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研究限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依據第四章之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結論,並依據實證研究 之結果針對成年子女與母親之代間情感關係提出建議,以作為家庭、

成年子女、社會及日後研究之參考。本章分為兩個部份: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第三節 研究限制。

第一節 結論

一、 研究假設考驗之結果

以下將本研究之研究假設之檢定結果整理歸納如表 5-1-1,並進行 本研究之結論。

表 5-1-1 研究假設之檢定結果

研究假設 檢定結果 是否支持

假設 1:已婚成年子女之背景因素不同,與母親的代間情感關係有顯著差異

1-1:已婚成年子女之性別不同,與母親的代間情感關係有顯著差異。 部分顯著 部分支持 1-2:不同性別之已婚成年子女是否與母親同住,與母親的代間情感關係有顯著差異。 部分顯著 部分支持 假設 2:已婚成年子女之背景因素,與母親的代間情感關係有顯著相關

2-1:已婚成年子女之教育程度,與母親的代間情感關係有顯著相關 部分顯著 部分支持 2-2:已婚成年子女母親之健康狀況,與母親的代間情感關係有顯著相關 部分顯著 部分支持

2-3:已婚成年子女之年齡,與母親的代間情感關係有顯著相關 不顯著 拒斥 2-4:已婚成年子女之手足數,與母親的代間情感關係有顯著相關 部分顯著 部分支持 2-5:已婚成年子女之個人收入,與母親的代間情感關係有顯著相關。 部分顯著 部分支持 2-6:已婚成年子女孝道信念和已婚成年子女與母親的代間情感關係有顯著相關。 顯著 支持 假設 3:已婚成年子女之背景因素不同,其孝道信念有顯著差異

3-1:已婚成年子女之性別不同,其孝道信念有顯著差異 部分顯著 部分支持 3-2:不同性別之已婚年子女是否與母親同住,其孝道信念有顯著差異。 顯著 支持

假設 4:已婚成年子女之背景因素不同,其孝道信念有顯著相關

4-1:已婚成年子女之教育程度,與其孝道信念有顯著相關 部分顯著 部分支持 4-2:已婚成年子女母親之健康狀況,與其孝道信念有顯著相關 不顯著 拒斥

4-3:已婚年子女之年齡,其孝道信念有顯著相關 部分顯著 部分支持 4-4:已婚成年子女之手足數,其孝道信念有顯著相關 不顯著 拒斥 4-5:已婚成年子女之個人收入,其孝道信念有顯著相關 部分顯著 部分支持

(2)

二、研究結論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了解成年子女之背景因素、孝道信念與母親 之代間情感關係 ,研究之結論整理歸納如下:

(一)代間情感關係現況

1. 本研究結果發現成年子女與母親的親子代間情感關係是相當良好且 正向的

成年子女與母親的代間關係,展現在代間情感關係量表中,不論 是總量表或在各分量表,平均數皆顯著高於理論中點,顯示成年子女 與母親之情感關係的分數偏高,可見親子關係到了子女成年結婚後仍 是令人欣悅的,成年期的子女與母親的代間情感關係是相當良好且正 向的。

2.成年子女與母親的親子代間情感關係緊密而含蓄

代間情感關係各面向中以「一體感」之平均分數最高,「被重視 感」次之,「依附感」排名第三,顯示研究樣本與母親之親子代間關 係是相當緊密的;與余德慧(1987)認為的中國親子關係通常以「共 和」的方式存在,且華人認為在親子代間情感關係中「子女並非獨立 個體」,頗能呼應。此外,正如羅國英(1997)認為的在傳統權威式 的親子關係中最缺乏的是知心感,本研究樣本在「知心感」面向上的 得分也的確是最低的,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華人的情感表達方式比較 含蓄內斂,而這種含蓄的表達方式,也使得成年子代比較不容易感受 到父母知心的程度。

(3)

3.對成年子女而言,他們並未強烈的感受到華人文化中「差序格局」

的存在

本研究情感量表中的「公平感」源自於費孝通的華人人際關係特 有的「差序格局」,不過與費孝通的發現不同,在本研究親子代間情 感關係中的「公平感」平均分數為 4.38,顯著高於理論中點,顯示成 年子女並不特別感覺母親對不同性別的子女有差別對待;而且本研究 結果發現,不同性別樣本在「公平感」的情感面向上也未顯出顯著差 異,顯示現代社會中兒子及女兒似乎不再強烈感受到華人文化中,對 待不同性別子女的差別待遇,或許是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原本存在華 人社會中的「差序格局」文化,已慢慢式微。

