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星雲大師的飲食觀 淺論佛光山的飲食文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從星雲大師的飲食觀 淺論佛光山的飲食文化"

Copied!
6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星雲大師的飲食觀 淺論佛光山的飲食文化

釋覺具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

中文摘要

  「吃飯」,在佛門是一種修行,也是度眾的方便法門之一。筆者自2001 年奉佛光山調派,擔任大師之飲食侍者一職。由於隨侍大師左右,自詡猶如 佛世時代,阿難乃能親事佛陀一般,將佛陀之言教如是我聞的背誦出來,是 我撰寫本篇論文的動機。本文嘗試以星雲大師的飲食習慣和觀點作為基礎,

從大師日常生活當中,整理出平時對弟子們的開示與勉勵,進而解讀佛光山 的飲食文化之特色,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實踐和推廣相呼應與印證是為初 衷。文本架構將先從佛教僧團之飲食傳統與演變來作說明,接著再從佛光山 的飲食文化來切入,繼而探討星雲大師的飲食蘊味,並從大師的飲食觀中來 論述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

關鍵字: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 飲食文化 普門大開

(2)

Shih Chueh Chu

M.A., Graduate Institute of Religious Studies, Nanhua University

Abstract

Having served as the attendant of nutrition for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at the Founding Master's Office, the author has been able to keep records of the Venerable Master's ideals on eating. Based on his daily eating patterns and teaching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es the changes of eating habits amongst Buddhist communities, and 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istic Buddhism as demonstrated by the Venerable Master in the discipline of food culture.

Keywords:

Humanistic Buddhism,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Food Culture, the Universally Open Door

A Discussion on the Food Culture of Fo Guang Shan based on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Concept of Eating

(3)

一、前言

「吃飯」,在佛門是一種修行,也是度眾的方便法門之一。許多人進入 佛門的因緣,就是因為到寺院道場裡,吃了一餐好吃的素齋。佛光山從草創 之初,在星雲大師的帶領之下,從覺華園的炒麵開始,供養上山的遊客和信 徒;到後來朝山會館自助式的流水席;雲居樓大齋堂的免費供應;佛光山全 球道場推動的普門大開、以粥代茶運動;以及全球道場設立之滴水坊以接引 十方;大師以素齋談禪方式接待各界人士……等等。對於這些大師所開立的 種種方便,都是聊表佛門對世人的一份感謝之情,更展現了大師在飲食方面 的智慧與慈悲。

所謂「人間佛教」,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開宗明義說:「就是佛說的、

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凡是契理契機的佛法,只要是對人類的利益、福 祉有所增進,只要能饒益眾生、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都是人間佛教。」1依 據上述星雲大師為人間佛教所下的定義,彰顯著佛教要不離世間的真善美,

佛法也是順應時代,更要與人心契合。佛教的存在意義,是帶給眾生之廣大 且普遍利益為目的,更須對社會和國家有貢獻者。故而大師乃人間行者的典 範和經驗傳承者,帶領著佛光山僧信二眾教團,戮力推動「生活佛法化,佛 法生活化」的理念,目的是將佛法運用在社會大眾,並在生活裡使佛法能發 揮功用。

近二十年來,中西方學術界或佛教界對「星雲模式人間佛教」的研究,

不論是討論理論上的思想層面的建構,或是實踐面的分析,其意義和價值,

都給予高度的關注與興趣。尤其在華人圈的學界,已成顯學之學術探討規模 與成果。筆者在本文選定星雲大師的飲食觀作為研究主題,然卻未見曾有對

1.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語錄(下)》,台北:香海文化,2008年,頁27。

(4)

這方向的研究者,故可參閱之資料少如鳳毛麟角。這也正是本文研究之意 義,然也將是筆者所可能遭遇資料收集之困境。

筆者自2001年奉佛光山調派,擔任大師之飲食侍者一職。由於隨侍大師 左右,自詡猶如佛世時代,阿難乃能親事佛陀一般,將佛陀之言教如是我聞 的背誦出來的精神,是我撰寫本篇論文的動機。本文嘗試以星雲大師的飲食 習慣和觀點作為基礎,從大師日常生活當中,整理出平時對弟子們的開示與 勉勵,進而解讀佛光山的飲食文化之特色,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實踐和推 廣相呼應與印證是為初衷。本文架構將先從佛教僧團之飲食傳統與演變來作 說明,接著再從佛光山的飲食文化來切入,繼而探討星雲大師的飲食蘊味,

並從大師的飲食觀中來論述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

二、佛教僧團之飲食傳統與演變

(一)佛教之乞食傳統

比丘是梵語Bhikshu的漢譯名稱,根據《大智度論》記載,比丘其義有 五種,分別為:乞士、破惡(破煩惱)、出家人、持淨戒、怖魔。2隋.吉藏

《法華義疏》卷一說:「比丘名為乞士,上從如來乞法以練神,下就俗人乞 食以資身。」3此處的「乞士」是指乞求的人,在佛陀時代,僧人不事勞作,

不作炊飲,以乞食為生,一心只為了修法。而根據《法集經》卷一記載,佛 陀乞食有三意:(一)不貪珍味,美惡均等;(二)為破我慢,貴賤同遊;

(三)慈悲平等,大作利益。4故佛世時,托鉢乞食是次第而行,信徒布施什

2.詳見姚秦.鳩摩羅什:《大智度論》卷3,《大正藏》第25冊,頁79c-80a。

3.隋.吉藏:《法華義疏》卷1,《大正藏》第34冊,頁457c。

4.元魏.菩提流支:〈難字函〉,《法集經》卷1,《嘉興藏》,NO421。

(5)

麼食物就吃什麼,不禁忌葷素的。是故乞食,又稱為「托鉢」,乞食制度乃 是佛陀為防比丘弟子貪味,不僅親身體證,並為僧團所制定之修持生活與制 度。根據佛教經典的描述,「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 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5我們得知佛陀住 世時,與弟子們都共遵乞食以維持色身,並透出早期佛教僧團中,大眾簡單 樸實的生活修持模式。星雲大師認為,佛陀已從生活當中,帶領著弟子實踐 了「六度波羅蜜」行:

「食時著衣持鉢」,象徵佛陀的「持戒」生活;「入舍衛大城乞 食」,是信眾供養「布施」,佛陀則布施佛法給供養者;「次第 乞已」,是「忍辱」的表現,因為佛陀乞食按著次序,逐家挨戶 而去,並不因為某條街有較好的供養,就捨近求遠,而是隨緣次 第托鉢,即使所乞得的食物粗劣難咽,也需要忍耐,這是佛陀所 行的忍辱波羅蜜;乞食回來,「還至本處,收衣鉢,洗足已,敷 座而坐」,這些是表示佛陀的「精進」波羅蜜和「禪定」波羅 蜜。佛陀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飯、行路、靜坐,哪一樣不是佛 法?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6

乞食,可以說是佛陀時代,印度當時許多修行人的生活方式,也是當時 社會普遍的一種習俗。在當時印度的比丘都住在離村落、城市不遠的郊區,

一來遠離村落、城市的憒鬧,有利於禪觀的修習;二來往返村落、城市乞 食,也不至於太遠而費時費力。入城乞食,可以說是比丘與最多人接觸的時 刻,除了能獲得食物,以維持正常的生理需求,還可以利用乞食接觸村民的

5.姚秦.鳩摩羅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頁748c。

6.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語錄(中)》,台北:香海文化,2008年,頁10。

(6)

機會,弘揚佛法,利益人群。不過,這也是當時比丘感官接受最多刺激與考 驗的時刻,在六根面對境界時,要保持離愛、染著之心,警覺於貪愛,阻絕 貪愛生起的修學方法。7所以乞食也算是比丘的修行功課之一。根據《四分 律》記載,乞食的方式為:

蘭若比丘入村乞食者,清旦淨浣手,至衣架邊,一手舉衣,一手 挽取抖擻,著七條已,揲大衣著肩上,若鉢囊中,執打露杖在道 行,當思惟善法。若見人,先問訊言:善來;若近聚落,便著大 衣。至於村門,應看巷相,空處相,第一門相,第七門相,右手 執杖,左手持鉢,道側而行,次弟乞食。若俗人送食,不得迎 取,除喚來,往取,不得強取,應知當得立待,得食已,乃至出 村安鉢著地,揲僧伽黎如前進否,至阿蘭若處,方共食之。8

這段文字勾勒出一幅具體的「沙門乞食圖」。阿蘭若比丘,晨洗淨雙 手,取七條衣,披著袈裟,一鉢一杖,具足威儀,端心正念,前往聚落,往 至村門口,便挨家挨戶,無有間隔,更無貧富貴賤之分,次第乞食。一日之 中,乞食不得超過七家,若不得食,便不得再前往乞食,以免增長貪念。乞 食完畢後,則須回到阿蘭若處,一起共食。據《寶雲經》所載,乞食完畢,

