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前 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 前 言"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圓光佛學學報第六期│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出版│圓光佛學研究所發行│

《八大人覺經\》之翻譯與流傳問題

-以佛經目錄記載及義理特色為線索

黃國清 釋性圓 圓光佛學研究中心 漢譯經典研究室

摘 要

《八大人覺經》最早著錄於隋‧法經《眾經目錄》的小乘「失譯經」類,亦即譯者不詳。後於隋‧

彥悰等撰《眾經目錄》時,經文已佚失,列於「闕本」下。唐代靜泰《一切經論目》指此經已訪 得闕本,於貞觀九年重入正目,且靜泰將其改列大乘經。到了唐‧明佺《大周刊定眾經目錄》,

首次記載本經譯主為安世高,並指出係根據《寶唱錄》,後代經錄多依此說。本不知譯者為何人,

後代經錄卻說安世高所譯,並不可信。經文先已佚失,一段時間後又訪得,加上本來歸入小乘經,

後卻歸入大乘經,訪得的經文應非原來的內容。考察漢譯印度經論及漢地祖師撰述中的「八大人 覺」或「八大人念」,內容基本上一致,為初期佛教的教義,只有《八大人覺經》有較為不同的 義理內容,包含明顯的大乘思想,推測此經係漢地祖師參 考相關經論內容後所編輯者。

關鍵詞: 八大人覺經、八大人覺、八大人念、經錄、失譯、安世高

• 前 言

《八大人覺經》最早著錄於隋代法經的《眾經目錄》,列在「失譯經」類下,也就是不知譯者為 何人。直到唐‧明佺《大周刊定眾經目錄》,首次記載本經譯主為後漢.安世高,並指出此說法 係根據《寶唱錄》。唐.道宣《大唐內典錄》將安世高所譯一百七十餘部佛典全部列出,其中並 未見到本經之名。可見後世一直將此經譯者歸於安世高,不無疑義。本文藉由歷代佛經目錄的考 察,試圖釐清此經的譯者問題。

其次,歷代經錄或將此經列在小乘經類下,或列於大乘經類下,為何觀點差異如此之大?現存《八 大人覺經》蘊含大乘菩薩道精神,這與其他佛教經論中所見的「八大人覺」或「八大人念」那種 純粹的初期佛教教義內容,有很大的差別。透過經錄提供的訊息,以及與其他經論的「八大人覺」

或「八大人念」內容進行比較研究,我們也嘗試說明現存《八大人覺經》應該不是翻譯的經典。

(2)

• 從經錄記載考察本經的譯者及流傳問

辨別譯經的真偽,自東晉‧道安始已注意此事,其《綜理眾經目錄》中專列一卷「疑經錄」。梁‧

僧祐在《出三藏記集》卷五「新集疑偽撰雜錄」中說:「自像運澆季,浮競者多,或憑真以構偽,

或飾虛以亂實。昔安法師摘出偽經二十六部,又指慧達道人以為深戒。古既有之,今亦宜然矣。

祐校閱群經,廣集同異,約以經律,頗見所疑。夫真經體趣融然深遠,假託之文辭意淺雜,玉石 朱紫無所逃形也。今區別所疑,注之於錄,并近世妄撰,亦標于末。」 古代祖師這種不籠統接 受的求真精神,值得後人肯定。

有關古籍真偽的判別,歷代古籍目錄的著錄情形,是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梁啟超擬出鑑別古書 真偽的十二條標準,首兩條即與此有關:「 ( 一 ) 其書前代從未著錄或絕無人徵引而忽然出現 者,什有九皆偽。…… ( 二 ) 其書雖前代有著錄,然久經散佚;乃忽有一異本突出,篇數及內 容等與舊本完全不同者,什有九皆偽。」 這是甚為有力的判別標準。

《八大人覺經》在諸經錄中的著錄情形條列如下:

( 一 ) 翻檢中國歷代經錄,發現《八大人覺經》不見載於最早的二部經綠:道安之《綜理眾經 目錄》及僧祐之《出三藏記集》。 然而,《出三藏記集》卷三「新集安公失譯經第二」中載有