4.不同於以往的經驗傳遞方式──「文化反哺」的確存在於現今社會 親子代間情感關係量表「文化反哺」分量表中的平均得分顯著高 於理論中點,顯示在現代社會中,「文化反哺」在於台灣的成年子女 的親子代間關係的確普遍且常見;「文化反哺」現象明白的透露,以 往農業社會中,由上而下、由父而子的經驗傳遞方式,正在進行改變,

現代社會的變化太大且太快速,父母親小時候學來的知識及經驗實在 不足以應付現今的社會,為適應當前社會資訊變化的速度,這些父母 們不得不轉而向他們的子女學習;目前台灣社會中,經驗及文化傳遞 方向的不同,加深了父母對成年子女的依賴及協助,也間接瓦解了傳 統父母的威權,進而使現今社會的親子代間互動更加頻繁且平等。

(4)

(二)成年子女孝道現況

1.孝道觀念仍是台灣成年子女心中重要的價值觀之ㄧ,尤其是「相互 性孝道信念」

本研究中,「相互性孝道信念」及「權威性孝道信念」的平均分 數皆顯著高於理論中點,顯示這兩種孝道信念,仍為本研究樣本相當 重視的價值觀;其中「相互性孝道」的平均分數顯著高於「權威性孝 道」的平均分數,更可以知道相較於較傳統的「權威性孝道信念」,

現代華人更重視「相互性孝道信念」;事實上,在推崇個人主義的西 方文化影響華人文化之後,「相互性孝道信念」成為孝道的主流風貌,

是可以預測的。

2.女兒與兒子的孝道信念不太一樣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發現,研究樣本中的女兒與兒子在「權威性孝 道信念」方面,雖然沒有顯著差異,但在「相互孝道信念」方面,女 兒則顯著高於兒子。顯示傳統父母所認定的「養兒(兒子)防老」的 想法,與成年子女心中的孝道信念似乎不大相符,事實上,在的台灣 現代社會中,女兒的孝道責任的觀念或許比兒子更強烈。

3.不論母親的健康狀況如何,成年子女的孝道並無不同

本研究發現「母親健康狀況」與成年子女「相互性孝道信念」及「權 威性孝道信念」都沒有顯著相關,「母親的健康狀況」變差時,成年 子女的孝道信念並沒有不同。俗諺說的「久病床前無孝子」,在本研 究中並未獲的支持,而「久病床前無孝子」的現象如果真的存在,或

(5)

困境,使得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

(三)影響成年子女與母親代間情感的因素

1.成年子女的孝道信念是其與母親代間情感關係的良好解釋變項,尤 其是「相互性孝道信念」

本研究在階層迴歸分析中發現「權威性孝道信念」對代間親子情 感關係的影響相當明顯且顯著,顯示成年子女對「權威性孝道信念」

的重視相當程度的影響其與母親的代間情感關係;且進一步發現「相 互性孝道信念」對代間親子情感關係的影響更顯著,事實上,成年子 女對「相互性孝道信念」的重視比成年子女對「權威性孝道信念」的 重視對其與母親的代間情感關係影響更大。

相對與「成年子女的背景因素」,成年子女的「權威性孝道信念」

及「相互性孝道信念」對其與母親的情感關係的解釋力顯然更顯著而 有力,其中又以「相互性孝道信念」對「成年子女與母親代間情感關 係」的解釋力最強。

2.在同樣未與母親同住的情況下,成年子女的性別有顯著解釋力,且 女兒與母親的親子代間情感關係是高於兒子的

本研究將「性別」因素及「與母親同住」變項合併成「性別與同 住」進行考驗,發現「兒子與母親同住」與「兒子未與母親同住」相 對於「女兒未與母親同住」在一開始是有顯著影響的,不過「兒子與 母親同住」相對於「女兒未與母親同住」,此變項最後加入「相互性 孝道信念」後,則由顯著變為不顯著,但「兒子未與母親同住」相對 於「女兒未與母親同住」卻仍有顯著影響,且是女兒高於兒子,在本

