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間佛教與傳統文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人間佛教與傳統文化"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文摘要

探討人間佛教與傳統文化這一主題,既是討論中國佛教的歷史,也是在 關注中國佛教在當代的建設方略,人間佛教從倡導的時候起,就十分注重與 傳統文化的關係,這是人間佛教發展的一個歷史經驗。此文以太虛大師和星 雲大師為個案,分析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看法,如何比較佛教與傳統文化,如 何吸收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反省當代人間佛教延續和深化與傳統文化之 融合。

關鍵字:人間佛教 傳統文化 太虛大師 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與傳統文化

董 群

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2)

Humanistic Buddhis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Dong Qun

Professor, School of Humanity, Southeast University

Abstract

Exploring the topic of Humanistic Buddhis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s not only a discussion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but also a focu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Buddhism in modern times. When promoting Humanistic Buddhism, the emphasis has always been on its relationship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is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stic Buddhism.

Through the examples of Master Taixu and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ir views on traditional culture, by comparing Buddhis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ow they have adapted to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is basis, it also discusses how Humanistic Buddhism will evolve and strengthen its integration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 Humanistic Buddhism, traditional culture, Master Taixu,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3)

前言

此一題目出自會議主旨議題,討論這一議題有三個前提:第一,就佛教 而論,中國佛教有兩重身分,一是作為傳統文化類型的一種教化體系,在中 國的發展過程中,佛教漸漸成為與儒道兩教並重的三教之一,已經是中國傳 統文化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二是與源於本土的傳統文化有一定區別的 文化類型。人間佛教與佛教的關係,一是人間佛教與作為三教之一的傳統佛 教的關係,二是人間佛教與源於本土的傳統文化的關係。第二,當本文說「傳 統文化」這個概念時,並不否認另外一個概念「文化傳統」的意義,並試圖 將兩者的意思都整合在傳統文化的概念中。第三,傳統文化中的內容,就當 代的標準而言,當然有優秀的和糟粕的部分,本文所指的,實際上是佛教與 優秀傳統文化的關係。

本文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以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為例,考察其對 於傳統文化的研究、批判和吸收。二是以星雲大師為例,說明其在思考佛教 和傳統文化的關係、處理人間佛教和傳統文化的關係方面,對於太虛大師這 一思考的發展和深化,及其理論的系統性,實踐展開的廣度和深度。在此基 礎上,探討今後的人間佛教,如何繼續對待與傳統文化的關係。

一、太虛大師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人間佛教的思想闡述,在太虛大師那裡,就十分關注吸收傳統文化的積 極因素。在《太虛大師全書》中,從分類的角度,專門有「國學」一欄,集 中了太虛大師對於傳統文化的看法,雖然太虛大師極少使用「國學」一詞,

使用「傳統文化」一詞也和他使用國學一詞同樣地少。當然,他對傳統文化 思想的闡發,並不限於這一欄目中的內容。由此欄目,吾人可以看到太虛 大師對於《周易》、孔子之學、荀子、墨子、韓愈、王陽明等哲人思想之

(4)

研究,並討論傳統文化中的仁學、身心性命之學等內容。

比如,對於《周易》,太虛大師通過審《周易》之名、辨其「經」和「傳」

的分別、分析卦和爻的生起、八卦之重卦的含義,進而討論《周易》之應用。

他討論了《周易》應用之三觀:天觀、地觀和人觀。天觀即萬法之因緣生滅 觀,太虛大師結合《周易》來解釋,「吾得會通以周易之道也」:1

六十四卦,無論何卦,不出連斷二形,不出乾等八卦,所謂乾上、

坤下,乃至坎上、離下,有則必有,其理固然,故總名之曰俱生 我執。卦皆六爻,則人皆六根六識,其境亦六塵也。見不超色,

聽不出聲,是故不可增益損減,分別六十四卦,一一皆有自卦必 然之理,是意識分別生我執。分別每卦六爻,一一皆有自爻必然 之理,是意識分別法我執。依此契其性理分別者則為誠,不契其 性理分別者則為妄。2

