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宜蘭縣丸山遺址內部空間配置初探: 地理資訊系統的運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宜蘭縣丸山遺址內部空間配置初探: 地理資訊系統的運用"

Copied!
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Article · December 2013 CITATIONS

0

READS

23

1 author: Chihhua Chia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5 PUBLICATIONS 0 CITATIONS SEE PROFILE

(2)

宜蘭縣丸山遺址內部空間配置初探:

地理資訊系統的運用

江 芝 華

∗∗

、劉 益 昌

∗∗∗

摘 要

本文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來分析宜蘭縣新 石器時代丸山遺址所出土的各種現象及遺物分佈,尤其希望透過柱洞在遺址內部 及其與遺物分布間的關係,尋找房舍建築可能的位置,嘗試探討古代聚落內空間 配置的模式,進而提供我們分析古代丸山人群日常生活的基礎。 在本研究中,筆者透過三個分析步驟,試圖推測丸山遺址內房舍建築可能的 分布地點。首先,透過初步的地圖判讀,嘗試分辨出這些柱洞是否構成空間上可 分割的柱洞群;第二步則是進一步套疊上墓葬及遺物的分佈,依此確認這些柱洞 群間可能的特性、差異與空間關係;最後則是運用兩種空間統計的方法,嘗試找 出這些依賴視覺上辨認出的房舍單位是否具有統計上的意義。 關鍵字: 遺址內部空間分析、地理資訊系統、空間統計、丸山遺址         ∗ 本文分析的資料取自於本文作者之一,江芝華的博士論文“Reconstructing Prehistoric

Social Organization, a Case Study from the Wansan Site, Neolithic Taiwan”,及由本文作者 所 著 , 待 出 版 的 《1998 年宜蘭縣冬山鄉丸山遺址搶救發掘報告》。部分內容曾以 “ Mapping Prehistoric Building Structures by Visualizing Archaeological Data and Applying Spatial Statistics: A Case Study from Taiwan ” 為 題 , 發 表 於 2013 年 由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出版的 Revive the Past: Proceedings of the 39th Conferenc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Archaeology 一書中,但本篇對資料的處理重點與 討論的主題與前兩著作有所不同。筆者感謝牛津大學 John Pouncett 博士、陳瑪玲教授及 兩位匿名審查人對本文的建議。 本研究的完成,筆者由衷感謝宜蘭縣政府文化中心考古工作室在發掘及資料整理上的協 助,尤其是邱水金老師及李貞瑩小姐在本研究進行中的各項協助及意見的交換,更感謝 所有參與丸山遺址第四次發掘的現場工作人員。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3)

Intra-site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Wansan Site, Yilan

Countr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Chih-hua Chiang

, Yi-chang Liu

∗∗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features and artifacts uncovered from the Wansan Site in Yilan County by using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searching for possible house locations through 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ostholes and artifacts. We attempt to explore intra-site spatial patterns in order to set up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Wansan people’s daily life.

Three steps are proposed to explore possible locations of the houses. First, we inspect whether the postholes form any visually recognizable groups on maps. Second, we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s and spatial relations of these visually recognizable groups by overlaying different maps of burials and artifacts. Last, we use two spatial statistical methods to test whether these posthole groups are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Keywords: Intra-site spatial analys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spatial statistics, Wansan site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4)

前 言

這篇文章透過分析宜蘭縣新石器時代晚期丸山遺址所出土的各種現象及遺物分 佈,來探討古代聚落內可能的空間配置模式;尤其希望透過柱洞在遺址內部及其與各 種遺物分布間的關係,嘗試尋找房舍建築可能的位置,進而提供我們分析古代丸山人 群日常生活的基礎。 在考古學上,辨認及分析房舍主要依賴房舍建築結構本身及其鄰近共存的遺物 ( 參 見 Ciolek-Torrello 1989 ; Gnivechi 1987 ; Kramer 1982 ; Leventhal and Baxter 1988;Lowell 1988;Samuel 1989;Smith 1989;Tourtellot 1988),然而在台灣的新石 器時代考古遺址中,少見完整的建築結構,而可以用於推測建築物存在的證據主要是 成群的柱洞現象。根據圖像及實地田野調查(千々岩助太郎 1960;杜正勝 1998),傳 統原住民社會的房舍建築主要可以分為干欄式建築、半地穴式建築及平地式建築,無 論是哪一種建築形式,木柱常常是房舍建築最主要的結構物之一,而柱洞便可能是這 些木柱結構所遺留下的考古證據。因此,本文嘗試以丸山遺址的柱洞分布為主,企圖 透過柱洞群的分佈推測房舍建築的可能位置,再套疊上墓葬及遺物的分佈,探索史前 人群活動的可能空間模式。房舍往往是人們日常生活的空間,當房舍建築的位置可以 在遺址內被推測出來時,考古家便可以進一步透過對遺物的分析,了解這些建築結構 在史前社會所扮演的角色。 在本研究中,筆者透過三個分析步驟,試圖推測丸山遺址房舍建築在遺址內可能 的分布地點。首先是透過初步的地圖判讀,分辨出這些柱洞是否構成空間上可分割的 柱洞群;第二步則是進一步套疊上墓葬及遺物的分佈,依此確認這些柱洞群可能的特 性、差異與空間關係;最後則是運用空間統計的運算,找出這些依賴視覺上辨認出的 可能建築單位是否亦具有統計上的意義,換言之,在某種程度客觀地反映出資料所可 能呈現的模式,而非僅單純依據主觀視覺的判讀。更重要的是,空間統計可以將其他 非空間要素加入考慮,例如相似深度的柱洞是否有叢集的現象或是相似的陶片是否在 空間上有聚集等等,空間統計的運算因此可以產生另一面相的資訊,提供研究者詮釋 考古現象的另一條線索。 在 操 作 的 平 台 上 , 本 研 究 主 要 運 用 地 理 資 訊 系 統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來製作、套疊及分析各種分布圖,主要便是希望憑藉著地理資訊系統本身強 大的製圖及統計運算的功能,能讓分析工作進行的更有效率。1

(5)

本文的寫作分為幾個部分,首先將介紹考古學上遺址內部空間分析與地理資訊系 統的運用,由於地理資訊系統的發展,使得近年來考古空間分析的研究議題更加多 元,可以處理的資料也更為龐大,各種分布地圖更是提供考古家進行考古詮釋時一個 重要的線索;本文的第二部分則介紹本研究分析的方法及步驟,第三部分介紹丸山遺 址,著重在本文欲分析的資料上,並將這些資料置於考古脈絡內;第四部分則將呈現 分析的結果;最後則嘗試藉由這樣的分析建構出史前丸山人生活空間的圖像。

遺址內部空間分析與地理資訊系統的運用

遺址內部空間分析的方法從1970 年代開始蓬勃發展(參見 Carr 1985;Hodder and

Orton 1976;Whallon 1973, 1974, 1984),這些研究嘗試運用各種空間統計的分析方式 從遺物的空間分布來尋求其空間模式,進而推測人群活動的內容與分布模式,當時的 考古學者普遍認為空間為一客觀的存在,因此不論是何種理論取向,這些空間分析的 技術都可以獨力而存在。

從 1980 年代開始,遺址內部空間分析主要集中在從考古遺物分布中辨認出活動區

域(activity area)與其內容,藉此用於推測遺址空間內的功能差異(參見 Berry et al. 1980;Ciolek-Torrello 1989;Ferring 1984;Kent 1990;Leventhal and Baxter 1988; Simek 1987;Spurling and Hayden 1984),各種空間分析的研究方法被廣泛運用在考古 研究上,此時,在系統理論的影響下,考古學家強調遺物的空間分布主要是受到社會

