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絡作為澳門的另類公共領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網絡作為澳門的另類公共領域"

Copied!
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網絡作為澳門的另類公共領域

*

劉世鼎、勞麗珠

** 投稿日期:2009 年 5 月 9 日;通過日期:2009 年 8 月 11 日。 * 本文是澳門大學研究委員會所資助的研究計劃的部分成果,計劃名稱 Network Cultures in China(2009)。作者感謝所有受訪者協助完成本論文,如有錯誤, 作者自負。 ** 劉世鼎為澳門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e-mail: sdliu@umac.mo。 勞麗珠為澳門科技大學學術研究處副行政主任,e-mail: lclou@must.edu.mo。

(2)

《摘要》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傳播研究關注網絡新媒體的民主公共 領域角色,而本文試圖從公共領域的觀點出發考察澳門另類網 絡傳播的發展。透過討論市民如何創意地使用網上論壇進行另 類新聞生産與文化抗議,本文指出網絡如何被策略性地挪用來 形塑批判的公共性,挑戰官方公共領域。研究網民的文化抵抗 和具有實驗創新精神的文化行動主義和美學,或許有助於形成 一個新的公共領域視角。 關鍵詞:澳門、網絡、另類公共領域、文化抵抗

(3)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傳播研究開始關注網絡新媒體是否能提供市民 自由表達、促進對話溝通、影響政府決策的民主公共領域(Dahlberg, 2001; Tanner, 2001; Norris, 2001; Janssen & Kies, 2005; Tumber, 2001; Papacharissi, 2002; Gimmler, 2001)。這些研究多半圍繞著 Habermas( 1989)分析歐洲布爾喬亞階級和知識份子自發結社、自由討論到形成共 識的理論概念,關切網絡的論述品質和公共理性討論的基本程式和條 件,網絡傳播是否可以創造新的公民政治表達、參與和互動的機會,以 及網絡民意是否能有效影響議會設定議題和政府機關決策制定等問題。 雖然公共領域的概念不斷地被用來討論民主文化的可能性,也有學者指 出傳統公共領域理論缺乏對文化權力關係的分析,同時排除了另類的、 底層的、反抗的、代表多元認同的公共傳播形式(Fraser, 1992; Steven-son, 2003; Gardiner, 2004; Asen & Brouwer, 2001)。結合文化觀點的公 共領域研究關注那些被主流霸權所排斥的群體和空間,並將研究焦點放 在日常生活中表達的不同體驗和訴求的多元文化實踐和公民不服從行動 案例上(Dahlgren, 2006; McGuigan, 2005; Hermes, 2005; Downing, 2001; Butsch, 2007)。從這個角度來看,網絡被看作是由無數個充滿矛盾、 分歧、衝突與爭論的論述空間所構成的場域,也是處於支配狀態下的民 衆群體爭奪話語權、形成反抗霸權力量的另類公共空間(Liu, 2008a; Dean, 2003; Downey & Fenton, 2003; Poster, 2001;劉世鼎,2009)。另 類媒體研究關注民間、尤其是次文化社群以及社會運動組織的自主傳播 活動(Atton, 2002; Downing, 2001),但缺乏亞洲地區另類傳播文化的 分析。 本文試圖對網絡在澳門政治文化和傳媒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進行考察,從而對公共領域的討論提供一個新的視角。2009 年是澳門 回歸中國的第十個年頭,澳門的社會、政治、經濟面貌在這十年間經歷

(4)

了戲劇性的變化(Liu, 2008b)。隨著 2002 年以來賭博產業的自由化和 市場擴張、開放大陸遊客自由行促成了消費社會的快速形成以及對於傳 媒、廣告行銷策略和公關産業方面的要求,新興的網絡傳播也逐漸被納 入新的商業文化中。由於主流傳媒和立法會無法有效反映不同的社會利 益和訴求,部分市民開始轉向新興媒體來從事社會或政治活動。研究澳 門的另類公共領域或有助於我們從傳播的角度觀察澳門回歸十年間政治 文化與媒體環境的發展,及其對民主化所帶來的機會與限制。我們所側 重的面向包括網絡在澳門特殊的政治傳播環境下的另類意涵,市民如何 使用網絡來繞開或挑戰社會權力集團和政府機器所掌控的傳播體系和論 述權威,形成多重的、非正式的爭論(而非共識)空間,賦予民衆更多 的能動性、凝聚新形式的文化抗爭(Khan & Kellner, 2005)、表演「抵 抗的認同」(Castells, 1997)、詮釋事件的意義並形成創新的市民團結 (Dyer-Witheford, 1999)來挑戰政治經濟系統所強加的價值。澳門的網 絡作為另類的公共領域有兩層意義:一,在一個公共表達管道阻塞、議 會沒有實質立法權、新聞傳媒不獨立的社會環境裡,網絡的普及化擴大 了公共傳播網絡、賦予公民傳播和反抗的權力。二,不同於理性討論的 論述形式,網絡的政治傳播趨於美學化和風格化,那些微妙的、匿名 的、不被官方所察覺的、但卻充滿顛覆能量的諷刺語言和影像,成為市 民、特別是青年群體日常生活政治文化的組成部分。我們將側重於媒體 和流行文化影像(Kellner, 1995, 2003)對日常生活認同抗爭形成的重要 性,而這正是傳統公共領域理論所忽視的。透過對網民政治傳播活動及 抵抗文化的討論,我們將展示網絡空間如何被策略性地挪用來形塑批判 的公共性。重新發現原本不被注意到的爭取承認和公民文化實踐( Stevenson, 2003; Dahlgren, 2006)、以及具有實驗創新精神的文化行動 主義(Downing, 2001; Khan & Kellner, 2005)所構成的另類公共領域,

(5)

或許有助於形成一個新的研究視角。

壹、網絡論壇:另類資訊的集散地

澳門的傳媒生態在 1966 年的 12-3 事件後(Liu, 2008b)轉向親北 京官方的立場,新聞工作者很少與北京方面發生衝突(譚志強、老冠 祥,1996)。一位資深媒體人觀察指出在與政府互動的過程中,「澳門 傳媒大都保持理性和溫和的態度,許多時候,表現得並不尖銳」,甚至 有過分自律的現象(鄧祖基,2003: 115)。澳門目前有八家中文日報, 均接受政府資助(林昶,2003),有論者指出「其立場和言論太過保守 與溫和,往往沒有善盡傳媒對政府的監督作用,和對社會弊端的揭露和 批判……尤其是在涉及政府或賭場利益的重大社會事件上,澳門印刷傳 媒實在缺乏一言九鼎的公信力」(譚志強,2003)。澳門廣播電視公司 (簡稱澳廣視)是民衆獲得本地新聞訊息主要來源之一,然而有研究指 出澳廣視的新聞報導「被要求在後殖民時期強化國家主義和發展主義的 『共識工程』起到積極的作用」(劉世鼎、李巧雲,2008),排除了必 要的公共討論和監督。正是在這樣一個主流傳播管道阻塞的環境裡,網 絡的多樣使用賦予了澳門網民傳播、對話、與行動的權力。我們觀察到 澳門有愈來愈多的網民透過網路轉發、轉貼不同來源的新聞訊息、發表 不同於官方的意見和看法、或者動員集體抗議行動,因此在這個意義上 我們認為網絡可以稱得上是澳門的另類媒體,因為網絡媒體提供不同 於、甚至是質疑「官方公共領域」(Jakubowicz, 1991)合法性的另類 傳播空間,以不同於官方的語言來界定自我認同、公共議題的方向以及 社會真實。 澳門的網際網路在 1995 年正式投入服務,而在這之前一些電腦愛