(6)

研究中,不同「性別」之研究樣本是否「與母親同住」,其「與母親 的親子代間情感關係」的確有顯著差異,且經 ssheffe 事後比較,結 果也是「兒子未與母親同住」與「女兒未與母親同住」者有顯著差異,

而「兒子與母親同住」與「兒子未與母親同住」、「女兒未與母親同 住」沒有顯著差異的情況。

雖然有許多的研究認為「性別」是代間情感關係中重要的影響變 項(孫世維,1994;歐陽儀,1998;羅國英,1997;Frank et al.,1988;

Silverstein et al.,1995;Umberson,1992 等),但因為要求兒子與 父母同住,是華人重要的親子關係現象之一,但文化中並未要求女兒 同住;本研究在考量在華人的特殊的「同住」文化後,發現在同樣未

「同住」的情況下,女兒與母親的代間情感關係的確是優於兒子的。

3.親代良好的健康狀況,有利於親子代間情感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成年子女的母親健康狀況愈好,其與成年子女的 代間情感關係愈好,母親的健康狀況在本研究中的三個階段的迴歸分 析中都出現顯著影響,其對成年子女與母親代間情感關係的解釋力顯 著且穩定;事實上,相較於其他背景因素來說,「母親健康狀況」的 確是比較穩定的解釋因素。

4.成年子女的經濟能力愈好,其與母親的親子代間情感關係愈佳 成年子女的「個人收入」則除了第一階段迴歸中是不顯著的,但 在加入孝道信念後的第二、第三階段都出現顯著影響,且為正向影響,

也就是說在同時考量孝道信念的情況,成年子女的經濟能力愈好,其

(7)

的堅強後盾,當成年子女經濟能力愈好時,越覺得有能力回饋母親,

而使彼此的情感關係更好。

(8)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及發現,對家庭、成年子女、政府及未來的研 究提出建議,其能有所助益。

一、對成年子女的建議

1.建議子女態度良好的協助父母,且大膽表白自己對父母的愛及感謝 本研究發現「文化反哺」的現象的確存在現代的社會中,現代的 父母的確需要子女給予協助以適應資訊快速變化的社會,建議為人子 女者能和顏悅色的協助自己的父母,讓自己有機會成為父母最好的幫 手。

此外,本研究發現成年子女與母親之間的情感在知心感方面相對 上比較低的,所以研究者建議成年子女與父母之間的表達可以更親 近、更大膽一些;事實上研究的確支持子女對父母表現情感及給予情 感協助時,會改善老年父母的老化滿意度(Lang & Schutze,2002);

如果成年子女能讓自己成為母親最好的朋友及精神支柱,相信能提高 母親的老化滿意度。

2.建議成年子女為人父母後,應以慈養孝

現今社會中,孝道的風貌的確與傳統社會中的孝道不同,孝道正 在進行蛻變,雖然「權威性孝道信念」仍然是現代社會重要的價值觀 之ㄧ,但現代社會更重視「相互性孝道信念」;建議成年子女在為人 父母之後,應重視情感勝於角色、與子女之間要強調互相善待對方的 互惠關係,藉慈養孝,以培養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

(9)

二、對家庭的建議

1.不論父母或子女,對親子代間關係應多點用心及信心

雖然新聞媒體常報導許多負面的親子代間關係,本研究支持成年 子女與母親的間情感關係是相當良好的,眾多也文獻顯示,不論對父 母或對成年子女而言,其親子代間關係是相當正向且良好的,我們應 對親子關係更有信心,相信良好的親子關係並非那麼遙不可及;親子 之間如果注定一輩子都要彼此影響,那麼我們應該更用心經營親子之 間的關係,不論為人子女或為人父母者,應該堅定相信且努力經營,

讓好的親子關係成為彼此一輩子的支持與溫暖。

2.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況,將有利於親子代間情感關係

成年子女的「母親健康狀況」相較於其他背景因素而言,對成年子 女與母親代間情感關係的解釋力顯著且穩定,母親的健康狀況愈好,

成年子女與母親代間情感關係愈好;故本研究建議成年子女好好維護 及照顧親代的身體健康,也建議親代自己要珍惜並維護自己的身體健 康,以增進親子代間情感關係,建立彼此美好的關係,分享彼此的生 命。

