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的國際漢學研究: 回顧與展望(1980-2020)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臺灣的國際漢學研究: 回顧與展望(1980-2020)"

Copied!
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的國際漢學研究:

回顧與展望( 1980-2020) **

潘 鳳 娟

*

摘 要

本文回顧與前瞻近四十年臺灣學界對於國際漢學的研究概況。首先說明 這領域如何從中西文化交流史範圍發展為國際漢學史,甚至獨立為一個跨語 言、跨文化、跨區域、跨學科的專業學門。其次,在兩岸的文化賽局的脈絡 中,回顧臺灣在國際漢學領域四十年來的發展,包含漢學中心成立、促進臺 灣漢學研究全球化的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以及新的里程碑:唐獎漢 學獎的設立等。第三,討論近四十年來,臺灣學界在國際漢學領域重要學術 團體、研究計畫或研討會概況、國際漢學的出版、國際漢學領域之教學和人 才培育概況、國際漢學專題研究計畫的補助與研究概況。最後在兩岸文化賽 局的背景下,因應中國崛起以及北京藉漢學的大外宣,本文展望臺灣學界如 何藉國際漢學熱與臺灣本土性的交織,以國際漢學為著力點,來開闢新的國 際空間。作者同時也建議以國家力量長期推動對於第一序和第二序的漢學研 究,幫助學界在關鍵主題與高門檻主題產出優秀成果,使臺灣得以透過國際 漢學在國際人文學界佔一席之地。

 關鍵詞﹕臺灣人文學、國際漢學、文化賽局、學術史

* 潘鳳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荷蘭萊頓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

曾任臺灣師範大學國際漢學所助理教授、義大利羅馬智慧大學文哲學院博士課程 委員會國際委員。研究專長為國際漢學、經典翻譯、文化交流、宗教對話、傳教

**  本文的撰寫,內容涉及臺灣國際漢學相關的單位、學術會議、課程、學位論文等資料蒐 集和統計,蒙林逢凱、金韋萱和林亮妍三位同學協助,謹此敬致謝忱。

711

(2)

士與中國。著有The Burgeoning of a Third Option: Re-Reading the Jesuit Mission in China from a Glocal Perspective、 《西來孔子艾儒略—更新變化的宗教會遇》等 書。

潘教授曾參加漢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圖書、知識建構與文化傳播」等國際學 術研討會,亦擔任過本中心主辦獎助學人「寰宇漢學講座」之主持人。亦有多篇 大作刊登於《漢學研究》和《漢學研究通訊》等刊物。

一、前 言

漢學一詞的定義相當多元。當「漢學」對應「宋學」時,指古典中國之 語言文字與經典、考據等研究。當「漢學」對應「國學」時,則指域外、海 外或國際的漢學(Sinology)與中國研究(Chinese Studies),具備跨語言、

跨文化、跨區域和跨學科的特質。儘管曾經有學者對於國際漢學是否具備學 科地位以及學科必備的方法論提出質疑,但並未弱化國際漢學在廿一世紀因 應中國崛起所帶起的研究熱潮。

雖然目前學界對於國際漢學的定義與研究範圍上存在歧異,對於後續 的分期稍有不同,但是對於它的起源已經有基本共識。這個領域的研究主 體與對象,是從東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分流出來的,近年有逐步獨立專科 化的趨勢。因為研究對象是一個跨越長時空的文化體系,以及一個歷經不 同政治體制的民族國家,無論從研究者身分、研究材料的語言以及研究方 法來看,這個領域的研究跨越了中文與外文學門,也跨越了人文、社會與 科技學門。1985 年中西文化交流史權威學者孟德衛(David E. Mungello)

率先在他的名著《令人好奇的土地:耶穌會的適應與漢學的起源》(Curious Land: 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Sinology),將歐洲漢學起源歸 功於明清來華耶穌會士。書中說明現代早期歐洲知識圈如何從單純的好奇

(curiostas)與概略性中國知識的掌握,逐漸在質與量雙方面提升至十九世 紀成為學院當中的一種專業。國際漢學的興起奠立在十七世紀歐洲來華耶 穌會士對中國研究的基礎上,歷經一百多年才在學院獲得一席之地。明清 耶穌會作為國際漢學的先驅者及中國知識建構與提供者的地位,不僅在孟

(3)

德衛的研究中被確認,也在後來的國際學界中持續成為知識啟發者。1 法蘭西學院第一位漢學教授雷慕沙(Jean Pierre Abel-Rémusat, 1788- 1832),可以說是一位在耶穌會故紙堆當中自學而成的漢學教授。延續耶穌 會士馬若瑟(Joseph de Prémare, 1666-1736)仿照傳統中國人教育幼童的中 文學習法,捨棄西式繁複文法解說,而是從字、詞、句、文循序漸進學習,

雷慕沙出版了的新的中文教材的:《漢文啟蒙》(Élémens de la grammaire chinoise, ou Principes généraux du KOU-WEN... et du KOUAN-HOA, 1822)一 書。在十九世紀初,sinologie 這個字已經開始在涉及漢學的文獻中出現,但 主要是指涉通中文的人。雷慕沙這本中文教材的書名並未使用sinologie 一 字,但中文卻用了「漢文」二字;書名的副標題:國文(KOU-WEN)和官

話(KOUAN-HOA),是為了與滿文有所區隔。雖然在此前耶穌會之漢學研

究涵蓋範圍不僅止於語言,但在十九世紀初期西方學院裡的國際漢學,確 實是以研究中國語言為重點,包含數量相當多的中文學習教材和中國文獻 的翻譯。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傳統的國際漢學開始受到來自北美區域研究,

尤其是費正清教授(John King Fairbank, 1907-1991)所領導哈佛大學東亞 研究所代表的當代中國研究的挑戰。最著名的批判,以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 1925-2008) 的名言應該最具代表性:「漢學已死,中國研究萬歲!」

(Sinology is dead; long live Chinese studies!)。2施堅雅在評傳統漢學與當代中 國研究的差別時指出:從分析工具來看,在傳統漢學裡,考證就是研究目 的,並且帶著某種情感、不加批判地沉浸在單一文明和知識分子的大傳統 中。但是當代中國研究卻是把它當作分析工具,研究目的是主題討論,並且 是以客觀、公正地,透過比較進行研究,透過對區域的小傳統、非菁英社 群,並保持一定客觀和中立的地位,努力對整個中國社會文化進行整全的研 究。儘管因為國力強弱對於漢學研究的興衰或有所影響,但實際上,當代歐 美的漢學界前述兩種研究方向兼具,並未因為北美的區域研究興起而消亡,

1  David E. Mungello, Curious Land: 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Sinolog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 p. 358.

2  G. William Skinner, “What the Study of China Can Do for Social Scienc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3.4 (1964): 517.

(4)

而是使歐美漢學的廣度擴大,並且從古典中國的研究發展出當代中國的研 究。而英文也取代法文成為國際漢學的主流語言。

從1980 年代以來,分布在全球各地看似分散的不同學門研究,逐漸輻 輳為具有一個共同軸心的跨區域、文化、語言和學科的國際漢學專科。1981 年漢學中心成立的年代,正值利瑪竇入華四百週年紀念,全球各地舉辦了 多場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在臺灣,輔仁大學也躬逢其盛,於1983 年也舉辦 了大型的國際研討會,引領臺灣學界加入後續長達幾十年的耶穌會入華史 研究風潮。這領域也在謝和耐(Jacques Gernet, 1921-2018)、許理和(Erik Zürcher, 1928-2008)和鐘鳴旦(Nicolas Standaert)等教授帶領下出現了研究 方法的轉變,也讓耶穌會的研究從教會內的傳教史,一躍而為西學和中西文 化交流史的研究。而大約公元2000 年之後,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出現一種

「漢學轉向」;從以往的「西學東傳」轉向「東學西傳」為主軸的研究,並進 一步專業化發展為國際漢學史。過去國際漢學的研究多屬於中西文化交流研 究中零星的成果,二十一世紀之後,學界逐漸開始反思它的學科獨立性及其 相關問題。伴隨著中國崛起的各項大外宣,北京為了搶奪國際漢學的主導 權,投入大量資源與人力,在文化與思想層面積極廣設孔子學院、學堂、

