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與體:《易經》儒家身體觀所呈現的兩個面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身與體:《易經》儒家身體觀所呈現的兩個面向"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壹 、 前言

廿 年 前 , 楊 儒 賓 (1 9 5 6 - ) 教 授 開 啟 了 儒 家 身 體 觀 的 研 究 , 此 後 「 身 體 觀 」 的 研 究 蔚 為 風 尚 , 迄 今 仍 為 學 者 所 重 視 。1

筆 者 則 因 長 期 研 究 民 間 教 派 的 修 行 觀 , 為 了 了 解 修 行 的 過 程 中 身 / 心 之 間 互 滲 的 變 化 關 係 , 進 而 也 投 入 了 與 身 體 觀 相 關 的 研 究 。

在 筆 者 所 研 究 之 民 間 教 派 的 修 行 觀

中 , 對 身 體 修 煉 部 分 , 教 派 中 人 因 「 養 氣 」 而 身 體 所 產 生 的 變 化 , 以 及 身 體 的 修 煉 必 需 以 「 踐 形 全 性 」 為 目 標 , 達 到 此 一 境 界 , 身 、 心 才 算 一 體 整 全 ; 他 們 認 為 , 修 行 人 之 身 、 心 、 性 命 必 須 與 天 道 一 體2, 此 一 圓 滿 之 境 , 才 是 修 道 人 所 追 求 的 終 極 境 界 。 在 研 究 的 過 程 中 , 我 發 現 歷 來 學 者 們 雖 十 分 強 調 儒 家 「 修 身 」 這 個 概 念 , 但 是 , 「 修 身 」 的 具 體

稿 日 期 : 2009年12月30日;接受日期: 2010年1月15日 絡 人 : 鍾雲鶯,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桃園,台灣

E-mail: Yun-Ying@saturn.yzu.edu.tw

身與體:《易經》儒家身體觀所呈現的兩個面向

鍾雲鶯

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桃園,台灣

本文乃透過《易經》的文本,論述《易經》之「身」與「體」的身體觀。

《易經》中「身」之修養的形容,所使用的語彙乃具較限制性與提醒式的 語詞,說明了「身」的表現是較具外顯性的,是社會價值觀的呈現。也就 是說「身」是一個人的表現場域,而因其所關涉已非只是個人之事,是以

「身」的表現,象徵著社會的期待,因此,修身是連接個人與社會的整體 表現。

《易經》對「體」的意義,則是開放性的、擴充性的,也就是個人生命關 懷的深度。「體」就像是沒有特定形態與容量限制的軟性容器,可以無限 擴展。就對個人修養而言,「體」在身體觀的表現上,是個人內化謙虛至 最小,達到幾乎無我的狀況,因此,其精神可以無限擴充,進而與宇宙萬 物合一。故而,如果以儒家思想來說,故而「體仁」是儒者對於「體」的 生命關懷的具體實踐。

關 鍵 詞 : 《 易 經 》 、 身 、 體 、 身 體 觀

1 楊儒賓教授之《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疇備處,1996年),與其主編之《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對往 後「身體觀」的研究起了重大的影響力,一直到現在,「身體觀」的研究仍是重要的研究論題,楊教授在這方面的貢獻,可謂大矣!

(2)

內 容 是 什 麼 ? 「 身 」 如 何 「 修 」 ? 雖 說 我 們 已 可 了 解 儒 家 所 說 的 「 修 身 」 乃 強 調 內 在 修 德 與 外 在 行 為 的 一 貫 性 , 此 即 湯 淺 泰 雄 (1 9 2 5 - ) 、 楊 儒 賓 教 授 、 黃 俊 傑 (1 9 4 6 - ) 教 授 等 一 再 強 調 的 「 身 心 一 如 」 ,3誠 如 楊 儒 賓 教 授 在 其 鉅 著 《 儒 家 身 體 觀 》 開 宗 明 義 說 : 「 儒 家 的 心 性 論 與 身 體 論 乃 是 一 體 的 兩 面 , 沒 有 無 心 性 之 身 體 , 也 沒 有 無 身 體 之 心 性 。 身 體 體 現 了 心 性 , 心 性 也 性 著 了 身 體 。 」4, 並 從 孟 子 一 系 深 探 了 儒 家 的 身 體 觀 。 然 筆 者 仍 關 心 著 , 在 「 氣- - - - 身 體 」 之 修 煉 傳 統 中 , 身 體 的 作 用 與 變 化 為 何 ?

