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加拿大的原住民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加拿大的原住民研究"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加拿大的原住民研究

*

ء ̂ ઈ

** ߆ڼ̂ጯϔ୉ጯրӄநି଱

ၡ ࢋ

全世界的原住民人口在他們各自所處的特定社會脈絡下有著各自的處 境,但另一方面,以和現代國家接觸過程的相近歷史經驗為基底,所發展 出來的國際政治運動,也形成了全球性的、關於原住民族權利之價值和標 準的論述。在此脈絡下,幾個較能彰顯這些價值和達成這些標準之國家的 政策與制度,例如加拿大,便成為的像是台灣這樣一個面臨原住民族與國 家權力關係重新調整之議題的國家之中,政策研究者與政策倡議者的重要 參考依據。然而,原住民族權利之價值的彰顯與標準的達成,除了在國家 政治的場域之中直接的政策與制度設計之外,學術研究對於社會輿論之意 識形成以及政治決策之影響,亦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本文的目的,即是 以加拿大的學術社群之原住民研究為對象,探討其在學院之中成為一個學 科的過程,以及其研究取向、研究方法上的思辯與實踐,以期作為台灣反 思自身的原住民研究工作之參考。 伴隨著原住民族運動所帶來的效應,加拿大在 1969 年於安大略省的特 倫特大學出現第一個大學中的原住民研究課程,之後逐漸在一些學校之中 發展出原住民研究學系的規模,並於 2003 年在薩克其萬建立了第一所第一 國族大學,其間發展出以原住民研究專業學術刊物,並形成學術和原住民 社區之間的合作關係。基於前述目的,本文透過文獻回顧的方法,首先追 溯加拿大原住民研究興起的歷史與社會背景;接著描述原住民研究課程與 學系的建立、分佈狀況及其發展;然後說明它們的研究取向,以及學科發 展中所遭遇的課題,並探討它們在原住民研究之方法論上的思辯與社會實 踐的方式;最後,則歸納它們對於加拿大原住民社會與原住民族政策的影 響,以及當前的學科發展趨勢和挑戰,並進而指出加拿大原住民研究之學 科發展經驗值得台灣借鏡之處。 ᙯᔣෟ:加拿大、原住民研究 * 本文初稿發表於 2010 年 4 月 24 日,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主辦之「原住民民族研究」 學術研討會。本文的完成,要感謝匿名審稿人的審查意見,並感謝李孟儒、何欣芳、賴 櫻芳三位助理在本文撰寫與修改過程協助資料整理與圖表製作的工作。 ** 泰雅族,E-mail: daya@nccu.edu.tw。

(2)

壹、加拿大原住民研究的歷史與學科出現的背景

「原住民研究」,至少包含三個層次的意義:「研究對象」為原住民的 研究、「研究者」是原住民的研究,以及一種「研究方法上」不同於現代科 學傳統的研究。 對於加拿大的原住民的研究,開始於十九世紀來到加拿大的傳教士的 「業餘」性質的研究(Nock, 1982)。二十世紀的前葉,人類學在美洲成為 一個新興的學科,受學院訓練的學者所進行的研究逐漸出現。1910 年, Edward Sapir 被 任 命 為 由 其 籌 備 建 立 之 加 拿 大 地 質 調 查 局 人 類 學 部 門 (Anthropological Division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的主任,揭 開了由專業人類學者主導加拿大原住民研究的時代(Cole, 1973: 43)。這些 原住民研究,都是由非原住民且多為非加拿大人在進行(Edward Sapir 本身 即為美國人);一直到二十世紀中葉,加拿大如同是美國人類學的一個田野 場所,美國的人類學者在加拿大進行研究,並且在美國的發表他們的研究 成果(Price, 1985: 135)。例如 Franz Boas,他的學生 Alfred L. Kroebe 以及 上述的 Edward Sapir(亦為 Boas 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等,都是知名的 例子。 1960 年代以後,加拿大的原住民研究仍然由人類學界主導,但是出現 了在地化的傾向,不僅在加拿大的學院中已經有了人類學的科系和從這些 科系訓練出來的學者,他們的研究區域也多以加拿大為主。同此時期,加 拿大受到戰後民權運動的影響(Smith, 1999: 113; Wheeler, 2001: 97-99),而 興起了新一波的原住民運動。 1961 年,加拿大的原住民族成立了全國印地安委員會(National Indian Council),之後雖因為委員會中「有身份的印地安人」(status Indian)、「無 身份的印地安人」(non-status Indian)與梅蒂斯人(Metis)的分裂而一度中 斷運作,但由於 1969 年在 Pierre Elliott Trudeau 領導下的加拿大政府向國會 提出一份政策白皮書,主張對印地安人進行完全且立即的同化政策,使其 融入主流的加拿大白人社會,並且拒絕承認其土地權 (Nichols & Rakai,

(3)

2001 ), 使 得 後 繼 的 團 體 —— 全 國 印 地 安 兄 弟 同 盟 ( National Indian Brotherhood)再度串連起來對此政策進行抗議。 第一個以原住民研究(Native Studies)為名的課程,同樣在 1969 年出 現,它始於位在安大略省(Ontario)的特倫特(Trent University)大學,並 且是由印地安學生所推動的。大學中的原住民研究課程的出現,和原住民 運動對同化政策的抵抗發生於同一年,標顯示了當時加拿大社會所的浮現 的一股思潮。在土地的議題上,原住民運動者花了許多的時間和聯邦與省 進行周旋與政治角力,但在教育的場域,學術界的成員用一種相對寬容的 態度讓原住民社會的文化和政治力量參與到學院環境的重塑(Williams, 1999)。1972 年,全國印地安兄弟同盟發表了「Indian Control of Indian Education」一文,回應政府的政策白皮書,而在 1974 年,印地安事務部的 部 長 則 發 表 談 話 承 諾 順 應 原 住 民 運 動 在 教 育 上 的 訴 求 ( Federation of Saskatchewan Indians, 1975; Taner, 1999)。原住民研究課程很快的在一些學 校中出現,到了 1970 年代末期,加拿大有四大學已經成立了原住民研究系, 隨後逐漸增加,現今包括特倫特大學,勞倫欽大學(Laurentian University)、 布藍登大學(Brandon University)、曼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 萊斯橋大學(University of Lethbridge)、亞伯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 和北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ern British Columbia),已都有 歷史悠久的原住民研究的學科歷史(Kulchyski, 2007)。

