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的組合零點定理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的組合零點定理"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Alon 的組合零點定理

張鎮華

1. 從 Hilbert 的零點定理談起

本文主要在介紹 Noga Alon (以色列數學家, 1956 年 2 月 17 日生) 利用多項式解決組 合問題的工作。 這要從 David Hilbert (德國數學家, 1862 年 2 月 23 日 ∼ 1943 年 2 月 14 日) 的零點定理 (Nullstellensatz) 說起, 它是代數幾何的一個基礎, 請參見 van der Waerden 的書 [29]。

考慮以某個體 (field) F 為係數的所有 n 個變數的多項式 f = f (x1, x2, . . . , xn) 所 成的集合, 其元素可做加、 減、 乘、 除 (除法會產生商式和餘式), 是一個環 (ring), 稱之為多 項式環 F[x1, x2, . . . , xn]。 當 c 6= 0 的時候, f 的某一項 cxd11xd22 . . . xdnn 的度數 (degree) deg(cxd11xd22. . . xdnn) 定義成 d1+ d2+· · ·+dn, 而 f 的度數則定義成 f 當中度數最高的項的 度數。 舉例來說, 在兩個變數的實係數多項式環 R[x, y] 中, x4+2x2y3+3y2及其各項的度數為 deg(x4) = 4、 deg(2x2y3) = 5、 deg(3y2) = 2、 deg(x4+2x2y3+3y2) = max{4, 5, 2} = 5。

一個體 F 稱為代數封閉 (algebraically closed) 的意思是說, F 中的任意不是常數的多 項式一定有 F 中的根。 舉例來說, R 就不是代數封閉, 因為多項式 x2 + 1 沒有實數根。 但是 C 就是代數封閉, 因為根據代數基本定理, 任意不是常數的複係數多項式一定有一個複數根。

以下就是 Hilbert 的零點定理。

定理 1.1 (零點定理). 假設 F 是一個代數封閉體, f, g1, g2, . . . , gm 是多項式環 F[x1, x2, . . ., xn] 中的一些多項式。 如果 g1, g2, . . . , gm 的共同根也是 f 的根, 則存在一個正整數 k 及 F[x1, x2, . . . , xn] 中的一些多項式 h1, h2, . . . , hm, 使得 fk= h1g1 + h2g2+· · · + hmgm

對於 m = n 而且各個 gi 是單變數多項式 Q

ai∈Si(xi − ai) 的特殊情況 (其中 Si 是 F 的有限非空子集), 有下面這個更強的定理。 值得注意的是, 這一次並不需要假設 F 有代數封閉 的條件。

定理 1.2. 假設 F 是一個體, f = (x1, x2, . . . , xn) 是 F[x1, x2, . . . , xn] 中的一個多項式。 如 果 S1, S2, . . . , Sn 是 F 的有限非空子集, 定義 gi(xi) = Q

ai∈Si(xi− ai)。 如果 g1, g2, . . . , gm

21

(2)

的共同根也是 f 的根 (即對所有 a1 ∈ S1、a2 ∈ S2、. . .、an∈ Sn都有 f (a1, a2, . . . , an) = 0), 則存在滿足 deg(hi)≤ deg(f) − deg(gi) 的多項式 h1, h2, . . . , hn 使得 f = h1g1+ h2g2+

· · · + hngn。 更進一步來說, 當 R 是 F 的子環, 而且 f, g1, g2, . . . , gn 都在 R[x1, x2, . . . , xn] 時, 前述的 hi 也都在 R[x1, x2, . . . , xn] 內。

Alon [1] 利用定理 1.2 發展出來的組合零點定理 (Combinatorial Nullstellensatz), 提 供了一個靈活的技巧, 可以廣泛地應用在各種組合學的問題上, 尤其在圖論方面的各種應用更 是最近幾年的熱門主題之一。

定理1.3 (組合零點定理). 假設某個體 F 中有 n 個子集 S1, S2, . . . , Sn, 每一個都滿足|Si| >

di; 而且 f 是 F[x1, x2, . . . , xn] 中的一個多項式。 如果 f 的度數為 d1+d2+· · ·+dn, 而且它有 某個非零項 cxd11xd22· · · xdnn, 則存在 a1∈S1、a2∈S2、. . .、an∈Sn 使得 f (a1, a2, . . . , an)6=0。

對於組合零點定理的證明, Alon [1] 用了一個比較迂迴的論述。 他先證明了一個比較弱的 性質 (姑且稱之為弱組合零點定理), 也就是將組合零點定理中的假設

(C1) f 的度數為 d1+ d2+· · · + dn, 而且它有某個非零項 cxd11xd22. . . xdnn, 換成一個比較強的假設

(C0) f 6≡ 0, 而且它的任意非零項 cxd11xd22 . . . xdnn 均滿足 d1 ≤ d1, d2 ≤ d2, . . . , dn ≤ dn。 Alon 先證明了弱組合零點定理, 用它來證明定理 1.2, 然後再用定理 1.2 來證明組合零點 定理。 Tao 和 Vu [26] 給了一個直接的數學歸納法證明組合零點定理, 不過他們的證明分成兩 步, 還是有點複雜。 Michalek [22] 給了一個更直接的證明。 亦請參見本文著者 [13, 14] 的證 明。 後來 Laso´n [21] 證明了一個比較強的性質 (姑且稱之為強組合零點定理), 也就是將組合 零點定理中的假設 (C1) 換成一個比較弱的假設

