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論大陸民國時期藥師佛法門之新詮釋與弘揚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論大陸民國時期藥師佛法門之新詮釋與弘揚"

Copied!
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論大陸民國時期藥師佛法門之新詮釋與弘揚

1

The New Interpret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Method of Bhaisajyaguru in the ROC Period in Mainland China

蘇美文 Su Mei Wen

中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

大陸民國時期的佛教在內外交迫變局下,以太虛(1890-1947)為導的「人生 佛教」走出一條大路,讓佛教有方法有力量與當時社會對話,也給出一個釐清自 身、振衰起敝的機會,這條大道是以菩薩入世為核心,以人間淨土為實踐;而在 漢傳佛教較為冷門的藥師佛法門,特別重視現世救度與身心療癒,這樣的特質恰 恰可與人生佛教的精神互相呼應,所以得到太虛等人的提倡弘揚。再加上藥師佛 之「東方琉璃淨土」之於中國地理位置之為「東」可成類比,引為人間淨土的願 景;當時戰亂頻仍,國族生命危亂、人民身心受難,需要療癒撫慰,因此藥師法 門含蘊的延命儀軌、密咒修持元素,也讓時人如戴季陶(1891-1949)啟建藥師 法會,作為消災解厄、護國佑民之用,並撰寫二個層次的現代版藥師佛十二大願,

致力於社會富足康樂之發願與實踐,這些都是藥師佛法門在理上事上受到時代因 緣影響的新詮釋與新弘揚。

對藥師法門史而言,這段歷程有其時代性,亦是一個新的詮釋與弘揚,這樣 的發展是在人間佛教的思惟上,急切地呼應時代需求而成。因此本文將探究太虛 等人,如何以藥師淨土為人間淨土、藥師法門為人間佛教實踐法門之新詮釋,以

「與藥師同願同行」來「救國濟民濟世」之新弘揚,形成藥師法門的新發展。

關鍵字:藥師佛、太虛、戴季陶、人間佛教、東方淨土

1 本論文初稿「與藥師同願同行,以救國濟民濟世:大陸民國時期藥師佛法門的弘揚」,於 2014 年 12 月 20-21 日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主辨之「2014 年宗教、人文與醫療研討會」發表。後經 增刪並修改題目而成。本文寫作為筆者主持之國科會(科技部)102 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成果之一,

計畫名稱:「近代藥師佛法門的新發展」,計畫編號:NSC 102-2410-H-157-001-。

(2)

Abstrat

During the ROC period in mainland China, a turbulent situation beset with difficult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aixu’s (1890-1947) “Buddhism for Human Life”

initiated a new way for Buddhism to interact with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also a chance for Buddhism to clarify itself, rectify and revive. The method focuses on Bodhisattva oriented to the world and to make the world a pure land. Therefore a neglected branch in Chinese Buddhism—the Method of Bhaisajyaguru (Medicine Buddha), which places an importance on salvage within this lifetime and healing both the body and mind, was promoted by Taixu and the others. Besides, since Bhaisajyaguru’s pure land

“Vaiduryanirbhasa” is on the east side, it portrays the vision of an eastern pure land in this world as China an orient country. In that time of wars, when the nation and people were in danger and disorder, the power of healing was a fundamental need. For that reason people like Tai Chi-tao (1891-1949) started the assembly of Bhaisajyaguru for its elements like life-support ritual procedure and dharani training to avoid calamities and protect the nation and people. Tai Chi-tao also wrote a 2-level modern version Twelve Vows of Bhaisajyaguru to vow and put prosperity and well-being into practice. These were the new interpretation and promotion on both theory and daily practice of the Method of Bhaisajyaguru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at era.

To the history of the Method of Bhaisajyaguru, the development above was a chronicle progress, an eager response based on Humanistic Buddhism toward the need of time. Accordingly, the article is to probe into how Taixu and the others formed the new interpretation to reason the analogy between Vaiduryanirbhasa and a pure land in this world, also the Method of Bhaisajyaguru to be the practice method of Humanistic Buddhism; and how the Method of Bhaisajyaguru developed under the new promotion

“Pray and practice with the Bhaisajyaguru” and “Save the nation, aid people and benefit the world”.

Keywords: Bhaisajyaguru, Taixu, Tai Chi-tao, Humanistic Buddhism, east pure land

(3)

一、前言

佛法以解脫煩惱、圓滿成佛為核心,所以修行、弘傳之時,總趨於出世離塵,

而所謂「出」與「離」是心遠地自偏?還是地得遠,心才得以超呢?前者是自在 境界,後者是起修之路,起修不「出」,妄稱自在則亂,修而不「入」,只落對立 則執;而實際起修,常常由「出」、「離」開始,因此佛法修行首重出離心,置於 淨土法門,彌陀之死字掛心頭,離穢土往生淨土,自然成主流,而藥師淨土與其 法門,重於現世安養、資生利用,成為消災延壽,就聊為備格。所以雖然漢傳佛 寺大殿,多供奉橫三世佛:釋迦、彌陀、藥師,但藥師法門始終並非主流。

然而,現世的消災解厄,也並非不受人們重視,有時它遠比往生淨土更來得 急切與需要,所以其法門仍存續不斷,舉凡祈求消災延壽、病除障消、脫離橫難 等,皆歸之於其法門,甚至因此還把經典原稱佛名:藥師琉璃光如來,改冠成「消 災延壽藥師佛」來稱念,這樣的稱號為經典所無,是人們崇仰其特德、祈求其救 度所發。而自魏晉時期藥師經典漸次譯出後,現世救度的這種特德,廣為民眾所 歡迎,例如僧佑《出三藏記集》標出慧簡所譯《灌頂經》時,即言:「此經後有續 命法,所以偏行於世」2。陳文帝(560-567 在位)〈藥師齋懺文〉也言:

藥師如來有大誓願…至如八難九橫,五濁三災,水火盜賊,疾疫飢饉,怨 家債主,王法縣官,憑陵之勢萬端,虔殺之法千變,悉能轉禍為福,改危 成安。復有求富貴,須祿位,延壽命,多子息,生民之大欲,世間之切要,

莫不隨心應念,自然滿足。…今謹依經教,於某處建如干僧如干日藥師齋 懺。3

藥師佛對疾疫飢饉、危困災難這些「生民之苦災」,以及富貴、祿位、延壽、子 息這些「生民之大欲」,都有所救度與滿足,所以他們依經教而啟建齋懺等修法。

而敦煌、龍門、四川造像摩崖石窟的唐宋時期造像繪畫,藥師佛與藥師經變都是 重要的主題,《藥師經》提到的稱名、誦經、念咒、寫經、造像、懸幡、燃燈、

放生、懺悔等兼具顯密風格的修法與儀軌,也呈現在許多題記文獻,為人們所祈 請實踐,顯現當時藥師法門的流行。

2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下第五〈新集疑經偽撰雜錄第三〉;《大正藏》冊 55,no.2145,頁 38c-39 a。

3 道宣《廣弘明集》卷 28;《大正藏》冊 52,no.2103,頁 334b。

(4)

當 時 序 來 到 民 國 時 期 , 中 國 佛 教 在 內 外 交 迫 的 時 代 變 局 下 , 以 太 虛

(1890-1947)為導的「人生佛教」走出一條大路,讓佛教有方法有力量與當時社 會對話,也給出一個釐清自身、振衰起敝的機會,而這條人間佛教大道,以菩薩 入世為核心,以人間淨土為實踐;所以舉凡教理、教制、教產的改革,佛教教育 的推動,建立佛教組織,關懷社會政治等等,甚至當時戰亂頻仍,政治混亂,作 為圓滿生命的教法,理應為當時社會、國家、世界、人類局勢以佛法觀點提出解 決之道。這些作法與精神構築佛法原有的高度,也落實佛法大乘菩薩應有的廣度,

