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中學生對急救教育成效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市某國中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影響中學生對急救教育成效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市某國中為例"

Copied!
9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胡益進博士. 影響中學生對急救教育成效之相關因素研究 ~以台北市某國中為例 The Correlated Factors in Influenc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formance on First Aid Education─ A Case Study in Taipei City.. 研 究 生:曾 紓 寧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Ο 四 年 六 月.

(2) 致謝 從碩二那年起,一開始不知該如何抉擇進入研究主題,找了很久還是 找不到合我口味的研究而卻起步遲疑,至今碩三時才開始專心做研究、收 集文獻來吸收更多的資訊,花了時間去學研究統計分析,雖然不知進度如 何,只要積極的心態去努力學習,所需要做到的就是進行有重點、有目標 搜尋的方向,能讓我必須解決有如推理問題的能力。 誠摯胡益進、姜逸群、苗迺芳教授及專家們提供了詳細又珍貴的評論, 使得我的論文原本無趣變得有趣起來,修改完之後才發現,這短短的幾個 月有認真去感受到做研究的樂趣,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也感謝我身邊的家 人、大學同學及資源教室輔導老師的協助,無時無刻的鼓勵與關心,讓我 能夠順利完成研究的學業,最後,謹以此論文給我一句忠告,研究期間學 到的經驗對我一生都產生了很大的收穫,因為努力學習,相信自己都會變 得美好起來,就覺得一切都太值得了。 紓寧謹誌 104 年 6 月. i.

(3) 摘要 本研究目的主要探討台北市某國中,對急救知識、急救態度、急救技 能的相關情形。以台北市某國中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共計 400 人, 有效問卷共 310 份,有效回收率 78.3%。其研究結果重點歸納如下: 一、 研究對象八年級的急救知識比七年級較佳,年級愈高、成績愈好;大 部分無急救學習經驗者。 二、 研究對象不知道學校是否準備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是否公告急 救的流程圖、運動場地有無標示急救方法,顯示學校未教安全教育的 重要性及緊急處理措施的原則。 三、 急救知識、急救態度皆於中等至上等程度,而急救技能屬於中等程度。 四、 個人因素與急救知識有顯著性差異項目分別為:年級、是否上過本校 的急救教育課程等急救學習經驗呈現有顯著性差異。 五、 個人因素與急救技能有顯著性差異項目分別為:年級、是否上過本校 的急救教育課程、是否幫忙處理急救的經驗、是否運用心肺復甦術、 運動處理原則、創傷止血、受傷經驗等急救學習經驗呈現有顯著性差 異。 六、 環境因素與急救知識有顯著性差異項目分別為:學校是否公告急救的 流程圖。 七、 環境因素與急救技能有顯著性差異項目分別為:學校是否公告急救的. ii.

(4) 流程圖、運動場地有無標示急救方法。 八、 急救知識與急救技能均呈現正相關。 關鍵字:急救教育、心肺復甦術、運動傷害處理原則、創傷止血、急 救知識、急救態度、急救技能. iii.

(5)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on First aid knowledage、First aid attitude and First aid skill. Questionnaire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staff of the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There were a total of 400 participants. 310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with an effective return rate of 78.3%. The key points of the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study subjects’ level of first aid knowledge of the study eight grade was better than seventh grade, the higher grades, score better;most no aid learning experience. 2. The study didn’t know whether the school ready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emergency announcement flowchart, and sports ground marked aid methods, didn’t teach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education and the principles of the emergency measures. 3.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first aid attitude were at medium to high level, and first aid skill was at medium level. 4. The personal factors that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first aid knowledge were the grades, whether one had school learned on first aid education courses. 5. The personal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first aid skill as the grades, whether one had school learned on first aid education courses, whether one had helped with first aid experience, whether one had used to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PRICE, trauma and injuries experience. 6.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first aid knowledge as the emergency announcement flowchart.. iv.

(6) 7.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first aid skill as the emergency announcement flowchart and sports ground marked Aid methods. 8.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on first aid attitude and first aid skill. Key word:First aid Educat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PRICE, Trauma, First aid knowledge, First aid attitude, First aid skill. v.

(7) 目次 致謝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v 目次 ………………………………………………………………………… vi 表目次 ……………………………………………………………………… ix 圖表次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5 第五節 名詞界定 ………………………………………………………… 5 第六節 研究限制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安全教育與急救教育 …………………………………………… 9 第二節 影響急救教育之相關因素 ……………………………………… 17 第三節 急救教育相關之研究 …………………………………………… 23.

(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2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2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28 第四節 研究步驟 ………………………………………………………… 33 第五節 研究資料處理與分析 …………………………………………… 3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35 第一節 研究對象之個人因素、環境因素之描述性分析 ……………… 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急救知識、急救態度、急救技能之描述性分析 … 42 第三節 研究對象之個人因素與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之影響結 果 ………………………………………………………………… 48 第四節 研究對象之環境因素與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之影響結 果 ………………………………………………………………… 56 第五節 研究對象之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的相關情形 …… 5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61 第一節 結論 ……………………………………………………………… 61 第二節 建議 ……………………………………………………………… 62 參考文獻 …………………………………………………………………… 65 中文文獻 …………………………………………………………………. 65.

(9) 西文文獻 …………………………………………………………………. 69. 附錄 ………………………………………………………………………… 71 附錄一 專家效度名單 …………………………………………………… 71 附錄二 專家效度信函 …………………………………………………… 72 附錄三 預試問卷 ………………………………………………………… 75 附錄四 正式問卷 ………………………………………………………… 80 附錄五 急救知識、急救態度、急救技能評分表 ……………………… 86.

(10) 圖表目次 圖目次 3-1 研究架構 …………………………………………………………… 27 表目次 2-1 成人、兒童和嬰兒之 BLS 關鍵因素摘要表 ………………………12 2-2 個人因素與急救知識、急救態度、急救技巧相關研究 ………… 22 3-3-1 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內容項目 ……………………… 30 3-3-2 專家內容效度評分標準表 ………………………………………… 31 3-3-3 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之 CVI 值 ……………………… 31 3-3-4 預試問卷回收分析表 ……………………………………………… 32 3-3-5 正式問卷量表信度分析表 ………………………………………… 33 4-1 研究對象之個人因素、環境因素之描述性分析 ………………… 39 4-2-1 研究對象之急救知識答題情形 …………………………………… 43 4-2-2 研究對象之急救態度得分情形 …………………………………… 45 4-2-3 研究對象之急救技能得分情形 …………………………………… 47 4-3-1 研究對象的個人因素與急救知識相關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50 4-3-2 研究對象的個人因素與急救態度相關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52 4-3-3 研究對象的個人因素與急救技能相關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54 4-4-1 研究對象的環境因素與急救知識相關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56. ix.

(11) 4-4-2 研究對象的環境因素與急救態度相關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57 4-4-3 研究對象的環境因素與急救技能相關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58 4-5 研究對象的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的相關情形之皮爾森積 差分析 ……………………………………………………………… 59. x.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為分六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 研究問題、第四節為研究假設、第五節為名詞界定、第六節為研究限制, 合計六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依據 2014 年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占總死亡 人數之 77.5%,以慢性病為主,若依年齡觀察,排名第六是事故傷害,主要 是 15 至 24 歲者以事故傷害占 49.2%、自殺占 13.6%、惡性腫瘤占 9.8% (衛 生福利部,2014)。 「事故傷害」是美國 1980 年代開始採用以取代原來使用 已久的意外災害,事故傷害的發生並非全意外,大多會導致身體傷害或死 亡的現象。 相信每個人在求學期間,曾經有過意外事故,或同學意外受傷、甚至 突發性疾病的發生時,自己或聽到別人大喊求救, 「老師,有人昏倒了!」、 「老師,有人流鼻血,要仰頭還是低頭?」 、「保健室阿姨,有同學腳扭到 了,怎麼辦?」…諸如上述,試問,能及時做出正確基本急救的人有多少? 一般的學生也有可能認為平時派不上用場,但倘若意外事故或突發性疾病 出現時,是否會帶著「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想法呢?到院前的緊急救護非 常重要,患者心跳停止後四分鐘內旁人給予心肺復甦術,八分鐘內給予高. 1.

