夫早期作品中可看出舒伯特與舒曼的影響;在成 熟期的作品中,除了延續德文藝術歌曲文學與音樂結合的精神,他亦吸取華格 納戲劇音樂,將文字、音樂、藝術融為一體的概念,使人聲更精確地表達出文 字的聲韻,藉由音樂來象徵抽象的意境或思想,鮮明而多變地呈現出詩人所要 表達的圖像。在沃爾夫的樂曲中,除了朗誦式的聲樂旋律,還利用大量的半音 和聲、強烈的力度轉換及不斷的調性變化,使音樂交織出濃烈的戲劇性。 在沃爾夫的藝術歌曲中,鋼琴伴奏常常是鋪陳詩中的情境,有時承接來自 歌詞的情緒轉換,有時亦成為詩中的一角。他根據詩的情節來發展鋼琴伴奏的 音樂型態,如:運用和聲變化、重複動機、改變節奏等方式,來表達人物的情 緒及詩的意境。沃爾夫在動機音型的設計上,採用類似華格納「主導動機」 (leitmotif)的方式,利用一個基本的音型,來表達樂曲中特定的人、事、物等, 提升了歌曲中詩詞之含意,讓抽象的詩詞有更具體的象徵,也容易達到樂曲一 貫性。 沃爾夫也常設計一個基礎音型,適時地出現在各樂曲中,以達提示之作用。 例如:沃爾夫在〈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心啊,靜下來吧,一切都已過去〉 (Alle gingen, Herz, zur Rub)都運用過「夜」 (Night and wakefulness)的音型,他 在鋼琴右手以同音的連續八度(或一度)的進行,來描繪「夜間」的活動或景 象(譜例 1);在〈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及〈精靈之歌〉(Elfenlied)都運用高 音域一再重覆的短音值小二度音程,再配以小聲( pp )的力度,來增加音樂上的 精緻氣氛,以「小巧」(Smallness)的音型,來表達出詩中角色的「小巧」細緻 (譜例 2)。6. 6. Sams, 18-35. 9.

(12) 【譜例1】「夜」的動機音型 (a)選自《西班牙歌曲集》〈心啊,靜下來吧,一切都已過去〉。. (b) 選自《莫里克歌曲集》〈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 【譜例2】「小巧」的動機音型 (a) 選自《莫里克歌曲集》〈精靈之歌〉. (b) 選自《莫里克歌曲集》〈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小精靈角色。. 沃爾夫的歌曲猶如一齣小型的戲劇音樂,每一首歌都展現出沃爾夫無窮的 創意,他善於捕捉詩人在詩中所欲表達的情感與戲劇性,藉由強調語彙的朗誦、 聲樂線條的抑揚頓挫及鋼琴伴奏的張力來建構歌曲,豐沛的音樂表現力令人讚 嘆。. 10.

(13) 詩人莫里克及其詩詞特色概述 德國詩人愛德華•莫里克(Eduard Mörike, 1804-1875),生於德國南 方 許 華 奔 (Schwaben), 父 親 卡 爾 (Karl Friedrich)為 一 名 醫 師 , 母 親 夏 洛 特 (Charlotte Dorothea)是一位牧師的女兒,家中十三個兄弟姐妹中,莫里克排 行第七。莫里克於十三歲時喪父,家庭經濟頓失依靠,而選擇接受神職教 育。十八歲畢業後,進入杜賓根大學(Universität Tübingen)攻讀神學,但莫里 克並不將他的心思放在神學課程中,反而喜歡花時間在寫詩或幻想上。大 學畢業後,雖然從事神職工作,卻仍醉心於文學創作。兩年後,為了創作 的理想而辭去職位,但靠創作的日子並不容易生存。半年後,又再度回到 牧師的工作,過著不富裕,但卻安定的生活。 莫里克曾與一位牧師的女兒露意莎有過一段甜美的愛情,但並沒有結 果。莫里克一直到四十七歲才與房東的三十三歲女兒瑪格麗特結婚,並在 學校教授文學課程。7 晚年,雖獲得一些殊榮,但他的詩並沒有引起世人深 刻的了解。直到一八八九年沃爾夫出版《莫里克歌曲集》後,逐漸使其聲 名遠播,莫里克的作品也才在德國文學史中佔有一席之地。 莫里克因處於浪漫主義與寫實主義交替的時代,其創作風格不再只是 浪漫派文學家在情感上奔放的陳述、浮誇的詞藻,而是漸漸具有寫實主義 風格的樣態。他忠實地以文字表達出對生活及週遭環境的自然樣貌,著實 給人清新明朗、樸實無華的感覺。 莫里克也是個畫家,因此喜歡將色彩置入詩中,尤其是金色,例如: 〈漫遊所見〉中「金鈴」般(goldglocken)的樂音,小城籠罩著一片「金光」 (goldnem Rauch),〈健行〉(Fußreise)中的飽滿「金色葡萄」(goldne Traube), 〈午夜時刻〉(Um Mitternacht)中雙目凝視「金色」的天平(goldne Waage), 〈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中的在你「金色」飽滿的懷中(goldner Fülle gründet),. 7. 莫里克在三十九歲就因健康因素從牧師工作退休,之後舉家遷移至司圖加特,並在一所女 校任教。 11.

(14) 〈蓓瑞格麗娜之一〉(Peregrine I)中真誠、棕色的眼睛反映著「黃金」的內 在(innerm Gold)、 「黃金」在聖潔的憂傷裡閃耀(Gold in heilgem Gram gedeihn) 等,這些顏色使得原先抽象的事物更具象徵的意義,也更充滿想像的空間。 其他的色彩有:〈漫遊所見〉中的天空一片「紫色」(purpurnem)洶湧,(春 來了)中「藍色」的緞帶(blaues Band),〈四月的黃蝴蝶〉中形容蝴蝶穿著 「黃衣裳」(gelben Kleid),〈鬼湖幽靈〉(Die Geister arn Mummelsee)中「綠 色」的火焰(grünendem Feuer)等。 除了顏色的應用外,莫里克也偏愛複合字的使用,將兩三個形容詞組成 一 個 詞 , 如 金 鈴 (Gold-glocken-töne) 、夜鶯齊鳴(Nachtigallenchor)、紫紅小點 (Purpur-tropfen)、 春陽(Frühling-ssonne)等,使同一個字裏可以感受到好幾個形 象,也使得詩歌容易與音樂做結合,文風也格外的生動活潑,句型易於隨意 顛倒 8。 音樂學家艾瑞克.山姆對於莫里克及其詩的形容:「莫里克除了是一 位牧師,還是一個詩人及畫家,他的作品有如一幅帶著亮麗色彩的美景; 他的文字充滿熱情,且能深刻洞察人心;其作品藉著觀察平日生活及自然 景觀,展現一種精力充沛和樸實無華的圖像。」9 因為莫里克的詩裡,有著 率直真誠的內涵及明亮清新的節奏,因此,得到許多作曲家的青睞,為其 詩譜曲,例如:〈春來了〉這首詩,就被多達十六位作曲家譜曲,包括沃 爾夫、舒曼、法蘭茲(Robert Franz, 1815-1892)、雷格(Max Reger, 1873-1916) 等 10。. 8. 德.斯泰爾夫人, 《德國的文學與藝術》,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40。. 9 . . . “Mörike was a painter and pastor as well as a poet; his pages are characteristically bright with oured or shining pictures or visions of this world or the next. His drawings and sketches too, like his sermons and letters, are full of quirky yet warm-hearted insights into human feelings, expressed in vigorous and often homely images from daily life and the natural scene. ”引述自 Sams, 59. 10. 席慕德,《沃爾夫歌曲集「莫里克詩篇」之研究》(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7),42。 12.