(C2) f 有某個非零項 cxd11xd22. . . xdnn, 且對 f 中任意非零項 cxd11xd22. . . xdnn, 若所有 di ≥ di 則所有 di = di

顯然 (C0) 可推得 (C1), 而 (C1) 可以推得 (C2), 但是反過來都不成立。 例如, 當 d1 = 2、d2 = 3、d3 = 4 時, x21x32x43+ x21x22x53 滿足 (C1) 但不滿足 (C0), x21x32x43 + x21x22x63 滿足 (C2) 但不滿足 (C1)。

證明強組合零點定理: 對 d := d1 + d2 +· · · + dn 做數學歸納法證明。 當 d = 0 的時候 d1 = d2 = . . . = dn = 0, f 為非零常數多項式, 定理顯然成立。 假設 d ≥ 1, 不妨假設 d1≥ 1。 選取 a ∈ S1, 利用多項式的長除法, 將 f 除以 x1− a 可得

f (x1, x2, . . . , xn) = q(x1, x2, . . . , xn)(x1− a) + r(x2, x3, . . . , xn),

(3)

由於 f 滿足條件 (C2), 可知 q(x1, x2, . . . , xn) 有一項 cxd11−1xd22. . . xdnn 滿足條件 (C2) (但其中的 d1 換成 d1 − 1)、 r(x2, x3, . . . , xn) 是一個有 n − 1 個變數的多項式。 根據已 知條件, F 的子集 S1\{a}, S2, . . . , Sn 除了 |S1\{a}| > d1 − 1 外都有 |Si| > di ; 由 歸納法假設, 存在a1 ∈ S1\{a} 、a2 ∈ S2、. . .、an ∈ Sn 使得 q(a1, a2, . . . , an) 6= 0。 如 果 r(a2, a3, . . . , an) = 0, 則 f (a1, a2, . . . , an) = q(a1, a2, . . . , an)(a1 − a) 6= 0; 如果 r(a2, a3, . . . , an)6= 0, 則 f(a, a2, . . . , an) = r(a2, a3, , . . . , an)6= 0。 定理得證。  接下來我們要利用組合零點定理來解決一些組合問題, 其用法就是設法造出一個多項式 f (x1, x2, . . . , xn) 來模擬想要證明命題的特性, 使得如果這個多項式存在一個特定的點 (a1, a2, . . . , an) 滿足 f (a1, a2, . . . , an)6= 0 的話, (a1, a2, . . . , an) 就會對應於想要的東西, 然後 再用組合零點定理來證明這樣的 (a1, a2, . . . , an) 的確存在。 這些及更多的內容請參見 Alon 的文章 [1]。

2. Cauchy-Davenport 定理 — 加性數論

在數論中, 加性數論 (additive number theory) 在研究整數的子集合, 以及其在加法下 的特性。 更抽象來說, 加性數論的研究包括對於有加法運算的交換群 (abelian group) 以及交 換半群 (commutative semigroup)。 其中主要研究的二個對象分別是交換群或半交換群 G 中 二個子集 A 及 B 的和集 (sumset)

A + B ={a + b : a ∈ A, b ∈ B}, 以及 A 的 k-重和集 (k-fold sumset)

kA = A + A +· · · + A

| {z }

k

在這方面的研究, 有一個方向是直接問題, 也就是由 A 的結構來判斷 kA 的結構。 例如, 假設 A 是一個固定的子集, 判斷哪些元集可以表示為 kA 中的和元素 (參見 [23])。 這方面有 二個經典的問題, 一個是 Goldbach 猜想, 也就是, 當 P 是所有質數所成的集合時, 猜想 2P 包括了所有大於 2 的偶數; 另一個是 Waring 問題, 也就是, 當

An ={0n, 1n, 2n, 3n, . . .} 時, k 要多大才能確保 kAn 包括所有正整數。

許多這一類的研究常使用 Hardy-Littlewood 圓法 (circle method) 及篩法 (sieve meth- ods) 當工具。 例如 Vinogradov 證明了, 每一個夠大的奇數都可以表示為三個質數的和, 以及 所有夠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四個質數的和。 Hilbert 證明了, 對於每一個正整數 n, 每一個非

(4)

負整數都是某一個固定數目 k 的 n 次方數的和, 也就是 kAn 包含了所有正整數; 例如 n = 2 時, 每一個非負整數都是 4 個 2 次方數的和, 也就是 4A2 包含了所有正整數。

