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河南板頭曲琵琶音樂之探析與詮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河南板頭曲琵琶音樂之探析與詮釋"

Copied!
17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表演與傳承組 詮釋報告. 河南板頭曲琵琶音樂之探析與詮釋 A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Henan Bantou qu(Preludes to Henan Tunes) Pipa Music. 指導教授:許牧慈 教授 研究生:吳璟婷 撰. 中華民國一零六年八月.

(2) 摘要 在中國各地發展出不同的弦索樂種,特色濃厚的河南板頭曲便是其中之一, 現已知有百餘首河南板頭曲。然而,在琵琶獨奏曲目中,河南板頭曲的運用,較 廣為人知的卻僅有林石城編配的三首曲目。在 2012 年《中州曹派琵琶曲集錦》出 版了二十三首曹東扶整理的河南板頭曲後,逐漸受到較多人重視。 本文探討河南板頭曲在琵琶曲的運用,因其風格濃厚的音樂特色,帶給琵琶 不同的演奏技巧、韻味及音響效果。首先探討河南板頭曲的歷史與發展,研究音 樂特色與當地方言的關聯性,整理其音樂特色。再聚焦在河南板頭素材在琵琶曲 目發展的歷史、演奏方法與音樂特色,並揀選出八首河南板頭琵琶曲,最後進行 整理與分析,試著藉此梳理出河南板頭素材琵琶曲的定位。 希望藉由本文的撰寫,能讓琵琶演奏者深入了解河南板頭曲的背景知識,掌 握河南板頭曲琵琶音樂風格的演奏,並能夠幫助作曲家理解相關內容與音樂特 色,創作出更多更優質的音樂作品。. 關鍵字:琵琶、河南板頭曲、中州琵琶、曹東扶、林石城. i.

(3) Abstract In China to develop a different String of Music,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Henan Bantou qu is one of the music, is now known to have more than 100 Henan Bantou qu. However, in the Pipa pieces, the use of Henan Bantou qu, more widely known but only Lin, Shi-Cheng allocated three tracks. In 2012, "Zhongzhou Cao Pipa Collection" published twenty-three Cao, Tung-Fu finishing Henan Bantou qu, gradually by more people attention.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use of Henan Bantou qu in the Pipa pieces, because of its strong style of music features, to give the Pipa different techniques, timbres, and sound effects. First of all, it discusse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Henan Bantou qu,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l dialect, and arranges the mus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focus on the Henan Bantou qu in the development of Pipa playing history, techniques and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lected eight Henan Bantou qu Pipa pieces, and finally finishing and analysis, try to sort out the Henan Bantou qu Pipa pieces Positioning. It is hoped that by the writing of this study, it will let the Pipa players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Henan Bantou qu, master the performance of Henan Bantou qu Pipa pieces, and can help composers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content and music characteristics, to create more High quality music works. Keywords:Pipa; Henan Bantou qu; Zhongzhou pipa; Cao, Tung-Fu; Lin, Shi-Cheng. ii.

(4) 目錄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目錄 ................................................................................................................................. iii 圖目錄 .............................................................................................................................. v 表目錄 .............................................................................................................................. v 譜目錄 ............................................................................................................................. v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價值 ........................................................................................ 7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方法 ........................................................................................ 9 第二章 河南板頭曲概述 ............................................................................................... 13 第一節 河南地方音樂溯源與發展 ...................................................................... 13 第二節 河南板頭曲溯源與發展 .......................................................................... 16 第三節 河南板頭曲的音樂特徵 .......................................................................... 19 第四節 河南板頭曲運用於其他器樂曲 .............................................................. 29 第三章 河南板頭曲運用於琵琶曲 ............................................................................... 39 第一節 河南板頭曲運用於琵琶曲之溯源與發展 .............................................. 39 第二節 河南板頭曲風格琵琶曲目列舉與概述 .................................................. 42 第三節 曹東扶與林石城之音樂背景 .................................................................. 45 第四節 河南板頭曲琵琶演奏特色 ...................................................................... 50 第四章 河南板頭曲琵琶音樂之作品分析 ................................................................... 52 第一節 《陳杏元和番》 ...................................................................................... 52 一、樂曲解說 ................................................................................................ 52 二、樂曲分析 ................................................................................................ 54 三、曹譜演奏詮釋 ........................................................................................ 58 四、林譜演奏詮釋 ........................................................................................ 67 五、《陳杏元和番》兩譜演奏比較 .............................................................. 75 第二節 《蘇武思鄉》 .......................................................................................... 84 一、樂曲解說 ................................................................................................ 84 二、樂曲分析 ................................................................................................ 84 三、曹譜演奏詮釋 ........................................................................................ 89 四、林譜演奏詮釋 ........................................................................................ 97 五、《蘇武思鄉》兩譜演奏比較 ................................................................ 100 第三節 《高山流水》 ........................................................................................ 108 一、樂曲解說 .............................................................................................. 108 二、樂曲分析 .............................................................................................. 108 三、曹譜演奏詮釋 ...................................................................................... 113 iii.

(5) 四、林譜演奏詮釋 ...................................................................................... 118 五、《高山流水》兩譜演奏比較 ................................................................ 122 第四節 《上樓》 ................................................................................................ 128 一、樂曲解說 .............................................................................................. 128 二、樂曲分析 .............................................................................................. 128 三、演奏詮釋 .............................................................................................. 131 第五節 《下樓》 ................................................................................................ 136 一、樂曲解說 .............................................................................................. 136 二、樂曲分析 .............................................................................................. 136 三、演奏詮釋 .............................................................................................. 138 第六節 《小飛舞》 ............................................................................................ 142 一、樂曲解說 .............................................................................................. 142 二、樂曲分析 .............................................................................................. 142 三、演奏詮釋 .............................................................................................. 144 第七節 《大救駕》 ............................................................................................ 148 一、樂曲解說 .............................................................................................. 148 二、樂曲分析 .............................................................................................. 148 三、演奏詮釋 .............................................................................................. 151 第八節 《唧唧咕》 ............................................................................................ 153 一、樂曲解說 .............................................................................................. 153 二、樂曲分析 .............................................................................................. 153 三、演奏詮釋 .............................................................................................. 155 第五章 結論 ................................................................................................................. 158 參考資料 ...................................................................................................................... 160. iv.

(6) 圖目錄 【圖 1-1】研究步驟圖 .................................................................................................. 11 表目錄 【表 2-1】普通話與河南話調值比較 .......................................................................... 21 【表 2-2】《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河南卷》合奏曲目整理 ............................ 31 【表 2-3】《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河南卷》琵琶曲目整理 ............................ 31 【表 2-4】《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河南卷》古箏曲目整理 ............................ 31 【表 2-5】《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河南卷》三弦曲目整理 ............................ 35 【表 2-6】《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河南卷》泌胡曲目整理 ............................ 37 【表 3-1】三個譜集板式比較表 .................................................................................. 43 【表 4-1】《陳杏元和番》樂曲結構表 ........................................................................ 55 【表 4-3】《蘇武思鄉》樂曲結構表 ............................................................................ 85 【表 4-4】《蘇武思鄉》版本比較表 ............................................................................ 89 【表 4-5】《高山流水》樂曲結構表 .......................................................................... 109 【表 4-6】《高山流水》版本比較表 .......................................................................... 113 【表 4-7】《上樓》樂曲結構表 .................................................................................. 129 【表 4-8】《上樓》版本比較表 .................................................................................. 131 【表 4-9】《下樓》樂曲結構表 .................................................................................. 137 【表 4-10】《下樓》版本比較表 ................................................................................ 138 【表 4-11】《小飛舞》樂曲結構表 ............................................................................ 143 【表 4-12】《小飛舞》版本比較表 ............................................................................ 144 【表 4-13】《大救駕》樂曲結構表 ............................................................................ 149 【表 4-14】《大救駕》版本比較表 ............................................................................ 151 【表 4-15】《唧唧咕》樂曲結構表 ............................................................................ 154. v.