為後世所傳繼。

在這樣的方向與時代氛圍中,藥師佛法門的特質恰恰與此相應,而得到有識 者的提倡。相對於西方彌陀信仰,東方藥師佛之十二大願是更專重於人間救度與 身心療癒的,所以提倡人間佛教,實踐人間淨土,自然需要有這樣的佛陀與法門 的典範來實踐;再加上「東方」之於中國地理位置為「東」的類比,當時戰亂頻 仍,國族生命危亂、生民身心受難,需要宗教療癒撫慰,所以太虛《藥師本願經 講義》之講之弘揚,就將藥師佛法門作為人間佛教的療癒與救渡法門,也作為東 方(中國)淨土的願景典範;弘一(1880-1942)等人亦異口同聲掘發此徑來贊 弘之;而《藥師經》含蘊的延命儀軌、密咒修持元素,也讓篤踐佛法的當時考試 院院長戴季陶(1891-1949)禮請班禪大師啟建藥師法會,作為消災解厄、護國 佑民之用,並發起與藥師同心同願之現代版藥師佛十二大願,發願致力於社會民 生之富足康樂,以濟民濟世,這些都是當時在理上事上的藥師佛法門之宗教療癒 與積極救度。

太虛重要的傳承者印順(1906-2005),來到臺灣亦講說《藥師經講記》、《淨 土與禪》等內容,藉此對一向專重彌陀淨土有相對應的反省,一方面認為藥師法 門更適合此時此間,一方面也對淨土法門有更核心更廣闊的正思惟;這樣的看待,

於臺灣佛教內,經過諍議反彈、潛移、默化、影響,讓亦屬淨土法門之藥師法門 得到一定的重視,也直接間接引導出慈善濟世、健康養生的修行實踐4,甚至亦有 提出身心一如的佛身生理學者 5。而在彼岸大陸,修學於民初而師承顧淨緣

4 例如臺灣重要的佛教團體:慈濟,實踐醫療、慈善、救難的菩薩大願大行,每月農曆 24 日誦《藥 師經》,以藥師佛為典範;而許多弘揚藥師佛法門者,亦常由健康養生為救度切入點;許多健康養 生的推廣者,亦常以藥師法門為修練方法。故有從「醫療」討論藥師佛者,如林秀砡《《藥師經》

的醫療觀之探析》;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所、碩士論文、2013.7。有從「非營利事業經營」

討論者,如巫秋蘭《佛教非營利事業管理思想初探-以藥師佛十二大願為例》;嘉義:南華大學、非 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5 例如洪啟嵩(1958-),以佛身三十二相為覺悟者身心圓滿的外相象徵來回看佛法修行,其修行過 程可從心入手,亦可從身入手,而以往佛法修行多重於心,疏於身,其實身心同時相滲呼應,更有 妙處。所以提出「佛身生理學」之說,認為佛智可成,佛身亦可成,並由圓滿佛身回看人身之執結 扭曲,而創發藥師工坊之妙定功禪法,藉由調身、調心來達到養生保健、身心覺悟,以趨近佛身心

(5)

(1889-1973)的吳信如(1927-2009),1992 年開始於北京等地講授藥師修持法門,

以顯密融會之色、息、心三法詮解藥師定,往修練身心之方向來論6,這樣的教法 與現代人重視養生的潮流相應,也受到傳承而提出「健康禪」理念來弘揚7

所以從整個過程來觀察,對藥師法門史來說,這段歷程非常具有時代性,亦 是一個新的面向發展,而首開其先者,則是大陸民國時期以太虛為主,對藥師佛 法門之開發,這樣的開發是在人間佛教的思惟上,並勇猛精進地呼應時代需求,

尤其是當時中國的戰亂處境。因此本文將探究太虛等人,如何以藥師淨土為人間 淨土、藥師法門為人間佛教實踐法門之新詮釋,以「與藥師同願同行」來「救國 濟民濟世」之新弘揚,形成藥師法門的新發展。

二、太虛等人的弘揚藥師法門

民國 23 年夏天,太虛應源巃長老之邀在寧波阿育王寺講《藥師琉璃光如來本 願功德經》。他提到講此經的三種因緣:一、近人學佛注意現生應用。二、中國名 東震旦土即為東方世界。三、依藥師琉璃世界建立新中國及人間淨土8。他將藥師 經及藥師法門與當時提倡的人生佛教結合,也將東方藥師淨土與中國地處東方結 合,由此鼓勵建立「新」中國、人間淨土。這樣的藥師經定位與連結,是以往詮 解藥師經者所未發者,很具時代因緣特色。

太虛提倡講演藥師經的三種因緣之第一「近人學佛注重現生應用」,與他的人 生佛教改革有同樣的趨向:

近年以來佛教漸普及於中國現社會各界人士中,種種經營建立佛教之團

之圓滿。可參見洪啟嵩《妙定禪-超越身心最佳功法》(臺北:全佛、2003)、《妙定功,超享壽》(臺 北:商周、2011)、《如何修持藥師經》(臺北:全佛、2012)。

6 吳信如(1927-2009),名立民,號吳明,法名信如,自幼隨湖南長沙二學園掌法顧淨緣修學,承 傳東密、藏密法要。曾任湖南省統戰部副部長、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等職。有關藥師佛修持法 門,他綸貫師說而又結合現前實際,結集成《藥師經法研究》第1-2 輯-七佛藥師經釋義與講記(北 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7)及《藥師經法研究》第 3-4 輯-七佛藥師經法隨筆與雜鈔(北京:中 醫古籍出版社、1998)。

7 大陸廣州六祖寺、武漢靈泉寺住持大願法師,師承吳信如的藥師法門,提出「健康禪」理念,亦 即身體健康無病苦,心理健康無煩惱、靈性健康得解脫。還先後於2013、2015 年舉辦了二屆健康 禪學術研討會來弘揚。可參見釋大願《大願說藥師法門》上下冊(北京:宗教文化、2012)。

8 太虛《藥師經講義》〈講藥師經緣起〉;《藥師法門彙編》,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2012,頁 4-11。

(6)

體,且依之修學者,不乏其人,尤其注意於應用到現代社會之新佛教精神,

如辦佛教孤兒院,義務學校,施醫所等社會公益事業,改善家庭社會之生 活,使一般人於現生中得佛法之益。過去偏重於薦魂度鬼之佛教,已一變 而為資養現實人生之佛教矣。然此資生之佛教,即為釋迦付託與藥師之法 門,而說明在此經中者,此於過去專重度亡之佛教,有補偏救弊之功能,

尤合於現代人類生活相資相養之關係,故今有講此經之需要。9

太虛發起的佛教改革運動,最重要的理念是提倡人生佛教,亦即佛法是要讓人們 學習並具足智慧與慈悲,讓現世生命更圓滿更淨化,是要實踐大乘菩薩道,應用 於現代社會,而非只是自了度亡、祈求往生。這樣的方向,一來是為了適應時代 的改變,一來是要讓佛教從狹隘死寂中,走向康莊大道。很顯然的,太虛對佛教 改革的理念,就具體呈現於他之所以弘講藥師經的因緣之第一點:是對「過去專 重度亡之佛教,有補偏救弊之功能,尤合於現代人類生活相資相養之關係」,重視 現世生命(人類)的資糧育養,成為資養現實人生之佛教。當時進入所謂的現代 社會,各種公私團體設立,展開自由開放的社會,全世界互相來往,交流頻繁,

知識、經濟流動,佛教也漸次普及,也需要更廣大的弘傳,而且是弘傳有利於現 世人生的內涵,並導入佛法深意。所以弘揚藥師法門,除了是因為可以彌補以往 太過重視度亡的彌陀淨土之外,也正是因為在這樣的現代社會世界潮流中,需要 也適合重視現世人生的佛法面向,而這正是藥師法門的特質,所以他也才說:

故於釋迦佛法中,濟生之事,須藉此經,度死之事,乃屬《彌陀》等經。

今欲將唐宋以來偏重度亡之佛教,變為適應今日現實人生之佛教,以逗近 人學佛重現生應用之機宜,乃提倡講演此經之第一因緣也。10

但即使弘揚人生佛教、資生的藥師法門,也並非認為彌陀法門就無有用處,它是 度亡的法門,亦是解決死之問題的法門,二者正代表解決生死二大事之法門。而 由釋迦所教授的究意法要是「直達如如不動之主中主釋迦佛,此即真如法界,人 人本具,各各不無之天真佛也」,「是則第一義諦中尚覓生死了不可得,何有生死

9 太虛《藥師經講義》〈講藥師經緣起〉;頁 6。

10 太虛《藥師經講義》〈講藥師經緣起〉,頁 8。

(7)

大事之欲待解決耶?…由是而體達生死本空,了不可得,固毋須向外他求;」11, 所以釋迦代表的是究竟空體,藥師、彌陀代表的都是度化眾生之大用;只是中國 佛教以往偏重於弘揚度死法門,為了救其偏,也呼應時代需求,所以需要弘揚資 生的藥師法門。