一般來說, 對於某個非負整數的子集 A, 若可以讓 kA 包括所有的正整數, A 就稱為 k 階 的基底 (basis of order k); 若 kA 包括所有夠大的整數, A 就稱為 k 階漸近基底 (asymptotic basis of order k)。 最近有許多研究是關於有限階漸近基底的一般特性, 例如, 若集合 A 是 k 階漸近基底, 但集合 A 的真子集都不是 k 階漸近基底, 則集合 A 稱為 k 階的最小漸近基底 (minimal asymptotic basis of order k)。 目前已經證明了, 對於任意 k, 總是存在 k 階的 最小漸近基底, 但是也存在不包含k 階的最小漸近基底的k 階漸近基底。 另一個問題是, 一個 n 最少可以表示成某個最小漸進基底中多少個元素的和。 著名的 Erd˝os-Tur´an 猜想也是有關漸 近基底的問題。

另一個方向關注的是反問題 (最近此研究方向常稱為加性組合學), 假設已經知道和集 A+

B 的資訊, 目的是要找到個別集合 A 和 B 的資訊 (參見 [24])。 和上述有關基底的問題不同, 這個方向處理的多半是有限子集而不是無限子集。 典型的問題是 |A + B| 相對於 |A| 和 |B|

很小時, 這兩個子集有什麼樣的結構。 在整數的例子中, 經典的 Freiman 問題用多維算術級數 提供了有力的部分答案。 另一個典型的問題是要以 |A| 和 |B| 來表示 |A + B| 的下限。 這類問 題的例子有 Cauchy-Davenport 定理及限制和集 (restricted sumset) 的 Erd˝os-Heilbronn 猜想。 用來解決這類問題的方式來自各數學領域, 例如組合學、 遍歷理論、 分析、 圖論、 群論、 線 性代數及多項式法。

下面來介紹 Cauchy-Davenport 定理。 先介紹一些更基礎的內容。

假設 A 和 B 是兩個正整數的有限非空子集, 令 |A| = n 而 |B| = m。 第一個問題是,

|A + B| 可能會多大?

當 A = {1, 2, . . . , n} 而 B = {n, 2n, . . . , mn} 時, A + B = {n + 1, n + 2, . . . , n + mn}, 此時 |A + B| = mn = |A||B|, 相對比較大。 事實上, 這已經是最大可能了, 因為容易 看出來, 一般來說都有

|A + B| ≤ |A||B|。

另一方面, 當 A ={1, 2, . . . , n} 而 B = {1, 2, . . . , m} 時, A+B = {2, 3, . . . , n+m}, 此時 |A + B| = n + m − 1 = |A| + |B| − 1, 相對比較小。 事實上, 這是最小可能了, 一般來 說, 假設

A ={a1 < a2 <· · · < an}、 B = {b1 < b2 <· · · < bm}, 則下面這個遞增數列包含了 A + B 中的 n + m− 1 個數,

a1+b1< a1+b2< a1+b3<· · ·<a1+bm−1< a1+bm< a2+bm<· · ·<an−1+bm< an+bm。 反過來, 我們可以問, 如果 |A + B| = |A| + |B| − 1, 那麼 A 和 B 會長成甚麼樣子? 當 A 或 B 只有一個元素時, 不管另一個集合長相如何, 顯然會有 |A + B| = |A| + |B| − 1。 所

(5)

以假設|A| = n ≥ 2 且 |B| = m ≥ 2。 當 |A + B| = n + m − 1 時, 再考慮下面這個遞增數 列, 它也包含了 A + B 中的 n + m− 1 個數,

a1+b1< a2+b1< a2+b2<· · ·<a2+bm−2< a2+bm−1< a3+bm−1<· · ·<an+bm−1< an+bm。 因為 |A + B| = n + m − 1, 前述的兩個數列, A + B 的所有元素恰好都出現在數列中一次, 所以這兩個數列的各對應項相等, 而有

a1+ bj = a2 + bj−1 (2≤ j ≤ m)、ai+ bm = ai+1+ bm−1 (1≤ i ≤ n − 1), 也就是

a2− a1 = bj− bj−1 (2≤ j ≤ m)、ai+1− ai = bm− bm−1 (1≤ i ≤ n − 1), 因此, A 和 B 是兩個有共同非零公差 d 的等差級數所成的集合。 當然, 具有這樣性質的 A 和 B 也會有 |A + B| = |A| + |B| − 1。

綜合來說, 有如下的性質。

命題 2.4. 若 A 和 B 是 Z 的有限非空子集, 則 |A + B| ≥ |A| + |B| − 1。 更進一步來說,

|A + B| = |A| + |B| − 1 若且唯若 |A| = 1 或 |B| = 1, 或是存在某個 d > 0 使得

A ={a, a + d, a + 2d, . . . , a + (|A| − 1)d}、B = {b, b + d, b + 2d, . . . , b + (|B| − 1)d}。

性質 2.4 的證明主要用到整數可以比較大小, 所以將其中的整數集 Z 換成實數集 R, 性 質還會成立。 但是如果將整數集 Z 換成複數集 C, 情況會是如何呢? 一般常說, 複數集是 「不 能定義」 大小關係的; 這樣的說法其實不夠精確, 更精確來說, 應該是, 如果在複數集定義大小 關係, 則不能滿足一般大小關係習慣有的一些性質, 例如

(P1) 三個關係 a < b、 a = b、 b < a 恰有一個成立;

(P2) 關係 0 < a 等價於 −a < 0;

