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射 原 理 簡 介
手持雷射槍
雷 射
•雷射全名為”
Light Amplification by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簡 寫為Laser,音譯為雷射,意為「藉著受激 發射之輻射而產生之光放大」。
•物質由原子組成。下圖是一個碳原子的示 意圖。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由質子和中 子組成。質子帶有正電荷,中子則不帶 電。原子的外圍佈滿著帶負電的電子,繞 著 原子核運動。有趣的是,電子在原子中 的能量並不是任意的。
• 描述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告訴我們,這些電子會處於一些 固定的「能階」,不同的能階對應於不同的電 子能量。
為了簡單起見,我們可以如下圖所示,把這些能階想像成 一些繞著原子核的軌道,距離原子核越遠的軌道能量越 高。此外,不同軌道最多可容納的電子數目 也不同,例 如最低的軌道 (也是最近原子核的軌道) 最多只可容納 2 個電子,較高的軌道則可容納 8 個電子等等。
(from
http://www.phy.cuhk.edu.hk/phywor ld/articles/laser/laser.html)
•事實上,這個過份簡化了的模型並不是完 全正確的 (根據量子力學,電子不是在一些 明確的軌道上繞原子核運動的,它們的位 置只可利用或然率通過薛丁格方程預
測。 ),但它足以幫助我們說明激光的基本 原理。
能階(energy level)
•能量最低的能階,稱為 基態(ground state) 。
•而較高能量的能階,稱為
受激態(excited state)。
自發射(spontaneous emission)
受激發射
電子可以透過吸收或釋放能量從一個能階躍遷至另一個 能階。
當電子吸收了一個光子時,它便可能從一個較低的能階 躍遷至一個較高的能階 (圖a)。
同樣地,一個位於高能階的電子也會透過發射一個光子 而躍遷至較低的能階 (圖b)。
在這些過程中,電子吸收或釋放的光子能量總是與這兩
能階的能量差相等。由於光子能量決定了光的波長,因
此,吸收或釋放的光具有固定的顏色。
當一個或多個電子處於較高的能階時,我們稱原子處於受激態。前 面說過,電子可透過吸收或釋放在能階之間躍遷。躍遷又可分為三 種形式﹕
自發吸收 - 電子透過吸收光子從低能階躍遷高能階(圖a)。
自發輻射 - 電子自發地透過釋放光子從高能階躍遷較低能階(圖b)。
受激輻射 - 光子射入物質誘發電子從高能階躍遷到低能階,並釋放
光子。入射光子與釋放的光子有相同的波長和相,此波長對應於兩
個能階的能量差。一個光子誘發一個原子發射一個光子,最後就變
成兩個相同的光子 (圖c)。
雷射光基本上就是由第三種躍遷所產生的。下圖顯示紅寶
石雷射的原理。它由一枝閃光燈,激光介質和兩面鏡所組
成。激光介質是紅寶石晶體,當中有微量的鉻原子。在開
始時,閃光燈發出的光射入激光介質,使激光介質中的鉻
原子受到激發,最外層的電子躍遷到受激態。此時,有些
電子會透過釋放光子,回到較低的能階。而釋放出的光子
會被設於激光介質兩端的鏡子來回反射,誘發更多的電子
進行受激輻射,使激光的強度增加。設在兩端的其中一面
鏡子會把全部光子反射,另一面鏡子則會把大部分光子反
射,並讓其餘小部分光子穿過﹔而穿過鏡子的光子就構成
我們所見的激光。
雷射的組成
雷射的共振腔
•由一對平行反射鏡組成,通常一面為100%全
反射鏡,另外一面為部分反射鏡﹕雷射輸出光
束由此穿透射出。
雷射的三項組成要件與功能
1.發光體(Gain Medium 增益介質)
發單色(單頻/單波長)光 放大光強度
