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錄"

Copied!
37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錄

● 學校基本資表...( 3 )

壹、依據...( 4 )

貳、學校況...( 5 )

參、學校願景與學⽣像...( 8 )

⼀、學校願景...( 8 )

⼆、學⽣圖像...( 9 )

肆、課程發展組織點...( 10 )

伍、課程發展與規劃...( 12 )

⼀、課程規劃理念...( 12 )

⼆、總體課程地圖...( 13 )

三、群學程課程規劃...( 14 )

陸、群學程課程...( 38 )

⼀、⾼⼀教學科⽬與學分(節)數表...( 39 )

⼆、群學程課程表...( 40 )

(⼀)、學程教學科⽬與學分(節)數表...( 40 )

(⼆)、課程架構表...( 64 )

柒、團體活動時間實施規劃...( 70 )

捌、彈性學習時間實施規劃...( 71 )

玖、選課規劃與輔導...( 75 )

⼀、校訂選修課程規劃...( 75 )

⼆、選課輔導流程規劃...( 87 )

三、選課輔導措施...( 89 )

拾、學校課程評鑑...( 90 )

附件:校訂科⽬教學⼤...( 94 ) 210.70.125.144/print108_all.asp?kind1=general_subject&kind2=general_subject_mul&kind3=special_academic_teach&kind4=special_

pro_tea… 2/373

(3)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臺北市立⼤安⾼級⼯業職業學校 代碼:333401

學校基本資料表 110學年度入學新⽣適⽤

學校名稱 臺北市立⼤安⾼級⼯業職業學校 普通型

技術型

專業群科

機械群 : 機械科、製圖科 動⼒機械群 : 汽⾞科

電機與電⼦群 : 資訊科、電⼦科、控制科、電機科、冷凍空調科

⼟⽊與建築群 : 建築科 設計群 : 圖文傳播科 服務群 : 餐飲服務科 其他 : 綜合職能科 建教合作班

重點 產業 專班

產學攜⼿合作 專班 訓練班產學 就業導向課程 專班 雙軌訓練旗艦

計畫 其他

綜合型

學術學程 : 學術社會學程、學術⾃然學程 機械群 : 機械技術學程

電機與電⼦群 : 資訊技術學程、電機技術學程

⼟⽊與建築群 : 建築技術學程 單科型

進修部

機械群 : 機械科 動⼒機械群 : 汽⾞科

電機與電⼦群 : 電⼦科、電機科

⼟⽊與建築群 : 建築科 設計群 : 圖文傳播科 實⽤技能學程

特殊教育及特 殊類型 實驗班

聯絡⼈ 處室 教務處 電話 02-27091630#1105 職稱 實驗研究組⻑

(4)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臺北市立⼤安⾼級⼯業職業學校 代碼:333401

壹、依據

110學年度入學新⽣適⽤

依據

⼀、 102年7⽉10⽇總統發布之「⾼級中等教育法」第43條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級中等學校課程綱要及其 實施之有關規定,作為學校規劃及實施課程之依據;學校規劃課程並得結合社會資源充實教學活動。

⼆、 103年11⽉28⽇教育部發布之「⼗⼆年國⺠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三、 107年2⽉21⽇教育部發布之⾼級中等學校課程規劃及實施要點。

(5)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臺北市立⼤安⾼級⼯業職業學校 代碼:333401

貳、學校現況

⼀、班級數、學⽣數⼀覽表 表2-1 班級數、學⽣數⼀覽表 110學年度入學新⽣適⽤

等級 名稱 群別

名稱 科系 名稱

⼀年級 ⼆年級 三年級 ⼩計

班級數 ⼈數 班級數 ⼈數 班級數 ⼈數 班級數 ⼈數

技術型⾼中 機械群 機械科 2 77 2 78 2 76 6 231

技術型⾼中 機械群 製圖科 2 69 2 72 2 73 6 214

技術型⾼中 動⼒機械群 汽⾞科 2 71 2 77 2 73 6 221 技術型⾼中 電機與電⼦群 資訊科 2 76 2 74 2 76 6 226

技術型⾼中 電機與電⼦群 電⼦科 2 80 2 74 2 71 6 225 技術型⾼中 電機與電⼦群 控制科 2 69 2 77 2 75 6 221 技術型⾼中 電機與電⼦群 電機科 2 71 2 81 2 81 6 233 技術型⾼中 電機與電⼦群 冷凍空調科 2 76 2 79 2 77 6 232 技術型⾼中 ⼟⽊與建築群 建築科 2 77 2 71 2 77 6 225 技術型⾼中 設計群 圖文傳播科 2 75 2 69 2 71 6 215

技術型⾼中 服務群 餐飲服務科 1 11 1 10 0 0 2 21

技術型⾼中 其他 綜合職能科 0 0 0 0 1 12 1 12

綜合型⾼中 不分群 4 132 0 0 0 0 4 132

綜合型⾼中 學術學程 學術社會學程 0 0 1 17 1 19 2 36 綜合型⾼中 學術學程 學術⾃然學程 0 0 0 21 0 17 0 38

綜合型⾼中 機械群 機械技術學

程 0 0 1 20 0 0 1 20

綜合型⾼中 電機與電⼦群 資訊技術學

程 0 0 1 34 1 56 2 90

綜合型⾼中 電機與電⼦群 電機技術學

程 0 0 1 34 1 35 2 69

綜合型⾼中 ⼟⽊與建築群 建築技術學

程 0 0 0 20 1 16 1 36

進修部 機械群 機械科 1 21 1 20 2 32 4 73

進修部 動⼒機械群 汽⾞科 2 40 2 31 1 13 5 84

進修部 電機與電⼦

群 電⼦科 1 12 1 17 2 19 4 48

進修部 電機與電⼦

群 電機科 2 33 2 21 1 16 5 70

進修部 ⼟⽊與建築

群 建築科 1 21 2 9 1 18 4 48

進修部 設計群 圖文傳播科 1 21 2 15 1 25 4 61

(6)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7)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臺北市立⼤安⾼級⼯業職業學校 代碼:333401

⼆、核定科班⼀覽表

表2-2學年度 110學年度核定科班⼀覽表 110學年度入學新⽣適⽤

學校類型 群別名稱 科班別 班級數 每班⼈數

技術型 機械群 機械科 2 35

技術型 機械群 製圖科 2 35

技術型 動⼒機械群 汽⾞科 2 35

技術型 電機與電⼦群 資訊科 2 35

技術型 電機與電⼦群 電⼦科 2 35

技術型 電機與電⼦群 控制科 2 35

技術型 電機與電⼦群 電機科 2 35

技術型 電機與電⼦群 冷凍空調科 2 35

技術型 ⼟⽊與建築群 建築科 2 35

技術型 設計群 圖文傳播科 2 35

技術型 服務群 餐飲服務科 1 12

綜合型 學術學程 1年級不分群 4 140

綜合型 學術學程 學術社會學程 0 0

綜合型 學術學程 學術⾃然學程 0 0

綜合型 機械群 機械技術學程 0 0

綜合型 電機與電⼦群 資訊技術學程 0 0

綜合型 電機與電⼦群 電機技術學程 0 0

綜合型 ⼟⽊與建築群 建築技術學程 0 0

進修部 機械群 機械科 1 35

進修部 動⼒機械群 汽⾞科 2 35

進修部 電機與電⼦群 電⼦科 1 35

進修部 電機與電⼦群 電機科 2 35

進修部 ⼟⽊與建築群 建築科 1 35

進修部 設計群 圖文傳播科 1 35

(8)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臺北市立⼤安⾼級⼯業職業學校 代碼:333401

參、學校願景與學⽣圖像

⼀、學校願景

110學年度入學學⽣適⽤

學校願景 A(Assistance):攜⼿協同 合⼒護持

C(Campus):關注無形 形塑有形 T(Teacher):教學專業 專業教學 S(Student):全⼈學習 多元展能

(9)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臺北市立⼤安⾼級⼯業職業學校 代碼:333401

⼆、學⽣圖像

110學年度入學學⽣適⽤

學⽣圖像

呼應本校中⻑程教育發展計畫學⽣圖像「全⼈學習,多元展能」,於課程總體計畫書中規劃發展以解決問 題為核⼼之課程,強化學⽣專業知能與技術。無論是專業科⽬或⼀般科⽬,課程設計皆以培養具跨域⼒、