(15) 沃爾夫《莫里克歌曲集》之創作背景 沃爾夫於一八八八年開始創作的《莫里克歌曲集》,其泉湧的樂思直可 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來形容沃爾夫創作上的神速,二月至八月就已完 成四十三首的《莫里克歌曲集》,沃爾夫在與朋友的書信往來中曾提及: 我剛寫完一首新歌,給上帝的歌。告訴你,實在太精采了!主啊!在這樣的速 度下,不久就可以結束。我的能力與日俱增,但還能增進多少呢?這想法讓我 感到害怕……這就快到我的盡頭了,我的能力一天比一天增進.但還能增進多 少呢? 這想法讓我感到害怕……我懷疑,我還有多少未來? 不論醒著或睡著, 11. 這問題困擾著我,驚恐著我,佔據著我。. 沃爾夫《莫里克歌曲集》中的詩詞是選自一八七六年所出版的莫里克 《詩集》(Gedichte),音樂學家艾瑞克•山姆所著的「沃爾夫的歌曲」 (The Songs of Hugo Wolf)一書中,有這樣一段引述:「在一八七六年所出版的第 六版《莫里克詩集》是沃爾夫一直在使用的,一回他告訴朋友:『即使是 一個小時,他都無法忍受與它分開。』」12 足見沃爾夫對於《莫里克詩集》 的愛不釋手。 翻開沃爾夫的《莫里克歌曲集》,其內容有描寫甜蜜愛情的,如:獻 給戀人露意莎的詩〈給至愛〉(An die Geliebte)、〈珍重再見〉(Lebe wohl); 也有具宗教情懷的,如:〈安睡小耶穌〉(Schlafendes Jesuskind);另外,表 達詩人內心衝突的也不在少數,如:〈何處尋得慰藉?〉(Wo find’ ich Trost?)、 〈嘆息〉(Seufzer)等;而以大自然為題材的,如:〈春來了〉、〈四月黃蝴 蝶〉、〈春天〉(Im Frühling)等,更因其題材的多樣性及音樂的張力,使得 每一首歌曲都散發出旺盛的生命力,更令人為之驚喜。. 11. “I have just written out a new song. A song for the gods, I tell you! Quite divinely wonderful! Good Lord, there will soon be an end of me at this rate; my competence is increasing from day to day. How much further can I take it? I'm frightened at the thought... What does the future still hold in store for me, I wonder? This question torments and frightens me, preoccupies me, waking or sleeping.” 引 述自 Walker, 202. 12. . . . “The sixth edition of 1876 was Wolf’s constant companion. As he once told a friend, he could not bear to part from it, even for an hour. ” 引述自 Sams, 62. 13.

(16) 《莫里克歌曲集》是沃爾夫成熟期的第一部作品,而詩人莫里克自然樸 實的詩作,也成了當時借住在韓瑞西維也納郊外別墅的沃爾夫,迎接大自然 的環境的寫照了。其中以描寫大自然為內容的詩歌,兼具寫景及寫情之特 色,有:〈少年和蜜蜂〉、〈春來了〉、〈邂逅〉(Begegnung) 、〈春天〉、 〈健行〉(Fussreise)、〈四月的黃蝴蝶〉、〈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致一 朵聖誕玫塊之二〉(Auf eine Christblume II)、〈漫遊所見〉、〈風之歌〉等十 首。本研究從這十首樂曲中,擇出六首風格迥異的樂曲來作討論,相似之曲 風便不加贅述。 此六首樂曲雖同屬於自然素材,但每一首都各異其趣,各有各的特點, 這六首分別是:〈少年和蜜蜂〉、〈春來了〉、〈四月的黃蝴蝶〉、〈致一 朵聖誕玫瑰之一〉、〈漫遊所見〉、〈風之歌〉。這些樂曲不僅能貼切地反 映出沃爾夫作曲上的多元性,如:旋律性的、戲劇性的、朗誦性的、動機性 的,更可感受到沃爾夫努力地使樂曲保有原詩的本質,盡量不悖離原詩的色 彩;而鋼琴也成為強化戲劇效果的元素。因此,要詮釋出沃爾夫的藝術歌曲 的精隨,演唱的技巧、詩詞的朗誦及鋼琴的彈奏,三者環環相扣,相輔相成、 密不可分。. 14.

(17) 六首沃爾夫《莫里克歌曲集》的分析與詮釋 〈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沃爾夫於一八八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完成譜 曲,是《莫里克歌曲集》中屬於較晚創作的作品。此首詩分為七個詩節,前 六詩節的韻腳是規則的對偶韻,只有末段最後的兩行詩沒有押韻,有些微的 變化。〈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是描述詩人在教堂邊的荒涼墓園,尋找到一 朵珍奇的花朵,而引發詩人一連串的聯想,包括:墓中人的性別、聖誕玫瑰 生長的地方、開花的季節,花的形狀、花的顏色等,並使詩人產生更進一步 的宗教性聯想:聖母般的神聖、耶穌的受難及小精靈對「聖誕玫瑰」的敬仰。 全詩充滿了神祕的色彩,是一首格律嚴謹的古典文學風格的詩。 沃爾夫將音樂依詩節分為七個段落來呈現。段落與段落之間均有明顯的 對比,作曲的手法相當細膩。在聲樂旋律部分,沃爾夫運用相當多朗誦式的 手法,來敘述詩中的內容;在調性安排上,常用三度轉調的模式(third chain)13 來移轉;在和聲上,他利用許多游移不定的減七和絃,來轉換場景和表達意 境,使詩中抽象神秘的意境更引人遐想;樂曲中的動機音型運用有:切分音 型的「虔敬動機」 (譜例 3) ,連續同音八度的「夜之動機」及持續於高音域、 短音值、小二度的「小巧」動機,使音樂在動機的運用下,與詩中的情境更 加地契合。 14 【譜例 3】「虔敬」動機,〈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24-25 小節。. 13. Stein Spillman, Poetry Into Song. 14. Sam, 18..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26.. 15.

(18) 故事場景發生在教堂的周圍,為了與教堂的肅穆氣氛連結,沃爾夫以「似緩 慢地」(Mässig langsam)的速度前進,整首樂曲沒有前奏,聲樂旋律以兩拍和鋼 琴的四拍和弦,同時在 D 大調上進入,凝聚出一股虔敬的氣氛。首先,歌詞唱 出「森林之女,百合的姊妹」(Tochter des Walds, du Lilienverwandte),以低吟的 口吻緩緩地述說著詩人看到「聖誕玫瑰」(Christblume)的驚奇。鋼琴以持續五小 節的長音值和弦進行,來形容詩人所停頓的腳步。接著鋼琴轉以切分音交錯進行 的流動型態緩緩前進,將詩人看到這珍奇花朵時的驚喜,逐漸移轉,繼續前行。 而教堂旁這一座不知名的墳墓,既荒涼又寒冷,鋼琴的右手以 ppp 的音量及連續 五個八度緩慢下行,空寥寂然的氣氛油然而生。在「第一次,噢,美麗的花,我 找到了你!」(Zum erstenmal, o schöne, find ich dich !) 鋼琴進入升 F 大調,以半 音階不斷的爬升,烘托出詩人的興奮之情(譜例 4)。 【譜例 4】鋼琴部份半音階的爬升,〈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13-16 小節。. 進入第二段詩節之前,鋼琴以半音下行來銜接詩人進入墓園的氣氛,沃爾夫 將聲樂旋律的節奏音值縮小配以級進的音型,以便於敘述及朗唱:詩人好奇「玫 瑰」所守護的墳墓是少男?或是少女?不管是少男或少女,都獻上最誠摯的祝 福:若是少男「願『他』得救」(so geschah ihm Heil,);是少女「願『她』一生甜 美」(lieblich fiel ihr Teil)。此時音樂則轉為明亮的大三和絃進行,聲樂旋律也移 轉到高音域來演唱,以誠摯而愉悅的情緒,唱出對墓中人的祝福。聲樂旋律趨於 平靜之後,鋼琴的右手承接這幽靜的氣息,彈奏出連續同音的八度(26 小節) , 營造出夜晚的靜謐,進入寂靜的第三節詩。. 16.