(7) 譜目錄 【譜例 2-1】河南板頭曲音階 ...................................................................................... 25 【譜例 2-2】八度音型 .................................................................................................. 26 【譜例 2-3】商角徵三音開頭 ...................................................................................... 27 【譜例 2-4】商徵宮三音跳進 ...................................................................................... 27 【譜例 2-5】連續級進音程 .......................................................................................... 28 【譜例 4-1】《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1-2 小節 ................................................. 55 【譜例 4-2】《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38 小節 .................................................. 56 【譜例 4-3】《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1-8 小節變宮音顫音至宮音 ................. 56 【譜例 4-4】《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31-35 小節宮音下滑至變宮音 ............. 56 【譜例 4-5】《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23-30 小節直推後下行級進音型 ......... 57 【譜例 4-6】《曹譜》的《陳杏元和番》同音旋律及動機尾句 ................................ 59 【譜例 4-7】《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1-4 小節滑音 ......................................... 62 【譜例 4-8】《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7 小節輪指變化 .................................... 62 【譜例 4-9】《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17-18 小節八分音符斷音演奏 ............. 63 【譜例 4-10】《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19 小節升F音推高至 G 音演奏 ........ 63 【譜例 4-11】《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23-24 小節 ........................................... 63 【譜例 4-12】《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23-30 小節 ........................................... 64 【譜例 4-13】《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36-43 小節 e 句 ................................... 64 【譜例 4-14】《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44-45 小節 ........................................... 65 【譜例 4-15】《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48 小節 ................................................ 65 【譜例 4-17】《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50-51 小節 ........................................... 66 【譜例 4-18】《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63-68 小節 coda .................................. 66 【譜例 4-19】《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1 小節 .................................................. 67 【譜例 4-21】《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3 小節 .................................................. 68 【譜例 4-22】《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4 小節 .................................................. 69 【譜例 4-23】《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5 小節 .................................................. 69 【譜例 4-24】《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6 小節 .................................................. 69 【譜例 4-25】《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7 小節 .................................................. 70 【譜例 4-26】《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8 小節 .................................................. 70 【譜例 4-27】《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14 小節 ................................................ 70 【譜例 4-28】《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15 小節 ................................................ 71 【譜例 4-29】《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17-18 小節 ........................................... 71 【譜例 4-30】《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19-20 小節 ........................................... 72 【譜例 4-31】《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21 小節 ................................................ 72 【譜例 4-32】《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23-24、27-28 小節 ............................. 73 【譜例 4-33】《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29-30 小節 ........................................... 73 【譜例 4-34】《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34 小節 ................................................ 74 【譜例 4-35】《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36-43 小節 ........................................... 74 【譜例 4-36】《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41-44 小節速度變化 ........................... 75 【譜例 4-37】《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63-68 小節速度變化 ........................... 75 【譜例 4-38】《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17-30 小節 B、C 句第一次旋律 ........ 76 【譜例 4-39】《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44-57 小節 B、C 句第二次旋律再現 77 vi.

(8) 【譜例 4-40】《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44-57 小節 B、C 句第二次旋律再現 78 【譜例 4-41】《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3-4 小節譜面及實際演奏對照 ........... 79 【譜例 4-42】《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3 小節 .................................................. 79 【譜例 4-43】《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23-30 小節 ........................................... 80 【譜例 4-44】《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17-20 小節 ........................................... 81 【譜例 4-45】《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23-30 小節 ........................................... 81 【譜例 4-46】《河南卷》的《陳杏元和番》第 6、31、60 小節 .............................. 82 【譜例 4-47】《林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6、31、60 小節 .................................. 82 【譜例 4-48】《曹譜》的《陳杏元和番》第 6、31、60 小節 .................................. 82 【譜例 4-49】《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1-3 小節 a 句前動機延音效果 ............... 86 【譜例 4-50】《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4-8 小節 a 句後動機 ............................... 86 【譜例 4-51】《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4-8 小節 a 句後動機實音節奏 ............... 87 【譜例 4-52】《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9-16 小節 a’句 ......................................... 87 【譜例 4-53】《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33-44 小節腹段 c 句連續重複音型推拉音 ........................................................................................................................................ 87 【譜例 4-54】《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53-68 小節尾段連續重複音型推拉音 ... 88 【譜例 4-55】《曹譜》的《蘇武思鄉》全曲 .............................................................. 90 【譜例 4-56】《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1-8 小節輪指、漣音、上滑音 ............... 93 【譜例 4-57】《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9-16 小節 ................................................. 94 【譜例 4-58】《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17-32 小節 ............................................... 95 【譜例 4-59】《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33-44 小節 ............................................... 96 【譜例 4-60】《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45-52 小節 ............................................... 96 【譜例 4-61】《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53-68 小節 ............................................... 97 【譜例 4-62】《林譜》的《蘇武思鄉》全曲 .............................................................. 98 【譜例 4-63】《林譜》的《蘇武思鄉》第 17-19 小節 ............................................. 102 【譜例 4-64】《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17-19 小節 ............................................. 102 【譜例 4-65】《林譜》的《蘇武思鄉》第 41-42 小節 ............................................. 102 【譜例 4-66】《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41-42 小節 ............................................. 102 【譜例 4-67】《林譜》的《蘇武思鄉》第 57-58 小節 ............................................. 103 【譜例 4-68】《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57-58 小節 ............................................. 103 【譜例 4-69】《林譜》的《蘇武思鄉》第 21-23 小節上滑音和顫音 ..................... 103 【譜例 4-70】《林譜》的《蘇武思鄉》第 8 小節「擻」和泛音 ............................ 104 【譜例 4-71】《林譜》的《蘇武思鄉》第 36 小節「打」 ...................................... 104 【譜例 4-72】《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2-4 小節漣音、「擻」、上滑音 ............. 104 【譜例 4-73】《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16 小節下滑音 ...................................... 104 【譜例 4-74】《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37 小節速迴音 ...................................... 105 【譜例 4-75】《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37、40 小節漸強 .................................. 105 【譜例 4-76】《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55-58 小節漸強 ..................................... 105 【譜例 4-77】《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15-16 小節尾句漸弱 ............................. 106 【譜例 4-78】《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51-52 小節尾句漸弱 ............................. 106 【譜例 4-79】《林譜》的《蘇武思鄉》第 9-16 小節 ............................................... 106 【譜例 4-80】《曹譜》的《蘇武思鄉》第 9-16 小節 ............................................... 107 【譜例 4-81】《高山流水》A 段 a 句第 1-8 小節與 a’句第 9-16 小節換頭換尾重複 ...................................................................................................................................... 110 vii.

(9) 【譜例 4-82】《高山流水》B 段 b 句第 17-24 小節與 b’句第 33-44 小節換尾重複 ...................................................................................................................................... 111 【譜例 4-83】《高山流水》C 段 d 句第 45-52 小節與 d’句第 61-68 小節換頭重複 ...................................................................................................................................... 112 【譜例 4-84】《曹譜》的《高山流水》第 2 小節第 2 拍實際演奏......................... 114 【譜例 4-85】《曹譜》的《高山流水》第 8-9 小節滑音實際演奏 ......................... 114 【譜例 4-86】《曹譜》的《高山流水》承段第 18 小節滑音實際演奏 .................. 115 【譜例 4-87】《曹譜》的《高山流水》承段第 29-31 小節掃輪拂 ......................... 115 【譜例 4-88】《曹譜》的《高山流水》承段第 34 小節滑音實際演奏 .................. 115 【譜例 4-89】《曹譜》的《高山流水》承段第 35 小節滑音 .................................. 116 【譜例 4-90】《曹譜》的《高山流水》承段第 38-43 小節 ..................................... 116 【譜例 4-91】《曹譜》的《高山流水》轉段第 49-51 小節 ..................................... 117 【譜例 4-92】《曹譜》的《高山流水》轉段第 58-59 小節 ..................................... 117 【譜例 4-93】《曹譜》的《高山流水》轉段第 65-67 小節 ..................................... 117 【譜例 4-94】《林譜》的《高山流水》起段第 1-3 小節 ......................................... 118 【譜例 4-95】《林譜》的《高山流水》起段第 6-8 小節 ......................................... 119 【譜例 4-96】《林譜》的《高山流水》起段第 13-14 小節 ..................................... 119 【譜例 4-97】《林譜》的《高山流水》承段第 17-20 小節 ..................................... 120 【譜例 4-98】《林譜》的《高山流水》承段第 25-26 小節 ..................................... 120 【譜例 4-99】《林譜》的《高山流水》轉段第 49-53 小節 ..................................... 121 【譜例 4-100】《林譜》的《高山流水》轉段第 58-59 小節 ................................... 121 【譜例 4-101】《林譜》的《高山流水》轉段第 61 小節 ........................................ 122 【譜例 4-102】《林譜》的《高山流水》合段第 83-87 小節 ................................... 122 【譜例 4-103】《曹譜》《高山流水》第 1-4 小節 ..................................................... 123 【譜例 4-104】《林譜》《高山流水》第 1-4 小節 ..................................................... 123 【譜例 4-105】《曹譜》《高山流水》第 33-44 小節 ................................................. 124 【譜例 4-106】《林譜》《高山流水》第 33-44 小節 ................................................. 124 【譜例 4-107】《曹譜》《高山流水》第 25、26 小節 .............................................. 125 【譜例 4-108】《曹譜》《高山流水》第 18 小節 ...................................................... 125 【譜例 4-109】《林譜》《高山流水》第 76 小節 ...................................................... 125 【譜例 4-110】《林譜》《高山流水》第 34 小節 ...................................................... 125 【譜例 4-111】《曹譜》《高山流水》第 17 小節....................................................... 126 【譜例 4-112】《曹譜》《高山流水》第 27 小節 ...................................................... 126 【譜例 4-113】《林譜》《高山流水》第 27 小節 ...................................................... 126 【譜例 4-114】《曹譜》《高山流水》第 29-31 小節 ................................................. 127 【譜例 4-115】《林譜》《高山流水》第 25-32 小節 ................................................. 127 【譜例 4-116】《曹譜》的《上樓》附點音型 .......................................................... 130 【譜例 4-117】《曹譜》的《上樓》第 15 小節變宮音做經過音 ............................ 130 【譜例 4-118】《曹譜》的《上樓》第 1-16 小節 ..................................................... 132 【譜例 4-119】《曹譜》的《上樓》第 17-68 小節 ................................................... 134 【譜例 4-120】《曹譜》的《下樓》全曲 .................................................................. 139 【譜例 4-121】《曹譜》的《小飛舞》全曲 .............................................................. 145 【譜例 4-122】《曹譜》的《大救駕》第 9-14 及第 17-23 小節改變節奏的強弱規律 ...................................................................................................................................... 150 viii.

