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佛學學報第5 期 (p193-231) : (民國 81 年),臺北:中華佛學研究 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05, (1992)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7132
唐代彌勒信仰與佛教諸宗派的關係
汪娟
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兼任講師
p. 193
提要
彌勒信仰約在四世紀時傳入中國,極盛於南北朝,是中國早期最為流行 的淨土法門。但是目前的淨土行者,大都以西方極樂世界為依歸,對於 彌勒淨土卻顯得十分陌生。由彌勒信仰逐漸轉向彌陀信仰的過程演變,
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無疑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而唐朝可以說是 正統的彌勒信仰由盛趨衰的關鍵時期,更有詳細探討的必要。本文擬由 宗派方面加以考查,藉以明瞭彌勒信仰在唐代正統佛教中的發展情形,
作為研究的初步。主要有以下幾個重點:
一、法相宗對彌勒信仰的大力提倡 二、淨土宗導致上生信仰日益衰微 三、天台宗與彌勒信仰之間的互動 四、禪宗流傳彌勒的事典及新形像 五、華嚴宗借助彌勒菩薩提高地位 六、律宗嚮往彌勒益於信仰的流行 七、密宗為彌勒信仰注入新的成份
p. 194
前言
正統的彌勒信仰特指佛教人士對彌勒菩薩的崇拜和對彌勒淨土的嚮 往。所謂「正統」,是相對於一般民眾俗信的彌勒信仰而言,因此和歷 史上以「彌勒」為口號所引起的宗教反亂,在信仰的本質上是不一樣的。
彌勒的梵音是 Maitreya,正確的譯音是「梅呾利耶」[1] ,譯為「慈氏」;
以其在因地時累劫修慈,故名慈氏。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略稱,意為覺有 情,是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大心人。彌勒菩薩曾經由佛陀授記(預言),
將在五十六億萬年後繼釋迦於此土成佛,仍然號為彌勒;以其具有未來 佛的地位,所以又稱為彌勒佛。淨土則是諸佛菩薩所居清淨莊嚴的國 土,乃相對於一般眾生所住的穢土而言。彌勒淨土略分兩種,其一是彌 勒未來成佛時所成就的人間淨土,其二是彌勒菩薩現在居於天宮說法的 兜率淨土[2]。所以彌勒信仰的基本內容除了對彌勒菩薩的禮敬外,通常 也會帶有求生兜率淨土或未來人間淨土的志向,因此又可分為上生信仰 和下生信仰。
彌勒信仰的形成,主要基於釋迦牟尼佛的授記與囑吋。釋尊不僅授記彌 勒菩薩未來成佛,而且將一切弟子託付彌勒,付囑彌勒住持正法、守護 三寶,於是彌勒菩薩便成為佛陀遺教的當然繼承者。因此各據佛理之一 隅而成立、開展的佛教諸宗派,自然不能不對這位次補佛位的最後身菩 薩表示相當程度的禮敬。即使在專門弘揚彌陀淨土的論著裡,雖不免存 有貶抑彌勒淨土的理論,但也僅止於修行法門的選擇之爭;至於對這兩 位住在不同世界——娑婆世界和極樂世界——的教主的佛德來做比較 的話,也必然說沒有優劣之分。由此可見,彌勒菩薩在正統佛教中的地 位是無無可動搖的,是普受尊敬的。然而在不同的宗派當中,它們與彌 勒菩薩的關係既有深淺的不同,相對的也會影響到整個宗派對彌勒信仰 的弘揚以及宗徒對往生彌勒淨土的意願。本文即透希望過佛教諸宗派與 彌勒菩薩之間的相互關係,來探討唐代彌勒信仰展現於各宗派的不同面 貌。
一、法相宗對彌勒信仰的大力提倡
彌勒信仰從晉時道安法師(314~385)首倡以來,歷久而不衰。在唐代,
對彌勒信仰鼓吹最力、影響最大的,則可說非玄奘大師(602~664)莫 屬了。在《大唐故三藏玄奘大師行狀》
p. 195
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裡,對於他的彌勒信仰有著相當詳實的 記載:
涼州訪牒又至,云: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縣宜嚴候捉。……
即於所停寺彌勒像前啟請,願得一人相引渡關。其夜,寺有胡僧達摩夢 法師坐一蓮華向西而去,……法師心喜為得行之徵。[3]
欲向阿阿邦穆佉國……(遇賊,將殺師以祀神),於是專心睹史多天慈 氏菩薩所,於心想中若登蘇迷盧山,越一、二、三天,見睹史多宮慈氏 菩薩妙寶臺,菩薩國(圍)遶,此時身心歡喜,不知在壇,不憶有賊。
[4]
復往伴爛缽拏伐多國,……中有剋檀觀自在菩薩像,特多靈驗。……向 菩薩跪發三願,……二者,所修福慧,願生睹史多天宮,事慈氏菩薩。
若如意者,願花挂尊兩臂。……請訖,以花縵遙散,咸得如言。[5]
由於玄奘的出國並沒有得到朝廷的允准,因此除了必須躲避州縣的追捕 外,還需要識路的人相引才能順利渡關,於此前程未卜之際,只好在彌 勒像前至心祈禱。又在西行途中遇賊,生命即將不保,正是反映一個人 最真實的信仰的時候,結果他是專心注念慈氏菩薩,不憶有賊。一再的 化險為夷,使得他的彌勒信仰益加深固。他又在觀自在像前發願生彌勒 佛所,也得到了徵驗。可見玄奘的彌勒信仰和他祈請頻有感應的宗教體 驗有很大的關係。
自至玉花,每因翻譯及禮懺之際,恆發願上生睹史多天見彌勒佛。除翻 經時以外,若晝若夜,心心相續,無暫恷廢。從翻《大般若》訖後,即 不復翻譯,唯行道禮懺。[6]
上納袈裟時服等數百年事,法師得之,皆為國造塔,書俱胝(觀音)絹 像一千楨,賢劫千佛一千楨,彌勒佛一千楨、像十俱胝(千萬),洗浴 眾僧,給施貧人,一無貯蓄,隨得隨散。[7]
因從寺眾及翻經大德並門徒等乞歡喜,辭別云:「玄奘此毒身深可厭患,
所作事畢,
p. 196