(13) 級救命術,則到院前急救成功提高達 30-40%,而台灣目前尚停留在成功率 僅 1-7%,原因在於緊急救護現場施行整個生命之鏈的成效不彰(陳文鐘, 2000)。當身在意外事故現場或周遭的人有一般急症發生時,僅有少數人能 變,即時伸手救援甚少,使得重傷患者失去黃金救援時刻,造成遺憾。臺 灣急救指引資料顯示,在臺灣,旁觀者實施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的比例,可能不到 10%,比歐美的 50%更低,其原因很多, 最重要的因素乃是要一般民眾打開患者的呼吸道與實施人工呼吸,難度甚 高(王宗倫,2013)。為了能防治事故傷害,建立校園中安全教育與急救教 育的宣導,國小階段開始培養國人正確安全、遵守交通規則的觀念,國中 階段學習創傷包紮等一般外傷處理,到高中職、大專階段能學習急救知識、 心肺復甦術與 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操作、PRICE (Protection, Rest, Ice, Compression, Elevation) 、創傷等,皆能達到自救救人 的機會。秦金生(2002)、彭秀英(2003)、黃秀媚(2004)等人更指出,學校 有系統地實施急救教育和訓練,學生將透過學習產生認知及覺知,故不僅 能提升學生的急救知識,也能加強學生對週遭環境安全的觀察度,有助於 個人安全行為的產生。 華視新聞於 2015 年來自宜蘭的阿嬤,因上個月底參加一場心肺復甦術 急救課程,某次發現自己的 75 歲的老伴吃完飯回房途中,突然心肌梗塞昏 厥,她立刻想起自己學過的 CPR,現學現賣也救了老伴一命(華視新聞,. 2.

(14) 2015)。華人健康網(2013)舉辦雄世運會,有六名國小和國中選手,因為跌 倒扭傷腳踝,不了解 PRICE 原則而緊急送醫急救(華人健康網,2013)。不管 熟悉或是熟悉而不敢進行急救的處理,發生意外傷害或突發疾病時,未能 送到醫院之前,應該要勇敢地急救的第一時間挽救傷患的生命,迅速給予 正確的初步處理,學習自救救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除了加強安全教育 外,應於校園中落實如何實際應用「急救教育」在生活上,並定期測驗或 演練急救,事後則檢討與改進,可預防校園中意外事故,使傷害減至最低 程度(彭秀英,2003)。 至今,國內在急救教育的認知與態度並不普遍,本研究在蒐集資料過 程中,查詢相關的資料甚少,主要以專業書籍、學校教科書,及與本研究 有相關之論文作為參考。在資源稀少之下,本研究藉調查台北市某國中七、 八年級的學生對急救教育之相關因素,以瞭解急救教育之現況、認知與態 度。. 3.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生急救教育成效之相關因素,包括個人、環境因 素、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根據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目的,如 下: 一、 瞭解研究對象之個人因素、環境因素、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 技能之現況。 二、 探討研究對象的個人因素與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之關 係。 三、 探討研究對象的環境因素與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之關 係。 四、 分析研究對象的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的相關。.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上述研究目的,欲研究的問題如下: 一、 研究對象之個人因素、環境因素、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 之現況為何? 二、 研究對象的個人因素對急救知識影響情形如何? 三、 研究對象的個人因素對急救態度影響情形如何? 四、 研究對象的個人因素對急救技能影響情形如何?. 4.

(16) 五、 研究對象的環境因素對急救知識影響情形如何? 六、 研究對象的環境因素對急救態度影響情形為何? 七、 研究對象的環境因素對急救技能影響情形為何? 八、 研究對象的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的相關情形為何?.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研究問題,提出下列幾項研究假設: 一、 研究對象的急救知識,會因為個人因素而有顯著差異。 二、 研究對象的急救態度,會因為個人因素而有顯著差異。 三、 研究對象的急救技能,會因為個人因素而有顯著差異。 四、 研究對象的急救知識,會因為環境因素而有顯著差異。 五、 研究對象的急救態度,會因為環境因素而有顯著差異。 六、 研究對象的急救技能,會因為環境因素而有顯著差異。 七、 研究對象的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有顯著相關。. 第五節名詞界定 本研究之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一、 台北市某國中學生 係指就讀 103 年學年度第一學期的某國中七、八年級的學生。. 5.

(17) 二、 個人因素 包括性別、年級、學業成績、急救學習經驗、受傷經驗等個人遇到 緊急事故時,獲得急救教育的知識、態度及技能所採取適當的急救 方法。 三、 環境因素 包括學校有無設置 AED、是否告知急救的流程圖、運動場地有無標 示急救方法使學生瞭解事故發生危險的情況及有關急救的注意事 項,例如 AED 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的操作流程以及游泳池的 CPR 流程圖。 四、 急救教育 在本文中,急救教育指的是對國中生透過教育方式,講解急救課 程,以提升其對急救的認知,並運用在生活上。 五、 急救知識 瞭解心肺復甦術指引步驟及原理、PRICE 及創傷出血操作步驟的程 度,在自編 「國中生心肺復甦術、PRICE 及創傷出血知識量表」 的問卷中所得的分數,分數越高代表認知越好,分數愈低,則反之。 六、 急救態度 指在自編「國中生心肺復甦術、PRICE 及創傷出血態度量表」的問 卷中所得的分數,分數越高代表態度越好,分數愈低,則反之。. 6.

(18) 七、 急救技能 指在自編「國中生心肺復甦術、PRICE 及創傷出血技能量表」所得 的分數,分數越高代表採取越好,分數愈低,則反之。. 第六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主要限制如下: 一、 本研究係以台北市某國中七、八年級的學生為母群體,基於人力、 物力之考量,故所得資料只能推論此母群體。 二、 僅能透過老師、親友的協助,故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有所限制。 三、 本研究所測得的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的相關性,僅限於 研究工具所涵蓋之範圍。. 7.

(19) 8.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研究動機及研究目的,蒐集相關文獻加以整理,以瞭解台北市某 國中學生急救教育成效現況。本章分為以下三節,第一節為安全教育與急 救教育、第二節為影響急救教育之相關因素、第三節為急救教育相關之研 究,合計三節。. 第一節安全教育與急救教育 施祐吉(2003)認為校園安全指的是在校園中活動的老師、行政人員及學 生於校園活動中所發生不可預期的身體或心理上的傷害。此學生發生傷害 事故的時間及地點,以扭傷、擦傷、撞傷及拉傷、泳池會看到有人溺水或 休克等等,建立安全教育的目的在於防範事故傷害的發生,使學生在日常 生活中能增進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藉以加強校園緊急處理的 能力,讓學生確保生命的安全,以降低傷害的程度。基本的急救技能包括 人工呼吸與心肺復甦術、異物梗塞、創傷、休克及普通症狀、中毒、灼傷 和過熱過冷的影響、骨折、關節、肌肉損傷的處理、簡易包紮和傷患運送 等(李倩淑、陳政友,2009﹚。 當事故傷害時,一定要先冷靜和評估;在送醫之前,施救者要依急救 原則,立即給予緊急處置,以防止惡化、挽救生命:一、安全:需注意人 及環境的安全,施救者也要保護自己的安全及預防感染。二、行動:迅速. 9.

(21) 採取行動,依傷病嚴重程度給予優先順序處理,依序為無呼吸、心跳、大 出血、休克、胸部外傷、提供醫護人員參考。三、支持:適當的安撫病患 以減輕焦慮不安。四、119 送醫:要說明傷病狀況、時間、地點、人數(鄭 惠文等人,2004)。 學生在急救教育課程中學習演練緊急情境之處理,以加強落實校園中 安全教育與急救,目的在於學會急救技巧,並增進學生的急救知識、態度 與技能,因此本研究主要相關的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運動傷害處理原則及創傷的目的與重要性,分述如下。 一、 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依高級急救理論與技術為研究,心肺復甦術指「胸部按壓」及「人工 呼吸」的合併使用,英文簡稱 CPR,被稱為基本救命術(BLS),當呼吸及心 跳突然停止,如未給予任何處理,腦部缺氧大約四至六分鐘左右,腦細胞 開始受損;如果超過十分鐘未接受任何急救,會造成腦部無法復原得損傷 甚至死亡。在 AHA 與 ECC 成人生存之鏈中加入新的第五項,立即確認心 臟停止並啟動緊急應變系統、儘早 CPR,並強調先作胸部按壓、進行快速 去顫、有效高級救命術、整合的心臟停止後照護,以強調心臟停止後照護 的重要關鍵。於 2010 年美國心臟協會(AHA)公布 CPR 與 ECC 準則提要, 建議將成人、兒童和嬰兒(除新生兒外)BLS 步驟的 A-B-C(A 打開呼吸道 Airway、B 檢查呼吸 Breathing、C 胸部按壓 Chest)變為 C-A-B(C 胸部按壓. 10.

