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電視新聞影音結構與閱聽人理解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電視新聞影音結構與閱聽人理解"

Copied!
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電視新聞影音結構與閱聽人理解

*

陳 毓 麒

**

《本文節要》

台灣地區民眾接觸最多的媒介是電視,每天看電視半小時以上的 人數高達 89.8%,電視不但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電視新聞更 逐漸取代報紙成為台灣民眾主要的資訊來源。本研究便是在探討電視 新聞的結構層面與閱聽人理解(comprehension)間的關係。

本研究採單因子實驗設計(A one factors experiment design)。自 變 項 ( independent variable ) 是 電 視 新 聞 , 其 下 分 成 為 三 ( three conditions):影音結構一致、影像結構不一致、及聲音結構不一致的 電視新聞。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是閱聽人對電視新聞的理 解。 參與實驗的受試者為文化大學的學生,共二百四十人。實驗分成 兩 階 段 進 行 : 第 一 階 段 為 前 測 , 主 要 目 的 在 藉 以 修 正 所 要 操 弄 (manipulate)的電視新聞及問卷(questionnaire)。第二階段為正式 施 測 , 分 成 控 制 組 ( control group ) 及 兩 組 實 驗 組 ( experiment group)進行。控制組所觀看的是影音結構一致(match)的電視新 聞,而其他兩組實驗組則分別觀看影像結構不一致及聲音結構不一致 的電視新聞,等到電視新聞播報完畢後隨請受試者填寫問卷。研究中 對「電視新聞理解」的測量,乃參考 Robinson & Davis 的做法,並依

* 本文曾在「中華傳播學 2001 香港年會暨論文研討會」中宣讀,承蒙評論人徐美苓教授及匿 名評審的寶貴意見,特此申謝。 ** 本文作者陳毓麒現為國立空中大學兼任講師、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助教。

(2)

理解門檻(comprehension threshold)將測量分為二:1. 指出新聞的中 心重點(central point)(便是跨越理解門檻)。2. 指出更多相關細節 (detail)(理解的層次越高)。 本研究主要的發現為: 1. 電視新聞文法結構若是有所變動,會影響到閱聽人對電視新聞 的理解 2. 新聞議題並不會影響到閱聽人對電視新聞的理解 3. 當電視新聞結構不一致時,閱聽人是以聲音訊息來理解電視新 聞 4. 電視新聞影像是影響閱聽人理解電視新聞的原因之一,但不是 絕對的因素 關鍵詞:不一致(mismatch)、電視新聞理解、電視新聞形式結構

壹、研究動機

看電視已是現今人們最主要的生活活動,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電視不僅是日常生 活中休閒娛樂的工具,更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與資訊來源。台灣電視機的普及率從民 國 69 年的 69.29%,到民國 87 年全國家庭中擁有彩色電視機的比例高達 99.17% (行政院主計處,民 87),幾乎家家都有電視機。電視普及以後,它與大眾的日常 生活,可以說是息息相關。廣電基金(民 87)的研究調查發現,台灣地區民眾接觸 最多的媒介是電視,每天看電視半小時以上的人數高達 89.8%。鍾蔚文、羅文輝 (民 80)調查發現:電視新聞已經逐漸取代報紙,成為台灣民眾主要的資訊來源。 正因為電視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所以電視節目常會在無形之中對 人們造成潛移默化的效果。電視節目內容五花八門,包括有:新聞性節目、戲劇性 節目、綜藝性節目、兒童節目、影集…等,而其中又以新聞性節目最被重視。因為 電視新聞不僅具有新聞的奇異性、鄰近性、重要性等特質,更挾其兼具聲光的優 勢,不僅可滿足閱聽人的「需求」(want),也可以使閱聽人在短時間內知道發生 了 何 事 , 進 而 滿 足 閱 聽 人 的 「 需 要 」 ( need ) , 更 使 得 閱 聽 人 被 「 涵 化 」

(3)

(cultivated)而不自知。 換言之,電視不僅告訴閱聽人該如何去看待及瞭解這世界,還更進一步的建構 閱聽人的世界觀(Gerbner, 1976)在此種觀點的影響下,掀起了對電視研究的風 潮。這個時期亦有許多的理論被提出(如:社會學習理論、模仿理論等)。這些理 論雖然為傳播研究的領域注入了許多的新血,但是這些理論所研究的領域卻多偏重 於傳播對於整體社會情境的影響,而很少探討傳播與閱聽人心理因素之間的關係, 因而使整個傳播研究不免有見林而不見樹之憾。 不過,自從頑固的閱聽人(obstinate audience)的理論出現後,閱聽人的地位 也逐漸由被動轉為主動學界於閱聽人與媒介的研究,也引進了認知心理學、社會認 知、發展心理學等理論,重新省思閱聽人認知的整體架構,藉以探討訊息是如何被 接收與瞭解。這種以閱聽人為主軸的研究,更在日後被廣泛地運用在大眾傳播研究 中。(如:Robinson & Levy, 1986; Gunter, 1987; Graber, 1987; Davis & Robinson, 1989; Robinson & Davis, 1990; Davis, 1990 等人的研究)(轉引自 Graber, 1993)。

雖然現今的研究已漸注重閱聽人主動、認知的層面,但是有一點卻是不容忽視 的,那就是電視新聞與一般平面媒體在性質上有著顯著的不同--電視新聞同時兼 具聲音(audio)及影像(visual)兩種文本(陳清河,民 80);然而,不同訊息的 傳送方式會造成閱聽人對訊息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 Katz et al.(1977)、及邱玉蟬 (民 85)的研究中認為,電視新聞的聲音比影像還要易於被觀眾所理解。但是, Gunter(1979)、Edwardson, Groom & Proudlove(1976)、Graber(1990)等人的 研究卻指出,在電視新聞與閱聽人理解的相互關係上,影像比聲音更有助於理解。 所以電視新聞的聲音與影像,到底何者是影響閱聽人理解的主要因素,可以說至今 尚未能有所定論。但如陳清河(民 80)所言:「同時兼具聲音及影像兩種結構,正 是電視新聞所具有的特色。」因此,若僅有畫面,會使「電視」淪為默劇(dumb show);若是僅有聲音,就會使得電視成為另一種的收音機,因而喪失「電視」本 身的特質。所以電視新聞的聲音、影像、與閱聽人理解間的相互關係,實在有必要 進一步的釐清。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所關心的研究問題如下:電視新聞的聲音或影像結構若 有更動時,閱聽人對電視新聞的理解,是否會因電視新聞結構的更動而有所改變?

