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共生的智慧與即興美學—以「生態社區」經驗為參照的地球公民教育願景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共生的智慧與即興美學—以「生態社區」經驗為參照的地球公民教育願景"

Copied!
5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期末報告

共生的智慧與即興美學—以「生態社區」經驗為參照的地

球公民教育願景(第 2 年)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計畫 計 畫 編 號 : NSC 101-2410-H-004-116-MY2 執 行 期 間 : 102 年 08 月 01 日至 103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馮朝霖 計畫參與人員: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梁可憲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林美玲 報 告 附 件 : 移地研究心得報告 處 理 方 式 : 1.公開資訊: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1 年後可公開查詢 2.「本研究」是否已有嚴重損及公共利益之發現:否 3.「本報告」是否建議提供政府單位施政參考:否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11 月 17 日

(2)

中 文 摘 要 : 法國思想家 Edgar Morin 提出「共生的智慧」 (symbiosophy)作為二十一世紀地球公民教育的核心理念, 本研究相信,在美學思維為時代標記的後現代脈絡中,「即 興美學」應是理解與詮釋共生的智慧之最適當方向。本計畫 也假設在地球上各個「在地」角落可以發現這兩者的具體經 驗。本研究因此嘗試以東西方若干著名的生態村 (Ecovillage)為例,透過實地訪談取材,闡述其具體多元的 共生智慧與即興美學內涵,以其作為發展地球公民教育願景 之理論依據與實踐參考。 第一年研究已經完成台灣司馬庫部落(Smangus)、德國 Schloss-Tempelhof 與瑞士 Schweibenalp – Zemtrum der Einheit 等三個生態村的實地訪談研究,獲得十個命題的豐 碩成果: 生態村本身就是一個生活與學習中心;生態村尊崇 全人教育理念與理想;生態村實踐草根民主與追求平權溝通 文化;生態村發展奠基於機體論/整體論世界觀;生態村隱含 的靈性層面強調人類意識轉化;生態村是人類文明危機的積 極性出路;世界生態村經驗彰顯「共生的智慧」的多元實 相;台灣具有優異的文化條件發展多元形態生態村;生態村 是跨世紀(最)基進的教育改革運動;生態村經驗啟示「地球 公民教育」的迫切意義與實踐方向。 結束第二年的研究後,本計畫獲得以下四點重要結論﹕共生 的智慧與即興美學美學相輔相成﹕然而即興美學素養有賴想 像力教育的解放﹕再者,地球公民教育的實踐卻有賴「生態 (機體論)世界觀」的前提;最重要的是,當前「靈性生態 學」的發展將有利於「生態(機體論)世界觀」的深化。 中文關鍵詞: 共生的智慧、即興美學、生態村、地球公民教育、靈性生態 學

英 文 摘 要 : The concept“symbiosophy" should be used as the core idea of the Education for Earth Citizenship in the 21th century, according to the French philosopher Edgar Morin. This project advocates that the

“Improvisation Aesthetics" could be the best way to understand the actual meaning of symbiosophy if we accept the claim that the aesthetic thinking is the time signature of the postmodern society.

Furthermore, this study has faith to discover the actual experiences of these two ideas everywhere globally. The concret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different ecovillages, from which we attempt to

(3)

elaborate their concrete contents both of the

symbiosophy and the “Improvisation Aesthetics" and to conclude the main vision for the Education for Earth Citizenship as well as its practical

orientation.

The first year research of this project focused on three ecovillages, Smangus (in Taiwan), Schloss Tempelhof (Germany) and Schweibenalp - Center of Unity (Switzland). The main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propositions : Ecovillages are the campus for living and learning; ecovillages stand and advocate the idea as well as the idea of the holistic education; ecovillages practice the grassrooted democracy and strive for the communication culture; development of ecovillages is based on the holistic or organic paradigm of

worldview;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of ecovillages stress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human consciousness; ecovillage could be the positive exit of human

civilization crisis; the experiences of ecovillage demons- trates the multiple reality of human

symbiosophy; Taiwan possesses excellent cultural conditions to develop diverse models of ecovillage; experiences of ecovillage reveals the imperative mission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orientation for Education of Earth Citizenship.

After the conduction of thesecond year's research, the project come to three points conclusion : at first, the dynamics of the wisdom of the co-existence and the aesthetics of improvisation;the second

point, the literacy of the improvisation depends on the liberation of imagination;the third poin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ducation for the earth

citizenship needs the prerequisite of “the

ecological-organist worldview";and the last but the most important conclusion would be that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the “Spiritual Ecology would help the growth of the ecological-organist worldview.

英文關鍵詞: symbiosophy, improvisation aesthetics, eco-village, Education for Earth Citizenship, spiritual ecology

(4)
(5)

行政院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期中進度報告

■期末報告

共生的智慧與即興美學

—以「生態社區」經驗為參照的地球公民教育願景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 101-2410-H-004-116-MY2

執行期間:2012 年 08 月 01 日至 2014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機構及系所:政治大學教育系

計畫主持人:馮朝霖

共同主持人:無

計畫參與人員:梁可憲、黃心怡

本計畫除繳交成果報告外,另含下列出國報告,共 _1_ 份:

■移地研究心得報告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

處理方式:除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11 月

(6)

2

共生的智慧與即興美學-以生態社區實踐經驗為參照的地球公民教育願景

期末報告)

成果報告目錄

摘要 Abstact 壹、前言 貳、研究目的與方法 叁、文獻探討 肆、研究發現 一、生態村的多元意義 二、即興美學與想像力教育 伍、結論 一、全人教育與跨世界紀新世界觀 二、二十一世紀的全人教育—地球公民教育 陸、靈性生態學--共生的智慧與即興美學的新舞台 一、西方世界觀的危機 二、生態世界觀的湧現 三、靈性生態學之宗旨--自然、靈性(神聖)與永續性 四、十方世界獨露全身˙山河大地全彰法體 五、靈性的責任即是意識轉化 六、生命是永恆的羅曼史 參考文獻 摘要

法國思想家 Edgar Morin 提出「共生的智慧」(symbiosophy)作為二十一世紀地球公民教育的核心

理念,本研究相信,在美學思維為時代標記的後現代脈絡中,「即興美學」應是理解與詮釋共生的智慧

之最適當方向。本計畫也假設在地球上各個「在地」角落可以發現這兩者的具體經驗。本研究因此嘗 試以東西方若干著名的生態村(Ecovillage)為例,透過實地訪談取材,闡述其具體多元的共生智慧與即 興美學內涵,以其作為發展地球公民教育願景之理論依據與實踐參考。

第一年研究已經完成台灣司馬庫部落(Smangus)、德國 Schloss-Tempelhof 與瑞士 Schweibenalp – Zemtrum der Einheit 等三個生態村的實地訪談研究,獲得十個命題的豐碩成果: 生態村本身就是一個生 活與學習中心;生態村尊崇全人教育理念與理想;生態村實踐草根民主與追求平權溝通文化;生態村發展 奠基於機體論/整體論世界觀;生態村隱含的靈性層面強調人類意識轉化;生態村是人類文明危機的積極 性出路;世界生態村經驗彰顯「共生的智慧」的多元實相;台灣具有優異的文化條件發展多元形態生態村; 生態村是跨世紀(最)基進的教育改革運動;生態村經驗啟示「地球公民教育」的迫切意義與實踐方向。 結束第二年的研究後,本計畫獲得以下四點重要結論﹕共生的智慧與即興美學美學相輔相成﹕然 而即興美學素養有賴想像力教育的解放﹕再者,地球公民教育的實踐卻有賴「生態(機體論)世界觀」

(7)

3

的前提;最重要的是,當前「靈性生態學」的發展將有利於「生態(機體論)世界觀」的深化。 關鍵詞: 共生的智慧、即興美學、生態村、地球公民教育、靈性生態學

Abstract

The concept“symbiosophy” should be used as the core idea of the Education for Earth Citizenship in the 21th century, according to the French philosopher Edgar Morin. This project advocates that the “Improvisation Aesthetics” could be the best way to understand the actual meaning of symbiosophy if we accept the claim that the aesthetic thinking is the time signature of the postmodern society. Furthermore, this study has faith to discover the actual experiences of these two ideas everywhere globally. The concret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different ecovillages, from which we attempt to elaborate their concrete contents both of the symbiosophy and the “Improvisation Aesthetics” and to conclude the main vision for the Education for Earth Citizenship as well as its practical orientation.