研創⼒、專業⼒、移動⼒四項核⼼能⼒作為設計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茲說明如下:

跨域⼒

把所學知識連結和統整應⽤跨領域學習,加強動⼿實作的能⼒,解決實⽤性的問題。

研創⼒

在這個科技引領⽣活,競爭態勢嚴峻的時代,唯有研發能⼒,創新突破,⽅能跟進科技腳步,創造⾃

⾝的價值。

專業⼒

能擁有⾼超的專業知識、技能和道德觀念;保有好奇⼼與向上⼼永不匱乏,未來⽣涯藍圖轉化成具體 可⾏。

移動⼒

擁有國際視野,成為具有國際觀的世界公⺠,理解尊重不同文化差異,與世界接軌,知識邊界更形廣 闊。

(10)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臺北市立⼤安⾼級⼯業職業學校 代碼:333401

肆、課程組織發展要點 110學年度入學學⽣適⽤

課程組織發展要點 臺北市立⼤安⾼級⼯業職業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要點 107年8⽉29⽇校務會議通過

⼀、依據教育部103年11⽉28⽇臺教授國部字第1030135678A號頒布《⼗⼆年國⺠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 綱》之柒、實施要點,訂定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本委員會)置委員四⼗三⼈,委員任期⼀年,任期⾃每年八⽉⼀⽇起⾄

隔年七⽉三⼗⼀⽇⽌,其組織成員如下:

(⼀) 召集⼈:校⻑。

(⼆) 學校⾏政⼈員:由各處室主任(教務主任、學務主任、總務主任、實習主任、圖書館主任、輔導 主任、主計主任、⼈事主任、進修部主任)及教學組⻑與實驗研究組⻑擔任之,共計⼗⼀⼈;並由教務主任 兼任執⾏秘書,實習主任和進修部主任兼任副執⾏秘書。

(三) 領域教師:由各領域召集⼈(含國語文、英語文、數學、⾃然、健康與體育、社會及其他領域)

擔任之,每領域1⼈,共計六⼈。

(四) 專業群科/學程教師:由各專業群科/學程主任擔任之,每專業群科⼀⼈,綜⾼學程主任⼀⼈,共 計⼗⼆⼈。

(五) 特殊需求領域教師:由特教組⻑擔任之,共計⼀⼈。

(六) 各年級導師代表:由各年級導師推選之,共計三⼈。

(七) 教師組織代表:由學校教師會推派⼀⼈擔任之。

(八) 專家學者:由學校聘任專家學者⼆⼈擔任之。

(九) 產業代表:由學校聘任產業代表⼀⼈擔任之。

(⼗) 學⽣代表:由學⽣代表⼆⼈擔任之。

(⼗⼀) 學⽣家⻑委員會代表:由學校學⽣家⻑委員會推派⼆⼈擔任之(含特殊需求家⻑⼀

⼈)。 (⼗⼆) 校友會代表:由學校校友會推派⼀⼈擔任之。

(⼗三) 社區代表:由學校聘任社區代表⼀⼈擔任之。

三、本委員會根據總綱的基本理念和課程⽬標,以及學校辦學的願景和⽬標,發展學校本位課程,其任務 如下: (⼀) 統整及審議學校課程計畫。

(⼆) 審查學校教科⽤書的選⽤,以及全年級或全校且全學期使⽤之⾃編教材。

(三) 進行學校課程⾃我評鑑,並定期追蹤、檢討和修正。

四、本委員會其運作⽅式如下:

(⼀) 本委員會由校⻑召集並擔任主席,每年定期舉⾏⼆次會議,以⼗⼀⽉前及六⽉前各召開⼀次為原 則,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 如經委員四分之⼀以上連署召開時,由校⻑召集之,得由委員互推⼀⼈擔任主席。

(三) 本委員會每年⼗⼀⽉前召開會議時,必須完成審議下學年度學校課程計畫,送所屬教育主管機關 備查。 (四) 本委員會開會時,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含)以上之出席,⽅得開議;須有出席委員⼆分之⼀

(含)以上之同意,⽅得議決。

(五) 本委員會得視需要,另⾏邀請學者專家、其他相關⼈員列席諮詢或研討。

(六) 本委員會相關之⾏政⼯作,由教務處主辦,實習處和進修部協辦。

五、本委員會設下列組織:(以下簡稱研究會)

(⼀) 各領域教學研究會:由領域教師組成之,由召集⼈召集並擔任主席。

(⼆) 各專業群科/學程教學研究會:由各科教師組成之,主任召集並擔任主席。

(三) 各群課程研究會:由該群各科教師組成之,由該群之科主任互推召集⼈並擔任主席。

研究會針對專業議題討論時,應邀請業界代表或專家學者參加。

六、各研究會之任務如下:

(⼀) 規劃校訂必修和選修科⽬,以供學校完成各科和整體課程設計。

(⼆) 規劃跨群科或學科的課程,提供學⽣多元選修和適性發展的機會。

(三) 協助辦理教師甄選事宜。

(四) 辦理教師或教師社群的教學專業成⻑,協助教師教學和專業提升。

(五) 辦理教師公開備課、授課和議課,精進教師的教學能⼒。

(六) 發展多元且合適的教學模式和策略,以提升學⽣學習動機和有效學習。

(七) 選⽤各科⽬的教科⽤書,以及研發補充教材或⾃編教材。

(八) 擬定教學評量⽅式與標準,作為實施教學評量之依據。

(九) 協助轉學⽣原所修課程的認定和後續課程的銜接事宜。

(⼗) 其他課程研究和發展之相關事宜。

七、各研究會之運作原則如下:

(⼀) 各領域和專業群科教學研究會每學期舉⾏三次會議,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各群課程研究會每 年定期舉⾏⼆次會議。

(⼆) 每學期召開會議時,必須提出各領域和專業群科之課程計畫、全年級或全校且全學期使⽤之⾃編 教材,送請本委員會審查及進行課程評鑑等。

(三) 各研究會會議由召集⼈召集,如經委員⼆分之⼀以上連署召集時,由召集⼈召集之,得由連署委 員互推⼀⼈為主席。

(四) 各研究會開會時,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含)以上之出席,⽅得開議;須有出席委員⼆分之⼀

(含)以上之同意,⽅得議決,投票得採無記名投票或舉⼿⽅式⾏之。

(五) 經各研究會審議通過之案件,由領域/科/學程/群召集⼈具簽送本委員會核定後辦理。

(六) 各研究會之⾏政⼯作及會議記錄,由各科(群)召集⼈主辦,教務處和實習處協助之。

八、本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後,陳校⻑核定後施⾏。

(11)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12)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臺北市立⼤安⾼級⼯業職業學校 代碼:333401

伍、課程發展與規劃

⼀、課程規劃理念 110學年度入學學⽣適⽤

課程規劃理念

⼀、教育理念

本校辦理之「綜合⾼中」課程,⽬的在提供學⽣更多樣學習進路的選擇,讓學⽣更能適性發展;為因應本 校的競爭優勢及學⽣不同進路發展所需,除開設升⼤學學術導向的⾃然學程、社會學程外,並以本校技術 型⾼中為基礎開設機械技術學程、電機技術學程、資訊技術學程、建築技術學程等4個專⾨學程供學⽣選 擇。學⽣可以就個⼈志趣、性向與能⼒,配合⽣涯規劃,選修滿⾜個⼈需求、適性發展的課程。

(⼀)課程的設計

(1)奠定升學深造的基礎及兼顧學⽣就業的準備:

為因應綜合⾼中多元化選擇之⽬標,本校預定開設的課程著重於基礎學科的修習,同時,也兼重多元的 彈性選修課程,使學⽣依據其興趣、性向、⽣涯知識及進路⽬標,作⼀正確判斷與抉擇。

(2)注重課程的彈性與統整:

為達成綜合⾼中適性教育及學⽣能⼒多⽅⾯發展的⽬標,本校課程安排,除培養學⽣基本學能課程外,

亦兼顧課程的彈性組合與統整,以擴⼤學⽣⾃由選修課程的空間,並加廣⾄跨校選修、⼤學預修課程等,

冀望選擇學術導向的學⽣具有升⼤學的基本學能,選擇專⾨導向的學⽣具有升學四技、⼆專或就業的專⾨

知識與技能。

(3)發揮性向試探及延遲分化的功能:

本校於學⽣在⾼⼀時,除開設共同科⽬並安排⽣涯規劃課程,使學⽣充分了解各學程內涵及選課⽅式。

⾼⼆時即輔導學⽣依興趣、性向和意願做出最適切的抉擇,選讀學術導向或專⾨導向課程。

(⼆)學程的選擇

(1)維持本校既有的職業教育優良傳統及特質:

本校是⼀所培養⼯業基層技術⼈才具有優良傳統的學校,此⼀特質有助於提供學⽣適性發展的教育環 境,讓學⽣有適當的機會去認識個⼈的性向、興趣,以輔導其⽣涯規劃與進路抉擇。

(2)因應社會發展及產業合作的需求:

我國經濟及科技發展正邁向新的紀元,展望未來,在基礎技術⼈⼒及學術研究⼈才需求更為殷切,因 此,本校開設機械技術學程、電機控制技術學程、資訊電⼦技術學程、建築技術學程,共4個專⾨程,並 曾參加國科會⾼瞻計畫課程,在配合產業升級的前題下,以能兼顧升學科技⼤學、四技⼆專及技能檢定、

就業之需求為⾸要。

⼆、教育⽬標

綜合⾼中課程之⽬的,是希望透過⼀種綜合性課程選修之規劃,使能兼具普通型⾼中教育學術預備功 能、技術型⾼中職業陶冶功能。其具體之教育⽬標如下:

(⼀)統整普通型⾼中及技術型⾼中的教育資源、提升教育品質:讓學⽣在綜合⾼中階段、可滿⾜普通學 術和職業性試探之需求。

(⼆)融合普通型⾼中及技術型⾼中的教育⽬標、充實學⽣基本能⼒:即藉由綜合⾼中之課程統整、可提 升⾼職學⽣之普通基本能⼒,使有助未來職業之轉換與調整。

(三)提供彈性課程,適應學⽣延遲分化加廣選修之需要:加強「⾼⼀統整、⾼⼆試探、⾼三分化」之課 程規劃原則,以適應學⽣之延遲分化學習需求;亦即可從⽬前國三結束即決定選擇和課程,延後 到⾼⼀統整學習後,再依個⼈之性向、興趣再作抉擇。

(四)增進學⽣職業性向試探機會,協助學⽣適性發展:綜合⾼中可提供學⽣職業性向選修試探機會,對 部分學術性向不明顯者,可有利其適性發展。

(五)促進⾝⼼健全發展及適應社會變遷能⼒,並發展⼈文科技素養。

(六)因應世界教育潮流,建立我國後期中等教育學制多元化,亦即在現⾏⾼中、⾼職和五專之外,提供 學⽣多⼀個選擇的機會。

(13)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臺北市立⼤安⾼級⼯業職業學校 代碼:333401

⼆、總體課程地圖 110學年度入學新⽣適⽤

總體課程地圖

(14)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臺北市立⼤安⾼級⼯業職業學校 代碼:333401

三、群學程課程規劃 (⼀)⼀般科⽬教學重點

表5-1 ⼀般科⽬教學重點與學⽣圖像對應表 110學年度入學學⽣適⽤

領域 科⽬ 科⽬課程⽬標 科⽬教學重點

學校領域科⽬⾃訂

學⽣圖像 1.

跨域⼒ 2.

研創⼒ 3.

專業⼒ 4.

