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個必要的外在條件----社區大學的公共領域性格 3-1 永和社區大學的「公共領域性格」特徵

在上節「轉化前後的自我認知圖像」與「轉化前後的與社會連結行動」兩大面 向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每位受訪者在描述來到社區大學後所發生的轉變時,

都會提到一個共同的外在因素:社區大學這個地方。試著將她/他們所提及關於「社 區大學這個地方」的描述,作成以下整理。

表十九 六位受訪者對社大整體氛圍的感受陳述

L 1.認識許多好姊妹,學員之間相互熟識,感覺很好。

2.很多元。

3.可以訓練自己的各種能力,在各個議題裡,也會獲得一些東西。

4.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大家都會試著去相互理解和尊重、相互合作。

5.對談的機制。

6.給人機會。

7.有經驗傳承的任務。

8.大家通力合作,發展出共同的願景和合力創造的美好經驗。

U 1.是一個讓人很感動的地方。覺得自己來到這裡很幸福。

2.大家的能力都是在運作過程中慢慢培養出來的。

3.團隊的凝聚力、默契非常非常的棒。

4.每個人都可以提出不一樣的意見,溝通討論,共同決定如何做最好。

5.能刺激出更多想像的空間,越界看得更寬更廣。

6.甚至超越了家庭的功能。

7.是一個人才的、資源的、訊息的循環體。能量越轉越大。

8.親眼看到從無到有的過程:本來只是一個願景一個想像,經過大家的合作,

最後把它具體創造呈現出來。

將六位受訪者針對所感受到的社大氛圍所作的陳述,作大致的歸類後,可以看 出永和社區大學在其「公共領域性格」上的十二項特徵:

1. 是個強調公共事務參與的地方。

2. 是個互動密集的地方。

3. 鼓勵成員不斷進行批判反思。

4. 鼓勵成員的參與和學習。

5. 成員透過作中學獲得許多的成長和實踐的機會。

6. 是個平等、沒有階級尊卑的地方。

7. 重視成員彼此間的溝通對話。

8. 是個豐富多元的寶庫。

9. 是個不斷產生能量的循環體。

10. 是個自由開放的地方。

11. 是個分工合作的地方。

12. 是個非營利,不為名不為利的地方。

如果將這十二項特徵,與黃武雄(1999)在「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地

以上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共同的元素:深入學習、主體性、批判反思、溝通對 話、人際網絡、公共參與…。事實上,永和社區大學自創校以來即多方嘗試透過 各種不同形式、議題、活動的設計,希望能營造出一種開放、參與、對話的氛圍,

人們在其中可以看到他人的優點、聽見他人的聲音,讓過去不習慣(或不曾,甚 或排斥)參與公共事務的民眾,能自然而然地增進與他人互動、對話的機會和能 力,並經由對公共事務參與的逐漸熟練,強化學習者成為行動者的自我概念。「社 區大學…不是單向的強迫灌輸或指導,而是提供一個場域,誘發民眾學員自動自 發的思考,並因此可以在實踐中面對問題。」(張素真、吳寧馨,2000)

當然,這裡所指的場域不僅是那有限的物理空間,更是由各種議題所串連成的 形上空間,「它是論壇、意見交換、理性對話、促發行動的場域、空間和精神」(李 丁讚,2004),學員在其中,以互為主體的溝通模式,藉由對共同關心事物的討論,

凝聚方向和力量。

從永和社大歷年來的年度成果報告或是專案報告書裡都可以看到,為營造出一 種開放、參與、對話的整體氛圍,永和社大所進行「各種不同形式、議題、活動 的設計」可說是包羅萬象。分別例舉如下:

形式:各種議題之單次講座或系列講座、全校大論辯、各種專案會議/顧問會 議/社團幹部會議/工作會議/檢討會議/交流會議/籌備會議、講師評鑑/社團評鑑、校 內/外公投、各種集中式或系列工作坊、街頭秀、創作、展演、劇場…等。例如:

由資深學員共同執行完成的五週年變裝街頭嘉年華會;教育問題研究社所主辦的 自主學習工作坊,或是跨校的藝術聯展…等。

議題:媒體、生態、保育、景觀、家暴防治、原住民、勞工、文史、女性主義、

教育、社區規劃、兒童文化、新移民、公民美學、和平、族群、戰爭、憲政、校 務…幾乎現代公民社會中的各式議題,尤其是關乎社會正義與公平、文化與價值 的議題,都可以在永和社大各種形式的活動中接觸到,其中某些議題甚至會成為 整個學期的活動主軸。例如:第 9 學期的主軸為台灣成人高等教育學位頒授問題 的全校論辯與校內公投;第 11 學期則進行「中小學校該不該有體罰」的討論會,