「《八念經》一卷(夾注:舊錄云《阿那律八念經》)。」 「八念」就是「八大人念」或「八 大人覺」。(參見下一節的討論)然而,此《八念經》與《八大人覺經》應為不同的兩部經典。

( 二 ) 在現存經錄中,《八大人覺經》最早見載於隋.開皇十四年 ( A.D.594) 法經等撰集 的《眾經目錄》(下稱《法經錄》)。《法經錄》將此經列於「小乘修多羅藏錄第二」之「眾經 失譯」項下,經名「八大人覺章經」。 本錄且說明「失譯」的意義為:「雖復遺落譯人時事,

而古錄備有,且義理無違,亦為定錄。」 意謂雖然經本的翻譯者及時代等相關資訊不詳,但古 錄中已有著錄,而且經義合於佛理,所以認定為翻譯的佛典。由於古錄已有記載,所以《八大人 覺經》的譯出時間在此錄撰成之前。

(三) 隋開皇十七年 (A.D.597) 翻經學士費長房奉敕撰錄上進的《歷代三寶紀》,在第十四卷

「小乘錄入藏目」中,也將此經列於「小乘修多羅失譯錄第二」下,經名亦為 「 八大人覺章經 」 。

(四) 隋仁壽二年 (A.D.602) 彥悰等撰《眾經目錄》(下稱《彥悰錄》),本經被列於「闕本」

項下,經名 「 八大人覺章經 」 ,也不見譯人姓名的記載。 所謂的「闕本」,《彥悰錄》的 夾注說:「舊錄有目而無經本。」 意 謂舊錄中有著錄,但在此經錄撰寫之時連經文都已告亡佚。

( 五 ) 唐龍朔三年 ( A.D.663) 靜泰撰《大唐東京大敬愛寺一切經論目》(下稱《靜泰錄》),

在卷一 中將此經改列「大乘經單本」,經名為「八大人覺經」,經名下並有夾注指出:「二紙

(3)

闕本訪得。」仍不著譯人姓名。 然而,同錄卷五的「闕本」項下也列此經,題名「八大人覺章 經」,夾注:「真觀九年入正目訖。」 靜泰在此錄的序文中說:「入藏見錄六百八十九部二千 五百三十二卷。……貞觀九年奉行二十部二十一卷。真觀九年於闕本內訪得入藏。」 也就是說,

真觀九年 (A.D.635) 已訪得此經經文,並列於其他正式項目之下 —— 即「大乘經單本」。

( 六 ) 唐麟德元年 (A.D.664) 道宣所撰《大唐內典錄》在「歷代眾經見入藏錄第三」中的「大 乘經一譯」項下,列有「八大人覺經」,仍然沒有記載譯主。 「一譯」同於《靜泰錄》的「單 本」,即在中國僅有一個譯本。又在同錄卷九「歷代眾經舉要轉讀錄第四」的「大乘經正本」項 下,也記載:「《八大人覺經》(夾注:二紙)」。

( 七 ) 唐中宗嗣聖十二年也是周則天武后證聖天冊萬歲元年 ( A.D.695) ,沙門明佺等撰的

《大周刊定眾經目錄》於卷七「小乘單譯經目」下記載:「《八大人覺經》一卷(夾注:二紙),

後漢代安世高譯,出《寶唱錄》。」 又將此經歸入小乘經,明言譯者是後漢的安世高,並指出 此種譯者歸屬係根據《寶唱錄》。

( 八 ) 唐玄宗開元十八年 (A.D.730) ,智昇撰《開元釋教錄》,第一卷為「漢魏二代緇素譯人 所出經戒羯磨等及新舊失譯并附出譯人列傳」 ,將《八大人覺經》置於此卷,歸為安世高所譯。