外在、地形環境或是生態的因素所影響;到了 80 年代後期,考古學者開始思考古代社

會的內部結構、不同社會關係及意識型態面向對於空間結構的影響(Kirch 1996: 257)。近年來,現象學的研究則質疑傳統空間分析將具有複雜社會文化意義的人、 物、地關係簡化為空間規則的作法,認為考古學者應該研究人類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經 驗、感知及合理化其所存在的空間(Bender 1998;Blake 2004;Bradley 2000)。

考古學者進行遺址內部空間分析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提供關於空間資料的結 構,以供未來考古詮釋的基礎」(Blankholm 1991: 23),正如 Goodchild 所定義,空 間分析指的是「一組依賴分析物件位置的技術」(Goodchild 1996: 241),這些技術可 以是初步的藉由單純的視覺判讀來分析地圖,也可以是牽涉複雜的統計運算及電腦的 運用(Wheatley and Gillings 2002)。雖然早期的遺址內部空間分析和過程學派的發展 息息相關,但是,遺址內部空間資料的結構其實對於運用各種理論的考古學家而言都

(6)

具有一定的價值。因此 Wheatley 跟 Gillings 便強調,這種對於空間結構的分析並非產 生 考 古 詮 釋 的 方 法 , 而 是 提 供 我 們 延 伸 觀 察 的 工 具 (Wheatley and Gillings 2002: 125)。

近年來由於地理資訊系統的發展,考古學上運用此一技術來分析空間資料的研究 也大幅增加。對於考古學者而言,此套系統提供考古學者可以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的 考古空間資料並且依據這些資料製作各種地圖(Craig et al. 2006;Huggett 2000; McCoy and Ladefoged 2009;Niknami and Amirkhiz 2008;Vullo et al. 1999)。換言之, 地理資訊系統的運用不但可以協助考古學者進行空間分析,更讓考古學家可以將這些 空間資料直接放置在數位的架構上。另一方面,這套技術亦可以整合各種不同的資料 於一平台上,讓資料的關係性或模式更易被辨識出來,協助考古學者進行進一步的詮 釋工作(Pessina 2001)。 然而,大部份運用此技術的研究都著重在區域研究(regional scale),而較少置於 單一遺址架構下探討。Huggett(2000)便指出有三個可能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第一 可能是考古學者本身的因素,大部分的考古學者似乎都對大區域的研究較有興趣;第 二則是地理資訊系統本身分析模組的限制,這些分析的模組主要都是為了區域地景分 析所設計;最後則是因為考古資料本身的性質,大部分地理資訊系統的技術是為分析 區域空間訊息而設計,因此主要為二度空間的資料模式,但是當進行遺址內部空間分 析時,三度空間的資料分析常常變得很重要,而這卻是地理資訊系統本身比較不擅長 處理的。儘管如此,地理資訊系統仍對於遺址內部空間分析有一定的貢獻,尤其在其 強大的資料處理及製圖的功能上,因此,近年來可見到考古學者較積極的運用地理資

訊系統來分析遺址內部的空間架構(參見 Craig et al. 2006;Marín-Arroyo 2009;

Pessina 2001;Premo 2004;Vullo et al. 1999)。

分析方法

本文的分析可分為兩大步驟,第一步為地圖套疊,主要是將遺址出土的現象及遺 物圖套疊在同一張地圖上,從地圖上嘗試運用初步的視覺判讀,尋找出現象與遺物間 可能有的空間關係與規則;第二步驟則是運用空間統計的方法,驗證這些經由地圖判 讀而出的現象及遺物空間關係是否具有統計的意義,以避免陷入視覺上過於主觀的判 讀,提供一個較為客觀的驗證方式。

(7)

地圖套疊

主要藉由柱洞群的分佈來推測房舍建築的可能位置,接著套疊上墓葬及陶、石器 的分布圖,透過分析墓葬、器物分布與柱洞群間的關係,找出人群在丸山遺址居住 時,其不同活動間可能有的空間關係。 丸山遺址出土最多的現象是柱洞,柱洞判斷所依據的線索為其形狀、土質及土 色,依照這些特徵推測其可能為木柱結構所遺留下來的現象,而柱洞群的出現更顯示 可能為特定建築結構的存在,因此這些柱洞群的空間分布可以是考古家推測史前建築 結構存在的證據之一。 根據對於傳統台灣原住民及東南亞地區傳統建築的研究(千々岩助太郎 1960;

Izikowitz and Sørensen 1982;Knapp 2003;Waterson 1990),木柱是構成其房舍建築中 最主要的一部分之一,當主要的木柱結構設立完成後,再運用不同的質材完成房舍的 建造,因此柱洞在遺址的分布便是分析房舍建築的證據之一。根據對台灣原住民及東 南亞地區傳統建築的調查(千々岩助太郎 1960;Bernot 1982;Charpentier 1982; Henriksen 1982;Milliet-Mondon 1982),發現這些建築內木柱彼此間距離為 50-200 公 分(表1),主要集中在 100-200 公分,若是以此為操作標準,將丸山遺址柱洞間的距 離分別設定為 100、150、200 公分,可以將柱洞分為不同的柱洞群,這些柱洞群便可 能代表房舍建築物所在的位置。 表1 民族誌柱洞間距統計表 柱洞間距 (公尺) 民族誌中的個案數 0-0.5 5 0.5-1 2 1-1.5 6 1.5-2 13 2~ 6 另一方面,墓葬則是丸山遺址另一個具普遍分布特性的現象。而發掘者在進行丸 山遺址發掘時便已注意到,墓葬和柱洞現象常出土在相鄰的區域,然而其空間上有何 關係則需進一步的探索。台灣考古學中也常常發現柱洞與墓葬在空間分布上有一定的 相關性(參見陳仲玉 1994;連照美 2003;臧振華等 2006),根據民族誌資料顯示,台 灣多個傳統原住民社會亦有將墓葬置於房舍內或是房舍附近的習俗(黃應貴 1983;蔣 斌 1999),換言之,人群刻意將死去親人置於家屋相近的空間內在台灣似有一長久的 傳統,而丸山遺址內墓葬及柱洞群空間上的關係是否也有與民族誌資料相似的分布模

(8)

式則是初步地圖套疊所可以探討的。因此,筆者便將柱洞群的分布圖及墓葬分布圖套 疊在一起,企圖用來分析丸山遺址中建築物與墓葬之間可能有的空間關係。 除此之外,丸山遺址亦出土的大量陶、石器遺物也提供我們理解丸山人空間配置 的重要線索。這些陶、石器的形制主要包含陶容器的破片、陶紡輪、石製斧鋤形器、 錛鑿形器、刀形器、網墜形器及砥礪形器;根據這些陶、石器的形制及使用痕的觀 察,推測這些器物皆為因應日常生活所需的器物,由於其數量的龐大,其分布和柱洞 群間的關係便成為了解史前人類生活模式的一條線索。

空間統計

為了進一步驗證這些利用地圖套疊所得出的可能空間模式是否具有統計上的意 義,本研究運用空間統計上用來檢定現象在空間上是否有相關性的 Global Moran's I 及

