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唐代園林的風景詩學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唐代園林的風景詩學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30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一〇七學年度 博士學位論文. 政 治 大 唐代園林的風景詩學研究. 立. ‧ 國. 學. A Study on the Landscape Poetics of Gardens in the Tang Dynasty. ‧ er. io. sit. y. Nat. al. n. v i n Ch engchi U 指導教授:蔡瑜 博士 研究生:林孜曄撰. 中華民國一〇八年一月.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3) 本論文獲科技部 105 年度. 政 治 大. 1 立 補助博士生赴國外研究(千里馬). ‧. ‧ 國. 學. n. 1. y. sit. io. al. er. Nat. 謹此申謝 Ch. engchi. i n U. v. 計畫編號 105-2917-I-004-001。 i.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i.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5) 誌. 謝. 這本論文從最初的構思到最終的完成,歷經了相當漫長的時間。一開始只 是一個期待自己能將古典文學的研究與哲學思考結合的模糊渴望,在閱讀了指 導老師蔡瑜老師所寫的〈中國風景詩的形塑──以謝朓為核心的探討〉一文 後,讓我的渴望有了一個起點,期待自己能將個人閱讀中國風景詩的感受與現 象學界對風景議題的思考作結合。這樣的期許蘊藏著個人生長於花蓮所孕育出 的對山水的深深喜愛,小時候跟著父母親爬美崙山、七星潭踏浪,而家門外正 對著綿延的中央山脈,山脈時而晴朗無雲,時而雲霧繚繞,每每帶給我對宇宙 的無窮想像,上下學途中及假日時與雙親來往於美崙溪、太魯閣、砂卡礑、白 楊瀑布、花東縱谷、海岸山脈、鯉魚潭、牛山呼庭、石梯坪、三仙台之間,種. 政 治 大. 種花東山水的記憶滋養了我對風景議題的熱情。. 立. 猶記得五年前,開口向蔡瑜老師說想寫「唐代風景詩學」的題目時,在接. ‧ 國. 學. 下來的日子裡,老師撥出許多時間,花費相當多的精力和我在研究室、教室、 餐廳、陽明山等不同場所中討論論文,耐心地引導我探索議題,並引領我將問. ‧. 題聚焦於「唐代園林的風景詩學」。我是一個有敏銳感知的人,可對體驗過的事 情作細膩回顧與深刻記憶,卻不擅長於哲學思考。一開始下筆寫論文時,往往. sit. y. Nat. 找到了不少文獻資料,卻無法有縝密清晰的架構論述,感激老師一次又一次地 指出我還未思考清楚之處,不斷地拋出問題,雕琢我,引領我深化思考,字斟. io. n. al. er. 句酌地修改每一回見面討論時我所交上的報告,讓我能逐步將現象學的思考內. i n U. v. 化到每一個詩人的分析之中,使論文最終能以清晰的理路呈現出來。. Ch. engchi. 感謝論文口試委員曹淑娟老師、廖棟樑老師、黃冠閔老師、楊玉成老師。 曹老師從園林領域的高度給予我諸多提點,讓我對唐代園林文化現象得以有更 深入的思考,雖未曾上過老師的課,但是,寫論文的過程中,曹老師的每一篇 園林論文都不斷地引導我穩當地進入中國園林文化的世界裡作探索,讓我得以 對中國園林文化有了清晰的認識,順利開展出論文的章節架構。感謝廖老師在 我在政大求學期間溫暖地提供我各種幫助,並在口試時提供我更多的閱讀清單 以擴充我的知識與深化論述。謝謝黃冠閔老師,總是充滿耐心地包容我這非哲 學系的學生在其課後所提出的各種問題,點燃我對現象學的熱情,並在口試時 從哲學的高度,讓我可以從新穎角度省思唐人如何透過園林體驗調節個人生命 以更積極地面向公眾政治。謝謝楊玉成老師,從唐宋文化變革的歷史脈絡,指 出我在論述時需要考量之處,並點出唐人在風景詞彙上運用的豐富性。 iii.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6) 另外,感謝佘筠珺學姊的幫助,讓我能順利申請上千里馬研究計畫,帶著 博論到日本大阪大學就教於淺見洋二老師。在日本生活的十個月,感謝淺見洋 二老師在生活與學問上所提供給我的各種資源,讓我能對中唐到宋代詩歌文化 有更多認識。 感謝自大學畢業,離開校園宿舍後,一直與我合租公寓到博班畢業前的室 友們李佩璇和賴佩暄,謝謝妳們十多年來在生活上給予我的諸多包容、關懷和 相互扶持幫助。因為與妳們相遇,讓我在台北的生活得以有回家的感覺,也讓 我的生命有了豐富的內蘊和種種美好故事可供回憶紀念。 最後,感謝親愛的爸媽給予我無條件的支持和源源不絕的愛,鼓勵我堅持 「選我所愛,忠於我所選」地走自己想走的道路,在我欣喜於有所得時,為我. 政 治 大. 感到開心,在我面臨挫折時,給予我最溫暖厚實的滋養,讓我得以懷著信心與. 立. 勇氣前行。.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v.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7) 摘要 本文以唐代園林詩歌為研究對象,探討唐人於園林中的風景體驗 (experience),即從體驗之視角探究唐人書寫園林風景的意義。本文將詩歌作 品中的風景描寫界定為詩人處身在大自然中的動態式體驗,是詩人的身體主體 與自然世界相互交織蘊含之下的產物,而詩歌文字則是詩人身體存有經驗的體 現。在風景體驗中,知覺扮演著首要性的作用,詩人感知方式的差異,決定了 風景體驗的差別,而「習慣身體」對於風景經驗的呈現同樣具有重要的影響, 不同詩人於過往所習得的文化與個人生命歷程差異則積澱於「習慣身體」之 中,並影響著其身體於當下感知風景時的差異,決定了他們所經驗到的風景各 自有別。再者,詩人所身處的場所亦影響著詩人的風景體驗,不同的場所可以. 政 治 大 時代,是以本文選擇以園林場所為核心,探討唐人在其中的風景體驗。全文共 立 分為六章: 帶出身體與環境相互交織之下的不同風景經驗。有鑑於唐代是園林文化興盛的. ‧ 國. 學 ‧.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借鑑於身體現象學的思 路以界定「風景體驗」之內涵,進而將體驗的場所鎖定於園林之中,確立以山. sit. y. Nat. 水園林、郡縣齋、城市私園三種類型的園林作為研究範疇,並回顧學界相關議. io. er. 題的研究成果,以說明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之上所要進行的探討。. al. n. v i n Ch 了我們對古典文學中「風景」一詞內涵的認識,本文在其基礎上,進一步考察 engchi U. 第二章為「『風景』意涵考察」,有鑑於小川環樹〈風景的意義〉一文豐富. 從六朝到唐代「風景」一詞的意涵,並留意於詩人們使用「風景」一詞時所呈 現出的感知經驗。指出在六朝時期,「風景」一詞指詩人身處於自然中所感知到 的風光氣象。到盛唐王昌齡《詩格》中指出詩中的「景語」除了要能體現出創 作者身處自然場所中的真實感知經驗,同時亦留意到「景語」之「景」融合了 個人過往的風景體驗、閱讀詩歌體驗累積而得的文化感知模式、想像力所創造 出的空間場域三者交織而成。中唐以降文人認為詩歌能創造世界,改變了文人 走入自然、體驗風景的身體感知,他們以「當下身體」感知周遭風景的同時, 也在吟詠構思詩句,透過吟詠活動召喚「習慣身體」之內所積澱著過往的風景 體驗與閱讀前人詩歌文本所獲致的感知體驗,並馳騁想像力將當下感知而得的 景象與過往體驗融合,並加以變形轉化為能表達個人存有世界的「詩景」。. i.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8) 第三章「山水園林風景體驗」,以王維為主要考察對象,探討他在輞川莊中 的風景體驗。說明輞川莊之所以能成為王維精神生命的歸宿,乃在於輞川莊位 於輞川山谷之內,而山谷內由山水、田園、佛寺所構成的場所精神,以及王維 與村民、僧人的純樸互動,化解了王維身在官場中的煩悶,故而能成為其生命 歸宿。其次,我們透過釐清王維身處時代的佛教史圖像,將王維的禪學修養工 夫置放於當時北宗禪興盛的盛唐脈絡之下,指出他在輞川山中的生活,深受北 宗禪守本真心、觀心的修養工夫影響,他透過反覆消融內心的貪嗔癡,破除我 與我所執而呈現出「涅槃」、「寂靜」的真如之心。其筆下多首詩作的風景,呈 現出了詩人以真如之心在每個當下如實觀照其知覺與意識感知風景時的活動變 化,以及山水世界的諸種變化,是如何細微地在當下每一刻因緣起而共同作 用,構成了詩人所體驗到的景象,從而體證「般若性空」之智。. 治 政 第四章「郡縣齋風景體驗」,本章追溯從六朝到初盛唐詩人所奠定的郡齋詩 大 立 書寫中涉及到風景體驗的部分,指出他們對當地風土的感知,以及遊園賞景的 ‧ 國. 學. 感受,乃至於因園林幽靜氣氛而產生的「吏隱」意識,到中唐時期為韋應物、 白居易、姚合三人加以深化拓展。就對風土感知的部分而言,韋應物有別於謝. ‧. 朓於以窗口作為框架,強調以視覺對窗外景色做遠近聚焦的把握,更為突顯由 視覺轉移到聽覺、觸覺以感知景象的方式,呈現出地方風土的荒山寒雨浸潤詩. sit. y. Nat. 人所身處的世界,並滲入詩人內心的寂寞;白居易繼韋應物之後,更為豐富地 呈現出他在江州、忠州、杭州、蘇州各地所體驗到的風土差異,至於姚合對於. io. er. 縣齋的呈現主要扣緊其心境之落寞與當地荒涼景象間的關係以作呈現。至於園. al. n. v i n Ch 想像力,將園林空間轉化為更大的山林世界,從而體驗到「吏隱」心境,並於 engchi U 林賞景的部分,三人皆透過造景與遊賞的活動,讓園林氣氛能愈加引發他們的 園林中重組他們的人境關係,以獲得由「閒」而「適」的感受。. 第五章「城市私園風景體驗」,則以孟郊、賈島、白居易三人作為擁有城市 私園的代表。孟郊、賈島兩人身為貧士,由於身分地位與財力低落,他們在園 中所體驗到的風景則非安適的感受,他們將其身心感受上的貧病失意和園宅風 景的荒涼相互交織,並從對荒涼景象的吟詠中以獲得提振生命的昂揚姿態。至 於白居易,本文在學界與考古調查的基礎上,參照唐代里坊制度,探討白居易 如何將履道園營造為幽深空間,進而探討白居易如何將其對「閒適」之人生價 值的追求,落實於閒行、閒臥、舟遊等以「閒適」之身展開風景體驗的過程, 從而得到將生理上的滿足和心境之舒適與園林風景相互交織的「閒適之境」,再 從白居易有意展演自身遊園經驗的意識,以說明他對晚年生命歸宿的肯定。 ii.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9) 第六章「結論:風景詩學的意義」,針對上述三章的分析作綜合論述,從場 所、身體感知、思想、想像力之間的交織關係,以說明唐代園林風景詩學的研 究意義。. 關鍵字:風景體驗、身體、場所、山水園林、郡縣齋、城市私園.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ii.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v.