The first year research of this project focused on three ecovillages, Smangus (in Taiwan), Schloss Tempelhof (Germany) and Schweibenalp - Center of Unity (Switzland). The main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propositions : Ecovillages are the campus for living and learning; ecovillages stand and advocate the idea as well as the idea of the holistic education; ecovillages practice the grassrooted democracy and strive for the communication culture; development of ecovillages is based on the holistic or organic paradigm of worldview;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of ecovillages stress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human consciousness; ecovillage could be the positive exit of human civilization crisis; the experiences of ecovillage demons- trates the multiple reality of human symbiosophy; Taiwan possesses excellent cultural conditions to develop diverse models of ecovillage; experiences of ecovillage reveals the imperative mission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orientation for Education of Earth Citizenship.

After the conduction of thesecond year’s research, the project come to three points conclusion : at first, the dynamics of the wisdom of the co-existence and the aesthetics of improvisation;the second point, the literacy of the improvisation depends on the liberation of imagination;the third poin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ducation for the earth citizenship needs the prerequisite of “the ecological-organist worldview”;and the last but the most important conclusion would be that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the “Spiritual Ecology would help the growth of the ecological-organist worldview.

Key-words: symbiosophy, improvisation aesthetics, eco-village, Education for Earth Citizenship, spiritual ecology

壹、前言

Edgar Morin 受聯合國永續發展教育之託,寫了《未來教育七大複雜課題》一書,提倡共生的智 慧作為未來地球村公民的核心素養,地球村時代,人類應當學會與大自然、與異文化、與各種他者的 和平共處,共生共榮。以複雜思想為基礎的共生概念其實也蘊含即興美學的要素,兩者互為依賴穿透, 國家教育研究院已將此相關理念內入未來國民教育課綱哲學的研究基礎,然我國社會與學術界以對於 雜科學與生態村相關核心理論缺乏深度認識,為新世紀文明發展與我國十二年國教之新課程計畫順利

(8)

4 僅展,實有必要以學術研究系統探究之成果,期以提供此相關基礎概念論述更為深入與系統之論述發 展,以及尋找相關實踐經驗作為未來課程總體願景發展的有利說服參照,

貳、研究目的與方法

從上述前提背景出發,本計畫之研究目的因此有三項: 1.探究共生的智慧與即興美學在複雜科學 (Complexity Science)思維典範中的系統性意義(在詮釋過程中也將觸即可能的東方文化與哲學論述)。 2. 實地探究東西方(台灣、德國、瑞士)不同的生態社區(村)實踐經驗,並理解其實踐共生的智慧與即興美 學的心得。3.根據上述理論與實踐的交互辯證所得,為我國未來國民中小學課程總綱精神(地球公民— 共生的智慧與即興美學)的實施與實現提供充分的參照依據(理論與經驗)。 本計畫彈性採用多項研究方法,包括文獻與檔案蒐集法、半結構式訪談法、焦點團體訪談法、田 野參與觀察研究法等, 其中半結構式訪談法之訪問題綱如下(並在具體研究情境中彈性增減問題進行 訪談與對話): - 貴生態村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 貴生態村的核心理念是否有明確的理論淵源? - 貴生態村對於「共生的智慧」理念有特別的定義或詮釋嗎? - 貴生態村對於「即興美學」有特別的定義或詮釋嗎? - 貴生態村對於「地球公民教育」是否有系統地實踐構想? - 貴生態村的永續發展基本策略是什麼? - 貴生態村發展過程中如何克服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 貴生態村實踐至今可供世人分享的最寶貴經驗是什麼?

叁、文獻探討

J. Dawson (2006)認為 GEN(Global Ecovillage Network)對今日生態村的定義如下:意向性 (intentional)或傳統性生態村都是由地方做主,經由參與歷程的一種意識性規劃,其目的在復育社會與 自然環境,而永續性的四個面向(生態、經濟、社會與文化)都被全方位取向所統整。J. Dawson 進而 歸納出八項生態村共同要素 (2006):

◎低度衝擊的人類棲居環境設計(The design of low-impact human settlements) ◎促進永續性在地經濟(Promoting sustainable local economies)

◎有機與在地本位生產與處理(Organic, locally based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地球復育(Earth restoration)

◎參與性及社區本位治理的復振(Revival of participatory, community-scale governance)

◎社會包容(Social inclusion)

◎和平積極主義與國際團結(Peace activism and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全人教育(Holistic, whole person education )

(9)

5

■生態村的 15 個基本要素

根據 Hildur Jackson&Karen Svensson (2002)所編輯的《生態村生》活一書所做的歸納,則全球生態 村的基本要素應可分為三大範疇與 15 細項: 社會-經濟層面 地方經濟/補充性貨幣(社區貨幣) 現代化福利/照顧老幼/關懷殘疾 建構社群/參與決策/衝突排解 健康的生活風格/預防性健康照護/補充性醫療 教育與溝通/生活與學習 生態層面 樸門農藝/生態村設計 荒野保護/生物多樣性//地球復原 在地有機食物生產消費與再循環 生態建築/再生性能源//在地用水照護 綠色事業/生命週期分析 文化-靈性層面 創造性與人格發展 靈性/內在神性覺察/與自然合一 悅納生命/慶讚文化/自然循環 整全循環世界觀/科學與哲學 在地化/生態區/抗拒全球化

■蓋亞教育(Gaiaeducation)/生態村整全取向設計(Holistic Approach Design)經濟面向

1 Shifting the Global Economy towards Sustainability 2 Right Livelihood

3 Social Enterprise

4 Local Economies Community Banks & Currencies 5 Legal & Financial Issues

生態面向

1 Green Building 2 Local Food

3 Appropriate Technology – Energy & Infrastructure 4 Restoring Nature & Rebuilding After-disasters 5 Integrated Ecovillage Design

社會面向

1 Building Community & Embracing Diversity

2 Communication Skills: Conflict, Facilitation & Decision Making 3 Personal Empowerment & Leadership Skills

(10)

6

4 Health & Healing

5 Local, Bioregional & Global Outreach 世界觀面向

1 Holistic Worldview

2 Listening to & Reconnecting With Nature 3 Awakening & Transformation of Consciousness 4 Celebrating Life : Creativity & Arts

5 Socially Engaged Spirituality

肆、研究發現

下一個佛陀不會以個人形式出現,他將以社區共同體形式出現,一個實踐理解與喜愛慈悲 的社區,一個實踐正念生活的社區,這將是我們能為地球餘生所貢獻的最重要事物。(Thich Nhat Hanh) 上述越南的一行禪師的洞見非常具有啟發性,因此他這句話在世界生態村廣為流傳, Karen Svensson (2002:10)就認為生態村體現一種生方式,他們都是基於深刻了解所有事物與所有生命都彼此 連結,而且,人類的思想與行為對環境會產生影響(Ecovillages embody a way of living. They are grounded in the deep understanding that all things and all creatures are interconnected, and that our thoughts and actions have an impact on our environment.)

一、生態村的多元意義

顧名思義,一般以為「生態村」乃是以環境保育為目的,事實上,「生態村」的論述開始於對經 濟主導社會發展模式的批判,反思人們究竟該如何生活。這一文明反思在 1991 年首次由丹麥蓋亞(大 地之母)信託基金會(Gaia Trust)提出。1995 年,蘇格蘭的 Findhorn 生態村首度舉辦了「生態村和永 續社區」會議。生態村運動自西北歐啟動後,隨著「全球生態村網絡」(Global Ecovillage Network, GEN) 的 成立,概念、論述和行動乃在世界各地逐漸開展。

生態村運動展開於三個文明面向的反省批判,包括社會(含經濟)、生態、靈性生活(spirituality),其 中對社會之反思最為關鍵,甚可回溯六零年代末發生於丹麥之「集村運動」(Co-housing movement), 當時某些人認為市場供給的都市住居住環境無法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決意發展更多共享空間(如廚 房、菜園)、照護服務(如安親托育)的集村住宅計畫。原來丹麥語 bofæ llesskab 的意思更接近 「生 活共同體」(living community) ,然經翻譯,到北美卻變成了「集村」(co-housing) 。易言之,生態村運 動的發展和人類對於現代文明生活方式的反省有關,經多方討論研究,合作發展出一種創新生活方式, 空間不限於城市或鄉村,而社群組成也各自不同,如在丹麥有許多高齡住宅相關案例。生態村實踐同 時是對資本主義經濟全球化的抵抗,致力降低不當生活方式所造成對於地球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 我們或可簡單定義「生態村」:不論城鄉,一群人致力於整合一套社會支持系統,採取對環境衝 擊較低的共居生活方式,可採納不同策略包括生態設計(ecological design)、永續農業(permaculture, 亦作樸門農法/農藝)、有機農業、可再生能源等等。在歐美等已發展國家,生態村案例多為計劃性營

(11)

7 造,然而,在亞洲、南半球,許多歷史聚落的傳統生活延續中早已具備生態村特質,因此生態村未必 是個新建計畫。 從本研究計畫哲學角度出發,研究者的提問乃是:如何在生態村實踐經驗中,發現與萃取具體的 「共生的智慧」,以作為地球公民教育實踐的願景依據。 因此對生態村要提問的核心問題是:在不過度依賴科技的狀態下,人究竟要與自己、社群與自然 萬物如何和諧共存?用什麼方法才能凝聚共識,讓人們願意一起努力,創造新的生活方式?