(10) 【譜例 4-123】《曹譜》的《大救駕》第 36 小節 .................................................... 150 【譜例 4-124】《曹譜》的《大救駕》全曲 .............................................................. 152 【譜例 4-125】《曹譜》的《唧唧咕》全曲 .............................................................. 156. ix.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筆者自小學習琵琶,對河南板頭曲的初次接觸,源自國中時期所學習的《高山流水》 一曲,此曲是河南板頭曲中的經典之作,當時只覺得是一首需要強而有力的指力,才能 勝任的一首樂曲。尤其是左手運用了極大量的推拉弦技巧,對演奏是十分艱難的挑戰。 大學時期某日偶然在一本古箏譜集中,發現了《高山流水》一曲,與琵琶名曲相同 的曲名,立即吸引了筆者的目光,除了馬上請學姊演奏一番,筆者自己也在興致勃勃下, 以琵琶加入演奏相同的旋律,一曲奏畢後兩人更互相討論許久,從此種下了日後深入研 究的契機。 以演奏形式上,細探河南板頭曲風格的琵琶曲,左手的指法運用了大量的推、拉、 吟、揉、綽、注……等,出現的頻率高,並有不同音程的變化;右手可藉由位置上的移 動,使音色在兩手互相搭配下有多種變化,並且形成豐富而獨特的風格,再加上河南板 頭曲,可獨奏也可合奏,並且具有讓演奏者自由即興、加花的特性。因此對於風格、技 法習得,以及即興、加花的能力,皆值得琵琶演奏者研究一番。 綜觀近代琵琶樂曲創作,筆者認為以創作手法來看,可粗略的分成兩類,一是利用 現代西洋技法的創作,二是用傳統和聲、調式所作的創作;若以旋律創作而言,可大致 分成兩類,一是作者自創動機的作品,二是以地方音樂為素材的作品。(至於該如何將 琵琶樂曲有系統的分類,是一件大工程,有專門的論文在探討此命題,1不是本論文的重 點,在此不多述。) 河南板頭曲是很典型的地方音樂,因時空背景的關係,近代已極少人會彈奏甚至是 回復原樣,甚為可惜;不過幸好,被曹東扶大量的運用在古箏作品上,並形成一個古箏 1. 許牧慈, 〈傳統琵琶曲目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論文,2011) 。 1.

(12) 的派別;河南板頭曲在琵琶作品上的運用相較之下,較無古箏那麼蓬勃,有文獻討論者 少,關於琵琶在河南板頭曲演奏的論文研究,兩岸四地僅有兩篇碩士論文研究河南板頭 曲琵琶演奏詮釋,台灣目前也尚無論文研究。近年來經曹東扶後人的努力,開始有系統 地出版相關期刊、樂譜及有聲資料,篇幅皆不長。而針對河南板頭曲素材在琵琶獨奏音 樂中的運用,依然尚無出現系統性的研究。基於對琵琶音樂與河南板頭曲的強烈喜愛, 筆者認為必須以此為主題展開研究與歸納,並藉以一窺河南板頭曲的獨特樣貌。 王耀華針對中國傳統音樂是這樣定義的:「中國傳統音樂指的是中國人運用本民族 固有方法、採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徵的音樂,其中不僅包 括在歷史上產生、世代相傳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含當代中國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創作 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態特徵的音樂作品。2」 從以上這段話,提出了所謂傳統音樂,還有「創造」與「傳承」的涵義在裡面。雖 然作者並未直接講明其所指是世代傳承下來的經典作品,還是當代作曲家承襲古風之 作,皆可看出中國傳統音樂中,同時具備傳承及創造的特性。換言之,當一首樂曲被創 造出來,就需要不斷的被演奏、傳頌、口傳心授、手抄記譜;到了現今社會,拜科技發 達所賜,除了以上方法,藉由印刷、錄音、錄影的方式,皆可保存並繼承中國傳統音樂, 再有人創造新曲,不斷的依著循環,世代傳承下去。反之,若無人照著這個循環去運轉, 則中國傳統音樂也將消失。 琵琶音樂在中國歷史上,多與地方生活、地方樂種緊密相關,而身為一名琵琶演奏 者,被師長們辛勤的手把手教導與鞭策,很自然地就肩負著傳承的責任與事實。雖自身 無法新創琵琶樂曲,但看到諸位前人為琵琶演奏藝術所做的努力,這份努力與這股熱情 更不因相隔一紙譜曲,或是相傳代代人而有所削弱,這股溫度仍能直接傳達給我們演奏. 2. 王耀華、杜亞雄, 《中國傳統音樂概論》(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3。 2.

(13) 者或學習者,再傳達給聽者。因此,筆者開始思考,自己究竟能做些什麼,讓琵琶演奏 藝術得以保存、傳承;也希望能夠藉由本研究,間接讓有志於創作琵琶曲的作曲家,提 供有利的資料參考,進而產出新的甚至是優秀的琵琶作品。 因上述種種動機,筆者期盼透過本研究,達成以下目的: 一、整理並瞭解河南板頭曲的背景、發展與特色。 二、梳理河南板頭曲在琵琶樂曲運用的背景、發展與特色。 三、剖析河南板頭曲琵琶演奏詮釋的特色。 四、透過分析交叉對比,梳理多方的見解,試圖建構出筆者的個人詮釋。 五、藉此研究,能提供一些河南板頭曲的演奏參考,給創作者作為素材。 第二節 文獻探討 依照此節,在文獻的整理上,將根據本論文的架構內容分成三大部分:河南音樂及 河南板頭曲理論研究、河南板頭曲器樂研究、音樂曲譜收集。再依不同的資料類型做劃 分,主要分成這幾項:中文專書、樂曲曲譜、學位論文、期刊論文,主要內容如下: 一、河南音樂及河南板頭曲理論研究的中文專書、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 分析河南板頭曲的音樂特色時,需要研究音樂、文化、語言與聲調的關係,在此筆 者參考了楊蔭瀏《語言與音樂》中主張,語言與音樂的關係是相輔相成,聲樂發展作為 器樂發展的的基礎,爾後器樂逐漸脫離了聲樂,但並不能完全脫離聲樂的音樂語彙,3由 此來應照著各地音樂與語言密不可分的關係;章鳴《語言音樂學綱要》也提到,音樂受 到方音的制約或影響,形成特有的風格,而方音與音樂的關係,也是許多專家研究的方 向,進而產生許多韻書,可做為寫詞、選韻和表演時唱念的依據;4再藉由張启煥、陳天. 3. 楊蔭瀏, 《語言與音樂》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86-91。. 4. 章鳴, 《語言音樂學綱要》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 ,86-91。 3.