無宜久住。願以所修福慧迴施有情,共諸有情同生睹史多天彌勒內眷屬 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時,亦願隨下廣作佛事,乃至無上菩提。」……
復口說偈教傍人云:「南無彌勒如來應正等覺,願與含識,速奉慈顏。
南無彌勒如來所居內眾,願捨命已,必生其中。」……弟子光等問:「和 上決定得生彌勒內院不?」法師報云:「得生。」[8]
玄奘的信仰不以上升兜率內院為終極目的,他還要隨同彌勒下生廣作佛 事,這正是大乘菩薩積極入世的精神。因此玄奘 「法師一生已來常作彌 勒業」[9],可知的有譯經、禮懺、發願、造塔、造像、洗浴眾僧、給施 貧人、功德迴向等等。他除了說偈教人念誦以外,並譯有〈讚彌勒四禮 文〉。[10]由於玄奘的極力弘揚,不僅法相宗徒多修彌勒淨業,對於時 人也有很深的影響。因為以玄奘德望之高,又蒙太宗、高宗父子的禮遇,
故其登高一呼,必然風行草偃。證諸《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所言:
西明寺上座道宣律師有感神之德,……神答曰:「……且如奘師……由 善業力,今見生睹史多天慈氏內眾,聞法悟解,更不來人間,既從彌勒 問法,悟解得聖。」宣受神語已,辭別而還。宣因錄入著記數卷,見在 西明寺藏矣。[11]
時坊州刺史竇師倫奏:「法師已亡」,帝聞之哀慟傷感,為之罷朝。……
下敕曰:「竇師倫所奏,玉華寺僧玄奘法師既亡,葬事所須並令官 給。」……又有敕曰:「故玉華寺僧玄奘法師葬日,宜聽京城僧尼造幡 蓋送至墓所。」……而京邑及諸州五百里內,送者百餘萬人。[12]
足見玄奘號召力之強,從化者之眾。而玄奘往生兜率淨土之說,除見載 於時人的著述裡,也必定盛傳於一般道俗的口耳之間。
至於玄奘為什麼要特別提倡彌勒信仰呢?主要的原因是基於本身的信 仰與學統。關於玄奘的學統和彌勒菩薩之間的關係,首先要從玄奘西遊 取經的動機談起。《續高僧傳》卷四〈京大慈恩寺釋玄奘傳〉中說:
p. 197
余周流吳、蜀,爰逮趙、魏,末及周、秦,預有講筵,率皆登踐,已布 之言令,雖蘊胸襟,未吐之詞宗,解籤無地。若不輕生殉命誓往華胥,
何能具覿成言用通神解,一睹明法了義真文,要返東華傳揚聖化,則先 賢高勝豈決疑於彌勒,後進鋒穎寧輟想於《瑜伽》耶?[13]
《大唐故三藏玄奘大師行狀》中也說:
法師既遍謁眾師,備餐其說。詳考其理,各擅宗塗。驗之聖典,亦隱顯 有異,莫知適從。乃誓遊西方,以問所惑,並取《十七地論》,以釋眾 疑,即今之《瑜伽師地論》也。[14]
此中值得注意的是,玄奘的彌勒信仰可能直接承自前賢「決疑於彌勒」
的思想。僧叡(355~439)的〈毗摩羅詰堤經義疏序〉就說過:
自慧風東扇、法言流詠已來,雖曰講肆,格義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 即……,又無通鑒,誰與正之?先匠所以輟章遐慨,思決言於彌勒者,
良在此也。[15]
而玄奘在「遍謁眾師」,遍覽群籍後,仍然感到「莫知適從」,解決的 方法自然是西行求法和面見彌勒了。因此,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裡 也就記載有許多請慈氏決疑的故事。例如:德光論師欲見慈氏決疑,請 天軍羅漢以神通力接上天宮,但因我慢不肯致禮,三次往返,疑不得決。
[16]又有清辯論師,自惟: 「非慈氏成佛,誰決我疑?」故住於阿修羅 宮,欲留此身待見慈氏成佛。[17]又有提婆菩薩與羅漢論議,羅漢不能 答,乃私運神通請問慈氏。[18]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其次,玄奘西遊的主要目的在於求取《十七地論》,而《十七地論》正 是彌勒菩薩所造。[19] 根據湯用彤的研究指出,「玄奘大師之學,精博 無涯,固不限於法相宗義也。
p. 198
其未西遊之前,幾已盡習中國之佛學。」而「大師未出國之前,蓋有二 事,可見其學之風格:第一偏重法相之學也,計在十三師中,從學《攝 論》者六人。初從嚴法師學《攝論》,即愛好逾劇。而其志往西方,亦 在取《十七地論》。」[20]可見玄奘在出國前,已經對法相唯識學特別 感到興趣。而他在西土留學期間,所學雖不限於瑜伽師宗,但卻以研習 瑜伽為時最長,鑽研最深。[21]
再者,關於《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的記載: 「(無著)菩薩夜昇 睹史多天,於慈氏菩薩所受《瑜伽論》、《莊嚴大乘論》、《中邊分別 論》,晝則下天為眾說法。」[22]此即傳說中無著承彌勒菩薩的神力加 持所作的五部大論,[23] 被稱為彌勒五論的原因。五論主要弘通法相唯 識之學,尤以《瑜伽師地論》為集向來瑜伽學說大成之作。介紹彌勒學 說,並將唯識說體系化的是無著和他的弟弟世親。無著承彌勒之旨,撰
有《攝大乘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等論書,世親也撰有《唯識二 十論》、《唯識三十頌》、《大乘百法明門論》、《大乘五蘊論》等論 著[24],都是弘通唯識說的經典之作。其後繼起的有十大論師,其中以 護法的論釋為一宗正義。護法的門人戒賢論師精通唯識奧蘊,玄奘的瑜 伽學即受之於戒賢。明白印度此宗的學統後,就不難想見玄奘對彌勒、
無著與世親的崇仰了。
《大唐西域記》裡有一段很有趣的文字,詳細記載了世親菩薩往生兜率 淨土的傳說:
無著弟子佛陀僧訶(唐言師子覺)者,密行莫測,高才有聞。二三賢哲 每相謂曰:「凡修行業,願覲慈氏,若先捨壽,得遂宿心,當相報語,
以知所至。」其後師子覺先捨壽命,三年不報。世親菩薩尋亦捨壽,時 經六月,亦無報命。時諸異學咸皆譏誚,
p. 199
以為世親菩薩及師子覺流轉惡趣,遂無靈鑒。其後無著菩薩於夜初分,
方為門人教授定法,燈光忽翳,空中大明。有一天仙乘虛下降,即進階 庭,敬禮無著。無著曰:「爾來何暮?今名何謂?」對曰:「從此捨壽 命住睹史多天慈氏內眾蓮華中生。蓮華才開,慈氏讚曰:『善來廣慧!