(6)

好人士就組成電子佈告欄系統(BBS),並利用電子郵件發送訊息。隨 後 澳 門 政 府 將 網 際 網 路 服 務 提 供 者 牌 照 發 給 澳 門 電 訊 有 限 公 司 、 MacauWeb 和 Unitel。1 網絡傳播開始逐漸普及,上網人數有顯著的增 長。到2008 年為止,澳門上網的人數已達 32.7 萬至 34.9 萬之間,占總 人口約 66%。張榮顯(2009)所作的調查報告顯示 2008 年 18 歲以下 年輕人的上網率達到 94%,18-24 歲年齡層的上網率則達到 99%,36-40 歲的上網率也有七成以上。如果以職業來分類,學生、管理階層、 專業白領人士、公務員的上網率最高,都在八成以上。這些網民中又以 高中教育程度以上的佔多數,上網率達八成以上。網民上網的目的中 「獲取資訊」佔 66% 和「與人溝通」分別佔 47%,「休閒娛樂」和閱 讀「網上新聞」各佔 40%,顯示網絡已經逐漸成為主要的資訊來源之 一。網民最多從事的網上溝通活動相當多樣,傳送附件和檢查電子郵件 各佔 87% 和 84%,使用即時通訊軟件和網上討論區的各佔 68% 和 58%,寫博客佔了 31%。我們觀察到 MSN 的 Messenger 是澳門年輕網 民主要的即時聊天工具,MSN Space、Xanga 也是他們經營個人博客的 平臺。過去澳門民眾會利用茶餐廳、速食店等公共場合表達自已對時事 的意見,如今網絡已經成為市民新的另類對話空間。民衆也不再只是被 動的受衆,而是另類傳播者和創意文化的生産者。

(7)

圖一:網民逐年增長趨勢 資料來源:〈澳門互聯網使用現狀統計報告〉,張榮顯,2009,《第 23 次 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p. 74。 雖然澳門年輕網民喜歡使用博客、Facebok 和 Youtube,但大多用 於個人娛樂和社交傳播用途,網上的論壇和討論區才是網民討論時事、 表達不滿的主要管道之一。2論壇上常會出現不同於主流媒體、或是被 媒體排斥的議題和消息、未經證實的流言,網民也經常會轉貼香港新聞 (《蘋果日報》、《明報》),或本地非主流的《訊報》、《華僑 報》、《正報》、《市民日報》的新聞,或將自己拍攝的照片放在論壇 上分享。澳門主要的網路公共論壇集中在「極動感」(cyberctm)、 「澳門互動社區」(qoos)和「蘭香閣」(orchidbbs)等主要網站。3 就影響官方決策的權力而言,網絡論壇屬於 Fraser(1992)所說的「弱 公共領域」,然而這個非正式的領域所表達的多元價值、利益、和經驗 卻不容忽視。不同於Dahlberg(2001)等持傳統公共領域觀點的網絡研

(8)

究,我們觀察到澳門網絡文化更多是質疑、爭論官方的聲音,而非透過 理性討論達到所謂的共識。批評主流媒體報導的謾駡、另類的政治觀 點、含沙射影的詞彙、小道消息、誹謗和富有實驗精神的影像創作,都 在這些論壇上流通分享。有時論壇也被用來動員社會運動。

一、極動感(cyberctm.com)

這個網站由澳門電訊有限公司所建立,在1998 年至 2003 年間,這 個網站是澳門網民討論時事的主要場所,然而由於缺少維護,其地位逐 漸被澳門互動社區(qoos)所挑戰。cyberctm 從 2006 年開始提供更新 的版本以及開設其他子論壇,吸引網民回流。歐文龍貪汚案爆發後,網 民 在 論 壇 上 猛 烈 批 判 特 區 政 府 並 戲 稱 特 首 為 「 賊 首 」 , 後 來 遭 到 cyberctm 遮罩。這個網站裡的澳門時事話題區是最熱門的論壇之一,不 同於官方的意見、訊息都在上面流通。例如有網民轉貼香港《蘋果日 報》所刊登的澳門民衆抗議特首遭到警方掩口制止的現場照片,引發網 民議論。網站上也設置「爆料區」邀請市民上傳親身目擊事件的報導與 其他網民分享。但有網民因為在論壇上描述永亨銀行擠兌的現場情況遭 到警方起訴,引發公衆廣泛議論及聲援當事人的運動(「城市隱者事 件」)。4 2008 年傳遞奧運聖火期間有網民呼籲阻止聖火,於是網站以 維修為由關閉了幾天。截至2009 年 5 月 3 日為止該網站的澳門時事話 題區共有 4,4144 篇主題、63,6688 篇帖子。其中 2007 年「五一槍擊事 件」的帖子流量達到 6,7855 人次、539 篇回覆的帖子。(資料截至: 2009/2/16 14:16)。澳門警員在五一遊行現場開槍當晚,網民「九品芝 麻官」在論壇上呼籲網友發揮創意、將開槍相片惡搞,掀起了搞惡的熱 潮,後來有網民將惡搞圖片收集到「偽基百科」上(條目:「澳門蕉

(9)

神」)。政府提出 23 條立法也引起網上激烈的討論。相較於澳門主流 媒體《澳門日報》在2008 年 11 月底報導有 92% 受訪者贊成《維護國 家安全立法》,5 2009 年 5 月份 cyberctm 上則出現不同的民調數字,有 六成參與投票的網民表示不接受 23 條立法,贊成的有四成,與主流媒 體所公佈的數字形成鮮明的對比。Alexa 的統計顯示 cyberctm 過去三個 月的網站流量上升了2%。 圖二:Cyberctm 的網站流量曲線圖 資料來源:http://www.alexa.com/siteinfo/cyberctm.com(上網日期:2009 年 5 月 3 日) Dyer-Witheford(1999)關於北美地區的研究指出網絡傳播賦予民 間團體進行設定公共討論議題、生産批判論述和觀點、自我組織結盟、 和動員集體行動的權力。我們觀察到這幾年澳門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 除了表達訴求、引起主流媒體報導,網絡傳播也利於市民把有相同理念 的人集合在一起,形成有別於官方所給定的認同政治。五一開槍事件 後,cyberctm 成為每年勞動節、十一國慶日動員群眾上街遊行的重要平 臺。例如澳門政府宣佈將實行新的交通法後引發民衆不滿,網民「任天

(10)

堂」在2007 年 5 月 31 日發出題為〈十一電單車慢駛遊行正醞釀中應預 早化解之〉的帖子,呼籲摩托車駕駛十一國慶當天放慢行車速度表達抗 議。2007 年國慶日前,網上開始流傳關於澳門中小學教師和社工人員 不滿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的電子郵件,呼籲同情者上街遊行表達訴求。 澳門主要網站 cyberctm 的時事論壇上,也出現有帖子批評某些學校的 校長以及主管機關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有的則直接呼籲老師們在國慶日 上街遊行,其中也有一些帖子呼籲醫護人員上街遊行爭取權益。這些網 路上討論的帖子慢慢演變成一股新的社會力量,並動員民眾上街抗爭。 當天教師及社工人員上街遊行果然引起了主流媒體的注意,也迫使政府 機關對他們的訴求作出回應。許多網民認為這是一次成功的網絡動員。 2009 年五一前夕,就有網民發帖詢問大家是否要上街遊行,投票結果 顯示有八成參與投票的網民支持五一遊行。還有網民自行設計帶有「官 商勾結」、「幕後黑手」字樣的T 恤來聲援遊行。