(19) 此時鋼琴持續不斷地以同音八度的方式彈奏出「夜」的動機,來形容玫瑰身 處於夜晚雪光籠罩的樹叢中,而左手部份有一低音旋律持續的進行(譜例 5), 形容詩人徘徊於「聖誕玫瑰」的周圍,仔細觀察著花朵生長的環境。聲樂旋律上, 沃爾夫則以朗誦式的曲調,敘述著這朵花兒周邊的狀況。 【譜例 5】夜的動機與左手低音旋律,〈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27-29 小節。. 夜的動機. 詩人的徘徊. 隨後,鋼琴的部分又逐漸凝聚出和弦的型態,從升 F 大調再轉回 D 大調, 銜接入「聖誕玫瑰」的花開時節的第四詩節。而此段的節奏,似乎延續第一段音 樂(1-13 小節)的節奏音型而加以變奏,持續以長的音值再度烘托出花朵的聖潔, 而聖誕玫瑰是接受月光與嚴寒空氣的滋養才得以生長,多麼地別於其他的花兒接 受是陽光的呵護,多麼的奇特啊! 詩人繼續形容花朵的形狀、顏色,音樂的型態轉為旋律性的線條,詠唱著詩 人對於花朵的讚嘆,聲樂旋律的音型仍擷取第二段音樂詩的節奏音型,以降 E 大調開始,清新的旋律一掃前段籠罩於夜色的陰霾。沃爾夫特別在這個段落的開 頭註明「稍慢而且非常平靜的」(etwas langsamer u. sehr ruhig),來提醒演唱者注 意音樂與情緒的轉折。由「在你金色飽滿的懷中」(In deines Busens goldner Fülle gründet),逐漸引導出此段音樂優美的旋律,聲樂旋律以 eb2 的長音來呼應「金色」 的語氣,烘托出花兒高貴的外型。之後,鋼琴在半音的游移下轉入 C 小調,在 沉靜的氣氛下,更顯花兒的形貌如同聖母般的神聖,連天使都想接近輕撫它。音 樂在「聖母的婚紗」(Der benedeiten Mutter Brautgewand)的「聖母」(Mutter)達到. 17.

(20) 旋律的高潮點,以 f 2 音呼應出花朵的神聖之後(譜例 6),隨即以一個下行七度 配置於「婚紗」(Brautgewand),鋼琴彈奏出半音的下行音型,使陰暗的氣息再度 籠罩,預示著即將進入更具神秘色彩的第六詩節。 【譜例 6】在「聖母」達到全曲最高潮,〈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59-61 小節。. 第六詩節詩的主題,以花朵本身所具有的五個紫紅點,來影射耶穌的受難, 提醒世人勿忘聖人所受之苦。鋼琴在沒有停頓的情況下,聲樂旋律休止了一拍 後,緊湊的銜接了第五段詩節所營造出的宗教氣氛。整段聲樂旋律以朗誦的方式 來敘述詩中的情結,鋼琴的部份沃爾夫則以減七和弦為中心和弦,持續應用半音 的手法,漂移於小七和弦與屬七和弦之間,形成一種虛無飄渺的神秘色彩(譜例 7)。 【譜例 7】游移不定的減七和弦進行,〈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62-65 小節。. 「在白衣上抹上一線綠光」 (Lichtgrün mit einem Hauch dein weißes Kleid) 音 樂再度進入升 F 大調,鋼琴的右手部分彈奏出一連串,由三連音構成的精靈「小 18.

(21) 巧」動機,而曾在第三段出現的左手低音旋律(27-33 小節) ,以高八度的型態再 度重現於此(72-78 小節) ,將小精靈面對「聖誕玫瑰」的愕然與徘徊不去,生動 地呈現。聲樂旋律則以持續同音反覆的方式(譜例 8),訴說著小精靈在前往舞 會的途中,也因面對花朵的光采而駐足凝望,最後,羞怯地飛躍而去。 【譜例 8】同音反覆的朗誦式手法,〈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72-73 小節。. 此曲的節奏有一特性,即是沃爾夫以第一、二、三音樂詩節的節奏為雛型, 在第四、五、七段詩節運用變奏的方法使其再現,沃爾夫這樣的設計,則呼應了 詩人格律上的安排。以第一、四詩節的格律分析為例: 第一詩節 林之女,百合的姊妹,. Tochter des Walds, du Lilienverwandte, /. ︶. /. ︶. /. ︶. ︶. /. ︶. ︶. 尋你已久。不相識的花,. So lang von mir gesuchte, unbekannte, ︶. /. /. ︶. ︶. /. /. ︶. ︶. /. ︶. 一座陌生的墓園,荒涼又寒. Im fremden Kirchhof, öd und winterlich, ︶. /. /. ︶. ︶. /. /. ︶. 冷,. /. ︶. 第一次,噢,美麗的花,我. Zum erstenmal, o schöne, find ich dich ! /. ︶. /. ︶. /. ︶. ︶. /. 找到了你!. /. ︶. 第四詩節 Schön bist du, Kind des Mondes, nicht der Sonne ; /. ︶. /. ︶. /. ︶. /. ︶. ︶. /. ︶. /. ︶. /. ︶. /. ︶. /. ︶. 太陽的; 其他花朵的幸福卻會使你致. Dir wäre tödlich andrer Blumen Wonne, ︶. /. 你真美麗,月亮的孩子,不是. 命,. ︶. 19.

(22) Dich nährt, den keuschen Leib voll Reif und Duft, ︶. /. /. ︶. ︶. /. /. ︶. ︶. ︶ ︶. /. ︶. /. ︶. /. ︶. 芬芳的身體的, 是美妙嚴寒的甜美空氣。. Himmlischer Kälte balsamsüße Luft. /. /. 滋養你那潔淨、充滿冰霜和. /. 以此兩個詩節進行比對之下,兩個詩節的第一行均為揚抑抑格(Dactylic) 起頭,其餘的格律安排大致是相同,不同的是詩的長度。因兩詩節的第一行 都是揚抑抑格的起頭,沃爾夫自然地將詩的「揚」音配置於第一拍;另外, 沃爾夫為了因應詩詞長度的不同,及詩句重音與音樂的搭配,必須將節奏略 作調整,才能達成詩與音樂統一的目的。其他的段落節奏搭配,也是應用這 種模式來配置音樂。 本曲在音樂與文字的搭配上,也相當地巧妙,歌詞在「五個紫紅色的小 點」(Fünf Purpurtropfen),聲樂線條上也以五個帶著跳音的 cb2 進行著(譜例 9),顯現出沃爾夫在一片肅然的氣氛中,幽默的一面。前面曾述及,最後一 段詩節的韻腳(abcb)特別不同於前六段規律的對偶韻(aabb),詩人莫里克在第 四行安排了(vorbei),逃開與第三行 (scheu) 的韻腳搭配,與精靈的逃開和飛 躍而去的景象相互呼應。沃爾夫則在鋼琴部分將精靈的動機,以高音往低音 快速滾動的安排(譜例 10),呼應著精靈的消失,這樣的詩與音樂設計,同 時展現了詩人與作曲家高度的創意。 【譜例 9】「五個」紫紅色的小點,〈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66 小節。. 【譜例 10】快速滾動的下行音群,〈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79-80 小節。. 20.