(P3) 若 a < b 且 b < c, 則 a < c;

(P4) 若 a < b, 則 a + c < b + c;

(P5) 若 a < b 且 0 < c, 則 ac < bc。

如果複數中可以定義滿足前述五個性質的大小關係, 則會產生矛盾, 說明如下。

先來看 √

−1。 因為 0 6=√

−1, 則由 (P1) 可知 0 <√

−1 或√

−1 < 0。 當 0 <√

−1 時, 由 (P5) 就會得到 0√

−1 < √

−1√

−1, 也就是 0 < −1。 當 √

−1 < 0 時, 由 (P2) 就 有 0 < −√

−1, 再由 (P5) 就會得到 0(−√

−1) < (−√

−1)(−√

−1), 也就是 0 < −1。 所 以總是有 0 < −1, 再一次利用 (P5) 得到 0(−1) < (−1)(−1), 也就是 0 < 1, 再由 (P2) 就 有 −1 < 0, 這和 0 < −1 違反 (P1) 而產生矛盾。

(6)

不過, 複數中卻可以定義大小關係為

「對於實數 a, b, a, b, 若 a < a、 或者 a = a 但是 b < b, 則稱 a + b√

−1 < a+ b

−1。」

此時雖然性質 (P5) 不成立, 但是 (P1)、(P2)、(P3)、(P4) 都成立。 前面證明性質 2.4 時, 其實 並不會用到乘法, 只需有性質 (P1)、(P2)、(P3)、(P4) 就夠了。 所以性質 2.4 中的 Z 換成 C 後 還是成立。

這樣來說, 是不是對任何加法系統都會有|A + B| ≥ |A| + |B| − 1 的不等式? 答案是不 會。

考慮模環 Zr, 也就是 Zr = {0, 1, 2, . . . , r − 1}, 其中的加法、 乘法是整數的加法、 乘法 後取 mod r。 例如, 在 Z9 中, 3 + 3 = 6、6 + 6 = (12 mod 9) = 3、2× 2 = 4、4 × 4 = (16 mod 9) = 7。

要注意的是, 為了討論性質 2.4 並不需要考慮乘法。 其次, Zr 中並無法定義大小關係使得 性質 (P1)、(P3)、(P4) 都成立, 說明如下。 如果 0 < 1, 則連續使用 (P4) 就會得到 1 < 2、2 <

3、. . .、n− 1 < (n − 1) + 1 = 0, 再連續使用 (P3) 就會得到 0 < 0, 和 (P1) 矛盾; 如果 1 < 0, 則連續使用 (P4) 就會得到 2 < 1、3 < 2、. . .、0 = (n− 1) + 1 < n − 1, 再連續使用 (P3) 就會得到 0 < 0, 和 (P1) 矛盾。

事實上, 考慮 Z9 的部分集合 A = B = {0, 3, 6} 時, A + B = {0, 3, 6}, 所以

|A + B| = |A| = |B| = 3, 此時 |A + B| ≥ |A| + |B| − 1 並不成立。

不過在特殊情況, 當 r 是質數時, 只要 |A + B| 不超過 r, 確實會有 |A + B| ≥ |A| +

|B| − 1, 這就是著名的 Cauchy-Davenport 定理。

定理 2.5 (Cauchy-Davenport 定理). 若 p 為質數, A 和 B 為 Zp 的兩個非空子集 , 則

|A + B| ≥ min{p, |A| + |B| − 1}。

Augustin-Louis Cauchy (法國數學家, 1789 年 8 月 21 日 ∼ 1857 年 5 月 23 日) 在 1813 年證明了這個定理, 利用它重新證明了 Joseph-Louis Lagrange (義大利數學家, 1736 年 2 月 25 日 ∼ 1813 年 4 月 10 日) 在 1770 年得到的結果, 任意正整數是 4 個平方數的 和。 後來 Davenport 將此定理敘述為 Khintchine 的一個關於兩個整數列和的 Schnirelman 密度的猜想 (後來被 H. Mann 證明了) 的離散相似版本, 這個結果有若干推廣, 例如可參見 [24]。 Cauchy 和 Davenport 對於定理 2.5 的證明用了相同的組合概念, 都是在|B| 上做數學 歸納法。 [9, 10] 最近提供了不同的代數證法, 其優點是可以輕易地推廣到若干相關結果。 Alon [1] 利用組合零點定理提供 Cauchy-Davenport 定理的如下的簡單證明, 其中, 當 p 是質數時, Zp 是一個體。

證明 Cauchy-Davenport 定理: 如果 |A + B| ≥ p, 定理顯然成立, 所以只需考慮 |A + B| ≤ p − 1 的情況。 假設定理不成立, 也就是 |A + B| ≤ |A| + |B| − 2。 令 S1 = A 且

(7)