三、對政府的建議

1.政府應重視並加強「新孝道」教育,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並進 一步促進家庭和諧

本研究發現「相互性孝道信念」是解釋「親子代間情感關係」的 有力變項,「相互性孝道信念」基本上重視親子之間的互惠關係,是 比較符合現代社會的新孝道,所以如果要改善現今家人關係疏離、家

(10)

庭功能不彰的社會現象,並達到世界大同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

的境界,比較有效的方式是加強「相互性孝道信念」的教育,不論是 在正式教育體系,例如:學校,或非教育體系,例如:社教系統、報 章媒體。

2.政府應推動相關政策,以利孝道行為的出現,減少成年子女的孝道 困境的出現

正因為「相互性孝道信念」及「權威性孝道信念」仍是成年子女的 重要價值觀之ㄧ,但成年子女受現實的阻力,包括時間上的限制及經 濟上的不足等,都有可能造成成年子女的孝道信念無法落實執行,而 產生孝道困境。所以政府除了重視並加強「新孝道」教育外,亦應推 動一些政策以為其配套措施,例如,對成年子女給予事親假、陪親假、

陪同就醫假等,提升成年子女的就業率、提高國民生產毛額、並建立 健全的老人福利制度等,相信都會使成年子女想要回報時,不至於感 到困難重重,有心無力。

四、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1. 建議將研究對象加以擴大

本研究因限於研究生之時間、金錢、精力等之限制,僅能針對有 限的台中縣市、母親與成年子女的代間情感關係進行研究,其推論畢 竟有限;建議以後的研究,擴大研究地域對象並且將父親也列入研究 範圍之內。此外,若能進行成年子女與父母的對偶研究,會讓我們對 代間親子情感關係有更清晰的了解。

(11)

2.建議對華人親子的代間關係中的--「公平感」,繼續進一步的研究 費孝通認為「差序格局」是華人社會人際關係的重要現象之ㄧ,

它影響華人的人際關係甚鉅,其中包括親子關係,尤其父母與成年子 女的關係,當華人社會用「出嫁」代表女兒結婚,在文字上便表明其 與原生家庭之間的切割;不過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成年子女並不強烈感 受到父母的差別待遇,至於現象背後的原因及成年子女的父母是否仍 受「差序格局」的觀念影響,則無法得知,建議未來的研究能對「差 序格局」進行進一步研究。

3.建議深入了解「文化反哺」的現象、意涵及其影響力

本研究之結果發現成年子女與母親之間的關係的確存在「文化反 哺」的現象,但「文化反哺」真正樣貌如何?它對個人、家庭、社會 的影響又是如何?如果「文化反哺」在這個時代中是存在的社會現象,

建議未來的研究進一步研究它的現象、意涵及影響力。

4.建議將「世代」的概念加入研究中

本研究中母親的健康狀況對親子代間情感關係的影響力,亦可能 與母親的年齡與世代有密切關係,故本研究建議將「世代」概念加入 相關研究,成為研究的變項之一。

5.建議對成年子女之經濟能力進行對偶研究,以進一步釐清其與代間 情感關係之影響

本研究發現成年子女的經濟能力愈好,其與母親的親子代間情感 關係愈佳,或許經濟能力的確是某些孝道行為的堅強後盾,所以當成

(12)

年子女經濟能力愈好時,越覺得有能力回饋母親,而使彼此的情感關 係更好。不過社會情感選擇性理論(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卻認為年老的父母會比較喜歡具情感意涵經驗的社會互動;

且 Brody(1981)的研究也發現年老親代較傾向強調子女應滿足老年父 母的情感需求,而不是工具性或財務性的支持;或許是因為本研究之 研究工具為問卷,故僅能呈現成年子女自覺之情感關係,而非父母之 感受,所以建議日後研究進一步研究之。

(1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成年子女的、孝道信念及其與母親之間的代 間情感關係之間的關係,但因下列六項因素的限制,致使本研究無法 對研究結果進行嚴謹之推論:

一、研究對象限制

礙於研究時間、人力及財力的限制,本研究只針對台中縣市的已 婚成年子女進行抽樣施測,無法對全台地區的已婚成年子女進行普 查,且收集資料時僅進行已婚成年子女的部份,未將其母親列入,無 法得知其觀點。

