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Chebyshev 和 Morgan-Voyce 多項式、 Fibonacci 數、 Pell 數、 Lucas 數等的關係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Chebyshev 和 Morgan-Voyce 多項式、 Fibonacci 數、 Pell 數、 Lucas 數等的關係探討"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Chebyshev 和 Morgan-Voyce 多項式、

Fibonacci 數、 Pell 數、

Lucas 數等的關係探討

翁翠微

1. 前言

Chebyshev 多項式在數學方面都有很多之應用 (參見 [8]), 譬如在組合數學、 數論方面等 等。

1959 年, A. M. Morgan-Voyce 研究 electric ladder network of resistors [7], 藉由 計算 ladder network 的等效電阻, 他發現了兩個多項式家族: bn(x) 和 Bn(x), 其中

bn(x) 和 Bn(x) 的遞迴關係式如下:

bn(x) = xBn−1(x) + bn−1(x) (1.1) Bn(x) = (x + 1)Bn−1(x) + bn−1(x) (1.2) 其中 b0(x) = B0(x) = 1 。

而 M. N. S. Swamy, S. L. Basin of Sylnania Electronic System, V. E. Hoggatt, Jr., 和 M. Bicknell 等人更在 1967 和 1968 深入的研究這些多項式的特性 [6]。

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有三:

(1) 簡化 Morgan-Voyce 多項式 bn(x)、 Bn(x) 一般式的計算過程, 並得到 bn(x)、 Bn(x) 與 Chebyshev 多項式的關係式。 (見第 2 節)

(2) 利用簡單的計算得到一般性的數列 {an} 滿足遞迴關係式:

an = a · an−1+ b · an−2, a0 = c, a1 = d, 其中 a, b, c, d 為任意實數 (1.3) 與 Chebyshev 多項式的關係式。

31

(2)

進而得到 Fibonacci 數、 Pell 數、 Jacobsthal 數、 Mersenne 數、 Lucas 數、 Pell-Lucas 數、 Jacobsthal-Lucas 數、 Fermat 數和 Chebyshev 多項式的關係式。 (見第 3 節) (3) 我們也將 (1.3) 式之數列 {an} 以 eθ 之形式表示出來。 (見第 4 節)

2. Chebyshev 多項式與 Morgan-Voyce 多項式

首先, 讓我們來看什麼是 Chebyshev 多項式。

Chebyshev 多項式是與棣美弗定理 (de Moivre identity) 有關, 以遞迴方式定義的一系 列正交多項式序列。 Chebyshev 多項式在逼近理論中有重要的應用, 可用於多項式插值, 並且 提供多項式在連續函數的最佳一致逼近 [1]。

我們知道

cos 0θ = 1 cos 1θ = cos θ cos 2θ = 2 cos2θ − 1 cos 3θ = 4 cos3θ − 3 cos θ cos 4θ = 8 cos4θ − 8 cos2θ + 1

cos 5θ = 16 cos5θ − 20 cos3θ + 5 cos θ cos 6θ = 32 cos6θ − 48 cos4θ + 18 cos2θ − 1 如 cos 2θ = 2 cos2θ − 1 = 2 cos θ(cos 1θ) − cos 0θ

cos 4θ = 8 cos4θ − 8 cos2θ + 1 = 2 cos θ(cos 3θ) − cos 2θ 由於上述的三角恆等式, Chebyshev 多項式的定義如下:

Pn(x) = 2xPn−1(x) − Pn−2(x), P0(x) = 1 隨著 P1(x) 不同的值, 共可分成四種形式的 Chebyshev 多項式 (表一) [3]。

舉例: 若令 x = cos θ, 我們有 Tn(cos θ) = cos nθ T0(x) = 1

T1(x) = x T2(x) = 2x2− 1 T3(x) = 4x3− 3x

(3)

T4(x) = 8x4− 8x2+ 1 T5(x) = 16x5− 20x3+ 5x T6(x) = 32x6− 48x4+ 18x2 − 1

所以 Chebyshev 多項式第一類是由 cos nθ 的展開式所定義出來的。

(表一)

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 第四類

Tn(x) Un(x) Vn(x) Wn(x)

