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On the Perfection of Giving According to the Cariyāpiṭaka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On the Perfection of Giving According to the Cariyāpiṭaka"

Copied!
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Kuo-pin Chuang 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Abstract

A Pāli text, Cariyāpiṭaka, which is belonged to the Khuddaka Nikāya of the Pāli Canon is introducted here. Similar to the Jātaka, the text is composed in verses. The descriptions, however, between the Jātaka and Cariyāpiṭaka are not quite the same.

The present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ariyāpiṭaka, which consists of seven Pāramitā in three chapter (vagga), as well as the secondary material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for the Perfection of Giving (dāna-pāramitā) chapter, which consists of ten stories. The last part concluded the purpose of the redactor(s) is trying to shape the Buddha’s birth stories under the structure of various Pāramitās. Through the completion of the Pāramitās, the Buddha attained the Buddhahood eventually.

Key words: Pāli literature, Cariyāpiṭaka, Jātaka, Khuddaka Nikāya, the perfection of giving, ten pāramitās.

(2)
(3)

談《所行藏經》的布施波羅蜜

莊 國 彬

法 鼓 佛 教 學 院

摘 要

本篇主要在於介紹巴利語《所行藏經》(Cariyā-piṭaka),這部被歸屬 於經藏中《小部》(Khuddaka-Nikāya)的經典。跟《本生經》一樣,經文 都是由偈頌所構成。但在本生故事的描述上,《所行藏經》跟《本生經》

卻有所不同。

本論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所行藏經》簡介,說明這部經的 文獻內容,它是分為三品,以七波羅蜜的架構來包含三十五個本生故 事,以及學界對這部經的看法。第二部分是《所行藏經》第一品布施波 羅蜜十個故事的白話翻譯,並重點式與《本生經》的偈頌作一比對說明。

最後為結語,說明《所行藏經》編纂者的用心與目的,是為了以本生故 事來彰顯世尊在累劫中,以圓滿諸波羅蜜的方式成就佛道。

關鍵詞:巴利語文獻、所行藏經、本生經、小部、布施婆羅蜜、十波羅蜜

(4)

一、《所行藏經》簡介

《所行藏經》(Cariyā-piṭaka) 在巴利三藏中,是被歸屬於經藏中的

《 小 部 》(Khuddaka-Nikāya),其主要內容是在談釋迦牟尼佛的本生故 事。《所行藏經》的英譯者I. B. Horner 提到這部經的經名是相當特殊的,

因為經名中有「piṭaka」一字。而這字原本是指「藏」的意思,如三藏 (ti-piṭaka)中的藏(piṭaka)。在巴利語藏經中,除了這部經外,並沒有其他 任何經典以「piṭaka」這個字作為經名。而在大乘經典方面,則有漢譯 的《菩薩藏經》(Bodhisattva-piṭaka),不過內容明顯是傾向於大乘方面,

跟《所行藏經》並沒有什麼交集。Horner 接著提到 D. L. Barua 注意到在 這部經的最後有提到「Buddhāpadāniyaṃ」,而且在《所行藏經.注釋書》

中 也 有 提 到 兩 次 「Buddhāpadāniyaṃ 」, 但 是 在 經 文 中 都 沒 提 到

Cariyā-piṭaka 」 這 個 詞 。 言 下 之 意 , 似 乎 是 覺 得 這 部 經 應 是 叫

「Buddhāpadāniyaṃ」。而這一名稱,與同在《小部》中的經典《譬喻經》

(Apadāna) 相 當 類 似 , 如 《 譬 喻 經 》 中 提 到 「 atha Buddhāpadānāni suṇātha」,而《所行藏經》則是出現「Buddhānaṃ apadāniyaṃ」。或許是 因 為 怕 跟 《 譬 喻 經 》 的 名 稱 太 相 似 , 所 以 才 會 不 稱 為

「Buddhāpadāniyaṃ」,而叫作《所行藏經》(Cariyā-piṭaka)吧!1 在傳統上,往往會將《所行藏經》和《佛史》(Buddhavaṃsa)放在一 起談。《佛史》描述的是從燃燈佛(Dīpaṅkara)到釋迦牟尼佛等二十五尊 佛的成佛故事。而《所行藏經》就著重在釋迦牟尼佛,特別是在現在這 一劫,賢劫(bhaddakappa)中的本生故事來描述。2就《所行藏經》的成 書年代來說,根據前田惠學的研究,他先提到T. W. Rhys Davids 的看法。

1 I. B. Horner, The Minor Anthologies of the Pali Canon, part III, preface v.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1975.)

2 如《所行藏經》的第一、二偈所說:Kappe ca satasahasse, caturo ca asaṅkhiye;etthantare yaṃ caritaṃ, sabbaṃ taṃ bodhipācanaṃ. Atītakappe caritaṃ, ṭhapayitvā bhavābhave;

imamhi kappe caritaṃ, pavakkhissaṃ suṇohi me. (從過去四無量〔劫〕又十萬劫到現在 之間,所有的一切行都是為了成就菩提。對於過去劫中多生之行暫不談,我只談在此 劫中所行。請聽我說吧!)

(5)

Rhys Davids 從佛陀時代到阿育王之間,將巴利語經典分為十個階段,

而《佛史》和《所行藏經》是屬於第九階段,是在阿育王之前就有了。

接著是B. C. Law 的看法。Law 也是同樣將巴利經典分為十個發展階段,

而《佛史》和《所行藏經》是屬於第八階段,認為是在阿育王之後才完 成的。最後前田惠學覺得Law 的說法較合理,認為《佛史》和《所行藏 經》的成立年代沒那麼早。3

《所行藏經》中的故事絕大多數都可在《本生經》4中找到,而且跟

《本生經》一樣,經文都是由偈頌所構成,若是要充分了解每個本生故 事的內容,就要參照注釋書一起讀。在編排上,《本生經》有五百多個 本生故事,分為二十二品,其架構是以偈頌的多少來編排,如第一品為 包含一偈的故事,第二品為包含兩偈的故事,到最後一品為大品,每個 故事的偈頌都很長,如最後一個本生故事是包含了七百八十多個偈頌的 故事。5而《所行藏經》總共包含了三十五個本生故事,每個故事的偈頌 都不長,大都在二十頌之內,最長的也只有五十八個偈頌而已。其架構 分為三品,包含了七個波羅蜜:第一品為布施波羅蜜(dānapāramitā),有 十個故事;第二品為持戒波羅蜜(sīlapāramitā),也有十個故事;第三品 為出離波羅蜜(nekkhammapāramitā)、決定波羅蜜( adhiṭṭānapāramitā)、