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11) Abstract Taking the garden poetry in the Tang dynas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dissertation scrutinizes Tang people’s landscape experiences in gardens, i.e. investig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the meaning of Tang people’s writings about garden landscapes. This dissertation defines the landscape descriptions in poetic works as the poets’ dynamic experiences in nature. They are the product of the mutual interweavement and containing between the body subject of the poets and the natural world, and the poetic words are the embodiment of poets’ bodily existence experiences. In landscape experiences, perception plays the primary role. The differences in poets’ perception methods determine the distinctions in their landscape experiences. The “habitual body” similarly exert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landscape experiences. The differences in cultures and personal life processes that different poets have acquired in the past are accumulated in the.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habitual body.” They affec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oet’s bodily perceptions of the landscapes at the moments and determine the divergences among the landscapes they experience. Moreover, the places where the poets are located also affect their. ‧. landscape experiences. Different places can lead to dissimilar landscape experiences in which the body and the environment are intertwined. Considering that the Tang dynasty is the era of garden culture’s prosperity, this dissertation chooses to take the garden places as the core and explore Tang people’s landscape experiences in them.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6 chapters:.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n U. v. Chapter 1 “Introduction” stat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t borrows the idea of physical phenomenology to define the connotations of “landscape experience,” further locks the place of experience onto the garden, and. engchi. decides the research scope on three types of gardens: mountain-water gardens, prefecture and county governments, and urban private gardens. It also review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related topics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to display the investigation this dissertation conduct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Chapter 2 i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notations of ‘Landscape.’”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Ogawa Tamaki’s “Meaning of Landscape” enrich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word “landscape” in classical literature, this dissertation stands on the basis of this article, further examines the meanings of the word “landscape” from the Six Dynasties to the Tang dynasty,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perceptual experiences the poets present when using the word “landscape.” It points out that in v.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12) the Six Dynasty period, the term “landscape” refers to the landscape and the atmosphere that the poet perceives in nature. When it turns to high Tang dynasty, Wang Chang-Ling specifies in The Principles of Poetry that the “scenic words” in poetry should not only reflect the writer’s true perceptual experience in natural places but also notice that the “landscape” in a “scenic word” merges personal landscape experiences in the past, cultural perceptual modes acquired through accumulation of poetry reading experiences, and space fields created by imagination. Since middle Tang dynasty, the literati have believed that poetry can create a world, which changes their physical perceptions in their walking into the nature and experiencing the landscape. While they perceive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s with the “present body,” they also chant and conceive verses. Through chanting activities, they summon past landscape experiences as well as the perceptual experiences acquired through reading texts of poems by predecessors and accumulated in the “habitual body.” They run their imagination to combine the scene perceived at the moment with past experiences and transform them into a “poetic landscape” that can express the world of personal. 立. existence.. 政 治 大. ‧ 國. 學. Chapter 3 “Landscape Experiences in Mountain-Water Gardens” takes Wang Wei. ‧.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and investigates his landscape experiences in Wangchuan Villa. It explains that the reason why Wangchuan Villa can become the harbor of Wang Wei’s spiritual life. It is because the villa is located in the valley of Wangchuan and Wang’s worries in the officialdom are resolved by the place spirit consisting of mountains, waters, fields, and Buddhist temples and by simple interactions between Wang Wei and villagers and monks. Then, by clarifying the picture of Buddhism history in Wang Wei’s times, we place Wang Wei’s Zen culti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high Tang dynasty when Northern Zen Buddhism flourishes. We point out that his life in the mountains of Wangchuan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Northern Zen Buddhist.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cultivation of guarding the true heart and observing the mind. Through repeatedly dissolving greed, hatred, and ignorance, he breaks the self and the attachment to the self and presents the tathata mind of “nirvana” and “silence.” The landscapes in many of his poems demonstrate that the poet uses the tathata mind to truthfully observe his activity changes in each moment when his senses and consciousness perceive the landscape. They also show how the various changes in the mountain-water world function together at every moment of cause and condition, constitute the scene that the poet has experienced, and thus prove the wisdom of “prajna-sunyata” through experience. Chapter 4 “Landscape Experiences in Prefecture and County Governments” traces vi.