又和《大周刊定眾經目錄》一樣,在經名下注:「見《寶唱錄》」。 同錄第十二卷「有譯有本 錄 中菩薩三藏錄之二(夾注:大乘經重單合譯下)」載:「《八大人覺經》一卷,後漢安息三藏安 世高譯(夾注:出 《 寶唱錄 》 )。」 又於《法住經》條後「上二十經二十五卷同帙」下的 夾注中說:「從《優婆夷淨行經》下十經,舊錄之中 皆編小乘部內,今檢尋文理多涉大乘,編 在小中恐乘(當作乖)致理,故移於此。」 《八大人覺經》即在此十經之中。

(九) 唐德宗貞元十六年 ( A.D.800) 圓照撰的《貞元新定釋教目錄》,本經列在「總集群經 錄上之一」類下,經名是 「 八大人覺經 」 ,並在夾注中 指出 「見《寶唱錄》」。 ( T55.776b)

(十) 唐元和二年 ( A.D.807)慧 琳撰百卷本《一切經音譯》,將此經列 於「大乘 單譯經」

類下。

根據以上經錄所載內容,我們可以作如下的推論:第一、《出三藏記集》未載《八大人覺經》。

這部目錄從卷二到卷五共四卷為「敘名錄」,載明傳為東漢所譯《四十二章經》以來至梁天監三 年 (A.D.504) 年止譯出的佛典計 450 部 1867 卷(實為 438 部 1878 卷)的目錄、卷數、譯者(81 位)和譯出年代,另外還列出「異出論」、「古異經」、「失譯經」、「疑經」等。 這部目錄 所載能知道翻譯年代的佛典都是天監三年以前譯出者,《八大人覺經》在此年以前應該尚未 譯 出。又僧祐撰寫《出三藏記集》的時間大致落在梁天監九年 (A.D.510)到天監十三年(A.D.514) 之間, 據此推知《八大人覺經》在漢地的譯出時間可能不早於天監九年。

其次,隋仁壽二年所撰的《彥悰錄》列此經於「闕本」類,唐龍朔三年《靜泰錄》則言「闕本訪 得」,相信今日所見的《八大人覺經》是在這四十一年間重新出現的。又《靜泰錄》以前此經歸

(4)

於小乘經或闕本,《靜泰錄》則將其歸入大乘經類,靜泰見到的經文內容或許與先前經錄作者所 見者有所不同。

第三,明佺等撰《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將此經譯者歸為後漢‧安世高,且說出《寶唱錄》,以後 經錄都據此轉錄。《歷代三寶記》載《寶唱 錄》撰於梁武帝天監十七年 ( A.D.518 年), 若 是如此,為何《法經錄》至《大唐內典錄》等均在《寶唱錄》之後,卻未見採用此說?足見撰寫 經錄的祖師們多不認為此經譯主是安世高;或根本沒見到《寶唱錄》的這種記載,以致隻字未提。

此外,《大唐內典錄》列出後世歸於安世高的譯作計一百七十餘部,其中並無《八大人覺經》。

唐.靖邁撰《古今譯經圖紀》亦列出安世高所譯的一百七十六部經,依然不見本經。 據道宣及 靖邁的資料,安世高應該沒有譯出《八大人覺經》。

• 經論中所見八大人覺或八大人念的比

前文所示《八大人覺經》在歷代經錄中的著錄情形,或歸入小乘經,或歸入大乘經,這是很奇特 的現象。原因可能出在本來佚失的經文經訪得後,內容已有了大的改變,因為改列大乘經類下發 生於經本重新訪得之後。本節進一步考察諸經論中所述「八大人覺」或「八大人念」的內容,與

《八大人覺經》進行比較,以證明這個論點。

在漢譯《阿含經》中,有《中阿含‧長壽王品‧八念經》及《增一阿含‧八難品》第 6 經提及

「八大人念」,且都與佛陀弟子阿那律有關。察考《大正藏》的校勘記,兩經同時與南傳經藏《增 支部‧八集》( a n guttara-nik a ya , atthaka-nipata )第 30 經的〈阿那律經〉( anuruddha )對應。 所 謂的「八大人念」,對應於巴利文的 " mah a purisavitakka ", 這頓時解決了「八大人覺」與「八 大人念」譯詞不同的疑難。" mah a purisa "意思是「大人」;而" vitakka "(梵文 vitarka )除譯 作「念」之外,也曾漢譯為「思惟、思量、臆度;覺、覺想、思覺、覺觀;尋、尋伺、尋思;疑 惑、妄覺;心、欲心、欲覺、欲念;心之麤,麤心」等詞, 如此,「八大人覺」和「八大人念」