S2 = B, 則可選取非負整數 d1 和 d2 使得|A + B| = d1+ d2、|S1| > d1、|S2| > d2。 考慮 Zp[x, y] 中的多項式

f (x, y) = Y

c∈A+B

(x + y− c), 其度數為|A+B| = d1+ d2, 而且它有一個項 d1d+d2

1

xd1yd2。 因為 d1+ d2 < p, 所以 d1d+d2

1

 當作整數不是 p 的倍數, 當作 Zp 的元素不為 0, 所以根據組合零點定理, 存在 a ∈ A、b ∈ B 使得 f (a, b) 6= 0。 因為 a + b ∈ A + B, 由 f(x, y) 的定義得知 f(a, b) = 0, 矛盾。 

一些涉及限制和集的類似結果如下所述。

定理 2.6 (Dias da Silva-Hamidoune [15]). 若 p 為質數, A 為 Zp 的一個非空子集 , 則 |{a + a : a, a ∈ A, a 6= a}| ≥ min{p, 2|A| − 3}。

定理 2.7 (Alon-Nathanson-Ruzsa [9]). 若 p 為質數, A 和 B 為 Zp 的兩個非空子集 , 則 |{a + b : a ∈ A, b ∈ B, ab 6= 1}| ≥ min{p, |A| + |B| − 3}。

3. 利用組合零點定理證明圖論中的三個定理

圖論這門學問有將近三百年的歷史, 經由各方學者的研究, 已經有很完整的發展, 不但在 數學上有其深度, 在其他領域上也有很多應用。 很少有一個數學的分支可以說是哪一年誕生的, 而現在大家公認, Euler 在 1736 年解決 K¨onigsberg 七橋問題的文章 [18] 是圖論的起源。

從 1736 年到 1936 年這整整兩百年, 可以說是圖論的春秋戰國時代, 不同領域的人們 在他們各自的崗位上, 用不同的名稱、 不同的內容, 探索和 Euler 發現的圖一樣的概念 (參見 Biggs、 Lloyd 和 Wilson 的書 [11])。 一直到 1936 年, K˝onig 寫出圖論的第一本著作 《有限 和無限圖的理論》[20], 正式宣告圖論這門學問誕生。 這以後的八十多年來, 各式各樣的圖論書 籍, 呈幾何級數的速度產生。

這一節利用組合零點定理來證明一些圖論上的定理。 我們討論的圖都是簡單圖 (simple graph), 也就是, 只有有限多個點、 沒有重邊 (multiple edges)、 沒有迴邊 (loops); 如果要 討論有有限多個點、 允許重邊、 沒有迴邊的圖, 會稱之為重圖 (multi-graph) 以便區別。

正則子圖的存在性

Berge 和 Sauer 曾猜想任何 4-正則圖都一定包含一個 3-正則子圖 (參見 Bondy 和 Murty 的書 [12] 第 246 頁), 這個猜想後來被 Ta´skinov [27] 證明。 不過很容易看出這個猜想 對於重圖是不會成立的 (考慮 C3 把每條邊複製成兩條重邊就是一個反例)。 但是可以證明, 一 個 4-正則重圖只要再加入一條邊, 就會保證裡面有 3-正則子重圖。 而這個結果是下面這個定理 的特例, Alon [1] 利用組合零點定理證明如下。

(8)

定理 3.1 (Alon-Friedland-Kalai [3, 4]). 如果 p 是質數1, 而且 G 是一個最大度數

∆(G) = 2p− 1 且平均度數大於 2p − 2 的重圖, 則 G 包含一個 p-正則子重圖。

證明: 假設 G 有 n 點及 m 邊。 每一條邊 e 定義一個變數 xe, 然後考慮在有限體 Zp 上的多 項式

f (~x) = Y

v∈V (G)



1− X

e∋v

xe

p−1

− Y

e∈E(G)

(1− xe) 。

這個多項式第一個乘積是把 n 個度數是 p − 1 的多項式乘起來, 而因為 G 的平均度數大於 2p− 2, 知道有 n(p − 1) < m; 又因為它的第二個乘積的度數是 m, 於是知道 f(~x) 的度數 是 m, 其中 Q

e∈E(G)xe 這項的係數是 (−1)m+1, 所以不等於 0。 對於這項來說每個 de 都是 1, 所以若對所有 e ∈ E 都取 Se = {0, 1}, 則根據組合零點定理, 存在某個 ~a = (ae : e ∈ E(G)) ∈Q

e∈E(G)Se 使得 f (~a)6= 0。

這時候, 根據各個 ae 是 0 或 1, 可以決定出 G 的一個子重圖 H, 其中 e ∈ E(H) 若且 唯若 ae = 1。 這個子重圖 H 至少有一條邊, 因為 f (~0) = 0。 既然 H 有邊, 那麼在 f (~a) 的定 義當中第二個乘積就會是 0。 這時候, 如果對於某個 v 來說 P

e∋vae 在 Zp 當中不是 0, 那麼 根據 Fermat 小定理就有

1− X

e∋v

ae

p−1

≡ 0 (mod p),

所以 f (~a) 的定義當中的第一個乘積也是 0, 這跟 f (~a) 6= 0 矛盾; 這就表示對於每個點 v 來 說都要有 degH(v) = P

e∋vae ≡ 0 (mod p), 但問題是 ∆(G) = 2p − 1, 所以 degH(v) 若 不是 0 就是恰好等於 p, 所以 H 去掉那些孤立點以後就是 G 的一個 p-正則子重圖。  和 d-點團集相交的集合的數目