以及漢學獎學金,吸納世界有志於學習中文的年輕人,在全球點燃國際漢 學熱。3 2013 年後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兩岸的文化賽局也逐漸白熱化。在 北京開始多方嘗試重返大國之列之前,尤其是從文革之後,臺灣在全球的 漢學正統中心地位屹立不搖,4並且慢慢在與臺灣本土性的交織當中,嘗試 新的路線。

3  詳見廖箴,「軟實力的競賽:海峽兩岸對海外漢學推廣之比較(1978-2011)」(臺北:臺 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頁 126-142。此論文也提供了海外來臺訪問 過的漢學學者問卷調查與統計,相當具有參考價值。

4  西方觀察家將 97 香港回歸、99 澳門回歸到 2008 年北京奧運的舉辦,當作中國重返大國 之列的指標性事件。請參見David E. Mungello, The Great Encounter of China and the West, 1500-1800 (Lanham,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1999, 2005, 2009, 2013)。此書修訂了 三次,在2009 年第三版增加了 「中國重返大國之列」,在 2013 年第四版則轉換視野,從

「強化中國對外關係與中歐之雙向影響」切入來重新詮釋中西交流四百年。

(5)

二、國際漢學在兩岸的文化賽局

如前述,國際漢學的研究在中國大陸已經形成顯學。在80 年代,文革 時期形成的文化真空在改革開放之後,瞬間引發了文化熱。中國的知識分 子,一方面意識到強大的文化缺口需要盡快彌補,傳統的中國文化被破壞,

知識分子對於西學的興趣又再一次興起。後文革時代的90 年代到千禧年,

從西學熱再轉化為漢學熱,這可以說是文革的後座力開始突顯的結果。這一 股熱潮延伸為探索西方如何觀看中國與漢學的研究熱潮。這股漢學熱潮在中 國大陸國務院教育部成立漢學辦公室之後,具體化為一連串的海外漢學運 動,包括在海外大學裡創設孔子學院(2004)、世界漢學大會(2007),和世 界漢學論壇(2016),均朝向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意圖以軍事與建 設復返與統合以中國為中心的對外政經文化的影響力。

2004 年,原為「對外漢學教學領導小組」的組織,成立了後來孔子學 院的總部的「國家漢辦」,並於同一年在南韓首爾設立了全球第一所孔子學 院。從2004 年到 2020 年,針對大學的孔子學院,迅速在全球擴張,總計 超過五百所孔子學院,在全球一百五十多個國家設置,學員將近兩百萬。5 除了孔子學院之以高等教育和學術為發展目標之外,也廣設孔子課堂,以滿 足海外中小學教育階段的青少年或初學者的漢語(普通話)和簡體中文的 學習需求。不僅如此,2007 年在北京人民大學舉辦的世界漢學大會(World Conference on Sinology),曾針對五大主題邀請國際重要學者進行討論:1. 作 為文明對話的漢學研究;2. 「中國形象」在漢學研究中的變遷;3. 中國傳統 文化的詮釋和影響;4. 漢學家與漢學史;5. 漢語國際推廣與跨文化交流。其 後每隔兩年陸續召開,到2016 年總計召開了五屆,均為大型國際會議。每 一屆的會議主題與子題,都顯示強烈的定錨作用與主導國際漢學走向的企圖 心。例如,2014 年第四屆世界漢學大會主題是:「東學西學.四百年」,6本屆 大會有四個子題:「原典互釋與東西文明:思想對話的『中國主題』」、「文化

5  孔子學院的官網(http://www.hanban.org/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已無法點閱,

這是根據維基百科的整理者根據新華網的新聞所發布的數據,參見http://www.xinhuanet.

com/world/2018-12/05/c_1210009045.htm。

6  人民大學會議說明:http://wenxueyuan.ruc.edu.cn/article/?2470.html。

(6)

溝通與雙向影響:歷史鉤沉的『中國記憶』」、「文化塑成與經典翻譯:域外 變遷的『中國形象』」、「文化傳統與制度選擇:當今世界的『中國角色』」。

不過,如此大規模投入經費與人力物力的會議,在2016 年第五屆世界 漢學大會畫下句點。爾後的會議與論壇則縮小規模舉辦。這一屆的主題是

「比較視野下的漢學:傳統與創新」,關注到本土與國際漢學之間的互相合 作,會議主席提出以「複數形式(sinologies)表達漢學」,是一個頗值得深 思的說法。中國大陸官方提倡世界漢學的研究,經過十年的努力,從葛兆光 所謂的四方反射中國的鏡子論,到中國人民大學靳諾教授所謂的多層次複數 形式漢學論,可以看出中國知識界與政界對於國際漢學的研究,不再只是關 心他人如何觀看與評價中國,而是去參與在全球漢學研究網絡之中。這也就 可見得,在2018 年,第六屆世界漢學大會:「理解中國:包容的漢學與多元 的文明」,複數漢學概念被進一步闡述,提出所謂的包容的漢學(inclusive sinologies)觀念。會議有五個專題:「漢學的譯介與對話」、「漢學的傳統與 現代轉型」、「漢學與跨學科研究」、「漢學發展與人才培養」、「海外漢學與本 土學術」。7其實,經過六屆的世界漢學大會,大陸對於國際漢學的各種面相 均已觸及。當中國大陸當局有意識、有計畫地提倡漢學研究,且在大量人力 與經費的挹注下,所謂「全球『漢語熱』撲面來,孔子學院『遍地花』」的 企圖,實在不容小覷。8中國崛起,不僅是政治經濟上的,同時也是文化與 思想上的。政治經濟的硬實力,加上文化思想的軟實力,在孔子學院與課堂 的銳實力導引之下,在全球可以用所向披靡來形容過去盛況。9

不過在現實層面,中國內部反對與質疑的聲浪越來越大,加以經費不若 以往充裕,2016 年成立世界漢學研究會(http://china-studies.com),隔一年 起縮小規模為世界漢學論壇,每年與外國大學聯合舉辦,開始以小規模方式 探討中外漢學的比較與融合,與中外漢學不同範疇的分類研究等等議題。不 再像世界漢學大會那樣邀請國際重量級漢學家與會,而是投向年輕新世代漢

7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https://news.ruc.edu.cn/archives/222639(2021/4/13 檢索)。

8  新華網 2006 年 4 月 29 日新聞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6-04/29/content 4490549.htm(2021/3/3 檢索)。

9  引自中央社新聞:總是惹塵埃一次看懂中國孔子學院爭議 https://www.cna.com.tw/news/

firstnews/201907300268.aspx(2021/3/3 檢索)。

(7)

學生的培育。除了人民大學承辦世界漢學會議之外,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 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也在中國大陸推廣國際漢學領域投入大規模的經費,出 版、翻譯國際漢學著作,培養新生代學者,甚至致力於域外漢籍回歸計畫 的推動。

長久以來,人文學術在全球高等教育資源的競爭上始終屈居弱勢,當北 京為中國崛起的舉措越來越強勢,國際各大學面對孔子學院提供大量資金以 及中文師資的吸引,世界上許多大學紛紛簽署合作合約,在校內成立孔子學 院。中國大陸在全球設立孔子學院的上升趨勢一直到2013 年才出現阻力,

由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因為孔院在人事徵聘上違反人權 而開了第一槍,關閉了該校的孔子學院。此後至2020 年七年之間,歐美至 少有超過六十所大學終止了與孔子學院∕孔子課堂的合作契約,未來估計 還有超過六十家孔子學院面臨關閉的命運。10孔子學院已經逐漸成為歐美學 界與政界眼中,具傷害性的尖銳的「銳實力」,不僅對學術自由有所危害之 外,工作人員甚至遭質疑承擔諜報任務。11尤須一提的是發生在2014 年於 葡萄牙舉行的第二十屆「歐洲漢學學會」(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EACS)雙年會的事件。當時北京國家漢辦的主任許琳要求承辦單位 撕毀會議手冊中有關蔣經國基金會簡介的頁面。這種行為引起歐洲漢學家對 孔子學院的高度戒心。12另一件事:2017 年八月, 《中國季刊》劍橋出版社 在中國內地的版本被刪除了三百多篇期刊文章,以及另一期刊《亞洲研究期 刊》(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的一百篇文章也被刪除引起輿論譁然,