(14) 福、程儀合著的《河南方言研究》中,分析河南省各縣市方言的分析、調類分類、調值 比較,5來符應方言對於河南板頭曲旋律有著極獨特的河南風格。 專門在論述河南音樂的專書甚少,有談到河南板頭曲的專書,幾乎多以小篇幅的方 式在闡述。在參考論著中,李書印《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河南卷上下冊》以大篇 幅詳細介紹河南板頭曲,專門針對河南器樂音樂發展做綜觀性的介紹及論述,鞏固了筆 者對於河南板頭曲知識的全面理解,此專書記錄了多首的河南板頭曲合奏、器樂的采風 打譜,提供筆者對於河南板頭曲琵琶曲演奏分析的參照,是本論文研究河南板頭曲最主 要的參考資料;6辛秀、長溪的《大調曲子初探》中,清楚的解釋板頭曲的形式、功能, 並做了曲目板式整理,對於極具爭議的河南板頭曲的由來,還是抱持著無法考據的角度 看待;7《中國藝術教育大系-音樂卷-中國傳統音樂概論》此書嘗試從古代文獻中找尋相 關線索,推論出河南板頭曲的源由,試圖找出汴梁小曲、鼓子曲、板頭曲的一些關聯; 8. 葉棟《民族器樂的體裁與形式》對河南板頭曲有些基礎論述之外,對八板有詳細分析,. 並將河南板頭曲與八板相互對應做曲式分析,提供筆者在本研究的曲式分析角度上,啟 發一些想法;9高厚永《民族器樂概論》,本論文主要參考其對板頭曲的特點整理,以及 曲式分析架構的部分,並試圖用此書中提出的項目,去分析歸納河南板頭素材琵琶演奏 的特點。10在學位論文方面,楊麗莉的〈河南板頭曲音樂研究〉 ,以作曲的角度,去剖析、. 5. 張启煥、陳天福、程儀, 《河南方言研究》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3) ,59-275;354-356。. 6. 李書印, 《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河南卷》(北京:中國 ISBN 中心,1997) 。. 7. 辛秀、長溪, 《大調曲子初探》 (鄭州:河南省戲曲工作室,1983) ,328-329。. 8. 袁靜芳, 《中國藝術教育大系-音樂卷-中國傳統音樂概論》 (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 350-351。 9. 10. 葉棟, 《民族器樂的體裁與形式》 (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 ,139-151。 高厚永, 《民族器樂概論》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8) ,148-149。 4.

(15) 歸納河南板頭曲的標題類型、板式、調式、旋律,助益於筆者在分析和理解河南板頭曲 樂曲形式。11 二、河南板頭素材器樂曲研究的學位論文及期刊論文 河南板頭素材在器樂曲研究的專書幾乎沒有,而論文文本也很少,目前僅有幾篇碩 士論文,分別是:趙悠然的碩士論文〈河南板頭曲風格琵琶作品研究〉主要分析林石城 演奏版本的三首河南板頭曲《高山流水》、《陳杏元和番》、《蘇武思鄉》,以這三首曲子 為主,從演奏技法歸納琵琶演奏上所顯現出的河南板頭曲風格表現。另外在筆者研究下 發現,此論文所說林石城編配的《蘇武思鄉》,經對照皆與曹桂芳《中州曹派琵琶曲集 錦-曹東扶琵琶曲 60 首》出版譜如出一轍,而在李光華 2004 年出版的《琵琶曲譜》12, 其中收錄林石城整理的《蘇武思鄉》與論文中所收的林石城版本對比,骨幹音相同,但 演奏法及加花有很大的不同;13侯海瓊在〈中原弦索琵琶音樂特色-以中州地區為例〉碩 士論文中,主要從曲式分析、解構演奏技法的角度,來闡述與歸納出河南板頭曲在琵琶 演奏上的特點。14此兩篇論文主要提供了筆者對於琵琶演奏詮釋的見解參考。另外還有 一篇葉淑珍〈三弦音樂表演之研究〉中,有提到三弦在河南板頭曲合奏的角色定位、演 奏特色,以及兩首曲子《和番》 、 《高山流水》的音樂分析,也提供了筆者對於河南板頭 曲不同樂器演奏詮釋上的參考與對照。15 期刊論文的部分,周青青在〈河南方言對河南箏曲風格的影響)很詳細的舉出河南. 11. 楊麗莉, 〈河南板頭曲音樂研究〉(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 ,7-43。. 12. 李光華, 《琵琶曲譜》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434-435。. 13. 趙悠然, 〈河南板頭曲風格琵琶作品研究〉 (中央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3) ,3-11。. 14. 侯海瓊, 〈中原弦索琵琶音樂特色〉 (天津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5) ,5-16。. 15. 葉淑珍, 〈三弦音樂表演之研究〉(佛光大學碩士論文,2009) ,79-83;149-150。 5.

(16) 方言音調中升調和降調的例子,來印證在河南音樂中,為何滑音在樂曲中佔有相當多的 數量,這點在琵琶演奏上,也可以看到;16劉陽〈中原弦索琵琶音樂的風格與特點〉在 文中,試圖去推擬出河南板頭曲琵琶音樂的淵源與發展,並針對琵琶演奏的河南板頭曲 曲式、板式的分類整理;17馮振琦〈河南板頭曲《高山流水》探源〉文中主要論述兩大 要點,一是探究《高山流水》曲體衍變,二是由各項證據推論出《高山流水》名稱的由 來,與板式以及曹東扶有密切關係;18琵琶演奏河南板頭曲為主題的有,趙潔〈河南方 言對河南板頭曲琵琶風格的影響-以《陳杏元和番》為例〉中是以林石城演奏版本的《陳 杏元和番》為例,主要以左手的滑音技巧,以及右手的力度變化兩大部分去分析。19 三、音樂曲譜 研究、分析河南板頭曲於琵琶曲中的運用,針對琵琶樂譜進行剖析,是本文中最主 要的課題。分析琵琶譜演奏詮釋時,由於河南板頭曲與「三大件」琵琶、古箏、三弦有 很大的關係,因此除了研究琵琶曲譜之外,也會參照古箏譜和三弦譜演奏技巧與效果, 豐富筆者的演奏詮釋。 參考的曲譜,主要有以曹桂芳《中州曹派琵琶曲集錦-曹東扶琵琶曲 60 首》收錄的 板頭曲曲譜為主,皆為曹東扶編訂,曹桂芳記譜。此本曲集除了收錄河南板頭曲和鼓子 曲曲牌之外,也收錄了幾篇曹東扶後人,曹桂芳、馮娟娟及馮彬彬等所寫關於曹東扶的 文章,對曹東扶的描述能更貼切、真實;20李書印《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河南卷上. 16. 周青青, 〈河南方言對河南筝曲風格的影響〉 , 《中國音樂學院學報》No.4(1983):19-28。. 17. 劉陽, 〈中原弦索琵琶音樂的風格與特點〉 ,《音樂創作》No.5(2014):144-146。. 18. 馮振琦, 〈河南板頭曲《高山流水》探源〉 ,《中國音樂》No.3(2005):113-114,120。. 19. 趙潔, 〈河南方言對河南板頭曲琵琶風格的影響-以《陳杏元和番》為例〉 ,《音樂創作》 No.1(2016):171-173。 20. 曹桂芳, 《中州曹派琵琶曲集錦-曹東扶琵琶曲 60 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2)。 6.

