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少子化與高中教育的挑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少子化與高中教育的挑戰"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少子化與高中教育的挑戰

一一社會學的觀點

無﹒點﹒話﹒題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由薛承泰@教授

摘要

本文目的係以社會學的觀點,採用政府統計資料與文獻探討,分析「少于化」 趨勢下對後期中等教育的衝擊。文章首先陳述我國國民教育興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 概況,指出二次戰後臺灣地區高生育年代面對教育資源的短缺:半世紀以來,教育 逐漸普及與提升,卻伴隨著持續下降的生育率,於近十年來已經反映到國小,未來 的十年也將衝擊到國、高中。再者,論述 1990 年代初臺灣掀起教改風潮,此後的 教育政策忽略學齡人口數下降的趨勢,導致高教過度的擴張:近年來招生的不足, 其嚴重度超過直接受少子化影響的中小學。本文進一步分析明星高中與少于化的關 係'並以明星高中錄取臺灣大學為例,指出「多元入學」制度並未稀釋明星高中獨 占的現象,學齡人口與招生數量才是影響高中「明星化」的客觀因素。最後,就少 子化現象對高中教育的未來發展,提出一些建詣,作為政黨的參考。 關鍵詢:少子化、出生率、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明星高中、明星大學 收件日期: 2009/3月修訂日期: 2009/3/9 接受日期: 2009/3/13 中等教育事 60 卷草 1 期 海8~頁

(2)

The Impact of Declining Birth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nior High Schools: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Cherny-tay Hsueh

,.

Professor

,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

by reviewing statistics and research documents

,

briefly depicted

the trend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its consequences due to the change in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Taiwan over the past five decades. The author particularly

focused on the future scenario of senior high schools under the shape of decreasing

birth rates that had caused the lack of students for compulsory schools in recent

years. That the amount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y 2020 will be 20 percent

less than that of today is the key challenge.

In the early 1990s

,

Taiwan launched a new wave of educational reforms

and lead to a rapid increase in higher education

,

without perceiving the fact that

the amount of youth in college ages was

,

in begin

,

decreasing.

It

had turned out

an expansion of empty nets for some colleges recently. High school graduates were

therefore focusing on competing "star" universities instead of simply entering

colleges. Finally

,

the author raised some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nior high schools as the reference for the policy making.

Keywords: Birth Rates

,

Senior High Schools

,

Higher Education

Manuscript received: Mar

9

,

2009;

Modified: Mar

9

,

2009;

Accepted: Mar

13

,

2009

(3)

前言

歪歪、 臺灣地區生育率的下降自 1950年代就已經開始,從每一位育齡婦女平均生育7 位子女(即總生育率為7人)的最高峰不斷地下滑,至今只剩下平均生育 1 人,半個 世紀之間從「兒孫滿堂」進入「空巢養老」。這樣的人口變遷,不只是呈現在年齡 結構上,也會影響社會的各個層面,其中學齡人口的減少,更直接衝擊到整體的教 育需求、品質與升學制度。 少子化與高齡化的人口變遷趨勢,並非只發生在臺灣地區,西方先進國家早就 有此現象;值得注意的,臺灣地區的變遷速度相對快速許多!不論是過去 50年來生 育率的下降,或是未來 30年老人( 65 歲以上)人口比例的提升,發生在臺灣的速 度都相當驚人。例如, 1960年代臺灣仍是處於高生育的階段, 1980年代中即開始 低於「人口替代水準 J 一進入21 世紀,臺灣成為了世界上超低生育率國家之一;

1 在男一方面,於 1993 年開始跨入「高齡化門檻 J (老人人口占總人口 7%)

估計成長至「高齡社會 J (老人人口占總人口 14% )只需24年(行政院經建會,

2008)

,這也是世界少見的例子!在這樣的人口變遷趨勢下,學齡人口在生育率 持續下降的衝擊中,臺灣後期中等教育未來的發展,需要有什麼樣的認知與準備 呢?這是撰寫本文的出發點。