需將乞食之物分作四分:

乞食之食分作四分:一分與同梵行者;第二分與窮下乞食之者;

第三分與諸鬼神;第四分自供身食。9

如上經文說明比丘乞食之物,非僅為自己而托鉢,須將所得之食,均分

7.禪悅:〈淺談佛教的乞食制度〉,《香港佛教月刊》,第612期,2011年。

8.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四分律》卷49,《大正藏》第22冊,頁934a。

9.梁.曼陀羅仙:《寶雲經》卷5,《大正藏》第16冊,頁231c。

(7)

四等份,除自身之一份外,其餘三份將作如下說明:第一份,分予同梵行 者,凡乞食時,必有同修居家看守,或因老病等無能乞食者,其他比丘得食 歸後,則以其中一份供養同伴,讓其無饑寒之憂,以便安心修道。第二份,

分與窮苦之人,當起憐憫心,以一份施捨,令其飽滿,勸他修善;這也可以 說,是佛陀時代慈悲事業的開端。第三份,以淨器盛貯一份,燃香諷咒加 持,普施一切鬼神,令其飽滿,出離苦趣,悉得解脫。

由此可見,比丘透過乞食,能長養自身之慈悲心、平等心、喜捨心,並 藉以降伏自我憍慢心,亦令眾生培福,以收自利利他之效。佛世時代比丘托 鉢乞食,除行者用以滋養色身之基本生理需求之外,於修行之作用,更有消 極性之防弊杜貪,積極性之利和同均,並以維持僧團之和諧。又,佛教僧團 之托鉢乞食,是佛陀沿用古佛之久遠傳統,除了僧團之獨特維生方式外,更 是僧伽走出森林,邁入城市和聚落,佛陀的教法因之流入民間,其目的是帶 給眾生歡喜和利樂。佛教從印度向北傳及向南傳,乃至今日兩千六百年後,

佛教已在全世界,猶如生根且枝葉繁茂,又因各國不同條件,傳承教法差 異,行持方式,自是千差萬別。其中,乞食蔚為佛門傳統,然而展現方式,

南北傳亦互有不同,亦不在此深入探索之範疇。本節僅就在中國的變異,略 作著墨。佛教傳入中國後,隨朝代更替演進,亦不乏有出家人靠乞食求生,

然方式與目的,也有不同。及至佛教到了禪宗鼎盛時期,「馬祖創叢林,百 丈立清規」,乞食制度產生化時代的革命。以下,則將探討,禪宗叢林制度 之下,僧侶的飲食維生方式,是產生怎樣的變革呢?

(二)禪宗叢林「典座」制度

在古印度,佛教原規定僧侶「三衣一鉢,日中一食,樹下一宿。」而當 佛教開始傳入中國時,原也仿效「依律而住」,但因民俗、國情並不相同,

(8)

加之佛教在唐朝中葉以後,由於封建政權對佛教採取了相當多的限制措施。

幾經風霜,損失慘重,寺院的土地和勞動力來源發生困難,僧侶面對著如何 適應社會變動而生存下去的嚴峻問題。唐代馬祖道一禪師遂因應當時的社會 風俗等,建立了僧人日常行持、說法、普請(勞動)……等叢林10制度,而 百丈懷海禪師則根據禪宗僧伽發展的需要,則制定了叢林清規。11

禪宗在唐發展以後,由於僧眾日增,百丈禪師在面對僧眾之集體生活的 約束問題,生產勞動的組織問題,勞動成果的分配問題等。在舊的戒律與禪 宗產生矛盾衝突之際,百丈禪師意識到禪宗所面臨的這種形勢,決心實行改 革,為禪宗發展掃除障緣。他根據風情、地理、人士風俗等,博採大小乘戒 律中適合中國國情的合理部份,制定出一部新的管理制度,因此衍生了《百 丈清規》。12百丈禪師所立之清規,最可貴處在於寺院經濟方面的規定:僧 眾應飲食隨宜,務於勤儉,全體僧人均須參加勞動,上下均力,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其中規定僧侶在修道的同時,必須參加農業生產、自食其力,過 著農禪生活,因而奠定了禪林自給自足的農耕制度。

古印度之僧團中,原只有執掌、監督進食等事項的上座,稱為「維 那」,此外別無他職。傳入中國後,逐漸形成嚴格的寺院管理制度。13其中

10.叢林,原稱「阿蘭若」,意為森林、叢林,印度原用以稱僧眾之住處,佛教建立 寺院後,則泛指佛寺。

11.清規,即僧眾日常應遵行的規定,是中國禪宗寺院(叢林)組織的規程和寺眾

(清眾)日常行事的章則,也可說是中世以來禪林創行的僧制。

12.《百丈清規》分上、下兩卷,計有九章。卷上有:祝厘章第一、報恩章第二、報 本章第三、尊祖章第四、住持章第五。卷下:有兩序章第六、大眾章第七、節臘 章第八、法器章第九。

13.唐以前僧職有上座(全寺之長)、寺主(主管一寺事務)、維那(管僧眾庶 務),稱為「三綱」。唐以後禪宗寺院職位繁多,主管一寺的稱住持,亦稱方 丈、堂頭和尚,下設執事僧,一般有西序頭首和東序知事。西序有前堂首座和後

(9)

「典座」14一職,乃指叢林中負責掌管大眾齋粥之事者。在佛光山寺以及轄 下所有各分別院道場中,亦各設有「典座」一職,負責掌管各道場僧信二眾 之飲食,其典座的工作由佛光山之僧眾負責領職,帶領著信眾、義工等為大 眾備辦三餐飲食,藉以培植典座之福德因緣,並修身養性以磨練心志。大師 在《僧事百講》中也曾經提到:

典座,以現代的語言來說,相當於總務。典座的「典」,有典範 的意思,要示範給大家看,因此擔任典座的人,大多是老成持 重、有因果觀念,在各方面都很標準的老參,才能勝任典座的職 務。另一種典座,是在廚房掌管飲食。一般人講到廚房的典座,

會認為他的工作只是煮飯,其實廚房的職司,有煮飯的飯頭、煮 菜的菜頭、負責冷熱水的水頭、負責燒火的火頭,以及管柴薪的 柴頭等,他們彼此各有分工,各司其職。過去很多菩薩化現的僧 人,他們都曾在寺院裡做過行單,發心為大眾服務,如文殊菩薩

堂首座(統領全寺僧眾)、書記(執掌文書)、知藏(掌佛教經籍)、知客(負 責接待外來賓客)、知浴(掌管浴室)、知殿(管佛殿、法堂的香燈)等職。東 序有都監事(總管寺務)、維那(領眾熏修,執掌僧眾威儀進退綱紀)、副寺

(掌管財務、總務)、典座(管理飲食、住宿等)、直歲(管理寺內勞務)等 職。

14.典座,乃叢林職事名,指齋堂的負責人。《禪苑清規.典座》記載:「典座之 職,主大眾齋粥,運用道心,隨時改變,令大眾受用安樂,亦不得枉費常住齋 料。及點檢廚中,不得亂有拋撒。選揀局次行者,能者當之,行令不得太嚴,嚴 則擾眾。不宜太緩,緩則失職。造食之時,須親自照管,自然精潔。如打物料 並齋粥味數,並預先與庫司知事商量。如醬醋淹藏收菜之類,並是典座專管,不 得失時。常切提舉火燭依時。依散同利,務要均平。如合系監院、直歲、庫主所 管,同共商量即可,並不須侵權亂職。」這是八大執事中最苦最累的僧職,如芙 蓉道楷禪師曾任海會寺典座,常進厨房、下菜園,極為辛苦,有人問他:「煮粥 蒸飯邪?」又告誡他說:「廚務勾當不易。」宋.普濟:《五燈會元》卷14,

《卍續藏經》第138冊,頁528b。

(10)

在五台山擔任火頭,有的在寺院、廚房裡擔任總管,這就是「典 座」。15

從托鉢乞食到自備粥飯,僧人藉「典座」一職韜光養晦,既能藉由勞作 來鍛煉體力,亦能在水深火熱中降伏自身習氣,更能以齋粥供養大眾,培植 自身福德因緣,其產生的變革與意義,自是與佛世時代不同。自百丈立清規 開始,佛門僧眾自食其力,佛門叢林有句話說:「金衣鉢,銀客堂,珍珠瑪 瑙下廚房」,說的就是指典座工作的重要性。世間人為一方、為一家、乃至 只為一人操辦飲食,而佛門寺院十方來十方去,齋飯不為一人一家一方,而 是為廣大有緣人而做,所以結的緣自然多而廣;雖然多而廣,卻不執著於這 些外相,只是專心備辦清淨美味的飲食供養大眾,所以說「無我、無人、無 眾生、無壽者」四相;因為無相,所以功德亦無量,可見在大寮的行單,也 是一處修身養性、養深積厚的所在。如果在大寮負責典座的人,都能使三德 六味具足,則內足以攝心自修,廣結香積善緣;外足以助人延慧,日見修行 進益,日後必定能以此功德入如來地也。由於過去在佛陀時代只講究托鉢乞 食,並未揀擇葷辛,隨緣而食;佛法傳入大乘佛教後,提倡菩薩道精神,為 長養慈悲心,改以推動素食而不食肉。以下,將就大乘佛教如何演變至素食 來探討。