漢學權威黎安友甚至主張《中國季刊》應撤換劍橋出版社。整起事件在劍橋

10  根據紀錄片:「假孔子之名」官網統計,詳見 https://inthenameofconfuciusmovie.com/tw/

cutting-ties-with-confucius-institutes/ (2021/3/3 檢索)。亦請參考全美學者協會的統計,見官 網:https://www.nas.org/blogs/article/how_many_confucius_institutes_are_in_the_united_

states (2021/4/3 檢索)。

11  林祖偉:美國繼續關閉更多孔子學院:軟實力變銳實力背後(BBC 中文網) https://www.

bbc.com/zhongwen/trad/world-45237598(2018/8/20 檢索)。

12  蔣經國基金會,歐洲漢學學會抗議函及事件經過報告:「第二十屆歐洲漢學學會雙年會 事件」 (http://www.cckf.org/zh/news/2014073001),和 Report: The Deletion of Pages from EACS Conference materials in Braga (July 2014), http://chinesestudies.eu/?p=584(2021/4/13 檢索)

(8)

大學管理層檢討要求出版社解封文章之後暫時落幕。學術自由成為最後的堡 壘。上述事件更突顯了孔子學院潛藏於孔子形象之下的令人疑慮的內幕。當 孔子學院大規模擴張、挑戰底線的同時,卻也成為國際漢學界學術自由、學 術獨立性的試金石。

因應國際的疑慮,中國方面也做出調整。原隸屬中國教育部,孔子學 院總部的網址(http://www.hanban.org)均被導向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的 網站 (http://www.chinese.cn),目前也不再使用 「國家漢辦」這塊招牌,而 是宣稱它屬於民間非營利組織「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https://www.

cief.org.cn/)所有。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前處長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在 2021 年 2 月 2 日受媒體採訪時呼籲臺灣應該「扮演關鍵角 色,且應利用這個機會來宣傳文化和民主」。13實際上,語言的學習不僅是建 立政治經濟或外交關係的重要起點,更是深化文化交流、促進長遠影響的要 件,除了搶攻華語教學市場之外,也可以期待臺灣的漢學研究作為承擔國際 交流深層文化底蘊的關鍵著力點。

三、國際漢學領域四十年來的發展

過去因應國內外局勢變遷,無論是漢學會議、漢學論文、新成立研究 所、研究計劃案以及漢學圖書的出版,在學者個人的努力和政府有計劃的推 廣之下均有長足的進展。臺灣在漢學中心成立之前,臺灣的學者已經陸續有 國際漢學的相關研究發表。二十世紀上半,羅常培(1899-1958)教授對耶 穌會士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 1577-1629)的《西儒耳目資》的開創性研 究成果,指出耶穌會士率先使用羅馬字分析漢字的音韻系統以及該書對於明 末官話音系的重建,深刻影響了中國音韻學家。14羅教授對於耶穌會士對於 漢語的研究至今仍是中外學界研究必讀參考文獻。中國大陸經歷1966-1976 十年文革,中國傳統文化歷經嚴重破壞之際,臺灣承擔了傳承漢學的責任,

13  中央社新聞:「美國關閉孔子學院 酈英傑倡台灣補華語教學缺口」https://www.cna.com.tw/

news/firstnews/202102020292.aspx(2021/3/3 檢索)。

14  羅常培,〈耶穌會士在音韵學上的貢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3 (1930):

267-338。

(9)

成立了「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推動許多復興中華文化的政策,

尤其在學術、教育方面更是著力甚多,政府相關行政部門也積極配合國家政 策,全力推行。15使臺灣成為國際上復興與保存中華文化的基地。

(一) 1981 年漢學研究中心成立

後文革冷戰時期,在當時的行政院長孫運璿指示下,1981 年成立漢學 研究中心。並將「促進漢學研究,加強對國內外漢學研究人士服務,列為 施政重點之一」。原本漢學研究中心的創設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 會」相輔相成,16但是,隨著國際與臺灣局勢變化,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推 行則逐漸流於形式,功能漸趨式微,而漢學中心的業務卻蒸蒸日上。該中 心透過兩個刊物:《漢學研究通訊》(1982~)與《漢學研究》(1983~),不 僅藉研究訊息的報導,方便學者掌握學術脈動,從而促進學術研究的發展,

而且提供一個國內外學人發表研究成果的平臺,進而促進學術研究風氣。

多年以來已累積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17根據耿立群研究,漢學中心重要學 術刊物《漢學研究》所刊載的文章中,文學、歷史與哲學占最大宗,分別 達29.4%、33.3% 和 12.4%,比例相當高。18而漢學圖書出版量,從統計數據 看見2005-2009 年,總數達 10,593 本,文史哲類有 6,156 本,達 58% 將近 六成。19整體來說,過去臺灣漢學發展,學界的研究成果呈現多元的形態,

舉凡質、量,皆有豐碩成果,不僅延伸了傳統漢學的觸角,並且能積極因應 時局的變化,同時,不忘吸收西方學術之長,徵引新觀點。在政府政策支持

15  張淑雅、陳佳宏,《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2004),條目: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 委員會。詳見施志輝,『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研究(1966-1991)」(臺北:臺灣師範大 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5)。

16  詳見漢學研究中心官網 http://ccs.ncl.edu.tw/Center.aspx。

17  孫秀玲與廖箴曾撰文回顧並詳細匯整了 1981 年漢學研究中心創設以來,臺灣漢學的成 果。整體來說,過去廿多年來的臺灣漢學發展,學界的研究成果呈現多元的形態,不僅 延伸了傳統漢學的觸角,並且能積極因應時局的變化,同時,不忘吸收西方學術之長,

徵引新觀點。詳見孫秀玲、廖箴,〈興與變:近二十五年來臺灣漢學研究發展初探〉《漢 學研究通訊》27.1 (2008.2): 1-12。

18  耿立群,〈《漢學研究》二十五年來的回顧與展望〉,《漢學研究通訊》27.4 (2008.11): 26。

19  根據顧敏,〈漢學研究的多方面耕耘──漢學出版品、國際交流及數位典藏利用〉,《研考 雙月刊》34.1(2010.2): 20,表一。

(10)

下,國圖的漢學中心自1989 年起辦理「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獎勵 漢學家來臺短期移地研究,促進臺灣人文學界與國際學者多方面的交流。總 計超過522 人次外籍教授及博士候選人來臺研究(分屬 47 國籍),並從 2010 年開始接受外交部委辦「臺灣獎助金」接待來自80 國約近 1,000 位學者(至 2020 年)。20 漢學研究中心更致力規劃辦理了「寰宇漢學講座」系列,俾便 獎助學人發表研究成果,與國內學者切磋討論。國家圖書館的漢學中心在 與蔣經國基金會合作之下,也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1997 年至 2009 年 , 國家圖書館漢學中心旗下的兩個漢學刊物獲得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補助,21兩個單位合作本土與國際接軌,共同提升臺灣漢學研究能量。從 2011 年起積極透過國際漢學的推動,包括建立跨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

(Taiwan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跨國舉辦「臺灣漢學講座」

(Taiwan Lectures on Chinese Studies)等等舉措來拓展臺灣的國際空間和提升 臺灣在全球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22為了避免重複,更多詳細的資訊請參見 本書另文:曾淑賢館長所撰寫的〈漢學研究中心推動漢學研究之國際交流與 合作〉。但作為臺灣國際漢學重要推手之一,漢學中心與蔣經國基金會的貢 獻,未來可以更著重協助臺灣學者在國際人文學術界所需要的實質資源,包 括文獻的蒐集累積、研究資源和國際交流管道的建立。畢竟這不是一兩位學 者憑藉個人關係能夠長久維持與擴大的。