三角定義 cos nθ sin(n + 1)θ sin θ

cos(n + 1/2)θ cos(θ/2)

sin(n + 1/2)θ sin(θ/2) x = cos θ

n = 1 x 2x 2x − 1 2x − 1

和 Un(x) 的關係 Un(x)−Un−2(x)

2 Un(x) − Un−1(x) Un(x) + Un−1(x) 一般式

αi= x+

x2−1 αn1 + β1n

2

αn+12 −β2n+1

α2−β2

αn33−1)−β3n3−1) α3−β3

αn44+1)−β4n4+1) α4−β4

βi = x− x2−1 i = 1, 2, 3, 4

由 (1.1) 及 (1.2) 可觀察出 bn(x) 和 Bn(x) 的前幾項:

b0(x) = 1, b1(x) = x + 1, b2(x) = x2+ 3x + 1 · · · · B0(x) = 1, B1(x) = x + 2, B2(x) = x2 + 4x + 3 · · · · 將 (1.1) 及 (1.2) 經由整理, 可以得到下列式子:

bn(x) = (x + 2)bn−1(x) − bn−2(x) (2.1) Bn(x) = (x + 2)Bn−1(x) − Bn−2(x) (2.2)

2.1. Chebyshev 多項式 V

n

(y) 和 Morgan-Voyce 多項式 b

n

(x) 的關係

Morgan-Voyce 多項式 bn(x)

bn(x) = (x + 2)bn−1(x) − bn−2(x), n ≥ 2, b0(x) = 1, b1(x) = x + 1 (2.1) Chebshev 多項式第三類 Vn(y)

Vn(y) = 2yVn−1(y) − Vn−2(y), n ≥ 2, V0(y) = 1, V1(y) = 2y − 1

(4)

將 (2.1) 和 Chebyshev 多項式第三類 Vn(y) 做比較, 發現若令 x + 2 = 2y, 則 bn 多項式和 Vn 多項式有同樣的遞迴關係式以及同樣的初始條件:

bn(2y − 2) = 2ybn−1(2y − 2) − bn−2(2y − 2), b0(2y − 2) = 1, b1(2y − 2) = 2y − 1 因此 bn(x) 就是 Chebyshev 多項式第三類。

而 Vn(y) 的一般式如下:

Vn(y) = (αn+13 − α3n) − (β3n+1− β3n) α3− β3

, α3 = y +py2− 1, β3 = y −py2− 1 (2.3)

將 y = x + 2

2 代入 α3 和 β3 中, 得到:

α3 = (x + 2) +√

x2+ 4x

2 β3 = (x + 2) −√

x2+ 4x 2

所以 bn(x) 的一般式為:

x+2+ x2+4x 2

n+1

x+2+ x2+4x 2

n

x+2− x2+4x 2

n+1

x+2− x2+4x 2

n

x2+ 4x

將 y = x + 2

2 代入 Vn(y) 的三角表示式 cos(n + 1/2)θ

cos(θ/2) 中, 其中 y = cos θ。

得到 bn(x) 的三角表示式 cos(n + 1/2)θ

cos(θ/2) , 其中 x + 2

2 = cos θ。

2.2. Chebyshev 多項式 U

n

(y) 和 Morgan-Voyce 多項式 B

n

(x) 的關係

Morgan-Voyce 多項式 Bn(x)

Bn(x) = (x + 2)Bn−1(x) − Bn−2(x), B0(x) = 1, B1(x) = x + 2 (2.2) Chebyshev 多項式第二類 Un(y)

Un(y) = 2yUn−1(y) − Un−2(y), U0(y) = 1, U1(y) = 2y

將 (2.2) 和 Chebyshev 多項式第二類 Un(y) 做比較, 發現若令 x + 2 = 2y, 則 Bn 多項式 和 Un 多項式有同樣的遞迴關係式以及同樣的初始條件:

Bn(2y − 2) = 2yBn−1(2y − 2) − Bn−2(2y − 2), B0(2y − 2) = 1, B1(2y − 2) = 2y,

(5)

因此 Bn(x) 多項式就是 Chebyshev 多項式第二類。

而 Un(y) 的一般式如下:

Un(y) = αn+12 − β2n+1

α2− β2

, α2 = y +py2− 1, β2 = y −py2− 1 (2.4)

