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低迴避傾向嬰兒的挫折反應之比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低迴避傾向嬰兒的挫折反應之比較"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DOl: 1O.6251IBEP.20日 1028

高低迴避傾向嬰兒的挫折反應之比較*

黃世主爭

李麗雯

國立中正大學 心理學系 4'研究Jt

58

~月( 6 至 12 個 J J)嬰兒與母親參與,分別出陌生人與母親經貿驗程序引發嬰兒挫 折純驗,重 filII 測最嬰兒生理反應與負向行為,以瞭解高低迦避傾向嬰兒之 IXIf.堅定與 c 拈來顯 /J' • 嬰兒在Wi斤階段之哭)\I:1'i為顯著尚於餅乾餵食階段。分析,心跳速率變化lil:WJ發現迦l避傾向與句: !Ill對象!HI 之顯抖,交 wv肘,面對陌生人情境時,自迴避傾向嬰兒,心跳速中變化 FI1:顯』哥大於1底迦 避傾向嬰兒,面對 fHJJ'I"r!i境時高低迴避傾向嬰兒間則無 ;1月異。結果亦發現迴避傾向與資驗階段 liIl之顯著交丘作用,除折階段巾,高迴避傾向嬰兒心跳速率變化益顯街大於低迴避傾向嬰兄, 餅乾飯食階段 'Pi叮f(!;迴避傾向嬰兒間則無差異。 I高迴避傾向嬰兒於的jll陌生人悄境以反於W折 階段巾之心跳速率變化是均顯著大於低迴避傾向嬰兒之研究發現-f ill}l快暸解,';~f.民迦避氣質傾向 嬰兒於tI月折反應之是異,並對高迴避傾向嬰兒之教養只參考ft'Hi呵。 關鍵詞:心跳連率、挫折、氣質 嬰兒第-次面對新奇事物所產生趨近或退縮害怕的反應傾向經常是父母以及發展心理學研究 者在瞭解嬰兒行為反應之重要指標。研究指出,嬰幼兒的行為反應傾向於幼年早期即可觀察到個

別差異,並且於成長過程中隨因應社會環境之經驗而調整(

H

ilI

-Soderlund

&

Braungart-Rieker

,

2008;

Rothba此,

1986)

,故探討社會刺激對具不同反應傾向嬰兒之影響,有助於暸解嬰幼兒,心理發展的特

性。 Kagan

(

1989) 研究指出,大約有的 %-20% 的北美健康的孩于在-至兩歲時面對不熟悉的人、

事和物品等情境時具有迴避的傾向,經過長期追蹤研究發現,這類型孩子在自主神經功能、情感、 反應與生理特性上有特定的反應形式。面對不熟悉的刺激表現出趨近反應的嬰兒常露出微笑的反

應,相對地,迴避型嬰兒面對新奇事件時則有心跳加速與瞳孔擴張等反應(

Kagan

,

Snidman

,

&

Arcus

,

1992

)。此外,以大腦功能造影(削 RI)技術追蹤幼年被歸類為迴避型的嬰兒,至成年期於完成新

奇認知作業時,亦發現他們在杏仁核、前額葉以及扣帶回的活化興奮程度明顯不同於控制組

(

Schwa巾,

Wright

,

Shin

,

Kagan

,

&

Rauch

,

2003 )

,顯示幼年期至成年期之迴避傾向反應可能具有穩

定性。

個體面對挫折情境時,若啟動大腦邊緣系統如杏仁核、 F視丘以及中腦等結構調節機制,則

可能產生攻擊和防衛等行為( Rothba肘, De叮be叮,

&

Posner

,

1994)

,研究發現多數的嬰兒在面臨被

限制行動或、違反他們預期結果的事件時可能出現負向情緒反應,如生氣或哭泣反應

(2)

( Braungart-Rieker

&

Stifter

,

1996) 。當面臨挫折的次數愈多,嬰兒的負向情緒反應也愈高(

Stenberg

,

Campos

, &

Emde

,

1983 )

0 Stifter 與 Jain

(

1996) 之追蹤研究發現,母親對於其五至十個月嬰兒面對 挫折情境的反應與面對新奇環境的反應之評量問具:iT細閱。早期嬰兒面對新奇事物的迴避傾向可 能預測其面對挫折情境的反應,於陌生情境中表現出低迴避傾向之嬰兒在挫折情境中的反應可能 和高迴避傾向嬰兒有所不同,前者可能較專注於環境的變化而有心跳降低的反應,而後者於挫折 情境中則較可能提升,心跳以準備因應環境的變化。 母親是零至-歲嬰兒主要提供溫暖、安撫以及社會經驗的照顧者,母親對嬰兒的照顧在這­ 年當中逐漸形成 4個穩定的互動形式。當母親行為與嬰兒預期不符而引發嬰兒之挫折,嬰兒可能 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 o 黃世F爭與高淑凌 (2011 )探討六至十二個月嬰兒面對母親或陌生人引發挫 折之反應發現,相較於陌生人,若挫折是由母親引發的情況下,嬰兒在挫折情境中表現出較多哭 泣和心跳加快的反應,此結果顯示嬰兒對於母親的照顧可能形成特定的預期,故而引發嬰兒較為 強烈的挫折反應。一般說來,對於新事物出現退縮迴避的孩于通常有很小的時候就展現這些特質 而被母親所覺察,母親對嬰兒迴避反應之回應,對嬰兒產生調節的效應,例如在面對新奇環境時, 他們的退縮或迴避反應可能吸引母親表現溫暖與安撫舉動,交如母親的陪伴對他們而言可能具有 安撫調節的效果,因此推測具高迴避傾向之嬰兒面對母親和陌生人引發的挫折情境時的行為與生 理反應,可能和低迴避傾向的嬰兒有所差異。本研究以母親與陌魚人引發挫折的實驗情境,測量 高低迴避傾向嬰見於引發挫折情境中之哭泣行為與心跳速率反應,以探討不同迴避傾向嬰兒對母 親與陌生人引發挫折之反應的差異。 一、嬰兒之迴避暢向 嬰見對於陌生人、事、物的反應,例如面對陌生人時,嬰兒通常出現混合著害怕與好奇的陌 生焦慮反應 (Sroufe,

1977)

,不但代表他們具備分辨這些刺激的差異性,且是早期認知、情緒和社

會發展的重要指標(

Ricard

&

Decarie

,

1993)

0 不同迴避傾向的嬰見面對陌生人靠近的反應有顯著

不同,而且在年幼時就口J以觀察到不同迴避傾向的嬰見之位理反應差異。項以五至1<個月嬰

見為對象的研究中,以陌生人從遠處呼喚嬰見的姓名並慢慢靠近,最後停在嬰兒面前並抱起嬰兒

的程序,依據嬰兒面對陌生人靠近時的行為反應區分出警覺組與微笑放鬆兩組嬰見。結果發現相

較於微笑放鬆組,警覺組嬰見面對陌生人靠近時呈現出心跳加速的現象,但是當母親也以相同的 程序靠近時,這群嬰見並無心跳加速的反應出現。而且,嬰兒若在陌生人情境中,則表現出愈多

