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戰後台灣佛教發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戰後台灣佛教發展:"

Copied!
4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上)

(上)

/ 于君方

/ 于君方

(2)

戰後台灣佛教發展:

大專佛學社

香光尼僧團在1980年代的迅速成長,也反映出台灣宗教普遍情 況的改變。學者們認為自1980年代開始,台灣出現一波「宗教復興」

( )

,新佛教組織紛紛出現,例如佛光山、慈濟、法鼓山、

中台山。另外,一貫道和行天宮的關公信仰等民間宗教活動也蓬勃發 展。愈來愈多富裕的中產階級信眾建造寺廟,備受矚目的佛教機構,

也吸引更多信眾護持。1985年,中研院進行第一次台灣社會變遷的調 查,並自1990年以來,每年調查一次。這些調查追蹤了社會分層、家 庭、傳播行為、宗教、文化價值、政治文化、工作和休閒時間的變 遷。在1985年的調查中,幾乎一半受訪者,將自己歸為佛教徒,但其 中多數並未接受「皈依三寶」儀式。因此,儘管他們自稱是佛教徒,

但並非正式的佛教在家眾。要看佛教的真正影響,更可靠的數據,應 該是看皈依人數的多寡。例如,在1990年的調查中,31.5%的受訪者 自稱佛教徒,但實際上,其中只有4.5%皈依佛教。至1995年,兩者 數據分別是27.2%和5.4%,顯示出真正的佛教徒有增加的趨勢

(瞿海源

1998

。古瑪莉

發現,2004年7月調查的440名 受訪者中,有87.2%自稱佛教徒,其中皈依達10%,可能跟法師、佛 教組織有密切關連。她稱前者為「傳統佛教徒」,後者為「特定佛教 徒」

( )

。由佛教居士洪啟嵩發行的《福報》報導 中顯示,1988年,台灣有三十三萬名佛教徒,佔台灣人口的17%。此 外,根據這項報導,其中大部分都是知識分子和中產階級,年齡在25 歲至65歲之間

(1998年11月5日報導)

。台灣尼僧也屬於此項人口分類,

在台灣尼僧當中,三分之一不到卅歲,估計都擁有專科學歷或大學學 歷

(李玉珍 2000, )

。以香光尼僧團為例,這個數字更高,約有五分

(3)

之四或83%。

台灣有多少比丘尼?比丘和比丘尼的比例為何?根據1953至1987 年和1988至1998年這兩段時期比丘尼與比丘的年度受戒紀錄,李玉珍 分別提出7,078人和4,819人的數據。比丘尼佔所有受戒人數的75%。自 1987年以來,比丘尼受戒的人數,一直比比丘高兩至三倍

(李玉珍

。中國佛教會近期提供的數據顯示,2008年比丘受戒人數為 5,120人,比丘尼為14,967人。加上新受戒的沙彌和沙彌尼,所有出家 人數為20,784人

,低於1930年統計的 225,700名尼僧的10%

。不過,就算人數不多,

現今尼僧對台灣佛教仍有相當大的貢獻。

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被佛教吸引有幾個原因。由於社會和經濟改 變,更多女性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而成為專業人士。有位學者指出:

「教育確實是讓女人改變人生的重要社會力量,是讓女人了解自己的 潛能並提升家庭和社會地位的途徑。」

(江燦騰 )

。另一項報告 指出:「高等教育能促進獨立思考和判斷,提高工作的薪資,繼而提 升經濟獨立。」

。有了新的獨立意識,部分女人便選擇 不婚,因此維持單身不再是個恥辱。同樣地,成為尼僧不再像過去一 樣受到強烈的反對,而是被視為是一種可以選擇的職業。

佛學社是佛教復興重要角色

就如同心志和悟因的情況,香光尼僧團大部分的尼僧不是來自佛 教家庭,在成長過程中也對佛教所知不多。我在訪談過程中,發現她 們是在上大學時,透過佛學社主辦的演講等其他活動,而得知佛教並 受到吸引的。這類學生團體在台灣當代佛教復興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 角色。男學生當然也是透過這種方式接觸到佛教,有些也會因此皈依 或成為比丘。但多數男生不會選擇出家,主要是因為社會因素。悟因 等人解釋道,男子要出家更為困難,因為他有傳宗接代的道德義務。

(4)

此外,當時所有的男大專學生都要在畢業後服兵役兩年,就算已經 出家者也是如此,在服兵役時,守戒更是困難重重,因此往往會還俗 過在家生活。另一方面,如果服完兵役再出家,這也是一大挑戰,因 為此時男生通常已經24或25歲,在1970和1980年代,這是正當適婚的 年齡。在一般社會中,身為兒子,會比身為女兒受到父母親更多的壓 力。

國民政府在1948年實行戒嚴,直到1987年才解除。這40年間,包 括學生團體等的非政府組織都面臨一些限制。政府嚴加管控所有本土 宗教,也包括佛教。1970年代,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雖已獲准興辦大 學,在校園裡也可自由舉辦宗教活動,但佛教徒卻非如此。比丘和比 丘尼不准進入台大校園,台大醫院甚至拒絕讓一名比丘尼的醫學院學 生實習

(江燦騰 )

。不獨台灣大學如此,根據悟因表示,比丘 和比丘尼不准到大學校園演講佛法。回憶1950年代時,聖嚴說:「回 憶三十年前,青年胸前懸掛十字架型的飾物,乃為時尚,如果聽說某 人信佛,不被笑作迷信,便被指為消極,尤其是年輕的知識分子,又 沒有受到人世的滄桑,好端端地怎麼可能學佛?」

(聖嚴 )

。 在社會上,不僅對佛教存有負面的看法,大專學生想要成立佛學社團 也非常困難。除非學生社團明顯具有愛國色彩,或純粹是學術性的,

或是非政治團體,否則大學生想成立與課程無關的學社,是很難獲得 批准的。那麼,佛學社要如何通過政府的限制?

1970年代,香光尼僧團第一批比丘尼,也對佛教進一步復興作出 貢獻。她們一開始在校外招收新生,但很快就能深入校園中招生。兩 位佛教居士—周宣德和李炳南,以及他們的合作夥伴,也在佛教復 興運動中扮演著重大的角色,為大專學生帶來極大的影響。

居士與佛教復興

佛教徒創辦學社組織在中國已是歷史悠久。佛教信徒組成「社」

(5)

或「義邑」等草根組織,以便集資雕刻佛像或石碑作功德。證明這類 虔誠的佛教組織早已存在的最早證據,就在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裡。

龍門石窟第11號石窟裡,有一座石碑,上面所刻的訊息顯示,由54位 成員組成的義邑組織於西元483年成立,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日期。西 元494年,北魏從大同遷都洛陽後,也有其他佛教組織在龍門石窟建 立類似石碑

(王靜芬 )

。根據敦煌發現的資料顯示,佛教徒組 織會積極為寺廟募資。組織成員通常與附近寺院僧人保持密切聯繫,

視僧人為精神導師

(陳觀勝 1964; )

。後來,尤其是自宋朝 起,佛教組織是為了共同舉辦宗教活動而設,例如誦經團、鑄造佛像 和鐘、放生,以及共修念佛

( ; ;于君方 1981)

。在 這些共修活動中,也是由僧人領導,並教導信眾。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現代的案例也相當獨特。首先,台灣的佛 學社主要是為了研究佛學而成立,雖然也會到寺院禮佛參訪。第二,

這些社團的精神領袖都是在家佛教徒而非僧人,而且社團本身都是 由大專學生自己帶領。周宣德的出版社致力於發行刊物《慧炬》和書 籍等,都是為了宣傳佛教而出版的刊物。他也主辦以佛教為主題的作 文比賽,為研究佛學的大專學生提供獎學金。另一方面,李炳南為大 專學生專門開辦佛學課程。最後,歸功於他們的遠見和大力推動,自 1960年開始,佛學社得以在大學校園成立。這些社團後來成為招收大 專學生成為佛教僧人的主力。