貳、原住民研究課程與學系

Jack Sikand 在 1981 年歸納了當時原住民研究存在學院中的方式,並且 分析了它們的特色(Sikand, 1981: 186-8):

˘ăߊѣጯր̚۞ኝ඀

許多的大學中雖然沒有將原住民研究獨立作為一個學門,但在某些課 程中加入了原住民研究。例如在安大略,有十四個應用藝術與技術相關的

(4)

學院在其人文課程、社會科學課程,以及教育課程中進行原住民研究相關 內容的講授。這樣的模式在加拿大的許多地區被採用,像是曼尼托巴。這 類課程的數量和內容因其學校中的原住民學生而異,修課者則包括原住民 和非原住民學生。通常具有較高比例的原住民學生的學校和具有較強烈社 會工作取向的課程會較強調原住民研究相關內容的教學。 同時,這些課程也往往和為原住民學生未來參與民族事務的事業相結 合,例如,在安大略的 Northern College of Applied Arts and Technology at South Porcupine 就開設了一系列和民族議會與政府條約的講座,也開設了 和社(band)的管理相關的課程。另外,安大略的 Sheridan College of Arts and Technology at Oakville 開設了 Eskimo(後改稱為 Inuit)雕塑的課程;在曼 尼托巴有三所社區大學則因為其所重視的社區發展和社會工作訓練而開設 了一系列分析當代原住民社會經濟議題的課程。

在 1980 年代初期,大多數的加拿大大學透過其人類學、地理學、歷史 學、哲學、宗教研究和社會學等學系開設原住民研究相關的課程。例如 University of Waterloo 的 人 類 系 就 開 設 了 九 門 這 類 的 課 程 , Lakehead University 的人類細則開設了十門這類的課程,其他在安大略的大學也在上 述的科系中,依其專長而至少開有一到兩門和原住民研究相關的課程。

˟ăࣧҝϔࡁտүࠎ˘࣎ྭጯࡊ۞ጯ඀

在某些大學中,原住民研究被視為一種跨學科的整合型研究,而建立 了一系列課程所構成的學程,供學生主修或副修。學程中單一的課程仍然 由不同系所支援提供,但不同於上一種方式,將原住民研究作為一個跨學 科的學程的作法,有了申請進入學程的機制,也有了自己的行政系統,包 括學程的主任。雖然有了自己的行政系統,但這樣的學程中個別課程所教 授的知識和技術,仍是由支援課程的不同系所決定,亦即是取決於這些系 所的學科傳統,學程的主任也很難干涉到課程的實質內涵,財務也大部分 是由支援課程的系所負擔。由於這種方式需要多出的預算支出是較小的, 在曼尼托巴和英屬哥倫比亞(British Columbia)的有些大學便採用這種方 式在其學校中形成原住民研究的單位。

(5)

ˬăࣧҝϔࡁտጯր

隨著前述加拿大學術界本身的本土化以及新一波原住民運動的興起, 加拿大已經不再僅是美國人類學家的田野場所。在 1960 到 1970 之間,加 拿大自己訓練出來的學術工作者,產生了大量的針對加拿大原住民的研究 (Price, 1985: 136),而這些研究顯示要瞭解印地安文明不僅僅是透過「舊 世界」的知識所產生的研究方法去瞭解「新世界」的人群和文化,更需要 一種新的研究方法和途徑。 有些大學意識到了這個重要性,而在學校中設立了原住民研究學系。 這樣的學系不同作為於學程的設計,不再受到學程中提供支援之既有學系 的牽制,行政上獨立出來直屬於學院(college 或是 school),財政同時也獨 立出來直接由學院負擔。這些學系的領導者通常儘量是北美印地安原住 民,同時學系也盡可能網羅原住民籍的教授和成員。Jack Sikand 所指出的 在 1981 年具有原住民研究學系的大學和它們所授予的學位如下: ܑ 1ĈҌ 1981 ѐࠎͤ׍ѣࣧҝϔࡁտጯր۞̂ጯ׶ιࣇٙ଱̟۞ጯҜ 所在地區 學 校 名 稱 授 予 學 位

Ontario Laurentian University Bachelor of Arts degree program in Native Studies Ontario Trent University two-year diploma program of undergraduate studies in

Native Studies

Manitoba Brandon University Major and a minor in Native Studies with a special requirement for competency in a Native language Alberta University of Lethbridge Major in Native Studies as part of a Bachelor of Arts or

Science degree 資料來源:整理自Sikand(1981: 188)。

在 1980 年代之後,設有原住民研究學系的大學亦有所增加,同時授予 的學位也從學士增加到碩士、博士學位,在 2007 年這樣的大學增加到七所, 包括:特倫特大學(Trent University),勞倫欽大學(Laurentian University)、 布藍登大學(Brandon University)、曼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 萊斯橋大學(University of Lethbridge)、亞伯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

(6)

和北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ern British Columbia)。除了原 住民研究學系之外,亦有新的學程出現,例如英屬哥倫比亞的維多利亞大 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出現了授予碩士與博士學位的原住民治理學程 (Indigenous Governance Program)。2003 年,薩克其萬(Saskatchewan)建 立了第一所第一國族大學(First Nation University of Canada)。第一國族大 學原本是雷吉納大學(University of Regina)中一個的學院,經薩克其萬政 府將其改組成為第一國族大學,該校由薩克其萬政府提供經費,學校董事 會包括薩克其萬第一國族的政治領袖,學校的學生則同時享用第一國族大 學與雷吉納大學的設施與教學資源。

資料 來源:李 孟儒 製圖 ;加 拿大行 政區 底圖出處: Natural Resources Canada, http://www.nrcan-rncan.gc.ca/com/index-eng.php

(7)

叁、原住民研究的取向與面對的課題

基本上,加拿大的原住民研究就是立基於學院中人文與社會科學教育 的脈絡,並透過「加拿大原住民研究學會」(Canadian Indian/Native Studies Association)所發行的《加拿大原住民研究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Native Studies)以及其他組織所形成的論壇進行對話,並且逐漸的將原住民畢業 生培育成新一代的學者(Williams, 1999)。因此,加拿大原住民研究的取向, 可以從其學科設置的目標,以及學術期刊所呈現的學術研究成果的交互對 照上,看出其端倪。