(二)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漢學全球化

1980 年代下半,有鑑於日本藉由「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對國際學術圈 的金援,鼓勵日本研究,迫使漢學在歐美大學的東亞研究中逐漸被邊緣化,

當時幾位任教北美重要大學的華裔教授,集體上書當時蔣總統經國先生,幾

20  黃淑姿,《讓西方與東方相遇:台灣漢學國際交流》(臺北:光華雜誌,2019),文章請參 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41b85552-abc0-406b-a431- 0203a3d8b68b&CatId=8(2021/3/2 檢索)。

21  耿立群,〈《漢學研究》二十五年來的回顧與展望〉,《漢學研究通訊》27.4 (2008.11): 25- 31。耿立群,〈《漢學研究通訊》一百期回顧與分析〉,《漢學研究通訊》25.4 (2006.11):

52-58。

22  國圖漢學研究中心網頁:「推展海外漢學交流」:https://ccs.ncl.edu.tw/academy.aspx(2021/

3/2 檢索)。

(11)

經波折終於在1989 年及時成立了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CCKF),「以 支持鼓勵海外之中國研究,並以長遠的眼光來建立與國外學術界 的友誼,

藉以提升國家形象」。23蔣經國基金會所支持的工作包含五項:「一、中華文 化的傳統及其轉變。二、中華民國的發展:包括立國以後各時期之演變與發 展。三、臺灣地區研究:包括人文及社會科學。四、與中華文化有關之比 較研究。五、經典古籍之研究。」24已故瑞典漢學家馬悅然指出:「蔣經國基 金會的建立,該算是漢學走上全球化的第一步」。25他當時是歐洲漢學學會 的主席,與基金會創始李亦園教授討論合作案,於1992 年 4 月在臺北圓山 大飯店舉行的「歐洲漢學史國際研討會」,促進歐洲與臺灣的人文學界彼此 的認識與交流,為後續臺灣的國際漢學發展奠立良好基礎。26 2019 年之後,

蔣經國基金會不僅傳承過去三十年的宗旨,更展望未來,希冀能夠「立足臺 灣、放眼世界,扮演中華文化傳承者的角色;並希望能進一步推動兩岸三地 的漢學研究與整合,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轉化注入新的動力,共同承擔引領 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責大任」。27自許為國際漢學的推手,蔣經國基 金會的補助區分五個區域的國際合作系列講座、研究計畫、出版、赴國外短 期研究和學位論文獎學金等各項補助(詳後)。

千禧年之後,臺灣學術界與教育界對於國際漢學的重視明顯提高,德 國華裔學志漢學中心於2002 年在臺成立辦公室。華裔學志在歐洲漢學界的 地位與影響性不容置疑,在臺灣設立分部之後,成為臺灣國際漢學研究的一 股重要推動力量(詳後研討會部分)。2010 年適逢利瑪竇逝世四百週年,臺 北利氏學社寄存藏書予國家圖書館,並成立了「利瑪竇與太平洋研究閱覽 室」,前國家圖書館館長顧敏先生指出這是標誌著「國家圖書館正式走入國 際漢學的新領域」。當時孔子學院以漢學作為軟實力在全球廣設據點、北京 的國家圖書館更成立「海外中國學文獻研究中心」以優渥的報酬吸引全球漢

23  蔣經國基金會網站 http://www.cckf.org/zh/about/background(2021/8/2 檢索)。

24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官網 http://www.cckf.org/introduce.htm(2021/3/2 檢索)。

25  馬悅然,〈對漢學研究貢獻可觀的二十年〉,刁明芳,《國際漢學的推手──蔣經國基金會 的故事》(臺北:天下文化,2008),〈序〉。

26  蔣經國基金會活動介紹 http://www.cckf.org/zh/activities/1992041701(2021/8/22 檢索)。

27  蔣經國基金會介紹請詳見官網 http://www.cckf.org/zh/about(2021/3/3 檢索)。

(12)

學者爭取全球漢學領導權的時候,顧敏先生在文章中期許漢學中心兼顧傳統 與現代,透過東西對話,可以成為「臺灣全球化的漢學研究中心」。28

(三) 臺灣國際漢學新的里程碑:唐獎漢學獎

臺灣國際漢學的發展,在2012 年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2012 年 12 月 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先生創設、媲美諾貝爾獎的唐獎,其精神以「考究 二十一世紀人類所需要的智慧,不分種族、國籍、性別及宗教,遴選出對世 界具有創新實質貢獻及影響力的成就者,勉勵時代先驅者以其學說易天下,

以天下為己任,共同為世界文明而努力」。對於廿一世紀的人類所需要的智 慧,包含了漢學獎。過去所頒發的四屆獲獎者,研究範圍涵蓋了中國思想 史、宋明儒學、古典文學與中古經濟社會史,以及海外華人的研究。29 2014 年首屆唐獎漢學獎得主余英時教授為漢學全球化下了註腳:

今天的漢學已走上徹底全球化的道路,已經沒有「中國漢學」、「日本漢 學」、「法國漢學」、「美國漢學」之分,「在這地球上,漢學只有一家,無 處不然。」……人類正身處全球化加速前進的時代,漢學也迫切需要進一 步發展,漢學陣營必須不斷擴大。希望唐獎能吸引更多青年才俊,將新 穎觀點帶進漢學的世界。30

余英時教授作為海外漢學家,他的研究主題側重知識階層在中國社會與經濟 的互動,無論是傳統中國的士∕仕階層,或是五四之後的知識人,在傳統與 現在的轉捩點上,扮演的主導性角色。余教授早年的著作《中國近世倫理與 商人精神》一書,借用了韋伯對於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理論,直入核心地 探究了傳統中國士∕仕階層,乃至現代知識階層在經濟和宗教各方面的動機 對於中國的影響。在近代中國歷史研究上,從士人內心世界整合地以思想、

宗教為核心,延伸外在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脈絡,為中國從傳統到現代的

28  顧敏,〈國際漢學發展趨勢與漢學研究中心的回顧和前瞻──漢學研究中心成立三十週年 紀念〉《漢學研究通訊》29.4 (2010.11): 1。

29  唐獎官網:https://www.tang-prize.org/origin.php?cat=140(2021/3/3 檢索)。

30  引自 2014 中央社新聞: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918004142- 260405?chdtv。余英時的得獎演講內容,請參見余英時,〈中國史研究的自我反思〉,《漢 學研究通訊》34.1 (2015.2): 1-7。

(13)

轉化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解釋。31

2016 年唐獎漢學獎得主狄培理教授(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1919- 2017),是宋明理學的大師,他的研究主張中國仍具有自由傳統,雖然沒有自 由之名,卻有自由之實。他在2013 年出版了《偉大文明的對話》(The Great Civilized Conversation: Education for a World Community),對於中西文明的 互補與交流提出了獨到見解,包含理一分殊在內的儒家思想對於當代多元 文明的世界仍然適用。32 2018 年的唐獎漢學獎的殊榮由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教授與斯波義信(Yoshinobu Shiba)教授兩位共同獲得。前者為比 較詩學、文學史的教授,在文學的領域搭建中西對話的橋樑。後者為國際知 名的中國社會經濟史學專家,對於中國地域和都市經濟史的研究,提出開創 性的詮釋理論,他的研究 「不僅讓人對東亞自身的文明發展有深入的認識,

也為當前變動中的全球化世局留下一條應對之道」。33 2020 年唐獎漢學獎由 王賡武教授獲得。他的研究獨特之處在於從南方重新思考中國的天下觀,並 從東南亞華人的視野,再思考海外華人的多元認同,尤其他著名的《海外華 人:從落葉歸根到追尋自我》(2019)〔英文版:The Chinese Overseas: From Earthbound China to the Quest for Autonomy (2000)〕這本書,深刻省思遠離 本鄉的海外華人移居他鄉,在落葉生根之後面對不同國家文化的異鄉處境 中,發展出的不同文化與國族認同。34個人認為,這啟發了我們進一步省思 漢學的研究在遠離本土之後,如何在域外生根發展出獨立的漢學學術系統,

