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明代福州海防要地「竿塘山」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明代福州海防要地「竿塘山」之研究 "

Copied!
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明代福州海防要地「竿塘山」之研究

(1368–1456 年)

何 孟 興 

摘 要

今日馬祖列島的南、北竿二島,長久以來,乃時人所熟悉的「海防軍事要地」。 明時稱作「竿塘山」的南、北竿島,自宋代起,便有「上、下干塘」、「上、下竿 塘」、「南、北竿塘」、「官塘」、「關潼」和「關童」等各種不同之稱呼。因,竿塘 山位處福建省福州府閩江口外海中,係外敵進犯福州城要衝之地。因敵人進犯福 建時,常由海上先襲取福州城再佔領全省;加上,福州城又有「偏殘淺露」之地 形缺點。故,明帝國在一開始建構省城所在地「福州城」邊防時,便留意此缺失,

即加強其防禦措致以補其不足,而攸關福州城海上邊防的竿塘山,自然亦是其構 築海防的重點之一。為此,明帝國於洪武初年便設「垾寨」於上竿塘,二十年(1387)

時為對抗倭患,便實施「墟地徙民」,除將「垾寨」撤走外,並將上、下竿塘山 島民全數強遷回內地,而與此海禁政策配合推動的是「海防設施的擘建」。因,

明帝國十分重視福州城邊防措施的構築,除先前在福州城設置福州左、中、右二 衛外,並於閩江河口兩側部署鎮東衛以及定海、梅花二個守禦千戶所,又在閩江 口外北岸設立兵船基地--小埕水寨,該寨是以保衛福州城海上安危為首要目 標,閩江口附近海域是其兵防佈署重點,透過戍寨衛、所官軍所組成的水師,抗 拒侵賊於海中,而竿塘山便是其最重要的哨防地點。因,小埕水寨兵船基地的建 立,這支福州地區最強大的海上武力,加上先前在福州城附近陸岸上所構築的 衛、所兵力,水、陸兵力的相互援引配合,使得自然條件頗受「大海」和「地形」

制約的福州城,在安全上得到較堅固的保障。

關鍵詞:竿塘山 南竿島 北竿島 福州城

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



本文曾榮獲福建省連江縣政府,九十六年離島建設基金「累積馬祖學:論文研究獎學金補助專

案計畫」之獎勵,特此致謝。

(2)

一、前言

南、北竿塘,(連江)縣東北大海中,距(縣)八十餘里,衝要海汛。南竿 塘屬閩縣,北竿塘屬連江縣。北竿塘設烟墩瞭望。

1

以上的這段文字,是二百五十年前有關南、北竿塘島簡要的描述,它出現在清高 宗乾隆十九年(1754)刊刻《福州府志》卷十三〈海防.防禦要衝〉一節的「連 江縣」內容中(請參見附圖一:清代連江縣圖,引自《福州府志(乾隆十九年刊 本)》)。而在這段文字的前數頁同節「閩縣」條中,亦有一段文字的記載:「南竿 塘,衝要海汛,與連江(縣)北竿塘毗連。南、北竿塘,兼白犬、東沙(防務),

置戰船四,撥千、把總一員巡防,南竿塘設烟墩瞭望」。

2

文中有關南竿塘的敘述 和前段內容相似,皆與兵備防務有關,而且,直言南、北竿塘二地均屬海防要地,

島上皆設有烽火烟墩,

3

以瞭望海上的敵情動態;除此,另又述及,清前期時已 在竿塘島上設有水師官軍兵船,它的防務範圍兼及其南面不遠處的白犬列島和東 沙島。白犬列島即今日馬祖的「莒光列島」,白犬列島又分東、西犬二島,即今 日的東、西莒島。至於,「東沙島」可能是今日留有明神宗萬曆四十五年(1617)

沈有容東沙擒倭之「大埔石刻」的東莒島,

4

另一可能則是東莒東北方五十里處 的東沙島,亦即東湧島(即今日東引島)南面的島嶼今仍名「東沙」或「大沙」

者。

5

由上文可知,清代南、北竿塘是以軍事功能的「海防要衝之地」為當時人所 知悉。至於,竿塘二島究竟是在何處?竿塘,即今日福建省連江縣馬祖列島的南、

北竿二島。南竿島又名馬祖島,北竿島又名長嶼山。其中,面積較大的南竿島,

不僅是馬祖列島主島,亦是現今連江縣的政、經中心,有人曾形容「馬祖的軍事 建築密度居世界之冠,南竿的北海坑道和鐵堡,以及四處可見的碉堡和防空洞,

都是戰地前縣最顯明的意象」,

6

而將此一景象,拿來和前文二百多年前「南、北 竿塘,係海防要衝之地」的實際景況相比對,「似曾相識」之歷史感慨,不免油 然而生!

1徐景熹修,《福州府志(乾隆十九年刊本)》(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67 年),卷 13,〈海防.

防禦要衝.連江縣〉,頁20。附帶一提的是,筆者為使文章前後語意更為清晰,方便讀者閱讀的 起見,有時會在文中的引用句內「」加入文字,並用符號“()”加以括圈,例如上文的「(連 江)縣東北大海中」。

2同前註,卷13,〈海防.防禦要衝.閩縣〉,頁 13。

3烟墩又作烽燧、烽堠或墩臺,即相度地方距離之遠近,設烽火以偵候敵人蹤跡之處所,具有偵 察報警之功能。至於,烟墩與烟墩之間距離則多寡不一,因地理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以明 代沿海地區為例,根據抗倭名將戚繼光的說法是,原則上大約以十里之內設立烽堠一座,難以 瞭探敵情的地方則三或五里便設一座,至於容易瞭探者十里以上設一座即可。請參見拙著,《浯 嶼水寨:一個明代閩海水師重鎮的觀察(修訂版)》(臺北市:蘭臺出版社,2006 年),頁 71。

4請參見何培夫主編,《金門‧馬祖地區現存碑碣圖志》(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9 年),〈「沈有容生獲倭寇旌功碑記」碑文說明〉,頁224、278。

5東沙島,馬祖列島東面屬島,屬連江縣,因該地風浪大故名「東沙」,又名「大沙」。請參見傅 祖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福建省》(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5 年),頁 428。

6湯谷明,《聽看馬祖》(臺北市: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南竿導覽圖〉,附圖文字 無頁碼。

(3)

其實,不只是清代,若向前追溯至明代,吾人亦可發現,竿塘二島同樣亦屬 海防軍事要地,它的地理位置、戰略地位以及歷史的演變過程,具有一定程度的 研究價值。因,筆者任教課餘之暇,近來於明代福建海防相關問題之探索饒有興 味,此次欣聞連江縣政府推動研究獎勵的計畫,筆者遂不揣冒昧撰寫〈明代福州 海防要地「竿塘山」之研究(1368–1456 年)〉一文,期望透過拙文對有明一代 前期福州府海防要地的「竿塘山」,

7

做一番研究論述,它的探討時間係起自洪武 帝朱元璋建國,訖於代宗景泰年間(1450–1456)。至於,本文之論述為何訖止 於景泰年間?主要是,竿塘山曾是小埕水寨的兵防要地之一,而小埕水寨係當年 明帝國為對抗倭寇侵擾福建海域(以下簡稱「閩海」)而興建的水師兵船基地,

