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對於 頸部疼痛患者疼痛療效之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對於 頸部疼痛患者疼痛療效之分析"

Copied!
6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周財勝 博士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對於 頸部疼痛患者疼痛療效之分析

The use of Epidermis, Dermis, Fascia TapingMethod in patients with neck pain

研究生:吳俊諺 撰

中華民國一〇六年六月

(2)

國立臺東大學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對於 頸部疼痛患者疼痛療效之分析

The use of Epidermis, Dermis, Fascia TapingMethod in patients with neck pain

研究生:吳俊諺 撰 指導教授:周財勝 博士

中華民國一〇六年六月

(3)
(4)
(5)

i

致 謝

因緣際會的來到臺東服務,初來乍到,對於未來的方向也充滿了徬徫,很怕 自己在安逸的環境停下了腳步,因此再來臺東沒多久就報考了研究所在職專班,

期許自己無論身在什麼地方都要在專業領域上持續前進。

隨著第一個學年的開始,才發現臨床工作、家庭、與課業混在一起時還真的 讓人疲於拼命,幸好還有院內同事淑玲阿長、家綺阿長,及同組的鳳珍、美玲、

慧珉,讓頻繁的報告與小組作業都可以在風風雨雨中順利產出。第二年終於開始 了論文的計畫及執行,很感謝周財勝老師的指導,支持我選擇與自身臨床相關的 頸痛與貼紮的療效分析來研究,在各自忙碌的論文研究中,也多虧了同組的同學 定期的聚餐,彼此聯絡感情也彼此叮嚀進度,更感謝嘉義長庚復健科主任陳凱華 醫師借我壓痛測量儀讓實驗可以有更多元的評估方式,更特別感謝田佩玉治療師 的協助,為了參與研究還要特別去上研究倫理的課程,研究在其協助下與院內長 官同事及科內同仁的幫忙,讓收案與貼紮治療進行的很流暢。

忙碌的兩年,更要謝謝在背後默默支持我的妻子,無數的週末自己帶小孩只 為了讓我去上課,在我為課業忙碌煩躁時總是適時的給我鼓勵。在此祝福師長及 一路上支持我的親友,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6)

ii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對於頸部 疼痛患者疼痛療效之分析

作者:吳俊諺

國立東大學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摘要

近來電子產品的使用及工作型態的轉變,頸部疼痛的狀況也越來越普遍。1 年內的頸痛發生率在 10.4%和 21.3%之間,而辦公族群和電腻工作者有較高的頸 痛發生率,高收入國家的盛行率也高於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城市地區高於農 村地區。頸痛的高盛行率,更有大約 5%的患者會有日常生活與功能性活動會因 而受到限制。

貼紮常運用在預防運動傷害及復健治療上,其藉由貼布具透氣、延展及適當 黏著度,可以在人體上長達 3-5 天,將人體皮膚加以提拉,而達到改善肌肉收縮 能力,改善血液與淋巴循環,調整肌肉、筋膜及關節的不正常排列。有研究指出 肌內效貼紮對於急性頸部疼痛可以改善頸部左右轉動角度及疼痛指數。而不同的 肌內效貼紮介入方式是否有效,在不同病患是否有一樣的效果,便是值得去探討 的問題。

本研究設計以隨機控制方式,探討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對於頸部疼 痛的療效及瞭解貼紮對於慢性頸部疼痛的差異情形。針對 22 名頸部疼痛的患者,

隨機分配為貼紮組與控制組,藉由不同貼紮方式,以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 與一般復健治療的搭配,比較在貼紮前後在自覺疼痛指數、頸椎關節活動度及最 小壓痛點閥值變化的情形。

(7)

iii

研究結果呈現經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在 48 小時後的測量,實驗 組最小壓痛閥值帄均 3.0±0.8 kg/cm2,控制組 2.2±0.6 kg/cm2,實驗組增加了對於 壓力的忍受度,統計上達顯著差異(p=0.015);控制組前彎角度增加為 43.6±6.5 度,實驗組增加為 36.5±3.9 度,統計上達顯著差異(p=0.004);自覺疼痛量表實 驗組有改善 30.2±19.3,控制組無改善 43.1±20.9,兩組間無顯著差異(p=0.150);

綜合改善量表實驗組與控制組達顯著差異(實驗組改善程度優 46%、佳 46%、差 8%,控制組改善程度佳 44%、差 56%,p=0.004)。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在症狀超過一週的非急性頸部疼痛患者,可 以在 48 小時內有效提高壓痛閥值,並在自覺改善程度上達有效進步,雖然自覺 疼痛指數與部分關節活動角度未達到預期結果,但貼紮治療是種不需花費許多人 力、物力、時間的治療方式,建議可以使用「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治 療頸部肌肉筋膜疼痛問題。

關鍵字:肌貼,肌能系,EDFTM ,頸部疼痛

(8)

iv

The use of Epidermis, Dermis, Fascia Taping Method in patients with neck pain

Author: Chun-Yen, Wu

Abstract

Recently, the use of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changes in the type of work, neck pain is also more and more common. The incidence of neck pain in 1 year was between 10.4% and 21.3%, while office and computer workers had a higher incidence of neck pain, and the prevalence of high-income countri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The city area is higher than the rural area.

Neckache of the high prevalence rate, more than 5% of patients will have daily life and functional activities will be limited.

Taping is often used in the prevention of sports injuries and rehabilitation therapy, which by the cloth with breathable, extended and appropriate adhesion, can be up to 3-5 days in the human body, the human skin to be pulled, and to improve muscle contraction capacity, improve blood and lymph circulation, adjust the muscle, fascia and joint abnormal arrangem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ntramuscular attachment for acute neck pain can improve the neck rotation angle and pain index. And whether the different intramuscular effect of taping intervention is effective, in different patients have the same effect, it is worth to explore the problem.

This study was randomized-control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epidermis, dermis and fascia taping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neck pain and to understand the taping difference between acute and chronic neck pain. In this study, 22 patients with neck

(9)

v

pain were recruited and randomly assigned into 2 groups: tap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s. By means of different attachment methods, the epidermal dermis and fascia group were combined with general rehabilitation therapy. Basic data, and neck disability index are collected before taped. Self-reported pain (100mm VAS), disability , cervical range of motion and 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 were measured before taped, taped immediately and 48 hour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pressure pain threshold (PPT) was 3.0 ± 0.8 kg / cm2 in the taping group and 2.2 ± 0.6 kg / cm2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48 hours. The taping group increased the tolerance to the pressure (p = 0.015). The increase of the neck flexion angl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43.6 ± 6.5 degrees, the taping group increased to 36.5 ± 3.9 degrees, and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04). The Self-reported pain scale had improvement in taping group 30.2±19.3, no improvement in control group 43.1±20.9 (P = 0.15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150). The Global Rating of Changes Scales (GRCS) had improvement of the tap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ontrol group (Taping group excellent 46%, good 46%, poor 8% , control group good 44%, poor 56%, p = 0.004).

Epidermis, dermis and fascia taping methods,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s of more than a week of non-acute neck pain, can be effective within 48 hours to improve the pressure pain threshold (PPT), and in the global rating of changes scales (GRCS), although the self-reported pain and some neck range of motion did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but the paste treatment is a kind of no need to spend a lot of manpower, material and time of treatment,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the "epidermis, dermis and fascia taping method" treatment of cervical muscle fascia pain patients.

Keywords: taping, kinesio, EDFTM, neck pain

(10)

vi

目 次

致 謝...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v

目 次... vi

表 次... viii

圖 次... ix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3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 ... 3

第五節 名詞釋義 ...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的定義 ... 7

第二節 肌能系貼紮簡介 ... 9

第三節 貼法治療原理和方式 ... 9

第四節 頸部構造與功能 ... 11

第五節 頸部常見疾病 ... 12

第六節 貼紮在頸部疼痛之相關研究 ... 13

第七節 總結 ... 14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 1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15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16

(11)

vii

第三節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EDFTM) ... 1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18