下面是組合零點定理的另一個應用, 其內容看起來有一點不自然, 但展示了組合零點定理 的多功能性。

定理 3.2. 如果 p 是質數, 而 G = (V, E) 的點數 |V | > d(p − 1), 則存在一個非空的點集 U ⊆ V , 使得和 U 相交的 d-點團的數目是 p 的倍數。

證明: 每一個點 v 定義一個變數 xv, 然後考慮在有限體 Zp 上的多項式 f (~x) = Y

v∈V

(1− xv)− 1 + g(~x)p−1, 其中 g(~x) = X

∅6=I⊆V

(−1)|I|+1K(I)Y

v∈I

xv,

1 其實他們證明了這個結論對於 p 是質數次方的情況也是對的, 但這裡只證明比較簡單的, 當 p 是質數的情況。 另外, 這個定理是不是 對於任何自然數 p 都成立, 是一個還沒有被解決的問題。

(9)

K(I) 表示包含 I 的 d-點團的數目。 因為只有在 |I| ≤ d 的時候 K(I) 6= 0, 所以 g(~x) 的 次數最多是 d; 又因為 |V | > d(p − 1), 所以 f(~x) 的次數是 |V |, 其中 Q

v∈V xv 這項的係 數是 (−1)|V |, 所以不等於 0。 對於這項來說每個 dv 都是 1, 所以如果對所有 v ∈ V 都取 Sv ={0, 1}, 則根據組合零點定理, 存在某個 ~a = (av : v ∈ V ) ∈Q

v∈V Sv 使得 f (~a)6= 0。

令 U = {v ∈ V : av = 1}, 因為 f(~0) = 0, 所以 U 6= ∅。 既然 U 6= ∅, 那麼 在 f (~a) 的定義當中第一個乘積就會是 0。 這時候, g(~a)p−1 6= 1, 那麼根據 Fermat 小定理 就有 g(~a) = 0 ∈ Zp, 因為 Q

v∈Iav 只有在 I ⊆ U 的時候不是 0, 其實等於 1, 所以 g(~a) =P

∅6=I⊆U(−1)|I|+1K(I), 根據排容原理, 這就是和 U 相交的 d-點團的個數, 在 Zp

0, 當作整數是 p 的倍數。 

上面這個結果也可以推廣到 p 是某個質數的次方的情況, 一些相關的結果請參見 [2, 8]。

圖著色問題

圖的著色問題可追溯到 1850 年英國有一位學生 Francis Guthrie 提出來的四色問題。 這 個問題經過一百多年, 最後才在 1976 年, 由 Appel, Haken 與 Koch [6, 7] 藉著電腦的幫助, 透過放電論證法 (discharging method), 證明成為四色定理, 他們的證明後來被 Robertson, Sanders, Seymour 與 Thomas [25] 簡化, 不過還是不能避免利用到電腦來證明。

四色問題可以說是圖論當中, 除了七橋問題以外最有名的問題, 其所衍生出來的許多著色 問題, 引發了許多精彩的理論。 著色問題除了歷史性的挑戰以外, 在現今的許多實際應用問題 如: 排時、 排序、 時間表、 頻道分配、 資源分配、 實驗設計等議題上都十分有用。 圖著色與圖論 的其他部分、 數學的其他分支, 甚至其他科學也有很深而不可分離的關係。 一百多年來的發展, 已經產生了許多深刻的結果與工具, 並且造就了許多具挑戰性的未解問題。

一個圖 G 的 k-著色 (k-coloring) 是指一個函數 f : V (G) → {1, 2, . . . , k}, 而一個正 常 k-著色 (proper k-coloring) 則是指使得 f (x) 6= f(y) 對相鄰兩點 x 和 y 都成立的 k-著 色。 圖 G 的著色數 (chromatic number)χ(G) 是指使得 G 存在正常 k-著色的最小 k。 如果 χ(G) ≤ k, 也會說 G 可以被 k-著色 (k-colorable)。 在這個定義之下, 四色定理的內容就是

「任意平面圖 G 都可以被四著色」。

列表著色是點著色的一種推廣, 在這種著色方式當中仍舊是要給每一點著上一種顏色, 不 過每個點各自可以使用的顏色集合可能各不相同, 有別於先前的著色模式中每個點可用的顏色 集合都是 {1, 2, . . . , k}。 這種著色概念由 Vizing [28] 及 Erd˝os、Rubin 與 Taylor [17] 獨立 介紹出來。

對於圖 G 中的每一點 v, 令 L(v) 是可供 v 選擇的顏色集。 一個正常列表著色 (proper list coloring)f 是使得每一點 v 都有 f (v) ∈ L(v) 的正常著色。 如果無論 L(v) 如何給定, 只要 |L(v)| ≥ k 的話 G 都有正常列表著色, 就說 G 可被列表 k-著色 (list k-colorable) 或

(10)

k-可選擇的 (k-choosable), 而 G 的列表著色數 (list chromatic number 或 choice number 或 choosability) χ(G) 就是使 G 可被列表 k-著色的最小 k。