太虛提倡講演藥師經的第二因緣是「中國名東震旦,即為東方世界」。藥師佛 之十二大願專門救濟現世生命之苦迫,而其琉璃淨土,在此去東方經十萬恆河沙 世界之處,此淨土莊嚴如彌陀淨土一般。所以他認為,依此方位之相對而言,縮 小範圍,以釋迦出生印度為「中」,中國即在其東方;中國名為東震旦土,比之於 歐美,亦屬東方;而藥師法門重視現世之特質也與中國文化齊家、治國、平天下 之特質相呼應,所以藥師佛之東方琉璃淨土,正是符應著中國方位與文化,其云:

由此將範圍縮小觀之,以中印度為娑婆,由中印度而東至震旦土,宛如東 方之藥師琉璃世界也,且其注重資生事業,尤皆與藥師淨土極相符合;中 印度而西至猶太、羅馬等,偏於度死之事,正近似於西方極樂世界之往生 法門。由是觀之,今東方中華民族之東震旦國,其民族性,及古聖先賢之 道德文化,皆與琉璃世界之藥師佛相宜,乃提倡講演此經之第二因緣也 12

接著向上一著,太虛提倡講演藥師經的第三因緣是「依藥師琉璃世界建立新 中國及人間淨土」。太虛認為藥師佛之利生大願,成就淨土,度化眾生,而藥師淨 土可以是中國的理想國願景,亦可以是全地球人類的理想國的願景,其云:

若近攝之為東震旦土,即可視為現今中國人民之理想國,如何實現此理想 國?則佛教中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依吾人心理中所想像之琉璃世 界為模型…。故願吾國人民,應以琉璃世界為理想國,定為趨向之標準,

依藥師之本願,而發願,使將來世界如何如何,集修眾行,則因圓果滿,

琉璃世界實現匪遙矣。再推廣言之,以今世交通所及之地球人類,概依藥 師如來如何發願修行而成琉璃世界之方法行之,則人類之理想世界,亦不

11 太虛《藥師經講義》〈講藥師經緣起〉,頁 6-7。

12 太虛《藥師經講義》〈講藥師經緣起〉,頁 9-10。

(8)

無實現之希望也。13

所以要成就中國、地球淨土,就要與藥師佛同願同行,學習其本願而發願,學習 其救度眾生而成就淨土的方法來修行實踐,以達到濟民濟世之用。而落在具體的 當時中國現狀,則云:

故今日之學佛者,應將藥師如來,如何發願修行之方法牢記於心;孤掌難 嗚,眾擎易舉,集眾人之力量,方可轉此污濁娑婆為清潔琉璃也。以今日 重重困陷於水深火熱中之中華人民,尤依此法,以求安全之出路;即今全 世界人類,鬥爭熾然,人命朝不保夕,亦唯依此藥師消災延生之法,乃能 轉禍為福,是則提倡講演此經之第三因緣也。14

陷於重重困陷的中華人民以及陷於鬥爭熾然的世界人類,特別需要藥師法門來求 個安全出路,來轉禍為福。

太虛將藥師佛十二大願的現世救度與他提倡的人生佛教相合,認為藥師佛的 現世救度即是要成就人間淨土,可以依藥師佛的琉璃淨土來建立新中國理想國,

建立人間淨土,因此弘揚藥師法門就是實踐人生佛教的法門。太虛還談及當時及 往昔,藥師法門多以延生法事為重,能講解修行者如鳳毛麟角:

依此《藥師經》而作延生法事,雖尚流行於中國;然能講解修行者,則如 鳳毛麟角。就吾數十年足跡之所至處,皆未遇見講習此經,今能於此釋迦 如來舍利道場之阿育王寺宣講此經,亦誠為現代佛教中極可紀念之一盛事 也。15

所以太虛所講解的藥師法門,與以往專重「消災延壽」的修持不同,是將藥師法 門回歸到修行核心,是為人類現世資養的,是為了建立人間淨土的;尤其對當時

13 太虛《藥師經講義》〈講藥師經緣起〉,頁 10。

14 太虛《藥師經講義》〈講藥師經緣起〉,頁 10-11。

15 太虛《藥師經講義》〈講藥師經緣起〉,頁 11。

(9)

中國的苦難,乃至世界的戰亂頻仍,有著很深的存在感觸,急切地想以佛法、藥 師法門來拯濟人類與世界,而實踐人間佛教、人間淨土:

…故能建立藥師法會,一切災難,皆可息滅,隨願所求,皆得滿足。今日 若能將此法門流行於世,則世界眾生,皆得普遍消災利益,而使人生與佛 法發生普遍的親密的關係,更足奠定人間佛教的基礎也。16

而有究竟之理,亦須有應機之宜,在現世事象上取得與「法理」、「法相」之 連結,常能啟信切合眾生,所以太虛就以藥師佛之「琉璃光」,與中華民國的國旗

「青天白日」顏色相連結,並以此將中華民國符應於藥師佛的東方琉璃淨土:

…復次,此琉璃光義,與今日中華人民所欲實現之理想目標,亦極相符,

蓋孫中山先生以青天白日為建立中華民國之國旗,此青天即琉璃寶,白日 為琉璃寶充滿之淨光。佛陀說法,無不契理契機,此琉璃光尤深契第一義 空,境智如如之理性,與中華民族建立民國之機宜也。17

以中華民國國旗之青天白日顏色,呼應於藥師之青色琉璃寶與其白色淨光。當時 這樣的說法亦有所流傳,例如在太虛之前,戴季陶於民國 22 年初在南京寶華山隆 昌寺發起藥師七佛法會時,就曾認為「又謂青天白日之十二光芒,無異琉璃之十 二光輪,更配以十二誓願,極巧合之妙」18。這樣的說法,是某種機緣形象之比附 與連結,以興發這個土地的人們向上之信心,而且「深契第一義空、境智如如之 理性」之佛法究竟內涵也同時點出。

除了太虛之外,弘一(1880-1942)也感受到這樣的時代法門氛圍,講說《藥 師經》,並留下〈藥師如來法門一斑〉、〈藥師如來法門略錄〉、〈藥師法門修持課 儀略錄〉、《藥師經析疑》等內容來提倡藥師法門。他認為藥師法門「深契時機」,

16 太虛《藥師經講義》,頁 134。

17 太虛《藥師經講義》,頁 7-8。

18 陳天錫《戴季陶先生編年傳記》;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頁 93-94。為戴季陶藥師法會 發願文詮解的羅奉僧〈護國濟民弘法利生 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衍義 續〉亦認同太虛、戴季陶這樣 的說法;見《正信》第 5 卷第 4 期,1934.10.29;黃夏年主編《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冊 43(北京:中國書店、2008,以下簡稱《民佛期補編》),頁 308。

(10)

其法門特色有四:「維持世法」、「輔助戒律」、「決定生西」、「速得成佛」19,其中

「維持世法」即指藥師法門特別重視救度人類實際生活:

佛法本以出世間為歸趣,其意義高深,常人每難了解,若藥師法門,不但 對於出世間往生成佛的道理屢屢言及,就是最淺近的現代實際上人類生活 亦特別注重。…就此可見佛法亦能資助家庭社會的生活,與維持國家世界 的安寧,使人類在這現生之中得到佛法的利益。或有人謂佛法是消極的,

厭世的,無益於人類生活的,聞以上所說藥師法門亦能維持世法,當不至 於對於佛法再生種種誤解了。20

藥師法門的現世利生,讓人們立刻得利,也可避免人們總以為佛法消極厭世,不 入世。弘一以持戒謹嚴著稱,在藥師佛本願中特別拈出:使守戒者「令得不缺戒」, 犯戒者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之救拔。也為眾多的彌陀法門行者,

拈出藥師佛悲願也度化他們,以八大菩薩(文殊、觀音、大勢至、無盡意、寶檀 華、藥王、藥上、彌勒)來示其往生之路,自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華化生。

即使重視現世利生,弘一還要特別提醒,藥師法門之大乘成佛之道亦是其重要內 涵,所以:

若欲成佛,其主要的原因,即是「悲智」兩種願心。《藥師經》云:「應生 無垢濁心,無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養慈悲喜捨平等之心」。就是這 個意思。前兩句從反面轉說,「無垢濁心」就是智心,「無怒害心」就是悲 心。下一句正說:「捨」及「平等之心」就是智心,餘屬悲心。…凡修持 藥師法門者,對於以上幾句經文,尤宜特別注意,盡力奉行。假使不如此,