最終成為與本土相映照的獨立學科。這也可啟示我們:唐獎漢學獎設立之 後,臺灣的國際漢學研究更無法區分本土或是域外,更說明了漢學沒有國 界,是國際化的學科。

31  江日新,〈歷史與思想及之外──余英時院士的學術成就〉,《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1 (1992.3): 81-83。

32  參 考 唐 獎 漢 學 獎 得 主 介 紹 https://www.tang-prize.org/owner_detail.php?cat=12&id=469

(2021/3/3 檢索)。

33  參 考 唐 獎 漢 學 獎 得 主 介 紹 https://www.tang-prize.org/owner_detail.php?cat=12&id=1006

(2021/3/3 檢索)。

34  參 考 唐 獎 漢 學 獎 得 主 介 紹 https://www.tang-prize.org/owner_detail.php?cat=12&id=1613

(2021/3/3 檢索)。

(14)

(四)國際漢學領域重要研討會概況

如果從時間來看,1980 年代,率先召開國際漢學會議的,主要有中央 研究院、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以及聯合報系國學文獻館三個單位所舉 辦研討會時間相對早,跨越不同學門與研究領域,並且是長年固定召開多次 的會議。

首先是中央研究院自1980 年以來,後續在 1986 年、2000 年、和 2012 年舉辦了四屆大規模的國際漢學會議,35會議內容均涉及包括歷史、文學、

思想、文字學、語言、人類學,甚至漢籍數位典藏等不同專業領域,邀請 超過百位學者,進行了幾十場專題研討會和主題演講等等。中研院每一屆國 際漢學會議的舉辦時間,差不多也呼應著臺灣幾個國際漢學階段。第一屆之 後,漢學中心成立。中研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的舉辦一方面是慶祝中研院 六十周年慶,會議之後不久蔣經國基金會成立。第三屆之後,大陸的漢學 熱風起雲湧。第四屆之後,唐獎基金會成立。每一屆會議後,多能引發一 波研究熱潮。根據漢學中心《漢學研究通訊》會議報導的統計,1982-1986 年會議約270 場(平均每年 54 場),1987-2001 年約 1,315 場(平均每年 94 場),2002-2006 年約 1,160 場(平均每年 232 場),逐年增加,而且明顯地 自2000 年之後迅速升高,漢學學界討論的熱度明顯增溫。36當然,這紀錄一 方面也顯示《漢學研究通訊》的訊息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應該也與近年漢學 熱有關。

接著是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從1984 年起每年舉辦中歐學 術會議,第一屆會議的主席是邵玉銘主任,這是一個與會者來自十多國,

八十餘人的中型會議。1998 年的中歐學術會議,當時的總統李登輝先生也前 往與國際學者會面。37然後是由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所主辦的:中國域外漢 籍國際學術會議。這個會議系列從1986 年辦理第一屆之後,每年舉辦,主

35  中研院國際漢學會議網站:第三屆 http://ccs.ncl.edu.tw/Newsletter_75/75_11.htm。第四屆 https://newsletter.sinica.edu.tw/reviews/news/read_news4484.html?nid=6840 (2021/3/3 檢索)。

36  詳見耿立群,〈《漢學研究通訊》一百期回顧與分析〉,《漢學研究通訊》25.4 (2006.11):

55。

37  參見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3343288&IndexCode=onli ne_metadata (2021/3/3 檢索)。

(15)

要是「提倡中國學問之研究」,在臺、日、韓、美等地輪流舉辦。該會議所 定義的中國域外漢籍,指漢字文化圈中,如日、韓、越、琉等國在過去以漢 字書寫、印刷的圖書文獻檔案等。這個域外漢籍會議至少舉辦了十屆,直到 1999 年,仍然舉行,雖然舉辦的年份慢慢延遲。38

1990 年代的臺灣,研討會的舉辦開始關注國際漢學,其中以 1992 年蔣 經國基金會在圓山大飯店舉辦歐洲漢學會議最為關鍵,此會議奠定了往後 對於國際漢學研究的方針。會議論文集由Ming Wilson 和 John Cayley 兩位 合編,題名為: Europe Studies China: Papers from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Sinology ,於 1992 年出版,收錄了整體歐洲漢學 史、39歐洲各國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瑞典、匈牙利、捷克等國漢 學介紹,以及耶穌會研究、史學、文學、語言、戲曲、敦煌學、翻譯、東南 亞以及滿州研究等專題性的論文。40這場會議對於往後歐洲漢學的實質內容 與研究範圍有定錨的作用,也標誌著從九○年代開始,臺灣的國際漢學開啟 了新的一頁。

從2001 年起,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定期舉辦日本漢學國際學術研討 會。2002 年雲科大漢學所成立之後,每二年定期舉辦「漢學研究國際學術 研討會」,涵蓋「傳統漢學」、「臺灣漢學」、「國際漢學」及「數位典藏」不 同場次。另外,資料顯示至少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在千禧年前後(約1998- 2004)也與瑞典、捷克等歐洲大學的漢學系合辦了四屆中歐漢學國際學術研 討會,會議於國外大學舉行。從會議議程來看,會議名稱雖為國際漢學,但 是提交的論文多數是傳統漢學研究。

38  陳捷先,〈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https://terms.

naer.edu.tw/detail/1679731/?index=493(2021/3/3 檢索)。

39  係該會開場演講,此文已由古偉瀛教授翻譯為中文,請見 Gauting Herbert Frank 著、古偉 瀛譯,〈尋覓中華文化:對歐洲漢學史的一些看法〉《漢學研究通訊》11.2 (1992.5): 89- 95。

40  Ming Wilson & John Cayley (eds.), Europe Studies China: Papers from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Sinology (Taipei: The 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Han-Shan Tang Books, 1995). 黃俊傑教授於這場會議開議 之前撰文簡介了近代歐美漢學研究的發展,參見黃俊傑,〈歐美漢學研究的發展:「歐洲 漢學史國際研討會」會前的省思〉《漢學研究通訊》11.2 (1992.5): 96-97。

(16)

2002 年,出版享譽國際漢學刊物 Monumenta Serica 的華裔學志研究 所,在臺灣的輔仁大學成立了漢學研究中心,由聖言會會士魏思齊教授

(Zbigniew Wesołowski, SVD)擔任中心首位主任,2011 年起由黃渼婷教授 接任至今。輔仁大學的漢學中心在近二十年來,藉由國際學術會議、論壇與 漢學出版,尤其是在推動傳教士漢學的研究上不遺餘力,成果非常豐碩。其 中包括連續多屆的國際漢學會議,包括「有關中國學術性的對話:以《華裔 學志》為例」(2003)、「其言曲而中:漢學作為對西方的新詮釋—法國的 貢獻」(2004)、「位格和個人概念在中國與西方:Rolf Trauzettel 教授周圍的 波恩漢學學派」(2005)、「中國宗教研究:現況與展望」(2006)、「義大利與 中國相遇:義大利漢學研究的貢獻」(2007)、「西方早期(1552-1814 年間)

漢語學習和研究」(2011)、「第一屆傳教士漢學國際會議—傳教士對認識 中國與臺灣的貢獻」(2014)。從 2016 年起,輔大華裔學志漢學研究中心開 始與國家圖書館漢學中心以及歐洲重點大學合作舉辦國際漢學研討會,例如

「中歐漢學研究:語言與文化、文學與歷史、宗教與哲學」(2016)、「漢學─

中華∕中國學─國學:其關係、方法與影響國際研討會」(2019)、「基督宗 教與道家∕道教的會遇:經典、詮釋與對話」(2020)。除了研討會之外,該 中心二十多年來邀請國內外漢學專家舉辦了數十場國際漢學專題演講。41天 主教與輔仁大學對於臺灣國際漢學的貢獻,不容忽視,可以說是非官方機構 當中對於臺灣國際漢學的貢獻最重要的一個單位。從1983 年開始,輔仁大 學舉辦利瑪竇紀念會議到聖言會在輔大成立華裔學志漢學研究中心,顯示在 臺灣的國際漢學研究,不能忽視天主教學術社群對於傳教士漢學的貢獻。此 外,雖然非臺灣的學術機構,但是比利時魯汶大學南懷仁研究中心中心主任 韓德力神父(Fr. Jeroom Heyndrickx)從 1980 年代開始,陸續在世界各地舉 辦傳教士漢學學術會議,其中幾場國際漢學會議選擇於臺北舉辦。