周宣德和校園佛教的推動

周宣德比李炳南年輕十歲,但我要先從他開始講起,因為他被視 為佛學社運動的創始人。周宣德為江西省南昌縣人,他的祖父很小的 時候就成了孤兒,中年時成為專業的煙火製造者,他熟練的技術在同 行和當地搏得美名。他在老年時結婚,生下兒子雨潤—周宣德的父 親。周雨潤自幼熟讀詩書,後來成為新儒家學者,但無意於仕途,而

(6)

是學習中醫,成為醫術精湛的醫生,直到晚年仍懸壺濟世。他時常不 收診金,甚至還給病人買藥錢,救人無數,善心廣為人知,前來求診 的人絡繹不絕。周宣德的母親姓許,育有八女二子,對子女的教養相 當嚴格,例如農曆的初一、十五日不得肉食,衣著禁用絲綢。在這樣 的環境下成長,周宣德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必定深受影響。

在十個孩子裡,周宣德排行第九,他先念私塾,然後就讀南昌小 學。畢業之前,就已經通過江西省立第一中學的入學考試,畢業後就 讀北京工業大學,主修化工。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時,他自北京工業 大學畢業。早期他擔任老師,曾在北京的燕京大學、廣東的英華書院 和江西工業專科學校任教。他曾在國民政府裡擔任教育行政官員,在 各大專院校也擔任過系主任和校長,並曾負責在江蘇創辦兩所中學。

由於當時局勢不穩,他幾次身歷險境,例如遭到土匪攔劫,甚至差點 被秘密組織「小刀會」的成員殺害。在重重困難下,他不肯放棄,努 力堅持完成工作。

他生涯中的第二階段是擔任商務印書館的編輯,在民國時期,商 務印書館是非常知名的出版社。1932年,商務印書館慘遭祝融後,他 回歸教職。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隨政府迫遷四川。一開始他是 主管軍備的技術專員,四年後,他在四川省立會計專校教商業管理。

周宣德的教書生涯斷斷續續的,但整體來說,也當了20年左右的老 師。

戰爭結束後,台灣光復,周宣德獲政府任命接管台中附近的月眉 糖廠,這是他生涯的第三階段。糖廠當時因戰爭而被嚴重毀損,設備 短缺。他努力修復工廠,使產線比預期提早復工。七年後,他被調派 到台糖位於台北的總管理處,負責規畫、研發、人事管理,最後擔任 顧問。在台糖工作了二十多年,一直到退休後,於1979年,搬到洛杉 磯治療高血壓。周宣德的大半輩子一直與國民政府關係密切,這點對 他日後創辦學生佛學社團顯然相當重要。

(7)

深信「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

周宣德卅歲後,開始對佛教產生興趣,並皈依三寶,研究佛經。

1932年,他有幸聽聞知名佛教改革者太虛的佛法開示。對周宣德來 說,釋迦牟尼佛是最令人欽佩的古代人物,而孫中山先生則是最令人 欽佩的近代人物。他深深認同孫中山曾說過關於宗教和佛教的言論,

並經常引用孫中山所說:「人民不可無宗教之思想,……蓋教有輔 政之功,政有護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並行不 悖」、「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學是哲學之母,佛教是造成民族和維持 民族一種最雄大之自然力!」因此,人不能沒有宗教信仰,「研究佛 學可補科學之偏」。

周宣德是國民黨員,也是佛教徒,自認有責任推廣和維護佛教,

因此致力於佛教教育,尤其是針對大專學生。長久以來,一般人都誤 認佛教是迷信的,因此,他認為讓社會上受過教育的人接觸佛教,來 糾正這種偏見,繼而推行佛教復興,是至關重要的。來到台灣後,周 宣德皈依智光

(1889–1963)

,並與比他年輕的南亭

(1900–1982)

密切合 作。1952年,周宣德與南亭定期在廣播節目中宣講佛經,這是透過 公共媒體傳播信仰的開始。《阿彌陀經》、《永嘉大師證道歌》1

《妙慧童女經》2、《十善業道經》3等,都是最常講授的佛經。4 周宣德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就他的觀點來看,佛教也是其中一個 重要部分。對周宣德來說,正確瞭解佛教,可以消解年輕人思想受到 基督教影響的力量

(闞正宗 )

,這個觀點在周宣德於1986年所 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可以明顯看到。這篇回顧《慧炬》過去24年中對 大專學生推廣佛教活動的觀點,闡述了他的努力有三個目標:

為建立青年正確的人生觀,以佛法可以陶鑄高尚的人格,充實 德慧俱全。

(8)

台灣佛教環境女多於男、老多於少、神佛不分、迷信與消極,

需要積極糾正。

青年以先知先覺的立場來提倡真正的佛教,以使社會安寧、國 泰民安、淨化人心。

(周宣德 )

推廣大專學生研究佛學

1958年七月,周宣德將各方送給他的六十歲壽儀,用在大專學生 的佛教推廣計劃上。他印了廖德珍與孫木訥合註的《八大人覺經》5, 同時選錄梁啟超

(1873–1929)

的《佛教之特色及其價值》合刊1000本,

並在《人生》和《菩提樹》等佛教刊物刊登廣告,將這本冊子普贈大 專學生,並徵求學生在讀後,投稿2000字左右的心得,入選作品,將 獲得100元獎學金。徵文活動相當成功,吸引了不少學生參加。稿件 由周宣德的皈依師智光審閱。周宣德將得獎的作品集結出版成書,於 1959年到許多大專院校派發,徵文活動也持續舉辦。1961年,周宣德 發行《慧炬》雜誌時,不但收錄這些文稿,也收錄大專學生投稿的漫 畫、劇本等其他創作形式的作品。隔年,他擴大出版計劃,創辦只發 行佛教內容的出版社,而且大部分出版品是免費贈閱。他以此與讀者

「結善緣」,希望大眾能因此更瞭解佛教。

1959年,周宣德又採取另一項辦法推動大學生研究佛學。他與南 亭、印順、東初和丘漢平一起創辦「中國佛教國際文教大專青年佛學 獎學基金會」,為學佛的學生提供獎學金。周宣德在提案中說道:

自各佛刊贈閱給予大專學生研讀,不到三個月,他們便發表了 十幾篇精彩動人的心得報告;再自這心得報告專輯印行,迄今三個月 中,我們已舉行了個別講話、集體座談、專題演講、參禮名剎……一 連串的活動,顯示青年佛化美麗的遠景,已經萌芽、茁壯、開花。此

(9)

刻所急需的只是繼續灌溉……我們佛教團體……爭取大專當局同意,

設置研究佛學獎學金,使若干最優秀的學生受到特別鼓勵。……大專 院校單位,共約數十個,假設每單位選擇三至五人給予獎金,800至 元,則共需十餘萬元。以目前佛教合法團體千餘單位分擔,平均 付出年捐不過百數十元。……這是發展佛教最經濟、最有效的重點主 義!

(周宣德 )

南亭首先響應,他捐出五萬元。印順、東初和一些佛教徒也熱心 支持這項提案

(方倫 )

。根據「中國佛教國際文教大專青年佛 學獎學基金會」的章程,來自僧伽和居士團體的佛教學者成立委員會 來指導大專學生。印順和南亭是僧伽的代表成員,而周宣德和丘漢平 是居士代表中的其中兩位。委員會成員有以下職責:

一、為大專學生挑選適當的佛教書籍和雜誌,學生閱讀後,若有 無法理解之處,可以寫信向委員會尋求指導。

二、閱讀並批改學生所寫關於佛教的文章,決定獎學金金額。

這項措施非常有效,在加拿大和美國的其他佛教徒也成立類似 基金會響應,最後發起了51個類似的基金會,並全部託付給周宣德管 理。1971年後,因為資金增加,每年獎學金的名額也多至三、四百人

(闞正宗 )

。看到此法奏效後,其他有興趣推廣佛教的人,也 在1970和1980年代開始成立類似的獎學金。1985年時,由《慧炬》代 替周宣德辦理的獎學金已增加到49種。1989年時,已有超過8,000位 學生獲得獎學金,頒發的獎學金共計1,300萬元台幣

(闞正宗

480)

。有些獲得獎學金的學生,繼續以佛教為主題撰寫碩士或博士論 文

(李世偉 )