Alon [1] 利用組合零點定理證明 Alon 和 Tarsi [5] 的一個結果。

對於有 n 個點的圖 G = (V, E), 不妨假設 V ={1, 2, . . . , n}, 點 i 對應到變數 xi, 考 慮 n 個變數的 |E| 次多項式

fG(x1, x2, . . . , xn) =Y

{(xi− xj) : i < j,{i, j} ∈ E}。

說一個有向圖 D 是一個循環 (circulation), 如果 deg+D(v) = degD(v) 對於每個點 v 都 成立的話。 一個循環的奇偶性是根據它邊數的奇偶性來界定的。 用 CE(D) 和 CO(D) 分別表 示, 有向圖 D 的子圖是偶循環和奇循環的集合。

定理 3.3 (Alon-Tarsi [5]). 令 D = (V, E) 是點集 V ={1, 2, . . . , n} 的圖 G 的一個定 向, 它滿足|CE(D)| 6= |CO(D)|。 如果 g : V → Z 定義成 g(i) = di+1, 其中 di = deg+D(i), 則 G 是 g-可選擇的。

證明: 對 1≤ i ≤ n, 令 Si ⊆ Z 含 di+ 1 個整數, 要由 Si 中取一個顏色 ai 著點 i 構成 G 的著色, 等同於要滿足 fG(a1, a2, . . . , an)6= 0。 因為 fG(x1, x2, . . . , xn) 的度數是 Pn

i=1di, 由組合零點定理, 只要驗證 Qn

i=1xdii 在 fG 的係數不是 0 就可以。

把 fG(x1, x2, . . . , xn) 的 |E| 個相乘項 xi − xj 展開, 得到 2|E| 項 (−1)rQn i=1xdii, 這種單項多項式對應到 G 的一個定向 D: 從 |E| − r 項 xi − xj 中取 xi 相乘、 這對應 到有向邊 ij, 從 r 項 xi − xj 中取 −xj 相乘, 這對應到有向邊 ji。 這時候, 對所有 i 會有 di = deg+D(i)。 用 DE(d1, d2, . . . , dn) 和 DO(d1, d2, . . . , dn) 分別表示 G 的定向 D 出度 序列是 d1, d2, . . . , dn 而 r (也就是 j > i 的邊 ji 的個數) 是偶數和奇數的集合, 則

fG(x1, x2, . . . , xn) = X

d1,d2,...,dn≥0

(|DE(d1, d2, . . . , dn)| − |DO(d1, d2, . . . , dn)|) Yn

i=1

xdii。 對給定的 D, 它的度序列是 d1, d2, . . . , dn。 對任意 D ∈ DE(d1, d2, . . . , dn)∪ DO(d1, d2, . . . , dn), 考慮 D 中在 D 中是反向的所有邊的集合所構成的有向圖 D′′。 因為 D 和 D 有 相同的出度序列, 所以 D′′ 是 D 的循環子圖。 對應 D −→ D′′ 顯然是 DE(d1, d2, . . . , dn)∪ DO(d1, d2, . . . , dn) 到 CE(D)∪ CO(D) 的 1-1 映成函數, 而且當 D ∈ DE(d1, d2, . . . , dn) 的時候 D ∈ DE(d1, d2, . . . , dn) 若且唯若 D′′ ∈ CE(D), 當 D ∈ DO(d1, d2, . . . , dn) 的時 候 D ∈ DE(d1, d2, . . . , dn) 若且唯若 D′′ ∈ CO(D), 所以

||DE(d1, d2, . . . , dn)| − |DO(d1, d2, . . . , dn)|| = ||CE(D)| − |CO(D)|| ,

由於 |CE(D)| 6= |CO(D)|, 得知 |DE(d1, d2, . . . , dn)| − |DO(d1, d2, . . . , dn)| 6= 0, 也就是 Qn

i=1xdii 在 fG 的係數不是 0。 

(11)

最後來討論這個定理的一個有趣的應用。 堵丁柱、 許得標、 黃光明 [16] 曾考慮下面的問 題, 一個有 3n 點的圖 G 有 Hamilton 圈, 它的點任意分成 n 組, 每組 3 點、 連成一個三角 形。 這是一個 4-正則圖, 滿足

3n/χ(G)≤ α(G) ≤ θ(G) = n 以及 3 = ω(G) ≤ χ(G)。

堵-許-黃 猜想 α(G) = n, Erd˝os 把它加強猜想 χ(G) = 3。 利用前面的定理, Fleischner 和 Stiebitz [19] 證明 G 是 3-可選擇的。

其他一些相關結果亦請參見 [1]。

參考文獻

1. N. Alon, Combinatorial Nullstellensatz, Combin. Probab. Comput., 8 (1999), 7-29.

2. N. Alon and Y. Caro, On three zero-sum Ramsey-type problems, J. Graph Theory, 17 (1993), 177-192.

3. N. Alon, S. Friedland and G. Kalai, Regular subgraphs of almost regular graphs, J.

Combin. Theory, Ser. B, 37 (1984), 79-91.