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13) the parts that involve landscape experience in prefecture-government poem writings established by poets from the Six Dynasties to early and middle Tang dynasty. It indicates that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local customs, their feelings in touring in the gardens and appreciating the landscapes, and their “official recluse” consciousness produced by the quiet atmosphere in the garden are deepened and developed by Wei Ying-Wu, Bai Ju-Yi, and Yao He during middle Tang dynasty. In terms of perception of the customs, Xie Tiao takes the window as the framework and emphasizes grasping the landscape outside the window by focusing near or far with sight. In contrast, Wei Ying-Wu highlights perceiving scenes with the method of shifting from sight to hearing and touch, revealing that the barren hills and cold rains of local environments moisten the world the poet lives in and infiltrate the loneliness in the poet’s mind. After Wei Ying-Wu, Bai Ju-Yi presents more abundantly the differences in customs he experiences in Jiangzhou, Zhongzhou, Hangzhou, and Suzhou. Contrarily, Yao He’s presentation of the county government mainly fasten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lonely state of mind and the local desolate scenes. As for garden touring, all the three.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poets use landscaping and touring activities to make the garden atmosphere arouse their imaginations, to transform the garden space into a larger mountain world and thus experience the “official recluse” state of mind, and to reorganize their. ‧. relationships with the gardens so as to gain a sense turning from “leisurely” to “comfortable.”. y. Nat. sit. n. al. er. io. Chapter 5 “Landscape Experiences in Urban Private Gardens” regards Meng Jiao, Jia Dao, and Bai Ju-Yi a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urban private gardens. Due to Meng Jiao’s and Jia Dao’s low social statuses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as impoverished scholars, the landscapes they experience in the gardens are not comfortable feelings. They interlace their impoverished, sick, and frustrated physical and mental feelings with the desolateness of the garden landscapes and chant about the desolate scenes to. Ch. engchi. i n U. v. obtain high-spirited postures that lift life. As for Bai Ju-Yi, this dissertation refers to the lane wall system of the Ta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academic and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 order to explore how he builds the Practicing-the-Way Garden into a quiet and deep space. It further explores how Bai realizes his pursuit of the value of “leisure”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 “leisurely” body to unfold landscape experiences, such as leisurely walking, leisurely lying, and leisurely boating, and attain a “leisurely world” that interweaves the garden landscape with physical satisfaction and mental comfort. Then it explains his affirmation of the destination of his late life from his intention to perform his own consciousness of garden touring experiences. Chapter 6 “The Meaning of Landscape Poetics” has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vii.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14) on the analyses of the above three chapters from the intertwined relationship among place, physical perception, thought, and imagination, to expou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n the landscape poetics of gardens in the Tang dynasty. Keywords: landscape experience, body, place, mountain-water garden, prefecture and county governments, urban private garden.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iii.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15)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研究背景及目的 ................................................................... 1 一、風景體驗與風景詩學 ................................................................................... 1 二、園林作為體驗的場所 ................................................................................. 13 三、山水園林、郡縣齋、城市私園 ................................................................. 19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 ..................................................................................... 24 一、「風景」觀念相關研究 ............................................................................... 25. 政 治 大. 二、園林文化 ..................................................................................................... 32. 立. 三、山水詩、田園詩派 ..................................................................................... 36. ‧ 國. 學. 四、隱逸主題 ..................................................................................................... 39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41. ‧. 一、研究範圍與進行方式 ................................................................................. 