無﹒點心難)嚮

貳、我國教育發展的概況

我國傳統文化頌揚「書禮傳家 J 甚至將金榜題名譽為人生三大樂事之一, 也是光宗耀祖的主要途徑。現代國家又常將教育視為國力的重要指標,無不以推 動學校教育( schooling) 作為無可旁貸之責任。 Lipset

( 1960 )曾指出發展教育

乃國家進入現代化的重要機制,也是人民提升勞動力品質,增進市場競爭力的重 要管道,而具有高等教育學歷者在勞動力市場的表現也較具有優勢 (Alexander

&

Eckland

,

1975 ; Blau

&

Duncan

,

1967 ; Sewell

&

Hauser

,

1975) 。

二次戰後,國民教育在世界各國普及化, 1950 至 1970 年之間基礎教育

(primary

school) 平均學齡入學率從58% 增加至 83% '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入學 率至 1970年甚至已達 100

% (Meyer et a

l.,

1977) 。在這樣的情形下,進入義務學 '2008年我國總生育率為 1.1 人,低於鄰近的日本( 1.3人)、南韓( 1.3人)、新加坡( 1 .4人)及歐洲等 國(平均為 1.5人)。 ~10 E; 中等教育草 60 月單車 1 期

(4)

焦點話題:少子化對高中教育的衝擊 校教育的機會已不再是議題的焦點,取代的重點則是後期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的機 會與品質。臺灣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學校教育的發展也有類似的現象,首先是義務教 育的普及. 1980年以前國民小學入學率即已達 99% .而 1968 年開始全面推動九年 國教,實施三年後,入學率很快就提升至 82% .經過十五年入學率即達到 99%

;

國小與國中畢業生的升學率也於民國 70 學年度開始分別達到 95% 與 70% (教育 部.

2003)

除了國民義務教育的快速普及與延長,臺灣高等教育的進展更令人囑目。政 府遷臺時,臺灣當時(民國 39 學年度)只有四所大學與兩所專科學校,大專學生 總人數只有 5 , 374人。從 1954年開始,高等教育機構才開始大幅增加,到 1962年 時大學新增了 16所,專科新增了 13 所;接後的十年,則以專科為主的膨脹(增加 62所) .大學則只增加 5 所。從 1973 至 1985 年,臺灣的高等教育進入「限制期 J (陳舜芬.

199

1)

.期間大學院校只添增了 5 所,專科總數只增加一所。至 1987年 為止,臺灣地區大學院校共39所,專科共的所,總計 107所,學生人數達46萬5 千 人。此後十年,儘管學齡人口數並沒有增加,但學校數與學生數仍是快速成長,目 前大學院校已有 162所,學生數也超過了 130萬。 臺灣地區 1960年代至 80年代期間學齡人口快速增加,是因為戰後嬰兒潮陸續 進入青少年階段。在那段時間,每年約 35 萬人湧入小學,小學校舍不足,一班學 生超過 50人相當普遍,也產生了不少萬人以上的「大校 J 接下來,嬰見潮進入 初中,更呈現出僧多粥少的狀況。義務教育延長為九年之後,籽解了國小畢業之升 學,但進入高中的競爭則相對激烈;幸好職業體系的擴張吸納了不少學齡人口,在 當時家庭擁有眾多子女,扶養不易的條件下,也孕育了一批半工半讀職校生,不僅 讓家庭教育負擔得以舒緩,也為臺灣的經濟發展維持根本的勞動力! 2 簡單地說, 在那個階段教育發展的方向主要是配合經濟發展的需求(張清溪.

