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作為時光機:傳播科技與日常生活中的時間實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網路作為時光機:傳播科技與日常生活中的時間實踐"

Copied!
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網路作為時光機:傳播科技與日常生活中的時間實踐

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8-2410-H-004-181- 執 行 期 間 : 98 年 08 月 01 日至 99 年 12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王淑美 計畫參與人員: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黃于庭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劉于甄 大專生-兼任助理人員:盧佩鈴 報 告 附 件 :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2 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03 月 15 日

(2)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期中進度報告

網路作為時光機:傳播科技與日常生活中的時間實踐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8-2410-H-004-181-

執行期間: 2009 年 08 月 01 日至 2010 年 12 月 31 日

執行機構及系所: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計畫主持人:王淑美

共同主持人:

計畫參與人員:黃于庭、劉于甄、盧佩鈴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本計畫除繳交成果報告外,另須繳交以下出國心得報告: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

處理方式:

除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3 月 15 日

(3)

2

一、前言

「忙碌」在當代社會似乎成為一個集體現象。根據台灣行政院主計處(2004)調查,三成以 上年齡介於廿五至四十四歲的民眾自覺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伴親友或從事休閒活動。一心多 用、仔細規劃行程、善用時間、注重效率等等描述也經常出現在日常對話與大眾媒體之中。 「忙碌」代表時間的稀少,也指出生活的韻律。時間韻律反映了社會情境,例如 Georg Simmel 於十九世紀末觀察到,歐洲都市裡幾乎人人攜帶手錶,趕火車、趕約定,事先安排並 精準依照行程表活動已經成了都市人社會與經濟生活必須遵守的原則。然而同時間鄉村裡農耕 的人們還是與自然韻律相伴地生活(J. Lewis & A. Weigert, 1981)。這個例子顯示出,影響時間韻 律的關鍵,是社會型態的改變,此改變並非同質、同步,而是不均且具有落差。社會型態改變 的內涵,除了勞動與生產關係,還包括當時社會之科技條件、時空關係、生活節奏等等的變遷。 利用鐘錶理性規劃時間是現代社會的特色。由於時間資源有限,而且在資本主義的推進下 時間循環不斷縮短,不同的個體為了能一起行動,必須預先安排時程,並且依照共同的時間標 準來協調,社會才得以進行有效率的協作。雖然沒有辦法明確地斷年區分,但是到了廿世紀後 期,時間的意義又有了轉變:從固定、守時的僵化時間紀律,轉變為彈性的時間與空間分配, 許多理論家認為這些轉變的關鍵點之一,是媒體科技的演進。人們持續追求更高效率與速度的 溝通,刺激了媒體科技的快速進展,而為了因應時間壓力而仰賴媒體科技,也反過來改變時間 與空間的經驗,進一步改變了日常生活方式。 本研究對於人們如何利用媒體科技來因應時間壓力感到興趣,希望能瞭解網際網路如何被 當作一種時光機(time machine),用來處理、分割、重組日常生活中的時段與作息,藉此瞭解 「忙碌」在台灣社會如何被經驗。本文以下將先回顧時間與現代社會的關係,接著探討媒體科 技如何改變了時間意義,並說明本研究從日常生活科技出發的研究取徑,之後提出研究分析, 討論日常網路使用與生活韻律的關連性。

二、文獻探討

「現代工業社會的關鍵機械不是蒸氣引擎,而是時鐘。」-- Lewis Mumford(1934, p. 14) 時間是抽象的觀念,以計時單位如時鐘和日曆來劃分是將時間理性分割的第一步。但時間 的劃分不僅僅是科學地測量,更具有社會意義。涂爾幹(Emile Durkheim 1965;引自 Eviatar Zerubavel, 1976)特別著重時間的共同特徵,認為時間的標準單位反應且規範了社會的韻律。 年度中固定的節慶代表了社群集體的活動,時間的表達方式凸顯了不同個體間協調與運作的必 要性。Mumford、Michel Foucault 和 Max Weber 等多位作者都主張,早在中世紀,聖本篤修會 (Benedictine)的修道院就使工作紀律內化在生活裡,全盛期人數達四萬名的聖本篤修會僧侶 們,每天必須確實依照七次鐘響轉換活動。這種生活與工作的嚴格規律,被認為是現代資本主 義對時間規訓並紀律化、以及人類社會規律集合動作與機械韻律的前身(Mumford, 1934)。正因

(4)