(三)大乘佛教的素食精神

佛教雖然是最早宣導素食的,但是最初佛陀時代並無此項規定,因為當 時是靠「沿途托鉢」的方式乞食,信徒給什麼就吃什麼,藏傳佛教僧侶一 般都可食肉,而中國傣族等上座部佛教僧侶也一樣,他們托鉢乞食或受人供

15.星雲大師:《僧事百講(一)叢林制度》,高雄:佛光文化,2012年,頁68。

(11)

養,也不排除肉食。至於中國佛教之所以提倡吃素的原因,大師認為原因有 二:

(一)儒家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 肉」。

(二)佛教經典中提到,要不斷大悲種,慈悲而不殺害動物生 命。16

中國佛教的全面素食,最初是源自梁武帝蕭衍根據《大般涅槃經》17等 教義,從因果轉回的理論上闡明了食肉的過失,以世俗的政治力量「制斷酒 肉」。梁武帝即位後積極努力推廣〈斷酒肉文〉18和《梵網經》,19憑藉政治

16.李晶玉提問,星雲大師著:《與大師心靈對話》,台北:圓神出版,2004年,頁 176。

17.根據《大般涅槃經》記載:「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 肉,何以故?我見不食肉者有大功德。』佛贊迦葉:『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如 我意,護法菩薩應當如是。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 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 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北涼.曇無讖:《大般涅槃經》卷 4,《大正藏》第12冊,頁386a。

18.根據南朝(梁).蕭衍所制定的《斷酒肉文》記載:「凡出家人,所以異於外道 者,正以信因、信果、信經所明、信是佛說。經言:『行十惡者,受於惡報。行 十善者,受於善報。』此是經教大意。如是,若出家人猶嗜飲酒、啖食魚肉,是 則為行同於外道,而復不及。……今佛弟子甘酒嗜肉,不畏罪因,不畏苦果,即 是不信因、不信果,與無施無報者復何以異?此事與外道見同,而有不及外道。

是何?外道各信其師,師所言是,弟子言是;師所言非,弟子言非。《涅槃經》

言:『迦葉,我今日制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而今出家人猶自啖肉。戒律言:

『飲酒犯波夜提。』猶自飲酒,無所疑難。此事違於師教,一不及外道。」唐.

道宣:《廣弘明集》卷26 ,《大正藏》第52冊,頁299b-c。

19.「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 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 罪。……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應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 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

(12)

力量,終於成功推行了佛教的全面素食,自此以後,素食也就成為了中國佛 教的特色。

星雲大師認為「素食」最主要的精神是長養慈悲心,從心靈的淨化來減 少瞋怒,達到內心的安然、祥和。有人因此而問大師:「佛教徒主張吃素,

難道蔬菜就沒有生命嗎?植物也有生命,也有感情,若說不殺生,應該既不 殺動物,也不殺植物才對。」大師說:

生命的定義,是指用這一期的生命,創造繼起生命的因緣。20 而植物只有生機,沒有心識,因為沒有痛苦,所以為食素者所 許。佛教主張吃素,不是「吃」的問題,而是為了淨化心靈,清 淨行為,長養慈悲心之故。所以吃不吃素是一個形式,心地的清 淨最為重要。如果只是口裡吃著素菜,心裡卻想著眾生肉,那意 念上是未吃素的。21

大師認為其實植物的生命是「生機」,生長的機能跟生命不同。生命是

「有心」,你看豬、馬、牛、羊要被宰殺的時候,會產生恐懼;而植物是

「無心」,雖有生死的反應,但沒有苦樂的感覺。所以殺生的界定,在於是 否「有心」與「無心」。22

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易,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 生業,生生受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 薩戒,救度眾生。」姚秦.鳩摩羅什:《梵網經》卷2,《大正藏》第24冊,頁 1006b。

20.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中)》,台北:香海文化,2008年,頁 321。

21.同上註。

22.李晶玉提問,星雲大師著:《與大師心靈對話》,頁176。

(13)

因此大師認為吃素,除了出自慈悲心之外,最重要就是尊重生命,且吃 素能令人慈悲幸福。所以,大師鼓勵信徒若未能吃全素,起碼先食用「三淨 肉」。23人只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並非是所有生物的主宰者,不宜以生態論 為己口腹之欲而脫罪,故佛教徒應學習,於惡法不自做、不叫做、不見做隨 喜。大師更強調:「放生不如護生,放生要隨緣行之,而非刻意去買來放 生,與其放生,更重要的是護生;護生,是放人生路,給人方便,給人善 因緣,凡助成好事等行為都屬於護生。」24是故,大師認為吃素具有下列六 種意義:培養慈悲、有益健康、比較衛生、維護生態、增加耐力、促進和 平。25

在大乘佛教的發展下,佛教的素食文化逐漸抬頭,如今吃素已不是佛教 徒的專利,而是代表著慈悲、健康、養生、環保、衛生等多元化的意義,

而如何推廣素食,則是佛門寺院的弘法項目之一。佛光山在星雲大師的帶領 下,不只是要推廣素食,更要將佛法融入於生活當中,讓飲食與佛法相結 合,以下將就佛光山的飲食文化之特色來作探討。

三、佛光山的飲食文化

(一)普門大開 1、給人方便與歡喜

23.根據《十誦律》卷37載,有三種肉,病者可食,稱為「淨肉」。(一)不為我 殺,且眼不見其殺者;(二)不為我殺,且耳不聞被殺之聲音;(三)不疑殺,

無為我而殺之嫌者。(姚秦.弗若多羅共羅什譯)

24.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中)》,頁353。

25.星雲大師編著:《佛光教科書(九)佛教問題探討》,台北:佛光文化,1999年 10月,頁154。

(14)

早在三十多年前,佛光山位於台北的普門寺成立後,大師就開始推動

「普門大開」運動,那個時候,吃素的人要吃上一頓素齋,都還不是很方 便。於是大師便要普門寺發起「我買米煮飯,你來吃飯」的活動,免費請大 家來吃飯,當時也推動的轟轟烈烈的。「普門大開」四個字可以說是最能代 表佛光山的飲食文化之精神,許多人問大師:「為什麼佛光山有這麼多的佛 教事業,都是以『普門』為名?」大師在《星雲日記》中如是說:

「普門」是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觀世音又可稱為觀自在、圓通大 士、普門大士。普門之意有︰(1)慈悲︰希望大家都具有一顆 慈悲的胸懷,家庭、社會、國家、周遭的每一個人都能行慈悲。

(2)廣大︰心如大海無邊際,對人、事、物都能接受,不計較 不比較。(3)包容︰本著有教無類的心態,包容他人於自己的 生活之中。(4)變化:不墨守成規,不故步自封,人生的成就 要在變化中求進步。26

然而,對於普門大開的因緣,大師曾在〈我的人間佛教性格〉中回憶 道:

一九四九年,我初來台灣時,曾經度過一段三餐不繼,顛沛流離 的日子。記得在南昌路某寺,曾被一位長老責問:「你有什麼資 格跑來台灣?」到了中正路某寺掛單,也遭拒絕。因夜幕低垂,

我只有緊緊裹著被雨水淋濕的衣服,在大鐘下躲雨露宿。第二天 中午時分,在善導寺齋堂裡,看見一張八人座的圓形飯桌,圍坐 了十五、六個人,我只有知趣地默然離去。在走投無路下,我想 到或許可以到基隆某寺去找我過去的同學,當我拖著疲憊冰冷的

26.星雲大師:《星雲日記(二十三)》,台北:佛光文化,1997年,頁218。

(15)

身軀,冒著寒風細雨,走了半天的路程,好不容易到達山門時,

已是下午一點多鐘。寺裡的同學聽說我粒米未進,已達一天之 久,趕緊請我去廚房吃飯,可是就在這時,旁邊另外一個同道 說話了:「某法師交待:我們自身難保,還是請他另外設法好 了!」當我正想離開之際,同學叫我等一等,他自己拿錢出來買 了兩斤米,煮了一鍋稀飯給我吃,記得當時捧著飯碗的雙手已經 餓得不停顫抖。向同學道謝以後,在凄風苦雨中,我又踏上另一 段不知所止的路程。