地觀,他認為大略相當於自然科學,《周易》的特點是「以現對之天地 為貞信,不原其所起,不究其所終,不定其中心,不極其邊際,以見聞為依,

以考察為用,以徵驗為期,以名數為法」。3人觀,即人類之倫業,涉及到生 計、倫理、政治、工藝、學術、教育等等,內容極其豐富。

太虛大師也對《周易》的局限提出看法,認為《周易》只討論了世間法,

未涉及如佛教所說的出世間法。但又認為,雖是世間法,又可通出世間法。

他也討論了曹洞的「五位」對於《易》的吸收,這也說明了中國佛教史上與 傳統文化的融合。

1. 太虛大師:〈論周易〉,《太虛大師全書》卷 21,新竹:印順文教基金會,2005 年,

頁364。

2. 同註 1,頁 367。

3. 同註 1,頁 370。

(5)

太虛大師對於佛法與《周易》的區別,也特別加以說明:

《易經》八卦的道理,可說明世間生起之根本法,再重之以演變 六十四卦,則與世間枝末法相當。唯佛法只以此了世間法,而所 宗則在出世間法,如般若、中論的道理。4

這個觀點闡明了人間佛教如何堅持佛法的出世間法的特色,又不離世間法,

對於世間法的了解,也可以通過《周易》這樣的作品而了解。這也說明了

「人間佛教與傳統文化」的關係辨別。

太虛大師曾作「佛法與孔子之道」的講演,在此他雖然講的是孔子之道,

實際上是孔孟之道,孔子之道的特色是什麼呢?是人的道德殊勝性:「我以 為孔子之道,注意人類在萬物中特殊不同之德性,所藉以歧異超尚於其他動 物者在此,即孟子所謂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是也。」5孔子的思想,對於成就 人格,有其重要的作用,要達到像孔子一類的聖賢之境,必須經佛法的薰陶:

就人生在世,須知孔子之道不可須臾離,欲完全一作人之品格,

必由孔子之道而成就;然必經佛法之甄陶,乃能生養若孔子、若 儒門諸賢之偉大人格。於入世之志,具出世之胸襟,必以佛法為 歸宿,乃得安身立命。6

在此儒佛交融的過程中,養成人間佛教入世與出世不二的品格。

對於荀子,太虛大師認為其有獨特的價值,「夫荀義縱未完密,視孟軻、

孔伋之書,亦足相勝」。7特別是〈解蔽〉、〈正名〉二篇,持論精審,管子、

老子、孔子、墨子、莊子、韓子等人,都沒有如此兩篇這樣的高論。〈性惡〉

4. 太虛大師:〈易理與佛法〉,《太虛大師全書》卷 21,頁 380。

5. 太虛大師:〈佛法與孔子之道〉,《太虛大師全書》卷 21,頁 383。

6. 同註 5,頁 388。

7. 太虛大師:〈論荀子〉,《太虛大師全書》卷 21,頁 390。

(6)

篇也甚好,所以,太虛大師論荀子,獨論此三篇,義最審密。他認為了解此 三篇,可以知《荀子》書:

先〈正名〉者,以萬理皆楷定於名,得起言語,名之為用,印持 一切,籠罩最富,抑亦立說之要途,治學之公器也。次〈性惡〉

者,所為修身正心,立說治學,以聖法經國化民之原因也。次〈解 蔽〉者,由簡惡擇善,積修累行,至乎豁然貫通之地,優入聖 域而為天下之成人也。8

太虛大師之所以解此三篇,也是模仿歷史上大德之解儒門「四書」之例,由 此反映出佛教傳統對於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文化的重視。

對於墨子,太虛大師認為有其可取之處,也有不當之處,總體而言,「可 者十三四,可不可玄紐者半,而不可者亦居五之一二」。9他贊同荀子對於墨 子「知利而不知文」的評論。所謂的「文」,就是指的禮樂文明。太虛大師 不認可的內容,特別在〈法儀〉、〈三辯〉、〈天志〉、〈明鬼〉四篇中,

此四篇「為吾意所絕對不然者」。10墨子重視鬼神和天的意志,太虛大師特 別不認可這樣的看法,反對其鬼神與人之善惡、安危、利害、禍福相關的觀 點,因為依佛教之義,是反對有一個像天一樣的神在主宰的,太虛大師從事 物形成的親因眾緣而論,反對墨子的天論。天鬼論作為墨子的根本義,太虛 大師認為全無可取之處。