為 了 更 深 入 了 解 儒 家 的 身 體 觀 , 筆 者 再 次 整 理 了 儒 家 經 典 與 修 身 理 念 相 關 的 篇 章 , 發 現 了 先 秦 儒 家 對 於 「 身 」 與 「 體 」 的 概 念 不 盡 相 同 , 且 箇 中 的 差 異 , 牽 涉 了 身 體 修 煉 的 進 路 與 具 體 修 煉 的 內 容 。 然 而 , 當 今 的 研 究 皆 以 「 身 體 」 統 稱 「 身 」 與 「 體 」 二 者 。 這 樣 的 說 法 , 恐 有 忽 略 儒 家 「 身 」 與 「 體 」 二 者 間 的 差 異 與 不 同 的 修 養 內 容 , 因 為 這 二 者 的 差 異 , 將 涉 及 修 煉 過 程 中 , 不 同 階 段 之 身 、 心 的 改 變 與 境 界 的 差 別 。 因 之 , 筆 者 想 在 此 一 發 現 中 , 探 討 先 秦 儒 家 之 「 身 」 與 「 體 」 的 概 念 。 又 因 今 年 度 參 加 了 由 元 智 大 學 通 識 教 學 部 主 任 王 立 文 所 主 持 的 「 《 易 經 》 讀 書 會 」 , 王 主 任 以 不 同 於 中 文 學 門 的 角 度 閱 讀 《 易 經 》 , 讓 筆 者 大 受 啟 發 , 加 以 筆 者 對

「 身 」 與 「 體 」 二 者 不 同 概 念 的 關 懷 , 故 本 文 將 以 《 易 經 》 文 本 為 主 , 並 從 王 弼 (2 2 6 - 2 4 9 ) 與 孔 穎 達 ( 5 7 4 - 6 4 5 ) 的 注 疏 中 , 探 討 《 易 經 》 之 「 身 」 與

「 體 」 的 身 體 觀 。

貳 、 《易經》的「身」

在 討 論 《 易 經 》 的 「 身 」 與 「 體 」 之 前 , 筆 者 想 先 將 筆 者 所 觀 察 的 先 秦 儒 家 之 身 與 體 的 觀 念 作 一 說 明 。

就 筆 者 目 前 所 整 理 有 關 儒 家 經 典 討 論 「 身 」 的 篇 章 , 可 以 發 現 , 對 於

「 身 」 所 使 用 的 語 詞 是 較 限 制 性 的 , 如 : 修 身 、 正 身 、 反 身 、 存 身 、 安 身 、 致 身 、 敬 身 、 尊 身 、 養 身 等 , 這 些 語 詞 所 顯 示 的 意 義 , 都 與 「 身 」 的 存 在 有 關 , 也 反 應 了 對 「 身 」 持 積 極 、 正 面 的 價 值 意 義 。 當 然 也 有 負 面 的 語 詞 , 如 忘 身 、 失 身 、 辱 身 、 捨 身 、 賤 身 ,5但 儒 家 談 論 這 些 負 面 語 詞 時 , 都 有 一 道 德 標 準 與 生 命 價 值 作 為 前 提 , 如 《 春 秋 左 傳 . 昭 公 二 十 五 年 》 「 是 以 有 禮 也 , 今 夫 子 卑 其 大 夫 而 賤 其 宗 , 是 賤 其 身 也 , 能 有 禮 乎 ! 無 禮 必 亡 。 」 、 《 論 語 . 微 子 》 「 殺 身 成 仁 」 、 「 不 降 其 志 , 不 辱 其 身 。 」 、 《 禮 記 . 喪 大 記 》 「 不 虧 其 體 , 不 辱 其 身 。 」 … … 等 , 說 明 了 對

「 身 」 使 用 負 面 語 詞 時 , 其 前 提 乃 為 維 護 儒 者 的 道 德 標 準 與 其 生 命 價 值 觀 。

就 上 所 述 , 這 些 對 於 「 身 」 的 語 詞 , 都 是 具 有 較 限 制 性 與 提 醒 的 顯 性 語 詞 , 也 就 是 說 , 須 修 、 正 、 反 、 存 、 安 、 致 、 敬 、 尊 等 的 修 煉 , 這 樣 的 理 想 之 「 身 」 , 才 是 一 個 達 成 理 想 人 格 之 人 的 存 在 , 而 且 這 些 語 詞 的 用 意 乃 包 含

「 心 」 的 思 維 、 判 斷 與 反 省 能 力 的 , 可 見 得 , 古 人 對 於 「 身 」 的 認 識 是 包 含

「 心 」 的 能 力 與 作 用 的 。6從 這 個 角 度 切 入 , 則 「 身 」 是 個 具 象 的 結 構 物 , 乃 萬 事 萬 物 之 外 在 的 具 體 形 象 。

2 鍾雲鶯:〈修心、修煉、修道──清末民初民間儒教的修行觀〉,「民間儒教與救世團體國際學術研討會」(宜蘭:佛光大學歷史學系 承辦,2009年6月9-10日)。

3 參湯淺泰雄著、盧瑞容譯:〈「氣之身體觀」在東亞哲學與科學中的探討----及其與西洋的比較考察〉,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 中的氣論與身體觀》。