由於這段刻骨銘心的經驗,我當時立下誓願:日後我一定要普門 大開,廣接來者。二十年以後,我實現了願望,先後在台北成立

「普門精舍」、「普門寺」,教導所有的徒眾都必須善待信徒香 客,讓大家滿載歡喜而歸。直到現在,佛光山的各個別分院仍然 保持一項不成文的規定:每一餐多設兩桌流水席,方便來者用 齋,對於前來掛單的出家人,則一律供養五百元車資。此外,我 又在佛光山開辦中學、幼稚園,乃至佛教雜誌,都是以「普門」

為名,凡此都是取其「普門示現」的意義,希望徒眾都能效法

「普門大士」的精神,接引廣大的眾生。27

初到台灣的困頓,加上三餐不繼的窘境,乃至於四處碰壁、求助無門的 經歷,並沒有澆息大師慈心度眾的大悲心,反而讓大師發願將來若有自己的 道場,一定要普門大開,為來往的客人準備齋飯。於是佛光山開山期間,儘 管捉襟見肘,常常自己都付不出工程款了,但大師還是堅持讓每天上山來的 遊客們,一定有碗熱熱的麵食可食用,大師甚至於指導工程之餘,每天親自

27.星雲大師:《佛教叢書(十)人間佛教》,高雄:佛光出版社,1995年,頁674。

(16)

在覺華園炒麵,招待來山的信眾們。

然而,如果你以為大師是因為被饑餓的刺激之後,才發起了這樣的大 心,其實不然,我們從大師在〈我的人間佛教性格〉中發現,大師這種與人 為善的天性,其實早在童年的時候,就已展露無遺:

五歲那年,一個寒冷的冬夜裡,我們全家人圍聚在火爐邊閑話家 常。這時,舅舅開始講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山林裡住了一 位可憐的老公公,孤苦無依,沒人照顧,每天都過著很窮很窮的 日子,吃也吃不飽,穿也穿不暖……。」我忽然情不自禁地流下 眼淚。等到故事講完了,大家都找不到我,後來發現我在桌子底 下哭得眼睛都紅腫了。母親焦急地說:「怎麼回事呢?趕快出來 啊!別一個勁兒地躲著哭!」

「老公公好可憐啊!我們應該去幫幫他。」我哭著說。

「唉!傻孩子!這是講故事,不是真的。」舅舅笑了。

我不相信,央求家人一定要幫忙這個老公公。大家拗不過我,只 有冒著冷風,帶我到街上買點心給我的外公劉文藻老先生,並 且指著他說:「我們說的老公公就是他啊!」我這才放心地回 家。28

對於大師從小古樸純真的性格中,我們不難看出其內心早已蘊涵的人間 性格,大師這種與人為善的天性,影響了他往後的弘法過程中,總不忘在飲 食上廣結善緣,給大眾方便與歡喜。

28.同上註,頁595。

(17)

2、朝山會館的流水席

現在到佛光山,有一個可容納三千多人用齋的「雲居樓大齋堂」,平時 負責供應本山四眾弟子之三餐,並歡迎所有來山參加共修、活動之信徒、團 體預約,體會佛門過堂用餐之修行。然而,如果您是個門外漢,不懂得佛門 過堂的規矩,或是不習慣那種嚴謹的過堂用餐方式,您還可以到專為一般遊 客設置的「朝山會館」用餐,朝山會館有供應自助餐、圓桌,其菜色豐富、

多元,專為接引未吃素的遊客來品嘗素齋,因此朝山會館每天都像是吃流水 席一樣,客來往返、川流不息。凡此種種,皆是大師不忍上山來的信眾或遊 客們餓著肚子下山,因此才設想周到的開立種種方便。大師在早年的弘法日 記中曾如是勉勵在會館服務的工作人員:

要讓每個到會館來的人,不僅吃到我們的素菜,還能吃到我們的 心意,能如此,就算是菜根香也會津津有味。如何將心的味道給 人欣賞?表達「心的味道」其方法不外,真誠、用心、莊重、誠 懇、禮貌,能做到如此,就算舉止動作笨拙,也不會有人責怪,

因能將心意表達出來,就是好的、美的、善的。也就是說,將心 意煮在菜裡︰揀菜用心、煮菜用心、端菜用心,每一道菜,每一 個動作都有我們的心,如同電視廣告上的「愛之味」,將心中供 養「愛」人的味道,在菜裡表達出來。

要將服務信眾的這一雙手,修成佛手,帶著恭敬的心端菜、倒 茶、洗碗筷,這種服務心態就是佛法,由我們的雙手將歡喜、祝 福和關懷傳達給每一位來訪的客人。若能如此,朝山會館必定是 個佛國淨土!29

29.星雲大師:《星雲日記(四十三)》,台北:佛光文化,1997年,頁154。

(18)

舉凡種種,皆是大師那份待人寬厚的細膩心思之展現,大師在多次餐飲 單位中向徒眾們表示,在大寮服務要能讓吃飯的人感受到你的歡喜心以及供 養心,而那份用心從大師的句句叮嚀中展露無遺。

3、以粥代茶.以茶會友

星雲大師早年生活艱困又為法忘軀,日子常在饑餓中度過,最嚴重的一 次饑餓經驗,促成他創建普門寺,讓「給人吃飯」成為佛光山發展的重要因 緣之一。「普門大開」、「給人吃飯」的宏願,加上童年在寺院享用臘八粥 的溫馨經驗,促成大師開創了「以粥代茶」的理念,讓信徒來到寺院,以一 碗熱騰騰的「平安粥」解渴、止饑,除了帶給色身健康外,更希望能受用到 佛法的滿足和快樂,為心靈填上滿滿的幸福與平安。

位於松山火車站旁的台北道場,由於人來客往很多,大師發起了「以粥 代茶」的運動,讓所有到道場裡來的信眾、遊客們,都能先吃上一碗熱騰騰 的平安粥,時至今日也造福結緣了上百萬人。甚至佛光山在全球五大洲,有 一百多家的寺院道場,大師更交待徒眾,每家寺院都要為往來的信徒設想,

預留一桌飯菜,以免信徒餓著肚子回家,這也是大師體恤信徒的一份慈悲 心。目前,佛光山各地滴水坊也皆以平安粥與大眾結緣,如法寶寺、南屏 別院、蘭陽別院、香港佛香講堂、本山傳燈樓滴水坊……等,2011年春節開 始,更在佛陀紀念館樟樹林滴水坊及本山檀信樓提供「平安粥」服務。

在檀信樓服務的義工,每天以歡迎貴賓的心情,免費提供平安粥、佛光 茶,信徒還可以向法師請法、閱讀、談話、禪修,不僅是歇腳處,也是心靈 加油站。幾年下來,大家都知道佛光山的檀信樓有全天候的平安粥供應,每 天都有不少信眾來檀信樓用粥,除了來自大陸各省參訪團外,很多是父母帶 孩子來食粥,希望孩子吃得健康平安;甚至有母親說,一向挑食的孩子居然

(19)

能連吃兩碗,直稱平安粥太好吃了,希望能學習平安粥的烹調方法。

平安粥,是佛光山的待客之道,也是佛光山飲食文化的精華,希望每位 來山者能把平安吉祥帶回家;一碗小小的平安粥,各種食材巧妙融和在一 起,又不失食材原味,這就是佛光人的精神,以和諧、柔軟的態度,達成任 何一個能利益眾生的使命,讓自己巧妙的與大眾融合,但自己的特色不會因 此減少,在燉、煮、爛、透的柔軟裡,展現人間佛教融合的精神。

過去的行善人士,常常會在商旅客途中,設備一座施茶亭,供人解渴;

也有的人施燈照明,給夜歸的人方便行路,現在社會進步,處處便利,施 茶、施燈已成人間美事,不復再見。大師說:

我們到別人家中做客,一杯熱茶、咖啡,都代表主人的敬意,茶 也好,咖啡也好,只能解渴,不能除饑,因此我在佛光山向徒眾 表示,一杯茶不足以溫暖信徒的心,我要「以粥代茶」給往來的 信徒解渴除饑,希望每位食用者,吃了平安粥,都能歡喜、健 康、平安、快樂,福慧增長。30

從一碗平安粥,我們可以感受到大師心中的那份濃情厚意,透過滴水之 恩,湧泉以報的精神,將飲食帶給人們滿滿的感動與歡喜。

(二)過堂

1、五堂功課的修行體證

「過堂」,是指僧眾上齋堂用食之意,又僧眾入齋堂進食,不貪不著,

是為過堂。佛門中所謂五堂功課,指的是:早課、晚課、蒙山施食、早齋、

30.星雲大師:《一池落花兩樣情》,台北:時報文化,1997年,頁139。

(20)

午齋。這裡面另外二堂功課即是佛門的過堂,過堂也是功課之一,大師說:

佛門裡,早上、中午用餐稱為「過堂」。佛門的過堂與社會上法 院裡的過堂不一樣,法院的過堂是很嚴厲的,而佛教的過堂吃 飯,則如同「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猶如一片雲飄了過 去,只是經過一下,不計較飲食的好壞,不執著、不貪戀,是很 有意義的。31