3 為時鐘的意義不僅僅是對時,而是提供人們共時行動的參考依據,Mumford 將之視為現代工業 社會最根本的關鍵機械。 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時間節奏與意義,不過原本各自運行的時間與年曆,進入工業化社會 後不可避免地節奏加速,並走向統一標準。現代社會中的時間意義與過去農耕社會截然不同。 農耕時代的作息貼近自然韻律,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工作內容隨著季節與天氣轉變;但工業化 以後的現代社會中,人們的休閒、工作、社交都是受到機械時間緊密的規範,稍一脫節即可能 引來類似交通中斷的大災難(R. Mukerjee, 1990)。時間的計算脫離了自然,成為獨立運作的系 統,而人們的作息也受到制約與規訓(Pitirim Sorokin & Robert Merton, 1937)。韋伯(Max Weber, 1958;引自 Zerubeval, 1976)認為,資本主義精神的基本特質之一是「時間的理性化」。 1. 媒體與時間加速 時間與空間的意義轉變,是現代社會的重大特徵,其中,傳播科技的進展與普及化,更是 促使生產循環快速縮短,時空意義徹底改變的重要因素。Anthony Giddens 將「現代性 (modernity)」定義為「率先在後封建歐洲所施行、但在廿世紀後逐漸施行於世界各地的機構和 行為模式」(Giddens, 1990, p. 1),並將現代社會的時空關係稱為「時空疏離(Time-space distanciation)」,因過去時間和空間是不可分割的,每個地區的作息依其日出日落而定,現代 社會的時間則脫離社會、具有自成一格的計算方式。依據共同的計時日標準,人們可以協調並 互相配合活動,列車時刻表使得跨時間與空間的移動可被預料與安排,這些都是時間脫離空間 的特徵。 Giddens 進一步指出,西方自古騰堡發明印刷術後,知識與經驗傳遞即更加便利,然而「越 來越複雜交織的印刷媒體與電子傳播媒體科技發展才是高度現代性的起源」(Giddens, 1990, p. 25)。媒體本身是現代社會下的產物,其理性組織、專業分工、工業化大量生產、資本主義式 的經營等特色,都是現代性的特徵。而媒體的高度發展更進一步深化現代性的特質與影響,包 括時空疏離,跨地域的交流與全球化,都會化等等,深刻地進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明顯地改 變生活形態與作息,將各地發展不一的人們都帶入標準化的工作時程,並加速且加遽了全球化 的影響。因此「現代性無法與他『自己的』媒體區分開來」(Giddens, 1991, p. 24)。 大眾媒體將發生在各地的新聞集中呈現,透過記者、編輯對於「新聞性」的判斷,將諸多 彼此發生時間相近、彼此沒有特定關連的諸多事件介紹給閱聽大眾,互不相識的讀者們經由大 眾媒體有了同時的、被媒介的經驗。遠方的事件可能成為日常生活的話題,未曾親身接觸的事 物感覺耳熟能詳,擴大了人們對世界的想像。這種媒介的經驗被 Giddens(1991, p. 26)稱為「拼 貼效應(collage effect)」。同一民族國家內的人們,使用同一種語言,透過報紙與雜誌等印刷 品,日日分享共同的生活經驗,推助讀者群形成「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Benefict Anderson, 1991),也就是集體認同與歸屬感的成型。報紙、電影、留聲機、廣播、電視等傳播 科技,讓社會大眾得以在互相確認的時間點上,共同觀賞或聆聽內容,更是推動大眾流行文化 成熟的主力,而「同時性」被創造的同時,拼貼效應也被無限地放大。 傳播科技的推進滿足了人們對即時溝通的迫切需求,而電子通訊與網際網路的普及,讓人 們生活型態在百年內改變比過去任何一個時期更為巨大。相對於 Giddens 將廿世紀後半的發展

(5)