4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頁1。

5 祝平次:〈從禮的觀點論先秦儒、道身體/主體觀念的差異〉,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 司,1993年),頁290。

6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1997年),頁45-53。

(3)

因 為 「 身 」 是 事 物 具 象 的 結 構 物 , 是 眾 多 組 織 結 合 而 成 一 物 的 整 全 概 念 , 亦 即 當 我 們 稱 之 為 「 身 」 時 , 乃 是 由 不 同 的 器 官 所 組 成 的 具 象 的 結 構 物 , 故 古 人 以 「 身 」 來 比 喻 整 個 國 家 , 各 部 分 的 器 官 象 徵 各 個 行 政 部 門 與 職 司 。7也 因 為

「 身 」 是 由 許 多 不 同 器 官 形 成 的 結 構 物

( 即 使 「 身 」 不 完 整 , 還 是 由 許 多 器 官 組 織 形 成 的 結 構 物 ) , 要 改 變 它 也 較 不 容 易 , 因 此 使 用 了 像 修 、 敬 、 安 、 致 、 安 等 具 限 制 性 、 提 醒 式 的 顯 性 語 詞 , 使

「 身 」 的 所 有 者- - - - 人 , 時 時 注 意 自 己 的 行 為 表 現 。 也 因 為 如 此 , 外 界 對 一 個 人 改 變 的 認 識 亦 由 「 身 」 開 始 , 它 的 改 變 必 須 是 重 大 的 , 才 會 令 人 改 變 既 有 的 印 象 , 因 要 改 變 「 身 」 這 個 結 構 , 對 常 人 來 說 並 不 容 易 , 因 此 以 較 限 制 性 與 提 醒 的 語 詞 描 繪 「 身 」 。

在 《 易 經 》 中 , 「 身 」 字 共 出 現1 7 次 , 其 中 「 艮 卦 」 有4 次 , 茲 將 這 些 語 句 羅 列 於 下 :

1 . 〈 復 卦 〉 : 象 曰 : 不 遠 之 復 , 以 修 身 也 。

2. 家 人 卦 〉 : 象 曰 : 威 如 之 吉 , 反 身 之 謂 也 。

3. 〈蹇卦〉:君子以反身修德。

4. 〈 艮 卦 〉 : 艮 其 背 , 不 獲 其 身 。 ……

是 以 不 獲 其 身 , 行 其 庭 , 不 見 其 人 , 无 咎 也 。 … 艮 其 身 , 無 咎 。 … … 象 曰 : 艮 其 身 , 止 諸 躬 也 。

5. 〈繫辭上〉:

a. 君 子 居 其 室 , 出 其 言 善 , 則 千 里 之 外 應 之 , 況 其 邇 者 乎 ! … … 言 出 乎 身 , 加 乎 民 , 行 發 乎 邇 , 見 乎 遠 。

b. 亂 之 所 生 也 , 則 言 語 以 為 階 。 君 不 密 則 失 臣 , 臣 不 密 則 失 身 。

6. 〈繫辭下〉:

a . 古 者 包 犧 氏 之 王 天 下 也 …… 近 取 諸 身 , 遠 取 諸 物 。

b. 龍 蛇 之 蟄 , 以 存 身 也 。 …… 利 用 安 身 , 以 崇 德 也 。

c. 非 所 困 而 困 焉 , 名 必 辱 ; 非 所 據 而 據 焉 , 身 必 危 。

d. 君 子 藏 器 於 身 , 待 時 而 動 , 何 不 利 之 有 ?

e. 善 不 積 不 足 以 成 名 , 惡 不 積 不 足 以 滅 身 。

f. 君 子 安 而 不 忘 危 , 存 而 不 忘 亡 , 治 而 不 忘 亂 , 是 以 身 安 而 國 家 可 保 也 。

g. 君 子 安 其 身 而 後 動 , 易 其 心 而 後 語 , 定 其 交 而 後 求 , 君 子 修 此 三 者 , 故 全 也 。

就 上 述 引 文 可 知 , 只 有 「 藏 器 於 身 」 與 「 近 取 諸 身 」 是 單 純 指 人 的 生 理 物 質 結 構 , 也 就 是 我 們 一 般 常 人 的 身 體 , 其 餘 的 如 修 身 、 反 身 、 艮 其 身 、 不 獲 其 身 、 言 出 乎 身 、 失 身 、 安 身 、 存 身 、 危 身 、 滅 身 等 , 其 背 後 都 有 道 德 修 養 與 生 命 價 值 觀 的 意 義 , 故 而 與 「 心 」 之 思 維 與 判 斷 息 息 相 關 。 因 此 , 論 及