真 實 波 羅 蜜(saccapāramitā) 、 慈 波 羅 蜜 (mettāpāramitā) 、 捨 波 羅 蜜 (upekkhāpāramitā),有十五個故事。就各波羅蜜的故事比例來說,很明 顯地看得出來前兩個波羅蜜的比重。而在《本生經.注釋書》中,則提 到十個波羅蜜,或者是三十波羅蜜,也就是將原本的十波羅蜜變成十波 羅 蜜(pāramī) 、 十 近 波 羅 蜜 (upa-pāramī) 、 十 勝 義 波 羅 蜜 (paramattha-

3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成立史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64 年),頁 769-770。

4 巴利語的《本生經》在 1895 就有英譯本,而在中文的翻譯,傳統的漢譯《生經》只 有一百多個故事,跟巴利語的《本生經》五百四十七個故事,有三百多個故事在漢語 界是比較陌生的。而目前雖然有元亨寺《漢譯南傳大藏經》的中文翻譯,但實在讓人 很難讀的下去。目前筆者認為比較好的中文譯本是民國初年,夏丏尊根據日譯版翻 譯,但可惜只翻譯了前面150 個本生故事。(夏丏尊,《小部經典—本生經》,(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年))

5 參《本生經》No. 547, Vessantara Jātaka, Ja VI, pp.479-593.

(6)

pāramī)等三分。6

乍看之下,《所行藏經》的七個波羅蜜跟北傳大乘佛教六波羅蜜的 交集並不多,只有前兩個項目是相同。但若再將《本生經.注釋書》的 十波羅蜜相對照的話,就會發現其中的關係。

《所行藏經》七波羅蜜 《本生經.注釋書》

十波羅蜜7 大乘佛教的六波羅蜜 布施波羅蜜

(dānapāramitā)

布施波羅蜜 (dānapāramī)

布施波羅蜜 (dānapāramitā) 持戒波羅蜜

(sīlapāramitā)

持戒波羅蜜 (sīlapāramī)

持戒波羅蜜 (śīlapāramitā) 出離波羅蜜

(nekkhammapāramitā)

出離波羅蜜 (nekkhammapāramī) 般若波羅蜜 (paññāpāramī)

般若波羅蜜 (prajñāpāramitā) 精進波羅蜜

(viriyapāramī)

精進波羅蜜 (vīryapāramitā) 忍辱波羅蜜

(khantipāramī)

忍辱波羅蜜 (kṣantipāramitā) 真實波羅蜜

(saccapāramitā)

真實波羅蜜 (saccapāramī) 決定波羅蜜

( adhiṭṭānapāramitā)

決定波羅蜜 (adhiṭṭānapāramī) 慈波羅蜜

(mettāpāramitā)

慈波羅蜜 (mettāpāramī) 捨波羅蜜

(upekkhāpāramitā)

捨波羅蜜 (upekkhāpāramī)

禪定波羅蜜 (samādhipāramitā)

6 Jātaka I 25.以下簡稱 Ja I 25.

7 Ja I 45-47.

(7)

從上表可以看出,《本生經.注釋書》不僅包括了《所行藏經》中 的七波羅蜜,同時也涵蓋了大乘佛教的五個波羅蜜。而唯一在巴利文獻 中沒有的就是禪定波羅蜜。或許以南傳的看法,禪定原本就是成就阿羅 漢道的必修項目,所以就沒有放入波羅蜜中。

但是在學者的眼中8,認為目前所見的《所行藏經》是未完成的作品,

理 論 上 它 應 有 一 百 個 本 生 故 事 , 就 像 聖 勇(Āryaśūra) 的 《 本 生 鬘 》 (Jātakamālā)一樣。9同樣地,《所行藏經》的第一品中的布施波羅蜜有十 個故事,第二品的持戒波羅蜜也有十個故事,如是,應該有十波羅蜜各 有十個故事。雖然現在的本子只看到七個波羅蜜三十五個故事,但在本 經最後的結尾偈頌中,明顯地出現了般若、精進、忍辱這三個波羅蜜10, 所以如T. W. Rhys Davids, D. L. Barua, R. Morris,到 I. B. Horner 會認為 雖然目前《所行藏經》只看到七個波羅蜜,但實際上,它應該還是十波 羅蜜的架構。11

雖然《所行藏經》中的故事大多都與《本生經》重複,但比較兩部 經的偈頌,有很明顯的不同。Maurice Winternitz 曾指出《所行藏經》

和《本生經》中偈頌的差別,他認為《本生經》要比《所行藏經》擁有 較高的文學性。12因為《本生經》中一些有趣、幽默的描述,在《所行

8 這裡的學者指的是 T. W. Rhys Davids, D. L. Barua, R. Morris, 和 I. B. Horner。見 I. B.Horner, The Minor Anthologies of the Pali Canon, part III, preface vi.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1975.)

9 聖勇原本想寫一百個故事,如在他最前面的偈頌中,各有十個偈頌相對於十波羅蜜,

但最後他只完成了三十四個故事。這裡,I. B. Horner 把《本生鬘》(Jātakamālā)的作 者寫成是馬鳴(Aśvaghoṣa),或許是參考了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提到聖勇即是馬 鳴的異名。見I. B. Horner, The Minor Anthologies of the Pali Canon, part III, preface vi.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1975.)。

10 Paṇḍite paripucchitvā, vīriyaṃ katvāna muttamaṃ; khantiyā pāramiṃ gantvā, patto sambodhimuttamaṃ. 其中的「paṇḍite」,指的就是智慧(paññā)。

11 I. B.Horner, The Minor Anthologies of the Pali Canon, part III, preface vi-vii.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1975.)

12 用 Winternitz自己的話說,《所行藏經》的編輯者是「正直的和尚但不太會作詩。」 (a rightous monk who was anything but a poet). M. Winternitz, A History of Indian Literature, p.159.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3.)。

(8)

藏經》中都不見了,《所行藏經》的故事主要只是為了宗教目的,為了 說明世尊所累積的波羅蜜而呈現而已。13另外,日本學者前田惠學也說 到,有可能是《所行藏經》的編纂者是假設讀誦者已對《本生經》的故 事有所了解,因此在敘述故事上會較為簡略。14但是 Horner 的理解方式 卻不太一樣,她認為《所行藏經》的獨特性就是在於將看來各自獨立的 本生故事,以諸波羅蜜的編排架構方式表現,而改寫《本生經》的偈頌,

目的就是讓這些故事更加突顯世尊的每一個本生故事就是為了要圓滿 某種波羅蜜而努力。15

其實對於《所行藏經》的研究,德國學者Jarl Charpentier 早在 1910 就發表一篇 “Zur Geschichte des Cariyāpiṭaka”(《所行藏經》的歷史)的研 究。16 在 Charpentier 的文章中,花了相當多的篇幅在比對《所行藏經》