41 二、研究方法 ..................................................................................................... 44. sit. y. Nat. al. er. io. 第二章 「風景」意涵考察 ..............................................................47. n. 前言:反思「風景」一詞 ..................................................................................... 47. Ch. i n U. v. 第一節 六朝「風」、「景」複合詞考察 ............................................................. 49. engchi. 一、「風」、「景」本義 ....................................................................................... 49 二、六朝「風」、「景」複合詞之意涵 ............................................................. 51 第二節 唐代「風」、「景」複合詞發展 ............................................................. 63 一、初盛唐:風光氣象中的景象 ..................................................................... 63 二、盛唐王昌齡《詩格》:「景語」概念深化 ................................................. 68 三、中晚唐「詩景」:體驗風景與創造世界 ................................................... 75. 第三章 山水園林風景體驗................................................................... 85 前言 ......................................................................................................................... 85 第一節 王維之輞川莊 ......................................................................................... 86 i.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16) 一、輞川場所精神:山水、田園、佛寺交織之世界 ..................................... 89 二、禪寂真心的修養工夫 ................................................................................. 92 三、《輞川集》:直照諸境之景 ....................................................................... 102. 第四章 郡縣齋風景體驗 ....................................................................... 113 前言.......................................................................................................................... 113 第一節 六朝的奠定:齋房作為體驗中心 ......................................................... 117 一、視覺遠近運動與情感變化 ......................................................................... 117 二、齋房氣氛 ..................................................................................................... 122 第二節 初盛唐的拓展:風土視野與園林氣氛 ................................................. 124. 治 政 大 二、園林氣氛 ..................................................................................................... 126 立 第三節 大曆詩人韋應物:凸顯風土與建構「吏隱空間」 ............................. 131 一、納入風土視野 ............................................................................................. 124. ‧ 國. 學. 一、風土感知與情感共振 ................................................................................. 134 二、「吏隱空間」的建構 ................................................................................... 141. ‧. (一)齋房:修養心神的體道空間 ........................................................... 142. y. Nat. (二)園景營造:逃遁塵世的山水世界 ................................................... 144. sit. (三)園林:遊園忘憂之場所 ................................................................... 147. n. al. er. io. 第四節 元和詩人白居易的風土經驗與「吏隱空間」 ..................................... 152. i n U. v. 一、江州官舍:低濕湓地的寬慰空間 ............................................................. 153. Ch. engchi. 二、忠州郡齋:霧雨深峽中的寬慰空間 ......................................................... 158 三、杭州郡齋:接連錢塘江的安適空間 ......................................................... 162 四、蘇州郡齋:水榭花院中的安適空間 ......................................................... 172 第五節 姚合的縣齋詩風景 ................................................................................. 178 一、郡齋詩系譜下的縣齋詩 ............................................................................. 180 (一)為官寥落與倦宦之情 ....................................................................... 180 (二)「吏隱」生活圖景 ............................................................................. 183 二、倦宦情感與「吏隱空間」之嬗變 ............................................................. 186 (一)倦宦之情:卑職的愁悶 ..................................................................... 186 (二)以慵懶閑散創造「吏隱」生活 ......................................................... 190 (三)「吏隱空間」:化平凡為尖新之「詩景」 ......................................... 195 ii.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17) 第五章 城市私園風景體驗................................................................. 203 前言........................................................................................................................ 203 第一節 孟郊的立德園 ....................................................................................... 206 一、山水絪縕與貧士精神 ............................................................................... 208 二、侵凌身心之秋景 ....................................................................................... 213 第二節 賈島的樂遊原宅 ................................................................................... 218 一、荒涼的園田世界 ....................................................................................... 220 二、寂寥之境 ................................................................................................... 224 第三節. 白居易的履道園 ................................................................................... 229. 治 政 大 二、園景體驗:閑遊之身與園林的交織 ....................................................... 236 立 (一)閑行:深化地方感 ......................................................................... 237 一、幽深空間的營造 ....................................................................................... 230. ‧ 國. 學. (二)坐臥:眼觀到耳聽的幽奇世界 ..................................................... 239 (三)舟遊:三重世界的轉換 ................................................................. 