(23) 〈漫遊所見〉是沃爾夫於一八八八年三月十一日至二十五日之間完成的作 品,是詩人在旅途中觸景生情的一篇詩作。整首詩共分為兩節,第一節九行,第 二節十行,押韻不規則。在〈漫遊所見〉中,沃爾夫為了烘托出景色的變換,樂 曲中採用不停轉調的手法與詩中的景色變化相互搭配,如下表: 【表1】〈漫遊所見〉中的轉調關係:. Auf einer Wanderung 調性 b. E 大調. 小節數. 漫遊所見. 德文. 中譯. 1-8. In ein freundliches Städtchen tret ich ein,. 我來到一個親切的小城. 9-12. In den Straßen liegt roter Abendschein.. 街道映照在紅色的夕陽中. 14-15. Aus einem offnen Fenster eben,. 一扇開著的窗戶裡. 16-18. Über den reichsten Blumenflor Hinweg ,. 盛開花叢後面. Db大調. 18-21. hört man Goldglockentöne schweben,. 傳出金鈴般的樂音. C 大調. 22-26. Und eine Stimme scheint ein Nachtigallenchor,. 還有歌聲縷縷如夜鶯齊鳴. Db大調. 27-31. Daß die Blüten beben, Daß die Lüfte leben,. 因此花朵顫抖了,風也揚起來了. E 大調. 32-35. Daß in höherem Rot die Rosen leuchten vor.. 玫瑰花更加紅得發亮. Eb大調. 36-48. 間奏 ( E 大調→b 小調). F大調. 49-53. Lang hielt ich staunend, lustbeklommen.. 我驚訝地佇立良久,充滿歡喜. 56-57. Wie ich hinaus vors Tor gekommen,. 如何再走出城門的. 58-59. Ich weiß es wahrlich selber nicht.. 自己也渾然不知. 60-64. 間奏. B 大調. 64-67. Ach hier, wie liegt die Welt so licht !. 啊這裡,世界多麼遼闊. D大調. 68-71. Der Himmel wogt in purpurnem Gewühle,. 天空一片紫色洶湧. F#大調. 72-74. Rückwärts die Stadt in goldnem Rauch ;. 回頭看小城籠罩著一片金光. 75-78. Wie rauscht der Erienbach,. 赤楊樹畔小溪潺潺,山谷裡水車隆隆. D大調. b. A大調 b. b. B 大調. b. b. wie rauscht im Grund die Mühle ! b. E 大調. 說明. 79-81. Ich bin wie trunken, irrgeführt-. 我陶醉了,迷失了. 83-92. O Muse, du hast mein Herz berührt. 啊,繆司,你用愛的氣息. Mit einem Liebeshauch !. 觸動了我心. 1.第一詩節(1-35小節)由Eb大調→D大調→D大b調→C大調→Db大調→Eb大調,半音轉調 運用屬七和絃 (等音之後為下一調的增六和弦)轉調,呈現較規律的型態。 2.第二詩節(49-92小節)除了半音的轉調外,還增加了三度轉調 :F大調→A大調→Bb 大調→D大調→Eb大調→Bb大調→F#大調,烘托出景色的變化及情緒的轉折。. 此外,沃爾夫設計一個屬於詩人「漫步」的動機(譜例11),前奏即以這個 21.

(24) 動機,在降E大調上持續地進行著,輕快的節奏令人感受到詩人旅途中的愉悅心情。 【譜例11】詩人的「漫步」動機,〈漫遊所見〉,1-3小節。. 當歌唱旋律唱到「我來到一個親切的小城」 (In ein freundliches Städtchen tret ich ein),沃爾夫以半音轉調的手法將詩人將眼中的景物一一呈現,並之 轉調:街道的夕陽(Eb 大調)、花叢後的窗戶裡(D大調)、傳來金鈴般的 樂音(Db大調)、夜鶯般的歌聲(C大調)。 為了烘托詩人對於眼前美景的讚嘆,在歌詞「因此花朵顫抖了,風也揚 起來了,玫瑰花更加紅得發亮」(Daß die Blüten beben, Daß die Lüfte leben, Daß in höherem Rot die Rosen leuchten vor),沃爾夫以連續的半音階,配合著詩人 的頭韻設計,將音樂的重拍搭配於這些字詞上 15,讓字與音共同呈現出詩人 沉醉於美景的歡樂(譜例12)。 【譜例12】連續半音階上行與漸強的音量,〈漫遊所見〉,27-35小節。. 15. Daß die Blüten beben 中,Blüten(花開)與 beben(顫抖);Daß die Lüfte leben 中,Lüfte (風)與 leben(飛揚) ;Daß in höherem Rot die Rosen leuchten vor 中,Rot(紅)與 Rosen(玫 瑰)都是詩中押「頭韻」的設計,沃爾夫同時將這些重點字配置於強拍、加長其音值與置於高音 域的設計,來呼應詩人這些詩詞的特性與意義 22.

(25) 隨後,音樂進入一段長達十四小節的間奏,鋼琴部分一反之前半音上行的興 奮情緒,而以下行音型(35-39小節)與「漫步」動機的再現(40-42小節),帶 離詩人先前沉醉於景物的狀態,繼續前行。在進入第二詩節前,沃爾夫在鋼琴伴 奏上註明「總是慢的」(immer langsamer)(46小節),鋼琴伴奏在慢速上彈奏著 「漫步」動機。當歌聲進入,唱到「我驚訝地佇立良久」(Lang hielt ich staunend)(49 小節)的「佇立良久」((Lang hielt)漫步動機暫時停止,改以長音值和弦來描寫詩 人佇立的腳步(譜例13)。 【譜例13】詩人佇立的腳步,〈漫遊所見〉,46-51小節。. 由於詩人醉心於如畫的景致中,如何走出城門自己也渾然不知,鋼琴的部份 則以 ppp 的音量持續著漫步動機,在詩人逐漸減慢的漫步動機之後,呈現了另 一個「情感」動機(譜例14),沃爾夫並在鋼琴上註明「感情流露」(ausdrucksvoll), 以呼應詩人被所見的遼闊景象所感動。這一個動機不斷地在鋼琴的左、右手交替 出現,而聲樂旋律的部份,則以較朗誦的語調,唱出對於小城風光的讚嘆(64-78 小節)。 【譜例14】「情感」動機,〈漫遊所見〉,66-69小節。. 23.

(26) 在這良辰美景的薰陶下,詩人表達了「我陶醉了,迷失了」(Ich bin wie trunken, irrgeführt),音樂在加速(beschleunigend)中,於「迷失」(irrgeführt)達到了高潮的 f2 音(80-81 小節),鋼琴繼續以漸強的力度,彈奏一連串的漣音,將詩人狂喜 的情緒,接續到「喔,繆司」(O Muse)一詞中,以一連串的漣音來展現繆司女神 16 愛的氣息 (譜例 15),將詩人從大自然中所激發出的「愛」的靈感,藉由繆司. 女神來傳達給遠方的愛人。鋼琴伴奏在歌詞的「愛的氣息」(Liebeshauch)時,再 現「情感」動機,表達對愛人同遊的企盼。尾奏的部份,「漫步」動機與「情感」 動機再現,沃爾夫並以 ppp 的音量來表達遠離小城的腳步。 【譜例 15】以漣音表達「繆司」愛的氣息,〈漫遊所見〉,83-85 小節。. 〈四月的黃蝴蝶〉是詩人莫里克於一八四六年所作,沃爾夫於一八八八 年三月六日完成譜曲的作品。這首詩共十行,不分節,押韻不工整。不過, 沃爾夫卻將詩分成三個部份,來呈現剛破蛹而出的黃蝴蝶在遍尋不著食物狀 況下的冥想。第一部分(1-24小節)包含詩的第一行到第四行,敘述初春時 節剛出生的蝴蝶,四處尋找食物的景象;第二部份是原詩的第五至第七行 (25-37小節),敘述蝴蝶想從一個未知名的女孩口中採到花蜜的甜蜜幻想; 第三部份則是詩的第八至第十行(38-48小節),敘述蝴蝶帶著些許的憂鬱回 到現狀,譏嘲自己可能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死去。 樂曲自始至終都以三拍子來表現蝴蝶飛舞的輕盈靈活,沃爾夫將鋼琴化 16. 「繆司」乃是希臘的藝術女神之一。由於它是個女神,因而歷代男詩人都會借題發揮,把 啟發他們靈感、讓他們仰慕的女子,稱為「繆司」。 24.