將 y = x + 2

2 代入中 α2 和 β2 中, 得到:

α2 = (x + 2) +√

x2+ rx

2 , β2 = (x + 2) −√

x2+ 4x 2

所以 Bn(x) 的一般式為 Bn(x) = (x+2+2x2+4x)n+1− (x+2−2x2+4x)n+1

√x2+ 4x 。

將 y = x + 2

2 代入 Un(y) 的三角表示式 sin(n + 1)θ

sin θ 中, 其中 y = cos θ。

得到 Bn(x) 的三角表示式 sin(n + 1)θ

sin θ , 其中 x + 2

2 = cos θ。

[註] Morgan-Voyce 在他的文章中, 並未發現上述與 Chebyshev 多項式關係之事實, 因此他 們的結果雖與本文相同, 但他們的計算很長。

3. Fibonacci 數、Pell 數、Lucas 數等和 Chebyshev 多項式的關係

讓我們先從較一般性的遞迴數列看起:

an= a · an−1+ b · an−2 (n ≥ 2), a0 = c, a1 = d, 其中 a, b, c, d 為任意實數。 (3.1) 利用生成函數求得 an 的一般式:

an=c(αn+1−βn+1)+(d−ac)(αn−βn)

α − β , α =a+√

a2+4b

2 , β =a−√ a2+4b

2 (3.2)

已知 Chebyshev 多項式 Pn(x) 一般式的兩根分別為 r(x) 和 s(x), 其中 r(x) = x +√

x2− 1 s(x) = x −√

x2− 1 [註] 在本文中, 不考慮等根的情況。

由於想求得 Chebyshev 多項式和一般遞迴數列之間的關係, 不妨令 r(x) = kα, s(x) = kβ, k 不限為實數。

(6)

若令 r(x) = kα, s(x) = kβ, k 為實數, 得到:

x +√

x2− 1 = kα (3.3)

x −√

x2− 1 = kβ (3.4)

將 (3.3) (3.4) 兩式相加, 得到:

2x = k(α + β) = ka (3.5)

將 (3.3) (3.4) 兩式相減, 得到:

2√

x2− 1 = k(α − β) = k√

a2+ 4b (3.6)

再將 (3.5) 代入 (3.6), 並將等式左右兩邊平方, 得到:

k2a2− 4 = k2a2+ 4k2b

→ −4 = 4k2b

→ k2 = 1

−b (3.7)

→ k = ±

−1 b

1/2

(3.8)

[註] 在本文只考慮 k =

− 1 b

1/2

的情況, 而 k = −−1 b

1/2

的情況可用相同方法處理。

利用已知: Un(x) = rn+1− sn+1

r − s 及 Un−1(x) = rn− sn r − s 。

並將 r(x) = kα、 s(x) = kβ 及 (3.5)、 (3.8) 代回 (3.2) 中, 得到:

an=

− 1 b

−n/2 cUna

2

− 1 b

1/2 +

−1 b

(1−n)/2

(d − ac)Un−1

a 2

− 1 b

1/2

(3.9) 若想要將 an 單純用 Un(x) 表示, 則在 (3.9) 中, 令 d − ac = 0, 得到 d = ac。 故

an=

− 1 b

−n/2 cUn

a 2

− 1 b

1/2

其中 a, c 為任意實數, d = ac。 (3.10) 若想要將 an 單純用 Un−1(x) 表示, 則在 (3.9) 中, 令 c = 0, 得到 d − ac = d。 故

an =

− 1 b

(1−n)/2

dUn−1a 2

− 1 b

1/2

其中 a, d 為任意實數, c = 0。 (3.11) 由 (3.10) (3.11) 可得定理 3.1:

(7)

定理3.1. {an} 為一數列, 此數列滿足二次遞迴式如下:

an= a · an−1+ b · an−2 (n ≥ 2), a0 = c, a1 = d 若 (a, b, c, d) →(a, b, c, ac), an=

− 1 b

−n/2

cUn

a 2

− 1 b

1/2

, a, c 為任意實數。

若 (a, b, c, d) →(a, b, 0, d), an=

−1 b

(1−n)/2

dUn−1a 2

− 1 b

1/2

, a, d 為任意實數。

推論3.1. {un} 為一數列, 此數列滿足二次遞迴式: un= a · un−1+ b · un−2 (n ≥ 2), u0 = 0, u1 = 1, 則 un=

− 1 b

(1−n)/2

Un−1a 2

− 1 b

1/2

證明: {un} 所滿足的遞迴式就是 (3.1) 取 (a, b, c, d) = (a, b, 0, 1), 因此根據定理 3.1, 得到

un=

− 1 b

(1−n)/2

Un−1a 2

−1 b

1/2

。 推論3.2.