《墨子》的〈節用〉、〈節葬〉兩篇,太虛大師認為可訾者最少。〈非樂〉

篇也有所是之處,而政治類的〈親士〉、〈非攻〉,道德類的〈修身〉、〈兼 愛〉兩篇,哲理類的〈所染〉、〈非命〉,科學類的〈經〉、〈經說〉、〈大

8. 同註 7,頁 390-391。

9. 太虛大師:〈墨子平議〉,《太虛大師全書》卷 21,頁 410。

10. 同註 9,頁 411。

(7)

取〉、〈小取〉,則是屬於「可忍」一類,還可以接受。

對於韓愈,太虛大師作有〈非韓愈〉,收錄《全書》時改成〈論韓愈〉。

並不只是因為韓愈闢佛而非之,太虛大師批評了韓愈的整體性儒學觀點:

「韓愈多言無行,訐悖而不能自信信人,當其生蓋少有悅從者。」11

對於宋明理學,太虛大師談到其對於佛教的吸收,特別是其由於禪宗而 對佛教其他諸宗的吸收。也談到了理學對於佛教的批評。他理性地分析了理 學為什麼一方面吸收佛學,另一方面又批評佛學,有理學方面的六條原因,

一是先入為主,守門庭;二是雖窺本心,未能深明;三是不知佛法有人乘法;

四是中國佛徒偏於出世;五是對佛教的經律論藏少研究;六是方便教化先成 人。12太虛大師特別說明,這六條也是佛學所擅長的,人間佛教中的人乘法 就是這種成人之道;但中國佛教,過於偏重於出世,忽略了方便成人之道,

依太虛大師之意,認為佛教方面有需要反省之處。

對於王陽明,太虛大師作有一較長篇的文章〈論王陽明〉,也作有〈王 陽明與新中國哲學〉一文。對於陽明之學,太虛大師評價較高,重點分析 了陽明學的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四句教為其綱宗,也揭示了陽明學受 佛學之影響,稱其學「為華梵兩文明構成之一良果」。13而對於陽明學的傳 揚,太虛大師指出,如果不從佛教角度切入,也不能長久:「即有陽明之人 者出,若非準之以佛法經論,攝之以佛之皈戒,亦終紛泯隨至,而不可行遠 垂久!」14至於以王陽明哲學為樞紐來發展中國哲學,太虛大師認為,也可 以改變宋以來的儒學「拘局儒名,於佛道陰盜陽拒之醜態,容認佛道均為因

11. 太虛大師:〈論韓愈〉,《太虛大師全書》卷 21,頁 462。

12. 太虛大師:〈論宋明理學〉,《太虛大師全書》卷 21,頁 478。

13. 太虛大師:〈論王陽明〉,《太虛大師全書》卷 21,頁 499。

14. 同註 13,頁 509。

(8)

素」,給佛教和道教哲學以恰當的位置。15

綜觀太虛大師對於傳統文化的研究,可以看出,他對於傳統文化不局限 於先秦,而貫通於歷史;對於文化諸流派,不局限於某一家,而是對主要的 流派,幾乎都有關注。不只是談吸收,也談到其不足;不只是讚揚,也有批 判;不只是批評,也有讚揚。既吸收和讚揚,同時也確定其作用的界限,僅 為世間法,類同於佛教的人乘法。

上述討論,限於《太虛大師全書》中的「國學」部分,然回到其整個全 書,還可以看到太虛大師對於更多傳統文化中人物思想的涉獵,比如老子、

莊子、孟子、列子,法家、兵家等等。所以,太虛大師對於傳統文化的關注,

是全面性的、整體性的。

二、星雲大師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當代人間佛教的偉大踐行者和思想者星雲大師,在建構其人間佛教的思 想,推行其人間佛教的實踐的時候,也是十分注重、更為自覺地處理人間佛 教與傳統文化的關係。這一點有和太虛大師相同之處,星雲大師對於太虛大 師確立的人間佛教方向是認可的,曾說「太虛大師從佛教的立場,已經說明 了人間佛教的性格」。16當然,星雲大師大大地發展了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 思想,這也表現在對人間佛教與傳統文化關係的思考與落實方面。