二、澳門互動社區(qoos.com)

這個網站建立於 2002 年,一直與澳門日報和其他澳門商業機構合 作刊登廣告,網站主要內容包括興趣交流、校園訊息、網路遊戲、運動 和流行文化等。2003 年至 2005 年間,qoos 成為極動感 cyberctm 的主 要競爭者,越來越多網民轉到這個網站上討論時事。這個網站提供特定 版面介紹澳門社團的資訊,並提供社群交流平臺。2007 年 6 月間,一 名澳門女學生被多名同學性虐待的短片最先在 qoos 上流傳,然後再流 傳至其他網站。這段短片引起主流傳媒廣泛報導與議論。2008 年 1 月 間網站曾以系統升級爲由,暫停新用戶的註冊功能,直到同年2 月網站 重新開始運作。該網站過去三個月的流量微幅上升了2%。

(11)

圖三:Qoo 的網站流量曲線圖 資料來源: http://www.alexa.com/siteinfo/qoos.com(上網日期:2009 年 5 月 3 日) 在香港慶祝回歸十年期間,Qoos 的社會時事討論區上網民「展 仔」發佈了一篇題為「我地係中國人嗎?」(我們是中國人嗎?)的帖 子(2007/7/5),發帖者並附上一則網絡投票記錄,顯示有 72% 的投 票者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我地中國根本就無政府,係由一個共產黨控制,無論乜野都係 要由黨去實行。全個地球好多國家都係由共產黨控制…佢地係 一大班人去控制好多國家咁我可以講中國係由共產黨d 人玩曬 嗎…如果你想為中國出一點決定,咁你就要入共產黨!!!我 唔想入共產黨,但我又想出一點意見…咁即係無用…(我們中 國根本就沒有政府,是一個由共產黨控制,無論什麼事情都要 由黨去實行。全球好很多國家都是由共產黨控制,他們是一大 群人去控制很多國家,那我可以說中國是由共產黨那些人控制 嗎?如果你想為中國做一些決定,那你就要加入共產黨!我不

(12)

想加入共產黨,但我又想提出一點意見,那還是沒有用。) 這個帖子吸引了 1,4340 人次的流量以及 408 篇回覆帖子(資料截 至:2008/10/7 01:59 PM),其中不乏激烈抗議的聲音: 頂... 我真係好嬲……居然有根本唔想係中國人既人存在…… 去食x 喇.!!!!! 鬧佢地既話好多人嘟鬧佐.,我都嘸謂講太多.. 就想加一句.{以中國為恥既"外國人(咁樣叫你地開心嗎..??)", 你地早死早著!!} 同時..~我係中國人.我愛中國!@! (不會吧,我真的很生氣,居然會有不想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 人存在,去吃大便吧!該罵他們的話很多人都已經罵了,我就 不再多講。只是想加一句:以中國為恥的「外國人」[這樣稱 呼你們會開心點嗎?]你們早點死吧!同時我是中國人,我愛 中國!)(網民gaga_fu,2007/9/21)

三、蘭香閣(orchidbbs.com)

這個網站最有名事件是網民「麟伯」所創作的網絡連載故事《天子 屠龍》,整個故事是根據於特區政府官員歐文龍貪污事件所改編。現在 透過很多不同的網站都可以下載整個故事內容,它受歡迎的程度可以一 斑(截至2008/2/8 10:25 為止,天子屠龍一帖子的流量就有 5,7425 人次 的流量,回覆的帖子115 篇)。一位叫「芝蘭」的網民讚嘆:「麟伯, 點解你咁瞭解呢班庸官性格既?(麟伯,為什麼你好像很瞭解這些庸官 的性格呢?)」(2007/4/26)。另一名網友「巴勒總幹事」則回復

(13)

說: 麟伯,你寫得好好呀,你快 d 寫埋第 30 集呀,好想聽下你點 樣寫民間點質詢政府既野,而政府都好似當你d 人傻咁,你有 你嘈,我有我自由咁……完全都係唔理民間苦況咁。(麟伯, 你寫得很好,你快點寫完第 30 集呀,好想知道你怎樣寫民間 怎樣質詢政府的事,而政府好像把人民當傻瓜,你吵你的,我 有我自由,完全不理會民間疾苦。)(2007/2/28) 但「麟伯」隨後轉移到 cyberctm 的時事話題區上刊載原創故事。 我們觀察到蘭香閣分別於2008 年 4、6、7、10 月,以及 2009 年 4 月間 數度關閉,網民議論紛紛。一位網民感嘆該網站「風光不再了,已看不 到以往的真心話!!」(2008/10/6)。Alexa 的統計顯示過去三個月裡世 界各地網民流覽蘭香閣的流量急劇下降了 11%。該網站已於 2009 年 4 月24 日重開並改名為「八角亭」,人氣急劇下滑。 圖四:蘭香閣的網站流量曲線圖 資料來源: http://www.alexa.com/siteinfo/orchidbbs.com(上網日期:2009 年 5 月 3 日)

(14)

從民主參與的角度來說,網絡傳播正在悄悄地改變傳統新聞事件的 生產和流通的方式。這幾年有網民自行上載女學生遭同儕虐待的影片, 事件先在論壇上曝光,然後吸引主流媒體進行大篇幅報導。有些論壇也 設立「爆料區」,邀請網民將目睹的事件用文字和影像的方式來分享。 從這個意義上澳門的網絡傳播「擴大了被主流媒體論述霸權所侷限的資 訊、反思和交換的範圍」(Downing, 2001: 44)。除了關注一般政治話 題外,網民也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質疑主流媒體霸權,形成反抗的認同。 最近《澳門日報》披露並擁護官方計劃澳門大學要搬遷到內地珠海橫琴 一事後,也在網路上引起熱烈的反響。不少人擔心搬遷後的校園是否還 有言論自由,像是有個網民表示「在澳可高呼共產黨下臺,可在網絡上 暢所欲言,獲得更多自由資訊,如有學生因其言論或網上言論、行為 等,涉及反革命,[顛]覆國家罪,澳門政府如何處理?!」(節錄自 Cyberctm《澳門時事話題》討論,上網日期:2009 年 4 月 14 日,取自 http://new.cyberctm.com/cn/)。有網民發起澳大遷橫琴是否應該要全民 投票的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參與投票的網民認為澳大沒有必要遷往橫 琴,並贊同由全民投票來決定遷校一事。警方起訴「城市隱者」事件在 網上引起不滿及恐慌,於是有網友自行建立了名叫「澳門的真相」( The Truth is Out There, ugly-macau.com)網站,批判澳門媒體扭曲真相 並聲稱要監督澳門的言論表達自由。2007 年起,一個由教師、專業人 士、和學生所組成的澳門維基團體,開始從事另類在地知識的生產,針 對澳門過去幾年的五一遊行、《維護國家安全法》和民間政治活動編寫 條目。一位積極參與澳門維基計劃的人士指出「澳門的媒體長期處於實 事的壟斷狀態,無論在報紙,電台或電視,澳門人所收到的角度都是單 面向的」,6維基百科提供了市民爭奪話語權、生産多元而獨立的知識 的另類傳播平臺。

(15)

