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首楞嚴三昧與佛性: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首楞嚴三昧與佛性:"

Copied!
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首楞嚴三昧與佛性:

以《佛說首楞嚴三昧經》與

《大般涅槃經》為主要文獻依據

釋證真

摘 要

本研究探討首楞嚴三昧與佛性之關連,目的在於深究首楞嚴 三昧之內涵與其殊特之處,並依據經論論述首楞嚴三昧與佛性之 關連理論,首楞嚴三昧能開發佛性之程度,以及對佛性修行實踐 之重要意義。本研究著重經論之論理,研究方法為哲學與文獻並 重。研究結果顯示首楞嚴三昧為不共二乘,菩薩所特有,十地菩 薩方能完全證得之三昧。首楞嚴三昧為修習一切三昧所成就之三 昧,是一切三昧之首,能統籌與自在入出一切三昧。佛性本蘊含 一切契經與三昧,首楞嚴三昧涵括於其中,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 顯發佛性不可思議之內涵。首楞嚴三昧蘊含一切三昧,證得首楞 嚴三昧意味著一切三昧到位,首楞嚴三昧所開發出之般若波羅蜜 多亦到位,般若波羅蜜多有關之無數波羅蜜多亦到位,如此佛性 無量內涵已得幾近完全的顯發。修習首楞嚴三昧之過程是一連串 之修心過程,有漸進之次第可循,直至成佛。而修習首楞嚴三昧 之過程即是顯發佛性之過程。研究成果之創見與貢獻:目前學界 鮮少做首楞嚴三昧與佛性關連之研究,本研究兼具理論與實踐意 義能提供未來有關研究之參考。

2015.8.6 收稿,2015.12.8 通過刊登。

作者係國立臺灣大學博士。

(2)

關鍵字:首楞嚴三昧、佛性、《佛說首楞嚴三昧經》

(3)

一、緒論

研究主題以《佛說首楞嚴三昧經》與《大般涅槃經》為主 要經典依據,探討首楞嚴三昧與佛性之內涵,以及二者之間的關 連。於本文一開始之緒論,有四個重要事項須說明:首先,探討 本研究主題其來有自,有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與重要性。其 次,探討研究主題之前,涉及本文之學界研究狀況,於此亦加以 評述;其三,研究主題之探討有其所要解決之問題,解決問題選 擇適切之研究進路與方法;其四,因應研究所解決之問題而產生 之研究架構。

(一)研究背景、目的與重要性

研究背景說明最初構想此研究主題之緣由,研究目的帶出本 文所欲達成之研究目的,重要性說明探討本研究主題之於學界有 其重要之意義。

1. 研究背景

研究主題「首楞嚴三昧與佛性」之構思乃出自於本人之博士 論文《《大般涅槃經》的中道佛性理論》,可以說是博士論文有 關議題之延伸。於博士論文〈第四章從第一義空論中道佛性義〉

第一節探討第一義空內容時,涉及首楞嚴三昧,主要著重探討第 一義空與首楞嚴三昧之關連,一併帶出首楞嚴三昧與佛性之關 連,但未深入探討首楞嚴三昧與佛性之關連。有鑒於此,本文將 進一步延伸探討首楞嚴三昧之內涵,以及與佛性之間的關連。

2. 研究目的

首楞嚴三昧為諸三昧之首,攝受一切三昧,十地以上菩薩方

(4)

能證得此三昧,而證得此三昧,能藉由此三昧清楚觀見佛性,所 以稱首楞嚴三昧即是佛性。換個面向來說,佛性達到相當高程度 之顯發,此乃因實踐諸三昧累積而成之結果,成就首楞嚴三昧所 致。本文佛性內涵之開展方面,主要論述首楞嚴三昧所帶出的佛 性之實踐意義與所達成之境界。而研究主題探討首楞嚴三昧與佛 性之間的關連,其主要目的為帶出首楞嚴三昧之內涵與特殊處,

以及首楞嚴三昧與佛性關連之理論、首楞嚴三昧開發佛性之程 度、佛性於首楞嚴三昧方面之實踐意義。

3. 重要性

目前學界大多著重文獻或理論之鑽研,能兼顧理論與實踐意 義之探討並不多見,本文除了帶出理論之重要含義,亦闡述理論 所蘊涵之實踐意義。再者,學界鮮少探討首楞嚴三昧與佛性之間 的關連,此成為本文特色之一,亦為學界貢獻此領域之研究。

(二)國內外有關本文之研究情況、重要參考文獻之評述 於此說明本研究主要之經典依據,並對學術界涉及本文之研 究作評述。

1. 主要文獻依據

研究主題「首楞嚴三昧與佛性」,聚焦探討首楞嚴三昧與佛 性內容,以及二者之關連。專門敘說首楞嚴三昧內涵之經典,現 存較為完整之文獻為後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善 說佛性之首選經典依據,當屬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且

《大般涅槃經》亦述說首楞嚴三昧與佛性之關連。基於聚焦與深 入探討研究主題之原則,所以本文主要文獻依據選取後秦鳩摩羅 什譯《佛說首楞嚴三昧經》與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二部

(5)

經典。

2. 國內外有關本文之研究情況

目前學界探討首楞嚴三昧之著作為數不多,像是:陳英善,

〈慧思的禪觀思想與首楞嚴三昧〉,主要探討慧思之禪觀思想,

兼論首楞嚴三昧,以及首楞嚴三昧對慧思之禪觀思想之影響1;蔡 耀明,〈《首楞嚴三昧經》的禪修設計〉,以《首楞嚴三昧經》

為主要文獻依據,針對首楞嚴三昧之禪修設計作研究,包括首楞 嚴三昧之界說、禪修設計理念、設計者與執行者2。蔡耀明,〈解 讀有關《首楞嚴三昧經》的四篇前序後記:以《首楞嚴三昧經》

相關文獻的探討為背景〉,主要探討有關《首楞嚴三昧經》之文 獻記載3。而探討首楞嚴三昧與佛性之關連者則少之又少4。若是專 門探討首楞嚴三昧與佛性之關連著作,可說是尚未見之,就此而 言,本研究主題值得深入探討之。

1 參閱:陳英善,〈慧思的禪觀思想與首楞嚴三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第 3 期(1998 年 7 月),頁 151-185。

2 參閱:蔡耀明,〈《首楞嚴三昧經》的禪修設計〉,《法鼓人文學報》第 3 期(2006 年 12 月),頁 135-162。

3 參閱:蔡耀明,〈解讀有關《首楞嚴三昧經》的四篇前序後記:以《首 楞嚴三昧經》相關文獻的探討為背景〉,《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 8 期

(2003 年 7 月),頁 1-42。此外,有關《首楞嚴三昧經》之研究,參閱:

Étienne Lamotte traduit et annoté par, La Concentration de la Marche Héroïque:

Śūraṃgamasamādhisūtra, Bruxelles, Belgium: Institut Belge de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 1965. R. E. Emmerick, The Khotanese śūrāṅgama-samādhi- sūtr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Śūraṃgamasamādhisūtra: The Concentration of Heroic Progress,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in French by Étienne Lamotte, English translation by Sara Boin-Webb, Richmond: Curzon Press, 1998.

4 關於首楞嚴三昧、第一義空與佛性之關連理路探討,參閱:釋證真,《《大 般涅槃經》的中道佛性理論》(臺北市: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14 年 6 月),頁 157-160。

(6)

(三)研究議題與研究進路、方法

列出本文所欲探討之議題,並說明所採取之研究進路與方 法。

1. 提出問題

首楞嚴三昧之意義與內涵?首楞嚴三昧於諸三昧之意義?

首楞嚴三昧與佛性之間的意義?理論意義?等同意義?實踐 意義?

首楞嚴三昧開發出的佛性內涵?