綜合觀之,在千禧年之後國際漢學相關的研討會有幾個重點:除了研 究回顧以前這類前置作業性質的會議之外,對於國際漢學做為區域研究的一 環、全球視野的國際漢學趨勢、來自數位技術提升的人文學轉化,以及東西 對話的關注。以下列舉幾場國際漢學研討會供參:

41  詳見官網 http://www.mssrc.fju.edu.tw/index.php/zh-TW/home(2021/3/3 檢索)。

(17)

1. 2006 年臺師大國文系在籌備國際漢學所階段,舉辦了「漢學研究之 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

2. 2010 年臺師大頂尖大學經費補助下成立的漢學與東亞文化研究中心 則與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合作舉辦了一場「國際漢學與東亞文化國際學 術研討會」。

3. 2015 年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也舉辦了「全球視野下的漢學新藍 海國際研討會」。

4. 2017 年國立中山大學中文學系,楊雅惠教授獲得科技部歐洲漢學圖 書計畫補助,舉辦了「垂天之雲:歐洲漢學與東∕西人文視域的交映學術研 討會」。

5. 2018 年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與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 合辦的 「數位人文視野下的漢學研究國際研討會」。

(五)國際漢學的出版

目前在臺灣出版的專書中,直接以國際漢學為書名的並不算多。光華畫 報雜誌以中英雙語、圖文並茂方式出版了西方漢學家的訪談:《當西方遇見 東方—國際漢學與漢學家》一書,42至今仍是國際漢學的極佳入門書。另 外一本常被當作入門書的是由傅偉勳教授與周陽山教授主編的《西方漢學 家論中國》一書,43收錄了余英時、張朋園、林毓生、馬曉宏、朱榮貴與劉 笑敢等撰文,提綱挈領介紹了費正清、韋慕庭、史華慈、高羅佩、狄百瑞、

馬伯樂、孟旦七位西方漢學家及其研究。此外,前中研院研究員林慶彰教 授有鑑於臺灣對於國際漢學研究相關資料的匱乏,從1999 年起編輯出版了

《國際漢學論叢》第一輯。爾後因應客觀物質條件的變化採不定期地方式出 版,最近一期是第五輯在2016 年出版。論叢的內容包含經學、儒學、中國 哲學、漢學人物等等主題,主要以日本漢學為大宗。2013 年由林文月教授等 人《國際漢學研究趨勢:鄭清茂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則是翻譯引介 日本古典文學作品與重要日本漢學研究成果。臺灣國際漢學的出版品類型,

42  王家鳳與李光真合著,《當西方遇見東方:國際漢學與漢學家》(臺北:光華雜誌,1991)。

43  傅偉勳與周陽山主編,《西方漢學家論中國》(臺北:正中書局,1993)。

(18)

以上述論文集為主。不同的是漢學中心編輯了一本工具書:《國際漢學研究 數位資源選介》,2004 年編印,作為研究資料查找相當有幫助。因應數位化 和網路時代的來臨,這個資源選介後來成為線上查詢的輔助系統(https://

ccs.ncl.edu.tw/DR/tw/foreword),讀者可以直接透過線上檢索。

臺灣學界有關國際漢學研究的成果發表狀況,以下依據臺灣全文資料 庫44(http://www.hyread.com.tw/hyreadnew/),嘗試觀察學術論文的發表情況,

依檢索結果和統計來提出觀察與說明。

首 先, 以「 漢 學 」 作 為 關 鍵 詞 來 檢 索 的 結 果 共9,738 筆資料,期刊 名稱出現漢學的期刊有:《漢學研究通訊》(1473/15.12%)、《漢學研究》

(760/7.8%)、《東華漢學》(292/2.9%)、《中正漢學研究》(193/1.98%)、(雲 科大)《漢學研究集刊》(180/1.84%),括弧裡的數字是篇數和百分比。此 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66/3.75%)和《國家圖書館館訊》(266/2.73%)

兩份期刊也曾刊載不少漢學為題的文章。出版單位以國家圖書館(2694)

和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506)最高。再看這些文章刊登的年份,從 1999 年起明顯增加,直到 2020 年,除了 2002 年之外,每年都超過百篇。

2006 年之後,都超過三百篇,最高紀錄是 2015 年多達 718 篇。見以下表 一:

表一

1980 年以前 1982-1990 年 1991-2000 年 2001-2010 年 2011-2020 年 1979(1)

1978(1) 1974(2) 1972(1) 1969(2) 1967(1) 1954(2) 1953(2)

1990(45) 1989(34) 1988(35) 1987(32) 1986(35) 1985(30) 1984(31) 1983(38) 1982(35)

2000(104) 1999(100) 1998(75) 1997(60) 1996(63) 1995(57) 1994(56) 1993(51) 1992(50) 1991(52)

2010(599) 2009(572) 2008(433) 2007(371) 2006(304) 2005(193) 2004(138) 2003(151) 2002(93) 2001(103)

2020(379) 2019(564) 2018(497) 2017(653) 2016(606) 2015(718) 2014(600) 2013(643) 2012(513) 2011(602) 44  下文有關臺灣全文資料庫的表格是筆者依據資料庫提供的統計資料製作。

(19)

以「國際漢學」四個字檢索,共785 筆資料。依刊登的期刊篇數統計,

最高的三種期刊為《漢學研究通訊》(261/33.24%)、《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49/6.24%),和《國家圖書館館訊》(47/5.99%)。出版單位以國家圖書館

(347/44.2%)和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59/7.5%)所出版的期刊論文 數量最多。刊登年分,從2001 年開始每年均有兩位數的刊登量,而 2011 和 2010 兩年最高,各有 61 篇。依出版年分析,從 1980 年代到 2020 年為止,

統計數字如下表二:

表二

2011-2020 年 2001-2010 年 1991-2000 年 1982-1990 年 2020(25)

2019(40) 2018(33) 2017(45) 2016(40) 2015(51) 2014(44) 2013(35) 2012(34) 2011(61)

2010(61) 2009(46) 2008(54) 2007(32) 2006(20) 2005(12) 2004(7) 2003(13) 2002(13) 2001(23)

2000(6) 1999(8) 1998(7) 1997(5) 1996(7) 1995(7) 1994(5) 1993(2) 1992(7) 1991(9)

1990(4) 1989(5) 1988(3) 1987(2) 1986(6) 1985(2) 1984(3) 1983(4) 1982(3)

以「歐洲漢學」檢索, 共 270 筆資料,依刊名分析,以《漢學研究通 訊》(127)、《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4)和《國家圖書館館訊》(18)篇數最 多。依出版單位以國家圖書館(155)和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7)

最高。依出版年分析每一年期刊論文發表的數量如下表三:

(20)

表三

2011-2020 年 2001-2010 年 1991-2000 年 1982-1990 年 2020(7)

2019(16) 2018(12) 2017(17) 2016(12) 2015(7) 2014(17) 2013(10) 2012(18) 2011(16)

2010(18) 2009(12) 2008(28) 2007(9) 2006(10) 2005(3) 2004(2) 2003(5) 2002(7) 2001(2)

2000(2) 1999(2) 1998(4) 1997(2) 1996(4) 1995(1) 1994(3) 1993(1) 1992(8) 1991(3)

1990(3) 1989(3) 1988(2) 1984(2) 1983(1) 1982(1)

以「美國漢學」檢索,共272 筆資料,依刊名分析,以《漢學研究通 訊》(72)、《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7),和《漢學研究》(12)篇數最高。依 出版單位分析,以國家圖書館(91)和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32)最 高。依出版年分析美國漢學期刊論文刊載時間,如下表四:

表四

2011-2020 年 2001-2010 年 1991-2000 年 1990 年以前 2020(12)

2019(21) 2018(18) 2017(7) 2016(11) 2015(18) 2014(16) 2013(16) 2012(6) 2011(20)

2010(19) 2009(15) 2008(18) 2007(12) 2006(6) 2005(5) 2004(5) 2003(6) 2002(5) 2001(3)