1976年開始,為鼓勵大專學生研究佛學之外,同樣能夠關注佛教 的修行,周宣德每週在自己家中召集念佛團,因他個人私宅名為「淨 廬」,便稱這個團體為「淨廬念佛會」。為了確保在自己離世之後,

(10)

慧炬出版社和《慧炬》雜誌還能繼續維持,周宣德在80歲時,將其私 宅捐出作為出版社總部。在這件事上,周宣德沿襲了佛教徒的傳統模 式:信眾通常在年老時,將自己的住宅捐出作為寺院,或是捐錢和土 地。而周宣德的現代作法,不是將自宅捐作寺院之用,而是作為一盞 明燈,吸引年輕的知識男女學佛。出版社和雜誌目前都仍在運作,顯 示出周宣德的影響力仍持續發酵。周宣德也捐出他所有的退休金,再 加上其他人的捐款,購買了一棟房子,取名為「慧炬」。慧炬機構有 三間紀念館,分別紀念廿世紀的三位大師:虛雲

(1840–1959)

、太虛、

印光

(1861–1940)

。此外,周宣德創辦的「慧炬基金會」,是專為大專 學生提供獎學金而設。

周宣德以「慧炬機構」之名所舉辦過的活動如下:

一、舉辦大專學生講演比賽。

二、舉辦佛教主題的徵文比賽。

三、輔助佛學社團在校園舉辦活動並提供指導。

四、放映佛教影片。

五、設立慧炬圖書室。

六、在大學校園舉辦壁報比賽。

七、為殘障和貧困人士提供醫療照顧。

八、主辦推廣不殺生和放生的活動。

九、免費贈閱佛教書籍和雜誌。

十、捐款給佛教組織。

十一、設立佛教書籍流通中心。

十二、招募年輕人研究佛學。

(11)

1960 年代創辦大學佛學社

這些活動在當時備受推崇,但以我的觀點來看,他最大的貢獻是 1960年代在大學校園創辦佛學社。他首先在台灣大學創辦「台大慈光 學社」,由校方批准後,於1959年四月八日

(佛誕日)

正式開始運作。

不久,當時的台大校長錢思亮要求改名,因為這個名稱聽起來佛教意 味太濃,在校園內,是不允許傳教的。於是學社名稱於1961年改名為

「晨曦」

(李世偉 )

。無可諱言的,第一個佛學社之所以能成 立,是因為周宣德的政黨關係良好,人脈廣,他的建言通常都會獲得 批准,佛教界都相當清楚這一點。聖嚴對於當時的情況解說如下:

自從周長者苦口婆心地向教育界人士宣導解釋,說佛學不是學 佛,成立佛學社團,不是吸引青年信佛,佛學是一門精深而有益世道 人心的學問,不是要把佛教的信仰帶進學府。由於不使學校負責人為 難,故以口頭擔保,佛學社團不在校園內舉辦宗教活動,以免其他各 宗教跟進到校園內傳教。此項擔保,也使得出家的法師,不得進入台 大、師大等著名學府演講。

(聖嚴 )

聖嚴回憶,他在1978年從美國回台,在中國文化學院擔任教授 時,受佛學社的邀請到各大學講課。雖然法師不能踏足校園,但聖嚴 常常接到社團負責學生的邀請,到學校演講佛學,而不是宗教。他總 是被告知:「請法師只講佛學,勿講佛教;只講理論,勿講信仰。」

這當然是因循前例所致。前後不到十年的光景,情況已有天壤之別,

因為研究佛教已不再與信仰佛教分開。

佛學社的影響不斷擴展,香光尼僧團自1984年開辦的佛學研讀 班,是直接以社會人士為招生對象的,包括大專學生和知識分子。佛 學研讀班高級班的課本第一課,標題是「佛學與學佛」,摘錄如下:

(12)

佛陀的教法,以及弟子實踐、弘揚的,都是佛學與學佛的範 圍。……學佛,是體證佛法,有信、解、行、證四層次。……研究佛 學而能親身體驗,可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學佛的過程,勝解佛學,

可提高修學的層次。因此,佛學的研究與學佛的實踐,是互相增上。

佛弟子應該解行並重、福慧雙修。

(香光尼僧團伽耶山文教基金會

積極推動佛學社成長

在台大成立的第一個佛學社有20位成員,周宣德受邀擔任顧問。

「中國佛教國際文教大專青年佛學獎學基金會」成立的同年,台大的 佛學社也正式成立,並命名為「慈光」,這個詞是李炳南以大專學生 為對象,所主辦的一系列講座時所用的名稱,我們會在下面提到這位 佛教居士。同年六月,台灣師範大學的學生組織了「中道學社」;台 北工專

(即今台北科技大學)

的學生成立「慧光社」;他們也都邀請周宣 德擔任顧問。接下來的20年間,台灣各地的大專院校都陸續成立了佛 學社。1985年,全台各校共有64個佛學社,有10,953名學生加入

(李世

偉 )

。佛學社團數量繼續成長,至1989年時,增至92個

(闞正

宗 )

佛學社團會舉辦座談會,邀請知名的佛教學者來演講,也會舉辦 社員的演講比賽、參訪寺院、到知名的佛教聖地朝聖等,為學生提供 接觸佛教的機會。佛學社可以如此快速並順利成長,無疑是因為周宣 德積極地鼓勵和推動的結果。由於周宣德在國民政府擔任重職,他的 人脈因素,讓必須向教育部負責的大學行政部門在批准提案時,更加 順利。

除了舉辦徵文比賽和頒發獎學金之外,周宣德並且為學生社團提 供實際操作佛教的方法。自1961年開始,他邀請所有學社的社長每學 期到慧炬辦公室會面,並交換經驗。在這類會面中,他會邀請學者、

(13)

教育家和重要人物來演講。除了每週在自宅舉辦念佛會,也邀請學生 參加每週的靜坐會,以平衡淨土宗的修行。

李炳南與現代佛教居士教育之成形

李炳南也扮演著同樣重要的角色,不同點在於,他主要作為1960 和1970年代對大專學生宣傳佛教的角色6。李炳南一如周宣德,是虔 誠的佛教徒。他們在1952年認識,當時周宣德受政府任命,負責接管 台中附近的月眉糖廠,而李炳南於前一年在台中創立了「台中佛教蓮 社」,並以此為弘法中心。

李炳南,山東濟南人,生於1890年12月7日,當時清朝只剩十年 的光景。李家是書香世家,三百多年來世世代代都住在同一宅院,以 善行聞名於鄉里之間。李炳南接受傳統的儒家教育,熟捻儒家經典、

歷史、文學和中醫。如同許多同時代的人,他也研讀佛家和道家的著 作。

他早年就對通俗教育有興趣,於23歲

(1912年)

時在濟南組織了

「通俗教育會」,不但在家鄉講課,也到會其他城鎮去。為了吸引人 注意,他編了一首通俗歌曲配合講課,受到山東省政府表揚。1920 年,他在莒城監獄當典獄長,看到監獄人滿為患,便著手改善,花了 五年時間建造新設施。他認為透過教育並且強化道德教育可以矯正犯 人的行為。當犯人生病時,他提供醫療;如果犯人過世而無家人料理 後事時,他會自掏腰包協助下葬事宜,此舉無疑是深受儒家教誨的影 響。他在山東法政學堂就讀時,正式接觸佛教。學堂的老師經常引用 佛教中的因果法則來解釋世俗律法的原則。

佛教學者梅光羲當時在山東為官,他專精唯識哲學,在大明湖畔 成立學社研究佛教,並在學社裡定期講說唯識思想。李炳南經常前往 聽課,於是漸漸產生興趣,希望能夠融合佛教和儒教思想。梅光羲推 崇唯識學並不希罕,廿世紀初,唯識學在中國知識分子之間一直相當

(14)

流行,但由於它的名相極為繁瑣,唯識宗從未如天台宗或華嚴宗那般 流行,更遑論禪宗和淨土宗了。不過,此宗在十九和二十世紀開始復 興,這要歸功於它本身為世人所運用時,顯得更加理性和科學。在一 片新興的現代主義精神下,唯識學的研究更是受到僧人和佛教思想家 的歡迎。例如太虛和印順也極為推崇,佛學院以及梅光羲所成立的學 社等其他在家佛教徒組織,也都特別喜愛以《唯識三十頌》、《唯識 二十論》和《成唯識論》等唯識宗的主要論著,來開辦課程。