1993)

.具體 呈現在國民教育快速普及化並且延長為九年,以及高比例的技職教育;整體的教育 發展在 1990年以前確實帶來社會的流動與經濟的繁榮,不過,在這些成功的表象 上,也存在許多教條式的規訓以及僵化的考試所帶來的壓力。 2 第一期四年計畫始於民國 42 年,當時並沒有述及人力規畫。第二期四年計畫期間(民的至 49年)雖列 有技術人才培育計畫,但由於缺乏人力統計資料供參考,人力方案內容籠統;最後邀請史丹福專家來 華,促成日後人力規劃組織的建立。第一期人力發展計畫正式開跑始於民國 54年,明訂增加高職招生, 使高中職比例於民國 63年達 6:4 。民國 57年第二期人力發展計畫,主張設立「專科職業教育司」。民國 60年第三期人力發展計畫,主張配合經建需要,強調專科及職業教育之發展,除以工業、海事、水產為 優先外,應以設立二年制專科學校為主,五專則宜控制量的發展,著重質之改進。高職高中入學人數, 應依照 6:4之比例目標,逐年調整。然根據人口與經濟學者劉克智教授的研究,臺灣地區戰後三十年蠹 灣各級學校教育發展並非毫無章法,不僅和經濟發展有關,也相當程度隨著升學人口結構來調控(劉克 智, 1992) 。

(5)

當畫灣地區經濟條件逐漸變好之際,當年莘莘學子也陸續成為了父母。隨著都 市化與工業化,家庭型態也逐漸轉型,子女愈生愈少,相對地,父母也更有能力來 栽培;於是,在不忍心子女步其後塵,成為聯考制度下的祭品,教育的鬆綁,以及 受教權的主張形成教育改革的主流,促成了 1990年代中以後十年教育的擴張。高 等教育的發展,在 15 年之間從所謂的「菁英教育 J (淨在學率的%以下)轉變成 「普及教育 J (淨在學率 50% 以上)

(Trow

,

1974) 然而,就在這段時期間, 生育率下降所帶來的威力已開始展現,從圖 1 可知, 1986年(虎年)生育量已降至 30萬人以下,即使2000年(龍年)稍有回升,之後可以說是「一臟不振 J !近十 年來出生數的減少,已經明顯地反映到國小,未來的十年也將衝擊到國、高中。

無﹒點﹒話﹒題

%。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O

"'l!f

千人 咽。一 350 300• 250 卡 200 卡 15日「 100 f--50 卡 o

圖 1

薑聞地區出生人數及出生率

資料來源:引自教育部統計處網站 (2008

)

參、近20年少于化的衝擊

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臺灣從高生育轉變為超低生育的社會,從初期只國溫 飽,已逐漸移轉到小康家庭生活型態,父母經濟能力提升,對子女的升學機會與教 育品質更為重視。尤其是對於聯考制度所產生的教育僵化,在民主化、人性化、多 元化的風潮下,更顯得格格不入!於是在 1990年代初臺灣掀起所謂的教改風潮, 1999年大學招生策進會通過了「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 J 決定自民國 91 學年度起 實施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該項方案的基本理念乃是透過「考招分離」的方式,達成 「考試專業化」與「招生多元化」的目標。簡言之,各大學院校的「招生管道」多 中等教育革 60 巷草 1 期 海 12 電

(6)

焦點話題.少子化對高中教育的衝擊 元化,包括考試登記分發、推薦甄選、申請入學,由各校自主以招收適才適性的學 生。對試圖升學的學生來說 r 多元入學」政策乃是為了突破教育的僵化,提供學 生突顯個人特質的機會,以選擇「適性」的升學管道。「多元入學」為了改變被詬 病已久的「考試領導教學」、「一試定終身」的聯考葉臼,其目的,無非是企圖為 新一代建構更為寬廣的社會流動機制。然而在這善良美意下,教育的發展卻忽略了 一個現實,即學齡人口數下降的趨勢(薛承泰,

2003)

就以最近20年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就學人數的變化來觀察,民國 76學年度分 別為240萬與 105 .4萬, 96學年度即分別降至 175 .4萬與 95.3 萬(如圖 2) 。以每年 入學新生觀之,民國 78學年度小學新生降至40萬人以下, 93 年度更降至30萬人以 下,去年 (2008) 新生嬰兒首度低於20萬人,也就是6年之後小學, 15年之後的高 中職新生也將低於20萬。根據經建會對未來人口的推計,如圖2所示,未來(指96 學年度之後)國中小學齡人口仍會繼續下滑!