生態村永續生活的四大意義包含:個人修行/靈性提升(Personal/spiritual)、社會生活(social life)、 生態保育(ecology )、經濟穩定(economics)。這四大領域面相所組成的全面向永續生活,很清楚顯現其 中所訴求的各項平衡:個人與社群的平衡、經濟與生態的平衡。

生態村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居民,就像個小型地球村。每個人到此居住的動機不同,但是透過遵 守社區共識/規範,幫助個人思考,發現彼此所追求的目標殊途同歸,善待自己、他人與環境的目標, 其實都得回歸到人與自己相處、人和人相處、以及仁和自然相處的練習/實踐之上。生態村的精神就是 讓人體悟:在多元中看見一體性(一多相及)(see the unity in diversity)。

(一)、生態村本身就是一個生活與學習中心

全球生態村逐漸具有校園的意義與功能(Ecovillages as campus),學生利用生活在在其中的機會, 學習各種永續性相關主題,澳洲的 Crystal Waters 、蘇格蘭的 Findhorn 、印度的 and Auroville 、 以及 在北美洲的 Sirius、 EcoVillage at Ithaca、The Farm 和 Earthhaven 等生態村做為教育中心都已經有相 當的成就,他們也開創了與政府部門、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機構之間的持續性夥伴關係 (Greenberg. 2007: 236) 。生態村與外面世界最成功的橋梁連結也被認為是在其教育面向,其實際教育功能甚至被 認為優於一般學院機構,因此建議將生態村逕稱之為富於創意之「社區大學」(Communiversity) ( Dawson, 2006)。 (二)、生態村尊崇全人教育理念與理想 Jonathan Dawson 明白確認全人教育乃生態村七大項共同要素其中之一項 (2006)。美國教育學者 Ron Miller(1996)也早就指出:全人教育與生態思想、機體世界觀之間的密切關連性有所指陳,他認為 全人教育試圖引領教育進入與大自然基本真實性的結合中。大自然的核心是相互關聯的,其互動是動 態的,我們可以看到原子、有機體、生物圈和宇宙本身都是動態的和互相關聯的。不幸的是,人類世 界自從工業革命以後,就被切割成片段和格式化。這種結果導致生命變成支離破碎了(引自張淑美譯, 2007:111)。 (三)、生態村實踐草根民主與追求平權溝通文化 生態村在基本精神上都認同民主價值,並且信仰民主平權對於世界和平的不可或缺性 (indispensible)。台灣司馬庫斯部落全村上下的每月薪水待遇完全相等,部落頭目在經濟上也不享有特 權;德國年輕生態村 Tempelhof 更是以村落整體實驗作為社會改革與世界和平的實驗典範,全村重大事 務的決策尊重每一個成員聲音,以細膩的溝通關懷取代傳統民主的粗暴及冷血。 (四)、生態村發展奠基於機體論/整體論世界觀 生態村體現一種生方式,他們都是基於深刻了解所有事物與所有生命都彼此連結,而且,人類的 思想與行為對環境會產生影響 (Ecovillages embody a way of living. They are grounded in the deep

(12)

8

impact on our environment.)(Svensson, 2002:10)。機體論/整體論世界觀至少有三個不同的淵源:德國新 人文主義時期的歌德(Wolfgang von Goethe)與席勒(Friedrich von Shiller)都很傾心於機體論宇宙觀, 強調對大自然的敬畏;二十世紀中出現的複雜科學(Complexity Science)(出現在多元的自然科學領域, 尤其是生物學與生態學)則是帶來典範轉移的主要因素;最後,機體論/整體論世界觀乃是東方文化的基 調,不論佛教、道教、儒教或印度教,都共享此一典範的世界觀。 (五)、生態村隱含的靈性層面強調人類意識轉化 生態村的推動者都體認整體性文明實驗成敗關鍵在於人類意識是否能產生典範性的轉化(Harland & Keepin, 2012),這種轉化在人類文明歷史中已經具有許多成就與教誨,甚至連二十世紀的偉大科學家 的 Albert Einstein 都早已給了清楚的啟示:「我們所體驗的自我、思想與感覺仿彿是與其他事物分離的 東西-這是一種視覺意識上的幻覺,這種幻覺對我人而言實是監獄。…人類的任務必須是將自己從此 監獄中解放,擴展我人理解與慈悲的範圍,進而擁抱自然整體的所有生命及其美麗」(參見 Harland & Keepin, 2012 )。 (六)、生態村是人類文明危機的積極性出路

蓋亞基進會創始人之一的 Ross Jacksen(2012),在其最新暢銷書《佔領華爾街》(Occupy World Street – A Global Roadmap for Radic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form)中很中肯與充滿自信地提出生態村典範是 當前人類整體危機出路的最可欲與可行(Desirable and realizable)的出路。

總言之,今日的全球生態村乃是史無前例的世界性社區實驗 —一個催生新人性的生活實驗室。從 此一鉅大運動歷程所浮顯的不僅進是一種哲學觀,而是一種嶄新典範 – 活靈生動且豐富美妙地綻放在 土地上—猶如一顆分形種籽,一處人類未來文明的迷你縮影(Joubert&Alfred 2007:XII)。 (七)、世界生態村經驗彰顯「共生的智慧」的多元實相 佛教曾有「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詩性語言表達宇宙無處不蘊藏生機奧秘的真理,生態學 與機體論世界觀的發展也啟發人類應該謙卑向大自然學習更適當的生存智慧,因而有社會仿生論 (social-biomimetic)的論述發展,生態村文明實驗則顯示人類只要心胸足夠開放與謙卑,只要心存悲 憫大愛與創意勇氣,那麼不難在先民經驗、自然生態、在地文化與團隊合作的眾多來源之中,發現可 資參酌應用的獨特「共生的智慧」。質言之,共生的智慧乃是一「多元實相」(multiple- reality)。 (八)、台灣具有優異的文化條件發展多元形態生態村 台灣具有五大優勢條件可以全面發展多元型態生態村,其一是多元的自然環境與生物多樣性,其 次是多元族群與文化,第三是具有文化創意潛力,第四則為具多元宗教信仰包容力與愛心(對靈性價值 的熱衷與開放),第五乃是對民主價值的熱愛與堅持。蓋亞教育(Gaia Education)所定義的永續社區(生 態村)四大關鍵指標(4keys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y Everywhere) 面向(Harland & Keepin, 2012;Joubert &Alfred , 2007),台灣都具有高度強勁的潛力,新竹司馬庫斯(泰雅族)與嘉義阿里山達娜伊谷(鄒族) 即是目前最為著名的成功典範,如果有關生態村教育(即是蓋亞教育)理念與運動更為有效,台灣的生態 村發展實在值得期待。

(九)、生態村是跨世紀(最)基進的教育改革運動

「真實地基進乃是促使希望成為可能,而非讓絕望可信」(To be truly radical is to make hope possible rather than despair convincing.) (Raymond Williams)

格陵柏格(Greenberg, 2007:237)認為生態村本質上就是物理與社會實驗室(Ecovillages are physical and social laboratories),在那裏進行著新科技、社會結構與世界觀的各種實驗( experimenting with new

(13)

9

technologies, social structures, and worldviews),參與者容易具有嘗試錯誤的心態,且能對變遷的條件、 挑戰與機會迅速作出調整,這是進行教育改革最有利的主客條件;更重要的是以「整個村莊」整體作為