4. N. Alon, S. Friedland and G. Kalai, Every 4-regular graph plus an edge contains a 3-regular subgraph, J. Combin. Theory, Ser. B, 37 (1984), 92-93.

5. N. Alon and M. Tarsi, Colorings and orientations of graphs, Combinatorica, 12 (1992), 125-134.

6. K. Appel, W. Haken, Every planar map is four colorable, I: discharging, Illinois J.

Math., 21 (1977), 429-490.

7. K. Appel, W. Haken and J. Koch, Every planar map is four colorable, II: reducibility, Illinois J. Math., 21 (1977): 491-567.

8. N. Alon, D. Kleitman, R. Lipton, R. Meshulam, M. Rabin and J. Spencer, Set systems with no union of cardinality 0 modulo m, Graphs Combin., 7 (1991), 97-99.

9. N. Alon, M. B. Nathanson and I. Z. Ruzsa, Adding distinct congruence classes modulo a prime, Amer. Math. Monthly, 102 (1995), 250-255.

10. N. Alon, M. B. Nathanson and I. Z. Ruzsa, The polynomial method and restricted sums of congruence classes, J. Number Theory, 56 (1996), 404-417.

11. N. L. Biggs, E. K. Lloyd and R. J. Wilson, Graph Theory 1736-1936,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8.

12. J. A. Bondy and U. S. R. Murty, Graph Theory with Applications, American Elsevier, New York, 1976.

13. 張鎮華。《演算法觀點的圖論》。 臺大出版中心, 2017。

14. 張鎮華、 蔡牧村。 《演算法觀點的圖論》, 修訂版。 臺大出版中心, 2020。

15. J. A. Dias da Silva and Y. O. Hamidoune, Cyclic spaces for Grassmann derivatives and additive theory, Bull. London Math. Soc., 26 (1994), 140-146.

16. D. Z. Du, D. F. Hsu and F. K. Hwang, The Hamiltonian property of consecutive-d digraphs, Math. Comput. Modelling, 17 (1993), 61-63.

17. P. Erd˝os, A. L. Rubin and H. Taylor, Choosability in graphs, Proc. West Coast Conf.

(12)

Combin., Graph Theory and Comput., Arcata, Congr. Num., 26 (1979), 125-157.

18. L. Euler, Soluto problematics ad geometriam situs pertinentis, Commentaii Academiae Scientiarum Impericalis Petropolictanae, 8 (1736), 128-140.

19. H. Fleischner and M. Stiebitz, A solution to a coloring problem of P. Erd˝os, Discrete Math. 101 (1992), 39-48.

20. D. K˝onig, Theory of Finite and Infinite Graphs, translated by R. Mcloart with commen- tary by W. T. Tutte, Birkh¨auser, Boston, 1990.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Theorie der Endlichen und Unendlichen Graphen, Akademische Verlagsgesellschaft Leipzig 1936.

German Edition 1986.)

21. M. Laso´n, A generalization of Combinatorial Nullstellenstaz, Elec. J. Combin., 17 (2010), N32.

22. M. Michalek, A short proof of Combinatorial Nullstellenstaz, Amer. Math. Monthly, 117 (2010), 821-823.

23. M. B. Nathanson, Additive Number Theory: The Classical Bases, Graduate Texts in Math. 164, Springer-Verlag, 1996.

24. M. B. Nathanson, Additive Number Theory: Inverse Problems and the Geometry of Sumsets, Graduate Texts in Math. 165, Springer-Verlag, 1996.

25. N. Robertson, D. Sanders, P. Seymour and R. Thomas, The four-colour theorem, J.

Combin. Theory, Ser. B, 70 (1997), 2-44.

26. T. Tao and V. Vu, Additive Combinator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6.

27. V. A. Ta´skinov, Regular subgraphs of regular graphs, Soviet Math. Dokl., 26 (1982), 37-38.

28. V. G. Vizing, Vertex colorings with given colors (in Russian), Metody Diskret. Analiz., 29 (1976), 3-10.

29. B. L. van der Waerden, Modern Algebra, Julius Springer, Berlin, 1931.

—本文作者任台灣大學數學系, 名譽教授—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hafarevich, Number Theory,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and London, 1966.. Wright, An in- 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umbers, Oxford sicence

Apostol, T., Introduction to Analytic Number Theory, Undergraduate Texts in Math.,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1986 (Third Printing).. and Rosen, M., A Clas- sical Introduction to

Ireland, Kenneth F./Rosen, Michael I.: A Classical Introduction to Modern Number Theory, Volume 84 of Graduate Texts in Mathematics,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Second Edition,

Serre, A course in arithmetic,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1973,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Graduate Texts in Mathematics,

Commutative algebra (including some algebraic number theory and some algebraic geometry)..

• Give the chemical symbol, including superscript indicating mass number, for (a) the ion with 22 protons, 26 neutrons, and 19

D) radioactive cleavage E) radioactive merge Answer: B.. 5) The chart below shows the mass of a decaying nuclide versus time.. 47) The following is part of a

The basic ranks of teachers in aided secondary schools are Certificated Master/Mistress (CM) for non-graduate teachers and Graduate Master/Mistress (GM)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