(一)論佛教與傳統文化的關係

星雲大師經常地使用「傳統文化」這個概念,他大量地討論了佛教與傳

15. 太虛大師:〈王陽明與新中國哲學〉,《太虛大師全書》卷 21,頁 515。

16. 星雲大師:〈中國文化與五乘佛法〉,《人間佛教論文集》,網址:https://reurl.

cc/EKb6Q1。

(9)

統文化的關係,既把佛教作為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也總結佛教發展過 程中與佛教之外的傳統文化類型的相互融合關係。他談到了「與中國傳統文 化相即相融,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佛教」,17「相即相融」,是對於佛教 和傳統文化關係非常恰當的描述。「即」在佛教中有較多的含義,但在此處,

可以理解為「不分離」,不是孤立在傳統文化之外;「融」,即是融合、融 化了傳統文化的諸多內容。對於「不分離」的特性,星雲大師也說過:「佛 教之於傳統文化,無異於骨肉相連,水乳交融,表裡互現,不可分離。」18 這就講得非常形象清楚了。

這樣的關係,也體現為相互的影響,佛教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也影響 到傳統文化。星雲大師曾講到:

佛教於東漢時傳入我國,佛法不但在我國的宗教方面占盡優勢,

在文化方面,也有十分深遠的影響。相對的,佛教也受到中國傳 統文化的影響,逐漸形成中國化的佛教,深具中國文化的精神與 特色。19

當然,其中相互影響的具體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星雲大師也有多重文化類 型的討論。

這種關係是長期存在的,星雲大師概括為「持續性關係」,他說:「『佛 教』教義的實踐,能夠通行於世界各個國家、區域,具有時代的適應性,更

17. 星雲大師:〈我與大學校長們〉,《百年佛緣 5.文教篇 1》,網址:https://reurl.

cc/rlKvYy。

18. 星雲大師:〈《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序〉,《人間佛教序文選》,網址:https://

reurl.cc/vnKvmj。

19. 星 雲 大 師:〈 佛 教 與 儒 家 〉,《 佛 教 叢 書 8. 教 用 》, 網 址:https://reurl.cc/

EKbjja。

(10)

具有傳統文化的持續性。」20基於這樣的持續性,當代的人間佛教,應當繼 續探討與傳統文化之間的緊密關聯。

星雲大師曾以《華嚴原人論》為例,說明了此文所體現之與傳統文化的 關係,他認為,此文「反映出宗密後期思想的包容性。他吸取諸家所長,再 綜合創新;立足華嚴,會通三教,對宋明理學的形成和儒學哲理化,產生重 大影響,從而豐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21

《原人論》是唐代華嚴宗和荷澤宗僧人圭峰宗密融合三教的作品,以佛 教為中心融合儒道,融合的主體是華嚴宗體現的一乘顯性教,「立足華嚴,

會通三教」,是非常準確的表述。當然,宗密的融合三教,既有融合,也有 批評,他對傳統文化以儒道為代表的四大原人理論,道論、自然論、元氣論 和天命論有批評。在融合的同時,密宗也承認佛教與其他文化類型有區別之 處,星雲大師也延續了這樣的方法。

(二)與具體文化類型的融合

至於佛教與傳統文化的融合,因中國佛教之外的傳統文化類型多樣,而 不同類型的傳統文化與佛教的關係是不一樣的,僅以先秦為例。如星雲大師 所說:

孔子的學說體系以「仁道」為重點,強調「仁政」與「恕道」。

其他如孟子主張「性善」、荀子強調「性惡」,乃至墨子的「兼 愛」、老子的「無為」、莊子的「齊物」,以及管子、列子、晏

20. 星 雲 大 師:〈 佛 教 與 政 治 〉,《 佛 教 叢 書 8. 教 用 》, 網 址:https://reurl.cc/

oDKRyV。

21. 星雲大師:〈華嚴宗.貳、華嚴宗所依經論〉,《佛教叢書 6.宗派》,網址:

https://reurl.cc/GkGj4A。

(11)