移動⼒

語文領域 國語文

⼀、增進聽、說、

讀、寫的基本能⼒,

發展思辨與⾃學能

⼒,奠定終⾝學習的 基礎。⼆、結合語文與科技 資訊,發展跨領域學 習的能⼒。

三、透過閱讀,增進 國語文應⽤能⼒,以 切合實際⽣活與職業 發展的需要。

四、主動關⼼⽣活環 境與國際事務,拓展 視野及理解與尊重多 元文化。

引導學⽣掌握國語文 基礎知識:形、⾳、

義以及句法結構、文 字修辭等,及其實際 於各領域之應⽤。

○ ● ● ○

引導學⽣理解各類文 本之文意與內涵,並 學習擷取訊息、統 整、分析、詮釋、推 論等⽅法,培養學⽣

閱讀理解能⼒。

● ● ● ○

培養學⽣能以正確的 文句與邏輯寫作,透 過文字表達其情感與 觀點,並適當與⽣

活、科技專業及職場 應⽤結合。

● ● ● ○

引導學⽣能以流暢的

⼝語能⼒,清晰、條 理地表述⾃我,增進 其簡報能⼒及溝通技 巧。

● ● ● ○

透過文本延伸議題訓 練學⽣理性思維,養 成⾃主解決問題的能

⼒;並引導其省思、

關懷情感層⾯,具備 感性探索能⼒。

● ● ● ○

透過各類文本連結教 師或學⽣的⽣命經 驗,並豐富學⽣的⼈

文素養、開拓文化視 野、啟發美感經驗,

建立學⽣健全⼈格。

● ● ● ●

語文領域 英語文

⼀、增進英語文聽、

說、讀、寫能⼒,以 應⽤於實際⽣活之溝 通。⼆、增進有效之英語 文學習⽅法,以強化

⾃學能⼒,奠定終⾝

學習之基礎。

三、提升學習⾃信與 學習英語文之興趣並 培養積極學習之態 度。四、培養多元觀與國 際觀,促進對不同文 化之了解與尊重。

五、培養以英語文進

⾏邏輯思考與創新之 能⼒。

教授內容符合學⽣⽣

活情境及未來職場應

⽤。

○ ● ● ○

運⽤雜誌及學習平台

讓學⽣⾃主學習。

● ● ○ ○

課程融入多元議題及 各國特殊節慶以學習 不同文化。

● ○ ○ ●

給予學⽣使⽤英語發 表意⾒機會以強化英 語使⽤能⼒。

● ● ○ ○

數學領域 數學

⼀、提供學習數學的 公平機會與學會之可 能。

1.引導學⽣學習與思

考數學概念與原理,

○ ● ● ○

(15)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培養認識數學、

理解數學的知識與概 念。三、培養專業學習、

⽣活應⽤的數學知 能。四、培養多元學習、

適性分流的學習能

⼒。五、培養運⽤數學分 析、解決問題的能

⼒。六、培養使⽤數學軟 體、科技⼯具的能

⼒。

且能兼顧知識結構與 邏輯推理。

2.指導學⽣能運⽤適 當的數學概念、程序 與⽅法來解決數學或 跨領域的問題。

● ● ○ ○

3.善⽤提問、討論、

發表等⽅式,強化學

⽣溝通、表達與解題 能⼒。

● ○ ○ ●

4.運⽤計算器、數學 軟體、多媒體等科技 教學輔具,來提升學

⽣學習成效與運⽤資 訊⼯具的能⼒。

● ○ ● ●

5.數學內容能連結⽇

常⽣活與專業科⽬的 應⽤,融合理論與實 務。

● ○ ● ○

社會領域 歷史

⼀、發展個⼈的主體 意識,以及⾃律⾃

治、⾃發精進與⾃我 實現的素養。

⼆、提升獨立思考、

價值判斷、理性決定 與創新應變的素養。

三、發展⺠主社會所 需之溝通互動、團隊 合作、問題解決及社 會參與等公⺠實踐的 素養。四、增進對歷史、地 理、公⺠與社會學科 及領域知識的探究與 理解能⼒。

五、發展跨學科的分 析、思辨、統整、評 估與批判的能⼒。

六、培養對於族群、

社會、地⽅、國家和 世界等多重公⺠⾝分 的敏察覺知,並涵育 具有肯 認多元、重 視⼈權和關懷全球永 續的責任意識。

1.協助學⽣具備歷史 知識的廣度與深度,

培養本⼟歷史意識與 地⽅關懷,進⽽關⼼

國際事務。

● ● ● ●

2.對於社會公共議安 排⼩組座談進⾏歷史 性的分析與討論,並 培養學⽣溝通、陳 述、表達、團隊合作 等能⼒。

● ● ○ ●

社會領域 地理

⼀、發展個⼈的主體 意識,以及⾃律⾃

治、⾃發精進與⾃我 實現的素養。

⼆、提升獨立思考、

價值判斷、理性決定 與創新應變的素養。

三、發展⺠主社會所 需之溝通互動、團隊 合作、問題解決及社 會參與等公⺠實踐的 素養。四、增進對歷史、地 理、公⺠與社會學科 及領域知識的探究與 理解能⼒。

五、發展跨學科的分 析、思辨、統整、評 估與批判的能⼒。

六、培養對於族群、

社會、地⽅、國家和 世界等多重公⺠⾝分 的敏察覺知,並涵育 具有肯 認多元、重

1.引導學⽣關⼼地理 議題資訊,善⽤社會 科學統整⾓度進⾏討 論與提出解決⽅案等 探討。

● ● ● ●

2.課程結合地理時 事、環境災害等議 題,使學⽣具備國際 視野與本⼟文化認同 的公⺠意識。

● ● ○ ●

(16)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視⼈權和關懷全球永

續的責任意識。

社會領域 公⺠與社會

⼀、發展個⼈的主體 意識,以及⾃律⾃

治、⾃發精進與⾃我 實現的素養。

⼆、提升獨立思考、

價值判斷、理性決定 與創新應變的素養。

三、發展⺠主社會所 需之溝通互動、團隊 合作、問題解決及社 會參與等公⺠實踐的 素養。四、增進對歷史、地 理、公⺠與社會學科 及領域知識的探究與 理解能⼒。

五、發展跨學科的分 析、思辨、統整、評 估與批判的能⼒。

六、培養對於族群、

社會、地⽅、國家和 世界等多重公⺠⾝分 的敏察覺知,並涵育 具有肯 認多元、重 視⼈權和關懷全球永 續的責任意識。

1.培養學⽣具備良好

⼈際互動與團隊合作 的能⼒,並積極於公

⺠參與。

● ● ● ●

2.培養學⽣尊重差 異,實踐⼈權,關懷 全球永續發展,具備 世界公⺠的意識。

● ● ○ ●

⾃然科學領域 物理

⼀、激發對⾃然科學 的好奇⼼,藉由對⽇

常⽣活中周遭事物的 觀察,進⽽發揮想像

⼒,提 ⾼對科學探 究的興趣。

⼆、學習⾃然科學的 基本知識,藉由探究 與實作,將知識與⽣

活連結,加深對事物 和現象 本質的理 解,建構⾃然科學基 本素養。三、培養⾃然科學的 觀點和思維⽅式,能 具備系統思考與解決 問題的能⼒,進⽽應

⽤於⽇ 常⽣活中,

能理解與判斷媒體報 導中與科學相關之內 容。四、養成關懷社會之 價值觀,懂得欣賞⾃

然環境之美,珍惜有 限資源,愛護⼤⾃然 並致⼒ 於環境保護 及節能減碳,使⾃然

⽣態永續經營及⽣⽣

不息。五、提升科學理論的 運⽤能⼒,藉由基礎 科學實驗操作與技能 運⽤,增進⾃然科學 知能, 對於學程選 擇與⽣涯規劃做好準 備。

1.培養學⽣能主動察 覺問題,進⽽設計科 學探索與實驗,且能 提出問題或批判。

○ ● ● ○

2.培養學⽣能合理運

⽤思考智能,了解科 學能⼒是多元的,並 且能在探究過程中進

⾏評核及形成評價。

● ● ● ●

⾃然科學領域 化學

⼀、激發對⾃然科學 的好奇⼼,藉由對⽇

常⽣活中周遭事物的 觀察,進⽽發揮想像

⼒,提 ⾼對科學探 究的興趣。

⼆、學習⾃然科學的 基本知識,藉由探究 與實作,將知識與⽣

活連結,加深對事物 和現象 本質的理 解,建構⾃然科學基

1.培養學⽣能運⽤單

⼀的科學證據或理 論,理解因果關係,

察覺問題,並以科學

⽅法解決

○ ● ● ○

(17)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本素養。三、培養⾃然科學的

觀點和思維⽅式,能 具備系統思考與解決 問題的能⼒,進⽽應

⽤於⽇ 常⽣活中,

能理解與判斷媒體報 導中與科學相關之內 容。四、養成關懷社會之 價值觀,懂得欣賞⾃

然環境之美,珍惜有 限資源,愛護⼤⾃然 並致⼒ 於環境保護 及節能減碳,使⾃然

⽣態永續經營及⽣⽣

不息。五、提升科學理論的 運⽤能⼒,藉由基礎 科學實驗操作與技能 運⽤,增進⾃然科學 知能, 對於學程選 擇與⽣涯規劃做好準 備。

2.培養學⽣能合理運

⽤思考智能,規畫最 佳化的問題解決活 動,並正確安全操作 之。

● ● ● ●

⾃然科學領域 ⽣物

⼀、激發對⾃然科學 的好奇⼼,藉由對⽇

常⽣活中周遭事物的 觀察,進⽽發揮想像

⼒,提 ⾼對科學探 究的興趣。

⼆、學習⾃然科學的 基本知識,藉由探究 與實作,將知識與⽣

活連結,加深對事物 和現象 本質的理 解,建構⾃然科學基 本素養。三、培養⾃然科學的 觀點和思維⽅式,能 具備系統思考與解決 問題的能⼒,進⽽應

⽤於⽇ 常⽣活中,

能理解與判斷媒體報 導中與科學相關之內 容。四、養成關懷社會之 價值觀,懂得欣賞⾃

然環境之美,珍惜有 限資源,愛護⼤⾃然 並致⼒ 於環境保護 及節能減碳,使⾃然

⽣態永續經營及⽣⽣

不息。五、提升科學理論的 運⽤能⼒,藉由基礎 科學實驗操作與技能 運⽤,增進⾃然科學 知能, 對於學程選 擇與⽣涯規劃做好準 備。

培養學⽣能主動察覺 問題,進⽽設計科學 探索與實驗,且能提 出問題或批判。

○ ● ● ○

培養學⽣能合理運⽤

思考智能,了解科學 能⼒是多元的,並且 能在探究過程中進⾏

評核及形成評價。

● ● ● ●

⾃然科學領域 地科

⼀、激發對⾃然科學 的好奇⼼,藉由對⽇

常⽣活中周遭事物的 觀察,進⽽發揮想像

⼒,提 ⾼對科學探 究的興趣。

⼆、學習⾃然科學的 基本知識,藉由探究 與實作,將知識與⽣

活連結,加深對事物 和現象 本質的理 解,建構⾃然科學基 本素養。三、培養⾃然科學的 觀點和思維⽅式,能 具備系統思考與解決 問題的能⼒,進⽽應

⽤於⽇ 常⽣活中,

培養學⽣能運⽤單⼀

的科學證據或理論,

理解因果關係,察覺 問題,並以科學⽅法 解決。

○ ● ● ○

(18)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能理解與判斷媒體報

導中與科學相關之內 容。四、養成關懷社會之 價值觀,懂得欣賞⾃

然環境之美,珍惜有 限資源,愛護⼤⾃然 並致⼒ 於環境保護 及節能減碳,使⾃然

⽣態永續經營及⽣⽣

不息。五、提升科學理論的 運⽤能⼒,藉由基礎 科學實驗操作與技能 運⽤,增進⾃然科學 知能, 對於學程選 擇與⽣涯規劃做好準 備。

培養學⽣能合理運⽤

思考智能,規畫最佳 化的問題解決活動,

並正確安全操作之。

● ● ● ●

綜合活動領域 ⽣涯規劃

⼀、促進⾃我與⽣涯 發展探索⾃我觀、⼈性觀 與⽣命意義,建立適 當的⼈⽣觀與⼈⽣信 念,從⽽發展⾃我潛 能與⾃我價值,增進

⾃主學習與強化⾃我 管理,規劃個⼈⽣涯 與促進適性發展,進

⽽尊重⾃⼰與他⼈⽣命,

並珍惜⽣命的價值。

⼆、實踐⽣活經營與 創新發展友善的互動知能 與態度,建立良好的

⼈際關係與健康的情 感表達和互動。培養 團體合作與服務領導 的素養,並能運⽤、

開發與管理各項資 源,省思⽣活與美學 議題,豐富⽣活美感體驗,

進⽽實踐⽣活經營與 創新。三、落實社會與環境 關懷辨識社會與⾃然環境 中的各種情境、挑戰 與危機,發展解決問 題的思辨、創新與實 踐能⼒,以尊重多元 文化並促進⼈類社會 福祉,促進環境的永 續發展,落實社會與 環境的關懷。