242. ‧. 三、閑適之境 ................................................................................................... 245. sit. y. Nat. 四、有意展演的私人體驗 ............................................................................... 249. n. al. er. io. 第六章 結論:風景詩學的意義....................................................... 257. i n U. v. 一、場所與身體感知的交織 ........................................................................... 257. Ch. engchi. 二、感知、思想與風景的交織 ....................................................................... 262 三、風景體驗與存在空間的交涉 ................................................................... 265 四、知覺與想像力交織下的世界創造 ........................................................... 267. 參考書目 ............................................................................................... 273. iii.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1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v.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19)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問題意識、研究背景及目的. 本文以唐代詩歌為研究對象,探討文人於園林中所展開的風景體驗 (experience),即從體驗之視角探究唐人書寫園林風景的意義。風景一詞是現 代漢語中常見的詞彙,從詞彙的角度來看,風景、景觀與地景三者是類似而可 互換的語詞,但三者卻指向不同的學科屬性,在藝術、美學方面,多採用風景 一詞;在建築、園藝、都市設計上,則多採用景觀一詞;在地理學、生態學方 面則以地景指稱大地形貌。1在文學研究的領域中,風景一詞是文學研究者分析. 政 治 大 部分。但是,當我們進一步思考該如何理解詩歌中所呈現出的風景時?則可以 立 詩歌文本時,經常使用到的一個語彙,往往用以指稱文本中描寫到自然景物的. ‧ 國. 學. 發現詩歌中的風景並不等同於大自然本身,風景亦非詩人對大自然的客觀再 現,更非與人主客對立的對象物,而是詩人在大自然中的生動體驗,風景此一 概念蘊含著人和大自然互動過程中的豐富關係性,由於此一豐富的關係性,是. ‧. 以本文從體驗視角,探討唐人所書寫的園林風景。. y. sit. io. er. 與目的。. Nat. 以下我們將從「風景體驗」的內涵界定談起,以說明問題意識、研究背景. n. a一、風景體驗與風景詩學 iv l C n hengchi U 本文從體驗的角度看待詩人們所書寫的風景,將文本中的風景界定為詩人 處身在大自然中的動態式體驗,是詩人的身體主體和大自然世界相互交織蘊含 之下的產物,並經由詩人的創作轉化能力以文字呈現於讀者面前。2 從體驗的角度看待詩歌中的風景,是因為就人的本質而言,藉由現象學家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觀點來看,人是在世界的存有者(Being-in-theworld),人總是存在於世界中,並理解這個世界,3當海德格將人的存有界定為. 1. 2. 3. 參見黃冠閔, 〈風景:身體、空間、想像的交織〉 ,《中央研究院週報》第 1522 期(2015) ,頁 1。 本文對風景體驗的思考,受益於學者黃冠閔〈出入山水間:風景現象學的一條通道〉、〈風景 的建制及其問題〉二文。這兩篇文章中有一核心的概念,即他強調風景體驗奠基在人的身體 主體與場所的相互關係中,而此一思維方式則又源自於梅洛龐蒂的現象學,見《哲學與文 化》 ,第 39 卷第 11 期(2012.11) ,頁 41-56;以及《中正漢學研究》第 24 期(2014.12) ,頁 241-270。下節將針對此二文作闡述與對話。 參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 (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頁 38-44。 -1-.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20) Dasein(being-there)時,從人們發現自己的存在之際就已經在此(there)的空 間現象出發,存有與空間就必然聯繫在一起。4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承接海德格的觀點,更進一步地指出人乃是以知覺與意識活動相互交織 而成的「身體主體」(body-subject)存在於世界之中,「身體主體」觀念的提 出,使得梅洛龐蒂「建立了真正意義上的身體現象學。身體實際上意味著在世 存在的含混性:既不存在透明的意識,也不存在作為充實實體的身體,於是身 體概念體現了身心的互動和交織」,5「身體主體」是人存在於世界中的基本結 構。 本文採用其說法作為對人的定義,人是以「身體主體」存在於其生活世界 之中,既沒有隔絕於世界的身體,亦沒有脫離於個人身體而存在的世界,人是 通過身體而得以經驗到世界。這意味著當我們說「身體主體」時,是指身體與. 治 政 不可分割地交織成一體,身體本身與身體所經驗到的世界,兩者乃是相互蘊 大 立 涵、交織的狀態。 「交織」一詞則是梅洛龐蒂的現象學中經常出現的語彙,除了 其所身處的世界已不可分割地交織在一起,亦即身體與身體所處身的空間乃是. ‧ 國. 學. 用以說明諸種知覺活動之間相互蘊涵與影響的關係,他也以「交織」一詞以說 明身體與經驗空間相互蘊涵,彼此影響的關係,又以「交織」一詞說明知覺與. ‧. 意識的活動並非截然二分,而是彼此相互牽動的關係。6. 在《眼與心》中梅洛龐蒂指出:「我們是靈魂和身體之複合」,「它(指空. sit. y. Nat. 間)是個由我為起算點,將我視為空間性的零度而產生的空間。我並不是沿著 空間外殼去看見它,我就在它的內部經歷它,我被含納於其間」,是以「世界近. io. al. er. 身環繞我,而不是在前面面對我」。7如同宋灝所描述的,對梅洛龐蒂而言,「所. n. v i n C h 用梅洛龐蒂的自身的話來描述,即是: 知和身體活動體驗的一種場域」。 engchi U. 謂『世界』則始終與一個具體『周遭環境』相同,『世界』從一開始便是富有感 8. 正在看的我也有自己的深度,我是被我所看的……身體的厚度遠遠不能 與世界的厚度對抗的,相反,身體的厚度是我通過把自己構成為世界、 將事物構成為肉身而進入事物的中心的唯一方式。9. 4. 5. 6 7 8. 9. 引自王應棠, 〈棲居與空間:海德格空間思維的轉折〉, 《地理學報》第 55 期(2009) ,頁 26。 楊大春,《梅洛龐蒂》 ,第三章〈超越物性與靈性──心靈-身體之維〉 (臺北:生智, 2003) ,頁 101。 見[法]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頁 310-324、382-385。 [法]梅洛龐蒂著,龔卓軍譯,《眼與心》(臺北:典藏藝術家,2007) ,頁 113。 宋灝, 〈梅洛龐蒂論「世界的肉」與「圖畫手勢」 〉,劉國英、張燦輝編, 《現象學與人文科 學》第 6 期(臺北:漫遊者文化,2016) ,頁 115。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羅國祥譯,〈交錯與交織〉 ,《可見的與不可見的》(北京:商務 印書館,2008) ,頁 167。 -2-.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21) 晚期的梅洛龐蒂常以「肉身」(Flesh)一詞替換「身體主體」一詞,以「肉 身」一詞表達統合意識和身體及這一切作用之總合的整體現象,「肉身」就是我 們在世存在的根底。10在此段話中,梅洛龐蒂認為「肉身」既是能觸的、能見 的,同時也是可被觸的、被看見的,亦即人可以感受到「肉身」在看、在觸, 也可以感受到「肉身」被看、被觸,由於「肉身」的雙重特質,能讓人通過身 體活動而經驗到世界,而世界也唯有透過身體方能被人所認識,是以世界就是 「身體主體」展開活動所經驗到的世界,當梅洛龐蒂說「身體主體」或「肉 身」之時,意味著世界與「身體主體」、「肉身」乃是相互交織的狀態。那麼, 被詩人寫入詩歌文本中的風景,也就源自於詩人處身在大自然世界中,以「肉 身」與自然交織而得的風景體驗,詩人的風景體驗即奠基於「身體主體」與自 然世界的交織蘊涵。. 治 政 聯,更構成主體活動的基礎,甚至在意識活動發生之前,前意識活動已發生於 大 立 知覺運作的向度內。知覺包含了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其中以前四 風景體驗中,身體知覺扮演著首要性的作用,知覺不僅與存在經驗密切關. ‧ 國. 學. 者與風景體驗直接相關。梅洛龐蒂認為,每一種感覺都從屬於某個場,能使我 們進入存在的任何一種形式,所有的感官都是空間的,可與主體所存在的空間 有觸覺場、嗅覺有嗅覺場。11. ‧. 發生關係,與空間建立起「感覺空間」,如視覺有視覺場、聽覺有聽覺場、觸覺. sit. y. Nat. 在「感覺空間」中,如同潘怡帆所言,所有知覺活動的發生必然是關於該 空間中對象物的認知,唯有在每一刻知覺與物體之間產生聯繫的互動經驗過程. io. al. er. 中,才得以豐富並深化人對被感知之物的特質及其意義的認知,而我們亦無法. n. v i n Ch 在方式之中,因為不存在沒有對象的知覺。知覺認知的活動是一個使世界得以 engchi U 割裂知覺與知覺到達物體本身的意識,知覺與被感知的物體是共處於同一種存 開顯的平台,回應著世界對它的召喚,知覺不是單向的,而是主體透過身體活 動的開放,順從一切景象進入世界,並同時被景象入侵整個知覺經驗,因此, 在身體上產生了知覺與被知覺的循環關係,而存有者的世界正是奠基於這個雙 重感受所落實的身體活動之中。12. 10. 11. 12. 參見宋灝,〈生活世界、肉身與藝術──梅洛龐蒂、華登菲與當代現象學〉, 《臺大文史哲學 報》第 63 期(2005.11) ,頁 235-236;以及劉亞蘭,《梅洛龐蒂身體主體的互為主體性意 ,頁 4。 涵》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梅洛龐蒂論證「感覺空間」是由身體知覺與世界的交織而建立起,其言:「每一種感覺都從 屬於某個場」; 「先驗和經驗、內容和形式之間的區分一旦消失,感覺空間就成了作為唯一空 間的整體形狀的各種具體因素」,分別見[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 《知覺現 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頁 278、284。 參見潘怡帆, 《含混性有無可能充實客觀論述之不足──以梅洛龐蒂身體觀論述》(臺北:國 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第四章〈含混性如何充實客觀論述〉第二節「真 實世界的深度」第二點「知覺認知」 ,頁 149-154。 -3-.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22) 分別言之,視覺構成人觀看風景時關鍵性的角色,梅洛龐蒂說:「畫家『提 供出他的身體』……透過把他的身體借給世界,畫家才把世界改變為繪畫。