4

定義為高度的現代性(high modernity),David Harvey(1989)稱以「後現代(post-modern)(頁 39)」,並指出新一波更激烈的「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頁 147)」是其主要特徵。 有別於廿世紀前期講究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福特主義(Fordism),後現代社會是以彈性化 累積(flexible accumulation)的後福特主義(Post-Fordism)稱霸,勞動過程、勞工市場、產品 與消費模式都出現嶄新的模式。藉著衛星通訊與便宜交通,私人或公共的決策都可以立即傳送 得更遠且更廣,這種彈性和行動力使得跨國分工成為可能,其影響性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 「電子通訊使整個空間像是『地球村』、整個地球像是經濟與生態互相依賴的『太空船』,…… 時區縮短至只剩當下……我們因而必須學習對應當代時間與空間世界壓倒性地壓縮。(頁 240)」 當電報、電話、傳真機縮短人們的決策反應時間從數月、數天至數秒間,電腦與網際網路 以「感官無法察覺的十億分之一秒落差(a nanosecond)」(Jeremy Rifkin, 1987, p. 23),真正使人 們經驗到即時性的溝通。Manuel Castells(2010, p. 491)指出,網際網路不僅擴大了「同時性 (simultaneity)」、提供前所未有的立即性,且打破時間序列的線性關係,帶來「無時間性 (timeless time)」。除了 Giddens 所述的拼貼效應外,網路提供匯流的空間,更進一步容許 不同類型、主題與內容的混雜,超文本(hypertext)敘事超脫線性與循環的特質,都是網路時 代的新興文化現象。John Urry(2000b, p. 55)則以「瞬時時間(Instantaneous time)」來形容新 資訊與傳播科技帶來的時間經驗,包括:資訊與想法可以即時傳遞到幾乎全球各地,原本日夜 或周日與周末的間隔不再明顯,越來越多用過即丟的產品與現象,流行、產品、勞動過程變化 無常,即時的工作文化,縮短的勞動契約、每個人都必須培養多種技能,極端加速的生活步調….. 等等。 Urry(2000b)指出,瞬時時間與現代前期的社會「時鐘時間(clock-time)」(頁113)之間關鍵 的差異,不僅是傳播科技的速度,更在於行動性(mobility),因為「移動性是社會生活的核心」 (Urry, 2000b, p. 45):工業社會早期是僵固、線性、標準化的紀律,當代則是流動(flows)/液態 (fluids)的,因為有著「人們、資訊、物質、金錢、影像、風險的流動,這些流動是異質、不均、 不可預期的,而且是以驚人的速度且意外的形式跨區域混亂地移動」(Urry, 2000a, p. 194)。 廿世紀起全球逐漸走向統一的曆年與時間單位,時間的標準化反映且促進了以下重要事實: 一、全球化快速推進下,跨區域間人們密集交流互動,衍生出互相配合與調整作息的需求。二、 不斷縮小的溝通與交通時間有助於縮短生產循環,促成跨區域勞動分工的可能性。三、人們的 工作型態與作息必須因應上述改變,時間壓力持續提高,影響了生活中的種種細節。除了結構 上的改變,廿世紀以來傳播科技已廣泛運用在日常生活,這些使用方式如何反映出社會的時間 節奏?時間節奏又如何反映出社會的特質?使用者、傳播科技與社會變遷之間的動態關係如何? 下一小節將進一步探討傳播科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意義。 2.科技馴化與日常生活

Roger Silverstone, Eric Hirsch 與 David Morley(1992)討論資訊傳播科技在家庭內的使用情 形,並提出四個研究重點,亦即科技在家戶內如何被挪用(appropriation)、物化(objectification)、 納入(incorporation)、與轉化(conversion)。舉例來說,電視機原是商品,首先被「挪用」到 家裏來變成物品;電視機在家中擺放的位置,與美學展示、品味,及家庭成員的活動空間有關,

(6)

5 是「物化」的研究範圍;電視功用怎樣被「納入」家庭的日常生活作息,家庭內不同成員如何 使用電視,與其性別、角色、年齡都有相關;最後,電視提供的資訊是鄰居友人討論八卦的主 要來源,因此電視的角色「轉化」成為社會活動的促進劑。之後 Silverstone(1994)進一步指出 「馴化(domestication)」的觀念來代表上述四個階段,當傳播科技從陌生商品變成生活中習 以為常的物品,表示該科技已經融入在生活慣例之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部分。

秉持著對傳播科技的長期關懷(參見 D. Morley & R. Silverstone, 1990; Silverstone & Hirsch, 1992; Silverstone, 1994; Silverstone & Leslie Haddon, 1996),Silverstone 切要地指出為什麼資訊 傳播科技的研究者要重視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個人與群體成為行動者,面對可用資源與限制下創造並維持其生 活世界、文化與價值。世界在每日生活的稀鬆平常中展現,許多被忽略或視為理所當 然的細節,其實具有顯著意義和特質。我們嚴肅看待日常生活,因為其中的許多特殊 (distinctiveness)和一般(generality),能讓我們理解意義如何整合與溝通以持續下去、 但又非恆久不變。而正是在每天生活的行為中,我們可以觀察並試圖去瞭解,在人們 從公、私各方面去理解世界時,資訊傳播科技是何等重要。(Silverstone, 2005, p. 2) 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實踐都有時間性,例如歷時長短(duration)、實踐組成的順序(sequence)、 發生的時間點(timing)、頻率(tempo)、與循環(social cycles)(Zerubavel, 1976)。Lewis與