3

,

000

,

000

2

,

500

,

000

2

000.000

部 蚓1.5 00、000 酪 ι主竺主. -~. -ó' -ll ~ 6.- '~~_:6."-_~_",---",,---.,.-.-.τE叮王'6"甘γA “ "6'{;"6戶 '6

1.000.000

500

,

000

中冷掙命寸命令掙命",'>>. ",10 <:)% ... ~ ...

CSV ...

ç} ...

r::Þ ...

Go

學年度

三五亟;三二哩史型:三量IJ\-~,f&Á~

圖 2 近 20年圈中小學生人數與未來的估計 資料來源:引自行政院經建會 (2008) ,作者製圖 總之,不僅是過去20年園中小學生數呈現下降,更重要的是,未來仍會持續下 滑。尤其最近十年來國小與國中畢業生的升學率已經趨於穩定飽和,前者幾達百分 之百,後者到 96學年度時也已超過 96% (見表1)。換言之,今後高中職學生數可 以很容易地從當前的國小與國中生來推估。 如果依照經建會推計國民中小學新生方式,亦即完全升學的條件下,來推計高 Mar帥.2009 sec甜甜yE岫枷窘 13 運 e 兮 、r 、 )a &

J

…國

••

ww

(7)

中職未來每年新生人數,那麼民國 100學年度將有314 , 812人, 105學年度271 , 878 人, 110學年度 199 , 036人3 。這些數字將會是高中職新生的上限,比較96學年度高 中總數 41 萬人,高職總數 34萬人,合計約 75 萬高中職學生,相形之下, 10年之後 約只有60萬,也就是減少五分之一的學生,必須及早因應!幸好高中職平均每班人 數目前仍很高(高中為39.8人,高職為4 1. 5人,國小與國中則分別為28.5 人與 34.2 人) ,如能在今後逐步調降每班學生數,將可以減緩一些衝擊。

檔耐﹒點﹒話﹒題

國中小畢業生升學率:民國 87 學年與 96 學年的比較 表 1 資料來源:引自教育部統計處,作者整理製表 (2008

)

在另一方面,高中與高職畢業生的升學率也因高教的擴張而快速提升,民國 87 學年度,高中畢業生與高職畢業生升學率分別為 67 .4 3% 與 24.74% ;民國 96學年 度時,這兩個數字已分別提升至 87.71 %與 83.60% (見表1)。高教過度的擴張使 得大學院校招生不足的嚴重度超過了中小學,如今高中職畢業生人數與大學院校招 生數之比例也已達 1 比1.4的供過於需的現象! 理論上,當學齡人口不變的假設下,升學率即會隨著大學院校的增加而上揚, 升學的競爭與壓力則會相對式微(黃毅志, 1995) 。當升學機會不再是問題的焦 點,升學的品質即受到重視,這可以從國中畢業生搶進「明星高中」可察覺,並且 成為後期中等教育的一個重要議題。而事實上,在未改變大學入學方式之前,四十 餘年聯考制度提供了不同社經背景學生升學的機會,但也造就了「明星學校 J (林 生傳, 1994) 。 3 如果以 97學年度高中職總學生數和 94學年度國中生總學生數之比( 0.8) 來調整,那麼民國 100 、 105 、 110 學年度高中職新生數分別約為 25.2萬、 21.8萬人與 16萬人;這些數字可以視為下限。 海 14建 中等教育事 60 卷草 1 期

(8)

焦點話題少子化對高中教育的衝擊

肆、明星高中與少子化

談到教育的目的,大家都可以說出一串,諸如開發國民潛能、提高人民素質、 增進國家競爭力等。所以教育機會的擴充與延伸,一直是國家的重要政策。此外, 教育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協助那些先天缺乏資源、處於弱勢的人跳出他們的困 境,能有機會發展他們的人生。因為每個人的成長背景是不一樣的,處在劣勢頭揖 者,不是因為智能不如人,而往往是機會不足,或是不懂得去把握機會,甚至弱勢 會在世代間循環下去。過去十餘年教改風潮下,固然提出許多的願景與新的措施, 然,為了保障所謂的教育權而廣設高中大學,忽略人口變遷趨勢,大量大專院校的 升格、改制與增設,導致從小學到大學的「完全升學 J 卻未見教育品質的相對提