要 理解這些全質變化,必須回到實際運作中的身體,它不是一塊空間或一簇功 能,而是視覺與運動之交織。」13此段話指出不論是繪畫或詩歌,藝術作品中 的風景皆奠基於人的身體,特別是視覺、身體運動與世界的交織方式才有風景 的出現。視覺不僅扮演接收世界中各種色彩、光線的作用,更可以主動而積極 地選擇注視或忽視,藉由選擇與調整焦距的觀看活動,以「區別背景與焦點, 辦識景物的大與小、感受視野的清晰與模糊」,14視覺在景物的輪廓、光線照在 物體上的亮度,以及景物在光線中所反射出的顏色三者之間進行著綜合分析的 能力,以使景物的形狀與特性逐漸被掌握認知。此外,風景中所呈現出的上、 下、遠、近、前、後、深度等空間感,亦有賴於連結著身體的視覺以作為人定. 治 政 (Rudolf Arnheim)提出「視覺思維」的觀點,認為視覺可以對眼前的事物進行 大 立 把握、分析、比較、辨別、抽象化等能力,而且可以將感知到的圖像轉化為腦 位身處於空間中的方向,是以視覺本身即具有思維的能力。美學家阿恩海姆. ‧ 國. 學. 海中的心像以存在。15詩人往往是從視覺活動的運作過程中,引發出想像的能 力,或是從觀看活動中引發情感的變化,繼而將情感融入觀看的視野內。. ‧. 聽覺在對於空間感的掌握上扮演著不同於視覺的作用,一方面就遠近距離 的把握上,聽覺確實不能如視覺般,可掌握到極為遙遠的空間距離。但是,聽. sit. y. Nat. 覺可接收到穿越障礙物的音波,讓人在聽聲辨位的過程中,對遠近距離與發出 聲音的對象物有所把握。再者,聽覺可感知到聲波所傳送出的振幅,則有助於. io. al. er. 人對空間產生環繞的感受。在以視覺觀看活動為主的風景體驗中,聽覺是不可. n. v i n Ch 了風景輪廓之時,同時聆聽到景物所發出的聲音波動,如:潮聲、浪聲、樹葉 engchi U 或缺、相輔相成的角色,有助於人感知所在環境的氣氛,它讓觀者以眼睛掌握. 摩擦的瑟響、微風徐徐、狂風嘯吼、鳥鳴唧唧、泉水潺潺,讓人與各種物的波 動頻率產生共鳴,理解景物中所欲傳達的意義,進而引發情感的變化。甚至, 處在寂靜無聲的世界時,耳朵所接收到的是完全無聲之狀態,有助於人感受所 在空間的空曠感,強化人對空間的感受力。至於在以聽覺為主的風景體驗中, 視覺退居於聽覺之後,則能強化人從聆聽過程中引發情感變化與想像能力的作 用。 觸覺則是由包裹著身體的皮膚所構成,皮膚讓人可以界定出自我和周遭環 13 14. 15. [法]梅洛龐蒂著,龔卓軍譯,《眼與心》,頁 80。 此為蔡瑜所言,見氏著,〈中國風景詩的形塑──以南朝謝朓詩為核心的探討〉 ,國立臺灣大 學中國文學系主編,《林文月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 大學中國文學系,2014) ,頁 515。 [美]魯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堯譯,《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成都:四川人民 出版社,1998) ,頁 311、17。 -4-.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23) 境、他者的差別,亦是自我意識產生的根源。16至於人體皮膚上的毛孔就像是 通氣孔般,可感受環境中氣流的冷熱、乾濕、寒暖,自然界對人主動性的影 響,最容易藉由氣的流動影響人知覺與情感的變化。再者,人藉由腳接觸土地 的過程,則可確實地探索身處環境及方向,以及自身施予在地面或物體上的重 量,亦可使人在攀登或舟行移動的遊賞過程中,隨著地勢的高低起伏或水路的 震盪顛簸以調整身體,達到平衡。17再加上由手觸植物、水、石的過程,則可 加深對景物質地感知。由皮膚和毛孔所構成的觸覺,一方面可讓人探索環境, 一方面又可讓人感受到自己被周遭環境所包覆,被環境中的一切影響著。 嗅覺如同聽覺、觸覺一樣,對於人感知環境氣氛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嗅覺 讓人掌握環境氣氛的方式是通過氣味,氣味往往可以讓人深切地記住當時的氛 圍與周遭環境的一切,使該空間烙印上特殊的印象,以至於即使事過境遷,一. 治 政 味覺,雖然對風景體驗無直接影響,然經由味覺所感知的飢餓、飽足,或飲酒 大 立 而得的醺然感受,卻可使牽動整個身體其他感官知覺的變化,強化或者減弱其. 旦人受到相同氣味的刺激,馬上可以召喚回憶並重建當時的整體氛圍。18至於. ‧ 國. 學. 他知覺的感受力,進而影響人在大自然中的感知活動。. 上述分別就各種知覺的活動作逐一分析。19然而,在實際的知覺運作上,. ‧. 各種知覺乃是彼此交織,共同作用,方能完整呈現人在自然空間中對整體風景. sit. Nat. 有聯繫,產生「通感」的現象,錢鍾書指出:. y. 的感知經驗。儘管各種感官有其不能為其他知覺所取代的能力,但是又可以互. al. er. io. 在日常經驗裡,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 通,眼、耳、口、鼻、身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分界限。顏色似乎會有. n. v i n 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體質。 Ch engchi U 16. 17. 18. 19. 20. 20. 艾克曼(Diane Ackerman)指出「皮膚是種太空裝,我們穿著它穿梭在……種種障礙的環境 中」 ,「皮膚介於我們與世界之間」, 「給了我們獨特的體型……但更重要的是,它容納了觸 覺」 。此外,論及人的自我意識與觸覺、人如何感覺有相當大的關係。見[美]黛安‧艾克 曼著,莊安祺譯, 〈觸覺〉 ,《感官之旅》 (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7) ,頁 83-83、110。 日本學者栗山茂久指出皮膚上的毛孔是風、雨、寒冷侵入身體的通道,皮膚與毛孔顯示了人 的內在氣息,見氏著,《身體的語言──古希臘醫學和中醫之比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 社,2009) ,頁 242。 參見張珣,〈物與身體感理論:以香為例〉 ,收於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臺北:國立臺 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頁 83-84。 本文以上對分別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論此四種感官在風景體驗過程中所具有的意義, 此一分別探討的想法,實受益於陳秋宏,《從「氣感遷化」到「興會體物」──論六朝詩歌 中知覺觀感之轉移》第一章〈導論〉第三節「身體知覺的『觀感體驗』意義」 (臺北:國立 ,頁 19-23,後收入陳秋宏, 《六朝詩歌中知覺觀感之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 轉移研究》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5) ,頁 23-42。但是,本文論述的重心在於這些知 覺在風景體驗過程中所具有的意義,與陳秋宏探討各種知覺的活動特色,兩者的論述要點有 別。 錢鍾書,〈通感〉 ,《七綴集》 (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 ,頁 67。 -5-.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24) 他將此現象稱為「感覺挪移」,並指出中國古典文學中經常可見此種描寫手法。 梅洛龐蒂則將此現象,稱之為「聯覺現象」,他認為透過身體的綜合作用,可使 各種感覺彼此相互聯繫、協調,並與世界形成共同交織蘊含的現象,其言:「在 我的身體中,視覺體驗和聽覺體驗是相互蘊含的,它們的表達意義以被感知世 界的前斷言統一性為基礎。」21藉由「聯覺」作用,人才能對身處在自然中的 整體空間有統一性的掌握,亦即經驗空間的統一性只能在各種知覺領域的相互 交織中被發現。22 梅洛龐蒂非常著重知覺活動的展開乃是彼此之間相互交錯與交織的現象, 他特地撰寫〈交錯與交織〉一文分析交錯和交織的現象。他以一種知覺活動本 身為例,指出一種知覺活動的過程已包含著幾種相互交錯且可區分層次的經 驗,例如:當人用左手去探觸一件織物,再以右手去觸碰左手時,蘊含著三種. 治 政 體轉為被觸的感受,由此可見,知覺活動同時交錯存在著可感知與被感知的經 大 立 驗。另外,不同知覺活動之間交織的例子則是當人只是看見某物,即使尚未觸 維度,即感到粗糙或柔軟的觸、感到事物的觸、右手觸碰到左手使正在觸的主. ‧ 國. 學. 碰到該物體,也可透過觀看活動而感知到該物體的質地,這種尚未碰觸到該物 體,卻已經可以感知到該物體質地的現象,乃是奠基於視覺、聽覺、嗅覺、觸. ‧. 覺都並同時存於一個身體主體之中,一種知覺的活動可同時引發出另一種知覺 的活動經驗,由此可發現同一個身體既看也觸,可見的和可觸的屬於同一個世. sit. y. Nat. 界,其言:「在可觸的中有可見的重複和交叉,在可見的中則有可觸的重複和交 叉,這兩種圖式是完整的,相互不混淆。這兩部分是總體的部分,但又不是可. io. al. er. 疊合的。」23此即知覺交織的現象,正是透過這樣既交叉又重疊的活動過程,. n. v i n Ch 由知覺的聯覺作用,可更進一步地探討知覺與意識的聯覺作用,如上所述 engchi U. 方能逐步豐富與深化身體對被感知世界的認識與層層疊疊意義的掌握。. 「身體主體」乃是知覺與意識合一的身體,意識是出自於身體的意識,故知覺 與意識亦可以形成相互交織的作用。如隨著遊山訪勝過程中的身體移動,各種 感官相繼協調,在感知山水的過程中或引發情感激昂或悄然悽愴的變化,或促 使詩人進行某種人生哲理意義的思考,而這種情感的觸動或哲理意義的思考,. 則又會促使人對當下仍在進行中的知覺活動與被知覺的經驗有不同的認識。這 種從感知世界的過程中,由身體知覺繼而引發意識的變化,在中國古代思想的 身體觀中已出現,並非西方現象學家才持有的觀念。楊儒賓在《儒家身體觀》 一書中,就認為「儒家的心性論與身體論乃是一體兩面的事」,並指出在先秦 21 22 23. 詳細分析見[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 《知覺現象學》,頁 292-300。 參見[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 ,頁 285。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羅國祥譯,〈交錯與交織〉 ,《可見的與不可見的》,頁 165166。 -6-.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25) 「氣化一體」(即宇宙一體)的觀念之下,「氣貫天地人,意識、自然與知覺同 體」,「氣與宇宙、意識相關甚深」。24換言之,自然的四時之氣可影響到身體的 知覺,進而影響到意識,身體主體具有從知覺到意識,到與世界相互感通的意 義。 除此之外,知覺活動亦可引發意識中想像力的產生,如巴修拉的想像論所 指出的,想像「是將知覺提供的意象加以變形的機能」,25想像將人通過知覺所 獲得的景物形象加以變形。在此種變形的過程中所激發出的想像方式,可大致 分為兩種,一種是「人們將預先從外在世界來的表象作變形,而讓這些表象從 屬於主體性的慾望、妄想、愛好。想像物顯現為一整組的表象,而迂迴偏離實 在世界,並促使意識否定世界」26。另一種想像則是「似乎不再使得非實在、 不存在的世界對立於知覺世界,想像能夠在取消表象中介時豐富了知覺,讓我. 治 政 的世界呈現,而是一種自行顯現的世界之呈現,這種世界藉著某種不在場、某 大 立 種感覺的不可見者、某種超可感者來加強,這世界是我與世界的新關係所解放 們面對世界的呈現。但是這種呈現不再是由感覺器官以及我的意識觀點所知覺. ‧ 國. 學. 