因此,「過堂」也可以說是經過齋堂一趟;只長養色身,而不起貪瞋 痴,視為定課,以為修行。在佛光山上,平時供應大眾三餐過堂的雲居樓大 齋堂,講究的是五色、五味,營養均衡,雖然平時每餐只有三菜一湯,但 為了照顧到大眾長期吃素的健康,雲居樓大寮的庫頭,對全山大眾的飲食 調配,可說是相當的用心周全。當然遇到大活動、法會期間,更有各地的義 工菩薩會前來發心,為大眾飲食加菜,製作各種天然、健康、又好吃的手工 菜,而參加法會或戒會的信眾們也可以藉此打齋供眾,為自己修福報,如 此施者、受者各有所得,圓滿了所有參與者的修道功課。對於在大寮領職的 人,大師則勉勵大眾:

人生要懂得如何預算,做菜也要有計畫。上等的廚師,一人可以 照顧六個鍋子;中等的廚師,一人可以照顧四個鍋子;下等的廚 師,只能照顧一個鍋子,而且還手忙腳亂,這樣的廚師就沒有價 值了。32

所以說,在佛門中不但吃飯是一門修行,煮飯的人更要有足夠的功夫與

31.星雲大師:《僧事百講(六)佛教推展》,高雄:佛光文化,2012年,頁276。

32.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下)》,台北:香海文化,2008年,頁 356。

(21)

修養,才能夠堪當大任。因此,大師進一步強調:

一個會做菜的人,煮個四菜一湯供應給一桌的人使用,時間最好 控制在二十分到半小時。所以,事前的計畫就很重要。比方進了 廚房,就先燒熱水,接著再洗米、煮飯,熱水一滾就可以用來燒 菜、做湯。作菜不一定是一樣完成才能作下一樣,可以三、四道 菜同時進行。做素食要簡單、保持原味,不要花太多時間,而且 刀功、火功、配料、調味都不可忽視。除此,擁有一顆供養心,

讓大家吃得歡喜更是重要。33

佛光山以推動叢林生活為任,是故平時全山大眾皆在雲居樓大齋堂統一 過堂,就連上山參修的信眾,也是跟隨大眾一起過堂用餐。所謂「三德六 味,供佛及僧。」是以在佛門過堂用齋,領執的人用心處理,照顧大眾健 康,接受供養的人,應食存五觀,隨緣自在享用,不要挑剔,一切皆須在辦 道上相應。

現代人的飲食不節制,經常早餐不吃,或因個人好惡而挑肥揀瘦,而食 不知味;要不然就是暴飲暴食,加上用餐不定時,所以很容易生病;相對於 佛門規律的生活,定時的過堂體驗,健康、清淨、營養、適量、平等、知足 等,每天定時定量,儘管平淡也可以吃出健康、吃出修行來。大師認為:

修行不需要在「吃」上計較,能夠吃得簡單,吃得樸素,吃得清 淡,這樣的生活就是最美好的了;吃得太多,吃得太飽也不衛 生,適可而止,才是修行之道。34

除了早、午齋的供養咒之外,大師更提寫佛光會員四句偈:「慈悲喜捨

33.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下)》,頁357。

34.星雲大師:《僧事百講(六)佛教推展》,頁275。

(22)

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以此作 為大眾回向稱念用。大師說:「四句偈因為朗朗上口,好記易懂,所以佛教 裡,不但佛陀在經典上留下許多四句偈做為我們修身的指南,歷代祖師大德 也做了許多四句偈,讓佛子在生活上奉行,像七佛通戒偈、飯前偈、回向偈 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四句偈。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大家需要一個融古匯 今,與時俱進的四句偈,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奉行無礙,尤其佛光會員肩負 重大的使命,更需要有一個行諸各地皆能應用自如的修持準則,因此擬定了

〈佛光會員四句偈〉」。35 2、食存五觀

佛門的飲食,著重在「正意受食」,即用餐前的供養與觀想,因此佛門 的齋堂又稱為「五觀堂」,列有「食存五觀」,意思是要所有過堂用齋的 大眾,息滅貪瞋痴的五種觀想。故進入齋堂後,大眾用餐之前須先同唱供養 咒,並有維那唱〈僧跋〉:「佛制比丘,食存五觀,散心雜話,信施難消。

大眾聞磬聲,各正念。」36藉以提醒大眾,凡受食時,當作此觀,保持正念 受食。在佛門過堂用餐,所謂「吃飯三稱念、過堂五觀想。」正是此意。

「三稱念」,指的是: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也就是指 僧眾每次在用餐之前,要先發願,藉此提升自己的願心與道業。而「五觀

35.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系列(一)佛光與教團》,台北:香海文化,2005年,頁 204。

36.「佛制眾僧受食,唱僧跋者,因外道請佛及僧,密下毒藥於食中。佛令諸比丘,

齊唱云:三跋羅伽多。所有毒藥,皆變為上妙美味,眾食安樂,免其毒害。言僧 跋者,僧,即受食之僧眾;跋,所唱之祕咒也。梵語三跋羅伽多。此雲等供,謂 眾僧食皆平等故,又雲善至,謂供具善成,食時復至故。今此方唱五觀,令眾一 心受食,而為僧跋者;一則無有外道毒害故,二則令人慚愧受食故。是以雖非正 制。東夏通行。」清.書玉:《毗尼日用切要乳香記》卷2,《卍續藏經》第106 冊,頁196b-197a。

(23)

想」,則是指:第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第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第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第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第五,為成道 業,應受此食。

對於「食存五觀」,大師解釋道: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食物得來不易,需要許多人和其他條 件共同成就,應有一份惜福和感恩之心。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接受食物供養時,檢討自己的德行,

有否具足戒定慧三學,藉此警醒精進修行,應保持一份慚愧之 心。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飲食為眾緣和合,須時時提防自己,

不可貪戀食物的美味,應保持一份離欲之心。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食物為健身療病的藥物,並非為滿足 口腹之欲,應有一份警覺之心。

「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接受食物是為了成就道業,令色身可 以繼續修行,應保持一份精進之心。37

因此佛門的齋堂常掛有對聯:「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

所謂「三心」,也就是貪瞋痴三種心念。而「五觀」,即指吃飯時須保持的 這五種觀想,大師勉勵大眾應作如是觀:

面對供養,想想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好事,並且思量一粥一飯的來 之不易,藉以提醒自己時時心懷感恩。藉由受食來檢討自己有多

37.星雲大師:《僧事百講(一)叢林制度》,頁149。

(24)

少德行,能承受得起這一餐的供養嗎?勉勵自己在道業上要更精 進用功。對於所受的飲食是美味或粗劣,都要不起貪心、瞋心、

痴心,謹防自己的道念,遠離三種過失。將飲食當作療養色身飢 渴的良藥,而不生貪著之心。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飢餓,致使 體衰多病,道業難成;但是如果貪多,也容易導致各種營養過剩 並發症,所以飲食必須適量才能資身修道。吃一頓飯要把它與佛 法結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鋼鐵的東西也能消化;反之,滴水也 會難消。38

一粒米的成長,是要積集多少的因緣才能成就,其中包含陽光、土地、

水分、施肥、農夫的勞力、心力……等等,其功德大如須彌山,除了要惜福 外,更要精進於道業,否則信施難消,下輩子可要做牛做馬來償還。39祖師 亦云:「施主一粒米,重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還。」40

3、利和同均

佛陀住世時領導僧團,主張「六和敬」41思想,在佛光山上,舉凡飲

38.星雲大師:《僧事百講(六)佛教推展》,頁277。

39.星雲大師:《星雲日記(二十六)》,台北:佛光文化,1997年,頁113。

40.清.書玉:《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記》卷2,《卍續藏經》第106冊,頁196a。

41.所謂「六和敬」就是指: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 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是指僧團內的每一個人各安其分、各守其責(崗 位和職責),大眾於寺院僧團同住,必須要做到身業清淨、和睦相處,首先要杜 絕的行為,就是肢體上的直接衝突。「口和無諍」,不是講不要爭論,而是說不 要做無益的辯論,其理念指: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而要說愛語、

柔軟語、正語、真實語、實義語。「意和同悅」,就是要求寺廟住眾遵守一個共 同的價值觀,在思想上保持一致。戒,就是「規矩」,是所有僧人必須共同遵守 的准則和行為規範;「戒和同修」,就是遵守共同的制度和規約,在共同組織框 架、共同的行為規範和准則之下,共同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行為、形體行為 和精神行為。見即是意見、見地或見解;「見和同解」,就是要在思想上、觀念

(25)

食、供養、福利……等等,均奉行佛制之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所有信 施所供養的食物,悉數歸由大寮統一處理,待大眾過堂或集會時再由行堂平 均分給大眾,若有特殊供養,則舉辦普茶、普請,利和大眾。