過去幾年,有幾個事件引發澳門公衆對於網絡傳播的關注,也影響 了澳門網絡文化的發展。2006 年傳出司法部門就有部分有針對性的網 絡帖子約談了相關人士,引發網民對網上言論自由的疑慮。2007 年 6 月間,網上流傳一名澳門女中學生被多名同學性虐待的短片,最先在 qoos 上流傳,然後再廣為流傳至其他網站供網友下載。短片迅速引發 社會道德恐慌,主流社團紛紛呼籲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2007 年十 月中旬澳門舉行亞洲室內運動會期間,有網民在 cyberctm 上留言聲稱 放置了兩枚炸彈在亞洲室內運動會的比賽場地內,並要求政府在當天下 午 以 前 把 澳 門 幣 一 千 萬 元 匯 入 指 定 的 帳 戶 上 。 經 查 證 並 無 炸 彈 , cyberctm 也立刻刪除帖子並暫停運作。此事引發了政府官員和立法議員 要求加強對網絡的審查控制。例如 2008 年蘭香閣的網路論壇就在六四 紀念前夕被關閉,而且有一些諷刺澳門行政長官的字眼(如「賊首」) 被遮罩掉。不少網民在 cyberctm 澳門時事話題區上就遮罩一事進行討 論,有網友就表示字與字之間要有空隙才能顯示出來。有另一網民教大 家用 Unicode 就能把一些被過濾的字打在帖子上。基本法 23 條通過 後,網民都會謹慎地使用一些代號隱晦地表達意思。網上有許多 James Scott 所稱之為「無言的抗議」(見 Duncombe, 2002),這類文化抵抗 往往充滿深深的無奈感,質疑既有政治經濟秩序或者幹擾了不民主的霸 權共識。以下表格整理出過去五年來對澳門網絡公共領域的發展有重大 意義的主要事件和議題。

(16)

表一:澳門網絡事件時間表 時間 事 件 備 註 2008/11-2009/4 部分香港人士被澳門當局拒絕 入境事件 網民熱烈討論 2008/12-2009/2 澳門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 網民熱烈討論 2008/10 網民報導澳門永亨銀行擠兌遭到起訴 論壇上彌漫著緊張氣氛 2008/1 陳冠希性照事件 網民用點對點傳輸來分享;惡搞開始圖片流傳 2007/11 議員要求官員打擊網絡犯罪、管制網上言論 官方開始加大網絡審查 2007/10 亞室運炸彈恐嚇事件 事件引發議員要求加強網絡言論審 2007/10 十一國慶教師及社工遊行事件利用電子郵件和討論區動員街頭抗 2007/9 機車騎士慢騎抗議新交通法 網絡動員戲劇性的抗議、上傳現場照片 2007/6 女學生性虐待手機短片事件 主流媒體以顯著篇幅報導,引發對網絡文化的道德恐慌 2007/5 香港網民製作惡搞影片【福佳始終有你】諷刺回歸十週年 引起極大社會回響,出現不同版本的惡搞短片 2007/5 五一勞動節遊行員警開槍事件 惡搞警員「抽水哥」圖片暴增,網 民在「偽基百科」上增添「澳門蕉 神」主題收集惡搞圖片( hhttp://zh.uncyclopedia.info/wiki/澳 門蕉神) 2006/12 歐文龍貪污事件爆發 Cyberctm 論壇上出現惡搞圖片,數量明顯增加 2006/4 香港「巴士阿叔」手機短片事 主流媒體爭相報導;網友用手機上 載短片開始流行;不同版本的「巴 士阿叔」惡搞短片出現 2005 諷刺立法會賄選的惡搞圖片( 以政府反賄選宣傳海報及涉及 賄選的競選海報為藍本)開始 在網路上流傳 澳門本土惡搞圖片的先驅

(17)

澳門的另類公共領域帶有強烈的反抗官僚威權主義和家長主義色 彩,要求恢復言論和機會結社的自由、要求立法會有效監督政府、要求 政府決策透明化等。除了網絡論壇之外,我們也注意到電子郵件、團體 內部通訊論壇、博客和社交網站也被一些民間團體使用來從事另類傳播 和動員行動。2006 年八月澳門政府公佈准許東望洋燈塔附近地段興建 超高大樓後,一群建築規劃師和關注歷史保存人士組成「護塔連線」行 動反對破壞世界遺産景觀。行動成員積極蒐尋其他地區世界遺産瀕危的 案例、舉辦座談會、敦促議員質詢政府、與文化人士聯繫、組織文化活 動和藝術展喚起民衆關注,而這些活動都脫離不了網絡和主流媒體策 略。核心成員經常利用電子郵件討論、交換訊息、向關心的民衆發送郵 件,並利用yahoo 建立內部通訊的論壇。成員會撰寫新聞稿發給傳統媒 體,投書到《訊報》、《澳門日報》和《市民日報》等報紙,並且將所 有 剪 報 、 研 究 、 活 動 和 影 片 資 料 放 在 博 客 上 (http://guialighthouse. blogspot.com/)供民眾參考。同時幾個澳門主要的網上論壇也經常被用 來設定討論議題,引起網民的共鳴和認同。7 2008 年 Facebook 在澳門 流行後,有社運人士開設反對 23 條立法的群組,吸引了上千個網民加 入。

貳、文化抵抗

傳統公共領域的研究視野多半侷限在歐美地區的政治自由主義傳 統,將理性和感受、知識和娛樂對立起來,排除了複雜多樣的文化表達 形式所隱含的批判公共性(Dahlgren, 2006; Downing, 2001),也無法適 切地分析網民另類抵抗與流行文化的滲透關係。8 我們認為研究另類公

(18)

共領域應該要分析那些非對話性質、非閱讀式的多元文化表現形式在構 成公共民主認同過程中的角色。在澳門的威權政治文化環境下,網民會 策略性地利用富有美學創意的諷刺圖片和黑色幽默的文字來表達他們的 政治觀點。9網絡傳播結合了創意文化、遊戲、政治、娛樂和社會抗爭 的多樣形式,媒體影像和景觀逐漸成為民衆從事文化抵抗(Duncombe, 2002)活動的資源。2008 年十月間一名在中學任教的網民在論壇上發 布永亨銀行擠兌的消息後,立刻被警方以誹謗及煽動罪名起訴。事件發 生後,澳門網民除了在網上熱烈討論、匿名表達抵抗的認同、並踴躍出 席該教師現身的記者會,也有網民借用美國 90 年代網絡言論自由運動 的創意,在自己的網絡名字下面貼上藍絲帶表達聲援和抗議。10 近幾 年這種即興創作的活動在網絡上越來越常見,逐漸孕育出澳門獨特的文 化抵抗。 澳門的網絡文化抵抗主要表現在網民對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影視文化 符碼、元素、時事題材、傳聞等進行改造加工,然後創造出顛覆性的論 述、影像在網上散佈。這種俗稱為「惡搞」(或稱搞笑)的美學實踐把 原本毫不相關、不協調的符號或元素拼湊在一起,移花接木、顛倒語境 産生出意想不到的詼諧或戲劇效果。這種創意的美學實踐在青少年次文 化很常見(Willis, 1990)。在澳門的語境下,我們將網民針對警方開槍 事件、官員貪污所創造出的實驗性美學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反霸權的文化 抵抗,不過這種抵抗的主體不是青少年次文化團體(Hebdige, 1979)、 而是持異議的市民。2006 年以來廣泛流傳於澳門、香港地區的網絡惡 搞文化 11為網民提供了相對自由的空間來發展另類的表達、實踐和文 化抵抗資源(Duncombe, 2002)。在澳門,cyberctm 和蘭香閣上都經常 有惡搞作品。網民所惡搞的對象通常沒有固定的人選,一般都圍繞著最 近熱門的焦點人物或話題。從表現風格來說,澳門的惡搞文化非常近似

(19)