類此之水師基地,在福建邊海總共有五座之多,由北而南依序為烽火門、小埕、

南日、浯嶼和銅山水寨,史書合稱其為「五寨」或「五水寨」。因,福建五水寨 建構完成的時間,最晚當不超過代宗景泰年間,

8

故之。小埕水寨,設在明福州 府連江縣北方岸邊的小埕澳(即今日連江縣筱埕),主要係以保衛福建省會「福 州城」海防安全為目標,其軍事地位在五水寨之中是首屈一指的。而本文論述的 內容,主要包括有「竿塘山地理名稱之變遷」,「海在福建,為至切之患」,以及

「竿塘山和福州海防關係之探討」等三個部分,其中,「竿塘山和福州海防關係 之探討」的部分因內容較為龐雜,故又分成「竿塘山和福州海防安危之關係」和

「竿塘山和福州海防佈署之關係」兩個小節,來加以說明之。

目前,有關馬祖列島相關的歷史論著,根據筆者的瞭解,內容多集中在列島 的開發歷史、沿革經略和古蹟保存等方面的探討,

9

有關明代馬祖海防的學術研 究上屬尚未開闢的新天地,有進一步研究探討的空間,姑不論本文論述主題--

「明代竿塘二島海防」尚未有專書論著,甚至連探討明代福建海防論著提及竿塘 二島者亦十分地少見,此係與明代竿塘相關史料數量不多有直接的關連。加上,

筆者個人史料蒐羅能力又有限,且,聞知此一研究獎助計畫的時間亦晚,故本文 撰寫的過程至為匆促。獻曝之作,內容若有乖謬不足之處,更期望學界先進以及 馬祖鄉親不吝指正批評之。

二、竿塘山地理名稱之變遷

今日馬祖列島的南、北竿二島,明時稱作「竿塘(山)」。「竿塘」地名之由

7明時,常稱呼特起而高出海平面的海中島嶼為「山」,如竿塘山、南澳山、西洋山、彭湖(即今 日澎湖)山、……等,此「山」字也常和「嶼」、「島」互用。

8請參見同註3,頁 17。

9有關馬祖列島的開發歷史、沿革經略和古蹟保存的論著,主要作品有林金炎先生〈馬祖列島的 歷史背景〉,以及《馬祖列島記》(板橋市:文胤打字印刷有限公司,1991 年)、《馬祖列島記續 編》(板橋市:文胤打字印刷有限公司,1994 年)二書。其次是,李乾朗教授研究主持,為調查 東莒島古蹟「大埔石刻」而完成的《馬祖大埔石刻調查研究》(連江縣:連江縣政府研究委託,

1996 年 10 月),該書除了收錄李所撰述的〈大埔石刻現況及修護計劃〉以及林金炎〈馬祖列島 的歷史背景〉之外,亦收入大陸知名學者徐曉望〈東莒島大埔石刻的文化價值及其相關史實〉

和〈大埔石刻上的兩位歷史人物〉兩篇文章。其他有關的作品,尚有大陸學者張書才〈馬祖列 島開發歷史初探〉(收入《歷史檔案》2000 年第 1 期),以及具人文深度的旅遊著作--湯谷明

《聽看馬祖》等書。

(4)

來,據說係因島上多生有茅竿草,故名之。明時,竿塘山的地理環境又是如何?

清初時,杜臻《粵閩巡視紀略》一書曾留有較詳細的記錄,內容如下:

竿塘(山),兩山相連,在海中,以多茅竿(草),故名。先有居民,洪武(年)

間內徙。上竿塘[按:即今日南竿島],峰巒層曲,周三十餘里,有竹扈、湖 尾等七澳,鏡澳(可)泊南、北風船十餘(艘),竹扈澳(可)泊南風船三 十餘(艘),長箕澳(可)泊北風船三十餘(艘)。下竿塘[即今日北竿島],

周二十餘里,有白沙、鏡港等七澳,馬鞍澳(可)泊北風船四十餘(艘), 但苦泥滑,下椗易移。(竿塘)二島,南至南茭、北至北茭、西至定海、東 南至白犬、西南至五虎(門)各一潮水,(二島)相近一石峰,高可六十餘 仞俗呼「竿塘杙」,凡哨探淡水、雞籠、琉球、日本,俱從此放洋、認此收 澳。倭寇至竿塘(山),亦必泊而取水焉。

10

由上文知,南竿島比北竿多可避風泊船之港澳。南、北竿島東南至白犬列島,西 南至閩江海口的五虎門島,西邊至定海守禦千戶所(今日連江縣定海),南面至 梅花守禦千戶所(今日長樂縣梅花鎮)之南茭,北方至黃岐半島頂端的北茭(今 日連江縣北茭),皆為一潮水之距離遠(請參見附圖二:「明代福州竿塘山沿海示 意圖」,筆者繪製)。而且,在南、北竿二島相近之處,有狀似木樁名為「竿塘杙」

的高聳石峰,係明季兵船前往淡水、琉球……等地瞭探匪盜動態時出發和返航的 地標。更引人注意的是,乘風南下、出沒沿海的日本倭寇亦把南、北竿島視為是 航行中途的「休息站」,必在此停留並補給船上的飲用水。

然而,明時稱作「竿塘(山)」的南、北竿島,據史書記載,各朝代有「上、

下干塘」、「上、下竿塘」、「南、北竿塘」、「官塘」和「關潼(童)」等各種不同 之稱呼。其演變之過程,如下:早在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年間,泉州晉 江人梁克家撰述的《三山志》,其卷二〈地理類二‧敘縣〉中,便載稱,連江縣 轄下的寧善鄉崇德里處有海島,名曰「上、下干塘」。其文如下:

崇德里:桑嶼。東路。上、下干塘在海中。關嶺。蛤沙。北交[即北茭],舊 有鎮,今廢。大、小亭山,昔黃氏兄弟載寶沒於此,遂二處立廟。

11

這部八百餘年前的福建古老地志,不僅已有南、北竿二島的記載,而且,書中還 提及「連江縣」之地名,係因「以縣治(處)連接江水,故名」而來。

12

此名為

「上、下干塘」的南、北竿島,到明代時,則稱作「上、下竿塘(山)」(請參見 附圖三:明代連江縣圖,引自《福州府志(萬曆癸丑刊本)》),差別僅在「干」

字上多了「艸」字,例如明人黃仲昭《八閩通誌》卷之四〈地理‧山川‧福州府 連江縣〉上記載:

上竿塘山,在大海中,峰巒屈曲,上有竹扈、湖尾等六澳。下竿塘山,突出

10杜臻,《粵閩巡視紀略》(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卷 5,頁 53。另外,上文中出 現〝[按:即今日南竿島]“者,係筆者所加的按語,本文以下的內容中若再出現按語,則省略為

〝[即今日南竿島]“,特此說明。

11梁克家,《三山志》(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 年),卷 2,〈地理類二‧敘縣〉,頁 42。

12同前註,卷2,〈地理類二‧敘縣〉,頁 42。

(5)

海洋中,與上竿塘山並峙,山形峭拔,有白沙、鏡塍等七澳。

13

這部珍貴的明代前期文獻,不僅如此地稱呼南、北竿島,同時亦記錄當時島上的 地理景況。其他明代史書方志,諸如喻政《福州府志(萬曆癸丑刊本)》、

14

何喬 遠《閩書》……等,

15

亦皆以「上、下竿塘(山)」喚稱該地。

但至清代以後,則多以「南、北竿塘(山)」來稱呼南、北竿島,清乾隆時 纂修《福州府志》卷六〈山川二‧連江縣‧北竿塘山〉便稱:「北竿塘山,在(連 江)縣東北大海中,山形峭拔,與南竿塘並峙,有白沙、鏡港、堘村、芹石、塘 崎、石尖、盂澳等七澳」,