(27) 身為蝴蝶,以數個節奏音型來表達蝴蝶的不同動態,更清晰地勾勒出蝴蝶輕 盈飛舞的姿態,相當精緻可愛。前奏由短節奏的小跳進十六分音符,加上四 分音符音型的組合,重覆四次,緩緩地彈奏出蝴蝶即將由蝶蛹蛻變為蝴蝶的 圖 像 ( 譜 例 16) , 聲 樂 旋 律 由 「 殘 酷 的 春 陽 , 你 提 早 叫 醒 我 」 (Grausame Frühlingssonne, Du weckst mich vor der Zeit)道出蝴蝶於四月初春時節,提早 來到世間的無奈。蝴蝶的音型也在此時轉變為圓滑的圓舞曲型態,右手再加 上級進的短音值節奏,將蝴蝶飛舞的丰采表達得唯妙唯肖(譜例17)。 【譜例16】破蛹而出的音型,〈四月的黃蝴蝶〉,第1小節。. 【譜例17】蝴蝶飛舞的音型,〈四月的黃蝴蝶〉,5-6小節。. 音樂的第二部份由前一段A小調轉至明朗的A大調,歌詞「如果這兒沒有一 位可愛的少女,從她的紅唇上,我可採得一滴蜂蜜」(Ist nicht ein liebes Mädchen hier, Das auf der Rosenlippe mir, Ein Tröpfchen Honig beut) (25-36小節) ,開始 一段蝴蝶的幻想。緊接著蝴蝶似乎意念一轉,音樂的動機型態以連續十六分音符 上下行移動的方式,音樂進入了第三部份。鋼琴右手以級進的上下行與左手大跳 的屬和弦的前置和聲(pre-dominant)交織進行,沒有立即解決,而形成和聲上的不 穩定(35-48小節),流露出蝴蝶內心猶豫不安的情緒(譜例18)。. 25.

(28) 【譜例18】蝴蝶猶豫不安的情緒,〈四月的黃蝴蝶〉,35-40小節。. A大調:. 隨著蝴蝶短暫的不安意念後,回到前段的旋律性朗唱,和緩地道出「穿著黃 色衣裳的我,可能見不到五月的陽光」(Und wird der Mai mich nimmer sehn, in meinem gelben Kleid)(39-45小節),伴奏的十六分音符音型逐漸轉為較活潑的 旋律跳進,似乎蝴蝶在自嘲自己的生命才剛開始就要結束了。鋼琴尾奏的部份再 現蝴蝶的破蛹音型,最後,奇妙地以屬和弦做為樂曲的結束(譜例19),留下了 令人疑惑不解的問號,黃蝴蝶究竟是生是死?頗耐人尋味。 【譜例19】以屬和弦作為結束,〈四月的黃蝴蝶〉,50-55小節。. 〈少年和蜜蜂〉為沃爾夫選用莫里克一八三七年的同名詩作所譜寫而成的歌 曲。整首詩分為七個詩節,每一詩節由四行詩句組成;在韻腳上,除了第四 及第六的詩節稍有改變外,其餘的詩節皆對仗工整。第一、二節的詩為整 個故事場景作鋪陳,敘述著炎炎夏日中,男孩散步到葡萄園內的景緻:搖 晃的蜂房,懶得啼叫的鳥兒,和一隻孤單的蜜蜂。第三到第七節的詩為整 個故事發展的重心,藉由蜜蜂與少年一來一往的對話,挑起初嚐愛苗的少 年對愛情的癡心等待。 26.

(29) 在音樂上,沃爾夫依故事的進行,將其七段詩節分為 A 和 B 兩個樂段, A 段包括第一和第二段詩節(1-19 小節),B 段則包括第二到第七詩節的部份 (19-66 小節)。整首歌曲沒有前奏,直接以獨唱旋律進入。沃爾夫在聲樂 旋律的部份,以等音值的穩定節奏配以狹小音域的移動來形容男孩徐緩的 腳步。鋼琴的左手部份也在聲樂旋律尚未完全結束時,即以五度模仿的方 式與歌唱旋律重疊接唱(譜例 20),配之以增六和弦的延遲解決,烘托出 男孩在酷暑下的慵懶煩悶。 【譜例20】第一詩節慵懶的動機型態,〈少年和蜜蜂〉,1-4小節。. 第二段詩節的聲樂旋律,雖然延續第一段詩節旋律的模式,但在鋼琴 的部份不再只有慵懶的腳步,而是以旋律的大跳及和聲的厚度,來形容男 孩因看見蜜蜂而逐漸轉換的情緒。在歌詞「向日葵上,一隻孤單的蜜蜂在哼 唱。」(Summt an der Sonnenblume, ein Immlein ganz allein.),沃爾夫在「哼唱」 (Summt)上,就開始設計一連串的顫音( tr )動機,來描述蜜蜂的嗡嗡聲,並作為 銜接下一個段落的引子。 由A段進入B段之前,c ﹟ 1 音仍頻繁地在鋼琴伴奏出現(16-18小節),同 時伴奏在高音域(c#2-d2)繼續以之前蜜蜂的顫音(tr)動機,預示「蜜蜂」的即 將出現。c﹟ 1音的延遲解決,造成一股懸盪的氣氛,這氣氛一直持續到男孩所 1. 說的:「我的『愛人』」(Mein Lieb)—男孩的旋律音「d 」一出現才獲得解決 (20小節),而A段由G小調所營造出的暗沉色彩,也隨即以平行調的方式轉 至G大調,一股甜美安穩的氣氛立刻瀰漫開來(譜例 21),B段在這樣的氣氛 下導引出少年與蜜蜂間一連串甜美的對話。 27.

(30) 【譜例 21】平行調轉換及增六和弦的解決,〈少年和蜜蜂〉,16-22小節。. 解決. B段音樂首先帶出男孩愉悅的情緒,男孩愉快而溫柔的長線條旋律出現後 (譜例22) ,以一連串的驚奇與疑問: 「是她派遣你到我這兒來的嗎?」 (Schickt sie dich nach mir aus ?),沃爾夫將「派遣」(ausschickt)以兩拍半的長度停留在 f#2 音上(27小節),運用未解決的導音關係,來烘托詩中男孩心中疑惑的情緒。蜜 蜂的角色一出現(28小節),音樂隨即轉為輕快,在「噢!不」(O nein,)以g2 的音,使和聲獲得解決,也象徵著男孩的問題得到了答案。 【譜例22】男孩溫柔深情的旋律,20-23小節。. 對比之前男孩的長線條旋律,沃爾夫在蜜蜂這個段落的音樂形象,以 短音型節奏來描繪蜜蜂的靈巧,而鋼琴的部分持續的彈奏飛舞的動機,形 28.

(31) 成一幅蜜蜂採蜜的忙碌景象。在蜜蜂回答男孩的問題之後,說了三句帶有否 定意味的話語,「沒人派遣我」(Es hieß mich niemand Boten gehn)、「那女孩 不知何為愛」(Diess Kind weiß nichts von Lieben) 、「也還未曾見過你」(Hat dich noch kaum gesehn),並以頻繁的轉調(G大調→D大調→bB大調→B大調)來變化和 聲色彩,試圖轉寰男孩過於熱情的期待。 也許蜜蜂觀察到男孩失望的神情,隨即又在第五詩節的音樂段落回到明亮的 G大調,以平穩的語氣告訴男孩:「你愛的女孩還是媽媽的寶貝!」(Dein herzallerliebstes Schätzchen ist noch ein Mutterkind)這個部份採用與男孩相同的旋 律,但在鋼琴伴奏上仍持續蜜蜂的飛舞音型,使蜜蜂的角色得以獲得連貫。第六 段詩的聲樂旋律,蜜蜂又再度回到之前忙碌的蜜蜂短音值音型,繼續辛勤的採 蜜,鋼琴伴奏也持續的扮演蜜蜂的形象。 音樂最高潮處在第七節詩,男孩期盼蜜蜂代為轉達他對女孩的愛意,音樂上 再度呈現深情的長線條旋律(51小節) 。剛開始男孩含蓄的的表達: 「世間上沒有 比擁抱和親吻更甜蜜的了!」(Nichts Lieblichers auf Erden, Als wenn man herzt und küßt ! ),但沃爾夫似乎體會男孩內心無比的愛戀,再次重複「世間上沒有比 擁抱和親吻更甜蜜的了!」17,音樂由含蓄的pp 轉為 f ,強烈地傳達出沃爾夫 也認同愛情確實是世間最甜蜜的信念。在樂曲的結尾(codetta),為了延續這股 熱情,沃爾夫也特別在伴奏上註明「熱烈激動的」(leidenschaftlich),將深情的氣 氛透過鋼琴延續到曲終。 在〈少年與蜜蜂〉這一曲中,沃爾夫除了運用和聲色彩及節奏的變化來 強化故事的架構,他也在詩的格律安排與音樂的搭配上,別具用心。如:「顫 抖」( bang)、「小鳥」(Vögelein)、「獨自」(allein),沃爾夫皆以上行的增四 度(g1—c#2)旋律,來呈現這些「揚揚格」(Spondaic)的韻尾 18,使這些字 句依循著詩句揚起的格律來走,讓音樂與文字格律之間的配合更為緊密。. 17. 莫里克的詩,並沒有重複 Nichts Lieblichers auf Erden, Als wenn man herzt und küßt !而是沃 爾夫將這一句詩在音樂上做重複的呼應。 18 揚揚格:在韻格中,由一起出現的兩個長音節(如在古典詩歌中)或重音音節構成的音步。 29.