升,教育作為「等化器 J (

equalizer

)的功能似乎也未被重視 (Bowles

&

Gint函,

1976 ; Hurn

,

1993

;姜添輝,

2002)

高中職教育目前尚非是義務教育,並且仍扮演著教育分流的角色,除了升學取 向的普通高中,尚包含技職體系的高職教育與五專教育。此外,因近十年來高教的 擴張,高中職畢業生的升學機會已不是關注的重點,取而代之的是升學至「明星大 學」的機會。尤其是某些高中學校,長期以來升入「明星大學」的機會居高,進入 這些「好」高中所象徵的,不僅是學生個人的學業成就,也等同是進入高等教育的 保證。因此,在臺灣的升學制度下,大學升學率高且有較高機會進入明星大學的高 中,即被認定為「明星高中」 駱明慶「誰是畫大學生? J (2002) 一文曾採用臺大學生學籍資料來分析, 具體地提供了「明星高中」成為臺大學生具有長久獨占的證據,並指出, 1982至 2000年間,近七成臺大學生來自於前十個明星高中(駱明慶, 2002) 。然有趣的 是,民國91 學年度開始實施多元入學,臺大學生組成來自於少數「明星高中」的現 象是否會改變呢?經過我們採用較新臺大學生學籍資料來分析,發現不論以排名前 五名、前十名或前二十名來觀察,畢業學校分布排序方面也只有些微的內部移動。 雖然我們發現北一女與建中學生古臺大新生比例有隨年減少的現象,但下降的趨勢 早在多元入學就已經發生;此外,若計算前十名明星高中畢業生,占臺大新生的比 例於近年降至65%左右,較多元入學實施前的 70%略低,同樣地,下降的趨勢也不 是始自於2002年(見圖 3) (薛承泰、林文蘭、王安智, 2005) 。

(9)

.

.

.

題 累積百分比 l∞ 90 80 70 F • -、 可 「可-一-、 、一、 40 30 20 10

拉拉拉拉伊拉手參抉折扣拉拉拉祈伊拉拉手1 紋。紋。拱手30 年

|口前2時累積

E 前l時累積

固前5名累積|

圖 3 進臺大前 5 名、前 10 名、前 20 名高中占新生累積百分比 資料來源:臺灣大學學務處註冊組,由作者計算製圖(

2008)

簡言之,明星高中獨占臺大的現象二十餘年來雖略有緩和,卻不是始自於多元 入學,而是因為參與競爭的學校多了,可以選擇的大學也多了,同時間臺大的招生 數也在增加;此外,這些明星高中畢業生數量也隨著少于化而開始減少,這些都是 臺大學生出現愈來愈多「新面孔」的原因,相信從臺大的例子,多少可以反映到其 他的「明星大學」。值得注意的,從前面幾名明星高中進入明星大學的升學率來觀 察,多年來仍相當穩定! 這樣的現象給我們的歐示,學齡人口與招生數量乃是影響高中「明星化」的 客觀因素,學校自身的努力則為成為「明星」的主觀要件!如果擔心明星高中「壟 斷」了「明星大學 J 那麼不應是透過增加招生數來「稀釋」明星高中的比例(因 為明星高中進入明星大學的升學率並不會受到影響) .也不應該去貶抑明星高中的 努力(因讓學生有更好的表現本來就是學校的責任)而應該去了解,究竟誰能進 入「明星高中 J ?誰能進入「明星國中 J ?最後,是不是仍然無法逃脫「柯曼魔 咒」一也就是,家庭背景仍是影響子女教育成就最穩定的因素 (Coleman

et

al 叮

1996)