Fn = (−1)n−1(i)n−1Un−1i 2



其中 {Fn} 為 Fibonacci 數列, F0 = 0, F1 = 1, Fn= Fn−1+ Fn−2 (n ≥ 2)。

證明: Fibonacci 數的遞迴關係式為 Fn = Fn−1+ Fn−2, F0 = 0, F1 = 1。 即在 (3.1) 取 (a, b, c, d) = (1, 1, 0, 1)。 根據定理 3.1, 取 (a, b, c, d) = (1, 1, 0, 1), 得到 Fn = (−1)n−1 (i)n−1Un−1i

2

。

推論3.3.

pn = (−1)n−1(i)n−1Un−1(i)

其中 pn 為 Pell 數, p0 = 0, p1 = 1, pn = 2pn−1+ pn−2 (n ≥ 2) [4]。

證明: Pell 數的遞迴關係式為 pn = 2pn−1+ pn−2 (n ≥ 2), p0 = 0, p1 = 1。 即在 (3.1) 中, 取 (a, b, c, d) = (2, 1, 0, 1)。 根據定理 3.1, 得到 pn= (−1)n−1(i)n−1Un−1(i)。

推論3.4.

Jn= (−√

2i)n−1Un−1 i 2√

2



其中 Jn 為 Jacobsthal 數, J0 = 0, J1 = 1, Jn = Jn−1+ 2Jn−2 (n ≥ 2) [4]。

證明: Jacobsthal 數的遞迴關係式為 Jn = Jn−1+ 2Jn−2 (n ≥ 2), J0 = 0, J1 = 1。 即 在 (3.1) 中, 取 (a, b, c, d) = (1, 2, 0, 1), 根據定理 3.1, 得到 Jn= (−√

2i)n−1Un−1 i 2√

2

。

(8)

推論3.5.

Mn = (√

2)n−1Un−1 3 2√

2



其中 Mn 為 Mersenne 數, M0 = 0, M1 = 1, Mn= 3Mn−1− 2Mn−2 (n ≥ 2) [4]。

證明: Mersenne 數的遞迴關係式為 Mn = 3Mn−1− 2Mn−2 (n ≥ 2), M0 = 0, M1 = 1。 即在 (3.1) 中, 取 (a, b, c, d) = (3, −2, 0, 1), 根據定理 3.1, 得到 Mn = (√

2)n−1Un−1

 3 2√

2

。

定理3.2. {vn} 為一數列, 此數列滿足二次遞迴式如下:

vn= a · vn−1+ b · vn−2 (n ≥ 2), v0 = 2, v1 = a (3.12) 則 vn = 2

−1 b

−n/2

Tn

a 2

−1 b

1/2

證明: 與定理 3.1 的作法一樣, 令 r(x) = kα, s(x) = kβ, k 為實數, 得到 (3.3)∼(3.8)。

而 vn 的一般式為 c = 2, d = a 代入 (3.2), 得到 vn = 2(αn+1− βn+1) − a(αn− βn)

α − β = αn(2α − a) + βn(a − 2β)

α − β (3.13)

再利用 α + β = a, 得到 2α − a = α − β、 a − 2β = α − β 代入 (3.13), 經由整理得到:

vn= αn+ βn (3.14)

Tn

a 2

− 1 b

1/2

= αn+ βn 2

− 1 b

n/2

(3.15) 將 (3.15) 代入 (3.14), 即得到

vn= 2

− 1 b

−n/2

Tn

a 2

− 1 b

1/2

。 (3.16)

推論3.6.