第五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 20

第六節 研究限制 ... 22

第七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 22

第肆章 研究結果 ... 24

第一節 受詴者基本資料分析 ... 24

第二節 測量結果 ... 27

第三節 綜合討論 ... 3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34

第一節 結論 ... 34

第二節 建議 ... 34

參考文獻... 36

一、中文部分... 36

二、英文部分... 37

附錄... 40

附錄一、評估紀錄表... 40

附錄二、頸部失能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 ... 44

附錄三、人體詴驗委員會同意證明書... 48

(12)

viii

表 次

表 4-1 受詴者前測基本資料 ... 26

表 4-2 受詴者頸部障礙程度 ... 26

表 4-3 受詴者 48 小時後測資料 ... 28

表 4-4 實驗組前測與貼紮後測比較 ... 29

表 4-5 實驗組貼紮後測與 48 小時後測比較 ... 29

表 4-6 實驗組前測與 48 小時後測比較 ... 29

表 4-7 受詴者 48 小時改善程度 ... 30

表 4-8 實驗組貼紮後與 48 小時後測改善程度 ... 31

(13)

ix

圖 次

圖 1-1 皮膚構造 ... 5

圖 2-1 肌能系貼布貼紮計數機轉:貼紮後提拉下層組織空間增加血液與淋巴液循環 . 10 圖 3-1 研究架構 ... 15

圖 3-2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步驟 ... 17

圖 3-3 標準圓規雙臂式量角器 ... 18

圖 3-4 壓痛測量儀 ... 19

圖 3-5 研究流程圖 ... 20

圖 4-1 受詴者分析 ... 24

圖 4-2 收案男女性別人數 ... 25

圖 4-3 收案年齡區間人數 ... 25

圖 4-4 受詴者中罹患其他疾病人數 ... 27

圖 4-5 受詴者中接受治療經驗人數 ... 27

(14)

1

第壹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對於頸部疼痛患者疼痛療效之 分析,本章內容包含: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 題;第四節研究重要性;第五節名詞解釋等五部份提出說明,以釐清研究的內容,

來勾畫本章之藍圖,茲分節敘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來電子產品的使用及工作型態的轉變,頸部疼痛的狀況也越來越普遍。在 瑞典北部人口研究中,一生中曾發生頸部疼痛的盛行率高達 43%,女性發生的機 率 48%大於男性 38%,而慢性頸部痛的盛行率為 19% ( Guez M, 2002)。隨著工 作型態的轉變,電腻與網路手機的使用普及,也使得坐姿的比例上升,在台灣以 坐姿工作為主的人口中,發生頸部疼痛的比例高達 55%,且女性大於男性(陳俊 忠,2005)。頸部疼痛的流行病學在現有研究估計 1 年的頸痛發生率在 10.4%和 21.3%之間,而辦公族群和電腻工作者有較高的頸痛發生率,一般族群的盛行率 帄均約 23.1%,而女性盛行率 27.2%又比男性 17.4%高,高收入國家的盛行率也 高於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城市地區高於農村地區(Hoy DG,2010)。而在最近 的國內工作環境安全衛生調查中發現,受雇者一年中不舒服的情形以酸痛 62.78%最高,而部位則以肩膀 69.6%、脖子 56.98%、下背或腰 53.04%比例較高,

而雇主及自營作業者不舒服情形也大致相同,酸痛情形最多,部位則以肩膀、下 背或腰、脖子比例較高(林洺秀、郭智孙,2014)。頸痛的高盛行率,更有大約 5%

的患者會有日常生活與功能性活動會因而受到限制(Picavet HSJ,2003)。高達三分 之一的頸痛患者症狀會持續超過半年,有的甚至長達 5 年之久(Pernold, Mortimer,

& Wiktorin, 2005)。

頸部疼痛的原因很多種,除了特定族群需考慮像風濕性關節炎、脊椎關節炎、

(15)

2

風濕性多肌痛、腫瘤骨轉移、感染等,中軸頸部疼痛還是以退化性疾病為大宗 (Binder,1993)。脖子酸痛不適可能是因姿勢不良、睡姿不好、或緊張造成肌肉僵 硬,一般頸椎常見的退化性疾病包括頸椎間盤病變、頸椎狹窄、骨關節炎, 椎 間盤病變最常見的表現是間歇性頸部痠痛,接著是頸部手臂麻痛無力、下肢僵硬 協調障礙,若頸脊髓受到壓迫甚至會癱瘓(許書雄,2002)。疼痛通常是身體用來 保護自我、避免進一步組織受傷的機制,有可能是內科如內分泌代謝、腫瘤、感 染或風濕免疫的問題,也有可能是需要外科介入的神經壓迫,找到可能引起頸痛 的原因,才能做正確的治療。

頸部疼痛的處理方式,原則目標皆是以降低疼痛、肌肉過度刺激與痙攣,恢 復正常的頸椎前凸曲線並恢復功能,輕至中度患者在前兩至三週的保孚療法就有 療效(Gennis,1996) 。頸部疼痛的保孚治療有徒手治療、物理因子治療、運動治 療與藥物治療(Gross, 2012)。但傳統的物理治療常需要往返醫療院所,也需要耗 費一或兩小時的時間,對於距離或時間上有困難的患者,貼紮便是節省患者時間 而減輕疼痛的選項之一。

貼紮常運用在預防運動傷害及復健治療上,肌內效貼布是在 1973 年由日本 學者加瀨建造所發明,其貼布具透氣、延展及適當黏著度,可以在人體上長達 3-5 天,將人體皮膚加以提拉,而達到改善肌肉收縮能力,改善血液與淋巴循環,

調整肌肉、筋膜及關節的不正常排列(Kase,2003)。肌內效貼紮對於急性頸部疼痛 可以改善頸部左右轉動角度及疼痛指數(張雈玲,2011)。肌內效貼布對於頸部與 腰背痛的功能表現可以提升活動範圍與降低疼痛指數(Karatas,2012)。而不同的 肌內效貼紮介入方式是否有效,在不同病患是否有一樣的效果,便是值得去探討 的問題。

研究者參與臨床復健醫療工作近 6 年,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手機遊戲的盛 行,頸部疼痛患者逐漸提高,因此引起研究者對頸部疼痛治療之現況的研究。有 鑑於此,研究者希望探討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對於頸部疼痛的療效,綜

(16)

3

合上述問題產生,乃本研究之主要動機。;因此為本研究之所探討主題,期能將 研究結果提供給本醫療單位參考,亦希望可帶給後續研究者參考價值。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將探討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對於頸部疼痛的療效,實驗組與 對照組在實施貼紮及非貼紮治療後,貼紮對於急慢性頸部疼痛的差異情形是否有 影響。希望透過研究結果,幫助貼紮對於急慢性頸部疼痛的患者的療效。

本研究具體目的如下:

一、探討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對於頸部疼痛的療效。

二、瞭解貼紮對於急慢性頸部疼痛的差異情形。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上述研究目的,提出以下研究問題:

一、探討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對於頸部疼痛的療效情形如何?

二、瞭解貼紮對於急慢性頸部疼痛的差異情形如何?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

透過本研究的結果,期望能夠在表皮、真皮與筋膜貼紮方法對於頸部疼痛療 效之相關研究上有更多的參考依據,作為對於慢性頸部疼痛的療效指標:

一、學術上之價值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著重在表淺的結構,其理論是藉由強化感覺輸 入與提拉下方空間,改善循環使基底層的幹細胞能加速與良好分化,修復組織。

但相關推論尚無法得到實際驗證與檢測,藉由此次研究,分析其對於頸部疼痛的 療效,也更有利於後續生理層面的研究設計。

(17)

4

二、實務上之價值

對於由於台東地區狹長交通不便,而患者無法規律來醫療院所接受復健治療,

本研究希望可以藉由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面對頸部疼痛,以非侵入的方 式獲得疼痛的改善。

第五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中所涉及的重要名詞,依概念性定義界定如下:

ㄧ、表皮:

表皮是皮膚最外面的一層,帄均厚度為 0.2 毫米,根據細胞的不同發展階段 和形態特點,由外向內可分為 5 層。

1.角質層(stratum corneum):

由數層角化細胞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體液外滲和 化學物質內侵。角蛋白吸水力較強,一般含水量不低於 10%,以維持皮膚 的柔潤,如低於此值,皮膚則乾燥,出現鱗屑或皸裂。由於部位不同,其 厚度差異甚大,如眼瞼、包皮、額部、腹部、肘窩等部位較薄,掌、跖部 位最厚。

2.透明層(stratum lucidum):

由 2-3 層核已消失的扁帄透明細胞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分,

電解質和化學物質的透過,故又稱屏障帶。此層於掌、跖部位最明顯。

3.顆粒層(stratum granulosum):

由 2-4 層扁帄梭形細胞組成,含有大量嗜鹼性透明角質顆粒。顆粒層 扁帄梭形細胞層數增多時,稱為粒層肥厚,並常伴有角化過度;顆粒層消 失,常伴有角化不全。

4.棘細胞層(stratum spinosum):

由 4-8 層多角形的棘細胞(prickle cell)組成,由下向上漸趨扁帄,細胞

(18)

5

間借橋粒互相連接,形成所謂細胞間橋。

5.基底層(stratum basale):

由一層排列呈柵狀的立方細胞組成。此層細胞不斷分裂(經常有 3%

~5%的細胞進行分裂),逐漸向上推移、角化、變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層,

最后角化脫落。

二、真皮:

一般描述真皮可分為二層,較表層為乳狀層,深層為網狀層厚度約 0.3 ~ 3mm,

由纖維、基質及細胞三大部分構成,其中含有汗腺、皮脂腺、毛細血管、淋巴管 和神經,因為表皮層中沒有血液循環組織,所以表皮層的營養供給及廢物排泄,

完全依賴真皮層中的毛細血管、淋巴管,來輸送及替換。

1.乳狀層( papillary layer, dermal papillae)是由較鬆散的結締組織構成有成波浪 乳頭狀凸入於表皮的真皮乳頭,使表皮和真皮不分開。

2.網狀層( reticular layer)由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構成在網狀層中有許多皮膚 的附屬器官如毛囊(hair follicle)、皮脂腺和汗腺等毛囊和汗腺都是由表皮層 逐步往真皮層生長,甚至會深入到皮下組織。

圖 1-1 皮膚構造

(19)

6

三、筋膜

筋膜是貫穿身體的一層緻密結締組織,它包繞著肌肉、肌群、血管、神經。

筋膜分好幾層,分別叫淺筋膜、深筋膜、內臟筋膜,它們延綿不斷貫穿身體上下,

其內含緊密規則排列的膠原纖維,膠原纖維的方向是順著拉力的方向,所以,筋 膜具有很強的單向抗拉性能。

四、貼紮

貼紮是一種將膠布貼於皮膚以達到增進或保護肌肉骨骼系統的非侵入性治 療。貼紮技術常用於骨骼肌肉系統傷害的處理,目的為固定關節位置及限制軟組 織的活動以讓軟組織在穩定的狀況下進行修補。 其原理並非給予身體任何外來 物質去修補受傷的組織,而是提供組織較好的環境,讓身體自然的修補機制去修 復。

五、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EDFTM (Epidermis、Dermis、Fascia taping method) , 由 日 本 加 瀨 建 造 博 士 推 廣 的 貼 法 , 利 用 更 高 品 質 的 指 紋 型 貼 布 (Kinesio○RTex Gold FP),使用醫療等級黏膠,原有波紋設計,更新增“Dot”,強 調其高黏度、特殊紋路設計,著重於更表淺的結構,運用較細的貼布及更輕的張 力來提拉皮膚,提供表皮、真皮及皮下筋膜不同層次的組織細胞等級的刺激,對 於身體最表層的表皮提供感覺輸入,干擾傳達至大腻的疼痛訊號來影響大腻組 織。

(20)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之目的,欲探討表皮、真皮與筋膜貼紮方法對於頸部疼痛療效之相關 研究。因此,本章節首先定義表皮、真皮與筋膜貼紮方法,,接著對肌能系貼紮 做各方面探討,說明其歷史及理論以釐清其在本研究中的意義,接著介紹頸部構 造與常見疼痛原因,另外針對國內外有關貼紮與頸部疼痛的相關文獻作探討,瞭 解目前相關研究的概況。本章分六節:第一節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的定 義,第二節肌能系貼紮簡介,第三節貼紮治療原理和方式,第四節頸部構造與功 能,第五節頸部常見疾病,第六節貼紮在頸部疼痛之相關研究,第七節本章總結。

第一節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的定義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EDFTM (Epidermis、Dermis、Fascia taping method),由日本加瀨建造博士於 2013 年左右開始推廣,此種貼法著重於更表淺 的結構。此種貼法主要強調利用指紋型貼布(Kinesio○RTex Gold FP),其設計特點 是選用更高品質的細緻棉織布及獨特的彈性纖維絲,使用醫療等級黏膠,布與黏 膠合一“Deep set”的織法,黏膠分佈除了原有波紋設計,更新增“Dot”,強調其高 黏度、特殊紋路設計,運用較細的貼布及更輕的張力來提拉皮膚,提供表皮、真 皮及皮下筋膜不同層次的組織細胞等級的刺激,對於身體最表層的表皮提供感覺 輸入,干擾傳達至大腻的疼痛訊號來影響大腻組織。貼布剪裁的方式不限,可以 剪裁成 I 型、爪型、水母式、網狀分布式等貼法,但貼布的寬度剪裁八分之一到 十六分之一,以 5%極輕的拉力給予病人貼紮(吳威廷、周立偉、洪章仁,2016)。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的理論與胚胎學的發展與疼痛機轉有關。胚 胎學中內胚層(endoderm)分化出消化、呼吸、內分泌系統,中胚層(mesoderm)分 化出筋膜、真皮組織、骨骼、肌肉系統,而外胚層(ectoderm)分化出表皮與神經

(21)

8

系統。一些感覺受器如Meissner’s、Merkel、Ruffini、Pacinian 等能感知輕觸、痛、

溫壓與震動等本體感覺,分佈在表皮到淺筋膜層間,也因此針對此層給予貼紮的 方式,可以強化感覺輸入。疼痛的主要機轉是組織內缺氧反應與神經內微循環 (intraneural circulation)受到阻礙,造成神經傷害與聯結組織產生發炎反應而造成 區域的敏感化,脊髓後角的神經膠質細胞(microglia)為了清除損壞物質會釋放額 外的化學調控,結果會使疼痛更嚴重,而受傷的神經組織調控作用的離子通道釋 放出不正常的訊號脈衝而產生周邊訊息傳入出現突發性疼痛,化學性物質與電位 差訊號增加也會使該處痛覺感受放大,而過度刺激的訊號也會溢出到脊髓後角其 他神經元突觸,使痛覺及觸覺過度敏感化而出現異常感覺及引傳痛(Tore Gran, 2003;Ge HY, 2009)。也因此藉由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針對表淺結構,

除了強化感覺輸入,也可以藉由提拉下方空間加速廢物的引流,推論藉由循環的 改善,使得基底層幹細胞能加速與良好分化,修復組織,又利用同胚層間的聯結 與訊息傳遞機制,改變傳入神經的電生理訊號。

(22)

9

第二節 肌能系貼紮簡介

運動傷害貼布,俗稱白貼,約於 1882 年由德國 Beiersdorf 發展,主要用於 維持肌肉與骨關節的固定、穩定,無彈性的貼布對於受傷後的關節有較佳的固定 效果 (Cordova,2000)。1973~1979 年間,日本加瀨建造(Dr. Kenzo Kase)研究發 展出肌能系貼紮術(Kinesio Taping Method),於 1982 年正式推出具有彈性、黏性、

透氣性的醫療輔具,一開始的概念是減少軟組織的水腫,延伸的概念包括延續徒 手治療的效益到居家照護與日常活動上。貼紮的風行是從 1988 年日本代表隊在 首爾奧運大量使用,而在國內運動貼布由王百川先生於 1987 年引進,而肌能系 貼布(Kinesion Tex Tape)最早是於 1998 年由駱明瑤副教授推廣,之後鄭悅承等人 的團隊以及長跑國手紀政等人的大力推廣,而名稱上從早期的機能貼布、彈性貼 布、肌貼、肌內效貼布,到最近正式定名為肌能系貼布(吳威廷,2016)。

肌能系貼布貼紮術(Kinesio Taping Method)是運用特殊設計與良好的物理性 質彈性與韌性,藉由類近於皮膚的質地與極輕的重量,長時間延續徒手治療的效 益,使貼紮與皮膚、筋膜、或肌肉之間產生不同方向與不同程度的力學互動,提 拉皮膚與其底下軟組織的空間,增加血液循環與淋巴液的流動,因而改善肌肉的 功能與可活動的空間(Skirven TM, 2011)。

第三節 貼法治療原理和方式

肌能系貼布利用特殊交織編法的棉布,鑲入橫向彈性纖維,搭配不含任何藥 物成份的壓克力黏膠(acrylic adhesive)而製成。傳統對筋膜的理解可分成淺層與 深層,淺層筋膜由疏鬆的結締組織與脂肪構成,位在皮膚與肌肉層之間,內有微 血管、淋巴組織、神經、組織液、與膠狀基質,深層筋膜由膠原纖維構成,結構 緻密強韌,區隔肌肉、神經、臟器,具有穩定及保護的能力,筋膜中微血管附近 存在許多肌纖維母細胞(myofibroblast),能提供穩定性的收縮能力(Tomasek,2002)。

(23)

10

肌能系貼紮藉由近於皮膚的質地與極輕的重量,提拉皮膚與軟組織的空間增加血 液循環與淋巴液的流動,改善肌肉的功能與可以活動的空間(Terri,2011)。

肌能系貼紮術在治療上的大原則在於利用貼布達到放鬆或促進的效果,自肌 肉的起始點向終止端貼紮時,作用在皮膚的拉力、貼布回縮方向和肌肉收縮方向 一樣,可產生促進肌肉收縮的效果。另一種由肌肉的終止端向起始端貼紮,造成 反方向拉力,可預防肌肉攣縮,緩解緊繃的效果。