˘ăጯࡊనཉϫᇾ

首先就學科設置的目的觀之,加拿大原住民研究學科設置的目的包含 以下幾個面向(Sikand, 1981: 189-90): Ğ˘ğᒢྋࣧҝϔ୉னڶ 通常學院中原住民研究課程或學程的設計,被賦予使學生熟悉原住民 社會現況,以為其參與民族事務工作的事業作準備的任務,這樣的目的在 那些以應用藝術或技術取向的學校中尤其明顯。另外有的大學亦強調像是 教師、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其開業對象若涉及原住民人口亦應該修習原 住民研究的課程。在這個目的下,原住民研究所著重的是對於原住民族社 會以及那些影響原住民社會心理因素的調查。 Ğ˟ğޙϲϔ୉ᄮТ 許多的加拿大的原住民與非原住民有識之士都指出:傳統社會和文化 被快速的侵蝕,是原住民社會所面臨的根本性問題,也就是一種傳統價值 被邊緣化所產生的認同問題。因此,原住民研究課程或學程的設置,也帶 有使原住民重新尋找其文化歸屬,連結原住民社會現況與過去之任務。 Ğˬğᆧΐϔ୉֗Њдϒఢିֈ̚۞ਕ֍ޘ 原住民研究課程或學程的設置,也有另一種目的,就是增加原住民族

(8)

此一民族身份在正規教育的校園中的能見度。這樣的課程和學程使得原住 民學生在校園中得以聚集、產生互動,並能夠有原住民學生的指導老師或 諮詢者(counsellor)為他們解決因民族身份產生的特別問題,同時也使得 原住民學生得以有被原住民籍教授教導的機會。在這個目的下,原住民研 究還同時具有校園中的社會工作的色彩。 Ğαğྋՙࣧҝϔ୉ۤົ༊݈ٙዎ࿃۞યᗟ 原住民研究同時也帶有為解決原住民族社會當前所遭遇的問題而服務 的任務。有些學校甚至在其學程設置的宗旨中,直接明白揭示為原住民族 社會服務是其根本性的目的。在這樣的目的下,原住民研究扮演的角色是 為原住民族如何解決其社會所面臨的問題的討論提供一個對話的平台。 Ğ̣ğܲх׶ॎᎸࣧҝϔ୉̼͛᏷ய

保存和振興原住民族文化遺產(Preserv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Native heritage)也是原住民研究的一項重要目的,基於這個理由,關於原住民語 言、藝術形式、神話傳說的解釋等課程在原住民研究中一直具有重要的地 位。許多學校會要求學生必須修習一種原住民語言才能完成整個學程。伴 隨著這樣的目的所形成的研究,也逐漸顯示了原住民族不是一個均質的、 單一的個體,而是具有多重的差異。因此有些學校也因其所擅長的研究對 象或是其所在的區域,逐漸發展出其特有的課程架構,以反映其研究對象 或所處區域的原住民族之文化特性。 Ğ̱ğጯఙ౹າᄃۢᙊିֈ 在另一方面,原住民研究也被視為應和教育系統中的其他學科一樣, 負有純粹、人類智識活動上之學術創新的任務;同時,也應該使得北美地 區的居民學習到和這塊大陸上的原住民族相關的知識。 Ğ˛ğྭጯࡊםአፋЪ 在某些學校的例子中,原住民研究還具有另一項目的,就是做為其他 為原住民族事務設計的、專業導向的學程的核心課程。在這種情況下,原

(9)

住民研究便扮演起協調整合其他機構的學程的角色,例如:為原住民族所 設計的教師訓練、護士訓練、社工訓練、醫事助理訓練等課程的核心課程。

˟ă૞ຽഇΏ˯Ӕன۞ࡁտјڍ

以加拿大原住民研究期刊 1981 年創刊至 2005 年之間所累積的 438 篇 論文(不含另有之 464 篇書評及文章評論)為例進行分析,加拿大原住民 研究的學術成果包含了對原住民研究本身的討論、政策、政治權利、土地 與環境資源、歷史語言文化、教育、經濟、社會、法律、國外原住民族狀 況之介紹等面向。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創刊之初的四、五年間,出現較 多直接對於原住民研究的討論,包括原住民研究的核心價值、研究的內容、 在各學術機構中相關學程、科系的設置狀況等等,但在 1986 年之後則少了 這一類的討論,取而代之的是在教育類的討論逐漸興起。若檢視教育類論 文的內容,則可以發現這兩類論文彼此數量的消長,反映了加拿大的原住 民研究從 1990 年代開始,已經從純粹之學理的探討,轉向如何在各式教育 中落實原住民研究,乃至挑戰現有教育體制與學院傳統的思考,而這些的 思考就呈現在教育類的論文的內容之中。

ˬăፋវ۞פШ

整體而言,加拿大的原住民研究的取向具有以下的特色: Ğ˘ğͽˠᙷጯࠎૄغ൴णјྭጯࡊ۞ࡁտ 加拿大的原住民研究起始於業餘的人類學者對於加拿大原住民的調 查,而後轉變為專業人類學者基於學術興趣所展開的研究,在 1970 年代加 拿大原住民運動提出了印地安教育的訴求後,原住民研究此一新興學科誕 生,並引發許多學門對原住民研究的興趣,包括殖民情境的歷史研究,部 落之發展研究,原住民詩歌與文學閱讀,關於土地權、資源衝突、法律、 教育、自治等等,使得原住民研究跨越就有學科的藩籬,成為一種以原住 民為研究對象的整合性研究(Williams, 1999)。

(10)