子等學說,都使得這個時期的中國文化百花齊放,燦爛繽紛。22

星雲大師著重討論儒學以及老莊與佛教的關係,而又以對前者的涉獵尤多。

對於佛學與儒學的融合,兩者的關係,星雲大師視為由相拒到相和,大 體來講,「佛、儒思想由相拒而相和,其間經歷一段相當長的演變過程,就 佛教而言,融入濃厚的中國色彩,形成中國化的佛教;就儒家而言,吸取不 少佛法的營養,從而復興沉寂千年的儒家,有所謂的『儒表佛裡』、『援佛 入儒』的理學」。23這一觀點客觀地反映了佛儒關係的歷史性呈現,這裡講 的「相拒」,如何來理解?其實,佛教在傳入中國的時候,會考慮到自身與 儒學不共的方面,最典型的就是廬山慧遠的「沙門不敬王者」,慧遠已經是 非常中國化的佛教高僧,從他與羅什的通信中,可以看到慧遠與羅什觀點之 不同。但在這個「禮王」的問題上,慧遠還是堅持印度佛教的傳統。可是到 了後來的漢傳佛教,這一點就非常淡化了,僧人寫給皇帝的信,都落款「臣 僧」。這其實也是從相拒到相和的一個表現。

具體到禪學方面,星雲大師談到了禪學與儒學的融合:「禪學與儒學的 相融,既有禪學家以禪解儒,又有理學家爰禪入儒。」24融合的關係同樣也 是相互的。

這一點,星雲大師曾以《壇經》為例來說明,他說:

由於《六祖法寶壇經》的流傳,中國哲學界因它而孕育了宋、元、

明六百八十年的「新儒學」思想。可以說,禪宗自《法寶壇經》

22. 星雲大師:〈中國文化與五乘佛法〉,《人間佛教論文集》,網址:https://reurl.

cc/EKb6Q1。

23. 星 雲 大 師:〈 佛 教 與 儒 家 〉,《 佛 教 叢 書 8. 教 用 》, 網 址:https://reurl.cc/

EKbjja。

24. 星雲大師:〈禪學〉,《佛光教科書 2.佛教的真理》,網址:https://reurl.cc/

k58O89。

(12)

以後,便和現代人的生活,和「新儒學」融為一體,宋以後的孔、

孟、老、莊各家學者,無不學禪、研禪。「禪解儒道」、「禪儒 相融」的結果,佛教不但影響幾千年的中國文化,也融和了中國 文化,並且孕育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質的佛學精髓—禪學。25

六祖的禪,既是融合傳統文化的結果,又影響到後世的傳統文化類型,而且 影響深遠。其實,不只是影響到哲學,還影響到藝術、文學、美學等等。這 個議題非常複雜,內容豐富。

在強調兩者融合的一面的同時,星雲大師也承認儒佛的差異性,佛教與 儒學有不共的一面。他說:「佛教與儒學雖然相互交融,彼此關係密切,仍 有其根本上的不同之處。」26儒佛有異有同,佛教則會通其同。

由此儒佛交融,星雲大師上升到人間佛教的基本精神層面,他說:

佛、儒二者的交融,正是人間佛教的基本精神,要先入世後出世,

要先度生後度死,要先生活後生死,要先縮小後擴大……當代人 間佛教具有傳統佛教的出世思想,更具備儒家的積極入世精神,

強調隨順世間,利樂有情,把「利他」、「濟世」做為學佛的根 本。27

大師為什麼會更多地談到與儒學的關係,也在於儒學的這種入世性,老 莊的思想,又比儒學要超越一些。人間佛教在涉及到入世的特點時,和儒學 更相近。這樣的交融,星雲大師稱為「人間佛教的佛儒交融」。28

25. 星雲大師:《六祖壇經講話.第十付囑品》,網址:https://reurl.cc/XXaG2D。

26. 星雲大師:〈中國文化與五乘佛法〉,《人間佛教論文集》,網址:https://reurl.

cc/EKb6Q1。

27. 同註 23。

28. 同註 23。

(13)

(三)佛教與傳統文化的比較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與傳統文化有關係的觀點,還體現在比較層 面,這種比較在歷史上也有,最為常見的是五戒和五常的比較,也有儒佛之 孝的比較等等。星雲大師的比較,更多地呈現將佛教與傳統文化,特別是儒 家和道家思想加以比較,通過比較,體現出兩者之間的可融通性和差異性,