2. 研究進路與研究方法

本文採取二大研究進路(approaches):一、哲學研究進路

(philosophical approach),二、文獻學研究進路(philological approach)。

研究方法包含二個層次:第一層次的「概念的深層剖析」,

第二層次的「經文脈絡理路建構」。第一層次的「概念的深層剖 析」,以「辯名 析理」來達成。「辯名析理」,就是針對佛經經 文的重要名相概念加以詮釋,以指出義理趨向。辯名,即是分辨 一個名詞的意義。析理,分析一個名詞所代表的概念。第二層次 的「經文脈絡理路建構」包括第一層次的「概念的深層剖析」,

此外還包括「以佛經解釋佛經」這個方法。

(四)本文架構

本文之架構以四個簡明向度陳述之:首先,闡述首楞嚴三昧 之義。其次,闡述首楞嚴三昧與佛性關連之理論。其三,建立於

(7)

博士論文之佛性探討之基礎上,更加延伸開展佛性之意涵。此處 側重首楞嚴三昧所開發出之佛性內涵。其四,佛性蘊含無量無邊 之法義與一切三昧,本文側重探討佛性於首楞嚴三昧面向之實踐 意義。

二、解析首楞嚴三昧之義

解析首楞嚴三昧之義,從四個方面來說明:首先,從首楞嚴 三昧之梵文解析其所蘊含之意義。其次,從般若系列經典述說首 楞嚴三昧之意義解說之。其三,從《首楞嚴三昧經》闡述此三昧 何以名為首楞嚴之意義解說之。其四,從《大般涅槃經》陳述首 楞嚴三昧名為首楞嚴之意義解說之。

(一)首楞嚴三昧之字面含義:梵文解析

首 楞 嚴 三 昧 乃 梵 文 śūraṃgama-samādhi 之 音 譯 。 śūraṃgama-samādhi 是 śūraṃgama 與 samādhi 所組成之複合詞。

此複合詞 śūraṃgama-samādhi 可拆解為:śūraṃ-gama-samādhi

= √śū + √gam + sam-ā-√dhā。「首楞嚴」為 śūraṃgama 的音 譯,śūraṃgama 是由 śūraṃ 與 gama 所組成,śūra 為字根 √śū

(to swell, grow, increase)所構成之形容詞或名詞,形容詞是 勇健的、勇敢的、英勇的等意思(adj. strong, powerful, valiant, brave.),名詞是勇健(者)、勇猛、精進不懈、出類拔萃的人 等意思(m. strong, valiant man, champion.),音譯為「首楞」。

gama 為字根 √gam(to go, proceed)所形成之形容詞或名詞,當 形容詞意思是行進的(adj. going, riding on.),當名詞意思是行 進、路徑(m. going, course.),音譯為「嚴」。śūraṃgama 為陽 性名詞,意思是勇行、健行,音譯為「首楞嚴」。samādhi(sam- ā- dhā),音譯為「三昧」、「三摩地」,意譯為「等持」、「正

(8)

定」,平等專注於所緣。śūraṃgama-samādhi 音譯為「首楞嚴三 昧」,意譯為「健行定」,此三昧具有勇猛、精進不懈勇往直前 等特性5

(二)《悲華經》與《般若經》等經解說首楞嚴三昧義 首楞嚴三昧於《悲華經》與《般若經》等經之解說,具有二 種意涵:一、於《悲華經》、《光讚經》與《放光般若經》解說 首楞嚴三昧為一切三昧所成就,所以入首楞嚴三昧,能入一切三 昧。二、於《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與《大智度論》闡釋首楞嚴三 昧能領導諸三昧,並知所入三昧之深淺與所達之境界。

首先,首楞嚴三昧匯集諸三昧,如大海匯集眾流。入首楞嚴 三昧,亦同時能入諸三昧。

首楞嚴三昧,入是三昧,能入一切諸三昧中。6

彼何謂名曰首楞嚴三昧?其定意者,皆入一切諸三昧行,

是謂首楞嚴三昧。7

何等為首楞嚴三昧?諸三昧門之所趣聚,皆來入其中,是 故名首楞嚴。8

5 首楞嚴三昧的梵文含義之分析,可參閱:蔡耀明,〈解讀有關《首楞嚴三昧 經》的四篇前序後記:以《首楞嚴三昧經》相關文獻的探討為背景〉,《佛 學研究中心學報》第 8 期(2003 年 7 月),頁 3-4; Śūraṃgamasamādhisūtra:

The Concentration of Heroic Progress, English translation by Sara Boin Webb, Richmond: Curzon Press, 1998, pp. xii-xiv; R. E. Emmerick, The Khotanese Śūraṅgama-samādhi-sūtr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pp. xv-xvi.

6 《 悲 華 經 》〈 檀 波 羅 蜜 品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冊 3, 頁 220 中 28- 29)。

7 《光讚經》〈三昧品〉(《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8,頁 190 下 9-11)。

8 《放光般若經》〈問摩訶衍品〉(《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8,頁 23 中 16- 18)。

(9)

入首楞嚴三昧,能入諸三昧。此意味著此三昧是經過修習諸三 昧,累積諸多三昧功力與內涵所成就之三昧。成就首楞嚴三昧,

能將之前所修習之三昧通通匯集起來成為首楞嚴三昧之內涵。所 以,入首楞嚴三昧,即能入一切諸三昧。

其次,首楞嚴三昧為諸三昧之首,能知諸三昧所達成之境 地,並能任運諸三昧,達成度化眾生之種種示現。

云何名首楞嚴三昧?知諸三昧行處,是名首楞嚴三昧。9 首楞嚴三昧者,秦言健相,分別知諸三昧行相多少深淺,

如大將知諸兵力多少。復次,菩薩得是三昧,諸煩惱魔及 魔人,無能壞者,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將,所往至處無不 降伏。10

首楞嚴三昧匯集諸三昧,能知曉諸三昧所能達到境界之深淺,如 將領帶領諸兵,知悉諸兵力有多少。憑藉首楞嚴三昧之力,能知 曉諸三昧所能達成之境界深淺,並能行使諸三昧隨眾生之根機,

作度化眾生之示現。又,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能摧毀諸煩惱魔 障,有如轉輪聖王主兵寶將,所到之處皆悉降伏。

(三)《佛說首楞嚴三昧經》解說首楞嚴三昧之義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闡釋首楞嚴三昧何以名之為「首楞 嚴」之義。首先,釋迦牟尼佛說明首楞嚴三昧蘊含無量不可思議 之內涵。

9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問乘品〉(《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8,頁 251 中 13-14)。

10 《大智度論》〈摩訶衍品〉(《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25,頁 398 下 27- 頁 399 上 2)。

(10)

首楞嚴三昧如是無量,悉能示佛一切神力。無量眾生皆得 饒益。(《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5,頁 631 下 26-27)

佛陀完全證得首楞嚴三昧無量不可思議之內涵,並藉此三昧顯示 佛的一切神力。佛陀藉由首楞嚴三昧之力量,作種種度化眾生之 示現,因此能饒益無量眾生。

其次,首楞嚴三昧蘊含無量不可思議之內涵,亦即首楞嚴三 昧,非單一事件、因緣、意義所能釋義。菩薩所有的禪定,皆含 攝於首楞嚴三昧中。

首楞嚴三昧,不以一事一緣一義可知。一切禪定解脫三 昧,神通如意,無礙智慧,皆攝在首楞嚴中。譬如陂泉 江河諸流,皆入大海。如是菩薩所有禪定,皆在首楞嚴 三昧。譬如轉輪聖王有大勇將,諸四種兵,皆悉隨從。

(《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5,頁 631 下 28- 頁 632 上 3)

成就首楞嚴三昧累積無量無邊不可道盡之修證內涵,含括一切禪 定、解脫三昧,神通自在,智慧通達無礙。首楞嚴三昧攝受菩薩 所修得的所有三昧,就像大小諸流水,皆流入大海一般。首楞 嚴三昧統領諸三昧入出,亦知諸三昧所達之境地,有如轉輪聖王 之大勇將,統領諸四種兵,諸四種兵隨著將領出沒,受將領所統 籌。首楞嚴三昧攝受諸三昧,表示亦包含諸三昧所開發出來之神 通與智慧。

其三,首楞嚴三昧不只攝受諸三昧,亦攝受諸法門。

如是所有三昧門、禪定門、辯才門、解脫門、陀羅尼門、

神通門、明解脫門,是諸法門,悉皆攝在首楞嚴三昧。隨 有菩薩行首楞嚴三昧,一切三昧皆悉隨從。(《大正新脩

(11)

大藏經》冊 15,頁 632 上 4-7)

所證得三昧層次愈高,則所證得之境界相對愈高。又,所證得三 昧層次愈高,則愈能貫通諸法門。證得首楞嚴三昧,能貫通所有 三昧門、禪定門、辯才門、解脫門、陀羅尼門、神通門、明解 脫門等法門。因首楞嚴三昧攝受諸三昧與法門,所以可以說菩薩 入首楞嚴三昧,則一切三昧皆悉隨從。菩薩修持與實行首楞嚴三 昧,則一切三昧亦伴隨著。

其四,首楞嚴三昧非但只是伴隨諸三昧,亦伴隨一切成就菩 提之法。首楞嚴三昧伴隨著一切助成菩提之法,此說明首楞嚴三 昧是菩薩特有之三昧。

譬如轉輪聖王行時,七寶皆從。如是,堅意!首楞嚴三 昧,一切助菩提法皆悉隨從。是故此三昧,名為首楞嚴。

(《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5,頁 632 上 7-9)