(22) Chest compressions、A 打開呼吸道 Airway、B 檢查呼吸 Breathing)。本文 中列出成人、兒童和嬰兒 BLS(除新生兒進行的 CPR 之外)的比較表(2010 年美國心臟協會 CPR 與 ECC 準則提要),這些關鍵要素列於表 2-1。 近年來,在美國和日本的研究報告中指出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的重 要性,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的英文簡稱 AED,實施操作十分簡易,大部 分的民眾只要打開機器聽從語音的指示就會使用,如果能在第一時間實施 CPR 及 AED 合併,意外發現心臟停止病患,其存活出院的比率可提升到 2 倍左右(馬惠明、郭展維,2012)。也就是說,盡早實施自動體外電擊去顫 器,讓心臟早點恢復心跳,其存活率愈高。進而隨著世界先進各國都積極 地推廣在公眾場所設置 AED,便於民眾取用。依衛生福利部的急救資訊網, 提供使用 AED 的「開、貼、插、電」的口訣,第一步驟為打開電源(Power on the AED)、第二步驟為連接電及貼片(Attach electrode pads)、第三步驟為 分析心律(Analyze the rhythm)、第四步驟為確定無人接觸病患,依機器指示 電擊(Clear the victim and press the shock button)、第五步驟為繼續實施 CPR(衛生福利部,2014)。以下民眾要學會的技能也就是生存之鏈的前三個 環,分別是第一個環:評估與啟動緊急醫療救護系統,也就是口訣「叫、 叫」的部分;第二個環:心肺復甦術,也就是口訣「壓、吹」的部分;第 三個環:使用 AED,也就是口訣「電」的部分,以上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 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的急救相關知識,遇到任何事情,凡是要爭取搶救生命. 11.

(23) 第一黃金期間,能挽救更多寶貴生命。. 表 2-1 成人、兒童和嬰兒之 BLS 關鍵因素摘要表 建議 要素. 成人. 兒童. 確認. 嬰兒. 無反應(所有年齡層) 沒有呼吸或沒有正常. 沒有呼吸或僅有喘息. 呼吸 (亦即僅有喘息) 任何年齡病患,於 10 秒內沒有觸摸到脈搏 (僅 HCP) CPR 步驟. C-A-B. 按壓速率 按壓深度. 至少 100 次/分鐘 至少 2 英吋. 至少胸部前後徑尺. 至少胸部前後徑. (5 公分). 寸的 1/3. 尺寸的 1/3. 約 2 英吋 (5 公分) 約 1½ 英吋 (4 公分). 胸部回彈. 確保每次按壓後完全的胸部回彈 醫護人員每 2 分鐘輪換施行者. 按壓中斷. 儘量避免中斷胸部按壓的施行 嘗試將中斷時間限制為不超過 10 秒. 呼吸道. 壓額提顎 (醫護人員懷疑發生創傷:下顎前推). 12.

(24) 按壓通氣比率 (直到已放. 30:2. 30:2. 置高級呼吸道裝置). 1 或 2 名施救者. 單一施救者 15:2 2 位醫護人員施救者. 通氣:當施救者未經訓練. 單純按壓. 或經過訓練但尚不熟練時 使用高級呼吸道裝置通氣. 每 6-8 秒 1 次呼吸 (8-10 次呼吸/分鐘)與胸部按壓非同. (HCP). 步進行,每次呼吸約 1 秒可見胸部起伏. 去顫. 可取得時立即連接與使用 AED。在電擊前後儘量避免中斷 胸部按壓,每次電擊後立即以按壓重新開始 CPR。. 縮寫:AED (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P (anterior-posterior,前方-後 方);CPR (心肺復甦術);HCP (healthcare provider,醫護人員) * 除新生兒之外,此類嬰兒的心臟停止病因幾乎全為窒息性。 資料來源:王宗倫(2010)。2010 年美國心臟協會 CPR 與 ECC 準則提要。. 二、 運動傷害處理原則 在運動傷害發生的情況中,依據台灣傷害防護學會(2010)的研究,使 用的 P.R.I.C.E 五個步驟,包括保護(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e)、壓 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讓學生學習如何處理挫傷、肌肉拉傷、 韌帶扭傷等急性肌肉骨骼肌肉傷害,能有效降低運動傷害的發生率。本研 究將運動傷害防護技能整理如下述六項要點。 13.

(25) (一)Protection:為運動傷害發生後,要保護的患部,必要時可將患部以 木板或書本固定,以避免加重傷害程度。 (二)Rest:停止患部的運動甚至活動,並暫時不做激烈的活動,可避免因 重複刺激導致傷害加劇。 (三)Ice:藉由熱脹冷縮原理,於患部置放毛巾包覆的冰塊,使患部血管 收縮,降低血液代謝率、紓緩疼痛,以控制腫脹或發炎的症狀。 (四)Compression:以彈性繃帶包紮患部並用手作壓迫的動作,可有效減 緩出血現象,並抑制腫痛的功效,但仍需注意患部皮膚變色情況,疼痛感 或刺痛感的產生。 (五)Elevation:使患部抬高並須高於心臟,可增加血液的回流,避免因重 力所產生的腫脹。 (六)送醫治療:在執行 P.R.I.C.E 緊急救護處理後,運送傷者至醫院或由 專業醫療人員進行治療評估。. 二、 創傷 將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2002)顯示,創傷的定義是指體表或體內 組織遭受外力所造成損傷的現象。在學校內發生的傷害嚴重度以輕中度占 多數(黃彥芳,1994),受傷症狀為開放性創傷為最多,種類以擦傷、切割 傷、骨折為主,常見的身體傷害有以四肢、頭部為最多(葉玉枝,1995;. 14.

(26) 吳俊盛,1997;陳奎誥,2006;陳泉榮,2006)。大多是參與運動而發生的 一切傷害,例如在學校球場打籃球或舉辦運動會的活動,參加短跑、跳遠 等等運動項目都會撞傷,在任何發生的地點、受傷部位、受傷組織等人所 造成的組織或器官的破壞,身體上出現疼痛、腫脹和骨折脫位等引起嚴重 創傷,例如割傷、挫傷時要抬高肢體,用肥皂、水清潔傷口並用指止血法, 止血法包括直接加壓法、抬高換肢止血法、、止血點血止血法、冰敷止血 法、止血帶止血法(鄭惠文、劉美媛、施淑芬、胡淑慧、羅雪、吳美宜,2004)。 參考高級急救理論與技術整理一般常見創傷的種類和徵象及注意事項的分 述如下。 (一)擦傷: 1.淺層皮膚受傷,通常只是表面受損。 2.微血管受損,出血量不多。 3.易有異物黏著。 4.注意事項:有被感染的危險,應徹底清潔傷口,可以用流動的自來 水或任何乾淨的水沖洗傷處至傷口沒有異物為止。 (二)切割傷: 1.傷口多半較整齊。 2.出血情形較多。 3.嚴重創割傷會深入肌肉、肌腱或神經等。. 15.

(27) 4.注意事項:可能伴隨嚴重出血,應止血和預防休克。 (三)撕裂傷: 1.傷口呈鋸齒形或不規則狀、不易癒合。 2.出血可能快且嚴重。 3.傷口深層組織易受感染。 4.注意事項:裂開之表皮或組織不可撕掉以防止大量出血,應注意深 層傷口之清潔。 (四)穿刺傷: 1.依穿刺物的大小造成傷口的大小不同。 2.流血量少但傷口可能較深。 3.可能傷及內部器官。 4.注意事項:穿刺物不可隨便拔除,應注意破傷風的感染。 (五)斷裂傷: 1.因組織離開身體常併有大量出血。 2.注意事項:止血和預防休克及感染,斷肢應妥當處理連同傷患儘速 送醫。. 16.

(28) 第二節影響急救教育之相關因素 壹、個人因素 一、性別 陳燕嘉、陳民輝、范渚鑫、董恕平、楊忠謀、蕭志界、王立敏等人(2004) 評估民眾對心肺復甦術教學之成效,調查一般民眾受訓後的心肺復甦術教 育課程,在性別方面,男性和女性前測成績有顯著差異,可知女生知識比 男生高;Donnelly, Leaster 與 Weston(1996)研究 11 至 12 歲的學生,結果顯 示性別具有顯著差異。馬玲玲(2002)研究高中職生對心肺復甦術成效,發 現女生的學習成效優於男生。李怡青(2004)不同心肺復甦術介入方案對大 學生學生心肺復甦術知識與態度影響之成效,結果顯示不同性別的相關態 度平均得分並沒有顯著的差異。王國明(2005)針對高中職學生對運動傷害 預防與處理的知識,結果女生的知識高於男生。國內外研究發現青少年與 事故傷害發生有密切關聯,Gore、Magdalious 與 Pless(2004)調查研究發現 學校受傷的學生大多是男生,年齡約 10-14 歲,因為男生比女生的活動量又 高,因此,性別可能是影響急救教育的因素。 二、年級 藺寶珍、王瑞霞和許貂琳(2002)研究某醫專學生對事故傷害急救的知 識與態度及其相關因素,影響學生事故傷害急救態度變項包括性別、年級、 科別、個人處理事故傷害經驗等。Lubrano et al.(2005)研究約 8 至 12 歲學. 17.