(4)

貳、人類處理訊息的歷程

認知心理學家認為人類處理外在訊息的處理過程,一般而言可分為三個階段, 依序為:感官收錄(sensory register)、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與長期記 憶(long-term memory)。 當我們接收到一則訊息時,首先會經過的是視覺、聽覺…等感官器官,之後才 會進入短期記憶系統。但是訊息是否能進入短期記憶中,就必須看訊息接收者是否 有注意(attention)到此一訊息。若是有注意到此一訊息,則這個訊息接下來就會 在短期記憶中經過處理後,被儲存並且進入長期記憶;或者,這些訊息在處理過程 中,因某些因素之介入—如新的訊息,而遭棄不用。當訊息接收者下一次再次接受 到相關訊息時(無論是主動地尋求或是非主動地接觸),便會從長期記憶中提取相 關知識(或稱之為「基模」)來理解(comprehend)此一新的訊息。 綜 合 上 述 , 可 以 得 知 人 們 知 道 與 瞭 解 事 物 的 過 程 , 約 可 分 成 認 知 的 機 制 (cognitive mechanism)與認知的產製物(cognitive production)兩方面。所謂認知 的機制是指從感官收錄經短期記憶,最後到長期記憶的過程(如圖 1);而所謂認 知的產製物主要指的是理解(comprehension)。以下就先介紹認知的機制: 圖 1:情境理解模式(van Dijk, 1983, p.347) 由此推衍,就可以知道當人們接觸到一則電視新聞時,訊息首先會由經由感覺

感官收錄

長期記憶

(一般性知識)

記憶

理解-→判斷

故事基模

(5)

收錄器(sensory register)接收到聲音與畫面兩種不同的訊息;訊息經過感覺收錄器 後接下來便會進入短期記憶系統(short-term memory)中,而此時便會啟動腦海中 對於電視新聞形式與新聞事件的相關知識(或稱為基模)來理解此一則電視新聞; 在經過短記憶後,有一些訊息會被遺忘而有些訊息則會被貯存到長期記憶系統中以 備他日資料的檢索與提汲。但是這些認知的產製物(電視新聞的理解)卻會受到電 視新聞的結構與內容的影響,而有所不同。下一小節就是要探究電視新聞與理解的 相互關係。

參、電視新聞形式特質

電視新聞與一般平面媒體在性質上有著顯著的不同--兼具聲音(audio)及影 像(visual)兩種不同的符號(陳清河,民 80)。基本上,電視新聞是由旁白 (voice-over)、畫面(video picture)、原音(natural sound)(包括訪問)所構成 (黃新生,民 83)。其中旁白、原音、訪問等都為電視新聞的聲音結構。而電視新 聞畫面,則包括構圖、運鏡、攝影角度、角色(演員)及場景等。以上所述的旁 白、原音、訪問或是構圖、運鏡、攝影角度等,都是平面或廣播媒體所沒有的;也 由於這些特殊符號結構,使得電視新聞形構出異於其他媒體的特殊符號。

Collins(1981)指出若要瞭解電視內容,則需要具有三種有關電視的基模:電 視形式呈現的知識(knowledge of common format)、一般知識,即所謂的常識、以 及電視的形式與文法成規。所以在研究電視新聞與閱聽人理解間的相互關係時,必 須要知道與了解在電視新聞中特定的符號與形式:

一、電視影像符號

電視的視覺符號主要是透過電視攝影的取景或是電視攝影的技術聚集而成。一 般 而 言 , 電 視 視 覺 符 號 的 構 成 包 括 了 下 列 幾 項 : 鏡 頭 的 構 圖 、 鏡 頭 的 運 動 (movement)、攝影角度的取用、角色(演員)及場景等。其中鏡頭的構圖與攝影 的角度可以說是構成視覺符號的主軸,因為鏡頭運動的變化主要是從攝影機角度與 鏡頭而來(Tuchman, 1978)。 從另一角度而言,不同的鏡頭有著不同的詮釋方式,這種詮釋方式也就是「鏡 頭語言」;當「鏡頭語言」的結構變動時,常常會使新聞的意義有所改變(陳清 河,民 80)。所以,接下來就是要介紹一些電視新聞常用的「鏡頭語言」、構圖方 式及這些鏡頭所代表的義涵:

(6)

(一)特寫(close–up)

通常是一個人的鏡頭,包括頭臉,略帶肩膀。它表示個人的觀點,表示個人在 對話中的觀點。代表「親密」、「感情的流露」、或「重要人物」,是「親近的個 人距離」(close personal distance)。

(二)中景(medium shot)

包含一個人的腰部以上的部位,並且可以帶入另一個人而成為「兩人鏡頭」 (two-shot)。此鏡頭表達的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個人與週遭的關係。 此鏡頭帶入社會的範圍,是不同於特寫的個人的範疇。表達「角色之間的關係」, 是「遠的個人距離」(far personal distance),電視新聞一般採用此角度拍攝。

(三)中遠景(medium long shot)

比中景擴大一些範圍,人物在畫面中已佔有較明顯的地位。是「親近的社會距 離」(close social distance),暗示記者保持超然的態度。

(四)遠景(long shot)

包括人物與環境的大(長)景,使人物與背景同時呈現,表達環境、距離與範 圍的遠近。表達「角色與環境關係」。 除了鏡頭的語言、構圖方式會影響到閱聽人對於電視新聞的理解之外;同樣 的,電視新聞的重點字幕也會左右閱聽人的理解。因為重點字幕結合旁白和圖像的 雙管道傳播,使不專心收視觀眾集中注意力,迅速掌握新聞重點。陳定邦(民 84) 認為電視字幕具有以下幾種功能: 1. 提供類似印刷文字的閱讀文本,有助觀眾的閱讀。 2. 提供視覺途徑的資訊,有助於閱讀理解。 3. 給予觀眾感官刺激以提供相輔相成的提示作用。 4. 可望文生義,幫助對新聞內容的了解。 5. 電視字幕除了吸引觀眾的注意外,而且具有提綱契領的功用,可以幫助記 憶。 從上可以了解構成電視新聞視覺符號的要素有二:一是鏡頭的呈現—包括特 寫、中景、中遠景及遠景。這些鏡頭不僅闡述鏡頭構圖的方式,同時也說明了鏡頭 所代表的意義;另外一個便是電視新聞的重點字幕。而 Graber(1990)更指陳出影 像訊息的重要性,Graber 認為如果影像不夠充足或影像資訊傳送匱乏就會訪害閱聽 人對於電視新聞的理解。因此,在製作電視新聞影像訊息時,就應注意訊息所呈現

(7)