首楞嚴三昧是菩薩所證得之三昧,伴隨著成就一切的助成菩提之 法。好比轉輪聖王所成就之福德,能使行、住、坐、臥時,七種 寶皆伴隨著。

因上述四個緣由,故此三昧稱為首楞嚴。

(四)《大般涅槃經》解說首楞嚴三昧之義

「首楞嚴」所蘊含的意思,於《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 薩品〉如是解說:「首楞者,名一切畢竟。嚴者,名堅。一切畢 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11「首楞」的意思是「一切畢竟」,亦

11 《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2,頁 525 上 9-10)。

(12)

即說此三昧是最究竟,無以復加。證得此三昧,可以說圓滿諸三 昧之所修,是三昧之極致。「嚴」是形容達此三昧,不受一切障 礙的干擾,一方面可摧毀一切煩惱障礙,另一方面能堅固、不動 搖、不退轉於所達到的境界。「首楞嚴」即是說所修之境界於此 得「一切畢竟堅固」。進一步來說,達此三昧能勇猛、精進不懈 地往前進,銳不可當如金剛般破壞、摧毀各種障礙,成就無所得 之最高空性第一義空,般若波羅蜜多現前,達到一切畢竟不動 搖、不可撼動之境界12

於《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說明首楞嚴三昧的內 涵,從三昧、般若、佛性三個不同的向度解說,有五個不同之名 稱。

首楞嚴三昧者,有五種名:一者、首楞嚴三昧,二者、般 若波羅蜜,三者、金剛三昧,四者、師子吼三昧,五者、

佛性。隨其所作,處處得名。善男子!如一三昧得種種 名,如禪名四禪,根名定根,力名定力,覺名定覺,正名 正定,八大人覺名為定覺,首楞嚴定亦復如是。(《大正 新脩大藏經》冊 12,頁 524 下 23-28)

首楞嚴三昧從三昧、般若與佛性三個不同的面向闡釋,有首楞嚴 三昧、金剛三昧、師子吼三昧、般若波羅蜜、佛性之五個不同 稱呼。從三昧的角度來說,若就一三昧不同側面述說,各有不 同著重與特徵,分別可以稱為「首楞嚴三昧」、「金剛三昧」

或「師子吼三昧」。稱為「首楞嚴三昧」,說明此三昧之特徵為 一切畢竟、究竟與堅固不退所修之境界,且勇猛精進前行摧毀障

12 首楞嚴三昧與第一義空之關係探討,請參閱:釋證真,《《大般涅槃經》的 中道佛性理論.第四章從第一義空論述中道佛性義》(臺北市:臺灣大學哲 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 年 6 月),頁 137-174。

(13)

礙,斷除無明煩惱。「金剛三昧」得名於無比堅固之金剛,此因 得此三昧意味著堅固、不動搖,不僅境界不動搖,心亦不為種種 內外因素所干擾。「師子吼三昧」說明得此三昧,通徹法義、辯 才無礙,說法聲音洪亮且深遠,能懾服一切眾生,有如師子吼般 大弘佛法。若就智慧面向來說,證得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蜜多 現前,此顯示三昧與般若是一體二面,證得一三昧有其相對應之 般若現前,而首楞嚴三昧相對之般若是究竟的般若波羅蜜多。若 就眾生的覺性來說,得首楞嚴三昧能朗朗徹見佛性,顯發佛性內 涵,所以首楞嚴三昧即是佛性。「三昧」一詞在不同語境脈絡 下,有不同的稱呼,而語境脈絡涉及所述說之面向、著重點與特 徵等,從禪定來說,有四禪;從根來說,稱為定根;從力來說,

稱為定力;從覺來說,稱為定覺;從正來說,稱為正定。同理而 論,首楞嚴定亦是如此。

從上述四個面向的解說,可知首楞嚴三昧之首楞嚴,意涵豐 富。首楞嚴就其梵文字義來說,是勇猛、精進往前行之義。何以 首楞嚴三昧能夠使菩薩於菩提道上,如此銳不可當、勇往前行直 至成佛?此如《大般涅槃經》、《佛說首楞嚴三昧經》、《悲華 經》與《般若經》等經對首楞嚴三昧之闡釋。《悲華經》、《般 若經》等經與《佛說首楞嚴三昧經》解說首楞嚴三昧,皆述及首 楞嚴三昧有二項特性,一、首楞嚴三昧匯集諸三昧,如大海匯集 眾流。此三昧是經過修習諸三昧,累積諸多三昧功力與內涵所成 就之三昧。當成就首楞嚴三昧,則之前所修習過之三昧皆成為首 楞嚴三昧之內涵。二、首楞嚴三昧為諸三昧之首,憑藉首楞嚴三 昧之力,能知曉諸三昧所能達成之境界深淺,並行使諸三昧隨眾 生之根機,作度化眾生之示現。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解說首楞嚴三昧,除了上述二項特

(14)

性外,更加詳細說明首楞嚴三昧不只匯集諸三昧,首楞嚴三昧蘊 含無量不可思議之內涵,非一事一緣一義可知。成就首楞嚴三昧 累積無量無邊不可道盡之修證內涵,含括一切禪定、解脫三昧,

神通自在,智慧通達無礙。含攝所有三昧門、辯才門、解脫門、

陀羅尼門、神通門、明解脫門等法門。菩薩修持與實行首楞嚴三 昧,則伴隨著一切三昧,亦伴隨一切成就菩提之法。基於前述經 典所解說首楞嚴三昧之義,《大般涅槃經》進一步深入闡釋「首 楞嚴」之義,「首楞」的意思是「一切畢竟」,亦即說此三昧是 最究竟,無以復加。證得此三昧,可以說圓滿諸三昧之所修,是 三昧之極致。「嚴」是形容達此三昧,不受一切障礙的干擾,一 方面可摧毀一切煩惱障礙,另一方面能堅固、不動搖、不退轉於 所達到的境界。「首楞嚴」即是說所修之境界於此得「一切畢竟 堅固」。進一步來說,達此三昧能勇猛、精進不懈地往前進,銳 不可當如金剛般破壞、摧毀各種障礙,成就無所得之最高空性第 一義空,般若波羅蜜多現前,達到一切畢竟不動搖、不可撼動之 境界,至此於菩提道上,已無任何障礙,能直往佛果。

三、首楞嚴三昧與佛性關連之理論

《大般涅槃經》乃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所宣說之經典,此部 經之特色為佛陀將一生之教法以精粹的方式呈顯於此中,所含攝 之內容包括一切契經與三昧,故佛陀將此經比喻為醍醐與眾流歸 海。而此部經之所以能如此順理成章含攝一切契經與三昧,在於 究竟善說佛性。如此則意味著佛性含攝一切契經與三昧。此外,

佛性論為《大般涅槃經》之主軸,沿著此主軸展開之論述皆不離 於此,因此之故,佛性含攝一切契經與三昧,蘊含無量無邊之法 義。立基於本人博士論文已展開論述佛性內涵之中道、緣起、第 一義空、涅槃、佛、如來常住、一佛乘與常樂我淨等法義內涵之

(15)

基礎上13,本文將佛性內涵之探討延伸至三昧面向,且著重探討 首楞嚴三昧這個面向。

佛性含攝一切契經與三昧,此亦說首楞嚴三昧亦含攝於佛性 中。修行各種三昧成就首楞嚴三昧,可以說是顯發佛性內涵。佛 性雖含攝一切契經與三昧,但若不加以修行實踐佛法,佛性內涵 不會被顯發。首楞嚴三昧與佛性之關連理論,從二者等同之意義 說起,接續說明所證得首楞嚴三昧多寡與所顯發之佛性程度成正 比,再者解說首楞嚴三昧助益菩薩觀見佛性,最後闡述諸如來已 顯發佛性,證得法性真實與平等,以妙色身度化眾生,此皆是實 行首楞嚴三昧之緣故。

(一)等同意義

當佛陀說佛性即是首楞嚴三昧,具有相互之間之意義。佛 性藉由此三昧清楚照見之,亦即成就首楞嚴三昧能自然顯現佛性 的清淨面目。佛性本蘊涵一切契經與三昧,首楞嚴三昧含攝於其 中。首楞嚴三昧與佛性就相互之間來說,是相互依存、相互彰 顯。佛陀宣稱「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與宣稱「一切眾生悉有首楞 嚴三昧」具有相同之意味。

《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言佛性與首楞嚴三昧之關 係:達到首楞嚴三昧境界,能清楚洞悉佛性,並完全開發眾生本 具的般若智慧。

佛性者,即首楞嚴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諸佛之母。

以首楞嚴三昧力故,而令諸佛常樂我淨。一切眾生悉有首

13 釋證真,《《大般涅槃經》的中道佛性理論》(臺北市:臺灣大學哲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2014 年 6 月)。

(16)

楞嚴三昧,以不修行故不得見。是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2,頁 524 下 18- 22)