Anselin Local Moran's I 兩種統計方式。Global Moran's I 是用來分析一組現象在空間上 究 竟 是 呈 現 聚 集 (clustered ) 、 離 散 ( dispersed ) 或 者 是 隨 機 分 布 ( randomly distributed)(Anselin 2003;ESRI.com 2009a;Mitchell 2005;Moran 1950;Wong and Lee 2005),這項統計技術不但可以將現象間的距離納入運算,更可以將現象本身的不 同要素納入考慮。而這項統計方法在地理資訊系統的平台內可以直接提供我們 I 的數 值、z score2及 p-value。 當 I 的數值在接近+1. 0 時,代表的便是現象彼此間具有叢集的分布趨勢,而當數 值接近-1.0 時,表示現象呈現分散的趨勢。而其中的 z score 及 p value 則是進一步提 供我們是否可以拒絕此運算內的虛無假設。在Global Moran's I 的運算中,其虛無假設 所陳述的是這分析的現象本身在空間上是隨機分布,z score 代表是否可以拒絕虛無假 設的標準差,p value 則是顯示錯誤拒絕虛無假設的機率,這兩個數值皆和標準常態分 布相關。所以,非常高或低的 z score 通常是在常態分布的尾端,也代表當分析出來的 結果有非常低或高的z score 及非常低的 p value,表示這個觀察到的空間模式極不可能 為理論上的隨意分布(Anselin 2003;Mitchell 2005)。 本研究便運用此一統計方式將柱洞的深度及大小分別列入運算,若是得到接近﹢ +1.0 的數值,代表這些柱洞在深度或是大小上有聚集的現象,換言之,將柱洞深度放 入運送,若是得到接近﹢1.0 的數值,便代表相似深度的柱洞有聚集在一起的趨勢,若 是得到接近-1.0 的數值,則代表這些柱洞並無明顯的聚集現象。

(9)

Moran's I 則可以進一步辨認出具有相似特質現象的叢集在空間上的位置(Anselin 1995, 2003; ESRI.com 2009b;Haining 2003;Moran 1950),不同於 Global Moran's I, Anselin Local Moran's I 可以進一步算出每個現象本身的 I 數值及 z score3,也因此,每 一個在叢集內的現象都可以被檢視是否具有統計上的意義。而在本文使用的的商業地 理資訊系統軟體平台下,4更可以將這些聚集直接在圖上標示出來,若是該叢集為高數 值聚集,則為標示出HH,若是為低數值聚集,則標示為 LL。 若是將柱洞的深度及大小分別列入運算,則可以重新檢視每一個在先前地圖套疊 中辨認出的柱洞群內的柱洞叢集現象是否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性。若是透過地圖套疊所 辨認出的柱洞群代表的是一個房舍建築所在的地點,那麼其柱洞的大小及深度應該展 現一致性,若是統計上運算出來的每個柱洞的I 數值並未具有一致性,那麼便需要更進 一步探索其間所隱含的意義。

另一方面,將陶、石器的分佈列入運算,則 Anselin Local Moran's I 則可以將陶器 或石器可能的叢集點標示出來,這些運用統計運算所找出來的器物聚集則可以與由地 圖套疊所獲得的成果做進一步的驗證。

總言之,Global Moran's I 的運算可以協助我們確認所感興趣的現象在空間上是否

具有統計上有意義的分佈現象,而Anselin Local Moran's I 則可以進一步指出這些叢集

在 空 間 上 的 分 佈 , 不 同 於 運 用 空 間 統 計 直 接 尋 找 遺 物 分 布 的 空 間 模 式 ( 參 見 Haciguzeller 2006;Kvamme 1990;Premo 2004;Whitley and Clark 1985;Williams 1993),在本研究的架構下,此兩種空間統計的運用主要是協助我們確認或是討論藉 由初步地圖套疊所得出的結果,也就是藉由地圖套疊所設定的柱洞群,在統計上是否 具有其顯著性,進一步減少地圖套疊法過於主觀的可能。

丸山遺址

本文分析的資料來自宜蘭縣新石器時代的丸山遺址。丸山遺址位於宜蘭縣冬山鄉 八寶村及丸山村境內(圖 1),根據丸山遺址第四次發掘的 39 件碳十四年代(圖 2),其年代校正後主要集中於距今 3,700 至 2,700 年之間,應為台灣東北部新石器時 代晚期的代表文化之一(劉益昌 1995)。 此遺址自從民國五十二年盛清沂先生正式確認其存在後(盛清沂 1963),共經歷 了四次的考古發掘,前三次的發掘皆為小面積的考古試掘,目的在於認識丸山遺址所 蘊含的史前文化年代及遺物分布範圍(劉益昌 1995),而第四次發掘則是為因應地主

(10)

提出的靈骨塔興建計畫而生的搶救發掘,主要針對靈骨塔計畫所影響之範圍進行發 掘,發掘地點在丸山小丘的西南部(圖 3),發掘範圍分為兩大區塊(圖 4),總共面 積約2,225 平方公尺。這樣一個大區塊的發掘揭露出多樣的現象,例如成群的柱洞、石 板棺、甕棺葬、火煻等等,以及大量的陶、石器,因此提供筆者透過這些遺物現象分 布尋找可能的空間模式。 本研究的分析資料便是來自第四次的發掘計畫,本研究的主旨在於透過柱洞、墓 葬及陶、石器的分佈來推測新石器時期的丸山人群可能在何處建造其房舍建築、建築 與墓葬及器物間的空間關係。而選擇柱洞、墓葬及陶、石器為主要分析的資料原因有 二:首先,柱洞及墓葬是此次發掘出土最為普遍及分布最為廣泛的現象,而陶、石器 更是發掘出土數量最多的遺物,由於這些現象及遺物的分布廣泛及數量龐大,使得考 古家可以有機會透過量化的分析,進一步尋找這些資料背後可能有的規律模式, 另一 方面,丸山遺址出土的陶、石器大部分皆為日常生活中可能使用的器物,其在遺址上 的空間分布模式便可以提供我們推測當時人群的日常活動內容、空間分布與處理日常 廢棄物的空間原則,這些遺物的分佈模式因此提供我們思索過去社會日常生活空間利 用的線索。 由碳十四定年的結果可以得知,人群在此活動可以跨越近千年的時間尺度,根據 定年資料、層位及陶、石器形制的研究顯示(劉益昌、江芝華 出版中;劉益昌等 2002),人群在這近千年的時間尺度內,除少數器物外,整體物質文化上並無看出明 顯的差異,當然這並不表示此山丘上居住的人群文化並無變化,而是根據目前的研究 成果,在對於物質文化的使用上,無法清楚的看出時間對於他們所造成的影響,換言 之,在此所形成的史前文化可以被劃歸在「丸山文化」的架構之下。

(11)

圖1 丸山遺址位置圖 (資料來源:劉益昌等 2002) 本次發掘的兩大區塊內共發現 287 個柱洞,且在發掘時已注意到似乎有成群分布 的現象,似可分為數群(圖 5)。其中除了 39 個呈橢圓形外,其餘皆為圓形;在 287 個柱洞中,有 277 個柱洞在發掘時有詳細記錄其結束深度及平面半徑,其餘的柱洞僅 記錄其位置。在這有測量值的圓形柱洞中,最大半徑為44 公分,最小的半徑則為 3 公 分,平均為 10.6 公分;在發掘柱洞時可以觀察到一些特殊的現象,例如有些柱洞內可 以觀察到柱洞旁塞以石塊,似為鞏固木柱結構;或是有些柱洞為直接穿鑿至岩盤上, 這些柱洞細緻的資料可以提供我們進一步推測遺址內房舍建築本身的形式,然而本文 的重點在於運用柱洞及墓葬在空間上分布的趨勢來推測房舍建築可能的位置,著重的 點在於「位置」的辨認上,非建築結構本身的重建,而柱洞的叢集現象代表著多個木 柱密集被立於同一區域,顯示了此一區域為某種建築所在地的可能性比其他區域高, 再配合墓葬及遺物的分佈,可能可以藉以推測這些柱洞叢集區可能為過去建築所在

(12)

地。 另一方面,這 287 個柱洞是否代表同時性的存在亦是必須思考的一個面向。本研 究主要針對柱洞的分布、深度及平面大小為分析的主要要素(attribute)。如上所述, 根據民族誌的資料,木柱為構成建築主要結構之一,而柱洞叢集區則可能顯現出該區 域曾有建築物存在,因此單一柱洞的分布則被排除於建築物存在區的可能性,而這些 柱洞叢集區內柱洞是否同時存在,則進一步需要藉由其他要素的分析,在本研究中則 以這些柱洞的深度及平面大小為主。在發掘的現場,柱洞主要是利用文化層與生土層 交界面顏色的差異來判讀,而關於柱洞深度及平面大小的測量皆由此一層位開始,柱 洞深度代表的是木柱結構結束的深度,而柱洞平面大小則可能為木柱本身的大小,因 此假設若是同一柱洞群的柱洞深度及大小相似,則代表此柱洞群存在的年代或許較為 相近,若是柱洞群內柱洞的深度及大小較為相異,則此柱洞群內柱洞的年代相異可能 性就較為大,因此針對柱洞深度及大小的空間統計分析可以進一步提供我們思索這些 柱洞、柱洞群年代的線索。 圖2 碳十四年代校正圖