就是同一個印度詞語的漢譯。 這個「念」或「覺」是「思惟」 的意思,「八大人覺(念)」就 是八個大人應該深思的項目。

漢譯印度佛教經論中所舉「八大人覺」或「八大人念」的內容,表列如下:

經 論 名 內容及《大正藏》頁碼

《長阿含.十上經》 云何八生法?謂 八大人覺 :道當少欲,多欲非 道。道當知足,無厭非道。道當閑靜,樂眾非道。

道當自守,戲笑非道。道當精進,懈怠非道。道 當專念,多忘非道。道當定意,亂意非道。道當 智慧,愚癡非道。 (T1.55c)

《長阿含十報法經》 第八八法,合有 八大人念 。何等為八?一、為

(5)

念道法少欲者,非多欲者。二、為道法足者,不 足者無有道法。三、為道法受行者,不受行者無 有道法。四、為道法精進者,不精進者無有道法。

五、為道法守意者,不守意者無有道法。六、為 道法定意者,不定意者無有道法。七、為道法智 慧者,不智慧者無有道法。八、為道法無有家樂,

無有家不樂,共居有家樂,共居無有道法。是為 八大人念。 (T1.238b)

《中阿含‧長壽王品‧八念經》佛言:「 八大人念 者,謂道從無欲,非有欲得;

道從知足,非無厭得;道從遠離,非樂聚會、非 住聚會、非合聚會得;道從精勤,非懈怠得;道 從正念,非邪念得;道從定意,非亂意得;道從 智慧,非愚癡得;道從不戲樂、不戲行、不戲,

非戲、非樂戲、非行戲得。」 (T1.541c)

《阿那律八念經》 少欲、知足、隱處、精進、制心、定意、智慧、

捨家不以戲慢,無有差跌,必安隱人,至泥洹門,

是八大人念。……道當少欲,無得多欲。道當知 足,無畜遺餘。

道當隱處,無樂眾會。道當精進,無得懈怠。道 當制心,無得放逸。道當定意,無得亂念。道當 智慧,無得愚闇。……比丘捨家,棄捐恩愛,安 靜思道,無所戀慕,意不隨欲,淨無罣礙。是為 道法義當從是。 (T1.836a)

《增壹阿含‧八難品》 當設 八大人念 流布在世者,……我法少欲者之 所行,非

多欲者所行也。我法知足者之所行,非無厭者之 所行也。我法閑居者之所行,非眾中者之所行 也。我法持戒者之所行,非犯戒者之所行也。我 法定者之所行,非亂者所行也。我法智者之所 行,非愚者之所行也。我法多聞者之所行,非少 聞者所行也。我法精進者之所行,非懈怠者所行 也。 (T2.754c)

《優婆夷淨行法門經‧修行 品》

有 八大人念 。何謂為八?一者,少欲,非不少 欲。二者,知足,非不知足。三者,寂靜,非不 寂靜。四者,遠離,非不遠離。五者,精進,非 不精進。六者,禪定,非不禪定。七者,智慧,

非不智慧。八者,無礙,非不無礙。 (T14.954a)

(6)

《菩薩瓔珞本業經‧聖賢覺觀 品》

所謂 八大人覺 。少欲、知足、寂靜、精進、正 念、正定、正慧、不諍論。 (T24.1013)

《十住毘婆沙論‧略行品》 復有八法,能攝佛道,所謂 八大人覺 :少欲、

知足、遠離、精進、念、定、慧、樂不戲論。

(T26.92)

《成實論‧無相應品》 又 八大人覺 中,亦次第說。若比丘行少欲則知 足,知足則遠離,遠離則精進,精進則正憶念,

正憶念則心攝,心攝則得慧,得慧則戲論滅。

(T32.277a)