海 16 告 中等教育事 60 卷草 1 期

(10)

焦點話題:少子化對高中教育的衝擊

伍、結語

少子化來勢洶洶,已經衝擊到國民小學的入學,高等教育因過去擴充快速也已 產生招生不足的現象。去年大考放榜,破了四項記錄:一、最低錄取分數跌破去年 18分,只要7.69分就能上大學,原始分數每科不到一分。二、錄取率最高,飆到九 成七。三、落榜人數最少,只剩兩千多人。四、招生不足最嚴重,有三校招不到兩 成學生,甚至有科系掛零,面臨存亡之秋。 3 夾在中間的高中教育,雖然目前少子 化的衝擊方興未艾,但擺在眼前的是,未來十年高中職學生數將從現在的 75 萬降至 60萬,每年新生可能低於20萬,就是一項挑戰! 學齡人口數的下降,目前仍可以透過減少班級學生數來因應,但並不是根本解 決之道;各級學校的轉型與退場機制,都必須立即著手進行。當然,提升生育率才 是主要解決問題的手段,可是生育率就算是未來幾年內能夠拉高,仍然救不了未來 十年學齡人口大幅減少的「事實 J 遑論提升生育率並非是一件容易的工程,若能 維持目前生育率不再往下掉(2 010年是虎年生育率恐繼續下探) ,就已經不容易 了!於是,唯有提升教育內涵、加強地區就學通勤的便利性、以及質優價廉的住校 條件,才能減輕併校或廢校所帶給民眾的恐慌與剝奪感。 此外,針對高中教育的發展仍需注意以下幾個面向: 一、首先,因為國中小畢業生逐年減少,就算是義務教育沒有延長到 12年,國中畢 業生也將可以充分升學。因此,未來的議題應在於高中教育品質的提升,班級 學生人數也可順勢降低,以達到較合理的師生比。 二、由於大學院校的供給已經超過高中職畢業生數量,在升學機會無虞的條件下, 更應該重視教育內容以及重新考量分流的必要性,也就是,高中與高職的區別 應不在學校的性質而是課程的安排,改良現行的綜合高中應是一個可行方向。 三、新移民所生育的「新臺灣之子」也將陸續進入高中職,目前在國小就學者超過 9萬人,園中也有約 1 萬3 千位。他們未必是「學習弱勢 J 但因為所屬家庭多 數可能在經濟上與社會調適上較為困難,就算是進入高中語言已不是問題,人 際互動與家庭狀況仍是值得關注,教學重視多元並加強輔導,並且需結合社政 單位,提升其學習效果。 3 去年缺額已達五干,多達一百零五個校系招不足學生,以各系都訂錄取門檻的典國、致遠、稻江三所管 理學院最慘,都招不足兩成。若指考分數採計五科、有三科加權一倍,最低總分七點六九分就可上,平 均一科原始總分不到一分就錄取;有十八個校系指考最低錄取總分不到五十分。( 2008-08-09/聯合報/ Al 版/要聞) March.2009 每個晰國間tion ~17 毫

(11)

點 話

四、因為家庭對子女教育成就真有相當的影響力 (Tsai

&

Ch凹, 1993 ;黃毅志,

1995

;陳建州、劉正 '2004 ;薛承泰,

1996

;蔡淑齡,

2004)

,降低教育在 家庭之間所產生的階層化,應從學前與國小階段做起,才同時能降低城鄉的落 差。目前的「繁星計畫」試圖提升偏遠學校學生增加進入「明星大學」的機 會,須注意是否增加了弱勢家庭子女進入「明星大學」的機會?偏遠學校增加 機會並非等同於弱勢家庭子女機會的提升! 五、最後,過去教育機會過度增加,而教育品質並未相對提升,已經在臺灣地區產 生「文憑主義 J (

credentialism

)的陷阱效應 (Collins,

1978)

,這會迫使大 家競相追逐更高的學位與更多的文憑,其結果往往讓一般家庭負擔迅速增加, 弱勢者在付出比以前更高的代價後,被迫放棄競爭或再度成為輸家,不得不 慎! (本文感謝臺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詹慶恩協助蒐集資料,臺灣大學教務處 註冊組提供資料。任何指教請email: hsueh@ntu.edu.tw作者,謝謝!