(17) 下冊》的採譜,作為原始譜例作比對;林石城的《林石城琵琶三十課》21和《林石城琵 琶名曲選淺說》分別記錄有兩首河南板頭曲,對其演奏譜有詳盡的註解;22蕭劍聲《蕭 劍聲三弦曲集》中整理有六首的河南板頭曲,與本文第四章分析的曲目有四首相同,可 以交叉對照演奏詮釋;23黃好吟《箏曲彈奏集》詳盡的介紹古箏河南派的演奏技巧與特 色,並收錄了二十二首河南板頭曲。24以上列述的幾本曲譜,將在河南板頭曲器樂音樂 做論述,亦在河南板頭曲琵琶音樂特色的樂曲分析以及演奏詮釋篇章中,做舉例、對照、 分析、運用。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價值 一、研究範圍 本文以曹東扶的中州琵琶藝術為主要研究對象,需詳盡的對河南音樂、河南板頭曲 作探究,才能全面且深入論述曹東扶中州琵琶藝術。因此,筆者先歸納河南地方音樂與 大調曲子的發展,再探究河南板頭曲的溯源與發展,對樂曲數量、內容、名稱、曲體、 形式、素材作分析,整理出古箏、三弦在河南板頭曲的演奏曲目、特性,再針對曹東扶 與林石城三首同名的演奏譜, 《陳杏元和番》 、 《蘇武思鄉》 、 《高山流水》做演奏法比較, 最後從《中州曹派琵琶曲集錦-曹東扶琵琶曲 60 首》收錄的二十三首河南板頭曲琵琶演 奏譜,依照最具代表性以及板式慢板、中板、快板,各選出二至三首,最終選定《陳杏 元和番》 、 《蘇武思鄉》 、 《高山流水》 、 《上樓》 、 《下樓》 、 《小飛舞》 、 《大救駕》 、 《唧唧咕》 共八首,分別去做樂曲解說、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1. 林石城, 《林石城琵琶三十課》 (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2010) ,140-143。. 22. 林石城, 《林石城名曲選淺說》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3-105。. 23. 蕭劍聲, 《蕭劍聲三弦曲集》(台北:學藝出版社,1998) ,24-31。. 24. 黃好吟, 《箏曲彈奏集》 (台北:學藝出版社,1986) ,17-18;181;185;329-367。 7.

(18) 二、研究價值 河南板頭曲在中國,因為歷史因素、經濟結構與生活方式的改變,已屬瀕臨絕種的 曲種,25它的音樂特色與河南方言有關,極有獨特又濃厚的河南風格,同時具有即興的 特性,在現存眾多音樂曲種中難得可貴。 雖然河南板頭曲瀕臨消失的窘況,經過曹東扶努力不懈研究、保存、發表河南板頭 曲,並創立了古箏河南派,將板頭素材融入古箏獨奏,逐漸樹立成為一個風格鮮明的古 箏流派,經由曹東扶的努力,古箏河南派桃李滿門,延緩了河南板頭曲消失的速度。儘 管如此,仍有個問題極需要思考,因河南板頭曲擁有即興的特性,當成為一個流派後, 制定演奏指法譜固然能加速傳播的速度,但河南板頭曲即興的精神隨之消失,這個問題 不單僅在古箏彈奏上會發生,在琵琶演奏上也會面臨一樣的課題,26值得我們去思索解 套的方法。 河南板頭曲在古箏有了河南派之後,演奏發展蓬勃,相關演奏研究專書、演奏譜集、 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出版數量相當豐富。反觀河南板頭曲在琵琶演奏發展上,僅有林石 城的三首河南板頭曲演奏譜,數量稀少、篇幅短小卻具獨特的地方特色,像是「小巧精 緻」的璞玉。但琵琶學習者在彈奏時,因接觸到的說明與背景認識都較片面,普遍缺乏 河南板頭曲的基本知識,在彈奏河南板頭曲風格的曲目時,較難體現出樂曲的精髓。即 便經由老師的指導,滾瓜爛熟地彈起河南板頭曲並彈出相似的風格,也無法對河南板頭 曲侃侃而談,甚至清楚知道自己彈的就是河南板頭曲,對於琵琶演奏和河南板頭曲的文 化傳承來講,並不是一件好現象。 2012 年曹桂芳出版《中州曹派琵琶曲集錦-曹東扶琵琶曲 60 首》整理出二十三首的. 25. 傅麗娜、丁承運, 〈中原弦索音樂的傳承與變遷〉 , 《中國音樂學》No.1(2011):110-114。. 26. 江南絲竹在琵琶演奏上也是很重要的曲種之一,江南絲竹也有即興的成分在,目前也發 現了學習者無法呈現即興演奏上的問題。 8.

(19) 河南板頭曲琵琶演奏譜,無疑對河南板頭曲琵琶演奏有很大的貢獻。使得許多人開始關 注進行研究,近年來對岸許多人努力筆耕,開始了一些河南板頭風格琵琶演奏的研究, 增加了幾篇河南板頭曲琵琶演奏的研究期刊論文、兩篇的學位論文。但出版的期刊論文 內容,論述不夠完整也不夠有力,參考資料仍少,再加上,台灣目前尚無出現河南板頭 曲琵琶演奏的研究論文。因此,編寫本論文乃希望以全面的角度去論述河南板頭曲琵琶 演奏的風格,並思考在現代琵琶演奏發展上,是否能從中取其精神,找出發展的可能與 演奏詮釋的啟發。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方法 一、研究步驟 (一)選定研究主題 在選擇研究主題之前,筆者醞釀很長的一段時間在觀察、蒐集琵琶演奏的相關資訊 及資料,評估其研究方向與價值,確定研究價值後,便訂定研究主題。 (二)相關資料蒐集 開始著手尋找並聚焦在大量且完備的相關資料,企圖讓本研究周全、完善。蒐集文 獻的過程中,筆者依照葉重新《教育研究法》提出的文獻蒐集方法,27運用了「人工檢 索法」28、「電腦線上檢索法」29、「綿延法」30、「追溯法」31及「互助法」32,蒐羅到大量. 27. 葉重新, 《教育研究法》 (台北:心理出版社,2004) ,68-69。. 28. 人工檢索法,以人工的方式,從圖書、期刊、摘要、雜誌、學報等方面去搜尋文獻。. 29. 電腦線上檢索法,依據圖書館所標示的操作程序,利用光碟資料庫或在網際網路電腦線. 上檢索,這種方法可以迅速找到完整的文獻。 30. 綿延法,先從研究問題所屬領域的重要文獻下手,蒐集引用這些文獻後來的所有文獻資. 料。 31. 追溯法,先從最新的文獻開始蒐集,由這些文獻所附的參考文獻去找尋相關文獻,再從 9.

(20) 的相關文獻資料,包含專書、論文、期刊、樂譜、有聲資料、網路資料等。 (三)閱讀與研究 蒐集到相關資料後,進行研讀、聆聽,並做多筆資料的交叉媒合,找出資料間的關 係以及相關論述的邏輯性。 (四)篩選 篩選出有用的資料,開始撰寫,並進到下一個步驟;如遇到論述佐證資料不足時, 需重新依序返回資料蒐集、閱讀與研究、篩選三個步驟,方留下可用資料。 (五)資料整理 開始有系統地彙整、歸納與分析,並將資料做編碼儲存在同一類的資料夾中,以利 撰寫時找尋,並隨時檢查是否缺漏和有錯誤的編寫。 (六)樂曲分析 整理資料完畢後,針對選定的樂曲進行樂曲分析,並繕打譜例,將完成的譜例進行 編碼,在撰寫時不易有錯放的情形產生。 (七)樂曲詮釋 演奏不同的演奏版本,去交叉對比、截長補短,內化成為筆者自己的演奏詮釋。 (八)修正 反覆檢視論文的內容正確性、前後邏輯性、文句順暢度、論文寫作格式,並不斷修 正。 (九)定稿. 這些相關文獻所附參考文獻去尋找相關文獻,這樣一直追訴以前的文獻,就可以找到許多文獻 資料了。 32. 互助法,互助法可以由同一研究領域的夥伴彼此互相幫助,也可以由不同領域的研究夥 伴相互幫助。 10.

(21) 完成本論文文稿。 【圖 1-1】研究步驟圖. 二、研究方法 根據上述步驟,所運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獻研究法」 、 「歸納法」 、 「內容分析法」 、 「個 案分析法」等,下面依照研究順序,闡述前述幾種研究法: (一)文獻研究法 大量閱覽河南板頭曲及琵琶演奏方面相關的文獻,從中挑選出可用的資訊,逐一了 解、分析處理方式、設想可能所遭遇的問題、詳細地檢視其邏輯,並大膽推論與佐證。 (二)歸納法 針對蒐集到各式文本、樂譜、影音資料進行有系統性的歸納,理出河南板頭曲影響 琵琶發展的因素,分析曹東扶中州琵琶風格在整個演奏發展史裡的特性。 (三)內容分析法 11.