Ln= 2(−1)n(i)nTn

i 2



其中 {Ln} 為 Lucas 數列, L0 = 2, L1 = 1, Ln= Ln−1+ Ln−2 (n ≥ 2)。

證明: Lucas 數的遞迴關係式為 Ln = Ln−1+Ln−2(n ≥2), L0 = 2, L1 = 1。 根據定理 3.2, 取 (a, b) = (1, 1), 得到 Ln= 2(−1)n(i)nTn

i 2

。

推論3.7.

Dn = 2(−i)nTn(i)

其中 {Dn} 為 Pell-Lucas 數列, D0 = 2, D1 = 2, Dn = 2Dn−1+ Dn−2 (n ≥ 2) [4]。

(9)

證明: Pell-Lucas 數的遞迴關係式為 Dn= 2Dn−1+ Dn−2(n ≥ 2), D0 = 2, D1 = 2。

根據定理 3.2, 取 (a, b) = (2, 1), 得到 Dn = 2(−i)nTn(i)。

推論3.8.

jn= 2(−√ 2i)nTn

 i 2√

2



其中 {jn} 為 Jacobsthal-Lucas 數列, j0 = 2, j1 = 1, jn = jn−1+ 2jn−2 (n ≥ 2) [4]。

證明: Jacobsthal-Lucas 數的遞迴關係式為 jn= jn−1+ 2jn−2 (n ≥ 2), j0 = 2, j1 = 1。 根據定理 3.2, 取 (a, b) = (1, 2), 得到 jn= 2(−√

2i)nTn

 i 2√

2

。

推論3.9.

fn= 2(√ 2)nTn

 3 2√

2



其中 {fn} 為 Fermat 數列, f0 = 2, f1 = 3, fn = 3fn−1− 2fn−2 (n ≥ 2) [4]。

證明: Fermat 數的遞迴關係式為 fn= 3fn−1− 2fn−2 (n ≥ 2), f0 = 2, f1 = 3, 根據 定理 3.2, 取 (a, b) = (3, −2), 得到 fn= 2(√

2)nTn

 3 2√

2

。

4. a

n

的另外一種表示方式

在 Askey [2] 的文章中, 將 Fn 和 Ln 用 eθ 表示, 而在 Ismail [5] 的文章中, 是透過和 Chebyshev 多項式的關係, 將 Fn 和 Ln 用 eθ 表示成一般式。 而在本文中, 則是透過比上述 兩篇文章更直接的方法將 an 用 eθ 之形式表示。

4.1. a

n

滿足遞迴關係式 a

n

= a · a

n−1

+ b · a

n−2

(n ≥ 2), a

0

= c, a

1

= d

an 滿足遞迴關係式 (3.1), 且 an 的一般式如下:

an=c(αn+1−βn+1)+(d−ac)(αn−βn)

α − β , a =a+√

a2+4b

2 , β =a−√ a2+4b

2 (3.2)

利用 α + β = a 和 αβ = −b, 並考慮 b > 0 和 b < 0 的情形。

(在這裡不失一般性令 α > β)

4.1.1. b > 0 的情形

若 b > 0, 則兩根一正一負, 即 α > 0 且 β < 0

(10)

由 eθ· e−θ = 1 和 αβ = −b, 令 α =√

beθ, β = −√

be−θ, 並將 α · β 代入 an 的一般 式 (3.2) , 得到:

an(θ) = (√

b)n−1c√

b(e(n+1)θ− (−1)n+1e−(n+1)θ) + (d − ac)(e− (−1)ne−nθ)

eθ+ e−θ (4.1)

將 n = 0 和 n = 1 代回 (4.1), 得到 a0 = c, a1 = 2c√

b sinh θ + (d − ac)。

由以上結果, 可以得到定理 4.1:

定理4.1. an 滿足遞迴關係式

an= a · an−1+b · an−2(n ≥2), b>0, a0= c, a1 = 2c√

b sinh θ+(d−ac), 其中 a, c, d 為任 意實數。 則 an(θ) = (√

b)n−1c√

b(e(n+1)θ−(−1)n+1e−(n+1)θ) + (d−ac)(e−(−1)ne−nθ) eθ+ e−θ

推論4.1.