(32) 在詩節的段落與音樂間的設計搭配上,沃爾夫也兼顧到了文字的意義與 角色性格的延續。蜜蜂與男孩之間的對話,是從第三到第七詩節,在這五個 詩節中,詩人設計了兩種型態的韻腳,來區分段落和角色個性;第三、五、 七詩節的韻腳是規則的交叉韻,音樂是較抒情的長線條設計。第四、六詩節 則是不規律的韻腳,音樂以活潑輕快的短節奏來表現。在旋律的主題與角色 的關係上,也維持這樣的特色:第三、七詩節是男孩的話語;第四、六詩節 則為蜜蜂的回應;唯屬於蜜蜂的第五詩節,沃爾夫借用男孩的旋律來表現蜜 蜂對男孩的同情。而鋼琴部分仍持續蜜蜂忙碌飛舞的音型,使得這一看似主 題衝突的樂段,留下耐人尋味的效果。. 〈風之歌〉是莫里克一八二八年所寫的詩作,內容是藉由一個女孩與風 之間的對話,來表達對於愛情的看法。一八三二年莫里克將這段詩放在他所 發表的小說「畫家諾爾頓」(Maler Nolten)之中,描寫女主角阿格納絲(Agnes) 對於愛情的茫然,而訴之於風的一段對話。因此,詩句的長短不一,格律韻 腳也較為自由。全詩共分為四節,第一、三詩節是女孩的問話,第二、四詩 節為風的回答。相對於女孩的說話,風的對話較長,也較多變。 沃爾夫於一八八八年的二月八日將此首詩譜曲,全曲為貫串式的歌曲形 式。整首樂曲的鋼琴部分均營造出風的動態,沃爾夫以大量半音階來形容風 的馳騁,以顫音來描寫風停滯的樣態;聲樂旋律的部分則分別扮演女孩與風 的角色,女孩以急促大跳的音形來呈現,風則多為朗誦式的旋律與變化的力 度記號,來區隔與女孩之間的對比性。前奏的四小節,鋼琴以平行的八度半 音迅速的移動,營造出狂風奔馳的感覺,沃爾夫並在每個小節標示力度記號 (譜例23),清楚地提示彈奏者狂風奔馳所應顯現的張力。. 30.

(33) 【譜例23】頻繁的力度記號,〈風之歌〉,1-6小節。. 女 孩 首 先 以 大 跳 的 音 程 唱 出 「 狂 吹 的 風 , 怒 吼 的 風 ! 」 (Sausewind, Brausewind!),伴奏並佐以和弦式音響,企圖與半音游移之下的「風」形成明顯 的對比,突顯女孩試圖將「風」「擋下」的動作(譜例24)。在面對女孩一連串 的疑問下,伴奏以半音階下行及逐漸減弱的力度來銜接,呈現「風」逐漸停滯的 狀態(譜例25)。 【譜例24】女孩試圖「擋下」風的動作,〈風之歌〉,第5小節。. 31.

(34) 【譜例25】風停滯的狀態,〈風之歌〉,13-16小節。. 當歌詞為「如果你比他們聰明,你就告訴我們」(Bist du klüger als sie, magst du es sagen)之前,鋼琴的部分又響起了「風」的半音階,女孩在情急之下,以急促 的節奏與瘋狂的聲調唱出「等一下!慢點,只要一會兒!」(Halt an ! Gemach, Eine kleine Frist !) ,同時在鋼琴的部份,由半音階轉成顫音的音型,同時呈現風「想 走」(右手)又「被阻撓」(左手)的狀態,生動又逼真,也表現出強烈的戲劇 性。 音樂的力度在「愛像一陣風,急速而活潑,卻並非不變。」(Lieb ist wie Wind, Rasch und lebendig, Ruhet nie, ) 由 p逐漸提高到 f,最後在「永恆」(Ewig) 唱出全曲的最高潮。隨即聲樂旋律由「永恆」 (Ewig)的g2音下行,使得詩句 悵然許多,表達出愛情並非「持久不變」(berständig)的無奈。 「風」的半音階又再度響起,在聲樂旋律的結尾, 「風」以三次「再見!」 由 p 到 pp 逐漸地離開女孩,鋼琴的半音階型態則由 p→pp→ppp→pppp,細 膩地表達「風」由近而遠的樣態(譜例 26)。最後以單一個音的屬音來做結 束,留下滿是疑惑的女孩,也許風的答案仍未解開女孩心中的矛盾衝突。這 樣以屬音結束的方式與〈四月的黃蝴蝶〉有異曲同工之妙,詩人皆未下任何 的結論,只留下讀者的揣測了。. 32.

(35) 【譜例26】「風」的結尾力度配置,〈風之歌〉,86-94小節。. 這首歌曲除了豐富的戲劇性外,沃爾夫在文字與音樂上的配合也是經過謹慎 斟酌的。〈風之歌〉裡,沃爾夫常以改變節奏的方式配合字詞的輕重音,例如「許 多的」 (vielen)、「遼闊的」(weite)、「但願」(Magst)、「告訴我」 (Sagt),都 是利用切分音的模式,改變力度至重要的音節上(譜例 27)。沃爾夫也以加長 音值的方式,來突顯出文句中的關鍵字,如:「不」(nie)、「從容不迫」(Gemach)、 「時段」(Frist)、「永恆」(ewig) 等,同時也增強了戲劇的效果。 【譜例 27】詩的重音分析與音樂的搭配,〈風之歌〉。 許多 許多的. 年. 遠方 遼闊的. Seit viel vielen Jahren ︶. /. /. ︶. /. ︶. Durch die weit. weite. /. /. 但願. 你能. Magst. du es. /. /. ︶. 33. ︶. 告訴我們 /. sagen. ︶. /. ︶. 世界 Welt /.

(36) 告訴我, Sagt, ︶. 哪裡 wo der /. ︶. 愛的. 家鄉. 是. Liebe Heimat ist /. ︶. /. ︶. /. /. 此首歌曲共九十八小節,而力度記號的分佈就佔了七十八小節,密度之 高,是藝術歌曲中少有的。沃爾夫在曲中使用大量的力度記號,使得鋼琴上, 為了維持「風」狂亂的形象,而有 pppp→ sf 極端的力度分佈,聲樂部份為了 強調情緒的起伏和角色音色的轉換,力度記號的配置則由 ppp→ f,對於演唱者 而言,是一個高度技巧的挑戰。. 〈春來了〉是沃爾夫於一八八八年五月五日完成的歌曲。詩人以藍色緞 帶來來開啟春天的序幕,春天的氣味、春天的花朵都紛紛降臨大地,使春 天在詩人的筆觸下,展現生氣蓬勃的氣象,也映照出戀愛的喜悅 19。整首詩 共九行,不分節,格律上多為揚抑格(trochaic)的設計;前四行韻腳為包韻, 後五行中的五、六、七、九行為交叉韻 20,只有在第八行未配合前後詩句押 韻,有些許的變化。 整首歌曲為通作歌曲(through-composed)形式,鋼琴伴奏以三連音的 動機型態貫穿全曲,形成一種綿延不絕的流動感(譜例28)。鋼琴前奏以一 連串迅速滾動的三連音,引入歌詞「春天讓它藍色的緞帶,再次飄揚在風中」 (Frühling lässt sein blaues Band, Wieder flattern durch die Lüfte),呈現出春天 明亮清新的景象。. 19. 一八三 O 年,莫里克再回到教會工作,寫這首詩時,正與教會牧師之女露易莎•饒有一 段甜蜜的戀情,其愉悅的心情有如春天一樣的充滿希望。 20. 德文詩的尾韻若押 ababcdcd 等,稱為交叉韻(kreuz reime),若押 aabbccdd 等,稱為對偶 韻(paarige reime),押 abbacddc 等稱為包韻(umarmender reime)。 34.