善來廣慧!』旋繞才周,即來報命。」無著菩薩曰:「師子覺者,今何 所在?」曰:「我旋繞時,見師子覺在外眾中耽著欲樂,無暇相顧,詎 能來報?」無著菩薩曰:「斯事已矣。慈氏何相?演說何法?」曰:「慈 氏相好,言莫能宣。演說妙法,義不異此。然菩薩妙音,清暢和雅,聞 者忘倦,受者無厭。」[25]
世親所描述的蓮華化生、慈氏相好、演說妙法等情境,自然也是玄奘一 心所嚮往的。《大唐故三藏玄奘大師行狀》中說: 「法師從少以來,常 願生彌勒佛所。及遊西方,又聞無著菩薩兄弟亦願生睹史多天宮奉事彌 勒,並皆如願,俱有證驗,益增剋勵。」[26]足見無著兄弟的往生,對 玄奘的彌勒信仰具有相當大的鼓勵。
此外,有關法相宗的經論對淨土的解釋,也為玄奘的彌勒思想立下深固 的基礎。《諸經要集》裡有一條很重要的語錄,不僅可以看出玄奘的淨 土理論,也可以作為他竭力提倡兜率上生,而不鼓勵求生西方的一個註 腳。
玄奘法師云:「西方道俗並作彌勒業,為同欲界,其行易成,大小乘師 皆許此法。彌陀淨土,恐凡鄙穢,修行難成。如舊經論,十地以上菩薩,
隨分見報佛淨土。依新論意,三地菩薩始可得見報佛淨土,豈容下品凡 夫即得往生;此是別時之意,未可為定。所以西方大乘許,小乘不許。」
故法師一生已來常作彌勒業,臨命終時,發願上生見彌勒佛。[27]
以下試由此段文字來分析玄奘對於「彌陀淨土」的看法,希望透過這幾 點說明,可以獲得一個具體而完整的認識。第一,彌陀淨土屬於報佛淨 土,依據舊譯經論,要十地菩薩才能往生;依照新譯的《瑜伽師地論》,
則要三地菩薩才能往生。第二,既然要三地以上菩薩才能往生極樂世 界,則一般的下品凡夫自然是修行難成,不得往生。第三,即使經論中 說過凡夫可以往生,那也只是「別時意說」(指方便說或權宜說),所 以「未可為定」。第四,因為彌陀淨土屬於報土,三地菩薩方能往生報 土,凡夫不生報土(凡夫往生是別時意說),
p. 200
所以凡夫欲得救渡,就只有修持彌勒淨土法門了。第五,修彌勒業的優 點是「為同欲界,其行易成」。兜率天和我們居住的閻浮提同屬欲界,
容易往生,所以「西方道俗並作彌勒業」,而且「大小乘師皆許此法」,
不像「西方極樂世界」,只有「大乘許,小乘不許。」
自從玄奘提出了彌勒、彌陀淨土的往生難易論以後,選擇兜率淨業的教 徒一定是大大的增加了,以致後來弘揚西方淨土的論著,差不多都得特 別針對「別時意說」、「凡夫不生報土」或「三地菩薩方生淨土」等論 點加以釋通。可見玄奘對彌勒淨土的提倡,連帶的也影響到彌陀淨土法 門的發展,實在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法相唯識學是由玄奘從印度傳來中國,然後才由他的弟子窺基(632~
682)發揚光大,而法相一宗才告正式成立。關於窺基大師的彌勒信仰,
《宋高僧傳》中載有一則感應故事,說:
後躬遊五臺山,登太行,至西河古佛宇中宿,夢……童子入城持紙二軸 及筆投之,捧得而去。及旦,驚異未已。過信夜,寺中有光,久而不滅,
尋視之數軸發光者,探之,得《彌勒上生經》,乃憶前夢必慈氏令我造 疏,通暢厥理耳。遂援毫次,筆鋒有舍利二七粒而隕……。基生常勇進,
造彌勒像,對其像日誦菩薩戒一遍,願生兜率,求其志也。乃發通身光 瑞,爛然可觀。[28]
窺基感夢而造《彌勒上生經疏》,又感得筆鋒生出舍利的奇蹟,對他本 身和一般道俗的彌勒信仰無疑是一大鼓勵。除了闡揚彌勒經義以外,窺
基並且 「月造彌勒像一軀」[29],每日對像誦戒一遍,又感得了菩薩像 全身放光,可說瑞應不窮。至於他的五臺山之行,《古清涼傳》還有一 段比較清楚的紀錄:
中臺上有舊石精舍一所,……東屋石文殊師利立像一,高如人等,西屋 有石彌勒坐像一,稍減東者。其二屋內,花幡供養之具, 薦受用之資,
莫不鮮焉。即慈恩寺沙門大乘基所致也。即三藏法師玄奘之上足,以咸 亨四年,與白黑五百餘人往而修焉。或聞殊香之氣,鐘磬之音。[30]
故知窺基是在高宗咸亨四年(673)躬遊五臺,同行的還有僧俗五百多 人,他們當中也有不少特別的感應。
p. 201
又據《法華傳記》所載: 「有人夢嚴淨佛國滿中諸佛即來語法師:『是 製〈寶塔品疏〉時也』。講終疏畢,著一偈云:『……』。或賢士夢,
基公以此偈讚一乘,既及千佛滅度,以願上生都率天,奉事慈氏矣。(新 錄)」[31]可見窺基的宗教體驗和往生內院的傳說,亦不限於法相宗徒,
而為時人所共曉。
窺基雖然繼承了玄奘的彌勒信仰,但是他對淨土的看法已經開始有了變 化。他在《大乘法苑義林章》中談到了彌陀淨土判屬的問題,說:
《觀經》所說諸觀及孝養父母等,乃至十念為淨土因者,此有二義:一 云准《攝大乘》等,西方乃是他受用土。《觀經》自言:阿鞞拔致不退 菩薩方得生故,非以善根因緣而得生故。無著、天親《淨土論》言:女 人、根缺、二乘種等皆不生故。《攝大乘》云:非唯由願方乃得生,別 時意故。如以一錢貨得千錢,別時方得,非今即得;十念往生亦復如是。
十念為因,後方漸生,非由十念,死後即生。為除懈怠,不修善者令其 念,佛說十念因生淨土故。……二云西方通於報、化二土。報土文證如 前所說,化土證者,《鼓音王經》云:阿彌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勝妙 顏,有子,有魔,亦有調達,亦有王城,若非化身,寧有此事?故《觀 經》說九品生中有阿羅漢、須陀洹等,故生彼者通有三乘,其土通是報、
化二土。……二釋任情,取捨隨意。[32]
他分別引用經論證明彌陀淨土可判屬報土,也可判為通報、化二土,二 說可任意選用。因此凡夫往生報土為別時意,往生化土則非別時意了。
[33]但是他在《彌勒上生經題序》中則判彌陀淨土唯屬報土,大概是因 為弘通《上生經》而有所偏讚的緣故。
窺基為了提倡上生信仰,特別對彌勒天宮與彌陀淨土的往生難易做過比 較[34],他首先將彌陀淨土判屬報土,引據經論說明西方淨土的不易往 生,並重申別時意趣在對治諸障上的意義。其次,揭舉「彌陀、彌勒,
功德無有差別」,但是「彌勒惡處行化,慈悲深故;阿彌陀佛淨土化物,
慈悲相淺。又淨土多樂,欣生者多,厭心不深,念令福少,非奇特故;
惡處多苦,欣生者少,厭心深重,故念福多,甚希奇故。」雖然兜率天 宮不如極樂世界圓滿殊勝,正因惡處修行,更為難能可貴。再者,說明
「知足天宮同在此界」,
p. 202
容易往生,而且彌勒「既是化身」,所以凡夫也決定得生。其次,解釋
「生兜率者或可有退,故不願生」的觀念為不正確的。並且列舉上聖、
上賢皆修彌勒業,兼有上生靈感,來勸修上生法門。最後,再次強調穢 土修行的功德遠勝於淨土,同時也才是真正利他的菩薩行。
窺基另外兩本書《西方要決釋疑通規》和《阿彌陀經通贊疏》中,對天 宮和西方淨土的比較雖然有著不同的意見,但此二書已經由日人考證斷 為偽作[35],故本處不再討論。而玄奘的另一弟子靖邁也撰有《彌勒成 佛經疏》一卷,因書已亡佚,故無法探索他的彌勒思想。