創新教育與學習的空間,其實就是名符其實的「沒有圍牆的學校」,下一代人類在真實環境中與大人共

同進行聞名的革新與創造,這本身即是上一個世紀另類教育運動(alternative education movement)的 基進願景,如今終於得以實現(Dawson , 2006: 17)。 (十)、生態村經驗啟示「地球公民教育」的迫切意義與實踐方向 事實上,生態村、蓋亞教育、地球村公民、全人教育等幾個跨世紀重要概念的內容意義之間充滿 複雜但明顯的關聯性,研究者嘗試用以下的六項洞察來表彰生態村整體面向的核心意義: 以一村子的實踐表達對生命的愛戀 以一村子的創意成全對社會的關懷 以一村子的合作滿足對經濟的需求 以一村子的謙卑趨近對生態的尊重 以一村子的智慧共事對後代的教育 以一村子的願景體現對宇宙的感恩

二、即興美學與想像力教育

想像力或許就是我們去除我執、破除自私自利困局的新途徑,而走向能夠與他人面對面的空 間,進而大聲喊出「我們到了!」(Greene, 1995:31) 遊戲的行動是它自身的目的,其焦點在歷程而非成果。遊戲總是內在地自我滿足,它不受其 他事物的制約。遊戲、創造力、藝術、自發性,這些經驗是他們自己的獎賞,當人們為了獎 賞或處罰、利潤或損失而表現,這些經驗就會遭受阻礙。(Nachmanovitch, 1990: 45) 生態村的建構與發展毫無懷疑乃是人類共生的智慧的成就,「共生共好」需要人性能夠超越自 私自利的習氣,Greene 說的好,想像力的教育可以是「去除我執、破除自私自利困局的新途徑,而 走向能夠與他人面對面的空間」;另一方面則一如 Nachmanovitch 的斷言,唯有人類能自由的遊戲 才有可能充分表現出「創造力、藝術、自發性」的珍貴文化境界,所以即興美學與想像力教育的重 要性對於人類文明邁向共生的智慧願景之重要性實乃不言而喻! 想像力與多元文化世界 想像力一詞貫穿 Greene 教育哲學體系的教育人類學、教育倫理學與教育美學三大論述範疇。《釋 放想像力》一書旨在激發一種沉默的交談,促使讀者發現並關注他們所處的情境與生活的實際狀況。 Greene 在教育美學上的主要意圖呼之欲出,她理解教育實踐總是面對學生多元差異的不可預期性與不 可計畫性,而人類的生活世界本身又何其不然,因此在這雙重的多元、偶然、不可窮盡性世界中,教 育工作本質的確就是以想像力為首的美學實踐(Greene, 1995:2)。 什麼是想像力?

(14)

10

想像力是一種得以其他方式來看待事情的能力,喚起與開發想像力是要讓我們能夠打破那些僵死 與既成的、客觀而獨立的真實(Greene, 1995:19),在同化新經驗與重構舊經驗之間,打開一條充滿著 冒險的「通道」(gateway),破除「習慣的惰性」與「理所當然」(taken-for-granted)(Greene, 1995:23), 以「不熟悉」的視角去面對眼前萬變的處境,用自己的聲音去命名生活世界(Greene, 1995:25)。基於 Freire 所說的人性的「未完成性」(incompleteness)世界(Greene, 1995:26),想像力所扮演的角色並非 是解決、指明途徑或改善問題,而是擔任喚醒、揭露平常我們所看不到、聽不到以及意想不到的諸多 面向之工作(Greene, 1995:28)。 想像力對教育學的啟示

如果我們要發展的是一個人道與解放(humane and liberating)的教育學,那麼我們必須感覺到我們

自身是投注在一個辯証關係當中,就此而言,「另類」不是重新發現一個無拘無束的主體性或接受徹底 的決定論(Greene, 1995:52),而是學習如何能讓各式各樣的年輕人加入到繼續發展的文化中參與對話 (Greene, 1995:56),解放個人,使其賦權增能,揭露他們的生活世界,進行反思與轉化(Greene, 1995: 58-59)。 對 Greene 而言,「藝術教育」與「美學教育」有所區別,但兩者相輔相成:前者指的是舞蹈教育、 音樂教育、繪畫與圖形藝術教育、寫作教育;後者指的是知性地與感性地與藝術作品邂逅的努力。讓 學生同時成為做的人(操作),以及經驗既存的藝術作品是要讓他們更全然地「在」藝術裡面,達到這 個目標的方法就是將藝術教育融入美學教育,兩者相輔相成,並帶有教師與學生同為探尋者與提問者 的意識--皆能反思選擇的過程,朝向位於前方可能的地域。抵達的終點是多元的,但都包含了想像 與知覺的刺激、看與覺知的敏銳(Greene, 1995:138)。

以畢卡索的立體派作品、莫內的教堂與稻草堆為例,「意義」是與事物關聯的方式(meanings are ways of relating to things),莫內風景畫的意義不存於主觀的事物上,不存於牆上的帆布,不存在於我們的主 觀性;意義發生於邂逅之中,意義透過邂逅發生,不管是與畫作、文章或舞蹈表演的邂逅。我們的邂 逅越具資訊性,透過對素材的熟悉、批判眼光的運用、對藝術世界的覺知,我們注意的就越多,作品 就越具有意義性(Greene, 1995:139)。 然而,如果沒有想像力的釋放、沒有透視表面的能力,或沒有將「好像」帶入經驗上的「存在」, 邂逅就不可能發生。想像力具有「串聯」、「關聯」、「聯結」的功用,是可以教育的,是應該可以被教 育的,教育想像力的強有力方式,就是導入藝術美學領域。為了實驗光在表面(appearance)的效果, 沒有想像力,莫內就不可能用這麼多種方式看到教堂的正面。當我們能夠這麼做時,我們就很可能可 以改變感知的角度,進而改變感知我們生命的角度(Greene, 1995:140)。 想像力對學校的意義 參化(co-creation)的民主文化與教育意義牽涉到對民主概念的重新理解,Greene 主張民主意味著一 個始終處在形成中的社群(community in the making),表現出一種團結、分享一定信念及與他者對話的 特徵,這樣的社群必須對新進者、常被擠壓到邊緣者保持開放(Greene,1995:39)。以學校而言,身為 教師的我們無法預測這個始終在持續變遷的共同世界,最後也無法判斷哪一種社群比較好,但是我們 總希望我們的學生能夠藉由想像力的釋放而獲致友誼,從而鼓舞每個人能得到廣泛的覺醒、富於想像 力的行動以及可能性意識的再生(Greene, 1995:43)。

(15)

11

教育專業本質到底在於技術或是藝術?教育作為一種藝術的本質究竟何在呢?美國教育哲學 Greene 認為「僵化、操縱、非人性」(mechanization, manipulation, dehumanization)乃是教育的三大弊端。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時時自我覺察於其所行所為的意義;有足夠自由開放的心胸以邂逅其班級學生 的多樣性;足夠的勇氣以容忍乃至促進張力與異議(to promote tension and discord);同時卻也需要有足 夠的智慧以避免多愁善感(strong enough to avoid sentimentality)。Greene 基本上主張的教育美學立基於 教師的三達德:智(想像力)、仁(熱情)、勇(創新的勇氣)。 想像力與遊戲 Nachmanovitch (1991)《自由遊戲—生活與藝術中的即興》一書已是即興美學領域的經典,其融合東 西方美學、哲學與宗教的多元對話智慧,更是討論創意(creativity)與想像力相關議題時不能不參考的文 本。 Nachmanovitch 討論遊戲時,特別強調「遊戲將我人從任意的限制中解放,並擴展我們行動的範圍。 人類的遊戲促進了反映的豐富性與適應性的彈性。」 (To play is to free ourselves from the arbitrary

restrictions and expand the field of action. Our play fosters richness of response and adaptive