(37) 【譜例 28】三連音的動機型態貫穿全曲,〈春來了〉,1-4 小節。. 接著,「甜美、熟悉的芬芳」(Süße, wohlbekannte Düfte)道出了在春天的 滋潤下,大地瀰漫著芬芳的香氣。沃爾夫為了表現詩詞情境的轉換,以變化 和弦色彩的方式,來呈現春天萬物蟄伏而出、生生不息的景象。 在鋼琴持續不斷地滾動下,聲樂旋律進入「聽呀,遠方傳來輕柔的豎琴 聲!」(Horch, von fern ein leiser!)之前,沃爾夫持續使用半音上行的手法,將 和聲推移到「聽呀」(Horch),同時在鋼琴伴奏上,以左手彈奏八次和弦式漣 音的音型,來呼應歌詞中的「豎琴聲」(Harfenton)(譜例 29)。 【譜例29】半音上行的推移與「豎琴聲」的漣音,〈春來了〉,17-20小節。. 而沃爾夫將豎琴「聲」(ton),利用長達三拍半的音值,以及停留在 f#2 上急欲解決到 g 2 的音響,將音樂的張力凝聚到最高點,最後終於在「春天, 是你呀!」(Frühling, ja du bist's !)的「春天」(Frühling),以 g2 音獲得和聲上的 穩定,展現春天詳和的氣息(譜例 30)。最後,「我聽到的就是你呀!」(Dich hab ich vernommen, ja du!),沃爾夫以四拍的長音值來突顯「我聽到的就是你 呀!」中的「是」(ja)與「bist's」 (就是你),並以 g2 音使得詩人的興奮之情, 得以全數傾洩而出,來結束聲樂旋律的段落。沃爾夫最後以一段長達十八個 小節的尾奏,亮麗的音響色彩映照出春天欣欣向榮的景象,隨著音響的減 35.

(38) 弱,將樂曲帶入結束。 【譜例30】g2音獲得了和聲上的解決,〈春來了〉,23-25小節。. 沃爾夫在這個作品當中,運用和弦與和弦之間的半音關係迅速移轉,以 半音上行級進的方式進行,形成音樂上不斷向上前進的效果,烘托出詩人迎 接春天的喜悅,與〈漫遊所見〉中以不斷的半音階上行,來描述詩人見到優 美景色的狂喜,有相似之效果(譜例 31)。 【譜例31】依仙克(Schenkerian)分析法減縮後之和聲主體結構,〈春來了〉。. 除了和聲上的半音特色外,此曲是沃爾夫藝術歌曲中,較具旋律性的歌 曲。和〈漫遊所見〉相較,曲中較無複雜的節奏與朗誦的語法,而是以許多 長線條的旋律,來烘托詩人筆觸下「如絲帶般的春天」,展現出詩人迎接春 天的喜悅與讚嘆。因此,沃爾夫在字與音的搭配:會以較長音值來表示一些 重要的字,如:「大地」 (Land)、豎琴「聲」(Harfen“ton” )、「是」(ja)與 「就是你」 (bist's)等。沃爾夫也會在一些重要字詞上,配以和弦色彩的變換, 以增加聽覺上的鮮明度,如:「甜美」 (Süße)、「瀰漫」 (streifen)、「充滿. 36.

(39) 希望」 (ahnungsvoll)等,而在「飄揚在風中」( flattern durch die Lüfte),沃 爾夫以連續級進上行的音階,來描繪春天飄揚在空中的動態,構成一幅質感 優美的音畫(word painting)(譜例 32)。 【譜例 32】音階上行「穿越過」微風的動態,〈春來了〉,5-6 小節。. 〈春來了〉一曲中,沃爾夫擅於以層次分明的音響色彩來搭配歌詞,同 時兼顧音樂的色彩與詩中意境的傳達。鮮明的音樂力度運用,為此曲帶來豐 沛的音響效果。在曲中「聽,遠方傳來輕柔的豎琴聲!」(Horch, von fern ein leiser Harfenton ! ) ,「聽呀!」(Horch),剛好落在豎琴聲到達的那一剎那(20 小節),以 pp的音響來表達聽到豎琴聲的驚喜!待「豎琴聲」(Harfenton) 出現時,聲樂線條便逐漸將音響由 pp提升至 f,表達出由遠而近的效果。鋼 琴尾奏的音量承接了聲樂線上對於春天的歡呼,由 fff→ff→p→pp,而帶入 曲終。. 37.

(40) 結語 沃爾夫的藝術歌曲,延續著德文藝術歌曲文學與音樂結合的精神,更細 膩地以音樂來雕繪文字的意涵,他透過聲樂旋律與鋼琴表達出文字的美學, 來展現德文藝術歌曲的美與質感。沃爾夫除了在歌唱旋律上特別著墨之外, 並將鋼琴部份提升至詮釋文字意涵的重要角色,揮灑出詩詞中的景象與情感 的交織。其豐富的創造力,造就出詩、旋律與鋼琴伴奏並駕齊驅的地位。 本文研究的六首《莫里克歌曲》,沃爾夫以音樂來豐富文學的語彙,除 了將詩與音樂緊密地結合外,還成功地在音樂上將寫景、寫情之特性,發揮 得淋漓盡致,如〈蜜蜂與少年〉中,沃爾夫運用顫音(tr),描繪出蜜蜂忙 碌穿梭於花叢之中的景象;〈四月的黃蝴蝶〉中,應用類似圓舞曲的三拍子 節奏,來描繪蝴蝶在初春時,輕盈飛舞的姿態。他的音樂除了生動地描繪出 自然界的景象,沃爾夫也藉由自然景物的特質,來述說情感,如〈風之歌〉 中,沃爾夫利半音階,製造風聲的翻滾與風速的奔馳,也引伸出詩中女主角 阿格納絲(Agnes)內心紛雜翻騰的思緒;在〈蜜蜂與少年〉中,蜜蜂猶如少 女的化身,以俏皮的旋律,嘲諷著少年對於愛情的痴心妄想。 在分析這六首樂曲後可發現,沃爾夫常以多變的和聲、調性移轉、動機 的安排、與字音上的結合,來突顯曲中景象或情緒上的變化,這些音樂元素 在沃爾夫的巧思之下,產生了不同的意象與感受。在調性上,沃爾夫的音樂 仍以調性為中心,在和聲上,他更極度地發展屬和弦之前的前置和聲 (Pre-dominant)功能,來豐富和聲的色彩。沃爾夫運用減七和弦、半減七和弦、 附屬和弦、增六和弦等,交替進行,造成豐富的音響效果,大幅地提升了詩 詞中情緒的轉換與刻畫大自然的更迭。在〈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沃爾夫 巧妙的運用減七和弦進行轉調,並利用延遲解決所產生的不協和感,來拓展 音樂的張力,形成一種綿延不絕的感覺;在〈漫遊所見〉中,沃爾夫除了使 用半音轉調,也應用三度轉調,隨著詩人所到之場景進行調性的移轉,變換 不同的色彩,使聽者猶如身歷其境。另外,沃爾夫在〈蜜蜂與少年〉及〈四. 38.