至於新羅元曉(617~686)著有《彌勒上生經宗要》一卷、《彌勒經疏》
三卷,憬興 (681~?)著有《三彌勒經疏》一卷。元曉、憬興二人,
歷來均視為法相宗高僧[36]。湯用彤曾說:「玄奘弟子元曉,新羅人,
航海來華,就教三藏。其學當與圓測同……」[37]。但據《宋高僧傳》
所言: 「(元曉)嘗與湘法師入唐,慕奘三藏慈恩之門,厥緣既差,息 心遊往。」[38]因緣既有差池,恐怕未入玄奘之門。原因是元曉與義湘 曾在入唐途中遇雨,宿於路旁士龕之間,明旦視之,乃古墳骸骨之旁。
霂雨猶不止,道路泥濘尺寸莫進,於是又寄身在塚道之中。其夜未半,
有鬼物為怪。元曉因此一事而覺悟了「心生故種種法生」、「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的道理。既然心外無法,何用別求?因此獨自攜囊歸國[39]。
至於憬興,他的著作雖然偏向法相之學,但史籍中並無有關他曾入唐的 記載。《中國淨土教理史》也說,元曉、憬興等人只是在本國詳研經論 而發表很多著作[40]。另外,在大陸學者黃心川的研究中曾對隋唐時期 由新羅來華的一一七名僧侶作了詳細的考證,其中亦未提及元曉及憬興 [41]。兩位高僧既未入唐,其著作對唐代彌勒信仰之影響應該不大;但 卻可以反映出此期彌勒信仰的遠播。
p. 203
有關法相宗人修持彌勒淨業的記載還有玄奘弟子大乘燈禪師, 「常為睹 史多天業,冀會慈氏。日畫龍華一兩枝,用標心至。」[42]又窺基言其 「近 親所見,大唐即有三藏和尚、文備、神泰法師等皆修彼業,兼有上生靈 感。」[43]窺基弟子義忠 「每一坐時,面向西北,仰視兜率天宮,冥心 內院,願捨壽時得見天主,永離凡濁,終得轉依。一日……忽異香滿室,
彩雲垂空。忠合掌仰視曰:『穢弱比丘,何煩大聖躬來引接!』言盡而 化。」[44]唐末則有歸嶼法師(862~936) 「疏通性相,精大小乘……
《維摩》、《上生》,皆深藏若虛也。」[45]
法相宗的建立是以彌勒的瑜伽學說為重要基礎,因此玄奘、窺基等法相 高僧也就特別致力於彌勒信仰的弘揚。但是法相唯識之學畢竟過於深奧 難學,雖於唐都長安曾經盛極一時,到了窺基再傳弟子智周以後,就已 經日漸沒落了。隨著法相宗學的沈寂,彌勒信仰也失去了一隻大力推動 的手,使得後來兜率淨土逐漸的被西方淨土所取代了。
二、淨土宗導致上生信仰日益衰微
彌勒信仰和彌勒信仰一樣,都是基於對淨土的一種嚮往,而彌勒信仰的 普遍流傳要比彌陀信仰早。至於彌勒的信仰一直沒有形成專宗,可能與 其包含的範圍太廣有關。因為彌勒接受釋迦遺教的囑付,舉凡一切正 法、一切弟子皆託付與彌勒,自然也為一切宗派所共同崇仰,因此不易 形成獨具特殊教旨的宗派。然而彌陀信仰因有道綽、善導等大師的竭力 提倡,其中雖然缺乏直接的師承,但是後代依據諸師的著述而編造出淨 土祖師的系統,淨土宗也就成為彌陀淨土的專稱了。
彌勒兜率信仰的日漸式微,和淨土宗的崛起實在有很大的關係。自吉藏
(549~623)的《觀無量壽經疏》開始,就已經將《無量壽》、《觀彌 勒》二經並列比較了。到了唐代,法相宗著述和淨土宗論著多曾涉及彌 勒、彌陀淨土之校量,也可以說是兩種淨土法門的選擇之爭。
展現在教理上的「彌勒淨土與彌陀淨土之爭」,主要是法相宗對彌勒淨 土的大力提倡,玄奘(602~664)提出經論中「三地菩薩始生淨土」、
「凡夫不生報土」、「別時意說」等論點,窺基(632~682)也提出了 讚天宮、抑西方的論調,實有礙於西方淨土的弘傳,因此在淨土宗的論 著裡,對此皆一一加以駁斥、會通,以增進道俗對往生西方的信心。
p. 204
針對這一點而言,淨土宗實可說是法相宗的反動。
就《瑜伽師地論》所說的「三地菩薩始生淨土」而言,懷感的《釋淨土 群疑論》便以為那是因為諸經論文說生淨土各據一義取捨不同的緣故。
并舉例如《仁王經》說初地菩薩得百法明門,見百佛淨土; 《華嚴經》
云初發心凡夫菩薩願生淨土,即得往生;所以不能只依《瑜伽論》的說 法為準。[46]
而就「凡夫不生報土」一點來看,關鍵在於彌陀淨土的判屬。如果判為 化土,自然不會產生爭論;但是在淨土宗祖師的著述裡,仍有堅持彌陀 淨土為報土之說,因此就必須主張凡夫得生報土的理論,才能弘揚西方 淨土法門。道綽(562~645)在《安樂集》中便提出這樣的解釋: 「今 此無量壽國是其報淨土,由佛願故,乃該通上下,致令凡夫之善並得往 生。」[47]善導(613~681)的《觀經玄義分》也繼承了道綽的此一說 法, 「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人(報土)。」[48]也就是說:
凡夫本來不能往生報土的,但是憑佛願力的加持,所以得生。同時,善 導更就《觀經》九品之主旨乃為凡夫往生而說,不為聖人,是以善惡凡 夫乘佛願力悉得往生彌陀報土。
至於「別時意說」的會通,則更普遍地存在於淨土宗的論著裡。因為在
《觀經》中,佛所說的下品下生之人,雖然現世造諸重罪,但臨終時得 遇善知識,十念成就即得往生。而窺基在《大乘法苑義林章》中解釋《攝 論》的「別時意說」,如以一錢貿得千錢,別時方得,非今即得,他認 為十念往生也是如此。十念只為淨土遠生作因,而不是死後馬上得生。
因此佛說十念往生,是為了除去懈怠,令不修善者念佛的緣故。但是道 綽認為這種解釋未必正確,他認為「別時意語」的意義應該是指經文中 隱去眾生過去有因無因不提,為了接引當來造惡之徒,令其臨終捨惡歸 善乘念往生,是以隱始顯終,沒因談果。而十念往生得以成就的人,在 過去世已經種有宿因,所以臨終才能遇善知識得生淨土;否定了不能死 後即生的說法。善導則認為《攝論》所以判唯由發願生安樂土為「別時 意語」,是因為但說發願,不論有行,是故未即得生;如果願行相扶,
則所為皆成。而《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因此必得往生。
是故認為十念但與遠生作因、未即得生的說法,是錯解論意的。至於迦 才、懷感諸師以及《淨土十疑論》、《西方要決釋疑通規》也都採取了 唯空發願,未可即生,故云別時;行願兼修,必可得生,非是別時的說 法。[49]
p. 205
其次談到彌勒淨土與彌陀淨土的優劣及其往生難易的比較等問題。自玄 奘提出兜率同在欲界,其行易成,彌陀淨土,恐凡鄙穢,修行難成的說 法。窺基則繼承師說,加以推闡,以為彌勒因係化身,其土則為化土,
凡夫是可以往生化土的,所以比彌陀報土來得容易往生。而對彌勒與彌 陀佛德的比較,玄奘並未提及,窺基則只說功德無有差別。但是他認為 彌勒是在惡處行化,故慈悲深,因為惡處多苦,欣生者少,而在惡處修 行,厭苦心重,則不貪著,故念福多,也速得成就,所以甚為奇特。事 實上,窺基也承認彌陀淨土的圓滿殊勝勝於兜率天宮,才會以「淨土」
和「惡處」互相對稱;因此他所強調的不但不是兜率天的勝妙,反而是 在穢土修行的功德勝於淨土修行,也正因為是在穢土修行,所以更能彰 顯出大乘利他的菩薩行來,是故他的立論在基本上算是相當公允的。