flexibility.)( Nachmanovitch, 1990: 43)。如此的論述與 Egon 本書的立場互相呼應,其差異僅在於一個談遊 戲,一個論想像力。 在遊戲中,動物、人們或整個的社會中開始去嘗試以身體的形式、社會的形式、思想的形式、影 像和不會在一個發揮立即的生存價值的世界的規則的所有組合和排列。遊戲中的生物對改變中的處境 和情況是更能馬上適應的。自由即興的遊戲提高我們因應世界改變的能力(Nachmanovitch, 1990: 43)。 遊戲的行為是它自己的目的,其焦點在歷程而非成果。遊戲是內在地自我滿足,它不受其他事物 的制約。遊戲、創造力、藝術、自發性,這些經驗本身就是他們自己的獎賞,當人們為了獎賞或處罰、 利潤或損失而表現,這些經驗就會遭受障礙(Nachmanovitch, 1990: 45)。 最強大的缪思是我們自己的內在小孩。詩人、音樂家,藝術家畢生都持續與這一個孩子保持聯繫, 他是仍然知道該如何遊戲的自我。即興作為好玩的實驗,是我們每個人稚真本心的復原,重現原有的 赤子之心。 就像繆思(muse)的其他呈現一樣,孩子是我們自己內在的認知之聲。這種認識的第一種語言就是遊 戲。在這見解中,精神科醫師Donald Winnicott定義心理癒癒的目標為“將病人從不能遊戲的狀態轉化到 能夠遊戲的狀態。”換言之,在遊戲中,也唯有在遊戲中,孩子或成人才能夠變得有創造力與運用其 整體人格,而且唯當具有創造性,個體才發現自己(Nachmanovitch, 1990: 47-50)。 我們都觀察到孩子如何被遊戲強烈吸引時,在睜大眼睛的專注下,孩子和世界都消失了,一切僅 剩遊戲。成人們沉醉在他們喜愛的工作中時,也能經歷如此的片刻。你變成你正在做的事是有可能的… 你感到機靈、有活力;努力變得毫不費力…你忘記時間、地點和你是誰…自我的名詞變成為一個動詞。 在這當下,創造的燃爆點就是在工作和遊戲融為一體之處(Nachmanovitch, 1990: 47-50)。 想像力與即興美學 即興的奧秘在於無我,也就是無我的美學,超越主客二分的共生智慧。靈性美學的極致是不將任 何人或任何生命視為工具,但卻又願意盡心盡力服務其他生命,甘願成全與成就其他生命的美好(不是 助紂為虐或為虎作倀)。

(16)

12

創造的驚喜(creative surprise) 通常在放鬆或放下(surrender)的剎那間誕生。Walt Whitman 說這 即是「心齋」(loafing)的價值所在。但放鬆並非意指怠惰,而是「泰然自若的平衡」(poised equilibrium)、 專注、與時俱變的蓄勢待發。就像默參禪門公案一般,在話頭中斷處往往就是開悟時機,所謂「無心 恰恰用,用時恰恰無」的妙喻( Not doing can sometimes be more productive than doing.) (Nachmanovitch, 1990: 154)。 即興創作不僅僅限於即興音樂演奏或舞蹈,在我們每一天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說話、談論與互 動…都算是即興的創作。當我們隨著當下時間的流動和自我展開一連串的想法意念,而非照著預定的 腳本或底稿而行動,我們就在即興創作。在學校裡,通常老師是需要照課程計畫和進度來教學,但在 真實的課堂中,不論是幼稚園,大學或學校生活中,對象都是活生生的人,各自有不同的需求和知識。 老師是不能照本宣科教學的,必須針對每個學生,每個班別,每個狀況來處理,若僵化與盲目地計劃 教學內容與進度,而不真實面對學生及其優缺點,必將會妨礙學生的學習與進步。老師的工作就是在 真實的時間流轉中,靈活地去連結學生與知識。 但真實地面對當下的時刻和境況是需要持續不斷的放下與捨離的機敏。或許我們是屈服在快樂的 事物當中,但我們必須放下我們的期望和捨離某些程度的掌控欲望-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捨離被保護在 自己安全的堡壘中。我們仍會做些重要的規畫,但並不是嚴格的在綢繆未來,而是調整準備我們自己。 在綢繆的時候,我們專注在我們將要做的事,然後我們放開我們的計畫,去體會時間流動的真實。如 此我們就進入了靈活的同步。 即興創作事實上是有它的規則的,只是並不是既定/事先知道的規則。當我們完全忠實於我們個人 的獨特性,我們實際上就已經在跟隨了一個非常隱而未現的計劃而走。我們與生俱來就帶有這樣規則, 我們沒有辦法創造隨機的東西。我們甚至無法設計出一台電腦去產生隨機的數字,我們頂多所能做的 就是創造一個非常複雜的模式以致讓我們誤以為這是隨機。我們的身心靈是高度組織化且結構化的, 經過數百億年的生物演化,我們之所以為我們,都在我們身上有跡可循。我們自我對話不僅僅是和過 去在對話,也在和未來、和環境、和我們內在的天性在對話。當我們在演奏、畫畫、跳舞時,我們內 在裡面無意識的邏輯透過我們的創作將內在原始的自我展現出來。 事實上所有靈性信仰傳統都將自我區分成兩種 : 小我和大我。大我意指更深層,更有創造力的自 我,是超越人和人之間,為所有人共有的基礎。白隱禪師(Hakuin)因此說:「當我們忘記我們自我,我們 就融入整個宇宙中」。「放下/捨離」(surrender)是最奧妙的因素,解放我們使我們打開心房,可以自然而 然的讓人性的某些部份昇華。如果我們越透明,越沒有甚麼隱藏,言語和真實自我中間的縫隙就會消 失,然後我們的靈感就會降臨,想像力也隨著而自然綻放(Nachmanovitch, 1990: 30)。 夢也是透露玄機的來源。雖然它難以解釋,但總輕易出現而且伴隨我們成長。但是捕捉「無意識 思維」(the unconscious thoughts)就像在大海捕魚般,魚兒來去自如,任憑理性的網再綿密也只能望魚 興嘆。所以容格(C C. Jung)說在這無意識的至深處乃是客觀心靈( objective psyche )。

然而莊子說:「遊心於淡,而天下治矣」(To a mind that is still, the whole universe surrenders.),其意涵

是指人們必須能夠在意識上與意志上「無得無失」;釋迦摩尼的悟道解脫歷程也顯示了相同道理,他曾

用盡力氣欲求超越生死,最終卻都是徒勞無功;直到徹底放下之後的「止觀覺照」,才終於頓悟成佛,

禪宗因此警惕「妙高峰頂,不許商量。心行滅處,柳暗花明」。

放眼望去,看山看海、看花看鳥、看天看雲,我們可以明顯地看見大自然中觸目所及的自由遊戲 的表現。此種自我組織模式 (self-organizing pattern)和環境產生互動而演化,此種自然的過程被有些人稱

(17)

13 之為演化,而有些人則稱之為創造(Nachmanovitch, 1990: 33)。此種穿越時間空間的流動(stream)即是華人 傳統文化所謂的道,哲學、藝術或宗教皆然。 邁向未來的想像力教育文化 美國課程理論專家艾斯納在其《學校的再想像》一書中描繪了其個人的教育思想願景: 我正在討論的一種學校文化,其重視探索甚於發現、珍惜驚奇甚於控制、關懷特殊甚於標 準、欣賞隱喻甚於文字。如此的教育文化將更多的焦點置於『形成』甚於『既成』、重視 想像性的價值遠勝於事實性、賦於價值評估遠比測驗更多的優位、關懷旅程品質的教育意 義甚於其達到目的的速度。我正在討論的乃是教育可能之、與學校應有之新視野願景。 (Eisner, 2005:213) 而台灣民間教改的論述大家黃武雄更曾在其名著《學校在窗外》一書中描繪孕育醞釀想像力與創 意的學校文化圖像 : 如果說學校教育還有第三件事該做,那第三件事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 去創造、去互動、去冥思、去幻想、去嘗試錯誤、去表達自己、去做各種創作……讓他們 自由的運用時間與空間(黃武雄,2013: 104) 「留白」意謂空閒(leisure),空閒是繆思(muse)的舞台,也是邂逅(encounter)的機緣與文化的 開端,這是西方美學思想很基本的認識(馮朝霖,2006)。可見中外關心教育改革的專家都對於想像力 的教育文化充滿期許,個人認為值此十二年國教即將開步走的關鍵階段,此一核心議題的確深深值得 思慮。 總之,想像力與自由的人性發展關鍵並不在很技術性的教學技巧,而是教育文化的典範變革,是 整個社會對於教育人類圖像、學校圖像的根本性反思,以及懷抱大愛的社會願景發想。這樣的教育文 化應關懷各種教育價值的系統思考與動態平衡,包含: 理性 VS.實踐智、規範要求 VS.遊戲驅力、計畫 思考 VS.即興美學、批判力 VS.想像力。