也可以反映出佛教與傳統文化之共與不共的層面。

與儒家的比較,在《佛教叢書8.教用》之〈佛教與儒家〉單元,專門 有一篇〈儒家思想與佛教思想的比較〉,論及孝的比較、五戒與五常的比較、

慈悲與仁的比較、中道與中庸的比較、業與命的比較、以人為本的比較和自 利利他的比較,這些比較的內容,將一些主要的議題大致包括了。有些議題 是歷史上的一貫,比如五戒與五常的比較、孝的議題,歷史上尤其以宗密在 其《盂蘭盆經疏》中的比較為著名。星雲大師在此也有自己的獨特看法,比 如,引用了佛教中有關孝的經典來說明。有些議題的比較,則是時代性的,

歷史上出現較少。除此之外,星雲大師還有許多比較的觀點略舉例如下:

「佛教講『以聞思修而入三摩地』,儒家也主張『學而時習之,學而不 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29佛教講聞思修,儒家講聞和思。

「儒家言:『知恥近乎勇。』《佛遺教經》也說:『慚恥之服,無上莊 嚴。』」30這是講到了儒佛兩家在恥德上的相通性。

「禪具有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莊之風格、內涵。儒家孔子云:『知止 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止』

與『慮』,即是佛教的『止觀』法門;定、靜、安、慮,便是『定慧』的意

29. 星雲大師:〈勵志省思篇〉,《佛光菜根譚 4》,網址:https://reurl.cc/Rd9eGZ。

30. 星雲大師:〈信仰修行篇〉,《佛光菜根譚 4》,網址:https://reurl.cc/Rd9eM6

(14)

思。孟子的『盡心知性』、『存心養性』之心性論,頗能與禪宗的『明心見 性』相通。道家老子的『見素抱樸,少欲寡私』與『致虛守靜』;莊子的

『心齋』、『坐忘』、『遊心』、『凝神』,亦能與禪宗的『修心』相通。」31 星雲大師在此處列出了禪與儒、道相通的一些內容,包括止觀說的相通,心 性論的相通,修養論的相通。

(四)融合在何種層面?

宗密在融合三教的時候,是將儒道兩家判攝在迷執一類,低於屬於偏淺 一類不了義教的人天因果教,即比人乘還要低一層,這當然是儒、道很不願 意看到的。星雲大師也思考了將儒道融合在佛教何種層次的問題,看法有所 不同,其基本觀點是,將儒家融合在五乘共法的層面,也即人乘的層面,這 一點和宗密不同。同時,又將道家融合在佛教的二乘法中,這就比宗密的判 攝高了不少,相當於佛教的解脫道層次了。當然,宗密的標準是從原人的角 度而論的,星雲大師實際上是從修行原理層面而論的,他說:

儒家思想可綱維人倫,等於佛教的人乘思想;天主教、耶穌教主 張升天,等於佛教的天乘思想;道家的清淨無為,任性逍遙,等 於佛教的聲聞、緣覺乘思想。32

中國的儒家講三綱五常、仁義道德,佛教裡的三皈五戒,正好與 儒家的三綱五常有融會貫通的地方,所以把儒家歸於人乘的佛 教;耶穌教與天主教提倡最終目標—天國、天堂,講究博愛與 堅守十誡,於是把耶穌教、天主教歸納到天乘佛教。中國的道

31. 星雲大師:〈禪學〉,《佛光教科書 2.佛教的真理》,網址:https://reurl.cc/

k58O89。

32. 星雲大師:〈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中冊),

網址:https://reurl.cc/M7MODW。

(15)

家,重視清淨無為,出世的思想,佛教就把道家歸納為聲聞、緣 覺乘。33

也就是說,即使是講融合,在佛教的傳統看來,儒道兩家的層次要低於佛教,

星雲大師也是堅持這一看法的。儘管從某一角度看,這些傳統文化中的代表 人物,大師也承認他們都可以稱之為聖人:「如老子、莊子、孔子、墨子、

朱子等子,皆成為聖賢的美稱。」34

(五)融合的具體實踐

與歷史上的佛教高僧不同的地方在於,星雲大師不只是在理論上區別、

比較佛教與儒道等傳統文化的異同,提出融合的理念,他更是在實踐上有更 多的落實,在佛光山系統的文化專案之中,有許多都是直接和傳統文化相關 的,包括出版、教育、研討、辦學、設館、贊助、弘法等等。