由於法相宗對彌勒淨土的大力宣揚,唐代淨土宗諸師的著述也採取了相 當凌勵的攻勢,提出西方大優、兜率極劣和極樂易往、兜率難生的論點,
以對抗法相宗的說法。為求清楚起見,試把唐代淨土宗論著裡有關這兩 處淨土之爭的資料[50],表列於下
p. 206
比較項別 安樂
集 淨土論 釋淨土 羣疑論
淨土 十疑 論
念佛 鏡
西方 要決 釋疑 通規
阿彌 陀經 通贊
彌勒世尊與 阿彌陀佛
齊是法 王,俱稱 善逝,校 其佛 德,則無 優劣
據實而 論,故無 優劣
論
主
現相 彌 勒 世 尊
當成化 佛,未滿 現粗 已成報
阿 彌 陀 佛
佛,覺滿 現妙
滅罪
(稱念 功德)
彌 勒 世 尊 阿 彌 陀 佛
除千二 百劫生 死之罪 滅八十 億劫生 死重罪
現是 善 薩,故 功德 少 覺圓 果 滿,故 功德 多
空實異 居,人 天趣別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搆空而 立,天優 就地而 安,人劣
國土莊 嚴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所居 國土 劣,國 土莊 嚴劣 化主 所居 勝,國 土莊 嚴勝 論
處
淨穢
(界 別)
兜 率 天 宮
穢,兜率 極劣 淨,西方 大優
婆婆穢 土,欲界 劣天 淨土勝
欲界 不出 三界 出過 三界
未離 欲 界,不 免火
界繫 攝屬 劣,穢 方非
極 樂 世 界
方,超眾 妙剎
災 永辭 三 界,水 火不 害
淨劣 國非 界繫 勝,淨 方非 穢勝
有無女 人異
(眷 屬)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男女雜 居 唯男無 女
多間男 女 少說女 人
有女 人,長 諸天 愛 無女 人、二 乘之 心
男女 雜居 無女 人相
男女 兩 殊,更 相染 著 皆是 丈 夫,清 潔無 染
男女 雜居 劣 女人 不居 勝
有欲無 欲異
(內 外)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著樂 無 信,順 於五 欲
有上心 欲,染著 境界 無上心 欲發菩 提心
內親補 處,外耽 五欲 無內外 別
諸小 菩薩 尚著 五欲
外處 慧 少,不 見慈 尊 一無 內 外,俱 是聖 賢
彼天 有欲 劣 淨方 無欲 勝
退不退 異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位是 退 處,命 終退 落 位是 無 漏,不 復輪 迴
退
不退 退位 者多
報盡 墮落 更不 墮落
慧力 輕 微,多 不免 退 慧力 增 強,唯 轉進 修
修行 有退 劣 修行 不退 勝
壽命異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四千 歲 與佛 齊
四千 歲,有中 夭 無量,無 中夭
四千 歲,有中 夭 無量阿 僧衹劫
四千 歲,重 墮閻 浮提 直至 佛 果,更 不再 來
四千 年 無量 阿僧 衹劫
所化 壽促 劣 所化 命長 勝
三性心 異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三性間 起,惡墮 地獄 唯善心 性,永離 惡道
具惑凡 夫,起不 善心 不善永 亡
三受心 異(受 樂)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三受互 起 唯有樂 受
五受間 生 無有憂 苦
少時 受樂 長時 受樂
六塵境 界異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令人放 逸 令人發 菩提心
外院 之 境,皆 生染 想 無非 長道
受生異 兜 率 天
男在父 膝,女在 母膝
或在男 女膝上 懷中
宮 極 樂 世 界
七寶池 內蓮花 中生
唯居花 裏或寶 殿中
說法異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水鳥 樹 林,生 樂為 緣 水鳥 樹 林,皆 能說 法
唯佛菩 薩說法 水鳥樹 木皆能 說法
無水 鳥樹 林說 法 水鳥 樹 林,生 念佛 心
得果異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不資 聖道 證會 無生
或得聖 果,或不 得 定得無 上菩提
彌勒 出世 有不 得聖 果 悉得 無生 法忍
p. 207
音樂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妙樂 法音 超十 方
身色 兜 天壽終 造作
(果 報)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時,五衰 相現 純真金 色,光明 照耀
方 成,命 終五 衰 供具 自然 化成
相好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天相端 嚴,但有 美醜 三十二 相,無有 美醜
無三 十二 相 具三 十二 相
男女 不 同,好 醜殊 異 紫磨 金 身,一 類瑩 嚴
神通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縱有報 通,豈能 越界 具有五 通,歷事 十方
無神 通 總六 神通
種現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種、現 之感 俱行 唯 種,永 無現 感
論 往
生 處別 兜 率 天
天難 人易
宮 極 樂 世 界
因別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具修十 善,方得 上生 但持五 戒,亦得 往生
縱持 十 善,恐 不得 生
善念 攝情 劣 念佛 攝情 勝
行別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具施戒 修,始得 上生 十念成 就,即得 往生
修行 勞苦 劣 十念 往生 勝
自力他 力別
(本 願、來 迎)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無願可 憑,自力 上生 憑四十 八願他 力往生
彌勒本 無暫願 彌陀四 十八願
無方 便接 引之 義 彌陀 本 願,攝 取眾 生
無人 接引 聖眾 來迎
難
易
有善知 識無善 知識別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無極 樂二 菩薩 來勸 進 觀
世 界
音、勢 至常 來勸 進
