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個人」到「公共」的轉化歷程模式建構

由個人走向公共,是一個無法刻意加快,或是濃縮精簡的轉化歷程,更是一個 無法預設終點座標的射線。每一個成年人,在她/他 30 歲、40 歲、50 歲,或是 60 歲…,生命階段中的任何一個時間點上,都有可能因為內在趨力所觸動的某些動 機之驅使,再次出發,重新展開她/他的學習歷程。

一種為了實現內心深處真正願望的巨大而持久的力量,驅使她/他們超越現實 生活中各種限制,展開自我以及生活處境的探索,透過與世界的互動,重新探求 自身在世界中的定位。

4-1 自我認知圖像的改變是轉化歷程的基礎階段

學習者在跨越各種限制,踏出原有生活規律,展開學習的同時,大多只著眼於 對個人新生活樣態的期待:希望透過重新的學習,個人問題可以獲得解決,或是 個人需求可以得到滿足。因此,這個階段的學習特徵,多以工具性的學習需求為 主。但是,人們並不會滿足於問題的解決和工具性的需求,Maslow 即認為當較低 的需求層次,獲得部分滿足的同時,較高層次的需求即會隨之逐步發生與增強。

成人批判教育學家 Freire 在巴西所進行的成人識字教育,即是藉由「識字」這個 再工具性不過的學習範疇,協助人們透過對語彙和詞彙的理解,對他所身處的世 界進行反省,進而產生改變這個世界的力量。

「學習」本身就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開始,經由學習我們得以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和我們的關係。在六位受訪者身上,我們看見她/他們在持續的學習和生活的開展 過程中,經由對意義體系的批判反思、經驗網絡斷層的再連結,以及增能賦權與 自我實現,得以「看見自己」,以及「自己在世界的位置」,重新磨塑了她/他的「自 我認知圖像」。

「自我認知圖像」的改變,可說是一種自我理解與生命態度的轉化,意味著個 體的重新出發,也因此可以說是轉化歷程的基礎階段。

從六位受訪者的文本分析中(第五章第二節)可以看到,由於:慣常以來的權

當然,這些因素對不同學習者在「自我認知圖像」上的改變,影響不一:有的 幾乎可以在他的文本敘述中看到每一個促發的因素都存在/發生了,有的則只是在 某些促發轉化的因素上獲得了特別強烈的支持。一個學習者獲得越多有利於促發 轉化發生的條件支持,或是所獲得的支持條件強度越強,(不論這條件來自於個人 內在所形成,或是外在環境所促使),她/他的轉化就會更為明顯而順利。U 在短短 三年裡,在「自我認知圖像」上之所以能產生劇烈而明顯的轉化,即是因為:各 種促使轉化發生的因素幾乎都發生了,並且伴隨著一定的強度所致。

4-2 由個人而公共的轉化歷程必須發展出與社會連結行動

然而,在學習者「自我認知圖像」重新被磨塑的過程中,個體同時也需要與社 會發生新的連結,由個人而公共的轉化歷程才得以完成。這兩個面向互為裡表,

相伴發生,缺一不可。

以六位受訪者的轉化歷程來看,雖然每一位的起始點都不盡相同,但是個人參 與公眾,成為社會中積極的一份子,卻是她/他們共同的發展取向。例如:G 一開 始比較是從與社會連結的面向上啟動,但是歷程中依舊得不斷進行對舊有思維的 批判和反思;U 則是從自我認知圖像的重新摹塑開始,一步一步走向公共參與的 領域;對 L 來說,當初的她只是單純地想要解決生活中「孤在」的問題,最後卻 在各種與人互動、合作的過程中,再次展現了潛埋許久的能力,甚至發掘出生活 中另一片文學興味。

在關於轉化學習歷程的研究中,許多研究者都曾提出類似「學習者將產生來自 新觀點的行動能力,重新融入社會」的結論。但是對所謂「重新融入社會」的具 體內涵,卻鮮有更進一步的著墨。由於本研究所關注的,不僅是個人領域中的學 習轉化歷程,更是從個人邁向公共的轉化歷程,除了自我認知圖像的改變,還包 括與社會連結行動的具體面向。從六位受訪者身上我們可以發現,唯有透過公共 事務的參與,成功的跨越私領域,人才有可能真正打開經驗世界,產生新意義觀 點下的行動,重新融入社會。所謂「重新融入社會」,指的便是一個人從「個己」

的私人角色與身分中,成為能與他人進行溝通、維護公共利益、具有自主行動力 的「公眾」的一份子。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即認為人只有在公共領域中(成為公 眾之一),才能發揮身為一個社會動物的最高能力。

但是,單一的個體如何從孤在的狀態走進群體,與他人共在,而產生與社會的 連結?透過本章第二節對受訪所進行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到:L 是藉由走入人群 與人接合,克服了疏離,並經由充分與人深刻對話的機會,以及在與眾人合力的 過程中,看到了群體的力量。而 G 則是懷抱著關心社會的初始動機來到社大,正 式展開與社會大環境的連結,並體悟出以理性與他人結合的必要性。在 D 身上,