ܑ 2Ĉΐो̂ࣧҝϔࡁտഇΏ 1981 ѐҌ 2005 ѐ̝ม۞̰ट 出刊年代 刊物編號 原住民研究 討論與回應 政策 政治權利 環境資源土地與 歷史語言與文化 V.1 N.1 6 4 2 1981 V.1 N.2 1 1 2 2 V.2 N.1 1 1 1 1 1 1 1982 V.2 N.2 1 1 1 6 V.3 N.1 1 1 4 1983 V.3 N.2 1 2 2 1 V.4 N.1 1 1 2 1984 V.4 N.2 1 4 V.5 N.1 1 3 1985 V.5 N.2 1 8 V.6 N.1 5 1986 V.6 N.2 1 1 V.7 N.1 2 1 1 1987 V.7 N.2 14 V.8 N.1 1988 V.8 N.2 7 V.9 N.1 1 1 1989 V.9 N.2 7 V.10 N.1 2 2 1990 V.10 N.2 1 1 4 V.11 N.1 2 2 1991 V.11 N.2 1 1 3 V.12 N.1 2 1 2 1992 V.12 N.2 3 V.13 N.1 1 1 6 1993 V.13 N.2 1 1 V.14 N.1 2 1994 V.14 N.2 1 3 V.15 N.1 4 1995 V.15 N.2 1 4 V.16 N.1 1 5 6 1996 V.16 N.2 1 1 1 V.17 N.1 1 2 1997 V.17 N.2 1 2 V.18 N.1 1 2 1998 V.18 N.2 1 3 V.19 N.1 1 2 1999 V.19 N.2 2 V.20 N.1 4 2000 V.20 N.2 2 2 V.21 N.1 1 3 2001 V.21 N.2 1 1 2 V.22 N.1 2 2002 V.22 N.2 6 V.23 N.1 1 1 2 2003 V.23 N.2 1 2 2 V.24 N.1 1 1 2004 V.24 N.2 1 2 2 V.25 N.1 2 2 3 2005 V.25 N.2 1 2 4

(11)

ܑ 2Ĉΐो̂ࣧҝϔࡁտഇΏ 1981 ѐҌ 2005 ѐ̝ม۞̰ट(ᜈ) 出刊年代 刊物編號 教例、政策評論)時事 (如判 法律條約 國外原住民狀況介紹 文章評論書評及 其 V.1 N.1 1 2 25 1981 V.1 N.2 3 1 5 V.2 N.1 3 2 3 1 12 1982 V.2 N.2 2 1 1 10 V.3 N.1 1 5 2 3 1983 V.3 N.2 1 3 5 V.4 N.1 2 2 6 1984 V.4 N.2 2 1 2 4 V.5 N.1 1 1 2 1 3 1985 V.5 N.2 4 V.6 N.1 3 2 1986 V.6 N.2 1 2 2 4 V.7 N.1 1 3 3 1987 V.7 N.2 V.8 N.1 2 1 4 3 1988 V.8 N.2 13 V.9 N.1 1 2 1 2 1989 V.9 N.2 1 1 4 V.10 N.1 2 9 1990 V.10 N.2 15 V.11 N.1 1 2 13 1991 V.11 N.2 1 1 16 V.12 N.1 1 1 12 1992 V.12 N.2 1 2 16 V.13 N.1 1 12 1993 V.13 N.2 1 1 15 V.14 N.1 1 1 1 10 1994 V.14 N.2 1 2 14 V.15 N.1 1 2 11 1995 V.15 N.2 1 1 1 8 V.16 N.1 2 1 12 1996 V.16 N.2 1 2 17 V.17 N.1 1 17 1 1997 V.17 N.2 1 1 1 17 2 V.18 N.1 1 1 2 18 1998 V.18 N.2 1 5 3 V.19 N.1 2 2 1 7 1999 V.19 N.2 3 1 2 14 V.20 N.1 2 18 2000 V.20 N.2 1 2 2 1 2 20 V.21 N.1 2 1 3 6 2001 V.21 N.2 1 2 1 7 V.22 N.1 4 1 12 2002 V.22 N.2 3 9 V.23 N.1 2 2 2 1 6 2003 V.23 N.2 1 1 1 2 1 7 V.24 N.1 1 1 1 4 2004 V.24 N.2 1 2 1 1 V.25 N.1 1 1 3 1 3 1 2005 V.25 N.2 1 2 1 7

(12)

Ğ˟ğ࿅Νజࡁտ۰۞гҜ۞ᖼត 受到歷史學派人類學的影響,人類學的研究強調內在觀點,強調以內 在觀點理解加拿大原住民族的經驗,在方法上乃重視被研究者的口述歷史 或生命史的採集,然而在整個研究過程和教育體制中仍然維持研究者的專 業權威。 在原住民研究的學程乃至學系逐漸成立之後,過去的被研究者在研究 過程和教育體制中的地位被進一步重構。例如,原住民研究系在強調殖民 關係歷史,檢視當代政治、法律和社會現實的同時,亦規定要教語言和文 化,雖然原住民研究系教原住民語,但卻傾向聘請從小說原住民語的人原 住民人士來教,而非專業語言學家(Kulchyski, 2007)。另一方面,強調原 住民學生對原住民研究學系的重要性,以及增加原住民籍教授在教員中的 比例,都提高了原住民族此一過去的被研究者在正規教育體制的校園政治 中的發言權。 Ğˬğૻአጯࡊ۞ۤົయЇ 原住民研究系積極走入原住民社區,承擔回應社區需求的責任,也反 映了原住民研究的在強調學科的社會責任上的特色。因此,原住民研究已 成為校園外教育、社區研究以及學程開發的領導者。除了將原住民知識的 擁有者邀請進入校園,另一方面也將校園外教育、社區研究和學程開發通 常都融入課程之中,提供學生赴社區進行具體的學習的機會(Kulchyski, 2007)。

αăࢬ၆۞ኝᗟ

人類學以人為關注核心的學科特質,以及對於外在/內在觀點的反省, 使得人類學成為要探究原住民文化時的一個重要取徑,但原住民研究系與 相近的人類學系一直有著緊繃的關係(Kulchyski, 2007),有一段時間,這 兩個學門間存在衝突,原因是原住民研究學者質疑一些人類學做法,尤其 是在考古學方面,人類學者基於學術興趣而視為理所當然進行的遺址開

(13)