)

參考文獻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008) 。中華民國畫灣97 年至 145年人口推計。行政院。 林生傳 (1994) 。我國高級中學階層化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

2 (3) :

48-的。 姜添輝 (2002 )。資本社會中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臺北:高等教育出版。 張清溪(1 993 )。九十年來的臺灣學校教育,臺灣經濟發展趟文集一紀念華教授嚴專集. 403-445 。 教育部統計處。近1卡年大專校院學校數及學生數. 2009年3 月 1 日,取自 http://www.edu.tw/fi1es/site

content/BOOI3/overview02.x1s

教育部統計處。臺闊地區出生人數及出生率. 2009 年 3 月 1 日,取自 http://www.edu.tw/files/site

content/BOO 13/overview76.x1s

教育部統計處。各級教育學齡人口在學率 組在學率. 2009年3 月 1 日,取自 http://www.edu.tw/fi1es/

site content/BOO 13/97 edu 108.x1s

陳舜芬(1 991 )。光復後臺灣地區高等教育設校政策之探討。光復後畫灣地區發展經驗,賴澤涵、黃 俊傑主編 (205-23 7)。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 (2 7)。 陳建州、劉正 (2004 )。論多元入學方案之教育機會均等性。教育研究集刊。 50

(4) •

115-146 。 黃毅志(1 995 )。臺灣地區教育機會不平等性之變遷。中國社會學刊,

18 .

243-273 。 劉克智(1 992) 。臺灣的人口轉變與教育投資。臺灣經濟發展論文集。臺大經研所。 薛承泰 (1996) 。影響國初中後教育分流的實證分析:性別、省籍、與家庭背景的差異。臺灣社會學 于目.

20 .

49-84 。 薛承泰 (2003 )。十年教改為誰築夢?一社會學與人口學的觀點。臺北,心理出版社。 薛承泰、林文蘭、王安智 (2005' 11 月)。通往畫大之路:多元入學前後的比較。在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主辦之華人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駱明慶 (2002) 。誰是臺大學生? 性別、省籍和城鄉差異。經濟翰文叢刊,

30

(1) • 113-147 。 蔡淑鈴 (2004 )。高等教育的擴展對教育機會分配的影響。臺灣社會學. 7' 的-88 。 ~18 苟安 中等教育草 60 卷草 1 期

(12)

焦點話題﹒少子化對高中教育的衝擊

Alexander

,

Karl

L. &

Bruce K. Eckland

(1

975) "Contextual Effects in the High School Attainment

Process."

American

Sociologi臼1

Review40: 402-416.

Bl

au

,

Peter M.

&

Otis Dudley Duncan

(1

967).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

Willey

Bowles

,

Samuel

&

Herbert Gintis

(1

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America. London: Routledge.

Coleman

,

James S. et a

l.

(1

966).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

y.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但ce.

Collins

,

Randall (1978).

The Credential Society: An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Stratifìcation. NY: Academic Press.

Hurn

,

Christopher J.

(1

993).

The Limits and Possibilities of Schooling: An Introduction of

Education.

(3

rd edi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

Inc.

Lipset

,

Seymour Martin

(1

960).

Political Man. Garden City

,

N.

Y.

:Double-day

Sewell

,

W. H. and Hauser

,

R. M. (1975).

Education

,

Occupation and Earnings: Achievement in Early

Career. N

Y:

Academic Press.

Trow

,

M.

(1

974).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In OECD (Ed.)

Policies for Higher Educatio

n.

Paris: OECD

Ts缸,

S.

L.

&

Chiu

,

H.

Y.

(1993).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aiwan: Comparisons of Ethnic

Groups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

ROC Part C: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3(2): 188-20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The Second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 (SECG) is prepared by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CDC) to advise secondary schools on how to sustain the Learning to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