出來的、所顯露出來的」,27「這種想像形式能夠讓一種比原本範本更豐富的影 像出現,而不再顯現為模仿論中比原範本貧乏的影像;這時,影像讓物脫離對. ‧. 象的狀態,讓物脫離表象框架,而在更廣世界的邊界──海德格所謂的『場. sit. Nat. 更貼近人的生命存有狀態。. y. 域』──中重新發現物」,28此種想像並非心理幻覺,想像所創造出的世界反而 我們從知覺的交織、知覺與意識的交織、身體主體與大自然的交織逐步深. io. al. er. 入闡釋風景體驗。由此種關係可知,風景體驗並非人完全以其主觀意志投射於. n. v i n Ch 意識。甚至,自然環境可與人相互作用而產生「氣氛」 e n g c h i U ,我們藉由伯梅(Gernot 自然環境中,同時也受到大自然物的作用而改變身體的移動行進、感知方式與. Bohme)所提出的「氣氛美學」的概念以闡述「氣氛」,是指當人身處在大自然 中時,自然中的各種景物不僅以其顏色、氣味、聲音向外發生作用,就連景物 的形式本身也「向周圍環境輻射著,把物周圍的空間視其為同質,並使之充滿 種種張力和動態誘導」,以觸發人的知覺與意識變化。因此,「氣氛」是一種通 過景物與人的各種種環境組合的在場(及其外射作用)所薰染的空間,氣氛現. 24 25. 26. 27 28.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 (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 ,頁 42-43。 本文此處對巴修拉的想像力的理解,參見黃冠閔, 《在想像的界域上──巴修拉詩學曼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第八章〈生動性:想像力與自然場所〉,頁 289。 此為法國學者伍能柏(Jean-Jacques Wunenburger, 1946)指出康德、沙特等人對想像的理解, 見氏著,黃冠閔譯,〈揭露自然的想像力〉 ,《哲學與文化》第 37 卷第 4 期(2010.4) ,頁 39。 [法]伍能柏(Jean-Jacques Wunenburger)著,黃冠閔譯,〈揭露自然的想像力〉,頁 39。 [法]伍能柏(Jean-Jacques Wunenburger)著,黃冠閔譯,〈揭露自然的想像力〉,頁 39。 -7-.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26) 象是介於主客之間的居間位置,是由被知覺者與知覺者所共同作用而成,氣氛 不是客觀之物,但又是從屬於物的,同時氣氛也不是主觀之物,但又是從屬於 主體的,因為這樣的感受同時是人在空間中的身體式的個人處境。29 再者,由於身體乃是寓居於時間和空間之中,故身體主體不僅是「當下身 體」(present body),也是「習慣身體」(habitual body),「習慣身體」與「當下 身體」兩者交織地存於身體主體之中,使人得以於經驗世界中展開各種活動。 梅洛龐蒂將此身體主體描述為「身體圖式」(body schema 或 body image),「身 體圖式」表達了身體的空間性是一種處境的空間性,身體在活動中可使周遭的 空間產生一種具體的意義,在此具體意義之中,身體和所活動的空間可形成相 互逆轉沉積的整體系統。30 所謂「當下身體」,指身體主體在當下的具體活動情境中所展現的活動能. 治 政 環境納入身體整體活動之中進行整合,以獲致處身其中的情境式空間,並且可 大 立 隨時重新調整身體在環境中的活動。至於「習慣身體」則是指「當下身體」在 力,包含:各種知覺能交織作用並共享身體整體的意義,以及將所身處之空間. ‧ 國. 學. 具體活動中得出的意義經過累積與沉澱後所形成的一套意義系統,此套系統涵 蓋了過去所有的身體意向活動的意義,也可因應「當下身體」新發生的意義作. ‧. 隨時修正,如:舞蹈、體操、語言、歷史、文化等各種知識的習得皆需要透過 「當下身體」於當下具體活動情境中的開展與意義的獲得,進而積澱成為「習. y. Nat. 慣身體」,一旦身體獲得了新的「習慣」,則可以豐富和重組「當下身體」在世. io. sit. 界中的具體活動經驗。31再者,個人於其生命歷程中所經歷過的事件,以及從. al. er. 該事件中所學習獲得的意義也會轉化為「習慣身體」,重組詩人的「當下身. n. v i n Ch 「習慣身體」是身體主體之中隱匿不顯的存在向度,支撐著身體的意向性 engchi U. 體」,引導個人於世界中展開活動。. 29. 30. 31. 見[德]伯梅(Gernot Bohme)著,谷心鵬、翟江月、何乏筆譯, 〈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 概念〉, 《當代》第 188 期(2003.4) ,頁 20-21。以及同一作者後出成專書的著作,見[德] 格諾特‧波默(Gernot Bohme)著,賈紅雨譯, 《氣氛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8) , 〈氣氛作為一種新美學的根本概念〉 ,頁 9-35。兩篇譯文乃是作者的同一篇文章,差 異處僅在於譯者翻譯文字有別,以及對作者姓名翻譯的差別。本文中凡提及此作者之處,一 律以伯梅稱之。 本文對「身體圖式」 、「當下身體」 、「習慣身體」概念之解釋,參照[法]梅洛-龐蒂著,姜志 輝譯,《知覺現象學》第一部分第三章〈身體本身的空間性和運動機能〉,頁 135-195;以及 劉亞蘭,《梅洛龐蒂身體主體的互為主體性意涵》第二章〈身體的空間性和能動性〉 ,頁 2037。 本文此處對「習慣身體」的定義,參考梅洛龐蒂的概念。他指出:「我們的身體寓於空間和 時間中」 ,並以舞蹈為例以說明「習慣身體」的養成。他認為獲得一種舞蹈習慣,乃是通過 身體以理解舞蹈運動,習慣的獲得就是對一種意義的把握,從而揭示「理解,就是體驗到我 們指向的東西和呈現出的東西,意象和實現之間的一致──身體則是我們在世界中的定 位」 。由於「任何一種習慣既是運動的,也是知覺的」,一旦身體獲得了新的意義,又可以豐 富和重組身體主體在世界上的存在方式,以繼續探索所在世界的意義。見[法]莫里斯‧梅 洛-龐蒂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 ,頁 185、189、191、201、202。 -8-.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27) 活動。身體主體之所以能夠於想像情境之中展開抽象活動的關鍵,就在於有 「習慣身體」作為支撐身體主體展開意向性活動、投射意義的背景,使得身體 主體能將身體意向投射到過去所身處的空間情境之內,從中獲取意義,以指導 「當下身體」於當前身處之場所中展開活動。再者,「當下身體」於當下所經驗 到的活動及其意義,亦可積澱轉化為「習慣身體」,再經由意向性活動連結到 「習慣身體」,以將意向投射到未來的想像情境之中。因此,身體主體中「當下 身體」的向度,使人得以身處在當下時刻,而「習慣身體」則連結著意向活動 可使人連結到過去與未來,「當下身體」與「習觀身體」兩者既可相互積澱轉 換,又可透過身體意向活動的連結而相互交織,從而使人得以經驗到過去、當 下、未來情境的交織。 要言之,人所存在的世界是具有文化的世界,個人在過去時空中通過身體. 治 政 獲得的意義。因此,由身體主體和大自然相互交織所形成的風景體驗,更精確 大 立 地說,乃是「習慣身體」與「當下身體」相互交織之身體主體與大自然的交. 所獲得的文化知識,會豐富與改變人在當下世界中的感知活動,以及從世界中. ‧ 國. 學. 織,人在當下的風景感知活動中,並非如同嬰兒般,以完全未受過文化陶養的 身體感知當前的風景,而是帶著所習得的文化知識以體驗當下的風景,經由感. ‧. 知的過程中,觸發意向活動連結到「習慣身體」中已儲存的文化經驗與價值意. sit. Nat. 經驗之中,賦予風景屬於個人生命經驗的價值意義。. y. 義,進而經由意向活動的投射作用,將該價值意義投射到「當下身體」的感知 本文從身體主體論風景體驗,參酌了鞠熙對法國人類學者葉哈赫‧朗克律. io. al. er. (G’erard Lenclud)所提出景觀概念的介紹,朗克律認為:「景觀的形式是建立. n. v i n Ch 上。因此,當觀察者頭腦中沒有合適的概念對外界物質進行分類時,我們對環 engchi U 在外界物質的某些屬性、觀察者自身的狀態,以及觀察過程三者相加的基礎. 境產生的審美情緒不是『模式化』,或說『文化化』的,它不能共享,自然外界 物質也就不成其為景觀。換句話說,所有的景觀都是『事先』模式化的,人們 對它們的感知和建構方式遵循已存在的文化結構。」另一方面,「景觀也絕不是 現成存在的文化成品,它必然要求觀看者的再創造。我們所看到的景觀,實際 上是觀看者的『現場感知』與他頭腦中已有的『文化模式』相互碰撞產生的結 果」,「必然含有評價和價值化的字義。」32 我們將法國人類學者所提出的景觀概念置放於梅洛龐蒂所闡述的身體主體 脈絡之下加以解釋,則可闡釋為所有的景觀創造活動,乃是觀賞者以其「當下 身體」感知所身處的自然場所從而展開具體的建造活動;與此同時,「當下身. 32. 見鞠熙,〈藝術化的風土與人化的自然──反思法國人文景觀學〉 ,《民族文學研究》2011 年 第 3 期(2011.6) ,頁 133-139。 -9-.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28) 體」交織著「習慣身體」的意向活動,觀賞者藉由「習慣身體」中於過去生命 中所累積的文化活動的意義,作為投射意向、進行抽象思考活動的支撐背景, 以使得他一方面得以經由「當下身體」感知現場,另一方面又交織著「習慣身 體」對所感知的空間投射出抽象活動的意向,以指導「當下身體」建造景觀的 活動,遂可將所感知到的自然場所加以轉化,創造出具有文化意義的景觀。換 言之,所謂的景觀乃是觀看者以其「當下身體」、「習慣身體」與自然場所相互 交織碰撞產生出的結果。 更進一步的,當我們論及景觀引發觀賞者經由想像力以創造出一個貼近人 之存有生命的想像世界時,此一想像活動亦涉及到景觀場所與人之「當下身 體」、「習慣身體」、意象活動之間的關係。此乃是人以其「當下身體」感知景 觀,從感知活動中以意向連結到「習慣身體」中所積澱的與當前場景相呼應的. 治 政 像世界之中交織著人的「當下身體」對景觀的感知,同時亦投射出「習慣身 大 立 體」所積澱的文化與生命意義。. 情境活動進而投射意義,將所感知到的景觀加以變形創造出想像世界,此一想. ‧ 國. 學. 至於「風景詩學」一詞,則是指本文依上述原理透過詩歌以詮釋唐人風景 體驗的進路,詩中風景體驗的呈顯乃是從詩人之身體主體與自然世界相互交織. ‧. 的過程加以分析理解,亦即當我們透過閱讀與分析詩歌作品的活動以理解唐詩 中所呈現的風景時,我們必須要回到每首作品中,留意每首詩中詩人所處身之. sit. y. Nat. 自然世界的脈絡,探索詩人與身處的自然環境間之關係,揭示自然環境如何以 其特殊形態形塑著詩人「當下身體」之感知,而詩人的「習慣身體」,亦即詩人. io. al. er. 於其生命歷程中所習得的文化思想所形塑出的身體,如何經由「當下身體」和. n. v i n Ch 詩學」的提出乃是為了揭示本文研究唐詩中風景體驗的原理,此一原理始終堅 engchi U. 自然環境相互交涉的過程中,賦予了自然景觀獨特的價值意義。簡言之,「風景 持的立場是不能將唐詩中的風景,當作是客觀描寫或主觀表現等流於主客二分 的模式來看待,而應將詩中風景的意涵視為詩人身處在自然世界中,與世界展 開互動的情境下以其身體主體所揭示出的存有經驗,而詩中景觀的意義亦唯有 從詩人與環境互動中所產生的價值經驗作探討方能顯現。 在中文學界中,「詩學」一詞之內涵主要是指對詩歌之原理,以及對詩歌的 理解與鑑賞,此一看法普遍為研究詩歌理論與批評的學者們所接受,如吳宏一 認為:「『詩』與『詩學』常被混為一談,事實上,二者之間,意義並不相同。 詩是指詩歌創作本身而言,詩學則是指對詩的理解與鑑賞,或是對詩的原理的 看法」,他即是以詩之原理、鑑賞、批評和研究作為「詩學」的定義。33這樣的. 33. 吳宏一,〈清代詩學資料的鑑別〉,氏著, 《清代文學批評論集》 (臺北:聯經出版社, 1998) ,頁 1-2。 - 10 -.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29) 思維主要是受西方文學批評的影響,自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著《詩學》 (Poetics)一書以降,開啟了以系統性地批評方式探究悲劇與史詩之起源、特 質、形式的傳統,西方即以「詩學」一詞指對文學藝術作品的批評。 