挖、原住民先人骨骸的研究,對於原住民研究而言,就往往具備了相當的 研究倫理上的爭議。這樣的爭議不只在加拿大,也在許多開始反思學術研 究背後的權力關係的地區發生(Trask, 1991)。而在加拿大,原住民研究系 多源自人類學系,原住民研究者並發展出與文化人類學中領域相近的課程 或學程,同時,人類學系有時也會有文化人類學者出走,轉而投入原住民 研究,這使得身為母系的人類學系成為相當保守的學術單位,而導致人類 學和原住民研究在一些研究倫理的觀點上的衝突(Price, 1981: 351-52)。儘 管 Kulchyski(2007)指出,這兩個學門已產生第二代原住民研究學者,因 此似乎已能和平共處,並達成某種程度的互相了解和尊重,但他也指出,「隨 著原住民研究對國際議題愈來愈感興趣,這兩學門間的界線很可能再次成 為爭論主題」。 此外,Kulchyski(2007)還指出兩點原住民研究在校園政治和學術政 治上所面臨的課題:第一,是原住民學生與非原住民學生的高度衝突關係, 這樣的衝突關係並非來自人際關係上的摩擦,而是因為族群身份的差異所 產生對歷史的理解的觀點差異,由於絕大多數原住民研究系都有原住民籍 和非原住民籍教員,課程和學程也都有原住民籍和非原住民籍學生,因此 「在原住民研究系教課是一種獨特的經驗……原住民學生獲取資訊,這些 資訊讓他們對其民族的成就更引以為傲,也使他們為歷史的不公感到忿 怒,而非原住民學生發現自己必須重組他們對加拿大的公義社會之印象, 並處理自己民族歷史的較黑暗面,然而,很要緊的是,原住民研究不但要 提供原住民學生個人成功及部落成功所需的技能和知識,也要讓非原住民 學生意識到已經充斥並會繼續普遍存在於加拿大與其原住民族之關係當中 的殖民本質」;第二點,則是原住民研究者因為和其合作的原住民族關係較 為密切,且越來越多研究者本身就是原住民族的成員,因此必須的在學術 自由和維持與原住民社區的關係上找到平衡點。

(14)

肆、方法論上的思考與實踐

˘ă̦ᆃߏࣧҝϔࡁտĉ

隨著課程、學程、學科的設立,以及學會與學術期刊形成的對話,原 住民研究作為一個獨特的學門在加拿大已經是一個基本共識,在這樣的基 本共識之下,對於什麼是原住民研究的定義,也進入到各階教育的教材之 中。以曼尼托巴省教育與訓練部門(Manitoba Education and Training)所編 纂的一系列原住民教育資源手冊為例,其中就解釋「原住民研究是一個涉 及原住民認識世界之獨特方式的學門,它探討原住民的哲學,以及這樣的 哲學如何形塑原住民對其相關事物的看法、議題優先順序的設定及詮釋」 (McIntosh, 1995: 1; 1997: vii; 1998: vii)。

相對於如此通則性的定義,Widdoson(2008)則指出,原住民研究的 核心是「原住的理論與方法論(indigenous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以 及它們和去殖民(decolonization)的關連。

關於「原住的理論與方法論」,雖然很多時候使用「原住的理論與方法 論」一詞者,並沒有對其清楚定義,而使得到底什麼是「原住的理論與方 法論」顯得模糊曖昧(Widdoson, 2008: 2-4),但透過這些研究和其他研究 之比較,仍可以顯示出「原住的理論與方法論」的幾個重要性質。例如, 加拿大皇家原住民族委員會(Royal Commission on Aboriginal Peoples)在 其關於原住民世界觀與加拿大歷史研究的報告中指出,不同於線性的歷史 觀,加拿大原住民所感知的時間,是具有自我回歸、重複基本經驗面向之 性質的循環觀點,因此,從「世俗性」(secularity)、「客觀性」(objectivity)、 「關於演進/進步的觀念」(conceptions of evolution/progress)等角度,可以 區分出加拿大原住民史觀與非原住民史觀的差異(Royal Commission on Aboriginal Peoples, 1996: 33-36)。也因此,「原住的理論與方法論」的第一個 特質,是它不會宣稱所謂的客觀性,相反的,它的知識論(epistemology)本

(15)

身即是一種「對於知識主體的探索」(search for subjective inner knowledge)1 (Ladner, 2001: 29)。同時,這樣的特質,也和原住民研究歷史傳統的口述特 質 2以及對於精神世界之真實性(spiritual reality)的認識有關(Widdoson, 2008: 5)。

˟ăтңүࣧҝϔࡁտĉ

本身是 Mohawk 族人的維多利亞大學原住民治理學程主任 Taiaiake Alfred(1995: 1)曾經在他的書中說了一段引人深思的話:「being born Indian is being born into politics」,意思是:生為印地安人,也就不可避免處 於一種身份的、族群的政治之中,而唯一能抉擇的,是要默默接受這樣的 政治所帶來的不平等權力關係,或者是去挑戰這樣的關係。 這樣的思考,同樣適用於對於原住民研究的方法論上。原住民研究的 對象,是經歷的殖民、侵略、同化以及正在努力擺脫殖民經驗的負面影響 的原住民族,它們當前的處境是高度政治過程下的產物,而去殖民的目標, 也必須經過相當的政治過程才能達成。原住民研究要作為一個「純粹」的 學術研究,抑或是意識到研究本身也是一種社會涉入,進而將研究投身於 改變不平等權力關係的一部份,都是一種立場的選擇。 許多的加拿大原住民研究者選擇了後者,並在加拿大原住民研究期刊 這一個原住民研究者對話的論壇中,展開對於此一立場的論述。在期刊誕 生的前幾年,出現了大量對於原住民研究的討論,除了對於原住民研究這 一個新興學科形成的脈絡和在學院中的組織架構、課程安排的分析之外, 討論集中原住民研究不同於作為「純粹」的學術研究的意義;在 1990 年代 之後,開始出現對於參與式研究、行動研究等方法論的對話(Hoare & Levy, 1993; Agbo, 2003),也出現了對於要進入原住民社區從事研究的田野倫理的 1 意指它不同於現代科學自笛卡爾以降所宣稱的研究者(主體)和被研究者(客體)的二 元對立和絕對區隔,而是認為知識的產生即是建立在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互為主體的辯證 關係上。 2 這裡所指的口述特質,不止是對於口述歷史的「史料」的採信,還是一種知識的產生和 傳遞方式在本質上與現代知識的差異。 刪除: 刪除:

(16)