佛性即是首楞嚴三昧,因此之故,「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諸佛之 母」之「性」有二種解讀:一、指佛性,《大般涅槃經》〈如來 性品〉以乳的各種不同狀態之製品,譬喻上至諸佛下至凡夫眾生 知見佛性之差別。諸佛全見佛性,有如醍醐。醍醐是乳製品中,

最為精粹者,譬喻諸佛已完全顯發佛性之清淨內涵14。佛性清淨 之特性,諸佛證之,而成就佛果,故從彰顯佛性而成佛來說,佛 性是諸佛之母。二、指首楞嚴三昧,根據《佛說首楞嚴三昧經》

的說法,首楞嚴三昧乃十地位階以上菩薩方能證得之三昧,此三 昧含攝諸三昧,為最高階究竟之三昧,是三昧之首15。首楞嚴三 昧是諸三昧之究極,有如醍醐是乳之最終製品般,故稱首楞嚴三 昧性如醍醐。因證得此三昧已幾乎見到佛性之清淨內涵,所以稱 首楞嚴三昧為諸佛之母。

佛性即是首楞嚴三昧,從二方面來說:一、修行諸三昧成 就首楞嚴三昧之過程,即是彰顯佛性之過程。此是藉由首楞嚴三 昧觀見佛性。二、佛性清淨無染,本來即蘊涵無量法義與無盡三 昧,首楞嚴三昧亦涵括於佛性中。佛性即是首楞嚴三昧,意思是 說藉由此三昧清楚照見佛性,亦即成就首楞嚴三昧即能自然顯現 佛性的清淨面目。相對而言,佛性本蘊涵首楞嚴三昧,修習首楞 嚴三昧亦即顯發佛性中的首楞嚴三昧。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因有

14 參見《大般涅槃經》〈如來性品〉(《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2,頁 422 下 28- 頁 423 中 6)。

15 參 見《 佛 說 首 楞 嚴 三 昧 經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冊 15, 頁 631 上 18- 21)。

(17)

煩惱覆蓋,所以不能得見。一切眾生悉有首楞嚴三昧,因不修 行,所以不能得首楞嚴三昧。修行無量三昧能得首楞嚴三昧,得 首楞嚴三昧能顯發佛性。首楞嚴三昧與佛性之關係是相互依存、

相互彰顯。宣稱「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與宣稱「一切眾生悉有首 楞嚴三昧」具有相同之意味。

再者,如下經文說明一切眾生皆具有上、中、下三種定。上 定即是首楞嚴定,此定乃諸定中最為究竟、堅固、不動搖之定,

達至此定能了了分明知見佛性,並顯發佛性的內涵。反過來說,

佛性的內涵是成就首楞嚴定的因素。相對來說,佛性與首楞嚴定 二者相得益彰,成就彼此。

善男子!一切眾生具足三定,謂上、中、下。上者、謂佛 性也,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中者、一切眾生具足 初禪,有因緣時則能修習,若無因緣則不能修,因緣二 種:一謂、火災,二謂、破欲界結,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 具中定。下定者十大地中心數定也,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 具下定。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能得見。十住菩 薩雖見一乘,不知如來是常住法,以是故言十地菩薩雖見 佛性而不明了。善男子!首楞者,名一切畢竟。嚴者,名 堅。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以是故言首楞嚴定,

名為佛性。(《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2,頁 524 下 28- 頁 525 上 11)

一切眾生皆具足三種定:上定就是佛性,如實顯現佛性的清淨,

一方面,達成上等定如實知見佛性,另一方面,佛性的清淨促 成上等定,上等定與佛性相輔相成。中等定,眾生藉由因緣修 習之,則能成就。下等定,為一般眾生心念數數目之定。中等

(18)

與下等定有因緣則眾生皆能得之,所以說眾生皆具有中等與下等 定。由三種定帶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而眾生不能知見乃煩惱覆 蓋所造成,即使十住菩薩雖然知道一佛乘的道理,但還無法了了 分明照見佛性。不過,十住菩薩能藉由少得的首楞嚴三昧觀見佛 性。以此顯示首楞嚴三昧的特殊,「首楞」說明「一切畢竟」,

「嚴」堅固之意,「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即是「首楞嚴」之義。

因此定達到畢竟與堅固,所以如實顯現佛性內涵,所以稱「首楞 嚴定,名為佛性」。

(二)證得首楞嚴三昧之程度與佛性所顯發程度成正比 三乘所得之定慧有差異,此關係著觀見佛性與否。菩薩階 位之高低,所得之定慧亦有深淺之差別,此關係著觀見佛性之程 度。《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言及十住菩薩、聲聞緣覺 與諸佛之定慧差異,關係著觀見佛性與否,以及觀見佛性之程度 差異:

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見佛性。聲 聞緣覺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緣不見佛性。諸佛 世尊定慧等故,明見佛性了了無礙,如觀掌中菴摩勒果。

(《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2,頁 547 上 12-16)

明了觀見佛性,智慧與定力之間,須滿足二個條件:一、智慧與 定力均等,二、智慧與定力皆極致發揮。十住菩薩智慧力雖多於 聲聞緣覺,但還未達佛之智慧,再者,三昧力亦不及諸佛,諸 如此等因素,藉著少許三昧力與智慧力觀見不甚明了之佛性。聲 聞緣覺著重三昧之修持,智慧力不及十住菩薩,智慧之多寡是觀 見佛性之關鍵因素,智慧力不足則無法觀見佛性。此外,聲聞緣 覺所修得之智慧為趨向解脫道之智慧,非趨向成佛之智慧,亦非

(19)

觀見佛性之智慧。佛陀藉由極致之定力與智慧,清楚明了觀見佛 性。定力雖能開發智慧,但聲聞緣覺之定力所開發之智慧偏向於 解脫生死之智慧,與行菩薩道之菩薩修持三昧所開發出來的成佛 智慧,有趨向不同與深淺之差異。

定慧是觀見佛性之關鍵,凡夫眾生無有定慧,不見佛性。

聲聞緣覺之定慧,為解脫道之定慧,不見佛性。菩薩道之定慧,

為成佛道之定慧,能見佛性。定能開發出慧,聲聞緣覺之定所開 發出來的慧,是了生脫死之慧,無涉觀見佛性。菩薩之定所開發 出來之慧,是成佛之慧,能觀見佛性。菩薩修習與證得首楞嚴三 昧,相對應開發出般若波羅蜜之慧,是究竟之智慧,能明了觀見 佛性。

《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言眾生不見佛性,不能因 此而說無佛性,因為十住菩薩少見佛性,佛陀完全觀見佛性。譬 如眼盲者不見世間種種,不能因此否定世間種種之存在,因為有 視力健全者,觀看到世間種種。眼盲者可藉由良醫醫治,而得見 世間種種。十住菩薩可藉由首楞嚴三昧之力,能較為明了觀見佛 性:

譬如色法,雖有青黃赤白之異,長短質像,盲者不見。雖 復不見,亦不得言,無青黃赤白,長短質像。何以故?盲 雖不見,有目見故。佛性亦爾。一切眾生雖不能見,十 住菩薩見少分故,如來全見。十住菩薩所見佛性,如夜 見色。如來所見,如晝見色。善男子!譬如瞎者,見色不 了。有善良醫,而為治目。以藥力故,得了了見。十住菩 薩,亦復如是。雖見佛性不能明了,以首楞嚴三昧力故,

能得明了。(《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2,頁 525 中 9-18)

(20)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何以眾生不見佛性?好比世間的物質,有 青、黃、赤、白之顏色差異,亦有外形上長短大小不一的差別。

世間人只要眼睛功能正常者,皆能見到世間物質之差異。若眼睛 功能有障礙者,或不能觀看到物質間之差異,或不能觀看到物 質。世間物質存在,無關乎世間人是否觀看到。世間人能否觀看 到世間物質取決於世間人自身是否具備觀看到世間物質之條件。

同理,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能否觀見佛性,取決於是否具足觀見 佛性之種種條件。

《大般涅槃經》言十住菩薩得首楞嚴三昧16,《佛說首楞嚴 三昧經》言十地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17。於此值得深究有二個地 方:一、「十住」與「十地」,二、「得」之義。

漢譯佛典之譯師,將「住」、「地」當成菩薩階位之漢譯 詞,有二種處理方式:其一、嚴格區分「住」與「地」,分指菩 薩不同之階位,例如:唐.實叉難陀所譯的八十卷《大方廣佛華 嚴經》(Āvataṃsaka-sūtra),「住」與「地」是菩薩不同之階18。其二、「住」與「地」二者通用,例如:後秦.鳩摩羅什 譯《十住經》(Daśabhūmika-sūtra),將 bhūmi 翻譯為「住」