《成實論‧道諦聚定論中定因 品》

八大人覺 者,佛法中若少欲者能得利益,非多 欲者。知足者、遠離者、精進者、正憶者、定心 者、智慧者、無戲論者能得利益,非戲論者。

(T32.353b)

以上印度經論中所述「八大人覺」或「八大人念」的內容,基本上是一致的,次序也相同。依鳩 摩羅什所譯《成實論‧道諦聚定論中定因品》,此八法為少欲、知足、遠離、精進、正憶、定心、

智慧、無戲論八個項目。關於這八個項目的意義,《成實論》同品解釋說:

少欲 行者,為修道故,必欲所須,但不多心餘無用物,是名少欲。 知足 者,有人若以因緣,

若為持戒,若令他人心得清淨,是故少取而心不以為足。若人少取,心以為足,是名知足。有人 雖取少物,而心好者,是名少欲非知足也。若趣得少物,是名知足。…… 遠離 者,若於在家、

出家人中行身遠離,於諸煩惱行心遠離,是名遠離。…… 精進 者,行者若行正勤,斷不善法,

修集善法,是中勤行,故名精進。…… 正憶 者,常於身、受、心、法修正安慧。…… 定心 者。若習定心得微妙利,如經中說:「修定心者能如實知。」……智慧者,智者心中不生煩惱,

若生即滅。……

又智者心不起諸想,若起即滅。……又若有智眼能觀佛法。……又智者名得佛法分。……又智慧 者名曰有命,餘則名死。又智慧者名真道人,能知道故。又智者知佛法味。……

又智慧者名信,以得四信不隨他故。

又得聖慧根名佛弟子,餘人名外凡夫。故說智者能得利益。無戲論者,若一異論,名為戲論。

我們看到的是很素樸的實踐方法,相當切合於初期佛教的精神。考察上表中諸經論的上下文脈,

也未見到明顯的大乘義理的表述。因此,漢譯印度佛教經論中的「八大人覺」或「八大人念」,

可以說無義理上的分歧。

接下來,我們檢視中國祖師的著作中所述「八大人覺」或「八大人念」的內容,表列如下:

作者及著作名 內容及《大正藏》頁碼

(7)

隋‧慧遠

《大乘義章》

八大人覺 者,佛是大人,諸佛大人覺知此法為涅槃 因,名大人覺。所覺不同,一門說八。八名是何?一 是少欲,二是知足,三樂寂靜,四懃精進,五守正念,

六修禪定,七修智慧,八不戲論。於彼未得五欲法中 不廣追求,名為少欲。已得法中受取以限,稱曰知足。

離諸憒鬧獨處空閑,名樂寂靜。於諸善法懃修無間,

故云精進。守法不失,名為正念。住法不亂,名曰禪 定。起聞思修,說為智慧。證離分別,名不戲論。一 一廣辨,如《遺教經》。就此八中,前七方便,後一 正證。八大人覺,略之云爾。 (T44.753a)

隋‧灌頂撰、

唐‧湛然再治

《大般涅槃經疏》

八大人覺 者,出《遺教經》。少欲、知足、遠離、

精進、正念、正定、正慧、不戲論。少欲是道,多欲 非道,乃至

不戲論是道,戲論非道 (云云)。(T38.94c) 唐.窺基

《金剛般若論會》

八大人覺 中攝初六故。一、少欲;二、知足;三、

遠離;四、精進;五、不妄念;六、正定。正慧攝二:

一者智慧;

二不戲論。 (T40.736c) 唐.窺基《大方廣佛華嚴

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

謂 八大人覺 :少欲、知足、寂靜、精進、正念、正 定、正

慧、不諍論。 (T35.34c)

唐.遁倫《瑜伽論記》 又性少欲下,此是 八大人覺 :一、少欲;二、知足;

三、遠離;四、猛進;五、不忘念;六、禪定;七、

智慧;八、無戲論。與《遺教經》同。 (T42.685c) 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八大人覺 :一、少欲;二、知足;三、寂靜;四、

精進;五、正意;六、正定;七、正慧;八、不戲論 也。 (T54.468b)