的意義是否完整,如此才有助於觀眾的記憶與理解。

二、電視聽覺符號

電視的聽覺符號主要構成的要素,包括;對話(dialogue)、旁白(off-screen narration)、音效(sound effect),以及配樂(music)等。在 電 視 新 聞 當 中 的 聽 覺 符 號 包 括 主 播 新 聞 提 要 、 記 者 旁 白 、 採 訪 現 場 收 音 ( natural s o u n d ) 、 受 訪 者 聲 音 和 人 為 配 樂 。 現場背景聲、新聞人物的講話或其他相關的聲音是屬於新聞的原音,原音是電 視新聞傳達新聞資訊的重要管道,尤其是新聞人物的訪問部份,比旁白更為傳神 (黃新生,民 83)。而電視新聞的旁白更可增加閱聽人的注意力,及增加新聞完整 性的特質(邱玉嬋,民 85)。但若是在室外,由於附於 ENG 上的麥克風過於靈 敏,無法克制外景境中的雜音,因此,最佳的辦法就是記者事後配音。而新聞配樂 具有撩撥觀眾情緒的爭議性,因為所以一般而言,新聞報導只在新聞節目的片頭和 片尾部份加入新聞配樂,作為提醒觀眾新聞節目的開始和結束。黃葳葳(民 82)在 研究電視新聞配樂與新聞內容互動時,就曾指出電視新聞聲音呈現的三種特質: 1. 相加特質:配合新聞內容節奏、強調內容特色,具「標示」、「突顯」或 「解釋」功能。 2. 相減特質:不合新聞內容但表達觀眾可能的反應,利用對比氣氛,形成特殊 效果,以轉移觀眾情緒或推論新內容。 3. 替代特質:以配樂替代旁白說明,提供觀眾咀嚼空間,具「過門」、「預 示」功能。 李天鐸(民 82)指出電視的聲音有兩種功能: 1. 捕捉觀眾的注意力: 利用旁白、音樂、對白和人為配樂製造聽覺刺激引導觀眾,避免其他干擾破 壞節目的細節和連貫性。如新聞在片頭和片尾都有特定旋律的配樂,告訴觀 眾何時進廣告、何時應回到螢幕前來。 2. 染氣氛、操控觀眾情緒。

(8)

肆、相關研究

電視新聞同時包含了聲音及影像兩種不同的訊息,但在這兩種訊息中究竟是聲 音 還 是 影 像 比 較 有 助 於 閱 聽 人 的 理 解 ? 至 今 仍 有 許 多 不 同 的 說 法 。 Trenaman (1967)認為在新聞內容中,文字比影像易於理解。Davis & Robinson(1986)說 明 瞭 電 視 新 聞 的 聲音對於閱聽人理解之幫助是大於電視新聞影像。Katz et al (1977)也指出聲音訊息較影像訊息來的重要。邱玉蟬(民 85)研究的結果證明瞭 電視新聞的回憶以聲音為主。似乎一切的研究都在說明;電視新聞的聲音結構優於 影像結構。

但在 1979 年 Gunter 卻有著不同的說法。Gunter 的研究印證了閱聽人對於電視 新聞影像的回憶會比聲音還多;除了 Gunter 之外,Alger(1989)、Findahl & Hoijer(1976)、Graber(1990, 1993)、Gunter(1980a, 1980b)、Robinson & Levy (1986)等人的研究也證明瞭電視影像的優點,Alger 等人指出;如果電視影像能 具有活潑性及具體性便能增加閱聽人對於電視新聞的記憶。這些有趣的發現,似乎 是對於大多數廣播的教科書中認為;影像只是聲音的附屬品(appendage),造成極 大的挑戰(Cohler, 1985; Stephens, 1992)。到此似乎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那 就是為何閱聽人對於電視新聞的理解會產生如此大的差異? 以下兩點似乎可以說明產生這些差異的原因:一、一個符號系統比另一個符號 系統更適合呈現某種資訊(Salomon, 1979; Paivio, 1973)(轉引自:邱玉嬋,民 85)。另一個原因是,閱聽人是以二種不同的方式來儲存訊息,這兩種方式,一是 口語碼;另一為心像碼。所以當人們接觸到一則電視新聞時,訊息首先會由經由感 官收錄器接收到聲音與畫面兩種不同的訊息;訊息經過感覺收錄器後接下來便會以 不同兩種方式進入短期記憶系統中,而在經過短記憶後,這兩種不同的訊息則會被 貯存到長期記憶系統中以備他日資料的檢索與提汲。Graber 的研究結果似乎為此種 說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證。 Graber(1990)把電視新聞聲音及影像分開測試時發現:當聲音訊息與影像個 自單獨呈現時,閱聽人會有不同程度的理解。也就是從 Graber 的研究裡可看出:閱 聽人在處理聲音及影像訊息時,是把聲音與影像以兩種不同的方式來分別處理與理 解(此種說法似乎與 Pavio 的雙代碼假說不謀而合)。但閱聽人若是以單一訊息的 模式來處理及理解這些電視新聞訊息時,就不可能會有如同 Graber 的研究發現。因

(9)