或「地」,「住」即是「地」19。因此,判斷是否「住」、「地」

通用,有六個方法:一、依據現存梵文本解讀。二、若無現存梵

16 參見《大般涅槃經》〈迦葉菩薩品〉:「善男子!如我所說十住菩薩少見佛 性,是名隨他意說。何故名少見?十住菩薩得首楞嚴等三昧三千法門,是故 了了自知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見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故我說十住菩薩少見佛性。」(《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2,頁 573 下 13-18)。

17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首楞嚴三昧,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

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菩薩之所能得。唯有住在十地菩薩,乃能得 是首楞嚴三昧。」(《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5,頁 631 上 18-21)。

18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0,頁 1 中 22)。

19 《十住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0,頁 497 下 5)。

(21)

文本,則依同本異譯,作經文比對。三、若無同本異譯,則依上 下經文脈絡解讀其意義。四、若依上下經文脈絡解讀不出其意 義,則再佐以同部經,提及「住」、「地」之經文段落。五、若 方法四依然無法判讀「住」、「地」是否通用,則試著看看此部 經是否有論注、疏等解經之著作,或輔以其他經典有關段落解讀 之。六、若上述方法皆無法判讀「住」、「地」是否通用,則採 取合理論述,言之成理之解讀。

《大般涅槃經》無現存完整梵文本,只有少許斷簡殘篇,無 同本異譯。可採行之方法,為上述之三至六之作法。綜觀《大般 涅槃經》提及十住與十地之經文,「住」和「地」非嚴格區分,

有些經文可看出「住」和「地」通用。例如:《大般涅槃經》

〈師子吼菩薩品〉:「善男子!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 薩,眼見佛性。復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20 不過,大部分的經文是無法判定「住」和「地」是否通用。因 此,《大般涅槃經》言:「十住菩薩得首楞嚴等三昧三千法 門」,有二種解讀:第一種解讀,「十住」菩薩即是「十地」菩 薩,如此,則與《佛說首楞嚴三昧經》言十地菩薩證得首楞嚴三 昧之說法一致。第二種解讀,十住菩薩即是「十住」非是「十 地」,此解釋亦是可以說得通的。因為依據《金剛仙論》的解 釋,提出「分得」,以及「相互比較」概念,所以「十住」菩薩 可以分得或少得首楞嚴三昧,若相較於不得首楞嚴三昧之凡夫眾 生,亦可稱為得首楞嚴三昧21

20 《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2,頁 528 上 5-7)。

21 「分得」與「相互比較」之概念,可參閱《金剛仙論》之解說。《金剛仙 論》:「如《首楞嚴經》中,堅意菩薩白佛:『菩薩住何地中,得首楞嚴三 昧?』佛告堅意菩薩:『非初地中得,乃至非九地中得。』若爾,竟何地得 也?故答:於第十地中得。又云:『若不得首楞嚴三昧者,則不名菩薩。』

(22)

十住菩薩非十地菩薩,此時則需深究「得」的意義。「得」

蘊含何種意義?若先以凡夫、菩薩、佛「知見」佛性之程度,譬 喻「得」之義,則能帶出「得」的意義。一切眾生煩惱覆故,不 見佛性;十住菩薩,少見佛性;如來全見佛性22。「見」佛性之多 少與內心之清明程度成正比。再者,「見」佛性之程度與比較對 象亦有關連。例如:十住菩薩與一切眾生比較,則稱為見佛性;

十住菩薩與諸佛比較,只能稱為少見佛性。以此之理,類推十地 菩薩「得」首楞嚴三昧之義,是站在十地菩薩之稱為「得」首楞 嚴三昧之基準點,觀看比較對象之不同,所稱為得之程度亦有差 異。一切眾生不得首楞嚴三昧,十住菩薩少得首楞嚴三昧,十地 以上菩薩全得首楞嚴三昧。因此,《佛說首楞嚴三昧經》所說的

「得」可以說是指「全得」之義。「得」之義,於不同佛典,有 不同之意義,須依上下經文脈絡解讀其所比較之對象而定。於

《大般涅槃經》言:「十住菩薩得首楞嚴等三昧三千法門」,此 處之「得」相較於十地菩薩之得首楞嚴三昧,當解為「少得」之 義,則較為適切;若相較於一般眾生之不得首楞嚴三昧,則可稱 為「得」首楞嚴三昧。

若爾,九地已下,豈可一向非菩薩也?即答:亦得如分力得此三昧。然此言 即非菩薩者,明九地已還,雖是菩薩,而不得名為第十地中具足得首楞嚴三 昧菩薩。然非不分得此三昧也。《寶髣論》中,有人問龍樹菩薩:『菩薩從 何地來得首楞嚴三昧?』答:『初地中得,乃至第十地中得。』又云:『菩 薩不得此三昧者,則不名為菩薩。』以是文驗,足知九地已前亦名得此三 昧。但遂勝處彰名,故云不得首楞嚴三昧者,不名菩薩也。如《涅槃經》

云:『十地菩薩眼見佛性,九地已還名為聞見。』然九地已下,亦分有眼 見。但以下形上,云九地為聞見,非是全不眼見。何以得知?又,即云:

『唯佛一人眼見佛性,十地已下皆名聞見。』以此驗知,亦得言初地以上眼 見佛性,地前凡夫名為聞見。此皆就人有上下迭相形奪,優劣中語,非稱實 之談。故今道則非菩薩者,則非初地解真如平等菩薩也。」(《大正新脩大 藏經》冊 25,頁 806 中 6-27)。

22 《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2,頁 525 中 7-18)。

(23)

若十住菩薩與十地菩薩皆稱為得首楞嚴三昧,則所得之內 容與任運程度有差異。一、二者所證得首楞嚴三昧之內容,有深 淺與廣狹之差異。十地菩薩若說是完全證得首楞嚴三昧,相較於 十地菩薩所證得的首楞嚴三昧,十住菩薩只能稱為不全得或分得 首楞嚴三昧。二、十住菩薩與十地菩薩任運首楞嚴三昧之功力亦 有差異。例如:同樣是開車,有二種差異:其一,剛學會開車的 初學者與已很熟悉開車之老手,開車技術有生澀與駕輕就熟之差 異。十住菩薩入首楞嚴三昧需特別努力專心致意,方能達成。入 首楞嚴定無法久住。十地菩薩已能無時無刻隨心所欲入首楞嚴三 昧,出首楞嚴三昧亦是隨心所欲。其二,開小車與開大車之差 異。十住菩薩所入之首楞嚴三昧不夠深廣。十地菩薩所入首楞嚴 三昧能達其全貌。

因十地菩薩與十住菩薩所證得之首楞嚴三昧有上述所言之差 異,所以藉由首楞嚴三昧所觀見之佛性亦有差異。十地菩薩無需 多加功力,即能明了觀見佛性,觀見佛性之程度遜於佛陀所全見 之佛性。當十住菩薩入首楞嚴三昧觀看佛性,此時藉由首楞嚴三 昧之功力,則能稍稍明了觀見佛性。有如世間人視力障礙藉由藥 物治療或輔助工具,而觀看到世間之種種。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 關乎是否觀見佛性,觀見佛性取決於是否修行菩薩道具足觀見佛 性之條件。

(三)首楞嚴定助了了見於佛性

首楞嚴定之功力有助於諸佛菩薩清楚明了觀見佛性,因此稱 此定為畢竟。《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說明首楞嚴定何 以稱為畢竟之緣由:

若有人,見一切諸法,無常無我無樂無淨,見非一切法,

(24)

無常無我無樂無淨,如是之人,不見佛性。一切者,名為 生死。非一切者,名為三寶。聲聞緣覺,見一切法,無常 無我無樂無淨,非一切法,亦見無常無我無樂無淨。以是 義故,不見佛性。十住菩薩,見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樂無 淨,非一切法,分見常樂我淨。以是義故,十分之中得見 一分。諸佛世尊,見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樂無淨,非一切 法,見常樂我淨。以是義故,見於佛性,如觀掌中阿摩勒 果。以是義故,首楞嚴定,名為畢竟。(《大正新脩大藏 經》冊 12,頁 525 中 18-29)

首楞嚴定何以名為畢竟?畢竟意味著究極之義,首楞嚴定名為畢 竟,因首楞嚴定為究極之三昧,能助於觀見佛性內涵。以證得首 楞嚴定與未證得首楞嚴定者區分:一般凡夫與聲聞緣覺,未證 得首楞嚴定,所以不見佛性。十住菩薩階位以上之菩薩與諸佛,