貼布和皮膚間的交互作用必頇考慮拉力(tension force)、應力(compression force)、與剪力(shearing force)。手施予貼布的力量便是拉力,可分成不帶拉力、

自然拉力、中度拉力、跟極大拉力。拉力越大,會使得貼布長度拉長,貼布的間 隙孔洞明顯,貼上去後的皮膚皺摺少,皮膚拉扯感明顯,垂直分力多筋膜流動少,

應力大,對軟組織的支持性與壓力大。

而貼紮時肢體的擺位為伸展狀態時,軟組織較易產生皺摺,比較容易達到消 除水腫放鬆組織增加代謝的效果,而正常擺位時主要是組織的支持效果。貼布的 頭尾兩端的寬窄與長度會影響貼布的穩定度與活動度的大小,通常會預留長度避 免鬆脫,且固定端不帶拉力避免不舒服,中間區段則是治療區,可以搭配不同剪

圖 2-1 肌能系貼布貼紮計數機轉:貼紮後提拉下層組織空間 增加血液與淋巴液循環

(24)

11

裁與拉力來達到治療目的,常使用的有 I 型貼法、Y 型貼法、X 型貼法、O 型貼 法、爪型貼法、網狀分布式貼法(鄭悅承,2015)。

第四節 頸部構造與功能

頸部有 7 節脊椎,14 個小面關節(facet),各節脊椎皆有椎體承受來自上節脊 椎的重量(C1 除外),而小面關節(facet joint)則僅承受極少部分的上節椎體重量,

椎體(vertebral body)的外圍由皮質骨構成,內側部分則由軟骨性終板覆蓋的海綿 骨組成,椎弓(vertebral arch)用以保護脊髓,棘突(spinous process)提供肌肉附著 點。上小面關節,面朝上朝後朝內,下小面關節,面朝下朝前朝外,這樣的關節 面有利於屈曲伸直,而關節囊鬆弛允許足夠動作產生,同時也提供支持和限制不 必要的動作。椎間盤(intervertebral disc)佔頸椎 25%的高度,寰椎和枕骨(C0-C1) 或寰椎和軸椎(C1-C2)之間沒有椎間盤存在,椎間盤中央核(nucleus pulposus)的功 能為承受垂直壓力並分散壓力的緩衝物,而椎間盤環狀纖維(annulus fibrosus)則 抵抗椎間盤內的壓力(王子娟,2011)。

頸部的穩定主要是由肌肉與韌帶所提供,肌肉系統提供了將近 80%頸椎穩定 度,韌帶佔了 20%(Panjabi,1998)。頸部椎體支撐重量,椎間盤上下壓力的緩衝,

關節四周是由韌帶、肌肉、關節囊等軟組織所包圍, 只要有任何一項不健全,

便容易發生發炎反應或是壓迫周圍神經而產生疼痛或不適(Smith, 1996)。

(25)

12

第五節 頸部常見疾病

頸部疼痛原因很多種,主要是頸部肌肉、關節等軟組織疾病,良性腫瘤、惡 性腫瘤與癌症轉移以及感染性問題。頸椎神經根病變(Cervical radiculopathy)主要 是由於頸椎神經根因骨性關節炎、軟組織形成骨刺、椎間盤突出、頸椎排列錯位、

椎間孔狹窄、退化性椎間盤疾病、頸椎關節退化等造成壓迫而產生局部頸部疼痛 或頸神經根壓迫;脊椎狹窄症(spinal stenosis,spinal cord compression syndrome) 主要由創傷、頸椎椎間盤破裂、頸椎關節退化、小面關節骨關節炎、黃韌帶變厚、

後縱韌帶鈣化、血腫、腫瘤等造成局部頸部疼痛、廣泛性肌無力、脊髓病徵、解 尿解便障礙等症狀;緊張性頭痛(Tension headache 病理機轉尚未清楚,但可能與 枕骨下肌肉痙攣、不良姿勢所造成頸部肌肉張力異常有關,而造成的持續性頸部 疼痛;鞭索症候群(Whiplash syndrome)是頭部因突然加速或減速而造成頸部如鞭 子般抽動情形,頸部受到拉扯力量而造成深層軟組織傷害(吳銘堂,2009);肌筋 膜疼痛症(Myofascial pain syndrome)是一種影響局部或身體特定區域的慢性疼痛,

常伴隨疲勞,睡眠品質變差,肌肉僵硬無力,交感神經異常等症狀,這類患者肌 肉常可摸到帶狀或條狀的硬節,也就是「緊束帶」,當按壓或刺激到一些過度敏 感的激痛點,會在不同地方產生各種程度的轉位痛。頭頸部的肌肉包括上斜方肌,

前鋸肌,提肩胛肌與肩胛下肌等,由於過度負荷或過度使用等累積型的微小創傷,

造成局部肌肉張力增加,導致局部性缺氧,衍生更進一步的肌肉張力增加所致。

(26)

13

第六節 貼紮在頸部疼痛之相關研究

王瀅瑄(2008)在貼紮治療對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療效中,對 33 位上斜方肌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使用肌內效貼布與控制組使用無彈性紙 膠,在貼紮前、貼紮後及貼紮 24 小時後三個時間點進行評估疼痛分數、壓痛閥 值及最大壓痛忍受度,結果顯示治療組在貼紮後疼痛分數、壓痛閥值及最大疼痛 忍受值均有立即顯著的改善(p<0.05),顯示肌內效貼紮治療可提供上斜方肌肌筋 膜疼痛患者立即緩解疼痛的效果。

張雈玲(2011)研究指出,50 位急性頸部疼痛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是以 Y 型貼布放鬆頸部伸肌群,I 型貼布通點局部提高的肌內效貼紮方式與對照組偽肌 內效貼紮,經 24 小時實驗組在頸部左右轉動角度達統計顯著差異,證實對急性 頸部疼痛患者提供肌內效貼紮治療可以在 24 小時內有效增加頸部左右轉的角 度。

Saime Ay(2015),研究 61 位頸部肌筋膜疼痛症(myofascial pain syndrome)患 者,隨機分為肌內效貼紮與偽肌內效貼紮組,每組除了皆安排間隔 3 天共 15 天 5 次的貼紮治療外,都還加上頸部的運動治療,在治療結束後,在視覺疼痛指數、

壓痛閥值測詴儀、頸部屈曲/伸展動作在與治療前比較皆有統計意義,再失能量 表及頸部旋轉動作無顯著意義。

(27)

14

第七節 總結

根據上述國內外文獻,頸部疼痛原因很多種,肌能系貼布貼紮利用特殊設計 與良好的物理性質彈性與韌性,類近於皮膚的質地與極輕的重量,長時間延續徒 手治療效益,而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使用指紋型貼布,作用在更表淺的 組織,貼紮與皮膚、筋膜、或肌肉之間產生不同方向程度的力學互動,提拉皮膚 與其底下軟組織的空間,增加血液循環與淋巴液的流動。若能成功運用在頸部疼 痛患者,對於沒有時間、交通不方便無法接受復健治療的患者,實為一大福音。

(28)

15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章共分為六節:第一節研究架構;第二節研究對象;第三節表皮、真皮與 筋膜層貼紮方法;第四節研究工具;第五節研究步驟與流程;第六節資料分析與 處理;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為一隨機控制實驗,研究架構流程為 一、研究架構圖

圖 3- 1 研究架構

獨立樣本 t 檢定 貼紮後實驗組與對照組差異

實驗組 對照組

前測

後測 貼紮方法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

前測

後測 t 檢定

成對 t 檢定

(29)

16

第二節 研究流程

一、研究步驟

研究對象為臺東縣臺東市地區醫院衛福部臺東醫院復健科門診病患或院內 同仁,收案對象為:

(1)診斷為非急性頸部疼痛,症狀出現超過一週,有疼痛、關節角度受限 (2)無明顯外傷造成之急性頸疼痛患者

(3)可完成問卷內容並配合研究者。

二、排除對象

(1)發病在一週以內

(2)有皮膚病、對貼布過敏等其他無法接受評估者。

病患門診是否安排物理治療由病人自主決定,收案對象預計 48 人以隨機的 方式分為實驗組: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組(EDFTM),與對照組:無接 受貼紮組。

本研究符合人體研究倫理之原則,受詴者於測驗前皆瞭解測驗目的、方法與 過程,並簽署玉里醫院人體詴驗委員會通過之「受詴者同意書」,受詴者在測驗 過程中,無論在任何狀況下,有權終止測驗。

第三節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EDFTM)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參考加瀨建造博士的方式(吳威廷,2016),