此若要看出電視新聞對閱聽人理解的影響時,不能將電視新聞的聲音及影像視為一 個結構來分析,而須將電視新聞的聲音與影像分別處理(Schultz, 1993)。 除指出電視新聞影像及聲音的個別重要性外,Schultz(1993)整理近二十年來 對於電視新聞理解的相關研究,歸納出五個會影響電視新聞理解的因素:1. 電視新 聞的故事或訊息使否有重複;2. 製作或體裁上的因素(如聲音或是影像表達的形 式);3. 電視新聞的故事內容;4. 閱聽人的不同;5. 電視新聞相關知識充足與 否。而這些因素似乎可簡化為兩個層面:一、閱聽人層面(如:閱聽人的不同及電 視新聞相關知識充足與否);二、訊息結構層面(如:訊息呈現方式、重複性以及 表達方式、電視新聞故事的內容等)。 近年來的傳播研究都強調在探討閱聽人的行為時,文本內容及結構應同時分析 (Morley, 1989; Wolf, 1988; Liebes & Katz, 1989; Curran, 1990; Gunter, 1991)(轉引 自:鍾蔚文,民 81),因為這些電視新聞的故事結構及形式,都會影響到閱聽人對 於電視新聞的理解(Findahl & Hoijer, 1981)。在國內,鍾蔚文(民 81)、陳韻如 (民 82)與林珍良(民 83)等人,更是指出新聞報導的結構會影響到受眾的認 知。吳翠珍、朱則剛(民 83)更針對電視的特質進一步的解釋電視符碼與一般符碼 的不同。吳翠珍等人以為電視所呈現的符碼乃從簡單到複雜、具體到抽象,觀看者 對於電視的訊息處理會有不同複雜程度的層次,最簡單的層次是由視覺與聽覺直接 敘述或說明真實世界的訊息,人們再處理此層次符碼時,所使用的感知與認知技巧 與解釋真實世界外在刺激完全一樣。第二層次是媒體形式語言與成規的運用,人們 必須瞭解這些形式語言的文法,將這些結構形式予以解讀,才能瞭解這些形式語言 所呈現之內容意義。第三層次象徵層次是非直觀經驗,必須要經過學習才可獲得。 以上這些因素,可以稱之為:影響閱聽人理解電視新聞的負面因素;因為這些 因素會直接或間接的妨害到閱聽人對於電視新聞的接收,因而造成閱聽人理解障 礙。相對於許多研究在於發掘哪些因素會妨害閱聽人的理解時;Gaziano 卻著手於 如何增進閱聽人對於電視新聞的理解。Gaziano(1983)認為當電視新聞的內容較具 體、以及新聞內容與聽眾本身的興趣相近時,就能增進閱聽人對電視新聞的理解; 另外,邱玉嬋(民 85)也指出電視新聞內容過於艱深、需要專業知識的新聞,會影 響到閱聽人的理解,因此在選擇上,需選擇經常出現、觀眾較為熟悉的單一新聞事 件。上述的這些因素因為有助於電視新聞的理解所以可視之為:影響閱聽人理解電 視新聞的正面因素。所以若是要使閱聽人能易於理解一則電視新聞,就必須要增加 會影響閱聽人理解的正面因素,並且使妨害閱聽人理解的負面因素降至最低。

(10)

伍、變項陳述與實驗設計

一、變項陳述

(一)自變項

本研究的自變項為電視新聞,其下分為三:影音一致的電視新聞、聲音不一致 的電視新聞、及影像不一致的電視新聞。

(二)依變項

本研究的依變項為電視新聞的理解: 電視新聞的理解是指當閱聽人接收到電視新聞後,若是可以結合本身的經驗及 知識與電視新聞產生互動,進而知道這則電視新聞的「中心重點」,便認為閱聽人 已經可以理解這則電視新聞。但在本研究中又將理解區分成兩個不同的層次—重點 得分(跨越理解門檻與否)與細節得分(理解程度的多少),其原因在分辨出閱聽 人是否會受新聞聲音及影像的影響,而產生不同程度的理解。

自變項 依變項

二、實驗設計與實驗對象

(一)實驗設計

本研究是用實驗法,採單因子的研究設計。實驗的自變項為電視新聞文本,其 下分為三:影音一致的電視新聞、聲音不一致的電視新聞、影像不一致的電視新 聞。依變項為閱聽人的理解。茲將本研究的實驗設計以表 1 表示。 表 1:實驗設計 文本類型 影音一致的電視新 聲音不一致的電視 影像不一致的電視

電視新聞

1. 影音一致的電視新聞 2. 聲音不一致的電視新 聞 3. 影像不一致的電視新 聞

閱聽人的理解

跨越理解門檻 細節得分

(11)

變項 聞(控制組) 新聞(實驗組 1) 新聞(實驗組 2) 閱聽人的理解

(二)實驗對象

因本研究分成兩個階段進行,因此在樣本選取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第一個階 段為前測:是透過同學間相互介紹或由研究者親自至軍訓課、語言實習課、國文課 等共同課程中徵求自願者;自願參加的人數共有 103 位,但實際參與前測的人數為 95 人 , 這 95 人全部是文化大學的學生。組別的分配乃採隨機抽樣( random sampling)的方式。 而正式施測的實驗對象則是由研究者到新聞系、社會福利系、及大眾傳播系等 三個系中徵求自願的受試者。自願參加的人數共有 248 位。這些學生同樣以隨機抽 樣的抽樣方式,個別分配到控制組與兩個實驗組之中,每組的人數約為 80 人。

三、電視新聞的建立與測量

本研究中的電視新聞包括有兩種:一是共同的電視新聞,指的是在三個組裡都 可以看到的電視新聞,其目的在於給予不同實驗對象相同刺激(模擬正常新聞的播 出方式),使得實驗結果較能推論到外在的情境(避免僅給予單一刺激,使測量得 分過高,而有所偏頗),取材的對象是三家無線電視台。另外的一個電視新聞便是 所要控制及操弄的電視新聞,是依照研究假設來製作的電視新聞。這一類的新聞可 分為三: Text1:影音一致的電視新聞 Text2:聲音不一致的電視新聞 Text3:影像不一致的電視新聞

(一)「共同」的電視新聞的製作方式

「共同」的電視新聞的製作方式是先由 VHS 錄影機錄製,並經研究者自行剪 接而成。錄製的對象為華視、中視、台視三家無線電視台播出的電視新聞為對象。

(二)所要操弄的電視新聞之製作方式

本研究中所要操弄(或控制)電視新聞的主題是經由兩個步驟篩選出。首先, 是在第一次測試裡由 95 位受試者寫出現今與文大學生最相關的議題,並在這些議 題中挑選出前三個議題。然後,從接受第一次測試的受試者裡隨機抽取十位同學、

(12)

並經由研究者及兩位專家在共同同意的基礎下,從大學生學費、選課與交通等三個 與文化大學學生切身性高的新聞議題中,挑選出一主題作為對於新聞涉入感的測試 標準,而這個主題為與文大學生所搭乘的交通車有關的議題。 俟主題確定後,便由研究者自行拍攝相關的新聞內容,並經剪接及上字幕後, 才算完成此則新聞。然後將此則新聞製作成僅有聲音的電視新聞及僅有影像的電視 新聞,在研究者及兩位專家的認定下,認為聲音所「說」及影像所「呈現」的意義 是一樣的之後,再依照本研究中對於何謂「一致」及「不一致」電視新聞的界定方 式,來製作影音一致、聲音不一致及影像不一致等三則電視新聞。

(三)一致與不一致電視新聞的操弄方式

在本研究中將「不一致」界定為:「類似」或「同種類」(也就是同中求異的 概念)事物結構間不完全相同或不能共相容的情形。「不一致的電視新聞」視為: 在電視新聞中聲音或影像的故事文法結構,其中之一並未照依循既定的文法結構來 鋪陳新聞,並造成聲音及影像文法結構間不完全相同或不能共相容的情形。而對 「不一致」的電視新聞的操作方式為:在電視新聞聲音或影像的文法結構裡有三個 或三個以上結構有所更動,而不是依循既定的文法結構來鋪陳的電視新聞,就是所 謂「不一致」的電視新聞。