經論勸 生處多 少別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經讚處 稀,論勸 處少 經經中 讚,論論 中勸
唯上 升 經,不 至慇 勤 經論 極 多,不 至慇 勤
古來大 德趨向 者多少 別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願樂者 少 趣向者 多
光明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慈氏神 光不來 攝受 彌陀神 光攝取 不捨
守護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慈世菩 薩不來 守護 諸佛菩 薩常加 守護
世 界
舒舌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無十方 諸佛舒 舌證 有十方 諸佛舒 舌證
眾聖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無有眾 聖守護 眾聖發 願,若一 眾生生 西不 盡,誓不 先生
滅罪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除千二 百劫生 死之罪 除八十 億劫生 死重罪
重惡 兜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造五逆 罪,不生 兜率 造五逆 罪,亦得 往生
教說 兜 兜率易
率 天 宮 極 樂 世 界
往,實無 經說 無量壽 經,誠言 易往
p. 208
由上表看來,雖然兜率天宮被抨擊得一無是處,但是對兩位教主的比 較,或有提及所現之相不同,以及念彌勒名與彌陀名功德多少之不同,
但是對於二佛本身的功德比較,則齊是法王,並稱善逝,身充萬德,為 化眾生或居穢土或處淨剎,據實而論,更無優劣。由此故知,兩位所居 處所或有優劣,佛德實無高下,反映在淨土宗徒的信仰上,雖然求生西 方淨土,對於彌勒菩薩本身卻不致於有所貶抑;而且彌勒菩薩經常出現 在讚歎彌陀的經典上,也甚為淨土宗所崇仰;因此所謂「彌勒淨土與彌 陀淨土之爭」,也只是一般宗徒對修行法門的選擇之爭,而不是二佛相 爭。
至於二土處所的比較,彌陀淨土的勝妙圓淨固不待言,然而諸師對於兜 率天宮的批評和往生難易的證據卻都有待商榷。審其關鍵,乃在於兜率 天宮分為內院、外院,一般所認定的兜率淨土則是指彌勒菩薩說法的內 院。淨土諸師不分內外之別,逕以外天和極樂世界來做比較,所以才會 有兜率極劣的說法。這一方面是立足點的不平等,根本無從得出客觀的 結果;在此不擬一一舉出不合經論或不合邏輯的比較條文,而在幻生法 師和廖閱鵬先生的研究中也曾分別討論過道綽《安樂集》和迦才《淨土 論》對此二淨土的比較之欠公允及其謬誤。[51]至於迦才以後的諸家論 述,基本上也是犯了同樣的毛病。這裡要特別指出的是,窺基提出穢土 修行的功德利益以及菩薩道的精神,在淨宗諸師的比較中似乎被避重就 輕地忽略過去了。但是在二佛淨土的比較之外,另外提出來的解釋 是, 「若身居不退已去,為化雜惡眾生,故能處染不染,逢惡不變……
若是實凡夫者,唯恐自行未立,逢苦即變,欲濟拔者,相與俱沒。」[52]
只是這個解釋用在求生兜率內院的人身上,便顯得牽強了。因為上生內 院,雖名為凡夫,但因有彌勒說法,必不退墮,後隨彌勒下生,行菩薩 道,廣濟一切,必速得成就。因此太虛大師也說:「彌勒淨土法門不行,
不在勝劣或難易,而是唐以後修者少,宏揚者少的原故。」[53]正因為 宏揚彌勒者少,宣傳彌陀者多,致使彌勒法門日益式微了。
另一方面,我們推測淨土宗諸師所以拿兜率外天和極樂世界做起比較,
不管是不是故意偏讚西方,都反映出一個事實,那就是兜率外天和兜率 淨土的觀念混淆。如果說連淨土宗祖師都搞不清楚兜率天的內外情形,
當然說不過去;那麼在諸師的故意貶抑兜率淨土之下,兜率極劣的觀念 能被一般信士接受,很可能民眾所知的上生信仰已經和一般的生天思想 混在一起,既然生天不好(不免墮落),便轉向彌陀淨土的信仰了。換 言之,也就是彌勒淨土信仰已經受到扭曲,正逐漸被彌陀信仰所取代中。
p. 209
此外,史傳中對往生的記載則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彌勒淨土與彌陀淨 土之爭」。例如《往生集》中記載了唐魏郡釋道昂及汾陽釋壽洪,皆祈 心西方淨土,但是臨終卻見兜率天來迎,二人不願生兜率,於是西方彌 陀來迎。[54]為什麼念阿彌陀佛卻感得兜率來迎?其中固然顯出彌勒信 仰和彌陀信仰的混亂情形,但是此一類的傳說,主旨則是為了顯示往生 西方的勝利。另外,唐并州僧衒(547~642), 「初念慈氏,期上生內 院。年九十,遇道綽禪師,得聞淨土,始迴心念佛」,臨終有西方三聖 來迎。[55]即是受到道綽禪師的影響,由彌勒信仰轉為彌陀信仰。又《念 佛鏡》云: 「大行和尚在日,數箇彌勒業人迴心念阿彌陀佛。」[56]大 行和尚出世於中唐時代,在山東地方大弘念佛法門。從這些記載配合前 面的教理之爭來看,諸師大力的宣揚彌陀淨土,對彌勒淨土思想的日漸 衰微,的確有很大的影響。
此外,關於白居易(772~846)的淨土信仰也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在《太 平廣記》中有一則故事:
唐會昌元年,李師稷中丞為浙東觀察史。有商客遭風飄盪,不知所止。
月餘,至一大山,瑞雲奇花,白鶴異樹,盡非人間所睹。山側有人迎問 曰:「安得至此?」具言之。令維舟上岸,云:「須謁天師」,遂引至 一處。……首士鬚眉悉白,侍衛數十,坐大殿上,與語曰:「汝中國人,
茲地有緣方得一到。此蓬萊山也。既至,莫要看否?」遣左右引於宮內 遊觀。玉臺翠樹,光彩奪目,院宇數十,皆有名號。至一院,扃鑰甚嚴,
因窺之,眾花滿庭,堂有裀褥,焚香階下。客問之,答曰:「此是白樂 天院,樂天在中國未來耳。」乃潛記之,遂別之歸。旬日至越,具白廉
使。李公盡錄以報白公。先是,白公平生唯修上坐(生)業,及覽李公 所報,乃自為詩二首,以記其事。及答李浙東云:「近有人從海上回,
海山深處見樓臺,中有仙籠(或作龕)開一室,皆言此待樂天來。」又 曰:「吾學空門不學仙,恐君此語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 兜率天。」然白公脫屣煙埃,投棄軒冕,與夫昧昧者固不同也,安知非 謫仙哉?」[57]
《佛祖統記》對此也有簡略的記載,並述及白居易信仰前後的轉變:
p. 210
會昌初有客舟遭風漂至大山,一道士曰:「此蓬萊山」。一院扃鑰甚固,
曰:「此白樂天所居,在中國未來耳。」樂天聞之為詩曰:「吾學真空 不學仙,恐君此語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須歸兜率天。」樂天 嘗立願曰:「吾勸一百四十八人同為一志,結上生會,行念慈氏名,坐 想慈氏容,願當來世必生兜率。」晚歲風痺,命工畫西方淨土一部,晝 夜供養,為之讚曰:「極樂世界清淨土,無諸惡道及眾苦,願如我身老 病者,同生無量壽佛所。」一夕念佛,倏然而化。[58]