(29) 生進行急救教育介入,發現年級愈高成績愈高。 三、學業成績 陳燕嘉等人(2004)發現過去曾參加過心肺復甦術課程和未曾參加者在 前測成績有顯著差異。國內研究中測量大學、專科及高職學制的護生(羅孟 伶,1996),包括 CPR 的基本概念、維持暢通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按摩 及高階生命維持法等相關急救教育,結果顯示上學期學業總成績越高者, 其 CPR 的知識越好(P<.01)。CPR 訓練經驗者心肺復甦術知識成績較高,有 顯著差異。國外研究指出,發現在校成績差的青少年,通常精神不佳而發 生較高的事故傷害發生率(Petridou Eleni & Anne Truze, 2001)。 四、急救學習經驗 李倩淑和陳政友(2009)基隆市國中生發現有急救學習經驗比無急救學 習經驗高,大多數人無急救學習經驗。龔美文(2011)台北市某車行員心肺復 甦術,結果顯示,發現沒有學習過的人比有學習過但不熟練或有熟練者較 多。而在學習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的使用,發現大多是沒有學習過的 人(龔美文,2011)。 五、受傷經驗 學生在校園參與活動中因互相碰撞或使用工具不慎造成。尤其在體育 課教學或運動訓練當中,每位學生的動作行為可能有發生意外傷害,例如 外傷、跌倒、撞傷、脫臼、擦傷等在體育課程中所發生的機率最高(劉耀益,. 18.

(30) 2005)。國內研究顯示,陳泉榮(2006)台北縣某國中學生,人數比例分別在 事故傷害之發生原因方面依序為與同學玩耍、運動過度、熱身運動不足, 大多以籃球場、教室和校園。王國川(1997) 臺灣地區國高中學生,發現事 故地點以學校操場、教室、樓梯和走廊,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不小心,其次 是他人不小心,受傷部位大多是手、腳為最多(吳俊盛,1997;陳奎誥,2006; 陳泉榮,2006)。. 貳、環境因素 一、學校設置 AED 依據衛生福利部(2011)公布之「應置有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之公共 場所」 ,應設置 AED 的公共場所包括﹕ (一)交通要衝。 (二)長距離交通工具。 (三)觀光旅遊地區 (四)學校、大型集會場所或特殊機構。 (五)大型休閒場所。 (六)旅宿場所。 (七)大型公眾浴場或溫泉區。. 19.

(31) 以上於學校設置 AED 提供學生取用方便之明顯處或場所內發生心跳停 止的危險區域,例如警衛室門口、教室走廊、健康中心或運動場所,研究 某校的學生是否知道學校設置 AED 的設備及操作步驟的方式。 二、學校告知急救之流程圖 依教育部主管各級緊急傷病處理準則,學校應於健康中心設置列救護 設備,包括一般急救箱、攜帶式人工甦醒器、活動式抽吸器(附口鼻咽管) 、 攜帶式氧氣組(附流量表) 、固定器具(含頸圈、頭部固定器、骨折固定器 材、護墊、繃帶、三角巾等)、運送器具(含長背板等)、專用電話及其他 救護設備(教育部,2003)。 以上學校的救護設備,本研究學校是否告知急救處理原則及方法,指 導學生做出正確的操作方法,以達到學生對急救教育知識、急救態度及急 救技能的瞭解程度。 三、運動場地有無標示急救方法 進行運動場或校園內活動場地易發生意外事故,因容易有渴望超越自 我的心態、有時不小心意外事故,常因過度使力、身體疲勞、技巧不當、 知識不足、場地不佳、運動適性不良等因素,而導致運動傷害的發生(李孔 嘉,1997)。林逸欣(2009)研究指出,選擇安全的運動環境,注意運動場地、 器材與設備是否具備安全性能,並對這些設施有足夠的使用知識,是預防 運動傷害的重要因素。. 20.

(32) 學生於意外之損傷或突發疾病之臨時緊急處理措施除了各場所張貼使 用說明安全標語進行宣導外,本研究的台北市某國中是否張貼使用用急救 處理原則與方法,例如游泳池張貼宣導心肺復甦術的急救步驟,實施急救 教育能使傷害度明顯的降低。. 21.

(33) 表 2-2 個人因素與急救知識、急救態度、急救技巧相關研究 年度. 作者. 研究對象. 2011. 龔美文. 台北市車行員. 研究結果 1.沒有急救學習經驗 2.急救知識方面較低. 2010. 陳思靜. 國小生. 急救態度偏正向. 2009. 李倩淑. 國中生. 1.有急救學習經驗比無急救學習. 陳政友. 經驗高 2.急救態度偏正向. 2009. 林逸欣. 新竹縣高中職代表隊與 一般生. 2005. 王國明. 高中職學生. 運動傷後處理的知識及態度有差 異 1.性別方面有差異 2.知識方面有差異 3.急救操作技巧知識不足. 2004. 陳燕嘉等. 一般民眾. 1.性別方面有差異 2.曾參加過心肺復甦術和未曾參 加者的成績有差異. 2004. Gore. 11-14 歲學生. 2004. 李怡青. 大學生. 性別方面有差異 性別方面的相關態度與知識沒有 差異. 2002. 藺寶珍等. 醫專學生. 22. 急救知識愈高,急救態度愈正向.

(34) 第三節急救教育相關之研究 對急救教育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的研究,就是進行過程中發生 意外事故,必須施予緊急救護的措施,CPR 技術是屬於基本救命術(Basic Life Support , 簡稱 BLS),進行 CPR 的處理是為了提高存活的機會,依據 AHA 於 1992 年提出生命之鏈(chain of survival)的概念:早期求救、早期 CPR、早期電擊和儘早施行高級心臟救命術,若能迅速啟動生命之鏈,環環 相當得當,急救的成功機率將大大的提昇(AHA,1992,2000;Lyttle,1996)。 藉由學校辦理 CPR 的課程、模擬真人救人情境教學及加強急救技術的進 度,甚至臺灣推出公共場所地點設置 AED,當緊急適當時機,學生能夠及 時給予正確的急救處理,才可挽救傷患的生命,以減少二次傷害及校園不 幸事故之發生。 校園運動安全不能只是被動的預防運動意外事件的發生,亦應汲取運 動安全與健康促進的相關知識,才能將運動傷害的發生率降到最低,甚至 不幸發生運動傷害時,能迅速正確的處理(李文娟,2001)。當遇到運動傷 害時,且在醫護人員未抵達時,保護患者為預防或降低身心安全的危害程 度,所需要具備的緊急救護知能(鍾明禎,2007)。有關國外文獻的 TsuangH.A., Guo Y.L.與 Su H.J.(2001)研究指出,學生的運動傷害預防與 處理知能普遍不足,例如學生操作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是否錯誤、創傷處理傷口及照顧的方法是否正確,而國內的運動傷害防 23.

(35) 護學會(2010)相關研究,學生參與休閒活動前學習 PRICE,應全面加強急 救處理的教學,並培養運用急救教育的態度,顯見學習演練緊急情境之處 理有效地減少事故傷害的發生。 以上急救教育相關研究進行針對國中學生之急救知識、急救態度、急 救技能,茲將相關發現整理如下。 一、 急救知識 簡淑貞(1982)醫專學生對急救知識及態度顯示,發現大多數同學的急 救知識不正確,但是女生的知識比男生高,因為女生有上過軍訓護理課程。 研究事故傷害急救知能需求(鍾明禎,2007),發現大學生的知識程度不佳, 學校可能沒有列入急救教育課程。林逸欣(2009)研究運動傷害防護知識及 態度,發現學生對心肺復甦術的執行未融會貫通。王國明(2005)高中職學 生運動傷害預防與處理之知識,包括熱中暑、肢體固定架之使用原則、處 理嚴重的出血傷口的概念、出血傷口處理與包紮之目的等等有關的知識最 為充足。另行,車行職場員工對於學習心肺復甦術知識正確認知度偏低(龔 美文,2011),因為大多是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知識部分較低,由此可 知未來要推廣加強具備 CPR 與 AED 的學習技巧。. 24.

(36) 二、急救態度 藺寶珍、王瑞霞、許貂琳(2002)研究某醫專學生對急救知識及態度, 結果急救知識分數愈高,急救態度愈正向。研究基隆市國中生對急救態度 偏正向(李倩淑,2009)。陳思靜(2010)研究某國小學童心肺復甦術學習成 效,其研究結果心肺復甦術態度偏正向。 三、急救技能 國外學者 Swore, Compton, Vining, Ososky, Pascual 與 Jackson(2003)對 74 為 55 歲以上老人學習二小時 CPR 課程,學習後技術操作,發現人工呼吸、 胸外按壓位置的正確率最低。國內研究馬玲玲(2002),針對高中生測驗 CPR 技術操作,除了胸外按壓做得好,其測量脈搏、大聲呼叫的正確率最低。 王國明(2005)有關運動傷害預防與處理操作技巧知識則較為不足,整體學 生錯誤率超過 50%,發現男學生的錯誤率大部分高於女學生。因為男女學 生差異之處則是男學生偏向運動傷害的處理原則與方法,而女學生偏向預 防運動傷害的原則(王國明,2005)。林逸欣(2009)研究新竹縣高中職代表 隊與一般生的運動傷害知識及態度,發現學生在運動傷害後處理的方式較 為不足。因此,在校園中應加強急救教育,能迅速且正確的處理措施,須 保護傷患為預防或降低的危害程度,所需要具備的緊急救護知能(鍾明禎, 2007)。. 25.