的警覺或迴避反應,當陌生人主動靠近或時,可能會產生較多負向情緒反應(Waters,

Matas

,

&

Sroufe

,

1975) 。 有關嬰見氣質文獻中指出,嬰見面對陌生情境的趨避反應傾向是相當穩定的個別差異之一

(Degnan

&

F凹, 2007) 。例如在遇到不熟悉的成人、同伴或物體時,有的嬰見非常警覺,盯著陌 生人,甚至退縮回到母親身邊,幾乎不會主動接近陌笠人;而有的嬰兒則沒有警覺退縮的表現, 繼續遁戲,甚至主動接近陌生人,環境的熟悉與否好像對他們沒有區別。觀察雙生子於實驗室和 在家的反應發現,迴避傾向的遺傳率在 0.5 和 0.6 之間,顯示迴避傾向具有生物性的遺傳( Robinωt

Kagan

,

Reznick

, &

Corley

,

1992)

當嬰兒面對不熟悉的人、事、物時,其交感神經系統會因外在訊息的刺激而活化,釋放正腎 上腺素,使其心跳速率加快,當外在壓力持續造成威脅,嬰兒的心跳速率隨之而提高,並且影響

嬰見的行為表現 (Kagan,

1989; Coli

,

Kagan

, &

Reznick

,

1984) 。研究發現迴避傾向較高之嬰兒在實

驗室觀看不熟悉圖片、聆聽不熟悉語言或聲音刺激時,呈現較高的心跳速率 (Kagan,

1989 )

0Kagan 、

Reznick 、 Snidman 、 Gibbons 與 Johnson

( 1988

)發現高迴避傾向嬰幼兒在面對陌純情境時,行為

與心跳速率的反應具有穗定一致的傾向。長期追蹤研究指出,相較於低迴避組,這群於 21 個月時

呈現高迴避傾向的嬰兒在 31 個月、 4 歲、 5.5 歲和 7.5 歲時完成-系列認知作業後的心跳速率較高

(3)

核、前額葉以及扣帶回的活化興奮程度明顯不同於控制組,顯示迴避傾向具生理基礎(

Schwartz et

a

I.,

2003) 。

二、聾兒的挫折反應

研究指出,嬰見早期就能對簡單的動作與之後發生的結果兩者形成五具性制約的連結反應, 當情境失去掌控,尤其是預期產生愉悅的結果沒有發生時,嬰兒可能出現負向的行為,如生氣煩

躁表情或哭泣反應 (Alessandri , Sulliv訓,

&

Lewis

,

1990; Hill

,

Borovs旬,

&

Rovee-Colli釘, 1988) 。發 生與預期結果不符的情形包括,在手中的玩具突然被取走 (Stifter

&

Grant

,

1993)

,放入口中的食 物被取出(

Stenberg et a

I.,

1983 )

.或心愛的玩具被放在透明的盒于中,嬰見只能看到而無法實際觸 摸到(

Diamond

,

Churchland

,

Cruess

,

&

Kirkham

,

1999) 。這些情境的共同特性是均包含嬰兒原來預

期的愉悅被打斷,因而表現出負向的挫折反應 o 嬰兒的受挫反應包括生理反應(例如:心跳速率 變化)、負向臉部表情(生氣表情)與聲調、以及行為(例如,於挫折情境中的哭泣反應) ,這些

反應具備反映挫折強度以及抗議或求援的意涵 (Buss

&

Goldsmith

,

1998;

Calki肘,

Dedmon

,

Gill

,

Lomax

,

&

Johnson

,

2002; Stenberg et a

I.,

1983; Vaughn

,

Kopp

,

&

Kr

akow

,

1984) 。

嬰兒在出生後,心跳速率有隨年齡遞滅的現象(Iza叫 et

a

I.,

1991 )

0 Fracas鈞、 Porges 、 Lamb 與

Rosenberg ( 1994

)研究 5 、 7 、 10 、 13 個月的嬰見,心跳速率,結果也發現心跳速率隨年齡逐漸降低,

直到 10 個月以後,嬰見心跳速率降低的情形始漸緩和。心跳速率之變化是探討嬰見面對壓力情境

或挑戰時常採用的生理指標 (Calkins

et

瓜,

2002; Ruff

&

Rothb酬,

1996; Waters et a

I.,

1975) 。嬰兒的

心跳速率在面對壓力情境或引發負向情緒時顯著增加(

Fracasso et a

I.,

1994)

,九個月至一歲半嬰見 當面對陌牛-人靠近的實驗程序時,他們在哭泣前便出現心跳速率加快的反應(

Vaughn et a

I.,

1984) 。 Waters 等人的研究中,透過由陌生人於遠處呼喚嬰兒姓名並逐漸靠近嬰兒實驗程序發現,當嬰兒 專注於遠處的陌生人時,他們的心跳速率有下降的趨勢;當陌生人逐漸靠近,嬰兒出現警覺與迴 避陌生人的反應時,此時嬰見的心跳速率呈現升高的趨勢,故嬰見心跳速率之變化可能反映其當 卡的情緒狀態(

Waters et a

I.,

1975

)。

違反預期的負向反應通常也伴隨自主神經系統的改變。 Lewis 、 Hitchcock 與 Sullivan

(2004)

等人以「強化」與「削弱」的實驗程序探討嬰見在遭遇挫折時的行為與心跳速率反應。在實驗的 強化階段,實驗組的嬰見可以拉扯手腕上的繩子來控制愉悅刺激的出現與否,藉此建立對「拉繩. 刺激出現」的預期。控制組中腕繩的拉扯則與刺激出現與否無關。進入削弱階段後,實驗組與控 制組的嬰兒不論是否拉扯腕繩,刺激都不再出現。結果發現,實驗組嬰兒在削弱階段拉扯腕繩的

頻率都急速提升,而且拉扯腕繩的頻率較高之嬰兒也表現出較多的生氣表情(Alessand討 etal., 1990;

Sullivan

&

Lewis

,

2003) 。在削弱階段,嬰見的心跳速率與負向情緒皆出現增加的現象,但是於強

化階段則無此現象發生(

Lewis et a

I.,

2004

)。另- -項研究中發現即使是年幼嬰見,對於原本已建立

預期的事件消失不再出現時,他們不但表現出生氣表情,同時也伴隨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的變化

( Sullivan

&

Lewis

,

2003

)。

哭泣是嬰見生氣與煩躁時常見的行為表現,故許多研究測鞏哭泣行為作為嬰見受挫的苦惱程 度指標。 Braungart-Rieker 與 Stifter

( 1996

)探討 5 個月嬰見面對母親限制手臂活動的挫折反應, 以及 10 個月時母親移開玩具的負向情緒反應的追蹤研究,發現嬰兒面對挫折時哭泣量隨年齡增 加,嬰見在 10 個月時遇挫的哭泣強度高於 5 個月時。 Stifter 與 Grant

( 1993

)的研究亦發現,當母 親將嬰兒正在操弄的玩具移到嬰兒視線範圍內但無法觸及之處,嬰兒出現哭泣頻率與生氣面部表 情多寡之間呈現高度正相闕,顯示嬰見受挫折時的哭泣行為與其生氣反應具關連性。 Stifter 與 Grant

( 1993

)的實驗程序中, 10 個月的嬰兒在實驗室與母親玩玩具,之後母親把玩 具移到嬰見看得到卻拿不到的地方 '2 分鐘之後再把玩具還給嬰兒,結果發現,如果嬰兒在玩玩具 時表現越多快樂與對玩具的興趣,當嬰兒手中的玩具被移走時,他們表現出憤怒的表情多於苦惱; 即使玩具已經還回時,嬰兒的憤怒表情的頻率仍比開始時多。這些結果顯示嬰兒在挫折情境中所 表現出的負向反應會持續一段時間,負向情緒在移除對目標行為的阻礙後仍可能還未消失。