探討(Kowalsky, 1996);另外,在 2000 年之後,關於原住民知識為何、這 樣的知識是如何產生、應該如何被維護和實踐的哲學思考也逐漸豐富起來。

原住民研究的方法論和原住民研究學程、學系在建構它們與原住民社 區的關係,以及培力新一代原住民研究者與原住民研究者的工作之間,形 成了理論和社會實踐來回對話的網絡。加拿大社會學與人文研究委員會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HSSRC,屬於聯邦政府 的機構)在其為促使其學術成員投入原住民研究領域,經由和超過五百個 以上的原住民、學術團體、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代表對話後,所做的一份 報告中即主張,原住民研究應該要跟原住民社區建立強健的學術伙伴關 係,並支持對於原住民知識體系的研究,同時也面對原住民族和其知識傳 統被邊緣化、原住民社區難以分享到研究的獲益、原住民缺乏掌控其知識 與文化財產權利的問題(McNaughton & Rock, 2002: 3-4)。

綜言之,從加拿大的原住民研究的發展脈絡來看,其所謂的原住民研 究,不只是「研究對象」為原住民的研究,也不是將非原住民的研究者排 除在外的原住民的研究,而一種「研究方法上」不同於現代科學傳統的研 究。它既是在認識論上探索原住民文化所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嚐試和現代 科學主客體二分的傳統對話,在方法論上講求暴露研究者的立場、身份、 和原住民社區的關係、正視知識的產生正是建立在這樣的關係上,也因而 使得研究本身即是一種原住民社區的利益出發、積極的去殖民過程。以亞 伯達大學原住民研究學院的副院長,地理學者 Frank Tough 的研究為例,他 不止是在學術著作上挑戰過去的歷史地理學者將北亞伯達地區印地安與梅 蒂斯(Métis)人從區域的發展歷史中抹去,並將其視為在遭遇現代國家與 現代經濟後即消失無聲的一群的歷史書寫,呈現出他們在傳統毛皮商品交 易 和 二 十 世 紀 逐 漸 浮 現 的 工 業 經 濟 的 交 接 過 程 中 的 積 極 角 色 ( Tough, 1996),同時也透過學校裡的教學工作,訓練一批能夠調查登錄檔案資料、 操作地理製圖工具的學生,組成以 MatriX 為名的團隊,和印地安與梅蒂斯 社區合作,為其尋找土地使用的歷史證據、繪製傳統領域地圖,並協助其 在法庭上爭取權利。

(17)

伍、影響、當前的趨勢及挑戰

原住民研究不僅在學術上形成一種典範轉移的可能性,在社會上和原 住民社區協力進行的去殖民實踐,更進一步延伸到對於學院之本質的思考 上,也就是:原住民研究者如何將大學作為一個思想的戰場,透過不同傳 統學科的知識產生和傳遞的方式,使得原住民族的價值觀、倫理思考、乃 至行為和組織方式,都能夠在大學之中被予以相當的尊重,並且整合到大 學的組織和教育、決策過程之中(Alfred, 2004: 88),這樣的努力至今仍在 持續,以下分就其對於學院與原住民族自治的影響、當前的趨勢及挑戰分 作說明。

˘ăᇆᜩ

1985 年的 11 月,加拿大原住民研究學會的成員聚集在特倫特大學進行 關於「大學在原住民族自治中應扮演的角色」的討論,會後並在加拿大原 住民研究期刊中發行了一期專刊,在這份專刊的介紹中指出了大學對於原 住民族自治所能發揮的功能(Conchelos, 1986): Ğ˘ğҋڼࡁտ۞ֽ໚ 大學在社會中的基本角色,是為了人類生活的福祉而進行知識的生 產,而這樣的角色同樣適用在原住民研究和它對於原住民族的義務上。它 一方面可以透過研究作為載體,建立原住民族的自信、促成人力資源的發 展、提供原住民社區必要的資訊,同時也可以藉由學術的語言作為一種中 介,使得原住民族和國家之間能夠相互瞭解。 Ğ˟ğҋڼ͞ڱ۞൴ण۰ 大學本身具有一種系統性檢視社會行動、並且使這樣的檢視回饋到行 動之強化的能力,當前原住民社會是處在一個更大尺度的社會之中,它必 須去面對它所處更大的族群、政治、經濟關係的網絡,透過對於更大尺度 的社會及社會關係的檢視,將可以發展出更適當的自治方法。

(18)

Ğˬğҋڼ۞͚೯ր௚۞౹ౄ۰ 大學的學術成員,除了可以為原住民族喉舌、在專業上作為原住民社 區之諮詢對象與顧問,或提供協助之外,他們所進行的研究計畫,也可以 為原住民社區之發展提供支援。 Ğαğҋڼԫఙˠࣶ۞੊ቚ۰ 大學是一個可以在正規教育中招募願意將其生涯與原住民族自治相結 合的人才,並為其提供必要之訓練的機構;另一方面,大學、大學的學術 成員和他們的研究和原住民社區之間建立合作關係,也是從社區中訓練自 治人才的開始。 Ğ̣ğۤડࡁտ߿જ۞םአ۰ 如果大學是以一種學術權威的姿態在原住民社區進行研究,那麼這樣 的研究只是在複製一種原有的霸權和權力序階。帶有原住民研究之精神的 研究活動,應該是要去調整研究活動中的權力關係,強化社區對於研究活 動的參與和決策過程的涉入(例如,對於研究進行之同意和田野倫理之主 張與詮釋)。 Ğ̱ğк̮ᙯܼ۞̬̚۰ 原住民族的議題往往存在著多元的利害關係人,例如:不同層級的政 府、私人組織、企業、原住民社會團體,以及原住民社區,原住民族自治 往往也會涉及到或產生出這些多元的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利益衝突,而學術 研究正可以幫助原住民社區辨識這些關係,並和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對話。 Ğ˛ğܧࣧҝϔྤ໚۞ᗃ୻۰ 原住民族自治涉及政治和經濟的利益釋出與重新分配,它也無可避免 會引來懷抱不同目的的人、組織團體、甚至政府中的不同機關,主動的涉 入自治爭取和自治執行過程。由於具有相對的資訊掌握的優勢,大學、大 學的學術成員和他們的研究可以協助原住民攝釐清這些涉入者的背景和可 能的目的。

(19)