但是,若追溯「詩學」一詞在中國傳統古典文獻的內涵與使用情形,則可 發現不同於西方「詩學」的內涵。關於這部分的研究,蔡瑜與錢志熙皆有所 見,他們注意到「詩學」一開始出現是用以指研究《詩經》之學問的意思, 如:中唐李行修〈請置詩學博士書〉一文之「詩學」為《詩經》之學。34自晚 唐五代的詩人鄭谷(849-911),開始出現以「詩學」一詞指稱自己創作詩歌之 學問: 衰遲自喜添詩學,更把前題改數聯。(〈中年〉)35. 治 政 大 而作詩之學問有所增進,有更好的技巧可以修改過去的詩作。自鄭谷開創此用 立 法後,宋代以降沿用之,像是南宋釋紹嵩〈南山書懷〉直接借用鄭谷的詩句: 年過三十的詩人,回顧自己過去的生命在一事無成之下,唯獨欣慰於年歲增長. ‧ 國. 學. 衰遲自喜添詩學,三十年來掉臂行。36. ‧. 欣慰於年歲漸長而詩歌技藝有所進步。就此來看,鄭谷所言的「詩學」是作者 身為自己作品的第一位讀者,在閱讀與回顧自身作品的過程中,體會到的作詩. Nat. sit. y. 之學,並且以所體會到「詩學」再次指導自身的創作。換言之,「詩學」在中國. er. io. 文學的脈絡之下,不是客觀地對作品批評之學,而是作者在反覆創作、修改作 品的過程中,所體會到作者作詩的學問。此門學問的涵養過程中,作者本身既. n. al. Ch. i n U. v. 是創作者,也是批評者,是一門重視詩人主體性實踐的學問。. engchi. 再者,若就「詩」與「學」兩字來看,「詩」者,《說文解字》言:「志 也」,而段玉裁注:「〈毛詩序〉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 詩。』」;37再到晉陸機〈文賦〉云:「詩緣情而綺靡」,38中唐白居易〈與元九 書〉言:「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39各家說法大致上認為詩歌是言 說作者情志的文學。至於「學」字,《說文解字》言:「覺悟也」,40具有察覺體. 34. 35 36 37 38 39 40. 分別見蔡瑜, 《陶淵明的人境詩學》 (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 , 〈導論:從「人境自然」到 「人境詩學」〉 ,頁 14-17;錢志熙,〈「詩學」一詞的傳統涵義、成因及其在歷史上的使用情 況〉 ,《中國詩歌研究》第 1 輯(2002.6) ,頁 262-280。 唐‧鄭谷,嚴壽澂等注,《鄭谷詩集箋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頁 348。 傅璇琮等編, 《全宋詩》卷 323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頁 38636。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 《說文解字注》,頁 90。 西晉‧陸機著,楊明注,《陸機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頁 17。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注, 《白居易集校箋》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頁 2790。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 《說文解字注》,頁 127。 - 11 -.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30) 悟的意涵。既然詩歌是展現個人情志的文學作品,那麼要習得作詩之學,則必 須在涵詠玩味他人與自身作品的情志的過程中,不斷練習創作方能有所增進, 由此亦顯見「詩學」是一門重視詩人情志的學問。 此外,宋人也以「詩學」一詞指稱某位詩人的詩歌學問,像是《詩林廣 記》所收: 「古今詩學,沖澹閑遠,惟陶淵明爲難到。」41 葉西澗云: 他認為古今詩人之詩藝中,唯獨陶淵明詩之沖澹閑遠的風格,難以學至。再如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所收: 老杜於詩學,世以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然觀其詩大率宗法《文選》,. 政 治 大. 摭其華髓,旁羅曲探,咀嚼為我語。至老杜體格,無所不備,斯周詩以 來,老杜所以為獨步也。42. 立. 此條以「詩學」一詞指稱杜甫的作詩之技巧與學問,道出杜甫師法《文選》又. ‧ 國. 學. 能化為自己的語言,故能獨步。由此可見,「詩學」一詞在中國文學的脈絡中, 不是指讀者對於他人詩作的批評,而是如同蔡瑜所言:「作者經由作品呈顯而為. ‧. 讀者所領悟到的種種『作詩之學』」,「『詩學』的使用絕大多數是用於『作者』 而非『論者』身上」。43錢志熙也注意到「詩學」一詞至元、明、清都是指作詩. Nat. sit. y. 之學,他認為因為傳統詩學原是對於創作實踐體系的指稱,尤其是對於經典作. er. io. 家作品的學習與創作實踐,是以「詩學」的核心內涵是「以詩為學」或「為詩 之道」 ,要一直到明清才成為概括詩歌創作實踐體系與理論批評的總稱。44. n. al. Ch. i n U. v. 有鑑於「詩學」一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原本意涵是用來指稱讀者透過作. engchi. 品體認到作者於詩作中所呈現出的作詩之學,而且這種學問的體悟,乃是讀者 通過閱讀作品的過程,反覆涵養,體悟到詩歌中所透現出的作者之生命經驗、 情志、詩歌表現等。是以,本文將閱讀詮釋活動之原理──即從身體主體與自 然世界互動交織的視角切入談唐詩中的風景,稱之為「風景詩學」,亦有呼應中 國古代傳統中「詩學」之處,不論是古代「詩學」之內涵或本文所指稱的「風 景詩學」,其共通之處在於強調讀者可通過閱讀作品的過程,理解作品本身所揭 示的作者身處於世界中的經驗。 再者,詩歌語言扮演著溝通讀者去理解與感受作者經驗的中介角色,本文 41. 42 43 44. 南宋‧蔡正孫,《詩林廣記前集》卷 1,收於吳文治主編, 《宋詩話全編》 (南京:江蘇古籍出 版社,1998) ,頁 9567。 南宋‧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 9,收於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 ,頁 3574。 蔡瑜, 《陶淵明的人境詩學》 ,頁 15。 錢志熙,〈 「詩學」一詞的傳統涵義、成因及其在歷史上的使用情況〉 ,頁 275。 - 12 -.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31) 認為詩歌語言不僅只是一種表意符號,從日常生活的語言轉化為詩歌藝術的語 言,語言本身即是詩人存有經驗的顯現。梅洛龐蒂思考語言時,已提醒我們語 言雖然是一種符號和含意之間相應的系統,但我們不應誤認為有一種精確如科 學般的語言,可以讓人與人之間達到純粹精神的交流時,語言遂自行消失,他 將此觀點稱為「純粹語言的幻象」。45他強調語言並非思想的外衣,語言本身就 是存有意義的體現,「思想就體現在言語行為中,體現在說話者的行動中」。46 我們必須在言語的概念涵義之下發現說話者的生存涵義,「而這種生存涵義並不 僅僅被語言所表達,它寓居於言語之中且與之不可分離」,存有的意義就寓於語 言之中。47他認為身體的任何一種使用就已經是一種原初的表達,48而言語表達 以及任何藝術創作就如同說話者以其身體運動於世界上產生表達的現象,語言 本身就是身體表達的一種。49既然言語表達本身就是說話者存在於世界中的身. 治 政 界中的生存處境,才能完整掌握。職是之故,「風景詩學」的提出,亦呼應梅洛 大 立 龐蒂論語言的身體現象學式觀點。基於此理,當詩人根據其身體主體所身處的 體經驗的表達,是以讀者透過作品去理解詩中意涵時,必須也要回到作者在世. ‧ 國. 學. 生活世界,將其風景體驗化為文字,創造為文本中的世界時,文本中的風景, 既可以體現出詩人以知覺所經驗到的景物,亦可以體現出詩人以知覺與文化意. 二、園林作為體驗的場所. io. sit. Nat. y. ‧. 識相互融合之後所經驗到的景象。. n. al. er. 以上從人和大自然場所的交織論風景體驗,是為了方便揭示身體主體在經. i n U. v. 驗中的意義,故以「大自然」此一較為寬泛的範疇作說明。進一步來看,當人. Ch. engchi. 處身於不同的場所中時,不同場所帶給人的感知經驗有別,人在其中所開展出 的風景體驗向度亦隨著場所的差異而有不同面貌,如:仕宦旅程中所經驗到的 山水,或是身處於園林中所體驗到的風景各異。從園林史的發展來看,唐代為 園林文化的興盛時代,此一興盛首先表現在各種園林類型的完備上,從王公貴 族的莊園別業,到供士人讀書與僧侶修行的寺院園林,再到兩京都城里坊內的 城市園林,乃至於各州郡縣內的官府園林,各種類型與功用不同的園林皆備,. 45. 46 47. 48 49.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楊大春譯,〈純粹語言的幻象〉 ,《世界的散文》 (北京:商務印 書館,2005) ,頁 2。 楊大春,《梅洛龐蒂》 ,第四章〈超越表象與詩意──語言-表達之維〉 ,頁 170。 楊大春,《梅洛龐蒂》 ,第四章〈超越表象與詩意──語言-表達之維〉 ,頁 173。另外,見[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頁 238。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楊大譯,〈間接語言〉 ,《世界的散文》 ,頁 88。 此處還參考宋灝的解釋,見氏著,〈梅洛龐蒂論「世界的肉」與「圖畫手勢」〉 ,劉國英、張 燦輝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 6 期,頁 118。 - 13 -. DOI:10.6814/DIS.NCCU.CHI.002.2019.A0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think purposefully about what they want, and how they’re getting there, is a great way to make creative writing assessable.. One more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According to the 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 if the observed region has size L, an estimate of an individual Fourier mode with wavevector q will be a weighted average of

The case where all the ρ s are equal to identity shows that this is not true in general (in this case the irreducible representations are lines, and we have an infinity of ways

Through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Buddhism in the Song dynasty was within a “systemic society.” In response to a legitimation crisis, Tiantai Buddhism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