2000(3) 1999(1) 1998(3) 1997(3) 1996(4) 1993(1) 1992(4) 1991(5)

1990(4) 1989(1) 1988(2) 1986(1) 1974(1)

以「英國漢學」檢索,共98 筆資料。依刊名分析,《漢學研究通訊》

(33)、《中國文哲研究通訊》(9)和《翻譯學研究集刊》(5)三種期刊的論 文篇數最高。依出版單位分析,以國家圖書館(41)和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 研究所(10)最高。依出版年分析,1991 年才出現以英國漢學為篇名的期刊

(21)

論文,公元兩千年之後才逐漸增加,如下表五:

表五

2011-2020 年 2001-2010 年 1991-1993 年 2020(6)

2019(7) 2018(4) 2017(8) 2016(10) 2015(6) 2014(8) 2013(4) 2012(2) 2011(8)

2010(1) 2009(2) 2008(7) 2007(5) 2006(3) 2005(3) 2003(2) 2002(2) 2001(4)

1996(1) 1993(3) 1991(2)

以「日本漢學」檢索,共413 筆資料。依刊名分析,《漢學研究通訊》

(88)、《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7)和《漢學研究》(18)篇數最多。依出 版單位分析,以國家圖書館(110)和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45)最 高。依出版年分析日本漢學期刊論文刊載時間,如下表六所示:

表六

2011-2020 年 2001-2010 年 1991-2000 年 1983-1990 年 2020(18)

2019(23) 2018(17) 2017(30) 2016(29) 2015(17) 2014(16) 2013(27) 2012(22) 2011(28)

2010(19) 2009(20) 2008(30) 2007(23) 2006(14) 2005(6) 2004(7) 2003(12) 2002(3) 2001(4)

2000(1) 1999(3) 1998(3) 1997(4) 1996(4) 1995(3) 1994(2) 1993(3) 1992(2) 1991(6)

1990(1) 1989(3) 1988(1) 1987(1) 1986(3) 1985(3) 1984(2) 1983(2)

除了國別,我也以「傳教士漢學」檢索,共有53 筆資料。依刊名分 析,《漢學研究通訊》(20)和《哲學與文化》(9)兩份期刊最高,超過一 半,出版單位以是國家圖書館(25),和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9)最高。

統計數字如下表七:

(22)

表七

2011-2020 年 2006-2009 年 2020(4) 2015(5)

2019(7) 2014(3) 2018(6) 2013(2) 2017(6) 2011(5) 2016(5)

2009(2) 2008(2) 2007(4) 2006(2)

  綜合觀察檢索結果,國際漢學的期刊論文刊登處和出版單位集中在《漢

學研究通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和《漢學研究》。出版單位以國家圖書 館和中國文哲研究所為數量最高。傳教士漢學為題的期刊論文,從2006 年 才出現。出版單位則觀察到輔仁大學的《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對於傳教 士漢學之出版,有明顯的貢獻。

(六)國際漢學領域之教學和人才培育概況

國際漢學的課程過去多由傳統文學院科系零星開設,在2001 年開始改 變:雲林科技大學創設漢學研究所,是臺灣第一所以漢學為名的研究所,並 開設國際漢學相關的課程,正式有漢學為名的學位授予。2007 年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成立並開始招生,規劃歐美漢學、日本漢學、漢學 方法等常設專業課程之外,也正式有以國際漢學為名的學位授予。不過僅存 續四年,2011 年與同校同學院之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合併,仿歐美各大學的 東亞系構想,成立東亞學系,其中分為政治經濟組與漢學文化組。國際漢學 相關的課程與人才培育的任務,由東亞學系傳承。自此該校也提供學士級的 國際漢學課程。這系所整併,從國際漢學專科轉化為區域研究領域的組織改 造,基本上也見證了國際漢學界在美國的區域研究興起之後,社會科學為主 的研究趨勢較受重視,而傳統文史的漢學研究屈居弱勢的現實。以漢學為名 的雲林科技大學漢學研究所,後來也改名為漢學應用研究所,轉向實務導向 的教學和訓練。

經檢索臺灣大專院校的課程和學位論文,可以觀察到,目前國內有關國 際漢學的教學和人才培育的工作,在大專院校的文學院中傳統文史哲科系中 進行。以下說明學位論文和國際漢學相關課程檢索的概略結果。

(23)

在學位論文部分,根據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檢索關鍵字和標題當中有漢學二字的學位論文總計123 筆,挑選出以國際漢 學為主題(西方、俄羅斯、日本、越南等),總計94 篇。初步觀察如下:博 士論文30 篇,碩士論文 64 篇。其中,具體可以區分國別的統計如下,以歐 美漢學為主題有31 篇,日本漢學 19 篇,俄羅斯漢學 7 篇,越南漢學 6 篇,

韓國4 篇。上述結果受限於系統目前能檢索到時間範圍是 2001-2020 這二十 年間畢業的學位論文。學位授予單位以中文所、歷史所為大宗。部分學位論 文則於特定語言或專業的研究所,例如俄羅斯研究所、翻譯研究所和華語教 學研究所。

各 大 專 院 校 有 關 國 際 漢 學 的 課 程 部 分, 根 據 大 學 院 校 課 程 資 訊 網

(https://ucourse-tvc.yuntech.edu.tw)的資料統計,以「漢學語言」,尤其是

「漢學英文」、「漢學日文」的課程為大宗。包括中山大學、中興大學、成功 大學、清華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東吳大學、東海大學、華梵大學東方人文 思想研究所、逢甲大學均曾經長年開設漢學語言的課程。不過,國際漢學 專業科目的課程,除了雲林科技大學漢學研究所、臺師大國際漢學研究所

(2007-2011 年),以及清華大學中文系之外,其他各校開設相關專業課程的 情況,就顯得相對零星與偶發。專業性的國際漢學課程當中,日本漢學專題 占據大宗。其中,臺師大國文系(92-93 學年)、臺師大國際漢學研究所(96- 97 學年)、臺師大東亞學系(90 學年起)、中興大學中文系(90、92-93、

96-100 學年)、世新大學中文系(94-98 學年)、中央大學(93-94 學年)、東 吳大學中文系(98、 100、102-104、107 學年)、逢甲大學中文所(89-98 學 年),均曾開設「日本漢學」或「日本漢學專題」的專業課程。臺師大東亞 學系,則於100-107 學年開設「東亞漢學專題研究」,將日本漢學課程範圍 跨大為「東亞漢學」。

以西方漢學專業課程部分,目前持續穩定開設的主要是國立雲林科技大 學漢學研究所。除了2007-2011 年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漢學所之外,是 臺灣唯一以漢學研究為名的教學單位。雲科大漢學所的研究模組區分了「國 際漢學」、「傳統漢學」和「臺灣漢學」三個領域,致力漢學全球化。45除了

45  詳見官網說明 http://www.ghc.yuntech.edu.tw/CH/index.php?c=page&page_code=about_

(24)

漢學語言之外,該所課程架構的國際漢學專業課程包含「美國漢學專題」、

「歐洲漢學專題」、「俄國漢學專題」、「美國漢學家與名著專題」、「日本漢學 家與名著專題」等。其他各校曾開設西方漢學專業課程的學校與課程,整 理如下:臺師大國際漢學研究所於96-99 學年開設「歐美漢學」,清華大學 中文系於97、99、100-102 學年開設「漢學與物質文化」,清華大學歷史研 究所於89-90、94、96、98、100、104、 106 學年開設「漢學述評」、於 105 與108 學年開設「法國在華調研與法國漢學研究」,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於 98- 104 學年開設「西方漢學研究專題」,成功大學於 98、101、104、107 學年開 設「西方漢學家詩學研讀」、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於89 與 104 學年開設「西方 漢學專題」,政治大學中文系於101 學年開設「國際漢學研究現況」,銘傳大 學於99-102 學年開設「國際漢學專題研究」,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於 94-97 學年開設「西方漢學」,輔仁大學歷史系於106 學年開設「歐美漢學史」,華 梵大學於90 學年開設「西方漢學」和「漢學佛學英語導讀」。以上課程多數 為專題性質,而漢學方法論的課程僅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開設,分別在國際 漢學研究所於96-99 學年開設「國際漢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及合併之後改 為「漢學研究方法論」,由東亞學系於100-108 學年開設。