2.共振腔(Resonant Cavity共振腔)
以駐波形式儲存發光體所放射出的光子 駐波與發光體共振(二者頻率相同)而放大 光強度
3.輸入能量激發發光體(Pumping)
提供適當形式的能量
激發發光體產生光子
紅寶石雷射
•它是在約幾公分長的紅寶石晶體摻入鉻原 子做為雜質,周圍繞以發出高強度綠光的 閃光燈。當此高強度的綠光進入晶體棒,
會激發其中鉻原子的外圍電子到較高的能 階。
紅寶石雷射
•這些電子跳經中間能階,然後再慢慢的跳回它們 的較低能階。在這最後階段,這些電子放出紅色 光的光子。這些在晶體中產生紅色光的光子會使 仍處在激態的鄰近原子產生激發放射。
•激發放射的光子,其一切特徵和入射光子完全相
同,而且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讓其他激態的原子
產生激發放射,因此產生出一束同步調的光。
雷射的特性
一般的光線具多相和散發性,所以照度和距離平方成 反比。
雷射光則是單相光,光線在雷射管中,反覆地『反射
→激發→反射』,能量逐漸累積,且光線的方向一 致。所以雷射光具有高能量及低散發性。可以利用這 個特性。
雷射是將大量的光子聚集在單一方向,使其具有高同 調性及單一波長的特性。物質表面吸收光子所攜帶的 能量,進而和材料進行交互作用而產生加工的效果,
但隨著波長所屬範圍的不同,其交互作用的機制卻也
有相當大的差異。
1.它是單色的(單色性)
雷射光是單色光,通過三稜鏡後,不會產生色散現象。
2.它是筆直,不易散開的(低發散性)
直徑一公釐的雷射光束,射到一公里外時,直徑大約是10 公分,而一般的光源容易散開,光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 比。
雷射光光束細而直且能量集中,故可傳播至很遠的距離也 不會袞減。
3.它是高強度
由於雷射是單一波長且相當平行的光,所以能夠將其聚焦 至很小的一點,造成很亮的效果,
雷射的特性
雷射的應用
•雷射有哪些應用呢?
雷射二極體是一種雷射產生器,其工作物質是半導體,屬於固體雷射產生器,大部份 雷射二極體在結講上與一般二極體相似。由於雷射二極體的運作中,電子的能量轉變 過程只涉及兩個能階,沒有間接帶隙做成的能量損失,所以效率相對高。
镭射指示器,又稱為镭射筆、指星筆等,是把可見镭射設計成便攜、手易握、镭射模組
(二極體)加工成的筆型發射器。早期的镭射筆使用波長為633奈米(nm)的氦氖(HeNe)
氣體镭射,通常用於產生能量不超過1毫瓦的镭射束。最便宜的镭射筆使用波長接近6 70/650nm的深紅色镭射二極體。稍貴的則使用635nm的紅-橙色二極體,這一波長更 易於為人眼所識別。也有其他顏色的镭射筆,最常見的是波長為532nm的綠光。最近 幾年,593.5nm的黃-橙镭射筆也開始出現。2005年9月出現了473nm的藍光镭射筆。20 10年初[1]出現了波長為405nm的藍光(其實是紫光)镭射筆。
镭射筆照射出光點的表觀亮度不光取決於镭射的功率和表面反射率,還取決於人眼 的色覺。例如,由於人眼對可見光譜中波長為520-570nm的綠光最敏感,對更紅或者 更藍的波長敏感性下降,所以相同功率下綠光顯得比其它顏色亮。
镭射筆的功率通常以毫瓦為單位。在美國,镭射由美國國家標準學會[2]和美國食品 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來分類。功率小於1毫瓦的可見光(波長400-700nm)镭射筆為第 二類(Class 2 或 II);功率介於1-5毫瓦的為第三類A(Class 3A 或 IIIa)。第三類B(Class 3B/IIIb)镭射(功率5–500毫瓦)和第四類(Class
4/IV)镭射(功率大於500毫瓦)按法律不能以镭射筆的名義推廣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