Fn(θ) = e− (−1)ne−nθ eθ+ e−θ

其中 {Fn(θ)} 為 Fibonacci 數列, F0(θ) = 0, F1(θ) = 1, Fn(θ) = Fn−1(θ) + Fn−2(θ) (n ≥ 2)。

證明: Fibonacci 數的遞迴關係式為 Fn(θ) = Fn−1(θ) + Fn−2(θ) (n ≥ 2), F0(θ) = 0, F1(θ) = 1。 根據定理 4.1, 取 (a, b, c, d) = (1, 1, 0, 1), 得到 Fn(θ) = e− (−1)ne−nθ

eθ+ e−θ , 和 Ismail [5] 的結果相同。

4.1.2. b < 0 的情形

若 b < 0, 則兩根同號, 由 α + β = a 辨別, 若 a > 0, 則兩根皆為正根; 若 a < 0, 則兩 根皆為負根。

(1) 若 a > 0, 令 α =√

−beθ, β =√

−be−θ 將 α · β 代入 an 的一般式 (3.2), 得到:

an(θ) = (√

−b)n−1c(√

−b(e(n+1)θ− e−(n+1)θ) + (d − ac)(e− e−nθ)

eθ− e−θ (4.2)

將 n = 0 和 n = 1 代回 (4.2), 得到 a0 = c, a1 = 2c√

−b cosh θ + (d − ac)。

(2) 若 a < 0, 令 α = −√

−beθ, β = −√

−be−θ 將 α · β 代入 an 的一般式 (3.2), 得到:

an(θ) = (−√

−b)n−1c · (−√

−b)(e(n+1)θ− e−(n+1)θ) + (d − ac)(e− e−nθ)

eθ− e−θ (4.3)

將 n = 0 和 n = 1 代回 (4.3), 得到 a0 = c, a1 = −2c√

−b cosh θ + (d − ac)。

(11)

由以上結果, 可以得到定理 4.2:

定理 4.2. an 滿足遞迴關係式 an = a · an−1+ b · an−2 (n ≥ 2), b < 0, a0 = c, 其中 a, c, d 為任意實數。 則若

(1) a > 0, a1 = 2c√

−b cosh θ + (d − ac) an(θ) = (√

−b)n−1c√

−b(e(n+1)θ− e−(n+1)θ) + (d − ac)(e− e−nθ) eθ− e−θ

(2) a < 0, a1 = −2c√

−b cosh θ + (d − ac) an(θ) = (−√

−b)n−1c · (−√

−b)(e(n+1)θ− e−(n+1)θ) + (d − ac)(e− e−nθ) eθ− e−θ

4.2. a

n

滿足遞迴關係式 a

n

= a · a

n−1

+ b · a

n−2

(n ≥ 2), a

0

= 2, a

1

= a

由 (3.14) 知 an 的一般式為:

an= αn+ βn, α = a +√

a2+ 4b

2 , β = a −√

a2+ 4b

2 (4.4)

考慮 b > 0 和 b < 0 的情形:

(1) 當 b > 0 時, 令 α =√

beθ, β = −√

be−θ, 並將 α · β 代入 an 的一般式 (4.4), 得到:

an(θ) = (√

b)ne+ (−1)n(√

b)ne−nθ (4.5) 將 n = 0 和 n = 1 代回 (4.5), 得到 a0 = 2, a1 = 2√

b sinh θ。

(2) b < 0, a > 0 時, 令 α =√

−beθ, β =√

−be−θ, 並將 α · β 代入 an 的一般式 (4.4), 得 到:

an(θ) = (√

−b)n(e+ e−nθ) (4.6) 將 n = 0 和 n = 1 代回 (4.6), 得到 a0 = 2, a1 = 2√

−b cosh θ。

(3) b < 0, a < 0 時, 令 α = −√

−beθ, β = −√

−be−θ, 並將 α · β 代入 an的一般式 (4.4), 得到:

an(θ) = (−√

−b)n(e+ e−nθ) (4.7) 將 n = 0 和 n = 1 代回 (4.7), 得到 a0 = 2, a1 = −2√

−b cosh θ。

由以上結果, 可以得到定理 4.3:

定理4.3. an 滿足遞迴關係式 an = a · an−1+ b · an−2 (n ≥ 2), a0 = 2, 其中 a, b, c, d 為任意實數。 則

(12)

(1) 當 b > 0 時, a1 = 2√

b sinh θ, an(θ) = (√

b)ne+ (−1)n(√

b)ne−nθ (2) 當 b < 0, a > 0 時, a1 = 2√

−b cosh θ, an(θ) = (√

−b)n(e+ e−nθ) (3) 當 b < 0, a < 0 時, a1 = −2√

−b cosh θ, an(θ) = (−√

−b)n(e+ e−nθ) 推論4.2.