二、樣本教育程度偏高

研究樣本的教育程度的眾數為大學,佔 54.8%,專科其次,佔 23.7

%,總共佔 78.5%,第三才是「高中、職」學歷,僅佔 15.7%。;此 與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料調查統計資料中所指出:民國 94 年台中市就 業者教育程度以高職居最多佔 28.41%,其次是大學或以上佔 25.70%,

再次則為專科佔 23.31 % ,專科或以上的比例佔 49.01%,雖然該統 計資料是以 15 歲為起始點,但資料中 15-24 歲的就業人數僅佔就業人 口的 7.44%,所以即便是扣除 15-18 歲的部份後,兩相比較,本研究 樣本的學歷應仍可判斷是偏高的,所以在進行研究結果之推論時,有其 限制。

三、樣本收入偏高

研究樣本的平均月收入為台幣 49,391 元,與行政院所公佈的中華 民國 93 年台灣地區國民生活指標調查中每人每月平均薪資為 42,5402

(14)

的報告中,似乎偏高,致使研究結果之推論有限。

四、抽樣方式限制

為顧及樣本施測及問卷回收之有效性,本研究採立意取樣,可能 不能達到真正的常態分配,故在推論上有其限制。

五、研究工具限制

本研究以「親子代間情感關係量表」、「孝道信念量表」及成年 子女背景因素變項為研究工具, 因此所測得之結果僅限於受試者在上 述量表上的表現,且本研究的問卷屬於自評式的量表,無法深入得知 受試者的情況,故有其侷限之處。

六、研究變項限制

影響成年子女與母親的情感關係的變項很多,本研究限於各種原 因,無法一一加以探討,致使研究結果之推論有限。

(15)

參考文獻

壹、中文資料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2003)。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 勢調查告-家庭生活。台北:行政院內政部主計處。

朱嵐(2001a)。傳統孝道生發的文化生態根源探析(上)。孔孟月刊,

39(7),39-47。

朱嵐(2001b)。傳統孝道生發的文化生態根源探析(下)。孔孟月刊,

39(8),45-49。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 土心理學研究,9,3-52。

李美枝(2002)。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的本土契合度。載於葉啟政主編,

從現代到本土(頁 83-104)。台北:遠流。

李玟儀(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 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付梓,嘉義。

肖群忠(2003)。中國孝文化研究。台北:五南。

利翠珊(1999a)。已婚女性家庭系統的交會:親情與角色的兩難。中 華心理衛生學刊,12(3),1-26。

利翠珊(1999b)。已婚女性與上ㄧ代的互動關係與情感連結。中華家 政學刊,28,31-46。

利翠珊(2000)。親子情感、家庭角色與個人界域:已婚女性代間情 感糾結的經驗與內涵。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77-107。

利翠珊(2002)。婆媳與母女:不同世代女性家庭經驗的觀點差異。

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3,179-218。

吳嘉瑜(2004)。親子關係的另一端:成年期親子關係的特色。諮商

(16)

與輔導,217,20-24。

余德慧(1987)。中國人的父母經—黏結與親情。台北:張老師。

林如萍(1998a)。農家老人與期成年子女代間連帶之研究---從老人 觀點出發。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

林如萍(1998b)。農家代間情感之研究--老年父母與其最親密的成年 子女。中華家政學刊,27,68-83。

林如萍、鄭淑子、高淑貴(1999)。農家代間的孝道責任期待:不同 性別、世代之分析。中華家政學刊,28,77-92。

周曉虹(1999)。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親子傳承。應用心理學,4,

29-56。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臺北:巨流

胡幼慧、陳秋瑩(1992)。社會角色的壓力與迷失。婦女與兩性學刊,

3,25-39。

胡瑞月(1991)。教師孝養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孫世维(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

中興大學法商學報,29,259-304。

孫隆基(1991)。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台北:唐山。

韋政通(1969)。中國孝道思想的演變其問題。現代學苑,3(5),

1-10。

高淑貞(2005)。親子共享的美麗人生。天下雜誌──教育特刊親子 別冊,32-43。

(17)

觀著,中國思想論集(頁 155-200)。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陳芬憶(2002)。親子關係在個人傳統性/現代性及孝道上的契合與幸 福感之相關。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