1培養學⽣能覺察個

⼈成⻑歷程與⽣涯發 展之關係,主動探索 個⼈⽣涯⽬標及意 義。

● ● ● ●

2.培養學⽣能具備情 緒管理、關懷利他的 情操,增進⼈際互動 的效能。

○ ● ● ●

綜合活動領域 資訊科技

⼀、促進⾃我與⽣涯 發展探索⾃我觀、⼈性觀 與⽣命意義,建立適 當的⼈⽣觀與⼈⽣信 念,從⽽發展⾃我潛 能與⾃我價值,增進

⾃主學習與強化⾃我 管理,規劃個⼈⽣涯 與促進適性發展,進

⽽尊重⾃⼰與他⼈⽣命,

並珍惜⽣命的價值。

⼆、實踐⽣活經營與 創新發展友善的互動知能 與態度,建立良好的

⼈際關係與健康的情 感表達和互動。培養 團體合作與服務領導 的素養,並能運⽤、

1.培養學⽣能具備運

⽤運算⼯具輔助思維 之能⼒,藉以分析問 題、發展解題⽅法,

並進⾏有效的決策。

● ● ● ●

(19)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開發與管理各項資

源,省思⽣活與美學 議題,豐富⽣活美感體驗,

進⽽實踐⽣活經營與 創新。三、落實社會與環境 關懷辨識社會與⾃然環境 中的各種情境、挑戰 與危機,發展解決問 題的思辨、創新與實 踐能⼒,以尊重多元 文化並促進⼈類社會 福祉,促進環境的永 續發展,落實社會與 環境的關懷。

2.培養學⽣能建立康 健、合理與合法的資 訊科技使⽤態度與習 慣,並樂於探索資訊 科技。

● ● ● ●

健康與體育領域 健康與護理

⼀、培養具備健康⽣

活與體育運動的知 識、態度與技能,增 進健康與體育的素 養。⼆、養成規律運動與 健康⽣活的習慣。

三、培養健康與體育 問題解決及規劃執⾏

的能⼒。四、培養獨立⽣活的

⾃我照護能⼒。

五、培養思辨與善⽤

健康⽣活與體育運動 的相關資訊、產品和 服務的素養。

六、建構運動與健康 的美學欣賞能⼒及職 涯準備所需之素養,

豐富休閒⽣活品質與 全⼈健康。

七、培養關懷⽣活、

社會與環境的道德意 識和公⺠責任感,營 造健康與運動社區。

1.使學⽣了解⽣命發 展的歷程,建立良好 健康⽣活型態及尊重 的⽣命態度。

● ● ● ○

2.使學⽣能運⽤多元 策略,將健康與⾃我 照護技能融入⽣活情 境,建構健康⾃主管 理能⼒,展現個⼈及 群體的健康⽣活模 式。

● ● ● ○

健康與體育領域 體育

⼀、培養具備健康⽣

活與體育運動的知 識、態度與技能,增 進健康與體育的素 養。⼆、養成規律運動與 健康⽣活的習慣。

三、培養健康與體育 問題解決及規劃執⾏

的能⼒。四、培養獨立⽣活的

⾃我照護能⼒。

五、培養思辨與善⽤

健康⽣活與體育運動 的相關資訊、產品和 服務的素養。

六、建構運動與健康 的美學欣賞能⼒及職 涯準備所需之素養,

豐富休閒⽣活品質與 全⼈健康。

七、培養關懷⽣活、

社會與環境的道德意 識和公⺠責任感,營 造健康與運動社區。

1.促進學⽣急救之能 並運⽤救護資源,達 到健康安全的⽣活。

● ● ● ○

2.協助學⽣強化個⼈

衛⽣與保健技能,具 備健康⾃我管理能

⼒。

● ● ● ○

3.使學⽣認識全⼈的 性,培養愛、尊重、

負責任的態度。

● ● ● ○

4.引導學⽣學習正向

⼈際關係與溝通技 巧,展現良好⼈際互 動。

● ● ● ○

5.引導學⽣思辨能

⼒,善⽤健康⽣活相 關資訊。

● ● ● ○

全⺠國防教育 全⺠國防教育

⼀、建構全⺠國防意 識與知能,主動關懷 社會與國家安全。

⼆、認識國際情勢與 國家處境,增進對國 家安全議題之認知。

1.使學⽣能理解全⺠

國防對於國家安全之 重要性,並評價各國 體現全⺠國防理念之 相關作為。

● ○ ○ ●

(20)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三、了解全⺠防衛之

意義,養成防衛動員 與災害防救之意識與

⾏動⼒。四、建立國家認同與

⾃信⼼,培養參與國 防事務與促進國家永 續發展的⼼志。

1.培養學⽣能從臺灣 重要戰役探討其對臺 灣發展的影響,並評 述全⺠國防的重要 性。

● ○ ○ ●

備註 學⽣圖像欄位,請填入學⽣圖像文字,各欄請以打點表⽰科⽬教學重點與學⽣圖像之對應,「●」代表⾼度對應,

「○」代表低度對應。

(21)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臺北市立⼤安⾼級⼯業職業學校 代碼:333401

(⼆)群學程教育⽬標與專精能⼒

表5-2 群學程教育⽬標、專精能⼒與學⽣圖像對應表 110學年度入學學⽣適⽤

群別 學程 產業⼈⼒或職場進路 學程教育⽬標 學程專精能⼒

學⽣圖像 跨1.

域⼒ 研2.

創⼒ 專3.

業⼒ 移4.

動⼒

學術群 學術社會學程 (代碼197)

1.培育學⽣基本學 科能⼒,使其成為進 修研究⾼深學術與專

⾨知能之⼈才。

2.培育學⽣處理問 題以及⼈際能⼒成為 社會領導之⼈才。

3.培育學⽣⼈文素 養,啟發學習社會科 學興趣之⼈才。

4.培育輯思考能

⼒,增進創造思考、

批判應⽤能⼒,使學

⽣能成為適應社會變 遷與終⾝學習之⼈

才。

具備語文與科學之

基礎之能⼒。

● ● ● ○

具備社會科學研究

之基本能⼒。

○ ● ● ○

具備正確獲得知識 之⽅式,學會如何 學習之能⼒。

○ ● ○ ●

具備關懷社會、注 重道德與倫理之能

⼒。

● ○ ○ ●

具備發現問題、組 織架構、團隊合 作、解決問題之能

⼒。

● ● ○ ●

學術群 學術⾃然學程 (代碼198)