(37) 26.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架構、第二節為研究對象、第三節為 研究工具、第四節為研究步驟、第五節為研究資料處理與分析,分別詳細 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採橫斷式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以問卷作 為調查研究(Survey study)。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如圖 3-1:. 個人因素: 1. 性別 2. 年級 3. 學業成績. 1. 急救知識. 4. 急救學習經驗. 2. 急救態度. 5. 受傷經驗 環境因素:. 3. 急救技能. 1. 學校有無設置 AED 2. 是否告知急救的流程圖 3. 運動場地有無標示急救 方法 圖 3-1 研究架構. 27.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針對台北市某國中學生對急救教育之認知進行研究。以七、八 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總計約 1518 人。本研究依據 Krejcie and Morgan (1970)抽樣曲線標準,研究母群體 1500-1600 人時,約需樣本數 306-310 人,採隨機分層抽樣法(Random cluster sampling)進行抽樣,並以七、八年 級為分層,每年級各取六個班級,因本研究之樣本數為 396 人,而考慮問 卷回收及廢卷的問題,預計約需樣本數 400 人。. 第三節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自編之結構式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問卷設計編製過程分為 三部分:擬定問卷初稿、預試與統計分析、完成正式問卷與信度考驗。研 究問卷內容共分四大部分,包括個人資料、急救知識 、急救態度及急救技 能,茲分別敘述如下: 一、擬定問卷初稿 (一)第一部分為個人資料,共分 16 題,個人因素包括性別、年級、學 業成績、急救學習經驗及受傷經驗;環境因素包括學校有無設置 AED、是 否告知急救的流程圖、學校的運動場地有無標示急救方法。 (二) 第二部份為急救知識,根據陳思靜(2010)文獻參考心肺復甦術相 關的問卷而自擬問卷之知識量表編製而成的「急救知識」 ,每四題分成心肺. 28.

(40) 復甦術與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PRICE 及創傷出血知識,共分 12 題(表 3-3-1)。每題共有兩個選項,分別為「對」、 「錯」,主要為了解心肺復甦術 與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PRICE 及創傷出血知識、操作步驟及原理的程 度。回答正確的選項給 1 分,答錯則為 0 分,分數越高代表認知越好,分 數愈低,則反之。 (三)第三部份為急救態度,每四題分成心肺復甦術與自動體外心臟電 擊去顫器、PRICE 及創傷出血態度,採用 Likert 五分量表計分,共分 10 題 (表 3-3-1)。每題共有五個選項,分別為「非常同意」(5 分)、「同意」(4 分)、「沒意見」(3 分)、「不同意」(2 分)、「非常不同意」(1 分),得分加 總後,分數愈高代表態度愈好,分數愈低,則反之。 (四)第四部份為急救技能,每四題分成心肺復甦術與自動體外心臟電 擊去顫器、PRICE 及創傷出血技能,共分 12 題(表 3-3-1)。每題共有兩個 選項,分別為「會」(1 分)、「不會」(0 分),分數愈高代表技能愈好,分 數愈低,則反之。. 29.

(41) 表 3-3-1 急救知識、急救態度、急救技能內容項目 急救知識內容. 題號. 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1-4. 運動傷害處理原則. 5-8. 創傷止血. 9-12. 急救態度內容. 題號. 對急救的認同感. 1-6. 參與急救訓練的課程. 7-10. 急救技能內容. 題號. 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1-4. 運動傷害處理原則. 5-8. 創傷止血. 9-12. 二、預試與統計分析 為確定問卷內容是否能達成研究目的,問卷初稿擬訂後,函請指導教 授、學校衛生教育及護理系教授等五位(見附錄一) ,針對測量工具「內容 的重要性」、 「內容的適切性」、 「內容的清晰度」,逐題進行內容效度評分, 參酌審查意見及建議修改問卷後進行預試。 將專家效度信函(見附錄二)以信箱連絡或親自送達後,評分方式內 容效度指標(content validity index, CVI)評量標準(見表 3-3-2) ,每題使用 四點評尺評量,分別為 1=沒有相關;2=如果沒有修正題目則無法評估其. 30.

(42) 相關性;3=有相關,但需小幅修正;4=很有相關及敘述簡潔(Polit & Hungler, 1999;Burn&Grove, 2001)。回收專家意見後分析急救知識、急救 態度及急救技能之 CVI 值,所得的結果如表 3-3-3 及附錄五,根據審定意見, 修改問卷內容與用語,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完成預試問卷(見附錄三)。. 表 3-3-2 專家效度內容評分標準表 評. 分. 評 分. 標 準 意 涵. 1. 沒有相關. 2. 如果沒有修正題目則無法評估其相關性. 3. 有相關,但需小幅修正. 4. 很有相關及敘述簡潔. 表 3-3-3 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之 CVI 值 項. 目. CVI 值. 急救知識. 0.91. 急救態度. 0.89. 急救技能. 0.85. 31.

(43) 為了瞭解受試者填答問卷之反應及題目之適切性,先選取桃園市某國中 七、八年級各取一班,共兩班,進行施測問卷預試時間為 2015 年 3 月 9 日, 總計發出 70 份問卷,有效問卷 67 份,無效問卷 3 份(見表 3-3-4),以作為 修訂施測問卷內容之依據,以利擬定正式施測問卷。將回收預試問卷以 SPSS22.0 Window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統計分析。. 表 3-3-4 預試回收分析表 年 級. 有效問卷. 無效問卷. 合 計. 七年級. 32. 3. 35. 八年級. 35. 0. 35. 總數合計. 67. 3. 70. 三、完成正式問卷與信度考驗 依據專家學者對於問卷初稿所做之內容效度審查與修正意見、進行預 試與統計分析結果以完成正式問卷(見附錄四)。 問卷回收後,將資料輸入,以 SPSS22.0 Windows 統計套裝軟分析信度 考驗結果(表 3-3-5)。在鑑別度方面,良好的鑑別度指標值應為 0.3 以上, 研究結果顯示,急救知識試題中第 6、8、9 題的鑑別度分析介於-0.037 至 0.051 之間未達顯著,但因研究者從文獻中及專家效度重要性分析了解此三. 32.

(44) 題的重要性,因此仍保留做為知識題並未加以刪除,其餘鑑別度皆達鑑別 力,另外急救知識量表以 Cronbach’s α 值施測問卷的內部一致性為.206,而急 救態度及急救技能的分別為.726、.801,此表示內部一致性佳。. 表 3-3-5 正式問卷量表信度分析表 項目. 信度指標. 正式問卷(N=310). 急救知識. Cronbach’s α. .206. 急救態度. Cronbach’s α. .726. 急救技能. Cronbach’s α. .801. 第四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之實施步驟,包括行政聯繫與正式施測、問卷回收整理。 一、行政聯繫與正式施測 研究者與受試學校教師與行政人員取得聯繫,說明研究目的並准同 意,依各班排課情形,進行問卷正式施測的聯絡事宜,並決定問卷施 測時間為 2015 年 4 月 20 日至 4 月 23 日。 二、問卷回收整理 施測問卷回收後,先整理校訂再逐一檢查回收的問卷份數。. 33.

(45) 第五節 研究資料處理與分析 將有效問的資料編碼後,以電腦建檔,使用 SPSS for Windows 22.0 版 之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依據研究目的,採用的統計方法有: 一、描述性統計資料 利用描述性統計所呈現的頻率(人數)、百分率、平均值及標準差了解 研究對象之個人因素、環境因素、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之現況。 二、推論性統計資料 (一)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研究對象的個人因素、環境因素是否影響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 急救技能。 (二)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 研究對象的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是否具有相關性。. 34.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依據研究目的、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將結果分為五節加以探討, 依序為第一節研究對象的個人因素、環境因素之描述性分析;第二節研究 對象的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之描述性分析;第三節研究對象的 個人因素與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之影響結果;第四節研究對象 的環境因素與急救知識、急救態度與急救技能之影響結果;第五節研究對 象的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的相關情形。. 第一節 研究對象之個人因素、環境因素之描述性分析 本研究以台北市某國中 103 年度第二學期之七、八年級學生,採隨機 分層抽樣法(Random cluster sampling)進行抽樣,抽取七、八年級各六班, 合計十二班,共發 400 份問卷,回收份問卷,經檢視其回答情形,其中七 年級無效問卷為 16 份及八年級無效問卷為 74 份,有漏答視為廢卷共 90 份, 有效問卷為 310 份,有效回收率為 78.3%。 本研究將研究對象之個人因素、環境因素之描述性分析如表 4-1 所示, 依序說明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個人因素包括:性別、年級、學業成績、急救學習經驗、 受傷經驗。. 35.