和其他巴利經典的關係,特別是《本生經•注釋書》最前面的因緣品 (Nidānakathā)。從因緣品中所引的《所行藏經》,他認為相對於現在所見 的《所行藏經》,還有一個更早的傳本。而古本的《所行藏經》與現存 本只有二十一個故事相同,其他都有或多或少的改寫。另外,現存本有 三十五個故事,古本只有三十四個故事,這是相對應於《本生鬘》有三 十四個故事一樣。他並認為現存的《所行藏經》應是在現存的《本生經》

已確立後才存在的,所以是相當晚的作品,有可能晚到五世紀左右才成

13 M. Winternitz, A History of Indian Literature, p.157.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Reprint in 1963.)。舉例來說,在《本生經》第 57 個故事猴子本生,描述了鱷魚願意好心地送 猴子到河的另一岸,但到了河流中,就露出其目的只是為了想吃猴子的心。但猴子卻 很聰明跟鱷魚說它的心放在樹上,沒有帶在身上,猴子表示願意到了岸上後,再拿心 給鱷魚。結果當鱷魚送猴子到了岸上,猴子一溜煙地爬上樹,再也不理會那鱷魚。但 在《所行藏經》的故事中,就只簡化到在岸上的猴子訓誡鱷魚不要說謊而已。完全失 去原先故事中的趣味性。

14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成立史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64 年),頁 769。

15 I. B.Horner, The Minor Anthologies of the Pali Canon, part III, preface viii.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1975.)。

16 Jarl Charpentier, 1910. “Zur Geschichte des Cariyāpiṭaka.” 感謝 Bhikkhu Analayo 提供這 篇文章,也感謝宗玉媺老師幫我解說德文所要表達的意思。這篇文章曾在 Winternitz 的書中提到,但並沒有被Horner 引用,可能她不知道有這篇文章。

(9)

立。17 不過就筆者所知,到目前並沒有其他學者對 Charpentier 的看法所 有回應。

跟Charpentier 一樣,Horner 提到《所行藏經》的故事並不是單一來 源,除了來自《本生經》外,也有來自其他的經藏。例如在第一品中的 第 五 個 故 事 ,Mahā-Govinda 的 故 事 , 是 跟 《 長 部 》 第 十 九 經 Mahā- Govinda-suttaṁ 有關,但這故事是不見於《本生經》。另外在第一品中的 第四個故事,Mahā-Sudassana 的故事,是來自《長部》第十七經 Mahā- Sudassana-suttaṁ,不過在《本生經》中也有這個故事。18

關於《所行藏經》的注釋書,傳統認為是法護(Dhammapāla)所作。

法護一共注解了《自說經》(Udāna), 《如是語經》(Itivuttaka), 《天宮 事經》(Vimānavatthu), 《餓鬼事經》(Petavatthu), 《長老偈經》(Theragāthā),

《長老尼偈經》(Therigāthā), 和《所行藏經》。而這些經的注釋書都稱 為《勝義燈注》(Paramatthadīpanī)。法護確切的生存年代不清楚,只知 他曾住在南印度。根據E. W. Adikaram 的研究,他的注釋不但參考了古 錫蘭文的文獻,也有德拉威語(dravidian)的資料。19

二、《所行藏經》的布施波羅蜜

在《所行藏經》的布施波羅蜜中,一共收了十個本生故事。而這十 個布施的故事,除了第九個故事有漢譯須大拏太子,和第十個兔子本生 之外,其他都沒有相對應的漢譯故事。Horner 已將《所行藏經》的偈頌 經文翻成英文,但《所行藏經》的注釋書則到目前都還沒有其他譯本。

雖然《所行藏經》已有《漢譯南傳大藏經》的中文翻譯,但由於不忍卒

17 Jarl Charpentier, “Zur Geschichte des Cariyāpiṭaka.”, p. 414-5. (Wien: Wiener Zeitcshrift für die Kunde des Morgenlandes, XXIV Band, 1910.)。

18 I. B. Horner, The Minor Anthologies of the Pali Canon, part III, preface viii.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1975.)。

19 E. W. Adikaram, Early History of Buddhism in Ceylon, p.9. (Sri Lanka: The Buddhist Cultural Centre 1946.)

(10)

20,所以我重新從巴利語翻譯。巴利語是偈頌體,但翻譯成中文時,

為顧及到意義,所以用散文體翻譯。除了白話翻譯外,同時也根據注釋 書和與《本生經》的故事相比對,做一簡單的說明:

(一)、阿奇提所行(Akitti-cariyaṃ)

21

1、從過去四無量〔劫〕又十萬劫到現在之間,所有的一切行都是 為了成就菩提。

2、對於過去劫中多生之行暫不談,我只談在此劫中所行。請聽我 說吧!

3、當我進入廣大的森林,到了林中的空地,住在其中。我是名為 阿奇提的苦行者。

4、三十三天之天主〔帝釋〕因為我的苦行而有所觸動,化身為一 婆羅門,向我來乞食。

5、看見他站在我門口,我拿出了從森林中所摘來的菜葉,沒有油、

也沒有鹽。

6、我把容器內的菜葉倒光了給他,然後自己就進屋內,沒有再出 去摘取菜葉。

7、第二天,第三天,他又出現在門口。我〔內心〕沒有動搖,也 沒有執著,還是給他菜葉。

8、我的身體並沒有由於這原因而衰弱。充滿著喜悅和快樂,我愉 快地度過每一天。

20《漢譯南傳大藏經》的第一偈和第二偈的中文翻譯為:「十萬劫與四無量〔劫〕其間所

為之一切行,為熟練菩提者。於過去劫依有除有間之行,於此劫我談出行,向我聞之!」

其中的「於過去劫依有除有間之行」的意思,真不知要「向誰聞之」。

21 參《本生經》No.480, Akitti Jātaka, 及《本生鬘》第 7,Agastya。

(11)

9、即使像這樣經過一個月、兩個月,如遇上善的受施者,我會施 與最殊勝的施物,〔心中〕沒有動搖、也不會厭倦。

10、當我施與供養時,不求名,也不求利,我做這樣的業,以一切 智為目的。

最前面的兩頌應是整部經的前言,不應算在第一個故事當中,所以 這個故事實際上只有八個偈頌。故事的前半並沒有在偈頌中談到,其實 婆羅門阿奇提從他父母那裡繼承了一大筆遺產,但他將所有的財產布施 給國內的人民,獨自一人到森林修行。由於他的修行和布施大願,讓帝 釋下到人間來測試他的心願。22在《本生經》的Akitti Jātaka 中,有二十 個偈頌。《本生經》的偈頌主要內容集中在阿奇提與帝釋之間的對話,

但《所行藏經》的偈頌則是表現出阿奇提布施的決心。

(二)、森克所行(Saṅkha-cariayaṃ)