2019 年五四運動一百週年紀念,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在家屬捐款與教 育部深耕計畫補助下設立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特邀唐獎漢學獎首屆得主余 英時教授為名譽教授,哈佛大學王德威教授擔任首位講座,期許政治大學成 為國際漢學之舉世重鎮。羅家倫收藏的一萬多冊善本書也在講座設立之前捐 贈政大。講座設立獎學金,鼓勵研究生將 「臺灣與亞洲經驗連結國際漢學趨 勢」,短期駐點並「作出具前瞻性的研究」,46期待未來可以看到豐碩的人才 培育成果。

大致上來說,國際漢學相關課程的開設,多數是千禧年之後。較早開 設西方漢學課程者,應該是國立清華大學王秋桂教授在1990 年代初期所 開設,當時清大人社院每年邀請國際漢學家客座講學,例如李福清(Boris Riftin, 1931-2012)教授、艾爾曼(Benjaman Elman)教授等等,這傳統持續

introduce(2021/3/2 檢索)。

46  https://sinology.nccu.edu.tw/PageDoc?fid=5868(2021/3/2 檢索)。

(25)

了許多年。王教授退休後轉任東吳大學繼續開設西方漢學。另外,從上述統 計資料來看,全臺各大學承擔國際漢學課程的開設以及人才培育的單位,多 屬於傳統的文史科系。這也是目前在臺灣對於國際漢學及其學科歸屬的認知 傾向。

(七)國際漢學專題研究計畫

在漢學中心與蔣經國基金會成立之前,臺灣的學者有關國際漢學的研 究,多仰賴科技部(國科會)的補助。從科技部學術補助查詢系統檢索結果 觀察,自1991 年開始,包含「80 年度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參考資料」

研究案補助等,全年度四百多件人文社會的學術研究案開始,至今對補助獎 勵人文社會領域的研究,每年多達數千件。目前在科技部(國科會)專題計 畫補助的系統中,屬於人文社會司之下的中文學門,以域外漢學為子題,下 分四個次領域:文獻、經學、思想、文學。如果以研究人才的專業查詢包含 域外漢學者,總計32 位。47再以系統所提供之100-110 年度研究計畫,初步 檢索結果屬於國際漢學領域者計有78 件(多年期一年算一件,受系統限制 實際上數量應該更多),以日本漢學占了31 件,多以江戶時期日本漢學(包 括經學、文學與思想)為研究時段,這也是目前臺灣學者在國際漢學研究占 比最高的區域。不過部分研究計畫的主題雖然可以劃歸為國際漢學領域,但 是主持人申請時不一定勾選域外漢學,而是歷史或外文等學門,從這現象也 可見得這研究的跨領域性質。其實多數學者多年來主持的計畫中,可能其中 一件屬於域外漢學,其他則分屬文史哲等其他學門。由於計畫數量龐大,統 計數量不易且無法一一條列,以下以科技部科技系統所列,僅舉出幾例域外 漢學子學門之計畫案來管窺近年學者研究的面向:

1. 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言學系徐興慶教授主持的「從東亞視域論近代日 本水戶學的發展及其影響」。

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金培懿教授所主持的「以『大和』代『漢 土』.以『近世』代『遠古』.以『哲學』代『經學』—近代日本漢文教科

47  檢索結果的網址: https://arspb.most.gov.tw/NSCWebFront/modules/talentSearch/talentSearch.

do?action=initSearchList&LANG=chi(2021/4/12 檢索)。

(26)

書之舊『型』轉化、消失研究」。

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藤井倫明教授主持的「日本闇齋學派的理 氣心性論研究」。

4.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藍弘岳教授的「『武國』之知與『帝 國』之政:『武士道』與漢學、近代日本政治思想」。

5.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所)鍋島亞朱華教授主持的「江戶幕府末 期陽明學者的另一個面向—吉村秋陽、林良齋的思想與經典詮釋」。

科技部近十年專題計畫中屬於歐洲漢學計有23 件,主題包括中國經 典西譯、語言、中西哲學、物質文化、藝術戲曲等。例如:以西方早期傳 教士漢學研究為計畫主題的有:1.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李奭學教授 的「修辭與詮釋︰賀清泰譯《古今聖經》研究」。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 學系潘鳳娟教授的「從耶穌會的傳教士漢學到法國學院漢學:以雷慕沙、

儒蓮與 鐵為中心」,以及「傳教士、老子、漢學家:十八~十九世紀西方 的《道德經》翻譯」。3.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所)楊雅惠教授的「明 清之際抒情傳統的跨文化美學轉向:以耶穌會文人畫家吳歷、漢學家柏應理

(Philippe Couplet)為脈絡」。4. 天主教輔仁大學華裔學志漢學研究中心黃渼 婷教授的「德國來華傳教士花之安對於中國經典、宗教與婦女議題的理解與 詮釋」。

當代歐美漢學則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教學系陳寅清教授的「語言與 思想—對三位美籍漢學家陳漢生、安樂哲和吳光明之中國哲學研究所作的 考察」。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陳珏教授則從物質文化著手,多年研究荷 蘭漢學家高羅佩。他主持的專題計畫題目如下:「漢學典範大轉移:以高羅 佩(Robert van Gulik, 1919-1967)為出發點」和「高羅佩的漢學史研究」。

此外,不同於傳統文史哲與藝術科系的國際漢學研究,比較特別的是屬於社 會科學領域的學者投入對東歐、南亞、東南亞、蒙古等中亞的知識系譜研 究。主要是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石之瑜教授主持的大型計畫,其 中如:「構思中國,聯結印度:南亞與東南亞漢學作為身分策略」,以及「古 漢學與後共產社會的中國認識—俄國、蒙古與東歐的新『他者』」。雖然 他勾選的學門是人文地理,這議題值得關注。值得一提的是,有別於人文 學的漢學研究,以石之瑜教授為首的國際漢學研究團隊,透過口述歷史的

(27)

資料蒐集,並借重數位人文學的技術,整合了區域研究的政治與戰略研究 和人文學。尤其是石之瑜近年提出後華人性(post-Chineseness)的概念,點 出了臺灣在漢學領域的獨特性。他認為,華人性的概念已經無法充分說明 港臺華人的身分認同:「香港和臺灣是同時具有殖民的Chineseness 和正統的 Chineseness 的地方……兼具差異性與正統性」。48他嘗試藉由這個新概念的提 出,在更寬廣的視野中,從事「超越疆域的中國研究」。49個人認為,石教授 點出臺灣極具特殊的地位,也為當代的國際漢學開出一條不容忽視、具創新 性的研究進路。

除了專題研究計畫外,2006 年以後,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 司規劃了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補助,其中人文領域的文學一,規劃 了國際漢學的圖書計畫,補助相關單位強化圖書資源。經申請審查實際獲得 補助的圖書計畫統計資料如下表九所示:50

48  引自中評關注:石之瑜詳解什麼是港台「後華性」 http://www.crntt.tw/doc/1044/9/9/5/

104499545.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4499545 (2021/3/3 檢索)。

49  根據石教授於東京大學的演講錄,詳見石之瑜演講,蕭明禮等紀錄,〈超越疆域的中國研 究:從華人性∕中華性到後華性〉《華南研究》4 (2018): 35-51。

50  資料出處:「人文領域:文學一」學門圖書計畫,僅擷取國際漢學的部分。 https://www.

most.gov.tw/hum/ch/detail/23054a49-397d-48cf-bdee-84aa09ff2941。 有 關 本 計 畫 的 總 說 明,請參見總計畫主持人黃寬重教授的「102-106 年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主 題規劃報告」 https://www.most.gov.tw/hum/ch/list/06ff8d15-784b-4e4d-b62d-6a9f9afd2977

(2021/3/3 檢索)。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

Continue to serve as statements of curriculum intentions setting out more precisely student achievement as a result of the 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