「 身 」 時 , 《 易 經 》 也 認 為 , 「 身 」 的 修 煉 需 同 時 注 重 人 的 外 在 的 行 為 表 現 與 內 在 的 修 養 , 在 此 整 全 的 概 念 下 , 以 較 限 制 性 與 提 醒 式 的 語 詞 形 容 理 想 的

「 身 」 的 狀 態 。 對 於 《 易 經 》 之 如 此 看 待 「 身 」 , 我 們 可 以 暫 時 以 「 教 育 的 理 想 」 來 看 待 《 易 經 》 中 對 「 身 」 的 限 制 。

為 什 麼 筆 者 暫 以 「 教 育 的 理 想 」 來 看 待 《 易 經 》 之 「 身 」 所 呈 現 的 身 體 觀 。 我 們 必 須 了 解 , 古 人 可 以 接 受 教 育 者 乃 屬 王 公 大 夫 等 之 上 層 社 會 人 士 , 而 他 們 接 受 教 育 的 目 的 , 乃 為 將 來 執 政 而

7 我們可以發現,古典儒家以「身」比喻國家,卻罕見以「體」比喻國家,僅以「體」比喻國君,此一證明了筆者所說「身」乃一由許多 組織形成的結構物,因為國家乃由許多部門(組織)而形成,非單由國君一人而形成。但我們可見「國君一體」的說法,這部分的研 究,可參王健文:〈國君一體──古代中國國家概念的一個面向〉,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頁227-260。

(4)

準 備 , 如 同 漢 . 鄭 玄 (127-200)與唐.

孔 穎 達 於 《 禮 記 . 大 學 》 解 釋 「 大 學 」 時 所 說 : 「 名 曰 大 學 者 , 以 其 記 博 學 可 以 為 政 也 。 … … 此 論 大 學 之 篇 , 論 學 成 之 事 , 能 治 其 國 , 章 明 其 德 於 天 下 。 」8 可 知 , 為 何 儒 家 對 於 「 身 」 的 修 持 , 總 是 以 較 具 限 制 性 的 語 詞 形 容 , 因 為 , 做 為 一 位 即 將 執 政 之 人 , 或 正 在 執 政 者 , 他 們 之 「 身 」 的 表 現 , 代 表 著 社 會 的 期 待 與 普 遍 性 的 價 值 。

從 古 人 視 從 政 為 教 育 的 首 要 目 標 觀 察 , 我 們 可 以 知 道 , 在 宗 族 社 會 的 制 度 中 , 「 身 」 絕 不 是 個 人 性 的 , 而 是 屬 於 家 族 、 社 會 與 國 家 的 , 因 此 論 及 「 身 」 的 表 現 時 , 就 不 能 只 是 自 我 的 範 圍 , 而 必 須 涵 括 國 家 、 社 會 、 宗 族 之 公 領 域 的 價 值 意 義 。9因 此 , 《 易 經 》 談 論

「 身 」 時 , 就 不 會 只 是 與 個 人 修 養 有 關 的 修 身 、 反 身 、 亙 其 身 、 安 身 等 意 義 , 而 必 須 涵 攝 攸 關 家 國 社 會 之 公 共 領 域 的 價 值 觀 , 如5 a 、 5 b 、 6 c 、 6 e 、 6 f 、 6 g , 都 是 具 有 普 遍 性 公 共 領 域 的 「 身 」 的 修 養 與 表 現 , 特 別 是6 f 與 6 g , 已 與 國 家 興 滅 與 社 會 治 亂 息 息 相 關 , 可 見 儒 家 所 說 的 「 身 」 , 不 單 只 是 個 人 私 己 的 生 理 結 構 。

就 《 易 經 》 對 「 身 」 之 修 養 所 用 的 限 制 性 與 公 共 價 值 觀 , 我 們 就 可 以 了 解 , 為 什 麼 儒 家 的 「 修 身 」 觀 , 絕 不 會 只 獨 善 其 身 , 而 必 須 包 含 宗 族 、 社 會 與 國 家 , 應 證 了 筆 者 在 一 開 始 就 說 , 儒 家 談 「 身 」 是 個 整 全 的 概 念 , 而 不 是 單 一 的 、 個 別 的 生 理 結 構 。 因 之 , 雖 說

「 身 」 的 表 現 是 外 在 的 顯 性 行 為 表 現 , 但 論 「 身 」 必 定 包 含 「 心 」 的 內 在 修 為 , 由 「 心 」 的 內 在 修 為 , 轉 化 為 外 在 的 「 身 」 的 表 現 , 由 「 身 」 的 表 現 , 強