23

1、我曾是一位名為森克的婆羅門,想要渡過大海,於是向港口的 方向前進。

2、在路的另一邊,我看到一位緣覺者,〔煩惱〕調伏者,走在酷熱、

不平的沙地路上。

3、當我看到他在路的另一邊,我思惟:「我這想要累積福德的人遇 上了無上的福田」。

4、就像農夫看見會有豐收之土地,如果不向這土地播種,就不會 有想要的穀物。

5、就像這樣,我是一位求福者,看見最殊勝的福田,若不向福田 播種,就不會有想要的福德。

22 在本生故事中,我們看到很多次帝釋都會來測試世尊的發心,不光只是這一次而已。

E. B. Cowell, The Jātaka, or Stories of the Buddha's Former Births, Book XIII, pp.

148-152. (Oxford: PTS.1895)。

23 參《本生經》No. 442 Saṅkha Jātaka。

(12)

6、就像大臣在國王宮廷中,想要獲得權力,若不給他財物、穀物,

則權力就會減少。

7、就像這樣,我是一位求福者,看見最殊勝的應供,若不給他財 物,則福德就會減少。

8、如是思考後,我脫下了鞋,禮敬他的足,給他我的鞋和遮陽物。

9、雖然我的身體比他超過百倍的嫩弱和習慣於舒適,但是為成就 布施〔波羅蜜〕,我供養他〔鞋和遮陽物〕。

頭一個偈頌說到這森克婆羅門想要出海,但沒有說出海的原因。原 來森克每天在四個城門口、城市中心,和他家門口等六個地方行布施,

由於擔心有一天家產會完全花光,森克就想出海去尋找黃金、珠寶,讓 他有足夠的財富,能夠在有生之年天天布施。而就在往港口的路上,森 克看到一位緣覺行的修行者。森克看到這位修行者走在這麼熱的天氣 下,就脫下穿戴在身上的遮陽物和鞋子供養給那位行者。後來他的船遇 難,船上大部份的人都死了,只有森克和他的僕人在大海中漂流了七 天,才被天神所救。天神因他之前所做的種種福德,不但送了他一條華 麗的船,而且船上還裝滿了各種珠寶,讓他滿載而歸。24

《本生經》的偈頌跟《所行藏經》差不多,也只有十個偈頌,集中 在故事的後半段,關於森克和救他的天神之間的對話。

(三)、古陸達磨所行(Kurudhamma-cariyaṃ)

25

1 、 當 我 是 一 位 名 為 財 勝 (Dhanañjaya)26的 國 王 , 住 在 因 達 跋 陀 (indapatta)市,具足十善,具備十善〔業行〕。

24 參 E. B. Cowell, The Jātaka, or Stories of the Buddha's Former Births, Book X, pp. 9-13.

(Oxford: PTS. 1895)。

25 參《本生經》No. 276, Kurudhamma Jātaka,《法句經.注釋書》(Dhammapada aṭṭhakathā) IV 86ff。

26 財勝是古陸國的國王,因他持法嚴謹,所以又稱為古陸達磨(Kurudhamma)。而古陸達

(13)

2、在迦陵伽(Kāliṅga)王國的婆羅門來找我。向我索求代表著吉祥與 幸運的大象。

3、「我們的國土乾旱,缺乏食物,有大飢荒。請賜給我們名為安膳 那(Añjana)的殊勝黑象!」

4、當有人有求於我時,拒絕是不恰當的:「不應讓我的追求失落,

我給他們具有大力的象。」

5、抓住了大象,以珠寶瓶中的水,用手灑向大象。然後將這大象 送給婆羅門。

6、當這大象被送走後,大臣們對我說:「為何要送走最殊勝的大象?

7、代表著吉祥與幸運的大象,在戰鬥中最強的大象。如今大象已 送人,你要如何防衛王國?」

8、「我願意將王國的一切拱手讓人,我自己的身體也可以供養別 人。一切智為我所求,因此大象布施給別人。」

這八個偈頌只是講了這故事的前半,後來故事的發展是迦陵伽國雖 然有了古陸國吉祥的大象,但還是不下雨,飢荒還是存在。於是迦陵伽 國的婆羅門又來覲見古陸王,因為他們聽說古陸王及其人民平常嚴守法 則,執持五戒,所以國泰民安。這些婆羅門希望古陸王能教導他們應守 的法則,讓他們能效法遵守,以解迦陵伽國旱象危機。古陸王說他可能 沒有資格教導,他覺得他可能犯了殺生戒。因為在一次儀式中,古陸王 照例要向四方射四箭,前三支箭都知道落點,而第四支箭卻落在河中。

古陸王心想有可能因此射死一條魚,而犯殺生戒。迦陵伽國的婆羅門回 答古陸王說這並不算犯戒,因為這不是有意殺生,更何況是否真有魚被 殺。

之後古陸王提到他的母后守法嚴謹,應去跟她請益。眾婆羅門來到 古陸王母后面前,而母后也說她因有人送兩份禮給她,她轉送給兩位媳

磨(Kurudhamma),在另一版本也稱為古陸王(Kururāja)。

(14)

婦,但後來她覺得禮物分配上不是很好,壞了應守的法則。迦陵伽國的 婆羅門也回答說這不算犯戒,因為這不是有意要偏心。同樣地,母后推 薦她的媳婦皇后,皇后也以沒有圓滿持戒的理由推薦國王的弟弟;而國 王的弟弟又推薦祭師;祭師又推薦國王的馬車夫;馬車夫又推薦戰車 夫;戰車夫又推薦某富人;富人又推薦農業部長;農業部長又推薦城門 守衛者;城門守衛者又推薦某位妓女。

最後眾婆羅門回去跟迦陵伽國王報告後,發現古陸國從上到下都重 禮守法,於是迦陵伽國王也覺得該以身作則,執持五戒。不久,迦陵伽 國的旱象、飢荒果然解除。27

這故事在《本生經》中只有三個偈頌,遠不如《所行藏經》的偈頌 清楚。

(四)、大善見所行

(Mahāsudassana-cariyaṃ)28

1、住在古沙瓦提(kusāvatī)市,我是名為大善見的國王,為一位非 常有權力的轉輪王。

2、我每天三次,都會在這宮廷中高聲叫喊:「有誰需要?需要什麼?

要向何人應施與什麼施物?

3、誰在受飢?誰在受渴?誰〔求〕花鬘?誰需要醫藥?誰為無衣,

而想穿有種種顏色的衣服?

4、誰需要遮陽物好能在路上旅行?誰需要柔軟舒適的涼鞋?如此 在早上、黃昏,我都在這宮廷中高聲叫喊著〔誰需要幫忙〕!。」

5、不僅在十個地方,也不僅在一百個地方,而是在數不清幾百個 地方,準備了要給乞求者的財富。

27 參 E. B. Cowell, The Jātaka, or Stories of the Buddha's Former Births, Book III, pp.