佛門的過堂,可說是最能體現「利和同均」的精神,無論您的身份多尊 貴?或是您的職位有多高?還是你只是個剛入門的小沙彌,無論男女老幼、

無論貧賤貴富、無論種族差別,只要您走入了佛門的齋堂,一律等同供養。

所謂「一份羅漢一份齋」,在齋堂裡,每個人的座位前,菜色都相同,份量 也相同,沒有選擇,也沒有分別,一切平等,倘若你吃不夠,可以推出碗 盤,行堂人員會為你加飯菜,直到你吃飽為止。

這種精神,不只是在齋堂如此,在大師的法堂更是如此。舉凡是功德 主、信徒供養大師的水果、糕點、食品……等,大師總是命侍者們將這些食 品、水果聚集起來,在集會時發給全山大眾,人人有份;有時則拿來慰勞辛 苦工作的水電、園藝、環保、交通……等各單位人員。對於十方供養大師的 任何東西,也總是這手進,那手出,或是慰勞徒眾,或是與人結緣,從來不 會自己留著獨自享用。

(三)、滴水坊

1、滴水之恩.湧泉以報

「滴水坊」三個字的由來,是大師在「滴水之恩,湧泉以報」的精神理

上保持高度的統一。利就是大家所獲得的利益,包括財利和法利;「利和同均」

就是不論是經濟上的財利,或者是知識上、宗教實踐上的佛法之利,必須要有共 同分享的意識,絕不能私藏私匿,也不能厚此薄彼;否則,就會使寺院內部發生 利害衝突,更會因營私肥己的惡習而導致爭權奪利的糾紛,最終會影響到僧團的 根本利益。

(26)

念下,思之念之而取名,一方面蘊含滴水禪師惜水如金的訓誨,一方面也勉 勵佛光山的徒眾要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佛光山的第一間滴水坊位於台北松 山火車站旁的佛光山台北道場十樓,成立於1994年,附設於佛光緣美術館 內,大師之所以成立「滴水坊」,是希望藉由滴水之恩,湧泉以報的精神,

來帶動社會知恩、感恩、報恩的風氣。

然而,滴水的典故,來自日本的滴水和尚,因為有一次端水給他的師父 洗腳,沒有珍惜水資源,而將多餘的水隨地倒掉,遂遭師父的訓斥:「一滴 水可以解渴、一滴水可以給植物帶來生機、一滴水能滋潤大地……。」為了 警惕自己的浪費行為,故自取名為「滴水和尚」。而滴水坊的精神,正是要 推動這種惜福的報恩思想,希望藉由滴水坊拋磚引玉,帶動社會良善的風 氣。

2、弘法、服務、結緣、度眾

大師制定滴水坊的理念是:只賣簡食,做出口碑,可以精緻,但不要複 雜,以簡單、方便的飲食,來與大眾服務、結緣、度眾。對於弟子們經營的 滴水坊,喜歡走多元選擇以及價格昂貴的套餐設計等方向,大師非常反對,

並堅持滴水坊要走平價路線,為的是給人吃素的因緣,每日提供一麵一飯即 可,並贈與平安粥。

佛光山在中國大陸開設的第一家滴水坊,位於江蘇省蘇州市的古城區,

那裡是蘇州最繁榮的觀光地區,蘇州滴水坊就開在最繁華的觀前街上的小巷 內,地價不斐,房租很高,前往負責滴水坊的弟子,被每個月五萬元人民幣 的昂貴租金壓得喘不過氣來,加上每個月的水電費、物業管理費、人事費、

保險費、材料費……等等,只憑每天賣一碗十塊錢的麵,根本無法收支平 衡,只能說是賣得越久賠的越多,更不用說賺錢了。然而,在這樣的情況

(27)

下,大師還是堅持滴水坊只賣十元齋,每日供應一飯一麵足已。

記得大師有一次派筆者前往蘇州滴水坊指導當地的廚師煮素菜,臨行前 大師給了我二句叮嚀,大師說:「你去到當地要積極但要低調,要弘法但 不能說法。」當時的我,還無法理解大師的言下之意;只知道遵照大師的指 示,煮最好吃的簡食,用最平價的招待,接引更多的人前來吃素。然而,就 在大師的堅持之下,我們在滴水坊中看到了大師所謂的「弘法、服務、結 緣、度眾」的曙光。蘇州滴水坊在當地開了二年,這當中接引了無數的青年 男女,走進滴水坊吃一餐美味的素食;也給中國大陸的民眾,開啟了他們對 素食的認識與好感;更藉由滴水坊內優美的用餐環境、寧靜祥和的氛圍、平 易近人的價位及美味可口的素食餐點,感動了無數前來用餐的客人。正如偶 然,在網站上看到一篇客人對蘇州滴水坊的評價:

2007年的第一天,就是淅瀝瀝的小雨,把嶄新的一年開了個頗為 曖昧的頭。年末的時候,我和Sally坐在觀前宮巷的「滴水坊」

裡,這是一家vegetablefood餐廳,開在基督教堂的對面,可是店 主信的卻是佛。細緻的裝潢,簡約的格局,輕柔的音樂,低聲的 竊竊私語,熱騰騰的世界就一下子隔在了玻璃外頭。喧鬧如我和 Sally,竟都一下子相視默然。每張桌上都放著幾本佛學小冊子,

口袋書,只贈閱有緣人。

店主是台灣人,雇的服務員都在三十歲左右,臉上有著安逸和笑 容,不是服務業的職業笑容,揉有溫和在裡面。以佛語開篇的功 能表很快送了上來,菜色不是很多,全素,卻有著台灣菜特有的 精致。所有的菜都是十元,看得我們不禁扼腕。Sally幽幽然道:

店主的這家店大約就不是為賺錢而開的吧?是呀,她賣的是信 念,只要是走進來吃著她的東西,就會不由自主成為和她一樣的

(28)

信徒,至少,在這裡坐著的那一頓飯的功夫會是!飯後送來了一 碗慈心粥,雖然是免費,卻不像其他免費粥只是水上漂米粒,這 裡面有桂圓苡米等等,比八寶粥更濃稠,淡淡的甜味。

我滿懷著虔誠把點餐的飯菜收拾了個乾乾淨淨,在這裡,浪費就 真的會使人良心不安。我說,Sally,我們都是貧窮的人,我們自 稱有著海闊天空的心可以包容萬物,可是獨獨沒有信念,沒有信 念的人就不會執著,沒有信念的人就只會在低迷時怨天尤人,在 成功時得意忘形,Sally,如果我們有一天也有能力去開一家店,

我們能賣的出什麼?Sally擺弄著精致的筷子:好吧,從今天開 始,我發誓再也不跟人吵架,再也不去爭鬥,再也不大聲說話,

我們雖然沒有信念,但或許我們可以沾染些佛緣……。42

從客人的評價中,我們看到了大師對滴水坊的理念,正潛移默化的影響 著每一位前來用餐的客人,這份感動與歡喜,正是星雲大師希望透過滴水坊 來散播的善緣種子。為了推廣大師的理念,以達到弘法、服務、結緣、度眾 的目標,目前佛光山在全球五大洲,共設有六十多間的滴水坊,平日以簡 食、素齋接引當地的民眾,是所有遊客與信眾最喜歡去的景點之一。

大師時常勉勵弟子:「我不敢說很積極地在推廣素食,只是希望社會大 眾多吃素食,作素菜的人,若能把素菜煮得好吃,那麼吃的人自然會接受素 食,就不一定非得要吃葷食了。所以,佛教徒人人要發心,要有供養心,要 把素食做得讓大家吃得歡喜,這就是方便權巧的度眾法門了。」43

42.該篇網評摘至於中國大陸的美食網中,2007年。

43.星雲大師:《僧事百講(六)佛教推展》,頁283。

(29)

(四)素齋談禪 1、把心煮給人吃

《維摩經》云:「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44在佛門中備辦一桌好 吃的素菜,也是一種度眾的法門,若能於廚中安住身心,萃煉自己的心性,

則更是修道者磨練自己,修身養性的最佳選擇。中國人向來以飲食著稱,而 在「民以食為先」的社會裡,吃飯可說是生活中的頭等大事,星雲大師總是 說:「煮東西,不是把食物煮熟了請人吃;而是把『心』煮給人吃!」

所以,吃飯也是一門學問。過去吃飯,講究排場;排場越大,被請的人 面子越大。請客的內容越豐富,當然宴會也就越正式。不過由於時代的進 步,過去請客吃飯強調豪華大餐,現在講究養生、速食,慢慢地也就精緻化 了,大家開始懂得講究氣氛以及用餐氛圍,也省略了不必要的雕龍畫鳳之餐 桌裝飾。大師在〈請客之道〉中便曾經說道:

中國人有句話說:「在餐桌上,比在會議桌更容易解決問題。」

可見吃飯不但是交際應酬,也是處理事情的大好時機。請客,不 只是吃美味,而是吃盛情;不只是吃盛饌,而是吃環境;不只是 吃料理,而是吃歡喜;不只是吃多少,而是吃尊嚴;不只是吃飲 食,而是吃讚美;不只是吃手藝,而是吃法味。45

請客,不只是美味、量多就算了,即使是素菜,所謂「三德六 味」、「酥酡妙供」,除了味道以外,也要講究顏色配稱、鹹淡 均勻,色香味俱全。再者,一場素宴除了美食,還要有適當的環

44.姚秦.鳩摩羅什:《維摩詰所說經》卷2,《大正藏》第14冊,頁550b。

45.星雲大師:《人間萬事(一)成就的條件》,台北:香海文化,2009年,頁360。

(30)

境、食具、器皿,還要有笑容、要讚美、談話助興,以及找話題 相同的人一起聚餐,種種因緣條件搭配起來,一桌素宴才能更增 加效果。46

可見得,吃雖重要,但是如何吃?如何讓對方吃出東道主的心意,這才 是最重要的。是故,大師表示:

做素食料理是一門藝術,好像畫一幅畫,寫一篇文章、一首詩 歌,裡面有書畫的深淺,詩歌有抑揚頓挫、情境之美。中國人常 說飯桌上能解決問題,但一定要有美味佳餚才行。吃也是一種國 際重要禮節,出國做大使、辦外交的人,他可以不帶秘書、不帶 家人,但他不能不帶一個廚師,因為要跟各國人士打交道,餐飲 是非常重要的。47

佛光山以推動叢林生活為任,是故平時除了全山大眾在雲居樓大齋堂統 一過堂外,就連上山參修的信眾也是隨大眾一起在雲居樓過堂用餐;除此之 外,山上偶爾也會舉辦素齋談禪等宴會以招待貴賓。大師認為:「請客,不 只是請人吃頓飯而已,而是要吃心意;不只是吃個招待,而是要吃笑容;不 只是吃飲食,還要吃服務、吃氣氛、吃歡喜、吃盛情、吃讚美……不斷地說 好話,比吃更有味道。」48大師把請客宴會,當作是一門藝術、一種修行、

一項功德、一場法會、一場齋會……來辦,這樣的素齋談禪才算得上是上等 的宴會。大師說:

46.星雲大師口述:《百年佛緣(一)生活篇1》,高雄:佛光文化,2013年,頁 180。

47.同上註,頁185。

48.星雲大師:《僧事百講(六)佛教推展》,頁283。

(31)

我一生對吃的有無、吃的好壞,從不太注意;但吃得多少,卻很 認真,每餐不吃飽,總有罣礙。我對請客吃飯,也非常認真,我 自己也能煮一手好菜,無奈我的弟子除少數人外,多數都不長於 烹飪;出家人的三刀六槌不全還不要緊,但大家的供養心則不該 沒有。49

從烹煮到品嘗的過程中,其所隱藏的蘊謂,從修身到做人,從交友到外 交,可以說是無一不涵括的,因此大師認為「飲食」可以說是最快速、最方 便、最能讓人領會心意的供養了。

2、佛法交流

現代人一切講求效率,有所謂的「早餐會報」、「業務午餐」等,於是 大師首創「素齋談禪」,藉著餐會談法論道,數年來也度化了不少各界人 士。大師說:

平時偶爾會有一些社會各階層的人來寺廟拜訪,在時間有限的情 況下,一下要與這位談論,一下要和那位講話,也很困難,只好 將大家聚集在一起吃一頓飯。這種吃飯的方式,我把它命定名為

「素齋談禪」。在吃飯的時候,大家一邊吃素菜,一邊談禪論 道,等到飯吃飽了,佛法也談了許多,如此一來,就皆大歡喜 了。50

在佛陀時代,佛陀及其弟子出門接受檀信的供養,吃完飯後必須要為齋 主祈福說法,而素齋談禪便是佛光山以素食的齋宴款待來賓,並於餐會上談 論佛法大意,以此交流作為法供養。

49.星雲大師:《星雲日記(二十四)》,台北:佛光文化,1997年,頁111。

50.星雲大師:《僧事百講(六)佛教推展》,頁284。

(32)

素齋談禪最早起於1994年,佛光山台北道場成立時,當時為了接引各界 人士前來用齋,並聽聞佛法,大師便發起了素齋談禪的活動,當時剛好中華 航空公司要淘汰飛機上使用的碗盤餐具,大師便通通接收下來,所以早期佛 光山素齋談禪所使用的飛機餐,便是來自於這批餐具。當時請客,每個人桌 前都會有一個藍色的托盤,上面放了一碟一碟的小菜,這便是飛機餐的由 來。

當時,在台北道場成立的前後一年裡,一共舉辦了二百多場的素齋談 禪,其中有政治界、企業界、司法界、藝文界、醫護界、傳播界、教育界、

宗教界……等各界人士前來與會,當然參加的人數不下上萬人之多,當然時 至今日大師於全球五大洲所宴請過的素齋談禪,則已不計其數,賓客更是不 勝枚舉。大師回憶說:

在素齋談禪中,針對對象的不同,男士多我就說男士法,女士多 我就說女士法,我期許自己效法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智慧,應以何 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每次看到義工樂在其中,貴賓意 猶未盡,我也以身為眾中的一個,覺得與有榮焉。51

所謂「民以食為天」,人類每天要靠食物滋養色身,以滿足口腹之欲,

大師認為要是能做出迎合大眾口味的素齋,不僅護生、養生,還是度眾的最 佳法門,加之大師於席間以佛法和大家交流,讓大家不僅是飽了肚皮,也做 了一場心靈的響宴。

在佛光山的飲食文化中,我們看到佛光山教團在星雲大師的帶領下,對 外秉持著普門大開的精神,對內則堅持叢林制度的過堂生活;又能於轄下

51.星雲大師口述:《百年佛緣(四)社緣篇2》,頁205。

(33)

道場廣設滴水坊,方便大眾品嘗素食,並以素齋談禪方式廣度社會各階層人 士,既能聽經聞法,又能享受美食。以下,筆者將從星雲大師的飲食習慣,

以及大師平時所推廣的飲食特色,和他的飲食理念,來探討大師的飲食精 神。

三、星雲大師的飲食精神

(一)飲食習慣

1、五分鐘一頓飯(不浪費時間)

由於過去的叢林教育,讓大師養成了吃飯很快速的習慣,對於大師來 說,吃並不是這麼重要,大師的習慣是:「五分鐘一頓飯!」大師曾經表示 過:

我一生之中很會利用時間,不喜歡在吃的上面花費太多時間,尤 其不喜歡參加宴會,怕費時曠物。所以要宴請我,一碗麵我會很 高興的接受,否則,就有違厚意了。52

大師一生對時間的概念,要求非常的嚴格。除了演講、開示從不遲到 外,對於自己的日常生活,更是每分每秒的珍惜、重視。大師認為吃飯只是 為了療養色身,不應浪費太多時間在用餐上,因此大師一生不但吃飯快,而 且吃的簡單。大師平日三餐非常簡單,之所以會有一位專用侍者為他料理三 餐,只因近年來患有糖尿病的他,受到醫師告誡,要注意飲食上的調理,建 議大師要有專人為他作飲食搭配,所以我才可以有機會備位充數,隨侍在大 師的身旁學習。只是,大師一生最不喜歡麻煩別人,尤其是看到別人為了他

52.星雲大師:《星雲日記(十八)》,高雄:佛光文化,1994年,頁55。

(34)

的三餐而忙碌時,他總是會說:

我只要看到有人為我準備飯菜超過半個小時以上,我就吃不下 去,因我不喜歡也不忍心花太多時間在做飯菜上,我的生活原本 就很簡單,不宜浪費太多時間在這上面,何況用餐,我吃的不是 鹹淡滋味,而是在「吃」對方的心,是否誠意、是否用心?53

因此,大師時常告誡我:「吃飯不過五分鐘,不要浪費生命在廚房。」

於是,在大師的告誡之下,我也訓練自己,可以在四十分鐘內煮完五菜一 湯,多留些時間來讀書;我訓練自己,可以邊煮飯邊聽大師的開示,煮完飯 菜後也可以交出心得報告;我訓練自己,邊洗菜邊誦經,所作皆辦我的功課 也做完了;我訓練自己,煮完飯後可以立刻進入文字的工作;我訓練自己,

鬧時練心,靜時養心,閑時守心,坐時驗心,言時當心,動時制心,能動能 靜。這些諄諄教誨,都是大師平時對我在料理上的勉勵,而我也視為生命的 瑰寶。

過去的人說:「時間就是金錢。」在大師的性格中,則認為:「時間就 是生命。」生命是跟時間在賽跑,大師不但親作表率,更勉勵徒眾不放縱自 己,不虛度光陰;不只是吃飯要有效率,凡煮飯、行堂等備辦工作,也要有 效率,才能堪當大任。