Ln(θ) = e+ (−1)ne−nθ

其中 {Ln(θ)} 為 Lucas 數, L0(θ) = 2, L1(θ) = 2 sinh θ, Ln(θ) = Ln−1(θ) + Ln−2(θ) (n ≥ 2)。

證明: Lucas 數的遞迴關係式為 Ln= Ln−1+ Ln−2 (n ≥ 2), L0 = 2, L1 = 1。 根據定 理 4.3, 取 (a, b) = (1, 1), 得到 Ln(θ) = e+ (−1)ne−nθ, 和 Ismail [5] 的結果相同。

5.致謝

感謝中研院數學所的暑期組合數學專題研究計畫提供機會與資源, 讓作者有機會在暑假跟 著美國內華達大學數學系薛昭雄教授做暑期研究, 也由衷感謝薛昭雄教授的指導, 由於薛教授 適當地鼓勵與建議, 本文才能完稿。

參考文獻

1. M. Abramowitz and I. A. Stegun, eds. Handbook of Mathematical Functions with For- mulas, Graphs, and Mathematical Tables, Chapter 22. New York: Dover, 1972.

2. R. Askey, Fibonacci and Lucas Numbers, Mathematics Teacher, p.610-614, 2005.

3. William Y. C. Chen and James D. Louck, The Combinatorial Power of the Companion Matrix,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 232, p.261-278, 1996.

4. Haci Civciv and Ramazan T¨urkmen, Notes on the (s, t)-Lucas and Lucas Matrix Se- quences, Ars Conbinatoria 89, p.271-285, 2008.

5. Mourad E. H. Ismail, One parameter generalizations of the Fibonacci and lucas numbers, The Fibonacci Quarterly, Volume 46/47, Number 2, p.167-179, 2006.

6. J. Lahr., Fibonacci and Lucas Numbers and the Morgan-Voyce Polynomials in Ladder Networks and in Electrical Line Theory, In Fibonacci Numb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ed. G. E. Bergum, A. N. Philippou, & A. F. Horadam, I:141-61. Dordrecht: Kluwer, 1986.

7. A. M. Morgan-Voyce, Ladder Network Analysis using Fibonacci Numbers, IRE. Trans.

On Circuit Theory, CT-6(Sept.), p.321-322, 1959.

8. T. J. Rivlin, Chebyshev Polynomials: From Approximation Theory to Algebra and Num- ber Theory, John Wiley, New York, 1990.

—本文作者為台灣大學電機系學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Can be applied to all the latent variable models including factor analysis, probabilistic PCA, mixture of factor analyzers, mixture of probabilistic PCA, mixture of Gaussians, etc..

• Given a 3D model (can be obtained by various vision algorithms or range sensors), how to capture the variation of object appearance under different viewing and

- Multi-layer perceptron with linear, logistic and softmax outputs and appropriate error functions. -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networks with both Gaussian and non-local

Peng Lu Kahler-Einstein metrics on Kummer threefold and special Lagrangian tori 787 Gloria Mari-Beffa and Peter J. Olver Differential invariants

Bicknell, A primer on the Pell sequence and related sequences, Fibonacci Quart.. Louck, The combinatorial power of the companion matrix, Linear

Pashaev, Generalized Fibonacci Sequences and Binet- Fibonacci Curves,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Izmi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zmir 35430, Turkey, 2017. Xiaoshen Wang, A simple

Gwang-Yeon Lee, Sang-Gu Lee, Jin-Soo Kim and Hang-Kyun Shin, The Binet For- mula and Representations of k-generalized Fibonacci Numbers, Fibonacci Quarterly, 39 (2001),

In addition, we successfully used unit resistors to construct the ratio of consecutive items of Fibonacci sequence, Pell sequence, and Catalan number.4. Minimum nu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