化 了 「 心 」 之 更 深 層 的 內 省 , 如 同 孔 穎 達 注 解 「 〈 象 〉 曰 : 不 遠 之 復 , 以 修 身 也 … … 君 子 以 恐 懼 修 省 。 」 說 : 「 能 修 正 其 身 , 有 過 則 改 。 」1 0、 「 修 身 省 察 己 過 。 」1 1說 明 了 君 子 當 內 以 反 省 自 我 , 外 以 觀 察 是 否 犯 錯 有 過 , 若 有 過 , 立 刻 改 正 , 說 明 了 「 改 過 」 是 修 「 身 」 很 重 要 的 一 環 , 透 過 內 在 的 省 察 , 端 正 己 身 之 行 為 , 藉 以 提 昇 自 我 。 這 裡 所 論 的 修 「 身 」 , 乃 重 在 自 我 深 層 的 觀 省 與 自 覺 , 進 而 修 整 外 在 的 形 體 表 現 , 呈 現 出 由 內 之 修 治 、 修 省 己 心 , 以 至 外 之 修 正 、 修 飾 身 體 的 一 舉 一 動 , 動 靜 之 間 、 舉 手 投 足 都 不 犯 過 , 使 之 合 宜 。 由 此 可 見 , 在 儒 家 的 對 「 身 」 的 制 約 中 , 內 在 的 修 治 己 心 、 涵 養 己 德 , 與 外 在 透 過

「 身 」 而 表 現 的 合 宜 行 為 同 等 重 要 。 當 然 , 筆 者 必 須 強 調 , 在 《 易 經 》 中 , 個 人 之 「 身 」 與 公 領 域 之 「 身 」 絕 不 是 斷 裂 的 兩 橛 , 而 是 一 個 連 續 不 斷 的 整 體 。 部 分 的 「 身 」 個 體 就 在 公 領 域 的 整 體 之 中 學 習 , 而 公 領 域 的 「 身 」 之 整 體 , 乃 在 具 有 個 人 特 質 與 文 化 素 養 中 呈 現 。 因 之 , 儒 家 談 及 「 修 身 」 時 , 乃 即 個 人 即 社 會 式 的 , 是 具 有 個 人 修 為 與 社 會 關 懷 的 整 全 信 念 , 而 《 易 經 》 中 的 「 身 」 , 正 是 此 一 身 心 一 如 之 整 全 式 的 、 整 體 性 的 身 體 觀 。

參 、 《易經》的「體」

相 較 於 「 身 」 , 儒 家 經 典 對 「 體 」 之 描 繪 的 用 詞 , 相 對 地 開 放 許 多 , 故 有 大 體 、 小 體 之 別 , 有 可 計 數 的 一 體 、 四 體 、 九 體 、 十 二 體 、 百 體 之 說 。 漢 . 許 慎 (5 8 - 1 4 7 ) 對 「 體 」 的 解 釋 說 : 「 總 十 二 屬 也 。 」 清 . 段 玉 裁 (1735-1815)

則 更 清 處 的 說 明 : 「 十 二 屬 , 許 未 詳

8 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頁983。

9 倪劍青:〈身體:在心性與政治之間──從《大學》的「修身」觀念談起〉,祝平次、楊儒賓主編:《天體、身體與國體:迴向世界的 漢學》(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10 王弼注、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頁65。

11 《周易正義》,頁114。

(5)

言 , 今 以 人 體 及 許 書 覈 之 。 首 之 屬 有 三 , 曰 項 、 曰 面 、 曰 頤 ; 身 之 屬 三 , 曰 肩 、 曰 脊 、 曰 宄 ; 手 之 屬 三 , 曰 、 曰 臂 、 曰 手 ; 足 之 屬 有 三 , 曰 股 、 曰 脛 、 曰 足 。 」1 2另 一 與 「 體 」 互 訓 的 字 是 「 軀 」 , 許 慎 解 釋 「 軀 」 說 : 「 體 也 。 」 段 玉 裁 則 清 楚 的 說 : 「 體 者 十 二 屬 之 總 名 也 , 可 區 而 別 之 故 曰 軀 。 」1 3 就 文 字 的 訓 詁 意 義 , 「 體 」 之 所 指 , 表 面 上 的 意 義 是 指 我 們 的 四 肢 、 器 官 、 身 之 某 一 部 位 而 言 , 然 其 所 蘊 含 的 修 煉 意 義 不 當 只 止 於 此 。 我 們 先 將 《 易 經 》 對

「 體 」 的 描 述 , 羅 列 於 下 :

1. 〈乾卦〉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2. 〈坤卦〉 : 君 子 黃 中 通 理 , 正 位 居 體 , 美 在 其 中 , 而 暢 於 四 支 , 發 於 事 業 , 美 之 至 也 。

3. 〈 繫 辭 上 〉 : 範 圍 天 地 之 化 而 不 過 , 曲 成 萬 物 而 不 遺 , 通 乎 晝 夜 之 道 而 不 知 , 故 神 无 方 而 易 无 體 。