敦煌本 《本業瓔珞經 疏 》 (斯 2748 號)

五方便住心中所行法者,謂 八大人覺 。少欲者,於 五欲中,色、聲、香、味、觸中,但取其一。知足者,

於一之中,更不求勝。寂靜者,除身心十惡。精進者,

策列進修,行行去惡。念者,守境不移,作發後解。

定者,靜心一境。惠者,得法理原,是相皆虛。不諍

論者,萬或妄取,境界所作,無功為戲,迭相是非為

論。此八是大人所知為覺。

(8)

中國祖師所理解的「八大人覺」的內容,與印度經論中的項目並無不同。灌頂、湛然、窺基等且 說其內容與《遺教經》相同,而《遺教經》一向被歸在小乘經中, 可見祖師主要視「八大人覺」

為小乘的教義。

相對於以上漢譯印度經論及中國祖師注疏中所見的以初期佛教教義為主的「八大人覺」,現存《八 大人覺經》不僅在項目方面有所出入,經文內容也包含大乘思想。明末智旭《八大人覺經略解》

及清‧續法《佛說八大人覺經疏》的科判表列如下:

《八大人覺經略解》科判 及《新纂卍續藏》頁碼

《佛說八大人覺經疏》科判 及《新纂卍續藏》頁碼

初、無常無我覺 (S37.737b) 初、覺身心無常觀念真常 (S37.740c) 二、常修少欲覺 (S37.737c) 二、覺貪欲為苦觀念少欲 (S37.741c) 三、知足守道覺 (S37.737c) 三、覺多求增罪觀念知足 (S37.742a) 四、常行精進覺 (S37.737c) 四、覺懈怠墜落觀念精進 (S37.742a) 五、多聞智慧覺 (S37.738a) 五、覺愚癡無智觀念多聞 (S37.742c) 六、布施平等覺 (S37.738a) 六、覺貧苦結怨觀念施善 (S37.743a) 七、出家梵行覺 (S37.738a) 七、覺五欲過患觀念梵行 (S37.743b) 八、大心普濟覺 (S37.738a) 八、覺生死苦惱觀念心願 (S37.744a)

其中少欲、知足、精進、出家、智慧(含無常無我覺)與傳統「八大人覺」的項目相類,而「布 施平等」(施善)和「大心普濟」(心願)可說是現存《八大人覺經》特有的二覺。雖然有五個 項目相類,但在內容解說上卻有相當大的差異。如「遠離」與「出家」相較,《中阿含‧八念經》

言:「道從遠離,非樂聚會、非住聚會、非合聚會得。」 指離群獨居,專志修行。《八大人覺 經》說:「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 高遠,慈悲一切。」 指出家遠離世間的欲樂。現存《八大人覺經》的經文中且出現諸如「菩薩 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菩薩布施,等念冤親,不念舊 惡,不憎惡人。」「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如 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明顯表現出迥異於初期佛教教義的大乘佛教思想。因 此,就經文內容而言,現存《八大人覺經》有其獨異性。

其次,就「覺」的意義來考察,前述慧遠《大乘義章》以同義聯合式複合詞「覺知」來解釋,敦 煌本 《本業瓔珞經疏 》也說「所知為覺」,也就是中國祖師釋「覺」為「知」。「覺」的詞義,

《說文解字‧見部》說:「覺,悟也。(段玉裁注:悟各本作寤,今正。)」 慧琳《一切經音 義》卷廿四「覺寤」條說:「《廣雅》:『覺,知也。』顧野王云:『覺謂知曉也。』」 以「悟」、

「知」 來解「覺」,應是在漢語文化脈絡下發展出來的詞義解釋,梵文 "vitarka" 的幾個漢譯

(9)