Ğˣğࣧҝϔᛉ඀۞௡ᖐّૄг 作為一個教育機構,大學可以發揮一個使原住民族與原住民社區相關 之議題在大教育中被重視的功能,它可以教育一個更廣大的社會,使其理 解到原住民族的處境及想法,亦即使原住民相關的議題進入到整體社會的 議程之中。 多年下來,原住民研究的學程和學系,在原住民族自治的上,扮演了 重要的角色,它培養出越來越多的人才,以更健康方式重建加拿大原住民 族和新住民的關係(Kulchyski, 2007)。在研究上,它則提供了原住民族爭 取權益基礎,例如對於條約、政策的研究,以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範圍的 界定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機制的研究,都有相當應用上的貢獻。雖然這 些政策的形成和決定,必定涉及了複雜的政治過程,但許多原住民研究者 將他們自身參與到為原住民社區培力,並使他們的研究為原住民社區與政 府的對話提供了一個工具和平台(Usher & Galois, 1992; Natcher, 2001: Chapin, 2005)。 同時,原住民研究作為一個大學中的學程或學系,給予原住民族及其 文化文化參與原本是用來建立殖民權威之學校機構的機會,並且將該校轉 型為去殖民化的工具,且產生一個新而具挑戰性的體系(Kulchyski, 2007)。 原住民研究的出現和它的發展本身也是一個去殖民的過程(Wheeler, 2001: 97-99)。

˟ă༊݈ΐो̂ࣧҝϔࡁտ۞൴णᔌ๕ᄃ߄ጼ

在 1970 年代,原住民研究先是在較小型大學興盛起來。在小型大學, 組織較具彈性,學校進行實驗的意願也比較高,因此,前述的特倫特大學, 勞倫欽大學、布藍登大學、曼尼托巴大學、列斯布里治大學、亞伯達大學 和位於喬治王子市的北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都都是較小型學校,全校學生人 數有時少於五千人。而加拿大也有一些大學一直刻意避免設立原住民研究 學程,比如,位於溫哥華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以往多年都維持「原住民研 究是學術少數民族群聚區,會邊緣化原住民學生」的說法。這些(不設原

(20)

住民研究學程)大學的想法是:為原住民學生提供額外支持,但這想法已 被證明是無效的,就連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也在幾年前開闢了第一國族學程 (Kulchyski, 2007)。 根據 Kulchyski(2007)指出,目前加拿大的原住民研究出現兩種趨勢: 第一:某些較大型學校看起來終究會投入原住民研究,過去曼尼托巴 大學似乎將是原住民研究的領導大學,但目前多倫多大學則有急起直追之 勢,該校已經開辦了一個原住民研究學程,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和卡加力 大學也成立了一個(其中卡加力大學的學程),亞伯達大學和薩斯卡其萬大 學看似也將蓄勢成長,這兩所大學也很有可能抓住成為原住民研究主要機構 之先鋒的機會; 第二:許多原住民研究學程正轉向國際原住民研究,以爭取交流計畫、 大型會議、研究及其它機會,特倫特大學在厄瓜多爾和泰國的計畫、卡加 力大學的國際原住民研究計畫、第一國族大學在中國的計畫都促成對比較 原住民研究和國際交流的興趣增長。此外,維多利亞大學的原住民治理學 程也於 2006 年開始和夏威夷大學的夏威夷研究中心、政治系的原住民政治 學程進行師生互訪、共同上課的課程,以及相互承認學分的作法。 另一方面,具有指標性意義的第一國族大學,雖然是在住民研究相關 的機構中是之最具雄心和企圖者之一,此時卻也正面臨了危機和挑戰。甫 設立的第一國族大學中,強調一定要有自治和學術自由的專業學術人員, 與學校行政人員和擔任學校董事的原住民政治領袖之間存在衝突,後者希 望 採 取 較 多 干 預 的 管 理 方 式 , 如 此 衝 突 已 使 學 校 產 生 分 裂 Kulchyski (2007),包括了學術人員被校董會解雇,學校行政體系經營不善的財務危 機,透過毀謗和系所的內鬥等負面新聞的方式被凸顯出來。

陸、結語

相較於加拿大的原住民研究的發展經驗,台灣的原住民研究亦經歷相 當長一段殖民時期的人類學視角下以「研究對象」為原住民的歷程,若以

(21)

「原住民研究」作為一個新興的學科,並改變「研究者」與「被研究者」 的關係、發展出對於研究「方法」的方法論思考而言,台灣的原住民研究 似乎有許多可以引加拿大作為借鏡之處,包括:

˘ăࣧҝϔࡁտᄃିֈΑਕ

學術研究和人才的培養有相互的關係,晚近原住民相關的研究在台灣 有增加的趨勢,但多是以依附於既有學科之下的型態存在,雖然在大學之 中有越來越多的原住民研究中心出現,但這些研究中心多是以研究計畫的 進行為主要的目的,而非原住民研究者的培養,加拿大成立原住民研究學 程,並且以原住民研究學程為核心,結合其他專業學程的訓練,是值得台 灣的大學之中的原住民研究機構參考的地方。

˟ăࣧҝϔࡁտ۞ۤົయЇ

從加拿大的經驗觀之,原住民研究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的可能性,建 立在其研究之方法論的特殊性,而這個方法論的形成很大一部分立基於其 社會實踐的意義,亦即研究者與原住民社區之間的關係的調整,以及研究 本身對於原住民議程的發動、參與、回應,目前台灣的原住民研究雖然已 有不少研究者投入原住民社會的培力工作,亦有個別的研究團隊經過研究 倫理的反省,而對其合作的原住民部落或地區進行研究前的諮詢或研究規 範的討論,但整體上對於研究機構本身的社會責任仍未有系統而明確的討 論,究竟原住民研究與研究機構應該如何更積極正面的參與到台灣社會之 族群正義的追求上,是值台灣的原住民研究者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此外,從加拿大原住民研究目前積極進行跨國的原住民研究合作的趨 勢來看,這樣的趨勢似乎也是台灣原住民研究拓展對話對象的一個機會, 而第一國族大學目前的爭議,對於同樣萌生建立原住民大學的想法的台灣 而言,持續觀察其後續發展以及解決爭議的方式,應亦是未來相當重要的 工作。

(22)

參考文獻

Agbo, Seth. 2003. “Changing School-social Relations through Participatory Research.”