16

同書卷五〈山川一‧閩縣‧城外山川‧南竿塘山〉

亦載稱:「南竿塘山,山在五虎門東大海中,峰巒屈曲,有竹扈、湖尾等六澳,

與連江(縣)北竿塘山對峙」,

17

而此一「南、北竿塘(山)」的地名,直至民國 以後還一直被沿用著。如民國十一年(1922)完稿的《連江縣志》,在其卷四〈山 川‧山〉中便有「南竿塘山即上竿塘,原屬連江縣,後割屬閩縣,今仍屬連(江 縣)。北竿塘山,即下竿塘。二山在定海外東南海中,遙遙並峙」的記載。

18

此 外,明代的史籍有時亦稱南、北竿島為「官塘」或「官塘山」,

19

此一稱呼,直 至清代仍常沿用,

20

而附帶一提的是,清代有時亦稱竿塘二島為「關潼」或「關 童」。

21

13黃仲昭,《八閩通誌(﹝弘治﹞八閩通志)》(北京市: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年),卷之 4,頁 24。該書始修於明憲宗成化二十一年,完成于孝宗弘治二年,由福建鎮守太監陳道監修,黃仲 昭編纂。黃,興化莆田人,成化丙戍進士,官至江西提學僉事。

14請參見喻政,《福州府志(萬曆癸丑刊本)》(北京市:中國書店,1992 年),卷 5,〈輿地志五.

山川下‧連江縣〉,頁12。

15請參見何喬遠,《閩書》(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年),卷之 4,〈方域志‧福州府‧連 江縣‧山〉,頁106。

16同註1,卷 6,頁 28。

17同前註,卷5,頁 20。

18曹剛等修,《連江縣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67 年),卷 4,頁 4。

19明代,有時亦稱南、北竿島為「官塘」或「官塘山」,此一稱呼,清代仍常沿用。例如明世宗 嘉靖三十二年時,浙江福建海道巡撫王忬〈條處海防事宜仰祈速賜施行疏〉便稱:「臣訪得,番 徒、海寇往來行劫,須乘風候。南風汛,則由廣而閩、而浙、而直達江洋;北風汛,則由浙而 閩、而廣、而或趨番國。……在閩,則走馬溪、古雷、大擔、舊浯嶼、海門、浯州、金門、崇 武、湄州、舊南日、海壇、慈澳、官塘、白犬、北茭、三沙、呂磕、崳山、官澳;……皆賊巢 也」。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明經世文編選錄》(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 年),

64。

20例如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卷一〈封域‧形勝‧附考〉便曾載稱「由廈門經料羅至金門之南澳,

可泊數百船,……復沿海行,二地皆小港,南日、古嶼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則海壇環峙諸山 也。白犬、官塘,亦可泊船。至定海,有大澳,泊船百餘。至三沙、烽火門、北關澳,亦如之。

此為閩、浙交界」。見該書(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年),卷1,〈封域‧形勝‧附考〉,

50。

21例如周凱《廈門志》卷四〈防海略‧島嶼港澳‧(附)臺澎海道考〉,便載有:「廈門東南兩島,

一臺灣、一澎湖,遙懸大海中;臺為全閩外藩,澎乃漳、泉門戶。……北路之後壠港與南日對 峙,竹塹與海壇對峙,南嵌與關潼對峙【一作官塘】,上淡水與北茭相望,雞籠與沙埕烽火門相 望(一作雞籠與福州對峙)(見該書(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年),卷4,頁 137。)。

又如范咸《重修臺灣府志》中亦有「淡水登舟半日,即望見官塘山【一作關童】。自官塘趨定海 行大海中,五、六十里至五虎門」之記載(見該書,卷1,〈封域‧形勝‧附考〉,頁 54。),皆 是顯明的例子。而上二引文中括號“【】”內文字係原書之按語,下文若再出現,意同,特此 說明。

(6)

三、「海在福建,為至切之患」

至於,南、北竿二島開發起源於何時?據稱,早在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

時南竿島便有人前往開發,而在明剛值建國,即太祖洪武元年(1368)亦有福州 府連江、長樂二縣漁民遷來北竿島居住。另外,北竿北面不遠處的高登島,明時 稱作「下目」或「下木」島,

22

該地亦在同年(1368)由對岸的黃岐半島漁民遷 此聚居。

23

就在對岸居民絡繹前往北竿、高登二島定居之時,明帝國的東部邊海 便不安寧,「先是元末瀕海盜起,張士誠、方國珍餘黨導倭出沒海上,焚民居、

掠貨財,北自遼海、山東,南抵閩、浙、東粵,濱海之區無歲不被其害」。

24

本 土海盜勾結日本倭寇劫掠侵擾沿海,令洪武帝苦惱不已。明人鄭舜功《日本一鑑‧

窮河話海》卷之六〈流逋〉條中,亦有如下的記載:

倭,寇國初者,乃寇元之利也,必有流逋以導之。備考,流逋誘倭入寇自洪 武己酉歲,廣東賊首鍾福全挾倭寇掠官兵,平之;又倭寇直隸,上[即洪武 帝]遣使臣祭告東海,出師捕之。故於己酉、庚戌之歲,遣使往諭日本王。

25

文中的「己酉、庚戌之歲」,便是洪武二(1369)和三(1370)年,洪武帝雖派 遣使節逕赴日本曉諭,然而,倭患問題並未因此而獲有效地解決,「但其為寇掠 自如」。

26

而令人更驚訝是,倭患侵擾卻成為明帝國東南邊防最大的問題,不僅 在嘉靖(1522–1566)年間掀起滔天巨禍,甚至還與明之國祚相始終。清初時,

藍鼎元曾針對明季倭盜的問題,舉受害甚深的廣東省潮州府為例做一評論,指稱:

倭奴入寇,與明代相終始,而嘉靖、隆慶之間沿海生靈頻遭涂[誤字,應「塗」]

炭,竟似島彝窟安,全在此邦[指廣東潮州府]。哀哉!明之為治也,其它海 寇不可枚舉,許朝光、吳平、曾一本、劉香等皆有名劇賊。……《舊志》目 擊心傷,痛定思痛,所以有“山魈易撲,海寇難靖”之悲乎!