(13)

圖3 1998 年發掘區域分布圖 (資料來源:劉益昌等 2002)

圖4 1998 年發掘坑分布圖

(14)

本次發掘則出土兩種形制的墓葬,甕棺及以板岩拼製而成的石板棺。甕棺與石板 棺共存在台灣新石器時期的其他遺址亦可見到,在其他遺址主要是依據陶甕內有人骨 出土的現象來推測應為甕棺葬(葉美珍 2001)。丸山遺址可能由於土質的關係,不見 人骨的出土,添加甕棺判讀的困難度。然而根據出土的陶甕的形制(口緣、折肩、圈 足、把手)、陶土成分(陶類)、出土位置(是否接近文化層底部或生土層)及四周 相關現象(諸如與其他石板棺的關係)可以推測這些大型陶甕是否為一甕棺。 本次發掘共出土55 座石板棺,14 座甕棺。甕棺的陶甕以淡紅褐色夾砂陶為主,共 有八座,其半徑在30-40 公分之間,為大型陶罐,其圈足、折肩、陶把及口緣具有相當 的一致性。而其餘的陶甕分別以橙褐色灰胎夾砂陶及褐色黑胎夾砂陶製成,這兩類陶 類製成的陶甕相對而言較小,半徑約在15-25 公分之間,其陶器形制也與前一類陶甕不 同,因此是否將其視為甕棺仍有討論的空間。這些陶甕有兩座被置於箱型石板內,有 六座陶甕上有一石板,應為人為刻意置入。 丸山遺址出土的石板棺主要是以板岩拼製而成,但仍可見到有些以修整丸山當地 的岩盤作為底板或利用當地的頁岩作為側板的現象,可知史前丸山人在埋葬行為中的 變異性。而此次發掘的過程中,主要是以石板出土的位置、形制及伴隨的陶、石或玉 器來推測是否為一石板棺。 55 座的石板棺中,其平均長度約為 90 公分,最長的石板棺為 217 公分,最短約為 24 公分,最寬為 72 公分,最窄則為 20 公分,平均寬為 37 公分。由表 2 可知,石板棺 寬度的變化不大,但是相對而言,長度的變化較大。 表2 石板棺統計表 長(公分) 寬(公分) 有效個數 55 54 平 均 值 89.55 37.3 眾 數 45 40 最 大 值 217 72 最 小 值 24 20 本研究另一個分析的材料則為出土於文化層的陶、石器,此次發掘出土的陶、石 器數量豐富,提供我們在空間上探討是否有特定的分佈模式。此次發掘出土的陶、石 器可見於各個自然層位內,由於本文主要是在探討新石器時期的人類活動,故僅就文 化層出土的遺物列入考慮,尋找可能有的分布趨勢,共計有約 7000 件的石器,包含各 種工具類、裝飾類及殘件;陶製器物則共計390,000 公克,主要為罐形器,少量的環狀 器、紡輪等。

(15)

分析結果

地圖套疊

圖5 為柱洞分布圖,而圖 6、圖 7、圖 8 則為依據 100、150 及 200 公分為柱洞間的 距離分別繪出的柱洞群圖,如果將每個柱洞間的距離設為 100 及 150 公分,則可以構 成12 個柱洞群,可分別命名為 A 至 L;若是以 200 公分為標準,則會有 8 個柱洞群, 其中B 及 C 會被繪入同一個柱洞群,而 G、H、J 會被歸於同一柱洞群,依據發掘時所 觀察的微地形變化推測,5 由於柱洞群所隱含的是房舍建築之所在,而柱洞群 J 和其他 柱洞群位屬於兩個不同的階地上,顯示柱洞群 J 比較可能是獨立存在,也因此在這次 發掘區域內,10 個柱洞群應該是比較合理的推測。 圖5 柱洞分布圖 丸山遺址的石板棺並無一致的走向,但是當其分布圖與柱洞群的分佈圖套疊在一 起時(圖9),卻可以發現其基本上是環繞著柱洞群而存在,這些墓葬若不是分布於柱 洞群的邊緣,就是在柱洞群前方的空地上。若是再套疊上陶器及石器的分布圖(圖 10、圖 11),亦可發現相似的分布模式;這些陶石器亦分布在柱洞群的外圍,6由器物 分布圖可以得知,大量的器物不但分布在柱洞群外側且有集中分布的現象。陶、石器 集中分布在柱洞群A、B、C、I 的北側,而柱洞群 F 及 J 則在其南側發現較多的遺物分 布,這似乎也和此區上述微地形變化相關,換言之,這些遺物基本上集中於柱洞群外 地面較為平坦的區域。

(16)

圖6 柱洞間距為 1 公尺的範圍圖

(17)

圖8 柱洞間距為 2 公尺範圍圖

(18)

圖10 陶器重量分布圖

(19)

空間統計

表3 為分別以柱洞的結束深度及平面半徑來運算 Global Moran's I,得到 I 數值、z

score 及 p-value。根據這些數值可知,不論是以柱洞的結束深度或是平面半徑來看,這 些柱洞都有統計上叢集分布(clustered)的現象。 表3 Global Moran's I 結束深度 平面半徑 I 0.49 0.11 Z score 41.94 9.69 P-value 0.01 0.01

若是運用Anselin Local Moran's I 來運算,圖 12 及圖 13 則是分別以柱洞深度及柱

洞平面半徑運算而得的結果。圖12 顯示柱洞群 A、B、C、D 內的柱洞有高數值叢集的 現象,而柱洞群F、G、H、I 則為低數值叢集得現象,換言之,柱洞結束深度在這些柱 洞群內具有較一致的現象,柱洞群 L 則顯示在同一柱洞群內,同時有高數值及低數值 叢集的現象,然而柱洞群E 及 J 則無清楚的叢集現象。 圖13 則顯示若是以柱洞平面半徑為運算標準,除了柱洞群 G 及 L 有清楚的高數值 叢集現象,7其他柱洞群則未見顯著的叢集現象,這兩個柱洞群有著高數值叢集可能顯 示此兩區域的建築可能與其他區域有所差異。 圖12 柱洞結束深度叢集分布圖

(20)

圖13 柱洞平面半徑叢集分布圖

若是以器物的分佈來討論,圖 14 及 15 分別為陶、石器叢集的分布圖。可以發現

這兩類遺物的叢集的分布皆和柱洞群的位置息息相關,基本上皆分布在柱洞群的外 側,且兩類遺物的叢集在位置上也有清楚的重疊關係。

(21)

圖15 石器叢集分布圖

討 論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分析遺址內部現象及遺物的分佈來探討其所展現的可能空間 模式,提供我們進一步了解丸山人可能如何組織其聚落空間配置及對其社會關係可能 有的影響。若是每個由地圖套疊內辨識出的柱洞群代表的是一處房舍建築所在地,那 麼在這次發掘的區域內,共有十處可能為史前丸山人興建其房舍建築的區域,而這些 現象及遺物的分佈更提供我們一窺史前丸山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下組織其空間領域。 透過對於現象及遺物在此發掘區域的分布做分析,可以得到一些空間模式。首 先,柱洞分布不論是從地圖套疊或是空間統計的分析,都可明顯得知其有叢聚的現 象。雖然在丸山遺址並未見到完整房舍結構的遺留,但是透過對一些區域傳統建築的 研究可以得知,木柱結構是這些建築的主要構成要素,因此柱洞群的存在便可能是史 前社會建築物存在的證據。雖然,這些柱洞本身可能存在一些現象提供我們進一步推 測史前建築本身結構的線索,但是本研究的重點在於嘗試辨認出建築所在的「地 點」,而這些聚集的柱洞現象便可能是史前人類建造房舍的主要區域,這些區域可能 見證了房舍的興建、整修及重建的過程。