2、一碗麵哲理(不為吃麻煩大眾)

早年大師在台灣弘法,時常要宜蘭、高雄兩地往來演講,這一來一往在 當時起碼也得花十幾個小時的路程,常常也因為找不到素食而餓的饑腸轆 轆,有一次大師行經彰化時,發現了一家賣陽春麵的素食小麵館,老闆的陽

53.星雲大師:《星雲日記(四十四)》,台北:佛光文化,1997年,頁47。

(35)

春麵一碗賣一塊五毛,但大師每次吃完一碗麵都堅持要付五塊錢,老闆訥悶 不解,別人都是要求算便宜一點,怎麼大師反而要多給錢?大師說:「因為 我要感謝您讓我有麵吃,所以我要多給您錢。」對於吃一碗麵,大師如是 說:

幾十年前,因為沒得東西吃,也不曉得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

其實只要有得吃,都覺得好吃,尤以麵食最好吃。隨著民生物質 變好,漸漸得是知道自己歡喜吃什麼,但也並沒有特別分別好吃 或不好吃。雖然仍喜歡吃麵,當時的原因很單純︰一、吃麵很方 便,與我不喜歡麻煩人的性格和喜好簡單的生活有關。二、一碗 麵,有菜、麵、湯、油,一應俱全,不再需要另外的菜料。三、

年輕的時候,曾聽過叢林的長老說,吃麵可治胃痛、感冒、頭 痛、虛軟等毛病。也就是等於「粥有十利」一樣地,麵也有十利 吧!所以一碗麵很好、很快,也不麻煩人。54

大師一生提倡「一碗麵哲學」,他說:「一碗麵非常方便,不會浪費很 多時間在用餐;一碗麵非常簡單,不會過份的麻煩別人;一碗麵非常的經 濟,一頓飯就解決了。」大師認為「麵,具有方便、健身、增加體力、營 養、簡單、好吃、快速等好處。大師強調一碗麵對凡事講求效率的現代人 來說,非常的方便,只要短短五分鐘就可以煮出一碗麵;一碗麵請客更可以 照顧到賓客們的各自需求,一般宴會時間通常較久,上菜的速度也會較慢,

客人的肚子正餓,這時候來一小碗麵,先填個飢,接下來的菜餚便可慢慢品 嘗,或是當大家用餐到最後,究竟客人吃得飽不飽也不得而知,這時候再上

54.星雲大師:《星雲日記(十八)》,頁53。

(36)

一碗麵,讓沒吃飽的人可以再填飽肚子」。55

所以,大師認為以麵食度眾是很重要的一門學問,應該力求簡單、保持 原味,不要花太多時間,擁有一顆供養心,讓大家吃得歡喜才是最重要的,

舉凡種種都是大師的「一碗麵哲學」。從一碗麵可以看出,大師一生不麻煩 他人的慈悲心,從一碗麵可以看出大師與生俱來與人為善的性格,「一碗 麵」對於佛光山的徒眾而言,它不只是一道料理,而是一門修行,也是一個 做人處世的基本。

3、一塊豆腐乳、一碟愛之味脆瓜(簡單的人生)

一生對「吃」,一向不著意的大師,經常一杯冰水泡飯、或是一杯熱茶 泡飯,都可以過一餐;對於自己,大師一生奉行「簡食」運動。大師平日的 三餐,非常的家常、非常的簡單,有時一塊豆腐乳、一碟愛之味脆瓜,就足 以打發一餐。大師用餐很少配菜,常常一碗麵吃下肚便結齋了,餐桌前的菜 他一樣也沒動,弟子們告訴他這樣會營養不均衡,他總是說:「我足了!」

若是吃飯,他則會挑一道有滷汁的菜色,倒在飯裡拌一拌,配上一碗青菜,

一樣是五分鐘解決一餐。說到豆腐乳,更讓我想起了大師對飲食的那份單純 的眷戀,大師認為只要是好吃的東西,就要與大家一起分享,所以有一陣 子,愛上豆腐乳的大師,特別吩咐我無論是平時三餐的飯桌上,或是大小宴 會的席位上,人人都要有一碟豆腐乳,以示平等供養,大師說吃麵的時候,

只要配上一小塊豆腐乳或是一碟醬瓜,那就是人間美味。

簡單的一句「我足了。」充份的解釋了大師的性格,大師生性平淡知 足,對於飲食沒有太多的貪欲與執著,他認為吃只不過是為了填飽色身,只

55.星雲大師:《僧事百講(六)佛教推展》,頁314。

(37)

要夠了就好,再好的美食當前,他只要足了,就什麼也不動心。

4、一杯熟茶(厚以待人)

叢林的客堂是非常有權威的,客往迎來、進出關卡、替人排難解紛……

等。佛光山本著叢林風範,對客堂、庫房、廚房都非常用心,只要一踏進客 堂,就能享用一杯熱氣騰騰的「佛光茶」。每個客堂的佛光茶,還有一套統 一的泡制流程,每個訪客走進客堂,總有知客會問您︰「我能替您服務什麼 嗎?」這都是大師對客堂制定的規定,大師還期勉客堂的工作小姐,端佛光 茶給遊客、信眾時,要有音聲、有笑容,要讓訪客能感受到我們的慈悲、親 切和給人歡喜。

大師對吃很簡單,自己一生奉行簡食,但對於客人,他則表示一定要 展現誠意,厚以待人,關於這點我們也可從大師平時對泡茶的要求中窺見 一二。平時法堂茶水間裡有各方人士贈送的茶品,而我們當侍者的有時也會 把十方送的茶拿出來泡給大家喝,記得一次遇上客人來訪,大師看侍者們端 出的茶色竟是清清如水,大師便訓斥道:「怎麼可以拿清水請客人喝?」侍 者告訴大師,那是高山茶,所以茶色較淡,大師便說:「以後客人來訪,只 能泡熟茶出來,否則不知情的客人還以為你不夠誠意。」因此,大師便在客 堂指導徒眾,統一以「佛光茶」來待客,可見得大師雖嚴以律己,卻總是厚 以待人的性格,從平日的泡茶也可窺見端倪。

5、沒有吃水果的習慣(不要的性格)

大師一生最大的優點就是「不要」。大師從小就養成不貪不要的性格,

對於衣、食、住、行,他樣樣能捨。這種不要的性格,大師一向很自豪,因 為不要就不會貪心,不要就不會執著,不要就能夠隨時自在的放下,不要是 一種很好的性格。

(38)

由於大師童年時家境貧寒,小時候家裡便吃不到水果,因此大師一生養 成沒有吃水果的習慣,儘管在物產豐富、有號稱「水果王國」的台灣,各式 各樣的時令水果應有盡有,價格也不高,但大師還是一貫他的作風「不吃水 果」。每次總是礙於信徒供養的心意,在供養者前會給人歡喜的吃上一、二 口示意;要不然就得要徒弟們以身體健康為告誡,經營養師分析過大師的身 體狀況後,以營養不足的建議之下,他才肯吃上半根香蕉、幾塊的木瓜。

(二)飲食特色 1、便當十菜

每年的春節燈會期間,雲居樓的大齋堂為了提供給南來北往的信徒用 餐,這整個農曆年,除了早餐之外,全山大眾包含職事以及員義工等,大約 有一、二千人,每天都是吃便當,因為春節燈會時,各堂口的職事都很忙,

無暇前往排班過堂,加上回山用餐的信徒已有五、六千人,所以為了將齋堂 留給信徒,這段時間大家便以便當應付一餐。雖說是便當,每年由禪學堂的 職事帶領著義工,在另一個廚房準備大眾的便當,卻也美味可口;禪學僧們 精心備辦的便當菜色,當然是經過星雲大師的親自指導,關於「便當十菜」

的內容,大師對負責執掌典座的職事開示過多次,如:「乾扁四季豆、梅乾 滷蒟蒻、桂竹笋炒素羊肉、笋片滷烤麩、榨菜香菇絲、芹菜炒豆乾、花生滷 麵泡、雪裡紅炒毛豆、菜脯炒豆包、青辣椒炒豆乾……等。」56其它當然還 有許多適合裝入便當的菜色,我們便把它結集,搭配成六菜以及十菜等二款 便當,分別開出一週不重覆的菜色,讓每日吃便當的人,也能吃到多元化又 豐富的便當菜色。

56.星雲大師:《僧事百講(六)佛教推展》,頁289-29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 addition to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that the teachings of Zen had on Shi Tao’s ar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s further studies on Shi Tao’s interpretation on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

The research purposes of this paper are discussing the special connotation of the śūraṃgama-samādhi, and based on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reatises discussing the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al purpose of this important work, 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s both Dau-shr's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fierce competition between Buddhist and the

In this way, the philosophy of tea giving with life cultivation of hi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fl esh and blood, and with wisdom and sadness and the course of Buddhist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