伍、結論--地球公民教育願景

一、全人教育與跨世紀新世界觀

美國教育哲學家 Ron Miller 認為全人教育試圖引領教育進入與大自然基本真實性的結合中。大自然 的核心是相互關聯的,其互動是動態的,我們可以看到原子、有機體、生物圈和宇宙本身都是動態的 和互相關聯的。不幸的是,人類世界自從工業革命以後,就被切割成片段和格式化。這種結果導致生 命變成支離破碎了(1996;引自張淑美譯,2007:111),Miller 的全人教育觀點無疑與地球公民教育願景 互相呼應,其皆主張整全世界觀(holistic Worldview)為其教育基礎與目標: 整全世界觀目標: ◎導入新詞彙以描述整全的世界觀: ◎發展冥想、反省的習慣與對自我及環境覺察意識。 ◎闡明“新科學”中的發現以指出在現實中所蘊含的明確的精神基礎;向學生介紹描述描述這種整全 世界觀的新詞彙;

(18)

14 ◎協助療癒靈性和科學之間、現代與傳統典範之間的分裂; ◎發展一種深刻的意識,覺察生命之間的互相聯結不僅僅是一種隱喻,而是活生生的真理,而我們人 類在其中要承擔責任。 Ron Miller 有關全人教育哲學的重要歸納實在可以作為本研究有關地球公民教育願景很有助益之 共鳴(1996;引自張淑美譯,2007:325-333):  強調人類整體的經驗:現代化學校教育強調理性的知識、經濟的成就、競爭力和完全順從的社會角 色,「良好的教育」意味著「良好的管教」,疏離了個人本身的創造力、洞察力、自我實現。全人教育 則強調人類生活中所有層面的互相連繫,兒童透過它們所有的感覺、心思、想像力和身體來學習。我 們應重視生活中有機的、潛意識的、主觀的、藝術的、神話的、原型的和靈性的層面,追求認識這個 世界的「多元智慧」。  重視意義甚於資訊:全人教育認為我們無法透過事實、公式、統計和其他片斷的資訊來認識這個世 界。知識應該是一種蘊含個人、社區和自然戒的關係,每一件事都會被放在﹝多元﹞意義脈絡中來加 以理解。當社會和文化關係改變,脈絡也會改變,知識因而並非靜止的資訊片段,而是流動的。因此, 認知的過程需要持續的對話、質疑、好奇和開放的態度,透過道德和靈性的努力,我們「賦予這個世 界意義,定義我們與世界的關係,並依此而行動」。  體驗學習為教育基礎:現代化學校教育中,「教育」等於「透過教科書進行權威知識的傳遞」。全人 教育則主張教育需要讓學習者與周遭複雜世界積極互動。並非被動接受知識,而是「建構」知識,並 且在民主的環境中,被賦予「重新建構」知識的能力。  社區與民主的教育意義:現代化學校教育的目的在於促進「社會效率」與個人競爭,透過理性管理 來確保經濟目的。相較於此,全人教育以「合作」取代「競爭」,認為合作是更健康自然的社會互動狀 態,全人教育嘗試建立合作式的民主社區,一個充滿憐憫與參與的社區,能夠賦與社區中所有成員能 力,藉由與良師益友、同儕和家人一起合作,來達成自我實現。「基進的」(radical)全人教育對抑制民 主參與的經濟政治結構提出批判,「適應的」(adaptive)全人教育學者也同樣認同民主社區的理念,並 認為應該從學校教育出發。  機體的與靈性的宇宙觀:全人教育認為,人的生命具有比科學法則或宗教、文化意識型態等更偉大 的意義和目的,全人教育是建立在對生命極度尊重的態度上,以及對生命未知來源的虔敬。全人教育 回應無論式來自宗教的、心理學的、生態的或是哲學的名詞對這種偉大奧秘的描述,而不將其形塑為 某種特定的文化或意識形態的樣式。宗教觀的全人教育主張人類的靈魂需要用不同的教養方式來滋養, 自由主義的教育則鼓勵兒童自發性的表達生命的力量。全人教育要求教師的開放心胸與全新投入,從 這些不同的方法中,謹慎選擇適合個別兒童、社區和歷史環境需求的教育方式。

(二)、二十一世紀的全人教育—地球公民教育

二十世紀時影響現代教育的「巨大機器」之文明基礎是建立在將人類的心智與大自然二分的世界 觀上(worldview);建立在獎勵貪慾和侵略行為的經濟系統上;也建立在推崇菁英主義和不平等的社會 秩序上,這樣的文化無法接納整體的、超自然的、生態智慧的世界圖像,這也是各類型全人教育在推 展上所遭到的重大困境。包括宗教上的保守力量,以及科技技術發展下對於進步、個人主義、功利主 義和促進科學化的信心所衍生的「技術官僚治國論」心態,要求人們隨著科技而改變,並運用其來創

(19)

15 造更多利益,反映出「執行」導向的教育方式,這種結合了道德保守派和高科技自由導向的教育政策, 形成了美國國家教育改革《目標二○○○》和標準化計畫的重要根基,也是現行教育的主流。這種教 育思維取向無法觸發對世界複雜性的生態意識與人類本具靈性之覺醒。 上述此種理性管理、階級制度和化約論的社會不能持久,第一個理由是沒有任何科技可以完全克 服生態的極限,地球資源必有耗盡的一天,人們在化約論的世界觀下努力控制大自然以獲取立即的利 益,卻忽略長期的後果:第二個理由是政府/巨大機器的力量並非不可抗拒,當人類的靈性在化約論的 文化中受到摧殘,就會以破壞性的症狀來加以回應,抗拒社會中的管理與控制,目前的許多兒童問題, 如注意力缺陷、藥物濫用和暴力行為等就是這樣的抗拒。保守的化約論者採用更嚴格的管控和更多的 管教與監獄來修補這些裂痕,但是當文化越是追求社會效率,人類的靈魂就會更加抗爭,最後會演變 成需要一個真正的警察國家,但是就連警察國家也不是牢不可破的,世界上並不存在萬無一失的社會 控制。 雖然全人教育思想在過去兩百年間被視為「浪漫思想」而並未真正在主流教育實務工作中得到重 視,因為全人教育與科學的、工業的和國家主義的文化之教育目標基本上站在不同的教育哲學信念之 上;全人教育哲學奠基於有機的、生態的和靈性的所謂的後現代世界觀上,因此,人類文明當前正身 處於兩種世界觀的抗爭拉鋸之中。面對機械論世界觀的現代性文化,整體論(Holism)成為人類靈性對 於深刻無意識文化的一種終極反叛,其最大的渴望是呼籲整體性的覺醒與復原( awakening and restoration)。地球公民教育(蓋亞教育)與全人教育基本上都仰賴整體論的世界觀。

陸、靈性生態學--共生的智慧與即興美學的新舞台

“神聖”一詞主要地並不涉及宗教或乃至於靈性,它是我們需要學習與發展的一種品質。她屬於 一切存有的基本本質,當我們祖先認為他所能見到的一切都是神聖時,這並非被教導的結果, 而是自然本能地表達,它就像陽光一樣的自然,像呼吸一般的必要。所有人類都會有內在的神 聖感受,敬畏感,儘管我們會有不同的表達,但那是我們人類共同的 DNA,每個人都需要從內 在發現這把鑰匙。(Llewellyn Vaughan-Lee)

Ecology and spirituality is fundamentally connected because ecological awareness is, ultimately, spiritual awareness. (Fritjov Capra)

一、西方世界觀的危機

我們所體驗的自我、思想與感覺仿彿是與其他事物分離的東西-這是一種視覺意識上的幻覺, 這種幻覺對我人而言實是監獄。…人類的任務必須是將自己從此監獄中解放,擴展我人理解與 慈悲的範圍,進而擁抱自然整體的所有生命及其美麗。(Albert Einstein) 愛恩斯坦所指出的問題並不是一兩個個別的西方人的錯誤,而與西方啟蒙時代以來的文明路線及

(20)