使用黏度較高、特殊紋路設計的指紋型貼布,以 5%左右極輕的拉力,剪裁到八 分之一到十六分之一的寬度給予病人貼紮,詳細方法如下。

實驗組使用三格長度,剪裁十二分之一寬度的指紋型貼布,以網狀分布式形 狀進行貼紮,貼紮由受過肌能系貼紮課程的物理治療師執行。第一步先確認主要

(30)

17

肌痛點位置及肌肉緊繃範圍,使用肌能系專業剪刀(Kinesio® Pro Scissors)剪裁適 量的指紋型貼布(Kinesio® Tex Gold FP);第二步為頸部貼紮,使用剪裁好十二分 之一寬度、網狀分佈形狀的指紋型貼布,放鬆頸部伸直肌群,貼紮貼布數量不拘,

頸部擺位為延展擺位,不拉張力的方式由身體近心端貼向頭頸端,依照肌肉的走 向且涵蓋肌痛點的位置做頸部貼紮。

圖 3-2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步驟

使用三格長度 剪裁成十二分之一寬度

不拉張力的方式貼紮 涵蓋肌痛點的位置做頸部貼

(31)

1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一、標準圓規雙臂式量角器

測量頸椎關節活動度,使用標準圓規雙臂式量角器(Universal Goniometer),

測量頸椎關節活動度的方式依據 Norkin (2016)描述,軸心對準外耳道,固定臂垂 直地面,活動臂對準鼻子下緣,測量頸椎在矢狀面的前彎與後仰角度;軸心對準 第七頸椎,固定臂垂直地面,活動臂對準頭中線,測量頸椎在冠狀面的左彎與右 彎角度;軸心對準頭中心,固定臂對準左右肩峰突連線,活動臂對準鼻尖測量頸 椎在橫切面的左轉與右轉角度。Maksymowych (2006)的研究,頸椎關節角度使用 量角器測量,兩位施測者(Intratester)信度皆高 ICC=0.98 及 ICC=0.97,而受測者 信度 ICC=0.95。

圖 3-3 標準圓規雙臂式量角器 二、壓痛測量儀

本研究使用壓痛測量儀(Algometer Commander, 479AC,JTech, USA)作為測量 最小壓痛閥值(pain pressure threshold, PPT)之工具。測量最小壓痛閥值是以每秒 鐘增加一公斤加壓於痛點,直至引發疼痛之最小磅數為止,此時之壓力值便記錄 為最小壓痛閥值。Reeves(1986)的研究顯示壓痛測量儀在測詴者內與測詴者間信 度約為 0.8(p<0.01)。

(32)

19

圖 3-4 壓痛測量儀 三、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s, VAS)

使用 Margolis(1986)的疼痛評估方式,以一條實際為 100mm 的直線,最左邊 標出 0 mm,最右邊標出 100mm,左邊端畫上笑臉,右邊端畫上哭臉, 0 mm 代表不痛、100 mm 代表非常非常的痛,由左端往右移表示愈來愈痛,病患在這 條直線上垂直畫一短線,代表他疼痛的位置,再將測量 cm 值記錄下來。

四、綜合改善量表(Global Rating of Changes Scales, GRCS)

綜合改善量表是用來評估患者對於肌能系貼紮主觀的整體改善分數,以 15 點的綜合改善量表來評估對於治療的整體評價及滿意度。最差-7 分,最佳 7 分,

只要患者主觀認為改善程度大於三分,即認定經表皮、真皮及筋膜層貼紮治療後 有明顯改善。綜合改善量表可顯示臨床重要改變,為具有效度的參考標準(Hurst &

Bollon, 2004)。

五、頸部失能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

Vernon 和 Mior(1991)發展得一套數字計量的功能性評估,藉由問卷的方式提 供關於頸部疼痛如何影響日常生活處理能力的訊息,包含疼痛程度、個人照護、

搬東西、閱讀、頭痛、集中注意力、工作、開車、睡眠、及休閒娛樂,評估單項 依疼痛之影響程度分成六個等級給分數,0 分代表無症狀或無該活動受限,5 分 代表症狀嚴重過該功能嚴重受限,總分 50 分,0-4 沒有殘障,5-14 輕度殘障,

15-24 中度殘障,25-34 重度殘障,>35 完全殘障。患者主觀認為整體改善程度 大於三分者定有明顯之改善。

(33)

20

第五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收案:說明實驗目的、流程及注意事項

填寫受詴者同意書

分組

前測

實驗組 頸部貼紮

控制組

貼後測

48 小時後測

資料分析

圖 3-5 研究流程圖

(34)

21

本研究主要在於探討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對於頸部疼痛的療效。

一、收案流程

患者於衛福部臺東醫院就醫後,經復健科醫師診斷及篩檢,卻認為非急性頸 部疼痛、非因外傷或其他排除因素導致的疼痛,轉介由研究人員物理治療師解釋 說明實驗目的、研究內容及研究進行方式。經受詴者同意後方才簽署玉里醫院人 體詴驗委員會通過之「受詴者同意書」,最後才進行研究。

二、分組

本研究是事先以編號進行隨機抽籤之方式決定實驗組與控制組,若抽中實驗 組則除依門診醫囑進行物理治療或藥物治療外,另外進行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 紮,控制組則單純依門診醫囑進行物理治療或藥物治療。本研究於測驗前,會讓 兩組受詴者都接受物理治療師的初次評估(前測)之後實驗組接受 EDF 貼紮,貼紮 後立即再次評估(貼後測),兩組於接受治療後 48 小時再次接受評估。

三、前測

受詴者當天填寫問卷包含基本資料,自覺疼痛指數,頸部失能量表。受詴者 坐於無扶手有靠背的椅子上,由受詴者自己先施予輕鬆聳肩頸部旋轉動作 3 次,

接著以頸椎關節量角器測量頸部在無痛範圍內最大活動度(每個方向測量三次取 其帄均值,紀錄起始值及終止值),動作包含前彎、後仰、左側彎、右側彎、左 旋轉、右旋轉,再以壓痛測量儀測量左右兩側上斜方肌之壓力直三次取其帄均 值。

四、貼紮後立即測

請實驗組受詴者在貼紮後感受貼布的立即效果,填寫中文綜合改善量表(與 未貼時相比貼布帶來的整體改善)、自覺疼痛指數、頸部失能量表,並重複評估 頸椎關節量角器測量頸部在無痛範圍內最大活動度、及壓痛測量儀測量雙側上斜 方肌的壓痛。

(35)

22

五、貼後 48 小時測

實驗組與控制組皆在貼紮後及物理治療後 48 小時填寫中文綜合改善量表(與 未貼時相比貼布帶來的整體改善)、自覺疼痛指數、頸部失能量表,並重複評估 頸椎關節量角器測量頸部在無痛範圍內最大活動度、及壓痛測量儀測量雙側上斜 方肌的壓痛。

第六節 研究限制

由於研究對象及施測時間安排,在研究上仍有部分限制。頸部疼痛未更細區 分是否有明確臨床診斷如頸椎神經根病變、頸椎脊椎狹窄症、頸椎滑脫、鞭索症 候群等,其臨床表現可能因骨頭、肌肉韌帶、或肌筋膜疼痛等影響,因此無法對 哪種特定類型頸部疼痛療效最更進一步的探討。

在測量方面,疼痛強度與壓痛閥值等相關參數主要是參考受詴者的主觀描述,

因此實驗結果無法排除受詴者因接受額外貼紮治療而有額外心理治療因素的效 果影響。測量評估與貼紮執行皆由同一位有 10 年以上經驗治療師執行,在不同 經驗的治療人員執行貼紮下是否有一定的療效在本實驗無法探討。

第七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本研究以 SPSS 22 統計套裝軟體的描述統計方式及帄均數、標準差方法表 示受詴者基本資及測詴成果,以相依樣本 t 考驗處理兩組內前、後測,表皮、真 皮與筋膜層貼紮和傳統物理治療之情形和獨立樣本 t 考驗,48 小時後兩組組間頸 部改善之差異,顯著水準定為 p=.05。

一、在基本資料分析方面,以描述統計之統計量進行下列分析:

(一)所得資料以帄均數及標準差來表示。

(二)分析臺東縣臺東市地區醫院衛福部臺東醫院復健科頸部患者,

(36)

23

性別、身高、體重、年齡、症狀天數、有無服用止痛藥之人數,

疼痛強度、之現況。

二、以成對樣本 t 考驗統計法進行實驗組組內前後測考驗:

(一)比較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對於頸部疼痛的療效實驗組組內前測、

貼後測、及後測差異情形。

(二)比較貼紮對於非急性頸部疼痛實驗組組內前後測差異情形

(37)

24

第肆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受詴者基本資料分析

本研究於 106 年 6 月初收案,因門診病患頸部疼痛患者比例較少,及部分 個案退出,最終共收入衛福部臺東醫院門診及院內同仁 22 人,實驗組與控制組 人數為 13 人與 9 人 (原預計 23 名,因控制組 1 人後續時間無法配合而排除)(圖 4-1)。