(22) 以質化研究所蒐集的資料內容,用客觀的角度去分析文本,推論河南板頭曲和曹東 扶中州琵琶其產生的環境背景與意義,並全面剖析河南板頭曲風格琵琶演奏的素材、風 格詮釋等要點。 (四)個案分析法 針對河南板頭曲琵琶演奏的主要發展人曹東扶、林石城等,詳盡闡述其創作的素材 來源、樂曲內涵、樂曲結構、演奏技法與詮釋特點等。. 12.

(23) 第二章 河南板頭曲概述 河南板頭曲在各類的專書、期刊、論文大多有單一主題式的探討與研究,在此章將 綜合多方文獻研究,力求對河南板頭曲有個完整的論述。第二章安排了四個節次,從第 一節河南地方音樂溯源與發展、第二節河南板頭曲溯源與發展、第三節河南板頭曲的音 樂特徵、第四節河南板頭曲運用於其他器樂曲。並以此分析內容做為河南板頭曲琵琶曲 作品演奏詮釋的研究基礎。 第一節 河南地方音樂溯源與發展 地理概述 河南省位於中國中部,黃河中下游處,且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地區,故稱「河南」。 河南的簡稱是「豫」,也稱「豫州」。33河南在歷史上開發甚早,大禹治水時將天下分為 九州,當時的豫州是在黃河和漢水之間,34亦有說法是在荊山與黃河之間,35皆與當今 河南的位置大致相符。河南在歷史上,為諸國必爭之地,商貿雲集之所,東望安徽、山 東,北承河北、山西,西臨陝西,南接湖北,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位在中心位 置,因此有了「中國」、「中原」、「中州」的別稱。 考古出土 在河南地區有許多考古研究,出土了許多文物,目前挖掘出最早在史前時代,約西 元前 7000 年~西元前 5000 年河南裴李崗文化,36已有人類活動的蹤跡。有人類活動的地. 33. 《周禮》 : 「河南曰豫州。」. 34. 《呂氏春秋‧有始》 : 「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 濟之間為兗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 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35. 《史記.夏本紀》 : 「荊河惟豫州」. 36. 裴里崗文化,是中國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在仰韶文化之前,由於最早在河 南新鄭的裴李崗村發掘並認定而得名。年代約為西元前 7000 年~西元前 5000 年。該文化的分布 13.

(24) 方,多伴隨著音樂的產生,在河南舞陽賈湖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骨笛37及龜甲搖響器、 河南汝洲中山寨骨笛、河南長葛石固骨哨。38有了實物的出土,直接印證史前時代人類 音樂活動,尤其是挖掘出河南舞陽賈湖的七孔骨笛,為音樂史學界投下了震撼彈,在距 今 9000 年前的中國,已可吹奏出七聲音階。 在後續的年代也有樂器的出土,約西元前 3900 年的仰韶文化,鄭州大河村陶鈴、 河南仰韶文化陶鈴、河南陝縣廟底溝陶鈴;西元前 2900 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包含有河 南尉氏桐劉陶塤、河南禹州閻砦石磬、河南禹州鼓水河陶角;大約西元前 1500 年二里 崗商代文化中的河南偃師二里頭陶塤、木鼓、39石磬以及銅鈴;商代時的河南偃師二里 頭 4 號墓銅鈴、11 號墓銅鈴、57 號墓銅鈴;到了西周時期,樂器多達 70 多種,夏商時 期所有的樂器,西周基本上都有,但從考古出土的音樂文物來看,主要都多是銅器、石 器和陶器,其餘如琴、瑟、鼓、笛、管、排簫等,因製作材料為有機物的原因,難以保 存至今。 西周初期最重要的樂器為「甬鐘」。在商末周初,開始發現有成套的石磬及甬鐘出 土,因製作出甬鐘需要有高技術、高藝術,顯示當時音樂演奏與音律越趨成熟,才能夠 產生出甬鐘音樂文化。西周時期挖掘出土的最重要的地區為河南平頂山應國墓,最著名 的為滍陽 95 號墓編鈴。 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物,發現河南新鄭李家樓特鎛四件、河南新鄭金城路編鐘二十 範圍,以新鄭為中心,東至河南東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別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遺址還 包括臨汝中山寨遺址、長葛石固遺址等。 37. 河南舞陽賈湖骨笛,西元 1986-1987 年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的一座中,挖 掘出 25 支骨笛。這一批骨笛五孔到七孔皆有,分別能吹奏出完整的四聲音階、五聲音階、六聲 音階和七聲音階。 38. 河南汝洲中山寨鼓笛與河南長葛石固骨哨,皆屬於裴里崗文化。. 39.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五區第 4 號墓,發現的一件木鼓,推測大約在西元前 2000 年左右, 鼓體已經腐朽,僅剩原本塗在木鼓鼓身的朱紅色漆皮,長約 54 公分,從其可看出形狀呈長筒、 束腰。 14.

(25) 件、河南淅川下寺編鐘 9 件、石排簫、河南光山黃君墓竹排簫四件、河南輝縣趙固村發 現的銅鑒,上面刻繪燕樂涉獵紋等文物。其中以上的石排簫及竹排簫皆以在出土時,呈 現斷裂或是散放泥土,均無法修復和吹奏。最值得注目的是河南淅下寺的九件編鐘,保 存良好,顏色呈金黃色、無銅鏽,造型相同,大小依次層遞,音階結構屬於七聲音階, 現仍能演奏樂曲。 秦漢多與西域往來頻繁,因此發現了一些來自古代兩河流域或波斯的樂器、圖像類 文物,文獻上在這一時期常見的西來樂器胡笳、號角、羌笛、箜篌、琵琶、五弦之類的, 至今均未發現屬於這個時期較為典型的出土實物。魏晉隋唐宋元明時期所發現的音樂文 物,多為石刻、壁畫、樂人俑、舞俑可以理解當時人的音樂生活情形,如宋代開封,尤 其是北宋,開封當時在中原地區屬較繁盛的地方。由於經濟上的發達繁榮,說唱藝術的 唱賺、諸宮調,各種組合的器樂演奏,皆可從河南挖掘出的相關文物與以佐證。禹縣白 沙宋墓壁畫中的圖,畫面上一女拍板演唱。中間長方桌上擺放各式餐具與食品,左右兩 人端坐聽曲,此為一人在富戶人家擊板演唱。吳自牧《夢梁錄》提到:「府第富戶,多 於邪街等處,擇其能謳技女,願倩祇應。」 ;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描繪了北宋汴 京從郊區外,到城內以及街道繁榮現象,也有展現出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情景,特別是有 一老者在做說書演唱的唱賺表演。 歷史發展 元明清時期,民間的戲曲和各種說唱藝術迅速地發展著,雖然元代此時宋朝傳下來 的諸宮調、唱賺已式微,北雜劇與散曲卻進入鼎盛時期。明清時期,當地小調演唱極為 流行,以一定形式連接起來,成為套曲,稱為「牌子曲」 。 「牌子曲」在體裁上與宋流傳 的諸宮調相似,其所用的曲牌主要為明清小曲。流行在北方的像是河南的「鼓子曲」, 即是現在的「大調曲子」。與「大調曲子」共同依附流傳的,很大一部分是六十八板的 15.

(26) 「板頭曲」。 清末時期,各式起義及爭鬥不斷,在河南有白蓮教起義、太平軍征戰……等,再加 上各國列強入侵,及遇上河南頻繁的天然災害,使得河南農村經濟遭到重創,不得不離 鄉背景四處乞討,有些民間藝人會利用音樂技藝做為謀生的工具,也算某種意義上間接 促進藝術在民間傳播。而民間傳統與風俗禮儀則仍在不間斷地發展著,如拉弦樂、彈撥 樂、吹管樂、鑼鼓樂等,會在民間說唱、戲曲伴奏、婚喪祭祀傳統慶典中出現。 第二節 河南板頭曲溯源與發展 大調曲子 「大調曲子」 ,又稱「河南曲子」 、 「南陽曲子」 ,40起於明代 15 世紀中葉,最早源至 開封的汴梁小曲、鼓子曲,吸收其他曲種的特點並融合河南音樂語言,而形成一個獨立 曲種。41因通商、人口流動傳至河南各地區,後因戰亂、災荒,各地的大調曲子活動, 開始衰弱不興,剩南陽一帶還持續數百年不衰。42。 大調曲子的傳統演唱形式,多為一人唱眾人和,亦有兩人對唱形式。主唱者執手板, 其餘演唱者拿一、二件樂器自彈自唱,主要樂器有古箏、琵琶、三弦,合稱「三大件」, 也可加入其他各式樂器,演奏時各式樂器可依樂器性能進行停頓、加花變奏,並無固定 的樂譜。43其中三弦是唯一不可缺少的樂器。這種伴奏形式,是明代開始流傳在河南、 40. 現今所知傳遍在河南的大調曲子,多屬於南陽地區的大調曲子,後人以為大調曲子發源 於南陽,故稱為「南陽曲子」 。根據王瑩在〈河南板頭曲發展研究〉一文指出,其實「南陽 曲子」起源於開封。 41. 袁靖芳, 《中國藝術教育大系-音樂卷-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1),350。 42. 李書印, 《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河南卷》(北京:中國 ISBN 中心,1997) ,12。. 43. 可加入揚琴、月琴、曲胡、二胡、軟弓京胡、簫、茶盅、龜殼、牙子板、八角鼓、月鼓. 等。 16.