Weigert(1981)提出現代社會時間的三大特質:鑲嵌性(embeddedness)、階層性(stratification)與同 步性(synchronicity)。時間的鑲嵌性表現在人的壽命、事業、機構的時間表和個人計畫等等各 種世俗活動上。時間是有階層性的,某些時刻、日期會比其他的時候來得重要,例如假日相對 於上班日,而結婚、生子、面試等等則是人生中重要的日子。時間是同步性的,現代社會中複 雜綿密同步的互動,仰賴共同的時間標準。除了表現出社會文化,個人生活型態也描寫在時間 運用上。例如,周間朝九晚五工作是當代典型上班族的時間韻律,日報新聞人員真正忙碌的時 間卻是在晚上六點才開始,而且沒有固定的周末休假。因此個人的行程表也可說是一本傳記, 不僅標明了他的性別、年齡、種族,也反映出其身份、偏好與自我認同(Lewis & Weigert, 1981)。

Robert P. Snow(1987)指出,大眾媒體不只是散佈消息的機構;媒體幫助人們維持社會網絡、 參與經濟活動、提供每天日常慣例的基礎、且是體會非親身經驗的依據。更重要的是,透過以 下三種方式,媒體形塑了個人與社會每天的韻律與節奏: 使用媒體並維繫規律的行為:例如有些人早上出門前一定讀報紙,開車的時候自然就會開 啟廣播,晚上則一定看晚間新聞和黃金八點檔,為了不錯過熱愛的電視節目,在安排一周的活 動時也把電視節目表納入考慮,每天行動韻律與節奏是透過與媒體間有計畫且規律的互動來組 成與標明的。 媒體退入背景,卻是維繫韻律與節奏的依據:人們常常不經意地選擇適當媒體作為維繫韻 律的工具,例如洗車、園藝、用餐的時候都可能聽著廣播或開著電視,即使並未專注於媒體的 內容,還是習慣其陪伴。而人們總選擇不同類型的媒體來搭配當下正在進行的活動,不管是泡 澡時讀的小說或雜誌、建築工人上工時播的音樂,這些選擇除了如 Bourdieu 所說透露出人們 的習癖,也提供了人們所需求、能配合行動的適當韻律。

(7)

6 將媒體的韻律內化至日常活動當中:報紙版面的安排,電視節目長度與敘事的邏輯,廣播 節目穿插廣告的方式,這些都是媒體的韻律,人們久而久之也可能將這樣的韻律內化,並展現 在其他活動當中。例如 Craig Brod(1984;引自 Rifkin, 1987)等心理學家發現,人們習慣了電腦 的快速之後,對於其他事物也失去耐心等候,在人際互動上也希望能夠像人機互動一樣高度效 率。Rifkin(1987)指出,電腦時代來臨使西方文明對效率的追求達到新高峰。電腦科技並改變了 我們對時間的概念,也改變了思考自我與周遭世界的面向。  3. 網際網路與日常生活 隨著各式新資訊傳播科技逐漸普及,包括個人電腦、有線電視、衛星電視、手機、錄影帶、 網路、數位電視與廣播等等,家人晚飯後群聚一起看電視的景象越來越少見,日常生活中的媒 體經驗變得更加多元、零碎與網絡化。B. Nansen, M. Arnold, M. Gibbs, 與 H. Davis(2009)記錄 澳洲墨爾本地區五典型家庭1為期三年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資訊傳播科技的情形,他們所發現 的現象在傳播科技普及的富裕社會可能極為普遍:生活中無時無刻有多種媒體科技同時且持續 地傳遞內容,人們對工作時間的延長感到挫折,卻又慣性地需求這些科技。傳播科技的使用與 生活中的其他活動同時進行,經常被中斷、也隨時可再銜接,卻像大協奏般互相調和。人們可 能熟練地一邊搭車一邊運用電話事先聯繫,在家即可上網處理公事,這跟幾十年前相比是巨大 的改變,卻因媒體科技就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讓人忽略了他們是協調時空問題的重要工具 (V. A. J. Frissen, 2000)。 有別與廣播與電視有固定的播送時段,網際網路伺服器永遠開機,隨時隨地可以近用,任 何時間都可交易,卻也使人們的工作時間無限延長至每天廿四小時,打亂工作與休閒的界線 (Heejin Lee & Jonathan Liebenau, 2000)。正如 Nicholas Negroponte(1995, p. 195)傳神地描寫:「電 子郵件是一種衝擊我們工作與思考的生活方式,特別是改變了工作和遊戲的韻律。朝九晚五、 周間五天工作而周末兩天休息的周期變了,工作和私人的訊息混雜,周日也變得跟周一沒什麼 兩樣。」 Lee 與 Liebenau (2002)進一步指出,工業時代的時間紀律非常僵化,時鐘時間的流動、 計算與價值被描述成同質、階層、線性且一致的,組織想要以工時來控制勞動者,工作時間必 須徹底與私人時間區分開來。然而網路科技帶來的虛擬工作環境,時間管理講求彈性,勞動者 未必要待在辦公室、未必朝九晚五上班,一樣可完成任務。過去的時間紀律講究標準化、規律 化、重視協調,工作內容是單一的;新的工作紀律同樣需要協調,但強調多樣化、不規則應變, 多工並進,並且在多重空間移動。新的工作環境也有新的問題,例如有了網路在任何時間、地 點都可處理公事,反而造成私人時間的磨蝕,以及公私時間的模糊化。 觀察近代以來傳播科技與社會的發展,固定火車班次影響了標準時間,跨時空的聯繫需求 殷切,刺激了媒體科技的急速發展,反過來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晚近網際網路與手機整合 的服務逐漸普及,使得報紙、書籍、廣播、電視等內容不僅可在形式上匯流,更可透過新載具 如手機的呈現,隨時隨地提供服務。John Tomlinson(2007, p. 102)認為,手機成為新式「終端機 (terminals)」的發展,正是為了與人們生活日益增加的移動性相結合。Elizabeth Shove(2002)指 出,人們求助於資訊傳播科技來解決時空問題,但每人都使用科技的結果,也使得個人的時間