深受弘一大師與豐子愷作品啟發

1927年至1931年間,中國各地爆發內戰,李炳南服務的莒城也 淪為戰區。負責縣城的地方官員兩次棄城逃走,李炳南不得不接手防 衛或停戰談判等事宜。1930年是尤其重要的一年,那年二月,軍閥決 定反抗國民政府。莒城當時被國民黨軍隊包圍六個月,許多人活活餓 死。在這段艱困時期,李炳南讀到一本書,是知名作家、畫家和漫畫 家豐子愷

(1898–1975)

所著的《護生畫集》。

豐子愷隨李叔同學習音樂和畫畫,李叔同後來出家,法號弘一

(1880–1942)

,是位持戒精嚴的律師。弘一不僅是豐子愷的老師,也 是他的皈依師。就如同1920年代的許多知識分子,豐子愷於1921年春 天也到東京留學。雖然他因經濟因素只待了十個月,但也接觸到日本 漫畫,並為其深深著迷。漫畫這種媒材描述「日常生活的事物,或怪 誕的幻想。內容充滿諷刺的滑稽幽默,而且往往是不加雕琢的。」

( )

。豐子愷對常民的生活感興趣,想要創作出不 只為了菁英階層而存在的藝術。漫畫這種繪畫風格深得他心,便開始 為報章雜誌供稿。這些漫畫廣受讀者歡迎,後來集結出版。第一批在 1925年,以《子愷漫畫》為名出版,最後一本於1969年出版,當時豐 子愷已過世29年了

李炳南看到的漫畫集是1929年出版的,包含50組漫畫,搭配釋

(15)

弘一的書法,描繪經典詩詞和佛教故事。這些漫畫推動素食主義和放 生,此時李炳南意識到,結束戰爭最好的辦法是遵循非暴力原則,保 護生命。於是,此後他終其一生茹素。

皈依印光門下

李炳南後來讀到蘇州弘化社出版的書,更為淨土宗所吸引。弘化 社由印光創辦,他是現代淨土宗復興的重要人物。李炳南讀到《學佛 淺說》和《佛法導論》等主要談論淨土宗教義的書,發現比以前讀的 大乘佛經和論著更容易理解。後來他得知印光不但是佛教大師,同時 也深諳儒學後,就更加崇拜他,並希望皈依他門下。直到幾年後,他 認識了印光其中一名在家弟子,並經由他引介,開始與印光通信後,

這個願望才得以實現,皈依於印光門下,成為在家居士。又過了三 年,李炳南終於有機會到蘇州見印光。在見到印光時,李炳南感覺自 己像是見到了彌勒佛。當時印光正閉關修行,大部分的來訪者與他見 面不會超過十分鐘。因為兩人相見甚歡,印光將他留下一整天;李炳 南離開時,已經是晚上了。

1934年,莒城進行新的地方誌編撰計畫,編撰團隊多數是知名 的儒家學者。李炳南被指派負責四項領域—遺址、軍事、司法和 銘文。他花了三年完成任務,總編輯將他推薦到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府,他很快晉升為主任秘書,此後一直擔任這項職務。

李炳南在戰爭期間於四川認識了太虛。他一直以來都很欣賞太 虛在佛教刊物《海潮音》中所寫的文章,當時太虛正住在重慶的長安 寺,李炳南於是請求與太虛見面;而梅光羲當時也正好在長安寺裡,

太虛想從寺裡的佛學社中派人到監獄裡弘法,因為李炳南在監獄服務 多年,梅光羲於是推薦他前往。李炳南向犯人講佛法的成效非常好,

令太虛非常讚賞。儘管李炳南個人信奉淨土宗,且早期研究唯識,但 他並不固守派別,也研究禪宗和密宗,他總喜歡說:「佛法是沒有固 定法門的。」

(16)

組織「台中佛教蓮社」、助念團

1949年,李炳南隨國民政府遷台,他的家人都留在大陸。他在台 灣就如僧侶般過著獨居的生活,每日作息都相同:清晨四點到六點是 個人的修行時間,然後做一般的工作,晚上七點到九點宣講佛法。為 紀念慧遠的蓮社,李炳南在1951年組織「台中佛教蓮社」。蓮社最初 設在法華寺,隔年在其他志同道合的佛教徒的幫助下,他買了一棟私 人宅院,用來當作聚會的場所。他為台中佛教蓮社立下三個宗旨:

一、講演儒佛經典,以化導人心。

二、集眾念佛,各求當生成就。

三、興辦文化慈善事業,以勵道德而善風俗。

李炳南不但對教授佛法和儒學有興趣,也鼓勵個人的宗教修行,

更有志於推動以慈悲的心行濟度眾生。在淨土宗的修行中,臨終時保 持平靜的心是相當重要的。為幫助臨終者達到此境界,1952年,李炳 南為臨終者組織「往生助念團」,作為台中佛教蓮社的推廣計畫。由 於「念」一詞有兩個意義—正念和念佛;「助念」一詞也有兩個意 義—幫助臨終者面臨死亡時集中正念,也幫助他們念佛。往生助念 團的義工不能向家屬收取費用,要自己攜帶食物,不能與家屬一起用 餐,只能接受家屬送來的茶水。李炳南發起的類似服務,都顯示出他 是一個改革者,也是個有執行力的在家佛教推動者。從傳統來說,當 一個人臨終或剛往生時,會請出家人到家中念經,但讓在家居士接手 這項任務,卻是一大創新。李炳南的助念團都是在家信眾,這也是他 們傳播淨土宗教法的任務之一。

這項任務如何實行的細節在兩份文件中有清楚的說明,一篇是

「助念團團則」,另一篇是「須知」;這兩份文件規範了助念團成員 和臨終者家屬的行事準則,這些準則也普遍為台灣現今提供類似服務 的團體所遵循。內容如下:

(17)

《助念團團則》

第一條:本團為協助蓮友道業專修淨土法門,信願真切往生極樂 為宗旨。

第二條:本團之組織如次:

一、本團由各念佛班班員發心組織之。

二、本團暫設篤信、精進、淨念、正定、啟慧等念佛班,將來 視實際需要再擴大之。

三、本團設團長一人,由導師聘任之,統籌辦理助念業務;另 設副團長二人襄助之。團長、副團長之任期三年,連聘得 連任。

第三條:本團經費由團長籌措撥付,凡助念人員之車馬費、餐飲 費等皆由該款支付,絕不煩勞對。

第四條:助念對象,暫以加入助念團之念佛班班員以及本所蓮友 之直系親屬,但以能力行早晚二課,決志往生極樂者為 限。

第五條:請求助念手續:先由對方通知其所屬念佛班班長,由班 長聯絡班員先往助念,若人數不足時,再請求團長連絡 助念事宜。

第六條:凡有請求助念者,須先填寫「請求單」後,由團中發給

「家屬須知」,如能照此確實遵行者,方允其請。

第七條:本團接受助念請求書時,團長應迅速召集團員與該念佛 班班員,協力實行助念業務。

第八條:助念開始前,應將團員臨時編成,分班定時,輪流實行 助念。但各分班應由團長指定一人負責領導。

第九條:助念期內,各團員必須認定每日值班時刻,依次輪值。

(18)

如不能準時值班時,應切實托人代理。

第十條:前往助念時,須帶接引三聖像、引磬及其他需用物品

(如供燭、檀香、線香等)

第十一條:初到時,一面將助念利益及所有避忌切囑病者家屬,

一面策勵病者及佈置一切

(佛像面東,病者面西,坐臥不 拘)

第十二條: 助念方式,應依本團規定之助念須知行之。

第十三條:病者歿後生西瑞相,須注意考察,以便記錄,應徵其 平日行誼,入道因緣,廣為宣傳,以資激勵。

第十四條:本團團則如有未盡事宜,得由團員三人以上提議,開 會議決修正之。

《附則》

第十五條:班員及其直屬親眷喪亡時,應由助念團長,通知各團 員,前往送葬。

第十六條:送葬時,由團長領導,於路默聲念佛。

「須知」分為兩部分:一是給助念團成員的須知,另一是給臨終 者家屬的須知:

《助念生西須知》

一、設備:

(一)先安設佛像香燭,位於西方為宜,但不要勉強。其病室 內,原有彌陀像者,則不另設。香煙不宜過濃,免使病 者呼吸有礙。

(19)

(二)佛像位次,以使病者看到為宜。

二、開始:

(一)助念者單念「阿彌陀佛」,只敲引磬,不用其他法器,

亦不誦其他經典。

(二)助念者,達到病家時,倘病勢已至垂危,宜免除設備等 儀式,可逕向前只敲引磬,念四字佛。

三、助念人數:

每班以二至五人合念,至多不得超過十人;每班助念,以二 小時為度。

四、開示:

(一)如病者神識清楚,可由助念負責人,勸其放下萬緣,隨 聲念佛;或從心念,或用耳聽。

(二)如病者有所依戀,由助念負責人,講解壽數未盡,可得 速癒,壽數如盡,往生極樂之簡要語,使提正念。

五、預防障礙:

(一)病者家屬,須推一人,負護念之責,凡與病者有關之 事,以便與助念團取得互相連絡。

(二)不問病者之家屬、親友,自開始助念,一概不得向病者 前,擅越他事。如係知佛者,由護念人,向助念負責 人,請求得允許後,可參加助念。

六、禁忌:

(一)病者倘自欲沐浴、更衣,須在助念前行之,由其家屬負 責;然亦視其病況,緩急而定。其不欲者,不必強為,

加其痛苦。

(20)

(二)開始助念以後,凡沐浴、更衣、移動等事,一概禁之。

(三)不得向病者,閒談雜事、俗情安慰、詢問遺囑、歎息哭 泣,以免引動愛情,有礙往生。

(四)臨終之時,或坐、或臥、側臥、仰臥,皆隨其便,不可 強制。

(五)終後八小時內,不得移動、沐浴、更衣。如慮時久,關 節強硬,可用毛巾,濺淨熱水,圍於臂肘、膝彎,再以 熱水淋洗,不久即可軟和。

(六)終後八小時內,不得手觸屍體,試其溫度,更不得哭 泣。

七、助念終了:

(一)病者終後,八小時內,不斷佛聲;過此時間,為助念任 務終了。

(二)助念團任務終了後,遺體沐浴、更衣、移動,及其眷屬 哭泣等事,可任行之。

《臨終助念家屬須知》

一、病者靜聽佛號,實為至善之事,大命未盡,可以卻病延年,

世壽已盡,即得往生極樂,世人不察,每以佛法,但為超度 幽冥而設,疑為不吉,庸愚瞽見,大謬大謬,華嚴經,佛升 諸天說法,無量天帝,共念佛法,最為吉祥云,念佛者,佛 所說之法也,故一心念佛,功德實不可思議。

二、凡眷屬人等,切不可入房,與病者作軟愛語,或臨床揮淚,

擾亂病者正念,累其墮落。

三、病者初氣絕後,切忌哭泣,切忌揩洗手足,搬動身體,掉換

(21)

衣服等事,因亡者此時,神識未捨,免使痛苦,喪失正念,

只須照常念佛,待至煖覺,全捨以後,助念功畢,以上之 事,方可舉行。

四、亡者煖覺全捨以後,臂膝彎屈,難以正直,可用熱水手巾,

搭於臂膝彎處,自然照原,其實屈亦何礙,切不可聽從世俗 之談,謂亡人手足不直,來生將成折肱、跛足,之人此等謬 見,稍有識者,即知其妄。蓋修行有得者,多側臥而逝

(稱 為吉祥逝)

,或坐化立亡,夫側臥坐化,手足必屈,不辯自 明,即釋迦牟尼佛,涅槃時,亦側身右脅而臥,故亡人身體 之正直與否,實不成問題也。

五、生西以後,家屬應以念佛,代靈前哭泣。

六、祭祀,應以素齋代葷菜,禁止殺生。

七、節省喪事,種種靡費,以作佛事,或買放生靈,為亡人生西 之助。

八、病者親屬,如有不依照本須知,第二、第三兩項規定者,本 團,即停止其助念之義務。

周宣德與李炳南合作

李炳南推動在家佛教的活動之一,是於公務之餘的時間講經。周 宣德和李炳南在1952年認識,當時周宣德參加李炳南的《佛說阿彌陀 經》講座,兩人從此結為好友。李炳南和周宣德合作發起許多活動,

周宣德活躍於台北,李炳南則在台中。他們的工作時有重疊,同樣一 批學生,會參加周宣德的雜誌徵文活動,也會參加李炳南的講座。

即使佛學社已開始活躍於大專院校,但學生因為忙於課業,且沒

(22)

有固定的老師指導,也只能偶爾透過一些講座學習佛法。而這些演講 者通常各有專精,每次演講內容各有不同,講座內容缺乏一致性和規 律性,學生常因而感到困惑。因此,李炳南自1961年七月開始,每年 寒假和暑假為大專學生舉辦一系列以「大專學生慈光講座」為名的演 講,每次歷時四週,李炳南親自教導學生,並提供食宿。1971年後,

講座系列更名為「大專明倫佛學講座」,意指講座內容不但和佛教有 關,也和儒家思想的五倫有關

(許淑華 )

李炳南親撰《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初級班的系列講座在暑假舉行,高級班則在寒假舉行。參加初 級班的學生人數較多,也是李炳南開辦講座的主要對象。暑假課程包 含六本課本,第一本是李炳南自己寫的《佛學概要十四講表》,共有 十四講,每一講都包含圖解,概要列出佛法的重點,然後詳加說明。

以下是《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的摘要:

第一講表:先明佛義。這不是佛陀的傳記,而是解說「佛」是代 表「智者」和「覺者」,研究佛學的目的是要得到智 慧而覺悟。

第二講表:研究佛學須先略知別相。研究佛學要先瞭解原則,因 為佛教文獻深奧難解,所以要先知道次序原則,細節 可分為三部分詳討:

(一)一切法皆可依「體」、「相」和「用」三方面進行討論;

(二)一切法生起的原因不外「因」、「緣」、「果」三者;

(三)一切法可依「理」和「事」兩觀點來看。

第三講表:消除幾種有關佛教的誤會。

第四講表:人生當前之所受

(觀受是苦)

(23)

第五講表:人生三際之抉祕

(十二因緣)

。人生有三個階段:過 去、現在和未來。

第六講表:宇宙有情概況。六道輪迴。

第七講表:宇宙器界概說。

第八講表:內容設施梗概。可分為三部分細談:

(一)戒、定、慧為佛法之「體」;

(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為佛法之「用」;

(三)「解」和「行」要兩門並修。解門者,閱藏以廣學多聞,

然後研宗而專精深入。行門者,有律宗、禪宗、淨宗、密 宗等四宗。

第九講表:方便五乘解脫。「五乘」為人乘、天乘、聲聞乘、緣 覺乘、菩薩乘。前四者屬於小乘,最後一個是大乘。

第十講表:五戒十善。

第十一講表:四諦十二因緣。

第十二講表:六度萬行。

第十三講表:行門中一特別捷徑。即淨土法門。

第十四講表:吾人應有之警覺。

這十四講將所有的佛教要旨都已含括收納。雖然李炳南所用的術 語和概念取自中國佛教諸宗,但在每一課的論文部分,他喜歡以唯識 宗的觀點來解說。這是因為對李炳南來說,唯識對一切「法」的特質 進行分析是最簡明扼要的。他將淨土法門列為「捷徑」,並帶著熱情 推薦此法門,則反映出他自己的信仰。除了這本課本,學生也會學到

《八大人覺經》、《般若心經》、《唯識簡介》、《阿彌陀經》、《普賢 行願品》

(許淑華 )

(24)

結合「佛學」和「學佛」

周宣德和李炳南明白,除了要訓練大專學生瞭解佛教的知識,

也要讓他們接受寺院修行的訓練。於是在兩人的推動之下,第三階段 的大專學生佛學運動就此展開。以持戒精嚴和奉行淨土宗而聞名的懺 雲,也加入這一階段的推廣運動。他對大專學生佛學運動的貢獻,同 樣重要。