詞都未曾帶有「覺知」或「覺悟」義。現存《八大人覺經》中出現「覺知」、「覺悟」的兩個詞,

可能由「八大人覺」譯文中的「覺」字朝複合詞方向發展而來,不應視為 " vitarka" 的漢譯。

據以上的比較與推論,現存《八大人覺經》應是漢地祖師在中國佛教文化脈絡下編輯完成者。

• 結論

本文透過經錄記載及其義理特色的考察,發現現存《八大人覺經》在翻譯與流通上存在著甚大的 疑點 。此經在歷代經錄中的著錄情形,最早見於隋代的《法經錄》( A.D.594), 屬於遺落譯 人時事的小乘「失譯」經。到了隋《彥悰錄》 ( A.D.602) 時,此經改列小乘「闕本」下,表 經本已遺失。唐《靜泰錄》指出闕本重新訪得,但改列為大乘經。原本佚失的經文再次出現,歸 類且從小乘經移到大乘經,顯示重新找到的經文與原經的內容應該有異。唐武后時明佺等撰《大 周刊定眾經目錄》 ( A.D.695) 突然稱說此經為安世高所譯,由於先於此錄的現存經錄皆無此 說,道宣《大唐內典錄》列安世高所譯佛典一百七十餘部也無此經,所以將此經譯者歸於安世高 並不可信。

經錄或將此經列為小乘經,或列為大乘經,推測佚失後重新訪得的經文內容編纂已有所改變。檢 索漢譯諸經論及中國祖師撰述中的「八大人覺」與「八大人念」,發現內容基本上一致,表現出 初期佛教精神,唯獨《八大人覺經》出現與眾不同的項目,且明顯包含大乘思想。又《八大人覺 經》以複合詞「覺悟」、「覺知」表「覺」義,這是在漢語文化脈絡下的發展。因此,現存《八 大人覺經》應是漢地祖師參考佛教經論的相關內容完成的著作,非翻譯的佛典。

Problems about the Transl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The Eight Great Man , s Enlightenments Sutra Basedon the Scriptural Records and Doctrinal Characteristics

Kuo-ch'ing Huang / Hsing-yuan Shih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 Research

Yuan Kuang Buddhist Institute

Summary

The Eight Great Man's Enlightenments Sutra 《 八大人覺經》 first appeared in The Catalogue of All

(10)

Sutras《眾經目錄》 compiled by Fa-ching in the Sui Dynasty ( 隋朝 ) as a Hinayana sutra whose translator was unknown. Then in another catalogue compiled by Yen-tsung it was listed as a sutra whose text had been lost.The Catalogue of All Sutras and Sastras 《一切經論目》 compiled by Ching-t'ai in the Tang Dynasty stated that the lost text had been found, and classified it as a Mahayana sutra. A second Tang Dynasty catalogue by Ming-ch'uan recorded the translator of the sutra as

An-shi-kao and stated that this was based on The Bao-ch'ang Catalogue 《寶唱錄》 . From then on this final version has been accepted as true. But inconsistency in the various catalogues about the nature and the translator of the sutra suggests that the recovered sutra may not have been the original text. The

“eight great man's enlightenments” or “eight great man's thoughts” found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Indian works or in the writings of ancient Chinese masters are basically the same and contain the tenets of early Buddhism. But The Eight Great Man's Enlightenments Sutra 《八大人覺經》 as we have now clearly contains Mahayana ideas. So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sutra was a work of Chinese masters who collected the ideas from related sutras and sastra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f the number of a year doesn’t coincide with that in the previous periodicals, please take the figures contained in this abstract as a basis.. A total of 145 tables have been

If the number of a year doesn’t coincide with that in the previous periodicals, please take the figures contained in this abstract as a basis.. A total of 144 tables have been

If the number of a year doesn’t coincide with that in the previous periodicals, please take the figures contained in this abstract as a basis.. A total of 144 tables have been

A revolution: Probability propagation in networks with cycles, Jordan, Kearns and Solla (eds), 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10, MIT Press.

In my view, the entir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major) Buddhist `sutras` (scriptures) and sastras (philosophical treatises) can be construed to make up

As for Deqing's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text of the Lotus Sūtra, inspired by a paragraph in the text, Deqing divided the main body of the text into four parts: teaching (kai 開)

We first rank a l1 households in a country by income and then we compute the percentage of households whose total income is a given percentage of the country's total

When a solution curve crosses one of these lines, it has a local maximum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