(4)

Crossman 、 Sullivan 、因此h∞ck 與 Lewis (2009) 則探討重複挫折所帶來的影響,當四個月的嬰兒 在連續兩天「拉繩﹒刺激出現」的挫折實驗中,若在第一天的實驗中建立預期,則嬰兒在第二天的 削弱階段時出現較多的生氣表情。故當事件違反預期發生於嬰兒建立對事件的預期之後,負向情 緒就更明顯地表現出來,而且重複的違反預期經驗可能增加其負向情緒的表現。 嬰兒面對違反預期或失去控制的事件時,他們的生理和情緒的反應、亦可能具有個別差異, Calkins 等人 (2002 )依據嬰兒在挫折情境下出現煩躁和哭泣的延右時間、強度和持續時間作為嬰 見受挫苦惱程度的分類指標,區分出易受挫和不易受挫兩組嬰見,結果發現六個月的嬰見若在挫 折情境中出現較多煩躁情緒,在後續所進行注意力作業以及休息時的基準心跳速率,則皆高於控 制組嬰見。這些嬰兒的父母也觀察到孩子出現較多好動、注意力不足以及對新奇事物較為退縮等 傾向,故年幼嬰見對挫折的反應可能與他們的氣質傾向相關。

三、母親與陌生人引噩噩兒之挫折反應

嬰見對於挫折事件產生負面情緒,其中生氣是主要的情緒反應(Lewis

& Ramsay

,

2005) 。一

般來說,當嬰見的負向情緒能被母親瞭解與回應,或是得到母親的協助或安撫,不但使嬰見的情

緒較為平復,而且嬰見達成目標的機會也可能在母親的協助下而增加(

Izard

,

Hembree

,

& Huebner

,

1987)

0

von Salisch (200 I

)指出母親是嬰兒在受挫、沮喪時協助其進行情緒調節最重要的角色,

故對調節嬰見的受挫經驗有重要的影響( Calki肘, 2002; Ko悍, 1989) 。然而,母親卻也常是引發嬰

兒挫折反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面臨可能的危險時,母親通常以約束嬰見手腳、移除嬰

見放入口中的危險物等方式直接的中斷嬰見當下的行為,母親所施予的這些限制或中止嬰見探索

目標的行為均可能引發嬰兒的挫折。

Stenberg 、 Campos 與 Emde( 1983) 的研究以受試者內設計,由母親和陌生人擔任挫折引發者, 輪流取走 7 個月的嬰兒口中的餅乾引發其挫折。他們的研究結果指出 7 個月大的嬰兒在挫折情境 下表現出生氣的表情,而重複挫折提高了嬰見生氣的程度。然而, Stenberg 等人的實驗無法清楚區 分母親與陌生人對嬰見挫折反應的影響,其主要的原因是採取陌生人和母親輪流引發挫折的賞,驗 程序,可能造成嬰見的每一次挫折的反應皆混淆之前母親或(與)陌生人引發的挫折反應。另一 方面則因為僅採 7 個月年齡組,嬰兒的生氣表情較不明確,且對陌生人的害怕或生氣等負向情緒 的反應亦較不明顯,故測量嬰見的生氣表情可能不足以探討母親與陌生人所引發之嬰見挫折反應 間的差異。 黃世F爭與高淑凌 (2011 )的實驗程序區隔開母親和陌生人引發的挫折情境,並分別以連續取 走餅乾作為引發挫折的事件,探討 6 、 9 和 12 個月嬰兒在挫折情境下的行為和心跳速率改變的反 應差異。結果發現六個月至一歲之嬰見面對母親或陌生人引發之挫折其反應已有顯著差異,其中 嬰見在面對母親的挫折情境下有較高的心跳速率變化。本研究擬進一步釐清嬰見之迴避傾向與挫 折引發者間之交互作用。 4般而言,母親引發之挫折通常使嬰兒產生較大的負向情緒與生理反應, 但是若考量嬰見的迴避傾向,對高迴避傾向嬰見而言,相較於母親引發之挫折,面對陌生人或新 奇情境則可能使他們產生較高的生理反應與逃避退縮之行為,相反的,低迴避傾向嬰兒面對陌生 人或新奇事物通常有較多趨近好奇的行為,面對違反預期事物的反應可能和高迴避傾向之嬰見有 明顯不同。 本研究為探討不同迴避傾向的六至十二個月嬰兒在面對由母親或陌生人引發挫折時的反應差 異。實驗中採用母親或陌生女性成人取出嬰見口中的食物為引發挫折之程序。對嬰見而言,取出 嬰見口中的食物是經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被取走口中的食物可能引起輕度的挫折

( Stenberg et a

I.,

1983) 。實驗程序中,先將食物放入嬰兒口中(餅乾餵食階段) ,然後取走嬰兒口 中餅乾引發挫折(挫折階段) ,並記錄過程中嬰見的心跳速率以及哭泣行為反應。本研究採用餅乾 餵食階段及挫折階段分別與基準階段之心跳速率相減所得之差值為心跳速率變化量,主要假設如

下:

(5)

嬰兒在挫折階段的,心跳速率變化量以及哭泣行為高於餅乾餵食階段之,心跳速率變化量及哭泣 行為。本假設欲檢驗本研究之實驗設計是否真正引發挫折反應,因此是具有方向性的假設。 高低迴避傾向的兩組嬰見,在餅乾餵食階段與挫折階段的心跳速率變化量與哭泣行為有顯著 差異。 高低迴避傾向的兩組嬰見,在面對母親與間生人引發的餅乾餌食階段與挫折階段間,其心跳 速率變化量以及哭泣行為有顯著交互作用。

方法

一、研究對車 迴避傾向分數範團

M

(SD)

3.10-5.50

3.67

(.67)

3.11

-4

.55

3.53

(.47)

2.40-3.09

2.73

( .25 )

2.55-2.91

2.72

(.16)

1.36-2.36

1.

91

(.3

7)

1

.5

5-2.36

2.09

(.33)

8

8

8

12

11

11

人數

男 女 男 女 女 性別 男

高迴迪、中等與恆迴避三組嬰兒人數、年齡和迴避傾向分數平均值、標準差與迴避

傾向分數之範團 嬰兒年齡週數範圍

M

(SD)

26 - 52

42.65

(10.71)

25 - 54

40.84

(1

1.3

7)

23 - 54

38.18

(10.46)

25 - 51

35.98

(9.00)

24 - 51

37.47

(10.06)

25 - 52

38.46

(1

1.27)

中等 高迴避 低迴避 研究對象來自台灣雲林與嘉義地區之六至十二個月嬰兒及其母親,實驗者於區域教學醫院小 見科鬥診收集有意願參與研究家庭之資料,電訪邀請至實驗室進行實驗、觀察與問卷填寫。實驗 中共邀請 79 位嬰兒及其母親參加,完成實驗之嬰見與母親共58 對,其中男嬰組有 34 對,女嬰組 24 對。所有嬰兒均為足月出生(娃振週數在37 至 40 週之間) ,且無生產合併症之正常嬰見。 本研究依據 58 位嬰兒其迴避傾向分數由高至低分為高過避、中等與低迴避三組(見表1

)

.三 組嬰見的迴避傾向分數達顯著差異 •

F

(2 .