(8)

7 更加瑣碎,互相協調難上加難。這種動態的互動過程,逐漸改變並重新定義了「常態」生活。 這個「常態」反映出社會認可的價值、義務、尋常與不尋常、以及社會的秩序。

三、研究目的與方法

網際網路的特質被公認是晚近數十年來對經濟、社會與生活型態影響最為明顯的傳播科技; 另一方面,隨著網路越來越普及在日常生活中廣泛地運用,網路也越來越普通、被視為理所當 然而受忽視,成為科技社會學者所說的「黑箱化」(M. Crang, T. Crosbie, & S. Graham, 2007)。 本文希望能藉著觀察與分析網路使用者與網路科技在日常生活中互動的細節,初探當代台灣社 會中,日常生活的媒體使用與時間韻律的關聯性。因此本文的核心問題包括:網路在生活中與 各種科技交織使用的情形為何?使用網路的情況如何反映出生活中的時間韻律?網際網路的 特性如何影響了使用方式和時間的運用? 本研究採取觀察法與日記法,邀請研究者任教課堂上的大學生共25人,以2-3人一組分別 擔任被觀察者與觀察者,被觀察者需撰寫自我日記,觀察者則詳盡記下觀察對象一天的行動, 由組員自行約定一周中最忙碌的一天進行觀察,記錄的重點為被觀察者使用網路等資訊傳播科 技的時機、內容、場合、對象,以及被觀察者當天的作息,第二次進行時,組員互換觀察者與 被觀察者角色。觀察者經常可以看到自我日記中所忽略的部分,但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無法廿四 小時在一起,因此由兩份記錄來互相補足。所有的觀察記錄在2010年3月至6月間進行,十二小 組每組各進行5次,共蒐集得125份觀察記錄。 由於台灣的國立大學在網路硬體設備完善,例如本研究進行地點設有全校園無線網路環境, 學生上網地點不限於電腦教室。即使離開校園,在台北都會區也很容易獲得上網設備。當今大 學生大約從小學開始即接受電腦操作與上網課程,網路已成為其成長過程中學習與娛樂的常用 科技,預期從自我與觀察日記中描述的使用網路情形,可挖掘豐富的網路文化內涵。 另外,這群學生參與研究期間也同時參與實習媒體的課程,負擔起近乎專業工作場合的任 務,每周需交出兩篇稿件,每周三下午四點截稿,星期四上午要回報下周採訪的主題,由已修 畢課程的高年級同學擔任總編輯、採訪主任等工作,召開編輯會議來決定是否刊登。由於需要 在截稿期限內完成採訪、寫作與編輯等工作,面臨強大的時間壓力,他們使用網路科技的細節, 更能突顯出時間的關鍵意義。