這段文字顯示:白居易本來具有很深的彌勒信仰,他不僅否認了仙山的 傳說,也表明求生兜率的志願,同時還勸人結上生會,修彌勒行。但是 到了晚年,則因年老病苦,轉而日夜供養西方淨土變相,願生極樂世界。
檢視《白氏長慶集》卷七十中有〈畫彌勒上生幀讚并序〉,其文云:
南贍部州大唐國東都城長壽寺大苾芻道嵩存、一惠等六十人,與優婆塞 士良、惟儉等八十人,以太和八年(834)夏受八戒,修十善,設法供、
捨淨財,畫兜率陀天宮彌勒上生內眾一鋪……於是嵩等曲躬合拳,焚香 作禮,發大誓願,願生內宮,劫劫生生,親近供養。……有彌勒弟子樂 天,同生願遇是緣,爾時稽首當來下生慈氏世尊足下……百四十心,合 為一誠,百四十口,發同一聲,仰[慈氏形,稱]慈氏名,願我來世,
一時上生。[59]
可能即勸一百四十八人結上生會時所作。同書卷七一也收錄有〈畫西方 幀記〉,於開成五年(840)三月十五日作,其中發願迴向云:「弟子 居易焚香稽首跪於佛前,起慈悲心,發弘誓願。願此功德施迴施一切眾 生。一切眾生有如我老者,如我病者,願皆離苦得樂,斷惡修善,不越 南部,便睹西方……青蓮上品,隨願往生,從見在身,盡未來際,常得 親近而供養也。」文末偈讚並如《佛祖統紀》所錄,故應指同一事而言。
然而《白氏長慶集》卷七一中,緊接著〈畫西方幀記〉之後,又有〈畫 彌勒上生幀記》一文,云:
南贍部洲唐國東都香山寺居士,太原人白樂天,年老病風,因身有苦,
遍念一切惡趣眾生,願同我身,離苦得樂。由是命繪事……若我老病苦 者,皆得如本願焉。
p. 211
本願云何:先是樂天……常日日焚香佛前,稽首發願,願當來世與一切 眾生,同彌勒上生,隨慈氏下降,生生劫劫,與慈氏俱永離生死流,終 成無上道。今因老病,重此證明,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願也。慈 氏在上,實聞此言。言訖作禮,自為此記。時開成五年三月日記。[60]
由文末所記年月,知與上述〈畫西方幀記〉同時作,故白居易晚年顯然 同時具有彌勒信仰與彌陀信仰,而非單純地由彌勒信仰轉變為彌陀信 仰。
本來釋迦牟尼佛為了隨順眾生的根器、機緣而開出種種不同的修行法 門,法無高下,契機者佳。大乘經中也說:「十方淨土,隨願往生。」
因此這兩處淨土,兩種法門,都是值得讚歎的。那麼為什麼又會產生所 謂的「彌勒淨土與彌陀淨土之爭」呢?嘗試歸納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是專修一法容易成就。《淨土十疑論》引《隨願往生經》云: 「佛 告普廣,閻浮提眾生心多濁亂,為此偏讚西方一佛淨土,使諸眾生專心 一境,即易得往生。若總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寬,則心散漫,三昧難成,
故不得往生。」[61]雖然這只是釋迦如來偏讚西方淨土的因素之一,但 是一樣也可以用來偏讚兜率淨土,因為專心一境易得往生的道理是不變 的。而為了專心一境起見,便不得不在兜率內院與西方淨土之間做一個 選擇了。
第二是受到宗派主義的影響。雖然淨土宗在唐代可能還沒有獨立宗派的 意識,但是在淨土諸師故意偏讚彌陀法門的情形下,就貶抑彌勒天宮為 低劣,不免帶有宗派主義的色彩。雖然「理窮聖教,於一法門或讚或毀,
皆是勸人道之方便,捨堅執之愚惑。」[62]但是在一讚一毀當中,已然 構成了法門之爭的特質了。
第三是凡夫心胸狹隘,容易著相的緣故,所以會互相詆毀。祖師大德對 於法門的或讚或毀,固然有其深義,但是凡小淺識之流不能體察其意,
便會生出許多爭端來。例如懷感在《釋淨土群疑論》中要大聲疾呼: 「志
求兜率者,勿毀西方行人;願生西方者,莫謗兜率之業。」[63]而距離 唐亡不及百年的孤山智圓法師也說: 「邇代淺識,不能加其功行,唯徒 互相排毀。好淨土者,或輕於知足,尊內院者,則毀彼西方。……世變 人澆,致偏讚成弊。」[64]可見這兩種法門之爭,由唐到宋,一直沒有 止息。
p. 212
儘管當時「彌勒淨土與彌陀淨土之爭」極為激烈,然而一些有識之士則 提出了折衷的說法。例如懷感提出的願生西方、兜率者,莫相毀謗,因 為二處並是佛經勸讚,各人隨願修行,皆可往生得益。如果互相非撥,
便成魔業,不但不能往生,反而會墮入惡道之中 [65]。此外,在民眾的 信仰形態上,則存在著彌勒信仰與彌陀信仰互相結合、相混淆的情況,
例如前面提到的,專念彌陀的高僧卻感得兜率來迎的傳說,還有白居易 同時發願往生兜率內院和西方淨土等等,都足以反映這種信仰混同的現 象。另外,有關淨土宗初祖廬山慧遠(334~416)的往生事蹟,在唐代 也有兩種不同的傳說,湯用彤指出,「唐代關於遠公神話甚多,但可分 二類:一為遠公上生兜率(見禪月大師詩),一為立社期生淨土。中唐 以前,彌勒似猶見奉行,故彌陀派著論嘗避之。但法照(777 後卒)之 後,兜率往生之思想已漸澌滅,故匡山結社共生西方之各種傳說,乃獨 見知於後世。」[66]後世只知道慧遠廬山蓮社的故事,很少知道有上生 兜率的說法,即是因為兜率往生思想日趨衰微,所以其說不傳。而在窺 基的《上生經疏》也有提到, 「且上聖上賢皆修此業(彌勒業)……,
《高僧傳》說,此方亦有彌天釋道安、廬山慧遠、慧持等。」[67]可見 在唐代慧遠上生和往生的兩種說法確實並存著,這一方面可能是雙方行 者借重慧遠來弘揚自己所修的法門,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慧遠同時兼具 了雙方重信仰;前者是彌勒淨土和彌陀淨土之爭,後者卻是彌勒信仰和 彌陀信仰的混合了。
總而言之,彌勒信仰和彌陀信仰是唐代最為流行的兩種淨土信仰,它們 之間除了互有消長,也有混合的現象。至於淨土宗諸師對於這兩處淨土 的優劣和往生難易之比較,一方面可以看成法相宗的反動,一方面也反 映出彌勒信仰的盛行。同時,諸師的優劣論展現在實際的弘化上,確實 使得許多修彌勒業者趨向於西方淨土的法門,可說是由彌勒信仰轉向彌 陀信仰的關鍵所在,也是彌勒信仰日漸式微的一個主要因素。
三、天台宗與彌勒信仰之間的互動
天台宗是由隋代智顗大師(523~597)所立,而以《妙法蓮華經》為其 根本經典。《妙法蓮華經》七卷,姚秦鳩摩羅什譯,又稱《法華經》。
此經的異譯本還有西晉竺法護譯的《正法華經》十卷,以及隋代闍那崛 多和達摩笈及共譯的《添品妙法蓮華經》八卷。
在李玉珉教授和黃敏枝教授的研究中[68],曾分別指出天台宗高僧對彌 勒信仰的弘傳與《法華經》
p. 213
的經文要義有關,並引述了《正法華經》為證。其實這三本異譯的《法 華經》在隋唐時雖然並傳,仍以什譯的《妙法蓮華經》流傳最廣,有關