4. 〈 繫 辭 下 〉 : 陰 陽 合 德 而 剛 柔 有 體 , 以 體 天 下 之 撰 , 以 通 神 明 之 德 。

與 「 身 」 相 較 , 「 體 」 出 現 的 次 數 確 實 少 的 多 , 但 就 意 義 使 用 層 面 的 比 較 , 對 於 「 體 」 的 描 述 , 少 了 限 制 性 , 多 了 開 放 性 與 擴 充 的 可 能 性 。 《 易 經 》 中 的 「 體 」 , 是 不 受 特 定 意 義 限 制 的 , 從 這 個 角 度 切 入 , 我 們 可 以 發 現 ,

「 體 」 像 一 個 軟 性 可 隨 易 伸 、 縮 、 開 、 收 的 容 器 ,1 4它 的 變 化 性 與 發 展 性 相 較 於

「 身 」 確 實 大 了 許 多 , 故 孟 子 有 「 氣 , 體 之 充 也 」 的 概 念 。

「 體 」 像 軟 性 容 器 可 變 化 的 概 念 , 我 們 可 從 王 弼 (2 2 6 - 2 4 9 ) 孔 穎 達

(574-645)注解《周易.繫辭》「神无 方 而 易 无 體 」 中 , 得 到 啟 發 , 王 弼 言 :

方 、 體 者 皆 係 於 形 器 者 也 。15

孔 穎 達 則 更 清 楚 地 說 :

方 、 體 者 , 皆 係 於 形 器 者 。 方 , 是 處 所 之 名 ; 體 , 是 形 質 之 稱 , 凡 處 所 形 質 非 是 虛 无 , 皆 係 著 於 器 物 , 故 云 皆 係 於 形 器 也 。 … … 无 體 者 一 是 自 然 而 變 , 而 不 知 變 之 所 由 , 是 无 形 體 也 。 二 則 隨 變 而 往 , 无 定 在 一 體 亦 是 无 體 也 。16

就 王 弼 與 孔 穎 達 的 解 釋 中 , 我 們 可 以 加 以 思 考 , 在 儒 家 的 經 典 中 , 「 體 」 的 定 義 是 比 「 身 」 更 寬 廣 的 。 「 體 」 可 以 變 化 , 可 以 吸 納 , 它 與 外 界 事 物 的 的 接 觸 更 細 微 , 說 明 了 個 人 之 「 體 」 與 外 界 的 交 流 更 直 接 、 更 深 入 , 我 們 亦 可 從

「 禮 者 , 體 也 。 」 的 意 義 中 思 考 , 以 禮 訓 體 , 說 明 了 禮 的 形 式 與 內 涵 , 必 須 透 過 「 體 」 而 展 現 , 也 藉 由 「 體 」 而 擴 展 其 深 層 的 修 持 意 義 。 「 體 」 吸 收 了

「 禮 」 的 形 式 與 精 神 內 涵 , 在 這 過 程 中 , 隨 著 對 禮 的 實 踐 , 以 及 禮 精 神 的 內 化 , 「 體 」 也 隨 之 而 變 。 雖 說 外 在 形 式 的 展 演 需 透 過 整 全 之 「 身 」 表 現 , 而 讓 外 人 有 所 感 受 ; 然 內 在 因 禮 之 精 神 的 寖 潤 而 產 生 的 無 形 、 自 然 、 循 序 漸 進 之 變 , 則 是 「 體 」 。 王 、 孔 所 說 體 是 「 係 於 形 器 」 、 「 自 然 而 變 」 、 「 不 知 所 由 而 變 」 、 「 隨 變 而 往 」 正 說 明 了 「 體 」 像 軟 性 容 器 , 可 伸 縮 、 開 張 、 變 化 的 特

12 見許慎撰、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1988年),頁168。

13 見《說文解字注》,頁392。

14 身體是個容器的概念,請參(法)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日)湯淺泰雄:

〈「氣之身體觀」在東亞哲學與科學中的探討〉,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

15 王弼注、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頁147。

16 《周易正義》,頁148。

(6)

性 , 而 且 其 改 變 非 一 蹴 可 幾 , 須 經 過 一 段 時 間 的 歷 練 與 沉 潛 。

正 因 「 體 」 像 軟 性 的 容 器 , 可 以 自 由 的 伸 縮 變 化 , 這 正 也 說 明 了 , 人 之

「 體 」 雖 不 受 限 制 , 但 也 因 不 受 限 制 , 故 而 其 包 容 性 更 大 , 使 「 體 」 有 更 大 的 發 揮 空 間 , 然 而 , 想 要 使 自 己 成 就 「 大 體 」 之 德 或 受 「 小 體 」 之 私 所 惑 , 完 全 端 視 個 人 。 這 樣 的 理 解 , 我 們 可 從 孔 穎 達 的 解 釋 上 述2與4之引文中得到啟發:

正 位 居 體 者 , 居 中 得 正 , 是 正 位 也 , 處 上 體 之 中 是 居 體 也 。 黃 中 通 理 是 美 在 其 中 ,... ...之 有 美 在 中 , 必 通 暢 於 外 , 故 云 中 是 居 體 也 。

易 之 門 邪 ! 乾 陽 物 也 , 坤 陰 物 也 。 陰 陽 合 德 而 剛 柔 有 體 者 , 若 陰 陽 不 合 , 則 剛 柔 之 體 无 從 而 生 。 以 陰 陽 相 合 , 乃 生 萬 物 , 或 剛 或 柔 , 各 有 其 體 , 陽 多 為 剛 , 陰 多 為 柔 也 , 以 體 天 地 之 撰 者 撰 數 也 。 天 地 之 內 , 萬 物 之 象 , 非 剛 則 柔. . . . . . 觀 其 易 辭 , 是 微 而 幽 闇 也 , 演 其 義 理 , 則 顯 見 著 明 也 , 以 體 言 之 , 則 云 微 顯 也 。 以 理 言 之 , 則 云 闡 幽 其 義 一 也 。17

我 們 從 孔 疏 中 可 以 了 解 , 儒 家 的

「 體 」 需 端 視 自 我 的 努 力 才 得 以 呈 現 的 結 果 , 這 是 自 己 對 自 我 生 命 實 踐 所 達 到 與 萬 物 一 體 、 沒 有 分 別 的 境 界 。 因 之 , 為 何 需 居 「 正 位 」 , 才 能 美 在 其 中 , 且 暢 於 四 肢 。 因 為 , 一 位 君 子 他 深 深 了 解 , 若 他 不 居 於 正 位 , 就 像 陰 陽 不 合 , 陰 陽 之 體 無 從 而 生 , 萬 物 不 成 , 如 此 , 他 是 無 法 真 正 的 與 宇 宙 萬 物 合 一 , 他

永 遠 只 是 以 人 世 間 的 價 值 判 斷 看 待 宇 宙 萬 物 , 雖 然 可 以 合 乎 社 會 的 價 值 判 斷 , 但 仍 是 人 的 眼 光 , 而 不 是 天 與 自 然 的 超 越 視 野 。 因 此 , 唯 有 了 解 剛 與 柔 、 陰 與 陽 雖 各 有 其 存 在 , 且 不 是 制 式 的 存 在 , 但 他 們 仍 是 合 德 合 體 , 而 非 自 我 絕 對 式 的 存 在 , 才 能 真 正 體 會 天 地 萬 物 之 所 以 生 、 所 以 成 的 神 妙 。 了 解 了 「 體 」 的 無 限 充 擴 性 , 才 能 了 解 天 地 間 沒 有 所 謂 的

「 絕 對 」 , 陽 多 則 剛 , 陰 多 則 柔 , 陰 陽 是 互 輔 而 非 對 抗 , 宇 宙 間 , 本 來 就 如 一 沒 有 固 定 形 態 的 容 器 , 它 變 動 不 居 , 卻 生 養 萬 物 , 以 著 觀 微 , 以 幽 闡 明 , 這 正 是 《 易 經 》 之 「 體 」 的 特 色 。

我 們 由 《 易 經 》 之 「 體 」 的 概 念 , 可 以 深 刻 的 了 解 , 「 體 」 雖 說 可 以 被 支 解 成 人 之 生 理 結 構 的 一 部 分 , 但 也 可 以 放 大 到 與 宇 宙 萬 物 結 合 為 一 , 宛 如 一 個 可 大 可 小 的 容 器 。 而 後 之 儒 者 , 他 們 不 約 而 同 的 不 斷 地 將 「 體 」 這 個 容 器 放 置 於 與 宇 宙 萬 物 融 合 , 讓 自 己 能 夠 完 全 地 融 入 天 地 之 中 , 即 是 儒 者 所 說 的 「 體 仁 」 。 因 之 , 「 體 」 在 身 體 觀 的 表 現 上 , 是 個 人 內 化 謙 虛 至 最 小 , 達 到 幾 乎 無 我 的 狀 況 , 然 其 其 精 神 卻 可 以 無 限 擴 充 , 進 而 與 宇 宙 萬 物 合 一 , 讓 人 如 沐 春 風 , 溫 煦 柔 潤 , 也 因 其 「 體 」 與 天 地 萬 物 齊 一 , 故 其 生 命 關 懷 與 視 野 可 以 無 限 充 擴 , 宋 儒 周 敦 頤 (1017-1073)被譽為