27

明季不僅有倭寇入犯,本土海盜的危害亦不遑多讓,令藍有「山魈易撲,海寇難 靖」之感嘆。其實,不只廣東潮州倭、盜難滅,在鄰省的福建亦有相似的景況。

福建海岸線綿長,沿海島嶼林立,除因風帆瞬息千里,倭盜倏至、官軍猝難 及防之外,它在地理上亦有特殊性,「福建僻處海隅,褊淺迫隘。用以爭雄,則 甲兵糗糧,不足供也;用以固守,則山川間阻,不足恃也」。

28

福建一地東南濱

22有關高登島的地理環境,如下:「下木澳,《籌海重編》作「下目澳」,又有上目澳,在(其)

南(邊)(下木澳)與黃崎對峙,在北茭之東,可泊南、北風船二十餘(艘),北至西洋(山)、

南至竿塘(山),各一潮水」。見同註10,卷 5,頁 54。文中的《籌海重編》一書,係明人鄭若 曾所作。

23請參見同註5,頁 427–428。

24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臺北市:三民書局,1956 年),卷 55,〈沿海倭亂〉,頁 588。

25鄭舜功,《日本一鑑„窮河話海》(出版者不詳,1937 年),卷之 6,〈流逋〉,頁 467。

26張燮,《東西洋考》(北京市:中華書局,2000 年),卷六,〈外紀考‧日本〉,頁 111。

27藍鼎元,《鹿洲全集‧鹿洲初集》(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 年),卷11,〈兵事志總論〉,

225。文中的「島彝」即「島夷」,在此指日本海盜。「島彝」(或「島夷」)一詞常出現在明代 史籍中,雖此係明人對鄰近周邊的日本、琉球、呂宋或東番(即今日臺灣)……諸地人民的一 般稱謂,但,它最常被用來稱呼入犯中國沿海的日本海盜,特此說明。

28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臺北市:新興書局,1956 年),〈福建讀史方輿紀要敘〉,頁 3959。

(7)

海,西北負山,其與鄰省交通往來有一特點,即由陸路進入福建,不管是由浙江、

江西或廣東,沿路多崇山峻嶺、急灘峽流,少有坦途,行人苦之。

29

其中,唯有 從海道駛船進入福建最為便捷,籍貫漳州漳浦的藍鼎元便亦指道:

宇內東南諸省,皆濱海形勢之雄,以閩為最。上撐江、浙,下控百粵,西距 萬山,東拊諸彝,固中原一大屏翰。……自海入閩,則上起烽火門,下訖南 澳,中間閩宊、海壇、金門、廈門、銅山,無處不可入也。

30

亦因「自海入閩,無處不可入」,故,「外敵由海道進犯」一直是福建邊防安危之 最大挑戰。有關此,亦屢見史書之記載,例如「(西)漢(武帝)元封初,伐東 越,遣橫海將軍韓說出句章【句章,見浙江慈谿縣】,浮海從東方往,遂滅閩越 三國。……隋(文帝)開皇十年,泉州王國慶作亂,自以海道艱阻,不設備,楊 素泛海奄至,擊平之。五代(後)漢初,吳越遣將余安自海道救李達【達,即閩 叛將李仁達,時據福州,為南唐所攻】,遂有福州。(南)宋(恭帝)德祐二年,

張世傑等共立益王昰於福州,蒙古將阿剌罕自明州海道來襲,福州旋陷」。

31

由 此觀之,史上進犯福建者不僅多從海上進襲,且征戰多以攻佔福州地區為首要目 標,此一情況,在元末明初征討群雄陳友定時亦未曾稍變。洪武元年(1368)時,

明將湯和與廖永忠率軍南下伐陳,舟師亦自浙江明州(今日寧波)出發,由海道 乘風抵達福州閩江海口之五虎門,

32

駐軍南臺,

33

進圍閩江岸邊之福州城,敵窘 被迫投降,明軍順利入城,接著,又分兵掃蕩興化、漳、泉及福寧等地,進拔延 平,陳友定被逮送回南京,八閩遂悉平定。清光緒時鐫印《防守江海要略》卷下

〈閩海〉一節卷首開宗明義,嘗言:「海在福建,為至切之患」,

34

確有其理。

吾人若綜觀上述的內容,亦可獲得一個重要的結論,亦即「經由航走海道」,

「攻取福州城」和「佔領福建全省」,這三者不僅是外敵入侵閩地的常有模式,

亦是其攻略閩地的三部曲。而這其中,又凸顯出兩個重要的問題:一、「能否攻 取福州城?」係決定來襲之外敵,日後是否能佔領閩地之重要關鍵。二、「大海」

和福州城安危命運息息相關。而本文研究主題的竿塘山,因,其位置正好處在閩 江口外海中,與福州城邊防安全之關係更是密不可分。

四、竿塘山和福州海防關係之探討

29請參見同註27,卷 12,〈福建全省總圖說〉,頁 238。

30同前註。烽火門島,地處福寧州三沙堡東面的海中。南澳島則位在閩、粵交界處,閩安鎮係地 福州城出入門戶,海壇島為福州海中大島,金門、廈門二島位處泉州海上,銅山島則在漳州,

以上諸地皆為海防要地。其中,明時,曾在烽火門、廈門和銅山設立水寨,南澳、海壇二處則 設有遊兵,以捍衛海防。

31天龍長城文化藝術公司編,《海疆史志第23 冊‧防守江海要略》(北京市:全國圖書館文獻縮 微複制中心,2005 年),卷下〈閩海〉,頁 117。上面引文中括號“【】”內文字係原書之按語,

下文若再出現,意同,特此說明。

32五虎(門)島,位在福州閩江出海口處,明萬曆三十年時曾設五虎遊兵於此。該島係福州省城 東面海上的要衝之地。請參見同註1,卷之 12,頁 40。

33南臺,地名,位在福州府附郭閩縣處。該地,明時置有監督公署和鎮守教場,供福建按察使和 總兵訓練軍兵之場所。

34同註31。

(8)

1、竿塘山和福州海防安危之關係

福州府,位在福建省東北處,東面瀕臨大海,元時為福州路,明洪武二年

(1369)才改「路」為「府」,係福建行省八府之一。福州城(今日福州市,以 下簡稱「福城」),則地處閩江下游處岸邊,明時設福州府治於此,不僅是福建省 城(又稱「會城」)之所在,亦是明帝國在閩地政、經、文教、軍事的中樞,請 參見「明代福州府城圖」(附圖四,引自《福州府志(萬曆癸丑刊本)》。因,福 城位偏閩地東北,且又瀕臨閩江出海口處不遠,故在先天地理形勢上有「偏殘淺 露」之缺點。對此,清初時,顧祖禹曾舉南宋亡時為例,便歎道:

吾嘗於南宋奔亡之餘,而反覆三嘆焉。蒙古之用兵也,縱橫馳突,大異前 代。……(南宋)駐蹕於偏殘淺露之福州哉。廣州形勝十倍於閩,其不駐蹕 於廣州者,懼肇慶之逼也。顧瞻四方,惟福州稍遠於敵,又於北近臨宊[即 今日杭州,南宋國都],示不忘故都之意,從而建為行都,熟知敵人海道之 兵,已自明州揚帆而至哉!