(四)電視新聞理解的測量方式

本研究對於電視新聞理解的測量是參考 Robinson & Davis 在 1986 年的方式: 當受試者能確切指出這則新聞的中心重點時,便稱為理解此一電視新聞。

除此之外,本研究也參考 Robinson & Davis 的方式,將理解分成兩個主要不同 的層次—重點得分(跨越理解門檻與否)與細節得分(理解程度的多少),做為測 驗閱聽人是否能理解這則電視新聞的依據。其方式見表 2:

(13)

表 2:理解的門檻與層次表 分數 訊息刺激的反應類型 0 誤記新聞故事內容,新聞並未呈現此種訊息 1 對於新聞內容不能記憶、回答或是不知道 2 知道部分新聞內容,但不能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新聞內容 3 對於新聞內容混淆,或是概括性的回答 4 可回答新聞內容的細節,但不是新聞的中心重點

理解門檻

5 知道新聞的中心重點,但不能進一步的指出相關細節 6 知道新聞的中心重點,並能指出新聞的一個相關細節 7 知道新聞的中心重點,並能指出新聞的二個相關細節 8 知道新聞的中心重點,並能指出新聞的三個相關細節

五、電視新聞文本信度檢覈

在電視新聞編碼信度檢驗上,本研究請了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一年級與二年級 學生各一位(B 與 C),這兩位編碼員都具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相關知識,並在 與研究者(A)相互同意的原則下進行文本的編碼。其相互同意度及複合信分別 為:0.87 及 0.95。

六、實驗過程與步驟

本研究的實驗共有前測及正式施測兩次。參與前測的人數為 95 人。前測共分 成三組進行,這三組分別為:影音一致的電視新聞組、聲音不一致的電視新聞組、 及影像不一致的電視新聞組。每一組的人數約為 32 人,分組的方式採隨機抽樣。 每組所看新聞的則數皆為 23 則(這 23 則新聞經信度的檢定後,都為聲音與影像可 理解性一樣的電視新聞)。進行的時間總共 25 分鐘,每組都先利用 20 分鐘的時間 觀看影帶,並再看完影帶後隨即填寫一份問卷,問卷為開放性問卷。 等到所有的前測進行完畢後,研究者便跟其他兩位訪員及十位參與前測的學生 (這十人皆採隨機抽樣而來)進行座談及意見交換。並依照這些人的意見來對於本 研究的問卷及所要操弄之電視新聞進行修改。正式施測的實驗也是分成三組進行,

(14)

這三組同樣為:影音一致組、聲音不一致組及影像不一致組。每組的受試者都是經 由隨機抽樣後分配至各組,每組的人數皆約為 80 人。實驗進行的時間為 25 分鐘, 實驗前先進行簡短的介紹,說明實驗的過程與目的。實驗分成二個步驟進行,進行 的方式如下:第一個步驟為先觀看約 20 分鐘的電視新聞;然後,再請受測者填寫 一份問卷。

陸、資料分析與結語

表 3:答出中心重點的分佈表 跨越理解門檻 未跨越理解門檻 其 他 影 音 一 致 組 63.3% 34.7% 2.0% 影像不一致組 81.0% 19.0% 0.0% 聲音不一致組 46.0% 52.9% 1.1% 影音一致組裡能跨越理解門檻的受試者有 63.3%,未能跨越理解門檻的受試者 有 34.7%,其他有 2.0%。影像不一致組裡能跨越理解門檻的受試者有 81.0%,未能 跨越理解門檻的受試者有 19.0%。聲音不一致組裡能跨越理解門檻的受試者有 46.0%,未能跨越理解門檻的受試者有 52.9%,其他有 1.1%。在影音一致組與影像 不一致組中可看出,近七成或七成以上的受試者可以跨越理解門檻,而在聲音不一 致組中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受試者未能跨越理解門檻。 表 4:答出新聞相關細節的分佈表 答對一個細節 答對兩個細節 答對三個細節 答對四個細節 其 他 影 音 一 致 組 25.5% 53.1% 16.3% 1.0% 4.0% 影 像 不 一 致 組 15.9% 44.4% 34.9% 1.6% 3.2% 聲 音 不 一 致 組 21.8% 37.9% 26.4% 11.5% 2.2% 影音一致組裡答對一個細節的受試者有 25.5%,答對二個細節的受試者有 53.1%,答對三個細節的受試者有 16.3%,答對四個細節的受試者有 1.0%,其他則

(15)

有 4.0%。影像不一致組裡答對一個細節的受試者有 15.9%,答對二個細節的受試者 有 44.4%,答對三個細節的受試者有 34.9%,答對四個細節的受試者有 1.6%,其他 則有 3.2%。聲音不一致組裡答對一個細節的受試者有 21.8%,答對二個細節的受試 者有 37.9%,答對三個細節的受試者有 26.4%,答對四個細節的受試者有 11.5%, 其他則有 2.2%。整體而言,在三組中能回答出一至兩個細節的人數最多(至少都有 59.7% 的人答對)。 表 5:受測組間重點得分之 Scheffe 檢定: 影音一致組 影像不一致組 聲音不一致組 影 音 一 致 組 --- 0.100 0.036* 影像不一致組 0.100 --- 0.000*** 聲音不一致組 0.036* 0.000*** --- *代表顯著 **代表非常顯著 ***代表極顯著 ANOVA 的 F=9.998 P=.000 在理解的重點得分上,三組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 F 值為 9.998,P=.000(小 於 0.001)達極顯著,三組的平均值分別為:影音結構一致組 M=0.65,聲音結構不 一致組 M=0.47,影像結構不一致組 M=0.81。經雪費氏檢定後得知影音結構一致組 與聲音結構不一致組 P=.036(小於 0.05),表示兩組之間有顯著的差異。影像結構 不一致、聲音結構不一致兩組 P=.000(小於 0.001),兩組達到極顯著的差異。而 影音結構一致組與影像結構不一致的 P 值為 0.100(大於 0.05),表示兩組間並沒 有顯著的差異。 表 6:受測組間細節得分之 Scheffe 檢定 影音一致組 影像不一致組 聲音不一致組 影 音 一 致 組 --- 0.142 0.014* 影像不一致組 0.142 --- 0.789 聲音不一致組 0.014* 0.789 --- *代表顯著 **代表非常顯著 ***代表極顯著 ANOVA 的 F=4.628 P=.011 在理解的細節得分上,三組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 F 值為 4.628,P=.011(小 於 0.050)達顯著,三組的平均值分別為:影音結構一致組 M=1.89,聲音結構不一

(16)