僅僅注意在資養現實人生的事,則惟獲人天福報,與夫出世間之佛法了無 關係。…依此發起「悲智」的弘願,假使如此,則能以出世的精神來做世 間的事業,也能得上品圓滿的戒,也能往生上品,將來速得成佛可無容疑 了。21

19 弘一〈藥師如來法門一斑—己卯四月在永春普濟寺講〉;《藥師法門彙編》附錄七,臺北:佛陀 教育基金會印贈、2012,頁 107-109。

20 弘一〈藥師如來法門一斑—己卯四月在永春普濟寺講〉,頁 105。

21 弘一〈藥師如來法門一斑—己卯四月在永春普濟寺講〉,頁 108。

(11)

所以弘一因藥師佛特別重視現世救濟,而加以提倡,但也以「大乘悲願」、「解脫 成佛」為藥師法門的究竟內涵,提醒人們不能只停留在現世安養上。也因此在持 名念佛時,他主張應依經文念「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而不要再念傳統的「消災 延壽藥師佛」,因為後者容易將藥師佛救度眾生的本懷屈降,只執停於現世安養 上22

在太虛佛教改革的大潮之中,大陸民國時期的佛教充滿著大破大立,懷大願,

走大路的氛圍,而人生佛教,重視現世的方向在其中,行菩薩道,重視大悲利益 眾生的精神也在其中。菩薩為覺有情,以救度眾生故,不入涅槃;為救度眾生故,

自然要關注現世,了解眾生緣起,救濟眾生苦難;而這樣的方向與藥師佛的現世 安養、資生的大願方向是一致的。再而,傳統佛教本來就常以藥師佛為「消災延 壽」之本尊,這是相應於其現世利生的特質,但弘一在這一點之外,還特別強調 藥師法門不只停留在現世利生,還深具大乘悲願、圓滿成佛之道,這也與太虛在 詮釋藥師經時,以藥師佛為大醫王,具大悲大智,是同樣的理路。

視藥師法門為實踐人間佛教的法門,重視現世人生,開啟人間淨土,這樣的 方向,修學於民國初期的吳信如,即使在經歷中國內部更巨大的文化破壞後,於 1992 年講授藥師法門時,亦仍有此時代痕跡在,其云:

所以藥師經法是教人生活做人之大法,是教人即生即身認識人身人生而改 造人身人生之大法也。釋迦為人間之本師,藥師為人道之本尊,大日為天 道之本尊。修密教者,修人道也。而修藥師法者,是正修人道,以人合人,

以人合天,天人合一也。故藥師經法,是人間佛教正信正念、正知正見、

正定正命之正法也。23

只是吳信如的藥師經法,是朝向重視身心調練之藥師定法,這是人間佛教的另一 種取徑,它與醫療照護、慈善救濟成為現今藥師法門的重要面向。

綜合言之,大陸民國時期的藥師法門詮釋,在時代因緣之下,特別強調其東

22 弘一〈藥師如來法門一斑—己卯四月在永春普濟寺講〉,頁 109。

23 吳信如《藥師經法研究》序;北京:中醫古籍出版、1998,頁 2。

(12)

方淨土與中國、人間淨土願景可以相合;其特重現世利生的特質,與現代世界重 視社會民生及當時佛教改革方向:人生佛教、菩薩大行也極為相應;但也同時提 醒藥師佛法門的究竟目標,亦在醫治眾生無明、導引大乘成佛之道。這樣的詮釋 方向,是不同以往的新詮釋,既具有時代性意義,又深顯其核心價值,而且影響 至今。

三、經懺救國:藥師法會與戰亂年代

當民國成立後,整個政治局勢仍動盪不已,北伐、國共內戰、中日戰爭,即 使八年對日抗戰勝利後,國共之間還全面急劇開戰;外有外強,內有內亂,社會 民生、傳統文化也受到巨大衝擊,這樣一波波看不到終點的混亂,尤其是在民國 26(1937)中日戰爭爆發之前後,以及同時之間的國共內戰之時,更是有戰火連 天、民不聊生的迫切感。

面對如此內外交迫的戰亂時局,救國救民之念之行,全面急切噴湧而出,各 行各業紛紛投入,尤其是戰場所須之人力與物力,這樣的心念也起於佛門之中,

也受佛門之外的人士所迫求;僧尼也應該投入救國,但要上戰場嗎?作為出家人 如何愛國救國?作為佛教徒如何來盡一份心力?舉辦祈福消災法會是其中一途,

尤以藥師法會與仁王護國法會受到特別的重視,而就藥師法門來說,這當然與藥 師佛所發大願是對貧病、災難、刑獄、身心受苦等的療癒救渡有關,並使眾生資 生之具豐足,身心安樂,而更特別的是藥師佛對「他國侵逼難,自界叛逆難」、「九 種橫死者」等之救渡,亦即如能依法供養並受持藥師佛法門,持藥師名號,造續 命旛燈,起慈悲心,放生修福等,由此善根及藥師佛本願力故,能「令其國界,

即得安隱」、「一切有情,無病歡樂」、「一切惡相,皆即隱沒」,各種橫難也能免除,

盡其天年 24。《藥師經》所談的藥師佛慈悲大願救度的方向,正正符合這樣一個他 國侵逼、自界叛逆,處處皆是橫難,常常皆遭橫死的戰亂年代。再加上藥師系列 經典有屬於密教咒語內涵,有藥師七佛與咒語、八大菩薩、十二神將之護佑,也 給那個時代的佛教徒一個經咒法會的救國救民方式。

民國 20 年(1931)9 月 18 日日本佔領中國東北的滿州,數月後日本軍隊進攻 上海,當時篤信佛教的考試院院長戴季陶(1891-1949),於民國 21-22 年修建仁 王護國法會、藥師七佛法會等,東初《中國佛教近代史》〈戴季陶先生與佛教〉談 到:

24 唐‧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卷一;《大正藏》冊 14,no.0450,頁 406c-407c。

(13)

九一八事變發生,舉國痛心,這時京中信佛徒眾,「發菩提心,虔請百師,

修仁王護國法會於南京寶華山,同發十願,期全國一心,共圖自救以救國,

救國以自救」(文存一三二四頁),其願文流傳極廣,並經譯成邊疆語文,

分發蒙古青康西藏各民族閱讀。…五、藥師佛七法會發願文(民國二十二 年一月作)…就中以仁王般若法會發十願及藥師佛七法會發十二大願,最 為懇切,感人甚深。25

戴氏撰寫仁王護國法會十願的願文,再加上第九願和第十二願,而成藥師佛本願 精神的現代版十二大願,也因為這樣的現代版大願,這場藥師七佛法會,特別有 意義。而他對於發起藥師法會與共發願文的心路背景曾言:

民國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寇我遼寧,一日夜間,南至旅順大連,北及 長春,東南至安東,千餘里地,悉被占領。而文武官吏,無一為職守土地 盡其忠者,中國自有史以來之變局也。古人有言曰,物必先腐,而後蟲生 之,國必自伐也,而後人伐之,觀人心之敗壞,而知倭寇之來,蓋有其因 也。傳賢奉職中央者,自國府成立以至於是時,六七年矣,既不能化導國 民,齊其心志,以建立民國鞏固之根基,復不能領袖群僚,竭其忠誠,以 挽救國家衰危之時運,撫躬自問,愧悔何如。因思萬善始於自新,百行復 於懺悔,中國之積弱,由於自召,則其轉弱為強,亦有改過自新。乃與同 志自懺於三寶之前,發為十願,即此願文中九與十二兩條之外之十條也。

二十二年春,護國宣化廣慧大師班禪來京,同仁請益於師,師曰:末法眾 生,眾業深重,除惡與善之教,最當機者,莫如藥師琉璃光如來之本願功 德,果能真誠發心,求哀懺悔,身體而力行之,則吉羊之降,有如形影相 隨,決無虛也。傳賢誦此經者,亦已經年,及聞師誨,更細心體察,而知 起死回生振衰興敝之道,實盡在此。因集同志,虔請大師修護國濟民藥師 七佛法會於寶華山之護國聖化隆昌寺。復體佛慈之教,於前所發願之外,