(47) (一)性別 研究對象男生為 164 人(52.9%),女生為 146 人(47.1%)。 (二)年級 研究對象七年級為 184 人(59.4%),八年級為 126 人(40.6%)。 (三)學業成績 研究對象學業成績 60-70 分為 31 人(10.0%),71-80 分為 73 人(23.5 %),81-90 分為 111 人(35.8%),91 分以上為 82 人(26.5%)。 (四)急救學習經驗 1.研究對象的急救相關知識來源,國中健康與體育概論得知者 138 人 (44.5%),大眾傳播媒體得知者 119 人(38.4%),同學、親友得知者 19 人 (6.1%),其他者 32 人(10.3%)。 2.研究對象沒有上過本校的急救教育課程為 139 人(44.8%),而有上過 急救教育課程為 171 人(55.2%)。 3.研究對象曾經教過心肺復甦術(CPR、AED)者 137 人(44.2%),運動傷 害處理原則者 87 人(28.1%),創傷止血者 68 人(21.9%)。 4.研究對象中有幫忙處理急救的經驗者 31 人(10.0%),沒有幫忙處理 急救的經驗者 211 人(68.1%),以當時傷者情況,傷者太嚴重可能需要交給 專業的醫護人員,只能從旁協助者 66 人(21.3%)。. 36.

(48) 5.研究對象中有運用心肺復甦術(CPR)的實際急救經驗者 15 人(4.8 %),有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的實際急救經驗者 8 人(2.6 %),有使用運動傷害處理原則(PRICE)的實際急救經驗者 33 人(10.6%), 有使用創傷止血的實際急救經驗者 55 人(17.7%)。 (五)受傷經驗 研究對象中有受傷經驗者 305 人(98.4%),無受傷經驗者 5 人(1.6%) 。 二、研究對象之環境因素包括:知道學校有無設置 AED、知道學校是否告知 急救的流程圖、知道學校運動場地有無標示急救方法。 (一)知道學校有無設置 AED 研究對象知道 23 人(7.4%),而不知道者 179 人(57.7%)。 (二)知道學校是否告知急救的流程圖 研究對象知道者 33 人(10.6%),而不知道者 172 人(55.5%)。 (三)知道學校運動場地有無標示急救方法 研究對象知道者 109 人(35.2%),而不知道者 199 人(64.2%)。 以上研究結果顯示,在個人因素變項中,男生和女生約佔一半,男生 略高於女生;學業成績以 81-90 分佔多數、91 分以上次之;在急救學習經 驗方面,相關知識來源由國中健康與體育概論得知佔最多數、其次為大眾 傳播媒體;有上過本校的急救教育課程佔多數;研究對象學習心肺復甦術 (CPR、AED)者佔多數、運動傷害處理原則者次之;沒有幫忙處理急救的經. 37.

(49) 驗者佔最多數、以當時傷者情況,傷者太嚴重可能需要交給專業的醫護人 員,只能從旁協助者次之;使用創傷止血的實際經驗者佔最多數、使用運 動傷害處理原則的實際經驗者次之,而最少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的實際經驗者;受傷經驗者佔多數;在環境因素變項中,學校有無設置 AED 者、學校是否告知急救的流程圖及運動場地有無標示急救方法均處「不知 道」者皆佔多數。. 38.

(50) 表 4-1 研究對象之個人因素、環境因素之描述性分析(N=310) 變項名稱. 人數. 百分率. 男. 164. 52.9. 女. 146. 47.1. 七年級. 184. 59.4. 八年級. 126. 40.6. 60-70 分. 31. 10.0. 71-80 分. 73. 23.5. 81-90 分. 111. 35.8. 91 分以上. 82. 26.5. 未作答. 13. 4.2. 國中健康與體育概論. 138. 44.5. 大眾傳播媒體. 119. 38.4. 同學、親友討論. 19. 6.1. 其他. 32. 10.3. 未作答. 2. 0.6. 是. 139. 44.8. 否. 171. 55.2. 心肺復甦術. 137. 44.2. 運動傷害處理原則. 87. 28.1. 創傷止血. 68. 21.9. 性別. 年級. 學業成績. 急救學習經驗 急救教育相關知識的來源(單選). 是否上過本校的急救教育課程. 上課曾經教過哪些內容?(複選). 39.

(51) 表 4-1 研究對象之個人因素、環境因素之描述性分析(續) (N=310) 變項名稱. 人數. 百分率. 是. 31. 10.0. 否. 211. 68.1. 以當時傷者情況,傷者太嚴重可能需要交. 66. 21.3. 2. 0.6. 是. 15. 4.8. 否. 295. 95.2. 是. 8. 2.6. 否. 297. 95.8. 5. 1.6. 是. 33. 10.6. 否. 276. 89.0. 1. 0.3. 是. 55. 17.7. 否. 253. 81.6. 2. 0.6. 305. 98.4. 5. 1.6. 23. 7.4. 108. 34.8. 179. 57.7. 是否幫忙處理急救的經驗. 給專業的醫護人員,只能從旁協助 未作答 是否有運用 CPR 的實際急救經驗. 是否有使用 AED 的實際急救經驗. 未作答 是否有使用 PRICE 的實際急救經驗. 未作答 是否有使用創傷止血的實際急救經. 未作答. 受傷經驗 是 否. 知道學校有無設置 AED 有 沒有 不知道. 40.

(52) 表 4-1 研究對象之個人因素、環境因素之描述性分析(續) (N=310) 變項名稱. 人數. 百分率. 有. 33. 10.6. 沒有. 105. 33.9. 不知道. 172. 55.5. 有. 109. 35.2. 沒有. 199. 64.2. 未作答. 2. 0.6. 知道學校是否告知急救的流程圖. 知道學校運動場地有無標示急救方法. 41.

(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急救知識、急救態度、急救技能之描述性分析 此研究對象之急救知識、急救態度、急救技能之描述性分析,依序說 明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急救知識分析 急救知識共計 12 題,每題有兩個選項,分別為「對」、 「錯」。每題答 對者給 1 分,總分 12 分,得分愈高,表示急救知識愈高。其得分最高為 12, 最低 5 分,平均得分為 9.01 分,標準差為 1.45 分。由表 4-2-1 中第 2、4、 5、7、10、12 題為反向題,答題最不理想者分別為:直接加壓止血時,當 第一塊紗布濕了,拿掉後再換第二塊紗布有 96 人答對及 214 人答錯(答對 率 31.0%);在受傷後 48 小時內,每次冰敷需 30 分鐘以上有 154 人答對及 156 人答錯(答對率 49.7%);當肌肉拉傷時,宜立即熱敷以放鬆肌肉有 165 人答對及 145 人答錯(答對率 53.2%);操作心肺復甦術者時,如果傷患發生 嘔吐,施救者立即拍打傷患背部,以使嘔吐物流出有 171 人答對及 139 人 答錯(答對率 55.2%)。 歸納上述研究結果顯示,急救知識的答對率偏低,包括運動傷害處理 原則及創傷止血,此結果與 Tsuang H.A., Guo Y. L.與 Su H. J.(2001)研究學生 的運動傷害預防與處理知能普遍不足。學校教師應適當的指導學生運動安 全、運動傷害防護等急救知識,給予及時且適當的急救措施。. 42.

(54) 表 4-2-1 研究對象之急救知識答題情形 題目. 答對人數. 答錯人數. 答對率. (n). (n). (%). 292. 18. 94.2. 171. 139. 55.2. 259. 51. 83.5. 286. 24. 92.3. *5.當肌肉拉傷時,宜立即熱敷以放鬆肌肉。. 165. 145. 53.2. 6.正確使用 PRICE 方法,有助於減少不必要. 293. 17. 94.5. 154. 156. 49.7. 8.PRICE 後應至健康中心或醫院評估。. 303. 7. 97.7. 9.處理嚴重的出血傷口時,應該施予止血帶. 261. 49. 84.2. 96. 214. 31.0. 270. 40. 87.1. 244. 66. 78.7. 1.進行 CPR 時,透過看、聽、感覺來觀察傷 患的心跳情形。 *2.操作 CPR 時,若傷患發生嘔吐,立即拍 打背部,以使嘔吐物流出。 3.進行 AED 使恢復心跳及血液循環,腦細胞 有氧氣持續供應。 *4.使用 AED 電擊後,不用評估也不需持續 做胸外按壓。. 的傷害。 *7.在受傷後 48 小時內,冰敷需 30 分鐘以 上。. 或是直接壓迫以利止血。 *10.當第一塊紗布濕了,拿掉後再換第二塊 紗布。 11.鼻出血要把頭向前傾,若短時間內無法 止血,應馬上送醫。 *12.若嚴重創傷,一定要馬上擦優碘。. 題目*為反向計分題. 43.