35

福城地本已近大海,不僅有「外敵自海入閩,無處不可入」之潛在弱處,且又有 上述難以改變之缺點,更加深福州城對其周邊防衛措施之依賴。前已提及,明軍 既由浙江海道襲奪福城,多少亦知該處地理形勢之弱點,故明初建構閩海邊防 時,一定會特別留意及此,加強防禦措致以補其不足。

亦因如此,首在洪武四年(1371)時,明帝國便先置福州都衛指揮使司。八 年(1375),福州都衛指揮使司改為福建都指揮使司,

36

並置福州左、右二衛於 福城,左、右二衛各轄有左、右、中、前、後、中左六個千戶所。

37

洪武二十年

(1387)時,江夏侯周德興又在福州府沿岸增建了三個軍衛指揮使司,即福城的 福州中衛、福州府北面的福寧衛和南面瀕海的鎮東衛,

38

以及數個守禦千戶所。

39

福州中、福寧和鎮東等三衛皆各轄有五至六個千戶所,守禦千戶所則有鎮東衛 南面的萬安千戶所,以及福寧衛南面的大金和定海千戶所。次年(1388),又在 鎮東衛北面、閩江出海口處南岸增設梅花千戶所,以增強福城南面的防禦強度。

吾人綜觀地理形勢,至少有三處地方影響福城之海防安危甚大,依閩江入海 流向來看,它分別是位在閩江下游近海口處、「閩省水口咽喉」的閩安鎮,

40

閩 江海口要衝之地、「閩省門戶的五虎門島,以及五虎西面海中「防禦要衝」的

35同註28,頁 3960。

36請參見張德信,《明朝典章制度》(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年),頁 408。

37同註13,卷之 1,〈地理‧建置沿革‧福州〉,頁 9。

38福寧,地處福建東北部,洪武元年(1368)置有福寧縣,隸屬於福州府管轄,直至憲宗成化九 年(1473)才脫離福州府升格為福寧州。見同前註,卷之 1,〈地理‧建置沿革‧福寧州〉,頁 32。

39守禦千戶所,不由(軍)衛指揮使司統屬,而直接由都指揮使司(即都司)管轄。見張其昀編 校,《明史》(臺北市:國防研究院,1963 年),卷 76,〈志五十二‧職官五‧各所〉,頁 815。但 是,部分福建地方志書,卻認其歸轄於軍衛,例如黃仲昭的《八閩通誌》即是一例,指稱如福 寧衛轄有大金和定海守禦千戶所,見同註38。

40請參見陳倫炯,《海國聞見錄》(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年),〈天下沿海形勢錄〉,

3。

(9)

竿塘二島,請參見「明代福州竿塘山沿海示意圖」(附圖二,筆者繪製)。首先是 閩安鎮(即今日閩安,位在福州市馬尾區),該地係福城出入海上之交通門戶。

史書記載:

福州之閩宊鎮,綰轂海口番舶商艑,交通群聚,省會之門戶也。故於連江(縣)

之定海(守禦千戶)所置小埕(水)寨,隸於南路而鎮東衛、梅花(守禦千 戶)所協守於內。

41

為捍衛福城、維護閩安鎮之安全,明帝國一開始便在其近閩江海口處兩側佈署重 兵,亦即北岸的定海守禦千戶所和南岸的梅花守禦千戶所。定海所旁置有之水師 兵船基地「小埕水寨」,用以偵防巡弋福州海上之動態。梅花所南面岸邊又有鎮 東衛,

42

該衛亦是福州府陸岸上首屈一指的海防重鎮,藉以增強福城南面的防禦 力量。其中,定海、梅花二所各約有一、五○○兵力,鎮東衛則擁軍近五、○○

○人之多。

43

其次是五虎門,該處「兩山對峙,勢甚雄險;又有巨石綿亙入海,如五虎蹲 踞中流,實閩省門戶也」,

44

且為閩江海口要衝之地,萬曆三十年(1602)增設 水師兵船「五虎遊兵」於此,

45

以補強福城海上之防禦強度。

最後,便是本文主題的竿塘山。該處位在閩江口外海中,和五虎門一外一內 共扼閩江出海口,同被視為倭盜入犯福城的要衝之地。例如萬曆二十一年(1593)

日本侵犯朝鮮,閩海告警時,閩撫許孚遠為因應變局,便奏請將平日駐鎮福城的 福建總兵改駐鎮東衛,其奏文如下:

(福建)總兵原奉勑書,平時駐劄(福州)省城,汛期移駐福寧州,然自來

(福建)總兵汛期俱駐鎮東衛。蓋福寧居省城之東北肆百里而遙密邇臺山、

大崳[即崳山]為倭寇入閩之路,而鎮東(衛)居福州之東南貳百里,而近前 接竿塘(山)、五虎(門)為倭寇入省之衝,(福建)總兵居重馭輕,固宜駐 鎮東(衛)以蔽全省之門戶。……如蒙允議,乞勑(福建)總兵常駐鎮東衛,

督練水陸將兵,以重居中彈壓之勢。

46

總兵改駐鎮東衛,其主因乃在於其地理位置上之考量,該地因較近接竿塘山和五 虎門,「竿塘、五虎為倭寇入省之衝」,有利於掌握大局。之後,又因倭警遲遲未 能解除,二十五年(1597)時閩撫金學曾又再上疏奏請,若有警時,可將總兵再 向北移進駐至竿塘山西面對岸的定海所,

47

以利迅速堵截乘東北風南犯之倭人。

41同註10,卷 4,頁 1。

42鎮東衛,地屬福州府福清縣,清時名「鎮東寨」,今名海口鎮,是明代福建沿岸五個軍衛其中 之一,該衛轄有左、右、中、前、後和中左等六個千戶所。

43請參見駐閩海軍編纂室編:《福建海防史》(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 年),〈福建沿海衛 所表〉,頁54。

44清初時,郁永河來臺採硫磺,搭船返回福州時,便有如下的記載:「自官塘(即竿塘)趨定海 鎮。……仍行大海中五、六十里。至五虎門,兩山對峙,勢甚雄險;又有巨石綿亙入海,如五 虎蹲踞中流」。見郁永河,《稗海紀遊》(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年),卷下,頁 41。

45請參見同註1,卷 12,〈軍制.明‧營寨〉,頁 40。

46許孚遠,〈議處海防疏〉,收入氏著,《敬和堂集》(臺北市: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微卷片,明萬 曆二十二年序刊本),〈疏卷〉,頁7。

47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年),頁

(10)

不僅如此,嘉靖時,福建巡海道卜大同亦嘗直指上、下竿塘係福州海上要害地之 一,「於此而嚴以守之,斯賊不敢侵軼矣」。

48

另外,有趣的是,亦因竿塘、五虎 二地關係福城安危匪淺,對該海域水文風信及兵船航駛能力嫻熟與否,卻亦成選 拔水師官兵的標準,例如萬曆時人董應舉便主張,「禦倭必海,水兵為便。水兵 伎倆真偽,只看使船。自五虎門抵定海掠海而過,能行走自如,其技十五;掠竿 塘(山)、橫山而目不瞬者,技十八。乘風而直抵東湧之外洋,望雞籠[即今日基 隆]、淡水[即今日淡水]島嶼如指諸掌者,惟老漁(民)能之。此選兵法也」。

49

上 述的這些例子,都在說明著一件事,竿塘山在防衛福城相關措置中扮演極具份量 的角色!