(27) 山東、安徽弦索演奏型態的遺存。 河南板頭曲 「板頭曲」是在大調曲子演唱前,或在唱曲之間轉換處、間歇處,演奏一首或一套 的器樂曲,44功用是讓樂師可以調弦、活動手指,讓唱曲者唱曲前暖嗓,以及唱曲間休 息的效用。高厚永在《民族器樂概論》一書中曾提到,最初的板頭曲原來有曲子有詞可 唱,不僅在開場前演唱,亦可單獨演唱,也有文人為板頭曲填寫曲詞,但唱詞過於文雅, 一般民眾較不易接受,後來少用演唱的方式演奏板頭曲,演變完全附屬於大調曲子之 下。45各地區有習慣特定的板頭曲,配對在大調曲子之前,46後又經歷代樂師的加工及 技術精進,使板頭曲日趨成熟完善,逐漸脫離大調曲子,成為單獨的民間器樂樂種。47 關於河南板頭曲的起源,另一說是從北宋流傳至今,比從明清開始的「大調曲子」 流傳更久,只是因為板頭曲較艱深難懂普及不易,因此將板頭曲與較受歡迎的大調曲子 結合推廣,以利保存與流傳。48 發展情形 明清時期板頭曲的演奏大都在茶館、書場或曲友家中,多為優渥人家或文人雅士閒 暇時自娛娛人、以曲會友,且不收費,也因此許多板頭曲彈奏者,同時精通琵琶、古箏、 三弦等,演出的風格追求高雅,演出曲目多以《三國》、《西廂記》、閨怨或借景抒情的 主題為內容,具有較高的藝術品味和價值,一般百姓難以接受,傳播和發展也較不廣泛; 44. 辛秀、長溪, 《大調曲子初探》 (鄭州:河南省戲曲工作室,1983) ,328。. 45. 高厚永(1988) ,148。. 46. 《開首板》是流行於開封市鼓子套曲的前奏曲, 《鼓子鬧台》是南陽一帶的鼓子套曲的前 奏曲, 《高山流水》多在演唱大牌子曲時作為前奏,有時只用《高山流水》的前十六板作為前奏, 稱為《天下同》 。 47. 張慶華, 〈河南板頭曲之變遷探析〉 ,《南陽師範學院學報》No.7(2011) :82-83。. 48. 王永記, 〈三弦、琵琶、箏協湊「天籟絕音」板頭曲〉, http://www.am853.com/?uid=98&qid=214&m=newsview&bid=1478(摘錄於 March 26,2017) 。 17.

(28) 有一些家境窮苦的人,在一般大眾場合演出,通常也不收錢來養家活口,演出完後,主 人家會給一頓飯或雜糧作為酬勞,這類藝人一般文化素質低,技藝不精,演出的內容多 為生活化、姑嫂情節等,違悖當時大調曲子的高尚精神而被輕蔑。又因地位低下,他們 的演奏藝術自然就不被關注不為主流。在當時茶館及公共場合的板頭曲演奏者以男性為 主,因女性是不被允許出現在外面的場合。清末到了民國,新意識抬頭,板頭曲演出才 出現女性的身影。49 板頭曲無自成傳承體系與流派、極少有傳譜,亦無固定社團,多為各自發展,傳播 範圍較狹隘,更因經濟、天災、飢荒因素逐漸式微。1936 年以曹東扶50為首,對板頭曲 以及大調曲子的曲牌、唱腔、伴奏,進行全面整理。511953 年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 究所錄製了曹東扶和謝克宗等一行五人演奏的河南板頭曲,並以此次的錄音基礎,出版 了《河南曲子板頭曲選》,此時曹東扶名聲大開。1954 年起,曹東扶先後陸續到河南師 範專科學校、鄭州藝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任教,並把河南板頭曲從民 間帶入學院。 後受到文化大革命影響,會唱大調曲子、會演奏板頭曲的人驟減,加上現代人生活 型態與娛樂模式改變,演出場域減少,且尚有板頭曲未完整成譜,造成流失加劇。因此 1979 年開始提出計畫,走訪民間藝人,有步驟地對河南板頭曲進行採集、錄音、記譜直 至 1989 年,蒐集完音樂錄音和採集後,進行整理與校正。終在 1997 年收錄在《中國民 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河南卷》書中出版。. 49. 蘭慶煒, 〈 「明清遺音」板頭曲傳承人調查研究〉 ,《美與時代》No.9(2013) :85。. 50. 曹東扶,生於 1898 年,卒於 1970 年,詳盡的生平,將在本論文第三章第三節做論述。. 51. 1936 年因受到當時中國革命軍軍長張鈁的賞識,被推薦到上海百代公司灌製唱片,曹東 扶開始集結各路好手及學生,將當時的口傳、殘缺不全的工尺譜、演奏不完整的大調曲子和板 頭曲,進行歷時一年的譯譜、研究、補強、試奏、定譜,終於整理出一批較完整的板頭曲。隔 年因抗日戰爭爆發,錄音計畫未能成行。 18.

(29) 第三節 河南板頭曲的音樂特徵 板頭曲的音樂特徵,與當地的河南方言有很大的關連性,河南的聲調影響著音樂特 徵與演奏風格,要分析河南音樂的特徵,需要先了解河南方言的聲調。了解完兩者的相 關性後,再去看河南板頭曲的音樂特徵,就會很清楚緣由。因此,本節將先定義音樂與 語言的關係,再對河南方言的聲調做個簡述,最後是本節的重點,河南板頭曲的音樂特 徵,將由四個部分做論述,一、音樂與語言的關係,二、河南方言概述,三、河南方言 聲調特性與舉例,四、河南板頭曲的音樂特徵。 一、音樂與語言的關係 關於音樂與語言的關係,章鳴是這樣說的: 「各地的民間歌唱藝術(包括民歌、說唱、戲曲),以其豐富多樣的內容反映著社 會生活的各方面。音樂方面,因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方音的制約或影響,從而形成了各 自特有的風格和濃郁的地方色彩,也同樣有「十里不同音」的說法。52」 而楊蔭瀏發表過對器樂發展的看法,他認為,在歷史發展上,聲樂是器樂發展的先 導,亦是器樂發展的基礎,有無數的器樂作品是先從聲樂作品加工改編而來,也有不少 器樂樂種曾為聲樂服務極長的一段時間,而後逐漸脫離聲樂,成為獨立的器樂體系。器 樂的音樂語彙,雖然沒有歌詞,不易直接看出和語言的關係,但從音樂語彙的累積過程, 及具體音樂作品的加工過程而言,仍並不能完全脫離聲樂的音樂語彙。 楊並提出「語言與音樂之間有如何的關係?」,得出以下結論: (一)語言字調的高低升降影響著音樂旋律的高低升降、語言的句逗影響著音樂的節奏。 (二)語言所用的音影響著音樂上的音階形式。崑曲中南曲用五聲音階,北曲用七聲音 階。這種差異的存在,並非偶然,顯然是與生活中的方言有關。. 52. 章鳴,《語言音樂學綱要》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 ,70。 19.