於歐美地區行動主義者的「文化幹擾」遊擊策略(Jordan, 2002; Khan & Kellner, 2005),但內容和對象主要是對官方(以及親官方媒體)所強 加的意識形態、認同和論述的滑稽模仿和顛覆,很少有針對商業文化的 批判。 惡搞文化可以說是一種新的,也是策略性的公共表達形式:在形成 文化抵抗的過程中市民-消費者轉變成了文化生産者和傳播者(Willis, 1990)。惡搞創作與網民電腦技術知識的應用與新科技産品功能的普及 有關,例如 2002 年開始流行編輯相片的軟件應用(PhotoImpact 及 PhotoShop)、2005 年有拍攝功能的手機、以及 2006 年能處理短片的 電腦開始普及都是促成惡搞文化的原因(周庭希、淩子臻、陳紫欣、陳 碧漪,2007)。2005 年的立法會選舉過程中有傳言指部份候選人涉嫌 貪污,於是網上開始出現一些將官方反賄選海報重新改造的圖片,將廉 政公署主題「廉潔選賢能 為己為社群」篡改為「廉記損賢能 騙己騙社 群」(廣東話的「選」與「損」同音,「廉記」是廉政公署的口語), 對整個選舉不公平的現象以及貪腐的情況表示無奈。這幅海報首先是在 qoos 出現,及後經網民不斷流傳,最後更成為網民口中最具代表性的 惡搞圖片之一(見圖五)。圖中出現的小熊身穿超人的服裝,並繫上帶 有廉正公署的標誌的皮帶,但是這隻小熊卻擺出是叫人不要作聲的動 作,藉此反諷廉政公署只不過是紙老虎、做做樣子而已。這些另類圖片 首先在 qoos 上出現,然後經網友散佈至不同的網站和電子郵件使用 者。這些創意文化結合了幽默感、美學、道德譴責、理性的認知判斷和 不滿無奈的情緒,無法被 Habermas 的理性傳播行動所涵蓋。從 Fraser (1992)反抗公共領域的角度來看,這些文化抵抗不僅對特定事件的意 義詮釋提供了不同的角度,也提供了爭論身分認同的場域。

(20)

圖五:澳門立法會選舉海報惡搞圖 圖六:澳門立法會選舉海報 圖五資料來源:http://forum.cyberct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42149 圖六資料來源:http://www.ccac.org.mo/cn/publication/download/leaflet200504.pdf 除了受到香港網絡文化的影響,澳門異議政治團體「新澳門學社」 2005 年十月開始發行的《愛瞞日報》,也在澳門惡搞文化發展過程中 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新澳門學社」也是澳門少數有組織性的、獨立於 政府的政治傳播團體。該團體從 1992 年開始發行機關刊物《新澳 門》,內容以議論時政和議員政見為主。12 2005 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後,《新澳門》的編輯委員考慮到吸引年輕選民,決定改革刊物內容、 加入更有趣的表達方式。經過討論後,編輯委員會決定加入搞笑風格的 附屬出版物《愛瞞日報》(名稱取自親政府的主流媒體《澳門日報》的

(21)

諧音)。13《愛瞞日報》同時發行網絡版本可供下載及轉載,出版後網 上反應相當熱烈,引起網民對該學社推動議題的關注,此後《愛瞞日 報》也成為《新澳門》最熱門的版面。每一期兩位負責《愛瞞日報》的 編輯,會針對政府施政、官員、主流媒體言論製作惡搞圖片和笑話,他 們創作靈感大多來自生活週遭,也常會瀏覽網上流傳的作品並加以重新 改造,但不管怎麼惡搞,編輯們強調內容「一定會強調事實」,不會造 假,編輯也會透過觀察論壇上網民的反應,來檢驗該期內容是否成功。 圖八:《鋼之煉金術師》原圖 圖七:諷刺何厚鏵貪腐惡搞圖 圖九:《達文西密碼》海報 圖七資料來源:http://newmacau.org/expired/32Daily.pdf 圖八資料來源:http://shanes.pixnet.net/album/photo/923602 圖九資料來源:www.theredrighthand.co.uk/57code.html

(22)

上圖七的《愛瞞日報》封面是以日本流行漫畫《鋼之鍊金術師》( Full Metal Alchemist)為藍本的惡搞圖片(圖八),這部漫畫的開場白 提及「人不付出犧牲,便得不到任何回報;如果要得到什麼,就必須付 出同等代價。這就是鍊金術的基本原則—等價交換。當時我們深信這就 是世界的真理。」澳門前運輸工務司司長歐文龍的貪腐醜聞爆發後, 「等價交換」一詞成為網民用來諷刺官員貪腐的代名詞,而漫畫的意義 也被移花接木到諷刺圖片上。《愛瞞日報》封面下半部份圖片中的符號 The Da CCAC Code 也帶有諷刺意義,因為澳門廉政公署的葡文簡稱就

CCAC,作者套用了【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圖九)

電影海報上的字體加以改造産生喜劇效果,搭配圖片右下方的「大老廉 密碼」以及「實事真相、閣下揭密」字眼,暗諷澳門廉政公署淪為「紙 老虎」、不敢揭露真相。 2006 年底官員歐文龍貪污案爆發後,蘭香閣的網路論壇上開始流 傳一系列名為《天子屠龍》的連載帖子,迅速被網民轉載。作者「麟 伯」以歐文龍貪污事件作為故事的基礎,運用諷剌及市井俚語來編寫整 個故事。故事的人物以澳門政商名流為主,作者以當事人的外貌特徵作 為故事人物的名字(例如:雞腿、巨人、鱈魚、大鼻子等)。在 2007 年 9 月 7 日天子屠龍的作者以蘭香閣已失去言論自由為由,轉移到 cyberctm 上繼續刊載故事。在經過一連串關閉的幹擾後,蘭香閣最近改 名叫「八角亭」、並關閉了部分原有討論區。有憤怒的網民找到了一張 保護動物權組織PETA 抗議皮草的照片來作為自己的簽名檔案圖片(圖 十)。本來的照片(圖十一)內容指涉穿皮草的消費者身上穿著實際上 是動物的鮮血,但放在澳門網絡的語境下,被挪用來暗示網民言論自由 遭到封殺。

(23)

圖十:網民諷刺蘭香閣言論自由不再 圖十一:PETA 行動藝術照片 圖十資料來源:http://www.818bbs.net/redirect.php?tid=390816&goto=lastpost 圖十一資料來源: http://www.greendaily.com/2008/06/26/bleeding-naked-people- protest-fur-in-buenos-aires/ 2006 年底前澳門運輸工務司司長歐文龍貪污案爆發後,網民開始 製造和歐文龍有關的諷刺圖片,加入主流媒體中的話題人物來嘲諷。相 較於主流傳媒將責任全部推給歐的做法,惡搞圖片則直指兩人的關係, 暗諷歐是替罪羔羊。這種文化抵抗不是憑空捏造、也不是孤立於其他文 化再現而存在的,而是在既有的意義、符碼以及論述基礎上加以延伸、 改造、顛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網絡文化抵抗和主流媒體文化的關係 不是絕對的對立,而是滲透、挪用的關係。主流媒體所生產的影像、角 色和意義提供給網民將事件戲劇化、生産反抗的文化資源(Hebdige, 1979; Downing, 2001)。例如圖十二是根據電影【無間道】海報(圖十 三)改編而成,但名稱改為「無貪道」(Greedy Affairs),主角變成 「何特手」和「勾魂龍」,形容兩人關係微妙、難捨難分。圖十四則改

(24)