竿塘山不僅著關係福州城安全防衛而已,吾人亦可發現,它對於福建全省乃 至對其所在的連江縣,在海防上,都有不同層面的重要性。第一、是關於福建省 的部分。明季,倭人常乘風南犯,經浙江南下侵擾閩海,福建北面沿海便有十數 處防倭備禦之要地,竿塘山便是其一。清初時,陳倫炯〈天下沿海形勢錄〉一文,

便詳言道:

閩之海,內自沙埕、南鎮、烽火(門)、三沙、斗米、北茭、定海(千戶所)、

五虎(門)而至閩宊(鎮),外自南關、大崳(山)、小崳(山)、閭山、芙 蓉、北竿塘(山)、南竿塘(山)、東永[即東湧]而至白犬,為福寧(州)、 福州(府)外護左翼之籓籬;南自長樂(縣)之梅花(千戶所)、鎮東(衛)、

萬宊(千戶所)為右臂,外自磁澳而至草嶼,中隔石牌洋,外環海壇大島。

閩宊(鎮)雖為閩省水口咽喉,海壇(山)實為閩省右翼之扼要也。

50

由上可知,竿塘山係屬保衛福寧州、福州府外圍左面之籓籬,地位亦重要,而且,

明帝國為抗倭計,洪武時便在上述多處地方設立軍「衛」(如鎮東衛)和「守禦 千戶所」(如梅花、萬安),隆慶(1567–1572)以後更增設水師「遊兵」(如五 虎、海壇),以捍衛海疆,請參見「清雍正時福州府沿海圖」(附圖五,引自《海 國聞見錄》)。二,是有關連江縣的部分。東岱(今日連江縣東岱鎮)是連江縣外 通大海之咽喉,竿塘山又為東岱入海之門戶(請參見附圖二:「明代福州竿塘山 沿海示意圖」,筆者繪製)。東岱,地處連江縣城下游近河口處,「形如倚鏡,為 外洋入(連江)縣要口」,

51

東面隔海正對著竿塘山。亦因如此,倭、盜入犯福 州時,便嘗以東岱為切入目標,而對岸海中的竿塘山便成其跳板。例如嘉靖四十 二年(1563)十一月倭寇入犯,便有「倭舟五艘約賊三百餘徒,從竿塘(山)、

89。

48卜大同,《備倭記》(濟南市:齊魯書社,1995 年),卷上,〈險要〉(濟南市:齊魯書社,1995 年),頁18。卜大同,秀水人,嘉靖 32 年以福建按察司副使出任「巡海道」一職,嘉靖 34 年卒 於任上。

49董應舉,《崇相集選錄》(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年),〈與韓海道議選水將海操〉 26。董應舉,字崇相,福州府閩縣人,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歷官至工部侍郎兼戶部,著有《崇 相集》一書。文中的「韓海道」,即主管福建海防業務「巡海道」一職的韓仲雍。

50同註40。

51同註18,卷 6,頁 50。

(11)

定海澳,突至連江(縣)東岱澳,登岸南奔」,

52

即是一好例。而且,據聞,在 嘉靖倭亂時,明將戚繼光為防倭,還曾駐兵於上竿塘山。

53

2、竿塘山和福州海防佈署之關係

因,竿塘山關係福州省城安危甚深,故,明帝國早在洪武初年便在上竿塘島 上設立了「垾寨」,以備禦敵盜,它亦是連江縣境唯一一座的垾寨,

54

但至二十 年(1387)時,便因「竿塘地處海中,若有事發,難以迅援」而移入北面岸上的 北茭,後來該寨亦撤廢。

55

不僅如此,還將竿塘山島民全部強制遷回內地岸上。

目前,尋得有關此之最早文獻是黃仲昭《八閩通誌》,書中載稱上、下竿塘「上 二山在(連江縣)二十六都,洪武二十年以防倭,故盡徙其民附城以居」。

56

另 外,萬曆四十一(1613)刊刻《福州府志》卷之五〈輿地志五.山川下‧連江縣〉

中,亦載道:

上竿塘山,有竹扈、湖尾等六澳。下竿塘山,有白沙、鏡港等七澳。居民皆 以漁為業。洪武二十年徙其民於(連江)縣,(竿塘)二山遂廢。

57

上述兩部明代史籍皆直指,洪武二十年(1368)將上、下竿塘島民強遷入內地,

安插在連江縣城一帶生活,此次行動,係明帝國海禁政策中「墟地徙民」的一部 分。所謂的「墟地徙民」,便是將原本居住在該地民眾強制遷移到它處,讓該地 淨空下來,以便讓官府做有效掌控之意。亦即透過強迫島民遷入沿海陸岸上,讓 倭、盜無法能似往昔般由島民處獲得訊息、奧援和藏匿逃竄的空間,達到打擊倭 盜之目標,而類似竿塘山的行動幾乎是遍及閩海許多的島嶼,

58

連遠處在大洋中 的澎湖亦在規劃之內,島民同樣被強制遷回泉州城郊外。明萬曆時,陳學伊〈諭 西夷記〉一文曾載道:「吾泉(州)彭湖[即今日澎湖]之去(泉州)郡城,從水 道二日夜程,……聞之,彭湖在宋時編戶甚蕃,以濱海多與寇通,難馭以法,故 國朝移其民於(泉州)郡城南關外而虛其地」。

59

其實,若以整體觀之,明初沿 海「墟地徙民」之實施,對斷絕島民私通倭盜、削弱倭盜侵擾邊海上,確具有正 面之功效;但,通倭的島民畢竟僅是一部份,而海中島民卻不分善惡,無論是否 通倭,均被迫放棄財產家園,全數遷回內地,此舉對沿海所有的島民並不公平。

52劉聿鑫、淩麗華,《戚繼光年譜》(濟南市: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 年),卷之 4,頁 97。

53同註5。

54福州府共有垾寨十座,除連江、長樂、閩縣各一座外,其餘七座在福清縣。請參見同註14,卷 21,〈兵防志三‧海防‧捍寨〉,頁 3。

55同註18,卷 16,頁 8。

56同註13。

57同註14。

58但是,筆者必須強調得是,並非所有閩海島嶼皆被「墟地徙民」,因位置、地點的考量,有部 分近岸的島嶼並未在「墟地徙民」範圍之內,明帝國僅另在島上設立千戶所和巡檢司以備禦倭 盜,例如金門、廈門二島即是,金門島便設有金門守禦千戶所,以及官澳、田浦、峰上和陳坑 等四個巡檢司。

59陳學伊,〈諭西夷記〉,收入沈有容輯,《閩海贈言》(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年) 34。

(12)

60

其實,不只「墟地徙民」僅係海禁政策的一部分,連海禁政策亦是洪武帝東 南海防計劃構思中的一個部分。因,該構思分成「海禁政策的實施」和「海防設 施的擘建」兩大主要的內容,

61

誠如晚明曹學佺所說:「閩有海防,以禦倭也」,

62

它們皆是針對防倭而設計的。吾人可由明帝國擘建的海防設施中,窺見其某些 的佈署是極具創意的,

63

其中之一的「島民進內陸、寨軍出近海」,便和竿塘山 上述的內容息息相關。因,明帝國亦意識到沿海陸岸上防禦體系(包括軍衛、守 禦千戶所、巡檢司……等)不足以完全抵禦海上入犯的敵人,遂嘗試在其外側再 增建一層海中的防線,亦即構築在近海島嶼或岸邊的水師兵船基地--「水寨」, 便欲透過「墟地徙民」讓沿海島民由海中回到內陸岸上,而「外建水寨」則使得 駐戍陸岸上衛、所的寨軍來到海上,而島民和寨軍的一「進」一「出」,讓這些 邊海嶼島的「住民」做一次換手,「水寨軍兵」便取代「漁戶島民」成為該區的 新「住民」。

64

前文已提及,洪武二十年(1368)竿塘島民被強遷回內地,目的在淨空竿塘 山,杜絕倭盜潛通,以安靖海域。接下來,便是前言中提過的小埕水寨的軍隊進 入竿塘山等海島,進而控制福州沿岸海域的時間,最晚不超過景泰年間;