16 科學典範密切關連。Thomas Berry1引據耶魯大學的研究發現,指出西方世界人們參與宗教活動愈廣泛, 則愈不可能關注自然世界。在先知的著作中所費心描繪的人類熱情,似乎已然耗盡了我們的宗教能量, 宗教注意力被導向道德操守、社會不公、虔誠實踐以及內在的冥想經驗,然而 Berry 進一步指出,盡管 西方文明發展出關於自殺、殺人以及種族滅絕的道德教誨,但卻並未發展出關於生物殺戮(biocide) 的有效教誨,即關懷對地球生命系統的殺戮,或者是種族滅絕、對地球本身的殺戮(Berry, 2012, p.52)。 Berry 指出,當西方意識到人類與自然世界的關係存在一些可怕的錯誤,宗教傳統開始特別強調掌 理(stewardship)概念,作為人類社群與自然世界的主要關係。掌理這個源自聖經的概念是用來指向關 於人類對地球及其所有生物的統治。對於許多宗教人士而言,這作為朝向自然世界的基本方向似乎是 相當地適當,但對其他人而言,掌理的概念就是目前文明罪惡的起源。我們沒有辦法能夠去關心自然 世界或對自然的創造力有所改善。雖然人類偶爾為其已經造成的傷害提出治療的措施,但要發現任何 人類對地球自然生命系統有究竟實益的作為實在是困難。(Berry, 2012, p54) 整個科學的進程相當受到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在 1920 年代發現的影響,海森堡認為人類 所認知的現實深刻地受認知主體之影響,換言之,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在任何絕對的意義下,絕不會達 到所謂的「終極客觀」。知/認識是主體所共享,而不是簡單的主客關係(Berry, 2012, p55)。機械論科 學與宗教基本要義之間的對立,是使我們無法建立與自然界共存之神聖社區意識的基本原因之一。 (Berry, 2012, p.56) 西方的宗教存在於另一個世界,一個與神立約關係的世界,一個很少關心自然環境或地球社區 的世界。我們的神聖社區主要被看作是一個涉及人-神關係的社會,不怎麼喜愛與較大的生活 世界走向共享社區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破除迷信是這樣的,我們很難想到自身是在一個多元物 種的社群之中,或認為這個自然世界的社群是最初神與人相遇的所在地。(Berry, 2012, p.52) Joanna Macy2與 Chris Johnstone 描述我們人類文明正在邁向一個「大翻轉」時代,遠離自我毀滅的 政治、經濟與社會體系,朝向自然與生命的永續 (Macy & Johnstone, 2012, p.93-98) 。

一萬年前的農業革命時,動物和植物的馴養導致人類生活方式的根本轉變。工業革命開始只是幾 百年前的事,亦發生類似的戲劇性變革。這些不單只是小細節上改變人們的生活。整個社會基礎產生 的轉變,包括人們彼此之間的關係,以及人類與地球的關係。而現在相當範圍和程度的轉變正在發生, 它被稱為生態革命、永續性革命甚至是必要的革命(Necessary Revolution)。這是人類歷史文明的第三 故事:我們稱之為大翻轉(the Great Turning),被視為我們時代不可或缺的冒險,世界正從工業成長注

1

湯瑪斯‧貝里(Thomas Berry , 1914-2009)是天主教(Passionist order)神父。他是人類文化與自然界關係基礎之重要、有遠見 的思想家。他自稱「地質學家」,他的作品獨到地整合了靈性與生態,同時超越兩者的侷限性。Berry 最重要的著作包括《地 球夢》(The Dream of the Earth, 1988),以及與宇宙學家史威姆(Brian Swimme)合著的《宇宙故事:從原始的燃燒到生態 時代》(The Universe Story: From the Primordial Flaring Forth to the Ecozoic Era, 1992),與《偉大的工程:進入未來之路》(The Great Work: Our way into the Future, 1999),Bell tower/Random House, NY。

2生態哲學家喬安娜‧梅西博士(Joanna Macy )是位佛教、一般系統理論與深度生態學學者。她在和平、正義與生態運動皆有

著令人尊敬的發言,她的學術成就與五十年的維權行動交織一起。作為重新連結工作(Work That Reconnects)的起頭教師, 她為個人與社會的變革創造了具有突破性的理論架構,以及如何應用之功能強大的方法論工作坊。喬安娜是許多著作的作 者。www.joannamacy.net

(21)

17

定失敗的經濟過渡到對生命永續承諾的社會。(Macy & Johnstone, 2012, p.93-98)

Thomas Berry 在他的書《地球之夢》(The Dream of the Earth)中提供我們這些改變所需的架構。 這是關於地球上所有宗教與萬物的故事。宇宙的故事教導我們蓋亞在宇宙中的角色和必要的語言,以 及以新的方式思考關於她和我們之間關係的故事。他寫道:「作為人類我們需要重新創造自己」(We need to reinvent ourselves as humans)。世界生態村(Eco-village)很適合這樣的故事。一種簡單、在地、永續豐 富的生活,不使用超過我們允許佔有的二氧化碳量是可能的。這是共同體(Oneness)的生活世界觀。 Berry 提出的第二點也同樣重要:「我們不是物件的集合,而是主體的共同體」(We are not a collection of objects but a communion of subjects)。(Jackson, 2012, p.43)

二、生態世界觀的湧現

如果我們要進入問題的根源找解決方案,首先我們必需丟棄自牛頓(Isaac Newton)與迪卡爾(René Descartes)以來形成的機械論世界觀,它有時也被稱為牛頓/迪卡爾典範。人類必須尋找能更適切地反 映地球生命事實的典範來取代。幸運的是,這正逐漸地發生。「一個強調事物整體的交互連結與團結關 係的世界觀正在萌發,我們可稱之為蓋亞典範」。這樣的世界觀必定是包容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如同我 們不能拒絕身體的任一部分一樣,我們不能拒絕與排斥少數族群的人類社會、動物或植物的生命。 (Jackson, 2012, p.29) 對舊有世界觀的致命重擊可追溯到 1920 年代,當時量子物理學理論指出了整個宇宙中所有粒子乃 是糾纏纏繞(entangled)或相互連結的(interconnected),因此主張可以將觀察者與被觀察者明顯區隔 的迪卡爾哲學其實是錯誤的。宇宙萬物以無法預料的方式交互纏繞連結。要以如此的洞見運作在社會 也許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但它正逐漸地發生。在每個奮鬥的領域都有富前瞻性思維的小眾創造這個轉 變。而當整個社會發生這種轉變之際,事物看起來會是如何?(Jackson, 2012, p.29) 科學與靈性綜合體的浮現 Keepin 指出傳統西方科學之世界觀深刻影響了人類,使人們相信這個世界是由不同的、孤立的、有 形的物體所組成-所以事物在空間上彼此分開,並且根據理性的、確定的、機械的律則制約其動態運 動。這種宇宙觀至高無上地支配了幾百年或更久的時間,帶動古典物理學、生物學以及其他自然科學 的論述。然而,上個世紀起這種世界觀在無數科學新領域的卓越發現下開始崩潰。起始於約莫一百年 前伴隨物理學的量子理論以及相對論帶來的嶄新視野導致了根本性的轉變,並持續到 20 世紀,在生物 學、演化生物學、複雜理論、超個人心理學及許多其他學科上的重大突破。 Keepin 強調新的科學典範正在浮現,新典範所構思的宇宙是一個富有活力的廣大生命系統網絡, 所有皆交互連結在複雜的關係網中於根本上為一體的範疇中表露出來。原子,一度被認為是純礦塊物 質,顯示為震動能量模式,因而物質幾乎是由全然的真空所組成(Matter is composed almost entirely of empty space)。新的整體或統整的世界觀浮現,它視宇宙及其中之所有生命組構成為一個單一的統合整 體(A new holistic or integral worldview is immerging, in which the universe and all life in it comprise a single unitive whole.)(Keepin, 2012, p.3)

(22)

18

觀的座統性對照比較,具有相當參考價值﹕

表一 : 生態世界觀的過渡(The Transition to an Ecological Worldview) 時代 範疇 工業時代 生態學時代 備註 Scientific Paradigm 科學典範 Mechanomorphic 機械論 Organismic 機體論 Universe as machine 宇宙即機械

Universe as process or history 宇宙即歷程或歷史 Earth as inert matter

地球乃惰性物質

Gaia : Earth as super-organic 蓋亞: 地球乃超級有機體 Life as random chemistry

生命乃隨機化學 Life as autopiesis 生命乃自我創化(生成) Determinism 決定論 Indeterminancy, probability 不確定性,或然性 Liner causality 線性因果

Chaos: nonlinear dynamics 混沌: 非線性動態 Atomism

原子論

Holism and systems theory 整體論與系統論 Epistemology 知識論 Logical positivism 邏輯實證論 Critical realism 批判實在論 Operationalism 運作論 Constructivism 建構論 Reductionism 化約論

Reduction and integration 化約與統整 Role of the Human 人類的角色 Conquest of nature 征服自然

Living as part of nature 生命是自然的部分 Dominion, control 宰制與空控管 Co-evolution, symbiosis 參化與共生 Heroic individualism 享樂的個人主義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生態意識與思維 Exploitation and management