(55) 二、研究對象之急救態度分析 急救態度共計 10 題,每題有五個選項,分別為「非常同意」、 「同 意」 、 「沒意見」 、 「不同意」 、 「非常不同意」 ,得分愈高,表示急救態度愈正 向。其得分最高為 50 分,最低 18 分,平均得分為 39.77 分,標準差為 4.24 分。由表 4-2-2 中第 3、5、6 題為反向題,得分愈高的依序為:我認為在日 常生活中,擁有急救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平均值 4.69);在學校中張貼宣 導急救流程的海報,讓我更有安全感(平均值 4.46);我認為師生都要學習 急救的技能(平均值 4.44);我認為有學習急救經驗才能幫助他人(平均值 4.25);我認為學校須定期辦理急救技能之訓練(平均值 4.20);我認為學習 心肺復甦術(CPR)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運動傷害處理原則 (PRICE)、創傷止血法,讓我更有信心掌握急救時效(平均值 4.15)。而得分 愈低的依序為:我認為學習急救是很困難且複雜的(平均值 2.53),有 58 人 非常同意、84 人同意(45.8%);我認為拯救生命或施行急救是專業醫護人員 的責任,與我無關(平均值 3.39),有 37 人非常同意、30 人同意(21.6%); 我認為只要具備急救技能的能力,不需打 119 支援(平均值 3.57),有 28 人 非常同意、52 人同意(25.8%),以上答題得分愈低,表示研究對象之急救態 度愈不好。上述研究結果顯示,得分愈高,研究對象對急救態度偏正向, 此結論與藺寶珍、王瑞霞、許貂琳(2002)、陳思靜(2010)的研究對象中對 急救有正向的態度結果是一致。. 44.

(56) 表 4-2-2 研究對象之急救態度得分情形 急救態度 題目. 非常同 意人 (%). 同意 人(%). 沒意見 不同意 人(%) 人(%). 非常不 同意人 (%). 未 作 答. 平均 標準 值 差. 排 序. 1.擁有急救的知 識是非常重要的 2.有學習急救經 驗才能幫助他人. 244 (78.7) 164 (52.9). 37 (11.9) 89 (28.7). 28 (9.0) 35 (11.3). 0. 4.69. .66. 1. 14 (4.5). 1 (0.3) 8 (2.6). 0. 4.25. 1.00. 4. *3.有具備急救 技巧的能力,不 需打 119 支援 4.學習 AED 的 操作使用,可保 障他人 的生命安全 *5.拯救生命或. 28 (9.0). 52 (16.8). 58 (18.7). 52 (16.8). 120 (38.7). 0. 3.57. 1.39. 8. 141 (45.5). 90 (29.0). 60 (19.4). 6 (9.0). 12 (3.9). 1. 4.11. 1.03. 7. 37. 30. 102. 57. 83. 1. 3.39. 1.30. 9. 施行急救是專業 醫護人員的責任 與我無關 *6.我認為學習 急救是很困 難且複雜的 7.學校須定期辦 理急救技能之訓 練. (11.9). (9.7). (32.9). (18.4). (26.8). 58 (18.7). 84 (27.1). 126 (40.6). 29 (9.4). 13 (4.2). 0. 2.53. 1.03. 10. 153 (49.4). 74 (23.9). 77 (24.8). 4 (1.3). 2 (0.6). 0. 4.20. .90. 5. 8.師生都要學習 急救的技能 9.學習急救教育 讓我更有信心掌 握急救時效 10.張貼宣導急 救流程的海報, 讓我更有安全感. 187 (49.4) 133 (42.9). 73 (23.5) 95 (30.6). 49 (15.8) 78 (25.2). 1 (0.3) 3 (1.0). 0. 0. 4.44. .76. 3. 1 (0.3). 0. 4.15. .85. 6. 200 (64.5). 53 (17.1). 56 (18.1). 1 (0.3). 0. 0. 4.46. .79. 2. 題目*為反向題. 45. 0.

(57) 三、研究對象之急救技能分析 急救技能共計 12 題,每題有兩個選項,分別為「會」、 「不會」。得分 愈高,表示急救技能愈高。其得分最高為 11 分,最低 0 分,平均得分為 6.65 分,標準差為 2.86 分。由表 4-2-3 中第 9 題為反向題,答題情形最佳的分 別為:在處理嚴重的出血傷口時,有 229 人(73.9%)會馬上施予止血帶或是 直接壓迫以利止血(平均值.74);有 222 人(71.6%)會執行保護(P)、休息 (R)、冰敷(I)、壓迫(C)及抬高(E)的急救(平均值.72);肌肉拉傷時,有 218 人(70.3%)會先冰敷,再熱敷(平均值.71)。而最低的依序為:如果傷口上有 異物,有 213 人(68.7%)會趕緊將異物拔除以利止血(平均值.31),但 95 人 不會(30.6%);當肌肉痙攣時,有 114 人(36.8%)會用力按摩 15-30 秒,在 伸展以加強該部位的肌力(平均值.37),但 194 人不會(62.6%);有 118 人 (38.1%)會做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的基本五步驟(平均值.39),但 187 人不會(60.3%)。 以上研究結果顯示,可知研究對象大多無學習 AED、運動傷害處理及創 傷止血的經驗,此結果與馬玲玲(2002)、王國明(2005)等研究對象操作技 巧較為不足,未來學校辦理急救教育訓練,給予學生實際操作心肺復甦術 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運動傷害處理原則及創傷止血等正確的急救 處理。. 46.

(58) 表 4-2-3 研究對象之急救技能得分情形 急救技能題目. 會. 不會. 人(%) 人(%) 1.操作胸外按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位置 2.CPR 的操作步驟 3.AED 的基本五步驟 4.進行 CPR 時,若沒有呼吸、意識、脈搏, 會使用 AED 5.受傷後,會執行 PRICE 的急救 6.冰敷可利用彈性繃帶包紮固定受傷處,會 同時冰敷及壓迫的效果 7.當肌肉痙攣時,用力按摩 15-30 秒,再伸 展以加強該部位的肌力 8.肌肉拉傷時,先冰敷再熱敷 *9.如果傷口上有異物時趕緊拔除以利止血 10.當受傷出血時,將患部抬至高於心臟的位 置 11.若出血量較少的情況,使用抬高傷肢止血 12.在處理嚴重的出血傷口時,馬上施予止血 帶或是直接壓迫以利止血. 題目*為反向題. 47. 154. 156. (49.7). (50.3). 175. 135. (56.5). (43.5). 118. 187. (38.1). (60.3). 162. 145. (52.3). (46.8). 222. 85. (71.6). (27.4). 186. 118. (60.0). (38.1). 114. 194. (36.8). (62.6). 218. 91. (70.3). (29.4). 213. 95. (68.7). (30.6). 203. 101. (65.5). (32.6). 184. 119. (59.4). (38.4). 229. 79. (73.9). (25.5). 未作. 平均. 標準. 排. 答. 值. 差. 序. 0. .50. .50. 9. 0. .56. .50. 7. 5. .39. .49. 10. 3. .53. .50. 8. 3. .72. .45. 2. 6. .61. .49. 5. 2. .37. .48. 11. 1. .71. .46. 3. 2. .31. .46. 12. 6. .67. .47. 4. 7. .60. .49. 6. 2. .74. .44. 1.

(59) 第三節 研究對象的個人因素與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之 影響結果 為了解研究對象的急救知識、急救態度及急救技能是否因個人因素而 有差異,將個人因素的變項之性別、年級、學業成績、急救學習經驗、受 傷經驗等進行單因子變異數(one-way ANOVA)分析結果。 一、個人因素與急救知識之關係 由表 4-3-1 可知,在性別方面,男生平均數為 8.95 分、標準差 1.47 分; 女生平均數為 9.08 分、標準差 1.44 分,研究顯示性別之不同而沒有顯著差 異(F=.625) 。在年級方面,研究對象七年級平均數為分 8.80 分、標準差 1.46 分;八年級平均數為 9.32 分、標準差 1.40 分,兩組呈顯著差異(F=9.56, P<.01),發現研究對象八年級的急救知識比七年級好。在學業成績方面, 60-70 分平均數為 9.03 分、標準差 1.82 分;71-80 分平均數為 8.92 分、標 準差 1.43 分;81-90 分平均數為 9.17 分,標準差 1.37 分;90 分以上平均數 為 8.96 分、標準差 1.47 分,研究顯示學業成績與急救知識無顯著差異 (F=.542)。在是否上過本校的急救教育知識課程方面,有上過急救教育課 程平均數為 9.24 分,標準差 1.38 分,結果與急救知識有顯著差異(F=6.51, P<.01)。是否幫忙處理急救的經驗方面,有幫忙處理急救的經驗者平均數 為 8.94 分、標準差 1.34 分;沒有幫忙處理急救的經驗者平均數為 9.05 分、 標準差 1.49 分;以當時傷者情況而定,只能從旁協助者平均數為 8.97 分、. 48.