65

而抽 調自附近軍衛和守禦千戶所的小埕寨軍,於每年春、冬季節時需搭乘兵船出海,

執行「出迅」的任務,以備乘風入犯的倭盜。所謂的「出汛」,即水師的兵船(包 括水寨,以及日後增設的遊兵)須航駛至某些險要之處,即所謂的「備禦要地」

去泊駐屯戍,再由此至附近洋面遊弋哨巡,以防備可能從此入犯的敵盜。竿塘山,

便是小埕寨軍兵船出汛時的「備禦要地」之一,「小埕寨軍」便替代了「竿塘島 民」,成為竿塘山的新主人。近人曹剛等修《連江縣志》卷十六〈武備〉中,即 載稱:

水軍:明初為小埕水寨,……遞年春、冬二汛。春為大汛,起三月十五日,

訖六月十五日,防東南風;冬為小汛,起九月十五日,訖十一月十五日,防 東北風。(福建)巡撫調福州左衛官十一員領旗軍一千三百八十九名,調鎮 東衛(之)梅花、萬宊二(守禦千戶)所官十七員【梅花所在長樂(縣), 萬宊所在福清(縣)】領旗軍二千五百四十二名,調福寧衛(之)定海(守

60有關此,請參見同註3,頁 43–51。

61有關此,請參見同前註,頁79。

62引自懷蔭布,《泉州府誌》(臺南市:登文印刷局,1964 年),卷25,〈海防‧明‧附載〉,頁10。

曹學佺,字能始,福州侯官人,明萬曆二十三進士,官至四川按察使。

63明帝國對付海上入侵的敵人,它有一定的章法和一套可行的措施,具體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沿 海「三層四道」守勢防禦線的建立,透過這幾條由北而南的防禦線的出現,架設層層的關卡來 阻撓或遲滯海上進犯的敵人。二是數個極具創意的海防佈置,包括有「海中腹裡」、「箭在弦上」

和「島民進內陸、寨軍出近海」等架構,來增添上面守勢防禦線的強度。關於此,請參見同註 60,頁 87–97。

64有關此,請參見同前註,頁93。

65小埕水寨創建時間為何?翻閱相關史料,各家說法不一。根據筆者目前的見解是,以景泰年間 可能性最大。亦因此,才有上文「小埕寨軍進控制福州海域,最晚不超過景泰年間」的說法。

請參見同前註,頁16–19。

(13)

禦千戶)所官四員領旗軍四百名,押送赴(小埕)寨,分配各船,勻五哨,

貼駕出洋。前哨汛北茭、西洋山,後哨汛(上)竿塘、白犬山,左哨汛(下)

竿塘、下目山,右哨汛上、下竿塘山,遠哨汛東湧山。(小埕水寨)北與福 寧(州)烽火(門水)寨,南與興化(府)南日(水)寨會。

66

小埕水寨的戍寨官軍,主要是抽調自附近的福州左衛,

67

鎮東衛的萬安、梅花千 戶所以及福寧衛的定海千戶所,共有兵員總數四、三六三人。每年三月十五至六 月十五日共三個月為「大汛」,九月十五到十一月十五日兩個月為「小汛」,此時,

小埕寨軍便兵分五路航船至福州外海要地屯戍哨巡。因,小埕水寨係以保衛福城 為首要任務,故其汛防以閩江口附近海域為佈防的重點,前哨戍防北茭及其北茭 北面不遠處的西洋山,

68

以遏福城海上北面賊衝,因「賊自北來,出則必道東湧,

入則必道西洋(山),此皆小埕(水寨)汛地」。

69

後哨戍防上竿塘及其南面的白 犬列島,以防由南北犯的倭盜。左哨則哨巡下竿塘及其北側的下目山,右哨還是 以上、下竿塘山為戍防重點,另外,再派一支寨軍遠至竿塘山東面大海中的東湧 山戍防,「拒賊於外海」。

70

透過小埕寨軍海上汛防竿塘山等地,再配合,福城陸 岸上構築的強大武力--鎮東衛以及定海、梅花二個守禦千戶所合計共八、○○

○之兵力,水寨兵船和陸岸衛、所兩者相互結合,堅固地捍衛著福城的安全。

由上可知,小埕水寨是捍衛福城的海上重鎮,竿塘山更是小埕水寨兵船汛防 的主要重點。因,明帝國細膩的構思和用心的經營,讓明代前期福建海域的局勢 得到控制,倭盜的問題明顯地改善。明末時,海盜猖獗兵防不振,閩縣人董應舉 在眼見「海為賊有,肆然得以擄人掠船,分 以自益」之景象時,

71

更令他對兩 百年前福州的海防佈署生起欽羡之心,董言道:「國初,只設烽火(門)、小埕二

(水)寨而海得無事者,(水)寨之兵船多,得以驅使遠汛於外海也。外海有汛,

則賊不敢近;而內海得以漁。沿海居民無盜賊之警,亦不待城堡以自固」,

72

上 述的話語,或許是明前期福建海防擘造成功的最佳明證。

五、結論

今日馬祖列島的南、北竿二島,長久以來,便以「海防軍事要地」的印象,

為時人所熟悉。明時稱作「竿塘山」的南、北竿島,自宋代起,便有「上、下干 塘」、「上、下竿塘」、「南、北竿塘」、「官塘」、「關潼」和「關童」等各式各樣之 稱呼。因,竿塘山位處福州府閩江口外的海中,係外敵進犯福州城要衝之地,其

66同註18,卷 16,頁 8。

67小埕水寨,和五水寨的情形相似,係由那些衛、所來駐戍?或各水寨戍軍總人數為何?不同的 時間,相信多少會有些差異。例如上文的「福州左衛」,黃仲昭《八閩通誌》一書便指是「福州 右衛」。見同註13,卷之 40,〈公署‧武職公署〉,頁 19。

68西洋山,位在福寧州寧德縣海中,因形似蜘蛛,故又名「蜘蛛島」。請參見同註5,頁 427。

69同註49,〈與熊撫臺書〉,頁 67。

70其詳文如下:「省城門戶,從閩安鎮南出琅琦門、東出雙龜門,以定海為左臂,以梅花為右臂,

皆牙突海中,國初江夏侯[即周德興]之(千戶所)所城也;而又置寨小埕,與定海(千戶所)

犄角。其汛地,乃遠至東湧,拒賊於外海」。見同前註,〈浮海紀實〉,頁56。

71同前註,〈福海寨遊說〉,頁62。

72同前註。

(14)

實,竿塘山不僅關係福城安危甚大之外,它對於福建全省乃至於對岸的連江縣,

在海防上皆有不同層面的重要性。福建一地,海岸線綿長,沿海島嶼林立,「自 海入閩,無處不可入」,「外敵由海道進犯」係福建邊防最大的挑戰,明初時湯和 便是由浙江海道進襲福城再佔領福建全省,再加上,福建省會所在地的「福城」

又有「偏殘淺露」之地形缺點。故,明帝國在一開始建構福城的邊防時便留意此,

加強其防禦措致以補其不足,而攸關福城海上邊防的竿塘山,自然亦是其構築海 防的重點之一。

早在洪武初年,便於上竿塘設立「垾寨」以備敵患,但是,到二十年(1387)