對於星雲大師自己直接提到的諸多實踐內容,限於篇幅,此處僅舉兩個 例子,比如對圖書館、研究院等的支援。他說:「我希望鑑真圖書館的建立,

能為我的家鄉『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建設人文揚州』略盡棉薄之力。」35這 個圖書館成為當地一個重要的文化基地,在這個基地中,還經常舉辦「講壇」

等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動。

他說:「進入第二個五年合作計畫,南京大學為研究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成立了『中華文化研究院』,我樂見其成,並捐出個人版稅所得三千萬以建

33. 星雲大師:〈佛教與天主教〉,《佛教叢書 8.教用》,網址:https://reurl.cc/

EKbjja。

34. 星雲大師:〈赤子之心〉,《迷悟之間 5.人生加油站》,網址:https://reurl.cc/

QpVEjq。

35. 星雲大師:〈我的鄉土情〉,《百年佛緣 1.生活篇 1》,網址:https://reurl.

cc/4gbd3v。

(16)

設『佛光樓』。」36這個研究院大樓現在建於南京大學的仙林校區之中,中 華文化研究院也成為研究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機構,產生重要的影響。

三、當代人間佛教與傳統文化之融合的延續和深化

沿著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相互交融的歷史經緯,沿著人間佛教從民國初 年提倡以來與傳統文化相互交融的傳統,沿著星雲大師等大德在人間佛教事 業推進過程中與傳統文化相互交融的理論與實踐的積累,當代人間佛教的深 化仍然是要關注到傳統文化之融合,其中要處理的文化關係,一是當代人間 佛教與傳統佛教的關係,二是繼續探討當代人間佛教和源於本土的傳統文化 的關係,並要結合在地的情形,對前人有所超越。

(一)當代人間佛教與傳統佛教的關係

這一議題涉及的內容太多,最簡要地說,這裡的傳統佛教,包括典籍中 的印度佛教和中國佛教。就漢傳佛教地區而論,更多的是要處理和傳統漢傳 佛教的關係要從哪裡開始接續。從對於經典研習熱情而論,恐怕要回溯到隋 唐佛教時代,對宗派以及其所關注的經典再思考。過去,人們更多地談到禪 宗的世出世間的不二法門對於人間佛教的影響,其實,更多的宗派都可以提 供人間佛教的思想資源。吾人是否可以進一步探討三論宗與當代人間佛教、

華嚴宗與當代人間佛教、天台宗與當代人間佛教、淨土宗與當代人間佛教、

唯識學(宗)與當代人間佛教、律宗與當代人間佛教、密宗與當代人間佛教 呢?當然,禪宗與當代人間佛教可以繼續討論,但不必都集中於南宗的傳 統,北宗之中也是有很好的資源。人間佛教不屬於傳統漢傳佛教的任何一個宗 派,但是和諸宗派多多少少會有關聯,或者說,是否可以更深化這種關聯?

36. 星雲大師:〈2011 年新春告白〉,網址:https://reurl.cc/9zb3ra。

(17)

在宗派背後是宗派的宗經、宗論,當代人間佛教的思想資源,在處理和 傳統佛教的關係時,當然也須回到經典之中,像般若學時代那樣,對般若類 經典深入研習;像南北朝時代那樣,對某種經典深入研習;像唐代高僧那樣,

對諸多經典深入研習,可以再深入地探討諸如《阿含經》與當代人間佛教、

《維摩經》與當代人間佛教、《華嚴經》與當代人間佛教、《法華經》與當 代人間佛教、《般若經》與當代人間佛教、《涅槃經》與當代人間佛教等等,

不一而足。

(二)當代人間佛教與源自本土傳統文化的關係再探討

人間佛教在處理這一關係的時候,更多地關注儒家,也涉及到道家,這 一類型的傳統文化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儒、墨、道、法、兵等家都要關注 到,因為這些思想流派都在當代中國社會產生影響。以往的佛教界,有佛解 老莊、佛解四書、佛解《周易》等等,這一類的工作,應當繼續做下去,可 以有時代性的新解。為什麼要這樣做?人能弘道,以儒家為例,當代可以說 基本上沒有了儒生,誰來弘揚儒學?孔廟也是數量極少,而且功能弱化,沒 有場所,弘化效果當然會減弱。當代人間佛教可以把儒學的研習繼續下去,