致組 M=2.26,影像結構不一致組 M=2.16。經雪費氏檢定後得知影音結構一致組與 聲音結構不一致組 P=.014(小於 0.05),表示兩組之間有顯著的差異。影像結構不 一致、聲音結構不一致兩組 P=.789(大於 0.05),兩組並無顯著的差異。而影音結 構一致組與影像結構不一致的 P 值為 0.142(大於 0.05),表示兩組間並沒有顯著 的差異。 從上可以得知影音結構一致組與聲音結構不一致組,無論在重點得分或細節得 分方面皆有顯著的差異。另一方面,雖然影像不結構一致組與聲音結構不一致組在 重點得分方面達到極顯著的差異。但兩組無論在重點得分或細節得分上,卻與影音 結構一致組沒有任何的差異。

一、綜合分析

在這一節裡論者將分成結論與推論兩大部分。結論部分乃從所得之數據作出具 體的陳述,而推論部分則是依照研究的結果,推估之所以會產生這些結果的原因。

(一)研究之結論

1. 電視新聞文法結構若是有所變動,會影響到閱聽人對電視新聞的理解

經過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在重點得分方面:影音結構一致與聲音結構不一致 兩組間有顯著的差異,P=.036(小於 0.05)。影像結構不一致與聲音結構不一致兩 組間達極顯著的差異,P=.000(小於 0.001)。而在細節得分方面:影音結構一致組 與聲音結構不一致兩組間有顯著的差異,P=.014(小於 0.05)。所以可以推論當電 視新聞文法結構不一致(無論是聲音或是影像)都會使閱聽人產生理解上的困難。 這項結果 Kintsch & Kozminsky(1977)、Mandler & Johnson(1977)、Thorndyke (1977)及蔡津銘(民 85)等人的研究結果相同。也就是當電視新聞是依據文法結 構來組織時,讀者較容易記憶。但若故事文法結構被錯置時,便會發生讀者理解困 難且不易記憶的情況,可見得電視新聞故事文法能協助閱聽人記憶,並有助於電視 新聞的理解與記憶。同時也說明了閱聽人是依照腦中既定的電視新聞文法結構基模 來理解電視新聞。

2. 新聞議題並不會影響到閱聽人對電視新聞的理解

在影音一致組,重點得分、細節得分與涉入感都未有顯著的差異,P 值分別為 0.238 與 0.705(都大於 0.05)。影像不一致組,重點得分、細節得分與涉入感都未 有顯著的差異,P 值分別為 0.504 與 0.958(都大於 0.05)。聲音不一致組,重點得

(17)

分、細節得分與涉入感都未有顯著的差異,P 值分別為 0.205 與 0.182(都大於 0.05)。因此可以得知閱聽人對於電視新聞的理解並不會受到新聞議題的影響。 而這項結果顯然與 Gaziano(1983)的研究結果有所出入,是否因為 Gaziano 所操弄的新聞議題是單一新聞,本研究的電視新聞共有 24 則,閱聽人在實驗的過 程裡是否受到其他議題的交互影響,所以產生了和 Gaziano 不一樣的研究結果,在 此也無法得知,惟有待後續研究來進一步說明。

3. 當電視新聞結構不一致時,閱聽人是以聲音訊息來理解電視新聞

影音結構一致組與聲音結構不一致組 P=.014(小於 0.05),表示兩組之間有顯 著的差異。影像結構不一致、聲音結構不一致兩組 P=.789(大於 0.05),兩組並無 顯著的差異。而影音結構一致組與影像結構不一致的 P 值為 0.142(大於 0.05), 表示兩組間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從上可以得知影音結構一致組與聲音結構不一致 組,無論在重點得分或細節得分方面皆有顯著的差異。因此可以推論出:當電視新 聞結構不一致時,閱聽人是以聲音訊息來理解電視新聞。

4. 電視新聞影像是影響閱聽人理解電視新聞的原因之一,但不是絕對因素

雖然影像不一致組與影音一致組在細節及重點得分上都未達顯著差異(P 值分 別為 0.789 及 0.100(皆大於 0.05)。但有趣的是影像不一致組的平均分數在細節得 分與重點得分的 M 值分別為 2.16 與 0.81,而影音一致組的平均分數在細節得分與 重點得分的 M 值分別為 1.89 與 0.65。也就是說,影像不一致組無論在閱聽人在細 節得分與重點得分的分數都高於影音一致組,因此可以推論出電視新聞影像是影響 閱聽人理解電視新聞的原因之一,但卻不是絕對的因素。

(二)研究結果之推論

上述的結論是以是否具有統計顯著值來討論,以下之推論除延續上述之結果 外,更希望結合其他數據資料做適度的陳述。

1. 閱聽人是以兩種不同的方式來處理與理解電視新聞

因為在電視新聞中心重點(能跨越理解門檻)得分上,聲音不一致組中能跨越 「理解門檻」有 46.0%,而影像不一致與影音一致組中卻有 81.0% 及 63.3% 的受 試者可以回答出電視新聞的中心重點。就常理而言,影音一致的電視新聞應該比影 像不一致與聲音不一致的電視新聞還要容易理解,得分也應當比較高。 但為何會產生此種差異,其原因應該有下列幾點:一、人們通常是用聲音與影

(18)

像兩種不同的認知機制來處理電視新聞訊息,有些人是以聲音訊息做為理解的基 礎,有些人卻是以影像來理解電視新聞,而此點似乎與 Paivio(1971)的雙代碼假 說類似。另外則是因為有些電視新聞本身就是比較適合以聲音或是影像訊息的方式 呈現。最後則是因為電視新聞訊息本身因為不一致,反而引起閱聽人的注意力,因 此造成聲音及影像不一致組在理解的得分上高於影音一致組(此種說法有點類似認 知失諧理論)。 而本研究中所用來測試的電視新聞已在論者與登錄員的相互同意基礎下,認為 所要測試的電視新聞聲音及影像兩者間的「可理解性」是一樣,因此閱聽人的理解 會受電視新聞本身就是比較適合以聲音或是影像訊息的方式呈現的影響較小;若將 這一點排除,則可推論閱聽人在處理電視新聞訊息時是以聲音及影像兩種不同的方 式在處理。至於閱聽人在理解電視新聞時究竟是以聲音還是以影像為主,還是因為 電視新聞訊息本身因為不一致,因而造成聲音及影像不一致組在理解的得分上高於 影音一致組,在此無法做進一步的說明。不過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做進一步的探 討。