益以九、十二兩條,願與國民共本斯義,終身奉之,以為法要。…26

25 釋東初《中國佛教近代史》下冊,第十八章第四節〈戴季陶先生與佛教〉;臺北:東初出版社、

1974。頁 486。

26 陳天錫編《戴季陶先生文存》冊 3〈跋藥師法會願文贈譚雲山先生書〉(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1959),頁 1322。

(14)

日本侵華,戰爭已至,國族危弱,百姓將受戰火荼毒,對位居政治高位之戴氏而 言,如何帶領國家轉弱為強,讓百姓轉危為安,自有其重責大任要承擔。而從根 源思考,國族民生要轉危弱為強安,惟有改過自新,自力自強,故戴氏先因仁王 護國法會發十大願,再因班禪大師的提點:末法眾生,眾業深重,要能除惡與善,

最當機者的法門就是藥師佛救度現世的本願功德力;所以啟建藥師法會,而匯成 十二大願,希望因此依此佛力,並讓大眾因此與佛同願同行來實踐現世救度。在 其編年傳記談到:

民國 21 年。去年十二月間,班禪大師自北平入京,本年一月十四日,先生 與諸善信,虔請大師修建藥師七佛道場於寶華山隆昌寺,發十二願,誓遵 藥師本願,如實奉行。此十二願文,先生之思想主張,可以概見。先生自 謂,此非一人之私言,實為天下之公言。故不敢顯個人之名,托之於眾人 之口。又謂青天白日之十二光芒,無異琉璃之十二光輪,更配以十二誓願,

極巧合之妙。此會先生受藥師灌頂,投花授記,名曰不空金剛,自後關於 佛學著述,多署名不空。27

當年的時事概要是:

日本繼續侵略及政府應付情況 一月二日,日軍佔領錦州,我東北軍退入 關內。敵一方向吉林進攻,一方於二十八日夜,空繫我上海通天庵車站,

我起而正常防衛。…共匪亂事及政府剿辦情形 自淞滬抗戰正烈之時,匪一 面發動紅軍,佔領贛州南雄漳州等地,並計畫進攻南昌武漢,一面在上海 公開號召羅工,煽動判亂,政府當立下決心,確定攘外必先安內方針,向 匪區進剿。28

戴氏於民國 28 年又修建護國法會:

27 陳天錫《戴季陶先生編年傳記》,頁 93-94。

28 陳天錫《戴季陶先生編年傳記》,頁 92-93。

(15)

又於重慶修建護國法會,率領全國軍民,及中央地方官吏,蒙古王公,康 藏大族,千五百餘人,『普請顯密諸宗大德,修建無遮道場,虔求抗戰勝利,

怨敵降伏,宇宙清寧,人民安泰』。民國三十一年又於重慶修建護國息災法 會四十九日…29

在其編年傳記之民國 28 年也談到:

本年春間,重慶佛教信徒,懍於國難嚴重,禍至無日,成立護國息災法會,

經常誦經修法,期以無邊佛力,消除災難,公推先生擔任會長,群資領導,

如是數年,經久不息。30

身為國家重要官員的戴季陶,帶頭修建各種消災祈福法會,尤其是現世利生的藥 師法會,無非有感於當時時局內憂外患,戰爭已起,生靈塗炭,欲藉宗教的力量,

療癒人心,安慰苦難,消災祈福,甚至在此艱困時期,還共同發願實踐人間淨土。

身為佛教宗教師的太虛,在詮釋藥師經「若他國侵擾,盜賊反亂,憶念恭敬 彼如來者,亦皆解脫」時,也認為「至心憶念彼佛,國民信仰心得安定」,亦是解 脫國難的方法之一:

…今自中國觀之,數十年來,皆是處在內憂外患重重困頓之中。文化受侵 略故,人民思想紊亂;政治受侵略故,關稅法權失主;經濟受侵略故,人 民生活枯竭;因之盜猖狂,加以軍閥割據,公然反亂。原國家之建立,本 為保障人民權利,今則國患如此,民何以堪!而此職責,各有攸歸,在以 帝立國,帝負其責,今昔以民立國,宜由國民共負其責。然救國之法雖不 一,若能至心憶念彼佛,國民信仰心得安定,亦解脫國難一法也。31

所以這段時間中國佛教會發訊息給各省佛教會,希望各寺院一起啟建藥師法會,

29 釋東初《中國佛教近代史》下冊,第十八章第四節〈戴季陶先生與佛教〉,頁 487。

30 陳天錫《戴季陶先生編年傳記》,頁 166。

31 太虛《藥師本願經講記》,頁 131。

(16)

例如民國 22 年 5 月給四川佛教會電報云:「查近來東北風雲日趨緊急,全國諸大 護法名流為祈禱和平,免回劫運起見」,所以啟建藥師佛七法會,「以期永息兵戈,

銷彌眾難,徐圖建設,其慶承平」,因此「務希迅即轉告各寺院,同發大心,修建 藥師佛七法會七日,乃至四十九日,則願力既同,功德自集,國難民苦定荷佛慈 加被而解脫也」32。民國 23 年 9 月〈啟建四川藥師息災法會〉新聞:

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云:若諸國土災難起時,如法供養藥師琉璃光王如來,

由此善根及彼如來本願力故,諸災即息,國界安隱,風雨順時。今之疾病 叢生,人眾疾疫難也;東北風雲,他國侵逼難也;赤燄方張,自界叛逆難 也;水旱偏災,非時風雨難也;種種災難,悉現目前,人民痛苦達到極點,

言念前途,不寒而慄。…謹取吉於夏曆八月初四日於堯光寺立壇祈禱。并 祈佛學各團體,查照儀式壇儀,剋期進行一七,乃至七七,隨力舉辦…33

因此許多個別寺院也舉辦藥師法會來消災護國,祈禱和平,例如南湖十方庵的藥 師如來法會訊息:

南湖十方庵監院德蓮、方丈定文悲願宏深,鑒於災亂瀕仍,眾生宿業難消,

啟建藥師如來法會四十九天,每日誦持藥師本願經,並燃點藥師琉璃燈四 十九天,求世界和平,國泰民安,該僧眾至誠懇切大心願,定能感應道交 也。34

世界佛教居士林於民國 23 年,有份啟事,公告以往每年例行的四種道場法會外,

要再增建藥師佛七道場:

32〈班禪修建藥師七會〉;《四川佛教月刊》第3 年第 5 期,1933.05.01;黃夏年主編《民國佛教期 刊文獻集成》冊 57(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製中心、2006,以下簡稱《民佛期集成》),頁 484-485。

33 〈啟建四川藥師息災法會〉:《四川佛教月刊》第 4 年第 9 期,1934.09.01;《民佛期集成》冊 58,

頁285。

34《佛海燈》第1-2 期,1935.12.12;《民佛期補編》冊 51,頁 20。

(17)

本埠世界佛教居士林,向例每年啟建觀世音菩薩、釋迦文佛、地藏王菩薩、

阿彌陀佛,佛七道場四次。今年增建藥師佛七道場一次,即於十月三十一 日起,(即陰曆九月二十四日)並於每晚七時起,恭誦藥師經一卷。均於十 一月六日圓滿。(即陰曆九月三十日)歡迎各界士女踴躍參加云。35

所以除了政教共同發起的法會之外,還有佛教界內僧人居士發起大大小小的息災 法會,以佛法、藥師法門的方式來面對戰爭來臨的災亂時局。但這也引來佛教界 內外對「經懺救國」的揶揄與反省,有的則深究其意義,有的則認為這只是消極 的作法,寧願發起具體行動來救國,尤其是一些自許為新僧的出家青年。而在戰 爭發生之時,急須男子上戰場的情況下,外界也給佛教僧人極大的壓力,所以僧 伽護國的議題也討論得相當熱烈而熱血,震華法師於民國 22 年左右有《僧伽護國 史》之作36,而當時湖北沙市的《佛海燈》雜誌(創刊於 1935 年 21 月,創辦人幻 影,編輯兼發行人毛振興)於民國 26 年連續三期刊出「僧伽護國專號」上中下冊,

其在徵文啟事中談到:

國難已到非常時期,凡屬國民同有救國救民之責任,僧伽為國民一份子,

是否共負護國靖難之責,本刊二卷五期擬出「僧伽護國」專號,請十方大 德各抒偉論,發心寫稿,贊成,反對,均所歡迎,請儘量賜教。37

在許多冷靜、熱血的討論中,對於護國息災法會有所批評,例如惡口〈寫在護國 息災法會之後〉,極力主張僧伽加入軍事訓練:

…上海建立護國息災法會,功德莊嚴,其和平空氣,充溢宇宙,然則,飛 機炸彈的魔力,終比法會一籌,所以我要求七十餘萬僧侶,要概明瞭這種 大勢,不如以實力護助國家,較為痛快而獲實益。…匪偽的內幕,尚有野 心的魔鬼為之作崇,佛教戒殺,本於慈悲,有時遇到凶暴的專橫修羅叛變,

35 〈世界居士林啟建藥師佛七道場〉;《佛學半月刊》第 4 卷第 21 期「藥師如來專號」,1934.11.01;

《民佛期集成》冊50,頁 157-158。

36 震華法師《僧伽護國史》(上海:佛學書局,1934),內有民國 22 年智光之序。後來另有版本為 越南龍華寺出版、1970。

37「僧伽護國專號」徵文啟事;《佛海燈》第二卷二期,1936.12.22;《民佛期補編》冊 51,頁 401。

(18)

亦可略事從寬,開一線道以救人,佛陀本身也許行的(佛童年時,殺數十 強盜以救五百商人的故事),能夠內存菩薩心,外現金剛面目,殲減匪敵,

救度眾生,我自己縱入地獄,又有何妨呢?惜!今日有少數知識份子,反 對僧尼加入軍事訓練,藉口有違戒律,而盜取寺產,把持住持,操縱會務,

爭攘權利,現了和尚面目,作了強盜所不敢做的事,祇可欺騙我們小佛徒,

不能遮騙六通菩薩也。38

所以當時有些僧人極端地成為僧軍,從事武力抗敵。而太虛的想法與動向,是受 到矚目的,也動見觀瞻,能起帶頭作用的;太虛論及國難救濟時,是連結至實踐 人間佛教的,他曾提出:(一)國難中勿徒逞悲憤。(二)想免災難要省過修德。(三)

安分盡職為救國基礎。(四)剿匪先得民心歸順。(五)有攻人殺器不如保民防具 等看法39,由此可看出他並未因國難而忘失佛法高度,但也不能沒有慈悲精神,而 不顧國難,所以在各方討論之下,太虛認為僧人主要以從事救護隊工作為主,來 盡心盡力;一方面避免殺生害命有違慈悲本懷與所受戒律,一方面又能盡積極入 世之菩薩願行,呼應國家民族的急迫需求。這樣的看法普遍得到認同,也為僧人 找到救國的最佳途徑。投入戰場殺敵,屬於世間對立之法,又涉殺生之事,佛法 以空立宗,以慈悲智慧為導,所以戰爭殺敵,在事相上確實有違佛法本懷;但在 千難萬難的狀況下,為救千萬人而須殺一人,是有這樣不得己之權宜空間,但前 提是要自負因果,而且重點也就在此自負因果上也。既然如此,所以此事可以個 人權宜,萬不得己而行,卻無法呼籲引導大眾群體去做;在入世與僧軍之間,太 虛作為當時佛教精神領袖,其分寸的拿捏,甚為險峻。40

而藥師佛法會等啟建,雖然看來消極,但除了傳統的持名、誦經、懸旛燃燈 等修持方法外,戴氏帶起的與藥師佛同願同行,同發現代版的大願,同踐現代版 的大行,以救國濟民濟世,正是在此消極中展現積極的願景與動力,藉此療癒人 民身心,救度社會沈淪。所謂願力大過業力,有志即成,有願有行,過去現在未 來諸佛,皆是因地發大心大願的菩薩行者,所以在這樣的時節因緣,藥師法門被 太虛等人重新詮釋,引導齊心修為,也被戴季陶等人引來齊發大願,實踐現代版

38 惡口〈寫在護國息災法會之後〉;《佛海燈》第二卷二期,1936.12.22,《民佛期補編》冊 51,頁 403。

39 太虛〈從國難救濟中因來建設人間佛教〉;《佛海燈》第 3 期,1935.12.12,《民佛期補編》冊 51,

頁7-10。之後尚有四點,屬於社會、經濟、政治的看法:(六)生產教育要先有生產計劃。(七)

復興農村要注重儉樸勤勞。(八)施政要立誠為公。(九)單在政體上爭亦庸人的事。

40 …近日學愚《佛教、暴力與民族主義—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佛教》,其中第二章〈佛教與護國〉、

第四章〈抗戰中的中國僧伽〉之〈經懺護國和物質援軍〉亦有文獻資料與討論。

(19)

之大願,這正是藥師法門發展的時代特色。

四、戴季陶的藥師法會發願文

民國 22 年 1 月戴季陶撰寫〈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41,於所發起的「護國濟 民弘法利生 藥師七佛法會」,與大眾共同發願。此藥師七佛法會在南京寶華山隆 昌寺舉行,禮請班禪大師與隆昌寺全體清淨聖眾修建。這份發願文共分二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的十二大願是普遍祈願於全國各階層人民,包括個人、彼此、男女、

壯年、各民族、各國、佛教,期許建立盡善盡美的社會國家,協同共濟的世界,

最後一願,歸至藥師佛之加持,讓世界成為琉璃淨土,然後再迴向至國家、世界、

佛法。

第二層次則是依第一層次的最後一願:第十二願之藥師佛加持來展開,使自 身亦依藥師佛十二本願的各願精神本懷,依當代名詞、政經型態、民生內涵,推 出十二大願,所以可視為藥師佛十二本願的現代版。

所以第一層次的十二願願文多涉政府黨國、政治樣態、國與國、各民族等。

第二層次扣緊藥師佛十二大願,攝歸於人心,也推衍至社會民生各層次的行化普 度。二個層次都依藥師佛精神,關懷現世利生,都是現代版型式,所以第一層次 關涉普遍,筆者將之稱為現代版藥師佛十二「普」願,第二層次一一扣緊藥師佛 十二大願,就稱為現代版藥師佛十二「本」願,並總稱為「現代版藥師佛二個層 次二十四大願」。

戴氏這二個層次的大願,太虛講說《藥師本願經講記》時,將扣緊藥師大願 的第二層次願文,也置於其講說每一願願文之後,表達他的贊同;之後有羅奉僧 者將這二層大願加以衍義,結集成冊,太虛為其寫序而曰:

藥師法會者,乃戴公季陶等朝野耆碩,以天災迭降,國難紛乘,皆眾業所 積成,冀民心之改善,敦請護國宣化廣慧班禪大師,在首都寶華山隆昌寺,

率領淨眾依藥師七佛本願功德經之所修建。諸耆碩不惟欲仗佛正法洎僧伽 果德,銷禍培福,而尤重隨學諸佛所修願行,勸導全國人士,齊心止惡,

41 陳天錫編《戴季陶先生文存》冊 3〈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頁 1178-1182。此願文亦刊登於隔年 的《北平佛教會月刊》第1 期,1934.11.01 之〈護國濟民弘法利生 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民佛 期集成》冊72,頁 381。

(20)

協力行善,從業因上以轉移振拔之。於是既依國民現狀,分別確陳前十一 願,俾各安其心而進其德;復依藥師世尊之大願為本,適切時代之所需,

攝為第十二願,依藥師之所以成淨琉璃剎者,造成中華以及萬邦之康樂,

其用心之仁且溥。…去歲余講是經於明州阿育王寺,雖捃摭願文,資發經 義,亦未遑演暢以盡其致。…42

他讚揚戴氏「依國民現狀」,形成前十一願,再依藥師大願為本,「適切時代之所 需」,攝為第十二願,並再衍成十二願,其用心不只是依賴佛力與僧德,「尤重隨 學諸佛願行」,勸導大家齊心止惡行善,學習藥師願行與所成淨土的菩薩行,來成 就中華及世界各國的康樂。

(一)第一層次的十二大願:

第一層次的現代版藥師十二普願,如表一:

表一:戴季陶「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第一層次之 現代版藥師十二普願

願次 護國濟民弘法利生 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 發願實踐對象

一 願民國人民,信仰堅固,確實信行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 德,相待以誠,相接以禮,表裡如一,心口相應,團結 一致,永遠不渝。