1.培育學⽣基本學 科能⼒,使其成為進 修研究⾼深學術與專

⾨知能之⼈才。

2.培育學⽣處理問 題以及⼈際能⼒成為 社會領導之⼈才。

3.培育學⽣科學素 養,啟發學習⾃然科 學興趣之⼈才。

4.培育輯思考能

⼒,增進創造思考、

批判應⽤能⼒,使學

⽣能成為適應社會變 遷與終⾝學習之⼈

才。

具備語文與科學之

基礎之能⼒。

● ● ● ○

具備⾃然科學研究

之基本能⼒。

○ ● ● ○

具備正確獲得知識 之⽅式,學會如何 學習之能⼒。

○ ● ○ ●

具備關懷社會、注 重道德與倫理之能

⼒。

● ○ ○ ●

具備發現問題、組 織架構、團隊合 作、解決問題之能

⼒。

● ● ○ ●

機械群 機械技術學程

(代碼A01) 1.⼯具機或產業⾃

動化設備設計⼈員。

2.各產業(含⾼科技 資電產品)⽣產設備 維護及設計變更、製 程管理⼈員。

3.各產業⽤⼾端所 需機具、零組件加⼯

製造⼈員。

4.⼀般消費者終端 產品⽣產製造⼈員。

5.⼀般消費者終端 產品維修⼈員。

6.⼯業機具產品⾏

銷內外銷業務⼈員。

1.培育機具加⼯操 作、機具基本維護及 製造製程參數管控與 機具量測校正定位、

機具設計製圖與開發 之⼈才。2.培育機電整合及 專題跨域整合實踐之

⼈才。3.培養相關⼤型企 業或領先產業之⼯業

⾼端、⾼階⼯程精研 深度之專業⼈才。

4.培養⼯安知識、

職業道德、敬業樂 群,並⿎勵多元發展 與⾃主學習再進修之

⼈才。

具備機具精度量測 調校、夾持鎖固組 裝施作能⼒

● ● ● ○

具備傳統及數控⼯

具機等機台操作能

● ● ● ○

具備機械製造之加

⼯法、製程參數及

⽣產管控、職業道 德與再進修之能⼒

● ● ● ○

具備機具製圖、設

計及分析評估能⼒

● ● ● ●

(22)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具備材料科技應⽤

能⼒

● ● ● ●

具備電腦3D輔助

⼯程模擬應⽤能⼒

● ● ● ●

具備機電資⼈⼯智 慧整合及機具控制 能⼒

● ● ● ●

具備職業道德及專

業精進之能⼒

● ○ ○ ●

電機與電⼦

群 資訊技術學程 (代碼C02)

1.電⼦設備操作及 維護⼈員。

2.電⼦電路設計及 調整⼈員。

3.微控制晶片、嵌 入式系統設計⼈員。

4.電腦程式設計⼈

員。5.電腦軟硬體操作 及維護⼈員。

6.網路與系統架 設、管理及維護⼈

員。

1.培育資訊電⼦相 關產業之專業⼈才。

2.培育程式設計與 晶片控制專業⼈才。

3.培育⾏動裝置與 電⼦產品設計⼈才。

4.培育網路與系統 設計及維護⼈才。

5.培育電路量測及 電路分析之⼈才。

6.培養⼯安知識、

職業道德、跨域合 作、敬業樂群,並具 備多元發展與⾃主學 習再進修之⼈才。

具備元件認識、電 路裝配及操作各種 基礎量測儀器之能

⼒。

○ ○ ● ○

具備可程式邏輯設 計及單晶片控制之 能⼒。

○ ● ● ○

3.具備微電腦應

⽤及介⾯電路控制 之能⼒。

● ● ● ○

具備程式語⾔、網 路控制及⾏動裝置 應⽤之能⼒。

● ● ● ○

具備⼯作安全衛⽣

知識,並注重職場 倫理及重視職業安 全、互助合作、持 續學習的熱忱與態 度。

● ○ ○ ●

電機與電⼦

群 電機技術學程 (代碼C03)

1.電機⼯廠技術員 2.電機相關設備安 裝、測試⼈員 3.電機相關設備檢 驗、操作⼈員 4.電機相關設備調 整、維修⼈員 5.⾃動化控制機構 設計⼈員6.⾃動化控制流程 設計⼈員7.電路設計⼈員

1.培養電機技術之 基礎專業⼈才。

2.培養電腦量測及 分析設計電路之⼈

才。3.培養電路設計之

⼈才。4.培養微處理機及 感測器整合與設計之 專業⼈才。

5.培養電機控制設 備操作及維護之專業

⼈才。6.培養⼯安知識、

職業道德、敬業樂 群,並⿎勵多元發展 與⾃主學習再進修之

⼈才。

具備電學相關知識 與電路裝配、分 析、設計及應⽤之 能⼒。

● ● ● ○

具備使⽤⼯具、電 腦與電⼦儀器量測 分析電路之能⼒。

● ● ● ○

熟悉電機法令規範 及具備電路設計之 相關專業技術及能

⼒。

○ ○ ● ●

具備微電腦程式及 數位電路設計之技 術與能⼒。

● ● ● ○

具備電機⾃動控制 相關機械運轉、操 作及維護知識。

● ● ● ○

具備⼯作安全衛⽣

知識,並注重職場 倫理及重視職業安 全、互助合作、持 續學習的熱忱與態 度。

● ○ ○ ●

(23)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與建築

群 建築技術學程

(代碼E01) 1.建築製圖/繪圖

⼈員2.營建⼯程⼈員 3.監⼯⼈員 4.⼯務⼈員 5.⼯程測量⼈員

1.培養建築規劃設 計產業之基層⼈才。

2.培養⼟⽊營建產 業之基層⼈才。

3.培養能適應時代 環境變遷之⼯程技術

⼈員。4.培養⼟⽊建築營 建專業領域終⾝學習

⼈才。5.培養具備⼯作安 全知識,注重職場倫 理並能互助合作,且 保有持續學習之熱誠 的專業⼈才。

具備積極謹慎認真 耐勞的⼯作態度,

並關懷⼈文⽣態環 境⽽有⾃省的能

⼒。

● ○ ○ ●

具備職業道德、樂 觀進取及熱忱的服 務態度與終⾝學習 的能⼒。

● ○ ○ ●

具備⼟⽊與建築相 關專業領域之基礎 知識。

○ ● ● ○

具備⼟⽊建築製圖 與識圖之專業能

⼒。

● ● ● ○

具備⼟⽊建築實務

操作之基礎能⼒。

○ ● ● ○

具備測量與電腦輔 助應⽤之專業能

⼒。

● ● ● ○

具備系統思考與意

⾒表達能⼒。

● ● ○ ●

備註 1.學術群不需填寫產業⼈⼒或職場進路。

2.學⽣圖像欄請以打點表⽰學程專精能⼒與學⽣圖像之對應,「●」代表⾼度對應,「○」代表低度對應。

(24)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臺北市立⼤安⾼級⼯業職業學校 代碼:333401

(三)群學程專精科⽬

1.學術社會學程(代碼197)

表5-3-1 學術群學術社會學程課程規劃與學程專精能⼒對應檢核表(以學程為單位,1學程1表) 110學年度入學學⽣適⽤

課程類別 領域/科⽬ 學程專精能⼒對應檢核

名稱 名稱 備 註

1.

具備語文與科 學之基礎之能

⼒。

2.

具備社會科學 研究之基本能

⼒。

3.

具備正確獲得 知識之⽅式,

學會如何學習 之能

⼒。

4.

具備關懷社 會、注重道德 與倫理之能

⼒。

5.

具備發現問 題、組織架 構、團隊合 作、解 決問題之能

⼒。

校 訂 選 修

專 精 科 ⽬

選修歷史

● ● ● ● ○

選修地理

● ● ● ● ○

選修公⺠與社會

● ● ● ● ○

文化史專題

● ● ● ● ●

⾃然地理應⽤

● ● ● ● ●

歷史

○ ● ● ● ●

地理

○ ● ● ○ ●

公⺠與社會

○ ● ● ● ●

國語文表達與應⽤

● ● ● ● ●

國語文

● ● ● ● ●

英文寫作練習

● ● ● ○ ○

⾼級英文閱讀與聽講

● ● ● ● ●

數學統整

○ ● ○ ●

⾃然科學進階

○ ● ● ●

專題實作

○ ● ● ● ●

科技、環境與藝術的歷史

○ ● ● ● ●

族群、性別與國家的歷史

○ ● ● ● ●

空間資訊科技

○ ● ● ○ ●

社會環境議題

○ ● ● ● ●

現代社會與經濟

○ ● ● ● ●

⺠主政治與法律

○ ● ● ● ●

探究與實作:公共議題與社會

探究

● ● ● ● ●

探究與實作:地理與⼈文社會

科學研究

● ● ● ● ●

探究與實作:歷史學探究

● ● ● ● ●

(25)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數學⼄

○ ● ●

數學甲

○ ● ●

社會科學進階

● ● ● ● ●

備註 學程專精能⼒欄位打點表⽰科⽬與學程專精能⼒的對應,「●」代表⾼度對應,表⽰該科⽬中有 章節明列;「○」代表低度對應,表⽰科⽬中雖沒有章節明列,教師於授課時仍會提及。

(26)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三)群學程專精科⽬

2.學術⾃然學程(代碼198)

表5-3-2 學術群學術⾃然學程課程規劃與學程專精能⼒對應檢核表(以學程為單位,1學程1表) 110學年度入學學⽣適⽤

課程類別 領域/科⽬ 學程專精能⼒對應檢核

名稱 名稱 備 註

1.