張耐(2003)。永恆的羽翼-父母與成年子女的親子關係。師友,436,

45-48。

陸洛、陳欣弘(2002)。台灣變遷社會中老人的家庭角色調適及代間 關係之初探。應用心理學研究,14,221-249。

陳淑瓊(1986)。高雄市成年子女對父母之研究-孝道倫理探討。中 山大學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肇男(1993)。居住安排與老人奉養。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台 北。

張慧芝(譯)(2002)。D. E. Papalia、S. W. Olds & R. D. Feldman 著。人類發展—成人心理學。台北:桂冠。

黃光國(1991)。展現時代精神的新孝觀。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 的新孝觀—親恩與回報(頁 4-7)。台北:張老師。

葛榮晉(1991)。「孝」的二重性及其社會價值。孔子研究,2,7-21。

楊维中(2001)。論傳統孝道的價值及其現代意義。中國文化月刊,

254,83-101。

楊國樞(1987)。中國人的父母觀。台北:張老師。

楊國樞(1988)。中國人孝道的概念分析。載於楊國書(主編),中 國人的心理(頁 39-73)。臺北:桂冠。

楊國樞、葉光輝(1991a)。孝道的心理學研究:理論方法及發現。載 於高尚仁、楊中芳合編,中國人˙中國心-傳統篇,「中國本土

(18)

心理學新紀元研討會」論文集(頁 193-260)。台北:遠流。

楊國樞、葉光輝(1991b)。孝道認知的類型、發展及其相關因素。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80-0301-H002-056。

楊國樞、葉光輝、黃口麗莉(1989)。孝道的社會態度與行為:理論與 測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5,171-227。

葉光輝(1991)。東西方親子關係比較。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 的新孝觀—親恩與回報(頁 151-154)。台北:張老師。

葉光輝(1997a)。台灣民眾之孝道變遷情形。載於張笠雲、吳玉霞、

王甫昌主編,90 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

(下)。台北:中央研究院。

葉光輝(1997b)。年老父母居住安排的心理學研究:孝道觀點的探討。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83,112-168。

葉光輝(1998)。孝道概念的心理學探討:雙層次孝道認知特徵的發 展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9,53-117。

葉光輝(1999)。親子衝突與孝道(Ι)。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 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8-2413-H-001-002。

葉光輝(2000)。親子衝突與孝道(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 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413-H-001-002。

葉光輝(2003a)。雙元性孝道信念、親子衝突與身心調適。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413-H-001-002-。

葉光輝(2003b)。「新關係主義」:論華人「本土」與「現代」的人 際關係(Ι)在論青少年的親子衝突與消解模式。行政院國家科

(19)

鄭忍嬌(2004)。台灣已婚中年人對老年居住及生活費安排的期望。

論文發表於「健康婚姻與家庭」,台北市。

劉惠琴(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79-130。

鄭维瑄(2001)。養兒真能防老?台灣地區老年父母奉養期待與成年 子女實際回應需求關聯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 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2-H-159-001-。

歐陽儀(民 87)。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澤涵、陳寬政(1980)。我國家庭形式的歷史與人口探討。中國社 會學刊,5,15-24。

魏君玫(2004)。台灣家庭的親子關係模式:以代間居住安排及代間 財富流動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國英(1997)。青少年至成年前期的測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計畫成果報告,NSC-86-2413-H-031-004-G11。

(20)

貳、英文資料

Aldous, J. (1987). New views of the family life of the elderly and the near-elderl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9

(2),227-234.

Aldous, J., Klans, E.,& Klein, D. M., (1985). The understanding heart: Aging parents and their favorite child.

Child Development, 56,

303-316.

Aquilino, W. S.(1999). Two Views of One Relationship: Comparing Parents' and Young Adult Children's Reports of the Quality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61

(4),858-870.

Barnett,R.C., Kibria,N., Baruch,G.K.,& Pleck,J.H.(1991). Adult Daughter-Parent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Daught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3

(1), 29-42.

Barnett,R.C., Kibria,N., Baruch,G.K., Pleck,J.H.(1992). Adult Son-Parent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Sons' Psychological Distr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3

(4), 505-525 .

Baruch, G.,& Barnett, R. C.(1983). Adult Daughters'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Mother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

(3), 601-606 .

Bengtson, V. L., & Harootyan, R. (Eds.). (1994).

(21)

society

. New York: Springer.