剝削與管理

Stewardship, restoration 服務管理與復育 Anthropocentric and humanist

人類中心論與人文主義

Biocentric or ecocentric 生物中心論或生態中心論 Nature has instrumental

value/自然有工具性價值

Nature has intrinsic value 自然有其內在價值

(23)

19 Relation to Land 人與土地 關係 土地利用: 農耕與放牧 mountain 土地倫理: 如山思維 Competing for territory

擴張領域

Dwelling in place 在地棲居(不求擴張) Owning “ real estate”

經營不動產

Reinhabiting the bioregion 長期棲居於生態社區(?) Human Social Relations 人類社會 關係 Sexism, patriarchy 性別歧視、父權中心 Ecofeminism, partnership 生態女性主義、夥伴關係 Racism, ethnocentrism 種族主義、族群中心論 Multiculturalism, diversity 多元文化主義、多樣性 Hierarchies of class and caste

階級與種性的階層

Social ecology, ecojustice 生會生態學、生態的正義 Theology and Religion 神學與宗教 Nature as backgroud 自然當作背景 Animism 萬物有靈論 Nature as demonic 視自然為惡魔 Nature as sacred 視自然為神聖 Transcendent divinity 超驗的神性 Immanent divinity 內在的神性 Creation as fallen corrupt 視

創造物為墮落與腐敗 Creation as spirituality 視創造物為靈性 Monotheism, atheism 一神論,無神論 Polytheism, pantheism 多神論與泛神論 Education and Research 教育與研究 Specialized disciplines 專業化學科/訓練 Integrative disciplines 統整性學科/訓練 “value-free knowledge” pursed/價值中立的追求

Unconscious values explicated 無意識價值的澄清 Science/humanities split 科學與人文的分裂 Unified worldview 整合的世界觀 Political Systems 政治系統 Nation-state sovereignty 民族國家主權 Multinational federations 多元民族聯邦 Centralized national authority

集權的民族威權 decentralized bioregions 去中心性的生物圈 Patriarchal oligarchies 父權主義貴族 Egalitarian democracies 法治平權民主 Cultural homogeneity 文化的同質性 Pluralistic societies 多元主義社會 National security focus

國家安全具焦

Humans and environmental focus 人類與環境具焦 militarism Commitment to non-violence

(24)

20 軍事主義 關注於非暴力 Economic Systems 經濟系統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跨 國公司 Community-based economics 社區本位經濟 Assume scarcity 預設稀有性 Assume interdependence 預設互相依賴 Competition 競爭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合作與競爭

Limitless economic growth 無限的經濟成長

Limits to growth 經濟成長的限制 Economic “development”

經濟 ”發展”

Steady state, sustainability 穩定的狀態,永續性 No accounting of nature

自然無關重要

Economics based on ecology 經濟以生態學為出發

Technology

科技

Addiction to fossil fuels 依賴石油 Reliance on renewable 依賴再生性(能源) Profit-driven technologies 獲利著眼的科技 Appropriate technologies 適當的科技 Waste overload 垃圾超載 Recycling, reusing 循環與再利用 Exploitation, consumerism 剝削與消費主義

Protect and restore ecosystems 保護與復育生態系統

Agriculture

農業

Monoculture farming 單一種植農業

Polyculture farming, perma culture 多元耕作,樸門農藝 Agribusiness, factory farms

農業商業化,工廠式農場

Community and family farms 社區與家庭式農場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化學施肥與殺蟲

Biological pest control 生物性的昆蟲控制 Valuable high-yield hybrids

高價位產品的混種

Preserva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基因多元性保育

資料出處 : (Macy, 2012, p.109-110)

三、靈性生態學之宗旨--自然、靈性(神聖)與永續性

什麼是靈性生態學? 這領域從什麼時候開始發展? 其學術與社會文化之重要性又何在? Lieslie Sponsel(2012)《靈性生態學—寧靜的革命》(Spiritual Ecology – A Quiet Revolution)一書或許可以提供有 價值的解答。全書共 285 頁,但是將近四分之一的篇幅(頁 205--276 )卻是作者用心蒐羅的相關文獻。 而本書架構是以樹木作為隱喻,分為樹根(roots)、樹幹(truck)、樹枝(branches)、樹葉(leaves)、花種果

(25)

21

(flowers, seeds, and fruits)、危機挑戰(hazards)六章,依照歷史發展前後評介全世界對於所謂靈性生態學 論述發展有重要貢獻的人物及其論述進行系統性評介。譬如在第一章樹根(roots)討論的是古代的萬物有 靈論(Animism)、原住民族思想、佛陀、saint Francis of Assis 等;而第二章樹幹(truck)部分就討論了美 國文學家 Henry David Thoreau, 德國人智學大師 Rudolf Steiner 等;第三章樹枝(branches)則討論猶太哲 學家 Martin Buber、Lynn White, Jr.與另外三位所謂的超新星人物(Supernovas)。樹葉(leaves)一章中討論 了 W. S. Merwin 與 Joanna Macy 等;在花種果(flowers, seeds, and fruits)一章討論 Wangari Maathai, James Cameron 大導演;危機挑戰(hazards)一章討論 Donald A. Crosby, 達賴喇嘛十四世等。

(一)、David Kinsley 對靈性生態學的定義

Sponsel 推崇 David Kinsley 於 1995 出版的《生態學與宗教:跨文化視野中的生態靈性》(Ecology and Religion: Ecological Spirituality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一書,他認為這本書可以說是靈性生態學的 第一本教科書(textbook),而他也在《靈性生態學—寧靜的革命》書中將 Kinsley 對於靈性生態學的十項 基本原則做了如下引述(Sponsel, 2012, p.170-171)。

1.許多宗教主張宇宙萬法,或其部分成分,乃是一有機整體,或是一生物體(a living being)。

2. 靈性生態學強調經由發展對在地的親近了解,培養與在地環境的和諧關係,並且經由儀式慶典中的 認知與欣賞,實踐對在地自然環境之美麗、奧秘與力量的慈悲關愛。

3.人類與非人類之間乃是直接相互關聯,往往具有某種親屬性,且某些情況中,甚至會將動物視為具有 人格與人類的另一種型態(viewed as another form of persons or humans)。

4.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適當關係應該是相互的—那就是,人類不僅認知其與自然的相互依存性,而且也應 促進與大自然之間的雙向互利互惠關係。

5.究極而言,人類與環境之間的二元對立是不存在的,人類置身於大自然之中,而成為更大的整體或宇 宙的部份。

6.非二元觀(nondualistic view)反映的是一切存有乃究極本質的一體(unity)。物質與精神靈性不可分離, 實相是唯一的(There is only one reality),並且可以被感知與體驗。

7. 此一被強調的整體既是倫理的,也是物理的。人類與非人類同時參與在此一分享的倫理系統中,在 此系統中環境問題是最優先也是最重要的關懷。大自然同時具有其內在的與外在的價值(nature has intrinsic as well as extrinsic values)。

8. 人類對於自然的行為應該節制,避免因人類中心主義的傲慢而對土地與其他資源有過渡、浪費及破 壞性的使用; 9. 人類與自然界其他部分之間應該維持並促進和諧平衡,若發生反向現象,則應尋求復原。 10. 環境關懷的動機、參與及強度熱情往往在本質上乃是宗教與靈性的。 (二)、 Llewellyn Vaughan-Lee(2013) 論「永續性、深度生態學與神聖性」3 3

Llewellyn Vaughan-Lee 乃是 Naqshbandiyya-Mujaddidiyya 教團的蘇菲教派導師,並且是蘇菲教派大師崔蒂(Irina Tweedie) 的繼承者。他創辦了位在加州雷耶斯岬(Pt. Reyes)的金蘇菲中心(Golden Sufi Center),他的著作超過一打,包括《與共 同體工作》(Working with Oneness)、《光之煉金術》(Alchemy of Light)、《心禱在基督教與蘇菲神秘主義》(Prayer of the Heart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e do it by reducing the first order system to a vectorial Schr¨ odinger type equation containing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in matrix potential coefficient as in [3], [13] and use

Understanding and inferring information, ideas, feelings and opinions in a range of texts with some degree of complexity, using and integrating a small range of reading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If the bootstrap distribution of a statistic shows a normal shape and small bias, we can get a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the parameter by using the boot- strap standard error and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 School Survey 2017.. 1) Separate examination papers for the compulsory part of the two strands, with common questions set in Papers 1A & 1B for the common topic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