四、結果與討論

本文探討網際網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情形,包括網路如何與其他科技相結合,這些使用 方式反映出何種生活韻律,而網路本身的特質又如何影響這些使用方式。從實習記者的例子可 發現,在主計處調查中看似單一、同質的「上網」,其實是複雜多元的實踐。連結網路的載具 如個人電腦與手機,都是複合功能的科技,人們習慣使用這些科技進行複合的整合實踐,在網 路前一再轉換身份認同與工作內容,並且與其他科技搭配合作,多工並進與一心多用已成為工 作與生活的新常態。

(9)

8 網路是分眾的媒體,也是分享的媒體。網路連結使得內容分享極為容易,加上社交網站與 軟體的促成,使得網路成為大學生討論、聊天、建立友誼的依據。因此,大學生熱愛「上網」, 並非如某些評論家擔心、是種孤獨與電腦互動而喪失社交能力的成癮現象,為了能積極參與群 體、並聯繫同儕情感,是上網多元目的中極重要的一環。上網實踐的內涵不僅反映出生活韻律, 也表現出社群集體文化。 網際網路瞬間傳遞資訊,廿四小時運作的特性,得以克服時間與空間的侷限。只要連上網 際網路,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工作。網路即時的特性也使得突發任務與工作型態更常出現, 人們習慣於隨時可能中斷的事件或內容,也隨時可轉移主題、再度銜接,時間與實踐的本質都 變得更零碎化。然而,網路即便可以跨越國界與時差,卻無法縮減「等待」的時間,因為在理 性規劃時間的社會,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組織、乃至組織之間的時間越來越零碎、也更難協調, 等待是協調所必須付出的成本。由於與他人協調後確認的「公共時間」難以更動,個人往往犧 牲「私人時間」,因此蹺課、熬夜、錯過用餐時間成為生活的新常態。 前文提到Snow對於媒體與生活韻律關聯的見解,每天早上看報紙、開車聽廣播、依照電 視節目表安排作息,是媒體形塑個人生活韻律的常見例子。網際網路是隨選的媒體,沒有時刻 表的限制,網路伺服器廿四小時運轉,以及網路內涵的豐富,也讓等待的空白與不確定感更加 難耐,網路能在任何時間點傳遞訊息,反而讓人們更緊貼著網路以獲得最新的變動,工作時間 也隨之延長。長時間的工作與私人時間的磨蝕固然成為普遍實踐,但這樣的新常態也讓人感到 焦慮、不安與挫折。 藉由觀察行動者與網路科技互動的細節,本研究發現,現代社會不停追求更有效率的工作 方式,這種需求與網際網路的特性相呼應,創造出許多新「常態」,並影響了日常生活的韻律。 使用網路的方式反映人們的生活韻律,網路的本質也影響了任務的形式與實踐的方式。同時, 經驗累積實踐的智慧,因此雖然忙碌帶來焦慮,但人們也培養出更多Michel de Certeau (1988, p. xix) 所稱,日常生活中的「小技巧(tactics)」,包括安排工作的方式,利用零碎時間的機動 性等等,這些細微策略展現了人的主體性,也可能是開啟社會轉變的契機。

五、參考資料

行政院主計處 (2004)。《時間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 (2010)。〈98 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取自行政院主計處網頁 http://win.dgbas.gov.tw/fies/doc/result/98/a11/Analysis.doc 行政院主計處 (2005)。〈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時間運用〉取自行政院主計處網頁 http://win.dgbas.gov.tw/dgbas03/ca/society/time-93/index2.htm

Anderson, B.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London, UK; New York, NY: Verso.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London, UK: Routledge & Kegan Paul.

(10)

9

Crang, M., Crosbie, T., & Graham, S. (2007). Technology, time-space, and the remediation of neighbourhood lif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39(10), 2405-2422.

Frissen, V. (2000). ICTs in the rush hour of life.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16(1), 65-75.

Giddens, A.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Polity. Giddens, A. (1990). Tli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Polity, Cambridge.

Gidd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 E. (196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London, UK: Penguin Books.

Hand, M., & Shove, E. (2004). Orchestrating concepts: kitchen dynamics and regime change in good housekeeping and ideal home, 1922-2002. Home Cultures, 1(3), 235-256.

Harvey, D. (1989). The Conditions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 Hobson, D. (1982). Crossroads: The Drama of a Soap Opera. London, UK : Muethuen.

Lee, H., & Liebenau, J. (2000). Time and the internet at the turn of the millennium. Time & Society,

9(1), 43.