1967年暑假,台灣師範大學、中興大學、中國文化學院、台中 師專

(即今台中教育大學)

約有三十多名學生,完成李炳南的暑期講座 後,來到懺雲的寺院—南投水里的蓮因寺。在懺雲的指導下,學生 進行一週的「靜修念佛」,這是大專學生結合佛學和學佛的第一步。

隔年,這項活動被正規化:學生跟隨李炳南完成四週的講座後,就要 前往懺雲的寺院參加「齋戒學會」。剛開始舉辦的頭兩年,暑假期間 為男、女學生各舉辦兩期,寒假則各舉辦一期。但是懺雲不認同男、

女學生在同一個地方修行,因此從第三年開始,女學生的活動地點改 到附近的尼寺—義德寺,在悟因和明迦與其他幾位尼僧的協助下,

聽懺雲講課。前面曾提到,我訪問香光尼僧團時,多位尼僧告訴我,

她們在學生時代都參加過李炳南的講座和懺雲的齋戒學會。學會結束 後,她們也常造訪位於義德寺附近的香光寺。

懺雲開辦「齋戒學會」 體驗寺院修行

懺雲開辦的齋戒學會,讓學生以在家佛教徒的身分,體驗寺院修 行的生活,學生要遵守「八關齋戒」:

不殺生;

不偷盜;

不淫;

不妄語;

不飲酒;

不著香華鬘,不香油 塗身;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

不坐臥高廣大床;

不非時 食

(過午不食)

。不過,第六支戒有時拆為兩戒,「不著香華鬘」為一 戒,「不歌舞倡伎」為一戒,如此前八戒稱為「戒」,最後一戒稱為

「齋」。齋戒學會的名稱,就已經點出這「八關齋戒」的字義。

(25)

在家佛教徒進行六天或十天齋戒期間,要廿四小時遵守這些 戒律。六天齋戒可在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 和三十日齋戒;十天齋戒可在農曆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

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和三十日齋戒。大專學生參 加的齋戒學會天數更長,假如是在寒假舉辦,就是十至十四天;暑 假舉辦,則會延長到十六天。參加學生要過著出家人的生活,也同樣 須領執,例如擔任香燈、知客、維那、悅眾等執事。所有學生都統一 穿著羅漢褂—深灰色或深褐色長度過膝的外罩衫,羅漢褂內可以穿 汗衫、羅漢長褲或輕便的運動服;同樣的衣著可以消除社會階級。寺 院也會供應黑灰色脫鞋,讓學生在從事體力工作時穿著。但進入念佛 堂、講堂、齋堂和寮房時,則必須赤腳。進入浴室時,要換穿浴室專 用的拖鞋,浴室空間與寺院其他地方劃分得非常清楚。為了消除個人 虛榮心,寺院裡沒有鏡子,所以女學生要靠自己的手或請他人幫忙 檢查頭髮是否整齊;此外,當然也不能穿戴首飾和化妝

(張淨茵

每日作息是根據出家人的作息而制訂,有些情況更是嚴格。

03:30 打板 03:30–04:00 梳洗 04:00–06:00 早課 06:00–06:10 過堂 06:10–08:00 早齋、出普 08:00–08:30 養息 08:30–10:30 上課 10:45–10:55 過堂 10:55–12:00 午齋

(26)

12:00–12:10 繞佛 12:10–12:45 梳洗、出普 12:45–13:45 養息 14:00–14:50 大懺悔文 15:00–16:45 上課 17:00–18:00 晚課

18:00–19:45 沐浴、藥石7、小組研討 20:00–21:00 蒙山晚課──蒙山施食 21:40 安板

(張淨茵 2007, p.22–23)

這樣的作息相當艱苦。例如,雖然念誦《大懺悔文》是大部分佛 寺晚課的一部分,但懺雲提倡拜佛,因此他堅持念誦每一尊佛的名號 時,都必須禮拜。八十八佛中,前五十三佛名是娑婆世界的過去佛,

出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T.1161)

;後三十五佛是現在十方世界 的佛,出自《決定毘尼經》

(T.325)

。若是在眾佛前許願,誠心懺悔 罪過,就可以消災無罪。念誦八十八佛名號時,每念一尊佛的名號就 要頂禮一次,加上功德迴向,所以便需時45至50分鐘。事實上,整套 儀軌要頂禮108次,因為誦經前後都要禮拜。108拜也象徵斷除眾生的 108種煩惱。假如在晚課時進行,便會減少就寢時間,因此將這項儀 式提前在下午進行。不過,也有不少人覺得在午睡過後接著拜佛,對 體力來說是一大挑戰

(張淨茵 2007, p.43)

儀軌蘊藏「慈悲」意涵

蒙山施食的目的是向六道輪迴中的眾生報恩。因為在無盡的時

(27)

間長河中,眾生都互有關連,在三惡道

(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受苦 的都有可能是自己的六親眷屬,因此要舉行施食,幫助他們脫離苦 海。在進行這些儀軌時,也能提醒自己必須淨化身、口、意三業,以 免墮入惡道受苦。這項儀軌體現了大乘佛教的大慈悲心

(張淨茵

。有位學生在參與幾次這樣的儀軌後,瞭解到其中蘊藏的「慈 悲」意涵,並深受感動:

末學後來才知道蒙山的意義,就是用你心念的力量,去觀想食物 遍滿虛空,普施這些很可憐道啦,就是跟念,就是沐浴完跟著照念,

後來知道了這一層意義。那時候放完蒙山,就是睡覺時間,但還有一 些學長會放個人蒙山,那時候會覺得說他們真的讓人很感動,因為他 們會願意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為了這些眾生啊!

(張淨茵 , )

懺雲是八關齋戒的堅定支持者,參與齋戒學會的學生是這樣被教 導的:

八關齋戒是菩提心王的紫禁城,一旦無明煩惱的賊攻進城內擒走 心王,則人就陷入無明黑暗之中了。而藉由八關齋戒的加持,往生西 方極樂世界時,至少能中生中品以上。故八關齋戒的功能無量無邊,

寺內也很推廣為父母親友受戒,當作供養,使其得到無上利益。

(張

淨茵 )

解行並重 相輔相成

懺雲著重於堅守戒律和清修苦行。他於1915年出生於中國東北中 韓邊境的小鎮,年輕時曾留學日本,父親過世後,體會到人生無常,

對佛教產生興趣。他廿四歲皈依佛門,遵循五戒。1945年,30歲的他

(28)

在北平廣濟寺剃度受具足戒,並在北平中國佛教學院求學四年。他自 從出家後便堅守「過午不食」,六十餘年來從未間斷。1949年共產主 義革命成功後,懺雲和許多佛教僧人一樣來到台灣。1956年,他在埔 里,一開始搭建茅蓬,但茅蓬在一場水災中被沖走。於是他與弟子在 1963年前往水里,在現址開山建寺。1966年起,他開始帶領齋戒學 會。2006年,張淨茵進行實地考察時,齋戒學會已辦了40年,參加過 的年輕男、女學子至少有一萬多名。學生回到校園後,有些還會繼續

「吃齋」,有些甚至繼續持守「八關齋戒」。受到這些學生的影響,

各大專院校開始有學生自組素食團,為慈憫眾生而齋戒

(張淨茵

稍早有提到,佛教分為「行門」和「解門」兩門,齋戒學會的課 程也遵循相同的模式。懺雲整理出一本課本—《大專學生齋戒學會 解行合集》,他在序言中如此寫道:

古德云,解如目,行如足,兩者缺一不可。倘有解無行,則如 說食數寶,毫不得佛法之實益。有行無解,恐有盲修瞎練,墮坑落塹 之害,未得法益,反自受損。故必須依解起行,解行並重,如鳥之二 翼、車之雙輪,相輔相成,庶可達到果證之目的焉。

(懺雲 )