具備語文與科 學之基礎之能

⼒。

2.

具備⾃然科學 研究之基本能

⼒。

3.

具備正確獲得 知識之⽅式,

學會如何學習 之能⼒。

4.

具備關懷社 會、注重道德 與倫理之能

⼒。

5.

具備發現問 題、組織架 構、團隊合 作、解決問題 之能⼒。

校 訂 選 修

專 精 科 ⽬

國語文表達與應⽤

● ● ● ●

國語文

● ● ● ●

英文寫作練習

● ○ ○ ○ ●

⾼級英文閱讀與聽講

● ○ ● ●

數學統整

● ● ● ○ ●

地球科學

● ● ○ ○ ●

專題實作

○ ● ● ● ●

進階⼒學

○ ● ● ● ●

近代物理

○ ● ● ● ●

數學甲

○ ● ● ○ ●

選修物理-⼒學⼀

○ ● ● ○ ●

選修物理-⼒學⼆與熱學

○ ● ● ○ ●

選修物理-波動、光及聲⾳

○ ● ● ○ ●

選修物理-電磁現象⼀

○ ● ● ○ ●

選修化學-化學反應與平衡⼀

○ ● ○ ○ ●

選修化學-化學反應與平衡⼆

○ ● ● ● ●

選修化學-有機化學與應⽤科技

○ ● ● ● ●

物質科學進階

○ ● ● ○ ●

化學的應⽤

○ ● ● ○ ●

選修⽣物-動物體的構造與功能

○ ● ● ● ●

選修⽣物-⽣命的起源與植物體

的構造與功能

○ ● ● ● ●

選修⽣物-⽣態、演化及⽣物多

樣性

○ ● ● ● ●

數學⼄

○ ○ ○ ○ ●

社會科學進階

○ ○ ● ●

(27)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進階光學

○ ● ● ○ ●

選修物理-電磁現象⼆與量⼦現

○ ● ● ○ ●

選修⽣物-細胞與遺傳

○ ● ● ● ●

選修化學-物質構造與反應速率

○ ● ● ○ ●

選修化學-物質與能量

○ ● ● ○ ●

有機化學基礎

● ● ● ● ●

⾃然科學探究與實作

● ● ● ● ●

備註 學程專精能⼒欄位打點表⽰科⽬與學程專精能⼒的對應,「●」代表⾼度對應,表⽰該科⽬中有 章節明列;「○」代表低度對應,表⽰科⽬中雖沒有章節明列,教師於授課時仍會提及。

(28)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三)群學程專精科⽬

3.機械技術學程(代碼A01)

表5-3-3 機械群機械技術學程課程規劃與學程專精能⼒對應檢核表(以學程為單位,1學程1表) 110學年度入學學⽣適⽤

課程類別 領域/科⽬ 學程專精能⼒對應檢核

名稱 名稱 備 註

1.

具備機具 精度量測 校、調 夾持鎖固 組裝施作 能⼒

2.

具備傳統 及數控⼯

具機等機 台操作能

⼒ 3.

具備機械 製造之加 法、⼯ 製程參數 及⽣產管 控、職業 道德與再 進修之能

⼒ 4.

具備機具 圖、製 設計及分 析評估能

⼒ 5.

具備材料 科技應⽤

能⼒

6.

具備電腦 3D輔助⼯

程模擬應

⽤能⼒ 7.

具備機電 資⼈⼯智 慧整合及 機具控制 能⼒

8.

具備職業 道德及專 業精進之 能⼒

校 訂 選 修

專 精 科 ⽬

機件原理

● ● ● ● ● ● ● ○

機械⼒學

● ● ● ● ● ● ● ○

機械製造

● ● ● ● ● ● ○ ●

機械材料

○ ○ ● ● ● ● ● ●

機械製圖實習

○ ○ ● ● ● ○ ○ ●

機械基礎實習

● ● ● ● ○ ○ ○ ●

機械進階實習

● ● ● ● ● ○ ○ ●

⾞床實習

● ● ● ● ○ ○ ● ●

基礎電學實習

● ● ○ ○ ○ ● ● ●

機具分析實習

○ ● ○ ● ● ● ● ●

機具控制實習

● ● ● ● ○ ● ● ●

數值控制機械實習

● ● ● ● ● ● ● ●

電腦輔助製造實習

● ● ● ● ● ● ● ●

電腦輔助製圖與實習

● ● ● ● ● ● ● ●

電腦輔助設計實習

○ ○ ● ● ● ● ● ●

機械加⼯實習

● ● ● ● ● ○ ○ ●

綜合機械加⼯實習

● ● ● ● ● ○ ○ ●

精密量測

● ● ● ● ● ○ ○ ●

專題實作

● ● ○ ● ○ ○ ○ ●

備註 學程專精能⼒欄位打點表⽰科⽬與學程專精能⼒的對應,「●」代表⾼度對應,表⽰該科⽬中有 章節明列;「○」代表低度對應,表⽰科⽬中雖沒有章節明列,教師於授課時仍會提及。

(29)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三)群學程專精科⽬

4.資訊技術學程(代碼C02)

表5-3-4 電機與電⼦群資訊技術學程課程規劃與學程專精能⼒對應檢核表(以學程為單位,1學程1表) 110學年度入學學⽣適⽤

課程類別 領域/科⽬ 學程專精能⼒對應檢核

名稱 名稱 備 註

1.

具備元件認 識、電路裝配 及操作各種基 礎量測儀器之 能⼒。

2.

具備可程式邏 輯設計及單晶 片控制之能

⼒。

3.

微電腦3.具備 應⽤及介⾯電 路控制之能

⼒。

4.

具備程式語

⾔、網路控制 及⾏動裝置應

⽤之能⼒。

5.

具備⼯作安全 衛⽣知識,並 注重職場倫理 及重視職業安 全、互助合 作、持續學習 的熱忱與態 度。

校 訂 選 修

專 精 科 ⽬

電⼦學

● ○ ○ ○ ○

數位邏輯設計

● ● ○ ○ ○

微處理機

○ ● ● ○ ○

基本電學實習

● ○ ○ ○ ●

電⼦學實習

● ○ ○ ○ ●

程式設計實習

○ ● ○ ● ●

可程式邏輯設計實習

○ ● ○ ○ ●

單晶片微處理機實習

○ ● ● ○ ●

⾏動裝置應⽤實習

○ ○ ● ● ●

基本電學

● ○ ○ ○ ○

微電腦應⽤實習

○ ● ● ● ●

介⾯電路控制實習

○ ● ● ● ●

專題實作

● ● ● ● ●

電⼦電路

● ○ ○ ○ ○

智慧電⼦應⽤

● ○ ○ ● ○

網路概論

○ ○ ○ ● ○

通訊原理

○ ○ ○ ● ○

電⼦電路實習

● ○ ○ ○ ●

備註 學程專精能⼒欄位打點表⽰科⽬與學程專精能⼒的對應,「●」代表⾼度對應,表⽰該科⽬中有 章節明列;「○」代表低度對應,表⽰科⽬中雖沒有章節明列,教師於授課時仍會提及。

(30)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三)群學程專精科⽬

5.電機技術學程(代碼C03)

表5-3-5 電機與電⼦群電機技術學程課程規劃與學程專精能⼒對應檢核表(以學程為單位,1學程1表) 110學年度入學學⽣適⽤

課程類別 領域/科⽬ 學程專精能⼒對應檢核

名稱 名稱 備 註

1.

具備電學 相關知識 與電路裝 配、分 析、設計 及應⽤之

⼒。能 2.

具備使⽤

具、⼯ 電腦與電

⼦儀器量 測分析電 路之能

⼒。

3.

熟悉電機 法令規範 及具備電 路設計之 相關專業 技術及能

⼒。

4.

具備微電 腦程式及 數位電路 設計之技 術與能

⼒。

5.

具備電機

⾃動控制 相關機械 轉、運 操作及維 護知識。

6.