Journal of Canadian Studies, Vol. 8, No. 1, pp. 25-56.

Alfred, Taiaiake. 1995. Heeding the Voices of our Ancestors. Don Mills, O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lfred, Taiaiake. 2004. “Warrior Scholarship: Seeing the University as a Ground of Contention,” in Devon Abbott Mihesuah, and Angela Cavender Wilson, eds.

Indigenizing the Academy: Transforming Scholarship and Empowering Communities,

pp. 88-99.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Chapin, M. and Z. Lamb. 2005. “Mapping Indigenous Land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 34, pp. 619-38.

Cochelos, Gregory. 1986.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f Universities and Native Self-Determination.” Journal of Canadian Studies, Vol. 6, No. 1, pp. 1-11.

Cole, Douglas. 1973. “The Origins of Canadian Anthropology, 1850-1910.” Journal

of Canadian Studies, Vol. 8, No. 1, pp. 33-45.

Federation of Saskatchewan Indians. 1975. Local Control of Indian Education in

Saskatchewan.

Hoare,Tony, and Chris Levy. 1993.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in Native Communities.” Canadian Journal of Native Studies, Vol. 13, No. 1, pp. 43-68. Kowalsky, Laura. 1996. “Guidelines for Entry an Aboriginal Community.” Canadian

Journal of Native Studies, Vol. 16, No. 2, pp. 267-82.

Kulchyski, Peter. 2007. “The Departments of Native Studies in Canada.” Aboriginal

Education World, Vol. 13, pp. 42-49.

Ladner, Kiera L. 2001. “When Buffalo Speaks: Creating an Alternative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Blackfoot Governance.” Ph.D. Dissertation, Carleton University.

McIntosh, Linda G. 1995. Native Studies: Early Years (K-4) -A Teachers’ Resource

Framework. Winnipeg: Manitoba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cIntosh, Linda G. 1997. Native Studies: Middle Years (Grade 5-8) -A Teachers’

Resource Framework. Winnipeg: Manitoba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cIntosh, Linda G. 1998. Native Studies: Senior Years (S1-S4) -A Teachers’ Resource

Framework. Winnipeg: Manitoba Education and Training.

Natcher, David C. 2001. “Land Use Research and the Duty to Consult: A Misrepresentation of the Aboriginal Landscape.” Land Use Policy, Vol. 18, No. 2, pp. 113-22.

(23)

Nichols, Sue, and Mele Rakai. 2001. “Land Reform Canadian Style: An Overview of Aboriginal Rights and Land Claims Settlements.” Land Reform Bulletin, No. 2001/1. Rome: FAO.

Nock, David A. 1982. “A Chapter in the Amateur Period of Canadian Anthropology.”

Canadian Journal of Native Studies, Vol. 2, No. 2, pp. 249-67.

Price, John A. 1981. “Native Studies in Canadia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Canadian Journal of Native Studies, Vol. 1, No. 2, pp. 349-61.

Price, John A. 1985. “Canadian Native Studies by Europeans.” Canadian Journal of

Native Studies, Vol. 5, No. 1, pp. 135-40.

Sikand, Jack. 1981. “Native Studies Programs in Canada and United States.”

Canadian Journal of Native Studies, Vol. 1, No. 1, pp. 185-92.

Taner, Shona. 1999. “The Evolution of Native Studies in Canada: Descending from the Ivory Tower.” Canadian Journal of Native Studies, Vol. 19, No. 2, pp. 289-319. Tough, Frank. 1996. As Their Natural Resources Fail. Vancouver: UBC Press. Trask, Haulani-Kay. 1991. “Natives and Anthropologists: The Colonial Struggle.”

Contemporary Pacific, Vol. 3, No. 1, pp. 159-67.

Usher, Peter J., Frank J. Tough, and Robert M. Galois. 1992. “Reclaiming the Land: Aboriginal Title, Treaty Rights and Land Claims in Canada.” Applied Geography, Vol. 12, No. 2, pp. 109-32.

Wheeler, Winona. 2001. “Thoughts on the Responsibilities for Indigenous/Native Studies.” Canadian Journal of Native Studies, Vol. 21, No. 1, pp. 97-104.

Widdowson, Frances. 2008. “Native Studies and Canadian Political Science: The Implications of Decolonizing the Discipline.” Paper presented in Annual Meeting of the Canadi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June 4-6.

Williams, Shirley I. 1999. “Native Studies in Canada.” (http://www.trentu.ca/faculty/ rnl/incan.html) (2010/4/20)

McNaughton, Craig, and Daryl Rock. 2002. “Opportunities in Aboriginal Research: Results of SSHRC’s Dialogue on Research and Aboriginal People.” (http://www. sshrc-crsh.gc.ca/funding-financement/apply-demande/background-renseignements/ aboriginal_backgrounder_e.pdf) (2010/8/31)

Royal Commission on Aboriginal Peoples. 1996. Report on Aboriginal Peoples-Final

Report (http://www.collectionscanada.gc.ca/webarchives/20071115053257/http://www.

(24)

The Indigenous Studies in Canada

Da-Wei Kuan

*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thnology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Abstract

The academic resear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stering the social ideology, forming the public concern and policy making. The indigenous policy in Canada has been informing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 and the policy makers in Taiwan for decad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Native/Indian) studies in Canada, examine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digenous studies, political ideology and policy making, and rethink the indigenous studies in Taiwan. Adopt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1) reviews the emergence of indigenous studies in Canada and its social context: 2)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discipline, including the growth of programs, departments and the academic journal of it: 3) analyzes its methodologies and discussions ab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academic works and social praxis. In conclusio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core experiences of indigenous studies in Canada that Taiwan’s academic workers can learn from.

Keywords: Canada, Indigenous Studies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 the respective number of whole-day and half-day kindergarten students receiving subsidy under the Pre-primary Education Voucher Scheme (PEVS) or the Free Quality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In addition to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that the teachings of Zen had on Shi Tao’s ar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s further studies on Shi Tao’s interpretation 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ang Lin’ s Ming Bao Ji (Retribution after Death), which is written in the Early Tang period, to examin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erception of animal since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al purpose of this important work, 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s both Dau-shr's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fierce competition between Buddhist and the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is thesis studies how to improve the alignment accuracy between LD and ball le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upling efficiency of a TOSA device.. We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