251-260. (Oxford: PTS. 1895)。

28 參《本生經》No. 95, Mahāsudassana Jātaka,及 DN 17, Mahāsudassana-suttaṁ。

(15)

6、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若是有托缽的僧人來,他的雙手會滿 帶著他所需要的東西離開。

7、只要在有生之年,我會布施無盡的財物。而且不會布施不義之 財,也不會沒有庫藏。29

8、就像病人為了能夠治療疾病,需要給與醫生一些財物,才能讓 病治好。

9、我也是一樣,為了能夠成就圓滿〔布施〕,而且能夠滿足缺乏物 質的心靈,布施給遊行的僧人,毫無執著,不求回報,只為獲得菩提。

這故事在《本生經》中只有一個偈頌,而且《本生經•注釋書》所 講的跟《所行藏經》也不太一樣,是提到大善見王最後要臨終時,勸她 的皇后不需難過,諸法無常,是自然法則。30 而《長部》大善見王經中,

主要描述的是大善見王所住國城的殊勝,也說到轉輪聖王所擁有的七寶 的殊勝。經文最後才提到大善見王的臨終。31這跟《所行藏經》的偈頌 也是不太相關。或許《所行藏經》編纂者只是借用「大善見王」這經典 中出名的人物來作為這故事的主角。

(五)、大典尊

32

所行(Mahā-Govinda cariyaṃ)

33 1、我是婆羅門大典尊,是七王的祭師,為諸王所敬重。

29 Cariyā-piṭaka p.4 以下簡稱 Cp, p.4:Cp, p.4: Evarūpaṃ mahādānaṃ, adāsiṃ yāvajīvikaṃ;

napāhaṃ dessaṃ dhanaṃ dammi, na pi natthi nicayo mayi.

30 參 E. B. Cowell, The Jātaka, or Stories of the Buddha's Former Births, Book I, pp. 230-232.

(Oxford: PTS. 1895)。

31 參 Maurice Walshe, The Long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pp. 279-290.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87, Reprint in 1996)。

32 根據 Maurice Walshe 的看法,Govinda 應是個職稱,管理糧食、草藥的主管,像今日 的財政大臣,不是人名。所以在此就照漢譯的翻法,譯為「典尊」。Maurice Walshe, The Long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p. 582, footnote 547.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87)。

33 參 DN ii 236, Mahā-Govinda suttaṁ,此經有相對應《長阿含.典尊經》(T1.30b)及《大 堅固婆羅門緣起經》(T 1.207c)、Mahāvastu iii, 197ff。

(16)

2、那時,在七王國中,我所獲得的贈物,皆布施無餘,沉著如同 大海。

3、非不喜愛財富和穀物,我也不會毫無庫藏。喜好一切智,因此 布施諸良財。

這個故事不見於《本生經》中,而是演化自巴利語《長部》(Dīgha Nikāya)第 十 九 經 Mahā-Govinda suttaṁ, 當 中 提 到 世 尊 以 前 曾 是 名 叫 Jotipāla 的典尊,掌管七國的糧食歲收,但他並不滿足於世俗的欲樂,

他為了修習四梵住,放棄了世間的一切財富。34

(六)、尼彌王所行(Nimirāja cariyaṃ)

35

1、住在偉大的彌提拉(Mithilā)市,我是一位名為尼彌的國王,有學 識,喜求善法。

2、在宮廷四方的入口,有四個大廳,分別對動物、飛禽、男人和 女人贈與施物。

3、衣服、床具、食物、飲水、和〔其他〕可食用的東西,我行廣 大布施,令眾生繁榮。

4、就像奴僕為了能獲得財物,所以親近主人,以身、語、意滿足 主人。

5、我也是一樣,對於一切能夠讓我生起菩提的眾生和東西,我會 布施令眾生滿足,以求最上菩提。

在故事中,尼彌王和他的父親(Makhādeva)一樣,都是轉輪聖王,在 位八萬四千年。尼彌王從小就愛布施,特別當上國王之後,在四方的城 門和城中央,每天、每個地方都布施十萬錢幣,也就是一天就布施五十

34 參 Maurice Walshe, The Long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pp. 301-313.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87, Reprint in 1996)。不過經文的最後提到光修習四梵住並不能讓他得 到證悟,還是要修八正道才能得到菩提。

35 參《本生經》No. 541, Nimi Jātaka。

(17)

萬錢幣。帝釋的座位因他的布施行而震動,了解原因之後,帝釋到人間 去拜訪他。之後,更由於天人的請求,想見這位尼彌王,帝釋讓他的車 夫Mātali 去請尼彌王到天界來拜訪,之後由於尼彌王堅意要回去完成布 施行,於是再送他回去。這故事在《本生經》有一百六十八偈,其中大 部分的偈頌都是在描寫天界富麗的宮殿和所住的殊勝天神。36

(七)、闡達王子所行 (Candakumāra-cariyaṃ)

37

1 、 那 時 , 我 是 耶 伽 羅 闍 (ekarāja) 的 兒 子 , 住 在 普 婆 瓦 提 城 (Pupphavatī),名為闡達王子。

2、那時,免於成為供品祭祀,我逃離祭祀的地方,〔對此世〕生厭 離而行廣大布施。

3、如果超過五、六天不布施給值得布施的人,我就不喝、也不吃 固體和流質的食物。

4、就像商人在積集了商品之後,轉運到可以賣得好價錢的地方。

5、如是,雖然〔財物〕可以自己享用,不如布施給他人,會有大 果。供養他人會有百倍福德。

6、了解這道理,我生生世世都行布施。為了得菩提,對布施我不 退縮。

這個故事在《本生經》的題名為Khaṇḍahāla Jātaka,共有 135 個偈 頌。在故事中,提婆達多的前世是騫陀訶羅(Khaṇḍahāla),是個會收賄 的壞祭師、壞法官,而世尊是正直的闡達王子。由於騫陀訶羅曾被闡達 王子糾正過不公正的判決而失去法官的職務,因此騫陀訶羅就對闡達王 子懷恨在心。由於國王耶伽羅闍(ekarāja)妄想昇上天界,誤信祭師楗度 哈拉的話,以為把皇族當祭品祭天就能達到昇天的目的。最後帝釋出面

36 參 E. B. Cowell, The Jātaka, or Stories of the Buddha's Former Births, Book XXII, pp.