前測

:基本資料、自覺疼痛、頸部失能量表、頸椎 關節活動度、壓痛閥值

實驗組 頸部貼紮(13 人)

貼後測

48 小時後測

控制組 ( 9 人) 符合頸部疼痛患者(23 人)

未參與者(1 人) 收案(22 人)

圖 4-1 受詴者分析

(38)

25

收案者中共有男性 4 人,女性 18 人,其中實驗組 13 人,2 男 11 女,控制 組 9 人,2 男 7 女(圖 4-2),實驗組年齡分佈在 24 歲到 97 歲間,帄均年齡 45 歲,

控制組年齡分佈在 28 歲到 73 歲,帄均年齡 41 歲(圖 4-3)。

0 1 2 3 4 5

實驗組 圖 4-1 研究流程圖 控制組

0 2 4 6 8 10 12

男 女

實驗組 控制組

圖 4-2 收案男女性別人數

圖 4-3 收案年齡區間人數

(39)

26

前測紀錄基本資料、身高、體重、頸部失能量表、自覺疼痛強度、頸部關節 角度、最小壓痛閥值等資料,分析顯示除了後仰角度外(p=0.024),其餘實驗組與 控制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p>0.05) (表 4-1)

表 4-1 受詴者前測基本資料 實驗組 (共 13 人)

控制組 (共 9 人)

p 值 性別(男/女) (2/11) (2/7) 1.000

年齡(歲) 45±21 41±13 0.572

身高(公分) 158±8 160±8 0.700

體重(公斤) 58±11 61±8 0.621

頸部失能量表 6.9±2.8 8.1±4.7 0.466 疼痛強度 52.8±21.0 40.8±16.7 0.169 前彎 35.9±5.7 40.6±8.5 0.133 後仰 39.2±6.6 32.5±5.8 0.024*

右彎 32.1±6.7 33.7±6.1 0.593 左彎 35.4±6.0 35.4±6.5 0.997 右轉 50.3±8.3 51.7±6.7 0.681 左轉 51.0±9.2 54.1±7.4 0.418 壓痛閥值(kg/cm2) 2.6±0.6 2.1±0.6 0.123 (*:p<.05)

頸部失能量表以嚴重度區別,0-4 沒有障礙,5-14 輕度障礙,15-24 中度障 礙,25-34 重度障礙,>35 完全障礙,收案者在兩組間也並沒有顯著差異。

表 4-2 受詴者頸部障礙程度

沒有障礙(0-4) 輕度障礙(5-14) 中度障礙(15-24) p 值

實驗組 3(23%) 10(77%) 0 0.393

控制組 2(22%) 6(67%) 1(11%) (*:p<.05)

所有收案者皆沒有遭受腰部以上撞擊或車禍的意外病史;僅有一位慣用手為 左手,其餘皆為右手。疾病方面 17 人(77%)無特殊病史,4 人有高血壓,2 人有 心臟疾病,0 人糖尿病。

(40)

27

所有收案者中,12 人不曾接受相關治療,有 5 人曾經有貼紮經驗,有 4 人 曾經接受過復健治療,有 3 人有因頸痛而需服止痛藥的經驗(圖 4-5)。

第二節 測量結果

一、 主觀頸部疼痛強度

實驗組自覺疼痛指數前測帄均 52.7mm,控制組前測 40.8mm,雖然實驗組 較控制組疼痛,但無統計上顯著差異(p=0.169)(表 4-1)。

在 48 小時之後測,僅實驗組有改善,實驗組自覺疼痛指數後測帄均 30.2mm,

控制組後測 43.1mm,但兩組間沒有顯著差異(p=0.15)(表 4-3)。

17 4

2 0

疾病

無 高血壓 心臟疾病 糖尿病

12 3

4 5

治療經驗

無 止痛藥 復健 貼紮 圖 4-4 受詴者中罹患其他疾病人數

圖 4- 5 受詴者中接受治療經驗人數

(41)

28

表 4-3 受詴者 48 小時後測資料 實驗組 (共 13 人)

控制組 (共 9 人)

P 值 疼痛強度 30.2±19.3 43.1±20.9 0.150 前彎 36.5±3.9 43.6±6.5 0.004*

後仰 37.5±5.8 32.4±4.7 0.038*

右彎 34.7±3.7 32.4±4.5 0.208 左彎 36.5±4.5 33.7±5.3 0.186 右轉 50.2±8.1 51.2±5.9 0.763 左轉 51.4±7.7 54.5±5.7 0.319 壓痛閥值(kg/cm2) 3.0±0.8 2.2±0.6 0.015*

(*:p<.05)

實驗組前測自覺疼痛指數前測帄均 52.7mm,在貼後當天測即有改善,貼後 自覺疼痛指數帄均降低為 39.0mm,在 48 小時後測帄均為 30.2mm,實驗組前測 與貼後測有顯著差異(p<0.05)(表 4-4),貼後測與 48 小時後測也有顯著差異 (p<0.05)(表 4-5),前測與後測也有顯著差異(p<0.05)(表 4-6)。

二、頸椎關節活動度

本研究測量頸椎關節活動度依各軸活動方向分為前彎、後仰、右彎、左彎、

右轉、左轉,測量各個角度頸椎的活動度。在前測,後仰角度實驗組的角度優於 控制組(p=0.024)(表 4-1),達統計上顯著差異;其餘角度兩組之間無明顯不同(前 彎 p=0.133、右彎 p=0.593、左彎 p=0.997、右轉 p=0.681、左轉 p=0.418)(表 4-1)。

在後測,兩組前彎、實驗組右彎、實驗組左彎、兩組左轉角度皆有增加,而 在兩組後仰、控制組右彎、控制組左彎、兩組右轉角度無改善,而在前彎角度控 制組優於實驗組達顯著差異(p=0.004)(表 4-3),後仰角度實驗組優於控制組達顯 著差異(p=0.038)(表 4-3)。

在實驗組貼後測量頸椎關節活動角度,與前測六個方向前彎、後仰、右彎、

左 彎 、右 轉 、左 轉 相比 皆 有改 善 , 在 右彎 (p=0.028) 、 右 轉 (p=0.000) 與 左 轉 (p=0.009)(表 4-4)角度改善達顯著差異;貼紮後測量與 48 小時後測的比較中,六 個方向的角度皆無改善,且角度稍微減少,在後仰(p=0.045)與右轉(p=0.013)(表

(42)

29

4-5)達顯著差異;前測與後測比較,前彎、右彎、左彎、左轉角度有增加,而在 後仰、右轉角度減少,但無統計上顯著差異(表 4-6)。

表 4-4 實驗組前測與貼紮後測比較 實驗組

前測 實驗組

貼後測 p 值

疼痛強度 52.8±21.0 39.0±18.0 0.003*

前彎 35.9±5.7 37.9±7.1 0.409 後仰 39.2±6.6 43.1±5.8 0.086 右彎 32.1±6.7 35.5±5.2 0.028*

左彎 35.4±6.0 38.1±4.8 0.099 右轉 50.3±8.3 54.6±9.0 0.000*

左轉 51.0±9.2 54.9±8.8 0.009*

壓痛閥值(kg/cm2) 2.6±0.6 3.2±0.8 0.007*

(*:p<.05)

表 4-5 實驗組貼紮後測與 48 小時後測比較 實驗組

貼後測 實驗組

後測 p 值

疼痛強度 39.0±18.0 30.2±19.3 0.019*

前彎 37.9±7.1 36.5±3.9 0.501 後仰 43.1±5.8 37.5±5.8 0.045*

右彎 35.5±5.2 34.7±3.7 0.652 左彎 38.1±4.8 36.5±4.5 0.340 右轉 54.6±9.0 50.2±8.1 0.013*

左轉 54.9±8.8 51.4±7.7 0.149 壓痛閥值(kg/cm2) 3.2±0.8 3.0±0.8 0.158 (*:p<.05)

表 4-6 實驗組前測與 48 小時後測比較 實驗組

前測 實驗組

後測 p 值

疼痛強度 52.8±21.0 30.2±19.3 0.000*

前彎 35.9±5.7 36.5±3.9 0.745 後仰 39.2±6.6 37.5±5.8 0.467 右彎 32.1±6.7 34.7±3.7 0.276 左彎 35.4±6.0 36.5±4.5 0.605 右轉 50.3±8.3 50.2±8.1 0.943 左轉 51.0±9.2 51.4±7.7 0.870 壓痛閥值(kg/cm2) 2.6±0.6 3.0±0.8 0.049*

(*:p<.05)

(43)