55)

=

73.64'

MSE= .17' P

<

.001'

SchetTe 事後比較 三組嬰見的迴避傾向,高迴避傾向分數顯著高於中等組和低迴避傾向,中等組之分數亦顯著高於 低迴避傾向。研究中比較高低迴避傾向兩組嬰見受試者之反應差異,高迴避傾向之迴避傾向平均 數為 3.61 (SD=.59)' 平均年齡為4 1.94 週(年齡範團由26 週至 54 週 •

SD=

10.75)' 低迴避傾 向之迴避傾向平均數為1.99(SD= .36)' 平均年齡為 38 週(年齡範團由 24 週至 52 週 'SD= 10.25)。 高、低迴避傾向組嬰兒在年齡分佈上無顯著差異,

F ( 1 • 36)

=

1.3

43 •

MSE

=

110.249 '

P

= .254 。 分析未完成實驗嬰見的過避分數,其平均分數為 3.204

(SD=

.71)' 其中 9 位的迴避分數等於或大 於 3.1 .屬本實驗之高迴避組,另9 位的迴避分數2.67 ~年~ 3.09 間屬中迴避組. 3 位的迴避分數介於 2.22 至 2.36 間,囑本實驗之低迴避組。 參與本研究之母親平均年齡為31 .42 歲(年齡範圍由24 歲至 38 歲 • SD=3.13) 。父母親的學 經歷背景部分,母親的最高學歷在研究所以上有l 位,大專學歷有23 位,高中職有 14 位。母親 的職業為家庭主婦有15 位,職業婦y:.有 23 位。父親的最高學歷為大專有24 位,研究所以上學歷 有 5 仗,高中職學歷有7 位,圈中學歷有2 位。 表 1

(6)

二、測量工具

(一)嬰見迴避續向測量 本研究嬰見迴避傾向測量採用台大醫院見童心理衛生中心發展研究小組於 19叭 ~1985 年間修 訂自 Carey 與 McDevitt

( 1978

)所設計之「嬰見氣質評估問卷 J' 問卷內容包含活動量、規律性、 適應性、趨避性、反應強度、情緒本質、容易轉移注意力、堅持度與反應聞等九個向度,共 95 題。 本研究以趨避性分量表之得分為嬰見的迴避傾向指標。趨避性分量表有 II 題,題目內容包含孩子 見到一個陌生人、到一個新的地方、吃一種從來沒有吃過的食物、或者必須採用新的方法處理事 情時採取迴避反應的傾向。母親填寫問卷時需回想平日孩子在題目描述下的表現,由 l 分(從不) -6 分(總是)圈出最適合的數字,迴避傾向之各題項分數加總後除以母親於此分量表回答的題數 為代表嬰兒迴避傾向的分數,分數愈高代表嬰兒第 4次面對新的人、事、物、情況或環境時,表 現較多迴避反應,分數愈低則代表孩子面對新的事物採取較多接納反應。本測驗趨避性分量表之 重測信度為 .86

(Hsu

,

Soong

,

Stigl缸"

Hong

,

&

Li

ang

,

1981) 。本研究趨避性分量表分數於一弋個月的

重測信度為 .79 。

(二)心跳速率

本研究使用 Datex﹒Ohmeda

S/5TM Compact Critical Care

Monitor 測量心跳速率,嬰見於胸前貼

上 ECG 貼片由導線連接至儀器,每五秒鐘取得一次心跳速率數值,並轉錄為電腦數據檔。

(三)哭泣反應

本研究參考 Calkins 與 Johnson

( 1998

)、 Stifter 與 Grant

( 1993

)、蔡旻綺 (2006 )、及黃世淨與

高淑凌 (2011 )之研究,記錄嬰見在實驗過程中哭泣頻率作為負向情緒反應指標。嬰兒哭泣之面 部表情定義為嬰見臉部同時出現嘴唇向兩側延伸、眉毛下降、上唇揚起、嘴巴張開以及眼睛縮小 等五項面都表情元素(

Dinehart et a

I.,

2005

)。本研究「哭泣」之計分以每卡秒為﹒計分單位,在計 分單位內,嬰見表現出上述哭泣的面部表情,同時哭出聲音持續達兩秒以上則計一分。信度的檢 測,係使用本研究 20% 的樣本數,隨機抽取十二位嬰兒。每位嬰兒的錄影帶分別由兩位評分者評 分。兩位評分者分開獨立評分後,計算哭泣頻率的評分者間相關係數,哭泣頻率的相關係數為 .99 。

三、實屬程序

嬰兒與母親受邀至實驗室,由實驗者詳細說明實驗流程並取得母親同意後,請母親填寫嬰見 氣質評估問卷與家庭基本資料表,內容包含父母親的職業、教育程度、嬰見出生日期、出生體重 與母親懷孕週數、任振合併症以及目前嬰兒接受托育的情況等。母親完成問卷之後,實驗者在嬰 見胸前貼上 ECG 貼片以蒐集{"跳資料,然後開始進行實驗程序。 參與研究的嬰見均需接受兩部分相同的實驗步驟(面對母親以及 4位陌牛.灰性實驗者)。嬰見 面對母親或面對陌生人的實驗程序先後順序採交互平衡設計 c 在面對母親的程序中,嬰兒坐在面 對母親的餐椅上,母親坐在距離嬰見正前方 40 公分的椅子上,陌生人則坐在母親右後方的實驗室 角落。在面對陌生人的程序時,母親與陌生人的座位互換。 嬰兒面對母親及陌生人的實驗步驟完全相同,均包含基準階段、餅乾餵食階段以及挫折階段。 在基準階段,嬰見面前擺放數個適齡玩具,供嬰兒自由玩耍而無特定指導語共三分鐘。三分鐘結 束時,由面對嬰見的成人將玩具放到地上,接著進行餅乾餵食階段。餅乾鰻食階段由面對嬰見的 成人依序餵食嬰兒三次餅乾'餵食時將餅乾直接放入嬰兒口中,待嬰兒吃完再餵食下一塊,餵完 T三次餅乾便完成此階段。接著進入挫折階段,由面對嬰見的成人依序將餅乾放入嬰兒口中,然後 緩慢但堅定地將餅乾自嬰見口中取出,丟入垃圾桶,等待卡秒後再鰻食-l'" -塊,餵完三次餅乾便 完成挫折階段。然後由母親將嬰見帶到另一間休息室進行五分鍾的休息時段,再回來進行面對另 一個成人的實驗程序。

(7)

面對成人的兩個部分實驗均完成後,最後進行恢種階段,此階段為嬰見坐在面對母親的餐椅 上,面前擺放數個適齡玩具,母親坐在距離嬰見正前方40 公分的椅子上,陌生人仍坐在母親右後 方實驗室角落椅子 t· 共計 3 分鐘。恢復階段結束便完成所有實驗程序。除恢復階段外,整個實 驗階段中母親與陌生人均保持中性表情且不發出任何聲音。 整個實驗過程以四部攝影機拍攝,其中兩部攝影機分別拍攝嬰見及面對嬰見的成人上半身動 作及面部表情,另外兩部攝影機則拍攝不同角度的實驗室全景。事後研究者依據拍攝的影片,記 錄嬰見在各階段所表現的負向情緒與行為反應次數,並換算成每分鐘該行為發佳的頻率。

結果

本研究依嬰見迴避傾向分為高、中與低迴避組,各組嬰見在面對母親、面對陌在人之基準階 段以及恢復階段之心跳速率和哭泣頻率之平均值與標準差分別見表2 及表 3 。 表 2 萬、中與低迴避傾向聾兒在面對母親、面對間生人之各階段之心跳遠率平均值與標

準差

高迴避 中等 低迴避 面對母親 面對陌生人 面對母親 面對陌生人 面對母親 面對陌生人 品f

SD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基準階段 137.79

1

1.1

0

135.的 1 1.1 2

14

1.