編自【過江龍】的電影海報(圖十五),其中「特手」手握槍對著「歐 魂龍」,帶有恐嚇對方的意味,導演被改成「香港老廉」(香港廉政公 署揭發此案),主要演員加入了「宗央」(指中央政府)。 圖十二:歐文龍貪腐事件惡搞圖 圖十三:電影【無間道】海報 圖十二資料來源: http://forum.cyberct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3298 &extra=page%3D577 圖十三資料來源:www.zjj.gov.cn/2005/dy/1/sort/4_1.htm

(25)

圖十四:歐文龍貪腐事件惡搞圖 圖十五:電影【過江龍】海報 圖十四資料來源: http://forum.cyberct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3416 &extra=page%3D576 圖十五資料來源:http://dvd.yoyobao.com/c21p1/ 圖十六的左上方有幾位來自不同地區、但皆為形象負面的國家領導 人或被認為是邪惡的不法份子。最左方的是涉嫌走私被中國通緝的賴昌 星,他的下方就是古巴前國務委員會主席卡斯特羅,中間的是反美恐怖 分子精神領袖奧薩瑪‧賓‧拉登,拉登的下方是海珊,而拉登右上方是 被形容成是邪惡軸心的北韓領導人金正日,而金正日下方的就是歐文 龍。這張圖片將不同語境顛倒、不同角色移花接木到歐文龍貪案上,諷

剌他也是邪惡的成員之一。右方字眼 The safe, fast way to send and

(26)

Inter-national 的廣告口號,嘲諷歐文龍洗錢速度之快、面之廣、手段之高 明。圖下方的「颶風銀號」指的是整個洗錢範圍遍佈全世界的銀行( banco 是葡語銀行的意思),並對澳門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 圖十六:諷刺歐文龍洗錢惡搞圖 資料來源:http://forum.cyberct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11154 2007 年五一勞動節當天,澳門多個團體在勞動節這天發起遊行期 間,抗議者與警方因為遊行路線發生衝突,一名澳門警員突然朝天開槍 傷及市民。事件發生後主流媒體如《澳門日報》將遊行標籤為民眾暴力 事件並讚揚警方的表現,引起許多網民的不滿,於是澳門和香港的網民 展開對官方意義的顛覆「運動」,利用電影海報、漫畫、影視明星和流 行文化符碼為藍本加入原本和事件毫不相關的文字或成語,製作出一張 張充滿嘲諷意味的圖片並廣為流傳。圖片多半以開槍警員許永聰(被網 民戲稱為「抽水哥」,廣東話是佔便宜的意思)為主角,根據他不同姿

(27)

態、角度的照片來混雜不同元素。以惡搞創意著稱的網站偽基百科( Uncyclopedia)更有一個條目名為「澳門蕉神」,用諷刺的手法詮釋事 件的意義。這些黑色幽默的文化表現和傳播構成了質疑、顛覆主流媒體 和官方論述的「嘉年華會」(Gardiner, 2004)。 圖十七:諷刺澳門員警開槍惡搞圖 圖十八:電影【週末夜狂熱】海報 圖十七資料來源:http://forum.cyberctm.com/forum/viewthread.php?action= printable&tid=52756 圖十八資料來源:www.collider.com/.../article.asp/aid/4867/tcid/3 上圖十七是五一遊行槍擊事件發生後,網民在 cyberctm 澳門時事 討論區上散佈的惡搞圖片。圖片參照了電影【週末夜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的海報進行改造(圖十八),海報頂端電影主角約翰·屈 伏塔(John Travolta)的名字被改成澳門警員(Macau Police),主角換 成了「抽水哥」舉槍的姿勢,背景則改成攝影記者爭相拍照的畫面。而

(28)

圖兩邊的對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用來嘲諷澳門政府表揚這位員 警開槍維持秩序的「英勇行為」(對照澳門民衆普遍不認同開槍舉 動)。下面這張圖十九根據開槍現場照片,插入無厘頭的對白:「我不 開槍,我開蕉」(香蕉在廣東俚語中則有排洩物的意思),諷剌警員開 槍是魯莽行徑。 圖十九:諷刺澳門員警開槍事件惡搞圖 資料來源: http://forum.cyberctm.com/forum/viewthread.php?action=printable &tid =52756 澳門警方辯護警員開槍是為了保護跌倒的老婦人、並肯定開槍是正 當行為的說法引起網民的不滿。於是網民在討論區發帖並改造【蜘蛛 俠】、【英雄】及【300 壯士:斯巴達的逆襲】等電影海報來諷剌警員 開槍的「英勇」行為(見下圖二十到圖二十五)。這些電影的共通點是 主角有著鮮明的英雄、救世主形象,但被惡搞後的圖片則顛覆了英雄的 正面意義。圖二十四的惡搞圖中警員面目兇狠、手中的槍換成了彎刀、 還加入了對白:「喂在哪裡?還有哪一個笨蛋還沒死!」,嘲笑這個

(29)

「人民保姆」不過是個滿口粗話的莽夫。

圖二十:諷刺澳門員警開槍惡搞圖 圖二十一:電影【蜘蛛俠】海報

圖二十資料來源: http://forum.cyberctm.com/forum/viewthread.php?action= printable&tid=52756

(30)

圖二十二:諷刺澳門員警開槍惡搞圖 圖二十三:電影【英雄】的海報 圖二十二資料來源: http://forum.cyberctm.com/forum/viewthread.php?action= printable&tid=52756 圖二十三資料來源:vod.hhstu.edu.cn/html/Blist_ID1_Page66.Html 圖二十四:諷刺員警開槍惡搞圖 圖二十五: 電影【300 壯士:斯巴 達的逆襲】海報

(31)

圖二十四資料來源:http://forum.cyberct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52756 &extra=&highlight=%E6%83%A1%E6%90%9E&page=7 圖二十五資料來源:http://blog.roodo.com/msdog/archives/4450469.html 下圖二十六以電玩[街頭霸王]爲背景、將遊戲情境中的主角置換 來表現開槍警員的兇狠(與警員應有的形象大相徑庭)。另一張圖二十 八則出現在 facebook 上,挪用了國父孫中山的照片來強化抗議 23 條立 法的正當性。 圖二十六:諷刺員警開槍惡搞圖 圖二十七:電玩【街頭霸王】海報 圖二十六資料來源:http://forum.cyberct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52756 &extra=&highlight=%E6%83%A1%E6%90%9E&page=12 圖二十七資料來源:http://www.gamespot.com/pages/unions/forums/show_msgs. php?topic_id=26763588&union_id=17673

(32)

圖二十八:反對 23 條立法惡搞圖

圖二十八資料來源:http://www.facebook.com/

有些網民也會用寫詩的方式來表現文化抵抗。例如 cyberctm 的網

民 router_hsu 創作了〈醜陋濠江系列〉和〈十年回歸系列〉,內容諷喻

(33)