這本課本的內容確實為這兩門法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例如,在

「行門」中,有早課和晚課、「觀音菩薩法門修持儀軌」和「藥師 法門修持儀軌」、放生、拜大悲懺、皈依、受五戒,以及打佛七。在

「解門」中,有《佛說阿彌陀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

《百法明門論》8,不但為部分經籍提供解說,也和李炳南的講義一 樣,以圖解方式解說。

參加李炳南系列講座和懺雲齋戒學會的學生,離開時都深受佛法 感動。有位學生在1967年完成兩邊的培訓活動後,寫下心得:

(29)

齋戒學會的目的在於貫徹慈光佛學講座的宗旨,使我們在求解 佛學之餘,再嚐一番真實修持的滋味,以期行解並進,免於說食數寶 之弊。近世佛學者,十之八九專務講論,怠於實踐,失去原始佛教的 精神,只把它放在口舌上掉弄,於自他利益皆無裨補。師父[懺雲]有 鑑於此,特發大心,接著去年一期,續舉辦第二屆齋戒學會,使我們 這些求法若渴的佛教青年普霑法益,在中國佛教史上實在是件創舉。

(慧初 )

佛學社的體驗

1986年,《慧炬》雜誌創辦25週年時,幾個佛學社學生寫下他們 對佛學復興運動的體驗及脈絡,以下是其中一位學生的文章:

我這一生中,承受了父母、師長、親友、社會、國家許許多多的 恩惠,這些恩惠中,最大的恩惠可以算是有機會研究佛學,父母充實 了我肉體的生命,佛學卻豐富了我的精神生命,佛學乃是我思想的主 導,之所以如此,不能不說與「慧炬」有關。依佛理說,我之信佛,

主要是根性使然,但是「慧炬」卻是很重要的助緣。要不是周宣德老 居士創辦慧炬雜誌社、慧炬出版社,鼓勵全國各大專院校成立佛學社 團,頒發獎學金,贈送雜誌、佛書,我能否順利地學佛真是大有問 題。

記得民國52年秋,我考入政大,由同學引進東方文化社研習佛 學,曾聽一位馬來西亞來的僑生學長講唯識,我當時內心產生很大的 激盪,那位學長畢業後,再也沒有人可以講佛學,我們只好靠免費贈 送的慧炬雜誌、菩提樹雜誌,以及一些贈閱之佛書研究佛理。……那 時慧炬社已代辦佛學獎學金,好像只有兩種,申請人每學期須交一篇 研究報告,我幾乎每年都申請,為了充實文章的內容,我遂仔細閱讀 佛書,認真思維佛理。就這樣經過三年多的研究、比較,我終於肯定

(30)

佛學是一切哲學中,最崇高、最優越的哲學,這種看法迄今20年從未 改變。……

延續佛教慧命有一個不二法門,就是鼓勵青年研讀佛書,如果青 年人能因讀佛書而開竅,而法喜充滿,那麼佛教自可長存人間,利益 後世。大專青年是未來社會的中堅,若能於可塑性高的在學期間接觸 佛書,不但是他個人莫大的幸運,也對社會的和諧有莫大的助益,最 重要的是給佛教加入生力軍。要鼓勵大專青年學佛,有效的方法一是 大量印贈入門佛書,一是大量設置獎學金。佛書的內容要引人入勝,

文字要深入淺出;獎學金的金額要高,得獎比率也要高。

(侯秋東,

〈衷心的感激與期望

〉,

《慧炬》, :34-35)

高雄國際商專「正定學社」

香光尼僧團中,有14位尼僧在就讀高雄國際商業專科學校時,

同屬一個佛學社—正定學社。有幾位當時已互相認識,是同期的社 員;有幾位在專科時並不認識,後來加入香光尼僧團時,發現彼此同 屬一個學社。由於我手上有關於此學社的豐富資料,因此我就以此為 例,假設當時佛學社的模式都與正定社相似。正定學社是高雄國際商 專的學校社團,在首刊中指出學社創社的宗旨和未來將舉辦的活動,

並解釋學社名稱的由來。有趣的是,他們是從四書的《大學》中選出 這個詞來取名,強調不只要研究佛學,儒教和道教的研究同樣重要。

據說這是學校規定,不能取宗教性的名稱,必須貼近中國文化或儒家 思想:

聽到「正定學社」這個名稱時,可能會覺得很嚴肅而不會產生興 趣。的確,我們是學術性質的社團。這個學社的名稱來自《大學》一 段文字:「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以及「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 安,安而後能慮」。正定社致力於研究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以促

(31)

進中國文化,提升個人品德。旨在達到修身養性之目標,以導「正」

人心,堅「定」人生目標。

這篇文章告訴讀者,正定學社不只是研究哲學,也根據個別成 員的興趣和所需,每週進行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和研討會。社員也會 定期在週末舉行戶外活動,例如沙灘看夕陽、舉辦羽毛球比賽、參觀 風景名勝,以及和其他佛學社交流。這些活動都是以「實用性」為導 向,旨在推行「生活藝術」,其面向是多元而靈活的。此外,每一學 期會舉行大型講座,邀請知名學者演講。「在心靈獲得滋養的同時,

我們可以暫時忘卻卡在腦袋中的金錢符號『$』。休息是為了走更長 遠的路。」

這篇文章還有另一吸引人之處:「我們大部分成員身心都非常健 康,這是因為我們對飲食的藝術付出極大關注。我們每次聚會時,會 準備多種不同的飲食,讓聚會更加有樂趣。」9

這篇文章用一系列問題作結:「你想交更多朋友嗎?你喜歡討論 人生哲學嗎?你想更認識自己和其他人嗎?你喜歡觀光嗎?你想過一 個更有意義的精神生活嗎?你喜歡閱讀、吃零食和寫作嗎?正定學社 永遠張開雙臂歡迎你加入。」

佛學講座體驗修行

讓社員認識佛教的其中一個重點,是團體參訪寺院,以及參與 短期佛學講座或營活動。參觀寺院讓社員有機會見到僧侶的生活,短 期研討會則讓社員有機會短暫體驗出家人的修行生活。1989年五月,

學社成員參加在南台灣舉行為期兩天的「南區大專佛學講座」。以下 是南區大專佛講的行程表,顯示這項活動著重於從懺雲那裡學到的

「解」和「行」。

(32)

第一天:下午—晚上 2:30–3:30 報到、編組

3:30–4:20 認識環境、沐浴、休息

4:30–5:20 始業式:(一)學生注意事項;(二)執事報告 5:30–6:50 藥石、沐浴

7:00–8:00 行門:(一)佛教行儀 8:10–9:50 行門:(二)晚課 10:00 止靜

第二天:早上—下午 早上

4:50 起板

(起床號)

5:30–6:30 行門:(三)早課 6:40–7:30 早齋

8:00–9:40 解門:(一)《十善業道經》

9:50–11:20 解門:(一)同上,最後三十分鐘問答時間 11:30–12:30 午齋,功德迴向

下午

12:30–2:00 小止靜,各校代表會議、小組長會議、皈依 2:10–3:30 行門培訓:(四)《毗尼日用切要》

3:40–5:00 解門:(二) 圓滿波羅蜜 5:00 圓滿,向佛菩薩告假,回家。

此佛學講座的規畫看來是沿襲了懺雲的齋戒學會,稍微瀏覽一下

(33)

就可以發現作息相當簡明扼要,不過,重點在於行門。課堂中也研讀

《毗尼日用切要》—由佛教律師讀體見月

(1601–1679)

以文言文寫 成,佛講摘錄其中十六則作為學員的初階講義,內文包含作息方面的 資訊:起床時要做什麼;走路時不要傷害到昆蟲;如何洗手洗臉;進 入浴室時該注意什麼;喝水和漱口時該注意什麼,諸如此類。他們雖 然在課堂上會研讀這本講義,但在報到時也會領到白話文版本〈學員 須知〉供他們閱讀。內容分別以標題劃分如下:

《一般規則》

一、初入三寶聖地,在安頓、盥洗完畢後,當至大殿向佛菩薩問 訊並頂禮三拜。

二、下山前亦先至佛前告假並頂禮三拜,再至住持師父前頂禮告 假。

三、行路中遇師當旁立合拿問好,候師行過,方得再行。

四、隨手關燈、關水、關電扇、關門。

五、一切時、一切地、做一切事情,請愛護一切生命,切勿殺 生。

《殿堂規則》

一、晨起盥洗畢,即上佛堂,先將鞋脫於階下,按東西序位置排 列整齊,而後入殿。

二、早晚課誦念偈讚,當專心聽維那腔調,不得高聲詠唱,破壞 大殿平和氣氛。

三、凡見他人禮佛不得向彼頭前經過。

四、經行時,宜垂臉念佛,不必低頭亦不得東張西望。

(34)