05

9.60 142.55 17.76 140.11

14.44

139.53

15

.4

6

餅 乾餵食階段

d

、、9.5、6 10.98 且可Aυ0.60 13、、值49

43

、、弓I

11.J

、、 9

43

、、 08 10

43

、、 5、d、、

d

、、值43、、

140

.4

0

13.31

挫折階段 14 1.的 12.51

142.72 14.74 144.28

9.26 143.22 1

1.1

0 142.68 15.18

138.77

14.20

恢復階段 140.11 11 的

145.75 15

.4

8

139.63 13.66

表 3 萬、中與怔迴避傾向聾兒在面對母親、面對陌生人之各階段之哭泣反應平均值與標

準差

高迴避 中等 低迴避 面對母親 面對陌生人 面對母親 面對陌生人 面對母親 面對陌生人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基準階段

0.07

0.18

0.14

0.61

0.00

0.00

0.03

0.15

0.04

0.15

0.00

0.00

餅乾餵食階段

0.34

1.1

0

0.54

1.

63

0.00

0.00

0.00

0.00

0.04

0.18

0.00

0.00

挫折階段

0.92

2.29

1.

21

2.37

1.06

2.02

0.62

1.5

2

0

.4

2

1.5

9

0.08

0.35

恢復階段

0.18

0.50

0.52

0.81

0.28

0.84

一、單見年齡與迴避傾向在基準和噸種階段之心跳遠率和哭泣行為之相關保毆 本研究在基準階段與恢復階段採取心跳速率作為指標。本研究各主要變項於基準階段和恢復 階段間之相關係數見表 4· 其中面對母親之基準階段 (r

=

-.56 ' p

<

.05

)與面對陌生人之基準階段

(r

=-兒 •

p

<

.05) 之心跳速率隨年齡 F降。嬰見面對母親的基準階段心跳速率與面對母親的恢復

(8)

階段,心跳速率 (r

=

.83 .

p

< .0 I

)以及與面對陌生人的基準階段心跳速率 (r

=

.82 '

p

< .01

)均呈 顯著正相關。嬰兒面對母親的恢復階段心跳速率與面對陌生人的基準階段,心跳速率呈顯著正相關

(r

= 泣 'P

<

.01)' 嬰兒面對母親的基準階段,心跳速率與面對母親的恢復階段哭泣頻率呈顯著正 相關 (

r

=

.35 ' P < .05)

,顯示嬰兒面對母親的基準階段,心跳速率愈高,其面對母親恢復階段的哭 泣頻率愈高。嬰兒面對母親的基準階段哭泣頻率與面對母親的恢復階段哭泣頻率呈顯著正相關(r =

.34 '

P

<

.05)

,顯示嬰兒面對母親的基準階段哭泣頻率愈高,其面對母親恢復階段的哭泣頻率愈 高。 表 4 基準階段和,價值階段嬰兒年齡與迴避個向的心跳連率和哭泣行為之相關僚,且

2.

3.

4.

5.

6.

7.

l 年齡

2 迴避傾向

0.13

心跳速率 3. 面對母親基準階段

-0.56 * -0.08

4. 面對陌牟人基準階段

-0.38 * -0.10

0.82 **

5. 面對母親恢復階段

-0

.4

1

0.10

0.83 **

0.82**

去泣 6. 面對母親基準階段

-0.03

0.18

-0.06

0.01

0.01

7. 面對阻牛.人基準階段

0.18

0.05

0.16

0.08

0.28

0.28

8. 面對母親恢復階段

-0.23

-0.08

0.35 *

0

.4

0

0.25

0.34 *

0.02

*

P

< .05 ' .. P < .01

二、實驗操弄階段嬰兒年齡與迴避傾向的 b跳遠率變化量和哭泣行為之相關係歡 實驗操弄階段採取心跳速率變化量作為指標,各主要變項於餅乾餵食階段和挫折階段間之相 關係數見表 5 '其中嬰兒年齡與面對陌生人之餅乾餵食 (r

=

.4

3 ' P < .0

I

)與挫折階段 (r

=

.33 . P

<

.05) 之心跳速率變化量成正相闕,顯示嬰見年齡愈大,面對陌生人時心跳速率變化量也愈高。 嬰見迴避傾向與面對陌4=.人的挫折階段的心跳速率變化量里正相關 (

r

=

.34 ' P

<

.05 )

,顯示嬰兒 的迴避傾向愈高,其面對陌牛-人的挫折階段之心跳速率變化也愈大。嬰兒面對母親的餅乾餵食與 挫折階段心跳速率變化量呈正相關 (

r

=

.66 ' P

<

.0 I )

,嬰兒面對陌生人的餅乾餵食與挫折階段,心 跳速率變化量亦呈正相關 (r = 駒 'P

<

.01)' 嬰兒面對母親的挫折階段,心跳速率變化量與面對陌 生人餅乾餵食階段之心跳速率變化量成正相關 (

r

=

.32 . P

<

.05

)。嬰兒面對母親的挫折階段心跳 速率變化量與嬰兒面對母親餅乾餵食 (

r

=

.34 ' P < .05

)和挫折階段 (

r

=

.4

7 ' P < .05

)的哭泣頻 率呈正相關。嬰兒面對陌生人的餅乾餵食階段心跳速率變化量與嬰兒面對陌生人餅乾餵食 (

r

=肘 'P

<

.01) 和挫折階段 (r = 肘 ,P

<

.01) 的哭泣頻率呈正相闕,嬰兒面對陌企人的挫折階段 心跳速率變化量與嬰兒面對間生人餅乾鰻食 (r = 訓 'P

<

.01) 和挫折階段 (r= .46 'p<.OI) 的 哭泣頻率呈正相關 o 嬰兒面對母親餅乾餵食階段的哭泣頻率與面對母親的挫折階段 (r = 肘 'P <.01) 、面對陌生人餅乾餵食 (r= .闕 'P

<

.01) 與挫折階段 (r= . 狗 'P

<

.01) 的哭泣頻率呈正相 關。嬰兒面對母親挫折階段的哭泣頻率與面對陌生人餅乾餵食 (r= .莉 ,

P

<

.05) 與挫折階段 (r =

.33 '

P

<

.05) 的哭泣頻率呈正相關。嬰兒面對陌生人餅乾餵食階段的哭泣頻率面對陌生人挫折 階段 (r= .旬 'P

<

.01) 的哭泣頻率亦呈正相關。

(9)

表 5 實驗揖弄階段盟見年齡與迴避傾向的心跳遠率變化量和哭泣行為之相間係數

2

3

4

5

6

7

8

9

l 年齡 2 迴避傾向 。 13 心跳速率變化最 3. 面對母親餅乾餵食階段

0

.3

6

II

4. 面對母親挫折階段 。 23 。 12

0.66**

5 面對陌生人餅乾餵食階段

0.43**

0.26

0

.3

1

0

.3

2*

6 面對陌生人挫折階段

0.33*

0

.3

4*

0.27

。 28

0.84**

墨泣 7 面對母親餅乾餵食階段

0.08

0.16

。 15

0

.3

4*

。 27 。 18 8 面對母親挫折階段

0.02

。 14

- 0.05

。 47* 。 21

0.08

0.55**

9 面對陌生人餅乾餵食階段 。 26

。 10

0.05

。 16

0.49**

0.41**

0.68** 0

.3

8*

10 面對陌生人挫折階段

0

.3

0

0.18

。 10

。 17 。.45**

0.46**

0.56** 0.33* 0.93**

*p<.05· **p<.OI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瞭解高、低迴避傾向嬰兒在面對挫折情境的影響,因此採取高迴避和低迴 避兩組嬰兒之資料(N= 38) 進行後續分析。首先分析高、低迴避傾向嬰兒,心跳速率,然後分析高、 低迴避傾向嬰兒之哭泣行為。 三、高低迴避伺向聽見Ii:>跳連率之分析 首先將基準階段與恢復階段之心跳速率,進行 2 (迴避傾向:高迴避和低迴避傾向)門(階段: 面對母親基準階段、面對陌生人基準階段以及恢復階段)兩因子變異數分析,迴避傾向為組間因 于,階段為組內因子。結果顯示在主要效果與交互作用均未達顯著 •

F'

s

<

1.

