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外在善的闕如阻礙德行活動的展現

1.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行德需要外在善做為必要資源或工具

根據Aristotle的幸福觀,光擁有德行是不夠的,還需要行德始能致福。

外在善因此是將德行付諸實現,展現有德行為所需之物。他表示,「然而,

清楚的是,誠如我們所說的,它〔幸福〕也需要外在善;因為在缺乏裝備

(equipment)的情況下,要做出神聖行為是不可能,或者不容易的」(Aristotle 2009, p. 14 [1099a31-33]),「在許多行動中,我們使用朋友、財富與政治權力做 為工具」(Aristotle, 2009, p. 14 [1099b1])。換言之,在有德與行德之間存在著 真實落差,就可能是導源於外在善的闕如這項個人無法控制的事件,它妨礙良好 的品格狀態在行動上找出適當的體現方式(Nussbaum, 2001, p. 334)。

這點與吾人的道德經驗頗為相符。在缺乏物質資源的情況下,如何具體展現 慷慨之德(假定慷慨與「物質贈與」有關)?例如,下雨天看著佝僂老人淋著 雨,要是我手邊沒有任何遮雨工具,如何幫助他?此刻我深感「心有餘,而力不 足」。這是否表示一貧如洗的人較少有機會能展現慷慨德行;反之,富有者有較 多資源行慷慨之德?譬如《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電影中,主角憑 藉眾多財富之助,始能做出拯救許多猶太人的義舉。首要的疑義是所謂的「缺 乏」外在善是指到什麼程度?例如,雖然我身無長物,但在我仍有一杯羹的情形 下,仍舊樂意與他人分享,並付諸行動;顯然,我的物質不充裕並未完全阻礙我 行慷慨之德。難怪上述Aristotle有「(絕對)不可能」與「不容易」之分。換言 之,外在善做為工具性資源,對於行德的干擾程度可以是完全阻礙或只是限制而 已(Nussbaum, 2001, p. 327)。一般情況下,缺乏外在善做為資源,只是「不容 易」行德而已,但並非完全不可能。唯有推到非常極端,設想在沒有絲毫外在善 的情況下,當連自己的生存都成了問題,何來行德之可能?這於是推導出外在善 與幸福的第二種關係(下詳)。回到前例,一般人雖未擁有巨賈辛德勒的豐厚財 富,無法做出史詩英雄壯闊般的義舉而流傳後世,但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確實有

為數不少的善人真切展現了慷慨之德,使用非常有限的物資救助了有限數量的猶 太人。物質的匱乏顯未全然阻礙行慷慨之德。再者,若將慷慨擴大至包括「時間 付出」(例如他慷慨地陪我一整個下午,傾聽我的心事),即使物質匱乏,仍可 選擇以付出時間的方式行德。19

行德需要外在善的論點也出現在《政治學》中,Aristotle指出Plato理想國取 消私產制度,在「共產與共妻」的社會型態中,將導致「性慾的節制之德」與

「財產的寬宏大度」兩個德行的消逝。以後者為例,由於此項德行所需要的資源 已被全面剝奪,「展現自己為寬宏大度或做出任何寬宏大度的行為將不再可能,

因為寬宏大度的功能在於財產的使用」(Aristotle, 2013, p. 32 [1263b12-14])。然 而,在共產社會中,既無私產,何來機會展現財產的寬宏大度之德?此例中,外 在善的闕如(私產的剝奪)是極端的,影響所及,在這種社會型態下不再需要培 養此項德行。

2. 外在善做為人類生存的必需品

在善的三分法中,德行屬於靈魂善之屬,針對其他兩類,Aristotle表示:

剩下來的善之中,有些必然必須先行存在做為幸福的條件(pre-exist as conditions of happiness),其他則自然是合作性與有用的工具。

(Aristotle, 2009, p. 15 [1099b27-29])

這些做為幸福先決條件的外在善是為了維繫個體生存之必需,畢竟人具有肉 體之身,需要諸如身體健康、基本飲食等這類維繫生命的基本必需品。在此意義 上,人之幸福對外在善的需求可說是最原始、立即的,沒了生命,何來修德、行 德,遑論追求幸福可言?就此而言,這似乎突破Nussbaum分析架構下,運氣對 修德致福的兩種干擾方式,而另外被視為第三種。

3. 外在善做為行德的對象與接收者

Aristotle在論及兩種幸福生活的價值序階時,「自足性」是重要判準。默觀

19 這顯示每個德行的展現都需要不同種類的外在善做為資源條件(而且可能不下於一 種),這同時導致行德方式的多樣性。

陳伊琳 Aristotle幸福論觀點下的致福之道與幸福的脆弱性:幸福、運氣與品德教育 23

生活比有德的政治生活更高級的原因在於,前者涉及哲學智慧的展現,這項活動 無須仰賴外物便可以發揮功能;相形之下,後者與道德德行的展現有關,這便需 要某種外在善做為行德的對象。如Aristotle所言:

雖然一位哲學家以及一位正義的人,或一位擁有任何其他德行的人都需 要生活的必需品,但當他們被充分裝備好這類事物之後,正義者尚且需 要對著或與某些人一起,他才得以做出正義的行為;節制的人、勇敢的 人、其他每個人都是同樣的情形。但是,哲學家即使是他一個人也可以 默觀真理,他這樣做得愈好,就愈有智慧;如果他有夥伴的話,他或許 能夠做得更好,但他仍舊是最自足的。(Aristotle, 2009, p. 194 [1177a 28-34])

首句指明,具有肉身的凡人都需要外在善滿足基本的生活所需。接著,

Aristotle這裡的立論著重在道德德行的展現。大體而言,需要有「他人」(外在 善)做為行德的接收者或對象,否則道德德行頓失其必要性。譬如,朋友的喪生 將會阻礙友誼之德的展現(Nussbaum, 2001, p. 327),友誼之德需要有「朋友」

這項外在善做為有德行為的接收者。就此例而言,朋友喪生對友誼之德的展現所 構成的阻礙,可以合理地推測只是程度性問題而已(除非失去所有朋友)。

有德行為的展現需要有「他人」做為施受對象這項論點,實則從旁觸及「人 為何需要有德」與「道德德行的起源」這類根本問題。試想,在孤島上唯一存活 下來的人何必要有道德德行?他 她或許確實需要勇敢之德才能在惡劣的自然環 境中生存下來,也需要節制之德才能確保身體健康,但很可能就不再需要慷慨、

友誼、正義諸德,因為道德德行主要是基於「人是社會性動物」這個事實,為了 維持人際互動的政治生活運作所需。在此極端情境下,部分有德行為的展現頓失 依據。

對此有兩點思考。首先,從主體行德的角度而論,在正常情況下,只要我與 他人有基本的互動交往,就必然有些時機需要我展現相應的道德德行。但可以 合理推測社交網絡愈大、朋友圈愈廣的人,他 她可能面臨的道德情境與考驗就 愈多,也就愈有機會行德。其次,「他人」做為一種外在善,理應也會受運氣所

影響。先說明此處的「他人」泛指親人、朋友與所有可能與主體發生道德、倫理 關係的人(包含陌生人),在與他人相遇過程中,可能產生道德情境,而需要主 體施展德行予以回應。這裡涉及的運氣因素為何?至少有兩類:第一,若前述

「交友圈愈廣,則行德的機會愈多」成立的話,那麼,行德的機會確實會受到 主體人際交往能力與意願的影響。人際交往能力除了可主動培養外,是否也會 受到超乎個人掌控的運氣因素,譬如天生個性(氣質 稟性(temperament),

如膽怯害羞)的影響?例如,有些特殊學生先天在交友能力上受到極大限制與 損傷(如泛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即使經過社交能力訓練 後,交際能力仍舊受到很大限制。影響所及,使他們能正確察覺道德情境,並以 適當德行的展現予以回應的能力大受侷限。這類內在於主體的先天性限制屬於一 種運氣類型(稱為構成性運氣(constitutional luck),後詳)。第二,道德德行 需要有他人做為接收者,更精確地說,他人「所處的情境」、「面臨的境遇」

需要主體施展德行做為適當反應。設想有一位全德者,20她一輩子施展各殊德

(particular virtues)的機會取決於她的人生境遇,因此可以合理推測她部分德行 的展現機會大過其他德行。21這事涉的運氣因子源自於外部情境(稱為情境性運 氣(situational luck),後詳),正所謂「『時勢』造英雄」,行德機會端視主體 遭遇的情境而異。

總結上述「外在善的闕如妨礙甚或阻絕行德」的三種方式如下:

1. 基本的外在善為維繫生命所需。

2. 行德(道德德行)需要外在善做為工具或資源。

3. 行德(道德德行)需要外在善做為對象與接收者。

最後整理發展至此的論證。幸福的人指的是終生依據(全部)德行積極地活 動,並充分裝備好外在善的人(Aristotle, 2009, p. 18 [1101a13-15])。「如我們先 前所說,人類生活也需要這些〔指好運fortunes〕,但決定幸福或其相反的是有 德的活動與其相反物」(Aristotle, 2009, p. 17 [1100b9-11])。有德者即使遭逢不 幸,他仍然會承受這些生活的意外,並以最高尚的方式挺過去。就如同特洛伊戰

20 依照Aristotle德行一體說,有德者必然具備所有德行與實踐智慧。

21 全德者具備的所有德行都像是潛伏(latent)在主體中,等待被合適的情境特徵所觸動 引發。

陳伊琳 Aristotle幸福論觀點下的致福之道與幸福的脆弱性:幸福、運氣與品德教育 25

爭中的Priam國王一樣,儘管他晚年遭逢重大變故而不再被認為是幸福或被賜福 的,那是因為不幸為他帶來痛苦,並且妨礙許多有德活動的展現,他的幸福因 此遭受損傷,但他卻從未變成是悲慘的(miserable),因為他的德行仍在,他仍 舊是正派行事,不受指責(Aristotle, 2009, p. 17 [1100b17-1101a7])。只要德行仍 在,即使因外在善的闕如而剝奪主體行德的機會,主體仍舊不至於落入悲慘的境 地。22相反地,具備德行的人若有充足的外在善之助,協助他 她在所遭遇的適 當時機都能充分展現德行,那麼就能致福。

相關文件