和街頭記者會與行動劇展演;新移民女性部分除長期開設免費識字課程外,同時 透過成立社團與進行育兒培訓,促進一般民眾與新移民女性的互動與了解。

活動:每周六下午的公共論壇、每週二至週五晚上的文化夜市、社大咖啡藝文 展、成果展、開學周、大/小全校性運動會/大露營、露天電影院、紀錄片展、校外 參訪、文史導覽、行動劇、徵畫徵文徵圖、新書發表會…等。例如:六年來不曾 中斷過的公共論壇活動,每學期主題性的全校公共參與周活動,或是於假日舉行 的露天影展,和各式社區講座或體驗營…等。

正是這樣多元的、各式促成人與人密集互動的公共議題活動設計和推動,讓永 和社大在有限的空間裡,鋪陳出一個無邊界的「公共領域」空間,充分表達它公 共領域性格特質,讓六位受訪者不約而同的都以「家」這個最貼近生活的認同語 彙,來表達她/他們在社區大學所感受到的整體氛圍--一個得以支撐學習者從個人 學習走向公共參與轉化歷程的必要的外在條件。

3-2 促發公共參與的實踐場域—公共性社團

從六位受訪者的陳述中,我們除了可以看到她/他們對社區大學整體氛圍的體 驗,更可以感受到她/他們對「社團」的積極參與和深刻的感情。這份深刻的感情,

不僅來自於長時間的累積,更在於「社團」擴充了她/他們的生活視野、開展了她 /他們的潛能,並在相互信任、彼此合作的過程中,獲得了自我實現的無上快樂,

「參加社團像是開了一扇窗」(D)、「可以訓練自己的各種能力」(L)、「大家一起 來,那種感覺很好」(G)、「參與的過程很愉快」(F)、「親眼看到從無到有的過程」

(U)…,她/他們說。

3-2. 1 永和社大在公共性社團課程推動上所提供的環境

這裡所說的「社團」,有別於一般以個人興趣、生活休閒為主要目的的藝文性 社團;而是以各種公共議題為關注。黃武雄(1999)在「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 大學—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劃通案」中,將社區大學的課程分為:學術、生 活藝能、社團活動課程三大類,這樣的設計「是以社團活動課程打開並發展人的 公共領域,以生活藝能課程改造私領域的內涵,而以學術課程作為重建世界觀的 基礎,養成人思考基本問題的態度。藉三類課程相互穿引,社區大學將變得生氣 蓬勃,可望成為重建台灣社會、發展台灣新文化的泉源」。換言之,社團活動課程 在整個社區大學原始的課程規劃中,是促進學員公共參與的重要方式。

以永和社區大學第十一學期(2004.9-2005.1)的課程規劃為例,所開設的 125 種課程(不含 8 種自組性藝文社團與讀書會)中,共有 17 種公共性社團課程,包 括:社區新聞社、校務義工社、環境保護社、生態保育社、社區景觀社、家庭暴 力防治社、社會關懷社、原住民文化社、地方文史社、勞工問題研究社、女性主 義研究社、教育問題研究社、社區廣播社、社區規劃社、水噹噹大地關懷社、南 洋姊妹會、社區戲劇社。

公共性社團是以參與及瞭解公共事務為主,並以推動社區民眾共同參與及凝聚 社區意識為目標。為鼓勵學員選參與公共事務,永和社大還設計有「通識選課規 定」,要求學員須於每四個學期中,至少選修一門公共性社團;128 個畢業學分中,

亦需包括 40 個社團課程學分。同時為鼓勵學員踴躍參與社團課程,選修社團課程 一律免學分費(社團學分每學期為 5 學分),學員每週約花 5 個小時進行社團活動,

校方並代為邀聘校內外專業人士擔任社團顧問,協助社團運作;並提供給每個社 團每學期五千元活動費用,作為推動社團工作之用。

除此之外,另舉行有為促成各社團之間彼此觀摩學習與交流的「公共性社團 發展評鑑會」,藉由評鑑一方面為社團的發展方向進行思考,一方面也是社團核心 幹部自我訓練的場所。社團評鑑的內容有二,一是「社團發展方案」,另一是「社 區結合方案」。包括:各社團對過去幾個學期社團經驗的綜合檢討、目前社團發展 所遭遇的困境、未來社團發展的具体方向與策略,以及團隊運作默契、社團與社 區結合的想像與實踐潛力…等(永和社大大學報第 12 期,2003)。G 在她的文本 敘述中亦曾提及:「(公共性社團發展評鑑會)讓我們有機會對社團的公共參與進 行反思,而且透過文字與語言的表達,呈現我們的心得」,透過這樣的過程,G 認 為可以參與者有更多的相處及對話,照見並釐清自己的想法。

透過各種行政支援與整體課程/活動規劃,無非就是要為「公共性社團」奠定 一個較平穩的發展基礎。正如在前文中所討論的,「公共事務的參與能力」並非是 天生被賦予的,尤其,在講求個人最大利益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大部分的人通常 都比較關注眼前個人的需求滿足,很難放大視野看到個人需求其實是和整體大環 境緊密相關,而不知個人問題的解決,通常還是需要回到社會脈絡中處理,也就 是從公共事務的參與著手,才能獲得根本的解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