729 • p's

>.1 肘。 接著分析實驗操弄效應,將餅乾餵食階段及挫折階段分別與基準階段之心跳速率相減所得之 差值為該階段之心跳速率變化量。然後以心跳速率變化量進行 2( 迴避傾向:高迴避和低迴避傾向)

*2

(對象:母親和用生人)

*2

(實驗階段:餅乾餵食階段與挫折階段)三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 析。結果顯示主要效果皆未達顯著 'F' s

<

2.1 缸 •

p's

>

.148

0 迴避傾向與對象間發現顯著交互作用,

F

(I • 36)

=

5.250 •

MSE

=

68.025 •

p

<.05

(見圖 I )。追蹤此交互作用發現,高迴避傾向嬰兒在 面對用生人情境中之心跳速率變化量 (M= 603) 顯著大於低迴避傾向嬰見 (M=

.06)'

I

(3

6)

=

5.379 •

P

< .001

0 兩組嬰見與母親互動的挫折 l育境之心跳速率變化量無顯著差異。 迴避傾向與實驗階段間有顯著交互作用 •

F (

I • 36)

=

6.695 •

MSE

=

48.047 •

P

< .05

(見圖 2) 。 追蹤此交互作用發現,高迴避傾向嬰見於挫折階段之心跳連率變化量 (M=5 .49) 顯著大於低迴避 傾向嬰兒 (M=

.91) •

I

(3

6)

=

3.616'

p

< .001

.但是在餅乾餵食階段兩組嬰兒之心跳速率變化量 則無明顯差異。對象與實驗階段之:維以及和迴避傾向之三維交互作用均未達顯著 •

Fs

< .082 '

p's

>

.776 '

(10)

9

8

-7

'L、

跳 6

速 5

率 4

化 3

2

1

..,

O

-γ-一 母親

陌生人

口-m:迴避 .高迴避 圖 l 高迴避與低迴避傾向嬰兒在面對母親或陌生人買醫情境的心跳遠率變化量

8

7

cur3AUT 弓3 弓, ι

心跳連率變化量

O

1

口低迴避 .高迴避 圖 2 高迴避與低迴避傾向嬰見在面對餅麓餵食階段與挫折階段之心跳速率變化量 餅乾飽食階段 挫折階段 四、高、低迴避傾向嬰兒哭泣行為之變異數分析 由於有一位低迴避傾向嬰見的質驗過程錄影資料毀損,因此哭泣行為之資料排除此嬰見後進 行分析。基準階段與恢復階段的哭泣行為以 2 (迴避傾向:高迴避和低過避傾向)叮(階段-面對

(11)

母親基準階段、面對間生人基準階段以及恢復階段)兩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主要 效果與交互作用均未達顯著'Fs<

1.

708'

p'ρ189

'

在實驗操弄階段之分析採取 2 (迴避傾向:高迴避和低迴避傾向)句(對象﹒母親和陌戶;三人)

*2

(實驗操弄:餅乾餵食階段與挫折階段)三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在實驗操弄之 主要效果達顯著 'F

(I

.

35)

=

7.674'

MSE=

.910'

P

< 訓,嬰見在挫折階段 (M= .666) 之哭泣 行為顯著高於餅乾餵食階段 (M=

.231 )

,對象與迴避傾向之主要效果和其二維交互作用以及和實 驗操弄之傾向之三維交互作用均未達顯著 ,

Fs

<

2.618'

p's

>

.115 。 討論 過去文獻顯示,當嬰見對情境感到挫折時,哭泣與煩躁反應的增加是最常見之行為反應

(Calkir詣,

2002; Stifter

&

Grant

,

1993

)。本研究探討高低嬰見迴避傾向在面對母親和陌生人引發挫

折情境中反應之差異發現,嬰見在挫折階段之哭泣行為顯著高於餅乾餵食階段,顯示本研究之實 驗操弄雖屬輕度挫折,然已發現嬰見於此挫折情境中哭泣反應有增加的現象。 在六個月哥哥,歲的發展階段,嬰見之心跳速率有逐漸減緩之趨勢,本研究中,嬰見在基準階 段,不論面對母親或陌生人,嬰兒的心跳速率與年齡呈現負相闕,顯示嬰見的心跳速率有逐月齡 下降之趨勢 o 而此階段,嬰見與母親的關係正逐步建立,而對間生人的反應也有所不同,

Waters

等人( 1975) 指出嬰見面對陌生人靠近的反應具有個別差異,對間生人愈警覺的嬰見,面對陌生 人靠近時有愈高的心跳速率變化。本研究中嬰見面對間牛-人和母親的反應反映著他們的迴避傾向 之差異,結果發現,在基準階段與恢復階段,兩組嬰見並未出現,心跳速率以及哭泣頻率的差異, 但是對於實驗操弄階段的分析,則發現兩組嬰見面對陌生人和母親的心跳速率變化量之交互作 用。在面對陌生人的實驗操弄情境下,高迴避傾向嬰見的心跳速率變化量顯著大於低迴避傾向之 嬰見,顯示高迴避傾向嬰見面對間生人的挫折情境有較大的生理激發現象,此結果與過去 Kagan

等人一系列研究對具高迴避傾向嬰見的行為與生理反應之發現是一致的(

Kagan et a

I.,

1988; Kagan

,

1989; Kagan et a

I.,

1992) 。 本研究結果亦發現迴避傾向與實驗階段間之顯著交互作用,挫折階段中,高迴避傾向嬰見,心 跳速率變化量顯著大於低迴避傾向之嬰見。由於高迴避傾向的嬰見特別敏感於環境的變動,尤其 表現於陌生情境中。違反預期情境意味著環境中原有的舊秩序被打破,對於新奇刺激特別敏感的 嬰見當建投預期之後,面臨違反預期的挫折情境時,高迴避傾向的嬰見可能需要較多的資源以因 應之,因此在挫折情境中,他們可能產生較高的生理激發現象。 過去的研究指出嬰兒面對母親引發的挫折產生較高的負向情緒反應(黃世淨、高淑凌 '2011

;

蔡旻鉤,

2006)

,本研究則發現面對陌生人的實驗操弄情境下,高迴避傾向嬰見的心跳速率變化量 顯著大於低迴避傾向之嬰見;且高迴避組嬰見在面對餅乾被取的挫折階段時,其心跳速率的變化 量顯著高於低迴避嬰見。由過去研究指出,當嬰見專L、注視時,心跳速率下降,而當嬰見警覺且