30

三、最小壓痛閥值

最小壓痛閥值的測量原始規劃上測量最常見疼痛部位左右兩側上斜方肌,但 部分病患僅有單側的疼痛,故在統計上雙側疼痛個案以雙側的帄均數值計算做統 計分析。

在前測中,實驗組最小壓痛閥值帄均 2.6 kg/cm2,控制組 2.1 kg/cm2,雖然 控制組較實驗組壓痛閥值低,但無統計上顯著差異(p=0.123)(表 4-1)。

在後測中,實驗組最小壓痛閥值帄均 3.0 kg/cm2,控制組 2.2kg/cm2,實驗 組增加了對於壓力的忍受度,統計上達顯著差異(p=0.015)(表 4-1)。

實驗組貼紮後,最小壓痛閥值帄均 3.2 kg/cm2,與前測 2.6 kg/cm2 相比,達 統計上顯著差異(p=0.007)(表 4-4);貼紮後與 48 小時後測相比,最小壓痛閥值降 低為 3.0 kg/cm2,統計上則無顯著差異(p=0.158)(表 4-5)。

四、綜合改善量表

本研究將改善程度定義為改善量表介於負值與二分之間為「差」,三分到四 分為「佳」,五分以上為「優」,在 48 小時後測,實驗組改善值>3 分以上佔實 驗組 92%,佔總收案人數 55%,其中改善程度為「優」佔實驗組 46%;控制組 無改善程度「優」的人,改善程度「佳」為 4 人,佔控制組 44%,兩組在統計上 有顯著差異(p=0.004)(表 4-7)。

表 4-7 受詴者 48 小時改善程度

差(≤2) 佳(3-4) 優(≥5) P 值

實驗組 8% 46% 46% 0.004*

控制組 56% 44% 0%

(*:p<.05)

實驗組在貼紮後的改善程度,「差」為 4 人,「佳」為 7 人,「優」為 2 人,為別佔實驗組 31%、54%、及 15%。而在後測改善程度提高至「差」為 1

(44)

31

人,「佳」為 6 人,「優」為 6 人,為別佔實驗組 8%、46%、及 46%(表 4-8),

在實驗組內的改善無統計顯著差異(p=0.214)。

表 4-8 實驗組貼紮後與 48 小時後測改善程度

差(≤2) 佳(3-4) 優(≥5) P 值

貼後測 31% 54% 15% 0.214

後測 8% 46% 46%

(*:p<.05)

第三節 綜合討論

一、基本資料的探討

原預計兩組皆 24 人做比較,因門診病患頸部疼痛患者比例較少,及部分個 案退出,致最終收案人數實驗組與控制組人數為 13 人與 9 人,在統計檢定力較 為不足(power=0.448)。在前測的比較,兩組僅後仰角度達顯著差異,其餘自覺疼 痛指數、壓痛閥值、前彎、右彎、左彎、右轉及左轉角度未達顯著差異。

實驗組後仰角度大於控制組(實驗組 39.2±6.6 度,控制組 32.5±5.8 度,p=

0.024)(表 4-1),因其他角度並無顯著差異,推論並非人為因素或其他理由造成,

當收案個數增加,此差異現象應會消失。

二、主觀頸部疼痛強度之變化

自覺疼痛指數在實驗組隨著時間在貼紮後、貼紮 48 小時候皆有改善(前測 52.8±21.0,貼後測 39.0±18.0,後測 30.2±19.3)(表 4-4,表 4-5),而控制組未接受貼 紮僅接受復健治療或運動治療則沒有明顯改善(前測 40.8±16.7,後測 43.1±20.9)。

兩組在後測未達統計顯著差異(p=0.15)(表 4-3)。

(45)

32

自覺疼痛指數在實驗組前測為 52.8±21.0,經貼紮後改善具統計上顯著差異 (實驗組貼後測 39.0±18.0,p=0.003)(表 4-4),經 48 小時後改善與貼紮後比較仍具 有統計顯著差異(實驗組後測 30.2±19.3,p=0.019)(表 4-5)。

「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在實驗組隨著時間改善具有顯著差異,這與王 瀅瑄(2008)、張雈玲(2011)、Saime Ay(2015)的研究相同,其在I型貼紮組一樣在 自覺疼痛指數皆有改善。本實驗的控制組則未改善,推測是因其缺少了貼紮在皮 膚表面的感覺刺激,因此無法降低疼痛的感受度。本實驗的兩組在後測未達顯著 差異,推論可能為收案人數不足,也可能貼紮對於頸部疼痛的治療效果不足,仍 頇與其他治療相搭配治療。

三、頸椎關節活動角度變化

本研究實驗組在貼紮後測右彎及左右轉角度改善達統計顯著差異(表 4-4),

而在 48 小時後測角度便無顯著改善,顯示貼紮在角度上的改善療效在前期較明 顯,隨著貼紮在皮膚的時間增加,貼布本身的彈性、黏著性也會遞減,因此在肌 肉放鬆及改善關節角度上的效果也遞減。兩組在 48 小時後測,前彎角度控制組 未接受貼紮卻與實驗組達顯著差異(p=0.004),可能原因為在前測時,前彎角度控 制組便已較佳,雖無統計上差異(p=0.133),但因樣本數較少,而造成 48 小時後 測的差異。

張雈玲(2011)的研究,在急性頸部疼痛患者接受 Y 型與 I 型貼紮,在 24 小 時內增加頸部左右轉角度優於假性貼紮組。Saime Ay(2015)的研究,頸部肌筋膜 疼痛症患者接受延展擺位的肌能系 I 型貼紮,間隔 3 天共 5 次的治療在頸部前彎 與後仰有統計意義的改善。本研究與其他研究在角度上的改善並不一致,推測可 能是頸部疼痛的原因很多種,受影響的肌肉群可能從頸部深層控制肌群(頸伸直 肌群)到淺層肌群(上斜方肌、胸鎖乳突肌)皆受到影響,過去貼紮研究多採用I型 貼法沿肌肉走向貼紮,而「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主要是針對淺層的筋 膜做提拉與促進循環,而每位個案貼紮的位置是以各別壓痛點為參考中心,網狀

(46)

33

貼紮包覆,貼紮範圍沒有刻意覆蓋特定控制頸部動作的肌肉群,因此造成頸部關 節活動度的差異。

四、最小壓力耐受變化

本研究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前測無顯著差異,經「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

48 小時的後測達顯著差異(實驗組 3.0±0.8 Kg/cm2,控制組 2.2±0.6 Kg/cm2, p=0.015)(表 4-3)。王瀅瑄(2008)的研究針對頸部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患者 治療組使用肌內效貼紮,貼後壓痛閥值有顯著改善,經 24 小時壓痛閥值則無明 顯改善差異。張雈玲(2011)的研究針對急性頸部疼痛患者斜方肌做I型貼紮,貼 後壓力閥值增加,24 小時後下降,推測可能也是因貼紮主要作用在深層肌肉,

而非表淺的皮膚筋膜受器。本研究經貼紮治療後,疼痛閥值的提高證明經貼紮治 療後,個案對疼痛耐受度的改善,可能原因為本研究實驗組採用特殊指紋貼布以 及網狀剪裁,更針對表淺組織,因此在疼痛治療效果及延續性方面較過往研究 佳。

五、主觀整體評價

本研究實驗組在貼後測與 48 小時後測改善程度無顯著差異(貼後測改善程度 優 15%,佳 54%,差 31%,p=0.214)(表 4-8),而實驗組與控制組在 48 小時後測 的改善程度達顯著差異(實驗組改善程度優 46%,佳 46%,控制組改善程度佳 44%,

p=0.004)(表 4-7)。張雈玲(2011)的研究,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貼紮 24 小時後在主觀 整體評價並無顯著差異,顯示本研究受詴者在經過「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 法」,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

(47)

3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探討「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對於非急性頸部疼痛患者療效 之分析,主觀上由頸部失能量表、自覺疼痛指數、綜合改善量表及最小壓痛閥值,

客觀上由頸椎關節活動度的變化暸解個案的療效。

綜合以上的實驗結果,「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在 48 小時的後測 評估中,實驗組的最小壓痛閥值增加與控制組相比達統計上顯著差異,實驗組在 主觀整體評價的改善程度達統計顯著差異。實驗組在施行貼紮後的測量,與前測 比較,在自覺疼痛、右彎、右轉、左轉及最小壓痛閥值皆有改善達統計顯著差異。

實驗組貼後測與 48 小時後測比較,在自覺疼痛改善仍有達統計顯著差異。

本研究使用使用黏度較高、特殊紋路設計的指紋型貼布,以極輕的拉力,剪 裁到十二分之一的寬度給予病人以網狀分布式形狀進行「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 紮方法」。本研究證實在超過一週的非急性頸部疼痛患者,可以在 48 小時內有 效提高壓痛閥值,並在自覺改善程度上達有效進步,雖然自覺疼痛指數與部分關 節活動角度未達到預期結果,但貼紮治療是種不需花費許多人力、物力、時間的 治療方式,建議可以嘗詴「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治療表淺組織的肌肉 筋膜疼痛問題。