(22)

然而,這些透過視覺依據柱洞彼此間距離所辨認出來的柱洞群本身是否具有可驗 證性?換言之,這樣的聚集現象本身是否具有某種程度的客觀性?因此本研究更進一 步透過不同的空間統計來驗證、探索這些柱洞群的內涵。透過數值的統計運算,我們 可以了解這些柱洞在視覺上所呈現出的叢集現象究竟是視覺誤差或是有真正叢集的趨 勢。

根據Anselin Local Moran's I 的運算,大部分柱洞群都有相似深度柱洞聚集在一起

的趨勢,但是除了在柱洞群 G 及 L 內的柱洞有出現柱洞相似平面大小有聚集的現象, 其他區域(A、B、C、D、E、F、H、I、J、K)的柱洞並未有類似聚集的趨勢,若是 排除發掘時所造成的可能錯誤,此一現象可能說明了史前丸山人對於建築物內木柱的 大小並未有嚴格規定;而柱洞群 G 跟 L 的柱洞不但深度相似,且平面大小亦相似,換 言之,此兩區域的建築結構在形制上可能具有其特殊性。 而遺物集中的現象則說明了這些區域可能為史前丸山人丟置日常用品的區域,根 據這些區域的分佈,可以發現丸山人在此發掘區內有數個固定丟置其日常用品的地 點,而這些地點通常是在房舍結構的外圍較平坦的區域,甚至可能有數個房舍家結構 內的居民共享同一區域。 而在可觀察到的較一致空間模式之外,有一些「例外」的現象,需要進一步探 討。首先,柱洞群 E 顯現出與其他柱洞群較不一致的分布模式;以墓葬為例,不同於 其他墓葬皆分布在柱洞群的外圍,在此柱洞群的中間可見一甕棺葬的分佈,造成此現 象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可能為此柱洞群其實含括兩個柱洞群,也就是隱含存在著兩個 以上房舍建築的可能性;或者存在於柱洞群中間的這個陶甕其實並非甕棺,而是具有

其他功能。而根據Anselin Local Moran's I 的運算,其柱洞深度在統計上並不具有顯著

的意義,換言之,這個柱洞群內的柱洞其深度並無任何統計叢集的現象;造成這個現 象亦可能有幾種原因,若是排除發掘時的人為因素,則表示此區內的柱洞可能代表著 多於一個房舍建築在不同時期的存在,以柱洞群 A 為例,其柱洞深度的運算顯現出此 一柱洞群內的柱洞,基本上結束在相似的深度,隱含可能存在著僅一個房舍建築,因 此柱洞的深度顯現出一致性;相反地,柱洞群若是深度具有相當的歧異性,就可能代 表同一區域內不同建築物在不同時期的存在。 第二,不同於其他柱洞群,墓葬圍繞著柱洞群,與柱洞群 J 鄰近的墓葬主要集中 在其南方,這可能可以歸因於此區域的微地形變化,正如前面所述,此發掘區域可以 再細分為三個小型階地,因此,當 J 柱洞群的居民要埋葬其死去的親人之時,由於其

(23)

房舍建築的北面為一壁面,而其南面則為較開闊的平地,因此便利用此一區域作為墓 葬之所。

結 論

許多時候考古學家所面對的遺址並未有清楚的建築結構遺留,因此考古學者必須 尋找其他線索來討論過去人群的日常生活。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先運用了地圖套疊來 辨識可能建築結構的所在地,接下來再運用空間統計來確認這些視覺上辨認出來的聚 集現象是否具有統計上的意義,以減少主觀判斷可能有的偏差。從這些現象及遺物的 分佈上,我們可以進一步嘗試探討史前丸山人如何組織其日常生活的空間配置。 在這研究中,筆者將地理資訊系統(GIS)視為一種處理資料的技術,嘗試運用其 繪圖功能來製作及套疊不同的分布圖,以利於初步辨識可能的空間模式;不同於傳統 手繪及套疊地圖需要耗費研究者大量的時間,運用地理資訊系統不但可以縮短整個製 圖的時間,其彈性的地圖套疊功能也可以讓考古學者在不同分布圖間探索,尋找這些 現象間可能的關聯,這樣的彈性也給了考古學家在處理資料上有更多的可能性,並大 大提升資料處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大部分商業開發的地理資訊系統軟體已將空間統 計的功能包含於內,換言之,研究者不但可以運用此系統來製圖,透過視覺來探索空 間關係,更可以進一步運用空間統計的分析,找尋現象分布的空間模式,或是確認視 覺上辨識的現象是否具有統計上的意義。總言之,地理資訊系統結合製圖及統計運算 的功能,協助考古家研究分析考古資料的空間結構,探索不同考古資料間的可能關 連,在這樣分析的過程中,使考古家更清楚理解資料的空間特性,再配合考古脈絡的 研究,建構出合理的考古詮釋。 本文中,由於資料本身的限制及遺址形成過程的影響,並無法明確指出在長達近 千年的史前丸山社會中到底有多少建築物曾經存在,透過本分析所便認出來的柱洞群 提供我們推測房舍建築存在的可能性,再透過針對個別柱洞群內柱洞要素的分析,探 討彼此可能存在的時間關係,然而本文未嘗試進一步探討不同柱洞群間的時間關係, 這樣的探討須要更多年代及在其他證據論證之,亦為筆者下一階段的研究目標之一。 然而無建築遺留的考古遺址不應該使得學者放棄對於史前社會中房舍建築的存在 及其在空間上可能有的模式之探討。因此,筆者運用多種不同的線索,嘗試進一步探 索這些建築結構在史前丸山社會存在的可能性。而柱洞群的存在及其與墓葬及遺物間

(24)

的空間關係都顯現出這些柱洞並非隨意分布,是可以運用不同的技術「解讀」出特定 的規則,這些規則隱含了人類行為在空間上的某種慣習,使考古家可以進一步運用其 他資料來詮釋過去的社會生活。

附 註

1. 本研究主要運用由 ESRI(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Inc.)出版的商 用 ArcGIS 9.3 版本。 2. I 數值的運算公式如下:

I

=

n

S

0

w

i, j

z

i

z

j j=1 n

i=1 n

z

i2 i=1 n

若是以柱洞深度運算為例,則:

z

i :柱洞 i 與所有柱洞深度平均數間的差距。

w

i, j:柱洞i 跟 j 的空間權重。 n :柱洞的總數量。

S

0 :所有空間權重的總和。 3. I 數值的運算公式如下: 以柱洞深度的運算為例,則:

x

i :柱洞 i 的深度

X

:所有柱洞的平均深度

w

i, j :柱洞i 跟 j 的空間權重 n :柱洞數量

(25)

4. 本分析所使用為由 ESRI(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INC.)公司所 開發的ArcGIS 9.3 版。 5. 根據發掘後對於地形的觀察,可以清楚看到新石器時代丸山人將山坡地修整為三 個階地,岩盤可見人為修整痕,可能是為了當時居住便利之故。 6. 柱洞群 D 所在之處為早期居民為農耕之便所闢之道路區,故移除了史前文化層, 造成遺物數量在此明顯減少。 7. 柱洞群 F 之所以呈現有叢集現象其實是這些柱洞並未有測量數值,因此在運算時皆 以0 為其測量值,因此產生低數值的叢集現象。 8. 橢圓形柱洞的短邊長度。