2. 在不一致的新聞結構中,閱聽人必須啟動更多的基模來理解電視新聞

本研究的結果說明了,若是電視新聞結構不一致,閱聽人則會啟動不同的電視 新聞基模來理解電視新聞。 從細節得分中可以看出在影音一致組裡答對一至二個細節的受試者有 78.6%。 影像不一致組裡答對一至二個細節的受試者有 60.3%。聲音不一致組裡答對一至二 個細節的受試者有 59.7%。影音一致組在細節得分上比影像不一致組與聲音不一致 組還要高,除了代表在影音一致組中的受試者可以達到理解的層次較高,更可推論 出是因為影像不一致組與聲音不一致組的結構更動,使得閱聽人必須要啟動更多電 視新聞基模來理解電視新聞,可是當閱聽人的電視新聞基模不足或無法跟隨不同的 結構來調整自己的基模時,就會影響到閱聽人的理解。所以會造成影音一致組的得 分不同於聲音不一致與影像不一致兩組。 當然在閱聽人理解的過程中,一些人口變項如:背景、家庭因素、年齡、居住 區域等,也都會影響到測試的結果。但本研究在實驗之前就已經採隨機抽樣的方式 來分配樣本的組別,因此受這些因素的影響便大為降低。另一方面,閱聽人本身所 具有的電視新聞基模(電視新聞的形式知識)的多少也是會影響到閱聽人的理解。 而當電視新聞文法結構有所更動時,這些受試者會不會受到本身所具有的電視新聞 基模多少的影響而影響到閱聽人的理解,在本研究中並無法得知,惟後續的研究應

(19)

可繼續探究。

3. 在理解不同的層次上,閱聽人會運用不同訊息形式來理解電視新聞

在本研究中將閱聽人理解分成許多層次,並且了解不同結構的電視新聞與閱聽 人理解間的關係。首先要討論的是:是否理解的層次,也就是指閱聽人能否跨越理 解的門檻而言。然後,再探討能夠理解多少的層次(能指出多少的新聞細節): A. 閱聽人在剛開始接觸到電視新聞(跨越理解門檻)時,是用聲音訊息來理解 電視新聞 經過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的檢定後,在重點得分方面:影音結構一致與聲音結構 不一致兩組間,P=.036,表示兩組之間有顯著的差異。而影音一致組與影像不一致 兩組間,的 P 值為 0.100(大於 0.05),表示兩組間並沒有顯著的差異。而這樣的 研究結果說明了電視新聞的聲音對於閱聽人理解之幫助是大於電視新聞影像,同時 也應證了邱玉蟬(民 85)等人認為聲音訊息比影像訊息還要重要的說法。 B. 閱聽人在理解電視新聞相關細節時,是以影像訊息為主 在比較影像不一致與聲音不一致兩組對電視新聞的細節得分可看出,影音結構 一致組與聲音結構不一致組有顯著的差異(P 值 0.014,小於 0.05)。而影像不一致 組與影音一致組未達顯著水準(P 值=.789,大於 0.05)。另一方面,影像不一致組 在電視新聞細節的得分上,雖然在答對一個細節的比例上不如聲音不一致組(分別 為 15.9% 與 21.8%)來的高,可是影像不一致組在答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細節的分數 比例卻比聲音不一致組還高(84.3% 與 64.3%)。也就是說,閱聽人在理解電視新 聞相關細節方面,是以影像為主而不是聲音。而這種結果和 Gunter(1979)、Alger (1989)、Findahl & Hoijer(1976)、Graber(1990, 1993)、Robinson & Levy (1986)人的研究相同(都認為閱聽人對於電視新聞影像的回憶比聲音還多)。 為何閱聽人在跨越理解門檻時,是用聲音訊息來理解電視新聞;而在理解電視 新聞相關細節時,是以影像訊息為主。其原因應該有以下兩點:第一、聲音稍縱即 逝的特質:在一則電視新聞中,雖然在一分鐘內可以「說」180 個字,但假使受試 者未能專心聆聽電視新聞的內容,則會立即錯失新聞的重點或細節,使得受試者無 法以聲音訊息來理解新聞,因而轉以影像做為理解新聞的基礎。所以會造成在新聞 重點的理解上是以聲音為主,而在新聞細節理解方面卻是以影像為主的差異。另一 個原因,或許是因為閱聽人的理解是具有層級性質,並不能視為一個整體結構的理 解;而且電視新聞是由聲音或影像所形構成,而非聲音及影像的合成品,因而產生 上述的結果。

(20)

到此,根據研究的結果似乎可以勾勒出閱聽人理解電視新聞的樣貌:閱聽人在 接觸電視新聞時,是將聲音及影像訊息以兩種不同的認知機制來處理,其後再啟動 自己腦中的電視新聞文法基模來理解這則新聞。但是若電視新聞的文法結構有所更 動,閱聽人會有兩種方式來處置這則電視新聞,一是不知所云(因為本身基模不足 所致),另一方式便是選擇聲音或影像其中之一的結構來理解這則新聞。另一方 面,電視新聞也會依循既有的文法結構來鋪陳這則電視新聞,以利於新聞訊息的傳 送,進而與閱聽人達成對新聞的「共識」。但在截稿及作業方便的雙重壓力下,使 得電視新聞的製作是以聲音為主軸,所以新聞影像自然而然就成為輔助的工具;而 閱聽人長期受這種方式的影響下,更是習慣用聲音訊息來理解電視新聞。 本研究在進行過程中,由於人力、時間等資源以及研究方法的限制,因此研究 的結果不免會有所缺失,而這些研究限制包括: A.未能得知是否會受到新聞形式與內容的交互作用下影響到研究結果 B.新聞議題會干擾實驗的結果 C.無法得知實驗的長期效果 D.「理解」測量的不易

二、結語

電視新聞常會牽動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影響人們對外在世界的看法;雖說 電視新聞的重要性不言而渝,但另一方面也會因為電視新聞播出的內容過於粗造而 受人所詬病。筆者參與電視新聞的製作工作多年,對於電視新聞影音的品質及內容 一直都抱持著高度的關懷,雖說他律在提昇電視新聞品質上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 色,但筆者更堅信唯透過電視新聞從業人員的自我要求,才能「給予」電視新聞耳 目一新的新氣象,此點正是撰寫本文最初的出發點!