煩躁時,心跳速率上升(

Ruff

&

Rothba肘,

1996; Waters et a

I.,

1975)

,故嬰見注視環境刺激時,其心

跳速率的變化可能反映當時嬰見的專注情況與情緒激發狀態。本研究結果指出,對新奇刺激具有 高迴避傾向之嬰見,即使沒有表現出強烈的哭泣行為,他們在生理主的激發狀態仍是不同於低迴 避傾向的孩予。父母親在教養高迴避傾向于女時,可能需要更敏感覺察孩子的非口語行為與牛.理 反暉,當出現間生人或新奇事物時,照顧者也需即時給予嬰見安撫,以協助其情緒調節與適應, 並且給予孩子較多時間適應新環境所帶來的衝擊。 本研究的限制在於採取實驗設計方式進行,實驗情境僅以引發輕度挫折為限,而與實際情境 中口J能發牛.較嚴重的挫折相較,不但較為輕微,且無法涵蓋更具嚴重性的挫折,於牛。態效應L有 所受限。然實驗設計雖以輕度挫折進行探討,仍發現高低迴避嬰見間之差異,對於瞭解嬰見的迴 避傾向對其挫折反應之影響則具參考價值。 分析參與本研究嬰見的迴避傾向,與徐澄清(1992) 常模對照,本研究實驗中被歸類為高迴 避傾向的嬰兒,其迴避傾向分佈於常模平均數加上一個標準差的範圍內,因此其迴避傾向只達到

(12)

中高程度並非極端迴避。本研究測量兩種挫折反應,其中哭泣行為係屬行為反應,心跳速率#聲化 量反映自主神經系統變化,此二反應變項協助吾人暸解嬰見經驗挫折時之自主神經系統與行為的 反應。由實驗結果,高低迴避傾向嬰見在外顯的哭泣行為反應無顯著差異,但是心跳速率反應則 呈現顯著差異,顯示高迴避傾向嬰見面對新奇與挫折|曹境所引發之煩躁情緒,未必表現於外顯的 哭泣行為,然其自主神經系統之反應己顯著有別於低迴避傾向嬰兒。由於本實驗中所引發的挫折 係囑輕微程度的挫折,故於一般日常生活中,如嬰兒面對類似此強度的挫折時,若不仔細觀察, 很容易忽略其情感 f-_的需求,因此照顧者在照顧高迴避組嬰兒時,若面對挫折或陌牛-人情境下, 需要讓嬰兒有較多的時間與彈性逐漸適應與調節。 本研究在嬰兒的迴避傾向上採、用母親填寫的氣質問卷趨避性分量表之結果進行分類,母親平 日與嬰兒互動過程中,較有機會覺察到嬰兒對新奇事物是否有較高的迴避退縮反應,然母親對嬰 兒的觀察仍屬來自他人的主觀評量,未來仍有必要對嬰見的迴避傾向進行腦波與行為等更為直接 之測量,以輔助增強對嬰兒迴避傾向的分類與界定。 具高迴避傾向之嬰兒在初步接觸新的人、食物和環境時,通常採用不接受的迴避反應,這並 非他故意挑剔或不要,而是對於新環境需要較多的適應時間,此時母親通常是孩子重要的安全感 來源,故嬰見與母親的安全互動關係誠屬重要。嬰見若能在母親耐心的陪伴下,逐步接觸新的人、 食物和環境, 過方面能減少嬰兒過度地生理激發狀態產缸,另e方面也有助於他們接受新奇事物, 面對挫折及適應環境,發展其建立社會關係之能力。

參考文獻

徐澄清(

1992)

:因材施教一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台北:健康世界雜誌社。[Hsu,

C. C.

(1

992).

Individualized

-J

rom thefirst day ofbirth. Taipei: World Health Magazine.]

黃世玲、高淑凌 (2011 )六至十二個月嬰兒在挫折情境中情緒反應之研究。應用心理研究,訓,

149-170

0

[Huang

,

T. S. T.

,

&

Kao

,

S.

L.

(2011). The emotioanl reactions toward frustration in six

to twelve-month-old infants.

Research in Applied

Psychology, 日, 149-170.]

蔡旻鉤 (2006)

:

6 、 12 和 18 個月嬰見面對母親和陌生人引發挫折的情緒行為與心跳連環之差異。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Ts缸,

M. C. (2006). 6

,

12 and 18 months

iT仰的,

dij;浩rences

in emotion behavior and heart rate

during 卅strated

by the mother and stranger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

National Chung-Chang University

,

Chiayi

,

Taiwan.]

Alessandri

,

S. M.

,

Sullivan

,

M. W.

,

&

Lewis

,

M. (1990). Violation of expectancy and frustration in early

infanc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26(5)

,

738-744.

Braungart-Rieker

,

J. M.

,

&

Stifter

,

C. A.

(1

996). Infants' response to frustrating situations: Continuty and

change in reactivity and regulation.

Child Development

,

67

,

1767-1779.

Buss

,

K. A.

,

& Goldsmith

,

H.

H.

(1998). Fear and anger regulation in infancy: Effects on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affective expression.

Child Development

,

69(2)

,

359-374.

Calki肘,

S. D. (2002). Does aversion behavior during toddlerhood matter? The effects of difficult

temperament on maternal perceptions and behavior.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

23(4)

,

(13)

Calki 肘, S. 臥,

Dedmon

,

S. E.

,

Gill

,

K.

L.,

Lomax

, L.

E.

,

&

Johnson

,

J.

L.

(2002). Frustration in infancy:

Implications for emotion regulation

,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

and temperamen

t.

Infancy. 3(2)

,

175-197.

Calkins

,

S. D.

,

&

Johnson

,

M.

C.

(1

998). Toddler regulation of distress to frustration events:

Temperamental and maternal correlates.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21(3)

,

379 -

395

Carey

,

W. 日,

&

McDevitt

,

S. D. (1978). Revision of the Infa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 Pediatrics.

61

,

735-739.

Coil

,

C. G.

,

Kagan

,

J.

,

&

Reznick

,

J. S. (1984). Behavioral

i叫libition

in you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55(3)

,

1005-1019.

Crossman

,

A.

,

Sullivan

,

M.

,

Hitchcock

,

D.

,

&

Lewis

,

M. (2009).

When 飢Jstration

is repeated: Behavioral

and emotion responses during extinction over time.

Emotion. 只 1), 92-100

Degnan

,

K. A.

,

&

Fox

,

N. A. (2007). Behavioral inhibition and anxiety disorders: Multiple levels of a

resilience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9(3)

,

729-746.

Diamond

,

A.

,

Churchland

,

A.

,

Cruess

, L.,

&

Kirkham

,

N. Z. (1999). Early developments in the

abilityω

underst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stimulus and rewar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5(6)

,

1507.

Dineha 肘,

L.,

Messinger

,

D.

,

Acosta,鼠,

Cassel

,

T.

,

Ambadar

,

Z.

,

&

Cohn

,

J. (2005). Adult perception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ant emotional expressions. Infancy. 8(3)

,

279-303.

Fracas鉤,

M.

,

Porges

,

S.

,

Lamb

,

M.

,

&

Rosenberg

,

A. (1994). Cardiac activity in infancy: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17(3)

,

277-284.

Hill-Soderlund

,

A.

L.,

&

Braungart-Rieker

,

J. M. (2008). Early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emperamental

reactivity and regulation: Implications for

e宵。rtful

control in early childhood.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31(3)

,

386-397.

Hill

,

W.