(30) (三)語言的風格影響著音樂的風格。53 二、河南方言概述 根據《河南方言研究》 ,提出將河南方言音系分成,開封、鄭州、54商丘、淮陽、洛 陽、安陽、信陽七種,55因篇幅不足的關係,在此不一一述說各音系的詳細特徵。從此 書中的觀點,河南地區不同縣市依照說話所使用的調類,56大致可區分為使用五個調類、 四個調類及三個調類的縣市;57觀察河南方言的調值,書中以八個市的調值做比較,58從 比較中取得較多數的做為幾個結論: (一)河南大部分縣市陰平的基本調型都是「升調」,普遍以「中升調」24 為主。 (二)陽平的基本調型都是「降調」,以「中降調」42 最普遍,實際發音時尾音一般都 低於兩度。 (三)上聲的調型都是「高平調」55,實際發音時起音一般都略低,但不到四度。 (四)去聲基本調型都是「降調」,多以「低降調」31 為主,起音較低。少部分縣市去 聲的基本調型是「降升調」,以「低降升調」312 為主。 (五)安陽地區才有的入聲,調型都是「中短調」3。59 三、河南方言聲調特性與舉例 筆者根據前一節上述的結論,與臺灣使用的語調調型做比較,並製成表格。. 53. 楊蔭瀏, 《語言與音樂》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90-91。. 54. 河南板頭曲較盛行的南陽地區,歸在鄭州方言音系裡。. 55. 張启煥、陳天福、程儀, 《河南方言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3) ,59-275。. 56. 調類,聲調類別。中文語言的聲調分類,最多有五個調類,分別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入聲。北京話將入聲歸為去聲,因此北京話的調類是四個調類。. 57. 張启煥、陳天福、程儀(1993),354。. 58. 河南八個市的調值做比較,分別為開封、鄭州、許昌、南陽、商丘、信陽、洛陽、安陽。. 59. 張启煥、陳天福、程儀(1993),356-357。 20.

(31) 【表 2-1】普通話與河南話調值比較 普通話. 河南話. 調值. 調值. 調類. 巴、媽、搭. 55. 24. 陰平. 拔、麻、達. 35. 42. 陽平. 把、馬、打. 214. 55. 上聲. 爸、罵、大. 51. 312. 去聲. 3. 入聲. 例字. 接下來依照上表,實際舉例說明,為了讓讀者方便閱讀不致混亂,以下聲調實例說 明將以調值去論寫。 以河南墜子中《劉公案》中一句唱詞為例:「只見他瓜皮小帽戴一頂」做例子,其 中的「瓜皮小帽」,正好四個字的調類是不同的,用普通話來講一般為「55、35、214、 51」,而用河南話來說,調類則分別是「24、42、55、312」;再舉一例,如果將「大調 曲子《小喬哭周》」八個字用普通話來說,調類為「51、51、214、55、214、35、55、 55」,用河南話則變成「312、312、55、312、55、42、24、24」。60 有個說法歸納出,要說一口河南腔,記住「二四一三」的口訣,也就是一聲發二聲、 二聲發四聲、三聲發一聲、四聲發三聲。61雖然河南話的調值,像大風吹一般的互換調 類的搭配,筆者認為,相較之下河南方言之所以這麼有特色,是因為以中文文字來講, 上聲字出現的頻率較低,且由上表表格也可清楚看到,普通話的四個調值特性,其實是. 60. 〈大調曲子《小喬哭周》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6l8yW125Vn4。 (摘錄於 March 26,2017) 61. 陰平變陽平、陽平變去聲、上聲變陰平、去聲變上聲。 21.

(32) 比較直接,有同音及直線的升調或降調,轉折音僅有上聲,再加上普通話連續的上聲一 起出現時,會有變調的情形,例如「螞蟻」的「螞」會變調成「陽平」 、 「總統府」的「總 統」二字皆變調成「陽平」,因此大大減少了調值轉音的機會。正因為中文文字上聲出 現較少,用河南話說調值為 55 的機會也跟著降低,其他調值說到的機會就上升,所以 河南話才會富有濃厚的轉音特色。 河南音樂多為器樂伴腔或是器樂演奏,連同影響著器樂演奏出的旋律走向與音樂風 格,上轉音較多,下墜音次之。 四、河南板頭曲的音樂特徵 河南板頭曲的音樂特徵,筆者將以標題、曲體、速度、音階、調式、旋律、發展手 法去做分析說明概述。 (一)標題 標題分類一 河南板頭曲的標題內容,多篇文章、期刊、論文皆依照《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 -河南卷》的三大分類去做論述,分別為 1.歷史傳說故事為題材、2.描寫婦女閨怨之情、 3.以情景寄意寫景抒懷,62其中,以情景寄意寫景抒懷類別的曲目為多。63 標題分類二 筆者在此根據高厚永提出「標題的多種作用」去做分析,64他提出了五種傳統音樂 標題的作用:標內容、標結構、標性質、標篇幅、標調名。發現收集到百餘首的河南板 頭曲,標內容的曲目約佔百分之九十八。曲目列舉如下: 62. 李書印, 《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河南卷》(北京:中國 ISBN 中心,1997) ,726。. 63. 在之後的內文與表格中, 《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河南卷》將以縮寫《河南卷》論寫. 之。 64. 高厚永, 《民族器樂概論》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8) ,204-207。 22.

(33) 1. 標內容: 《高山流水》 、 《蕭妃舞》 、 《大救駕》 、 《征西》 、 《蘇武思鄉》 、 《哭周瑜》、 《嘆顏回》 、 《大泉》 、 《慢引》 、 《飛花點翠》 、 《葡萄架》 、 《賞秋》 、 《唧唧咕》 、 《平 沙落雁》 、 《打雁》 、 《寒鵲爭梅》 、 《百鳥朝鳳》 、 《陳杏元和番》 、 《落院》 、 《上樓》、 《下樓》 、 《閨中怨》 、 《思情》 、 《思春》 、 《宿怨》 、 《四季景》 、 《小鵲》 、 《雁落沙灘》、 《風擺柳》 、 《小桃紅》 、 《哭子路》 、 《天下同》 、 《滿園春》 、 《春雨細柳》 、 《嬌花扶 日》 、 《翠中翠》 、 《群鳥鬧春光》 、 《野馬鬧澗》 、 《蝴蝶鬧金瓜》 、 《鯉魚鬧蓮花》 、 《金 橋勒馬》 、 《一馬雙馱》 、 《沙湖撩石》 、 《丹鳳朝陽》 、 《天鵝翻掌》 、 《雲裡雁》 、 《回 巢》 、 《黑龍滾陣》 、 《蒼龍下海》 、 《猿啼鶴唳》 、 《金鰲哭魚》 、 《蜻蜓點水》 、 《玉娥 郎》 、 《玉如意》 、 《水仙》 、 《似彈非彈》 、 《傍妝台》 、 《秋月穿波》 、 《美女思月》 、 《美 女思情》 、 《悲秋》 、 《女地獄》 、 《詩韻》 、 《悲嘆顏回》 、 《刮地風》 、 《拜年》 、 《八景》、 《獅子滾繡球》 、 《鶯囀桃李》 、 《賞秋》 、 《滿架葡萄》 、 《風雲會》 、 《鶯鶯喚紅》 、 《關 雎》 、 《玉娥郎》 、 《盼夫歸》 、 《奪箏》 、 《書韻》 、 《鑾鈴》 、 《漁夫樂》 、 《雲磬》 、 《月 而高》 、 《小金台》 、 《普陀輪》 、 《霞雲落》 、 《纏珠簾》 、 《大銀槍》 、 《小銀槍》 、 《沙 魚戲水》 、 《拐子上樓梯》 、 《明星盼月》 、 《脫紅襖》 、 《挑袍》 、 《美女穿梭》 、 《美女 望月》、《梅梢月》、《遠仙橋》、《書音》、《水龍吟》、《牛女會》。 2. 標結構: 《六ㄠ令》 、 《三通鼓》 、 《三起浪》 、 《單八板》 、 《雙八板》 、 《老八板》 、 《花 八板》、《緊中慢》、《慢開舟》、《南板》、《鳳凰三點頭》 3. 標性質:《開首板》、《大開首》 4. 標調名:《反調打雁》、《丹西調》 標篇幅的曲目較無法比較出,主因河南板頭曲曲目的板數皆多為六十八板,少部分 像《高山流水》會多於六十八板。有大小之分的曲目像是《大銀槍》 、 《小銀槍》拿出來 比對,同是六十八板,因此將之歸在標內容。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