對民國人民個人

二 願民國人民,刻苦自勵,克勤克儉,富者濟人以財,智 者濟人以道。財不令藏於地,學不令私於身,營共同之 事業,成共同之社會。

對民國人民彼此

三 願民國人民,愛護國家,服務公眾,實行主義,守法奉 公,俾約法能行,憲法早布,國基鞏固,政治修明。

對個人與國家

四 願青年男子,回心轉意,進德修業,堅其意志,強其身 體,修其言行,廣其智識,力矯浮佻之時弊,作真實之 功夫,養成耐勞苦守紀律之性行,俾在家為克家之子弟,

對青年男子

42 太虛〈藥師法會願文衍義敘〉(寫於民國 24 年 2 月 15 日);《正信》第 6 卷第 1、2 期合刊,

1935.04.08;《民佛期集成》冊 62,頁 152。

(21)

在社會為有用之人才,在國家為忠實之人民,然後方能 為國為民,擔當大事。

五 願青年女子,一齊覺悟,特宜養其慈愛和平之純德,治 家教子之常識,為妻為母,保育後代。民族之生存發展 責任,端在於女性同胞,盡其天賦之職責,發揮其自然 之良能,俾社會受慈育之恩,萬代沾祥和之德,方為愛 國愛民,愛護人類,愛護國家之正道。

對青年女子

六 願一切壯年人民,努力修為,不貽少年老年以憂患辛苦 之境遇。在官者廉潔奉公,營業者誠實任事,刻苦耐勞,

勇猛精進,上承先德,下啟後人。

對壯年人民

七 願中國國民黨全體同志,親愛精誠,團結一致,拋棄嫌 怨,互相扶持。念先烈創業之艱難,知國民責善之殷重,

虛心平氣,矢信矢忠,奉行主義,努力建設。納全國之 忠言,容全國之人才,以盡其救國之責,成其建國之功。

對國民黨同志

八 願國民政府,上自主席,下迄僚屬,中央地方文武官吏,

履行誓言,奉行法令,廉潔勤慎,愛國如家,體總理天 下為公之心,繼先烈捨身救國之志,於權利則盡量忍讓,

於責任則奮勇承擔。忠於國家,愛護人民,容納賢能,

接受忠告,提攜後進,尊重前賢,共濟時艱,同成大業。

對政府官員

九 願全國同胞,漢滿蒙回藏以及回疆,乃至西南諸省山間 民族,共存天下為公之大心,同發團結國族之大願。以 三民主義為依歸,則共信斯立;以忠信篤敬律言行,則 互信以固。分多潤寡,人人存乎慈悲;截長補短,事事 行於方便。同心同德,並育並行,復興富強安樂之中華,

有志竟成;造成盡善盡美之民國,後來居上。

對全國各民族

十 願世界各國政府人民,共立互助之志,同棄凌暴之心,

扶持弱小之民族,建立共守之法治,繼絕舉廢,治亂扶 危,厚往薄來,協和共濟。

對世界各國

十一 願佛教大眾,徹底覺悟,發大乘心,行普度事,勿作自 了之人,勿泥文字之跡,勿迷於外道邪魔而自犯毗尼,

勿惑於世俗財位而妄為趨附,勿迷於鬼神而遺棄眾生,

勿迷於成規而阻礙進步。勇猛精進,自覺覺人;悲智雙 運,財法兼施。布十善於俗界,行六度於道門,持戒則

對佛教大眾

(22)

如山岳之堅,度生則如河海之廣。恢復固有之教義,則 本體自是金剛;善用世間之科學,則法器悉為輪寶。然 後釋迦教義,根基鞏固,枝葉繁榮,法輪常轉,佛日增 輝。

十二 願大慈大悲藥師世尊,運無緣慈,施無畏法,愍念眾生,

普垂加被,使人人覺悟,共發至誠,懺既往之夙業,種 當來之善果。一切煩惱災障,消除無餘,村城國邑,布 滿佛號經聲,大地山河,盡成琉璃世界。千秋萬世,善 業昭垂;四海五洲,仁風永被。中華鞏固,民國萬年;

萬邦協和,正法永住。

對藥師佛大願

第一層次的十二普願,發願的對象與共同實踐者,分別是對「民國人民個 人」、「民國人民彼此」、「人民與國家」、「青年男子」、「青年女子」、「壯年人民」、

「國民黨同志」、「政府官員」、「全國各民族」、「世界各國」、「佛教大眾」、「藥師 佛大願」。

第一至六大願是期許全國人民之修養、勤儉、服務、守法、刻苦忍耐、勇猛 精進等來期許,並包含男子之進德修業,女子之慈愛和平,善盡天職,以及壯年 之努力修為。第七願是對國民黨同志之親愛精誠,團結一致而言。第八願是以國 民政府所屬文武百官能共濟時艱,同成大業而言。第九願是對民族之間(漢滿蒙 藏回以及西南諸省,山間民族等)的團結而言。第十願是願世界各國政府人民共 立互助之志而言。第十一願是願佛教大眾徹底覺悟,發大乘心,行普度事而言。

第十二願則是回歸至藥師佛,願如來普垂加被,使人人覺悟,煩惱災障消除,世 界盡成藥師之琉璃淨土,然後再迴向至國家:「中華鞏固,民國萬年」、世界:「萬 邦協和」、佛法:「正法永住」。

發願的內涵,有傳統儒家德目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亦有當時政治理念的實 行主義、憲法早佈、體總理天下為公之心、以三民主義為依歸、中國國民黨全體 同志等;有現代社會價值的協和共濟、奉公守法、服務公眾、扶持弱小之民族,

建立共守之法治、善用世間之科學等;也有佛法教化的自覺覺人、悲智雙運、運 無緣慈、行六度行等,及人間佛教精神的勿迷於鬼神而遺棄眾生等語。

其發願理路是依著藥師佛本願現世救度的精神,從小至大,一一循各階層展 開,其中有個別,亦有全體;有性別之別,亦有年紀之別;有人民的,亦有官員、

政黨的;有漢族與少數民族,有中國亦有世界彼此的;有人心修養、社會制度及

(23)

山川國土,有專屬佛教的。最後彙歸藥師佛本願,成就本願,並迴向所有前願的 願景成就,展現別中有全,全中有別;世法含出世法,出世法含世法,期許眾生 可自覺覺人、世界可成淨心淨土,而整個發願力量在於策發人們行菩薩六度之行,

廣其心量與勇於實踐。

在漢口發行的《正信》雜誌(半月刊,1932 年創刊,編輯人釋法舫、釋談玄 等人),於民國 22 年 9 月(第 2 卷第 16 期)始至 23 年 11 月(第 5 卷第 5 期)止,

連續刊出羅奉僧〈護國濟民弘法利生 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衍義〉15 篇,為戴季陶 的藥師七佛法發願文詮解其義,在續二時言:

…今夏暑廬山,承戴季陶先生贈我一本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并聽戴先生 在大林寺演講這發願文的因緣,說是原來在修建護國仁王法會裡面,共發 十願,後來修建藥師七佛法會的時節,又加上第九和第十二願,完成十二 願,剛符藥師佛十二大願之數。我讀了這十二章發願文,真令人歡喜讚歎 得五體投地,只可惜當時參加這法會裏面同心同口發願的人太少了!若是 政府公全體參加同發此願,乃至全國民眾至少若有十分之一的人數同發此 願,我相信中國馬上轉危為安,不到一年,就能轉為強,不到三年,就能 同化全球,實現大同世界,的是可操左卷啊!43

其強調即使是法會之發願,亦有其積極的意義所在。其又云:

一、這發願文,只是將中山先生的主義和國民黨的政綱,期望其切實推行,

這本是全國人心的要求,不過是拿宗教的信仰心,誠實心,上求於佛力的 加被,下求於國人的同情,以表示至誠懇切毫不虛妄的心願罷了,並沒有 什麼神秘迷信的作用在裏面,我很盼望革命的同志,全國的同胞,縱然不 信仰佛教,也要平情論事,只把這願文看做是全國同胞所當奉行的信條,

切實的展轉勸導,互策進行,為除了這樣,再也想不出統一全意志的辦法 啊!

二、這發願文雖只是說的世間法,卻正是發大乘心的菩薩真實修行的法門,

43 羅奉僧〈護國濟民弘法利生 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衍義 二續〉;《正信》第二卷第 17 期,

1933.10.01;《民佛期補編》冊 43,頁 390-392。

(24)

這其中的一語一義都在佛說孛經廙面尋得出根底來的,大家都知道孛經所 說的,不是釋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時,顯出治國功行的一段因緣麼?