引用書目

千々岩助太郎 1960 《台灣高砂族 住家》。台北:南天出版社。 の 杜正勝 1998 《景印解說蕃社采風圖》。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陳仲玉 1994 《曲冰》。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盛清沂 1963 〈宜蘭平原邊緣史前遺址調查報告〉。《台灣文獻》14(1):92-152。 連照美 2003 《台灣新石器時代卑南研究論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葉美珍 2001 《花岡山文化之研究》。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黃應貴 1983 〈東埔社的宗教變遷:一個布農族聚落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集刊》53:105-132。

(26)

臧振華、李匡悌、朱正宜 2006 《先民履跡─南科考古發現專輯》。台南:台南縣政府文化局。 劉益昌 1995 〈宜蘭史前文化的類型〉。刊於《宜蘭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褚緒 婷編,頁38-56。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劉益昌、江芝華 出版中 《1998 年宜蘭縣冬山鄉丸山遺址搶救發掘報告》。 劉益昌、邱水金、戴瑞春、李貞瑩、廖正雄 2002 《宜蘭縣丸山遺址搶救發掘資料整理計畫-第二階段報告》。宜蘭:宜蘭縣政 府。 蔣 斌 1999 〈墓葬與襲名:排灣族的兩個記憶機制〉。刊於《時間、歷史與記憶》。黃應 貴編,頁125-228。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Anselin, Luc

1995 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 Geographical Analysis 27(2): 93-115. DOI: 10.1111/j.1538-4632.1995.tb00338.x.

2003 An Introduction to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with GeoDa. http://www.utdallas.edu/~briggs/poec6382/geoda_spauto.pdf, accessed June 1, 2012. Bender, Barbara

1998 Stonehenge: Making Space. Oxford and New York: Berg. Bernot, Lucien

1982 The Two-door House: The Intha Example from Burma. In The Hous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Anthropological and Architectural Aspects. Karl G. Izikowitz and Per Sørensen, eds. Pp. 41-48. London: Curzon Press.

Berry, Kenneth J., Kenneth L. Kvamme, and Paul W. Jr. Mielke

1980 A Permutation Technique for the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Artifacts into Classes. American Antiquity 45(1): 55-59. DOI: 10.2307/279656.

(27)

Blake, Emma

2004 Space, Spatiality, and Archaeology. In A Companion to Social Archaeology. Lynn Meskell and Robert W. Preucel, eds. Pp. 230-254. Oxford: Blackwell.

Blankholm, Hans Peter

1991 Intrasite Spatial Analysi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arhus: Aarhus University Press. Bradley, Richard

2000 An Archaeology of Natural Plac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arr, Christopher

1985 Introductory Remarks on Intrasite Spatial Analysis. In For Concordance in Archaeological Analysis: Briding Data Structure, Quantitative Techniques, and Theory. Christopher Carr, ed. Pp. 87-90. Kansas City: Westport Publishers, Inc. Charpentier, Sophie

1982 The Lao House: Vientiane and Luang Prabang. In The Hous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Anthropological and Architectural Aspects. Karl G. Lzikowitz and Per Sørensen, eds. Pp. 49-61. London: Curzon Press.

Ciolek-Torrello, Richard.

1989 Households, Floor Assemblages and the "Peompeii Premise" at Grasshopper Pueblo.

In Households and Communities. Scott MacEachern, David J. W. Archer, and

Richard D. Garvin, eds. Pp. 201-207. Calgary: University of Calgary. Craig, Nathan, Mark S. Aldenderfer, and Holly Moyes

2006 Multivariate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Photomapped Artifacts Scatter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33: 1617-1627. DOI: 10.1016/j.jas.2006.02.018.

ESRI.com

2009a How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Global Moran’s I) Works.

http://webhelp.esri.com/arcgisdesktop/9.3/index.cfm?TopicName=How%20Spatial %20Autocorrelation:%20Moran's%20I%20(Spatial%20Statistics)%20works, accessed June 1, 2012.

(28)

Works.

http://webhelp.esri.com/arcgisdesktop/9.3/index.cfm?topicname=how_cluster_and_ outlier_analysis:anselin_local_moran's_i_(spatial_statistics)_works, accessed June 1, 2012.

Ferring, Reid C.

1984 Intrasite Spatial Patterning: Its Role in Settlement-Subsistence Systems Analysis. In Intrasite Spatial Analysis in Archaeology. Harold J. Hietala, ed. Pp. 116-12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nivechi, Perry L.

1987 On the Quantitative Derivation of Household Spatial Organization from Archaeological Residues in Ancient Mesopotamia. In Method and Theory for Activity Area Research: An Ethnographical Approach. Susan Kent, ed. Pp. 176-235.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oodchild, Michael F.

1996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patial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In Anthropology, Space,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Mark S. Aldenderfer and Herbert D. G. Maschner, eds. Pp. 242-289.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ciguzeller, Piraye.

2006 Testing Spatial Patterns and Hypotheses at Minoan Palaikastro, Crete. In Digital Discovery: Exploring New Frontiers in Human Heritage: CAA 2006: Proceedings of the 34th Conference, Fargo. Jeffrey T. Clark and Emily M. Hagemeister, eds. Pp.493-499. Fargo: Archaeolingua.

Haining, Robert

2003 Spatial Data Analysis: Theory and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nriksen, Merete Aagaard

(29)

and Southeast Asia: Anthropological and Architectural Aspects. Karl G. Izikowitz and Per Sørensen, eds. Pp. 17-24. London: Curzon Press.

Hodder, Ian, and Clive Orton

1976 Spatial Analysis in Archae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ggett, Jeremy

2000 Looking at Intra-site GIS. In Proceeding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Archaeology. Kris Lockyear, Timothy J. T. Sly, and Virgil Mihailesev-Birliba, eds. Pp. 117-122. Oxford: Archaeopress.

Izikowitz, Karl Gustav, and Per Sørensen, eds.

1982 The Hous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Anthropological and Architectural Aspects. London: Curzon Press.

Kent, Susan

1990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Segmentation, Architecture, and the Use of Space. In Domestic Architecture and the Use of Space. Susan Kent, ed. Pp. 127-152.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Kirch, Patrick V.

1996 Tikopia Social Space Revisited. In Oceanic Cultural History: Essays in Honour of Roger Green. Janet M. Davidson and Roger C. Green, eds. Pp. 257-274. Dunedin: New Zealand Journal of Archaeology.

Knapp, Ronald G., ed.

2003 Asia's Old Dwellings: Tradition, Resilience, and Chan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ramer, Carol

1982 Ethnographic Households and Archa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25(6): 663-675. DOI: 10.1177/000276482025006005.

Kvamme, Kenneth L.

1990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the Classic Maya Collapse Revisited: Refined Techniques and New Conclusions. Journal of Archaeolgoical Science 17: 197-207.

(30)

DOI: 10.1016/0305-4403(90)90059-E. Leventhal, Richard, and Kevin H. Baxter

1988 The Use of Ceramics to Identify the Function of Copan Structures. In Households and Communities in the Mesoamerican Past. Richard Wilk and Wendy Ashmore, eds. Pp. 51-71. Albuquerqu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Lowell, Julia C.

1988 The Social Use of Space at Turkey Creek Pueblo: An Architectural Analysis. KIVA 53(2): 85-100.

Marín-Arroyo, Ana B.

2009 Assessing What Lies Beneath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 Zooarchaeological Record: The Use of GIS and Spatial Correlations at El Miron Cave (Spain). Archaeometry 51(3): 506-524. DOI: 10.1111/j.1475-4754.2008.00411.x.

McCoy, Mark D., and Thegn N. Ladefoged

2009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Use of Spatial Technology in Archaeology.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17: 263-295. DOI: 10.1007/s10814-009-9030-1.