以首楞嚴定之功力能見佛性。不過,隨著修行首楞嚴定之愈加成 熟,菩薩階位的提升,使得觀見佛性愈加之明朗。

首楞嚴定有助於觀見佛性,藉由修行證得首楞嚴定,此意 味著煩惱覆蓋轉薄,十住菩薩多加功力於首楞嚴定,能暫時沈澱 無始無明與煩惱,暫時較為清楚觀見佛性。十地菩薩已大致能見 佛性,但不明了,藉由所得首楞嚴定,能明了觀見佛性。諸佛全 得首楞嚴定,清楚明了觀見佛性全貌。雖然十地菩薩可稱為全得 首楞嚴定,但與諸佛所全得首楞嚴定,有運用程度上之差異。此 外,十地菩薩尚有無始以來的塵沙無明惑等因素,致使未能像諸 佛般地、全然無遮掩明了地觀見佛性,但藉由首楞嚴之功力,則 能明了觀見佛性。雖說十住菩薩、十地菩薩與諸佛皆可稱為得首 楞嚴定,但所證得首楞嚴定之內涵與功力是有差異的。十住菩薩 相較於不得首楞嚴定之凡夫與聲聞緣覺,當然可稱為得首楞嚴

(25)

定。十住菩薩相較於十地菩薩得之首楞嚴定,只能說少得首楞嚴 定。十地菩薩相較於諸佛所得之首楞嚴定,則程度上稍不及於諸 佛所得之首楞嚴定。

(四)首楞嚴三昧力使諸如來得真實與平等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言諸如來真實與平等無差別,此等皆 是實行首楞嚴三昧所致。諸如來之真實與平等,即是佛性之真實 與平等。如下引文,陳述如來真實義:

時梵眾中有一梵王,名曰等行,白佛言:「世尊!何等如 來為是真實?我座上是?餘座上是?」佛告等行:「一切 諸法皆空如幻,從和合有,無有作者。皆從憶想分別而 起,無有主故,隨意而出。是諸如來皆是真實,云何為 實?是諸如來本自不生,是故為實。是諸如來今後亦無

(後亦無=亦無滅),是故為實。是諸如來非四大攝,是 故為實。諸陰入界皆所不攝,是故為實。是諸如來如先中 後等無差別,是故為實。(《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5,

頁 630 下 19-27)

世間一切諸法之生滅依循著因緣法,當因緣聚集而暫時生起,當 因緣消散而暫時消滅,無有固定不變之造作者,因此,諸法無自 性空。未證得諸法空相,心念攀緣、執取所觀見之世間相為有 為無,此皆因憶想分別而生起之妄念。諸如來證得諸法空相,觀 世間法皆空,無有憶想分別,不執取世間之生滅法,證得無生法 忍。因此,成就不生不滅之法身,法身非世間法之四大與十八界 之範疇,無有生滅變異,是真實非虛妄,能隨著度化各種類眾生 而有不同之示現。

(26)

接續上段經文而言,如來證得諸法平等,成就法身等無差 別,以妙色身示現眾生,皆是實行首楞嚴三昧之勢力所致。

「梵王!是諸如來等無差別。所以者何?是諸如來以色如 故等,以受想行識如故等。以是故等,是諸如來以過去世 如故等,以未來世如故等,以現在世如故等。以如幻法 故等,以如影法故等,以無所有法故等,以無所從來無所 從去故等。是故如來名為平等,如一切法等,是諸如來亦 復如是。如一切眾生等,是諸如來亦復如是。如諸一切世 間佛等,是諸如來亦復如是。如一切世間等,是諸如來 亦復如是。是故諸佛,名為平等。梵王!是諸如來不過一 切諸法如故,名為平等。梵王當知,如來悉知一切諸法如 是平等。是故如來,於一切法名為平等。」等行梵王白佛 言:「未曾有也。世尊!如來得是諸法等已,以妙色身示 現眾生。」佛言:「梵王!是皆首楞嚴三昧,本行勢力之 所致也。以是事故,如來得此諸法等已,以妙色身示現眾 生。」(《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5,頁 630 下 27- 頁 631 上 15)

諸如來平等無差別,此因諸如來證得諸法平等,色、受、想、

行、識五蘊平等,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平等,以如幻法、如影 法平等,以無所有法、以無所從來、無所從去平等。因證得諸法 平等,如來亦是平等。如一切眾生、如諸一切世間佛平等,諸如 來平等,亦是如此。如一切世間平等,是諸如來,亦是如此。因 此,諸佛名為平等。如來盡知一切法平等,所以稱如來於一切法 平等。如來得一切諸法平等,以妙色身示現眾生,此皆是實行首 楞嚴三昧之功力所致。

(27)

四、首楞嚴三昧所開發出之佛性內涵

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所達成之境界,能清楚洞悉佛性,並 能完全開發眾生本具的般若智慧。首楞嚴三昧所成就之種種,亦 即佛性所顯發之種種。諸如:十地菩薩完全證得首楞嚴三昧,此 時所顯發之佛性已趨近於圓滿。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助成顯發 菩薩高超之修證內涵。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即證得佛性之平等無 住無得之境界。菩薩安住首楞嚴三昧,能顯發自他佛性之清淨。

(一)十地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言及九地與以下階位菩薩皆未證得首 楞嚴三昧,十地菩薩方證得首楞嚴三昧。十地菩薩證得首楞嚴三 昧,佛性已得相當程度之顯發。

首楞嚴三昧,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

七地、八地、九地菩薩之所能得。唯有住在十地菩薩,

乃能得是首楞嚴三昧。(《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5,頁 631 上 18-21)

此段經文佛陀主要傳達十地以下階位之菩薩還未能證得首楞嚴三 昧,唯有十地菩薩方能證得。何以十地菩薩方稱為證得首楞嚴三 昧?前述已說明十地菩薩相較於十住菩薩所得之首楞嚴三昧,是 全得之義。十地菩薩於三昧方面之修行,已趨近圓滿,所得之三 昧為高階三昧,而首楞嚴三昧乃高階三昧之一。首楞嚴三昧之殊 勝在於菩薩得首楞嚴三昧之前,已修行並證得無量難以計數之三 昧。當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此等無量三昧皆成為首楞嚴三昧之 內涵,且能自在無礙任運此等無量三昧,不但能知所入為何種三 昧與所入三昧所達之境地,亦能無時無刻自在入出無量三昧,因

(28)

此,首楞嚴三昧稱為諸三昧之首。十地菩薩經過長時間的修行,

所修證的內涵,已接近成佛,佛性也幾近完全顯發。首楞嚴三昧 是修習眾多三昧所成就的高階三昧,此三昧可說是相契應高階菩 薩的修證內涵。

(二)首楞嚴三昧成就菩薩殊勝之修證內涵

首楞嚴三昧能顯發十地菩薩或以上階位菩薩與諸佛,其修證 內涵與高超之能力。《佛說首楞嚴三昧經》羅列百項顯示首楞嚴 三昧的殊特與高超之處,十地以上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不論內 心修證與度化眾生的能力,皆已達到趨近成佛,佛性已達相當程 度的顯發。前已述及首楞嚴三昧能顯發佛性,而佛性內含首楞嚴 三昧,因此,首楞嚴三昧成就菩薩殊勝之修證內涵,實是佛性內 涵的顯發。

修治心猶如虛空(一)。觀察現在眾生諸心(二)。分別 眾生諸根利鈍(三)。決定了知眾生因果(四)。於諸業 中知無業報(五)。……。能於念念示成佛道,隨本所化 令得解脫(九十六)。示現入胎初生(九十七)。出家成 就佛道(九十八)。轉於法輪(九十九)。入大滅度,而 不永滅(一百)。(《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5,頁 631 上 21- 下 26)

首楞嚴三昧殊特之處,在於菩薩證得此三昧,能擁有百項殊勝之 能力與境界,大致歸類為如下:具備度化各類不同根機眾生之能 力,常護持三寶使之不絕;於一切禪定無加功用,即能隨意自 在;遊戲三界,神通力遍一切法性;照見色與無色之空性不二,

於一切色示現遊戲;通達一切法性無相,隨應說法,說法不虛,

辯才無礙;具足諸波羅蜜;破諸憶想虛妄分別;不壞法性盡其邊

(29)

際;常行精進,心未曾有疲惓想;善能了知一切方便;善觀一切 法門差別;善知無沾著與超越一切魔道之法;示現於一切生處皆 能自在;自在示現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智慧為首,具足大方便智 慧,智慧深遠無能測者;不論邁進與了知如來地之種種,皆無所 障礙;心清淨,無垢染;修集無量福德善根莊嚴其身;已得捨離 宿業本身;聞無量法具足能持,求一切法心無厭足;順諸世法而 不染污,猶如蓮花不著水;遍行一切諸菩薩行;示現八相成道 等。

(三) 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即證得佛性之平等、無住與功

根據《大般涅槃經》的說法,佛性即是第一義空,而第一 義空即是首楞嚴三昧,如此首楞嚴三昧能顯現佛性第一義空之義 理23。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證得諸法與佛性之平等;於諸法無 所得,不著、不得、不見住處,化現十方佛土;所得之功德不可 思議。