順便也把儒學宣傳一下。自然,這樣的說法,會讓儒學的研究者不高興。

(三)多元模式的當代人間佛教與傳統文化關係的再探討

人間佛教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諸種模式,大致可分為大陸模式、港澳 台模式,其中,台灣地區的人間佛教模式還有具體的分派。今後,不同的模 式可繼續相互交流,又各自有特色。

以大陸為例,人間佛教要處理與傳統文化的關係,有三大類的「傳統」

需要關注:一是自古代到近代的傳統,諸子百家延續和發展變化形成的傳統

(18)

文化;二是執政黨的文化傳統,紅色的傳統;三是當代社會制度所體現的文 化傳統,即社會主義的文化傳統。後兩個部分的傳統,體現為「社會主義核 心價值觀」,人間佛教必須回應這一價值觀體系,思考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 應的主題。而對第一類傳統的關注,其重要性可以從近期全國宗教界人士到 山東曲阜學習這一行為,看出這一層面關注的重要性。

四、結論

星雲大師說:「我希望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和起來。」37這個現代 文明,當然包括了人間佛教所體現的類型。這說明,星雲大師主張當代的人 間佛教也必須和傳統文化相融合,不是說過去的工作已經做了這一部分,今 後就不需要再做了,而是要繼續下去。星雲大師重點談到了儒佛的繼續交融:

「人間佛教以五乘共法、五戒十善、慈悲喜捨、六度四攝、因緣果報、禪淨 中道為基本思想內容,融和了中印佛教,並涵蓋了中國數千年來的思想文化 精髓。佛教對儒家予以『人乘』的定位,佛儒依然繼續交融。」38同樣,儒 家和道家依然需要繼續交融,與其他更多類型的傳統文化依然可交融,經過 這樣的交融,使得人間佛教繼續體現中國文化重要的特色,同時,也可以在 一定程度上擔當起在整體上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發揚光大的重任。與新的 傳統的交融,則可以使人間佛教在當代確立其價值合理性。當代人間佛教在 處理與傳統文化關係的同時,還必須關注到與其他世界性宗教關係的處理,

主動建構起佛、耶、回的對話機制,相對於傳統的儒釋道三教對話,這可以 看作是新三教對話。

37. 星雲大師:〈如何建設現代佛教〉,《佛教叢書 10.人間佛教》,網址:https://

reurl.cc/9zbvlV。

38. 星雲大師:《佛教叢書 8.教用》,網址:https://reurl.cc/EKbjja。

(19)

參考書目

一、專書

1. 太虛大師:《太虛大師全書》光碟版,新竹:印順文教基金會,2005 年。

二、網路資源

1. 佛光山全球資訊網,《星雲大師文集》,網址:http://www.masterhsingyun.

org/。

(20)

惜精神者,可以卻病。

省財用者,可以卻貧。

卻病者一身安樂,

卻貧者一家安樂。

~《人間佛教語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Late Qing Master Taixu, recognized as the leader of Buddhist reform movement, and several Buddhist intellectuals collaborated to remodel and revive Buddhist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emphasis on adapting Buddhism to local cultural practices is crucial to Fo Guang Shan's success in spreading the Dharma overseas.. In this paper,

Humanistic Buddhism was first introduced by Venerable Master Taixu, whose development was continued by Venerable Yinshun and Zhao Puchu.. It is now the mainstream thought and

Since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has authored a large quantity of publications,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first few chapters in the first volume of the Hundred Saying Series

This paper explores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view of Christianity on the basis of Humanistic Buddhism.. He espouses that the foundational tenets of Christianity include

Looking back, the Life Buddhism advocated by Master Taixu established the basic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Humanistic Buddhism of his disciple,

However,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said, “Although we have different standpoints and understanding, but for the purpose of propagating the Dharma, we managed to come to

Humanistic Buddhism is, no doubt, a very important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m, and is exemplified by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thoughts and deeds, particular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