Milliet-Mondon, Camille

1982 Housing in the Upper Kali-Gandaki Valley: Its Adaptation to the Environment. In The Hous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Anthropological and Architectural Aspects. Karl G. Izikowitz and Per Sørensen, eds. Pp. 168-172. London: Curzon Press. Mitchell, Andy

2005 The ESRI Guide to GIS Analysis, vol. 2: Spatial Measurements & Statistics. Redlands: ESRI Press.

Moran, Pat A. P.

1950 Notes on Continuous Stochastic Phenomena. Biometrika 37(1-2): 17-23. DOI: 10.1093/biomet/37.1-2.17.

Niknami, Kamal A., and A. Chaychi Amirkhiz

2008 A GIS Technical Approach to the Spatial Pattern Recognition of Archaeological Site Distributions on the Eastern Shores of Lake Urmia, Northwestern Iran. The

(31)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 37(B4): 167-172.

Pessina, Manio

2001 Data Integration and Intra Site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Castellaro del Vhò. In Computing Archaeology for Understanding the Past. Zoran Stancic and Tatjana Veljanovski, eds. Pp. 179-184. Oxford: Archaeopress.

Premo, Luke S.

2004 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tatistics Quantify Multi-Scale Patterns in Distributional Data: An Example from the Maya Lowland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31: 855-866. DOI: 10.1016/j.jas.2003.12.002.

Samuel, Stephan R.

1989 Spatial Patterns in Ozette Longhouse Floor Middens. In Households and Communities. Scott MacEachern, David J. W. Archer, and Richard D. Garvin, eds. Pp. 143-156. Chacmool: University of Calgary.

Simek, Jan F.

1987 Spatial Order and Behavioral Change in the French Paleolithic. American Antiquity 61: 25-40.

Smith, Michael

1989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Settlement at Late Postclassic Communities in Morelos, Mexico. In Households and Communities. Scott MacEachern, David J. W. Archer, and Richard D. Garvin, eds. Pp. 450-459. Chacmool: University of Calgary.

Spurling, Brian, and Brian Hayden

1984 Ethnoarchaeology and Intrasite Spatial Analysis: A Case Study from the Australian Western Desert. In Intrasite Spatial Analysis in Archaeology. Harold J. Hietala, ed. Pp. 224-24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ourtellot, Gair

1988 Developmental Cycles of Households and Houses at Seibal. In Household and Community in the Mesoamerican Past. Richard Wilk and Wendy Ashmore, eds. Pp.

(32)

97-117. Albuquerqu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Vullo, Nicoletta, Federica Fontana, and Antonio Guerreschi

1999 The Application of Gis to Intra-Site Spatial Analysis: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Alpe Veglia (Vb) and Mondeval de Sora (Bl), Two Mesolithic Sites in the Italian Alps. In New Techniques for Old Times, CAA '98: Proceedings of the 26th Conference, Barcelóna, March 1998. Juan A. Barcelō, Ivan Briz, and Assumpcio Villa, eds. Pp. 111-115. Oxford: BAR International Series 757.

Waterson, Roxana

1990 The Living House: An Anthropology of Architecture in South-East Asi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hallon, Robert Jr.

1973 Spatial Analysis of Occupation Floors I: The application of Dimensional Analysis of Variance. American Antiquity 38(3): 266-278. DOI: 10.2307/279714.

1974 Spatial Analysis of Occupation Floors II: The Application of Nearest Neighbor Analysis. American Antiquity 39(1): 16-34. DOI: 10.2307/279216.

1984 Unconstrained Clustering for the Analysi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s in Archaeology.

In Intrasite Spatial Analysis in Archaeology. Harold J. Hietala, ed. Pp. 242-27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heatley, David, and Mark Gillings

2002 Spatial Technology and Archaeology: The Archaeological Applications of GIS. London: Taylor& Francis.

Whitley, David S., and William A. V. Clark

1985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Tests and the Classic Maya Collapse: Methods and Inference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12: 377-395. DOI: 10.1016/0305-4403(85)90066-4.

Williams, Jeff T.

1993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the Classic Maya Collapse: One Technique, One Conclusion.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 705-709. DOI:

(33)

10.1006/jasc.1993.1044 Wong, David W. S., and Jay Lee

2005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with ArcView GIS and ArcGIS. Hoboken: John Wiley & Sons Inc.

附錄1 柱洞半徑、深度統計表 標號 坑位 半徑(公分) 半徑8(公分) 深度(公分) 0 T9P1A 38 18 229 1 T8P2D 35 27 261 2 T8P2D 35 20 262 3 T8P2D 44 20 250 4 T8P3AE 19 16 245 5 T8P2A 7 - 247 6 T8P1SE 13 10 249 7 T8P2B 17 - 250 8 T8P1A 14 - 245 9 T8P2D 13 - 246 10 T8P0BE 12 - 245 11 T8P1C 6 - 245 12 T9P0A 14 - 278 13 T8P0BE 10 - 245 14 T8P0BE 10 - 245 15 T8P0B 12 - 245 16 T8P0BE 10 - 245 17 T9P1A 16 - 229 18 T9P1A 15 - 228 19 T8P1D 10 - 245 20 T8P1D 10 - 245 21 T8P1C 8 - 245 22 T8P1C 15 - 245 23 T8P1B 14 - 245

(34)

24 T8P1B 8 - 245 25 T8P2C 13 - 250 26 T8P1B 12 - 245 27 T8P1B 6 - 245 28 T8P2D 10 - 256 29 T8P2C 15 - 250 30 T8P2C 13 - 244 31 T8P2D 17 - 255 32 T8P2D 14 - 262 33 T8P2D 16 - 247 34 T8P1D 20 - 245 35 T8P1A 18 - 245 36 T8P3AE 11 - 241 37 T8P3AE 14 - 247 38 T8P3BE 16 - 260 39 T8P2B 15 - 250 40 T8P2B 9 - 245 41 T8P2B 15 - 243 42 T8P2B 12 - 264 43 T8P2A 9 - 247 44 T8P2A 13 - 247 45 T8P3BE 6 - 252 46 T8P3BE 14 - 248 47 T8P3BE 14 - 253 48 T8P3AE 10 - 244 49 T8P2A 12 - 240 50 T8P2A 12 - 245 51 T8P2A 14 - 245 52 T8P3AE 13 - 238 53 T8P3AE 11 - 242 54 T5P7BE 20 - 592 55 T2P7B 6 - 316 56 T2P7B 6 - 303

(35)

57 T2P7BE 8 - 337 58 T2P7BE 16 - 310 59 T2P7BE 9 - 311 60 T5P10C 10 3 625 61 T5P10D 7 3 610 62 T5P9AE 15 10 692 63 T5P9AE 10 8 697 64 T5P9BE 9 - 613 65 T5P9BE 8 5 605 66 T5P9D 11 6 605 67 T5P13A 12 7 745 68 T5P13D 7 5 740 69 T5P13D 8 4 740 70 T4P8B 20 15 526 71 T4P8SE 15 10 573 72 T5P8BE 5 - 583 73 T4P8B 10 - 511 74 T5P8AE 7 - 579 75 T5P8AE 11 - 573 76 T5P8AE 6 - 565 77 T5P9D 20 - 577 78 T5P9A 15 - 590 79 T5P9A 12 - 577 80 T4P8SE 10 - 564 81 T4P8SE 14 - 599 82 T4P8BE 9 - 508 83 T5P9B 6 - 620 84 T4P9BE 6 - 546 85 T4P9BE 8 - 546 86 T5P12D 13 - 691 87 T5P12D 13 - 686 88 T5P12D 8 - 708 89 T5P12A 10 - 683

(36)