《講堂規則》

一、上課時,當正身端坐,不宜倚靠桌椅,不得交足,不從與鄰 座閒談。

二、經上若有塵垢,當以淨紙拭之,不得口吹。

三、閱經時不得單著內衣或仰臥,倚靠或捲之若筒,應整衣端身 正坐。

四、經書內不可折角,不閱讀時,應即將經籍閤上。

《齋堂規則》

一、聞雲板聲立即至齋堂按組別坐定。

二、受食時,先合掌,存五觀(10),供養已,聞「請」字,方得 舉箸先食三口飯或喝三口湯,心念「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 善,誓度一切眾生」,而後始食。  

三、切莫以口就食,當以食就口,若有飯菜掉在桌上,應自行夾 起食之。

四、食畢,緩緩收拾碗筷,排列整齊。

五、食不過飽,以八分為度。

《寮房規則》

一、 除身體不適外,止靜外的一切時間,不得於寮房內休息。

二、眠時身臥如弓。並不得赤身露體,常如在佛前。

三、止靜後,不得高聲說話。入寮房後,更不得打物作響,若非 必要不得談。

(35)

《廁所規則》

一、入浴廁前,須將衣內課本及念珠取出,出後記得帶走。

二、入廁前當三彈指,使內之人非人等知。

三、出入廁所應換鞋,並保持整齊。

四、出廁後必洗手,方得與人作禮,及禮佛持經。

(以上〈學員須知〉摘自南區大專佛學講座書面資料,1989年5月)

周宣德、李炳南、懺雲 扮演重要推手

雖然佛學講座只有兩天,但仍精簡地結合了李炳南的講座和懺雲 的齋戒學會。香光尼僧團的許多尼僧認為,她們之所以會決定出家,

都是這類佛學講座的功勞。在我所聽到的許多故事中,我想引用一位 尼僧參加佛學社的例子為此章節作結。

JJ

(化名)

是在1990年加入香光尼僧團的,她曾是國際商專正定 學社的一員。當時,已有十一名社員加入香光尼僧團。JJ在社中非常 活躍,並擔任社長。由於校方不允許出家人進入校園,因此,講座便 移至學校附近的寺院舉辦,並在香光尼僧團的分院紫竹林精舍聚會。

有兩場在寺院舉辦的講座,尤其讓JJ印象深刻。其中一場是由一位是 輔仁大學西班牙語系畢業的尼僧所講,內容是關於西方極樂世界。JJ 說,這是她第一次學習到何謂「淨土宗」。另一場演講─「慈悲與 智慧的追尋」是由另一所大學的佛學社成員所講,他後來也出家了。

JJ在1986年參加懺雲的齋戒學會,她對佛教梵唄很感興趣,於是與幾 位志同道合的社員,一起到紫竹林精舍向尼僧學習法會時所用的法 器。於是,這幾位學生便開始主動一起讀經、念佛和拜佛。

這段小故事顯示出,1960至1980年代,對大專學生推廣佛教,並 為台灣佛教復興鋪路,周宣德、李炳南和懺雲三人在當中所扮演的角

(36)

色有多麼重要。周宣德和李炳南推廣佛教的方式,明顯是源自於自己 的教育和經驗,兩人在學習佛教前,都受過儒家思想教育,因此樂於 用儒家思想來教導佛法;也可能是因為如此,國民政府才允許他們自 由傳教。在當時,政府積極以中華文化守護者自居,以做為與中共的 強烈對比,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

(1966–1976)

。周、李兩人雖致 力於向知識分子傳播佛教,尤其是大專學生,但並未鼓勵他們出家。

事實上,有些跡象顯示,他們不贊同選擇出家,尤其是李炳南。對他 們來說,成為居士對中國佛教的未來同樣重要。關於晚清到民國初期 的佛教居士研究史料還不多,但這段期間他們的確相當活躍,對中 國佛教也有極大的貢獻。周宣德和李炳南或許無法看到他們努力的成 果,但若是想瞭解為何在廿世紀最後的二十五年間,台灣有這麼多年 輕知識分子出家,就不能忽略兩人在推廣大專院校佛學社團所扮演的 角色。

【注釋】

(1)《永嘉大師證道歌》(《大正藏》卷 48,頁 395c–396c),簡稱《證道歌》,

唐初天台大師永嘉玄覺(665–713)所作。收錄 247 句偈頌,是描述如來禪 的早期禪宗著作之一。

(2)《妙慧童女經》,又稱《妙慧童女會》或《佛說須摩提菩薩經》(《大正 藏》卷 12,頁 76b–78c),是《大寶積經》(Mahāratnakūta Sūtra,《大正藏》

卷 11,頁 2b–685a)中的一段經文,由唐朝菩提流志翻譯。內容是佛陀在回 答八歲女童妙慧的提問時,描述了四種業和菩薩的德行。在妙慧和文殊菩 薩的對談中,她說道,女人之相了不可得,從而除斷女子無法悟道的疑惑。

然後她幻化成卅歲男子之身,接受佛陀的授記,在未來證悟成佛。

(3)《十善業道經》(《大正藏》卷 15,頁 157c–159b),由初唐時抵達中國的實 叉難陀所譯,附有簡短的注釋;它出現在《佛說海龍王經》(《大正藏》卷 15,頁 131c–157b)的〈十德六度品〉,共一卷。此經為佛陀開示,解說海 龍王的十種善行,藉由切斷十惡的念頭,並透過十種善行以累積福報。

(4)《慧炬》第 302 期和 303 期(1989 年 9 月)主要刊登紀念周宣德的文章,其 中最重要的是由周宣德的兒子、周宣德葬禮的負責小組和釋仁俊所撰寫的 文章;以及一篇周宣德本人所寫的傳略。我這一部分的文字都是根據這些 資料所寫。

(5) 《佛說八大人覺經》(《大正藏》卷 17,頁 715b–715c),共一卷,由安世高 翻譯。安世高是漢末早期的譯經者之一。此經列出「大人」(great person)

持有的八種覺知,以及佛陀弟子帶領眾生成佛的方法。八種覺知分別是:

(37)

覺知懈怠墮落;(五)覺知愚癡生死;(六)覺知貧苦多怨;(七)覺知 五欲過患;(八)覺知生死熾燃。

(6)以下是根據《慧炬》第 264 期(1986 年六月號)為紀念李炳南 97 歲高齡辭 世而刊登的文章所寫。

(7)這裡的「藥石」指的是晚餐。因為戒律規定過午不食,但晚上仍必須用餐 以免生病。因此把晚餐稱為「藥石」,將進食視為服藥,而非享用。

(8)《 百 法 明 門 論 》 全 名《 大 乘 百 法 明 門 論 》(《 大 正 藏 》 卷 31, 頁 855b–855c),世親撰寫,玄奘翻譯,是唯識宗有關百法的釋論。一切「法」

歸類為五門: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

(9) 《陶成》(第一期, 1986:52)。

(10)「五觀」是指食存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 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視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

應受此食。

編者註:本文摘譯自《傳遞香光:當代台灣的香光尼僧團與佛教比丘尼》(Chün-fang Yü. 2013.

Passing The Light: The Incense Light Community And Buddhist Nun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auvel, John and Jeremy Gray eds, (1987)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 Reader, London: The Open University. Y.: Dover

*More able students and those who have interest may further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ulture (pop music, cartoons, movies, television, etc.) in post-war Hong Kong to

 Authorized by the State Education Ministry,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CTCM) was established in 1992 within TUTCM..  It is in TUTCM where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ccessing the Project : Survey123 for

• Children from this parenting style are more responsive, able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stress; they also have better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self- control; they can notice

DVDs, Podcasts, language teaching software, video games, and even foreign- language music and music videos can provide positive and fun associations with the language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