柒、註釋

註一:這三個議題分別為:學生交通問題、選課相關事宜及學費調漲幅度。 註二:選擇聲音與影像可理解性相同的電視新聞之目的,在於避免閱聽人對於電視 新聞的理解是因聲音或影像所傳達的內容不相等(聲音內容較影像內容豐富 或影像內容較聲音內容豐富),而影響到實驗的結果。

(21)

捌、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第三局(民 87)。全國家庭主要設備普及率調查。 http://www.dgbasey.gov.tw/gdbas03/bs8/pubcat/DataMain.htm 林秀娟、張邵勳(民 82)。SPSS FOR Window 統計分析,上、下冊。台北:松崗 電腦圖書公司。 林珍良(民 83)。「新聞言說結構對資訊處理策略影響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 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翠珍、朱則剛(民 83)。我國國小學生電視識讀能力研究。國科會研究報告。 邱玉蟬(民 85)。電視新聞影音結構對回憶的影響。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 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清河(民 80)。電視新聞的視覺文化。台北:電視文化探索學術研討會。 陳韻如(民 82)。「新聞事件的意義建構與受眾認知關係之研究─從受眾推論看新 聞框架之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葳葳(民 82)。「電視新聞配樂對閱聽人的影響」,廣播與電視,第 1 卷第 3 期。 黃新生(民 83)。電視新聞。台北:遠流出版社。 廣電基金(民 87)。電視收視行為研究調查報告。台北:天和水行銷顧問公司。 鍾蔚文、羅文輝(民 80)。「電視新聞對青少年政治知識的影響」,台灣電視文化 探索學術研討會。 鍾蔚文(民 81)。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台北:正中書局。

二、英文部份

Alger, D. (1989). The media and politic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Cohler, D. K. (1985). Broadcast Journalism.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 Hall, Inc. Collins, W. A. (1981). “Schemata for undersyanding television.” In H. Kelly & H.

Gardner (Eds.). New direction for child development: viewing children through televis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31-45.

Davis, D. K. & J. P. Robinson (1986). “News Story Attributes and Comprehension.” In J. P. Robinson & M. R. Levy (Eds.) The Main Source: Learning from Television News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179-210.

(22)

Davis, D. K. & J. P. Robinson (1990) “ Television news and the informed public: 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approach.”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0, 106-119. Findahl, O. & B. Hoijer (1976). Fragments of reality: An Experiment with News and TV

Visuals. Stockholm: Sveriges Radio/PUB.

Findahl, O. & B. Hoijer (1981). “Studies of New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Comprehension.” In C. Wilhoit & H. de Bock (Eds.)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Yearbook, vol 2.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Gaziano, C. (1983). “The knowledge gap hypothesis: an analytical review of effect.”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0, 447-486.

Gerbner, G. & L. Gross (1976). “Living with Television: The Violence Profil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6, 173-199.

Graber, D. A. (1990). “Seeing is Remembering: How Visual Contribute to Learning from Television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0(3), 134-153.

Graber, D. A. (1993).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cope, progress, promises.” In A. W. Finifter(Ed.),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Ⅱ (pp.305-334).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Gunter, B. (1979). “Recall of brief television news items: effects of presentation mode, picture content and serial posi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Television, 5, 57-61. Gunter, B. (1980a). “Remembering television news: effect of visual format on information

gain.” Journal of Education Television, 6, 8-11.

Gunter, B. (1980b). “Remembering television news: effect of picture content.” Journal of Genernal Psychology, 102, 127-133.

Katz, E., H. Adoni & P. Parness (1977). “Remember the news: what the picture adds to recall.” Journal Quarterly, 54, 231-239.

Mandler, J. M. & Johnson, N. S. (1977).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sed: Story structure and recall.” Cognitive Psychology, 9, 111-151.

Molitor, S., S. Ballstaedt & H. Mandl (1989). “Problem in knowledge question from text and pictures.” In H. Mandl & J. R. Levin (Eds.), Knowledge Acquistion from Text and Picture. Netherlands: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 V..

Paivio, A. (1971). Imagery and Verbal Processe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Inc.

Robinson, J. P & M. R. Levy (1986). “Comprehension of a week’s news.” In J. P. Robinson & M. R. Levy (Eds.) The Main Source: Learning from Television News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23)

Robinson & M. R. Levy (Eds.) The Main Source: Learning from Television News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Schultz, M. R. (1993). The effect of visual presentation, story complexity and story familiarity on recall and comprehension of television new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微縮片 No. 9418806). Stephens, M. (1992). Broadcast News. 2nd edi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Trenaman, J. (1967). Communication and Comprehension. London: Longman.

Thorndyke, P. W. (1977). “Cognitive structure in comprehension and memory for expository materi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4, 323-340.

Tuchman, G. F. (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Free Press.

van Dijk, T. A. & W. Kintsch (1983). Strategies of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New York: Academic.

(24)

The Audience comprehension to the

Audio-visual structure of TV news

Yu-chi Chen

《Abstract》

TV is the most popular media of Taiwan. 89.9% of the island state people watch TV more than half-hour everyday. TV is part of life for Taiwanese. Furthermore, the TV news is gradually replaced newspaper to be the major source of information.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is trying to disclosu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TV news and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 audience.

A “3X1 One Factors Experiment Design” was utilized for this research. The TV news was selected a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Three different structures were used: matched video-audio structured TV news, mismatched video-audio structured TV news, and a single-out mismatched audio structured TV news.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 audience was selected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for this research.

Totally 245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research. The experience was conducted in two different phases. Phase I - “Pre-Test” stag is to correct the manipulated TV news and questionnaire. In phase II - “Official Test” stag, the audience were separated into a group of control group and two different experiment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ould watch matched vedio-audio structured TV news. One group of experiment group would watch mismatched vedio-audio structured TV news. The other experiment group would watch mismatched audio structured TV news. All participants were required to answer the

(25)

questionnaire after watching the news.

The Robinson & Davis method was referr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udience comprehension. The measurement focused on two facto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mprehension threshold: 1) to point out the central point of news, 2) to point out more related details of news.

The results are concluded as the follows:

1. The audio structure is the major factor that influents the audience, 2. The video is better than audio for audience in understanding the

details of news,

3. The audio is better than video for audience in understanding the central point of news.

數據

表 2:理解的門檻與層次表  分數                                      訊息刺激的反應類型    0                            誤記新聞故事內容,新聞並未呈現此種訊息    1                            對於新聞內容不能記憶、回答或是不知道    2                            知道部分新聞內容,但不能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新聞內容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o good security is trumping deployment Practical security isn’ t glamorous... USENIX Security

[r]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ummarize some of the bibliographical data for the more than 230 mountain and temple gazetteers of which the archive is comprised, to compare the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

6. To complete the ‘What’s Not’ column, students need to think about what used to be considered a fashionable thing to do, see, listen to, talk about and is no longer

Ss produced the TV programme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MOI Arrangement 2009-2010 Form 2.. T introduced five songs with the

Courtesy: Ned Wright’s Cosmology Page Burles, Nolette & Turner, 1999?. Total Mass Den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