Lee, H., & Liebenau, J. (2002). A new time discipline: Managing virtual work environments. In R. Whipp, B. Adam & I. Sabelis, (Eds.), Making time: Time and management in modern

organizations (pp. 126-139). Oxford, U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wis, J., & Weigert, A. (1981). The structures and meanings of social time. Social Forces, 60(2), 432-462. 

Lievrouw, L. (2002). Determination and contingency in new media development: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and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Handbook of new media: Social

shaping and consequences of ICTs, 183-199.

Miller, D. (1992). The young and the restless in Trinidad: a case of the local and the global in mass consumption. In Silverstone, R. & Hirsch, E., (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Media and

Information in Domestic Spaces. London, UK: SAge.

Moores, S. (2000). Media and Everyday Life in Modern Society. Edinburgh, UK: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Morley, D., & Silverstone, R. (1990). Domestic Communications - Technologies and Meanings. Mukerjee, R. (1990). Time, Technics and Society. In the Sociology of Time, 47-55.

Mumford, L. (1934). 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 New York, NY: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Nansen, B., Arnold, M., Gibbs, M.,& Davis, H. (2009). Domestic orchestration. Time & Society,

18(2-3), 181.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Alfred A. Knopf. New York, NY: Routledge.

Pred, A. (1981).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the time-geography of everyday life. 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 63(1), 5-22.

Rifkin, J. (1987). Time wars: The primary conflict in human history. New York, NY: Touchstone. Rogers, E. (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New York, NY: Free press.

(11)

10

high¡VSpeed society. Constellations, 10(1), 3-33.

Schatzki, T. R., Knorr-Cetina, K., & von Savigny, E. (2001). The Practice Turn in Contemporary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Schatzki, T. R. (2002). The site of the social.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Shove, E. (2002,October). Rushing around: coordination, mobility and inequality. Paper presented in ESRC Mobile Network Meeting, London.

Silverstone, R. (1993). Tim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household. Time

& Society, 2(3), 283.

Silverstone, R. (1994).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UK: Routledge.

Silverstone, R. (2005). Introduction. In R. Silverstone (Ed.), Media, technology and everyday life in

Europe: From information to communication. Hants: Ashgate Pub Ltd.

Silverstone, R., & Haddon, L. (1996). Design and the Domesticait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echnocal Change and Everyday Life. In Mansell, R. & Silverstone, R., (Eds.), Communication by Design.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lverstone, R., & Hirsch, E., (Eds.). (1992). Consuming Technologies. London, UK: Routledge. Silverstone, R., Hirsch, E., & Morley, D. (1992).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household. In Silverstone, R. & Hirsch, E., (Eds.), Comuning

Technologies. London, UK; New York, NY: Routledge.

Snow, R. P. (1987). Interaction with mass media: the importance of rhythm and tempo.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35(3), 225-237.

Sorokin, P. A., & Merton, R. K. (1937). Social time: a methodological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42(5), 615-629.

Southerton, D. (2009). Re-ordering Temporal Rhythms: Coordinating Daily Practices in the UK in the 1937 and 2000. In Shove, E., Trentmann, F. & Wilk, R., (Eds.), Time,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Oxford, UK; New York, NY: Berg.

Thompson, E. P. (1967). Time, work-discipline, and industrial capitalism. Past and Present, 38(1), 56-97.

Thrift, N. (1990). The making of a capitalist time consciousness. The Sociology of Time, 105. Tomlinson, J. (2007). The culture of speed: the coming of immediacy. Sage Publications Ltd. Urry, J. (2000a). Mobile soci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51(1), 185-203.

Urry, J. (2000b). Sociology beyond Societies: mobilit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ndon, UK: Routledge.

Zerubavel, E. (1976). Timetables and scheduling: o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ime. Sociological

Inquiry, 46(2), 87-94.

Zerubavel, E. (1982).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ime: a socio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American

(12)