滔滔]的諷刺歌,放在 Youtube 上。14最近在中國大陸網上流行的短片 [草泥馬]也在澳門網民間廣泛流傳。故事裡的神獸區分為正義的「草 泥馬」和「草泥乃乃戈熊」和代表邪惡的「河蟹」(和諧的諧音)和 「毒豺」(獨裁的諧音),用來諷剌政府收緊網絡言論自由。澳門的網 民有感而發,創造出第五神獸「河蛙」來譏諷澳門特首,特徵是「做任 何事之前都會發出『衣髮,衣髮』的叫聲」(依法的諧音)(節錄自 Cyberctm《澳門時事話題》討論。上網日期:2009 年 4 月 1 日,取自 http://new.cyberctm.com/cn/)。另一位網民對「河蛙」的外型及特徵有 更詳盡的描述:「『河蛙』打著『河蟹』的旗號,目的是方便自己及其 族類獵食民脂民膏同蟻民,由於牠和牠的族類本性兇猛,又以『河蟹』 做擋箭牌,而且負責維持狩獵秩序的大老虎又天生冇牙(沒牙齒),所 以牠和牠的族類(予取予求),如入無人之境。而每次獵食後,『河 蛙』的能量都會大增,據動物學家估計,目前牠的能量已達到一千億, 可以變身為超級撒亞獸,退位給牠的親信同類,牠則當各族類協商會的 副主席,繼續作惡。」(節錄自 Cyberctm「澳門時事話題」討論, 2009 年 4 月 6 日)。有別於一般開玩笑、遊戲式的網絡文字,這類 「抵抗的敍事」(Atton, 2002)混雜了社會批評、幽默詼諧和冷嘲熱 諷,往往比說理式的文章更有活力、更能激起閱讀的興趣。草泥馬故事 在澳門網絡上迅速流行後,最近一期的《愛暪日報》也借用這個符號、 以「何蟹橫行」為題(「何」暗指現任特首),呼籲民眾加入五一遊 行。

(34)

圖二十九:《愛瞞日報》封面 資料來源:http://www.newmacau.org/issue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 view=article&id=28&Itemid=31

參、另類的另類公共領域?

本文希望通過對澳門網絡傳播的研究,對目前關於公共領域的討論 提供一個新的視角。我們所關注的問題是:在澳門這樣一個大衆媒體不 獨立、異議的組織極為困難的社會裡,網絡如何提供民眾從事政治傳播

(35)

的公共領域?我們發現澳門的網絡公共領域表現出對官方公共領域的質 疑和反抗,涵蓋有特定訴求或從事特定議題的社會運動媒體,也有市民 自己發聲的草根媒體。雖然澳門的另類網絡文化符合既有另類媒體研究 的某些標準(如以民衆為主要參與者、非牟利性質的傳播、要求民主化 的異議訴求、創意的表達方式等,見Atton, 2002),但並不像歐美地區 另類媒體生産主體是那些擁有特定認同、生活方式的邊緣次文化群體或 組織化的社會改造主義者那樣,澳門另類網絡文化生産-消費的主體是 廣泛但分散的、具有改革意識的市民與異議者所組成。 此外,不同於歐美地區的傳統,澳門另類的網絡傳播活動沒有極端 的政治或文化主張。雖然充滿批判和嘲諷的聲音、異議論述和影像,澳 門的網絡傳播並不符合「基進媒體」(Downing, 2001)或「反對的公 共領域」(Jakubowicz, 1991)的定義,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在網上 並未發現有要求對澳門社會政治生態進行徹底、立即變革的反對勢力、 訴求或活動,或有完整的、清晰的政治方案。的確,網絡的開放性賦予 若干市民傳播的權力,也確實有一些網民或團體從事非主流、非常規的 新聞生産,但網民對於「浮現的公共議題」(Atton, 2002)的處理大多 僅止於相當即興式的、零散的、浮光掠影式的個人貢獻,並沒有形成持 續的、系統的、形成組織性的文化生産活動。就澳門總體網上內容和活 動來看,澳門的另類網絡傳播多半是根據不同議題形成臨時性的次團 體,或者遊戲式地調侃特區政府官員發言、批評不民主的統治以及親政 府媒體和民間社團。參與者更接近Jakubowicz(1991)所界定的持改革 理念市民的集合體,但形式上比他所分析的波蘭更缺乏組織性、具體方 案和政治反對派的結盟關係。雖然澳門網絡另類公共領域屬於「弱的」 公共領域(Fraser, 1992)、沒有直接影響決策過程或解決問題的權力, 但對於另類政治文化、價值、和認同的形成非常重要。然而隨著這兩年

(36)

官方加強對網絡審查控制,網民也開始採取較為隱晦、迂廻的傳播策略 來躲避政府的懲罰。透過對澳門網民從事的政治傳播活動及文化創意的 討論,我們展示網絡空間如何被策略性地挪用來形塑另類公共文化。 澳門的網絡傳播也反映出傳統公共領域理論的部分侷限性。雖然 Habermas 承認非正式的公共領域的存在、並強調「生活世界」意義詮 釋的重要性(Habermas, 1992),主張公共領域是由複雜的網絡所構成 (Habermas, 1996: 373-374),在他看來市民所關注的問題要經過大衆 媒體報導才能成為真正的公共議題(前引書.: 381),忽略了網絡新媒 體傳播所促成的民主參與,「意味著能夠用自己的聲音來發言,從而可 以透過成語、風格來建構、表達文化認同」(Fraser, 1992: 126),並創 造新的語言來描繪社會真實。我們並不是要否定大衆媒體的重要性,而 是 Habermas 所強調的「解決問題式」、能夠影響決策機構的公共領域 過於偏重主流傳媒和壓力團體和議會的角色,忽略了這些機構也可能是 權力集團、或他所說的「問題」的一部分。此外,他的溝通行動理論依 舊侷限在理性辯論的領域,排除了結合娛樂和流行文化的政治傳播形 式,也缺乏對不同情境下市民主體所採取的策略行動的敏銳度。網絡政 治傳播研究者對於代議民主的討論固然值得重視,但在一個非歐美式自 由主義的脈絡,市民的政治表達和參與多半不是、也無法藉由大衆傳媒 或代議機制來達成,而是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另類傳播網絡之中,以創 意的形式來表達憤怒、不滿、和無奈感。誠如 Stevenson(2003: 122) 所言,公共領域應該要對不同的幻想、願望和情緒感受保持開放。在這 個意義上,澳門的另類網絡實踐或許能夠對目前的討論提供一些不同的 想像。

(37)

註釋

1 澳門在80 年代曾有三個組織完整的 BBS 系統,分別是 Macao Info Exchange, Chinese BBS 和 Wonderland(Cyberctm 論壇版主訪談 2008 年 2 月)。 2 例如「煲稀小脂」(http://manfaiw.blogspot.com/)是澳門少數幾個有社會政治 批評的個人博客。 3 其 他 論 壇 包 括 :ByMacau.com ( 澳 門 吹 水 網 站 ) ; LeoLok.org ( 澳 門 討 論 區);i853.com(澳門網絡社區);和 bbsmo.com(鄉江十八論壇)。但這些 論壇的知名度和人氣都無法和上述三個網站相提並論。

4 Oiwan, L. (2008, October 14) ‘Macau: Netizen charged for reporting on bank run’. Retrieved October, 14, 2008, from http://globalvoicesonline.org/2008/10/14/macau-netizen-charged-for-reporting-on-bank-run/。 5 〈澳門民調:逾九成受訪者支持為23 條立法〉(2008 年 11 月 27 日),《中 國 評 論 新 聞 網 》 , 上 網 日 期 :2008 年 11 月 27 日 , 取 自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c/1008/1/2/6/100812607.html?coluid=7&kindid=0 &docid=100812607。 6 awanm2005(2009 年 3 月 19 日)。〈維基百科:給澳門一個機會〉,上網日 期:2009 年 3 月 19 日,取自 http://awanm2005.mocasting.com/p/181283。 7 護塔連線成員阿東訪談,2009/4/28。他留意到論壇的討論不容易集中,容易被 其他議題覆蓋。 8 從而有些學者也引出較為悲觀負面的結論:「數位科技也許表面上看起來很平 等,為另類社會運動和跨國行動網絡提供資源,但實際上它們可能強化了既有 政權、跨國公司和體制內官員的權力,而對他們造成挑戰」(Norris, 2001: 101)。

9 政治的「風格化」與「美學化」:Corner and Pels (2003)。

10 Hu, Fox. (2008, October 17). Macau netizens fear big brother is at work as security law loom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 4.