1. 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達成法性與佛性平等之境界

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依法性而住,為度化眾生而於三界六道 處處自在示現。雖於三界六道中處處示現,然深知諸法法性平等 無分別與眾生佛性平等無分別。

佛告堅意:「有三昧名首楞嚴,若有菩薩得是三昧,如汝 所問,皆能示現:於般涅槃,而不永滅。示諸形色,而不 壞色相。遍遊一切諸佛國土,而於國土無所分別。悉能

23 佛性與第一義空,以及首楞嚴三昧之關連理路,可參閱:釋證真,《《大般 涅槃經》的中道佛性理論.第四章從第一義空論述中道佛性義》(臺北市: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 年,6 月),頁 137-174。

(30)

得值一切諸佛,而不分別平等法性。示現遍行一切諸行,

而能善知諸行清淨。於諸天人最尊最上,而不自高憍慢放 逸。現行一切魔自在力,而不依猗魔所行事。遍行一切三 界之中,而於法相無所動轉。示現遍生諸趣道中,而不 分別有諸道相。善能解說一切法句,以諸言辭開示其義,

而知文字入平等相。於諸言辭無所分別,常在禪定而現化 眾生。行於盡忍、無生法忍,而說諸法有生滅相。獨步無 畏,猶如師子。」24

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已具備於三界六道中度化眾生之種種能 力。菩薩於三界,度化眾生,運用三界眾生所熟知之事物帶出佛 法真義。雖任運三界之種種,行度化眾生之事,然深知佛法真 義。諸如:入涅槃乃結束一期為度化眾生而示現之生命,進入不 生不滅之境界。隨所度化眾生所在之處,而示現同其形色,所示 現之色相千變萬化,是幻化之身,虛幻不實,然法身真實,從未 有所變異。能遍遊一切諸佛國土,因般若波羅蜜多常得現前,故 無分別於所觀見之諸佛國土。福德因緣具足,能值遇一切諸佛,

通達法性之平等不分別,觀見眾生與佛之佛性平等無差別。行菩 薩道之過程中,示現普遍修持各種不同之修行法,不論是佛道或 外道,然內心之修持從未偏離佛道,心懷佛道,身處外道,亦不 失為實踐清淨之佛道。所修已趨近成佛,堪為天人之尊,因無煩 惱垢染,故無任何自高傲慢與放逸之舉。能示現天魔所擁有之隨 意變化之能力,但無有魔業之牽絆,故不行天魔之所行事。遍至 一切三界中,心無動於一切三界所見之種種形相。雖為度化眾生 而示現遍生於六道之中,然未曾分別諸道之相。通徹並勝解一切 諸法之義,雖能以諸言辭開示一切諸法之義,但早已證入文字平

24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5,頁 630 上 21- 中 5)。

(31)

等無自性之相。善於運用諸言辭解說法義,然不落入分別相中,

常於禪定中度化有緣之眾生。雖不離於盡忍、無生法忍,但依所 度化眾生之根機而說契機之世間無常生滅之法。所達之境界已無 所畏懼,如萬獸之王師子般之氣勢,大弘佛法。

2. 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於諸法無所得、不見住處

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已證得第一義空。因此,於諸法無分 別相、不取著、無所得,亦不住著於住處,示現於十方佛土。

(1)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於諸法無所得

菩薩於諸法無有得相,不沾著於諸法,能證得首楞嚴三昧。

實行此三昧,能於諸法無所住、無所取、無所說。

堅意問言:「仁者,得是首楞嚴三昧耶?」釋言:「是三 昧中,寧復有得不得相耶?」堅意言:「不也。」釋言:

「善男子!當知菩薩行是三昧,於諸法中都無所得。」堅 意言:「如汝辯者,必已得是首楞嚴三昧。」釋言:「善 男子!我不見法有所住處。於一切法無所住者,乃得首楞 嚴三昧。善男子!住是三昧則於諸法都無所住,若無所住 即無所取,若無所取即無所說。」25

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之前,須先修習一切三昧,一切三昧包含一 切空三昧,修習一切空三昧證得諸法空性,能於諸法無所住著。

於一切法無所住著,能證得首楞嚴三昧。因此,菩薩證得首楞嚴 三昧,照見諸法空,於諸法中皆無所得,安住於此三昧,於諸法 無所住著,無所住著則無所執取,無所執取則無所宣說,言語道

25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5,頁 634 中 8-16)。

(32)

斷。

(2)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不著不得不見住處

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亦即已證得諸法空性之理,不住著於住 處,十方一切佛國土皆是菩薩住處。

堅意菩薩,問是持須彌頂釋言:「汝從何許四天下來?住 何須彌山頂?」是釋報言:「善男子!若有菩薩得首楞嚴 三昧,不應問其所住處也。所以者何?如此菩薩一切佛國 皆是住處,而不著住處,不得住處,不見住處。」26 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蜜多現前,照見五蘊皆空,所見 皆為無自性空,於居住處所觀見空性,不住著於居住處所,以無 所得為方便,無所得於居住處所,不見居住處所之固定不變。此 等菩薩所見皆為空性,故能突破空間隔閡與時間限制,體現法性 之平等無涯,盡虛空遍法界現身於一切佛國土。

達成首楞嚴三昧之境界,於一切法無住、無所著,如《大般 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所言:「無住者,名首楞嚴三昧。首 楞嚴三昧知一切法而無所著,以無著故,名首楞嚴。」27達到首 楞嚴三昧之境界,不但完全了知一切法之內容,深知諸法空性之 理,並且於一切法沒有住著、執取,能徹底了知諸法真實義。再 者,證得首楞嚴三昧,證得第一義空28。首楞嚴三昧即是佛性,

首楞嚴三昧於諸法無住、無所著。第一義空即是佛性,第一義空

26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5,頁 634 中 1-8)。

27 《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2,頁 546 上 23-25)。

28 《大般涅槃經》〈憍陳如品〉:「第一義諦,亦名第一義空,亦名首楞嚴三 昧。」(《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2,頁 603 下 12-13)。

(33)

於諸法無所有29。因此,首楞嚴三昧與第一義空就佛性和無所有 面向來說,蘊含相同的意義。

3. 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功德不可思議

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所修集之功德不可思議。因為此菩薩 對於成佛之事,已具明確、不為動搖與十足之決心,並且已成就 無上智慧與神通諸明,顯發佛性無量不可思議功德。

世尊!若人得是首楞嚴三昧,是人功德不可思議。所以者 何?是人則為究竟佛道,成就智慧神通諸明。(《大正新 脩大藏經》冊 15,頁 636 上 1-4)

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已決定於佛道,並接近成佛。於累生累世 修菩薩道至接近成佛,已成就無上智慧,諸明具足,神通變化莫 測,所修集之功德,已非算術所能計數。成佛乃顯發佛性不可思 議內涵與不可思議功德,因此菩薩證得首楞嚴三昧,意味著已幾 近完全顯發佛性不可思議內涵與不可思議功德。

(四)菩薩安住首楞嚴三昧能顯發自他佛性之清淨

菩薩安住首楞嚴三昧,猶如藥樹,能救治眾生諸煩惱病。行 菩薩道,救度眾生,示現於三界六道,能於生生世世念念之中,

常有六波羅蜜現前。具足遍觀三乘與一切眾生之行之能力。於無 量無邊世界皆有神力,隨所度化眾生而示現。

29 參見:《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 佛性者,名第一義空。」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冊 12, 頁 523 中 12);《 大 般 涅 槃 經 》〈 梵 行 品〉:「無所得者,名第一義空。菩薩摩訶薩觀第一義空悉無所見,是故菩 薩名無所得。」(《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2,頁 464 中 23-25)。

(34)

1. 菩薩安住首楞嚴三昧猶如藥樹救治眾生諸煩惱病

菩薩安住首楞嚴三昧,猶如藥樹,眾生見者,貪恚癡病,以 及邪知邪見之毒,皆能除癒。

佛告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眾生見者,皆得度脫。有 聞名字,有見威儀,有聞說法,有見默然,而皆得度。堅 意!譬如大藥樹王,名為憙見。有人見者,病皆得愈。

如是,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眾生見者,貪恚癡病,

皆得除愈。如大藥王,名曰滅除,若鬪戰時用以塗鼓,諸 被箭射刀矛所傷,得聞鼓聲箭出毒除。如是,堅意!菩薩 住首楞嚴三昧,有聞名者,貪恚癡箭自然拔出,諸邪見 毒皆悉除滅,一切煩惱不復動發。堅意!譬如藥樹名為具 足,有人用根,病得除愈,莖節、心皮、枝葉、花果皆能 除愈,若生、若乾、若段段截,悉能除愈眾生諸病。菩薩 住首楞嚴三昧,亦復如是。於諸眾生無時不益,常能滅除 一切眾患。謂以說法,兼行四攝諸波羅蜜,令得度脫。若 人供養,若不供養,有益無益,而是菩薩皆以法利令得安 隱。乃至身死有食肉者,若諸畜生二足四足,及諸鳥獸,