L.,

Borovsky

,

D.

,

&

Rovee-Collier

,

C. (1988). Continuities in infant memory developmen

t.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21(1)

,

43-62.

Hsu C.

,

Soong W.

,

Stigler J. W

,

Hong C.

,

&

Li

ang

C.

(1981). The temper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babies. Child Development. 53

,

1337-1340.

Izard

,

C.

E.

,

Hembree

,

E. A.

,

&

Huebner

,

R. R. (1987). Infants' emotion expressions to acute

pain:Developmental change and stability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Development Psychology.

23(1)

,

105-113

Izard

,

C. E.

,

Porges

,

S. W.

,

Simons

,

R. F.

,

Hyde

, c.,

Parisi

,

M.

,

&

Cohen

,

B. (1991). Infant cardiac

activity: Developmental changes and relations with attachmen

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7(3)

,

(14)

Kagan

,

J. (1989). Temperamental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behavior.

American Psychologist

,

44(4)

,

668-674.

Kagan

,

J.

,

Reznick

,

J. 鼠,

Snidman

,

N.

,

Gibbons

,

J.

,

&

Johnson

,

M. O. (1988). Childhood derivatives of

inhibition and lack of inhibition to the unfamiliar.

Child Development. 59

,

1580-1589

Kagan

,

J.

,

Snidman

,

N.

,

&

Arcus

,

D. M.

(1

992). Initial reactions to unfamiliarit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

17 卜 174.

Kopp

,

C.

B. (1989). Regulation of distress and negative emotions: A developmental view.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5(3)

,

343-354.

Lewis

, M.,

Hitchcock

,

D.

F.

A.

,

&

Sullivan

, M.

W. (2004). Physiological and emotional

reactivityω

learning and frustration.

Infancy

,

6( I)

,

12 卜 143.

Lewis

, M.,

&

Ramsay

,

D. (2005). Infant emotional and cortisol responses to goal blockage.

Child

Development. 76(2)

,

518-530

Ricard

, M. ,

&

Decarie

, T.

G. (1993). Distance-maintaining in infants' reaction to an adult stranger.

Social

Development. 2(2)

,

145-165.

Robinson

,

J.

L.,

Kag徊,

J.

,

Reznick

,

J. S.

,

&

Corley

,

R. (1992). The heritability of inhibited and

uninhibited behavior: A twin stud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6)

,

1354-1376.

Rothba前,

M.

(1

986). Longitudinal observation of infant temperamen

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22(3)

,

356-365.

Rothbart

, M.

K.

,

Derryberry,眩,

&

Posner

, M. I.

(1994). A psychob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mperamen

t.

In J. E. Bates

&

T. D. Wachs (Eds.)

,

Temperament: 1ndividual

di辟rences

at the

inte抽ce

ofbiology and behavior

(pp. 的 -116).

Ru釘~

H.

,

&

Rothbart

,

M. K.

(1

996).

Attention in early development. New York

,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war位,

C. E.

,

Wright

,

C.

I.,

Shin

, L.

M.

,

Kagan

,

J.

,

&

Rauch

,

S.

L.

(2003). Inhibited and uninhibited

infants "Grown Up": Adult amygdalar response to novelty.

Science.

300

,

1952-1953.

Sroufe

, L.

A. (1977). Wariness of strangers and the study of infant developmen

t.

Child Development

,

48

,

731-746.

Stenberg

,

C.

R.

,

Campos

,

J. J.

,

&

Emde

,

R. N. (1983). The facial expression ofanger in seven-month-old

infants.

Child Development

,

54

,

178-184.

Stifter

,

C.

A.

,

&

Grant

,

W.

(1

993). Infant responses to frustrati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of negative affec

t.

Journal ofNonverbal Behavior. 17(3)

,

187-204.

(15)

Stifter

, C.

A.

,

&

Jain

,

A. (1996). Psych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infant temperamen

t:

Stability of

behavior and autonomic patterning from five to eighteen months.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

29

,

379-39

1.

Sullivan

,

M.

,

&

Lewis

,

M. (2003). Contextual determinants of anger and other negative expressions in

young infa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9(4)

,

693-705

Vaughn

,

B. E.

,

Kopp

, C.

B.

,

& Kr

akow

,

J.

B.

(1984). The emergence and consolidation of self-control

from eighteen to thirty months of age: Normative trend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Child

Development.

55

,

990-1004.

von

Salis吭,

M. (2001). Children's emotional developmen

t:

Challenges in their relationships to parents

,

peers

,

and frien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Behavioral Development. 25(4)

,

310-319.

Waters

,

E.

,

Matas

, L.,

&

Sroufe

, L.

(1975). Infants' reactions to an approaching stranger: Description

,

validation

,

and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wariness. Child Development. 46(2)

,

348-356

收稿日期: 2012 年 09 月 17 目 一稿修訂日期: 2012 年 09 月 17 日 二稿修訂日期: 2013 年 05 月 27 日 三稿修訂日期﹒ 2013 年 06 月 14 日 接受刊登日期: 2013 年 10 月 28 日

(16)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4, 45(4), 539-554 National Taiwan Nonnal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O.C.

A comparison of the reactions between infants with

high-versus low-avoidance tendency in induced frustrations

Shih-Tseng

T.

Huang

Li-Wen

Le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ational Chung Cheng Unviersity

The present study attempted to compare the reactions of infants with high- and low-avoidance tendency in induced-frustration conditions. Fifty-eight six- to twelve-months-old infants and their mothers participated. In the experimental procedure, half of the infants were assigned to a session where they experienced hislher mother first followed by a stranger, and the other half in a session with reverse encounter order. In each session, infants' heart rates and crying behaviors were recorded in the baseline, cookie-offering, frustration induction, and recovery phases. Results found that infants cried more during frustration phase than cookie-offering phase. For the heart rates,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avoidance and person who induced the frustration. Compared to infants with low-avoidance, infants with high avoidance tendency had more changes changed heart rates when facing strangers.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voidance and experimental phases was found. Follow-up analysis found that infants with high avoidance tendency had greater changes in their heart rates during frustration than infants with low avoidance.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in a mild frustration induction procedure, infants with high avoidance tendency exhibited greater changes in heart rates than those with low-avoidance in frustration, particularly in the stranger induced frustration. Understanding the reactions of infants with high avoidance tendency in frustration situation may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parenting.

數據

表 5 實驗揖弄階段盟見年齡與迴避傾向的心跳遠率變化量和哭泣行為之相間係數 2 3 4 5 6 7 8 9 l 年齡 2 迴避傾向 。 13 心跳速率變化最 3. 面對母親餅乾餵食階段 0 .3 6 Qυ II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T images showed a low-density lesion in the periapical areas of the right mandible, which accompanied a well-de fined, high-density lesion, and a mixed low/high-density lesion with

The current study found that high-grade MECs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strong MUC1 expression in mucous cells, with intermedi- ate- and low-grade tumours showing the

The real growth rates of GDP major components show varied changes, with minor differences in the real growth rates of privat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gross fixed capital

The real growth rates of GDP major components show varied changes, with minor differences in the real growth rates of privat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gross fixed capital

We solve the three-in-a-tree problem on

Other instruments and appliances, used in dental sciences, with low-frequency, high-frequency, ultrasonic and ultra-short wave

In terms of contracted foreigners with work duration greater than 90 days, foreigner status and application process should be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regulations relevant to

With learning interests as predictors, the increases in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were greater for third- graders and girls than for fourth-graders and boys; growth in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