(41) 月的黃蝴蝶〉中,運用了平行轉調的手法,一明一暗的對比,勾勒出詩中人 物情緒的喜怒哀樂。 以這六首歌曲來論,半音的聲響效果普遍存在於每首歌曲當中,可看出 沃爾夫的創作偏好半音色彩的運用,在〈風之歌〉中,沃爾夫以半音階的游 移,製造出狂風的呼嘯,但在〈春來了〉這首歌曲中,快速半音上行的進行 手法,卻堆積出詩人心中的喜悅;神秘詭譎的〈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中, 出現許多半音的下行旋律,使得樂曲顯得飄渺不定,因此,沃爾夫半音的運 用,加強了詩詞中所要傳達的意境,透過音樂表達出歌曲不同的情緒、不同 的氣氛及不同的色彩。 沃爾夫為樂曲設計不少的動機音型與音樂的片段,來暗示或提示詩詞中 情緒的轉折或模仿自然界的聲音與生物的姿態,如:〈漫遊所見〉中貫穿全 曲的「漫步」動機,描繪出詩人旅途中的動態;〈四月的黃蝴蝶〉中的蝴蝶 「飛舞」動機,描繪出蝴蝶輕盈優雅的姿態;〈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中的 「小巧」動機,描繪出精靈小巧的身影。他也經常將動機複製或改變,巧妙 地串聯人、事、時、地、物,使故事更具有連慣性,也更具體地表達出詩歌 所隱含的內涵與情境。 沃爾夫的文學素養以及其對語言的掌握,使他高度重視詩人在詩句格律 中,抑揚頓挫的音韻,通常他會將重要的字或重音節,配置於強拍上或切分 音、長音之上。他也注意到以節奏的長、短,來配合語言的韻律,盡可能地 在每一個音節配上一個音,使歌唱有如說話般的清晰自然。除了上述的幾種 方式外,節奏的快慢與音域高低的應用,亦是沃爾夫突顯詩中人物情緒的常 見手法,如在〈風之歌〉中,沃爾夫以急促的節奏、簡短的樂句,描寫佇立 於狂風下女孩子的急促不安;在〈春來了〉一曲中,沃爾夫以 g2 的高音在歌 詞的結尾「春天,就是你!」(ja du bist's !)來擴張整首樂曲的興奮之情。 由於沃爾夫的歌曲強調保持文字之精義,作曲中盡其所能的表達出詩詞 文字中的形、音、義,忠實地呈現詩歌所要表達的意境,所以欣賞沃爾夫的. 39.

(42) 歌曲,就如同看了一齣小巧精緻的戲劇,歌者藉由音樂朗誦出詩中的氣氛與 感覺,鋼琴伴奏有如一個無言的旁白者,以音樂訴說著故事的情節,時而成 為幕前的一角,時而退居幕後以營造戲劇之氣氛,來提升聽者的感受力,使 音樂與詩歌共同呈現出更生動逼真的「詩情畫意」。綜觀上述,沃爾夫的歌 曲為旋律、詩詞與鋼琴相互融合、不可分離的一體,這種音樂與文學高度結 合的程度,使聽者有耳目一新之感。因此,沃爾夫不僅使德文藝術歌曲的創 作產生了新的思維,也確立其為德文藝術歌曲大師的地位,使德文藝術歌曲 的發展邁向另一個高峰。. 40.

(43) 附錄一:六首沃爾夫《莫里克歌曲集》歌詞翻譯 Auf eine Christblume I. 致一朵聖誕玫瑰之一. Tochter des Walds, du Lilienverwandte,. 森林之女,百合的姊妹,. So lang von mir gesuchte, unbekannte,. 我尋你已久,不相識的花,. Im fremden Kirchhof, öd und winterlich,. 在一座陌生的墓園,荒涼又寒冷,. Zum erstenmal, o schöne, find ich dich !. 第一次,噢,美麗的花,我找到了你!. Von welcher Hand gepflegt du hier erblühtest,. 不知誰的手呵護你在此綻放,. Ich weiß es nicht, noch wessen Grab du hütest;. 也不知你守護著的是何人的墓;. Ist es eine Jüngling, so geschah ihm Heil,. 如果是一少年,願他得救,. Ists eine Jungfrau, lieblich fiel ihr Teil.. 如果是一少女,願她的一生甜美。. Im nächtgen Hain, von Schneelicht überbreitet,. 在夜晚雪光籠罩的樹叢中,. Wo fromm das Reh an dir vorüberweidet,. 在小鹿安靜吃草的地方,. Bei der Kapelle, am kristallnen Teich,. 在小教堂旁,在清澈的湖畔,. Dort sucht ich deiner Heimat Zauberreich.. 我尋找你故鄉的神奇世界。. Schön bist du, Kind des Mondes, nicht der Sonne ;. 你真美麗,月亮的孩子,不是太陽的;. Dir wäre tödlich andrer Blumen Wonne,. 其他花朵的幸福卻會使你致命,. Dich nährt, den keuschen Leib voll Reif und Duft. 滋養你那潔淨、充滿冰霜和芬芳的身體,. Himmlischer Kälte balsamsüße Luft.. 是美妙嚴寒的甜美空氣。. In deines Busens goldner Fülle gründet,. 在你金色飽滿的懷中,. Ein Wohlgeruch, der sich nur kaum verkündet;. 隱約地有著一股淡香,. So duftete, berührt von Engelshand,. 像天使的手輕撫,. Der benedeiten Mutter Brautgewand.. 聖母的婚紗。. Dich würden, mahnend an das heilge Leiden,. 為了要提醒你耶穌的受難,. Fünf Purpurtropfen schön und einzig kleiden;. 五個紫紅的小點是你唯一又美麗的裝飾;. Doch kindlich zierst du, um die Weihnachtszeit,. 但是到了聖誕時節,你天真的,. Lichtgrün mit einem Hauch dein weißes Kleid.. 在白衣上抹上一線綠光。. Der Elfe, der in mitternächtger Stunde. 那小精靈的,在子夜前往舞會的途中,. Zum Tanze geht im lichterhellen Grunde,. 路過灑遍月光的草地,. Vor deiner mystischen Glorie steht er scheu. 面對你神奇的光采,不禁膽怯地佇立,. Neugierig still von fern und huscht vorbei.. 凝神遙望,然後飛躍而去。. 41.

(44) Auf einer Wanderung. 漫遊所見. In ein freundliches Städtchen tret ich ein,. 我來到一個親切的小城,. In den Straßen liegt roter Abendschein.. 街道映照在紅色的夕陽中,. Aus einem offnen Fenster eben,. 盛開花叢後面,. Über den reichsten Blumenflor Hinweg ,. 一扇開著的窗戶裡. hört man Goldglockentöne schweben,. 傳出金鈴般的樂音,. Und eine Stimme scheint ein Nachtigallenchor,. 還有歌聲一縷如夜鶯齊鳴,. Daß die Blüten beben,. 因此花朵顫抖了,. Daß die Lüfte leben,. 風也揚起來了,. Daß in höherem Rot die Rosen leuchten vor.. 玫瑰花更加紅得發亮。. Lang hielt ich staunend, lustbeklommen.. 我驚訝地佇立良久,充滿歡喜。. Wie ich hinaus vors Tor gekommen,. 如何再走出城門的,. Ich weiß es wahrlich selber nicht.. 自己也渾然不知,. Ach hier, wie liegt die Welt so licht !. 啊這裡,世界多麼遼闊!. Der Himmel wogt in purpurnem Gewühle,. 天空一片紫色洶湧,. Rückwärts die Stadt in goldnem Rauch ;. 回頭看小城籠罩著一片金光;. Wie rauscht der Erienbach, wie rauscht. 赤楊樹畔小溪潺潺,山谷裡水車隆隆!. im Grund die Mühle ! Ich bin wie trunken, irrgeführt-. 我陶醉了,迷失了---. O Muse, du hast mein Herz berührt. 啊,繆司,你用愛的氣息,. Mit einem Liebeshauch !. 觸動了我心!. Zitronenfalter im April. 四月的黃蝴蝶. Grausame Frühlingssonne,. 殘酷的春陽,. Du weckst mich vor der Zeit,. 你提早叫醒我。. Dem nur in Maienwonne. 只有在歡愉的五月。. Die zarte Kost gedeiht !. 才有精美的食物!. Ist nicht ein liebes Mädchen hier,. 如果這兒沒有一位可愛的少女,. Das auf der Rosenlippe mir. 從她的紅唇上,. Ein Tröpfchen Honig beut,. 我可採得一滴蜂蜜。. So muß ich jämmerlich vergehn. 我必痛苦地死去,. Und wird der Mai mich nimmer sehn. 而五月將再也看不到我,. In meinem gelben Kleid.. 穿著黃色的衣裳。. 4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正向成就 (positive accomplishment) 正向目標 (意義) (positive purpose) 正向健康 (positive health).. Flourish: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