人與非人。是諸眾生,皆以菩薩戒願力故,死得生天,

常無病痛,衰惱諸患。堅意!住首楞嚴三昧菩薩,猶如藥 樹。30

菩薩安住首楞嚴三昧,散發出攝受度化眾生之能力,眾生見其威 儀或默然觀看,聞此菩薩名字或聞其說法,皆能度脫。譬如大藥 樹王,其名稱為喜見,只要有人見此藥樹,病皆能除癒。菩薩安

30 《 佛 說 首 楞 嚴 三 昧 經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冊 15, 頁 633 上 29- 中 19)。

(35)

住首楞嚴三昧,眾生見之,貪恚癡病皆得除癒。譬如大藥王具有 解毒除病等功效,其名稱為滅除,藉由聽聞而解除所中之毒。若 將此名為滅除之大藥王塗於戰鼓上,舉凡毒箭所射、刀劍、矛槍 所傷,聽聞此戰鼓之聲,毒箭自然拔出、諸毒自然解除。菩薩安 住首楞嚴三昧,有聽聞其名稱者,貪恚癡箭自然拔出,諸邪見毒 皆悉除滅,一切煩惱不復動發。

譬如有藥樹名為具足,其根、莖節、心皮、枝葉、花果等,

整棵樹皆能治病。不論是生的或乾的,或是截成一段一段,皆能 除癒眾生諸病。菩薩安住首楞嚴三昧,時時皆能利益諸眾生,滅 除一切干擾障礙眾生之病患。說契理契機之法,行布施、愛語、

利行、同事四攝法,實行諸波羅蜜,令諸眾生皆得度脫。若人供 養或不供養,或有益或無益於菩薩,此菩薩皆不以此分別眾生,

皆以諸法利益眾生,令其安穩。即使有眾生一期生命結束,生前 食肉,若諸畜生,及諸鳥獸,人與非人等。如此諸眾生,皆能以 菩薩持戒清淨之功德與發願救度眾生之願力,使諸眾生死後生於 天界,常能無病痛,以及衰惱諸過患。

2. 生生世世念念之中常有六波羅蜜

菩薩修行菩薩道趣向成佛,不可或缺六度萬行,此六度萬行 是自利利他之行。《佛說首楞嚴三昧經》言:菩薩安住首楞嚴三 昧,生生世世所修之六波羅蜜自然現前,不需藉由自身以外之他 者學得。

佛告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六波羅蜜世世自知不 從他學。舉足下足,入息出息,念念常有六波羅蜜。何 以故?堅意!如是菩薩,身皆是法,行皆是法。堅意!譬 如有王,若諸大臣,百千種香搗以為末。若有人來索中一

(36)

種,不欲餘香共相熏雜。堅意!如是百千眾香末中,可得 一種不?雜餘不?」「不也。世尊!」「堅意!是菩薩以 一切波羅蜜熏身心故,於念念中常生六波羅蜜。堅意!菩 薩云何於念念中生六波羅蜜?堅意!是菩薩一切悉捨,心 無貪著,是檀波羅蜜。心善寂滅畢竟無惡,是尸波羅蜜。

知心盡相於諸塵中而無所傷,是羼提波羅蜜。勤觀擇心知 心離相,是毘梨耶波羅蜜。畢竟善寂調伏其心,是禪波羅 蜜。觀心知心通達心相,是般若波羅蜜。堅意!菩薩住首 楞嚴三昧,如是法門,念念皆有六波羅蜜。」(《大正新 脩大藏經》冊 15,頁 633 中 20- 下 6)

菩薩安住首楞嚴三昧,生生世世六波羅蜜,不假學習,常得現 前,入息出息,行住坐臥,一切動靜,念念之中,常有六波羅 蜜。此等菩薩以諸正法莊嚴其身,念念之中不離正法,身口意業 之造作皆是正法。譬如以百千種香搗成粉末,均勻混雜在一起,

若有人只想要其中一種香末,則無法再從混雜的香末中,析出一 種香末。以此譬喻安住首楞嚴三昧之菩薩,身心之造作,不離一 切波羅蜜,一切波羅蜜相互成就與融通,無法從單一波羅蜜之角 度而論。念念中常生六波羅蜜,即是因為此緣故。念念之中何以 能生六波羅蜜?安住首楞嚴三昧之菩薩,於一切皆能捨,心無貪 著,所以成就檀波羅蜜。心常能寂滅,無貪瞋癡等煩惱覆蓋,畢 竟不造作惡業,所以成就尸波羅蜜。善知心之盡相,即使生於諸 塵世中,受盡屈辱,心亦不為所動,亦不為所傷,所以成就羼提 波羅蜜。精勤觀照擇心,知心離相,所以成就毘梨耶波羅蜜。專 心致意於所緣,畢竟善寂,調伏其心,所以成就禪波羅蜜。觀照 心,了知心,通達心相,所以成就般若波羅蜜。菩薩安住首楞嚴 三昧,能於念念中,皆有六波羅蜜。

(37)

3. 遍觀三乘與一切眾生之行

菩薩安住首楞嚴三昧,意味之前已修無量無邊之行,故能自 然明了三乘與一切眾生之所作所為。

會中有天帝釋,名持須彌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最在邊 外。白佛言:「世尊!譬如住於須彌山頂悉能㿟見一切天 下。菩薩如是住首楞嚴三昧,於諸聲聞辟支佛行及諸一切 眾生之行,自然能觀。」31

菩薩安住首楞嚴三昧,位居於高階菩薩位—十地,已離成佛不 遠,所修之菩薩行趨近圓滿,此說明菩薩之前已遍修一切諸行,

包含聲聞緣覺與一切眾生之行,然而,菩薩學習了知,但並不住 著於聲聞緣覺與一切眾生之行,而是朝著成佛之道邁進。因此,

能居高臨下,於諸聲聞辟支佛行,以及諸一切眾生之行,自然能 明了之。譬如若居住或站立於須彌山頂,皆能覩見一切天下。

4. 於無量世界皆有神力

菩薩安住首楞嚴三昧如如不動,清楚明了觀見自他佛性之 清淨、無分別,能如千江印月般示現於無量世界,隨機緣度化眾 生。

文殊師利!汝今當知,我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土,

盡有神力。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文殊師利!此則皆 是首楞嚴三昧勢力。菩薩常於無量世界示現神變,於此三 昧而不動轉。文殊師利!譬如日月自於宮殿初不移動,而 現一切城邑聚落。菩薩如是住首楞嚴三昧初不移動,而能

31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5,頁 634 上 28- 中 3)。

(38)

遍於無量世界示現其身,隨眾所樂而為說法。32 如是神通自在力者,皆是首楞嚴三昧勢力。33

菩薩安住首楞嚴三昧,於無量無邊世界皆有神力。譬如太陽不 動,而其光芒照亮無量黑暗地方。菩薩安住首楞嚴三昧,清楚了 知自他佛性之清淨,能於無量無邊世界示現神通變化,以無數化 身隨眾生根機喜好而說契理契機之法,令諸眾生聞法皆得心開意 解。

五、佛性於首楞嚴三昧之實踐意義

佛性含攝一切契經與諸三昧,首楞嚴三昧只是佛性內涵之 一部分。此處所探討之佛性義,聚焦於首楞嚴三昧所帶出之實踐 意義。首楞嚴三昧含攝諸三昧,證得首楞嚴三昧,是修習與證得 諸三昧之成果。當成就首楞嚴三昧,亦即是說佛性所含攝諸三昧 之內涵已完全彰顯,所以首楞嚴三昧是十地以上菩薩方能完全證 得。成就此三昧之菩薩,藉由此三昧之勢力,能清楚見到佛性,

距離成佛指日可待。佛性之顯發有賴於首楞嚴三昧之實踐,實踐 首楞嚴三昧即是在彰顯佛性,實踐首楞嚴三昧之過程即是在彰顯 佛性之過程。

首楞嚴三昧身為菩薩所特有之三昧,唯有行菩薩道之菩薩方 能修習與成就首楞嚴三昧。因此,修習首楞嚴三昧最根本之舉,

則是發菩提心,趨向佛道。首楞嚴三昧為高階菩薩位之菩薩所證 得之三昧,非不具菩薩善根資糧者所能信受,所以須具足四法方 能信受:一、曾於過去諸佛聞是三昧;二、為善知識所護,深樂

32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5,頁 640 下 22- 頁 641 上 1)。

33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 15,頁 645 上 10-1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research is about the game bulls and cows, mainly discussing the guess method as well as the minimax of needed time in this game’s each situation.. The minimax of needed

Based on his daily eating patterns and teaching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es the changes of eating habits amongst Buddhist communities, and 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