Bengtson,V.L. & Roberts,R.H.L.(1991),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 in aging families:An example of formal theory construction .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3

(4), 856-870.

Bengtson,V.L. & Schrader,S.S.(1982),Parent-child relations.

In D.J. Mangen, & W.A. Peterson (Eds.),

Research Instruments in Social Gerontology,2

,115-128.MN:University Minnesota Press.

Berkman, S. L.& Houser, B. B.(1982).

Filial Crisis among the Adult Children of the Elderl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Family Relations, Washington, DC.

Beutel, A.M.,& Marini, M.M.(1995). Gender and values.

Am. Sociol.

Rev. 60

,436-448.

Blieszner,R.,& Hamon,R.R.(1992).Filial responsibility , attitudes , motivators , and behaviors .In J.W.Dwyer , &

R.T.Coward (Eds.),

Gender, Family, and Elder, Care,

105-119.CA:Sage.(確定作者的拼法:Bile?或 Blie?)

Brody,E.M.(1981).Women in the middle and family help to older people.

The Gerontologist,21

,471-480.

Buhrmester, D., & Prager, K. J.(1995). Patterns and functions of self- disclosure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In K.

J. Rotenberg(Ed.),

Disclosure Processes in Children and

(22)

Adolescents

(pp.10-56).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icirelli, V. G. (1983). Adult children's attachment and helping behavior to elderly parents: A path model.

Journal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

(4),815-825.

Collins, B. G. (1993). Reconstruing codependency using

self-in-relation theory: A feminist perspective.

Social Work, 38

(4), 470-476.

Euler, H. A, Hoier, S. & Rohde, P. A.,(2001).

Relationship-Specific Closeness of 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Ties: Findings from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Implications for Models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2

(2),147-158.

Frank, S.J., Laman, S.M., & Avery, B.C. (1988). Young adults' perceptions of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par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onnectedness, competence and emotional autonom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4

( 5), 729-737.

Frankel, B.G.& DeWit, D.J.(1989). Geographic Distance and Intergenerational Contact: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3,

(2)

,

139-162.

Greenhalgh, S.(1985).”Sexual Satisfaction: The Other

Side of ’Growth with Equity ’in East Asia. ”

Population

(23)

Hagestad G.O.(1986). The family: women and grandparents as kinkeepers. In A. Pifer,& L. Bronte,(eds.),

Our Aging Society

(pp. 141-160). New York: Norton Hogan DP.

Hamon, R. R.(1992).Filial Role Enactment by Adult Children.

Family Relations, 41

(1), 91-96.

Hogan D.P., Eggebeen D.J.,& Clogg C.C.(1993). The structure of intergenerational exchanges in American families.

Am. J.

Sociol. 98,

1428-1458.

Inaba, A.(1995). Gender, Role Strain,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Struc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nd Social Stress.

Japanese Journal of Family

Sociology,7

,93-104.

Jessup,D.J.(1981).Family relationship as viewed by parents and adolescents : A specific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3

, 95-107.

Josselson, R. (l988). Finding herself: Pathways to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wome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Inc.

Kaufman,G.& Uhlenberg,P.(1998). Effects of life course transitions on the qualit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adult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0

(4), 924-939.

Kivett, V.R., Atkinson, M. P.(1983).

Kin Group Solidarity among

the Aged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Family Relations, St. Paul.

(24)

Kulis, S. S.(1992). Social class and the locus of reciprocity in relationships with adult children.

J. Fam. Issues 13,

482-504.

Lang, F. R.; Schutze, Y.(2002). Adult Children's Supportive Behaviors and Older Par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Th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

(4), 661-680.

Lawton, L., Silverstein, M. & Bengtson, V.L.(1994).Affection, social contact, and geographic distance between adult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6

(1),57-68.

Lee,Y. J., Parish, W.L., & Willis, R.J.(1994).”Sons,

Daughters,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in Taiwa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9

, 1010-1041.

Li, J.& Lavely, W.(2003).Village Context, Women's Status, and Son Preference among Rural Chinese Women.

Rural

Sociology,68

(1), 87-106.

Luescher,K.,& Pillemer,K.(1998).Intergenerational ambivalence:

A new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 later lif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0

(2), 413-425.

Lye, D. N.(1996). Adult child-parent relationship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2

, 79-102.

(25)

Parents' Generativit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Parent-Child-Relationship.