可見佛法是與世間法無可分別的,離開世間也沒有佛法可說,所以我還一 至誠仰望於學佛的同志們,發大菩提心,將此發願文看作是自己修行的正 課,並廣為勸導,這才是真實修行,圓滿無漏功德。44

藉由同心同志地發願,朝向美好的共同願景,形成自勵勵人,共同一心,發心既 純正,眾志可成城,家之安,國之平,甚至全球合作,世界大同,皆可達成。這 個時代雖然世局混亂、處處戰火,但當時的佛教徒充滿著菩薩行的勇猛精進,所 志所圖之遠大,從小至大,從家國至世界,從全球至宇宙,雖然由今迴看,後來 世事難料,人事全非,而世界猶在爭鬥,但仍覺得有其可敬可佩之處。

(二)第二層次的現代版藥師十二本願

太虛依四聖諦「苦、集、滅、道」為藥師佛十二大願分類,如表二:

表二

願 次 四諦歸屬

第一~二願 滅諦(依所證滅諦果)

第三~五願 道諦(依菩薩所修道諦果)

第六~八願 苦諦

第九願 集諦

第十~十二願 苦諦

戴氏第二層次的現代版藥師佛十二本願45,即從第一層次的第十二願引導而 出,其內容與藥師佛十二大願的相對應,若亦依四聖諦來看,整個皆是「菩薩修 道之道諦」。

而每一願的第一句皆為「第○遵行世尊本願」,最後一句皆是「世尊第○本願,

如實成就」,展現入藥師願海,與藥師同願的大心,也同願同行藥師本願,使藥師

44 羅奉僧〈護國濟民弘法利生 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衍義 二續〉,《正信》第二卷第17 期,

1933.10.01;《民佛期補編》冊 43,頁 392。

45 陳天錫編《戴季陶先生文存》冊 3〈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頁 1178-1182。

(25)

本願成就,自身本願亦成就,形成藥師佛與修學者互相成就,佛與眾生相融相攝,

共願共成。菩薩以佛陀為典範,佛陀因地時亦實踐菩薩願行,所以菩薩以藥師佛 因地所發願行為願行,正是菩薩道的正願正行,也因此才能將藥師法門實踐於人 間,使人間成為東方淨土。

今將《藥師經》的經典版藥師十二大願與戴氏的現代版藥師十二本願,製表 比對如下表三。其中「發願主旨」一欄,分為二,上欄為「經典版主旨」,以太虛、

印順所標為主,下欄為「現代版主旨」,為筆者所擬。

表三:藥師經典之藥師十二大願與

戴季陶「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第二層次之現代版藥師十二本願比較 願

經典版藥師十二大願 發願主旨

經典版主旨 太虛 印順

現代版藥師十二大願

為滿本願,誓尊世尊藥師淨 琉璃光王如來本願,如實奉 行

現代版主旨 一 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 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 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種隨 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

如我無異。

正報莊嚴 生佛平等願

第一遵行世尊本願:政本優 生,教重安養,使一切人民 身心美善,相好端嚴。世尊 第一本願,如實成就。

政本優生,使 一切人民身 心美善 二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

璃,內外明徹,淨無暇穢,光 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

身光破暗 開曉事業願

第二遵行世尊本願,培植德 本,發揚慧力,使一切人民 本力充實,光輝普耀。世尊

(26)

住,燄網莊嚴,過於日月,幽 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 趣,作諸事業。

發揚慧力,使 一切人民本 力充實

第二本願,如實成就。

三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 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無盡 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 少。

智慧資生 無盡資生願

第三遵行世尊本願,廣行四 攝,勤修六度,使一切人民,

自他方便,萬事咸宜。世尊 第三本願,如實成就。

四攝六度,使 一切人民萬 事咸宜 四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

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 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 以大乘而安立之。

導入大乘 安立大道願

第四遵行世尊本願,服務社 會,盡瘁人群,使一切人民 咸歸大乘,捨身救世。世尊 第四本願,如實成就。

服務社會,使 一切人民捨 身救世 五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

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 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 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

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得戒清淨 戒行清淨願

第五遵行世尊本願,精嚴戒 律,調伏身心,使一切人民 身口意業,咸歸清淨。世尊 第五本願,如實成就。

精嚴戒律,使 一切人民身 心清淨 六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

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 陋頑愚,盲聾瘖瘂,攣躄背 僂,白癩顛狂,種種病苦,聞 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詰慧,

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得身健美 諸根具足願

第六遵行世尊本願,政重衛 生,業勵醫藥,使一切人民,

凡有疾苦,悉得救治。世尊 第六本願,如實成就。

重視醫衛,使 一切人民疾 苦悉得救治

(27)

七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 情,眾病切逼切,無救無歸,

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 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 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 具,悉皆豐足,乃至得無上菩 提。

安康樂道 身心康樂願

第七遵行世尊本願,普設醫 院,廣施藥品,使一切人民,

孤苦貧窮,悉離病厄。世尊 第七本願,如實成就。

設醫施藥,使 一切人民脫 貧離病 八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

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 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

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 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轉女成男 轉女成男願

第八遵行世尊本願,立法施 政,尊重女性,使一切女子 受平等福,離百惡惱。世尊 第八本願,如實成就。

立法尊重女 性,使一切女 子受平等福 九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

情,出魔羂網,解脫一切外道 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 引當攝,置於正見,漸令修 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 菩提。

魔外歸正 回邪歸正願

第九遵行世尊本願,樹立正 法,降伏邪見,使一切正法 並育並行,永難纏縛。世尊 第九本願,如實成就。

樹立正法,使 一切正法育 行

十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 情,王法所加,縛錄鞭撻,繫 閉牢獄,或當刑戮,及餘無量 災難陵辱,悲愁煎逼,身心受 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 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解脫憂苦 從縛得脫願

第十遵行世尊本願,改良刑 政,實施感化,使一切人民 不觸法網,即有犯者,在獄 獲救,出獄護養。世尊第十 本願,如實成就。

改良刑政,使 一切人民不 觸法網 十一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

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 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

得妙飲食 得妙飲食願

第十一遵行世尊本願,政重 民生,普濟民食,使一切人 民,飲食供給,無有乏少,

(28)

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 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 建立之。

重視民生,使 一切人民溫 飽並受教育

更施教育,培其智德,令住 安樂,不遭苦難。世尊第十 一本願,如實成就。

十二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 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 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 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 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 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 翫,皆令滿足。

得妙衣服 得妙衣具願

第十二遵行世尊本願,衣住 行等,一切施為,決依總理 遺教,盡力推行,生產分配,

咸令得宜,使人民生活所 需,無有不足,節之以禮,

和之以樂,五福俱全,文明 鼎盛。世尊十二本願,如實 成就。

物產配宜,使 人民所需充 足,禮樂文明

太虛講說《藥師本願經講記》時,在每一藥師大願之後,羅列戴季陶所撰之 發願文46,但其所引的只有第二層次的現代版藥師十二本願,而沒有列出第一層較 透入現實社會政治的願文,這樣的抉擇可顯現一位宗教師的份際與取擇,是立於 更核心的,更貼近佛法的方式來表達。

太虛講授第一大願:「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 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莊嚴 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最後即云:

前年戴季陶光朝野名人,迎班禪大師於寶華山,建立藥師法會。亦本藥師 之十二大願,而發十二種願,其云:

第一遵行世尊本願:「政本優生,教重安養,使一切人民身心美善,相好端 嚴」。

今科學中有優生學,本此優生學施優生政策,能使人民生活善良,身心健 美,此正與藥師之第一本願,遙相呼應。故前講此經緣起時,亦言依藥師 佛法門,可實際應用於現實人生之改善也。47

46 分別見於太虛《藥師本願經講記》,頁 57、59、64、67、69、72、74、75、78、81、83、85。

47 太虛《藥師本願經講記》,頁 5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The accuracy of a linear relationship is also explored, and the results in this article examine the effect of test characteristics (e.g., item locations and discrimination) and

It is intended in this project to integrate the similar curricula in the Architecture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s to better yet simpler ones and to create also a new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As is known, practices of Medicine Buddha correspond to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f the pure land in the human world; since Master Taixu, Master Hong Yi and Master Yin Shun in

專案執 行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