報告人姓名:王淑美  職稱: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參加會議:The British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 2010  會議地點:Glasgow    本人於 2010 年 4 月 2 日出發前往英國倫敦,準備參加 4 月 7‐9 日在英國格拉斯 哥舉行的英國社會學年會。因之前受英國 Lancaster University 的 Elizabeth Shove 教授邀請,討論網路、時間、與實踐等目前正進行之研究主題,因此先赴 Durham 拜訪 Shove 教授、之後一同至 Lancaster University 舉行小型的演講,與博士生及 研究人員交換意見。    英國社會學年會為歐洲社會學重要會議,會議中與來自愛爾蘭、德國、北歐等地 的學者交換意見,並瞭解最新學術出版品。我的論文發表安排在 8 日下午,但是 我在會議三天都前往感興趣的場次聆聽其他發表者的作品以及與會者的討論。    此次發表的文章主要是探討「時間」、「日常生活」以及「物質」之間的關聯,在 時間壓力下,現代人、特別是都會區的居民或白領階級,對於方便與舒適的追求, 以及生活條件的限制,表現在其日常作息與消費習慣上,許多複雜的因素共同決 定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樣貌。論文發表後得到了一些感想與回應,並且對於文章的 寫作方向有進一步的刺激與確認。    此行參加研討會期間,也參與了包括移動(mobility)、消費與文化、平權、社群、 階級以及社會學理論的發表場次,並與多位學者討論,對於研究思考卓有幫助。    參加完研討會後,於 4 月 10 日搭機返回台灣。 

(13)

國科會補助計畫衍生研發成果推廣資料表

日期:2011/03/15

國科會補助計畫

計畫名稱: 網路作為時光機:傳播科技與日常生活中的時間實踐 計畫主持人: 王淑美 計畫編號: 98-2410-H-004-181- 學門領域: 文化研究

無研發成果推廣資料

(14)

98 年度專題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彙整表

計畫主持人:王淑美 計畫編號: 98-2410-H-004-181-計畫名稱:網路作為時光機:傳播科技與日常生活中的時間實踐 量化 成果項目 實際已達成 數(被接受 或已發表) 預期總達成 數(含實際已 達成數) 本計畫實 際貢獻百 分比 單位 備 註 ( 質 化 說 明:如 數 個 計 畫 共 同 成 果、成 果 列 為 該 期 刊 之 封 面 故 事 ... 等) 期刊論文 0 2 100%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0 100% 研討會論文 1 0 100% 篇 論文著作 專書 0 0 100% 申請中件數 0 0 100% 專利 已獲得件數 0 0 100% 件 件數 0 0 100% 件 技術移轉 權利金 0 0 100% 千元 碩士生 2 0 100% 博士生 0 0 100% 博士後研究員 0 0 100% 國內 參與計畫人力 (本國籍) 專任助理 0 0 100% 人次 期刊論文 0 2 100%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0 100% 研討會論文 1 0 100% 篇 論文著作 專書 0 0 100% 章/本 申請中件數 0 0 100% 專利 已獲得件數 0 0 100% 件 件數 0 0 100% 件 技術移轉 權利金 0 0 100% 千元 碩士生 0 0 100% 博士生 0 0 100% 博士後研究員 0 0 100% 國外 參與計畫人力 (外國籍) 專任助理 0 0 100% 人次

(15)

其他成果

(

無法以量化表達之成 果如辦理學術活動、獲 得獎項、重要國際合 作、研究成果國際影響 力及其他協助產業技 術發展之具體效益事 項等,請以文字敘述填 列。) 無 成果項目 量化 名稱或內容性質簡述 測驗工具(含質性與量性) 0 課程/模組 0 電腦及網路系統或工具 0 教材 0 舉辦之活動/競賽 0 研討會/工作坊 0 電子報、網站 0 目 計畫成果推廣之參與(閱聽)人數 0

(16)
(17)

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自評表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

、是否適

合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主要發現或其他有關價值等,作一綜合評估。

1.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作一綜合評估

■達成目標

□未達成目標(請說明,以 100 字為限)

□實驗失敗

□因故實驗中斷

□其他原因

說明:

2. 研究成果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等情形:

論文:□已發表 ■未發表之文稿 □撰寫中 □無

專利:□已獲得 □申請中 ■無

技轉:□已技轉 □洽談中 ■無

其他:(以 100 字為限)

3. 請依學術成就、技術創新、社會影響等方面,評估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以

500 字為限)

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傳播科技的細節是傳播文化研究的重要領域,但國內專注於此主題的 學者很少,因此本研究對於後續研究的啟發有正面意義。本研究從日常實踐來討論時間的 意義,挖掘台灣社會忙碌的經驗與使用網路科技的關連性,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創新,且可 提供社會更多與科技互動的反思。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有人將傳播新科技演進稱為傳播革命(communi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public assessment, SBA refers to assessments administered in schools and marked by the student’s own teachers. The primary rationale for SBA in ICT is to enhance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Do you agree with the proposed changes for the Compulsory Par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Agree Disagree

⚫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create interactive user selection, such as the 2-level interdependent select list, pull down menu and click-to-expand menu.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In the context of public assessment, SBA refers to assessments administered in schools and marked by the student’s own teachers. The primary rationale for SBA in ICT is to enhance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