我們則看到經由長時間的學習和參與,D 不僅成為一個行動者,更在每一天的生 活中進行實踐。

我們將以上因素歸納為:「從孤在到共在」、「從個人關懷到共同理念」、「以行 動作為一種實踐」三個向度,用以說明學習者在「與社會連結行動」面向上所展 現出不同於往的視野和力量。我們將以上討論,整理如下圖。

1 . 與

2 . 充

3 . 在

4 . 與

5 . 以

6 . 創

7 . 長

8 . 成

9 . 實

從孤在到共在 從個人關懷到共同理念 行動作為一種實踐

學習者產生「與社會連結行動」上的改變

圖五 促使學習者產生「與社會連結行動」改變的因素

綜觀六位受訪者的轉化歷程結構敘述,以及本小節以上所討論,可以整理出 20

認知與行動,是「轉化」歷程中,不可或缺的兩大面向。沒有行動,學習將只 是自我認知的反省。Mezirow 也認為並非所有的學習都是轉化學習,新的認知與 觀點,沒有經過行動的階段,此學習過程只是反省的學習,並未產生轉化;這樣 的學習,未必能帶來自我實現與解放。

因此,學習者在「自我認知圖像」重新被磨塑的過程中,同時也需要與社會發 生新的連結行動,「由個人而公共」的轉化歷程才得以完成;只有當「與社會連結 行動」面向上產生了不一樣的視野和力量時,學習者的「自我認知圖像」才得以 永續更生。

「自我認知圖像」和「與社會連結行動」這兩個面向,在學習者的轉化歷程中 互為裡表,相迭發生,缺一不可:不具有「與社會連結行動」的認知改變,那「自 我圖像」將是脆弱的;沒有「自我認知圖像」的行動改變,則易流於人云亦云的 盲動。

4-3 建構從「個人」到「公共」的轉化歷程模式

過去,在古希臘城邦,進入公領域的前提是棄絕私利,即所謂大公無私。但進 入現代之後,公與私的背反和斷裂,逐漸轉變成一種連續性。「公」的產生不見得 要以「私」的棄絕為前提,「公」可以在「私」的延展、擴張下慢慢成形。「由私 人會合成一個公眾,也就是從私出發,合眾人的私,慢慢構成一個公。」(李丁讚,

2004)。

眾人之私如何成為公善,而非集體的私利?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便是現代公民社 會的基礎,也就是「公眾」〈黃武雄,2003;李丁讚,2003〉的力量:在「公眾」

的基礎上,透過眾人理性聚合的過程,「己私」才有可能逐漸轉向而為「公善」。 然而,理性的聚合,不似 Maslow 所說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來自於一種自我 實現的內在趨力,而是需要刻意培養出自我批判反省、公開討論、理性對話、相 互尊重…等現代公民素養。

在六位受訪者身上,我們之所以可以看到了一個由私而公、由個人而公共、由 學習出發而邁向公共參與的轉化歷程,很重要的關鍵,便是因為永和社區大學不

僅作為一個社區成人教育的資源中心,提供各式豐富課程,吸引民眾前來學習,

更積極透過其公共領域性格的塑造,成為一個提供給學習者參與「群體」、成為「公 眾」的「公共領域」。

與人互動 社區大學公共領域性格 公共參與

個人學習 與社會連結 公民德行

個 人 進入「群體」 成為「公眾」之一 公 民

圖七 「從個人到公共」的發展示意圖

個體因著某些動機和需求的驅使,在現實條件的配合下,(或是跨越現實條件 的限制),來到社區大學這個提供各種生活知能、現代知識的學習場域裡,展開再 次的學習;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個體成為群體之一。經由長期深入的學習以及 與人的互動,學習者逐漸融入群體之中,產生「家」一般的感受。一種由個人而 公共的可能轉化於焉展開。

社區大學透過三大類課程的規劃,以及整體公共性氛圍的營造,持續地藉由各 種鼓勵批判反思、理性思辨的知性學習,以及強調做中學、溝通對話的公共事務 參與…等「公共領域性格」,促使學習者得以產生自我認知圖像上的改變,並在與 社會連結行動上累積出紮實的現代公民素養和能力。

這個階段的學習者,已不僅僅只是個學習者而已,更是一個具有行動力的參與 者,其個體學習特徵已不再以工具性的學習需求滿足為主,而能以公共性思維取 代。個體不再只是群體之一,而是有機的「公眾」的一份子。作為「公眾」一份

這個階段的學習者,已不僅僅只是個學習者而已,更是一個具有行動力的參與 者,其個體學習特徵已不再以工具性的學習需求滿足為主,而能以公共性思維取 代。個體不再只是群體之一,而是有機的「公眾」的一份子。作為「公眾」一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