《法華》的注疏也多以什譯為主。[69]
但是《法華經》並不是全然只講兜率上生的,天台宗的祖師也有往生西 方的說法,因此先看過反面的記載,才能對天台宗與彌勒信仰之間的關 係有較為客觀的認識。
首先請看《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一段經文: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 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 貪欲所惱,亦復不為瞋恚、愚癡所惱,亦復不為憍慢、嫉妒諸垢所惱,
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淨。以是清淨眼根,見七百萬 二千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如來。[70]
此經文明證:聽聞《法華經》並能「如說修行」的話,也可以往生阿彌 陀佛的極樂國土。
其次,在《弘贊清華傳》和《法華傳記》中也有頗多僧俗因為誦持、書 寫《法華經》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記錄。例如前書載有沙門釋慧進、
釋跋澄、白衣王淹、史呵誓 [71]等皆得生安養;後者亦有講《法華》的 僧道昂,諷誦轉讀的釋智通、釋僧衍、寡女楊氏、尼妙空、并州清信女 [72]等皆願生西方。
其次,試看天台宗祖師大德的有關記載。
三祖慧思(515~577)誦持《法華》等經三十餘卷,數年之間便滿千遍,
又曾因夢見彌勒、彌陀說法而開悟,故造二像並同供養,[73]則慧思應 兼俱有彌勒信仰與彌陀信仰。
四祖智顗,根據灌頂(561~627)所撰《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之言:
p. 214
(臨終)右脇西向而臥,專稱彌陀、般若、觀音。……唱二部經為最後 聞思,聽《法華》竟……,聽《無量壽》竟,讚曰:「四十八願莊嚴淨 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能改悔者尚復往生,況戒慧熏修。
行道力故,實不唐捐,梵音聲相,實不誑人。」……「吾諸師友侍從觀 音,皆來迎我。」[74]
灌頂是智顗的親從弟子,他在智顗現疾時,「瞻侍曉夕,艱劬盡心。爰 及滅度,親承遺旨。」[75]所以他為其師撰寫的傳記自屬可信。智顗既 然在臨命終時,稱念的是彌陀、觀音,聽聞的是《法華經》、《無量壽 經》,來迎的又是安養國的補處大士觀音菩薩,那麼智顗的願生西方,
應該是沒有疑問。此外,巴黎所藏敦煌寫本伯三一八三號首題「天台智 者大師發願文」其文云:
弟子某甲,今日以此讀經、念佛種種功德,迴施四恩三有、法界眾生,
迴向無上菩提、真如法界。願共法界諸眾生等,臨命終時,七日已前預 知時至,心不顛倒、心不錯亂、心不失念,身心快樂如入禪定,遇善知 識教稱十念,聖眾現前,乘佛願力,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土。到彼國已,
獲六神通,遊歷十方,奉事諸佛,常聞大乘無上微妙正法,修行普賢無 量行願,福慧資糧悉得圓滿,速證菩提。法界怨親,同斯願海。摩訶般 若波羅密。
其發願內容,也是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土。而專學天台教觀的宋代居士 晁說之在他的〈淨土略因〉中也說: 「然《法華》於〈藥王品〉,示安 樂世界生蓮華中;其在〈棟賢品〉,則示兜率天生彌勒所。吾智者捨普 賢之行而專意藥王之證,其後有慈恩法師復捨乎藥王而專意普賢。」[76]
五祖灌頂, 「以貞觀六年八月七日終於國清寺房……(臨終)忽自起合 掌,如有所敬,發口三稱『阿彌陀佛』,……色貌歡愉,奄然而逝」[77]
臨終念了三聲阿彌陀佛才歡愉而逝。
九祖湛然(711~782)在「彼所著〈授菩薩戒儀廣願章〉中記載:『願 以此功德共法界眾生,同生極樂世界彌陀佛前,聽聞正法,悟無生忍,
具大神通,遊歷十方。』」[78]
p. 215
在唐代,彌勒與彌陀信仰的消長已有日漸分明的現象,然而歷來受持《法 華》者,無論僧俗,或天台祖師,都與彌陀信仰有著很深的淵源;則天 台宗對彌勒信仰的弘揚顯然是不及法相宗那麼的盡全力來鼓吹。然天台 宗和彌勒信仰之間仍然有著相當密切的關聯。
在《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中有說誦持《法華》的功德利益 云: 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
不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 所共圍繞,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而於中生,有如是等功德利益。[79]
基於受持讀誦《法華經》能夠得生彌勒菩薩兜率內院的理念,史傳中也 多有誦持《法華》而志求上生的記載。例如《續高僧傳》中有講《法華 經》百餘遍的釋僧鳳,在他的遺疏文末偈云: 「我奉能仁教,歸依彌勒 前,願闡摩訶衍,成就那羅延。」[80]在《弘讚法華傳》中有釋僧明,
誦持《法華》常聞空中彈指及稱「善哉」聲,並於山頂造彌勒天宮一所 并彌勒像,臨終在彌勒宮前焚身供養。又有誦持《法華》 「略計十年,
將餘萬遍」的釋法誠,貞觀十四年(640)有疾,自知將謝, 願生兜率。
[81]在《法華傳記》之中,尤多靈異傳說。晉時釋僧生,誦經輒有虎蹲 其前,誦竟乃去;臨終生兜率,語弟子云:「若燒身處生青色華以為驗。」
弟子依遺命為燒其人,實如所言。秦姚興文皇帝自筆造經,兼救亡親,
才得兩卷,萬亡親於光中歡喜說偈云: 「善哉聖王,自手造經,乘此功 德,生忉利天。供養之日,當生第四,奉事彌勒,聞法悟解。」又有信 士嚴恭在揚州起精舍,專寫《法華經》,歿時鄰人夢其往生內院 [82]。
另一類傳說是以書寫、誦持《法華》力而得生內院,彌勒菩薩(或天人)
即告曰:「汝可還下人間宣告此事,接引四部弟子令得聞之,暫持妙法 得銷諸罪。」[83]甚至於還有未讀《法華》則不能上生內院奉事彌勒的 說法:
p. 216
釋慧緣……心欣生兜率,以所修行業發願迴向彼業,志求奉見彌勒。十 二年中更無休息,夢一人童子來告緣:「汝行業欣兜率,雖生彼天,不 可奉仕彌勒大士。何以故?未讀《法華》故。若人受持十善,雖生彼天 處,不受持《妙法華經》者,唯在外天,不事補處。著欲因緣,還墮三 途。」……夢覺流淚,悔謝前心,更從師友受經,晝夜轉讀更三年。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