53-68. (Oxford: PTS. 1895)。

37 參《本生經》No. 542, Khaṇḍahāla Jātaka。

(18)

幫助,所有的皇族都得救,而騫陀訶羅等一行人都下到地獄。38《本生 經》的偈頌有相當多的篇幅是在描述這壞祭師的惡言惡行,所以才會叫

「騫陀訶羅本生」(Khaṇḍahāla Jātaka)。但是在《所行藏經》的偈頌中,

所有騫陀訶羅所做的壞事都沒出現,連壞祭師的名字都沒出現。

(八)、斯威王所行(Sivirāja cariyaṃ)

39

1、在名為阿利托(ariṭṭha)的城市中,我是名為斯威的剎帝利族。我 坐在輝煌的宮廷,做如是想:

2、「無論是怎樣的物品,沒有一樣我沒當贈品送人。即使是有人要 我的眼睛,我都會給他。」

3、坐在有諸天人為伴之間的天主帝釋,知道了我的想法,說:

4、「在輝煌宮廷的斯威王,具有大威力,思惟種種布施,沒有什麼 東西不能給的。

5、我會去試驗他,看這是不是真實的,我就可以知道他的想法。」

6、帝釋化作手腳會顫抖、白髮的老頭,皺皺的皮膚,年老、有病、

而且盲目,然後去見斯威王。

7、他伸出了他的雙手,合掌放在頭上,然後說:

8、「大王!您以正義統治這國家,布施之名遍於天人之間。我請求您。

9、我的雙眼已壞,看不見。能否請您給我一隻眼,而您還可以用 另一眼睛看。」

10、當我聽到他的話,心生大喜悅,雙手合掌,甚為激動,說:

11、「我從宮殿中來到這裡。你知道我的心意,為求眼睛而來。

38 參 E. B. Cowell, The Jātaka, or Stories of the Buddha's Former Births, Book XXII, pp.

68-80. (Oxford: PTS. 1895)。

39 參《本生經》No. 499, Sivi Jātaka。

(19)

12、噢!我心意將成,願望將成就。今天我將給與我從沒布施過的 東西給乞求者。

13、你來!西瓦伽(Sīvaka),不要躊躇,不用懷疑,兩眼都可以取 出給你。」

14、由於我的催請,西瓦伽接受我的建議。如取陀羅之樹心,他挖 出了我的雙眼。

15、當我思惟布施時,當我正布施時,當我已布施時,心毫無猶疑,

只為菩提故。

16、我非憎惡兩眼,我亦非憎惡自己。我為喜好一切智,故我施雙 眼。

《本生經》有三十一個偈頌,大致上和《所行藏經》的內容差不多,

只是多了一些像大臣的勸誡不應捨棄雙眼,和最後帝釋再次出現,給了 斯威王一雙眼晴。40根據《本生經•注釋書》的說法,斯威王的眼晴既 不是人的眼晴,也不是天眼,因為天眼基本上要有健全的人眼,41而是 由勝義諦之威神力所生之眼。42

(九)、衛善陀羅所行(Vessantara cariyaṃ)

43

1. 我的母親是叫做浦莎提(phusatī)的剎帝利,在前世是帝釋的正室。

2. 諸天之主看到了她壽命將近,對她說:「親愛的,我將給你十個 願望,選擇你要的願望吧!」

40 參 E. B. Cowell, The Jātaka, or Stories of the Buddha's Former Births, Book XV, pp.

250-256. (Oxford: PTS. 1895)。

41 這注釋書說的天眼並不是神通的天眼,而是天人的眼睛,所以要基於健全的人眼才能 擁有。

42 Ja III, p.401: saccapāramitānubhāvena sambhūtāni cakkhūnīti.

43 參《本生經》No. 547, Vessantara Jātaka,《本生鬘》(Jātakamālā)第 9 個故事、《六度 集經》「14 須大拏經」, No. 152, 7c、《菩薩本緣經》「3 一切持王子品」, No. 153, 57c、

《太子須大拏經》, No. 171, 418c。

(20)

3. 說完之後,女神對帝釋說:「我做錯了什麼嗎?是你對我感到厭 煩,要將我從一個舒適的地方驅離,就像風吹離了樹上的葉子?」

4. 說完之後,帝釋又說:「不是你做了什麼錯事,也不是我對你感 到厭煩。

5. 只是你的生命即將到了盡頭,你命盡的時間到了。接受我給你的 願望吧!十個頂級的願望。」

6. 帝釋給了願望之後,高興、喜悅的浦莎提接受了這十個願望,其 中包括生下我。

7. 從天界命盡之後,他轉生為杰圖塔羅(Jetuttara)城的剎帝利族,

並且嫁給善迦雅(Sañjaya)。

8. 當我親愛的母親浦莎提懷我的時候,因為我的功德力,我的母親 總是樂於布施。

9. 她布施給窮人、生病的人、老年人、乞討者、旅人、沙門及婆羅 門、失去財產的人與一無所有的人。

10. 浦莎提在懷我十個月之後,走在 Vessa 街上時,生下了我。

11. 我的名字並不是從母親而得名,也不是從我父親而得名。因為 我生在衛善(Vessa)街上,所以我的名字叫做「衛善陀羅」(Vessa antara,

Vessa 街中)。

12. 當還是個八歲小男孩的時候,我坐在宮殿中,就想到要布施。

13. 我會布施我的心、眼睛、肉,甚至是血。我讓大家知道對於任 何向我乞求的人,我願意布施我的身體。

14. 當我想到布施的時候,我的心是安定的、堅決的;就像大地一 樣安定,也像須彌山的林園中的花鬘一樣安定。

15. 每兩週的滿月日-布薩日,我騎上大象帕卡亞(Paccaya)出去布施。

(21)

16. 從鄰國迦陵伽(Kāliṅga)國的婆羅門來找我,他們向我要求象徵 吉祥與好運的大龍象(nāga)。

17. 「我們國家有飢荒,並且缺乏食物。請給我們莊嚴的純白大象- 最殊勝的大象。」

18. 我沒有遲疑,我給了他們想要的東西。我並沒有隱藏任何我所 擁有的東西,我的心樂於布施。

19. 當有任何要求的時候,我一定應允。「讓我所做圓滿,我將布施 大龍象。」

20. 把象牽來,將鑲滿寶石的瓶中的水倒在手上,灑向大象之後,

我把大象布施給婆羅門。

21. 當我布施了莊嚴的純白大象時,三十三天林園的地面也震動了。

22. 當布施大象之後,施威(Siva)國的人民憤怒地聚集起來,將我從 我的國度驅逐出去。〔他們說:〕「將他放逐到維卡(Veṅka)山。」

23. 當他們將我驅逐出去時, 〔我的心〕是安定的、堅決的,我許 了一個願望:讓我能夠再有一個大布施。

24. 當我這樣要求的時候,施威國的所有人民給了我一個願望:我 想擁有一對響亮的鼓。

25. 這對鼓的聲音震懾人心。即使由於之前的布施,他們將我驅逐 出去,我還是願意繼續布施。

26. 在布施了象、馬、車乘、男女僕、牛群與貴重物品之後,我就 離開了這個城市。

27. 當我離開了這個城市再回頭看時,三十三天林園的地面又震動了。

28. 布施了駟馬馬車,單獨的一家人站在十字路口,我對妻子瑪蒂 (Maddī)說:

(22)

29. 「瑪蒂,你抱著幼小的女兒坎兒(Kaṇhā),我揹著較年長的兒子 傑利(Jāli)。」

30. 瑪蒂抱著彷若青蓮或是白水仙的坎兒(Kaṇhā),我則揹著彷若金 色葫蘆的剎帝利傑利。

31. 這四位出身高貴、教養良好的剎帝利,一步步地往維卡山的方 向走去,不管道路是崎嶇或平坦。

32. 對著來來往往的人們,我們向他們問路:「維卡山在哪裡?」

33. 當他們看見我們時,就以慈悲的話語表現出他們的同情-維卡山 還很遠。

34. 如果孩子們看見森林中結滿果實的樹,他們便高聲叫喊。

35. 當這高大的樹看見孩子們高聲叫喊,便自動彎下腰,讓孩子們 觸手可及。

36. 看見這神奇、驚奇的景象,身型優美的瑪蒂鼓掌。

37. 「神奇、神奇、真神奇!這些樹竟然因為衛善陀羅的功德力而 自己彎下腰。」

38. 出於對這些孩子們的悲心,夜叉縮短了〔他們通往維卡山的〕

路程;就在他們出發的那一天,他們到達了奇達(Ceta)國。

39. 那時,在摩偷羅住了六萬個國王,他們恭敬合掌、流著眼淚走 向前去。

40. 當他們與奇達地方的國王、王子們談完話後,就動身前往維卡山。

41. 帝釋對一位偉大的修行人維沙羯磨(Vissakamma)說:「請造一個 良好的隱居處,一個舒適的草屋。」

42. 當偉大的修行人維沙羯磨聽到帝釋的話,他造了一個良好的隱 居處,一個舒適的草屋。

(23)

43.進入一個安靜、清幽的森林之後,我們四個人居住在山裡面。

44. 我與瑪蒂、傑利和坎兒住在隱居處,並且撫平彼此的憂傷。

45. 我的隱居生活並不悠閒,因為要照顧孩子。瑪蒂負責採集果實,

以供給我們三人。

46. 當我住在森林裡的時候,一位旅行者前來找我。他向我要兩個 小孩-傑利和坎兒。

47. 看見這位乞求者,我的心中升起了喜悅。抱起了兩個孩子,我 將他們送給了那位婆羅門。

48. 當我把我的孩子交給那位婆羅門乞求者,三十三天林園的地面 又震動了。

49. 帝釋化作婆羅門來到這世間,向我索求我那善良的、忠貞的妻子。

50. 我拉著瑪蒂的手,心中充滿了淨信,我布施了我的妻子。

51. 當布施了瑪蒂之後,天上的諸神相當喜悅;三十三天林園的地 面又震動了。

52. 我毫無考慮地布施了〔我的兒子〕 傑利、我的女兒坎兒,和我 那忠貞的妻子瑪蒂;這一切都是為了菩提。

53. 我不是不愛我的孩子,也不是不愛瑪蒂。我所希求的是一切智,

因此把所愛的人都布施出去。

54. 當我的父母來到這個森林,他們憂戚地傷悲,並且談論我的快 樂與難過。

55. 我帶著慚、愧與尊敬走向他們;三十三天林園的地面又震動了。

56. 在與我的親族們離開了森林之後,我進入了最殊勝優美的城市 杰圖塔羅城。

57. 七寶宛如降雨般從天而下;三十三天林園的地面又震動了。

(24)

58. 即使這個地面能夠知覺,但它不知快樂與難過,然而由於我布 施的力量而有七次震動。

在《本生經》中,這應該是最出名的故事了。除了文獻之外,在印 度也有些寺院的壁畫跟這故事有關。這故事相當長,像在《本生經》中 就有七百八十五個偈頌,44而在《所行藏經》中,這也是有最多偈頌的 故事。偈頌本身已很扼要地把整個故事都講到了。如王子因布施大龍象 給敵國而被放逐到維卡山,但他還是不斷地在布施,到最後連自己的妻 子、小孩都布施了,可說是財布施的極致了。

(十)、兔子賢者所行(sasapaṇḍita-cariyaṃ)

45

1、我是生活在森林中的一隻兔子,吃草、樹葉、水果,不會危害 別的動物。

2、那時,猴子、狼、一隻年輕水獺和我,住在同一區,我們早晚 都會聚在一起。

3、我對他們教導善行和惡行:「你們要避免諸惡,行諸善行。」

4、在滿月的布薩日,我告訴他們:「今天是布薩日。

5、準備布施給應供者!布施給應供者,這是布薩日的意義。」

6、他們說:「善哉」,以他們的能力所及,準備布施給應供者。

7、我坐在那裡,思惟可供養的布施物:「若我遇上應供者,我應該 供養什麼樣的布施物?

44 參 E. B. Cowell, The Jātaka, or Stories of the Buddha's Former Births, Book XXII, pp.

246-305. (Oxford: PTS. 1895)。

45 參《本生經》No.316, Sasa Jātaka,《本生鬘》第 6 個故事, Avadanasataka No.37;漢 譯方面,有《六度集經》21 兔王本生,No.152, 13c、《菩薩本緣經》6 兔品,No. 153, 64c、《生經》31 兔王經,No.154, 94b。

(25)

8、我沒有芝麻、綠豆、豆類、米、酥油。我以野草為生,但是不 能將草當做供養品。

9、若有任何應供者跟我乞求食物,我將以自己的身體做布施。他 絕不會空手而去。」

10、帝釋知道我的想法,化身為婆羅門來靠近我所居住的洞穴,為 了試驗我布施的精神。

11、我很高興看見他,說:「善哉!你為了乞求食物來到我面前。

12、今天我將給你一個我從未給過的供養品。你具備了戒行,傷害 他人對你來說是不適宜的。

13、來!你點燃火苗,並聚集種種薪柴,我將自我燒烤,然後你可 以食用。」

14、他說:「很好!」就很高興地聚集種種薪柴。以〔前火的〕餘 燼為底,積集成一堆大的薪柴。

15、然後他點燃了火,不久就成為大火。抖落了身上的泥土,我坐 在一旁。

16、當這大的薪堆熊熊燃燒時,我就跳起從燃燒的光焰中落下。

17、就像有人入於冷水時,能夠讓人消除酷熱和苦惱,產生滿足與 熱誠。

18、當我跳進燃燒的火時,感覺到我的苦惱都消除了,就像跳進冷 水的感覺一樣。

19、我將我全身給婆羅門,〔包括〕毛髮、皮膚、肉、腱、骨、心臟。

這個故事主要有兩個賣點,一是兔子的獻身,後來帝釋為紀念兔 子,就將兔子的形相放在月亮上,就像我們今天看到月亮上的陰影,就

(26)