時,便以「海島難援」將其北移至對岸邊的北茭,而且,更以「防備倭盜侵擾」

為由,將上、下竿塘山島民全數強遷回內地,安插在連江縣城一帶。而此次驚人 的行動,係明帝國推動海禁政策中「墟地徙民」的一部分,而「海禁政策的實施」

又和「海防設施的擘建」,同屬於洪武帝東南海防計劃構思中的一個部分。類似 竿塘山「墟地徙民」的行動,在閩海大小島嶼中如火如荼地展開,它係配合「海 防設施的擘建」中的「海防兵船基地--『水寨』的構築」項目在進行著,以實 現「島民進內陸、寨軍出近海」的海防目標。因,明帝國十分重視福城邊防措施 的構築,除先前在福城設置福州左、中、右二衛外,並於閩江下游河口部署鎮東 衛以及定海、梅花二守禦千戶所,並在閩江口外北岸設立兵船基地--小埕水 寨,該寨是保衛福城海上安危為首要目標,以閩江口附近海域為兵防佈署重點,

透過戍寨衛、所官軍所組成的水師,抗拒侵賊於海中,福州海域的竿塘山、下目 山、北茭、西洋山、白犬山、東湧山……等地,皆是該寨春、冬兵船汛防哨巡的 要點,而上述諸地又以竿塘山最為重要。由於,小埕水寨兵船基地的建立,這支 福州地區最強大的海上武力,加上,先前福城附近陸岸上所構築的衛、所兵力,

水、陸兵力相互援引配合,讓自然條件頗受「大海」和「地形」制約的福城,在 安全上得到較堅固的保障。

清乾隆時,徐景熹《福州府志》卷之十三〈海防〉中,便曾言道:「邑之隸 郡[即福州府]者十,海之環邑者五,《山海經》所謂:『閩,在岐海之中』也。海 必有防,何也?岐[即分開、分岔之意]之中又有岐也,岐者一之而海乃定。是故,

測星躔、占風信,爰定以天;審島嶼、謹斥候,爰定以地;布信義、行暴黠,爰 定以人。海定而閩無不定矣,而必以都會為之樞」。

73

上文中,得到一個十分重 要的見解,亦即「閩在海中,海定而閩無不定;欲定,則必以都會為之樞」。因,

福建邊防安全以海防為首要之務,海防又以防衛福城為主要樞紐,竿塘山便是關 係福城安危的要地之一,若欲讓福城一地安枕無憂,就必須先做好竿塘山等要地 的防務工作,而上文中的「審島嶼、謹斥候,爰定以地」便是指此。#

73同註1,卷 13,〈海防〉,頁 1。

(15)
(16)
(17)

附圖三:明代連江縣圖,引自《福州府志(萬曆癸丑刊本)》。

附圖四:明代福州府城圖,引自《福州府志(萬曆癸丑刊本)》。

(18)
(19)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c coast defense position ‘Gan-Tang-Shan’ in Fu-Jhou in

Ming Dynasty

Meng-hsing Ho 

Abstract

Nowadays Nan-Gan Island and Bei-Gan Island are in Matsu archipelago called Gan-Tang-Shan by Ming Dynasty. Gan-Tang-Shan located on the sea out Min-Jiang estuary in Fu-Jian Province is the necessary passing position when enemies aggressed upon Fu-Jhou City. Therefore, in the beginning of Ming Dynasty, Ming government early dispatched an army to defend Gan-Tang-Shan. Later on, because Ming Dynasty must resist the Japanese pirates, it evacuated the army of Gan-Tang-Shan and

migrated the inhabitants of the island to the land. Afterward, Ming government set up a good deal of troops near Fu-Jhou City at the same time set up a naval base and disposed a lot of battleships in the outside of Min-Jiang estuary. Hence

Gan-Tang-Shan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defense strongpoint. Ming Dynasty reached the aim of protecting Fu-Jhou City by means of above-mentioned armed activities.

Keywords: Gan-Tang-Shan, Nan-Gan Island, Bei-Gan Island, Fu-Jhou City

 Associate Professor ,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

參 考 文 獻

(依論文內容中出現之先後)

1、徐景熹修,《福州府志(乾隆十九年刊本)》,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67 年。

2、何孟興,《浯嶼水寨:一個明代閩海水師重鎮的觀察(修訂版)》,臺北市,蘭 臺出版社,2006 年。

3、何培夫主編,《金門‧馬祖地區現存碑碣圖志》,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 灣分館,1999 年。

4、傅祖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福建省》,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1995 年。

5、湯谷明,《聽看馬祖》,臺北市,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

6、林金炎,《馬祖列島記》,板橋市,文胤打字印刷有限公司,1991 年。

7、林金炎,《馬祖列島記續編》,板橋市,文胤打字印刷有限公司,1994 年。

8、李乾朗主持,《馬祖大埔石刻調查研究》,連江縣,連江縣政府研究委託,1996 年。

9、張書才,〈馬祖列島開發歷史初探〉,《歷史檔案》,2000 年第 1 期。

10、杜臻,《粵閩巡視紀略》,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

11、梁克家,《三山志》,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 年。

12、黃仲昭,《八閩通誌(﹝弘治﹞八閩通志)》,北京市: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年。

13、喻政,《福州府志(萬曆癸丑刊本)》,北京市,中國書店,1992 年。

14、何喬遠,《閩書》,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年。

15、曹剛等修,《連江縣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67 年。

1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明經世文編選錄》,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1 年。

17、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年。

18、周凱,《廈門志》,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年。

19、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臺北市,三民書局,1956 年。

20、鄭舜功,《日本一鑑》,出版者不詳,1937 年。

21、張燮,《東西洋考》,北京市,中華書局,2000 年。

22、藍鼎元,《鹿洲全集》,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 年。

23、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臺北市,新興書局,1956 年。

24、天龍長城文化藝術公司編,《海疆史志第 23 冊‧防守江海要略》,北京市,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制中心,2005 年。

25、張德信,《明朝典章制度》,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年。

26、張其昀編校,《明史》,臺北市,國防研究院,1963 年。

27、陳倫炯,《海國聞見錄》,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年。

28、駐閩海軍編纂室編,《福建海防史》,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 年。

29、郁永河,《稗海紀遊》,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年。

(21)

30、許孚遠,《敬和堂集》,臺北市,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微卷片,明萬曆二十二 年序刊本。

31、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 會,1971 年。

32、卜大同,《備倭記》,濟南市,齊魯書社,1995 年。

33、董應舉,《崇相集選錄》,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年。

34、劉聿鑫、淩麗華,《戚繼光年譜》,濟南市,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 年 35、沈有容輯,《閩海贈言》,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年。

36、懷蔭布,《泉州府誌》,臺南市,登文印刷局,1964 年。#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Tang Dynasty which might rightly be called the pivotal period when the Maitreya cult began to decline deserves special attention. The present paper aims at understanding

exegetes, retrospectively known as the Shan-chia and the Shan-wai. In this essay I argue that one especially useful way of coming to understand what was truly at stake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ang Lin’ s Ming Bao Ji (Retribution after Death), which is written in the Early Tang period, to examin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erception of animal since

Because Feng used “Yuan-Yuan Tang” so often in the titles of his prose works, most scholars labeled “Yuan-Yuan Tang” as the unified symbol of Feng and the term “Yuan-Yuan

This article is mainly to analyze the questions about biography of different types of Chan masters in literatures of Buddhist Monks' biographie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 Zhen Yang, Wei Chen, Feng Wang, Bo Xu, „Improving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with Conditional Sequence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 arXiv 2017. • Supervised

In particular, it utilizes various materials of the Tang, So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since the South Dynasty to describe in considerate details

Li, Shaoting Zhang, Xiaogang Wang, Xiaolei Huang, Dimitris Metaxas, “StackGAN: Text to Photo-realistic Image Synthesis with Stacked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IC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