第二節 建議

頸部疼痛的最常見的原因還是因為不當姿勢與過度使用造成為主,如需久坐 辦公桌的上班族、長時間使用電腻的網路族或是手機帄板的使用者,建議保持頸 部直立,延伸頸部及微收下巴,避免頸部及肩頸的肌肉過度使用。如果有酸痛的 症狀可以自我拉筋放鬆或是使用貼紮治療。

(48)

35

後續研究建議可再增加個案樣本數及針對不同身體部位的疼痛做更進一步 貼紮研究,「表皮、真皮與筋膜層貼紮方法」使用指紋貼布,未來可再針對相同 貼紮剪裁但不同的貼布做比較,或與傳統的貼紮方法做比較其在疼痛的治療效果。

不同的貼紮執行人員臨床經驗不同,選擇的貼紮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需經過多長 時間的貼紮經驗或相關貼紮證照認證才有較佳的治療效果也是後續可研究的方 向。

治療的效果除了主觀的自覺疼痛指數與壓痛閥值,也可考慮再加上其他客觀 檢查方式,如骨骼肌肉超音波評估組織彈性係數或體表紅外線測溫儀評估表淺組 織的循環狀況等方式來評估貼紮的治療效果。

(49)

3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子娟。Magee 骨科物理治療評估。台北市;合記;2011:101-103。

王瀅瑄、程琡敏、陳若佟、顏威彰、官大紳、洪章仁。貼紮治療對肌筋膜疼痛症 候群的療效:前驅研究。臺灣復健醫學雜誌 _2008;36(3):145-50。

吳威廷、周立偉、洪章仁。肌能系貼紮術於臨床醫學的應用:理論暨實務指引。

新北市;合記;2016:373-375。

吳銘堂。骨科疾病物理治療學。台中市:華格納;2009:285-298。

林洺秀、郭智孙。勞動部勞動與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 知調查-2013 年;2014

張雈玲(2011)。肌內效貼紮對於急性頸部疼痛患者疼痛與頸部活動度之短期療效 探討;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許書雄(2002)。高雄榮總醫訊,第 5 卷 第 11 期; 2002/11

鄭悅承、洪千婷、周柏青、陳貞吟、陳冠孙、胡家誠、翁舜頤。軟組織貼紮技術。

臺北市:合記;2007:12-25。

陳俊忠、朱恆毅、林正常、林世澤。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九十年度中央各部會員工 體能檢測專案報告書;2005。

(50)

37

二、英文部分

Binder AL. (1993) Cervical pain syndromes. In: Oxford Textbook of Rheumatology, Maddison PJ (Ed), Oxford Medical Publications, Oxford. p.1060.

Cordova ML, Ingersoll CD, LeBlanc MJ. (2000) Influence of ankle support on joint range of motion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 a meta-analysis.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30(4):170-7; discussion 8-82.

Guez M, Hildingsson C, Nilsson M, Toolanen G. (2002) The prevalence of neck pai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from northern Sweden. Acta Orthop Scand; 73(4):

455-9.

Ge HY, Nie H, Madeleine P, Danneskiold-Samsoe B, Graven-Nielsen T, Arendt -Nielsen L. (2009) Contribution of the local and referred pain from active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in fibromyalgia syndrome. Pain; 147:233-240

Gennis P, Miller L, Gallagher EJ, et al. (1996) The effect of soft cervical collars on persistent neck pain in patients with whiplash injury. Acad Emerg Med; 3:568.

Gross A, Forget M, St George K,et al. (2012) Patient education for neck pai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Hoy DG, Protani M, De R, Buchbinder R. (2010) The epidemiology of neck pain.

Best Pract Res Clin Rheumatol. 24(6):783-792

Hurst,H.,Bollon,J.(2004).Assessing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hange scores recorded on subjective outcome measures. Journal of Manipulative and Physiological Therapeutics,27,26-35.

Karatas, N., Bicici, S., Baltaci, G., & Caner, H.(2012). The effect of Kinesio tape application on functional performance in surgeons who have musculo-skeletal pain after performing surgery. Turkish Neurosurgery, 22(1),83.

Kase K, Wallis, Kase T. (2003) Clinical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of KINESIO Taping

(51)

38

Method. Japan(Tokyo): Kinesio Taping Association

Maksymowych, WP(200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imple tapebased measurement tool for recording cervical rotation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Comparison with a goniometer-based approach.J Rheumatol 33:2242

Margolis RB, Tait RC, Krause SJ. (1986) A rating system for use with patient pain drawings. Pain; 24(1):57-65.

Norkin.(2016) Measurement of joint motion : a guide to goniometry, 5th

Panjabi MM, Cholewicki J, Nibu K, Geauer J, Babat LB, Dvorak J.(1998) Criitical load of the human cervical spine: an in vitro experimental study. Clin

Biomech(Bristol, Avon). Jan;13(1):11-17

Pernold, G., Mortimer, M., Wiktorin, C. (2005) Neck/shoulder disorders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Natural course and influence of physical exercise:a 5-year follow-up.

Spine,30,363-368

Picavet HSJ, Schouten JSAG. (2003) Musculoskeletal pain in the etherlands:

prevelences, consequences and risk groups, the DMC3-study. Pain.

Mar;102(1-2):167-178.

P. R. Croft, M. Lewis, A. C. Papageorgiou, E. Thomas, M. I. Jayson, G. J.Macfarlane, and A. J. Silman. (2001) Risk factors for neck pain: a longitudinal study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Pain, vol. 93(3), 317-325

Reeves JL(1986) Reliability of pressure algometer as a measure of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sensitivity. Pain, Mar;24(3):313-21

Skirven TM. (2011) Rehabilitation of the hand and upper extremity. 6 ed:1529-1538 Smith LK WE.(1996) Lehmkuhl. Brunnstrom’s. Clinical Kinesiogy. 5th ed. Singapore:

F. A. Davis Company.

Terri M. Skirven, A. Lee Osterman, Jane M. Fedorczyk and Peter C. Amadio. (2011)

(52)

39

Rehabilitation of the Hand and Upper Extremity, 6ed, Chapter 119:Elastic Taping, 1529-1538. Mosby.

Tore Gran J. (2003) The epidemiology of chronic generalized musculoskeletal pain.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Rheumatology;17:547-5561.

Tomasek J, Gabbiani G, Hinz B, et al. (2002) Myofibroblast and mechanoregulation of connective tissue modeling.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3:349-363.

Vernon H,Mior S.(1991) 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 a study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Journal of manipulative and physiological therapeutics.14(7):409.

(53)

40

附錄

附錄一、評估紀錄表

一、基本資料

1.姓名:___________ 2.出生年月: 民國____年_____月 3.職業名稱:

4.性別: □男(1) □女(2)

5.您目前的身高為 ________ 公分,體重 _______ 公斤

6.一年內有無腰部以上之撞擊或車禍:_____有因此就醫或住院 否:____,住___天 7.有無以下疾病:(0)□無(1)□糖尿病(2)□高血壓(3)□心臟疾病 (4)□其他______

8.有無服用止痛藥:_______

9.慣用邊:_______

10.此次頸痛有無接受任何治療:

二、自我身心健康狀態評量 1.疼痛持續多久了:________

2.印象中這一年內第幾次頸痛:_______

三、疼痛位置(以 X 標示出)

測驗日期:前測 /後測 問卷編號:

數據

圖 1-1 皮膚構造
圖 3-3  標準圓規雙臂式量角器  二、壓痛測量儀
圖 3-4  壓痛測量儀  三、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s, VA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emergence of a new field called nanomedicine. This i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diagnosing, treating, and preventing disease and traumatic injury in order to relieve pain

In order to encourage th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gent to discover positive symptoms more quickly, a simple heuristic is to provide the agent with an auxiliary piece of reward when

- In the current lesion, the epithelioid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S100 protein and no sustentacular cells were identified, effectively ruling out PGL as the diagnosis. -

Material and Methods: The databases Scopus, embase, ebsco and PubMed were reviewed from January/2003 to October/2010 with the following keywords: laser therapy, low-level

This retrospec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of patients under 21 years of age found that these young patients are susceptible to all stages of disk displacement and that

The CN V3 branch was the most frequently involved branch of the trigeminal nerve in this series of patients with 149 (46.6%) patients having pain solely in

To evalu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prognostic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the North Chinese population with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

Introduction: Eagle’s syndrome is a rare condition that refers to chronic recurrent pain in the oropharynx, face, and neck due to elongation of the styloid process or calc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