(60) 標準差 1.39 分,研究顯示是否幫忙處理急救的經驗與急救知識並沒有顯著 差異(F=.143) 。研究對象是否運用心肺復甦術(F=.893) 、是否使用自動體 外心臟電擊去顫器(F=.260)、是否使用運動傷害處理原則(F=.203)及是 否使用創傷止血(F=3.58)與其急救知識皆無顯著差異。. 49.

(61) 表 4-3-1 研究對象的個人因素與急救知識相關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變項名稱. 人 數. 平均值. 標準差. F值. 164 146. 8.95 9.08. 1.47 1.44. .625. 184 126. 8.80 9.32. 1.46 1.40. 9.56**. 31. 9.03. 1.82. .542. 73 111 82. 8.92 9.17 8.96. 1.43 1.37 1.47. 139 171. 9.24 8.82. 1.38 1.49. 6.51**. 31 211. 8.94 9.05. 1.34 1.49. .143. 66. 8.97. 1.39. 15 295. 8.67 9.03. 1.29 1.46. 事後比較. 性別 (1)男 (2)女. 年級 (1)七年級 (2)八年級. 學業成績 (1)60-70 分 (2)71-80 分 (3)81-90 分 (4)91 分以上. 急救學習經驗 是否上過本校的急救教育課 程 (1)是 (2)否 是否幫忙處理急救的經驗 (1)是 (2)否 (3)以當時傷者情況,傷者 太嚴重,可能需要交給 專業的醫護人員,只能 從旁協助 是否有運用 CPR 的實際急救 經驗 (1)是 (2)否. 50. .893. (2)>(1).

(62) 表 4-3-1 研究對象的個人因素與急救知識相關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續) 變項名稱. 人 數. 平均值. 標準差. F值. (1)是. 8. 8.75. 1.39. .260. (2)否. 297. 9.02. 1.46. (1)是. 33. 9.12. 1.39. (2)否. 276. 9.00. 1.47. (1)是. 55. 9.35. 1.49. (2)否. 253. 8.94. 1.44. 305. 9.02. 1.45. 5. 8.40. 1.82. 事後比較. 是否有使用 AED 的實際急救 經驗. 是否有使用 PRICE 的實際急 救經驗 .203. 是否有使用創傷止血的實際 急救經驗 3.58. 受傷經驗 (1)是 (2)否. .902. 註:**P<.01 二、個人因素與急救態度之關係 由表 4-3-2 研究顯示,在性別(F=1.88)、年級(F=.833)、學業成績 (F=1.02) 、是否上過本校的急救教課程(F=.023) 、是否幫忙處理急救的經 驗(F=1.59)、是否運用心肺復甦術、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運動傷害 處理原則及創傷止血(F=.159;F=.848;F=.224;F=2.41) ,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對象之個人因素與其急救態度並沒有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51.

(63) 表 4-3-2 研究對象的個人因素與急救態度相關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變項名稱. 人 數. 平均值. 標準差. F值. (1)男. 164. 39.46. 4.61. 1.88. (2)女. 146. 40.12. 3.75. (1)七年級. 184. 39.59. 4.41. (2)八年級. 126. 40.43. 3.96. (1)60-70 分. 31. 39.32. 2.60. (2)71-80 分. 73. 39.79. 2.47. (3)81-90 分. 111. 39.73. 2.84. (4)91 分以上. 82. 40.60. 3.14. 139. 39.73. 4.37. 171. 39.81. 4.14. 31. 40.55. 4.66. 211. 39.47. 4.27. 66. 40.32. 3.93. 15. 40.22. 4.49. 295. 39.75. 4.23. 性別. 年級 .833. 學業成績 1.02. 急救學習經驗 是否上過本校的急救教育課 程 (1)是 (2)否. .023. 是否幫忙處理急救的經驗 (1)是 (2)否 (3)以當時傷者情況,傷者. 1.59. 太嚴重,可能需要交給 專業的醫護人員,只能 從旁協助 是否有運用 CPR 的實際急救 經驗 (1)是 (2)否. 52. .159. 事後比較.

(64) 表 4-3-2 研究對象的個人因素與急救態度相關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續) 變項名稱. 是否有使用 AED 的實際急救 經驗 (1)是 (2)否 是否有使用 PRICE 的實際急 救經驗 (1)是 (2)否 是否有使用創傷止血的實際 急救經驗 (1)是 (2)否. 人 數. 平均值. 標準差. F值. 8 297. 38.38 39.77. 1.51 4.29. .848. 33. 40.09. 4.28. .224. 276. 39.72. 4.24. 55. 40.56. 3.97. 253. 39.59. 4.29. 305 5. 39.78 39.60. 4.22 5.81. 事後比較. 2.41. 受傷經驗 (1)是 (2)否. .009. 三、個人因素與急救技能之關係 由表 4-3-3 可知,性別、學業成績之不同而無顯著差異。研究顯示因年 級(F=132.51,P<.001)、是否上過本校的急救教育課程(F=105.15,P <.001) 、是否幫忙處理急救者(F=7.26,P<.01) ,研究顯示大多有幫忙處 理急救的經驗與急救技能有顯著差異。實際急救經驗的研究顯示,運用心 肺復甦術、使用運動傷害處理原則及使用創傷止血皆與急救技能有統計上 的顯著差異(分別為 F=4.70,P<.05;F=14.75,P<.001;F=40.76,P<.001) 。. 53.

(65) 表 4-3-3 研究對象的個人因素與急救技能相關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變項名稱. 人 數. 平均值. 標準差. F值. (1)男. 164. 6.76. 2.88. .581. (2)女. 146. 6.51. 2.84. (1)七年級. 184. 5.35. 2.44. (2)八年級. 126. 8.54. 2.34. (1)60-70 分. 31. 7.19. 2.60. (2)71-80 分. 73. 6.99. 2.47. (3)81-90 分. 111. 6.35. 2.84. (4)91 分以上. 82. 6.90. 3.14. (1)是. 139. 8.24. 2.48. (2)否. 171. 5.35. 2.47. (1)是. 31. 8.26. 3.53. (2)否. 211. 6.30. 2.87. (3)以當時傷者情況,傷者. 66. 7.02. 2.75. (1)是. 15. 8.20. 3.17. (2)否. 295. 6.57. 2.83. 事後比較. 性別. 年級 132.51***. 學業成績 1.25. 急救學習經驗 是否上過本校的急救教育課 程 105.15***. 是否幫忙處理急救的經驗 7.26**. 太嚴重,可能需要交給 專業的醫護人員,只能 從旁協助 是否有運用 CPR 的實際急救 經驗. 54. 4.70*. (2)>(1).

(66) 表 4-3-3 研究對象的個人因素與急救技能相關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續) 變項名稱. 人 數. 平均值. 標準差. F值. (1)是. 8. 8.50. 2.33. 3.47. (2)否. 297. 6.59. 2.87. (1)是. 33. 8.42. 2.25. (2)否. 276. 6.44. 2.86. (1)是. 55. 8.76. 2.17. (2)否. 253. 6.20. 2.80. 305. 6.69. 2.86. 5. 4.00. 1.22. 是否有使用 AED 的實際急救 經驗. 是否有使用 PRICE 的實際急 救經驗 14.75***. 是否有使用創傷止血的實際 急救經驗 40.76***. 受傷經驗 (1)是 (2)否. 註:*P<.05 **P<.01 ***P<.001. 55. 4.39*. 事後比較.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eople of lesser capacities had to learn Hinayana teachings first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ir intellectual power before they turned to Mahayana; the result was the gradual doctrine.

Since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has authored a large quantity of publications,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first few chapters in the first volume of the Hundred Saying Series

Shen Hui was one of Huineng's students, he had great contribution to setting of Huineng's position as the Sixth Patriarch of Chan School and enlarging the influence of South Sect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2, total spending and per-capita spending of visitors were extrapolated from 43,000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from the Visitor Expenditure

1.1.3 In an effort to provide affordable and quality KG education to all eligible children,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In this study, we compute the band structures for three types of photonic structures. The first one is a modified simple cubic lattice consisting of dielectric spheres on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ε-insensitive loss function, ε-smooth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moothing Newton algorithm..

“Women learning Buddhism” from The Bodhisattva with the former published in 1937 by Bodhi Vihara of Wuchang School of Nuns as China’s first Buddhist reading material desig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