「 光 風 霽 月 」 , 正 是 儒 家 之 「 體 」 的 表 現 最 佳 的 典 範 。

肆 、 結論

目 前 對 先 秦 儒 家 之 身 體 觀 的 研 究 , 多 將 「 身 體 」 視 為 同 一 概 念 討 論 , 罕 見 研 究 「 身 」 、 「 體 」 的 不 同 意 義 , 以 及 這 兩 種 不 同 意 義 所 呈 現 在 先 秦 儒 家 之

「 身 」 與 「 體 」 的 修 煉 內 容 與 境 界 的 差 異 。

17 《周易正義》,頁21、172。

(7)

本 文 則 透 過 《 易 經 》 中 的 「 身 」 與

「 體 」 的 差 異 , 論 述 《 易 經 》 之 身 體 觀 所 呈 現 的 兩 面 向 , 讓 這 兩 個 經 常 被 合 用 或 混 用 的 語 詞 得 到 釐 清 , 並 對 二 者 在 具 體 修 煉 上 的 差 異 , 作 一 較 清 楚 的 解 析 , 以 符 合 後 之 儒 者 對 「 身 」 、 「 體 」 的 看 待 與 修 持 。    

我 們 可 以 這 麼 說 , 「 體 」 是 一 個 人 學 習 、 修 煉 的 場 域 , 因 此 , 是 由 部 分 的 修 煉 以 至 與 萬 物 齊 一 的 修 持 , 這 是 較 屬 於 個 人 的 部 分 , 其 變 化 是 內 在 且 讓 人 無 法 短 暫 時 間 一 目 了 然 的 , 因 之 , 我 們 可 以 說 , 「 體 」 就 像 是 沒 有 固 定 形 式 與 容 量 的 容 器 , 乃 隨 個 人 之 內 化 的 程 度 , 以 及 將 自 己 融 合 於 宇 宙 萬 物 之 中 的 深 度 不 同 而 有 所 差 異 , 褪 絕 私 己 , 是 「 體 」

之 修 持 無 限 充 擴 的 真 實 展 現 , 故 而 「 體 仁 」 是 儒 者 對 於 「 體 」 的 生 命 實 踐 。

「 身 」 則 是 一 個 人 的 表 現 場 域 , 因 其 所 關 涉 已 非 是 個 人 之 事 , 是 以 「 身 」 的 表 現 , 象 徵 著 社 會 的 期 待 , 已 經 是 與 公 領 域 無 法 切 割 的 層 面 了 , 故 而 「 身 」 的 表 現 必 須 具 體 讓 人 產 生 真 實 的 感 受 , 也 因 此 儒 家 認 為 「 修 身 」 與 否 , 關 係 著 國 家 的 興 亡 。 了 解 「 身 」 與 「 體 」 之 差 異 , 一 則 可 以 深 入 探 究 先 秦 儒 家 「 身 」 之 修 煉 的 進 路 與 具 體 內 容 , 再 者 可 以 更 深 理 解 宋 明 儒 者 所 說 的 「 “ 體 ” 天 下 萬 物 之 仁 」 的 實 質 意 義 , 以 及 其 與 「 修 身 」 之 差 異 處 , 相 信 對 儒 家 的 工 夫 論 , 將 可 以 有 不 同 的 研 究 視 野 。

(8)

Body and Embody: The Two Views of Body Philosophy in The Book of Changes of Confucianism

Yun-Ying Chu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 Yuan Ze University

Taoyuan, Taiwan

The study is to research the "Body"(身) and "Embody"(體) of body philosophy in The Book of Change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meaning of Body in the Book of Changes is limited and repeated. The meaning of the Body is obvious and presents the social values. In other word, Body is the place of personal performance, but it is not only personal but also social. The performance of Body includes personal performance and social expectation. Therefore, "Body Cultivation" is the whole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and society.

The meaning of Embody in The Book of Changes is open and extended. It also means the depth of life concerned. Embody is just like a soft container that is not with particular style and limited capacity. It could extend forever and unlimitedly.

Embody performs the personal inner morality and humbleness, and reaches level of the ultimate, but the spirit can extend unlimitedly and combine with the universe.

Therefore, "Embody Humanity" is the main value for Confucianism.

Keywords : The Book of Changes; Body; Embody; body philosophy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following is my

[r]

For a decreasing function, using left endpoints gives us an overestimate and using right endpoints results in an underestimate.. We will use  6 to get

Part (a) can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density formula for variable transforma- tions.. Part (b) can be established with the moment

Wang and Lih proved the 4-choosability of planar graphs without 5-cycles, or without 6-cycles, or without intersecting 3-cycles in [10, 9, 11]5. Farzad [3] proved the 4-choosability

With the help of the pictures and the words below, write a journal entry about what happened.. Write at least

Schools may first relate the four basic learning areas (personal, social, academic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o the personal level of students and then extend to the family an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