Journal for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Socialization, 24

(2), 166-181.

Norris, J. E., & Tindale, J. A. (1994).

Among generations: The cycle of adult relationships

. San Francisco: Freeman.

Nydegger,C.N. & Mitteness,L.S.(1991).Father and their adult sons and daughters.

Marriage & Family Review,16

(3/4), 249-265.

Preston, S.H.(1984). Children and the elderly: divergent paths for America's dependents.

Demography 21

,435-57.

Pyke, K. D., & Bengtson, V L. (1996). Caring more or less:

Individualistic and collectivist systems of family

eldercar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8

, 379-392 Riley, M.W.(1984). The family in an aging society: a matrix

of latent relationships.

J. Fam. Issues 4,

439-454. 

Rossi, A. S., & Rossi, P. H. (1990).

Of human bonding:

Parent-child relations across the life course

.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Rossi, A. S.. & Rossi, P H. (1991). Normative obligations and parent-child help exchange across the life course. In K.

Pillemer & K. McCartney (Eds.),

Parent-child relations throughout life

(pp. 201-225). Hillsdale, NJ: Erlbaum.

Russell, A. & Saeble, J.(1997),Mother-Son, Mother-Daughter, Father-Son and Father-Daughter:Are they distinct

(26)

relationships?

Development Review,17

,117-147。

Seelbach, W. C. (1977). Gender differences in expectations for filial responsibility.

The Gerontologist, 17

, 421-425.

Shapiro, A.(2004).Revisiting the Generation Gap: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of Parent/Adult-Child Dya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58

(20),127-146.

Silverstein,M.,Parrott,T.M.,Bengtson,V.L.(1995).Factors That Predispose Middle-Aged Sons and Daughters to Provide Social Support to Older Par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7

(2),465-476.

Silverstein, M., Chen, X.,& Heller, K.,(1996). Too much of good thin? 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support and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older par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8

(4),970-980.

Soldo, B., & Myllyluoma, J. (1983). Caregivers who live with dependent elderly.

The Gerontologist, 23

, 605-611.

Spitze, G.,& Logan, J.R.(1991a). Sibling structure and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J. Marriage Fam.

53

(4)

,

871-884.

Spitze, G.,& Logan, J.R.(1991b). Employment and filial relations:

Is there a conflict?

Sociol. Forum 6,

681-697.

Stoller, E. P., & Pugliesi, K. L. (1989). Other roles of

(27)

resource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 44

, 231-238.

Thompson,M.M.,& Holmes,J.G.(1996).Ambivale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s:Conflicted cognition as a catalyse for change.In R.M.Sorrentin & E.T.Higgins (Eds.)

Handbook of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The interpersonal context

(pp.497-530).Houston, TX: The Guilford Press.

Tuorto, D.(2000). The Long Permanence of Young Males in Their Families of Origin: A Study in Naples.

Polis,14

(3), 451-469 Ward, R. A.& Spitze, G.(1992). Consequences of Parent-Adult

Child Coresidence: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13

(4),553-572.

Welsh, W. M.& Stewart, A. J.(1995).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men and their parents: implications for midlife well-being.

Psychology and Aging;10

(2), p.181-90.

Uhlenberg, P.; Cooney, T. M.(1990). Family Size and Mother-Child Relations in Later Life.

The Gerontologist, 30

(5),618-25.

Umberson, D.(1992). Relationships between Adult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Both

Gener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3), 664-674.

Ying, Y.W., Coombs, M.& Lee, P. A.(1999). Family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of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Cultural Diversity & Ethnic Minority

(28)

Psychology, 5,

(4), 350-36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onsistent with the negative price of systematic volatility risk found by the option pricing studies, we see lower average raw returns, CAPM alphas, and FF-3 alphas with higher

The ontology induction and knowledge graph construction enable systems to automatically acquire open domain knowledge. The MF technique for SLU modeling provides a principle model

• To enhance teacher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grammar in context through the use of various e-learning resources in the primary

 Diversified parent education programmes for parents of NCS students starting from the 2020/21 school year to help them support their children’s learning and encourage their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Through the examples of Master Taixu and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ir views on traditional culture, by comparing Buddhis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ww.edb.gov.hk>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 Notes to School Finance> References on Acceptance of Advantages and Donations by 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