說那是兔子的影子。46另一個賣點是兔子的朋友狼和水獺的供養物都是 取之不義。如水獺發現漁夫在河岸邊所藏的七條魚,雖然它高喊三聲是 誰的魚,但漁夫抓魚去了,不在現場,所以水獺就把漁夫所藏的魚拿走 了。狼也是一樣,它跑到一戶人家裏,雖然它也高喊三聲是誰的東西,

但由於沒有人在,它也就大大方方地將兩條肉串、一隻蟋蜴、和一瓶牛 奶叼走。這是文學上的襯托法,更襯托出兔子獻身的高貴情操。在《本 生經》的偈頌中就有提到狼和水獺的供養物,但我們發現在《所行藏經》

中這兩點都沒有提到,而只著重在兔子的捨身。47

〔攝頌〕

1、婆羅門阿奇提,森卡、達難闍耶王,大善見王,婆羅門大典尊。

2、尼彌、闡達王子,斯威王、衛杉陀羅,彼時我為兔,布施最勝物。

3、此為布施的前行,這是布施波羅蜜,布施生命給乞求者,我成 就此波羅蜜。

4、我見有人來乞食,我願捨己身。對於布施,無人能比我,這是 我的布施婆羅蜜。

三、結語

簡單總結上面《所行藏經》布施波羅蜜的十個故事:如第一個故事 說的是行者將家中所存的食物都布施出去,即使幾天沒有東西吃,也因 為能夠布施,而感到喜悅與快樂。而第二個故事是說將自己當下十分需 要的東西,能夠布施給別人,即使自己比別人更需要,還是能夠布施出 去。如這故事所說的,在大太陽底下,又走在石子路上,鞋子和遮陽的 東西對自己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看到值得供養的修行者,就毫不猶疑地

46 中國和日本的神話中,說月亮上有兔子,這極有可能是從印度的故事而來的。

47 E. B. Cowell, The Jātaka, or Stories of the Buddha's Former Births, Book IV, pp. 34-37.

(Oxford: PTS. 1895)。

(27)

將鞋子和遮陽的東西等供養給修行者。跟上一個故事比較起來,能夠布 施現在需要的東西,似乎能捨的心是更強一些。

頭兩個故事都只是布施自己所有的微薄財物,而從第三個到第九個 故事,主人翁都是在上位者,不是國王、王子,不然就是祭師。由於是 在上位者,所以能夠布施的能力也就更大。第三個故事的財勝王布施了 國內殊勝的大象;第四個故事大善見王每天都要作三次布施;第五個故 事是作為七王祭師的大典尊婆羅門,將七國禮敬供養他的東西,全部都 布施出去;第六個故事是尼彌王不僅布施給人,也布施給動物,如他在 宮廷四方的入口,有四個大廳,分別布施給男人、女人、動物、飛禽;

第七個故事的闡達王子甚至發願若超過五、六天不行布施,就不吃東 西;第八個故事是身為一國之主的斯威王,能夠為了一個老人布施雙眼。

第九個衛善陀羅王子,漢譯為須大拏太子。做為一位王子,他是以 布施聞名。除了布施了鎮國大龍象,甚至到後來連自己的妻子、小孩都 布施出去。《本生經》將這故事放在最後,除了故事敘述最長,偈頌最 多之外,似乎也表示了布施功德的極限了。但是《所行藏經》的編纂者 卻沒有把這衛善陀羅王子擺在最後,而是放在倒數第二。做為布施波羅 蜜的極致是兔子賢者的故事,因為做為一隻兔子,而能犧牲生命,以身 上的肉來供養應供者,這大概是最高的布施波羅蜜吧!

從以上的說明當中,我們不難發現,其實《所行藏經》編纂者的用 意是很明顯的。首先,他是從佛教的本生故事中,擷取若干故事,以圓 滿諸波羅蜜的方式,而說明世尊所成就的佛道。其次,就這十個布施波 羅蜜的故事,我們也可看得到編纂者在編排前後的次序上,也是有所用 心,並不是隨意放置的。最後,《所行藏經》偈頌是重新編寫,並不是 抄襲自《本生經》或其他經典。如我們發現原本《本生經》中的一些不 好的、不道德的、或傷害眾生的事,在《所行藏經》的偈頌中都沒提到,

這表示《所行藏經》編纂者是想從正面的角度來彰顯世尊所完成的布施 波羅蜜。另外在偈頌的描述上,我們也發現會比較扣緊主題,如這一品 是談布施,從《長部》轉化而來的第四個大善見王和第五個大典尊的故

(28)

事,就是以布施為主軸而敘述的。

總之,筆者認為《所行藏經》編纂者是想要重新賦與本生故事一個 新的意義,而不是個別單獨的故事,所以就以波羅蜜為架構,描述世尊 在各各前世中所成就的波羅蜜。

(收稿日期:民國 98 年 7 月 27 日;結審日期:民國 98 年 9 月 21 日)

(29)

略符表

Cp Cariyā-piṭaka Ja Jātaka

PTS Pali Text Society T 大正藏

引用文獻

一、巴利語文獻

1. Jayawickrama, N. A.. 1974. Buddhavaṁsa and Cariyāpiṭaka. London:

PTS.

2. Barua, D. L.. 1979. Paramatthadīpanī, the Cariyāpiṭakaṭṭhakathā.

London: PTS.

3. Fausbøll, V. edited. 1877. The Jātaka together with its commentary.

Vol.I-VI. London: PTS. Reprint 1962.

二、二手資料

1.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成立史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64 年。

2. 夏丏尊,1987。《小部經典—本生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8 年二版。

3. Adikaram, E. W. Early History of Buddhism in Ceylon. Sri Lanka: The Buddhist Cultural Centre. 1946. Second Impression 1994.

4. Charpentier, Jarl. “Zur Geschichte des Cariyāpiṭaka.” Wien: Wiener Zeitcshrift für die Kunde des Morgenlandes, XXIV Band, pp.306-415.

1910.

5. Cowell, E. B. editorship. The Jātaka, or Stories of the Buddha's Former

(30)

Births. Vol. I- VI. Oxford: PTS. 1895. Reprint in 1995.

6. Horner, Isaline Blew. The Minor Anthologies of the Pali Canon, part III.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1975.

7. Law, Bimala Churn. A History of Pāli Literature. Delhi: Gajendra Singh.

1983.

8. Malalasekera, Gunapala. The Pali Literature of Ceylon. Kandy: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eity. 1994.

9. Speyer, J. S., The Jātakamālā, Garland of Birth stories of Āryaśūra.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895. Reprint in 1982.

10. Walshe, Maurice. The Long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87. Reprint in 1995.

11. Winternitz, Maurice. A History of Indian Literature.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63. Reprint in 198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In particular, we present a linear-time algorithm for the k-tuple total domination problem for graphs in which each block is a clique, a cycle or a complete bipartite graph,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