90 T5P12D 9 - 736 91 T5P12D 11 - 710 92 T5P12A 15 - 703 93 T5P13A 5 - 745 94 T5P13A 6 - 745 95 T5P15C 10 - 734 96 T5P15D 10 - 737 97 T5P15D 7 - 743 98 T5P15B 10 - 777 99 T5P15B 11 - 777 100 T5P15B 11 - 734 101 T5P15AE 11 - 732 102 T5P15AE 9 - 733 103 T5P15A 9 - 718 104 T5P15AE 13 - 736 105 T5P15A 8 - 749 106 T5P15B 8 - 0 107 T5P15B 11 - 731 108 T5P15A 9 - 726 109 T5P15A 8 - 721 110 T4P16CS 8 - 687 111 T4P16CS 10 - 699 112 T4P16CS 12 - 728 113 T5P16D 8 - 715 114 T4P16BS 12 - 585 115 T01P13B 30 20 85 116 T01P13BS 36 14 90 117 T0P13D 16 12 90 118 T0P10A 0 0 0 119 T01P10SE 15 0 188 120 T01P13CS 16 16 85 121 T01P13CS 30 15 95 122 T2P9BS 12 9 380

(37)

123 T2P9A 19 13 297 124 T2P9AE 10 6 298 125 T2P9AE 8 5 298 126 T2P8CS 10 4 322 127 T2P9CS 16 13 356 128 T2P9D 12 4 299 129 T2P8AE 10 4 300 130 T2P14A 19 10 294 131 T1P14BS 12 9 298 132 T1P9SE 10 5 264 133 T1P9SE 11 9 271 134 T3P8D 11 5 345 135 T3P15C 15 7 517 136 T3P15C 16 11 506 137 T1P16A 22 14 190 138 T2P9C 6 - 336 139 T3P8CS 9 - 460 140 T4P8D 11 - 460 141 T3P8CS 6 - 453 142 T3P8C 11 - 372 143 T3P8D 6 - 345 144 T3P8D 5 - 345 145 T3P8A 6 - 395 146 T3P8A 4 - 395 147 T3P8A 5 - 395 148 T3P8D 8 - 345 149 T2P8CS 7 - 320 150 T2P8CS 6 - 342 151 T3P8A 5 - 355 152 T3P8A 6 - 355 153 T3P8A 5 - 355 154 T3P8A 8 - 355 155 T2P8BS 7 - 345

(38)

156 T2P8BS 8 - 345 157 T2P8BS 9 - 345 158 T2P8BS 30 - 345 159 T2P8BS 10 - 345 160 T2P9CS 13 - 361 161 T2P9CS 12 - 356 162 T2P9CS 15 - 356 163 T2P9BS 10 - 385 164 T4P9AE 10 - 490 165 T2P9BS 11 - 385 166 T2P9BS 11 - 387 167 T2P9A 6 - 287 168 T2P9A 5 - 287 169 T2P8C 12 - 310 170 T2P8C 8 - 310 171 T2P8A 10 - 300 172 T2P8A 11 - 300 173 T2P9C 8 - 335 174 T2P9C 14 - 355 175 T2P8BE 5 - 310 176 T2P8BE 6 - 310 177 T2P8BE 13 - 310 178 T2P8AE 10 - 300 179 T2P9D 14 - 283 180 T2P8AE 6 - 300 181 T2P9D 10 - 300 182 T2P9D 7 - 301 183 T2P9D 14 - 294 184 T2P9D 4 - 270 185 T2P8AE 4 - 300 186 T2P9D 7 - 277 187 T2P9D 4 - 265 188 T2P9D 15 - 288

(39)

189 T2P9D 9 - 294 190 T2P9D 16 - 289 191 T2P9D 15 - 287 192 T2P9A 6 - 285 193 T2P9D 10 - 286 194 T1P8SE 10 - 250 195 T2P10C 10 - 364 196 T2P9A 13 - 285 197 T2P9A 6 - 287 198 T2P9A 11 - 287 200 T2P9A 6 - 287 201 T1P9SE 10 - 263 202 T3P12A 5 - 384 203 T1P13D 3 - 223 204 T1P13D 5 - 225 205 T1P13A 5 - 217 206 T0P10D 0 - 0 207 T0P10D 0 - 0 208 T0P10D 0 - 0 209 T0P10D 0 - 0 210 T0P10A 0 - 0 211 T01P10CS 0 - 0 212 T0P10A 0 - 0 213 T01P10BS 10 - 164 214 T01P10BS 10 - 172 215 T01P10BS 8 - 168 216 TT01P9AE 10 - 68 217 TT01P9AE 10 - 66 218 T0P11A 15 - 158 219 T0P11SE 10 - 250 220 T0P11BE 4 - 176 221 T01P11B 10 - 85 222 T0P13D 10 - 130

(40)

223 T0P12AE 8 - 130 224 T0P13D 8 - 140 225 T0P13D 8 - 130 226 T0P13D 6 - 130 227 T01P12SE 8 - 90 228 T01P13CS 8 - 90 229 T01P13B 20 - 70 230 T0P16BS 12 - 171 233 T1P14CS 10 - 294 234 T2P14D 10 - 294 235 T1P14BS 7 - 313 236 T1P14BS 6 - 291 237 T1P14C 10 - 294 238 T1P16A 16 - 200 239 T1P16A 11 - 225 240 T0P14CS 8 - 180 241 T0P13BE 8 - 145 242 T0P14B 8 - 180 243 T01P14BS 7 - 100 244 T01P14BS 6 - 97 245 T01P14BS 7 - 110 246 T01P14BS 6 - 104 247 T01P14BS 7 - 100 248 T0P15BE 6 - 147 249 T0P15AE 8 - 147 250 T0P15A 4 - 149 251 T0P16CS 8 - 190 252 T0P15SE 8 - 190 253 T0P16BS 12 - 171 254 T5P16A 8 - 715 255 T5P16D 8 - 715 256 T5P16A 8 - 715 257 T5P16A 8 - 715

(41)

258 T5P16A 8 - 715 259 T5P16A 0 - 0 260 T5P16B 8 - 715 261 T5P16B 8 - 715 262 T5P16B 8 - 715 263 T5P16B 8 - 715 264 T5P16B 8 - 715 265 T5P16B 8 - 715 266 T5P16B 8 - 715 267 T5P16D 8 - 715 268 T5P16D 8 - 715 269 T5P16D 8 - 715 270 T5P16D 8 - 715 271 T5P16D 8 - 715 272 T5P16D 8 - 715 273 T5P16D 8 - 715 274 T5P16C 8 - 715 275 T5P16C 8 - 715 276 T5P16C 8 - 715 277 T5P16C 8 - 715 278 T5P8AE 23 - 580 279 T5P8AE 8 - 573 281 T3P8A 16 - 355 282 T2P10A 28 - 348 283 T2P9AE 9 - 298 284 T2P9B 11 - 368 285 T0P11D 15 - 173 286 T0P10CS 10 - 140 292 T8P2BE 7 - 250 293 T8P2AE 18 10 250 295 T0P12AE 8 - 130 296 T0P13AE 8 - 100  

數據

圖 1  丸山遺址位置圖  (資料來源:劉益昌等 2002)  本次發掘的兩大區塊內共發現 287 個柱洞,且在發掘時已注意到似乎有成群分布 的現象,似可分為數群(圖 5)。其中除了 39 個呈橢圓形外,其餘皆為圓形;在 287 個柱洞中,有 277 個柱洞在發掘時有詳細記錄其結束深度及平面半徑,其餘的柱洞僅 記錄其位置。在這有測量值的圓形柱洞中,最大半徑為 44 公分,最小的半徑則為 3 公 分,平均為 10.6 公分;在發掘柱洞時可以觀察到一些特殊的現象,例如有些柱洞內可 以觀察到柱洞旁塞以石塊,似為鞏
圖 3  1998 年發掘區域分布圖
圖 6  柱洞間距為 1 公尺的範圍圖
圖 8  柱洞間距為 2 公尺範圍圖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e explicitly saw the dimensional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gnetic cat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caling argument. However, the precise form of gap depends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