11 香港的惡搞作品主要在「高登討論區」和「偽基百科」上流通(Chao et al., 2007)。 12 由於人力和資源等因素,至今《新澳門》斷斷續續發行了 39 期。目前每期發行 量約有兩萬份,由兩位議員吳國昌和區錦新親自在公衆場合派發。刊物的主要 讀者為教育程度較高的中産階級市民以及學生。近年來該團體也會利用網站、 博客和facebook 傳播訊息。

(38)

13 八十年代香港《玉郎漫畫》內搞笑無厘頭式的專欄《太公報》(諷刺《大公 報》),對《愛瞞日報》的形式有所啟發。編輯成員Jason Chao 和 Luis Leung 訪談,2009/4/16。 14 感謝 Albert Wong 提供訊息。

參考書目

awanm2005(2009 年 3 月 19 日)。〈維基百科:給澳門一個機會〉。上網日期: 2009 年 3 月 19 日,取自 http://awanm2005.mocasting.com/p/181283。 林昶(2003)。〈澳門中文報業在兩岸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澳門研究》,18: 105-112。 周庭希、淩子臻、陳紫欣、陳碧漪(2007 年 12 月)。《星火燎原:香港及澳門互 聯網使用者創作與關注事件》。未出版報告。 張榮顯(2009)。〈澳門互聯網使用現狀統計報告〉,《第 23 次中國互聯網發展 狀況統計報告》。上網日期:2009 年 5 月 3 日,取自 http://www.cnnic.net. cn/uploadfiles/pdf/2009/1/13/92458.pdf。 劉世鼎(2009)。〈網絡生命政治在中國的浮現〉,《思想》,11: 57-77。 劉世鼎、李巧雲(2008)。〈澳門電視的去政治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2: 289-308。 鄧祖基(2003)。〈澳門的傳媒生態淺議〉。《澳門研究》,18: 113-118。 譚志強(2003)。〈學習做一個中國新聞工作者:1999 政權交接前後的澳門新聞傳 媒〉,「兩岸四地文化交流研討會」,臺北劍潭。 譚志強、老冠祥(1996)。〈香港、澳門的新聞事業〉,行政院新聞局(編), 《變遷中的香港、澳門大衆傳播事業》,頁5-47。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Asen, R. & Brouwer, D. C. (Eds.). (2001). Counterpublics and the stat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ton, C. (2002). Alternative media. London: Sage.

Butsch, R. (ed.). (2007). Media and public spheres. New York: Palgrave.

Castells, M. (1997).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Volume II: The

power of identity. Oxford: Blackwell.

Corner, J. & Pels, D. (Eds.). (2003). Media and the restyling of politics: Consumerism,

celebrity and cynicism. London: Sage.

Dahlberg, L. (2001). The internet and democratic discours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4(4), 615-633.

(39)

sphere.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9(3), 267-286.

Dean, J. (2003). Why the net is not a public sphere? Constellations, 10(1), 95-112. Downey, J. & Fenton, N. (2003). New media, counter publicity and the public sphere.

New Media & Society, 5(2), 185-202.

Downing, J. (2001). Radical media: Rebellious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London: Sage.

Duncombe, S. (ed.) .(2002). Cultural resistance reader. London: Verso.

Dyer-Witheford, N. (1999). Cyber-Marx: Cycles and circuits of struggle in

high-technology capitalism.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Fraser, N. (1992).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In C. Calhoun, (Ed.),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pp. 109-142). Cambridge, MA: MIT Press.

Gardiner, M. E. (2004). Wild publics and grotesque symposiums: Habermas and Bakhtin on dialogue, everyday life and the public sphere.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52(s1), 28-48.

Gimmler, A. (2001).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 public sphere and the internet.

Philoso-phy & Social Criticism, 27(4), 21-39.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a bourgeois society. (T. Burger & F. Lawrence, Tran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Habermas, J. (1992). Further reflections on the public sphere. In C. Calhoun (Ed.),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pp. 421-461). Cambridge, MA: MIT Press.

Habermas, J. (1996).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W. Rehg, Tran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ebdige, D. (1979).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London: Routledge. Hermes, J. (2005). Re-reading popular culture. Oxford: Blackwell.

Hu, F. (2008, October 17). Macau netizens fear big brother is at work as security law loom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 4.

Jakubowicz, K. (1991). Musical chairs? The three public sphere. in Poland. In P. Dahlgren & C. Sparks (Eds.), Communication and citizenship: Journalism and the public

sphere, pp. 155-175. London: Routledge.

Janssen, D. & Kies, R. (2005). Online forums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cta Politica,

40, 317-335.

Jordan, T. (2002). Activism!: Direct action, hacktivism and the future of society. London: Reaktion Books.

Kellner, D. (1995). Media culture: Cultural studies, 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London: Routledge.

Kellner, D. (2003). Media spectacle. London: Routledge.

(40)

(Ed.), Cultural studies: From theory to action (pp. 217-230). Oxford: Blackwell. Liu, S. D. (2008a). Undomesticated hostilities: The affective space of internet chat room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16(2), 435-455. Liu, S. D. (2008b). Casino colony. New Left Review, 50, 109-124.

McGuigan, J. (2005). The cultural public sphere.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8(4), 427-443.

Norris, P. (2001). Digital divide: Civic engagement, information poverty, and the internet

worldwid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pacharissi, Z. (2002). The virtual sphere: The internet as a public sphere. New Media &

Society, 4(1), 9-27.

Poster, M. (2001).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 internet?.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Stevenson, N. (2003). Cultural citizenship: Cosmopolitan questions. Berkshire: Open University Press.

Tanner, E. (2001). Chilean conversations: Internet forum participants debate Augusto Pinochet’s Deten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1(2), 383-403.

Tumber, H. (2001). Democ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role of the fourth estate in cyberspa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4(1), 95-112.

Willis, P. (1990). Common culture: symbolic work at play in the everyday cultures of the

(41)

The Internet as Macau’s Alternative Public Sphere

Shih-Diing Liu & Ivy Lai-Chu Lou

*

ABSTRAC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Macau’s alternative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its articulation of critical publicity against ‘offi-cial public spheres’.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on the net’s public sphere function, yet most studies in the field fail to take into account non-dialogic, aesthetic forms of political engagement such as internet jokes, spoofs and parodies that constitute a resistant identity politics from below. The paper investigates various ways in which reform-minded netizens and dissident groups come to appropriate the internet for producing alternative news, performing spectacular cultural resistance and shaping civic solidarity. It argues that although Macau’s online public sphere does not possess institutional decision-making power, it has been crucial for expanding the arena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and shaping the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Keywords: Macau, alternative public sphere, cultural resistance, internet

* Shih-Diing Liu is assistant professor at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Macau. Ivy Lai-Chu Lou is deputy administrative officer of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Administration Office,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uilding on the strengths of students and considering their future learning needs, plan for a Ju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to gear students towards the

Language Curriculum: (I) Read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Re-run) 2 30 3 hr 2 Workshop on the Language Arts Modules: 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Popular Culture (Re-run) 2 30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Monopolies in 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s (Peleg 1998; Peleg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 School Survey 2017.. 1) Separate examination papers for the compulsory part of the two strands, with common questions set in Papers 1A & 1B for the common topic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