具備⼯作 安全衛⽣

識,知 並注重職 場倫理及 重視職業 全、安 互助合 作、持續 學習的熱 忱與態 度。

校 訂 選 修

專 精 科 ⽬

基本電學

● ● ● ○ ○ ●

電⼦電路

● ● ○ ● ○ ●

機電整合實習

● ● ○ ● ○ ●

單晶片實習

● ● ○ ● ○ ●

電⼯機械實習

● ● ● ○ ● ●

專題實作

● ● ● ● ● ●

電⼯機械

○ ● ○ ● ○ ○

電⼦學

○ ● ○ ● ○ ○

基本電學實習

○ ● ○ ● ○ ○

電⼦學實習

● ● ○ ● ○ ●

可程式控制實習

● ● ● ● ● ●

數位邏輯實習

● ● ● ● ○ ●

智慧居家監控實習

● ● ● ● ○ ●

氣壓控制

● ○ ○ ○ ● ○

輸配電學

● ○ ○ ○ ● ○

數位邏輯設計

● ○ ○ ○ ● ○

感測器

● ● ○ ○ ○ ○

⾃動控制

● ○ ○ ● ● ○

備註 學程專精能⼒欄位打點表⽰科⽬與學程專精能⼒的對應,「●」代表⾼度對應,表⽰該科⽬中有 章節明列;「○」代表低度對應,表⽰科⽬中雖沒有章節明列,教師於授課時仍會提及。

(31)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三)群學程專精科⽬

6.建築技術學程(代碼E01)

表5-3-6 ⼟⽊與建築群建築技術學程課程規劃與學程專精能⼒對應檢核表(以學程為單位,1學程1表) 110學年度入學學⽣適⽤

課程類別 領域/科⽬ 學程專精能⼒對應檢核

名稱 名稱 備 註

1.

具備⼟⽊

與建築相 關專業領 域之基礎 識。知

2.

具備⼟⽊

建築製圖 與識圖之 專業能

⼒。

3.

具備⼟⽊

建築實務 操作之基 礎能⼒。

4.

具備測量 與電腦輔 助應⽤之 專業能

⼒。

5.

具備系統 思考與意

⾒表達能

⼒。

6.

具備積極 謹慎認真 耐勞的⼯

作態度,

並關懷⼈

文⽣態環 境⽽有⾃

省的能

⼒。

7.

具備職業 德、道 樂觀進取 及熱忱的 服務態度 與終⾝學 習的能

⼒。

校訂 選修

專精 科⽬

基礎⼯程⼒學

● ○ ○ ○ ● ● ○

測量實習

● ○ ● ● ○ ● ●

營建技術實習

● ● ● ○ ● ● ●

材料與試驗

○ ○ ● ● ○ ● ●

製圖實習

● ● ○ ○ ○ ● ○

電腦輔助製圖實習

○ ● ○ ● ○ ● ○

測量學

● ○ ○ ● ○ ● ○

⼯程測量實習

○ ○ ● ● ● ● ●

建築製圖實習

● ● ○ ○ ○ ● ○

施⼯圖實習

● ● ○ ○ ○ ● ○

專題實作

● ● ○ ○ ○ ● ○

圖學實習

● ● ○ ○ ○ ● ○

⼯程⼒學進階

○ ○ ○ ○ ● ● ○

電腦設計軟體應⽤實習

○ ● ○ ● ● ● ○

設計與技術實習

● ● ● ○ ● ● ○

備註 學程專精能⼒欄位打點表⽰科⽬與學程專精能⼒的對應,「●」代表⾼度對應,表⽰該科⽬中有 章節明列;「○」代表低度對應,表⽰科⽬中雖沒有章節明列,教師於授課時仍會提及。

(32)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臺北市立⼤安⾼級⼯業職業學校 代碼:333401

(四)學程課程地圖 1.學術社會學程(代碼197) 110學年度入學新⽣適⽤

學程課程地圖

(33)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四)學程課程地圖

2.學術⾃然學程(代碼198) 110學年度入學新⽣適⽤

學程課程地圖

(34)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四)學程課程地圖

3.機械技術學程(代碼A01) 110學年度入學新⽣適⽤

學程課程地圖

(35)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四)學程課程地圖

4.資訊技術學程(代碼C02) 110學年度入學新⽣適⽤

學程課程地圖

(36)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四)學程課程地圖

5.電機技術學程(代碼C03) 110學年度入學新⽣適⽤

學程課程地圖

(37)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四)學程課程地圖

6.建築技術學程(代碼E01) 110學年度入學新⽣適⽤

學程課程地圖

(38)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臺北市立⼤安⾼級⼯業職業學校 代碼:333401

陸、群學程課程 110學年度入學新⽣適⽤

⼀、⾼⼀教學科⽬與學分(節)數表 表6-1 ⾼⼀教學科⽬與學分(節)數表

類別 領 域 / 科 ⽬ 學分數

第⼀學期 第⼆學期

部定必修

語文 國語文 4 4

英語文 4 4

數學 數學 4 4

社會

歷史 1 1

地理 1 1

公⺠與社會

⾃然科學

物理 2 (2)

化學 2 (2)

⽣物 地球科學 藝術

⾳樂 1 1

美術 (2) 2

藝術⽣活

綜合活動

⽣命教育

⽣涯規劃 2

家政 法律與⽣活 環境科學概論

科技 ⽣活科技

資訊科技 (2) 2

健康與體育 健康與護理 1 1

體育 2 2

全⺠國防教育 1 1

⼩計 25 23

合計 25 23

(39)

綜合型⾼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填報系統

⾼⼀教學科⽬與學分(節)數表(續)

類別 領 域 / 科 ⽬ 學分數

第⼀學期 第⼆學期

校訂必修

公⺠與社會 1 1

⽣物 (2) 2

⽣活管理 (1)

社會技巧 (2)

學習策略 (1)

⼩計 1 3

校訂選修

商業模式 2 (2)

⽣活科技 2 (2)

電⼦電路 2 (2)

APP Inventor 2⼿機應⽤程式開發 2 (2)

APP Inventor 2 ⼿機程式設計 2 (2)

CQ、EQ、LQ 2 (2)

數學繪圖軟體應⽤與設計 2 (2)

BOOK思「議」:閱讀思辯與邏輯 2 (2)

社會議題探討與分析⽅法應⽤ 2 (2)

文法的跳躍⾳符與樂章 2 (2)

Python程式設計入⾨ 2 (2)

Java語⾔基本概念與程式設計實作 2 (2)

動畫設計與邏輯思考 2 (2)

解題萬花筒-國際數學解題 2 (2)

超越時空的星鮮⼈ 2 (2)

創意插畫與版畫設計 2 (2)

C++程式設計 2 (2)

學術英文 2 (2)

⾏銷學 (2) 2

科學技術基礎應⽤實習 4

全雲端3D Onshape繪圖設計及應⽤ 2 (2)

綠⾊能源技術 2 (2)

利⽤⼯具⾃主學習英文 2 (2)

數學史 2 (2)

玩轉AI、量⼦電腦與動畫設計 2 (2)

⼩計 46 6

應選修學分 4 4

合計 47 9

備註 以學術群學術社會學程資料共⽤此表,單學程學校、單純體育班、特教學校除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當長者於午休時躺在床上,將三軸感測器設於長者腰 間,並在床的附近放置 IP Camera 以便在長者起床時 可拍攝到臉;當長者在午休時未告知護理人員情況下

隨著科技的進步,展覽場的導覽系統已從過去導遊、磁帶機或 CD 播放 器講解的時代轉換成行動導覽的時代。目前行動導覽方式大都以 RFID 或 QR

圖4 1 整合資訊系統風險 圖4.1 整合資訊系統風險..

‡圖形使用者介面(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圖形使用者介面( graphical user

探討:香港學生資訊素養 類別二:一般的資訊素養能力 識別和定義對資訊的需求.. VLE Platform – Discussion 討論列表 Discussion

圖1 1 會計財務與價值鏈 圖1.1 會計財務與價值鏈..

Menou, M.著(2002)。《在國家資訊通訊技術政策中的資訊素養:遺漏的層 面,資訊文化》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Number of spectral averages:頻譜 平均的數量,設定為1。. 教育部資通訊科技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